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客户

2024-10-08

中低压客户(精选5篇)

中低压客户 篇1

供电公司作为企业除了承担社会发展和维持人民生活水平的责任外还要维持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电费是供电企业维持生产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城乡居民用电户猛增, 电费收缴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供电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满足企业发展和社会效益基础上, 如何解决好电费收缴难的问题成为近年来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供电企业电费收缴现状分析

近年来, 预购电费已成为了电费缴纳的主流, 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营销服务中电费收缴的难度, 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本, 但现实中电费管理存在很大风险。

(一) 社会经济发展放缓带来的压力。

大工业客户的电费收入是供电企业财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在我国工业大客户所消费的电能占全国电能消耗的55%, 在南方工业发达地区甚至占到供电公司总收入的70%~80%。因此, 加强大客户电费电价管理是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主要工作, 也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 工业生产的萧条在一定程度加大了电费回收的难度, 特别是部分以外贸为主的大客户由于经营不善、产业政策调整、金融政策调整、电价上调、原材料涨价、市场行情差和客户货款回收不到位等原因极易造成欠费, 电费回收难度增大。

(二) 低压用户的繁杂与流动性带来的困难。

每个城市的低压客户, 虽然电费所占比重不是很高, 但这个群体却异常庞大, 是影响电费回收目标实现最为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因素。电费高风险户预防难度大。因低压客户构成复杂, 且变化很快, 预防难度很大。对于广大低压用户的电费收缴, 一直处于工作量大、催收成本高、效率低下的状态。尤其是南方发达地区, 务工人员集中地区人员流动性持续加大, 出租房的电费收缴成为新的难点。发生过多起租房经营户、临时用电户及无信誉的个体工商户等, 一夜之间人去楼空的情况, 追讨电费难度大。近年来虽然大力倡导电费代扣、预存电费、充值卡交费等业务, 但大多数客户还是习惯现金交费, 然而银行拒收现金现象的出现, 使客户交费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 用户缴费习惯引发营销服务危机。

低压客户电费回收困扰着供电企业, 已成为当前电费回收的风险点。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费回收任务, 催费人员只得反复地催、停、送, 工作量非常大, 且容易激化双方矛盾, 影响企业形象。由于现金交费的不方便, 许多客户宁愿承担违约金而几个月电费一起交。如何探索更好的低压电费回收模式, 规避回收过程中诸多风险, 打破这一瓶颈, 是营销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四)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带来的政策风险。

现行的电力法规给催费工作带来困难, 《供电营业规则》第三十九条规定停电催费这一有效措施只有在欠费一个月后才能实施, 使催费工作十分被动。由于是滞后执行, 即便停电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但事实上的欠费已经形成, 欠费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制止, 风险很大。预付费方式是近几年供电企业普遍试用的规避电费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在全国大部分供电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某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上述风险, 但由于这种新型的电力销售模式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客户十分抵触的同时也常受到工商、物价等管理部门的质疑。

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供电公司长久发展所必须克服的瓶颈, 是供电企业开展电力销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国内外电费收缴策略综述

(一) 国外概况。

国外电费管理较为成熟, 研究文献也较为丰富, 涉及到抄表及业务外包、收费管理、账单及信用管理、表计异常管理及集约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国外采用了客户信用管理机制, 客户的抄表频度、电费策略、收费方式、催费方式等过程, 均参考客户信用评级结果。国外支持保证金制度, 用户可以交纳现金或非现金的保证金, 根据用户类型和信用等级判断保证金的数额, 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对保证金进行返还。其中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电力公司在实践方面的成果较为突出, 其利用系统自动计算电费并打印账单, 每月不论电费金额大小均给客户发送电费支付账单。

(二) 国内概况。

国内电费回收管理研究成果较少, 从少量相关研究成果看出, 对于用电采集系统实用化前提下, 低压客户电费回收管理方法研究几乎是空白。在实践方面, 主要是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指导电费回收工作, 如国家电网公司于2004年下发了《电费回收预警处理办法》, 要求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管理, 建立电费风险预警预案, 标志着供电企业开始探索以企业信用评价为基础来建立电费预警系统。但从实际情况看, 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在工业客户信用评价方面投入较少, 基本上都是采用多年经验主观判断客户信用情况的方法, 这样就会造成考虑不全面、判断程度不准等问题, 特别是低压客户的信用研究机会没有。

三、基于客户信用机制的电费收缴风险管控研究

电费回收工作涉及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电价执行、抄表、核算和设备安全、维护及服务等多个环节, 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电费回收工作, 工作中的任何不规范行为, 都会导致催收措施无法实施。健全各级电费回收网络, 使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运转, 明确目标、清晰责任成为大势所趋。

(一) 基于客户信用机制的电费收缴风险管控原则与思路。

电费收缴风险管控的有效实施, 将摆脱目前电费管理中存在的绝大多数弊端, 在保证大客户按时缴费的同时形成低压客户信用管理的突破。其主要思路如下:一是根据评级分类后的大客户群和低压客户群特点, 抓住重点难点、实施针对性催费, 减少催费盲目性, 提高低压客户电费回收率, 突破低压客户回收率提升的瓶颈。二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在提升电费回收率同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实现优质服务标准化、定量化、常态化, 把“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三是正确评价和准确定位用电客户, 通过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针对少数恶意欠费客户, 通过信用评级掌握第一手资料, 可以及时应对恶意投诉, 为缓解投诉压力提供信息;通过多种催费方式直至诉讼, 提高评级较低的用电客户电费回收率, 降低电费回收风险;通过为评级高的用电客户提高标准化服务, 配套媒体宣传引导, 以点代面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客户满意率, 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基于客户信用机制的电费收缴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1. 电费收缴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基本前提。电费收缴风险识别的基本任务就是识别、了解风险的种类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目前电费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户风险, 因用电企业关停、破产、经营不良、客户流动资金紧缺引起的欠费风险;二是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电费资金被截留或挪用、职务犯罪等风险;三是技术上的风险, 抄表核算不到位引起的电费差错、电费计算规则或计算电费相关参数错误造成客户拒缴电费的风险;四是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承兑汇票把关不严等原因, 引起的电费风险;五是合作单位风险, 因银行代收缴纳电费等原因, 引起客户造成的欠费、客户投诉等风险。

2. 电费收缴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对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定量、充分地估计和衡量, 这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通过对用电客户信用等级的分析, 供电企业可以整体地了解到用电客户的信用情况, 从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费回收计划, 如对用电大户、容易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用户等进行信用等级排序, 从信用最差的用户开始逐步安装预付费装置, 改变传统的先购电再用电的模式, 再以点带面, 全面铺开预付费装置的使用;对低压用户针对有不良记录的部分客户进行有目的地检查, 可以有效地缩小客户范围而且还可以不定期地进行多次检査, 及时发现问题。

3. 电费收缴风险的控制。

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之后, 对风险因素采取的处理方式。如果决定采取行动, 就必须根据风险控制的目标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地处理各种风险, 这是风险管理过程的一个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策略的选择。客户交纳电费信用与风险等级评定研究是为解决目前我国各电力公司普遍存在的客户拖欠电费问题的核心, 其难点在于低压小客户的管理上。由于小客户涉及面广, 用电类别不一致, 用电情况也不统一。同类用电客户其用电量的多少也不一样, 经营和经济状况也不尽相同。小客户还具有多变和不确定的特点, 随着客观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要确保小客户电费及时回收, 就必须充分了解小客户用电复杂性特点。根据评级分类后的工业用电大户群和低压客户群特点, 抓住重点难点、实施针对性催费, 减少催费盲目性, 提高客户电费回收率, 尤其突破低压客户回收率提升的瓶颈;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在提升电费回收率同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实现优质服务标准化、定量化、常态化, 把“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落到实处;正确评价和准确定位用电客户, 通过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4. 电费收缴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估。

电费收缴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制度设计, 而是一种与供电企业经营活动一样的管理过程。基于数据挖掘、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理论, 对电费收缴的风险管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应把动态的反馈控制调节贯穿始终。风险控制策略是否符合实际, 需要通过时间才能作出评价和发现, 并加以纠正, 尤其是随着环境的变化, 因此必须定期评估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基本标准是效果标准, 即主要看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证。效果评估的目的是通过总结风险控制的经验教训, 对整个过程进行改进, 借助风险贯彻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循环执行。

参考文献

[1] .司志坚.抚顺地区大工业用电客户电费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08

[2] .徐晓敏.浅析当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 .蔡永明.低压客户电费信用化管理探讨[J].大众用电, 2013

中低压客户 篇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区低压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 宣城市城区低压客户从2003年的3万多户增长到2009年的近6万户, 但由于房屋买卖、出租, 城区街道改造和新建, 造成了客户实际信息与MIS中客户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普遍存在, 给营销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勘查、装表接电、抄表催费等现场服务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鉴于此, 公司特成立项目组, 着手在普通城市三维地图基础上, 结合供电行业营销业务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根据近年来公用变台区“线损四分”的档案资料, 将城区低压客户的地理信息与供电营销MIS系统的客户信息一一对应, 并定位在城市三维地图中, 在城市三维地图中完成对客户信息按不同需求的查询、检索、统计、导航等功能, 实现客户信息地图化、可视化、形象化和精确定位管理。

项目完成后, 系统实现的低压客户信息模糊查询和精确定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级营销人员了解城区低压客户现场情况的需求, 为业务、电检、装接、催费、抢修等营销人员快速到达客户现场提供导航, 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1 项目研制

1.1 方案概述

总体建设思路:以ALAMAP平台为基础, 通过应用扩展和优化升级来构建三维地图宣城电网终端设备管理系统。

总体设计思路:地图系统建设采用“2条主线、突出重点”的总体设计思路。2条主线指系统数据必须以2个纬度为基础, 一个是宣城地区基本测绘数据资料, 如道路信息、建筑信息、交通等;另一个是电网终端的信息数据元, 代表终端设备所属的属性要求, 比如空间地理位置、客户基本信息等。因此数据的收集要以这2条主线为基础进行。突出重点:重点是达到业务应用的地图化、可视化、形象化。

1.2 设计思路

在建成20km2宣城市区三维地图的基础上, 在.NET平台上运用API2.0接口进行二次开发, 根据“客户号-电表资产号-表箱号-变压器-实际地址”的对应关系, 实现城区公用变、电表箱、电表、低压客户信息与三维地图的地理信息相关联, 提供了地图、电表箱、客户、欠费等字段的模糊查询功能, 并支持表格导出, 实现低压客户的查询、统计、定位、导航。

1.3 系统结构设计

1.3.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所有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都集中存放在关系数据库SQL S e r v e r中, 系统通过I n t e r n e t Information Server与Web GIS Server和B/S结构连接。业务前台提供浏览、查询、数据分析、统计制表等功能, 供用户通过不同权限登录到网络上使用。业务后台提供数据更新编辑功能, 供系统维护员更新低压客户数据使用。

1.3.2 系统软件架构

系统软件可以分为4层:数据管理与服务层、应用服务器层、Web服务器层和客户应用层 (见图1) 。

(1) 数据管理与服务层:

主要基于SQL Se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提供数据管理与服务功能。

(2) 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层:

主要为系统提供应用逻辑服务。Web服务器主要基于Microsoft ISS 6.0构建, 采用ASP.NET开发, 应用服务器可以分为电子地图应用服务器和其他业务应用服务器。电子应用服务器与业务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Web Service集成, 如通过业务应用服务器取得得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服务。也可以通过ALAMAP提供的地图和API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服务, 将电子地图的服务集成到其他应用系统中。

电子地图应用服务器主要基于.NET框架, 应用组件采用C#开发, 客户应用层根据需要调用电子地图应用服务器的应用组件, 包括专题制图组件、网络分析组件、空间分析组件、数据关联与融合组件、公交换乘组件、数据检索与查询组件。

(3) 客户应用层:

主要基于Web浏览器, 根据系统的授权调用系统提供的服务, 各子系统在界面上采用统一的界面, 只是功能菜单或工具有所不同。

1.3.3 系统物理架构

系统共分五大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

(1) Web站点功能平台:该平台实现展现给用户功能的平台, 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平台。

(2) 数据中心:是Web站点功能平台与后台数据交互的桥梁。在本系统中, 将数据中心独立开来, 是为以后可能存在的分布式部署提供支撑。

(3) API2.0:是地图应用开发的接口, 本系统与地图相关的操作, 都通过API2.0来完成。

(4) SQL Server2005:存储系统所需的各类数据。

(5) 信息数据编辑平台用于地图信息的编辑, 面向后台信息维护人员。

1.4 系统的二次开发

系统需要通过二次开发以实现一些后续功能。二次开发是基于以下几种对象提供功能的扩展而实现的, 对象包括:eCityMapProperty、eCityMapSpotData、eCityMapSign、eCityMapPlot。其中最主要的是eCityMapKernel, 它继承了页面元素iframe, 可以按照操作一般iframe的方法进行外观设计, 例如绑定样式表等。在创建eCityMapKernel对象后, 需要通过类eCityMapKernel.Body得到地图文档DOM对象。

1.5 系统实现的业务功能

1.5.1 地图查询功能

(1) 终端设备分布浏览:

系统可以提供所有电网终端设备信息的整体浏览, 也可以把不同级别的终端设备 (电表、电表箱、变压器) 按照不同级别显示, 还可以按照指定区域、指定级别进行显示。

(2) 终端设备空间地理位置精确浏览:

用户可以通过在地图上点击某一终端设备的标记来显示它的所有属性, 包括电表对应的客户号、客户名称、电话、本号、电表箱号、用电性质、线路编号、用电地址、配变编号、表计资产、表计型号、本期示度、倍率等。

(3) 终端设备属性查询:

用户可以根据电网终端设备的各种属性进行查询。系统可以将符合条件的终端自动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例如, 查询地址包含有“状元路”的客户, 在“客户搜索”窗口的“地址”子项输入“状元路”, 符合条件的客房便清晰地显示在地图上供具体查询。

(4) 终端设备信息模糊查询:

该部分功能可以实现对用户提供的特征字段进行模糊查询。例如, 客户输入“状元”, 便可以查询出所有包含“状元路、状元山庄、状元府”等处的终端设备的信息。

1.5.2 地图操作

系统提供全幅显示、地图放大、地图缩小、地图漫游、拉框放大、拉框缩小、测量距离、测量面积、清除高亮、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地图列表、图层控制、加标注点、数据列表、便签发送、二三维地图转换以及地图打印等功能, 可以方便地对地图进行各种操作。

1.5.3 数据分析功能

与现有MIS系统导出的Excel数据进行比对, 提示不同项的内容, 并提醒管理员补充或更正。

1.5.4 系统后台维护功能

(1) 终端设备位置编辑功能: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现有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 将相关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精确地标绘在地图上。当公用变等设备信息发生变化时,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简单、方便地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新建、修改、删除等各种编辑。

(2) 终端设备属性编辑功能:

本部分功能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属性的编辑。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将终端设备的名称、地址、客户名称、客户电话等各种数据添加到属性中,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单个或批量进行修改、删除等各种编辑。

1.5.5 访问权限控制

系统建立了独立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普通客户只拥有浏览基本信息的权限, 只有授权的内部用户才能访问不适宜对外公开的信息。

系统实现权限分级管理, 控制用户权限到地图一级, 用户必须被授予相应的权限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权限系统实现用户账号申请、修改、管理、验证等功能, 主要包括:用户账号申请子系统、修改维护子系统、权限验证子系统等。

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2.1 关键技术

2.1.1 面向对象技术

面向对象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应用中可以分为3个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OOP) 、面向对象分析 (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OOA) 和面向对象设计 (Object Oriented Designing, OOD) 。

地理信息系统几乎是和面向对象方法同时产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就是在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抽象表达的基础上, 完成特定领域的研究。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观点, 地理信息系统所研究的现实世界本质上也是由一些对象以及对象的关系组成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对象就是从空间现象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2.1.2 关系数据库技术

当前GIS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是采用关系数据库或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 如ESRI的SDE和ArsSDE、Oracle的Spatial, 构成数据G I S服务器, 可以充分利用RDBMS数据管理的功能, 利用SQL语言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操作, 同时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 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 实现了真正的C/S结构。

2.1.3 全组件式GIS与Internet GIS技术

GIS融入IT, 除了将空间数据交到关系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以外, 开发客户端时, 还要考虑使用全组件式的GIS。全组件式GIS软件将GIS的功能从数据输入、编辑、处理 (建立拓扑关系) 、查询显示、分析 (拓扑迭加、网络分析、栅格分析、TIN) 和制图输出全部封装成组件,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 自由定制操作方式和界面。用户可以将GIS组件和其他组件放在一起, 采用通用的开发平台, 而不再受GIS二次开发语言限制, 从而极大地方便了二次开发, 同时增强了二次开发的扩展能力。

2.2 创新点

(1) 在三维地图上集成了公用变台区、低压线路、电表箱、客户的信息, 方便各级营销人员查询、检索、统计, 创新了营销管理和服务手段。

(2) 客户信息的多种查询方法及导出功能拓展了95598和业务受理员与客户的沟通方式。

(3) 形象展示出公用变台区“线损四分”的成果, 公用变-电表箱-客户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通过三维地图应用将公用变台区“线损四分”图纸扫描后链接到地图中, 使其实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 业务、电检、装接、抄表、催费、抢修等营销人员通过地图链接很方便地共享“线损四分”的成果。

(4) 公用变压器、电表箱、客户位置的精确定位功能可以有效缩短抢修、电检、装接、勘查等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 提高供电服务效率。

(5) 电费催收人员在上门催收电费时, 可以根据三维地图的查询欠费功能, 搜索责任区域的欠费客户并将其地址信息打印出来, 按顺序上门催费, 因此提高工作效率。

(6) 地图上建筑物、表箱照片嵌入功能可以督促年度用电检查计划和年度低压计量装置改造计划有效实施, 工作有的放矢, 稽查简单易行。

(7) 按照省公司规定抄表人员的抄表区域必须定期轮换, 在轮换时, 是由原抄表人带新抄表人现场指认第一个电表箱, 大致需要3~7天。现在根据地图的指引, 在抄表区域轮换时不必再到现场指认, 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 结语

该系统拥有一个开放的管理平台和二次接口, 极大地方便了宣城供电公司的二次开发和应用需求扩展, 可以实现在三维地图上集成所有关于公用变、电表箱、客户的各种信息资料, 如:MIS系统内的资料、客户现场的表箱照片、建筑照片甚至周边360度影像, 变压器图纸、使用者的建议等, 极大地方便了营销人员的应用。

该系统于2009年12月在宣城供电公司投入试运行, 从试运行情况看, 系统功能全面, 稳定性好。系统的应用对实际工作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加快了营业厅和呼叫中心的业务受理速度, 提高了服务水平, 给各级营销人员一个全新的窗口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提供管理和决策的参考平台, 为现场业务办理、故障抢修人员提供导航, 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通过分析某供电企业实施ERP系统前信息系统建设状况以及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建设信息系统要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 并通过对ERP系统功能及其特点的讲述, 阐明了实施ERP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带给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收益。

中低压客户 篇3

1 搭建平台, 为低压用电业务集约化管理奠定基础

1.1 人员机构整合

为加强低压用电业务集约化管理, 提高营销系统自动化应用指标管控水平, 该公司在营销部成立由营业二班成员和各供电所营销员组成的低压用电管理工作小组, 将营销业务系统流程流转和档案整理业务移交该工作小组负责, 同时监督检查供电所低压用电业务开展情况、审核资料提报情况, 实现人员专责化管理, 为低压用电业务集约化管理搭建平台。

1.2 建章立制

为优化低压用电业务流程, 制定了《低压客户用电业务管理办法》, 明确制定供电方案及答复、受电工程设计审核、中间检查及竣工检验、装表接电、全过程服务跟踪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分工, 保障低压用电业务办理流程各环节的无缝对接, 有效缩短低压用电业务办理时间, 为实现低压用电业务流程“T+1”“T+3”的目标 (居民客户“当日受理, 次日接电”;低压非居民无外线工程客户“当日受理, 3个工作日接电”) 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2 简化手续, 实现业务受理“即时响应”

2.1 营业厅业务实行“一证办理制”

精简申请资料, 优化审验时序, 推行业扩申请“一证办理”服务。在收到客户用电主体资格证明并签署承诺书后, 当日受理用电申请, 客户其他资料在现场勘察时收集。简化办电手续, 简化客户提交资料种类, 在辖区内客户可跨营业厅办理办电申请。推广低压客户用电申请“免填单”, 受理低压客户用电申请后, 将客户信息录入营销业务系统, 调整营销系统中现场勘察环节电源、变电站等必填项, 保障工单的及时流转, 用电申请单打印后, 由客户签字确认, 实现系统时间与纸质工单实时对应。

2.2 拓展业务受理渠道

积极拓展95598网站、手机客户端、95598电话、移动作业终端等渠道, 实现电子资料传递、信息通知、业务交费、咨询沟通、预约服务等业务的线上办理及信息共享。推行低压用电业务办理预约服务, 对有特殊需求的客户群体, 提供办电预约上门服务。在电费收取“村村设点”的基础上, 为每个农村配电台区配备1名“社区经理”, 根据台区实际用电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系列服务措施, 为农村客户提供预测负荷增长需求、检查配电设施运行情况、用电咨询、指导节能降耗等“一站式”服务, 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3 加强现场管理, 提高低压业务办理过程服务质量

3.1 装表作业实行“一岗制”

认真贯彻国家简政放权和上级公司精简业务手续、提高办电效率的要求, 简化客户工程查验, 取消供电方案分级审批制, 实行合并作业, 提高现场勘察效率。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 勘察确定供电方案后当场装表接电, 同时签订供用电合同及相关用电协议;不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 现场勘察时答复供电方案, 由勘察人员同步提供设计简图和施工要求, 根据与客户约定时间或电网配套工程竣工当日装表接电。

3.2 业务办理信息全程“公示制”

通过公告栏、95598网站、微信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 公布报装受限区域、停限电区域、具备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名录等信息, 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报装制度、技术规范及供电方案等查询服务。与客户开展互动服务, 提供营业厅、短信平台、手机APP等渠道查询业务办理进度信息, 并根据客户订制自动推送所需信息, 实现业务进程及收费标准信息的对外公开。

3.3 客户工程作业标准化

认真贯彻落实施工业务流程“八个标准化”, 即现场勘察标准化、现场作业环境标准化、现场服务用语标准化、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定置管理标准化、现场施工作业标准化、竣工资料标准化、物资管理标准化等业务规范和工艺标准, 推广和促进现场标准化和现场精细化管理。每次作业、每个步骤都严格依据标准作业流程逐项进行, 从安装位置的勘察、表计位置、线路走向等都要提前预想, 按照工作票和现场作业安全执行卡的要求, 对安全危险点进行认真分析, 布置安全措施, 并经工作许可后方可正式作业。客户装表接电后, 由现场施工人员拍照留存现场图片, 交公司营销部验收。

3.4 移动办公“常态巡回制”

开展低压客户移动办公业务, 配置喷涂“流动服务车”统一标志的车辆, 随车配备无线接入营销管理系统的手持PAD终端、身份证读取设备、便携式蓝牙打印机、客户工程安装材料及各种工器具、计量装置、用电申请表、供用电合同、相关用电协议等各种低压用电业务所需的设备材料。移动办公业务由公司营销部统一组织, 实行划区域“常态巡回制”, 将公司所辖范围分成4个区域, 区域内的巡回工作任务由区域内的供电所安排人员轮流负责。低压客户移动办公业务具体开展的工作为:在各自区域内巡回值班, 及时解答客户用电问题, 受理低压客户用电业务, 并用手持PAD终端发起营销业务系统流程, 打印用电申请单, 由客户签字确认。对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 勘察确定供电方案后当场装表接电, 同时签订供用电合同及相关用电协议。

4 统一流程流转, 提升低压用电业务基础管理水平

将所有营销业务系统低压用电业务流程上收至低压用电管理工作小组, 创新营销系统流程流转集中管理模式。工作小组同时监督检查供电所低压用电业务开展情况、审核资料提报情况, 规范统一业务受理、勘察、装表接电等各个环节, 实现低压用电业务流程集中式、流水线式管理。工作小组的业务范围包括辖区内所有低压客户的新装、变更 (改类、更名、过户、计量装置改造、台区调整、客户档案维护、销户等) 全过程管理。其中业务受理、勘察、装表等工作由各供电所负责, 工作小组通过采取纸质材料统一报送、业务流程统一流转, 实现低压新装、变更业务流程集中审核管理, 进一步强化基础指标管控, 确保业扩服务时限达标率100%、业扩工单信息正确率100%。

5 建立机制, 保证低压用电业务集约化管理有效运行

5.1 建立客户回访制度

在客户用电业务办结后, 向客户征询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态度、流程规范、流程时限、工作质量等意见。回访工作由工作小组负责, 回访方式为现场走访或电话回访。采用现场走访的方式进行回访的, 在客户业务办结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通过电话进行回访的, 在客户业务办结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电人员在计量装置运行1个月内进行现场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保证计量准确。

5.2 建立月度分析制度

营销部每月定期组织低压用电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及各供电所专责人, 召开低压用电业务月度分析会议, 通报低压用电业务时限数据和考核达标情况, 分析月度低压用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工作小组同步建立跟踪台账, 对营销系统的在途工单实现可控、在控, 业务办理结束后, 对各供电所的客户工程开展评价, 对未达到业务办理服务时限考核要求的, 分析原因, 查漏补缺, 取长补短。

5.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中低压客户 篇4

关键词:用电客户,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效益

无功功率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地选择补偿容量, 可以减少供电网络的损耗, 提高电网供电质量。无功补偿就是通过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 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降低主 (配电) 变压器及输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可使电力部门、用户都从中受益。

1 低压无功补偿的方法

从电网无功消耗的基本状况来看, 各级输配电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 尤其是以低压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传输带来的电能电压损耗, 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 无功补偿应按照“分级补偿, 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布局。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分散与集中补偿结合, 以分散为主;高压与低压补偿结合, 以低压为主;电力部门与用户补偿结合, 以用户为主”进行配置。用户无功补偿主要目的是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缴纳力率电费。

随机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 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动机同时投切。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组接在配变二次侧的补偿方式。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 将低压电容器组连接在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多用于100kVA及以上的配变, 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 补偿效果好。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 当前电容补偿普遍采用智能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器, 实时跟踪线路的功率因数, 动态投切电容;只要参数设置得当, 过补偿或欠补偿都不会很多, 对系统影响不大。目前我县用电客户普遍使用跟踪补偿。

2 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

补偿容量的选择可分以下两大类:

2.1 单台电动机补偿容量的选择

补偿容量一般不应大于电动机空载无功负荷。可按式Q= (0.5~0.7) Pe计算, 式中Pe为电动机额定有功功率。

2.2 多负荷补偿容量的选择

多负荷补偿容量的选择可以根据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来确定, 也可以按变压器容量来计算, 此法安装简单、运行可靠、利用率较高。

1) 已生产的用户, 补偿容量Qc按下式选择:Qc=KmKj (tgφ1-tgφ2) /Tm (kvar) 式中:Km为最大负荷月有功功率消耗量 (k Wh) , 由有功电能表读得;Kj为补偿容量计算系数, 可取0.8~0.9;Tm为用户的月工作小时数;tgφ1、tgφ2是指负载阻抗角的正切, tgφ1=Q1/P, tgφ2=Q2/P;tgφ1可由有功 (k Wh) 和无功 (kvarh) 电能表读数求得。

2) 正在建设尚未接入电网的用户, 补偿容量Qc按下式选择:

Qc=KnPn (tgφ1-tgφ2) (kvar)

式中Kn为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一般取0.7~0.75;Pn为用户规划使用的有功功率之和 (k W) ;tgφ1、tgφ2是指负载阻抗角的正切。tgφ1可根据用户负荷性质查手册近似取值。

3) 无功补偿容量虽然要视负荷的大小和功率因数而定, 但准确计算比较复杂, 且负荷时刻变化, 计算出来也无太大意义。目前补偿容量一般是按用户变压器容量的30%~40%计算, 这是使用较多的方法。这个方法对要提高功率因数的老用户很适用。

我公司在2008年制定措施鼓励用户安装无功自动补偿器, 开始时生技部、营销部联合派出技术员对老用户分析安装无功补偿的方法、作用、应装容量的大小、将带来什么样的效益, 鼓励用户安装无功补偿, 用户听到那些繁杂的计算后, 普遍认为安装无功补偿对他们没有多大的益处, 只有少部分用户采纳了安装无功补偿的建议。后来经过分析总结改变了策略, 技术员根据用户负荷性质按变压器容量的30%~40%来计算, 对用户说明应安装多少补偿容量, 补偿后既利于电动机的启动, 又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出力;大约投资多少钱, 有多长时间就可以回收成本, 并拿出前期已安装无功补偿的用户的电费单进行现场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后绝大部分用户采纳了安装无功补偿的建议, 补偿后功率因数都达到国家标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无功补偿的效益

在现代用电客户中, 有数量众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性设备连接于系统中, 以致电网既要传输有功功率, 还需大量传输无功功率。如果平均功率因数在0.7~0.85之间, 用户消耗电网的无功功率约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2%~102%, 如果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 则无功消耗只占有功消耗的33%。既减少了电网无功功率的传输, 又给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1) 减少用户电费开支。提高功率因数对用户的直接效益是明显的, 因为国家现行电价制度中, 从合理利用有限电能出发, 对不同用户的功率因数规定了不同的标准, 低于规定标准要收取力率电费, 高于规定标准可减收电费。使用无功补偿不但减少初次成本投入, 而且减少了运行后的电费。

由表1可知露圩福利兴龙木片厂由于未安装电容补偿, 1~9月份功率因数不达标多缴纳电费共4615元, 电费调整平均达18.3%;由表2可知露圩前进中板厂由于安装了电容补偿, 1~9月份功率因数大于标准得到奖励667元。通过对比可知安装电容补偿对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

2) 降低供电网络的电能损耗。假定补偿前后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不变, 由于补偿后COSφ提高、电压U2稍大于补偿前的电压U1, 为简化问题分析, 可认为U2=U1, 则I1COSφ1=I2COSφ2→I1/I2=COSφ2/COSφ1, 故线损P减少的百分数为:△P= (P1-P2) /P1= (1- (I2/I1) 2) ×100%= (1- (COSφ1/COSφ2) 2) ×100%

当功率因数从0.7~0.85提高到0.95时, 由上式可知有功损耗将降低20%~46%。这个损耗实际上就是无功电流在供电网络上流动造成的损耗。

3) 改善供电电压质量。以线路末端只有一个集中负荷为例, 假设线路电阻、电抗为R、X, 有功、无功为P、Q, 则由U=IR得电压损失为:△U=PR/Ue+QX/Ue (V)

电压损失包含两部:PR/Ue为输送有功负荷P产生的, 不能通过电容补偿来降低;QX/Ue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可以看出, 若减少无功功率在供电网络上的传输, 则可以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 有利于用户电动机的起动。

4) 用户安装智能型自动补偿器进行跟踪补偿无功功率后, 三相异步电动机不再用或基本不用变压器提供无功功率, 从而提高了变压器有功功率的输出容量, 可以减小用户配变的安装容量。

例如, 某排灌站有两台额定功率都是75kW的水泵电机, 假设补偿前后功率因数分别为0.8、0.95, 若不进行无功补偿, 需要安装变压器容量大小为S=P/cosφ=150/0.8=187.5kVA, 即安装200kVA的变压器才能满足要求;补偿无功后, 需要安装变压器容量大小为S=P/cosφ=150/0.95=157.9kVA, 即安装160kVA的变压器就可以满足要求。通过计算可知若进行无功补偿, 用户可以减小安装40kVA的变压器容量, 不但减少了用户的初期投资, 还减少了用户配变投运后变损带来的电费。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用户低压无功补偿对电网的影响以及提高功率因数所带来的效益, 介绍了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讨论了如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确保无功补偿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 达到降低成本投入、节约电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妍红, 刘明渡, 陈荃.配电网低压动态无功补偿降损效果评估.电网技术, 2006.

中低压客户 篇5

关键词:电力客户,用电异常,实时监控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电力用户数量急剧膨胀, 用电网络日益庞大。与此同时, 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的监管范围逐渐扩大, 公众和媒体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广大电力客户对于供电质量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旦发生停电或用电故障处理不当, 极易引发群体性优质服务事件。但当前以个体为单位的低压台区用电客户的用电异常, 通常只能由用电客户主动发现再通知供电企业处理, 不符合智能电网的建设原则。因此, 有必要建设低压台区客户用电异常实时监控系统, 以便供电企业及时发现和主动处理电力客户的用电异常。

1提出背景和现状分析

目前, 低压用电居民用户数量大、分布广, 为满足用电管理需求, 发展建设智能电网, 许多供电企业开发应用了基于现代通讯技术的用民信息采集系统。其中低压客户集抄系统是专门针对低压台区客户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低压客户集抄系统是利用在公变台区安装的集中器, 通过RS485总线、低压电力线载波或微功率无线等通讯技术, 实现对台区总表或居民电表的数据采集、设备监测、故障报警、负荷控制等功能, 并通过GPRS、CDMA、RS232/RS485、PSTN等通讯方式与主站系统交互, 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发布, 实现居民用户用电监测、用电统计分析、台区线损分析等高级功能。该系统为实现居民用户自动抄表、居民用电负荷控制、降低台区线损、提高供电部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员增效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工具, 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系统。

低压客户集抄系统一般实现的业务功能模块有:远程自动抄表、预购电控制和管理、有序用电控制、用电检查和计量管理、用电信息综合分析、台区线损管理、数据开放服务等。

低压客户集抄系统可以实现低压客户的用电信息实时采集, 但由于系统功能局限, 这种实时采集主要用于实现自动抄表。只能按线路或台区召测整条线路或整个台区所有客户的用电信息, 无法及时发现单个低压客户的用电表1异常情况。低压台区客户的用电异常通常只能由客户自行发现, 通知95598或客户经理报修, 再安排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一方面增加95598话务量, 另一方面处理周期长, 易引起客户投诉。

2建设思路

在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上, 建设低压台区客户用电异常实时监控系统, 实时分类统计、分析低压台区客户用电异常, 同时建立完善的客户用电异常处理机制和流程, 主动调度工作人员处理各种突发异常, 从而实现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构想

3.1低压台区客户的用电异常初步划

3.1.1线路 (台区) 计划或故障停电;

3.1.2表计或进户线故障导致停电;

3.1.3欠费停电或欠费停电但缴费后系统未自动复电;

3.1.4表计失压、失流、断相、功率因数过低、电流极性接反。

3.2实施步骤

(1) 在低压客户集抄系统的功能模块上增加线路 (台区) 计划停电或故障停电维护功能模块, 并自动关联到具体线路 (台区) 客户。

(2) 利用低压客户集抄系统的自动采集功能, 每隔15分钟召测一次数据。

(3) 从数据库中读取召测回来的数据, 将停电客户以表格方式进行统计并显示。需要统计并显示的数据详见下表1:

1.客户号、电能表编号、用电地址、所属区县、线路和台区是用于确认客户身份的具体用电信息;

2.异常情况则分为两大类:停电或表计异常;

3.初步甄别结果:将工作人员维护到系统中的计划停电或故障停电信息导入, 如不属于计划停电或故障停电则甄别为“待分析”。

(4) 监控工作人员将“待分析”数据逐条进行分析甄别。

1.欠费停电分析为“欠费停电”;

2.查询结果为“欠费停电”但客户实际欠费余额为零, 分析为“系统未自动复电”;

3.查询结果客户实际欠费余额为零, 且无欠费停电操作, 则分析为“表计或进户线故障”;

4.监控工作人员已分析数据保持更新至下一轮召测结果。

(5) 异常处理。

1.线路 (台区) 计划或故障停电, 由系统按照相关规定时限自动短信通知客户停电及复电信息。

2.欠费停电, 由系统自动短信通知客户欠费停电信息。每日17:00前仍处于“欠费停电”状态的客户, 由客户经理再次电话通知客户欠费停电情况。

3.系统未自动复电, 表计或进户线故障, 以及表计异常, 由监控工作人员工单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6) 所有用电异常处理完毕后, 系统召测不再显示。历史记录中可查询。

4可行性分析

低压客户集抄系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建设低压台区客户用电异常实时监控系统仅需利用集抄系统的自动采集功能, 自定义统计、分析, 同时增加计划 (故障) 停电信息标志, 开发短信, 即可实现。在技术方面简单可行, 在投入方面开发费用较为经济。

5效益分析

5.1管理效益

(1) 使电能计量装置的标准提升、可靠性提高、业务管理和运行维护进一步规范。

(2) 在电费回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大幅度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3) 提高科技含量, 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与营销信息系统接口, 实现短信自动发送。

(4) 提高劳动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节约人力资源以进行更合理的再分配。

(5) 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实时监测功能, 为客户提供主动式服务, 保证客户的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

5.2经济效益

5.2.1降损效益

及时发现并处理低压台区客户电能表异常情况, 发现潜在的违章用电行为及窃电行为, 减少电量损失, 降低台区线损率。

5.2.2减员增效效益

数字化管理, 提高劳动效率, 节约人力资源。

6结束语

上一篇:畜牧兽医技术农业推广下一篇:空调洗涤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