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应用(共11篇)
油田应用 篇1
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 对于原油这一工业的血液的需求在逐年增加, 我国自主开发的一些油田能够满足国内的一些需求, 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要做好油田集输系统的建设工作。近些年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通过在油田集输系统中大量使用检测控制技术, 能够有效的提高油田集输系统的使用效率, 保障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在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1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简介
1.1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使用现状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了保障油田集输系统的可靠运行,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以及自控技术融入到油田集输系统中来提高油田集输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使用效率, 极大的保证了油田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是油田集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油田集输系统进行技术升级使得油田集输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又增加了保障。但是随着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大范围使用, 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陷, 影响了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使用效果。应当通过对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进行分析, 通过技术升级或是改造等措施来提高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使用效率。
1.2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油田集输系统是由污水进行处理、将其油气进行分离、对其原油进行计量、集输原油以及天然气等多个生产系统所组成的, 在这整个系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就是需要做好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注水、输送油气并进行脱水、对其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等, 同时由于在对原油进行油水分离的过程中需要对工艺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在油田的集中输系统中使用检测控制技术能够提高对于相关工艺的准确度, 从而对于确保油田集输系统检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 在油田集输系统检中选用合理的检测控制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不但能够有效的确保原油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 而且能够在控制生产成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能够对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与用水等进行相对精确的监控, 从而确保其用量的准确性, 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所以,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能够在油田集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合理的选用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需要加强对于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集输过程中应用的研究分析。
2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的集输系统中, 但是在应用工程中发现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原油的开采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在开采的过程中, 其会受到地质、生产环境以及生产工况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这就再次先前一个阶段所建立的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已经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开采现状,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设备应经无法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需要对新阶段情况下的原油开采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现行的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进行一定的升级改造来提高其使用效率, 保障原油开采的顺利进行。 (2) 同时随着整个油田集输系统以及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 油田集输系统在各个生产过程当中需要的一些环节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给整个油田集输系统在检测控制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 需要对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从而使得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能够满足越来越复杂化的油田开采需要, 从而使得整个油田集输系统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运行的更加稳定可靠安全。 (3) 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更多更好的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被研发出来, 在对于这些设备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范的管理, 使得对于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的选用一味的追求先进行与准确性, 而忽视了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在完成了对于油田分析的基础上来完成对于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设备的合理选用, 确保油田集输系统的检测控环节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所需检测的项目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液位等三个主要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记录, 其是分离器以及脱水器当中三个必须进行检测控制的变量,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在运行时需要对上述变量在合理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环境条件下进行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控制技术在整个油田集输系统当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结语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是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石油开采工艺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通过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在油田集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原油的开采效率与开采的可靠性, 同时通过对开采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能源等进行用量检测, 能够有效的降低油田开采的成本, 保障油田开采的顺利进行。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于原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原油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 对于开采或者是进口的原油都需要做好原油的收集和运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应用于油田集输系统检查与控制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同时可靠性也大幅提高。在现今所使用的油田集输系统中大量采用检测控制技术来对原油集输系统中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原油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通过在油田集输系统大量使用相应的检测与控制技术, 使得油田的集输工作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通过对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就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中所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缺陷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利军, 张建, 等.水利旋流器在油田地面集输系统原油除砂中的应用[J].矿业快报, 2002 (03) .
[2]张建, 胡盟明.胜利油田集输系统工艺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 2000 (01) .
[3]舒勇.防腐防垢综合配套技术在开发中后期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 2003 (01) .
油田应用 篇2
一、磕头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在油田抽油设备中,以游梁式磕头抽油机应用最为普遍,数量也最多,但是,传统的磕头机普遍存在着启动冲击大,运行耗电多,大马拉小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加之油井情况复杂,稠油、结蜡、沙卡现象较多,断杆、烧电机等现象经常发生,对电动机没有可靠的保护功能,设备维修量大,为此,急需对现有的抽油机设备进行改造。
当磕头机工作时,驴头悬点上作用的载荷是变化的。上冲程时,驴头悬点需提起抽油杆柱和液柱,在抽油机未进行平衡的条件下,电动机就要付出很大的能量。在下冲程时,抽油机杆柱转而对电动机做功,使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抽油机未进行平衡时,上、下冲程的载荷极度不均匀,这样将严重地影响抽油机的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和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恶化抽油杆的工作条件,增加它的断裂次数。为了消除这些缺点,一般在抽油机的游梁尾部或曲柄上或两处都加上了平衡重。这样一来,在悬点下冲程时,要把平衡重从低处抬到高处,增加平衡重的位能。为了抬高平衡配重,除了依靠抽油杆柱下落所释放的位能外,还要电动机付出部分能量。在上冲程时,平衡重由高处下落,把下冲程时储存的位能释放出来,帮助电动机提升抽油杆和液柱,减少了电动机在上冲程时所需给出的能量。目前使用较多的游梁式抽油机,都采用了加平衡配重的工作方式,因此在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两个电动机运行状态和两个发电机运行状态。当平衡配重调节较好时,其发电机运行状态的时间和产生的能量都较小。
游梁式抽油机的变频改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数(可由原来的0.25~0.5提高到0.9以上),大大减小了供电电流,从而减轻了电网及变压器的负担,降低了线损,可省去大量的“增容”开支.这主要集中在供电企业对电网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为避免电网质量的下降,需引入变频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减小抽油机工作过程对电网的影响。在前期井中,由于刚开采,储油量大,使用变频器运行至65HZ,频率提高了1/3,相应地电机转速提高了30%,其采用油量也相应提高,其综合采油率可比工频情况下多采油20%,工效提高了1.2倍,很受油田采油工的欢迎。
(2)以节能为第一目标的变频改造,
这点较普遍,一方面,油田抽油机为克服大的起动转矩,采用的电动机远远大于实际所需功率,工作时电动机利用率一般为 20%~30%,最高不会超过50%,电动机常处于轻载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抽油机工作情况的连续变化,取决于地底下的状态,若始终处于工频运行,也会造成电能浪费。为了节能,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需进行变频改造。在中、后期井中,由于井储量减少,电机若仍工频行,势必浪费电能,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而我们采用降低转速的方式,减少冲程,一般将变频器的频率运行至35-40HZ之间,这样电机转速下降了30%,加之采油设备一般负荷较轻,节电率可达25%左右,而且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无功损耗。
(3)变频器具有软启/软停功能,在电机启动时,减少了对抽油杆的机械冲击,对稠油、结蜡、沙卡、等都能效地进行保护停机,以保护电机及机械设备,减少维修量,防止断杆,变频器对过压、欠压,过载、短路及电机失速都能可靠地保护,对延长电机的寿命,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由于实现了真正的“软起动”,对电动机、变速箱、抽油机都避免了过大的机械冲击,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停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提高电网质量和节能为目的的变频改造。这种情况综合了上面两种改造的优点,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抽油机的技术发展
第一代:最先的抽油机主马达主要是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运行缺点就是没有调速功能,只能保持一个恒速,严重影响产油量。这种不带保护的抽油机电机控制方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代:由于直流电动机的面世,也加快了直流电机在抽油机上的应用,从而替代了异步电机的使用。采用直流调速的方法明显的优胜三相异步电机,产油量也高了许多;但直流电动机成本比较高,其调速性能也不是很理想。
第三代:采用变级电机调速,就是改变电机极对数来达到调速的目的,常采用4/8/32极多速电机实现。但其装置比较复杂,占用空间也比较大,设备寿命短,稳定性不太好。
第四代:变频调速技术,由于变频调速技术已成为节能及提高产品效益质量的有效措施,油田中变频器应用在游梁式抽油机已经非常广泛。由于油井的类型和工况千差万别,井下渗油和渗水量每时每刻都在变.抽油机的负载变化是无规律的,故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使抽油机的运动规律适应油井的变化工况,实现抽油系统效率的提高,达到节能增产的目的。
电潜泵在新滩油田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电潜泵;抽油井;选型配套变频技术
电潜泵机组的合理选井选泵,是保证其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效能,油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在电潜泵机组的实际选井选泵过程中,某些认识有可能忽视一些重要的应用条件,导致选择结果不利于电潜泵机组的合理、稳定、可靠地工作。因此,下面就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油井产能分析与预测
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油井产能的预测。产液能力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所设计的电泵井系统的工作性能。预测产液能力的方法有IPR曲线法、VOGEL方程,PI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1],系统设计时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一般情况下,采用广义IPR曲线进行油井产能分析与预测。
(2)高含水条件下(含水率>70%),采用PI方法进行线性预测;当含水率>90%时,可不考虑产液乳化;泵吸入口压力大于等于0.7MPa。
(3)含气条件下,选择泵吸入口压力大于等于井液饱和压力。
(4)若未知油井饱和压力,综合考虑产液含水、气、油比的大小,应用无因次IPR曲线和PI曲线分别求得油井产能,然后与该井开采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必要的加权修正。
(5)可根据一定周期内的已知油井采油指数曲线变化趋势,拟合油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电潜泵采油排量。
2.机组选型优化与配套
已知预测产液量和扬程后,即可对电潜泵机组进行选型。下面就机组选型优化与配套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1泵的优化选型与配套
2.1.1泵轴功率
最好的做法是根据选定泵型的排量系列[1],用对应的单级叶导轮最大轴功率而不是高效点的单级轴功率来求得泵轴功率。若采用大批整机试验得到的实测泵轴功率统计值,则能更加准确计算所选泵型的轴功率。建议采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泵轴功率。
2.1.2泵有效工况区
由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知,泵存在一最优的高效工作点,包含该点的小区域构成离心泵的有效工况区。对全浮式叶导轮来说,在有效工况区内工作意味着叶轮不会因液压失衡而产生上磨或下磨,大多数情况下,泵往往在偏离高效工作点的一定区域内稳定工作。因此,必须对此区域内部及其边界排量、扬程、轴功率进行综合分析与验算。
2.1.3泵轴载荷
多数情况下,泵轴承载能力没有问题。当泵的排量较大、扬程较高时,泵轴启动载荷明显增加,此时应核算泵轴承载能力。
2.1.4泵沉没度
泵的许用沉没度不仅满足离心泵本身的吸高要求,而且避免井液分离出过多自由气进入离心泵。因此,在离心泵选型時,如没有对应于额定排量的泵型,最好采用小一号的泵型,但应根据预测产量对应的扬程要求来计算叶导轮级数,从而使泵沉没度长期保持不变。
2.1.5泵工作的稳定性
对多节串联离心泵配置,当单节泵壳体长度显著不同时,泵易振动,严重时会引起连接螺钉疲劳破坏断裂,使机组掉井。所以,应当尽可能均匀分配多节泵壳体号。
2.2附加功率损耗
小排量、高扬程机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用在保护器和分离器上的附加功率损耗与离心泵轴功率相比占据较大比例,有时这类功耗可达离心泵轴功率的15%以上。
2.3潜油电动机配套
潜油电动机配套除了满足功率匹配外,还应考虑如何保证自身散热条件和降低潜油电缆的压降损失。为了保证自身散热,建议潜油电动机外壳流体流速大于0.3048m/s。为了降低动力电缆压降损耗,建议优先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电动机。对于大功率电潜泵机组,还要考虑电动机轴承载能力校验问题。在套管内径足够大的条件下,优先采用大直径潜油电动机。
2.4动力电缆选择
动力电缆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3个主要因素:
(1)确保电缆电压降损失不影响潜油电动机启动电压。
(2)确保电缆与套管之间有足够间隙。
(3)确保动力电缆绝缘等级足够。
3.油井高温问题
常规电动机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井温)105~115℃,由于涉及到井下电力传递绝缘性能和电潜泵机组运动副热效应,在高温油井(井底温度>115℃)中的电潜泵机组应用问题一直属于电潜泵应用难题。选井选泵时,除了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高温潜油电动机外,对潜油电动机和电缆的规格尺寸选取还应有特殊要求。
4.油井含砂、含气、机组变频变速及软启动
电潜泵机组在含砂油井的应用问题较多。尽管目前已经出现各种类型的防砂电潜泵如目前新滩油田使用的宽流道耐砂泵,但其使用寿命距离我们的需求还很远。在含砂油井电潜泵选井选泵过程中,需要明确井液含砂量、酸溶性、砂粒度、石英砂含量、砂粒几何特性等。上述参数可以通过试验取得经验数据。如果上述数据不全,应当谨慎考虑是否下防砂电潜泵。
在潜油离心泵吸入口处,当自由气与产液的体积比达8%~10%时,泵的工作性能开始恶化。因此,在选井选泵时,需考虑加装气体分离器。通常单节旋转式分离器分离效率可达90%,当预测由井油气比较高时可采用两节旋转式分离器。此外,需要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的防腐机组和电缆材料。
电潜泵机组的变频控制允许机组转速在额定转速附近上下变化,从而使机组与油井工况最佳,达到稳定生产和系统节能的目的。由于离心泵变频参数满足相似定律,所以泵工作参数随频率变化而显著变化。为此,进行机组变频匹配选型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离心泵的额定排量参数必须介于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各自对应的排量值之间。
(2)采用变频装置后,变频电性能可能导致潜油电动机发热量增加10%以上。因此,变频机组电动机选取应遵循前述高温电动机的参数选取原则。
5.电潜泵抽油井系统效率
电潜泵抽油井的系统效率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选井选泵时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离心泵的水力功率或者降低电动机的输入电功率,均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电潜泵机组优化。
(1)对不同类型的潜油电动机与离心泵组合,优化匹配参数,从中选出最佳配套。
(2)采用变频技术,对给定机组进行工作参数调整和优化。
6.结论与建议
(1)电潜泵是新滩油田最主要的采油方式,电潜泵选井选泵工作是确保电潜泵抽油井高效生产、机组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灵活掌握正确的选井选泵原则。
(2)建议加大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相关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选井选泵方法,提高选井选泵水平,确保电潜泵机组高效、稳定、长期、可靠地工作。
(3)针对新滩油田出砂严重和油田高效、高速开发实际,建议加强防砂技术及高效耐砂电泵机组研究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毕玉芬.石油工业对电潜泵的新要求.国外石油机械,1996,02.
油田应用 篇4
1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管理的应用需求
安塞油田矿区地形复杂多变、水系错综交叉, 油田管线、站库、井场等油田设施与其周围地形地貌关系极为复杂, 地面建设经年累月, 地面工程实施难度大、任务庞大, 需要面对大量冗杂的信息, 这些信息表现为多系统、多层次, 因此需要统一的平台集中存储与管理地面工程数据, 以满足油田生产各个管理环节的数据支撑需求。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为石油企业建立数据和信息资产管理体系, 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的获取、统计、分析, 为地面工程的施工部署和规划设计、生产调度管理、管网流程改造提供准确、全面数据支持, 实现地面工程工作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科学化,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撑环境。
油田地面工程数据库是一个以信息共享为目的的集油田地面工程现状管理、产能建设地面工程管理、新技术管理和地面工程勘察设计、规划决策、工程建设优化运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的数据库。需要收集、管理海量的图形和属性数据资源, 为将这些大量的数据快速无冗余地入库, 并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和更新, 都采用图形和属性的一体化建库, 基础地形数据和油田专业数据按相关标准进行统一命名和编码入库, 基于Oracle构建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 数据能够支持AutoCAD、Arcinfo、Mapinfo等不同GIS格式数据的转换, 充分解决了地面工程数据图形输出与数据快速查询及数据维护的问题。
2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框架结构
2.1 系统整体架构
整个地面工程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分为五部分:现场勘测油田专题数据、油区基础地形图数据建设、数据处理及入库、系统软件开发、地面工程专题图输出。
2.2 数据库建设
1) 基于Oracle构建油田地面工程数据库,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
2) 基础地理数据和油田专业数据按统一标准进行命名和编码入库;
3) 方便和其他平台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实现资源共享;
4) 实现统一、标准的中石油图例符号管理。
2.3 软件架构
系统软件架构采用三层架构方案设计, 逻辑结构分三层:基础数据层、数据服务发布层、系统应用层。
基础数据层:采用Oracle数据库, 包括三维影像地形数据、油田各体系专业数据以及系统的属性数据。
数据服务发布层:用于发布二维、三维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主要实现油区地图数据的网络发布, 通过口令和密码实现WEB浏览油区的二三维地图数据。
系统应用层:主要根据各业务单位的需求开发业务应用系统, 规划设计、勘探开发辅助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生产调度、应急指挥等。
3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实际应用
3.1 管道地图网络发布
基于油田内网, 输入系统登录口令密码, 即可查看自己权限内的管网走向, 实现管网叠加影像地图直观展示, 实现基于地图的管线定位、信息检索查询、地图名称定位、坐标定位。
3.2 管线评估
根据管线投建的年限、腐蚀情况、历史穿孔记录、穿跨越敏感区域等综合情况进行管线的评估, 自动分析把管线分级显示, 为管线的重点监控及更换管线提供决策依据。
3.3 管线埋深、特征点数据信息查询
集中存储管理、跟踪管网的运维属性数据情况, 管网腐蚀状况、检测点、关键点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可以基于地图查看管线的埋深数据、穿跨越道路点、管桥、管带、裸露点等特征点的数据查询。
3.4 规划设计
可以基于地图测算长度、高程、场站占地面积, 实现井场站库的施工部署和规划设计, 为地面工程建设、产建施工部署、管网流程改造、管线设计提供管理便利。
3.5 管线应急分析评价
系统应急管理实现事故点准确定位及事故影响区域评价, 通过流程分析、应急资源分析及应急预案为领导应急指挥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
3.6 重点导航
实现在油区三维场景下重点对象的导航浏览, 如应急库、重点站库、安全隐患管线等, 信息查询支持视频、相片、文档、图片、音频等多种格式。
3.7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 数据支撑数字化建设
把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关联、互通、共享, 建立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数据支撑数字化建设。
1) 数据分布式管理。
2) 专业数据专业维护。
3) 共建共享、服务分布。
4) 服务门户、权限管理。
3.8 数据维护
1) 实现油田专业数据分类维护管理, 包括数据的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2) 用户按单位授权进行数据维护操作, 防止对其他单位数据进行误操作;
3) 对所有用户维护操作进行记录, 使误操作的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4 结论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随着数据库、网络、计算机、3S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向着地面工程数据精准化、多维化、标准化和信息应用系统集成化、平台网络化、图形可视化、系统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栋, 邱国峰, 郑春燕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应用与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河, 李舟波, 王祝文.GIS在油气勘探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3]王子煌, 陈秀万.油田生产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油田地面工程, 2008.
[4]翰林, 王海文, 邹群等.基于网络的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
油田应用 篇5
【关键词】 油田企业;精细化管理;途径
1.前言
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缓解当前社会资源短缺矛盾的需求, 还是适应经济市场各种多样化需求的有效策略,特别是企业强化各项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所以,对于我国的油田企业而言,更应该将精细化管理看做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
2.油田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促使整个油田企业高速运行的一个核心工程。我国的油田企业要做大、做强, 必须是要高效地应用新技术、文化等之类的软实力进行指导以及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唯有对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有深刻理解的企业家以及企业的管理者,才有可能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有效地进行精细化管理[1]。精细化管理精髓在于油田企业要全面把握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及解决好质量精品和零缺陷间的关系, 构建保障质量精品的体系, 不断为企业创建新品牌铺垫好基础,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而其精密在于油田企业的内部所有部门之间或者各工作环节之间,所需要的分工合作,都需要十分精密。除此之外,和企业的生产、发展所在的环境之间的适宜性也需十分精密, 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机构、消费者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精密。随着现阶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精耕细作会逐步成为油田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对提升油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十分重要。面对当前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对手, 油田企业的做强做大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影响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较多, 可是内部管理仍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2]。油田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及时洞察到经济市场的相关变化,如何有效拓展自身的利润源,如何有效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等等,均是需要企业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不断强化而实现的,所以说,油田企业进行精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3.油田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相关方法
3.1改变管理观念,辨别“五个”关系
理论往往是来源于实践,而思想常常是支配着行动。油田企业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首先必须是要端正对精细管理的思想认识辨别如下“五个”关系: (1)自信和自满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市场的竞争中,不仅要时刻保持自信,但切记不可自满。(2)创新和守旧之间的关系。在信息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因此唯有树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才可在竞争中稳操胜券。(3)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认识掌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利弊,树立长远发展观。(4)精细化管理和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运用精细管理相关的方法及理念,将其他各项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可相得益彰。(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同时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效益[3]。
3.2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各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企业各级领导应对精细管理的实质有个深刻理解,全面分认识到油田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切实把精细管理直接规划到重要工作日程中,坚持不懈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应该建立油田企业的精细管理专门部门,全面负责精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决定等,还要具体负责到相关组织的实施以及运行考核等管理工作。企业应进一步确定目标以及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控制及开展等,能够形成覆盖本企业油田的相关精细管理工作的组织网络。
3.3构建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
为构建和油田企业实际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有步骤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对已有的运行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率和执行率以及各部门的职能、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所具有的实用性展开全面的清理。(2)以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思想为根据,分专业、系统以及职能的对项目以及组成要素等相关的管理体系加以梳理以及归纳。(3)在第二点的基础上,构建一整套和油田企业发展相适应,而且又符合精细化管理实质的特色管理体系。
3.4完善企业的长效机制
为确保精细管理可以有效运行,就必须不断完善油田企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抓根本工作。注意分清缓急轻重,切实掌握根本要素。(2)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必须要取信于职工。(3)重视全过程的管理。要全方位地关注各项管理细节的工作。(4)建立健全“四机制”:①管理机制,强化协调,进一步明确落实相关责任。②激励机制,注意厂务公开、公正。③预警机制,重点掌握全体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而展开理性的分析。④创新机制,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教育途径,不断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⑤考核机制。唯有考核到位,油田企业的精细管理才会得到保障,所以应建立权责明确、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项管理工作真正有效开展。
4.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在深刻认识到油田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完善管理体系等精细管理方法,才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连民. 论国有国际化石油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
[2] 南剑飞, 赵丽丽, 张鹏, 董亚妮. 油气安全监督企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 2008, (06) .
[3] 王爱军. 精细化管理是石油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模式[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 (06) .
(作者单位:
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分公司)
油田应用 篇6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油田中的大量应用, 使得数字化油田建设得以实现。特别是随着油田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大量的自动化监控设备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使得油田原有的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其通信需求, 应当在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油田的数字化水平, 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
1 数字化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原则
1.1 数字化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可靠性原则
油田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通信信息网络的支持, 在网络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以可靠性为第一原则, 并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对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相关性能及所需规格进行指定。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控制上, 不但需要做好对于网络结构的设定, 同时还需要确保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能够具有良好的安全控制性, 并在以上安全设置中注意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对于隐私性的保护。
1.2 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技术的先进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中, 在进行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做好先进技术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使用。油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做好对于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发展油田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正常发展。因此, 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选用技术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从而确保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在进行油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信息系统建设的预期目标。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技术的先进性选择需要从信息网络系统整体构架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入手, 并做好对于相应配套产品的选择与后期升级改造方面的考虑,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并从油田的实际需要及后期规划出发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
1.3 设立统一的标准
在我国的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注意做好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统一性。由于油田事业的特殊性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使得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统一的标准, 并将其落实到整个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构架设计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内部优化上。同时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标准的统一在做好油田信息网络整体优化的基础上还能够为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的后期管理带来较大的便利。方便后期为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来对油田通信信息网络进行管理。
2 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技术力量相对欠缺
由于我国在油田通信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力量不足致使我国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中存在着经验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一般性问题, 可以根据以往的知识来摸索进行解决, 并逐步完善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所需的技术体系, 但是对于一些根本性的、特殊的问题由于自身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技术中的局限性使得无法解决问题, 从而使得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企业建设。
2.2 缺乏对于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
任何行业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 在我国的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中, 由于油田事业的特殊性及专业性致使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无法针对性的对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的需求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法律, 从而使得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缺乏合理的、专业性的法律保护, 致使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在法律层面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当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时将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安全, 从而造成了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的缺失。
2.3 并未建立统一的油田通信信息标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加大了在油田建设的投入力度, 使得在油田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尽管油田开采、冶炼等企业在油田经济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各企业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的需求与要求不尽相同, 造成在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架构设置、技术要求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导致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统一标准迟迟无法达成, 从而使得油田在对外宣传和传播时存在较大的不便与误解, 对油田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额外的麻烦。
3 做好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为提高油田的数字化建设首先需要明确油田数字化对于油田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在数字化油田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及油田的远期发展规划共同来制定出合理的油田数字化方案, 在完成了数字化油田建设方案后要对油田进行技术摸底, 从而为后期的油田数字化建设带来方便。同时在新技术解决方案和流程改进之前, 应当对油田的现有资源进行分析、整合, 并做好现有资源的优化, 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新技术的初始应用对油田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油田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可靠的通信信息网络和数据架构, 通过定义数据在数字化油田系统中如何流动与执行数据标准以确保数据平稳流动, 由于油田生产多处于偏僻的地区, 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发达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 甚至于缺乏可以使用的通信服务, 因此在油田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 并根据需要对网络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递, 并作为决策的有力支撑。
同时还应当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的标准化制定, 并以此减少重复性的定义工作, 有效提高油田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 通过实现油田数字标准化可以有效提升初期数字化油田的平稳以创造更多的效益。在完成了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后应当对油田运行企业进行相应的架构整合以适应新的规范, 油田数字化能力的不但提升将会使用更少的人员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将会使得油田的远程监控操作在油田应用中的比重不断加强。数字化油田的建设是一种战略性的改变, 然而在数字化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对新技术与流程进行完善的测试以使得其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在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初期方案中还需要充分意识到实现数字化油田的初期目标只是油田建设的第一步, 应当不断加强新技术、流程等在油田数字化中的应用, 促进数字化油田的不断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原油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油田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做好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集成与完善是做好油田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文章在分析油田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数字化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油田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分析阐述,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油田的数字化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原油需求的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油气田的勘探及开采水平是摆在能源生产商面前的难题。数字化油田是最近较为热门的一个概念, 其通过将对油田的生产工艺与流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并以此建立起油井开发地质勘探以及油田管理等多方面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库系统, 并通过将工作数据与软件系统相结合构建起完善的油田信息系统, 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数字化油田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油田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章将在分析数字化油田特性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油田的数字化建设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油田发展,数字化油田,建设
参考文献
[1]杨绪亮.辽河油田钻井—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5.
[2]党巍.辽河油田生产运行基础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09, 5.
油田应用 篇7
1 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的丰硕成果
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中, 华北油田在不断地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精细化管理成果。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资源接替不足、稳产难度与成本压力增大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华北油田能够全面地贯彻落实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 始终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细管理的新模式, 并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 不断地优化体制机制、强化对勘探开发的保障, 在艰难地形势下仍然克服困难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新突破, 并在高效管理的基础上, 连年完成了各项业绩指标, 时至今日正在以健康、高效的发展势头走在油田事业的前沿。丰硕的成果与华北油田的精细化管理是分不开的, 华北油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大体上概括为:
第一:全要素经济评价、全方位整体优化以及全过程系统控制, 其本质是突出管理, 促进发展方式地进一步转变, 推进集约化、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其核心内容是以标准与制度为向导, 以风险控制为基础, 以效益最优为最终目标, 组织企业各管理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从而获得高效率、大效益, 并最终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华北油田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做到了科学的决策, 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 努力确保了确保勘探开发投资效果;
第三:加强了统筹预算, 促进生产建设顺利进行。
第四:持续优化体制机制, 让油田得到新鲜活力的补充, 从而让企业上下实现了精细化的整体提升, 让老油田重新焕发了新生命, 可以说华北油田的先进管理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广泛地学习和探讨。
2 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经验在青海油田中再运用的三点建议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 青海油田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优势。第一, 在2011年度的全面精细管理精神贯彻过程中, 青海油田可以说收获了可喜的成绩, 当前青海油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较高, 现场管理气氛浓厚, 具备了一定的人的基础;第二, “6s”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将精细化管理落实的更加细致入微;第三, 在采油、技术工艺方面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分层管理、层层履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 党、工、团建设更是为精细化管理工作上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当前青海油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与华北油田存在一些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入手加以改进:
2.1 切实转变思想,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首先要加强思想方面的工作。精细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是一种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 是企业文化中精益求精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管理有着全面性、全员性以及过程性三方面特点。首先精细化管理要涵盖油田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营销, 从人员聘任到企业决策的制定要实现全面性;其次精细化管理务必要求全员参加, 从细节做起, 统一思想, 才能将工作细化到个人, 细化到各个环节;最后, 精细化管理要贯穿于从勘探到采油再到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精细化管理不断层, 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精细管理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切实地贯彻到日常管理环节中去, 也是将油田的管理工作做细, 加深, 提精, 促使油田企业走出一条精品之路。因此, 作为油田的一份子, 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必须要做到精细, 必须要用宏观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做小事, 从而让全企上下都能够切实转变思想, 为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打好思想基础。
2.2 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控制不力会直接造成执行不力, 控制的严格性、有效性以及精密程度可以说是衡量油田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杆。严格的监控、有效的反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环节。因此, 我们必须要放眼全局, 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对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首先要建立多层级、多回路的检查监督和反馈调节系统;其次要让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大, 要全面覆盖生产的不同环节与层面, 彻底消灭管理死角;最后必须要实施全过程控制,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最后要保障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预警性与前瞻性。
2.3 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大胆地尝试和不断地探索, 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首先要夯实基础, 牢牢抓住基础管理, 细化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 并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细节中, 积极营造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同时还要坚持完善青海油田H S E体系与内控体系, 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理念宣传, 建立各项管理标准, 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让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理念始终作用于上产与管理的全程, 从而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结论
多年来, 在本人的实际工作中, 目睹了青海油田日新月异的变化, 并依据实践积累的经验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华北油田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 结合青海油田的当前发展状况, 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拓展青海油田的精细化管理发展的空间。可以说, 全面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青海油田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不仅关系到油田的实际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不断成长, 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影响着我国经济强国伟大战略构想的最终实现。可以说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 只有完善油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能保障油田的高效生产与运行。因此, 我们必须要立足于青海油田当前的实际情况, 积极学习兄弟油田的先进管理经验, 要将宝贵的管理精华更好地作用到青海油田的精细化管理中来, 在理解与消化的过程中再不断与自身的管理经验相融合, 从而探寻一条适合于青海油田自身发展的特色精细化管理道路, 并最终通过切实有效的精细化管理, 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全新的经济形势也为我们青海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诸多的弊端。因此在这一时期, 精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本文则结合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的成功经验, 从青海油田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加强青海油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华北油田,青海油田,精细化管理,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雷海兰.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篇) [N].德阳日报.2005.1l.18.[1]雷海兰.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篇) [N].德阳日报.2005.1l.18.
油田井下打捞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8
一、油井打捞技术中打捞工具的选择应用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油田井下打捞时,最为关键的是打捞工具的选择,根据打捞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类型,选择相应的打捞工具,只有这样,油田井下打捞技术才会提高。 井下落物类型一般有四种:管类、杆类、绳类和小件落物, 这类落物的特点是数量多不易打捞干净。因此在进行打捞之前,首先要确定打捞物的具体位置和卡点位置,在进行打捞时,要注意井下水眼的畅通,防止水眼堵塞。
1.管类落物的打捞
管类落物的打捞应遵循“套、磨”的原则,根据卡点的位置以及卡钻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打捞所要选择的工具, 同时要考虑工具的安全性、可退性。在进行卡点以上落物部分打捞时应注意上紧井内的管柱丝扣,避免上提过程中出现脱扣情况,造成打捞工作的复杂化。管类落物的打捞工具有倒扣捞筒、捞矛、接箍捞矛、公锥以及母锥等[1]。
2.杆类落物的打捞
杆类落物,其打捞技术多用在打捞落井油杆和加重杆, 适合于外捞。外捞时应清楚鱼顶位置和结构,具体位置应确认无误。打捞工具有抽油杆打捞筒以及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三球打捞器等。
3.绳类落物的打捞
绳类落物主要包括钢丝和电缆的打捞,应根据落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内外钩或加工合适的工装工具进行打捞作业。第一种钢丝的打捞,钢丝由于弹性好很难控制其运动方向。油井中打捞刚丝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较为简单, 是在特制的油管内进行打捞,使用一个钩状物将钢丝打捞出来,虽费时费力,但使用方便;另一种方法是起油管打捞,将钢丝用专业工具卡牢并上提,上提时由于设备马力大,不易掌握,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挥[2]。在剪断钢丝时, 要防止钢丝弹起发生意外事故。此种方法虽较为复杂,但能彻底将钢丝打捞干净。第二种电缆的打捞,电缆打捞时应注意立即封闭井口,防止其他小件物品落入井内造成问题复杂化。当电缆落在井内油管较深位置时,应将井内油管上提,方便下放打捞电缆的管柱[3]。
4.小件落物的打捞
小件落物,诸如钢球、钳牙、井口螺丝等,这种落物在油田井下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打捞时可选择强磁打捞器、 抓和反循环打捞篮、闭窗捞筒等。在进行井下落物打捞时, 应根据落物的不同类型以及井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工具。
二、提高油田井下打捞技术的建议
1.制定一套完善的油田井下落物打捞制度手册
油田井下打捞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作业,在油田工作的工人们需要这样一套制度手册来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实际操作井下落物的打捞。对于油田井下打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工作人员都可以记录在册,以便完善打捞制度,供后入职的员工借鉴。
2.完善配套设施设备,提高相应的工艺水平
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功效,针对不同的落物,将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套完整的配套设施对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一套完整的设备并不一定能保证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油井打捞工作人员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定期组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设备掌握水平。
3.引进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理论,创新油田井下打捞技术
井下落物打捞看似简单,实际操作时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油田井下打捞技术,首先就要转变工人的传统观念,加强先进技术和理论的学习,紧随国际油田开发的脚步,研究出一套适合我们国内的油田井下打捞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打捞工人们的工作强度。
结束语:油田井下打捞直接影响着石油开采能否顺利进行,而随着我国油田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开发的压力不断增多,油田的情况愈来愈复杂,井下落物给油井打捞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总而言之,石油产业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不断加强对井下作业打捞技术的研究,缩短打捞时间,提高油田开发的工作效率,这对保证油田生产作业的顺利展开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杰.油田井下打捞作业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3,20(10):160.
[2]张延开,白永占,刘艳伟.石油系统井下作业打捞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5(33):135-136.
油田采油管柱技术应用分析 篇9
1 采油管柱技术现状分析
采油工程中所使用的管柱是组成采油机械系统的主要部分, 管柱能够将油井中的原油举升至地面。为了适应不同的采油需求, 目前已经出现了针对稠油开发及普通原油开发的专业采油管柱。在开采普通原油时可以选择的采油管柱类型较多, 我国各大油田常用的普通型管柱主要为有杆泵管柱, 此类管柱的组成部分包括丝堵、筛管、抽油泵、抽油杆及油管[2]。由于在开采原油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储层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存在低渗透及高温高压问题, 所以利用采油管柱开采原油时应注意在合理勘探油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选用适宜的管柱技术, 以保证开采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 当油田当中的原油剩余量较少或油田本身的储量较小时, 会对采油管柱的实际效率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充分重视改进当前的管道工艺技术, 降低储量因素及原油剩余量因素对管柱开采效率造成的影响。
2 油田采油管柱技术应用分析
2.1 液压调控采油管柱的应用
2.1.1 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
将液压调控采油管柱应用于非均质油井的采油施工中, 可以使原油分层开采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液压调控管柱由坐封滑套、液压开关器、柱体支撑器、筛管丝堵、丢手接头以及封隔器组成。在应用该管柱进行采油时, 油层被封隔器分为不同的层段, 各个层段之间被卡开;不同的油层段有着相对应的管柱段, 管柱分段由开关器进行调节。当管柱入井时, 相关人员负责记录好开关器的开关状态, 以便能够分析油井含水量及生产层情况。入井后及时投球整压, 以便定时完成丢手。丢手后将上部管柱起出, 并同时下入生产管柱。如在采油过程中发现液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含水量, 则应在适当的调层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开采。调层的过程中应使管柱保持静止状态, 并利用套管将液体泵入油井当中;如泵入压力超过8MPa, 则开关器便会自动调整管柱的生产层。
2.1.2 技术指标要求及工艺特征
液压调控采油管柱技术可在5.5in套管及7.0in套管中使用, 管柱坐封压力值要求为12MPa~15MPa;当采油温度为130℃~150℃, 且油井压力范围在30MPa~50MPa之间时均可采用液压调控管柱进行施工。另外, 在采油时应保证管柱的支撑力在45k N~65k N之间, 而解封力度应为25k N~45k N;如油井中存在找堵水层, 则应确保水层低于3层, 以免对采油效率造成影响[3]。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液压调控管柱技术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 无需将堵水管柱起出, 便可以直接完成检泵操作, 有利于简化采油步骤;第二, 可以一次完成找水堵水及采油工作, 能够显著提升换层开采效率;第三, 液压调控管柱技术采用了单流式开关滑套, 能够实现自动关闭, 有利于避免套管中的液体直接侵入油层, 因此可以有效保护储层, 避免油层遭到污染;第四, 此类管柱技术方便于重复换层采油, 且适用范围较广, 在直井、斜井以及水平井当中均可使用。
2.1.3 现场应用效果
在湖北省某油田当中应用液压调控采油管柱的次数共为20井次, 其中一次性完成找水堵水的为15井次;另外5井的地层环境相对复杂, 对储层环境进行分析后进行了相应的抽调层施工, 最后成功实现找水堵水。20井的采油工作均较为顺利, 开采成功率为100%, 开采深度已超过2500m。
2.2 锚定支撑采油管柱的应用
2.2.1 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
锚定支撑采油管柱的组成部分包括支撑器、筛管丝堵、丢手接头及封隔器等。在应用锚定支撑采油管柱进行施工时, 应预先将封水管柱接好, 接好之后要核实管柱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相符。完成以上操作后, 可通过利用液压将封隔器封好;当封隔器被密封后油井中的水层与油层就会被分隔油套自动分隔。在水层与油层被分开的同时, 套管可以有效支撑管柱, 因此能够有效避免管柱下滑。如采油时井内液压超过20MPa, 则可以将坐封球座打开, 以便使管柱与生产层实现连通;生产层与管柱连通后可将钢球投入油管, 并同时向油管施加一定的压力, 当套管中出现返水时, 便可以停止施压并及时丢手[4]。丢手后堵水管柱与传送管柱便会自动分离, 随后将上部管柱起出及下入即可。
2.2.2 技术指标要求及工艺特征
锚定支撑采油管柱可在4in套管、5in套管、5.5in套管及7.0in套管中使用, 在采油时可承受的压力在35MPa~50MPa之间, 坐封压力一般在15MPa~18MPa之间;对支撑力的要求为50k N~65k N, 解封力要求为30k N~50k N, 对于作业环境温度要求则在130℃~150℃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锚定支撑采油管柱技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由于采用了分层式及自动平衡式管柱结构, 因此可以避免采油过程中封隔器、生产管柱及堵水管柱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第二, 该技术使用了相对稳定的支撑器, 保证封隔器与管柱之间具有足够的锚定力, 因此能够有效预防管柱下滑。此外, 支撑器在支撑采油管柱时主要依赖于自身弹簧片与套管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因此可以避免损伤套管。
2.2.3 现场应用效果
在湖北省某油田中应用锚定支撑采油管柱技术的油井为52井次, 成功率已超过90%;在52井中, 深度最大的为3604.6m, 最长卡堵段为308.8m。此外, 在应用该技术进行采油时, 中部油层温度最大值为150.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采油管柱是支撑采油工程建设及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由于不同的管柱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及不足各不相同, 所以应重视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采油管柱技术。在实际采油施工中还应注意积累经验, 并注意引进试验成功的管柱技术, 从而为原油开采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摘要:应用相对科学及合理的采油管柱技术是保障采油工程、油田勘探工程实现发展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提升原油开采效率及开采水平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重视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对管柱技术进行优化。为了能够完善当前的采油管柱技术, 本文分析了采油管柱技术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油田采油管柱技术的应用方法, 包括液压调控采油管柱的应用及锚定支撑采油管柱的应用, 具体应用内容为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 技术指标要求及工艺特征, 现场应用效果。
关键词:采油管柱,油田,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平.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软件在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31 (12) :252
[2]张威.解析高含水率断块油田同井井下采油注水设计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8) :149
油田应用 篇10
摘 要: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容易挥发的气体,通过油田集输管线把油气输送至各个油田处理站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事故,严重威胁着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成为能源开采的重要内容。文中以集输管线安全管理系统的结构入手,介绍了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的泄漏事故预警、紧急告知等功能,为从事油田安全管理指挥者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油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应急系统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油田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因缺乏与经济建设一同发展合理的安全管理与应急措施,致使石油天然气灾害事故频发。如何做好集输管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在泄露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及时控制,减少对人员及财产的损失?研究我国一系列重大泄露事故救援情况可知,我国含硫油气矿应急处理问题十分明显,尤其应急指挥中指挥人员不能快速获取辅助决策信息,导致制定的应急决策不及时、影响应急行动的效果。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及时准确的为指挥者提供多方面的地理或空间信息,在预防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概述油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
随着油田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同时,油田生产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油气具有容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集输管线是对油田各个油井生产的原油或天然气实施收集或处理,并依此输送至油库或压气站的管线通道,主要划分为收集和运输两个环节。但油气输送中容易发生泄漏事故或其它紧急事故,根据这方面的要求,在考察油田管理系统及运行效率之后,合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出拥有先进管理技术的安全管理应急系统,加大对集输管线安全性实施管理,同时,可以提供各项所需信息,在发生油气泄露或其它意外事件时,有助于管理人员快速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
集输管线安全管理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例如:企业经营的业务类型、智能化技术水平等等,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要求提供各项服务功能。GIS系统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展现气井、管线等部位准确距离和附近地形,并借助系统的统计查询功能对油田铺设管线、配置的气井、生产数据等信息进行统计查询,便于生产管理者及时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也能有效分析生产中发生的异常点,为生产运行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系统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实现业务管理需求、应急决策支持及智能化技术为一体的思想,依据数据分类服务器类型不同,系统的主要模块有:泄漏事故预警模块、紧急通知模块、人员疏散模块等,各个模块与数据接口相互连接并把获取的信息处理后传输到各个机构,各项设备互相合作实现设置的管理功能。
2 油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及应急系统的应用
为防止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的设计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目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在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开发油田集输管线管理和应急系统,达到高效、快速整理并采集信息的效果。
2.1 管线建设范围内群众的安全防护
油田集输管线铺设范围较大,情况极其复杂,对其展开管理比较困难。想要确保管线建设区域居民的安全,也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据该管线建设区域人口的密集度、设置的建筑物、管线输送量等情况,对应急系统内居民的安全实施分级。安全管理和应急系统丰富的功能,贯穿整个油田开发工作始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急系统,在整体上形成完善的防护功能,提升管线铺设范围内外人员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坏环境。
2.2 泄露事故预警系统
应急系统根据专门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对泄露点地理位置、地形道路、建筑物、石化装置、输气管道、应急资源等数据展开数字化编辑处理。设置针对集输管线泄漏配置的信息预警系统,确保集输管线安全运行。管线输送过程中输送物泄漏也对管线附近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管线线路中设置全程监控成本较高,此时电子卫星气象技术是关乎泄漏事故预警系统的主要工具。集输管线设置的预警装置必须依据管线出现泄漏事故时,泄漏物对环境大气成分、湿度及其温度产生的影响展开信息采集,准确反映管线发生泄漏状况,并对泄漏事故进一步发展进行监控,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应急处置。
2.3紧急通知模块
集输管线发生泄漏或其它紧急事故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的严重性及牵涉范围进行分析、判断,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对事故波及范围进行分析后,及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应急通知,如:地理信息系统、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等等,把发生事故的信息快速扩散,促使在这一范围的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并做好一系列应对办法。
2.4人员疏散模块
如果集输管线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物会严重破坏周围环境,并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危机,这时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尤为重要。在事故发生及其维修时期,必须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依据事故发生的地区人口密度、周围交通情况,快速计算疏散人群所用的时间,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群疏散计划。
3 结束语
总之,做好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相对应的应急响应系统,能有效降低泄漏及紧急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管控手段。
参考文献:
[1]宋新红.沙埝油田集输系统改造项目后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9):12-13.
[2]董妍,李東,察胜田,等.输油管道安全管理探索[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208.
[3]于继刚,陈雷.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及相关应急系统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7(3):206.
油田应用 篇11
1 TT-DJ复合调堵剂特性
1.1 TT-DJ复合调堵剂组分
(1) 结构形成剂;功能:快速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2) 胶凝固化剂;功能:使化学堵剂形成高强度的固化体
(3) 膨胀型活性填充剂;功能:强化堵剂固化体的界面胶结强度
(4) 活性微晶增强剂;功能:使固化体结构致密, 强化固化体本体强度和界面胶结强度
(5) 活性增韧剂;功能:提高堵剂固化体的韧性, 提高界面胶结强度
(6) 性能调节剂;功能:调节堵剂的初终凝时间
1.2 作用机理
化学堵剂进入封堵层或套管破损位置后, 引用结构形成剂快速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技术, 快速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有效地滞留在封堵层内;在井下温度和压力的养护条件下, 应用活性剂自增强、自增韧技术, 通过有机和无机材料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 能够在封堵层位形成抗压强度高、韧性好、微膨涨和有效期长的固化体;在各种油水气井堵漏工况下, 应用界面固化胶结技术和固化体自膨胀技术, 能将周围介质胶结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与所胶结的界面具有较高的胶结强度, 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有效期;配制的堵浆流变性能好, 固化时间可调, 便于安全施工。
1.3 同常规水泥及同类堵剂的对比 (表1.3)
TT-DJ堵剂和常规水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 水泥浆密度、细度可调, 适用不同孔渗油水井封堵;
(2) 抗温能力强, 适用于深层高温井封堵;
(3) 稠化时间长, 对不易钻塞的井, 可进行冲塞施工;
(4) 具有较强的胶结性, 抗压压力高
2 TT-DJ封堵技术
2.1 高含水层封层
LN3-10井是冀东油田柳赞南区柳25断块的一口采油井。2011年8月该井在生产过程中液量突升, 含水达到99%, 分析认为原挤封高含水层开, 需要重新挤封, 讨论措施后定为对全井段笼统化堵重新补孔生产 (如图示) 。但本井化堵井段跨度大层系多 (1840.2-1999.0m, 17.2m/6n) , 储层物性表现为高孔中渗 (28.29%-32.91%, 270.63-527.03m Dc) , 且现场测吸收量时漏失严重, 双泵车不返液。这类井的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大跨度多层系井层间异性大, 不能保证每个小层封堵效果, 且漏失严重, 堵剂用量不好控制, 太少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太多会有堵剂从油套环空上返造成“插旗杆”井下作业事故的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 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方案: (1) 挤堵剂前对油套环空反补水, 防止堵剂上返至环空 (2) 配制了高密堵剂前置的段塞, 争取对高渗透层一次封堵成功。施工过程中无异常, 侯凝48小时后, 试压12Mpa合格。
2.2 低渗透层封堵技术
G5-14井为冀东油田高深北区高5断块的一口采油井。2011年6月该井含水达到98.1%, 对其测PNN后决定补孔当前生产的高含水层补孔新油层 (如图示) 。该井面对的封堵难题是:封堵层表现为中孔低渗, 常规密度堵剂 (比重1.8左右) 因其流变性差粘度高, 难以深入地层, 不能保证封堵效果。采取的针对措施是:应用细粉材料, 大胆配制超低密度堵剂 (比重1.28) , 优化施工设备和参数。整个施工过程顺利, 试压12MPa合格。
2.3 二固封窜技术
G65-32井为冀东油田高中深北区一口油井。2009年8月发现2008年二固后效果差, 决定:射开二固炮眼连同原生产层进行二固挤封。而利用TT-DJ堵剂在二固炮眼和环空中良好的驻留性, 有效地防止了堵剂反吐出环空, 保证了施工质量, 施工结束后试压12MPa合格。
3 经济效益评价
将TT-DJ堵剂和油井水泥、同类堵剂在灰塞长度为100米和单井堵剂用量为20吨的井况下相比较则发现:TT-DJ堵剂比油井水泥单井节约2万元, 比同类堵剂节约16万元。
4 结论
(1) TT-DJ室内评价具有较好的驻留胶结性, 能够达到较好的固结能力和封堵效果。
(2) TT-DJ堵剂在冀东油田各种井况的封层和二固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基本能满足开发生产中各种封堵层施工的需要。
(3) 与其他同类堵剂和油井水泥相比较, 能有效节约成本减少施工工序。
(4) 利用TT-DJ堵剂的优越性, 可以进一步拓宽堵剂应用范围, 达到良好的应用前景。
【油田应用】推荐阅读:
油田应用化学10-14
油田开发及应用05-22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08-18
油田中变频器的应用08-10
浅析计量技术在油田管理中的应用06-30
隐蔽油气藏滚动开发技术在罗家油田中的应用10-17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在油田的应用05-19
博兴县职称论文发表网-油田管理计量技术应用论文选题题目09-07
油田化学10-14
油田废水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