低压电力(精选12篇)
低压电力 篇1
国家电网制定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明确了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路线图, 其规划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 旨在利用先进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控制方法, 以及先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高效运行。
低压在线测温的必要
电网中众多低压设备间的连接点是电力输送最薄弱的环节。因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有些连接点因氧化腐蚀而老化或因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至使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变形、再发热的恶性循环直至酿成事故。据国家电力安全事故通报统计, 我国每年发生的电力事故, 有40%是由低压设备过热所致。
低压环境的温度测量一直是困扰电力安全生产的大问题, 虽然随着科技发展测量手段有所改善, 放弃了传统粘贴式测温 (人工巡视目测) 方式, 采用红外测温技术, 但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利用新手段已成为必然。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向大电网、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而RFID无线测温系统顺应了这趋势, 解决了低压测温安全性的难题, 实现了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温度采集标签原理图
温度采集标签采用胶木结构, 具备防火、防水、耐高温等特点, 适合电力设备使用。标签由内置RFID主芯片+温度传感器模块, 具备采集、存储温度数据功能。其原理如图1。
CDMA与RFID读写模块通信原理图
CDMA模块通过高速数据线连接内置RFID读写模块, 实时或触发读取RFID读写模块采集信息。框图如图2。
传输协议设计
传输协议采用防冲突、防碰撞机制, 可在一秒内读取到4000个标签信息。确保终端读取大规模标签数据的可靠性。空中数据传输加密, 保证电力数据传输的安全性。RFID标签及读写模块内置高速CPU, 高效数据处理, 确保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巡检可视化
利用3G手机对讲机将RFID中的标识及温度等数据, 通过局部通信和广域通信相结合的方式采集与传输, 写入标签和后台数据库。如表1所示。
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软件实时获得监测人员信息, 以及路线上各处设备情况。监测人员则可通过手机获取相关数据。如图3, 以标签模式显示后台巡检状况。
后台管理和数据处理
温度在线监测管理分析软件是专门用于低压设备温度实时监测和数据管理分析的软件系统。该软件运行在上位计算机上, 可实现温度实时显示、历史数据分析、预报警、运行状态全程记录以及报表打印等功能。网络版软件具有多级管理体系, 设置多级用户权限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运行人员可通过软件监测、分析对比低压设备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 及时预测出故障发生的部位, 获得最直接可靠的数据依据, 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事故隐患, 保证低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主界面监控
软件主界面显示监控区域内所有低压电气设备的实时温度, 各个设备都有其独立的编号, 并以框图的形式展示设备布局以便及时定位故障设备。网络版主界面可以自由调控所需的站点实时数据, 更加便捷地实现多级化管理, 设备温度以表格形式显示直观清晰。
设备详情
主界面中显示的各个设备均可点击查看详情, 系统将把所查询设备的历史温度、维护记录以及更换情况等, 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给监测管理人员。
报警机制
无线温度监测仪显示的内容有告警温度, 检测仪地址, 运行指示, 温度及信号强度。无线温度监测仪具有独立的报警功能。系统还将根据设备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温度的异常变动发出警示。区域内所有设备都有各自的温度异常报表, 以便监测人员进行维修与维护。
设备维护机制
系统定时根据设备运行状况, 提供设备维护意见。每次报警后监测人员将填写相关维护信息。管理人员可由网络版调出站点报警处理报表, 监督设备维护情况和站点安全生产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整理监测区域内设备状态, 每月提供设备日平均温度报表、设备温度走势图、站点工作情况和安全参考指数, 自动对比分析, 为监测人员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结束语
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生产中的核心元素, 保证其能正常运作尤为重要。而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多因过热引起, 实时在线监测电气设备的温度能较大程度避免事故发生。RFID无线测温系统则是最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它不但减轻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使电力生产信息化、互动化, 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用电量日益增加, 承载着大电量输送任务的低压电气设备其负载也日趋增大。作为电力输送最薄弱的环节——众多低压设备间的连接点, 它们温度的安全监测则成为了困扰电力生产的大问题。为了解决低压测温安全性的难题, 实现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本文就RFID无线测温系统的原理和运作, 浅谈RFID技术及其应用。
低压电力 篇2
技术条件(修订版)
湖北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
二零零七年二月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技术方案、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以规范低压集抄系统在湖北电网的应用。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条件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条件的各单位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DL/T 698-1999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 GB/T 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GB50254-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GB/T17215-2002
1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GB/T17883-1999 0.2S级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定义
3.1 集中抄表系统
是指由主站通过远程通信信道(无线、有线等信道)将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数据及相关用电信息集中抄读,并能远程实施断、送电控制的网络抄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台区考核总表、用户电能表、采集终端、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远方通信信道和主站等设备组成。3.2 台区考核总表
指安装于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电能表,集中器通过RS485采集其电能量数据及相关用电信息,以利线损计算。3.3 用户电能表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备数据通信功能(RS485或载波通信)的单、三相静止式电能表, 它可以内置继电器,完成对用户远程断、送电操作。3.4 采集终端
指用于采集多个用户电能表的电能量数据及相关用电信息,经存储处理后通过信道将数据上传到集中器,并能给用户电能表下发集中器命令的设备。3.5 本地通信信道指集中器、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本地通信信道可以为RS485总线、低压电力线载波或两者的混合,采用的数据交换协议为直接本地数据交换协议,如IEC1107、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等电能表通信协议。3.6 集中器
指安装于台区变压器低压侧,采集所有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存储的设备。接受主站数据上报的请求,转发主站给采集终端或电能表的命令,能管理该台区的所有电能表和采集终端。
集中器作为配电变压器低压台区的中心设备,是连通主站和用户电能表的桥梁,一般每一配电变压器低压台区配备一个集中器。3.7 远方通信信道
指集中器和主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根据需要可为无线信道如GPRS/CDMA,也可为有线信道如PSTN和以太网等,一般具有覆盖面广、传输信道公开、通用的特点,有相应的通信协议。采用的数据交换协议以广域网数据交换协议为主,如IEC60870-5-102协议。3.8 主站
具有选择集中器并与集中器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在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中,主站包括前置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抄表管理软件四个部分,而前置机则是直接和集中器进行通信的部分。3.9 主站抄表
是指主站通过集中器直接读取电能表的实时数据,集中器只是透明转发主站的抄表命令,主要应用于通信调试或现场监控。3.10 主站抄集中器
是指集中器能根据主站配置的抄表日或时段,预先定时抄读电能表数据并保存,在需要时,主站从集中器中将电表数据抄收回来,计费抄表一般采用此方式。抄表管理软件功能
4.1 设置功能
设置集抄系统运行参数,即可对集中器设置抄表例日、电表参数等,并有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的措施。
湖北省电力公司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 4.2 远程抄表功能
按设定抄表例日以及抄表时段自动抄收集中器中的各用户电能表的带时标的电能量数据及相关用电信息,并具有实时直抄任一电能表功能。4.3 校时功能
系统校时以主站时间为基准,由主站-集中器-采集终端-用户电能表逐级进行,以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单费率集抄电能表无硬件时钟,居民复费率集抄电能表必须具备硬件时钟。4.4 监测功能
主站系统能够监测设备通信和电能表运行是否正常,当出现异常情况(电能表停止计量或窃电时),能自动提示报警。4.5 远程断、送电功能
根据具体用电情况,可以在主站端发出断电指令,切断用户负载回路。或发出送电指令,接通用户负载回路。推荐采用表内断电模式。4.6 统计分析功能
4.6.1 电量曲线:绘制用户月用电量曲线(每月31个点)和日用电量曲线(每天24个点)。
4.6.2 线损计算:可发布冻结命令,计算月、年和任意时间段线损,并绘制成图表进行线损分析。
4.6.3 用户电表数统计:按集中器(或小区)统计各类用户电表数。4.6.4 异常用电统计 4.7 与营销系统接口功能
具有与湖北省电力公司营销系统接口功能,实现电量数据自动转入到营销系统中实现营业收费,取代人工输入工作。接口的实现不影响原来营销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组网方案
5.1 方案选择
系统建设应选择技术成熟、性价比高、可靠性好、有发展前景的通信技术。新的技术线路、方案,使用前应向湖北省电力公司提出申请,湖北省电力公司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后决定是否采纳,新方案在推广应用之前须经过试用阶段。5.2 远方通信信道
集中器上行通道可选择GPRS和PSTN方式,由于具有信号稳定、覆盖面广、免维护、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优先选择GPRS模式。
集中器与主站之间通信协议详见湖北省电力公司《集中器上行通信规约》 5.3 方案分类
依据本地通信信道的不同,推荐采用如下三种技术方案,方案一为RS485总线和低压电力线载波混合抄表。方案二为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方案三为RS485总线抄表。组网技术方案图见图1所示。5.4 RS485总线和低压电力线载波混合抄表
电力用户安装带有RS485通信口的电能表,采集终端使用485双绞线与电能表通信,采集终端和集中器之间通过低压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5.5 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
电力用户安装载波电能表、载波电能表和集中器之间通过低压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
5.6 RS485总线抄表
电力用户安装带有RS485通信口的电能表。每一门栋安装一带RS485通信功能的采集终端,采集终端使用485双绞线与电能表通信;台区集中器和数个采集终端之间采用485总线方式进行通信。RS485用户电能表
以下技术要求适用于单费率(非分时)用户电能表,复费率用户电能表技术要求另行提出。
6.1 电能表电量指示采用LED或LCD两种显示方式, LED显示方式单相表电量指示整数位五位、小数位一位,三相表电量指示整数位六位、小数位二位;LCD显示方式单相表电量指示整数位六位、小数位一位,三相表电量指示整数位六位、小数位二位。
LED显示屏选用优质德国、日本品牌,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寿命要求大于10年。LCD显示屏为抗静电性能好、防紫外线辐射的宽温型名牌产品,能耐受高、低温长期工作,温度范围为-20℃~+70℃的。
6.2 具备断、送电功能的电能表型号后应标明“R”,如:DDSⅹⅹⅹ-R(R表示内置继电器)。如果已注册了型号,按注册的型号标识。
6.3 电能表的断、送电机构应内置优质磁保持继电器,如上海贝斯特、温州万佳等品牌。磁保持继电器不应有手动操作部位。最大工作电流Imax为20A和40A的电能表均配额定电流为60A的磁保持继电器,应保证磁保持继电器、锰铜分流器和接线端钮牢固连接。继电器应用硬连接牢固地固定在底壳或端子上,或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不得采用胶水固定在表底,以免长期使用后脱落。电表上电、下电后,继电器工作状态不变。
6.4 断、送电发光二极管在正常用电时长熄,内置开关断路时长亮。电表断、送电的状态检测应是对继电器输出端的电压状态进行检测,以便检测出断电后人为短路的行为,准确反映电能表工作状态。
6.5电能脉冲指示选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断、送电指示选用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应采用优质、高量度知名品牌。
6.6 通信读出的电量和显示器示值应保持一致(允许小数点后第一位相差±1个字)。
6.7 在交流400V电压攻击下,持续3分钟,电能表的电源不损坏。电压恢复正常后,内存数据不丢失,程序运行正常。
6.8
485接口必须具有瞬变电压抑制功能,能防雷电和静电放电冲击,能承受交流380V攻击,持续时间2分钟不损坏,应采用专用RS485芯片,如75LBC184。频繁抄读表计不影响正常计量。6.9
RS485电能表通信规约见附录。载波用户电能表
以下技术要求适用于单费率(非分时)用户电能表,复费率用户电能表技术要求另行提出。
7.1 具备通、断电功能的电能表型号后应标明“R”,如:DDSIⅹⅹⅹ-R(R表示内置继电器)。如果已注册了型号,按注册的型号标识。
7.2 载波通信芯片选用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PLCi36C、ES16W系列芯片或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L3000、PL2000系列芯片。
7.3 载波电能表其他技术要求同RS485电能表,参见第6节:RS485用户电能表。7.4 载波电能表数据项要求同RS485电能表,参见附录RS485电能表通信规约。台区考核总表
8.1 三相台区考核总表通过RS485总线与集中器通信。8.2 通信规约见附录。采集终端
9.1 安装尺寸应符合86型机械单相电能表的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应不大于86型机械单相电能表的外形尺寸。
9.2 铭牌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应标示下列信息: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生产日期。上行信道为载波时,型号应带后缀-Z。9.3 强电(电压)端子和弱电端子应分开排列,并应有有效的绝缘隔离,接线图应清楚地标示各端子的定义及序号。9.4 供电电压在内能正常工作。
9.5 采集终端在非传输状态下视在功率应不大于8VA,有功功率应不大于1.2W,传输状态下功耗的增量应不大于2VA、1W。
9.6 每一个采集终端应至少能下连16只485电能表,并将电能表数据保存在该采集终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9.7 面板铭牌应有3个指示灯用于指示电源、上、下行通信状态,上行通信指示灯指示采集终端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情况,下行通信指示灯指示采集终端与电能表之间的通信情况。
9.8 采集终端的载波通信芯片选用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PLCi36M系列芯片或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L3000、PL2000 系列芯片。9.9 采集终端应具有硬件时钟,在23℃±2℃条件下,日计时误差≤±1s/d。9.10 RS485通信接口技术要求参见第6节:RS485用户电能表。9.11 应能抄读满足附录RS485电能表通信规约要求的用户电能表。集中器
10.1 集中器使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在断一相或两相电压的条件下,集中器能正常工作和通信。供电电压在内,集中器能正常工作和通信。10.2 集中器每相静态功耗应不大于15VA、3W。
10.3 强电(电压)端子和弱电端子应分开排列,并应有有效的绝缘隔离,接线图应清楚地标示各端子的定义及序号。10.4 铭牌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应至少标示下列信息: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生产日期。集中器的下行信道为载波时,型号应带后缀-Z。
10.5 外形尺寸应不大于320mm×220mm×120mm。
10.6 面板铭牌应有3个指示灯用于指示电源、上、下行通信状态,上行通信指示灯指示集中器与主站之间的通信情况,下行通信指示灯指示集中器与采集终端或载波电表之间的通信情况。
10.7 集中器可通过RS232或红外通信接口,实现本地数据输出。
10.8 集中器的载波通信芯片选用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PLCi38-II系列芯片或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L3000、PL2000 系列芯片。10.9 集中器应至少提供2个相互独立的RS485接口,第1路RS485接口与台区考核总表相连,第2路RS485接口为级联485接口。
10.10 集中器的处理器应采用美、日知名品牌工业级MCU或DSP。
10.11 集中器与主站的上行通信,兼容GPRS、CDMA、PSTN、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上行通信部分应采用模块化设计,通信模块应选用业界主流厂商工业级的通信芯片,若采用GPRS/CDMA无线通信方式,天线也应安装在机壳内,且有外引天线的位置。
10.12 掉电后,所存数据不丢失,数据至少保持10年。
10.13 集中器应采用温度补偿时钟,在23℃±2℃条件下,日计时误差≤±0.5s/d,并且能对管理的采集终端、电能表进行广播校时。
10.14 每台集中器至少能管理1000只用户电能表,集中器可以存储其所管理的所有电表最近12个月的抄表日电量,以及最近1个月每天的日末电量。对于复费率分时表,其抄表日电量应包含总、尖、峰、平、谷等分时电量,对于单费率电表,只有总电量。
10.15 可以选定台变中的某些用户电能表为重点用户电能表,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测。集中器对重点用户电能表的有功正向总电量数据按每小时进行保存。集中器可任意设定的重点管理用户表应不少于10只。集中器可以保存至少最近30天重点用户电能表的整点有功正向总电量历史数据。9 10.16 集中器对在规定的抄表时段内未抄读数据的电能表应有补抄功能。10.17 可采集各用户电能表和台区考核总表的实时电量、月抄表例日冻结电量、日末冻结电量。电量数据保存时应带有时标。
10.18 可远程及通过本地红外口进行参数设置,如集中器通信参数、抄表方案(自动抄表日、抄表时段、抄读数据项等)、总表倍率、电表参数等。10.19 集中器可实施级联工作模式。一台主集中器能够通过级联485接口级联多台从集中器,并通过主集中器的远程上行信道与主站通信,从而实现主集中器及其级联的从集中器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交换。
10.20 可自动进行自检,发现设备(包括通信)异常应有记录和报警功能,防止非授权人员设置参数。10.21 集中器安装箱
10.21.1 集中器安装箱的尺寸:高×宽×厚≤400mm×300mm×130mm。10.21.2 外壳应采用金属或玻璃钢材料的封闭式箱体,壳体和机械组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储运、安装、操作、检修时不应发生变形,具有良好的通风、防雨、散热功能,箱门应装设锁和铅封,并具备防撬、防窃电、防人为外力破坏的能力。检验和验收
低压集抄系统每批次在使用之前必须经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试验方法将另行规定。
项目竣工后,由各地市供电公司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试运行。在系统双轨试运行三个月后,由各供电公司进行实用化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正式运行。
各供电公司在建设规模大于5000户且实用化运行半年后,应向湖北省电力公司提出实用化推广验收申请,在湖北省电力公司组织验收组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推广。
附录
485电能表通信规约
本规约为电力行业标准《DL/T645-199多功能电表通信规约》在低压集抄系统的实施细则,本规约未指明之处,参照DL/T645-1997标准执行。1
通信帧 1.1 读数据
1.1.1 主站请求帧 功能:
请求读数据 控制码:
C=01H 数据长度: L=02H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01H 02H DI0 DI1 CS 16H 1.1.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
从站正常应答 控制码:
C=81H 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81H L DI0 DI1 N1 „
Nm CS 16H 1.1.3 从站异常应答帧 功能:
从站收到非法的数据请求或无此数据 控制码:
C=C1H 数据长度: L=01H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C1H 01H ERR(错误信息字)
CS 16H 注:错误信息字ERR见说明。
1.2 写数据
1.2.1 写数据请求帧 功能: 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控制码:
C=04H 数据长度: L=02H+04H(密码)+m数据长度)
数据格式:
PAP0P1P2+DATA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04H L DI0 DI1 PA P0 P1 P2 N1 „
Nm CS 16H 注:密码为4字节(PA,P0,P1,P2),PA为密码权限,其余6位BCD码。1.2.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 将请求命令执行的结果告知主站 控制码:
C=84H 数据长度: L=00H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84H 00H
CS 16H 1.2.3 从站异常应答帧
控制码:
C=C4H 湖北省电力公司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 数据长度: L=01H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C4H 01H ERR CS 16H 1.3 广播校时
功能:
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
控制码:
C=08H 数据长度: L=06H 数据域:
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帧格式:
68H 99H „ 99H 68H 08H 06H ss mm hh DD MM YY CS 16H 秒
分
时
日
月
年
注: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
2.仅当从站的日历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校时命令,即将从站的日历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历时钟一致。3.不允许在23:50~00:10范围内实施广播校时。4.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
5.普通单费率电能表此命令无效。
1.4 修改密码
1.4.1 写密码请求帧
功能:
改变从站当前的密码 控制码:
C=0FH 数据长度: L=08H 数据域:
PAOP0OP1OP2OPANP0NP1NP2N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0FH 08H PAo P0o P1o P2o PAN P0N P1N P2N CS 16H 注:P00P10P20 为旧密码,PA0 表示旧密码权限。P0NP1NP2N 为新密码,PAN 为新密码的权限。PA为密码权限(0~1),0为高权限,高权限的密码可设置低权限的密码,相同权限校对旧密码正确后也可修改密码。
1.4.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
报告正确执行修改命令
控制码:
C=8FH 数据长度:
L=04H 数据域:
新编入的密码权限及密码 PANP0NP1NP2N 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8FH 04H PAN P0N P1N P2N CS 16H 1.4.3 从站出错不应答
1.5 广播读电表通信地址 1.5.1读设备地址请求命令帧
功能:
当未知某从站的通信地址,又不能重新设置时,使用本命令,以适应点对点 通信需求。
控制码:
C=0DH 地址域:
99„99H 数据长度: L=00H 帧格式:
68H 99H „ 99H 68H 0DH 00H CS 16H 注:本请求命令采用广播地址发布。1.5.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
正确执行命令的设备应答,返回其当前地址码 控制码:
C=8DH 地址域: A0„A5(设备当前地址码)数据长度: L=06H 数据域: A0„A5(设备当前地址码)帧格式: 68H A0 „
A5 68H 8DH 06H A0 „ A5 CS 16H 1.6 广播冻结电量
功能:
从站收到该命令后,立即冻结当前有功电量。控制码:
C=12H 数据长度:
L=00H 帧格式:
68H 99H „
99H 68H 12H 00H CS 16H 从站不应答
数据标识
2.1 单费率集抄电能表
2.1.1 普通单相电能表
普通单相电能表执行单一制居民单费率电价,无硬件时钟,无历史电量数据及抄表日设置功能。
数据名称 标识符 数据格式 数据长度
读写特性 备
注 当前有功总电能 9010 XXXXXX.XX 4 只读 当前有功总电量
当前电量数据块 901F 20 只读 4+16个0 电表常数 C030 NNNNNN 3 只读 有功 电表号 C032 NN„„..NN 6 读写 电表通信地址 密码及密码权限 C212 NNNNNNNN4 写 P2P1P0PA 冻结有功总电量 9A10 XXXXXX.XX 4 只读 最近一次冻结有功总电量
冻结有功电量数据块
9A1F 20 只读 4+16个0 电能总底度 C119 NNNNNN.NN 4 写 写的含义:清零当前有功总 电能(只能设置0)当前反向有功总电能 9020 NNNNNN.NN 4 只读 反向累计总电量 断、送电控制 C028 NNNN 2 写 NNNN=3355拉闸识别码 NNNN=9966合闸识别码 电表运行状态字
C020 状态字 只读
查询断、送电状态(见说明)
2.1.2 普通三相电能表
普通三相电能表执行单一制居民单费率电价,不能分时,无费率及时段设置功能。
数据名称 标识符 数据格式 数据长度
读写特性 备
注 当前有功总电能 9010 XXXXXX.XX 4 只读 当前有功总电量
当前电量数据块 901F 20 只读 4+16个0 当前无功总电能
9110 XXXXXX.XX 4 只读
低压电力 篇3
[关键词]低压载波通信实验教学路灯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54-02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与控制类大学工科专业课知识交叉更为广泛。如何使学生在学科内容多、课程内容广而深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知识并具有较好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是目前多数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放式的综合实验平台通常涉及多门专业课知识,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验平台中进行验证性学习和研究。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现有低压配电线380V/220V用户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技术。
一、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电力线载波通信不同于无线通信和以太网通信,具有通信距离短、时变性大、非对称性和半双工通信的特点。由于电力线是以传输电能为主要目的,在作为通信传输媒介时,低压电力线具有负载多、噪声干扰强、信道衰减大、信道延时长、通信环境恶劣等特点,这些都制约了电力线信道传输距离和通信的可靠性。因此,在实际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网络应用中,需要使用信息中继、网络拓扑控制和路由管理等技术来延长通信距离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为此,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综合实验平台将涉及多门专业课程,实验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设计不同控制方案,实现载波通信可靠组网与通信,从而引导和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系统的、综合性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使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过程及组网的结果容易观察,我校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选择以基于载波通信技术的路灯控制系统为实验背景。学生首先初步了解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平台实现对路灯的点对点控制,最后通过组网技术实现对多个路灯的组网控制。在整个实验环节中,学生首先通过平台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直观了解,使学生回顾已学的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平台实现对路灯组网控制,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控制技术所涉及的网络拓扑与路由控制技术。最后,由学生自己设计相应控制方案实现对路灯不同控制,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培养和提高学生嵌入式软件编程的能力。
该实验教学以基于载波通信技术的路灯控制系统为实践载体。此路灯控制系统由PC机、集中器和路灯控制终端三部分组成。PC机模拟控制中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和显示控制结果;集中器是作为PC机与路灯控制终端通信的纽带,一方面与PC机进行信息交互,接收PC机的控制指令并反馈控制结果,另一方面接收来自路灯控制终端运行状况信息并实现对其直接控制;路灯控制终端接收集中器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进行路灯开关操作。整个教学实验以最终稳定控制路灯为目的,通过学习现有技术方案,设计改进技术方案,编程实现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与创新型教育CDIO的理念不谋而合。低压载波通信路灯控制系统教学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
■
图1低压载波通信路灯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示意图
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在理解和掌握载波通信技术和现有通信路由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路由进行优化改进,争取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实现。针对图1所示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载波信号的耦合机制,学习通信协议的制定方法和通信路由的控制原理以及学习和提供嵌入式编程技能等,进而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控制方案。
二、低压电力载波实验教学方法和目标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教学由于涉及专业知识面广,因此实验教学周期较长。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实验指导老师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可使学生实施按阶段进行学习和实验,并实时进行阶段性控制,以确保每个阶段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由于是开放性实验教学,各个小组控制方案不同,指导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小组分别进行宏观指导,及时地组织学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电力载波通信基础知识,通过验证性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初步掌握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技术特点并进行简单应用。其次,由于整个低压载波通信过程设计知识点较多,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协调沟通的能力。
三、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通常采用开放模式。学生在掌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了解现有通信组网、路由控制技术后,可以通过PC机、集中器进行简单的点对点控制进行验证性实验。当进行路灯控制终端组网控制时,学生在进行组网验证实验或自行设计控制方案时,基本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任务,因此指导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设备连接方式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和指导,针对方案的具体实现、运行调试,由小组自行完成。
由于实验平台连接路灯控制终端数目较多,因此要顺利完成整个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其小组人数在3-5人左右比较合理,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分工明确,同时也能使大家在实验过程遇到问题便于讨论和解决问题。整个实验过程历时3-4周时间,前两个阶段设计为一周时间,组网教学与实验阶段为1-2周时间,最后一周提交实验总结报告。
(一)第一阶段:初步认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此阶段学生首先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整个通信平台有直观印象,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通过控制路灯的单点开关、组网控制来实际体验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的传输效果。经过此阶段实验,学生将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熟悉整个实验平台,为下一步实际动手调试做好基础准备。
(二)第二阶段:实现点对点通信,即实现对单个路灯的稳定可靠控制
此阶段要求学生在学习现有控制策略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单点控制方案,制定通信协议,并进行代码实现和调试,最终达到对单个路灯的稳定控制和实时监视。一个典型控制过程为:获取目的节点ID→PC机发出开关灯指令→集中器根据通信协议封装数据帧并发送→路灯节点根据指令进行开关灯动作→路灯节点反馈控制状态→集中器反馈控制状态→PC机显示控制状态。
(三)第三阶段:实现对多个路灯的组网控制
实验平台提供8个路灯节点,每个路灯间隔10m,要求学生实现对8个路灯节点可靠快速的控制。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中继、数据冲突、实时性等问题。此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学习现有通信路由方式、对现有通信路由方式进行优化改进、提出自己的通信路由方式并实现。针对能力较高的小组可以提出实现对三相路灯控制的要求。
四、结语
通过该实验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能直观了解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对大学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厘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0).
[2]吴邵芬.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
[3]陈凤,郑文刚,申长军,等.低压电力线载通信技术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22).
[4]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
[责任编辑:左芸]
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试验探讨 篇4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力滤波技术的研究, 经过半多个世纪的发展, 我国电力滤波装置在研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已与国际发展步伐同步, 但至今仍未颁布低压电力滤波装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滤波装置的功能和滤波效果参差不齐, 尤其是无源电力滤波装置, 各生产厂商的产品性能更是差异明显。
为此, 本文主要研讨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的检验要求, 通过这些项目检验能确保滤波装置的功能和滤波效果满足各种工况的要求。
1 检验项目
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的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应包括:结构检查、电容测量、电抗测量、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放电器件试验、保护功能试验、投切试验、滤波功能试验和防护等级试验。型式试验应包含全部出厂试验, 以及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温升试验、并联谐振试验和短路耐受强度试验。
2 试验方法
无源电力滤波装置具有滤波和无功补偿双重功能, 因此其结构检查、电容测量、电抗测量、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放电试验、保护功能试验、投切试验、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温升试验、短路耐受强度试验、防护等级试验可按照参考文献[1]的相关规定进行。本文仅探讨目前相关标准未涉及的滤波功能试验和并联谐振试验。
2.1 滤波效果试验
无源电力滤波装置应满足电力用户提出的抑制谐波或滤除谐波功能, 并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技术要求。
由于不同用电场所谐波次数和幅值不同, 用户要求也不完全一致, 制造商一般根据用电场所的谐波数据, 依据参考文献[2]中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及谐波电流允许值的规定, 与用户协商确定装置抑制谐波或滤除谐波的技术参数, 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如果仅以文献[2]中公用电网谐波电压 (相电压) 限值及谐波电流允许值作为检验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 那么测试结果很难反应不同滤波装置滤波效果的性能差异。
鉴于, 目前滤波效果试验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以谐波滤除率这一指标来衡量无源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谐波滤除率是指滤波装置投入前后, 注入系统谐波电流的减少量, 按投入前注入系统谐波电流的百分比表示。
谐波滤除率算式为:KLn= (In。-In) /In。×100%
式中:
In。为未投入滤波装置时, 注入系统的n次谐波电流。
In为为投入滤波装置后注入系统的n次谐波电流。
谐波电流和谐波滤除率应取三相的算术平均值。
滤波装置安装完毕且谐波源设备正常运行后, 进行装置参数设置和谐波测试。使用电能质量分析仪, 记录装置投入前、后的谐波数据, 并计算谐波滤除率。
装置型式试验时, 因实验室试验变压器与装置参数不能完全匹配, 故对3次及以上谐波的滤波回路, 其谐波滤除率不应低于60%;现场使用时, 因装置参数根据用电系统谐波源配置, 故其谐波滤除率应高于70%。达到上述规定, 则装置能满足一般电力用户的谐波治理要求。对于2次滤波回路, 其谐波滤除率应满足用户的订货技术要求。
2.2 并联谐振试验
电力系统中主要谐波源为电流源, 其主要特征是外阻抗变化时电流不变。其简化电路和谐波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In为负载的n次谐波电流, ISn为注入电网的n次谐波电流, ICn为滤波装置吸收的n次谐波电流, nXs为电网对n次谐波的阻抗, 为滤波装置对n次谐波的容抗, nXL为滤波装置对n次谐波的感抗。
无源电力滤波装置通常由RLC电路组成, 一般可简化为LC串联电路。设计时, 通常使:
式中:n为谐波次数;
XL为滤波装置基波感抗;
XC为滤波装置基波容抗。
这样滤波设置能有效地吸收n次谐波电流。当谐波次数大于n时, 滤波装置呈感性;当谐波次数小于n时, 滤波装置呈容性。因此, 当滤波装置呈容性时存在与系统阻抗发生并联谐振的可能。并联谐振时谐波电流被极度放大, 其数值可达到原值的几十至几百倍, 严重危及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产品设计时必须避免滤波装置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试验采用等效电路的方法进行[3]。在滤波装置旁并联一只等效电感, 测量并联电路的谐波阻抗, 比较并联电路的谐波阻抗和所并联电感的谐波阻抗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并联谐振。试验时, 所有滤波支路根据允许的投切组合均应并联在一起。
等效电感应为滤波装置拟接入母线的系统短路容量所折算的等值电感:
式中:Ls—等效电感;
Uj为滤波装置接入点系统的平均电压k V;
Sd为滤波装置接入点系统的短路容量MV A;
为了确保在最大、最小短路容量范围内均不发生并联谐振, 等效电感至少应在最大短路、最小短路容量及其平均值三个点取值分别进行试验, 等效电感的基波品质因数应不小于40。
并联谐振的判断:
(1) 在n次谐波频率下测量滤波装置与等效电感并联后的阻抗Zn, 测试仪器推荐使用可调频率的阻抗测试仪。
由图1-b, 假设滤波装置接入点系统的平均电压为Uj, 则n次谐波电流
注入系统的n次谐波电流
故谐波放大倍数
式中:Zn—滤波装置与等效电感并联后的谐波阻抗;
LS—等效电感。
(2) 滤波补偿装置一般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当电流大于一定值 (一般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 时, 滤波支路自动退出用电系统, 故并联谐振持续时间比较短 (小于1s) 。参考文献[1]规定对于“容量不小于150kvar的装置, 其主电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应不小于15kA”。另外, 回路电阻对并联谐振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据装置实验数据及运行情况统计分析, 容量不大于700kvar的装置对所有频率的并联谐振放大倍数 (K值) 应不大于8, 容量大于700kvar的装置对所有频率的并联谐振放大倍数 (K值) 应不大于5, 则能保证用电系统及滤波装置的安全运行。
3 结语
本文提出了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的试验项目及方法, 重点阐述了滤波效果试验和并联谐振试验的检验方法, 是笔者参与滤波装置试验和多年研究的总结, 希望有助于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制造厂商的产品设计、试验以及用户的产品选型。
按本文阐述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检验合格的低压无源电力滤波装置, 现场运行稳定可靠, 滤波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GB/T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
[2]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
低压电力 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低压电网;无功补偿
0引言
在电力系统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设置的目的就是提升电网的供电效率,保证电力供应顺畅。在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设备,它能够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以及变压器的损耗,提升供配电路中的效率,进而使原有的供电环境得到改善。将无功补偿装置合理地用于供电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供电网络中的电能损失,进而实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的供配电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采用无功补偿的方法进行电能的输送,可以达到降低损耗以及稳定电网电压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低压电网管理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无功补偿装置的运用。
1无功补偿装置的重要性分析
1.1维持供电网络电压的稳定对于低压电网的供电网络来说,稳定的电压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它可以确保供配电网络的电能输送质量。依据供电网络中的电压损失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了全部的变电器电压,因此,供电网络中的无功功率Q对于确保电压稳定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在低压电网的供配电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Q,以便达到维持电网电压稳定的作用。
1.2降低电能消耗企业的电费支出依据我国目前所执行的电费收缴制度,电能消耗企业所缴纳的电费与其功率因数有关,根据该企业的功率因数来确定所要缴纳的电费。所以,绝大多数电能消耗企业都十分关注对机械设备的节能保养,进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电费支出。在低压电网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进而降低企业的电力成本支出。
1.3降低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
在确定电力系统因使用无功补偿装置而节省的能耗时,可以使用公式P=IUCOSα。电力系统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后,当功率因数从未安装前的0.75提高到安装后的0.9后,能够降低大约30%的电能消耗,可以看出其具有非常好的降低电能消耗的作用。所以,电力系统在进行低压电网输送电流时,可以考虑运用无功补偿装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
2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地点的选择
在电力系统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可以设置在以下三个地方,一个是设置在变电所的母线上,一个是设置在10 kv的线路中,另外,还可以设置在用户低压端。
2.1变电所母线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在变电所的母线上,无功补偿的容量要比其它的地方都大,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手动分级投切的方式进行。首先要确定该变电所覆盖范围内的总的无功负荷量,再依据总的无功负荷量来确定变电所母线上的无功补偿容量,以便确保上一级的功率因数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使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始终处于允许的范围之内。
2.2 10 kV线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对于10 kV线路来说,其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是依据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以及线路中的无功损耗值。10 kV线路中的无功补偿容量不可以过大,否则,会使得线路处于低负载时出现无功过补偿现象,这样就会导致线路中的损耗量增大,同时也不能保证线路中的电压稳定。
2.3用户低压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的无功负荷的变化,进行补偿电容器的自动切换,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向高压线路反送无功电能的情况。在供配电电网里,若将无功补偿装置设置在用户低压端,能够保证线路中有最小的电流,进而有效降低线路中的电能损失。此外,由于供配电线路中的电流比较小,就能够使供配电线路中电压降减少,进而避免电压出现较大的波动。通过在用户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不然即便线路关口处有着比较高的功率因数,也不能实现合理降低线路的功率损耗。在供配电线路中,应当将低压侧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主要的补偿方式,而高压端的无功补偿装置只起到辅助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线路中的无功补偿,可以结合线路中实际情况选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及时获取供配电电网中的功率因数、功率、电流、电压等参数,依据电网中各参数的变化,来确定合理的操作指令,进而保证供配电低压电网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无功补偿应遵循的原则
在电力系统低压电网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需要遵循同机补偿、电容器补偿、随时补偿等原则。低压电网正式输电之前,应当先将电动机与低压电容器组相连接,在连接的基础上再让其工作,这么做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因低电流通过所带来的电能损失,而且可以提升低压电流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无损耗的目标。在低压电网供配电变压器的两侧,可以连接低压电容器,这么做可以补偿由于配电变压器空载状态时的无功损耗,此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于变压器使用而造成的电能损耗。
在低压电网的补偿过程中,电网的控制保护装置采用无功补偿切换装置,0.5 kV左右的大用电户的母线上设置低压电容器组补偿,这么做既可以达到两种补偿的要求,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压的稳定,进而避免电气设备因电压变化而受到损坏。
4无功补偿的具体方法
4.1低压电网中集中补偿在低压电网中进行集中补偿主要是利用由电脑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在380V配电变压器处进行。采用集中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是能够补偿的容量很大,可以同时满足上千容器的使用;其次,是可以对其进行跟踪,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依据用电波动情况来确定需要使用的补偿数量,进而达到供配电的平衡;再次,是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采用集中补偿的办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供配电电网中电能的损耗,而且设备的维护和投资全部由使用方负责,这样就明显的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相关支出,而且可以对电能损耗进行有效控制。当前,用电大户在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大多数都是依据电网功率因素的变化来对电容器进行自动调节。用电企业运用集中补偿的方式,可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此外,当地的供电部门也会对企业的用电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能够加强对电网电压的检查,确保电压一直能够处于合理水平。
4.2低压电网中的静止补偿
在电力系统中的远距离输配电线路中,可以采用静止补偿的方式进行无功补偿,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电网电压的稳定,而且能够避免输配电期间出现充电现象,进而全面提升输电的总体容量,即在几条线路同时进行输配电时,可以对产生的能量损耗进行及时补充,进而实现稳定电压的作用。与此同时,可以达到补偿和配给的作用,进而使其充分展示出调节的功能。在现实使用时,应当先确定调节点,也就是受电地区的下一级电网与调压输电网与输电网的电压支撑点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枢纽点设计无功补偿装置。明确该装置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后对其实行跟踪维护。虽然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自动化水平,但同时也会受到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影响,如不良的天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其观测力度,以便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数据,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4.3低压电网中的分散补偿
在电力系统中的用户端采取分散补偿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提升电压使用率的作用,而且能够保证电压始终处于合理水平,避免因电压变化对电器所造成的损坏。采用分散补偿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成本支出,因用户所用电器有着较高的频率,使用分散补偿的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分散补偿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供配电线路中的供电水平,稳定线路中的电压,确保用户电器电压能够始终处于合理范围,保证电器可以安全、平稳的运行。
5结语
在电力系统低压电网中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应当先对低压电路中所有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实际应用角度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而降低电网中的电能损失,确保低压电网的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低压电力 篇6
【关键词】建筑配电领域;低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
0.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建筑配电的安全稳稳定性也越来越关注。但是,就我国建筑配电工程现状来看,由于其本身就存在的复杂性,再加之电容量需求不断增加,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措施,都很容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的伤亡。因此,针对这一难题,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低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在我国建筑配电领域及供电行业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面,本文就对建筑配电领域低压电力电缆分线技术进行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低压配电网系统中电力电缆的应用及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低压配电网系统运行中,由于低压电力电缆制造过程简便,并不会受到敷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温度将会不断升高,再加之其本身就存在较强的抗性,能够为电缆日后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平的快速攀升,电力工业也逐渐与建筑行业相互结合在一起,这些全新的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压配电网而言,通常都会利用电缆来作为向用户供电的传输方式,这也是当今全球性应用最为广泛的输送方式。但是,在当前大量应用电缆的建筑工程中,在进行供、配电网系统安装时,主干线电缆与分路干线电缆接头的处理问题一直是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这是因为这两者的分接点位置都是处于电力电缆敷设的位置,这也是最容易发生运行故障的部位。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以往传统的低压电力电缆施工工艺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价格本身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缆分接技术出现在建筑配电领域中,彻底解决了原有施工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建筑配电网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2.分支电缆
2.1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配电电缆,分支电缆通常情况下,被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文体场馆、路灯电源的电力配送中。对于分支电缆来说,往往根據建筑的具体结构,按照相应的配电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单独地设计与制造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按照施工工艺,可以将分支电缆分为:预制分支电缆和电缆穿刺线夹分支。
对于预制分支电缆来说,通常情况下就是工厂结合电缆用户的实际要求,同时按照主、分支电缆型号、规格、截面、长度及分支位置等指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工厂内的专用生产设备,在工厂内的流水线上制作带分支的电缆,同时完成主干线电缆与分支电缆之间的连接。在分支电缆中,穿刺线夹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通常情况下,在小容量动力与照明供电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2.2分支电缆产生背景。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高层建筑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建筑领域未来主要的发展大方向。所以,建筑电力设计人员在对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并在实际的施工中,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取合适的电力电缆分接方法,从而为业主们提供高品质的用电。
2.3预分支电缆其主要特点有。
(1)在绝缘性能方面,分支联结体能够与电缆主体保持一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缆接头的绝缘性和可靠性。
(2)分支接头的绝缘处理费用大幅降低,缩小敷设占用空间。
(3)分支部采用高强度密闭接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震、防水的性能,因此可以进行露天或埋地敷设。
(4)在供电的可靠性方面,与电缆绝缘刺穿线夹分支技术相比,其安全性更高。
2.4电缆刺穿线夹分支。
对分支结构进行刺穿密封是电缆刺穿线夹分支的关键技术,通过添加强力纤维塑料和特殊合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支接头的机械强度、防水性能和分支的电接触性能等。电缆刺穿线夹分支的技术特点:
(1)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2)在实际的建筑配电网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截断总电缆,一般是可以在其表面任何一个位置设置分支电缆的,这样就可以省去对导线的处理过程中,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3)低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相比传统的接线方式来说,更具备一定得的优势,不仅实际操作简捷,还能够起到较强的绝缘作用,从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治了电线头、绝缘层材料等垃圾对周期生态环境的污染。
(4)穿刺线夹是直接穿刺导通通电,不能完全防水、防氧化,这也对性能造成隐患。
(5)线夹主要靠螺母紧固还要各点平衡才能达到长期稳定供电,基本没有抗震性,很容易造成接触电阻过大,不利于长期运行。
3.在建筑配电领域中的应用比较
3.1预分支电缆的应用及比较。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分支电缆作为母线槽供电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高中层建筑电气竖井内垂直供电。以中、高层建筑竖井内预分支电缆安装为例,预分支电缆安装的要点:①在应用预分支电缆技术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进行测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防止楼层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容量发生变动,通常情况下,需要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放大一级,必要情况下,需要预留分支线进行备用。②制定预分支电缆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预分支电缆附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虑电缆的外径和重量等因素。
3.2穿刺线夹应用及比较穿刺线夹的使用是继预分支电缆后的一电缆下接方式。在中高层建筑1KV电力系统中,对于小负荷的电力主干线路的分支连接来说特别适用。同样,对于高层建筑、民用住宅、路灯配电、户外架空线等低压动力和照明配电线路等也可以使用,并且可以在竖井内、露天等进行相应的安装。
3.3预分支电缆和穿刺分支电缆的区分。
共同点:①在结构方面,分为单芯型和多芯绞合型,每根单芯分支电缆又分为:主干电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头。对于主干电缆导体来说,无接头,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故障点和接触电阻。②在性能上,分支电缆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配送电缆,分支接头接触电阻极小,不受热胀冷缩和轻微振动的影响。
不同点:①在结构上二预分支电缆是把经过专门工艺处理的单芯电力电缆作为建筑主干电缆,根据各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尺寸量体裁衣,预先把分支接头与分支线、主干电缆一同设计由专业制造厂完成,使得接头可靠性大大提高。②在性能上:从外观上看,预分支电缆无法知道内部接头质量,只有靠两项重要的试验才能检测接头性能,即机械拉力试验和电热循环试验。
4.结束语
综上所诉,可以得知,低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对于配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需要引起建筑配电领域及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实际的低压配电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低压电力电缆分接技术的控制措施,根绝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出合适的电力电缆分接方法,使其发挥最大化的重要作用与有效价值,从而确保建筑整体的配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2006.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研究 篇7
低压电力线载波P L C通信是以低压配电线 (3 8 0V/2 2 0 V电力线) 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数据或语音等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1]。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充分利用电力线现有资源, 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应用中的主流通信方式。但由于低压电力线具有传输环境恶劣、信号衰减大、干扰特性强以及时变性大等特点, 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发展受到了牵制。经过研究表明低压电力线信道虽然环境恶劣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研究噪声、阻抗、衰减这三个基本参数, 了解电网的信道特性, 以提高电力载波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发展
1 8 8 3年, 爱德华戴维提出用遥控电表来监测伦敦无人点的电压等级;2 0世纪2 0年代, 国外开始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研究;1 9 3 0年, 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波兹坦建立了低压配电网和传输媒介的波纹载波系统;1 9 5 8年至1 9 5 9年间, 美国德克萨斯元件公司的R o b e r t N o y c e最早发明了电力线载波通信集成电路;1 9 7 1年, I n te l公司的T e d H o ffl发明了电力线载波通信集成电路;2 0世纪8 0年代, 多家企业开始研发可现场运行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1 9 9 7年,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始对我国低压配电网传输特性和参数进行测试与分析;2 0 0 0年左右, 国家电力总公司颁布了关于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技术的若干技术条件;自2 0 0 3年开始, 电力线载波抄表的应用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多家企业载波芯片进入市场。
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特点
由于低压电力线本身是为用电设备传送电能设计的, 而不是为通信设计, 因此其信道特性在很多方面难以直接满足载波通信的要求。经过研究表明, 低压电力线信道虽然环境恶劣, 存在阻抗匹配性差、噪声干扰不可预测、信号衰减强烈、信道特性时变性高等特点, 但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电网的噪声、阻抗、衰减这三个基本参数, 发现其具有周期性趋势。原因是电网周波为5 0 H z, 在每个交流电供电周期内, 交流电压有两次电压过零时刻, 也就是工频过零时刻。
2.1 噪声
(1) 时域趋势。噪声本身是随机时变, 但由于电网周波是5 0 H z, 噪声也具备1 0 0 H z/5 0 H z周期性趋势。
(2) 频域趋势。中频噪声相对于低频噪声普遍较弱, 从6 0~5 0 0 k H z一般有2 0 d B u V的减小。
(3) 幅度趋势。过零点噪声一般较弱, 非过零点噪声变化更加丰富, 峰值噪声一般比过零点噪声大1 5 d B u V。
2.2 阻抗
(1) 幅度趋势。阻抗变化范围大, 最小时会小于1Ω;对于不同的布线和电器类型, 应该存在感性和容性, 但目前只发现感性。
(2) 时域趋势。随时间变化呈现1 0 0 H z/5 0 H z周期性变化趋势;过零点时刻与非过零点时刻存在差异;在一段时间内, 阻抗变化较恒定。
(3) 频域趋势。随频率增加阻抗值有增大也有减小, 因地而异, 但整体趋势有明显峰与谷;在相同地点, 各频点变化趋势较恒定。
2.3 衰减
(1) 幅度趋势。低压电力线是非均匀、不平衡的传输线, 存在反射、驻波等复杂现象, 因此, 信号衰减幅度与传输距离不仅仅是传输的距离越远, 信号衰减越厉害的关系。
(2) 频率趋势。衰减最大出现在2 5 0 k H z左右, 但由于受到负载产生的共振现象和传输线效应的影响, 在其他频点也会使衰减出现突然地增加。
(3) 时间趋势。衰减也存在1 0 0 H z周期性趋势的变化。过零点时刻与非过零点时刻存在差异, 但在一段时间内, 衰减变化比较恒定。
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关键技术比较
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辅助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如增加发射信号功率、提高接收设备灵敏度以及采用合适的耦合电路及新的信号检测方法[2], 也可采用合适的调制技术或中继技术[3]。从调制技术来看, 目前流行的扩频通信技术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线性调制、O F D M、跳频、跳时以及各种方式的组合扩频技术。
对目前流行的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参数的变化由低压电力线信道环境所决定, 比如电网的阻抗幅度和相位角度变化明显且各地区别差异存在随机性, 幅移键控A S K和相移键控P S K的调制方式很难保证可靠的通信质量;O F D M和调频技术在目前通信环境下可具有很好的抗衰减和抗干扰能力, 但如何实现220V载频信号耦合是一个技术难题, 特别是多点在一个位置并联时相互衰减的问题;并且目前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中载波电能表成本太高, 无法真正大面积应用。因此, 部分厂家在充分结合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和行业需求下, 选择几种调制方式相结合的组合调制方式。
4 结语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已逐渐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最主流的通讯方式,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其优势在于利用已有的低压电力网作为信息传输的信道, 避免了新的通信网络的投资与建设。随着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电力载波通信的速率、传送数据量、抗干扰能力, 载波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摘要:介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 结合国内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发展, 阐述了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特点, 并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关键技术进行比较。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远程抄表,线路通信干扰,调制解调
参考文献
[1]Majumder A, Caffery J.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J].IEEE Potentials, 2004, 23 (4) :4-8
[2]罗甲华, 孙云莲.基于EMD方法的电力载波通信中的信号检测[J].继电器, 2006, 34 (21) :58-61
关于低压电力市场开发的若干思考 篇8
关键词:电力市场,低压电力,电力市场营销,开发,策略,管理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同时对电力的供应提高了要求。为了缓解电力供应的问题, 开发低压电力市场, 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的问题。电力市场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企业的发展是面向用户服务和电力市场的开发, 因此, 开发低压电力市场, 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低压电力市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电力部门对低压电力市场的开发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根据电网的整体结构, 普通用户供电电压需要达到0.4k V电压的等级标准, 即0.1k V电压的线路设备需要与3k V的电压或更大的电压的线路设备满足电压之比1:3的比例, 才能满足居民用户的需求,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即注重发电环节, 却没有重视用户供电需求的情况, 导致用户用电供不应求的现象发生, 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各个电力部门没有足够重视低压电力市场的开发, 其主要包括没有建立低压电力市场的规范管理体系、电力电气安装质检工作不到位、电气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无监督验收检查工作等。
(二) 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低压电力市场的开发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供电网络系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一, 电力企业供电能力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虽然电力企业对供电电网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即改善了12k V或12k V以下的供电网络系统, 但是, 40k V或115k V的供电网络仍存在许多问题, 即电力企业供电出现了瓶颈的现象。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电力的供应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有些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农村地区,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对电网改造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 因此, 电力部门为了减少改造的成本, 注重农民生活用电的电网改造, 却对农业生产供电网络设施的建设引起重视, 对于农村的电力需求, 在生活上,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而对农业生产用电需求是比较大的, 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很难实施。因此, 开发低压电力市场, 满足农村用户生活生产用电需求, 但由于受传统的电网结构的影响, 即过去的配电变压器设计的容量比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低压电力市场的开发,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电力的难度。
(三) 低压电力市场开发的营销理念较落后
由于受传统电力营销观念的影响, 导致电力企业的员工市场经济意识不强, 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坚持“服务至上, 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 员工的服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电压电力市场的发展, 另外, 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市场的开发,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未建立完善电力市场开发管理体系, 包括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系统、电力市场营销计划系统的建立, 同时电力企业人员对电力市场的调研、市场分析策划、营销技巧等方面也比较薄弱, 低压电力市场的网络系统结构也建立的不完善;第二, 低电压电力市场的市场开发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没有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合理化的电力市场开发管理体制, 包括电力市场调查制度、电力市场营销分析策划制度、电力市场信息的有效集约型制度、电力市场营销费用保障等制度, 导致电力市场的经济受到限制。第三, 电力企业的员工不能满足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需求, 缺乏专业的市场开发营销人才, 大多数员工的专业技能都不强, 综合素质也较低, 甚至电力企业没有合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 如抄电表、查电表的工作人员, 其主要工作是忙于日常业务的办理, 导致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重视电力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第四, 电力市场信息缺乏有效集约型, 由于电力市场信息涉及到多个方面, 如市场营销、营销计划、电压调整、抄表、用电查表等工作, 由于这些工作都是分散的进行开展工作, 在进行电力市场分析策划等过程中, 缺乏集约型的市场信息, 导致电力市场的信息不能充分被利用在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 进而导致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不到位。
二、电压电力市场开发实施措施
(一) 建立低压电力市场规范管理体系
加强低压电力市场的规范管理, 有效的进行电力市场的开发。第一, 加强低压电力企业的资质监理工作, 即企业对电力市场的开展工作进行每年一次的年度审核, 对电力市场的固安装固定资产、经营策划方案、电力市场技术力量等工作进行审查, 从而加快电力企业工程的建设。第二, 加大低压电力安装技术员工的技术培训, 根据《电力法》, 建立安装电力设备的施工单位, 并且施工单位的员工的技术能力需要得到电力企业的认可, 通过进行技术考核, 拿到职业证后才可进行电力安装工作。第三, 建立低压电力安装规范流程, 首先申请预定用电安装、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电力线路设计, 其次进行用电线路施工安装, 再者进行电力工程竣工验收, 最后保障用电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对用户办理用电申请手续时, 应要求用户填写用户业扩报装单和低压工程报装单等两张传票, 通过按规定的流程进行低压用电安装的流程, 从而体现“客户至上”的优质服务;第四, 建立低压电力工程总公司, 包含监察人员和电力管理人员, 其对低压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系统性的管理、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等, 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工期、保证电力的优质服务等规范体系;第五, 采用统一的用电收费标准, 根据国家的规范体系, 使低压电力市场正常运转。通过低压电力工程总公司建立统一的用电预算审查方案, 同时各个电力分公司的用户用电设计方案及预算审查, 及时向总公司报告预算审查方案并上交用电需求资料档案, 从而总公司的电力员工及时对用户用电需求进行用电工程的决算, 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第六, 建立标准低压电力工程评价评估体系, 低压电力工程施工完成后, 对电力的工程进行评价工作, 为用户建立评价体系表, 选择合格工程、不合格工程、优良工程, 通过评价工作体系, 从而确保施工队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运作, 从而为用户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 低压电力市场开发营销策略
建立健全的低压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 包括低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用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智能化的自动抄表电力系统、用户用电缴费技术支持系统、低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等, 电力营销技术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的, 各个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 建立各个项目的技术支持系统并进行有效的整理, 从而使电力技术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对于低压电力的营销策略, 坚持用电节能、优质营销、服务营销策略原则, 从而体现低压电力市场服务至上的营销策略。坚持用电节能的营销策略, 即对于不同时段的用户用电使用情况, 通过制定不同时段的用电电价, 例如用户在23:00~7:00期间, 用电电价调整为打八折消费用电;对于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等大型企业, 同样采用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 从而有效的调整用电高峰期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强优质服务的营销策略, 即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网的改造和建设不断地发展, 电网是用户用电运输的枢纽, 因此,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采用优质的电线电缆材料, 从而确保低压电力供电安全性、稳定性, 使线路供电的电压、电流保持稳定性。根据目前的供电情况, 低压电力市场基本上满足了用户用电的需求, 若想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用电质量水平, 则还需要不断改善用电的供电水平及技术。另外, 提高供电服务营销水平也是低压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 低压电力营销策略的主要工作是确保低压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而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主要受电力企业员工素质的影响, 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 电力企业员工应树立竞争意识及市场营销观念, 定期的开展电力企业的服务营销技术培训, 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低压电力市场得到不断的发展, 现阶段电力企业供应用电相对能满足用户用电的需求, 因此, 低压电力市场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体现电力市场的社会性、政策性、技术性、规范管理体系, 特别是低压电力市场的规范管理, 建立完善的低压电力市场规范管理体系, 确保电力市场的有序开展, 从而开发低压电力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朱占荣.基于调整弹性化的民用电力市场开发拓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21:169-170.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调查 篇9
关键词: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结构
1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农网应用
低压用户电台陆集中抄表系统选型时应注重实用性;避免一些科技含量虽高, 但产品质量不过关, 甚至结构、可靠性期良差的产品被使用。要对产品的软、硬件接口进行技术分析, 尽量在数据格式、通讯规约方面满足现有或发展中的电力营销管理软件、MIs系统的要求;应采用基于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 以提高系统分析、处理及管理数据的效能。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系统宜融入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统计及分析。
通讯可靠性。低压电力载波通讯充分利用了农村配电网络资源, 有利于电力企业运营管理,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应注重抑制低压电力线干扰, 提高系统通讯速率和可靠性的研究;应统筹考虑低压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形成区域网络时, 集中器与主站之间通讯网络的管理方式。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自动抄表数据的传输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由于其软、硬件配置成本较高, 限制了它在集中抄表系统中的应用。采用当前主流技术, 按照功能实用、价格合理、维护方便的原则, 选择网络型系统管理软件是该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
2 系统的结构
有线集中抄表系统主要适用于物业管理比较规范的住宅区。而对那些居住比较分散, 或物业管理相对薄弱的住宅区, 则适宜采用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两者比较,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多了一个从集中器到主站计算机之间通信数据传输的信道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的张家沃小区自1996年1月起试用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1997年6月浦东新区的张杨小区、1997年年底又在浦东新区的金杨小区的16用户中安装该系统,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浙江、广东、福建及深圳市等地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点和示范。江苏更是投资了3亿多元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试点和示范。功能更多, 准确可靠性更高, 版本更简单, 升级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产品五花八门, 术语极不统一。为了规范系统的制造、使用和检测部可靠性更高, 版本更简单, 升级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产品五花八门, 术语极不统一。为了规范系统的制造、使用和检测部门的技术条件, 国家电力工业部于1997年10月颁布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试行的技术条件》。该技术条件规定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术语、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还规定了该技术条件适用于利用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的低压电力用户的集中抄表系统。 (见图1)
2.1 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别叙述如下:a.采集模块是指安装在用户电能表内, 用于采集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并经处理后, 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采集终端或集中器的专用模块。b.采集终端是指用于采集多个用户电能表脉冲并经处理后, 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集中器或主站的设备。c.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 (或多功能电能表) 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 并能和主站或手持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d.中继器是指将传输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的设备, 根据需要配置。e.主站管理系统由计算机、打印机、主站转换器和系统软件四部分组成f.信道是指信号 (数据) 传输的媒体, 如无线电波、电力线和电话线等。集中器的上行信道是指集中器和主站之间的信道, 下行信道指集中器和采集终端之间的信道, 采集终端的上行信道是指采集终端和集中器之间的信道, 下行信道一般是指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表之间的信道。
2.2 系统的功能
a.定时抄表。对系统内所有用户的电能表进行定时抄表, 每天至少抄一次, 抄表次数可设定并保留末次抄表的数据。也可连续巡检系统内的所有终端和用户表。b.自动校时。定时抄表时自动校正系统内装置的时间, 可读取同一时刻所有用户表的当前用电量。c.实时抄表。实时抄取任何一个用户表的当前数据。d.统计功能。对用户的日、月及年用电量进行统计;能显示打印系统的负荷率和线损率;能显示打印停电时间、次数和月累计停电时间;能自动形成并输出系统内所有用户月电费出帐单。e.查询功能。可按编号、地址、姓名及电话等信息查询用户资料或查询系统情况。f.管理功能。操作员密码、操作权限、费率设定及数据恢复习。g.断线检测。信号线接触不良或断线时, 系统自动显示。h.防止窃电。对系统内违章行为进行监督, 系统可显示窃电用户并远程控制切断其电源。i.超载报警。用户用电量超过时先报警, 超过设定的时限后可远控断电。g.数据保留。系统或某设备断电时, 数据可长期保留。k.断电 (或接通) 功能。可远程控制切断或接通电源。
迫缴电费。若用户到期末缴电费, 系统可以控制用户表的警告指示灯不停地闪烁。经警告后交清电费的则撤消警告, 反之则发出断电指令, 断其电源。
笔者所组织开发的集中抄表系统, 除集现有抄表系统之长、聚现有抄表系统之功能外, 还具有自己的特色。
a.系统容量大一台主站的中心计算机具备四组独立的SB迎接口, 每个标准的SR贝接口可连接21'户即肋0D个用户表。
b.采用特殊电路保证采集模块工作更加可靠。
c.可以实行预付电费管理并能在用户表上提示最后可用电量。
d.本抄表系统可三表 (电表、水表、煤气表) 同时使用。
e.本系统给住宅的防火、防煤气泄漏、防盗和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留有接口。
本抄表系统, 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工作可靠和不泄漏的特点。
3 系统表的示意图 (见图2)
主站计算机及设备的规模可根据抄收电能量表计的多少来配置, 对于较小规模的系统, 采用单台计算机即可完成主站功能;对于较大规模系统, 则需要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主站系统完成主站功能。另外, 考虑到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各制造厂家集中器规约的不一致性, 主站还需考虑与MIS等系统的联网、多规约处理等问题。
采集模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机械式电能表的, 用脉冲计数方式将机械表转数转变为累计电量;另一种是针对电子式电能表的, 直接采集电子式电能表的计度脉冲输出。采集模块大多安装在电能表内。采集终端除有与采集模块相同的两种形式外, 针对电子式电能表, 还可通过瞄-485等数据传输方式直接接收电能量数。
采集终端到各电能表间通过通信线连接;采集模块、终端到集中器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低压配电载波或绞线方式。随着低压载波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 由于其在远程集中抄表领域的独特优势, 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该通信方式。集中器到主站的通信可采。
结束语
该功能主要应建立系统主站和电能量厂站系统 (包括采集器、集中器和电表处理器等) , 实现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完成电量数据的自动周期采集和数据补测, 并集成其他数据源。
系统除应支持IEc870-5-102规约外, 并可处理任何已知规约, 可以实现定时数据采集、周期数据采集和随机数据采集, 并可实现自动数据补测和人工历史数据补测, 同时应具备双机切换、通道切换及网关功能。
参考文献
[1]瞿安宇.刘跃.试论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在农网的应用[J].2007.
[2]王文蔚, 王祖明.电气时代2001年合订本[J].电气时代, 2002.
低压电力 篇10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 随时掌握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 为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奠定物质基础。
2 系统设计思路
主站应用软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所有的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分析都由主站应用软件来完成。主站软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 能根据应用要求合理裁减功能,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3 系统功能及需求
3.1 数据采集
用GPRS数据中心前置机采集系统, 通过移动GPRS专线进行数据采集, 将数据保存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前置机采集系统能按照设定的采集方案定时从终端召测数据。
可召测用户的日月冻结表码、重点用户的24点冻结表码等数据。前置机数据采集采用多任务并行执行方式, 一台采集数据伺服服务器可同时对多个集中器实施用电信息数据采集, 如存在未采集成功的数据可以自动对其给予补抄。
3.2 主要数据类型
系统中的主要数据类型为:计量主要参数:电能主要参数;工况数据参数;电能质量越限数据。
3.3 电能信息采集方式
⑴定时自动采集:主站通过通讯网络, 按照主站设定的抄表方案:抄收间隔、抄收周期, 自动的读取集中器的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及其他信息;根据管理人员配置的“抄读任务列表”定时开始对指定集中器的抄表任务。⑵定向召测数据: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 实时读取单个电表数据, 监控继电器状态 (针对预付费) ;也可根据“点抄列表”中选定的电表实时读取批量电表信息,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如出现告警事件, 自动执行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数据, 为故障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可按预设定的时间隔进行数据采集, 便于分时间段进行线损分析计算。
3.4 采集数据质量统计及分析
跟踪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 结合采集数据将“用电分析专家管理系统”自动分析和报告抄读不成功的采集任务或数据异常, 以便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同时, 系统可按日、月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等指标。
4 数据管理及分析
4.1 数据合法性检查
系统提供对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校验和分析的手段, 主要功能如下:数据筛选;数据处理。
系统通过上述手段对数据合理性检查完成后, 如果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系统应能自动进行补抄, 并记录异常事件, 根据设定主动告警。对于异常数据, 通过限制其发布, 从而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4.2 数据统计及分析
⑴台区线损:台区线损是对台区线损情况统计, 包括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累计台区线损分析。对台区下面所有用户的电量, 表码分析, 找出线损的原因。功能分为时间点与时间段查询。⑵异常分析:实现低压客户用电情况变化率情况与对比分析, 查询异常电量使用结果, 同时在日志记录表中记录操作日志。无表码查询, 可以分析3天以上无表码采集返回的情况, 并把对应的客户表计和集中器终端列表显示。
5 实际应用
5.1 自动抄表
根据实际工作中对采集任务的要求, 获取系统内用电用户电能表相关数据, 获取电费结算所需的各种计量数据及相关信息数据。
5.2 台区隶属关系自动核对
可通过电力载波方式实时跟踪核对配变与隶属表箱及下挂电能表的对应关系, 能适应低压配电网运行方式变化、配网改造等情况下, 统计台区真实线损。通过配变与表箱关系及电能表抄表数据可直接为配变台区线损考核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可识别各用户电能表的安装相别, 实现配变分相负荷平衡率统计分析。
6 信息系统接口
系统部署可采用中间数据的方式, 通过接口提取信息系统中的档案信息导入到本系统中, 同时本系统采集回的电量、瞬时量等数据写到中间库, 供营销系统共享。中间数据库有明确的读写权限控制, 营销系统拥有档案中间表的“写”权限, 可往中间数据库写入档案数据、删除中间数据库档案信息等;本系统对电量表有“写”权限, 按双方约定定时将电量数据写入中间数据库相关表。
参考文献
[1]陈伟, 王志强, 张文勇.基于LM1893的电力线载波电路设计.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267-269.
[2]胡荣玉, 黄光明.基于PL3105的电力线通信研究.襄樊学院学报, 2007 (11) :52-54.
低压电力 篇11
关键词:低压;配电设计;电力电缆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电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城市出现了供电负荷增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低压变电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低压配电的设计过程中,输电线路采用电缆出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电力电缆的选择以及安全施工便显得尤为重要。
1.低压配电设计中电力电缆的选择
1.1电力电缆线路的选择
在低压配电设计中,对一些重要电缆线路的开关电源的持续性要求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电力电缆线路的时候,应该选择可靠性较强的回路电缆。从当前电力电缆的技术水平来看,根据材料的选择,应该选择铜芯材料的电力电缆。在选择铜芯电缆的时候,应该根据电缆的横截面积和铜芯的材料来进行选择。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低压配电设计中,选择电缆的时候,应该根据系统输送电容量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根据电缆的截流量选择电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电缆芯的截面大小,电缆芯的类型和接地方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电缆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2做好电缆线路的规划设计
在低压配电设计中,做好电缆线路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线路的布局合理,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铺设电缆线路的时候,如果不够重视,会出现电缆排列无序的情况,例如很多出線口的电缆捆在一起:由于电缆沟过于狭窄,会使电缆相互重叠;另外,在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未来情况的考虑,在以后的电网重建中将会出现重挖补缺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对低压配电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利的问题,为配电的正常运行留下来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在电缆电路的规划设计中,保证布局的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线路的短而直,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但是前提应该是将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另外,在布局线路的时候,要从长远来考虑,加强对线路的钢管保护。
1.3电缆接地方式的设计
在设计电缆的接地方式时,应该要配置保护套,保证电力电缆能够保持正常的电感应,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具体的负荷电流和数值,需要由电缆的长度来进行设计。当选择铝质的保护套时,必须要保证其具备较好的电感应效果,如果感应电势太高,会对铝质保护套的绝缘性造成损伤。当面对较多的接地点的时候,会在铝质保护套上产生感应电势,使电缆的温度升高,同时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电力电缆的质量和运行的效率也将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调整护套接地方式,对护套进行分段,可以选择交叉互联连接的基地方式,有效避免了铝质保护套中的电流损失。
2.低压配电设计中电力电缆的施工
2.1电力电缆的牵引
在电力电缆的牵引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线路线盘的型号和规格等进行考虑,考虑其型号是否和实际设计相符,同时应该对线路的绝缘性进行测量。在牵引电缆的时候,应该注重电缆的弧度应该比电缆的直径10倍更小。牵引电缆的时候,注意不能将电缆沿着地面滑行,避免对电缆造成损耗。一般可以由多个人同时将电缆进行牵引,每隔5米左右安排一个人同步前进。在牵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转角处的牵引,要弯好弧度。
2.2电力电缆的敷设
在将电缆直接埋在地下的敷设过程中,首先要准备电缆沟,沟底要保持平整,沟底的宽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是电缆的直径乘以电缆根数的3倍,沟上方的宽度应该再放大200mm,这样才能留一定的斜坡,可以有效防止塌方。当电缆穿越道路的时候,应该对电缆采用钢管保护。在敷设的过程中,沟底应该先埋好沙土,对电缆的走向应该做好标记。在对地面的电缆沟进行敷设的时候,电缆的宽度和深度都要满足电缆的根数要求,注意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在电缆沟的两侧应该埋好支架,两侧的支架应该相互错开来施工。设置支架的时候,要保持支架接地,配备整齐的电缆敷设。在电缆的盖板上面应该铺上铺地砖,并做好记号。对于室内空间的敷设,出土应该套好钢管。
2.3电力电缆线路的安装布置
在对电缆线路进行安装布置时,应该要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对于电缆的线路应该采用钢制的支架。在对电力电缆中间进行接头的时候,可以采用绝缘接头和直通接头两种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设计的规范性,对于基础部分应该采用玻璃钢防水外壳,在电缆接头的位置可以设置接头井。在电缆的一端可以采用硅胶终端、GIS主终端和瓷套式终端。在布置终端时,应该考虑到实际的施工情况。当采用架空线路连接方式来进行电缆的安装过程中,应该采用硅胶终端:当在敞开式变电站接线构架处设置电缆的时候,应该采用瓷套式终端:而GIS变电站一般应用GIS终端。
结语:在低压配电设计中,在选择电力电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电缆的材质和横截面积,做好电缆线路的规划设计,选择合理的电缆接地方式,在电力电缆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电力电缆的牵引、电缆的敷设和电力电缆线路的安装布置,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应该考虑实际情况,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这样才能保证电缆的顺利施工。
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实用技术 篇12
随着我国智能电气化电网的迅速发展,低压电器智能化也应运而生,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以下简称“智能电容器”)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它以功能强大、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质量可靠等优势,迅速赢得了市场,取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与好评。自智能电容器问世以来,庞大的常规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就逐渐被其取代,迅速成为用户低压电网安全与经济运行的“保护神”。
1 智能电容器功能
智能电容器是一套微型化的低压智能无功补偿与调谐滤波装置。它以2台(△型)或1台(Y型)无油化低压电力电容器为主体,采用微型电子元件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微型网络技术和电器制造技术,将智能组件、控制器、滤波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热继电器、熔断器、避雷器等元件微型化,全套装置安装在电容器的上方,用一个约7cm高的盖子覆盖着。由于整机体积很小,突出显示的是电容器,所以称之为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
现场安装时,在低压进线柜的进线上加装3只小型CT,将二次线引入智能电容器,即可实现如下功能:
1)智能网络控制功能。
自动检测及跟踪系统无功功率的变化,自动投切电容器组。投切方法是:容量相同的电容器,按循环投切原则进行投切;容量不同的电容器,按适补原则进行投切;先投先切,先退先投;电容器运行温度低时先投,温度高时先退。补偿工况恒定时,电容器每15min循环投切一次,避免单只电容器长时间投运。
2)快速投切电容器功能。
动作开关选用无触点过零投切开关,配合专用的快速控制器,实现过零投切,动作时间缩短到1s,动态追踪补偿系统所缺少的无功功率,力争使线损降到最好水平。
3)测量功能。
可测量系统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CT相位与变比自动测量和校正;各台电容器的三相电流和体内温度。
4)分相补偿功能。
分相补偿型智能电容器,可对各相上的电容器进行分别投切,提高对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精度,使三相无功功率不平衡的系统得到最佳补偿。
5)保护功能。
电容器有过流速切保护,过压、欠压保护,过温、断相保护,三相电流不平衡保护。当电容器内部温度超过65℃时,电容器会整机退出运行,确保系统安全。
6)信号功能。
电容器具有投切状态,过补、欠补状态,过压、欠压状态,保护动作类型,自诊断故障类型等灯光信号。
7)通信功能。
电容器和控制器之间采用RS-485通信联接,便于大量采取数据,上传及与外设监控终端进行信息交换,构成系统工作。
8)显示功能。
电容器顶盖前方,有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电容器投切状态及系统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容器内部温度等运行数据。
9)故障自诊断功能。
电容器智能控制元件,能对本体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诊断,一旦出现故障,整机快速响应,退出运行。
10)滤波功能。
能够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涌流。对高次谐波形成一个低阻抗通道,可吸收、泄放高次谐波,消除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防止电容器过热、绝缘介质老化、自愈性能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发生。
对具有大型谐波源的用户,还要加装专用干式电抗器、温控风扇、人机联系面板等器件,整机装在一个370mm×280mm×280mm的小箱体内。
2 智能电容器实用技术
2.1 用电情况调查
在使用智能电容器之前,首先对用户进行用电情况调查,包括:供、用电电压;高压线路长度与导线型号;变压器台数、容量、负载损耗及运行方式;用电设备名称及用电性质;原有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容量、投切方式、功能及动作情况;有无调谐滤波措施;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平均电价等。
2.2 搜集用电系统运行数据
根据用户运行日志记录,取月典型日1~24h正点有功、无功负荷和正点电流,以及日有功、无功电量。如用户没有运行记录,可根据用户提供的代表日,使用便携式记录型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现场测量。取3天数据,计算出对应时间平均值,作为计算典型日数据。日有功、无功电量也用3天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功率因数。
2.3 现场测量用电系统高次谐波
为全面了解系统高次谐波的大小,以便选择使用智能电容器的型号,需要现场测量用电系统高次谐波。必要时,还要加装专用干式电抗器。便携式记录型电能质量分析仪同时具有测量高次谐波的功能。
2.4 制定改造方案
根据调查、测量、计算结果,全面考虑改造方案,包括选用智能电容器的型号,计算补偿容量,是否加装专用干式电抗器,是否采用分相补偿等。
2.5 补偿容量计算
计算依据为:
式中:Q——补偿容量,kvar;
P——有功负荷(计算典型日中的最大值),kW;
cosφ1 ——补偿前功率因数(由计算典型日中的有功、无功电量计算得出);
cosφ2 ——补偿后功率因数(即功率因数目标值)。
2.6 节电价值计算
节电价值计算大体可分为4个部分,即:线路节电价值;变压器节电价值;免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减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另外,在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中,还有一些地区执行的是降低一级功率因数标准的管理办法。降低一级功率因数标准的用户,实际功率因数高于降低后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低于降低后功率因数标准时,增收电费。这类地区的电力用户,只有增收电费,没有减收电费。在计算节电价值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2.6.1 高压线路节电价值计算
1)补偿前高压线路日线损电量计算。
计算线损电量有:
ΔA=3IjfRt×10-3 (2)
式中:ΔA——线损电量,kWh;
Ijf——均方根电流,A;
R——线路导线电阻,Ω;
t——运行时间,取t=24h。
计算均方根电流有:
式中:It——流过导线的正点负荷电流,A。
计算线路导线电阻有:
R=rL (4)
式中:r——每公里导线电阻(根据导线型号查表得出),Ω;
L——线路长度(从用户购电量计量点到用户变电站的线路),km。
2)补偿前线路线损率计算。
线损率
3)补偿后降低线损率百分数计算。
式中:ΔP—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
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
4)补偿后线路线损率计算。
线损率=补偿前线损率×(1-ΔP) (7)
式中:ΔP—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5)补偿后线路日线损电量计算。
日线损电量=日供电量×补偿后线损率 (8)
6)补偿后线路年节电价值计算。
年节电价值=(补偿前日线损电量-补偿后日线损电量)×365×平均电价 (9)
2.6.2 变压器节电价值计算
补偿前变压器绕组日损耗电量计算有:
式中:ΔAR—补偿前变压器绕组日损耗电量,kWh;
ΔPK—变压器满负载运行损耗功率(见变压器铭牌),kW;
Ijf—均方根电流,计算同式(3),A;
Ie—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见变压器铭牌),A。
其他计算同式(5)~(9)。
2.6.3 增收和减收电费的计算
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值,是根据水利电力部和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发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界定的。按照此规定,达不到标准的用户要增收电费,超过标准的用户要减收电费。因为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功率因数标准值,加收和减收电费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需要计算时,参看《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2.6.4 年经济效益计算
年经济效益=线路年节电价值+变压器年节电价值+免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减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3 应用实例
山东神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索具、五金类产品的中型企业,2010年初,该公司因无功补偿容量不足,补偿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电费开支大,经济效益低。该公司决定安装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并主动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供需双方目标一致,一拍即合。
3.1 用电情况调查
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供电电压为10kV,高压线路2.5km,导线型号LGJ-50。 配电室有2500kVA变压器2台,型号S9-2500/10,负载损耗20.7kW,运行方式为1运1备。主要用电设备是中频加热炉(大型谐波源)、锻造机、冲床、行车、空压机等。配电室0.4kV母线上装有无功补偿设备,补偿电容器为普通油浸式,总容量590kvar。投切方式采用交流接触器,无任何调谐滤波措施。调查中用户反映:补偿电容器经常发生断保险、鼓肚、漏油、损坏现象。功率因数因达不到规定标准0.90,供电部门每月都要加收利率调整电费,使企业电费开支大,经济效益低(该用户平均电价为0.70元/ kWh)。
3.2 搜集用电系统运行数据
根据用户运行日志记录,取5月份典型日(5日、15日、25日)1~24h正点电流,日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并对3组数据进行平均计算。1~24h电流为:40,40,41,40,45,60,65,75,75,76,74,60,50,50,65,68,70,70,78,76,73,70,50,42;平均日有功电量为21390kWh,无功电量为13260 kvar·h;功率因数为0.85;最大有功负荷为1160kW。
3.3 现场测量用电系统高次谐波
使用便携式记录型电能质量分析仪,现场测量2500kVA变压器低压侧高次谐波,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系统5次、7次、11次谐波最大。对照国家标准GB/T 1454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该系统电压、电流谐波严重超标,这是造成补偿电容器及其元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
3.4 改造方案制定
该公司用电设备多是高次谐波源,原无功补偿装置没有滤波功能,应更换为智能调谐滤波电容器。安装智能调谐滤波电容器后,功率因数目标值定为0.98。由系统运行数据得知,最大有功负荷为1160kW。使用式(1)计算补偿容量,有:
新装智能调谐滤波电容器容量为:590kvar(原补偿容量)+483kvar=1073kvar。需选用单组容量为20+20(kvar)的智能调谐滤波电容器,共计27组。
3.5 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
3.5.1 高压线路年节电价值计算
1)计算改造前高压线路损失电量。
使用式(3)计算均方根电流有:
已知线路导线型号LGJ-50,线路长度2.5km,查表得r=0.65Ω/km,运行时间t=24h,使用式(4)计算线路导线电阻有:R=rL=0.65×2.5=1.625Ω。
使用式(2)计算改造前高压线路损失电量有:ΔA=I
2)计算改造前高压线路线损率。
已知日供电量为21390kWh,使用式(5)计算改造前高压线路线损率
3)计算改造后高压线路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使用式(6)计算改造后高压线路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4)计算改造后高压线路线损率。
使用式(7)计算改造后高压线路线损率=改造前线损率×(1-ΔP)=2.11%×(1-24.8%) =1.59%。
5)计算改造后线路日线损电量。
使用式(8)计算改造后线路日线损电量=日供电量×改造后线损率=21390×1.59%=340.1kWh。
6)计算改造后线路年节电价值。
使用式(9)计算补偿后线路年节电价值=(改造前日线损电量-改造后日线损电量)×365×平均电价=(450.62-340.1)×365×0.70=28238元。
3.5.2 变压器年节电价值计算
1)计算改造前变压器绕组日线损电量。
使用式(10) 计算改造前变压器绕组日线损电量
2)计算改造前变压器绕组线损率。
使用式(5)计算改造前变压器绕组线损率
3)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使用式(6) 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降低线损率百分数
4)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线损率。
使用式(7) 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线损率=改造前线损率×(1-ΔP)=0.431%×(1-24.8%)=0.324%。
5)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日线损电量。
使用式(8) 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日线损电量=日供电量×改造后线损率=21390×0.324%=69.3kWh。
6)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年节电价值。
使用式(9) 计算改造后变压器绕组年节电价值=(改造前日线损电量-改造后日线损电量)×365×平均电价=(92.27-69.3)×365×0.7=5869元。
3.5.3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
根据电力部门使用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规定:功率因数以0.90为标准的用户,每低于标准0.01,则增收应缴电费的0.5%;每高于标准0.01,则减收应缴电费的0.15%。当功率因数达到0.95~1.0时,则减收应缴电费的0.75%。
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在安装智能电容器之前,由于功率因数低于标准规定值0.05,所以每月都要增收应缴电费的2.5%;在安装智能电容器之后,由于功率因数提高到0.98,所以不但不再增收电费,还要减收应缴电费的0.75%。其节电价值计算如下:
年免收电费=21390×365×0.7×2.5%=136628元;
年减收电费=21390×365×0.7×0.75%=40988元;
年节电价值=线路节电价值+变压器节电价值+免收电费+减收电费=28238+5869+136628+40988=211723元。
4 结论
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是当前比较理想的微型低压无功补偿和调谐滤波装置,它以功能强大、跟踪补偿灵活可靠、节能和抑制谐波效果明显为优势,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肯定。同时也是对多年来一直使用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器及庞大无功补偿装置的一次大突破。
该公司采用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和调谐滤波后,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1.17万元。该项工程自2010年4月投运以来,运行情况良好。电容器没有出现断保险、发热、鼓肚、烧坏等现象,用户反映非常满意。
摘要:介绍低压智能电力电容器的强大功能,并通过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证明其无功跟踪补偿与调谐滤波的效果,可为企业减少电能损耗和电费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低压电力】推荐阅读:
低压地埋电力线路10-14
低压电力载波阻抗05-16
低压电力线载波09-15
低压电力线组网路由论文08-21
SD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10-16
低压环境06-04
低压电能06-27
低压运行08-19
低压保护08-28
低压负荷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