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产权

2024-05-18

风景名胜区产权(共6篇)

风景名胜区产权 篇1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 占地约302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200~1300米。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也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为何成为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可以从其风貌特征一窥究竟。

一、自然风貌

庐山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 得益它于的自然风貌。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气候等, 使其拥有具有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的自然景观, 满足了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的需求。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庐山位于幕阜山的东端余脉。庐山是幕阜山在鄱阳湖口的伸延, 庐山山体总面积约282平方公里, 山体绝对海拔约在1400米左右, 庐山高度在国内名山中并不拔尖 (详见表1) , 但由于庐山与其他大山不相连属, 深入湖口的独特地理位置, 同长江两岸和鄱阳湖地区的平原相比较, 显得孤峰突起, 故有“一山飞峙大江边”之说, 尤其是它的最高峰———大汉阳峰, 海拔为1474米, 显得更加挺拔高峻,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汉阳峰时就有这样的描写:“南瞰鄱湖, 水天浩荡, 东瞻湖口, 西盼建昌, 诸山历历, 无不俯首失恃……”

(二)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宋代大文豪苏轼游历庐山时, 对庐山变化多端的景色惊异不已, 他曾说:“仆初入庐山, 山谷奇秀, 平生所未见, 殆应接不暇……”。游历过天下大川的苏轼也为之所迷惑, 可知庐山自然景观的秀丽多姿。庐山由于冰川运动, 使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 并获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上尽诸峰地转平”正是庐山地形的特异之处。在庐山的造山运动中, 使庐山的整个地形是山顶上相对起伏不大 (详见表2) , 在峰岭之间的谷地相对宽展, 如庐山北端海拔1165的牯牛岭, 它两侧的“东谷”、“西谷”都拥有几千平方米的宽阔平坦的地面, 并且在山顶形成了不少大小湖池, 如芦林湖、大小天池等。这种山顶平台的地形地貌, 为庐山提供了风景优美的大面积观景场地, 供游人休憩游览。

(三) 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

庐山作为地垒式断块山, 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及冰川运动的影响, 形成了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貌。又因断层地质和冰川剥蚀, 构成瀑床, 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 最有名的当属庐山三叠泉瀑布, 海拔1391米, 飞流直下, 长达300米的瀑布, 赢得的了唐代诗人李白“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赞美。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 迄今为止, 在庐山已发现100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 形成了庐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地学景观, 因此在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四) 优越的气候资源

庐山气候宜人, 全年平均为11.4℃, 更为优越的是, 庐山有充沛的雨水, 使夏季山上山下温差较大, 夏季的鄱阳湖盆地, 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 庐山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 成为中外知名避暑胜地。

由于庐山地形封闭, 容易形成漫山云雾, 据不完全统计庐山一年云雾日多达190天, 形成了庐山特有的云雾景观, 使得古今文人墨客竞相赞叹。清人吴阐思对庐山云雾写出这样的赞美:“晓起, 推窗四望, 烟雾弥漫, 如舟行大海中, 四面波涛, 不复知有世界。微风东来, 云气舒卷, 忽而一峰乍现, 忽而绝壁半开, 忽而千峦中断, 忽而万壑合冥……山城半角, 或隐或见, 又如天孙织锦, 五色眩目, 匡庐幽赏, 无过于斯, 观止矣。”

二、人文风貌

有所谓“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 名山大岳均因人而闻名。正因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 引来文人墨客、宗教先哲游驻山上, 书写出瑰丽的文化篇章。

(一) 三教同山的宗教文化

庐山名称的见诸笔端, 始于司马迁在《史记》的记录:“余南登庐山, 观禹疏九江。”庐山的出名标志着庐山文化的开始, 庐山仙风道骨的自然风貌, 引得古人入山寻仙问道。时至魏晋时期, 庐山已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 是南方佛教与北方佛教抗衡的中心, 在佛学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佛教昌盛发展的同时, 南朝时期道教也开始扎根庐山, 在庐山东南麓修建了许多道观, 在唐宋年间道徒一度多至数千人。

时至1886年, 庐山的景色和气候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在庐山修建避暑别墅, 1933年, 在庐山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在华外国基督教传教士大会”, 当时庐山上仅基督教新教的教堂就有13座, 在整个南方基督教界, 具有不小影响。像这样以基督教作为名山宗教文化支撑的, 也唯有庐山了。

由此可见, 庐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貌、宜居的自然环境, 成为宗教开创思想、弘扬教义的理想场所。

(二) 中国古代文人与文化教育对庐山的文化影响

在儒家文化思想下, 中国古代文人游历山水、隐居山林, 成为文化传承。庐山也成为古代名人雅士游驻的胜地。著名的隐士有《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及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游历庐山的名士有, 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苏辙等。

庐山地区多文人隐士, 由此形成了文化聚集。至宋代, 在庐山建立了濂溪书院与白鹿洞书院, 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教育家周敦颐游览庐山, 有登庐山诗云:“三月山方暖, 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 人在半空行。”表达出他对庐山的喜爱, 后隐居庐山兴建濂溪书院。而作为官学的白鹿洞书院, 在宋代教育家朱熹的经营下, 成为当时国内四大书院之一。

(三) 近代史迹

1885年, 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诈骗手法购买庐山牯牛岭土地, 修建避暑别墅。所谓“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 庐山的宜居环境成为庐山被外来侵略者占为己有丑恶行径的导火索。但是,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 给庐山留下了富有异国风情的山中城市。据统计, 现庐山还余留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 在中国的名山中, 也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外来势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文明, 在山中建立了包括交通、医疗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山中城市”, 解放前庐山成为蒋家王朝的“夏都”, 国民政府要员, 多在山上拥有别墅, 使庐山在当时成为政府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解放后, 庐山依然得到当局的重视, 除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外, 庐山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场地, 中共中央曾在庐山召集过三次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会议, 这在国内名山大岳中也是罕见的殊荣。

三、结语

庐山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满足了文人雅士独特的情操和意趣, 对自然美的渴求, 提供了孕育文明的理想场所, 而文人雅士们的精神成果也为庐山的自然风貌披上了文化的外袍, 给风景赋予了灵魂。自然风貌与人文风貌交相辉映, 风景造就了名胜, 名胜成就了风景, 使庐山成为当之无愧的风景名胜景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主席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徐霞客.徐霞客游记[M].北京:中国书局, 2009.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版, 2009.

[4]周敦颐.周濂溪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左丘明.春秋左传·桓公十年[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风景名胜区产权 篇2

国家水利风景区徽标图案由“国家水利风景区”英文缩写“N、W、P”字为设计主体,经艺术变形后,如向上翻腾的浪花,亦塑造成开放式腾飞的凤凰造型,呈向上无限延伸之势,背景形如一片飘逸的绿叶,象征绿色和大地,整体突出中国水利风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旅游的主题;突出中国水利风景区富饶、生态、文明、和平、环保的文化环境,展现了水利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蕴意中国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特色,让鸟儿自由飞翔,让浪花盛情翻腾,让凤凰舒展绽放,使中国水利风景区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为圆形,外圈是“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中文名称,内圈图案展现的是典型的春夏季森林景观:透过高大的原始针叶林可以看到远处蓝天映衬下的皑皑雪山,雪山下是层峦叠嶂的苍翠青山、茂密的阔叶林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充分展示了我国多样的森林类型和优美的森林自然风光;林间自由飞翔的小鸟,不仅为森林增添了生机,也突出了和谐自然的良好森林生态环境。同时,弯曲的河流也可以看作是林间小路,欢迎引导公众走进大森林、亲近大自然,体现了森林公园为公众提供生态游憩服务的宗旨。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 篇3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分区边界;核心景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04-05

收稿日期:2015-03-13

引言

1)风景名胜区现存的问题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要义是对风景资源的管理,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相关管理措施才能进一步指导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使总体规划的设想和意图能在实际建设和管理中得以精准的贯彻实施。而当前风景名胜区在总体规划编制中,各分区规划、核心景区规划、外围控制地带规划往往缺乏与土地利用的对应,没有将相关保护与利用措施落实到风景名胜区的用地上,使土地利用与不同类型分区的相关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导致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较弱。因此为促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发展,必须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基于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上,突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地位,以协调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2)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的意义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主要内容是用地区划,是基于土地功能性质的分区管控方式。通过协调风景名胜区中土地利用与各分区规划及专项规划,包括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分区、景区分区、生态分区、核心景区规划、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以及游览设施规划等叠合在用地上,可以明确用地管理权属,协调不同分区类型,加强各分区边界的管理效力。通过协调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明确核心景区的边界范围、不同类型保护区的边界范围以及具体的分类保护措施,切实保护核心景区生态和视觉完整性。对于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规划,当前《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尚未作强制性要求,但对于紧邻城镇的风景名胜区而言,控制外围地带却能起到协调城景关系的重要作用。所以通过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规划与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可以明确外围控制地带范围,针对不同用地类型制定出分类控制管理措施,保证外围控制地带的实际控制效力,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周边城镇和谐发展。只有将风景名胜区中一切保护、开发和建设活动都落实到用地上,才能真正确保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实际中的有效实施(图1)。

1.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反思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中普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探究解决之道以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1.1分区规划边界缺乏实际管理效力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分区是为了使众多的规划对象有适当的区划关系,以便针对规划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实施恰当的建设强度和管理制度”。这便赋予了风景名胜区分区边界具有实现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使其成为风景名胜区依法开展各项工作的管理范围线。在当前许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中,不同类型的分区规划往往缺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造成分区边界与用地边界交叉的现象,造成用地管理混乱,还导致不同类型分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削弱“边界”所具有的功能,使分区边界无法有效引导游客行为、保护风景资源、控制配套设施建设,进而影响到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利用系统的构建。就景区分区而言,同一用地位于景区界线的内外,会导致景区内外不同的管理方式与同一用地内本应统一的管理方式发生矛盾,干扰景区边界在实际中的执行力(图2)。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功能分区、生态分区等其他分区规划中,都会削弱各分区边界的有效控制力度,同时也给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

1.2核心景区缺乏实际保护效力

核心景区是风景名胜区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核心景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风景资源和合理开展游赏活动,主要包括3类保护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当前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存在的问题:游客数量和配套设施建设缺乏控制约束,内部及周边的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过分建设,景区的生态完整性遭到破坏等。而核心景区内部及周边的建筑风格和高度也往往因缺乏控制而未能相协调,对景区的整体视觉感受造成严重影响(图3)。上述问题的原因与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中对核心景区规划往往仅偏重指导性和原则性有密切关系。由于核心景区规划没有叠合到用地上,使其边界范围往往难以确定,导致相关保护措施和内容只能停留在宏观层面而无法落实到用地上,从而难以制定出具体的建设控制规定以及强制性保护措施和方法,最终造成其保护功能缺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基于对核心景区的保护,只有在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的基础上,将核心景区的保护落实到用地上,明确以用地管理作为风景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才能切实保护核心景区生态和视觉完整性,并制定出针对核心景区不同保护类型的具体保护措施,保证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最终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1.3外围控制地带缺乏实际控制效力

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对于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发展、缓解区域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图4)。然而当前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在规划中面临着边界范围难以界定,实际控制效力难以保证等问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外围控制地带规划缺乏与土地利用的协调,规划缺乏针对外围控制地带内不同用地类型的分类控制管理措施,没有将相关措施落实到用地上,最终导致外围控制地带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效性缺失。考虑到外围控制地带位于风景名胜区之外,其规划应与周边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明确外围控制地带边界范围,并提出风景名胜区外围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控制要求,以及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建议,以此提升其实际控制效力,使风景名胜区与外部环境能够相互协调发展。

nlc202309020957

2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针对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各分区边界缺乏管理效力、核心景区缺乏保护效力、外围控制地带缺乏控制效力等问题,本文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为例,从土地利用协调视角,探讨提升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旨在保护风景资源,协调区域发展,推动当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完善。

2.1明确风景名胜区各分区边界范围

在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景区分区、生态分区及保护培育分区的边界确定上,应着重考虑地形地貌对分区的影响,同时强调通过与土地利用协调来加强各分区边界的实际管理效力。

区别于以半径范围作为平面边界的一般性划定方法,本规划考虑到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从“三维空间”上进行边界划定(图5)。辅助GIS分析技术对西樵山的坡度、坡向、高程和景观视线进行分析,分区空间的边界多由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的自然空间要素形成。此外,考虑到核心景区边界界桩设立的可操作性,以及维护管理的方便性等问题,其边界界定参考了现有道路、自然村庄等明显的地标物的影响作用。

在各分区边界划定时为充分考虑实际中的管理维护问题,特别提出“边界唯一”原则,即各分区边界与用地边界的协调统一(图6)。通过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来准确定出各个分区界限坐标点,使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在空间上只需面对一种边界,即分区边界。各分区规划通过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不仅保证功能分区、景区分区、生态分区及保护培育分区的边界为有效的管理范围线,还提升了包括风景游赏规划及游览设施规划在内的其他专项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图7-8),有效控制了游客行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使资源保护、游赏活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均能与分区规划在空间上建立起相互对应关系。

2.2核心景区规划

在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除针对核心景区保护和管理做专项研究,还对其位置、规模、保护方法作出控制性图则。即通过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针对核心景区内不同的保护类别制定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以指导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阶段的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从保护类别上分为生态、自然、史迹三类保护区。在核心景区不同类型保护区边界划定时,与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遵循“边界唯一”原则,落实界桩的设立,以提高核心景区规划的实践性。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自身规模较小,基于对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考虑,有意识地将临近景区进行空间缝合(图9),以利于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整合。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主要包括甲1和甲2两种类别的用地,针对核心景区的不同保护类型做出保护规划(表1)。

2.3外围控制地带规划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紧邻官山城区,外围地带的控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周边城镇建设带给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对官山城区历史风貌起到了维护作用。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规划通过与周边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明确其边界范围应以基本农田保护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为基本控制线。根据外围控制地带不同的用地性质,应对建设行为力度提出明确的分类要求,划分成不同类型的保护次区(图10),构建实践性强且便于管理的控制保护体系。

2.3.1建设行为严格限制区

该区内应使风景名胜区在城镇范围内的景观视觉整体性形象得到加强,可进一步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景观视线控制区”“官山城区老城区建设行为限制区”三类次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保护基本农田为准则。“风景名胜区景观视线控制区”应对一般农田进行严格保护,限制用地置换和建设行为。对“官山城区老城区建设行为限制区”应确保城镇建成环境不会影响风景名胜区视觉完整性,同时强化风景名胜区作为城镇标志物的视觉意象。

2.3.2建设行为控制区

该类控制区是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空间范围中由限制建设转为合理引导建设行为的重要过渡地带。在该控制区范围内,在尊重用地性质和建成现状的前提下,允许存在经过严格审查、对风景名胜区生态和视觉完整性无破坏作用并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建设行为,对已有的建成环境实行统一整改、管理和控制,禁止干扰风景名胜区景观视线完整性的建设行为。

2.3.3建设行为协调区

该区域以确保建设行为与风景名胜区生态和视觉完整性相协调为目标,实现城镇开发建设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共生。在充分尊重现有用地和居民生活行为的基础上,对建设行为进行引导和协调。对位于该控制区范围内的建成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不允许建筑天际线切割、遮蔽或破坏风景名胜区的山体视觉完整性。

目前,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已经进入关键发展阶段,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也成为风景园林学术界研究的技术热点。本文为促使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完善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和方法,主要针对风景名胜区各分区规划的边界缺乏实际管理效力、核心景区缺乏实际保护效力、外围控制地带缺乏实际控制效力等问题。具体从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角度人手,以提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实践性,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协调区域全面发展。

风景名胜区的对联 篇4

嘘吸沧溟涵地脉

吐吞日月镇天池

漳州南山寺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白云岩书院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

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

明千秋大义

为国家除奸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岳飞庙

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 奇祸陷**,南宋山河才半壁

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

丹心应结平权乐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碧血常开革命化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杭州西湖灵隐山

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

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西湖烟霞洞

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

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韬光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杭州吴山城隍庙

八百里源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杭州刘庄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

杭州龙井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杭州云栖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杭州净慈寺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苏公祠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孤山寺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 拂城扬柳一千株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配网规划研究 篇5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规划;配网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37-03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15 km2,下辖2个乡镇,居民2.5万人,常驻人口约4.0万人。辖区内仅有一座110 kV黄果树变电站作为辖区供电电源点,另外通过邻县的4条10 kV线路(高白、坡马、扁袁、凤祝)对周围农村负荷进行供电,供电网络合理性较差,供电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很难满足近期新上负荷对电力的需求,经常出现业扩受限的现象。由于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多种原因引起线路跳闸事故的发生,严重降低了当地的供电可靠性,使5A级旅游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尤其是旅游旺季,每天在辖区内流动的人口多达10.0万人,而黄果树景区日极限游客容量为5.0万人,天星桥景区日极限游客容量为3.0万人。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将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群体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统一规划、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供应部门目前的首要工作。

景区最大日用电负荷约为11 000 kW。景区电源主要依托安顺市电网,以110 kV为高压配电网的城市供电网络,分层分区供电,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以上。景区内宜地埋式电力线路。

1 负荷分类

黄果树景区电力规划负荷分类见表1。

2 负荷区域具体划分

负荷按区域设置为15个片区节点,黄果树景区负荷区域规划见表2。

3 电源点设置

根据黄果树景区今后10 a规划和负荷情况以及在建工程状况统计,辖区内总建筑方量将达到200万m3,预计供电负荷在20万kW左右。因此,建议在辖区内配置2个110 kV变电站(其中一个为三圈变),2个35 kV变电站,在优化内部电源点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负荷性质考虑区域外备用电源点设置(现关岭、镇宁的4条10 kV线路及通道可予以保留)。

2个110 kV变电站应取自两个不同的220 kV变电站,建议一个为镇宁变、另一个为顶云变;在时机成熟时建议将10 kV配网升级改造为20 kV配网,此时35 kV变电站可改造成为20 kV开关站。另外,区域内有3个已建成的水电站(2个通过35 kV上网,1个通过110 kV上网)和1个待建水电站,按就近上网的原则,可作为辖区供电的备用电源点。

4 电源网架构想

1) 负荷网架联络。按负荷类别进行网架联络,对不同类别的负荷之间,原则上不进行联络,必须要联络时,需加装断路器进行有效分隔,正常运行方式时联络位置为常开状态。对不同性质的负荷分别形成环网供电模式,原则上对核心景区和黄果树城区负荷必须满足N-1的冗余模式。对农村负荷可考虑线路间互倒部分负荷,减少停电面积。

2) 敷设方式选择。核心景区属于国家5A级景区,区内绿化覆盖率达75%以上,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架空线路极易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短路引起森林火灾,从而对景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按电缆入地方式进行敷设。目前已强制要求旅游集团公司在道路建设中安排了电缆管沟入地的土建工程。景区周围城镇负荷宜按电缆入地或绝缘架空线路方式进行敷设,变电所按室内布置或采用箱变进行配置。农村负荷高压按绝缘架空线路进行敷设,低压按绝缘架空线路或绝缘集束导线进行敷设,公用配电变压器采用台架方式安装。

5 配变选择

由于中心景区为大瀑布,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5%,在设计电气设备外绝缘时应作特殊考虑。景区内严禁使用油变,高低压配电柜及配电箱的防护等级需按大于IP45考虑。景区内配变必须选择SCB10以上干式节能变压器,且配备良好的通风除湿装置,景区城镇负荷为干变与油变混合配置(其中大型酒店及人口密集区按干变进行配置),农村负荷多采用油变,已规划为景区的古村落应逐步更换为干变进行供电。

6 计量方式选择

针对大中型客户高供高计,并配置负控装置;针对中小零星客户采取高供低计,变压器端配置TTU。由于景区服务业季节性、时段性较强,客户端采用预付费磁卡电表,同时需要配置远程集抄系统,便于线损管理与核算。村一户一表安装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配置,原则上一个表点按不多于4个表位集中表箱进行配置。

7 线路通道选择

线路走廊和通道尽量选择在公路附近,便于运行维护及操作,严禁架空线路穿越深林和重要景区节点,严禁10 kV线路跨越高速公路,线路主通道在迁改时需配合当地的行政规划完成,避免二次迁改造成浪费和产生不安全因素。由于景区依托于白水河流域,因此尽量避免线路架空跨越河流,在河流两边1 km或可视范围内不架设架空线路,避免对景区景观造成影响。对景区内景点供电尽量从外围通过分支线路向内进行供电,有条件时,在接近景区附近采用电缆入地进入景区,电缆通道上应有明显标示。

8 景区供电可靠性选择

核心景区要求供电可靠率达99.99%,供电电源按双电源加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进行配置。景区城镇服务业负荷99.95%,在大型酒店要求客户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农村负荷99.8%,通过配网自动化实现对负荷与线路之间的快速切换。线路之间的连接采用电动永磁机构断路器进行连接,可实现远方操作。联络线路需具有足够的截面保证断面功率的正常通过。

9 过电压预防措施

在电缆进出线两端均需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在雷击率高的山区架空线路必须绝缘化,且不设接地挂环,避免裸露带电导体暴露在空气中,接头部分采用绝缘胶带缠绕或环氧树脂密封。

10 配电室及配电箱柜外观设计

由于地处景区,配电设施外观设计需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必要时可在外观设计上做特殊处理,但安全警示标志必须醒目、清晰、易于辨识。核心景区和城市主干道建议采用地埋式景观变电站。

11 对配网自动化的思考

由于景区供电面积相对较小,负荷相对较小,供电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配网自动化工作必须纳入议事日程,在前期电网规划和改造过程中新增设备需考虑与配网自动化网络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充分满足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的功能实现。按目前科技进步水平,从计量自动化开始着手,逐步过渡到远方倒闸操作直至智能化的网络重构。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能源概念,将会极大地推动电动及油电混合动力交通运输工具的快速发展,在景区建立电动车充换电站及充电桩就显得特别迫切,这也将会成为我们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任亚军.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4):189.

[2] 周莉梅,屈高强,刘伟,等.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方法与实践应用[J].电网技术,2016(1):40.

[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网架建设原则和规划体系研究[R].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2.

[4] 刘念,马丽,朱铁铭.计及抗灾能力和地区特点的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估[J].电网技术,2012,36(6):219-225

[5] 盛万兴,宋晓辉,张莲瑛,等.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 颜伟,李佐君.考虑地理信息的多电源配网规划[J].中国电力学报,2009,10(42):56-62.

[7] 孔涛,程浩忠,李钢,等.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9(19):92-99.

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篇6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和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与规划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诚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缺乏准确认识。习惯上将风景名胜区看作是与外国国家公园等同的概念而忽视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混淆风景名胜区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区的概念。

(2)在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缺乏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在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准。

(3)在规划内容上,技术性内容较多,政策性内容较为缺乏。2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思考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其规划方法体系的完善需要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实践的不断探索来完善。限于专业背景和学识积累,本文不可能提出一整套完善的方法体系,文章仅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方法的完善、对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的控制、完善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2,1 创新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

资源评价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结果难以实现其真正的目的,直接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

正确认识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是科学地进行资源评价的核心,“资源有价”观念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打破了由于对风景名胜资源错误认识而造成的对资源评价方法创新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禁锢,为建立新型的资源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目前。新的资源评价体系框架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纵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发展历史,期间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及评价方法,分析比较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不难发现,它们对构建新的资源评价体系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

如何克服现有评价方法的缺陷,提高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客现性,构建新型的资源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承认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来量化资源的价值,以此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行为的标尺。现阶段尽管对风景名胜资源的有价性形成了共识,但是对其定量核算始终囿于对资源使用价值的定性分析,按照马克思关于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的特性决定了评价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定量阶段。定量分析的结果只能是定性概括的定量表达。

通常我们认为,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由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3部分构成。其中,由劳动投入形成的价值是客观的、有形的,也是可以计量和相互比较的。而社会价值则不同,它无法进行计量和比较。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多种量化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往往因为计算繁琐、适用条件限制、结果准确性不足而难于操作。

基于风景名胜资源的社会价值难予计量并难以用价格形式反映出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以替代市场评价法(间接市场评价法)来估算。即通过考察在与资源联系紧密的市场中人们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来间接推断出人们对资源的偏好,以此估算资源的经济价值。这一评价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于人们所习惯的一般资产评估,它既不是按有形资产也不是按无形资产评估。由于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特征主要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体现着欣赏价值与文化价值,它深深地受到风景资源的知名度、稀缺性和文化内涵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可以建立较有适应性和推广意义的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类或分级评价来获得一个相对量,作为判断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分级依据。

2.2基于对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的控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根据系统论观点,任何系统都是基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及其转化所固有的必然性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并通过系统中要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的调节作用,使系统达到某一稳定状态。风景名胜区的质量(或称“形质”)是指构成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设施等;能量是指风景区内部和外在发展变化的能动力,它是无形的、连续发生的;信息指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美学、文化和科学价值。它是无形的、抽象的,依赖质量、能量而产生,又在人的意识中可以长期独立存在的。

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也就是一个在质量、能量和信息层面的交换过程,三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风景名胜区基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顺量)、自身所具有的运动变化能力(能量)以及景观和其他综合价值的独特性(信息)来吸引游人来进行风景旅游,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游人的游览过程也是游人与风景区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游人在得到精神感受的同时会对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进行传播,增强其外部信息,又会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参观,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但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对风景区产生使用和消费的冲击和压力。这些需求又通过计划或市场吸纳了资金进行建设(能量输入)。能量结合物资的输入就必然会干扰风景区原有的运动方式,并对原有的形质发生大规模的改变,这种改变会损坏风景区的质量f完整性),进而降低风景区的信誉(真实性),环境价值的破坏将直接导致社会价值的流失或毁灭。

基于上述分析,对风景名胜区能量输入(开发利用)的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度”的失衡将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建设形成阻碍。目前,国际上有一种观点,将环境和景观看作是有价值的资源,并把环境、景观的消耗与破坏通过价值量化计入经济核算成本。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观念。它实际上溶合了生态、环境等学科的成果,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此外,在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评价、论证和规划中应引入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评估机制,以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为规划提供依据。

2.3强化政策措施体系规划。保障规划的实施

政策体系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手段,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依靠政府通过行政、经济等杠杆来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政府协调各种关系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实施其发展战略。

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针对风景名胜区自身的政策措施、针对风景名胜区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协调的政策措施。前者主要是依据风景名胜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化解矛盾、保证风景名胜区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比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健全问题、风景名胜区管理权和经营权之间关系明晰的问题、风景名胜区投资渠道扩大的问题等;后者主要是协调风景区与外部支撑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如何妥善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其他类型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如何加强部门合作和地区协作等。

3结束语

上一篇:规划衔接与协调下一篇: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