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三刀

2024-07-12

两面三刀(精选11篇)

两面三刀 篇1

个性是品牌的灵魂,它体现了品牌的价值内涵,也就决定了品牌拥有的不同消费群。广告代言人也称为品牌形象代言,通常解释为以形象代言的方式传达品牌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使产品得以与目标消费群建立某种联系,顺利进入消费者的生活和视野,达到与之心灵的深层沟通,并在其心中树立某种印象和地位,使品牌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带有附加价值的符码。

此外,通过一定的媒介或载体传播诉诸目标受众,从而在品牌如云的市场中树立和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它或者通过品牌创立人独具人格魅力的形象代言,给目标受众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和信心;或者通过文体明星、社会名人极具亲和力的形象代言,令产品迅速对目标消费群的购买施加影响,传达品牌理念与价值取向,赢得目标受众的认同。

比如清扬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曾一度倍受困扰,后来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反其道而行之,在专注于“表象”的思想统领下,就与国内去屑第一品牌海飞丝形成直面竞争和导向区隔,清扬在产品的直观价值和视觉表现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再淡定、从容的告诉受众“看到你的头屑了,还不换洗发露?”品牌理念和信息提示的同时,并给出了“头屑不再来”的产品价值承诺,借以小S“90%消费者证实,清扬能持久去屑,我是其中一个。”极具穿透力的倾情演绎,给广大受众和目标顾客留下了深刻的感官体验和视觉记忆。

所以,在广告代言人和品牌定位相融合的背景下,随着广告的市场投入和教育,广告代言人势必就等同于品牌符号了。

确实,使用广告代言人是产品人性化、情感化、信息接受简单化的标志,这也是使用广告代言人成功的重要突破,能让商品带上情感是其他东西无法代替的,这就是企业花多少钱都不心疼的原因。但有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实际上,明星广告本身蕴含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是,许多明星都像制造商品一样制造出来的,可他们终究是一个个体,本身就存在不确定的风险性,知名度越大事非越多;其次,品牌代言人的受欢迎程度是和代言品牌的受欢迎程度成正比的。如果有一部分消费者讨厌这个品牌代言人,特别是当品牌代言人因为道德、丑闻等问题在公众中造成负面影响时,就会“唇亡齿寒”,这样对品牌的损害依然有不可估量的后果。

不难发现,制订、形成和完善规避代言风险的有效预案,才是一个企业确保产品品牌、产品定位同代言人本身定位相契合的根本。

挖掘“潜力股”才是正道

一个企业选择文体明星作代言人肯定是慎之又慎的,必须综合考虑形象、魅力、知名度、亲和力、可信赖度、受欢迎程度等因素,视情况需求而筛选出适当的人选。实际上,企业还可以首先调查产品与品牌的使用者形象,即目标消费者心目中所认为的一个品牌使用者的形象,然后再依据统计结果来确定选用与品牌最相关的亲和性指数最大的使用者形象作为品牌代言人。选择有潜力的明星,应先择其形后择其名。不一定要选名气最大的,但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明星的内在气质与品牌的内在气质、形象要保持高度一致。国际品牌的一些成功做法往往就是前瞻性地关注挖掘“潜力股”,因为“潜力股”不仅费用低廉,而且日后上升的人气也对品牌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正如,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名前,就被耐克和可口可乐发掘签约一样。耐克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经过深入调查评估意识到,刘翔极有可能夺冠成为新一代飞人,于是他们抢先与这支“潜力股”签约,第一时间借力用力。等刘翔雅典奥运会一举成名后,各路商家蜂拥而来,刘翔的身价也上涨了近十倍。

正视风险就是正视未来

一般来说,企业通过请明星来做品牌形象代言人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直观感性的方式唤起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感知和信赖感,从而能够明显提升一个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往往因为将品牌理念放置在一个公众人物身上而面临一定的风险。

明星代言,其实并非品牌塑造的唯一方式。“品牌的提升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生产、质量、市场等各个因素,代言人只是丰富企业的品牌语言、品牌精神、品牌内涵的一个补充,是锦上添花,对品牌提升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就像之前锐步签约姚明,它也竞争不过阿迪达斯和耐克,甚至还不及彪马、匡威。毕竟仅仅依靠签约一个代言人,就能让一个企业的销售额从10万元变成10亿元的可能性太小。”一位业界人士如此说。

“可乐并不能让我跳得更高,但我就是喜欢它。”这是姚明为可口可乐代言时的一句广告语。虽然这位身高2.3米的超级篮球明星已经宣布退役了。但对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被姚明代言,着实为它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利润。因此,对于成熟的企业和品牌而言,对代言人的代言危机管理已经是品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可口可乐当年在姚明受伤之后,可口可乐立即发表声明,表明姚明继续代言该品牌。因为在可口可乐眼中,姚明在球场内外的成就能不断鼓舞着全中国的球迷和消费者。所以,可口可乐与健康之间总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凡事总怕碰巧,姚明的受伤总会让消费者有意无意地多一些联想,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代言人与产品之间关系的讨论。

从可口可乐对姚明的危机公关处理上,可以看出,企业选择的品牌代言人大多是公众人物或意见领袖,选择代言人,首先代表企业方对代言人的个人品牌形象和社会价值表示认同。其次,企业方通常更看重的是代言人背后的支持者的力量。因此,代言人获得更好成绩会给企业品牌带来更高的形象溢价。同样,代言人自身的某些风险也可能会给企业的品牌管理带来更多的困扰和挑战,两者属于同等几率的不可测事件。

事实上,品牌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为品牌找到一个具有差异化个性、能够深刻感染消费者内心的品牌核心价值,实现“一对一”的营销,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其产品设计充分考虑了消费者需求的个性特征,增强了产品价值的适应性,从而为他们创造了更大的产品价值。

制订、形成和完善规避代言风险的有效预案,才是一个企业确保产品品牌、产品定位同代言人本身定位相契合的根本

两面三刀 篇2

“两面三刀”原是古代的一个建筑术语,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两面”是指砖的两个粘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三刀”是指砌一块砖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泥浆后,分三次批上砖的粘结面,即正面粘结的两条灰埂子和顶面或侧面粘结的一条灰埂子。技术差的师傅,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定案,而是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定案。

古代“公款吃喝”要按规定来

周公的《周礼·天官》就已经记载了不同等级的配肴上菜、摆列方式,以及席间歌舞助兴等的具体规定。中国古代官场上公款吃喝的腐败,在宋朝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但历朝也有不少限制公费吃喝的规定。汉景帝时有法令,官员到任、离职及巡视时接受宴请,都应交伙食费,否则免官。北魏献文帝时,官员到地方巡视,吃掉羊一口、酒一斛者,“罪至大辟”,同席吃喝者以协从罪论。对于妓乐助兴,也有限制;除“州郡遇使命经过应官侍者”外,各州县官“非遇圣节及赴本州岛公筵若假日,而用妓乐宴会者,杖八十”。

“学究”是科举考试一科别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宋代简称“学究”)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从字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五经其中的一部经书。应学究试者,专重记诵,未必通晓文义,故有才思之士皆重进士科而轻学究。随着时间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义,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

唐朝交通肇事判“流放三千里”

公元762年,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高昌城市两名8岁的儿童被一辆拉土坯的牛车撞伤,两个孩子腰部以下全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在案件调查中,法官先是询问肇事人康失芬,康失芬说牛车是借来的,自己驾驶技术不过关,在牛奔跑的时候,自己“力所不逮”,以致酿成大祸。法官问康失芬有什么打算时,康失芬表示“情愿保辜,将医药卫看待。如不差身死,请法度准法科断”。态度还算可以。就是先请求保外为伤者治疗,如果受伤的人不幸身亡,再按法律处罚自己,也就是“流放三千里”。按照唐朝法律《唐委疏议》卷二十六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人者减斗杀伤一等。”斗杀伤就是故意杀人,最高刑就是死刑,比它减一等,就是流放三千里。这是唐代五刑之一的流放刑中的最高等级。

军人入室脱帽的缘由

在冷兵器时代,战斗中敌我双方必须短兵相接,肉搏厮杀。头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成为重点保护对象,为了保护头部不受伤害,将士们都要戴上头盔。头盔多为金属制成,十分笨重,所以,将士们一到安全的地方,便要将头盔脱下来,一是为减轻头部负担,再者表示到了一个没有危险、没有敌意的环境里。如今,在军人的日常生活中,头盔被布质的军帽所取代,但是,军人入室脱帽却作为习惯流传下来,成为一种礼貌和友好的象征。

“状元”并非来自科举

秦汉时期,打破了官员任命上的公卿世袭制,改之以更为科学的察举制度。汉朝皇帝下诏征召贤士需要有举状,上面列着可供朝廷选用的草根姓名,也就是后备官员。凡是上了举状的人都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望才干的贤达人士,皆非平庸等闲之辈,这些人往往被称为“状元”。举状上的人名排列,并没有高下之分,所以,汉代的“状元”之称,还没有为一个人所垄断,状上有大名者皆为“状元”。隋唐时期,出现了一项比世袭制、征辟制及九品选官法更为进步的人才选择办法——科举制。直到北宋时期,“状元”才普遍被用来称科举第一名。

鲜为人知的“木长城”

一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想到由坚硬的砖石砌成,但是在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却证实有“木长城”的存在。辽宁明长城的墙体,可分为人工修筑的墙体和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两大类。人工墙体又可分为4种形式:石墙、土墙、山险墙、木柞墙。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有山险和河险。辽宁东部山区山林众多,主要树种为柞树,构筑材料颇为充足。柞树质地坚硬,耐腐蚀,加工便利,成为辽东“木柞墙”的首选材料。不过,人们对辽东“木长城”的具体分布和长度目前没有确切的勘测结果。

为什么宋朝官帽上有两根长翅?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却不露声色。退朝后,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戴着这种帽子,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玛雅古城落水洞发现人祭骸骨

考古学家在著名考古遗址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古城的一个落水洞(或称沼穴)内发现6具人类骨骼遗骸,其中包括2名儿童。研究人员表示这些遗骸和物品极有可能与古代的人祭仪式有关,当时这一地区出现长时间的干旱,这些人被当成祭品献给雨神查克。考古学家除了发现人类遗骸外,还发现一些陶器容器、动物尸骨、翡翠珠、贝壳以及燧石刀。这些物品可能用于人祭仪式。

“斧正”真是用斧劈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楚国有位叫作郢人的人,当众在鼻子上刷薄薄一层的石灰,然后让一位叫匠石的朋友拿着斧子照着鼻子抡下去,斧子把郢人鼻子上的石灰削掉了,但鼻子安然无事。旁观者都惊慌失色,这两人却神色自若。这个“绝活”需要双方配合,“斧正”和被“斧正”者都要有高水平。后人将“斧正”引申为请他人给自己的文章提意见。

【文稿】李莉

镜子两面的美学博弈 篇3

1 设计者和用户

设计者, 就是对设计事物之人的一种泛称。通常是指在某个特定的专门领域创造或提供创意的工作, 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人。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艺术和商业的结合这一概念, 而用户则可以理解为具有商业需求的人群或集体。这两种人群在市场中的关系是互相需求, 相互依存的。而设计作为一个行当也并非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到了近代, 所谓的“艺术”也随着社会的前进的浪潮不断的发生着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提升, 人们不再仅仅是满足于口腹之福, 对于美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并逐步扩大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着各种新鲜产品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金钱和精力来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

为了使同类型的产品产生差异, 并提高附加价值, 针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艺术设计应运而生, 设计师这一群体就此出现。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艺术表现来使产品更具独特的个性, 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强美观性, 以提高产品除去使用价值以外的附加值。换句话说,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促使人们在商品社会中“消费”艺术, 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慢慢的, 商人对于艺术的需要也从最初简单的“包装”逐步延伸出公司形象、企业文化、产品视觉特征等更多的方面。

2 设计的供求关系

艺术设计的供求关系十分广泛, 只要是人类视觉可以达到的范围都需要艺术设计的存在。从原始社会早期出现的“交换”, 直到当今社会还在延用, 人类对于美的东西永远不会停止追求和拥有, 对于这一点, 精明的商人们早就心知肚明。在这一基础上, 设计者和客户之间的“交换”就此达成。事实上, 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2.1 互为支柱

首先, 设计者通过和客户的这种交换, 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其次, 商人一旦采用自己的设计, 那么对于设计者思想作品的传播也随之加快。另一方面, 商人通过这种“交换”也可以尽快完成自己生产出的产品的流通过程, 更快的得到应有的利润。为了获得各自的利益需求, 设计师和客户各自所创造出的价值也就成为了双方“交换”的基础。但是这种最基本的“交换”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变化, 与此同时, 矛盾也逐渐产生。

2.2 冲突不断

“这个地方换个颜色吧”

“…………”

“不就改个字体吗?很容易啊”

“…………”

“我们想要像某某大牌那个经典标志的感觉”

“…………”

上面的对话在广告公司和设计工作室经常出现, 由于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 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分歧之战”每天都在上演。一方面, 设计者的生活资料需要从客户交给的工作中获得, 另一方面, 客户又必须借助设计师的灵感和劳动赋予自己的产品更多的美感和附加值。笔者认为, 造成那些不可避免的冲突的导火索主要是以下两个:

——利益之争

在社会活动中, 人大都希望付出较少的劳动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艺术更是一个没有价值标准的虚幻产物。设计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多利润, 商人也希望减少利润达到最大的视觉效果, 这样矛盾就出现了:设计者与客户, 不论哪一方的利润增加都难免同时减少另一方的利润。设计者希望通过更多的价格来认可自己的劳动, 而客户则更倾向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达成尽可能好的效果, 如何使双方的利益均衡就成为了一个难以平衡的天平。

——理解偏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如今可供设计人员使用的设计工具和制作手段非常之多。在设计领域, 很多产品都是经历无数次修改才得以最终完成的。但很多时候, 一些在外行人看来十分“简单的改动”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并非如此——这些所谓的外行人, 无非就是我们的客户。由于对设计软件或制作工艺不了解, 客户在提出修改要求时往往无法体谅设计者的劳动。在这种情况下, 工作肯定也难以顺利进行。

归根结底, 设计师希望更多关注的永远是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完稿后制作的可操作性。客户则总会更关注制作成本, 以及产品投放市场后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由于双方身处领域的专业性不同, 在制作沟通的过程中, 设计师和客户不可避免地会在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产生分歧, 这些大大小小的分歧也在无形中减慢了商品投放市场的速度。如何在矛盾当中求得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即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大问题。

3 镜子两面的美学博弈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设计, 好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帮助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获利。然而, 很多时候速度和质量本就是矛盾的一对, 设计的速度影响设计的质量, 生产的速度影响产品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 在市场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很多时候, 速度就代表利润。一旦设计者和客户之间“交换”的速度加快, 那么在能保证两方面质量的前提下利润是可以加倍的;但这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 那么“交换”速度的加快就必然延缓利润的加倍, 严重的也可能导致利润降低。

事实上, 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设计者和用户都愿意用更短的周期的完成双方的这种“交换”关系。原因很简单, 速度加快, “交换”次数同样可以加倍, 那么随之产生的利润也就会让双方都加倍获利。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看做是社会的进步, 但是在这种“交换”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个标尺——那就是质量。设计者要保证的是设计质量, 商人则要保证的就是产品质量, 设计者与商人都是提供服务的, 只是针对于服务的范围和方向不同而已。

然而, 根据前面提到的有关设计者与用户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来看, 似乎只有突破这些矛盾, 找到相应的平衡点, 才能更好地完成现实的工作。设计需要灵感, 灵感体现着设计者的综合素质, 是单向的, 但一个产品设计折射的是多边因素, 各个方面统一起来自然就平衡了。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 但设计是能够成为用艺术性来衡量的艺术品!这就是视觉设计艺术的从属性一面。因此, 相互间的充分沟通就成了产品设计成败的关键。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沟通, 往往需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具体做什么工作的, 多大年龄, 什么地方人, 是耿直豪爽, 还是文静端庄, 是欣赏内在美, 还是喜欢表面光等。这样运作下来, 方向明确, 很容易找到平衡点, 不然, 人家喜欢透视写实的西洋风格, 您弄了一个泼墨渲染的大写意, 人家喜欢江南的小桥流水, 您弄了一个北国的林海雪原, 那不就背道而驰了吗;设计主要是在设计人与人的关系、设计人与事的关系。当然, 自身的政治素养与业务修炼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发展至今, 任何矛盾都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找到平衡。古话有“慢工出细活”, 任何事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积累才可以沉淀出精华, 艺术设计与商业产品亦是如此。工业社会可以为设计者和用户提供更先进的设备来提高双方的“交换”速度, 但倘若这一速度超过了一定极限, 那么必定会造成产品本身质量的下降。艺术之美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输出口, 本身并不存在所谓好坏的标准。而消费品之所以称为消费品, 能够在市场形成流通才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

产品设计就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的是设计者和客户各自的内心需求。尽管设计者关心的总是结构、比例、颜色或质地;而客户只在乎如何更快更好的销售产品。但其实, 两者并不互相矛盾。对设计师而言, 我们的工作就是运用自己的艺术修养为客户提供最贴合需求的产品设计, 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换句话说, 在要求客户的理解之前不妨先站在对方专业的领域里, 用“外行人”的眼光反观自身的工作。

两面老师的作文 篇4

杨老师踏着犹如一道道惊雷般声音的步伐走进了教室,她的脚步声仿佛可以把一座山踏平,就连空中飞翔的鸟儿都感到了这强大的震动,扑棱着翅膀赶紧撤退。

“你们这次的英语单词是怎么默写的啊?连最简单的森林:fo rest都写成了feor,你们的学习态度很有问题啊!现在开始发你们的默写纸,某某某35分,某某42分,某某64分,连一个100的都没有。这次的默写效果很不理想啊!”说着,杨老师的表情变得狂乱,撅着嘴唇,两颊鼓起,像青蛙。

渐渐地,她的语气仿佛从山顶滑到低谷,心情也平静下来,眉头缓缓舒展,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但老师相信你们还是很棒的!”

我们每个人看到她这样,心也慢慢的放了下来,大家也恢复了正常上课的模样。下课后,同学们都在谈论课堂上的“怪相”,“今天差点就世界末日了,幸好时间不算太长,不然我们都会‘死翘翘的’。”

黑色食品两面观 篇5

黑色食品,有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枣、黑木耳、香菇、发菜、豆豉、海带等。就拿黑米来说,由于它含有黑色素沉淀而得名。据说,黑米有药用价值,因此又称“药糯”。据古籍记载:黑米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效,可治疗青年白发、半身不遂等症。因而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品”,不少地方还曾用作“贡米”。有的地方,民间把它作为“月家米”,专供孕、产妇补虚养身之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黑米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铁、钙、磷、维生素B2、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营养成分高出普通稻米。但由于黑米产量很低,因而人们很难品尝到。近年,国内农业专家通过长期培育获得成功,并以黑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乌贡血糯芝麻糊”、“乌贡保健饼干”、“乌力可冲剂”等多种营养食品。“吃黑”风在国内亦已悄悄兴起。

黑色食品不仅给人以质朴、味浓、壮实的食欲感,而且经临床实践证明:经常食用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刺激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有益胃肠消化和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并有滋肤美容与乌发等作用,具延缓衰老之功。

国外,尤其是欧美,黑色食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连中国菜中的香菇和豆豉也倍受青睐。除天然的黑色食品外,有的竟把米饭、面条、面包、爆米花、糕点、糖果、啤酒、饮料等人为地染成黑色。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某些地区,米饭用乌贼汁染黑出售已相当普遍,芝加哥的墨鱼烩黑米也大受顾客欢迎。美国有一家“黑珍珠爆米花公司”甚至还推出黑色爆米花。为了满足食客的食欲,各地厨师纷纷做起了黑色面条,名曰“午夜面条”,颇具新意。某些餐馆餐桌上的菜肴,包括主食,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黑色的。他们还把进餐时间巧妙地安排在午夜,来满足食客视野上的刺激。

以“两面镜子”对照不严不实 篇6

以先进典型为标杆, 可以知崇高, 重在找差距。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以身载道、以行示范, 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与价值信念, 生动彰显了“严”的精神与“实”的作风。以他们为镜, 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 能够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照出努力的方向和路径。以他们为标杆, 不断汲取精神力量, 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三严三实”的要求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反面典型为镜鉴, 可以明底线, 重在找问题。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令人震惊, 让人警醒。他们从理想信念、纪律规矩、党性原则、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 抛弃了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 放松了“严”与“实”的内心规约, 由此逐渐滑入腐败的深渊。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 通过专题研讨剖析根源, 认清危害, 才能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 进而强化问题导向, 对照检查有没有突破底线、不守规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做到防微杜渐, 不断净化革新。

用好“两面镜子”, 关键在“换位意识”。古人讲“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里的“思”与“内自省”, 用今天百姓的话来讲, 就是把自己摆进去, 富有“换位意识”。面对“两面镜子”, 如果秉持“他是他、我是我”的态度, 缺乏自我审视, 不作换位思考, 再深刻的典型也会失去应有的力量。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 思想和灵魂就会受到深刻触动, 就有改变的行动自觉。

认识概率问题的两面性 篇7

由概率论可知:概率具有非负性、规范性、有限可加性.其实, 概率问题还具有两面性.即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不一致性.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掷硬币问题

1.1 投硬币的公平性

概率的古典定义要求在随机实验中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人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做大量重复试验, 一个事件发生的次数n和总的试验次数N之比, 在试验次数N很大时, 它的值将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 N越大, 这个比值“远离”常数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个常数就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这个定义也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或概率的频率定义.

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做过投掷硬币的实验, 如表1.

由表1容易看出, 当投掷次数较少时频率的波动较大, 当投掷次数增大时频率呈现稳定性, 即出现正面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 而逐渐稳定于0.5.

1.2 投硬币并非最公平

投硬币是做选择性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 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都是50%, 但有趣的是, 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 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 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 测试结果也显示, 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 即用大拇指轻弹, 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发生上述情况, 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 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 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 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落地后哪面会朝上, 你在抛之前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 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 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 那么, 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2 人脉问题

一个人最多能认识多少个人?编织多大的关系网?这就是人脉问题.

2.1 人脉问题很重要

博恩·思希是位社会学家, 主要研究人脉学.他有一著名的理论——1∶25裂变定律, 即:你如果认识一个人, 那么通过这个人, 你就有可能再认识25个人.这一理论曾被西方商界广泛采用.后来, 这一理论又被引入成功学领域, 成了事业成功的黄金定律.

有人根据博恩·思希的1∶25裂变定律, 总结了一个7人定理:假设1个人认识25个人, 这25个人中每个人又认识25个人, ……由此推断, 地球上某个人A, 通过朋友找朋友, 熟人找熟人的办法, 经过中间的7个人, 就可以认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257=6103515620≈61亿, 相当于地球人口总数) .以A为中心编织关系网的话, 这个网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网中的一个结点.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科学家研究也发现, 在美国随机选出两个人, 而每个人差不多认识1000人, 虽然这两个人认识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可是他们共同认识一位朋友的几率, 会升至百分之一, 而他们经过两个中间人认识的几率, 事实上比百分之九十九还高.这就是在飞机或火车上, 两个陌生人AB聊天, 聊着聊着, 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人都熟悉话题中涉及到的人C的原因.

2.2 人脉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博恩·思希经过反思, 于2004年7月, 提出人脉学存在“二律背反”.也就是说, 人脉理论看似颇有道理, 但是运用哲学的辩证分析, 就会找到它的谬误之处.对每个人来说, 无论你的产业有多大, 人脉有多广, 你一生所面对的, 说到底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 相互琢磨和提防的, 迫切需要应对的, 也是那几个人.当然, 能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爱的, 也就是那几个人.所以人生有一、二个知己足亦, 没有必要结交太多的酒肉朋友, 也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金钱维护庞大的关系网.

3 分金币问题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 两个农民拉拇和希亚准备一起用餐.拉拇带了3个面包, 希亚带了5个面包.一个商人路过此地, 商人又饿又渴, 请求和他们一起吃午饭.3个人吃8个面包, 怎么吃呢 3个人商量了一个公平的办法:把面包放在一起, 再把每个面包平均分成均等的3块, 这样共分成了24块, 每人刚好8块.吃完饭后, 商人给他们8个金币作为酬谢就继续上路了.接下来轮到拉拇和希亚开始分金币了.

3.1 不合理的分配

方案1 拉拇=4, 希亚=4.这个方案是拉拇提出的但被希亚否定了;

方案2 拉拇=3, 希亚=5.这个方案是希亚提出的但被拉拇否定了.

在两人相持不下的时候, 他们想到了一向公正的老村长毛尔维, 由老村长来裁决.

3.2 合理的分配

老村长毛尔维把事情的经过了解清楚后, 想了很久, 提出了最为公平的方案.

方案3 拉拇=1, 希亚=7.老村长提出的方案两人都同意了.

为什么方案3拉拇和希亚都同意了呢?请看村长的分配理由.

老村长问了6个问题: (1) 8个面包被切成了多少块; (2) 每个人吃了多少块面包; (3) 拉拇的面包被分成了多少块; (4) 拉拇吃了8块面包, 还剩几块留给商人; (5) 希亚的面包被分成了多少块; (6) 希亚吃了8块面包, 还剩几块留给商人.6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 (1) 8×3=24; (2) 24÷3=8; (3) 3×3=9; (4) 9-8=1; (5) 5×3=15; (6) 15-8=7.老村长决定只给拉拇1个金币, 而给希亚7个金币, 是因为商人吃的8块面包中只有1块是从拉拇的面包中来的, 而其余7块都是希亚给的.

从表面上看, 方案3最公平, 希亚乐极了, 拉拇勉强同意了, 同时也为没有同意方案2而后悔了.从商业的角度看, 这件事相当于“拉拇和希亚两人按照3∶5入股, 却按照1∶7分红”这合理吗?显然拉拇吃亏吃大了!

4 囚徙困境问题

1950年, 美国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在斯坦福大学给心理学家做报告时, 讲了一个故事.警察在盗窃现场附近抓到了两名疑犯阿尔和鲍勃, 把他们分开审讯, 并分别向他们开出条件:如果两人都不招供 (疑犯彼此合作) , 警方没有他们盗窃的证据, 他们将以携带武器这一较轻的罪名各判处一年监禁.如果两人都招供并牵连对方 (疑犯彼此背判) , 两人都将各判处10年监禁.如果有一人招供并牵连对方, 而对方不招供, 此人将被免予起诉, 而对方将被判处最高刑期20年.这就是“囚徒困境”问题.

4.1 非理性地选择

如果阿尔和鲍勃都非理性地选择不招, 则只会被判1年.

4.2 理性地选择

阿尔想:如果鲍勃招了而我不招, 那么我将被判20年;如果鲍勃招了, 我也招了, 则被判10年;如果鲍勃不招, 我也不招, 那么我将被判1年;如果我招了而鲍勃不招, 我将被免予起诉.所以不管鲍勃招不招, 我招供是最好的选择.鲍勃也这么想.最终两人都因为“理性”地选择招供而被判了10年.

从数学的角度看, 非理性的选择效果要远远地优于理性选择的效果.之所以理性的选择, 是因为两人同时在选择, 每人都有招与不招两种选择, 共有4种组合结果, 在这4种组合中, 两人都不招, 双赢但风险最高, 效果最好;两人都招, 双赢风险最小但效果中等.故为了取得主动权, 两人都选择了招供, 这是一种中等效果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却不能带来最佳的效果, 这个“囚徒困境”后来成了博弈论最著名的问题.

5 骑门问题

校方规定宿舍院子的铁门在晚上11点以后一律上锁.某学生A来到铁门前已是12点整, 遂怀着别无选择的悲壮不假思索地爬将上去.当A爬到铁门的顶端, 发现门原来没有锁.于是一道选择题摆在了A的面前:究竟从哪边落地才好?

5.1 非法选择

选择从里面落地, 符合成本效益, 也比较符合物体运动的逻辑, 重要的是, 此举足以证明爬门是一次有用功.但也违犯了校纪校规.

5.2 合法选择

若选择从外面落地, 虽则于推门而入的从容之中获得了某种程序上的合法性, 但那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爬门的意义将会荡然无存.

6 分析原因

上述概率问题为什么会具有两面性 (即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不一致性) 在概率的古典定义中, 有这样一句话:“要求在随机实验中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种“等可能性”实际上是一种假设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容易办到.

6.1 心理因素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 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 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 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 累计有32人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 营救人员的人数上升到50人.

心理学家称, 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 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 我知道他们心理在想什么.自私是人性的心理弱点, 这个实验正好印证了人性的弱点.这个弱点也会导致不少的不会“等可能性”.

6.2 人为因素

管理大师杜拉克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在小学低年级的算术入门书中, 有这样一道应用题:“2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2天时间;如果4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小学生回答是1天.而杜拉克说,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1天完成”, 可能要“4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这正好验证了管理学上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 工作成本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 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 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苛希纳定律阐明了一个道理:一个问题, 可能有一个答案, 一种结果, 也可能有多个答案, 多种结果.人为的反作用力之大相当可怕.

许多事情, 由于当事人精力不集中, 责任心不强, 增大了失败的概率, 如醉酒驾车发生车祸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由于当事人满足自己的私欲, 造成的不公平也时有发生, 如十多年前西安体彩中心发生的“黑马事件”, 近几年一些证券交易所发生的“黑交易”等事件, 把本来公正、公平的事业, 扭曲成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了.这样人为造成的不会“等可能性”事件的数量也就不少了.

7 结束语

进入20世纪以来, 概率论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严谨的数学分枝.概率论来源于实践, 扎根于实际问题之中, 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其它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科学的不少领域中, 概率论作为一种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这里我要强调:科学、客观地应用概率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赖景耀, 王春林.概率论导引[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

[2]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3]任秋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J].百科知识, 2009, (10A) .

[4]刘燕敏.人脉真的那么重要吗[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 (22) .

[5]张小娴.我们相逢的几率[J].爱人, 2009, (8) .

[6][英]帕德玛.T.V.庞启帆, 译.最宝贵的财富[N].讽刺与幽默, 2008-07-18:第4版.

[7]方舟子.好人与骗子的博弈[J].时代青年, 2009, (7) .

[8]陆勇强.利用自私[J].现代家庭, 2005, (1) .

“用工荒”的两面性探究 篇8

自从2004年掀起的“民工荒”现象, 这几年一直在缓慢增长。2012年春节刚过去, “民工荒”现象再次凸显。然而, 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却出现了“耕地无人种”的现象, “农工荒”现象也掀起高潮。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相当丰富,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可以说, 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为何还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

2“用工荒”两面性的表现

“民工荒”和“农工荒”是“用工荒”的一体两面。“民工荒”主要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当前我国就劳动力短缺的种类来看, “民工荒”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及一些需要体力和技术的产业。“民工荒”不等同于“农工荒”, “农工荒”也不完全包含“民工荒”, 二者是“用工荒”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而且统一于“用工荒”。其中, “用工荒”与“民工荒”、“农工荒”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两者在定义、产生原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

2.1“民工荒”与“农工荒”

“民工荒”是指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笔者认为主要是指企业缺乏一定的劳动力, 既包括普通工人的短缺, 也包括技术工人的短缺, 但无论哪种类型, 其所反映出的现象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自2004年起,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城市, 如广东、深圳等, 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今年年初, 珠三角、长三角及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缺口达到几百万, 其中广东省企业“缺工”约90万人, 湖北省用工缺口达50万人, 这种现象在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也初露端倪。在浙江省金华市, 劳动力缺失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农工荒”指的是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或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能化的趋势。现阶段, 我国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是“386199”部队, 即妇女、儿童、老人, 而务农劳动力绝大部分也只有妇女和老人来充当了。此外, 农村中劳动力的匮乏导致大量的耕地撂荒, 土地生产力下降, 粮食大量减产。

2.2“民工荒”与“农工荒”产生机理

对万事万物而言, 不同的事物总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同一事物也可能是不同原因导致的, 因此, “民工荒”与“农工荒”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2.2.1“民工荒”产生原因。

自从2004年我国东南沿海由“民工潮”变为“民工荒”, 学术界就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 从企业来讲, 没有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在城市中最底层的工作, 据有关数据统计, 在城市中, 像餐饮、建筑等这些最苦、最脏等行业9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 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收益保障。

(2) 从农民工自身来讲, 需求层次提高。马斯洛提出的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现在农民工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开始关注尊重需求。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和尊重。

2.2.2“农工荒”产生原因。

“农工荒”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不仅有经济因素, 更多的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我认为, 最主要是由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 出台了不少的惠农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对农民进行补贴、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 但这些惠农政策对于迫于生计的农民来说, 其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见效时间也长, 因此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出去打工。人们不禁困惑:“民工荒”和“农工荒”的产生机制截然不同, 这样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矛盾?

3“农工荒”与“民工荒”的矛盾分析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口比例情况。从年龄构成看, 2011年末,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18499万人, 占总人口的13.7%;0~14岁的儿童22280万人, 占总人口的16.5%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8000万人)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4%, 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劳动人口逐渐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 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用工荒”的难度。

其次, 来看一下我国农民工的比例情况。2011年末, 我国农村人口为65656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低于50%, 而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占比又低于50%。据新闻报道,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了2.5278亿人, 其中, 外出农民工1.59亿人, 新生代农民工1亿多人, 约占60%。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可以理解“农工荒”出现的原因:大部分劳动力放弃耕地, 选择外出打工。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既然在农村出现“农工荒”现象, 是因为大批农村劳动力放弃从事农业, 选择去城市打工, 那么为什么企业还会出现日益严重的“民工荒”现象呢?

4“农工荒”与“民工荒”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用工荒”一体两面的矛盾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并非真的是我国的劳动力少了。恰恰相反, 据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劳动力是绝对剩余。之所以还会出现有闲活、有闲人却无人干活的困境, 我认为主要是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了。

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

在文章中有一个数据我们不能忽视,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农民工总数的60%,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用工荒”和“农工荒”又有怎样的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 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 职业期望值高, 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 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教育程度高, 与老一代农民工有鲜明的差别。通过调查访问发现,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4.1.1 学习技术和寻找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压力较小,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进城打工赚钱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技之长, 希望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4.1.2 自我意识强, 责任心不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 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 更注重自身兴趣的培养, 希望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

4.1.3 职业要求高。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更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他们在选择工作时, 希望能够被社会认可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关注“对人的满意”。

4.2 老一代农民工的就业观

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指60、70后的农民工, 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 企业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是根本因素。现在, 报纸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比比皆是, 农民工对此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合同的保障, 他们不敢出远门打工。

其次, 外出打工成本高是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的加剧, 导致物价、车票等大幅提高。车票提价, 束缚了农民工的手, 特别是春运期间, 高票价成为农民工外出打工首要克服的因素。

最后, 技能低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少, 技能也很缺乏, 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能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民工荒”主要是“技工荒”, 即技术工的短缺, 这也是企业用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 可以得出“民工荒”与“农工荒”矛盾的原因:上一代农民工放弃耕地而选择去城里打工, 造成“农工荒”;打工成本高、风险大又不愿再出去打工, 造成“民工荒”。而新生代农民工不会从事农业生产, 造成“农工荒”;又不愿意做有损体面地工作, 造成“民工荒”。解决“用工荒”的困境, 还需要政府、企业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5.1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宣传力度, 如互联网、电视等, 向农民工提供企业招聘信息和有效的就业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有效地就业保障措施, 保障企业和民工建立长期的用工合作关系;加强人才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解决“民工荒”问题。

5.2 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

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 利用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 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 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数量, 降低农业生产难度。同时在农村开展农业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 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 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之路。

5.3 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快土地流向集中, 逐渐消灭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 建立大农业生产模式, 变农业生产为企业化经营。让大老板经营农业, 聘用农民, 与农民签长期合同,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 真正的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同步三化”;同时企业创造良好的用工制度, 让更多的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城打工, 填补“民工荒”, 更好地解决“民工荒”与“农工荒”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陈桂宏, 浅谈国内“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西部, 2010-06.

[2]2012年金华用工需求[N].金华晚报, 2011-11-14.

[3]“搜寻理论”解析高失业率[N].文汇报, 2010-10-12.

[4]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 中商情报网, 2012-1-21.

[5]朱頔, 返乡农民工春节后外出务工情况调查[N].生活日报, 2009-2-24.

[6]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10-01-31:第23条.

公共照明快速发展的两面性 篇9

在欧洲, 公共照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初, 城市照明仅限于功能性照明, 主要目的是满足机动车驾驶的视觉辨别需要;70年代末, 城市照明似乎仍然只是交通照明的衍生物;80年代初, 卡米纳达 (Caminada) 和博梅尔 (Bommel) 最早提出了对居民、步行者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并强调人身安全和社会治安;直至90年代, 城市夜景美化运动终于成为潮流;到21世纪初, 城市照明对人情感的影响和生活的互动成为城市照明的重点。

在中国, 将公共照明视为体现城市结构的一种方式的观念已经被广泛地接受。与十年或十五年前相比, 人们对于户外照明的要求越来越多。1949年中国解放后, 公共照明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初期是照明建设起步阶段, 主要是发展道路照明。虽然照度水平低, 照明器材相对简易, 但是对人们夜间出行, 美化夜景均起了较好的作用;除大中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夜景照明外, 一般建筑均无夜景照明;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照明建设重点发展阶段, 这一期间, 中国不少城市道路照明开始使用高压钠灯, 高杆照明开始在城市广场、港口和码头推广使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 照明工程建设全面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夜间景观照明工程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为分散建设阶段, 这时期以建筑工程, 市政设施和旅游景点为重点, 其中不少已设计安装了夜景照明;90年代为集中建设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照明建设是从1988年上海率先在外滩和南京东路景区集中实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改造和建设开始的。

21世纪初, 城市公共照明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景观照明和建筑照明逐渐受到国民的重视。2004年, 建设部、中国国家法改委共同下文要求各个城市在2008年完成城市夜景专项规划。许多城市结合环境整治和重大庆典活动, 实施了城市亮化和灯光工程。由于技术、管理和宣传误导等因素, 以致在公共照明建设过程中引发一些问题, 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首先, 过度重视形象照明, 忽视功能照明。景观或建筑表面照度过高, 墙面色彩及材料质地均难以辨认。同时, 因照明器具的过度使用, 产生大量眩光, 导致光污染, 照明的负面效应突出。并且, 夜景照明设计忽视日间景观效果, 某些夜景照明晚上的效果较好, 但从日间的景观来看, 其照明器具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 还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公共场所的树木照明器具的过分布置及器具安装外露。

其次, 照明方式和设计手法单一。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 无视建筑结构特点, 套用固定照明模式, 致使建筑照明缺少层次, 立体感弱。比如:无视玻璃幕墙的特性, 忽略室内透光, 采用大功率泛光照明, 既费电又没有达到预定的照明效果, 玻璃幕墙依然漆黑一片, 同时, 严重干扰室内人员的工作和休息。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过程中, 不顾城市自身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 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灯光设计, 过分追求华丽与大气, 导致规划区域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 城市丧失原有特色。例如, 杭州的CBD钱江新城, 夜间的钱江新城与杭州的老城区对比过于强烈, 严重影响到西湖的夜间景观。

再次, 彩色光的应用混乱。彩色光在公共照明中的使用应持慎重态度。一是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是涉及的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较多。若使用不当, 不但歪曲建筑形象, 还可能降低甚至破坏建筑的功能和景观照明效果。

最后, 管理不规范。一是照明工程招投标时, 经常出现非本专业的专家参加评标;二是照明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缺少总体规划的指导, 或是不按规划、设计来施工;三是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缺少应有的审定程序和资格认证, 各个环节沟通不及时, 错误发生后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四是重建设轻管理, 照明设施的维修制度不健全, 以致使用过程中的灯具效率低, 降低照明效果等。

虽然中国的公共照明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 但从辩证角度来看,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不同的面, 消极的另一面是积极。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例子。而每个代表又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首先, 上海外滩两岸。浦西的典型欧式建筑与浦东的现代风情, 冲突中带有微妙的和谐, 在不破坏城市整体格局的基础上, 准确的向游客展现了各自的特色。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合理分析城市的整体结构, 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定位。而城市公共照明效果的好坏, 从宏观上讲在于夜间整体景观的合理性;而夜景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 关键是看是否突出了城市的各个结构关系。

其次, 香港维多利亚港。香港的历史并不悠久, 所以没有采用暖光来烘托整体氛围, 而是用能够更好体现城市活力及特色的冷光来进行表现;区别于日间城市生活的快节奏, 用清亮简洁的线条来勾勒整个港口的外轮廓。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准确理解公共照明的艺术特点, 突出城市结构功能。城市夜景的建设, 就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做出合理组织, 并通过灯光各种要素的协调配置和艺术处理, 以另一种形式再现与日间不同的城市形象, 这是照明艺术在夜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所在。

再次, 北京天安门广场。广场的夜间气氛与日间的庄严完全不同, 夜间广场更令人产生亲近的心理反应。而让人们产生这种心理差异就要先树立明确的个性化意识。公共照明的个性化具有品牌建设的作用和效应, 突出城市个性特征。失去了个性, 就不能把城市的个性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也不可能引发人们对夜间景观的回味。所以在城市公共照明的设计和建设中, 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好城市个性特征及其深刻内涵, 然后通过灯光语言来演绎城市历史文化中的感人故事。

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定位、社会功能和结构特点等。因此, 城市公共照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必须和城市的特征紧密结合, 才能营造出优美和谐的城市夜景, 为市民夜间生活增添流光溢彩。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照明设计在公共照明发展过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失败的公共照明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她的清晰性丧失, 并且无益于达到预期效果;成功的照明设计却可以完美展现城市的品位及魅力, 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让人们更留恋于城市生活。

摘要:原始社会早期, 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约10000至7000年前, 灯的出现,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作息规律.人类从此不再惧怕黑暗, 生产活动的时间得以延长;人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温饱.在欧洲, 照明始于16世纪的烛火照明和油灯照明.以法国为例, 里昂灯光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2年, 原是里昂市民为感谢圣母玛丽亚驱赶瘟疫而举行的宗教节日, 人们在各家窗台或门口点亮蜡烛庆祝.随着时代发展, 烛光慢慢被灯光取代.

关键词:照明,发展,两面性

参考文献

[1]荣浩磊.国外城市照明规划方法比较与分析[J].

[2]肖辉乾.中国照明工程建设发展综述[J].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所.

荒原的两面 篇10

极旱之地

当你面对青藏高原无尽的山脉时,每一座山脉都是人类没有穷尽的未知区域,你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赞美山脉。这里,我们只想说说一座虽然同样伟大,却被人遗忘的山─阿尔金山。 作为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山的阿尔金山素以干燥剥蚀地貌著称。阿尔金山因气候干燥,剥蚀作用强烈,岩石裸露,山麓地带分布着戈壁和沙漠。河流侵蚀作用在戈壁和荒漠上造就了巨大的冲积扇,成为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剥蚀是沙漠盛行风的专利,它在绵延五百多公里的山体上剥蚀出了元古代地刻、震旦纪岩雕、石炭纪褶相、侏罗纪金字塔、第三纪镂壁,凡此种种,荒凉得让人想起月球和火星的地表。

位于阿尔金山北侧新疆境内的罗布泊曾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资源卫星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可视范围,在离地球900公里的高空见到的罗布泊,酷似一只人耳,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大耳朵”是怎样形成的呢?道理很简单,是罗布泊水面不断收缩的结果。收缩一次,留下一道波状的湖滨,结果就出现了一道道“耳轮”,最后干涸的部分,是“耳孔”。“大耳朵”不是罗布泊的全部,到底有多大,相当于我国现有最大湖泊青海湖的五倍多。

罗布泊的南侧和库木塔格沙漠之间的阿尔金山—罗布泊地区的狭窄地带被称为中亚旱极的中心地带。一代探险家斯文·赫定曾狂热地迷恋上这个“地球之耳”。1899年~1902年间,斯文·赫定在走遍塔里木河下游的每一道河汊的同时,还测绘出了其间主要的湖沼原来的水位水量以及水质等数据。他认为,虽然这个湖泊眼下已然干涸,但此地唐代时期,一定是一个水草丰茂的洼地。

同年,美国学者亨廷顿也抵达了罗布泊地区,他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探险考察后,将研究成果汇成一本名叫《亚洲的脉搏》的书,在书中提出一个大胆理论,认为罗布泊在汉代以前范围极为辽阔,后来一步步收缩,至中世纪再次扩大,然后再次进入收缩期。

罗布泊一时间成为了一个探险考察的热点地区,英国人斯坦因在接近十年的时间中两次进入罗布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楼兰故城因自然气候原因被放弃后,影响到塔里木河下游的无规律改道,所以,此说又被命名为“罗布泊塔里木河分流说”。其后,瑞典学者霍涅尔提出过“交替湖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否定了游移说,但罗布泊到底游不游移,则至今也还是个有分歧的问题。仿佛这地方从来都是这么神奇,它一会儿游移,一会儿又静止不动。人们对罗布泊的态度还在摇摆不定,这倒是更符合探险者的愿望。

绿色奇迹

置身于甘肃、青海和新疆三地交界处的阿尔金山—罗布泊荒原,眺望这片走向极致荒凉的荒原,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歌:“你懂不懂得有一种感觉叫做荒凉,在无垠的时间的旷野上,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如此深沉、缓慢而又悠长。你懂不懂得有一种感觉叫做荒凉,记不记得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特别的长,仿佛死过匆匆醒转……”

摄影师们对此却有不同的见解。当他们荡漾在当金山南北、穿行于荒漠戈壁的最终目的就是用镜头寻找荒原的另一面─那些荒原中的绿洲和生命景观。地面上的拍摄已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当他们了解到哈萨克人是一个崇尚鹰的民族,难道鹰的性格以及鹰的视觉给他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鸟瞰大地,寻找原生态?

在敦煌滑翔俱乐部何彦生经理的帮助下,一种澳大利亚动力悬拉滑翔机成为航拍的工具,两翼可收缩,可乘两人,简单的跑道便可以起飞;体积小,可以用货车拉上在高原上随意运输。光线最好的时刻到了,摄影师吴平关和马晓伟与驾驶员一起登机。经过启动、加速、升空几个动作,在阿克塞县城上空盘旋一圈后飞去。夕阳下的大地是立体的,多皱的,变幻的,流动的,十分诱人。视觉果然是全新的,充满了张力和变幻。被戈壁和沙漠包围着的红柳湾碧绿一片,充满了活力,格外诱人;荒凉的戈壁上,一座荒原边缘的小城正在逐步形成,显示出人类的梦想和创造力;碧绿的水库、夕阳下的县城以及远处的戈壁沙漠,又极充分地体现出荒原上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时间不容迟疑,机会稍纵即逝,但判断一定要准确、果断。

两面三刀 篇11

对于出版业而言, 全媒体既有挑战, 也有机遇。从表面上看, 受到挑战的是出版业的“存量”——以纸张为传播载体, 以印刷为传播方式的传统出版, 表现出读者数量减少、市场规模缩水、产业结构畸形等不利现象;面临机遇的是出版业的“增量”——以数字为载体, 以网络为传播方式的数字出版, 似乎散发出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市场需求规模扩大、经济社会效益优良等利好信号。传统出版日渐式微, 数字出版日益繁荣, 似乎是对目前出版业的普遍认知。但这样的认知恰如其分吗?

一、形态变化:出版业的自适应

去探询出版业的内在肌理, 会发现出版业本质上隶属于社会的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在遭遇社会系统变动时, 自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出版信息系统变了不是它自身变了, 而是社会系统变了。众所周知, 社会最为根本的变革力是生产力, 这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化上。实际上, 目前的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 从一个依靠资源占有, 以土地、资本及劳动力为重要驱动力, 崇尚标准化、大众化的时代转向了一个依靠智力和创意, 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 崇尚自由、个性的时代。出版业就处在这个转向之间。传统出版适应的是工业经济体系, 数字出版适应的是知识经济体系。两个体系下的大众都有着知识、信息和娱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工业经济体系下流行的是大众文化, 而知识经济体系下流行的是个性文化。传统出版业依靠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 按照工业经济的发展逻辑, 依照标准化流程生产标准化产品;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知识、信息和娱乐需求还在, 而且随着物质生活富足、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普及、用户媒介使用习惯改变, 其需求变得越来越庞大, 越来越高。面对如此多元、海量的内容需求, 传统出版基本是无力的, 由它的传播载体决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系统变化, 如果不调整改变, 传统出版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但出版业的主体还在, 灵魂还在, 只有改变形态, 适应新时代的规则, 出版业才有可能重新走向辉煌。

可以说,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进行社会环境适应演化出的新形态, 而且数字出版自身展现出了出版业的本质特征:出版业是内容产业。所谓内容, 是指借助各种媒介的传输载体所承载的各类信息形态的总称。工业经济时代, 出版业之所以是传统出版, 是因为受到了技术的多种限制。首先是内容无法脱离载体而独立存在, 其次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受到载体限制而无法进行突破和自适应, 最后是只能工业化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知识经济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应用, 使内容成为“0”和“1”的标准代码, 从而彻底改变了内容的“存在”。首先, 内容与媒介分离独立存在, 内容从此可以统一进行处理;其次, 内容的内涵更为丰富, 不仅指不同形态的内容素材、片段, 还指不同形态素材的融合应用及内容和业务的融合应用等;最后, 内容的最终形态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为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算法及不同终端都会影响内容形态变化。可以说, 技术囚禁了出版业又解放了出版业, 最终还是将出版业的“实在”面貌还原了出来, 从此出版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成为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真正的信息传播业。

二、观念变革:出版业必由之路

当出版业的内容终于摆脱掉载体的束缚, 成为老子所谓的上善之“水”后, 其生长方式开始遵循内容产业的发展逻辑, 传统的编辑、印刷、发行仅仅保留了与内容相关的编辑环节, 任何增大内容与读者之间连接成本的元素都被替代, 出版业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内容与读者开始走向无缝对接,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之后, 内容与读者从未走得如此之近, “任何内容任何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皆能实现毫无消弭的连接。但内容不能像水一样随着地势或重力沿着某种路径流动, 内容需要靠它的生产者、运营者来帮助它走向需要它的用户那里, 所以必须遵循着一定的流程, 这种流程即内容产业的流程, 如图1所示:

这种流程对于出版业的传统形态而言, 无疑是一种颠覆。从时间的维度来看, 传统出版已是几千年高龄的“老人”, 从古至今, 出版业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贡献了不可估量的知识财富及精神财富, 但漫长的时间也让出版业陷入固定的“编印发”模式之中, 这种基于资源占有、标准化生产及大规模单向传播的工业时代的生产逻辑已深入骨髓, 根植于思维之中, 形成了无形的框架。当新的时代来临时, 出版业仍旧保持原有的观念, 这反而限制了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观察出版业的事实可知, 出版业在数字时代表现出的自适应一开始并不是产生于内部, 而是在面对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本来毫无交集的市场主体的侵袭时, 才有了转变的想法和行动。实际上, 出版业并非对技术不敏感, 只是过惯了“体制”内的好日子, 再去自我革新, 并且这种革新不是确定性的, 而是有相当的风险,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自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动力不足。更关键的是, 出版业面对新时代, 最让其痛苦的是无力感, 是面对不确定有劲无处使的惶恐, 因为数字时代的“操作系统”几乎完全不同于工业时代, 且尚未定型。但已没有时间犹豫, 出版业如果不再改变去主动适应这个时代, 那么出版业的蛋糕将会被别人来蚕食, 甚至吞噬。武装头脑, 改变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若敢于放下身段, 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适应新环境、新规则, 不能说没有希望。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所进行的自我演化及适应。作为典型的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出版在形式上契合了数字时代读者对内容呈现形式的需求, 摒弃了传统时代简单的信息组合, 代之以多种形式的综合体貌, 这些形式包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得益于数字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处理功能以及协作传输平台, 数字出版实现了规模化、大批量和效率化的内容生产与集成, 传统时代未能得以收录或传播的内容, 以及小众化的或者私人的知识亦能够成为数字出版海量内容的一部分;数字出版通过技术平台实现了读者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互动, 改变了工业时代简单粗暴, 对读者缺乏尊重的内容传播方式, 呈现出了更加人性化的面貌;工业时代不同媒体间内容壁垒清晰, 图书就是图文, 电视就是视频, 但数字技术促进媒介融合发展, 同样的内容可由不同的媒体平台提供, 亦可由不同的终端呈现, 借此数字出版内容的来源更加广泛, 接触读者的路径亦变得多样而快捷;除此之外, 借助数字技术, 数字出版实现了对内容传播的管理和控制, 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水印、内容DNA等方式对内容合法性进行检测与警告, 对不安全内容进行过滤、追踪及取缔, 还可以准确测量内容传播的到达率及阅读率, 掌握目标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以实现个性化内容订制, 最终实现内容传播效果的最佳化及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 数字出版在知识经济所提供的运行框架中, 以内容产业的发展逻辑, 改造了传统出版, 实现了流程再造, 将传统出版中一切不利于内容与用户连接, 不利于内容与用户沟通, 不利于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 不利于内容价值链延伸及溢出的因素统统砍掉, 并为出版业装备互联网工具, 更换“操作系统”。

三、数字出版:出版业的自我革命

对于出版业而言, 数字出版不亚于一场自我革命。这场革命将出版业从原先狭小的圈子里解放出来, 从一个纯粹的作坊式的孤立的单一内容供应商变成一个综合的连接的集约化的信息服务商, 从“单兵作战”开始过渡到“兵团作战”, 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认知流通成本下降”及“交易成本下降”红利, 围绕“版权”和“平台”同技术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媒体平台开展合作, 共同开发内容使其价值最大化来满足由经济发展产能过剩、受众碎片化及智能终端普及等因素所引起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海量化及个性化的用户“信息、知识、娱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成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内容产业价值网的重要角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传统出版不敢想象同时也是无法企及的。

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 整个社会的有机化程度将在其驱动下越来越高, 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连接会越来越紧密, 社会资源将会面临重新架构与重新组织, 达到一定程度, 互联网将会完全改变工业时代形成的传播格局, 成为全新时代的底层架构, 所有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等将会在这个架构上运行, 由此形成的产业发展逻辑及社会运作模式将会迥然于工业时代。对于以“内容”为主体的出版业而言, 显然其数字形态天然带有“互联网基因”, 但“互联网基因”如何融入内容及内容运营, 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从而推动数字出版业成为具有话语权和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45页) 影响力的经济文化新势力, 顺利实现出版业由工业时代的“机械思维”向互联网时代的“生命思维”的转变和演化, 这无疑是从业者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可知, 传统出版也好, 数字出版也罢, 它们本质上都是内容的不同形态, 适应于不同形态的经济社会, 并不存在高下或者好坏的比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根植于网络社会的数字出版形态适应性更强, 表现出了较为繁盛的生命力;而成长于工业社会的传统出版则相对萎缩, 但只要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式和传播方式还在, 传统出版便有其生存及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示范专业教改项目“字时代出版与发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JGXM2014040)

摘要:将出版业纳入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之中, 将其转型视作对外界变动的主动适应, 从而以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认知出版业的变动, 并提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并非表面上的相互竞争, 而是出版业以内容为主体, 分别为适应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而演变出的不同形态。

关键词:出版业,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内容,演化,形态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全媒体时代的复合教育[J].新闻大学, 2014 (1) .

[2]黄升民, 周艳, 王薇.内容银行——数字内容产业的核心[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罗子海.移动互联时代: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称王?[EB/OL].http://www.cyzone.cn/a/20140116/248581.html, 2014-01-16.

上一篇:上海汽车价值定性分析下一篇:生命活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