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训练

2024-07-22

智能运动训练(精选12篇)

智能运动训练 篇1

2010年初我院神经内科引进了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康复治疗设备, 取代了之前的人工为病人床上进行的肢体运动, 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体力, 提高了偏瘫病人的康复质量。

1 MOTOmed适应症

多发性硬化、偏瘫、脑瘫、截瘫、帕金森综合症和其他神经方面的疾病以及有行动障碍的患者。

2 MOTOmed能解决的五个问题

(1)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和促进行走的能力。

(2) 智能探测痉挛、缓解痉挛。

(3) 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以及清除下肢水肿。

(4) 对四肢多次的重复运动达到重塑神经功能的目的。

(5) 增强康复者信心, 增强肌肉剩余力量。

3 MOTOmed的三种运动方式

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电机协助的助力运动。

4 MOTOmed使用注意事项

(1) 功能参数的设置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身体条件以及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来调整。

(2) 开始先进行被动训练 (让电机带动四肢) , 进行热身活动。

(3) 开始训练之前, 务必将支撑杆上的螺丝和上肢训练器下的螺丝上紧, 腿或手臂绑好, 安全牢靠。

(4) 如发生疼痛、恶心的话、训练必须马上停止。

(5) 当踏板正转着的时候, 使用者或者任何人都不能对设备进行机械方面的调整和改动。

(6) 只有启动MOTOmed之后才能开始训练, 禁止空转!

参考文献

[1]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2]GB50333-2000《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S].

[3]许钟麟.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等[R].

[4]钱继伦.洁净空调系统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 2009, 35 (5) :265-268

[5]陈祖铭.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问题探讨[J]. 制冷, 2002:48-50

[6]胡树杰, 沈红. 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的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 47-50

[7]李在秋, 安大伟. 无菌病房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质量控制[J].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7:54-56

智能运动训练 篇2

3月7日,华南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全体教师到凤岗幼儿园拓展训练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户外拓展训练。

到凤岗幼儿园地后,全体教师聆听了超能老师教练对相关情况的简要说明和对此次活动的期望后,开始了训练前的热身。老师们按教练的要求每个园分成两小组,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确定了队长、队名、口号和队歌,通过小组风采展示的方式进行PK,达到了合作、交流、自我表现的目的,团体的凝聚力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发展。

接下来的在“合作搭人墙” 更是挑战老师们的心理极限,在团队帮助下上2米高的人墙后,在高空处向下跳,这考验的不仅是胆量,更是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气。活动中,老师们一个个或轻松或颤抖的跳下后,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欢呼,个别有恐高的老师走完“合作搭人墙”后纷纷表示:有时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所以战胜恐惧,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想办法取水考验的是老师们的坚持性、团对合作、长短处的考量,每次老师在取水时,其余的老师都一直在帮助协作、打气加油、提出策略,坚持到底。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体验取水这项运动,但是很多老师都取到了水。

经过一天的拓展训练,老师们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也很有意义。拓展训练结束后,园长总结时表示:本次拓展训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它已经超越了活动本身,其意义更加深远。她希望各位老师要把训练中的体会和收获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不断提升自我。

智能设备,让运动也时尚 篇3

似闺蜜——智能体重秤

量体重乃是一票姐妹最爱,让你欢喜让你忧?不如智能体重秤帮您想想招。

Type 1.智能体脂分析仪

特点:

为日后健身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监控除体重外,身体脂肪率、水分含量、肌肉含量、基础代谢率、骨重等其它身体数据变化,并结合相应App,为日后饮食及运动方向提供合理化建议。

Type 2.智能运动瘦身秤

特点:

测量体重同时,可做健身器械

量完体重很不满,想即刻动起来?等什么!此款体重秤除测量体重、BMI指数、基础代谢率外,还好似户外扭腰器材。以秤为重心点,在无扶手,又需力保平衡的情况下,左右摆动腰肢,不轻松!且可记录热量消耗。随时随地,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

更便携——智能服装

生物识别技术已让一件 T恤能监控每块肌肉的运动数据。你还想拿运动伤害做借口吗?

Type 1.智能运动鞋

特点:

捕捉运动细节,更正确的跑步

鞋嵌入速度及压力传感器,可捕捉平衡、重心等数据,感知用户运动状态,结合相应 App,提供更合理的跑步建议。并可计步、测速、计时。

Type 2.智能运动文胸

特点:

贴近心口,精准检测心率

“维密”也秀出了此类文胸。比传统运动文胸在下围处多了一根心率带,可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还能避免可能出现的某些运动伤害。

超实用——小型装备

小型智能运动硬件已在各领域开花。高逼格,有内涵,良师益友陪您运动。

Type 1.智能手环

特点:

小巧便携,记录运动数据

一般可监测心率、睡眠状况,并记录简单运动数据,如步数、爬台阶数。比起手机 App,便携性更强。且越发向饰品方向发展,适合女性玩家。

还有可记录更多种运动,如游泳、骑行、跑步、高尔夫,数据更精准详细的智能运动手表等着你来爱。

Type 2.智能运动跟踪器

特点:

捕捉球类运动动作,提出个性化运动指导

極其小巧,可安在球杆或戴在手套上,感知手部运动轨迹,记录相应数据。通过不同的App,了解您的某类“球技”。有些 App甚至可提供 360度 3D虚拟化图像,纠正动作,避免运动伤害。已涉及羽毛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诸多体育项目。

Type 3.智能瑜伽垫

特点:

监测垫上动作,即时提供建议

在家也能正确练瑜伽。

智能瑜伽垫的实时压力感应技术能够监测你在垫上的移动。结合App,即时提出改善建议。

好管家——App

强化瘦身知识库;推送提醒;线上互动,调动积极性……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

Type 1.咕咚

特点:

记录每天运动轨迹,热量消耗

提供运动常识,订制训练计划,通过记录并上传每天运动轨迹,找到适合你的运动圈子,相互吐槽、鼓励,持续高涨运动欲望。且支持 Apple的“健康”应用。

Type 2.薄荷

特点:

权威食物库,热量精准查询,让你每餐吃得都明白

贴心管理你每天的每一口摄入,并适时给出合理化建议。更为你专设健康模型,跟踪体重、围度等多位数据。且线上诸多用户分享瘦身经验。

智能运动训练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9年7月—2011年6月晋煤集团总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1.2 一般资料

已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偏瘫患者60例。男37例, 女23例, 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6岁。病程最长4年, 最短1月。脑梗死32例, 脑出血28例。中风恢复期39例, 后遗症期21例。

1.3 纳入标准[1,2]

入选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并经CT或MRI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第1次发病;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引出或引不出病理反射;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 (ADL) 评分40分~60分;近期未服用过中西镇静药及肌肉松弛药。病例剔除和脱落, 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 或末按实验方案规定治疗的病例, 予以剔除。纳入病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出现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实验, 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而影响疗效判断的病例, 作为脱落处理。

1.4 分组

拟采用系统分组设计, 按随机表分为两组。A 组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康复组 (智能运动训练组) 。B组康复组。每组30例。共3例患者脱落。各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情、病程无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方法

1.5.1 智能运动训练组

使用德国智能运动训练系统MOTOmed viva2, 根据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个体异化情况, 利用医学生物传感器, 采集人体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变化, 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患肢等长肌力及关节活动度, 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量化训练, 每次30 min, 6次后休息1日。疗程1个月。康复方法:智能运动训练结束后, 按照Bobath为主的方法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良肢位摆放, 通过挤压、牵拉关节, 桥式运动、跪位、站立位训练, 以拮抗肌训练为主, 打破痉挛模式, 诱发分离运动。每日2次, 每次30 min。并根据患者每周评价情况逐步增加功能训练的内容和难度。每次30 min, 6次后休息1日。疗程1个月。康复组只采用上述康复训练治疗。

1.6 观察指标

1.6.1 患侧肢体痉挛程度测定

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MAS) [3]。分别测定上下肢的痉挛程度。

1.6.2 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测定

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4]。分别测定上下肢的运动功能。

1.6.3 ADL的评定

采用Bathel指分级法评定, 包括10项指标, 大小便、吃饭、修饰、用厕、穿衣、转移、活动 (步行) 、上下楼、洗澡。Bathel指数记分法将ADL能力分为3级:大于60分者为良;6分0~41分为中, 有功能障碍, 稍依赖小于40分者差, 依赖明显或完全依赖。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简表Fugl-Meyer评分

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有提高 (P<0.01) , 与康复组比较智能运动训练组疗效更明显 (P<0.01) , 智能运动训练组对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优于康复组。详见表1。

2.2 两组肢体痉挛程度分级

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 (P<0.01) 。治疗后智能运动训练组肌张力分级与康复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种疗法都能使痉挛侧肢体肌张力得到缓解, 但智能运动训练组在改善肌痉挛方面优于单纯康复组。详见表2。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比较, 智能运动训练组、康复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智能运动训练组明显优于康复组。详见表3。

3 讨 论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 脑卒中后3周内有90%的患者会发生痉挛[5,6]。虽然痉挛的出现有助于患者的站立和转移, 但过度的痉挛会导致肌肉活动失于平衡, 从而妨碍患者的功能恢复。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康复功能训练的原则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 建立正常运动模式, 改善肌痉挛。包括Bobathes、Rood、Brunnstrom等康复治疗技术主要在患脑血管病早期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主动运动的诱发、抑制原始反射或反应已成为目前康复的主流;但康复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 需要更多的将目前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纳入其中。

而最近出现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以它安全高效、主动被动结合、个体化处方治疗等特点, 已逐步被临床医生所认识, 它根据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个体异化情况, 利用医学生物传感器, 采集人体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变化, 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患肢等长肌力及关节活动度, 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量化训练;患者因肌肉痉挛或肌力减退不足以完成日常功能活动, 但并非完全瘫痪的肌肉力量, 能被重新发现并加以锻炼、运用;它将过去替代人的功能的思路转变为促进人体残存功能的思路, 可以协助康复治疗师进行大量重复和需要精确控制的运动动作, 能根据患者的个体异化情况, 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量化训练, 更安全并符合身体体征, 提高了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符合将来临床路径和治疗规范的需要。

本方法避免了片面地强调康复而忽视了其他治疗, 本研究显示, 智能运动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能更有效地降低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 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运动训练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脑卒中单侧偏瘫伴痉挛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单纯康复组和智能运动训练组, 均常规给予康复训练。智能运动训练组同时加用智能运动训练。结果 治疗1个月后, 智能运动训练组及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 上下肢痉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 智能运动训练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结论 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控制脑卒中所致高痉挛状态, 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智能运动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民生.脑卒中偏瘫痉孪期的中医药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3 (12) :75.

[2]章薇, 刘智, 刘伍立, 等.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痉挛性瘫痪6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 7 (9) :464.

[3]燕铁斌, 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12.

[4]朱庸连.神经病学[M].第21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51-153.

[5]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9.

幼儿体智能训练指导师考试题 篇5

1.幼儿园适龄幼儿为三周岁至()周岁 A六

B四

C五

D七 2.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

A世界观

B人生观

C教育观

D价值观 3.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生物遗传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家庭环境因素

D个人心理因素 4.幼儿健康不包括什么()A身体健康

B身心健康

C心理健康

D家庭健康

5.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来实现的,它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A课堂教学

B教育活动

C教师讲解

D户外活动

6.教育目的是指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没有反映了()方面的要求 A驾驭载人的培养规格

B努力方向

C成长方向

D社会倾向性 7.体智能教育的领域不包括()

A健康运动

B灵活思维

C品德修养

D考试成绩 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适龄学习9.体智能教学是运用什么教学达到幼儿健康的目的()A课堂性教学

B户外性教学

C家庭式教学

D游戏性教学 10.()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A意念

B概念

C思想

D模式 多选题

11.幼儿园一日生活环境创设的要求()

A丰富性和启发性

B美观性

C适宜性

D经济性 12.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参与者

B支持者

C合作者

D引导者

13.影响幼儿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A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B社会环境的影响

C家庭影响

D遗传作用

14.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

A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培养学术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5.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A集中教学活动

B日常生活活动

C环境创设,家园合作

D社区教育资源 16.我国的教育原则概括为()

A教育公益性原则

B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C推广普通话原则

D奖励突出贡献原则

17.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室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察一下哪几种()

A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B爱国守法

C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任课教师沟通

D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18.两仪生四象中的四象包括()A老阳

B少阴

C白虎

D朱雀 19.筛选整合技巧包括()

A打枝削叶,巧提主干

B删繁就简,去伪存真

C合并同类,列举异义

D敲骨吸髓,挖掘隐含信息

20.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得以区分()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的重要标志

A文学

B人类学

C政治科学

D法律和社会学 21.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有()A哭

B笑

C恐惧

D兴奋 22.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有()

A社会本为论与个人本位论

B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C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3.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常用方法有()

A榜样示范法

B评价激励法

C成果欣赏法

D图片观察法 24.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是()A幼儿

B家长

C管理人员

D教师 25.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类型包括()

A游戏活动

B教学活动

C盥洗活动

D生活活动 26.《纲要》提出语言领域的目标是()A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B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C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D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27.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

A家庭结构

B婚姻关系

C社会文化

D学校教育

28.艺术是人类()()和()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

A欣赏美

B感受美

C创造美

D表现美 29.健康领域的目标有哪些?()

A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B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

C身体健康

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 3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教育环境大致分为()A社区教育环境

B学校教育环境

C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环境

D家庭教育环境

判断题

31.体智能教育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体力的提升()32.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3.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34.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常规,坚持一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35.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人员等方面()3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幼儿教师还要熟悉与学前教育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刻理解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精神,以及阶段性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等。()38.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39.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他律。()40.在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观点是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41.幼儿性格的发展的表现为活泼好动,喜欢交往这两个方面。()42.教育不仅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4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主要包括入园,进餐,睡眠,如厕,离园活动。()44.教育是指学校教育。()45.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46.培养学前儿童保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包括: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擦鼻涕、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画,节约用水、电、纸张、粮食等习惯。()47.儿童越小对他们的教育就越难,对未来教育影响就有影响。()48.体智能课程设计的行为目标:勇敢果决,独立自主,团队合作,自信心,专注力等()

49.幼儿体智能专任指导教师的定位是幼儿体育活动和亲子活动的专业指导者()

捷波朗 搏驰 无线智能运动耳机 篇6

日前,来自丹麦的Jabra捷波朗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入耳式心率监测智能运动耳机Jabra Sport Pulse Wireless捷波朗 搏驰 无线,同时发布的还有下一代蓝牙耳机Jabra Stealth 捷波朗 超凡3,Jabra Strom 捷波朗 弦月3 和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无线音乐耳机Jabra Move Wireless捷波朗 沐舞 无线。

Jabra Sport Pulse Wireless 捷波朗 搏驰 无线智能运动耳机是全球首款集成心率监测器的智能运动耳机,其心率监测准确度可以达到医用级水平。与此同时,Jabra捷波朗为这款耳机专门开发了Jabra Sport Life应用程序,使用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计划训练,分析训练以及语音指导的目的,结合Dolby 杜比音效增强技术,这款耳机为使用者提供的是All-in-one一体式的运动解决方案。

本次发布会还发布了无线立体声音乐耳机Jabra Move Wireless捷波朗 沐舞 无线,这款耳机主打年轻时尚和初次使用无线音乐耳机的用户,三款街拍必备颜色成为时尚博主轻松选择,简单操作为初次尝试无线耳机产品的用户提供入门级操作。

智能运动训练 篇7

一、何为多元智能理论

20世纪80年代,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随后,加德纳归纳整理出他多年来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提出人类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观察分析及心理学实验数据,认为每个人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并对人的七种思维方式作了明确的定义。从此,“多元智能”理论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

加德纳认为人们过去对智力的理解过于狭窄,不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他将“多元智能”理论定义为包含八种智能的智力,即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数理逻辑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音乐智力(Musical/Rhythmic)、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Social)、内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自然探索智力(Naturalist)。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他强调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组合方式进行运作的;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从以上可见,与传统智力理论相比,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突出了差异性,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尽管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由以上八种智力组合而成,但其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展程度、表现形式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图式。在现实生活中亦然,没有一件事情靠一种智能就能办到,因此,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离开学校后是否仍然有良好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综上可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天资有多么聪慧,而在于教师怎样发掘学生智力的不同优势,使学生变得聪明。

二、构建多元智能理论的运动训练专业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在学业评价目标上体现“发展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目标以“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主要价值体现,它提倡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制定的选拔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而学校教育是为少数优秀学生提供服务的选拔性教育,但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来看,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确定每个学生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存在不同的差异,学业评价的功能和目标不能在于通过片面化的选拔考试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提倡给每位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其及时的掌握和发掘所有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因此,在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业评价时,应主张以发展、激励、改进为评价目标的主导功能,促使教育者及评价者通过不间断的地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的强项、弱项及其发展情况,并针对其发展状况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评价,从而保证所有学生的潜在智能在不同阶段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在学业评价内容上展现“多维性”

2002年8月6日,在教育部所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规定:评价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评价的状况,应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和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内容拓宽为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5个方面。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智能是由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构成的,其构成结构各具差异,纵使是同一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是各具特色,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针对具有运动特长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说,学业评价的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体现多维性的评价内容,如在评价内容中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自我认识能力等的考查,这些方面的评价在体育运动教学中是特别重要的。

(三)在学业评价的主体方式上实现“多元化”

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处于权威的地位,而学生在评价中则被动接受评估,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因评价主体参与的单一性,其激励功能很难体现,学生无法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自我,甚至某些单一的评价结果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于厌恶学习、放弃学习。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改进和激励,并不是评判事物的好坏,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来看,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中,在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

只有让学生真实的参与到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自觉调控、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是运动训练的学生,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还应提倡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如小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交流、相互激励及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四)在学业评价的方法技术上贯彻“多样化”

每个人的智能和心理结构都是多层面、多要素构成,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无法合理地测量出来。而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过多采用单纯的纸和笔测验方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难以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因此,传统的评价指标是片面的、局限的,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注重对不同学生不同智能的培养。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趋势。过去我们所使用的标准化考试的评估方法,对于个性化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来说,抹煞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很难真正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能力。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要想合理的测量学生的各项智能,应该对学生在情景化的环境中进行评估,即在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对学生的各项知识、品德、技能等进行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应是日常性的,应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教育教学评价只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各门学科均应建立个人日常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学生及家长从档案中便可清楚的知道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

2.渗透情景化考试:情景化考试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提出强烈的批判,它将学生从纸笔测验中解救出来,批评一张试卷论输赢的评价方式,提倡在日常真实的学习情景中进行测试。学生由于受到外界干扰较少,因而心理压力较小,故能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水平,如采用开卷式笔试和口试。

3.活动中考查:大学生的活动丰富多彩,涵盖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有效的反映学生各种智力的不同发展情况,如辩论、演讲、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较为真实的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技能,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衡量学生的技能。

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上还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补充,并且在其基础上构建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机制更需要不断完善。然而,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我们应在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顺应时代精神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及发展观。

摘要:西方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是才能的高下,而是才情的差异。本文在深入分析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入手,希望通过对学业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检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试图在评价目标的“发展性”上、评价内容的“多维性”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上探索运动训练专业学业成绩评价的新路径。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篇8

智能控制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尤其在工业应用领域,诸如智能生产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等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业应用中主要的智能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专家系统等[1]。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的智能控制方案有时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某些特定的控制场合,需要将几种不同的智能控制方法甚至非智能控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智能集成控制。

本文从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出发,研究了智能集成控制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集成化的方法,系统可以自动辨识被控对象参数并选择控制方案、调整控制器参数以达到控制要求。

2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

2.1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以及控制的要求自动地选择控制方案及控制器参数,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人机界面部分负责与用户的对话,允许用户输入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以及跟踪信号的有关信息,并在线地显示选择的控制方案、控制器参数以及输出的性能指标;参数辨识系统可以根据系统的阶跃响应实时地辨识有关参数,与用户的要求一起提供给专家策略库和参数调整系统;专家策略库负责选择可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控制策略或者控制方案;参数调整系统根据控制策略以及用户的要求选择控制器的参数;性能指标检测部分实时地检测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显示给用户,同时反馈给专家策略库和参数调整系统,以便于系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或者更改控制策略。

2.2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1)输入控制指标

由人机界面部分完成,由用户输入包括时域控制性能指标(例如上升时间、超调量、稳定时间、稳定精度等)、给定信号(例如信号类型及幅值、频率等)等有关信息。

(2)辨识被控对象

由参数辨识系统完成,辨识时可将被控对象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带延迟环节[1],输入阶跃给定,从被控对象的输出响应根据Cohn-Coon公式提取被控对象特征参数。

(3)选择控制方案

由专家策略库实现。专家策略库中,存放着针对不同的输入及控制要求的控制方案,例如常用的PIDF控制、二自由度PID控制、自学习控制、零相位跟踪控制等,提供给系统选择。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的控制方案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几种方案的集成。

(4)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由参数调整系统完成,不同的控制器的参数自调整方案参见上述内容。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未必符合控制要求,这时,系统先调整控制器参数n次,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重新选择控制方案,再调整参数。控制方案共选择N次,仍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话则返回失败信息,表示控制要求与实际可以达到的要求不吻合,需要降低控制要求。

3 几种控制方案的比较

在专家策略库里,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案有PIDF控制、二自由度PID控制、零相位跟踪控制、自学习控制等4种。控制方案的选择要遵循“首选优,后集成”的原则,即在所有的控制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给定信号和控制要求,首先选择有可能最适合的控制方案并进行参数调整,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选择其他有可能满足控制要求的方案,仍不能满足要求时,最后采用集成控制方案。控制方案的合理选择有赖于对不同的控制方案的深入研究,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针对的控制要求,如表1所示为以上几种控制方案的比较,它提供了专家策略库选择控制方案的依据。

4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用于工业现场,突出的问题就是能否保证连续生产中系统的稳定性。由于进行集成控制时,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参数甚至控制系统的结构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保证系统参数或结构变化时不会对生产加工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才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由于这里所研究的都是闭环控制系统,因此可以将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部分简化为图3的形式,其中虚线框表示为可提供方案选择的控制策略库,r为输入位置给定,e为跟踪误差,u为控制量,y为系统输出。

由图3可以看出,控制策略库的输入为系统的跟踪误差e,输出u作为被控对象的控制量,因此,要保证系统稳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智能集成控制系统中每个控制器的设计都满足稳定性条件;(2)控制方案切换时要保证e-e·相平面上的曲线尽可能连续或者在允许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跳变,即系统的参数或结构改变时,改变前的系统e,e·作为改变后的控制初值。

5 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实例

下面给出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实例,以展示智能集成控制的决策过程。

给定幅值为10000Pulse,周期为1s的正弦输入信号,要求跟踪误差不超过5%(即500Pulse),稳态误差不超过5‰(即50Pulse)。

由于输入是周期性信号,由表1可知,自学习控制和零相位跟踪控制都比较适合,但自学习控制的控制效果更加好。因此,系统首先选择预测自学习控制方案,得到的e-e·相平面上的曲线如图4所示。实验误差曲线如图5所示,其中图5(a)为带过渡过程的误差曲线,(b)为稳态时的误差曲线。可以看出,稳态误差基本符合要求,但最大跟踪误差远远超出要求,因此,不符合控制要求,经参数调整后仍不能满足,因此,系统需重新选择控制方案。

系统又选择零相位跟踪控制,其误差曲线如图6所示,此时得到的e-e·相平面上的曲线如图7所示。最大跟踪误差符合要求,但稳态误差偏大,调整控制器参数后仍无法满足要求。

这时,系统采用集成控制方案,将预测自学习控制和零相位跟踪控制结合起来,在第一个给定信号周期时,采用零相位跟踪控制,并将控制量与跟踪误差作为预测自学习控制的计算初值,从第二个给定信号周期之后,切换至预测自学习控制。此时e-e·相平面上的曲线如图8所示,由于控制方法的切换,在切换点出现了曲线的跳变,但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实验误差曲线结果如图9所示,显然符合控制要求,因此,控制成功。

由这个实例可以看出,采用将多种控制方案结合起来的智能集成控制,再配以自动选择控制器参数以满足控制要求的功能,在运动控制系统中,将能够实现更高性能的控制要求。

6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思路及具体的应用实例,这种将智能控制方案与非智能控制方案结合起来,并且自动进行系统辨识、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数的控制系统,将大大简化工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控制器的参数调整工作,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摘要:从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出发,在研究了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并在运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集成化的方法,系统可以自动辨识被控对象参数并选择控制方案、调整控制器参数以达到控制要求。

关键词:二自由度PID控制,零相位跟踪控制,自学习控制,智能集成运动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忆,周永鹏,邓忠华等.现代交流伺服系统[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DONG Wei,QIN Yi.Study on the Simulation of Servo-System Based on Two-Degree-of Freedom PID Contro[lJ].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00,(1):88-91.

[3]Tomizuka M.Zero Phase Error Tracking Algorithm for Digital Control[J].ASME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Measurement and Control,1987,109(3):65-68.

智能运动训练 篇9

随着视频监控的发展, 传统的需要专人职守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各项缺点逐渐显露, 如浪费人力资源、报警不准确不及时甚至错过各种异常情况等等, 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监控要求。因此, 急需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性的视频监控系统, 自动对图像序列进行运动检测, 一旦发现运动物体而且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形态满足一定条件, 就发出报警信号来通知监视人员及时有效处理及录像以作档案, 并为实现运动物体自动跟踪做好准备,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监视人员的负担, 又能使监控系统具备智能性。

文献[1]利用Bayes法则的门限检测算法加以改进,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视频监控的运动检测算法, 但Bayes法则需要样本训练过程, 这在实际监控中不实用;文献[2]提出了光流估计的鲁棒性多分辨率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但光流算法复杂且计算量大, 目前用于实际目标实时检测非常困难;文献[3]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统计模型的背景图像估计算法, 该算法是背景图像的估计由初始化和更新两部分组成, 在背景图像的初始化算法中, 求取一段较长的时间段T计算视频序列图像每一像素的平均亮度, 并计算在该段时间内的每一像素亮度的方差作为初始的背景估计图像。文献[4]进行了目标检测最常用方法即帧差法和背景相减法的比较, 指出两种方法的优劣。通常背景相减算法将会占用很多内存空间, 不适合用于嵌入式系统对内存苛刻的要求;两相邻帧差分法简单、速度快、易于硬件实现, 但当两帧图像中都存在运动物体时, 将包括严重的背景变化, 为运动物体精确检测以及后续工作带来困难, 甚至不能继续工作。文献[5]提出了只用数学形态法进行物体检测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在复杂背景下效果不好, 且速度较慢。由此, 本文提出了利用otsu法和数学形态法联合进行三帧差分图分割的运动检测方法。本文提出的三帧差分法与文献[6]提出的三帧差分法改进之处在于本文的三帧差分法的核心算法—分割更具有智能性, 在复杂背景下, 效果更好。实验证明, 本文方法具有智能性和鲁棒性, 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特别能满足要求需内存少、速度快的嵌入式系统。

1 运动物体的检测

1.1 噪声处理

图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噪声, 这些噪声可能在传输中产生, 也可能在量化等处理中产生。噪声产生的原因决定了它的分布特性及它和图像信号的关系。先去除噪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由视频镜头产生的噪声, 以及视频序列中的随机噪声、亮度变化、背景纹理的变化等统计量噪声都服从均值为零的高斯正态分布, 而由运动物体引起的亮度变化与噪声的分布是独立的。文献[7]也指出视频图像中的噪声具有高斯特性, 噪声频谱要比一般图像的频谱高很多, 因此对视频图像进行了高斯低通滤波。

1.2 差分图

本检测算法利用连续三帧差分法, 即分别将第k-2和第k-1帧图像、第k-1和第k帧图像进行绝对相减, 得到两幅差分图, 然后利用这两幅差分图进行检测。

1.3 差分图的初步分割

差分图分割是运动检测以及跟踪的最重要的步骤, 是监控算法的基础。目前图像分割的方法很多, 如阈值分割方法[8,9]、边缘检测[10,11]、函数优化方法[12]、数学形态学方法[11]、基于对象的物理性质的分割方法[13,14]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及应用范围。Otsu方法[15]是由日本大津展之提出, 其基本思路是将直方图在某一阈值处理分割成两组, 当被分成的两组的方差为最大时, 决定阈值。Otsu法是一种自动的非参数非监督的阈值选择法, 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现在Otsu法已发展到二维Otsu方法[16]即为任何一个像素, 就有了一个二元组:像素灰度值和邻域平均灰度值, 但二维Otsu方法运算速度太慢, 即使文献[17]提出了二维Otsu方法的快速算法, 但速度仍显得过慢。因此, 本文还是采用了一维Otsu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分割, 在监控中, 如人等在图像中的都占一定面积并进行了图像噪声预处理, Otsu方法效果良好。

本文Otsu方法计算步骤如下:设一幅图像的灰度值为1-m级, 灰度值为i的像素数为ni, 此时我们得到:

总像素数:undefined

各值的概率: Pi=ni/N (2)

然后用k将其分成两组C0={1-k}和C1={k+1~m}, 各组产生的概率如下:

C0产生的概率undefined

C1产生的概率undefined

C0组的平均值undefined

C1组的平均值undefined

其中:μ=undefined是整体图像的平均值:undefined是阈值为k时灰度的平均值, 所以全部采样的灰度平均值为μ=ω0μ0+ω1μ1。两组间的方差用下式求出:

undefined

从1-m间改变k, 求上式为最大值的k, 即求maxσ2 (k) 的k*值, 此时, k*值便是自适应阈值。

由于所得到的差分图前景图较弱, 为了取得良好的分割结果,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 当阈值调小到0.4k*时效果较佳。此时, 可得二值图B:

undefined

此时, 完成了差分图的初步分割, 得到的运动物体图像是不连续或有孔, 并且可能包含背景的变化, 因此, 需要进行后分割处理。

1.4 差分图的二次分割

由于得到的运动物体图像是不连续或有孔, 并且可能包含背景的变化, 本文利用了数学形态法进行差分后分割处理。

算法步骤:

1) 进行差分图闭运算

作用为平滑轮廓, 融合狭窄的间断和细长的“沟壑”, 消除小的空洞。

2) 进行差分图填充

作用为填充前景图的空洞, 使其成为连续图像。

3) 进行后处理的图像进行与运算

作用为得到中间帧中完整的运动物体图像。

4) 对图像进行标注

作用为后续运动物体特征量的计算作准备。

5) 计算运动物体特征量

特征量主要包括区域的面积Skj区域的质心Pkj、区域的高宽比Rkj为确定目标物体做准备, 其中K, j分别表示第k帧图像及第k帧图像中的第j个运动物体。运动物体特征量是目标跟踪的基础。

此时, 便能得到运动物体的完整的图像, 为后继报警录像、运动物体跟踪目标的确定及目标跟踪做好准备, 本算法对单个或对多个运动物体检测效果都良好。

2 目标物体的确定

运动目标识别的目的是从检测到的运动区域中识别出是否对应为目标物体的运动。分割出来的运动区域可能对应于不同的运动目标, 比如室外监控摄像机所捕捉的序列图像中可能包含行人、车辆及其它诸如飞鸟、流云、摇动的树枝等运动物体;安装在室内的监控摄像机所捕捉的序列图像中可能包含入侵者、小动物以及被风吹动的窗帘等。为了提高报警的准确度, 减小误报警概率, 运动目标的正确识别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利用检测出的运动区域的形状特征来判断是否为入侵者。本系统判断准则如下:

a. 区域的面积Skj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

b. 区域的质心Pkj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

c. 区域的高宽比Pkj是否符合设定的比例。

如果以上的3个条件都满足, 系统就判定出现了入侵者, 报警并进行录像;如果有1个条件不满足, 系统将不会报警。当侵入物体仅一个时, 即为跟踪目标;当侵入物体为多个时, 根据侵入物体的面积Sk、质心 (xk, yk) 和高宽比Rk确定跟踪目标并报警录像。

3 实验结果

本实验为了说明问题, 实验环境是在有日光灯的室内, 日光灯因为本身的发光原理, 不停地闪烁, 这容易引起摄像机瞬间取真时仍然引起图像的变化, 但也更能证明本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图1、2、3是三帧原始图;

图4、5分别是第1、2和第2、3的差分图;图6是运动分割结果, 即为运动检测结果。

图7、8、9和图10、11、12分别是单个和多个物体的检测实验情况, 效果良好。

4 结 论

本文提出了运用otsu法和数学形态法进行差分图分割的三帧差分进行运动检测的方法, 对单个或多个运动物体检测效果都良好。此运动检测方法简单, 速度快, 自适应性强, 适于硬件实现, 且不要求保存过去的测量数据, 需要较少的内存, 符合了嵌入式视频跟踪系统的开发要求。实验证明, 本检测方法可行有效, 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鲁棒性, 是我们开发的复杂背景下嵌入式视频跟踪系统核心算法之一 (复杂背景下嵌入式视频跟踪系统, 另有文章详述) 。

摘要:提出了利用Otsu法和数学形态法进行三帧差分图分割的运动检测方法, 对单个或多个运动物体检测效果都良好。此运动检测方法简单、速度快、自适应性强, 适于硬件实现, 且不要求保存过去的测量数据, 需要较少的内存, 符合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要求。实验证明, 本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鲁棒性。

智能监控中的运动检测算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运动检测,帧间差分法,差分能量,速度分析

0引言

在基于视频的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 视频信号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运动目标检测以及运动目标动作判断。运动目标检测是指在序列图像中检测出变化区域并将运动目标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运动目标的动作判断则是智能监控系统对智能的要求。

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有帧间差分法、背景图像差分法、光流法等。

(1) 帧间差分法是在连续图像序列的相邻两帧或三帧间进行基于像素的时间差分并阈值化提取图像中的运动区域。此算法实现简单, 对外界影响不敏感, 能适应各种动态环境, 稳定性较好。本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 背景图像差分法是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差分提取运动区域。此法检测速度快, 易于实现, 但易受外界光照、阴影等影响, 背景建模需经常更新。

(3) 光流法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确定各自像素位置的运动, 即研究图像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帧序列) 与景象中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 需要提取出光流场 (图像中所有像素点构成的一种二维瞬时速度场) , 适合在运动场景中提取运动目标, 但需要的时间开销较大, 不适合实时检测。

对于运动目标的动作分析, 本文引入差分能量的概念, 即通过相邻图像帧中像素点的个数变化来检测室内异常行为的差分能量。差分能量在本文中指两幅图像经过RGB处理比较得到的像素点个数。

1算法实现

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检测的具体算法为:①提取前一秒图像各个像素点的R、G、B值, 设定为R1、G1、B1; ②提取当前图像的R、G、B值, 设定为R2、G2、B2;③将两幅图像RGB相减做差, 得到两幅图像中变化的像素点;④ 利用变化的像素点进行特征值提取。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1.1差分能量提取

利用帧间差分法提取两幅二值化图像, 对比这两幅图像的像素点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变量自加一, 若不同则不变, 最后得到的变量值即本文的差分能量值。具体计算见公式 (1) 。

1.2运动速度分析

通过分析运动目标速度可以大致判断运动动作。运动速度是一个矢量, 有大小和方向。首先计算两幅图像中变化的像素点中心, 同时计算其与下一个中心值间的位移, 并由此计算得到所需的人体运动位移。本文每隔1秒获取图像进行处理, 时间已知, 因而可以得出运动速度的大小。通过两个中心点横、纵坐标相减得到的正值或负值判断运动速度方向是否各异, 一共有4种情况, 分别是: (+, -) 、 (+, +) 、 (-, +) 、 (-, -) 。

运动速度大小的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前一秒帧图像的差分中心点 (x1, y1) ;②计算后一秒帧图像的差分中心点 (x2, y2) ;③计算运动速度的大小。

单位时间内中心点的运动位移L根据公式 (2) 计算:

其中L是像素点之间的距离, 并不是实际距离。

运动速度v=L/t, t=1s。

运动速度的方向根据公式 (3) 计算得出:

式中:W是用于观察运动速度方向变化的一个标志量;xa=x2-x1;ya=y2-y1。

2实验结果

2.1差分能量

快速来回走动差分能量如图2所示。

打斗实验中差分能量如图3所示。

由图2和图3可知, 打斗时的差分能量明显高于快速来回走动时的差分能量。因此, 依据差分能量的大小设定阈值能够判断运动目标的动作是快速走动还是打斗。

2.2运动速度大小检测

人体正常行走的运动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 正常行走时的运动速度大小均值为38.5。

人体快速行走的运动速度分布如图5所示, 快速运动时的运动速度大小平均值为130。

由图4和图5可知, 人体快速运动时的速度远远大于正常行走时的速度, 这与常规判断符合。依据运动速度大小设定阈值, 则可判断出运动目标是正常行走还是快速运动 (如打斗) 。

2.3运动速度方向检测

快速来回走动运动方向如图6所示。

打斗实验中运动方向如图7所示。

由图6和图7可知, 打斗时的速度方向变化频率远远高于快速来回走动时, 快速来回走动时有较长一段时间速度方向不变, 而打斗时速度方向一直在改变。因此, 通过运动速度方向也可以判断出运动目标的动作是走动还是打斗。

3结语

本文介绍了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检测算法的具体实现。利用帧间差分法提取运动目标, 以像素中心点代替运动目标, 比较相邻图像求取运动速度大小及方向, 再结合差分能量大小判断运动目标的动作行为。本文使用的算法虽较简单, 但直方图统计等方法验证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效果良好, 能够找到合适的阈值。

参考文献

[1]邹斌斌, 缪婉璐, 王斌, 等.室内暴力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 2013, 12 (6) :50-52.

[2]薛丽霞, 罗艳丽, 王佐成.基于帧间差分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4) :1551-1559.

[3]贾云得.机器视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宋磊, 黄祥林, 沈兰荪.视频监控中的快速异常检测与分析[J].高技术通讯, 2004 (10) .

[5]汪国云, 李济顺.基于轮廓的物体识别与定位方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

智能运动训练 篇11

巧用毛巾

(1)要准备的东西毛巾。床(或柔软的垫子)。

(2)可以达到什么目的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觉,并让孩子有全身的运动。

(3)我们开始玩啦

家长用毛巾把孩子卷起来,放在床(垫子)中间,然后拉动毛巾,孩子从毛巾里滚出来,会乐得不得了。为了避免伤着孩子,最好在每次滚动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

让气球飞起来

(1)要准备的东西

吹好的大气球若干。

(2)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锻炼孩子的全身肌肉和运动以及协调能力。

(3)我们开始玩啦

父母与孩子每人一个大气球,家长讲清楚比赛规则,每人设法让自己的气球一直飘在空中,不能落下。可以使用手推、用嘴吹等方法。

(4)温馨提示

适合年龄:2~6岁。最好在室外玩。在室内玩的时候,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周围不要放易碎物品。

神秘袋

(1)要准备的东西

布袋一个(或纸巾盒),玩具、糖果、水果等。

(2)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使用触摸觉进行判断,刺激孩子的身体一运动智能的发展,特别是手的灵活性。

(3)我们开始玩啦

往布袋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孩子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他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啦等。

火车钻山洞

(1)要准备的东西

大纸箱2个,床单。竹竿2根等。

(2)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锻炼孩子大肌肉运动的能力(爬行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们开始玩啦

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擦干净,两边开口处注意不要有棱角,相隔一定距离放好,搭上竹竿和床单,然后家长和孩子玩火车钻山洞的游戏,边玩边模仿火车的声音和动作。

(4)温馨提示

浅谈篮球教学训练与智能的培养 篇12

1 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的知觉。例如,同样是看一场篮球比赛,有的人是作为娱乐和消遣,只看比赛结果,这只能算是观看。相反,经过篮球专项课学习的学生在看篮球比赛时则要求他配合教学课来观察,了解比赛双方队技战术特点,从而掌握篮球运动发展的动态。

观察力是智力的产物,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都和他们具备非凡的观察力分不开的。体育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任何一种篮球技术,做任何一个练习,都是先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最后做出符合要求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用篮球的术语概括总结动作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较牢固的记忆。学生越是能进行仔细的观察,就越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领会教学内容,获得更多知识。

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技战术的运用很复杂,比赛千变万化是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的极好场所。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当队员跳投或行进间上篮时,一旦发现对方跳起封盖,他会在瞬间迅速改变对策,将球改变投篮路线或传给有空位置的同伴。有经验的队员传球时,往往先观察一下场上情况,运用假动作把球准确传到有位置的同伴手中。篮球运动对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观察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而这种观察力则是通过比较、想象、推理演算多种形式,并在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2 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人的记忆力的好坏取决于记忆的敏捷性,正确性,持久性[2]。篮球教学和训练对发展学生记忆力有着独特作用,篮球教学课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特别是在比赛中),要迅速记住上课所教的内容,其中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理论方面的问题。学生经过练习,追忆运动间的联系,整个技术动作的先后顺序和外在表象,逐渐在大脑中形成正确动作的动作表象。在比赛中,根据双方的情况,在进攻、防守、篮板球等方面组成有针对性的战术。

3 想象思维力的培养

想象思维是人的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印象,他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可感性等特点,抽象思维具有严密性、概括性、逻辑推理性等特点[3]。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并非机械地模仿,而是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与示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可结合观看电视实况或录像,讲解,分析世界高水平篮球队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以及一些优秀队员的技术特点,也可结合校内、系际篮球赛进行这方面的讲解与分析对比,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篮球教学的多样性及多变性,会使学生产积极的思维活动,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要求学生迅速估计情况,并在瞬间做出反应,改变对策,从而培养他们高度的思维活动能力,学生队员必须在集体配合下,发挥自己的特点,制约对方,临场表现也锻炼了其应变能力,就能充分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应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篮球教学、训练、比赛,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而且能提高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其感觉,知觉的敏锐与完善,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乐于接受新的多变的事物,勤于探索新的复杂的领域,厌重复、单调、枯燥的练习方法,所以对于所学东西要及时提供反馈信息,通过篮球教学、训练、比赛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种能力对发展智能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对教学训练过程的总结,提出在篮球训练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内容和方法,指出篮球教学、训练对促进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篮球教学和训练,智能,比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五章

[2]全国体育院系教材委员会编写小组.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6

上一篇:“双元制”教育模式下一篇:流程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