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24-05-17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精选12篇)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1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 占地约302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200~1300米。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也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为何成为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可以从其风貌特征一窥究竟。

一、自然风貌

庐山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 得益它于的自然风貌。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气候等, 使其拥有具有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的自然景观, 满足了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的需求。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庐山位于幕阜山的东端余脉。庐山是幕阜山在鄱阳湖口的伸延, 庐山山体总面积约282平方公里, 山体绝对海拔约在1400米左右, 庐山高度在国内名山中并不拔尖 (详见表1) , 但由于庐山与其他大山不相连属, 深入湖口的独特地理位置, 同长江两岸和鄱阳湖地区的平原相比较, 显得孤峰突起, 故有“一山飞峙大江边”之说, 尤其是它的最高峰———大汉阳峰, 海拔为1474米, 显得更加挺拔高峻,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汉阳峰时就有这样的描写:“南瞰鄱湖, 水天浩荡, 东瞻湖口, 西盼建昌, 诸山历历, 无不俯首失恃……”

(二)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宋代大文豪苏轼游历庐山时, 对庐山变化多端的景色惊异不已, 他曾说:“仆初入庐山, 山谷奇秀, 平生所未见, 殆应接不暇……”。游历过天下大川的苏轼也为之所迷惑, 可知庐山自然景观的秀丽多姿。庐山由于冰川运动, 使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 并获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上尽诸峰地转平”正是庐山地形的特异之处。在庐山的造山运动中, 使庐山的整个地形是山顶上相对起伏不大 (详见表2) , 在峰岭之间的谷地相对宽展, 如庐山北端海拔1165的牯牛岭, 它两侧的“东谷”、“西谷”都拥有几千平方米的宽阔平坦的地面, 并且在山顶形成了不少大小湖池, 如芦林湖、大小天池等。这种山顶平台的地形地貌, 为庐山提供了风景优美的大面积观景场地, 供游人休憩游览。

(三) 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

庐山作为地垒式断块山, 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及冰川运动的影响, 形成了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貌。又因断层地质和冰川剥蚀, 构成瀑床, 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 最有名的当属庐山三叠泉瀑布, 海拔1391米, 飞流直下, 长达300米的瀑布, 赢得的了唐代诗人李白“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赞美。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 迄今为止, 在庐山已发现100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 形成了庐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地学景观, 因此在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四) 优越的气候资源

庐山气候宜人, 全年平均为11.4℃, 更为优越的是, 庐山有充沛的雨水, 使夏季山上山下温差较大, 夏季的鄱阳湖盆地, 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 庐山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 成为中外知名避暑胜地。

由于庐山地形封闭, 容易形成漫山云雾, 据不完全统计庐山一年云雾日多达190天, 形成了庐山特有的云雾景观, 使得古今文人墨客竞相赞叹。清人吴阐思对庐山云雾写出这样的赞美:“晓起, 推窗四望, 烟雾弥漫, 如舟行大海中, 四面波涛, 不复知有世界。微风东来, 云气舒卷, 忽而一峰乍现, 忽而绝壁半开, 忽而千峦中断, 忽而万壑合冥……山城半角, 或隐或见, 又如天孙织锦, 五色眩目, 匡庐幽赏, 无过于斯, 观止矣。”

二、人文风貌

有所谓“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 名山大岳均因人而闻名。正因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 引来文人墨客、宗教先哲游驻山上, 书写出瑰丽的文化篇章。

(一) 三教同山的宗教文化

庐山名称的见诸笔端, 始于司马迁在《史记》的记录:“余南登庐山, 观禹疏九江。”庐山的出名标志着庐山文化的开始, 庐山仙风道骨的自然风貌, 引得古人入山寻仙问道。时至魏晋时期, 庐山已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 是南方佛教与北方佛教抗衡的中心, 在佛学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佛教昌盛发展的同时, 南朝时期道教也开始扎根庐山, 在庐山东南麓修建了许多道观, 在唐宋年间道徒一度多至数千人。

时至1886年, 庐山的景色和气候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在庐山修建避暑别墅, 1933年, 在庐山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在华外国基督教传教士大会”, 当时庐山上仅基督教新教的教堂就有13座, 在整个南方基督教界, 具有不小影响。像这样以基督教作为名山宗教文化支撑的, 也唯有庐山了。

由此可见, 庐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貌、宜居的自然环境, 成为宗教开创思想、弘扬教义的理想场所。

(二) 中国古代文人与文化教育对庐山的文化影响

在儒家文化思想下, 中国古代文人游历山水、隐居山林, 成为文化传承。庐山也成为古代名人雅士游驻的胜地。著名的隐士有《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及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游历庐山的名士有, 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苏辙等。

庐山地区多文人隐士, 由此形成了文化聚集。至宋代, 在庐山建立了濂溪书院与白鹿洞书院, 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教育家周敦颐游览庐山, 有登庐山诗云:“三月山方暖, 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 人在半空行。”表达出他对庐山的喜爱, 后隐居庐山兴建濂溪书院。而作为官学的白鹿洞书院, 在宋代教育家朱熹的经营下, 成为当时国内四大书院之一。

(三) 近代史迹

1885年, 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诈骗手法购买庐山牯牛岭土地, 修建避暑别墅。所谓“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 庐山的宜居环境成为庐山被外来侵略者占为己有丑恶行径的导火索。但是,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 给庐山留下了富有异国风情的山中城市。据统计, 现庐山还余留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 在中国的名山中, 也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外来势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文明, 在山中建立了包括交通、医疗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山中城市”, 解放前庐山成为蒋家王朝的“夏都”, 国民政府要员, 多在山上拥有别墅, 使庐山在当时成为政府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解放后, 庐山依然得到当局的重视, 除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外, 庐山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场地, 中共中央曾在庐山召集过三次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会议, 这在国内名山大岳中也是罕见的殊荣。

三、结语

庐山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满足了文人雅士独特的情操和意趣, 对自然美的渴求, 提供了孕育文明的理想场所, 而文人雅士们的精神成果也为庐山的自然风貌披上了文化的外袍, 给风景赋予了灵魂。自然风貌与人文风貌交相辉映, 风景造就了名胜, 名胜成就了风景, 使庐山成为当之无愧的风景名胜景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主席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徐霞客.徐霞客游记[M].北京:中国书局, 2009.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版, 2009.

[4]周敦颐.周濂溪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左丘明.春秋左传·桓公十年[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2

(送审稿)

鄞县龙观乡人民政府 鄞县风景管理局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二000年七月二十八日

五龙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王宏祥 中共鄞县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俞 安 鄞县风景

沈 权 中共鄞县龙观乡委员会 书记

芦世泽 鄞县风景

规划编制组

组长:施国弘 浙江省 科学研究所浙东分所 所长

成员:沈 锋 伟峰 陈淑君 薛长青 樊一士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论 1.规划目标 2.规划区范围 3.规划原则 4.规划阶段划分 5.规划依据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景区概况 1.1自然环境 1.2社会人文 1.3风景旅游 2.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3.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5.总体评价

第三章风景区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景区性质与主题定位 规划指导思想 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分区规划

4.1 天井岙俗民文化博览区 4.2 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 4.3 观顶湖观光度假区 4.4 龙顶山地运动中心 游线组织

第四章专项配套规划

1.风景区保护规划 1.1 风景资源的保护 1.2 景区环境保护 2.风景区绿化规划 2.1 景区植被现状与问题

2.2 规划措施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1 现状

3.2 规划措施

4.旅游交通规划

5.水、电、通讯规划

6.旅游商品开发策划

第五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市场资源

1.1 宏观产业背景

1.2 区域旅游市场走势

2. 客源市场定位

3. 市场开发策略 3.1 基本对策

3.2 旅游产品策略、3.3 宣传促销策略

3.4 价格策略

第六章分期建设计划与规划实施建议

附 图:

1.区位交通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旅游功能分区图

5.景区保护规划图

6.旅游交通规划图

7.景区分期建设规划图

第一章 规划总论 1. 规划目标: 1)确定五龙潭风景区景观系统构成 2)建立风景区旅游度假产业体系 3)调整完善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2.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五龙潭风景区位于宁波市鄞县西北部,龙观乡境内(小部分属樟水镇辖区),距宁波市区约35 km。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资源分布状况及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和管理上的可行性,规划将景区边界确定为:自上古山村西始,沿山脊连线向北经鲤鱼山、捣臼岗、大丘田,顺龙观与章水分界线过茶坛岗、流树洪岗至箭路头村,再折向南沿龙箭公路至岔口,再沿山脊连线经九龙山、竹济岗回上古山西。包括天井岙、青草湾、上下茶坛、箭路头、上下茅湾、葡萄湾、观顶共9个村庄,景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

3.规划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规划方针,强调景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

3.2 综合协调原则

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3.3 市场导向原则

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根据主流客源群体追求“回归自然、亲近山水“的总体趋势特征,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同时结合历史文化,浙东山乡风情等人文景观,引导开展山水观光、民俗采风等旅游度假活动。

3.4.可操作原则

景区规划、旅游项目策划避免华而不实,力戒片面追求项目的新、奇、特,而忽视与规划区域自然条件、市场基础及社会经济水平相协调的弊端。

总之,本规划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着力塑造山明水清、树茂林丰、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鸡犬相闻、邻里相亲、恬静淡雅的人文生态环境,重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风光,实现旅游行为与自然景观、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四者之间合理平衡和协调发展。

4.规划阶段划分

风景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五龙潭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

第一期:2000年

第二期:2000年—2002年

第三期:2003年—2005年

同时延展考虑2005年以后规划区中远期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和项目建设,强调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及产业体系组织。4.规划依据

①《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

②《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12.建设部发布

③《浙江省风景名胜管理条例》1996.7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

④《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中科院·国家旅游局主编

⑤《浙江省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1999-2010年 》1999.3.鄞县人民政府

⑥《宁波市旅游业发展规1996—2010年》1996.9 宁波市旅游局

第二章 风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景区概况 1.1.自然环境

五龙潭风景区位于鄞县西北部,四明山脉天井山之中,龙观乡境内(小部分属樟水镇辖区),居鄞西旅游线中部。

风景区属山地型旅游区,区内群山环抱,峰峦挺拔,悬崖耸立,溪谷深陷,地形变化丰富,最高峰雪头岗海拔799.9米。发源于了景区西北箭路头的龙王溪纵贯全境,区内总长7.49km。

从地质构造上看,风景区地处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北东端。1.95—1.37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早期,大面积火山侵入活动奠定了境内地貌的基本骨架,岩质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景区内土壤属山丘坡地土壤,海拔200米以下为红壤,500米以上为黄壤,200—500米为过渡型红黄壤亚类土壤,并与红壤穿插。

景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由于地貌垂直程度的差异,山地每上升100米,气温递减0.47℃,形成冬冷夏凉的山地小气候,同时由于山地对气流的抬升作用,降雨量大于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宕波平原1386.1),最大降水段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54%左右,其中尤以9月为最。景区内年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以百分率表示(实照时数应照时数之比)为44%,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份最多,2月最小。年平均气温12.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0.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4.4℃,比平原地区低4℃左右。年无霜期为237天。

景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植物有:樟树、山茶、马尾松、杉木、金钱松、短叶松、池杉、香樟、毛竹、茶叶、油茶、杜鹃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蛇、鹿、野猪、豪猪、野兔、雉鸡、黄鼠狼、山鼠、石蛙等。

1.2.社会人文

天井山五龙潭在历史上成名已久。自古以来宁波民间笃信五龙潭龙王灵验,到天井山请龙求雨,祈求风调雨顺已成习俗,并留下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

历代志书对五龙潭亦多有记载,而这与“龙”又有密切的关系。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明州刺史李伉因祈祷(龙王)灵验,在天井岙建五龙神堂。宋乾道二年建显济庙,俗称关龙庙,祀龙神,每年于农历六月十六祭祀。

宋开庆初年,曾敕封五王龙潭: 第一井 龙神孚显佑候 第二井 昭泽显利候 第三井 广济应惠候 第四井 和泽候 第五井 应泽候

元至正二十六年,江浙行枢密副使张启原又请旨封五龙潭:

第一井 广佑孚泽候 第二井 广利昭泽候 第三井 广济润泽候 第四进 广惠利泽候 第五井 广施显泽候。

可见五龙潭被“神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天下名山僧占多。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僧人道凝喜爱天井岙“峰林深秀”始建“天井院”。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宋英宗登基,因是年为龙年,大封与龙有关的寺庙,钦赐天井院以“天寿”额,从此改称“天寿院”。至明洪武初年又改称天井寺,并成为鄞县历史上的名寺之一。天井寺在教派上属禅宗之临济宗。寺院香火颇盛,僧人多时估计有百人之数。此后天井寺屡经兴废,到建国后自行衰败,现仅存遗址。

目前景区内有9个自然村,共 户 人,其中多数村民因山高路远,生活不便,而搬迁至景区外居住。仅天井岙、青草湾、观顶村有较多常住人口。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山林作物,工业和商贸业基本为空白,产业结构相当简单,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且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许多有优势的资源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1.3 风景旅游

五龙潭形胜壮观、风光秀美,自古就是宁波的风景名胜之一。且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至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的508年间,宁波最主要的行政机构一-句章、贸县、明州的府治,一直设在仳邻景区的鄞江镇一带,当时区域社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历代文人雅士来此探幽揽胜,抒怀吟咏,为五龙潭留下许多诗赋美文。北宋末年(公元1122年)鄞县进士周诛在天井岙盘桓累月,撰《天寿院记》,上载“四明山盘亘千里,隐如叠浪,而西南诸峰灌顶、定光为最高。旁有瀑布,泻于两山万叠之间。峭壁参云,足不可到。其下有三井焉,泓然澄深,清澈见底,是为天井。”明代诗人杨承鲲有诗: 万壑趋天汉,千盘到寺门;

远山存殿古,小姓见僧尊。

想望真龙窟,寻常紫气屯;

来朝上五井,霜日看雷奔。

清代文人万斯同在《贸西竹枝词》中更赞曰:

天井山高不可攀,龙藏五窟绝人寰;

鹿亭樊榭无多路,定有仙人此往还。”

随着宁波和鄞县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五龙潭风景还渐被冷落。目前只有少数附近居民及自发的游客前去游览观光、远足踏青,每逢春节及春暖花开之际,沿途游客倒也络绎不绝。

2.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对五龙潭风景区内的风景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其资源构成如下:

五龙潭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资源类型资源名称 地文景观类百丈岩、塔尖峰、千秀峰、龙头岩、仙人洞、重叠岩、纺花岩、巨石谷

水域风光类龙王溪、龙潭五井十二瀑、百丈瀑、一线瀑、龙门瀑、水门岩瀑布、万福泉、观顶湖

生物景观类:杜鹃岭、香蕙谷、观顶竹海

古迹与建筑类天井寺、五龙神堂、西湾电站、清代摩岩石刻、青云梯、观顶铁矿

消闲求知健身类祭龙仪式、山乡风情

购物类竹、茶叶

合计6大类 共45景观资源单体

4、风景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4.1 山奇水秀 谷幽涧碧 自然山水风光迷人

景区峰峦起伏,山势险峻,柱峰形态各异,群峰相连如画卷,移步换景,别具风韵。每至云蒸雾绕,山峰宛如空中楼阁,点缀于缥渺云海之间,望之心旷神怡。

澈润如玉的溪流是风景区中最富灵性的景观。区内拥有溪、瀑、潭、泉、涧、湖等多种水域风光。其中龙王溪源自人迹罕至的箭峰峡谷深处,沿山谷奔流而下,形成十二级阶梯状瀑布群,龙潭五井位于其中。久旱季节,瀑布如轻纱拂面,若大雨初霁,则如蛟龙出谷,蔚为壮观。此外,百丈岩、水门岩等处瀑布姿态各异,万福泉甘冽异常,观顶湖碧波万顷,让人美不胜收。

漫步景区,只见青山如黛、幽谷叠翠、瀑布飞泄、野花丛生,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长卷,给人以极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理享受。

3.2 人文荟萃 渊源流长 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五龙潭祭龙祈雨民俗已延续千年,仪式隆重,有关古迹和史料众多,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

禅宗名刹天井寺历经兴废,在周边地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如今古迹犹存。而四明山又是道家第九洞天,乃神仙所居的名山胜境,宗教文化值得深入发掘。

景区民风质朴,小村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绿树掩映,粉墙黛瓦,清溪绕村,山径通幽,具有浓郁的浙东山乡风光。村民生活劳作而展现出来的风情画卷,使景区更具乡士田园气息。茶园采新芽,竹林挖嫩笋,湖畔垂钓,山岭采蕨,乃至喂鸡养羊等生活场景如加以系统的整理,使之成为参与性民俗活动,相信对久居城市的游客会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3.3 空气清新 气候宜人 旅游度假条件优越。

景区山岭绵亘,山色葱翠,更有茶岭、竹海、烂漫山花点缀四季景观。区内没有带来污染的工矿企业,因而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小气候宜人。加之景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由于山林调节和海拔差异,夏季平均气温较宁波市区低4℃左右,非常适合避暑度假和开展山健身运动。而山区特产的山珍野味则更会令游人大快朵颐。

景区地广人稀,观顶湖周边有大片平坦谷地适合开发建设旅游度假项目。而上下茶坛等村落由于村民外迁,留下相当数量的村舍和宅基可供利用,区域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为开发旅游度假产业提供了较好的先天条件。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通过对景区的风景资源、整体环境、客源市场、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五龙潭风景区在旅游开发方面存在四点优势和三点不利条件:

4.1.优势:

l资源相对集中 类型多样 特色鲜明 便于开发

景区主要景点基本集中在龙王溪沿线,数量多,景点组合好,具有六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风景区相对封闭,开发建设牵涉单位较少,且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便于开发。

l区域生态环境良好

景区山体完整,植被良好,虽不见大面积古树名木及原始森林,但绿化覆盖率很高。放眼四周,青山披绿,溪水清澈,空气清新,鸟语蝉鸣,追求“无人处即佳景”的城市游客,在此可以领略远离尘嚣的逍遥自在。这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开发强度较大的浙东地区更具有环境优势。

l区位优势突出 客源市场广阔

景区地处浙东沿海,长江三角洲富庶地区,人口稠密,城市水平高,区际交通便捷,客源市场相当广阔。且景区居鄞西旅游线中段,东借樟溪漂流与国家级文保单位——它山堰相连,西邻库容1.2亿立方米,风光优美的皎口水库,与周公宅、杖锡四明山心隔山相望,可共同构成鄞西历史文化一自然生态旅游区,并成为浙东黄金旅游线上重要一站。

l地区经济实力雄厚 旅游开发正当其时

宁波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鄞县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有实力、有条件投资开发高档次、上规模的风景旅游区。目前地方乡镇对发展旅游业热情高涨,景区内各村对旅游致富予厚望,因此景区开发能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

4.2 不利因素

l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现状缺乏高品位。高知名度的景点。且长期以来山林缺乏保护,导致区内没有成片景观树林,封山育林任务较重。

l景区知名度不高。由于缺少系统的开发与宣传,目前尚景区“养在深闺人未识”,造成目前“门前冷落车马稀”,给下步的营销宣传带来一定的难度。

l基础设施薄弱。景区地处鄞西山区,条件相对落后。现有公路虽能通达各村,但路况离发展旅游业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一级电站至观顶公路急需打通。此外区域通讯、供电、给排水等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5.总体评价

五龙潭风景区峰峦叠翠,瀑布飞泄,谷深涧碧,清溪娟秀,自然风光优美;区域浙东山乡风情浓郁,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土特产品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具有良好的发展风景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基本条件。通过合理规划,重点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人文内涵,着力加强营销宣传,可望成为宁波市最具魅力的风景旅游区之一。

从远期看,本区可通过与周边风景名胜:如它山堰、百梁桥、樟溪漂流皎口水库、杖锡四明山心等的有机组合,实现资源与区域功能互补,有条件发展成为在华东地区有较大知名度,对沪、杭、甬及周边城市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第三章 风景区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1.景区性质 1.1.性质

以山奇水秀林茂、山乡风情浓郁为特色,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礼佛朝圣、山地健身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生态型风景旅游区和宁波市郊野公园,可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山水、品味山村风光、感知浙东地方文化、享受休闲世界的需求。

同时,深入发掘 “龙文化”主题,营造具有浓烈华夏“龙崇拜”民俗文化特色的游览氛围,树立“龙的传人”游龙潭、观龙俗、祭龙祖的品牌形象。1.2 主题定位

奇山秀水揽胜

民俗风情探秘

龙文化溯源

休闲度假乐园

1.3 游人规模

3. 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3.1功能分区

根据景区的资源特点、景点分布和主题构思,规划在景区内设置四类功能区。

l民俗文化博览区

主要安排在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

l山水观光区

主要安排在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

2、旅游度假区

主要安排在观顶湖观光度假区。

3、山地运动区

主要安排在龙顶地运动中心。3.2 布局结构

五龙潭风景区总体布局采用“一心两翼,四个组团”式结构,即以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为中心,沿山谷自然走势将风景区划分为南北两翼。南翼观顶湖观光度假区,北翼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和龙顶山地运动中心。同时,根据功能和游览主题的不同,风景区又形成四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组团,便于分期开发和经营管理。组团内部各二级景区及组团间有公路或游步道相连,以便捷沟通。4.分区规划

4.1 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

本区位于上古山以西、天井岙村周边区域。由古山岙、天井岙及两侧山岭组成,面积4.80km2。区内两块山谷地宽阔平坦,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较大。清代摩岩石刻和天井寺遗址是风景区主要的人文景观。本区旅游内容以人文景观游览为主,满足游客体味民俗风情,感知地方文化,通过旅游丰富人生的目的。景区建设要结合区域历史和传统文化特点,通过传统村落、街市、典型生活场景、纪念地、博物馆等形式,渲染怀旧和朝圣的氛围。同时适当布置旅游购物和接待服务设施。区域主题特色:故乡的回忆。规划要点:

(1)本区分祭龙坛景区、天井岙游客服务中心、天井寺佛教文化区、龙王溪观光农业长廊四部分。

(2)祭龙坛景区规划在古山岙,安排景区入口门楼及内外集散广场、祭龙坛、龙宫博物馆、龙王祠四座重点建筑。其中入口大门、祭龙坛、龙王祠布局在东—西主轴线上,轴心以步道相连,三座建筑递次升高,分别构成近、中、远景。龙宫博物馆布置在主轴线南侧山坡、绿树掩映之中。整个景区主题鲜明,气势恢宏,配合每年一次的祭龙大典,以浓墨重彩手法将其塑造成炎黄子孙祭龙祖的“圣地”。

(3)改造天井岙为浙东民俗风情村兼游客服务中心。现状村落按传统浙东小镇格局重新规划,布置街市、祠堂、戏台、牌坊、庙宇、私塾及传统民居院落等,主体采用明清建筑风格,构成完整的传统村落体系。沿溪临街可开设酒店茶馆,酿酒、制茶、烤烟作坊,中药铺、南货店等特色店铺,浓缩明州古城市井风貌于方寸之地,形成一处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旅游观光购物场所。(4)天井寺在原址重建。寺院按佛教寺庙“伽蓝七堂制”布局,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楼、鼓楼为主体,依山而建,层层递进,体现纯粹的宗教氛围。

寺院西南山顶(海拔158米处)建释迦牟尼坐像,青铜或花岗岩材质,面朝东方,趺容端坐莲花台上,同时在周围山坡布置佛像千尊,形成千佛山景观。

(5)对天井岙至青草湾干道两侧农田及山坡进行综合规划,改善现状零乱的自然景观,鼓励并扶持农民发展观光林果业,苗圃和无公害蔬菜种植,提高农林业的综合收益,并构成富有特色的龙王溪生态农业观光长廊。景点设置:(4个二级景区 11个景点)

·祭龙坛景区:入口门楼、祭龙坛、龙宫博物馆、龙王祠 ·天井岙游客中心:清代摩岩石刻 天井古镇 ·天井寺佛教文化区:天井寺、千佛山

·龙王溪观光农业长廊:龙门瀑布、香黄谷、观光农业园。4.2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 本区包括青草湾经箭峰峡谷至箭路头区域,总面积 6.2km2。区内有龙王溪一水中流,两侧危崖高耸、奇峰叠出。龙潭十二瀑喷珠吐玉,气势不同凡响;五井清澄碧绿,让人深不可测。西南角雪头岗海拔 799.9米,乃风景区最高峰。西侧龙头岩山势险峻,峭壁耸立,是登高俯瞰整个景区的最佳位置。天气晴朗时,宁波市区高层建筑历历在目。作为整个风景区自然风光的核心部分,本区的旅游内容以自然景观游赏为主,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山水的需求。开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景区原有的自然地貌特征,恰当增加人文景观,控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模,开辟景点和设置游览项目要做到浑然天成、野趣横生。

区域主题特色:山水揽胜 规划要点:

(1)本区分青草湾山乡风情区、百丈岩、箭峰峡谷、石头寨、西山五个二级景区。

(2)本区为风景区一期开发区域。规划在青草湾村西、百丈岩山谷口建景区一期入口区,对首批开发的景点实行封闭式管理。入口区建门楼、售票房、小卖部、公厕及小型内外集散广场。

(3)引导青草湾村向山乡风情旅游村发展。按旅游接待要求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村庄布局,规范和控制民居建筑风格,完善给排水系统,整修溪流和道路。同时在村落周围布置水碓、水车等富有山乡情调的设施。

适当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办农舍旅馆,在乡土气息浓郁,但设施现代的农家院落中,为久居城市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山村生活氛围。同时利用山区特产的山珍野味,整理成特色鲜明的系列地方菜肴,进而创制整套“龙潭山珍宴”,使之成为独具一格的名牌旅游产品。

(4)自青草湾至箭峰峡谷修游步道至龙潭五井十二瀑,方便游客安全观赏各级瀑布,增加其登山远足的兴趣。沿线适当位置修建亭阁,供游人休息。在显泽潭东侧山坡恢复古祭龙坛景观,树石雕龙纹图腾柱作为标志,并立五龙潭碑,铭刻《五龙潭记》。峡谷沿线适当增加摩岩石刻,重修五龙神堂,以丰富景区人文景观。

(5)在箭峰峡谷口,昭泽潭与润泽潭间分级筑坝拦水,建造建梯级人工湖,丰富峡谷水面景观。人工湖北侧地势平坦处可依山自然造型的小型商业用房,作为区内旅游服务点,供游人购物、休息、品茗、观山景。

对峡谷中的溪流进行适当整理,在龙潭各井中可放养少量色彩斑烂的鱼类及其他珍稀鱼种,以增加游览观赏趣味。在箭峰峡谷第十与十一瀑之间,选择适当位置构筑小型水库,以调节瀑布流量,便于以丰补歉。水库可命名为“应麟湖”,以纪念《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建议景区中新建的亭、台、楼、阁、道路、桥梁等建筑系统地以宁波历史人物命名,并树碑或塑像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导游客作宁波历史游,更可作乡土教育的教材。)

(6)利用下茶坛村原有宅基地修建特色景区——石头寨,按古代山寨格局布置,有石寨门、石头街、茶坊酒楼、聚义厅等建筑。规划时要注意做到结合地形特点紧凑安排,保持景观效果与实用功能的统一,使景区兼具观光游览与旅游服务功能。石头寨山外围山岭多种枫树,形成石寨秋红景观。

(7)西山景区相对僻静,山顶地势平坦,开发利用余地较大。规划期内从箭峰峡谷修步道至望云峰,再后连通龙头岩和龙顶山地运动中心,构成风景区西环线,供游客登山探险。远期可考虑在望云峰建五龙塔,丰富峡谷景观,并构成千秀峰的对景。同时考证道教九洞天的有关史料,在山顶区域布置道教文化区,使风景区形成儒、释、道三教并举,诸子百家各占一席的厚重传统文化氛围。

景点设置:(5个二级景区 24个景点)。

·青草湾山乡风情区:青草湾村、水碓、水车。·百丈岩景区:百丈岩、百丈飞瀑、一线瀑、仙人洞、万福泉、五龙神堂、孚泽潭、昭泽潭

·箭峰峡谷景区:箭峰画廊、润泽潭、利泽潭、显泽潭、观瀑阁、古祭台、石屋洞、应麟湖。

·石头寨景区:石头寨、石寨秋红。

·西山景区:石步登云、五龙塔、龙头岩

4.3 观顶湖观光度假区

本区包括观顶山谷及西湾电站区域,面积4.58km2。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景系独特而完整。观顶湖水面开阔,面积 14公顷,库容 226万立方,湖光山色迷人。水门岩瀑布直泻百米,犹如白绢长垂,堪称“飞泉不让匡庐瀑”。青云梯台阶1380级,垂直落差300米,登梯如青云直上,乃华东奇观。而观顶山谷地势平坦,林木茂密,修篁遍野,气候宜人,极具发展度假产业的潜力。

本区旅游内容以游乐、度假、疗养和风景游览为主。景区建设要结合区域自然景观条件,强化自然养生内涵,充实娱乐、健身、休闲等参与性活动项目,安排度假基地、游乐园及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

区域主题特色:观乐天地。

规划要点:

(1)本区分杜鹃岭、观顶竹海、观顶度假村、观顶湖、青云梯5个二级景区。

(2)利用现有区内步道系统并适当加以修整,构成从箭峰峡谷显峰潭过杜鹃岭、观顶村、青云梯至祭龙坛的风景区东环线(长约1.8公里)。同时规划从一级电站修公路至观顶山谷,使旅游车辆从古山岙入口能直达观顶度假村,利于发展度假产业。

(3)观顶山谷建度假中心,由各具特色的山乡风情街、观顶度假山庄、湖滨野营区三部分组成。风情街依托现状观顶村民宅,保持现有青砖黛瓦、前店坊后特色。鼓励村民发展旅游商品,开办“农舍旅馆”增加旅游旺季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观顶山庄规划选址于观顶湖南侧古夹岙,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中档旅游度假宾馆设计。湖滨野营区规划由服务中心和8—10个宿营单元组成,沿湖坡地可供野外烧烤或举办篝火晚会。

(4)观顶湖区及周边安排现代游乐项目吸引青少年游客,如神龙洞探险、山林滑草、溜索、摩托艇等,同时在湖岸幽静处布置梨洲钓台,供游客垂钓。

(5)全面整修青云梯,清除浮石,两侧加建扶栏,保证游客安全。青云梯顶部(电站供水口)建中天门,以仿古城门形式建造,烘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势。同时协调与电站的关系,加大水门岩瀑布的流量,恢复历史名瀑的壮观景色,巨石谷应清除杂树、浮土,增添巨石沿山谷滚滚而下的气势。西湾电站可向游客开放,使之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所。

(6)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观顶竹海面积,提高千秀峰、风岗的景观质量。

景点设置:(5个二级景区,16个景点)l杜鹃岭景区:千峰竟秀、鹃岭春早,凤岗远眺 l观顶竹海景区:竹海幽韵、南天门

l观顶度假村:山乡风情街、观顶山庄、湖滨野营区 l观顶湖游乐区:神龙洞、观顶湖、梨洲钓台

l青云梯景区:青云梯、巨石谷、中天门、水门岩瀑布、西湾电站。4.4 龙顶山地运动中心

本区位于上茶坛村及周边区域,面积0.57km2。规划利用其自然天成的独特环境和村民几近废弃的住宅,开发建设以山地健身运动为主题的宁波近郊高山型运动俱乐部。规划结合区域地貌特征,开发和引进现代山地体育运动项目,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适当考虑建设高档次度假会所。区域主题特色:高山健身

规划要点:(待定)景点设置:(待定)5.游览线路设计

从目前情况看,一期区域开放期间,以一日游为主。整个景区建成后,将以二日游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的一日游与短期度假,二日游主要吸引游客在观顶度假村住宿。

区内游览线路根据游客目的不同,可灵活选择。主导线路为:

一日游:天井岙——青草湾——百丈岩——石头寨

——箭峰峡谷——返回。

二日游: 青草湾——百丈岩——石头寨 ——箭峰峡谷

——杜鹃岭——观顶度假村(住宿)——观顶湖

——青云梯——天井岙。

第四章 专项规划 1.景区保护规划

风景区保护包括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对风景区整体环境的保护。五龙潭风景区依凭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开发时要从用地布局、景点建设、旅游项目设置、游线组织等方面牢牢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主题思想,用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舒适的旅游环境来招徕游客,拓展市场。

1.1 风景资源的保护(1)风景资源保护原则

·责任原则 风景区自然资源的管理要责权落实,设施制度配套;

·协调原则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要协调统一,绿化、环保同步建设; ·因地制宜、资源互补原则 风景资源的利用在体现规划意图、整体风格的同时,须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各组成单元要有机配合,通过资源互补,综合发挥景观功能;

·远近结合原则 注重风景区分期建设规划与阶段生态保护目标的一致,处理好远期、近期开发的关系,作好重植再建、环境净化等后备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续利用”。(2)保护措施 ①分类保护 ·山体岩石保护

在保护上宜分类规划,区别对待。·文物古迹与景点保护

对风景区内古寺、庙宇、石刻等古迹进行修缮,恢复历史旧貌,供人们凭吊、朝拜或游赏。

·古树名木保护

对风景区内古树名木应调查、登记与挂牌说明,实行专项管理,构筑景点以供游人观赏。

·水景保护 五龙潭水景资源珍贵,对水域景观要进行重点保护,处理好蓄水、用水、排水等关系,实现水体、水质标准化管理。

②分级保护

根据规划,将景区分为三个等级的保护区(详见附图):

·一级保护区

指五龙潭景区中景点集中需重点保护的地段,应严格保护原有景物景点完整度,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空间环境的自然风貌。其景点建设必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严禁开山采石、造坟建墓,加强林带的管理,增加绿化屏挡,其自然植被的改造须符合景区的功能要求;

·二级保护区

为景区山林背景区域。二级保护区内应保护自然地形地貌和山林景观的整体完美,不得开山采石、造坟建墓,严禁建造有污染的生产项目,加强林带的管理及封山育林工程,逐步扩大风景林的比重。

·村镇建设区

包括天井岙、青草湾、观顶等村落及周围农田,主要加强植树绿化,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林果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村落建设区应加强规划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景观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1.2景区环境保护

风景区的环境保护要结合区域长期发展规划,体现“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的原则,成立专门性保护机构,制定专类保护条例,从管理制度、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景区规划布局要自始至终体现生态意识,结合远近规划,对区域内影响环境的不利条件加以改造利用;

(2)加强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风景区污水进行分级处理,达标后用作农田灌溉,服务于农业生产;

(3)加强旅游服务基地环境保护。度假村、游人服务区建设应与环境相得益彰,建筑物设计应符合景观建筑标准要求,服务基地基础设施规范配套,其污水、废弃物要妥善处理;

(4)注重村落及居民点环境保护,彻底改变村落“脏、乱、差”的观状,加强周边绿化,结合环卫管理,配置服务设施,便于开展旅游观接待。

2.风景区绿化规划

2.1景区植被现状与问题

五龙潭风景区植被隶属中亚热带温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有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松科、柏科、禾本科等植物,个别山体还长有大片野生杜鹃群和人工种植竹林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林相外观参差不齐,植被景观单调、杂乱;高大乔木(尤其是古树名木)极少;经济林单一,布局杂乱,山林景观资源利用率不高。

2.2规划措施

规划旨在维护景区健全的生态环境,结合风景区的建设与林副产品的生产,点、线、面结合规划绿化。达到既有生态环境效益,又具丰富的景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措施(略)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包括住宿、餐饮、景区小卖部等项。目前在五龙潭景基本上为空白,解决餐饮等接待问题是当务之急。随着五龙潭风景区的开发,如何使龙观乡整体的接待服务设施与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有机衔接,也是为景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规划措施

(1)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本着“实用、科学、合理”的原则,集中投资、重点建设,形成以天井岙、青草湾、石头寨、观顶村为中心,各景点旅游服务点为补充的总体格局。

(2)结合天井岙、青草湾、观顶三个旅游村的现状和功能定位,扬长避短,推出具乡村风味的农家特色餐饮服务。

(3)配合景区区域景观功能,增设湖滨露营、野餐等服务设施,迎合游客猎奇心理。

(4)积累资金,加快大型、高标准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以提高景区旅游接待规模和档次。按通行估算标准和方法作如下估算:

B=A·K·L/P·Q

A——日均游客量 K——游客住宿需求率

L——平均住宿天数 P——理想床位利用率 Q——顾客中游客比率

B=574·15%·1/80%·70% =154

每日约需154个标准床位。可兴建150个床位左右的中档度假酒店以满足市场需求。旅游高峰期,可鼓励村民开办农舍旅馆,提高区域整体接待能力。

(5)培训导游人员。注重文化素质培养。推出团队旅游服务项目,以增加游客量和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6)加强景区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建设。

4.交通规划

4.1 道路交通

景区设立主干道、一级游步道、二级游步道三个级别的道路系统(详见附图)。

·景区主干道 线路走向主要利用现状景区内公路,近期建一级电站至观顶公路,长约2.65公里,远期考虑修建箭路头至龙顶公路,长约2.85公里,形成区内公路环线。

·一级游步道 联系各景区及主要景点,路宽1.5—2米,路面地料为条石或块石;

·二级游步道 景区内联系各景点,路宽1米左右,路面材料为条石、块石或沙石。

4.2 停车场 景区规划社会停车场一处,建在古山岙景区入口外广场。一期区域开放期间,停车场设在青草湾。区内开设旅游专线车,分别在祭龙坛、天井岙、青草湾、石头寨、龙顶、及南线一级电站、观顶等地设停靠站,定时定点接送游客。

4.3码头:在观顶湖畔修建小型游船码头。

5.水、电、通讯规划(待定)

6.旅游商品开发策划(待定)

第五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市场资源

1.1宏观产业背景

目前,旅游业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在中国制定的第三产业“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旅游业列为20世纪末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本世纪初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表明,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功能日趋凸现。

中国旅游业经过20年的迅猛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1999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27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41亿美元,国内旅游者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31亿民币,旅游总收入达到4002亿元人民币,在世界排名第四。本项目位居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是国内旅游三大客源地之一。其所属省境浙江和周围省,市的旅游业均较为发达,且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浙江省接待海外游客94.78万人次,旅游创汇4.1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1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75.2亿元,。目前,全省旅游总收入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同时随着中心城市上海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本区域中对内、对外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1998年沪甬高速公路开通后,99年宁波市新增游客中32%来自上海。

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正积极向“国际化港口旅游城市”迈进。1998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达11.2万人次,旅游创汇48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客1108万人次,旅游收入101亿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国民内产总值的9.6%。目前现全市拥有旅游涉外饭店57家,国际旅行社5家,国内旅行社52家,已建成十多个各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的旅游景区,成为华东地区要点旅游城市。

鄞县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经济发达,区位优势突出,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鄞县县委、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旅游业作为新一轮产业规划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第三业的龙头来抓。1999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达189万人次,旅游收入7.01亿人民币,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5.17%,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2区域旅游走势

(1)市场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制约国内旅游发展的经济障碍正在逐渐消除,国内旅游已悄然兴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零点公司等机构的调查,北京市民中,有46.6%的人对旅游感兴趣,上海有49%的市民喜欢旅游。囩务院出台了延长节假日的规定后,国内旅游更加兴旺。全年国内旅游呈现的特点是:旺季提前,热点普遍,高峰迭起,游人爆增。国内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假日经济”现象,并出现自费旅游、旅游花费增多的趋势。国内旅游已与国际旅游平分秋色,形成国际、国内、出境旅游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2)消费走向

1999年我国成功举办了’99生态环境游,对于普及生态旅游常识,让人们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1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消费水平,、交通工具的变化,旅游主体及其旅游主题也会发生变化,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产品将被更趋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所取代。以田野山水风光为吸引物的消遣性度假旅游、休闲旅游将会是21世纪最热销的旅游产品、同时,娱乐等参与性产品,充满神奇与动感迎合了现代旅游者的口味,因而生命力也较强。

2.客源市场定位

2.1地域:

根据对区内风景资源的特点、区位条件以及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五龙潭风景区的客源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级:

一级市场:宁波市区及大市区内的各市、县。

宁波目前尚无同种类型的风景区,风景资源在宁波大市范围内占有一定的优势,加之景区位于宁波市区近郊,在一日游程范围之内,市民出游方便。因而本区域是风景区最稳定的基础客源市场。

二级市场:上海、苏南地区及宁波周边城市。宁波内周边城市包括绍兴、台州、金华、杭州市。上海和苏南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宁波旅游市场传统客源区客源地。这些城市距宁波市在200公里左右,适合开展周末二日游。目前风景区对这部分游客缺乏知名度,如果能进行有效的团队促销,将会是景区重要的客源市场。

三级市场:省内其他地区及其他国内游客。

对此类客源市场的开发主要在于做足线路组合游客的文章。由于风景区地处宁波市区与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间,如何分流溪口风景区的游客,以及让到宁波的游客中转游览五龙潭是景区开发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2.2客流量时间分布

由于景区特色所决定,客流高峰在四月至十月,冬季为淡季。

2.3旅游者行为分析:

①旅游动机:

回归自然,郊野踏青,登山揽胜,民俗采风

②旅游组织形式:

散客旅游居多,且多以家庭形式或朋友结伴。今后宜重点发展团队旅游和机构客源。

③旅游消费:

以固定消费为主,可积极引导弹性消费 3.市场开发策略:

3.1基本对策

l抓住重点市场,渗透和培育其他市场,稳步推进开发客源市场进程;

l整合五龙潭旅游产品形象,导入CIS,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l建立完善的市场资讯系统,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有针对性地推出时尚旅游产品;

l讲究营销艺术,利用低价位、高促销的市场渗透策略,逐步扩大客源市场,不断增加游客量;

l加强销售队伍培训,扩大销售渠道,健全促销网络。

3.2旅游产品策略:

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人的需求,可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适应消费群体的细分化趋势,开拓新的客源层。

(1)观光产品系列

l自然风光旅游

l生态观光旅游:

l民俗文化观光(2)休闲度假系列

l周末度假

l避暑度假

l夏令营、野营度假

l科普教育

l康体养生旅游

(3)会议产品系列

l周边近距离中小会议

l各种专业会议

(4)餐饮产品

开发生态绿色食品,山珍野味、野菜。

(5)节庆系列活动

l祭龙大典

l杜鹃花节

l登山、攀岩大赛 3.3宣传促销策略:(略)

3。4价格策略:(略)

第六章 景区建设分期与规划实施建议

1、建设分期

鉴于景区面积大、基础条件薄弱的实际,遵循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原则,建议景区分三期建设。各期主要建设任务为:

第一期(2000年):主要任务是编制《五龙潭风景区总体规划》,按规划要求切实保护风景旅游资源,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重点建设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初步适应一日观光旅游的需要。第一期开发的景区争取在2000年8月前向游客开放。

第二期(2001—2002年):开发的主导思想是观光与休闲度假并举。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按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好各景区,重点开发建设观顶湖观光度假区、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达到整个景区基本全面开放的目标。同时对先期开放的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提高景观质量,丰富游览内容。

第三期(2003—2005年):随着龙王溪观光农业长廊及龙文化主题游览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景区的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各项服务设施逐趋完善,并根据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游客趣味的变化使旅游项目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整个景区做到环境清新优美,内外交通便捷,各功能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形成五龙潭风景区完整的旅游度假产业体系。

2。第一期投资估算

2.1投资项目

①青草湾入口门楼、售票处用房建造及周边环境整治;

②青草湾至箭峰峡谷游步道改造;

③古祭台、五龙潭碑、观瀑阁、摩岩石刻及其他景观小品增设;

④龙王溪小型调节水库修建

⑤石头寨景区建造及环境整治;

⑥箭峰山谷口人工湖、商业用房、公厕建造及环境整治;

⑦区域开发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详规及施工图编制;

⑧其他前期费用等;

2.2投资估算:300万元

3规划实施建议

3.1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建立五龙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今后凡涉及景区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活动,必须服从景区管委会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3.2照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浙江省人大颁发的《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结合五龙潭景区实际,制定《五龙潭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使景区管理有法可依。

3.3健全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审批制度。风景区内各项建设项目实施前,应就景观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近期应根据景区建设进度,分别编制各功能区建设详规,制订分步实施措施。

3.4争取多渠道投入来源。在明确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招商方案,吸引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五龙潭的开发建设,使景区各项建设任务能如期完成,早日产生综合效益。

3.5积极培养和引进风景区建设与旅游服务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景区管理队伍,提高景区服务管理水平。

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篇3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和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与规划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诚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缺乏准确认识。习惯上将风景名胜区看作是与外国国家公园等同的概念而忽视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混淆风景名胜区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区的概念。

(2)在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缺乏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在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准。

(3)在规划内容上,技术性内容较多,政策性内容较为缺乏。2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思考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其规划方法体系的完善需要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实践的不断探索来完善。限于专业背景和学识积累,本文不可能提出一整套完善的方法体系,文章仅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方法的完善、对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的控制、完善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2,1 创新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

资源评价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结果难以实现其真正的目的,直接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

正确认识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是科学地进行资源评价的核心,“资源有价”观念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打破了由于对风景名胜资源错误认识而造成的对资源评价方法创新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禁锢,为建立新型的资源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目前。新的资源评价体系框架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纵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发展历史,期间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及评价方法,分析比较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不难发现,它们对构建新的资源评价体系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

如何克服现有评价方法的缺陷,提高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客现性,构建新型的资源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承认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来量化资源的价值,以此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行为的标尺。现阶段尽管对风景名胜资源的有价性形成了共识,但是对其定量核算始终囿于对资源使用价值的定性分析,按照马克思关于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的特性决定了评价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定量阶段。定量分析的结果只能是定性概括的定量表达。

通常我们认为,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由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3部分构成。其中,由劳动投入形成的价值是客观的、有形的,也是可以计量和相互比较的。而社会价值则不同,它无法进行计量和比较。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多种量化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往往因为计算繁琐、适用条件限制、结果准确性不足而难于操作。

基于风景名胜资源的社会价值难予计量并难以用价格形式反映出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以替代市场评价法(间接市场评价法)来估算。即通过考察在与资源联系紧密的市场中人们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来间接推断出人们对资源的偏好,以此估算资源的经济价值。这一评价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于人们所习惯的一般资产评估,它既不是按有形资产也不是按无形资产评估。由于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特征主要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体现着欣赏价值与文化价值,它深深地受到风景资源的知名度、稀缺性和文化内涵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可以建立较有适应性和推广意义的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类或分级评价来获得一个相对量,作为判断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分级依据。

2.2基于对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的控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根据系统论观点,任何系统都是基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及其转化所固有的必然性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并通过系统中要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的调节作用,使系统达到某一稳定状态。风景名胜区的质量(或称“形质”)是指构成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设施等;能量是指风景区内部和外在发展变化的能动力,它是无形的、连续发生的;信息指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美学、文化和科学价值。它是无形的、抽象的,依赖质量、能量而产生,又在人的意识中可以长期独立存在的。

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也就是一个在质量、能量和信息层面的交换过程,三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风景名胜区基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顺量)、自身所具有的运动变化能力(能量)以及景观和其他综合价值的独特性(信息)来吸引游人来进行风景旅游,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游人的游览过程也是游人与风景区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游人在得到精神感受的同时会对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进行传播,增强其外部信息,又会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参观,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但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对风景区产生使用和消费的冲击和压力。这些需求又通过计划或市场吸纳了资金进行建设(能量输入)。能量结合物资的输入就必然会干扰风景区原有的运动方式,并对原有的形质发生大规模的改变,这种改变会损坏风景区的质量f完整性),进而降低风景区的信誉(真实性),环境价值的破坏将直接导致社会价值的流失或毁灭。

基于上述分析,对风景名胜区能量输入(开发利用)的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度”的失衡将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建设形成阻碍。目前,国际上有一种观点,将环境和景观看作是有价值的资源,并把环境、景观的消耗与破坏通过价值量化计入经济核算成本。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观念。它实际上溶合了生态、环境等学科的成果,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此外,在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评价、论证和规划中应引入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评估机制,以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为规划提供依据。

2.3强化政策措施体系规划。保障规划的实施

政策体系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手段,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依靠政府通过行政、经济等杠杆来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政府协调各种关系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实施其发展战略。

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针对风景名胜区自身的政策措施、针对风景名胜区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协调的政策措施。前者主要是依据风景名胜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化解矛盾、保证风景名胜区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比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健全问题、风景名胜区管理权和经营权之间关系明晰的问题、风景名胜区投资渠道扩大的问题等;后者主要是协调风景区与外部支撑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如何妥善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其他类型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如何加强部门合作和地区协作等。

3结束语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4

风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影响评价与风景区总体规划过程相结合, 通过对总规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价, 预测、分析该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正、负面环境影响以及提出减缓措施的过程。

风景区总体规划是一种系统规划, 涉及领域较广, 类型较多, 时间较长, 具有阶段性和宏观性, 必然要求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虽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对象、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但是两者在程序、基本思路上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借鉴传统EIA技术, 并对传统EIA中的技术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规划是建设项目的宏观层次, 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提供的信息较宏观, 因此与传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 规划环评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类型的规划环评所关注的环境要素不同, 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应多样化, 综合微观与宏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 以满足规划环评的需要。所以, 风景区总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规划方案的整体性、适应性、协调性以及规划效果等多方面来考察, 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等。当评价指标体系有多个指标, 并在多个层次上, 特别是多个指标间缺乏可比性时, 需要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方法对方案的总体加以综合评价与决策。

1 研究方法

1.1 AHP法 (层次分析法)

AHP法 (层次分析法) 是Thomas Saaty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用于多准则决策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Saaty, 1980) 。其基本是思想是, 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 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 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 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 根据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 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 利用数学方法, 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也就是说, 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 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 (马立平, 2000) 。

AHP法比较适合应用于比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其可将人的主观性依据用数量的形式表达出来, 使之条理化、科学化。从而, 可避免由于人的主观性导致权重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现象发生, 克服了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难以相互沟通的现象, 克服了决策者的个人偏好, 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 在多目标规划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2 专家判断法

专家判断法, 又称德尔斐 (Delphi) 法, 包括个别的、分散地征求专家意见的方法和结构化的或组织健全的专家咨询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专家的知识和集体智慧, 经过多轮征求意见, 反复汇总、分析、论证, 确定环境影响大小、重要性、排序或对不同性质影响按价值判断作归一化处理。应用该法的关键是专家的选取和专家咨询结果的处理。

1.3 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就是将未受影响时的环境状况和受规划行动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影响后的状况按照年代的顺序一幕幕地进行描绘, 最后了解规划后相应的环境状况的变化结果。简单的幕景描绘可用图表、曲线, 复杂的状况则需用计算机模拟显示。用幕景来描述规划实施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环境影响的主要变化过程, 并显示最终受影响的后果, 评价人员可根据展示的情况做出评价结论。幕景分析法只是建立了一套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 分析每一幕景下的具体环境影响还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价。

2 定量评价流程

根据前文所述AHP法, 确定参数和计算各指标权重。风景区总规环评指标体系中将出现大量非量化指标, 量化指标很少。对非量化指标, 通过专家咨询, 对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打分, 并进行统计分析可将定性的规划方案评审过程转化为定量的评审结果, 尽可能地避免了规划评审中的人为因素, 改变了以往单纯以主观看法来判断评价方案优劣的不足, 从而为对几种规划投标方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比较提供了可能。具体方法流程如下: (见图2-1)

2.1 建立评价层次

建立评价层次, 包括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和指标评价层。

本研究中, 综合评价层是指总规所影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项目评价层是指规划实施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中将受到显著影响的环境要素。指标评价层是指能够反应环境要素变化情况的指标因子。

2.2 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AHP法, 矩阵法和数学公式, 结合多位专家的分析结果, 确定所选指标因子权重、项目评价层权重以及综合评价层权重。

2.3 设计定量评价框架表

将以上所确立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以便于评价者根据相应的评估准则给出对应的分值。

2.4 评价者评分

请10~20位专家学者或专业规划人员, 根据评价框架表中所设计内容打分, 结合指标权重, 逐层计算, 统计分析其结果, 得到该规划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分值。

2.5 据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结果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容易辨别, 根据最终评价的得分情况, 将定量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如下:

优秀:80~100;良好:70~80;合格:60~70;不合格:小于60, 每一层次的评价皆依以上等级为得分标准。

3 定性分析内容

本研究中, 定性分析是在宏观层次上对总体规划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进而总结、分析规划的合理性与相容性。

3.1 规划相容性分析

相容性分析的目的是从总体上明确一项规划的合理性与限制性, 同时对该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其他规划的协调性和相容性 (如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综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进行分析。

总体规划包含多个专项规划, 各规划间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以也需要分析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进而综合分析总体规划与实现风景区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与一致性。

3.2 规划合理性分析

3.2.1 规划中功能分区、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简要概括总规中功能分区和布局结构的相关内容, 在充分考虑现状自然环境基础上, 分析其是否能够体现规划对象合理、系统的配置与安排, 以及与景观风貌、风景区远景发展规划构想之间的协调性。

3.2.2 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注重社会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生活品质、社会安定、休息娱乐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工业与农业的经济效益、劳动就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之间的关系。

将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综合起来, 综合评价拟定规划对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即分析拟规划引导下, 受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运用幕景分析, 进一步判断各环境要素在规划期限内的变化结果可否满足风景区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存宽, 陆雍森, 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蔡玉梅, 谢俊奇.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 2005, (4) :3-7

[3]程声通, 陈琉龄.环境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

[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6]国家质旦技术监督局、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2000

[7]何仁伟, 张明举.浅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甘肃农业, 2005 (3) :86-87

[8]况平, 夏义民.风景区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园林, 1999 (2) .23-28

[9]李金路.风景名胜区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 2002 (2) .57-6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5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1995年10月4日建城字第558号文发布)

江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审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赣府文〔1995〕9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根据可能和必要逐步实施。

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以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墓群为特色,是供游览观光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范围为:北至浙赣铁路,南至天台山,东至玉里峰,西至狮子岩,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请按此范围标界立碑,建立档案,加强管理。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要加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保护措施。

四、要按照国务院《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严格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古建筑、古崖墓、文物古迹、森林植被、地质地貌等风景浼胜资源。严格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滥伐林木、污染水体、开山采石、毁坏文物古迹和乱建房屋等违法活动。要大力搞好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的绿化,提高森林覆盖度,改善景观面貌,维护生态环境。

五、要抓紧编制各景区和近期建设小区的详细规划,由你省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审批。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要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规模,严禁一切违反规划、乱占乱建的活动。对景区内已建和拟建的建设项目,要进行认真清理,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搬迁或拆除。

六、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和后勤服务主要依托鹰潭市。要逐步完善风景名胜区内外道路交通设施,搞好景区游览接待点的供水、供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风景名胜区内居民村点的建设管理和环境治理,改善景区环境质量。对规划中确定的对风景名胜区景观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搞好规划,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七、你省及鹰潭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建立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协调好风景名胜区内各部门、单位与风景名胜区的业务关系。风景名胜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遵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服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把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好,管理好。

风景名胜区的园林植物配置浅析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09-03

收稿日期:2015-04-08

修回日期:2015-06-29

引言

利用园林植物材料并结合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的需要,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以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式和途径去创造出多样化的植物景观,使之成为新常态下生机勃勃的的新亮点,是广东英德宝晶宫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为英德宝晶宫景区)的环境景观定位。对于英德宝晶宫景区绿地的升级改造,增强植物造景效果,发挥植物造景的功能作用,应投放相应的绿化建设资金及养护管理费用,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考虑并将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作为景区植物景观的主调。

1 景区区位及植被现状

英德宝晶宫景区坐落在广东英德市区的北江河畔,整个景区由宝晶宫溶洞、碧落洞、碧落湖和狮子岩4个景区组成。素有“岭南第一洞天”之称的宝晶宫溶洞,是一个经历两亿多年地壳运动而成的大溶洞。溶洞共有4层,洞内面积达20000m?。溶洞外划分为风景名胜区、摩岩石刻观赏区、英德红茶文化区、广场绿地4大板块。景区以自然山体为依托,因地制宜利用本土优良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广场绿地有大大小小的植物造景30多个,4大板块种植的乔灌木有125种,乔木达20000株,草坪和地被超过50000m?,绿化率达43%。经多年的建设和养护管理,景区的绿化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而且在自然生态和红茶文化方面已具有一定效应,为社会创造出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2 景区的植物选择与植物配置

2.1 景区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原则

1)“适地适树”与“适树适植”相结合;2)走生态化、本土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植物配置道路,丰富景区植物群落;3)选用的植物与景区自然山体形状、建筑物及环境相结合,园林空间具有韵律节奏感;4)选用的植物,主调与基调明确,植物景观效果协调统一。

2.2 景区植物选择的策略

2.2.1 合理选用还原自然生态的乡土植物

英德宝晶宫景区可选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榕树Ficus microcarpa、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朴树Celtis sinensis等乡土植物作为景区的主调树种,既可为其它阴生植物生长创造生境条件,还可起到空间围合的作用,以降噪、滞尘、遮荫,从而体现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环境。

2.2.2 选用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植物

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原则,选择优良的或色彩迥异或具花香或具果实的植物来丰富景区植物群落,增强景观性,如选择桂花、大叶紫薇、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等植物,可使植物特色更加突出且鲜明。

2.2.3 植物群落多样化、造景特色化

如选择桂花、三角枫、黄金榕等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植物,并借助宝晶宫溶洞两侧及摩岩石刻旁等实体造景,点缀3~5株如桂花、三角枫等小乔木或小灌木,增强群落的多样性和特色。

2.3 景区植物配置的特色

2.3.1 以自然生态植物造景为主,寓意于景观

英德宝晶宫景区除供游人游览外,主要为了提供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能够缓解污染、净化空气的自然循环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营造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环境,植物配置要把握景区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景区自然山体为蓝本,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并通过合理的配置来体现植物景观效果。

2.3.2 环境景观定位明确,植物配置个性突出

景区结合宝晶宫溶洞“雄”“奇”“壮”的特色,在绿地平面区划布局采用“象征手法、尺度合宜、巧于因借”等人文园林中的山水要法,选用本地特有的英石、黄蜡石、河冲石等材料,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原则,配置优良的香花、果实植物和不同色彩的植物,丰富景区植物群落,增强植物景观美观性,较好地解决了景区植物种类单一所带来的自然生态防护效益不高的问题。

2.3.3 植物群落与造景的搭配优势明显

“植物群落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元素,是指在环境相对均一的地理位置范围,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类的组合。”英德宝晶宫景区现有天然植物群落,无需大量人工营造。只有在景区绿地有机更新时,作为植物造景而形成的植物景观,选用观赏性植物景群、基调树林景群,或附生植物景群和竹林景群等植物景群,使植物搭配的主体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进而提升景区的环境景观质量并对园林空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 景区植物的区划布局

3.1 前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英德宝晶宫景区作为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其植物的区划布局要有前瞻性、科学性,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效益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绿化总量”的原则,并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为前提,进一步加强景区绿地规划、建设与管理,加大单位面积绿化总量,充分发挥景区自然生态组团绿地高氧吧的功能作用。

3.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改善和提高景区环境质量,坚持“适地适树”“适树适植”原则,认真做好乔灌木、藤本和花草本等植物的区划布局,力求多目的、多品种、多层次。同时根据植物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生长且适应性强、抗性较好的园林植物种类。

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探讨 篇7

风景名胜区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随着风景名胜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兴起, 风景区内的居民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景名胜区内普遍分布有乡镇和村庄, 要处理好景区发展与城镇、乡村建设的关系, 带动所在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新村建设质量提升, 必须做好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工作。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是在保护风景区和环境的大前提下, 对风景区的居民社会进行整体控制、调整和引导, 以促使景区内多功能因素健康协调地发展, 达到主动保护风景资源和环境的目的。

1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概况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赣州市龙南县。据光绪二年《龙南县志》记载, “小武当者盖以楚中武当为天下名胜, 因仿其名以志奇, 复以小字别也。”小武当故此得名。风景区由武当片区和关西片区, 以及燕翼围、太平桥、乌石围、蔡屋古榕四个外围独立景点组成, 规划总面积30.8 km2。其中, 武当片区面积29.0 km2, 关西片区面积1.8 km2。小武当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特色以丹霞地貌景观和客家围屋为主体, 可以概括为“丹壁画廊, 武当仙境;东方古堡, 赣南围屋;铁索云梯, 绝壁圣地;翠叠峡谷, 硕果幽香。”风景区内的关西客家围屋群独具特色, 体现了赣南各个时期围屋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建筑遗产[1]。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涉及武当镇与关西镇的石下村、横岗村、关西村、大坝村、翰岗村、岗上村等6个行政村以及棋棠山营林林场, 区内共有自然村20个, 总户数829户, 总人口3 561人。

2 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农民、农业、农村作为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休戚相关, 相辅相成, 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焦点。随着风景名胜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兴起, 处理风景区内居民社会问题更多地应着重于调控居民社会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不应该局限于控制居民点规模, 或者把居民点发展为旅游服务点。实现农村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好风景资源保护与当地农民致富之间的矛盾和妥善处理风景资源的公共使用与保障“三农”利益之间的关系。

2.1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任务和方法

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 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 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包括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经营管理与社会组织;居民点性质、职能、动因特征和分布;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产业和劳力发展规划等内容。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科学预测和严格限定各种常住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的控制性指标;应根据风景区需要划定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和居民控制区。居民系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相协调”[2]。

科学预测和严格限定各种常住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的控制性指标是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首要任务。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建立合理的居民点体系;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建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引导和控制产业发展方向。根据资源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在农村居民点调控体系中, 按人口导向趋势, 一般将农村居民点规划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和聚居型四种基本类型。

1) 搬迁型居民点。

少数占据重要游览线路或景点小村落, 规划近期需要搬迁。

2) 控制型居民点。

风景区内某些规模较大的村落, 居民生产稳定, 环境条件较好, 其存在有利于风景保护和建设。规划控制其人口规模及进行合理改造。

3) 缩小型居民点。

通过外围聚集型居民点的吸引, 逐渐衰减风景区内大部分广为分散村落的人口。

4) 聚集型居民点。

在景区外面的非风景地段有规划地改造或新建少数居民点成为吸引景区内居民的场所, 通过政策和经济上的鼓励, 使它们比景区内居民点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2.2 分类实施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和村庄人口现状、变化趋势,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内的各村庄分别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和控制型三种基本类型。结合风景旅游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规划对原住民人口 (指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内的各村庄人口) 进行引导控制, 引导武当片区原住民向武当镇迁移、武当片区原住民向关西镇迁移;引导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迁移, 景观游览区居民向外围迁移。综合考虑各个自然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发展前景等因素, 根据耕地容量、游览需要控制原住民数量, 规划武当片区105国道东南侧居民点、关西围景区内居民点应搬迁或者缩小人口规模;对于一些人口规模小于100人的村落考虑搬迁。根据规划调控, 至2015年, 风景名胜区内居民数量为3 220人, 至2030年居民数量为2 600人 (见表1) 。

2.3 有效协调“保景”与“富民”的关系

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 不允许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范围内进行开荒、开矿、伐木、采摘野果等活动, 这样就限制了景区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空间。如何妥善解决好景区与村民、景区与村镇之间的关系, 努力帮助、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优先安排他们从事环境保护和经营服务工作, 实现“保景富民”是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的重要问题。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内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西新围) 、1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 制定文物保护区划, 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 对建设项目加以控制。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项目主要包括客家民俗风情, 朝圣礼仪等。规划建设客家风情园, 以文化表演、节庆活动等形式, 深度展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导本地居民参与表演与节庆活动, 使得遗产永久传承。这样更有利于焕发风景区居民社会本身蕴藏的生机和活力。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地处赣粤交界的龙南县, 龙南县位于珠三角腹地和沿海经济开放带连接处, 是三南 (龙南、定南、全南) 的交通枢纽, 也是赣粤边境重要的交通枢纽。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与主要客源市场地的交通联系便捷, 由于具备丰富而密集的风景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风景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小武当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导入类型丰富的游憩项目, 开发风景区居民不仅可以直接参与餐饮、商贸、交通等旅游项目, 还可间接参与观光农业、旅游商品生产等旅游活动, 真正实现保景富民。

3 结语

目前, 我国众多风景名胜区尚存在相当数量的居民, 随着风景名胜区的迅猛发展, 风景区内的居民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规划中, 许多风景区回避了农村居民点问题, 随着景区内农村居民点的不断扩张, 开山采石、毁林种地、滥用水资源等行为严重造成对风景区土地的无序利用和对风景资源的破坏。因此, 从规划角度采取积极的方式探索并解决风景名胜区此类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注重当地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 注重镇村建设与景区环境协调, 致力于营造能真正延续地方历史文化与独特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居民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小武当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2—2030) [Z].

[2]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3]魏民, 陈战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8

1 核心问题梳理

四川省兴文县石海镇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所在地。全镇约有60%的面积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其城镇与风景区呈现耦合的空间关系(见图2)。通过对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及石海镇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全国多个城镇发展分析,发现城镇在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对风景区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严重不足

从石海镇2013年产业分析来看,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仅占石海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0%,其主要收入仍然来自于第二产业(见图3)。可以看出石海镇对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开拓不足,旅游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另外对于石海洞乡风景区的文化、特色挖掘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且与省内周边多个旅游型城镇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无明显差异,形成同质同构的旅游小城镇,以致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严重地制约了石海镇的发展。

1.2 传统产业对风景资源危害较大,城镇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由于特殊的成矿条件,镇域内矿产多分布于石海洞乡风景区内。矿产开采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还严重损害了风景资源。但由于这类传统产业能够就地取材,见效迅速,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在风景区内屡禁不绝。

1.3 建设用地的局限性,城镇建设与风景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石海镇由于地处川南山区,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缺乏建设后备土地资源。在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如果城镇建设缺乏预见性与统一引导,就会导致城镇建设与风景区冲突的情况,侵占风景区内本已稀缺的土地资源,并对风景资源产生严重的危害,城镇空间发展就会处于被动需求的局面。

2 小城镇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关系的思考

2.1 两者间相互矛盾的关系

小城镇发展受制于风景区保护措施的制约,如果对产业不加以科学的选择,环境污染、建设凌乱等问题势必会大大降低风景资源的景观价值,对风景资源产生破坏。

如片面过分强调风景区的保护,对小城镇发展建设加以绝对地禁止和限制,这种被动的单纯保护方法无疑会限制和延缓小城镇的发展。

不加以本土化的商业化和机械人工化的环境氛围,对风景区传统人文、自然资源的冲击,将造成风景区传统文脉的断裂和遗失。

2.2 两者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风景区内小城镇健康发展可作为风景区旅游后勤保障基地,有利于提高风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减少游人对风景资源的破坏,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风景资源的有效保护,为小城镇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环境,对小城镇发展旅游业及其他第三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疏散风景区内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并为搬迁安置核心区内的农民提供条件,能改善风景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对防止开山采石、淘汰景区内落后产业等方面都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 规划目标与规划策略

3.1 规划目标

以当地传统文脉的整理、传承、利用为出发点,结合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优化重塑文化与生活氛围、合理布局空间与功能、科学构建自然与人文环境,建设与石海洞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适应的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营造主题为“生态石海、文化石海、魅力石海”山水田园宜居的川南精品旅游镇。

3.2 规划策略

建立“自然+人文”相辅相成,“景区+村镇”特色突出的全域旅游模式。合理规划布局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和数量,通过提高对外交通环境,新建景区通往各行政村、新村聚居点的道路,串联和整合公路沿线苗寨、村庄、田园、河流等,组成有机的文化生态序列。既增强景区可进入性和通达性,也有利于吸引科考、教学人员及游客到与景区有耦合关系的苗寨居住、休闲、度假、娱乐,促进旅游全域化。

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主题村落,塑造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产业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双赢”的策略。根据不同旅游类型,划定主题发展片区,将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和其他服务业进行互动。

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整体风貌凸显风景区田园景观之美与人文特色。城镇建设尊重自然地形,符合自然、人文特色,避免城镇建设的无序与千篇一律。使城镇建设与风景区环境两者既相对独立,又融合一体,形成城镇大区域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旅游氛围(见图4)。

4 空间形态与布局特色

从城镇功能分区、尺度与肌理、景观空间体系、适度风貌格局、多系统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符合城镇地域性与风景区发展的规划布局理念。

4.1 产业耦合发展思路下的产业布局

一三产业联动,即农业和手工业围绕旅游发展而展开,农业为旅游接待提供物资和优美的旅游环境,限制污染型工业发展,主要生产旅游纪念品。

4.2 有机离散的组团式空间布局形态

综合考虑镇区用地自然条件、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田园聚落”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形成有机离散的组团式城镇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空间布局形态,结合“保护”与“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功能与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旅游服务业发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见图5)。

4.3 适度空间尺度的“串珠式”道路交通系统

合理控制交通路网密度,使城镇空间的生长相对紧凑有序,避免传统城镇规划的无序生长与尺度失衡。

规划依托现有道路,石海镇区形成干路与支路两个道路等级。规划结合用地情况形成“串珠式”的组团发展结构,不同功能组团在路网结构方面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见图6)。

4.4 维持绿色生态基底,凸显自然之美

规划充分利用石海镇自然景观和城市形态特点,制定出基于“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理念,景、镇、田、林与人文相融的生态绿地网络,强调城镇对自然生态的亲密性和依存性,有意识地建立生态廊道和城镇绿地主体构架(见图7)。

4.5 搭建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相融的城镇景观风貌体系

城镇景观风貌构建以突出小巧宜人的城镇氛围,充分解读当地人文僰苗文化与自然兴文石文化,优化城镇轮廓,构筑城镇旅游服务特色为目标,使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有机融合,突出“兴文石海,炫丽苗乡”的旅游定位。打造人文与生态和谐、城镇与自然共融、景观与田园相呼应的兼具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城镇景观风貌(见图8)。

4.6 适度拓展总规内容深度,制定城乡建设导则协调城镇建设与风景名胜区保护

由于石海城镇与风景区耦合的特殊空间关系,为统筹全镇城乡规划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适当拓展总体规划的内容深度,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加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内容,分别从全域控制、镇区控制、村庄控制、景观旅游、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和风貌建设指引。

5 创新思考体会

随着石海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深入,笔者对具有空间耦合关系的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层面有以下三点思考体会。

(1)生态、文脉为底——风景名胜区资源生态、地域文脉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

在充分分析研究生态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强调风景区景观资源、地域文脉的保护与利用,强化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基本原则,强调对区域生态资源与风景资源的保护。

规划提炼景观、文化要素作为核心资源建构景镇建设的空间基础载体,城镇建设考虑地域特色,彰显地域文化内涵,并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2)城镇空间、风貌为表——城镇建设生态有机生长,适当拓展总体规划深度,塑造景镇整体形象品牌。

借鉴离散数学的思维模式,规划城镇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空间布局形态,使得城镇建设用地被生态自然所包裹,交通网络结构顺应地形自由穿插其中,形成生态有机的旅游小城镇空间。

适当拓展总体规划内容,用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乡景观风貌(全域控制、镇区控制、村庄控制、景观旅游、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等)进行引导与控制。

(3)新常态下,产业联动为谋——产业发展强调以旅游业为产业龙头,区域产业经济根据旅游活动规律进行组织。

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规划通过调整和优化景镇经济产业结构,把农业发展与资源保护、风景旅游相结合,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联动效益,以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为契机,发展特色产业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结合优势,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景镇功能互补,双赢的局面(见图9)。

6 结语

在局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无序的城镇发展使自然与历史人文环境显得十分脆弱,如何在城镇建设中尊重自然、保护风景资源,并在其中挖掘、提取、利用其特色,在规划中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风景区环境及特色保护和城镇发展建设不一定互相矛盾,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可以相互促进,互利互荣。

对于类似石海洞乡与城镇空间关系密切耦合的风景名胜区,只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以风景资源合理保护为前提条件,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辩证思想,合理选择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进行小城镇建设,才能实现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的协调发展,开创风景资源保护与居民社会发展双赢的局面。

摘要: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热潮,经济发展的诉求对于风景资源保护的挑战也日益加大,但是国家对于风景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在升级,与风景名胜区相邻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也是莫衷一是,在发展与保护之间难以抉择。根据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文章以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内石海镇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对于风景区内小城镇建设推进的思考与对策,以求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中探索“双赢”策略,实现小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旨在小城镇总体规划层面探讨这类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风景名胜区,耦合关系,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的空间实效性[D].北京:北京大学,2012.

[2]胡佳.城市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研究——以常熟虞山景区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3]武旭阳.与风景名胜区衔接的城市地段规划策略探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4]邓武功,贾建中.城市风景区研究(二)——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J].中国园林,2008(1):4-9.

[5]陈战是.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探讨——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小城镇为例[J].城市规划,2005(1):84-87.

[6]赵新平,等.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J].城市规划,2002(10).

[7]唐进群.风景名胜区毗邻城镇地带范围界定的探讨[J].城市规划,2011(1):24-26.

[8]黄光宇,等.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浅析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涵和外延 篇9

事物只有具备风景资源性质, 独特区域特征, 深入文化层面的内核才能转变成为风景名胜区。针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合理的重新配置, 使其能够满足展示自然与文化遗产, 提供游憩风景胜地,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协调发展的功能要求成为规划层次的内涵。而内涵决定外延, 决定我们在规划过程中运用保护, 艺术, 文化, 经济, 避免城市化影响等多方面的手段。

1. 具备资源的特征又有其不同于普通资源的特殊性

从广义上讲, 资源指物资、动力的天然来源。风景名胜具有一般资源的整体性和有限性特点, 另外, 与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一样, 社会对其需求的不断增加不能通过增加其供给来满足, 即其不可再生。[2]除此之外, 风景名胜区资源还拥有与土地、矿产、水、能源等类型完全不同的特殊性质: (1) 、资源具有有形和无形特征, 是在有形基础上内涵的扩展, 山、水、石、田地本身不是风景, 风景是指这些事物被加以人工化的理解, 是“具有附加值”而且必须附加的有形事物, 此外, 注入人类智慧的具有价值的人工构筑物也可称之为风景, 但这不意味可以脱离自然, 它仍然是在自然基础上的有节制的加工, 仍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可以大致按其存在状态分为, 自然景观资源 (包括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 和人文景观资源 (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社会风情、城市风貌等) 。 (2) 、不可逆性, 主体非人工再造和不可重现性。这一点也许会引起广泛争议, 引发对于恢复自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讨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仿造其形体, 但对于其中的附加值 (历史, 文化, 宗教底蕴等) 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造的。

因此从资源角度看如何保护与合理开发就成为规划的一个重要外延, 克鲁蒂拉和菲舍尔 (1989) 曾以黄石国家公园为例, 讨论其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黄石国家公园的间歇温泉, 是地质活动不多见的产物, 是黄石国家公园独特的景观之一。其资源分配有两种选择:立法建立黄石国家公园, 执行保护这一地区自然风貌的政策, 将其进行可控制的开发用于观赏游览等娱乐休闲活动和科学研究, 这是以前和现在的决策;另外, 还可以选择开发地热资源, 用以发电, 科学研究表明, 一旦热水开发率超过自然释放率以及蓄水层的充水率, 便会导致间歇泉停止活动, 即便停止开采地热能源也不会立即自动恢复间歇泉的喷射, 恢复系统的时间估计要成百上千年。可见我们应当以保护为先决条件, 开发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可控制的进行, 而不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

2. 具备独特区域特征

风景区内涵中应具有鲜明的地方和个性特色。各风景区的景源特征、自然生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千差万别, 其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和结构布局也不应相同, 因此规划中就应在异地对比中着力提取其特殊性, 扬长避短, 因地、因时、因景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 力求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形象, 避免千篇一律。比如江西省风景区在规划过程中, 就是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 互不重复, 并各自突出特色的。在制定风景名胜区的结构形态时, 既考虑了主体景区与周围景点的联系, 统一构思和布局, 又不把不相干的景点网罗在一起, 构成了以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主体和骨干的赣北、赣西、赣东北、赣中的风景区体系。[3]

同时要防范城市化过程对风景区的影响, 它将导致风景名胜资源、视觉景观以及生态水文环境的破坏, 最终将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具有文化底蕴

对我们中国风景区来说, 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体现在风景的文化中。风景的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具象的问题, 也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不可置疑的是没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风景, 文化层面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内涵。

将文化和审美艺术相结合是值得探索的。老子说:大象无形, 就是说意念的东西没有形象, 老子的这种思想可以恰如其分提升风景名胜区中美的层次。规划中不能只注意到形式的美、物象的美, 而应提升到意境上去, 意境具有独特的魅力, 达到提升景观的作用。所以风景名胜区规划不仅要考虑物象, 更要考虑到意境。意境就是把理想的境界通过诗画来提升的概念。在规划中, 不仅要考虑物象的美, 还要考虑到意境。怎样才能产生一种联想, 达到一种境界。尤其是我们在做规划时, 要身处这个境界中, 只有身在其中, 才能体会此中意境, 才能做出具有独特的魅力的规划。

4. 从规划层面, 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

独特的景观形象、游憩的魅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是风景名胜区的三个主要功能, 规划的目的就是促使风景区适度、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这些功能的正常实现必须以规划管理为前提保证。

加强管理是当前风景区规划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广西某溶洞风景区数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形态万千、色泽晶莹,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当地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将钟乳石炸下来, 做成旅游纪念品出售。不出几年, 这里的溶洞美景就消失了。[4]而当地却无人管理或管理者自身缺乏常识, 致使在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中盲目的选取前者, 造成了风景名胜不可弥补的破坏。

参考文献

[1]付军著.风景区规划[M].气象出版社.2004, p31

[2]张晓著.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7

[3]付军著.风景区规划[M].气象出版社.2004, p35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10

美丽、富饶的柳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境内, 东接莽莽苍苍的小兴安岭林海, 西临广袤无垠的松嫩平原, 是一片资源丰富、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的金土地, 素以“第一所五七干校”这一红色文化而闻名全国。是一片拥有13万亩天然森林资源的绿色生态景区, 并正式被国家环保总局验收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水稻及水产养殖业基地, 也因风景优美成为夏日休闲垂钓疗养的好去处。现已被评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一、规划思路与流程

柳河旅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吸收借鉴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结合柳河农场对风景区的管理需要与旅游发展趋势, 制定出了适合柳河地方特色的规划技术与方法。借鉴其他的景观规划, 笔者认为柳河的景观规划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阶段, 主要进行民意调查, 查问柳河作为名胜景区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目前这些要素处于什么状态?对调研的侧重点落在景区、资源、人类活动、人工设施、社区及管理几个方面, 主要采用了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遥感判读及问卷和访谈等方法。第二个阶段主要进行资料的分析。通过存在的诸多景观要素, 分析柳河农场作为风景名胜区的内在规律, 对诸要素间的联系进行剖析。第三个阶段是资源评价阶段, 对资源及机会进行评价。第四个阶段开始规划。规划包括目标及战略规划、结构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 研究规划的现状如何趋向于目标状态改变。第五个阶段投入实施。

二、规划的主要特点

对柳河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分析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运用了资源评价, 建立资源与规划之间的关系。二是运用国际上的最新规划方法, 尝试用3个层次的协同规划技术, 采用目标规划、战略规划和行动规划, 分区建立详实的规划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三是对此次规划添加了软规划内容即目标规划、战略规划、解说规划和管理规划等。四是对规划进行各方面的咨询、分析, 尽可能保证规划决策在多角度、多学科下良好进行。

三、规划技术探索

(一) 运用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

传统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本属于问题导向型规划, 即先研究分析主要问题, 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在柳河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中, 大胆的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一些经验, 尝试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建立一个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 即目标规划———战略规划———行动规划。

对于风景名胜区而言, 其都有一个完美的设想, 我们通过总体规划运用各种手段使规划区域从总体现实状态向完美状态过渡, 这一完美状态就是所期望的目标, 也就是理想状态的文字描述, 对于目标体系就是理想状态的系统性文字描述, 是其他规划内容的依据和指南。战略规划则是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性、全局性的手段。行动计划是近期规划, 是为了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所制定的具体行动措施, 以保护与建设项目形式出现。每一项包括行动内容、行动时间、行动地点、行动规模及资金预算。因此目标体系规划———战略规划———行动规划是一个有着紧密逻辑关系的规划结构, 它使得一切中期及近期规划措施都指向风景名胜区的使命。这样可以避免问题导向型规划所造成的“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只拉车, 不看路”的情况。从另一角度看, 三层次协同体系规划, 从目标确定、实施目标的关键手段及如何去实施目标, 怎样着手去做, 是一步一步加深的, 既明确了方向, 又有明晰的路线, 同时还清楚地指导如何起步, 从而大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避免了后续规划中因规划过粗造成的盲目和混乱。

柳河风景名胜区的目标规划确定为两个方面:使命目标和总目标。使命目标是一切目标的导向, 总目标则是一种政策目标, 是规划区域内的政策导向, 并在资源管理、社区管理和旅游品质三个方面做细化和深化。

战略目标是实现目标规划的全局性、长期性手段, 是实现目标体系的线路安排。包括科学管理、资源开发、生态与文化旅游及村落教育为核心的居民参与。

行动计划即最后的实施阶段, 包括保护与发展, 这一环节对项目名称及空间位置和投资估算做详细阐述。

(二) 管理政策分区规划

区划技术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国家公园的规划技术, 但在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传统分区方法主要重于物质空间规划, 对景区形态描述较少, 在管理政策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控制, 表面上看是分区规划, 但实质并没有真正的起到控制操作的能力。

对于柳河风景名胜区, 虽然其区域面积偏小, 但规划中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经验, 结合我国不同等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需求, 详细制定出分区的控制策略, 分别以人类活动控制、人工设施控制和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进行分区控制。其主要状况如下:

1. 以资源的重要性及评价结果为依据划分管理政策大类

将柳河风景名胜区基本划分为3个政策大类, 即资源严格保护区、资源有限利用区及资源利用区。资源严格保护区是指资源特殊、有保护价值, 同时对人类开发活动及建设敏感的区域。这些资源禁止任何形式的开采建设, 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进行开发。但允许一定的资源管理和一些特殊科研。资源有限利用区是区域相对敏感地区。一般不允许开发建设, 但可以允许旅游活动的存在及当地社区内的一些经济活动, 如林下经济开发利用, 低强度的人类活动等。对于资源利用区则可以允许高强度的人工活动, 如开发建设旅游活动、社区济经活动等, 也可以允许大规模人工开发设施等。

2. 根据管理侧重点不同细分政策大类

对资源严格保护区而言, 资源保护和管理是核心任务, 从资源特征上细分资源以便分类控制。将其划分为国有林保护区、裸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3小类。将资源有限利用区依据人类的旅游活动和社区经济活动来限制区域的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和管理指标。在柳河的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中将资源有限利用区划分为机动车观光区、步行观光区、山林漫游区、露营区、集体林保护培育区、河流生态保护区、水库保护区、水田生态保护区8小类。最后大类中的资源利用区, 则以人居环境功能为导向, 对人工设施建设做出控制, 具体划分为5小类即田园观光区、服务村落、红色文化纪念区、普通社区和农场服务基地等。

3. 以人类活动控制、人工设施控制、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构筑管理政策

风景名胜区的最终管理势必会落到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土地利用的控制这三个方面, 只要这3个要素把握好, 则整个规划活动就能有的放矢, 稳操胜券。在柳河的整个管理政策规划中, 对人类活动、人工设施控制及土地利用控制分别进行由大类到小类的详细控制, 使规划操作性增强。

(三) 解说规划

解说是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的风景区规划中, 并不包括解说规划等软性规划。在柳河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将解说规划纳入到总体规划中, 以此来传达景区和游客之间的理解、亲合。

首先根据柳河风景名胜区的总发展导向, 确定出游客的旅游体验, 据此体验确定解说主题, 再由解说主题确定出解说方式。根据柳河旅游景观确定其解说主题如下:

1. 柳河红色文化主题了解红色文化成因;了解柳河五七干校的历史地位;了解五七干校在柳河的概况。

2. 水文主题了解柳河整个水系组成、水网布局;领略柳河水库、河道绮丽风光;

3. 植被主题了解柳河所处地理位置, 特有气候条件;了解植物分布规律;领略自然绿色世界。

4. 山庄主题了解生态山庄的由来;了解柳河生态山庄特色;体验山庄一日游。

5. 休闲农园主题了解观光农园、休闲农园、教育农园、社区农园、休闲饲养场等主题。

了解观光农园如观光果园、菜园、花园、瓜园等生产过程, 寓教于乐并体验采摘乐趣;了解休闲农园, 体验农庄民宿、乡土民俗等活动, 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主题;了解教育农园, 认识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了解教学和体验活动场所, 为青少年科普学习, 认识社会创造条件;了解社区居民的个人农园, 享受农耕乐趣, 体验田园生活。

6. 特色养殖主题了解特种野猪、野兔、生态鸡的

特色养殖;了解特色旅游产品。

7. 特色种植主题了解林下种植林果、林苗、林药、林菌主题;了解特色旅游产品。

柳河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确定的解说形式主要有人员解说和物品解说。人员解说包括导游员的解说和定点表演。物品解说包括展品展示、解说牌、批示牌、解说手册等。

(四) 社区参与社区规划

公众参与是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运动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于具体的风景名胜区而言, 社区的有效参与是保证景源长久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地社区从规划中受益, 才能保证资源保护的持续。

在柳河旅游风景名胜区开发与保护过程中, 也进行了社区规划。首先保留了社区有地方特色和价值的乡土建筑和村落空间结构。第二为了完善社区总体的文化结构, 也为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需求, 统一限定了区域内部分地区的建筑形态和布局。以促进社区社会结构稳步发展。第三, 通过旅游业的适度发展带来的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 改变社区内单一经济结构形式, 可利用旅游发展增加收入,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并按其在旅游中的不同功能将社区分为城镇居民点、旅游型居民点、服务型居民点和普通居民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黑龙江柳河风景名胜区在规划中大胆借鉴了国外经验, 系统深入地控制了旅游景区的规划发展, 吸取“国家公园化”精神, 实施特色乡村旅游模式价值观系统, 为新农村建设中走旅游建设之路的“农场家园”开辟了一条“星光大道”。

参考文献

[1].杨锐庄优波党安荣.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和技术研究.中国园林.2007/4

[2].杨锐.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评述.中国园林.2003/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篇11

关键词:仙女湖风景名胜区;SWOT;营销

一、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简介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变化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南郊十六公里左右处,已列入我国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因“七仙女下凡”传说和“七夕情人节”传说起源地而知名海内外。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湖泊型风景区,有“江西千岛湖”的别称。景区内有五十平方公里的水面区域,湖中多达九十多个大小岛屿,沿湖周围古树名木、飞爆环绕,形成一幅幅天然美丽的图画。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内有丰富的文物资源,现景区内有卢肇读书台、洪阳洞、龙王岛、白鹭山庄等二十多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資源,景区内曾经兴旺过“圣济寺”名刹,还有菩萨顶和达摩峰等多处景观,与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的坐骑、法器极为相似。

二、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营销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内有湖泊、有森林、有瀑布,风光秀丽。景区是亚洲最大亚热带树种基因库,内有多达三千多种植物,占全国总科的六成以上,景区内还有珍稀植物红楠、银杏和天竺葵等。人文景观方面遗留大量的古迹古物,而且文化氛围浓郁,历史上出现唐代状元户肇、南宋德光禅师、明代权相严嵩,《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国画大师傅抱石等许多历史名人。

2、独具特色的“仙文化”。东晋文学大师干宝的著作中描述的“七仙女下凡”,下凡所在地就是仙女湖,小说记载仙女小七在仙女湖缔造了一段仙俗奇缘。以此为切入口,新余市全方位、大手笔推出“仙文化”,而且已经形成规模,已经成为新余旅游市场的一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3、政府支持力度大。历届新余市政府对新余旅游业都是大力提倡和支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新余市政府高规格筹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配置县级行政权限和管理职能,对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进行规划和建设。提前做好景区建设规划,已经编制《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仙女湖旅游城总体规划》,对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科学依据。

(二)劣势分析

1、景区产品方面。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开发比较混乱,组合不合理,档次较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虽然号称是“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但总体上来看,植物和动物种类的观光性不强,景区产品比较单一,难以吸引旅客。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这十年大力打造“仙女文化”,但是在实际推出的旅游产品中并未考虑“仙女文化”内涵,如最新几年打造成功的子景区桃花岛、傣家度假村等与仙女文化并没有太多关联。

2、景区管理方面。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采用政府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开发管理模式。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激,这种开发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景区的发展。

景区内工作人员旅游专业知识不强。由于景区相对而言,整体运行效果并不很强,导致录用工作人员时很多时候采取低聘录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服务意识和观念落后,越来越不适应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景区的营销策略比较呆板,缺乏主动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灵活地调整。

(三)机会分析

1、旅游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2013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9475亿元,增速高达14%。

2、生态旅游发展迅速。随着人们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人们对休闲娱乐养生性旅游产品的兴趣越来越大,而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因具有丰富的水生资源和森林资源,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3、交通便捷,利于拓广客源地。新余市交通优势比较明显,浙赣铁路横穿东西部。新余市目前有3条高速公路和4条省级国道交汇,沪昆高铁新余站也即将投入运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拓广客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威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周边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宜春的明月山、萍乡的武功山、鹰潭的龙虎山旅游景区开发都比较成熟,吸引了大批周边城市客源,此消彼长,削弱了新余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对客源的吸引力。

2、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目前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客户以老年人和年轻人为主,老龄人需求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旅游目的为主,而个性刺激、互动参与性强旅游目的为主。如何协调和满足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旅游需求,这是景区产品开发设计中一大挑战。

三、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营销策略

(一)市场定位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市场定位应该确定成打造中国独特的仙女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也就是说,景区重点关注对象是大众观光旅游客源,以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为切入口。特别要提及的是,景区应该加深仙女文化的内涵提炼。仙女文化本质上是张扬一种不以物欲,而以人间大爱为最高标准的精神。

(二)旅游产品设计

根据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情况和特征,景区旅游产品应该设计如下几大类:第一,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家家欢乐游产品、春游踏青和垂钓休闲等旅游项目;第二,水上体育旅游产品。仙女湖水面开阔,可以开发帆板、赛艇和水上滑翔等刺激型水上体育旅游产品。未来甚至可以引入高端水上高乐夫旅游项目,为景区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第三,文化旅游产品。重建圣集寺,弘扬佛教文化,对拓展佛教旅游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古建筑和古迹,应该进一步开发利用,挖掘其文物科考价值,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渠道策略

1、直接营销。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可以派驻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目标市场上了解旅客的需求,积极营销,争取更多旅客来仙女湖旅游。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采用网络营销的方法吸引更多的旅客。

2、间接营销。景区可以在南昌、吉安、宜春、湘潭等周边省市精选旅行社,建立“景区+旅行社”合作模式。另外,仙女湖景区还可以与明月山、龙虎山等省内景区进行更深入的联合合作营销,形成精品旅游线路中的一环,扩大景区市场规模。

(四)市场促销

1、广告策略。景区广告策略应该以报刊和电视传统大众媒体上宣传仙女湖,如在央视和江西频道旅游栏目中投放广告宣传,特别要投入巨资,加大对新媒体的开发力度,提高“仙女湖”在更多年轻一族中的旅游目的地知名度。通过举办仙女文化节、七夕情人节和文化论坛等方式,扩大仙女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公共关系策略。新余市风景名胜区曾经举办过首届世界旅游大使冠军总决赛而对仙女湖宣传起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因此,景区应该多争取成为此类节事活动的承办地。景区应该多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沟通,争取成为他们商务洽谈、商务会议、员工培训的举办点和接待地。(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庆国.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风景名胜区和城市规划中协调发展 篇12

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重新审视

近些年来,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这便逐渐导致城市与城市风景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因此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方面也在逐渐变化, 由以往的工业布局导向性规划向统筹城市社会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逐渐过渡。在城市总体规划视野下, 城市风景的保护已经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其也成为城市结构中的组成成分之一, 在个别城市地区城市风景区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区。

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已经将城市风景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要素进行规划统筹, 结合当地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特点进行规划, 同时考虑到城市风景区的特殊性, 在风景保护观念、生态观的指引下, 正确处理城市风景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对建设可持续生态型城市益处较多。例如, 杭州近百年一直依靠西湖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但杭州的发展却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 杭州同时受到其他城市竞争力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忽视、西湖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也在制约着杭州全面发展环境。目前杭州确定向城东、东南跨钱塘江发展、向东北方面发展的空间战略, 将城市中心职能分散, 产业重新布局, 以此大大降低西湖风景区及风景周边地区的建设压力。

2. 城市产业用地选择

保护和利用是风景名胜区自诞生以来就未曾摆脱过的发展主题。要保护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造成限制, 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冲突;同样, 要发展地方社会经济就必然要建设, 有建设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合理的规划和选择建设用地是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与当地城镇建设之间的矛盾的首要方法。

现今我国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围绕着大工业建设项目进行发展, 从而彻底忽视了城市风景区的作用与地位。例如承德市最初是为避暑山庄服务, 先有风景区, 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但在1958年编制的承德市总体规划中将其性质定位:“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辅的结合城市”, 且在承德市中建起了各种工程, 导致城市布局混乱、人文风景特色削弱、环境问题严重等。因此以承德市为鉴, 站在保证生态环境及城市风景区的角度下, 需对产业选择、工业用地方面进行调整, 利用城市风景资源优势, 发展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产业, 为城市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而对于其他产业, 最好避免出现“消耗大、污染大、占地大”的工业;将城市风景区内的工业迁移远离市中心和风景区的郊区, 在选址时要根据城市地形、水文、风向、气候等进行合理布置, 利于污染物排放, 不影响城市风景区及城市内的环境质量。

3. 风景区与城市环境的环境协调

城市风景区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控制居民点建设、防治大气污染、降低工程建设, 注意生态恢复及自然保护等;有的问题是城市影响导致, 有的问题源于风景区内部, 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 并且是具有极大社会稀缺性的宝贵资源, 资源保护在一切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活动中都必须是第一位的, 在人与资源的发展关系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牺牲人的利益以确保资源的安全, 将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核心贯穿于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始终。这是现代极端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规划倡导, 也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生态理性选择。在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维护城市与城市风景区的协调发展关系。

3.1 控制居民点建设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要求, 在风景名胜区发展过程当中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是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提升人的生活品质, 为人类谋求幸福的规划。其体现了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 集中反映了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人文精神。从而形成城市风景区社会居民系统。部分城市风景区不仅提供旅游服务, 同时还结合当地地形开发旅游村长, 鼓励居民在旅游镇集中。先可将风景区中村镇进行分级,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搬迁型, 其位置在风景区核心中, 对风景区影响较大。 (2) 控制型, 又称缩小型, 其是值控制村庄人口增长。 (3) 发展型, 又称镇一级, 其是指当地政府大力鼓励村民几种居住。

3.2 防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在现今城市中最为常见, 其来源也较多, 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风景区和城市必须采取针对性对策, 保证空气新鲜: (1) 城市风景区内划定出特定区域, 例如有害气体控制区、无烟区等; (2) 城市风景区内要严格控制对空气有污染单位的发展, 并实施消烟除尘对策, 达到国标排放标准方能排放气体。 (3) 城市风景区内出现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 必须勒令其停办或者搬迁。 (4) 城市相关部门需监督各种污染活动, 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检测。

3.3 统一规划实施, 注意生态恢复及自然保护

规划是搞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区, 尤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都先后编制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但是在具体管理中, 不按规划或违反规划的现象经常发生, 违章建设随处可见。规划是一套, 实施又是另一套。工程建设以及各个工厂单位的不断扩建, 使其施工单位不顾城市风景区的环境, 对风景区的植被和风景造成破坏, 有些新项以盈利为目的甚至把项目规划在风景区内甚至是核心地段, 为了景区的保护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项目应该结合城市的建设法治, 遵循城市风景协调的原则, 把项目放在交通便利且不破坏景区的完善地段, 尽可能的避免风景名胜区商业化的现象。

结束语

鲁迅先说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城市风景区现今正在不断的遭受破坏和威胁, 若要制止悲剧发生, 就需对风景区进行全面保护, 协调与城市之间规划发展, 的、城市风景区和城市的历史关系还在不断的演化, 城市需要发展, 同时也要保护完整的风景名胜区, 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合理有效的顺着自然规律发展下去, 让城市与风景名胜区永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立力.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 2004, (10) :74-80.

[2]郑洁.风景名胜区佛教景观规划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规划师, 2005, 21 (1) :56-59.

上一篇:巨大儿临床分析及处理下一篇:科学与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