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低压线路(共3篇)
农电低压线路 篇1
农村电力系统目前主要是由发电系统、输配电系统、变电系统、用电设备等组成, 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与变化性, 其中, 低压线路更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可以说, 农电低压线路对于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做好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十分重要。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经常出现疏漏, 给农村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背景, 采取相应策略做好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1 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存在故障隐患
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离不开相关设备, 我国政府及电力部门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较好的改进。但是, 农村地区的电力事业发展仍然缺乏资金, 所应用的电力设备等通常较为落后, 无法满足农电低压线路的具体运行需求。与此同时, 由于农村地区不太重视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 导致设备故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这就给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带来了安全风险问题。
1.2 保护装置存在问题
农电低压线路在运行中, 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力部门一般都会在变压器位置安装保护装置, 也会在农村用电用户的家中设置末级保护。但是,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 针对农电低压线路一般采取户外柜保护形式, 此种形式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导致保护装置规范性达不到相关要求, 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3 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人员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培训, 对于该项工作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 就导致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素质, 对于低压线路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导致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2 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策略
2.1 加强设备管理
作者在上文已经提到, 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离不开相关的电力设备, 因此, 农村电力部门需要对设备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 以此保证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顺利进行。
我国北方某农村地区的电力部门对于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视, 认为电力设备的管理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这样才能保证低压线路的合理维护。该地区电力部门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对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分析, 并且对此前设备出现过的故障现象进行掌握, 并根据故障现象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这样一来, 若是当地的低压线路设备出现紧急突发性故障, 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到达设备所在区域, 及时对故障进行有效排查;若是低压线路设备存在重要故障, 当地电力部门会根据每个月的电力生产计划, 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对设备故障进行处理;若是低压线路设备存在一般性故障, 当地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依据此前已经制定好的工作计划, 对故障进行逐项排查。此外, 该地区的电力部门还针对设备管理工作制定了合理的管理制度, 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低压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就要及时进行登记, 并且将记录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人员。这样, 上级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记录来对设备故障进行逐项解决。正是由于当地十分重视农电低压线路设备的管理工作, 才有效保证了当地低压线路的合理运行与维护, 也保障了当地人们的正常用电需求。
2.2 做好剩余电流保护工作
农村电力部门在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剩余电流的保护工作, 这是因为该项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农电低压线路中存在的剩余电流给用户等造成人身伤亡。农村电力部门需要在变压器的相关位置及总出线部门安装保护装置, 并且在农电低压线路的分线路做好保护工作, 此外, 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在用户的受电一端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这样, 就可以有效避免剩余电流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 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及低压线路的负责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保护装置, 若发现保护装置存在故障问题, 就要及时进行解决, 以免影响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若是故障问题过于严重, 当地的电力部门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 请专业程度较高的维护人员共同维修。工作人员还可以下到基层, 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避免用户因错误操作等带来安全隐患。
2.3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农村电力部门应当努力提高低压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在选择维护管理人员的时候, 电力部门就要对其进行考察, 着重考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等。电力部门在选择好维护管理人员之后, 就要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在培训工作中, 电力部门首先需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还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让其在具体的低压线路维护工作中进行安全规范的操作, 避免给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 在培训工作中, 电力部门还需要让低压线路维护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管理技巧及线路故障问题的解决技能, 这样, 在面对低压线路存在的问题时, 工作人员就会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尽快将问题解决, 避免线路问题长时间存在。在培训结束之后, 电力部门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并安排考核达标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2.4 做好安全用电宣传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 农村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各个区域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电力部门可以印发安全用电手册等, 下发到不同地区的企业及普通用户手中, 也可以与农村当地的村委会等展开合作, 定期进行安全用电宣传, 让广大农村用户真正学会如何安全用电、正确用电。在宣传工作中, 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还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进行宣传, 以此保证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的具体效果。这样一来, 广大农村用电用户就可以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 避免因错误用电而给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对于故意错误用电, 甚至偷电的用户, 农村电力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以此保证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3 结束语
我国政府目前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经济的提高, 因此, 各级相关部门需要保证农村用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若想实现这一目标, 保证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开展效果就变得极为重要。目前, 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 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不仅无法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还会给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带来严重阻碍。文章对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析, 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望给相关人士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电力事业历来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点组成部分, 目前, 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虽然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但是农村电力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为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电低压线路是农村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洪亮.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3) .
[2]戴传志.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36) .
[3]张威.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机电信息, 2015 (15) .
[4]王万勇.全面加强农村低压电网管理[J].农电管理, 2014 (2) .
农电低压线路 篇2
2、巡视检查设备时,要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和要求进行。
3、设备维护检修必须坚持停电、验电、挂短路接地线和悬挂标示牌的规定,检修坚持检修负责制,检修要保证检修质量,修必修好。
4、架空线路附近和电缆沟上,不能盖房、栽树,堆放杂物,必须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
5、每年要对低压线路、配电室、接户线进行两次设备定级,定级标准按《农村安全用电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三类设备应制定更改大修计划。
6、在巡视检查中,如发现有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应采取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其它临时性安全措施及时安排消缺。
7、在巡视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做好记录安排消缺计划。
8、增加恶劣天气(大风、雷、雨)过后,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次数。
农电低压线路 篇3
一、线路基本情况及故障跳闸分类
㈠线路概况某县供电公司从110KV变电站引出10KV线路, 线路全长70.5KM。主线路全长13.6KM, 其中:主线路2.4KM为绝缘导线供县城用电, 主分支线11.2KM, 共安装配电变压器69台、10468KVA。县城以后配电变压器953640KVA, 全部采用裸导线向农村川区和山区供电。
㈡设备配置情况110KV变电站引出10k V线路间隔配置真空断路器、弹簧储能机构;线路主线和分支线共安装柱上断路器20台, 县城内安装8台, 断路器多为油断路器。
㈢保护配置情况110KV变电站引出10KV线路间隔均选用微机型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 配置三段式电流保护功能。电流I段 (速断) 定值为11.3A、时间0S, 电流II段 (限时速断) 停用, 电流III段 (过流) 为5.8A、时间1.3S。保护定值整定均按照经验进行, 即电流均以配电变压器容量折算出的最大负荷电流计算。
主线分段或支线断路器继电保护配置均为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 速断保护定值均以用户报装容量折算出的最大负荷电流计算, 限时速断保护停用。
㈣农电线路跳闸情况线路主保护速断动作跳闸14次, 过流保护动作2次, 48号杆分段断路器跳闸3次, 1号杆分段断路器未动做过, 6次跳闸有明显故障点, 其中有四次线路断路器跳闸故障排除后, 不能正常合闸送电, 均为逐级合闸送电正常, 其它跳闸均未查出明显故障点。
二、保护不能正确动作原因分析
㈠保护定值配置不合理变电站线路继电保护装置比分段或支线断路器保护灵敏度高, 断路器跳闸固有时间短, 变电站线路继电保护没有给分段或支线断路器留出动作时限,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 基本是变电站线路继电保护出口跳闸, 切除故障。
分段或支线断路器保护定值的动作电流均按配电变压器容量折算, 折算出的动作电流二次值与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相差较大, 分段或支线断路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度、可靠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㈡负荷的影响近年来该线路县城增容较快, 增容后未及时调整各级断路器保护定值, 当线路故障跳闸故障点消除后, 因配电变压器励磁涌流较大, 造成线路断路器不能正常合闸供电。
㈢分支线断路器未跳闸的原因故障点在速断保护区内, 分段或支线断路器基本不动, 原因是分支线断路器均是弹簧储能脱口机构, 灵敏度低, 实际保护和断路器存在一定的固有时限, 而变电站10KV线路配置微机型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 动作时限一般在0S, 灵敏度高, 所以在速断区内一般分段或支线断路器不动作。
㈣分支线断路器在速断区内动作原因当发生间接性小电流相间短路故障时 (短路电流较小) , 故障电流达不到10KV线路速断保护启动值, 而过流保护时限定值大于柱上断路器动作时限定值, 所以分段或支线柱上断路器动作跳闸。
三、线路存在问题
㈠配网工程设计水平低、电网布局不合理受地理条件限制线路存在迂回供电, 部分线路挡距较大, 有的超过了150m, 但依然使用同电压等级的材料, 八台柱上断路器有四台安装在线路的前段, 未按照分级分段控制的原则安装。
㈡用户专变、专线管理不到位部分用户配电变压器熔断器配置与负荷不匹配、普遍较大, 高低压熔断器有用铜铝丝代替的现象、分支线路导线相间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 变台常年未清扫。私拉乱接较为严重, 用户配电设备检修预试未开展等问题较为普遍。
四、采取的措施
㈠整治线路周边环境针对线路周边影响安全用电的情况,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对危及线路、设备安全的隐患及时下达危及线路安全的整改通知书, 限期整改或消除, 并做好整改监督工作, 对不主动整改的用户按照供用电管理办法预期停电整改。同时做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工作, 增强广大群众安全用电或自觉维护线路安全运行环境的意识。
㈡强化农电线路管理, 提高农电线路消缺率加强线路维护、检修、电气设备预试工作, (包括用户的用电设备) , 建立技术档案。对线路缺陷按照缺陷管理办法及时消除, 同时全面分析总结缺陷变化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缺陷发生, 使设备健康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㈢严肃负荷管理根据用户用电资料不完善的情况, 开展用户用电普查工作, 对线路的用电负荷按季节做了监测。依据用户近三年的用电情况获取基本负荷, 与此同时在用电报装管理上从细节着手, 帮助用户做好负荷的前期预测, 避免负荷虚报。
㈣合理调整继电保护整定值, 实现逐级配合原则按照保护梯级配置的原则, 依据速断、过流保护定值计算的有关规定, 结合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 对线路保护、分支和分段断路器保护定值进行必要的调整,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将速断保护定值提高, 或改为限时速断, 限时速断定值为9.3A, 0.3S, 过流保护定值7.1A, 1.3S。调整后的线路保护定值可以适当缩短线路速断保护区域, 利用限时速断延伸保护范围, 增加保护动作时间0.3S;同时延长过流保护区域, 有效达到速断保护躲过瞬时故障, 给分段、支线断路器保护提供一个动作极差, 实现各段断路器分段控制的目的, 防止事故扩大。
㈤加强设备投入力度根据线路的特点及各段负荷的性质, 分支线路的长短, 增加或调整分支线的柱上开关安装位置, 使主线路保护, 分段, 支线断路器保护各有选择, 达到分级控制的目的。对线路挡距较大, 相间距离不满足运行要求的, 更换较大型号横担, 加宽相间距离。
㈥加强运行管理, 规范巡视周期依据主线路、分支线路的长度、负荷性质, 安全供电环境及设备情况, 制定不同线段的巡视周期。同时做好线路监察性巡视, 根据季节、负荷大小、气候变化, 做好线路正常或特殊巡视工作, 并结合实际做好线路巡视的技术指导工作。
五、结束语
【农电低压线路】推荐阅读:
农村低压线路07-20
低压地埋电力线路10-14
中低压配电线路09-05
农村低压配电线路09-26
低压配电线路检修10-24
高低压线路12-30
低压配电线路指导教学01-16
SD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10-16
农电财务06-07
农电安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