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两面性

2024-10-01

责任两面性(共7篇)

责任两面性 篇1

大型国企的企业资产规模较大、涉及到的业务种类较多、企业内部公司层级较多, 在进行审计时, 一般需要对大型国企的近三年的会计年度进行审查, 因此, 其审计任务重、时间短、重要性强。经济责任审计是将审计的对象限定在自然人的一种审计方法, 是反映整体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型国企的经济责任审计, 是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性把握的重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强调对“人”的审计, 而不是传统审计中仅仅对“事“的审计, 国企领导人员作为被审计的对象, 是我国责任制、人员负责制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是对领导人员进行考察和奖惩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必须重点把握其审计的全面性, 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对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的界定, 必须全面地把握领导人员的工作, 这种综合性的要求是其他审计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二、对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把握

( 一) 以法律法规为基础, 对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性进行了解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 以下简称 《规定》) 明确了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 在对其进行全面性把握时, 必须首先从我国的法律法规入手, 遵循法规的规定。

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 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需要从时间范围、内容、审计对象等方面进行把握, 从时间范围上看, 审计时间包括领导干部的阶段性任期或任期的全部期间;内容方面包括企业经营发展的状态、财务收支的情况等;从审计对象来看, 不仅仅包括领导责任人员, 还包括相关的监督机构等干部。

由此可见, 对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 需要关注不同的方面, 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 对其进行更深的了解, 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全面性的要求。

( 二) 明确全面性审计的范围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需要明确进行全面性审计的范围, 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审计, 否则, 只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应当限定在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职责内, 领导人员的经济管理职责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 其管理的范围应当在其可控制的下属企业内;第二, 其管理的深度应当是包括其可以直接、间接管理的不同层级的企业;第三, 其经济管理职责包括其个人的主要职务、兼职内容等方面。对于其难以进行管理的下属企业, 不应当作为审计的范围, 更不应当作为考核该领导人员的标准。

( 三) 全面把握企业, 整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全面把握企业, 首先要了解大型国企的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都需要全面了解, 发展规划是进行审计的基础, 也是全面了解企业的前提。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 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利润负债等方面, 从大的方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再从领导人员自身的行为对其进行审计评价。

在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 进行不同的评价。如对于同一家大型国企来说, 不同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涉及的资金、相关的企业都不同, 在对负责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必须结合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实现对其整体、全面的审计。

( 四) 结合市场大环境进行审计

在全面把握大型国企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结合我国市场的大环境来进行, 对于政策宽松的时期, 需要谨慎审计, 防止出现错漏、利用政策优势进行不正当的行为;对于政策严格的时期, 需要认真审计, 确保领导人员做的决策、制定的规划等符合我国政策要求。

在结合市场大环境时, 需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个是同行业的同类企业, 结合同类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形势等内容,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情况;二是与自身不同年份之间进行比较, 跟踪了解不同年份在市场大环境中企业的表现, 并最终得出审计报告。

三、小结

进行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 首先需要把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十二五”规划中, 国家专门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界定,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遵守法律法规。其次, 需要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在明确其范围的基础下, 对企业进行详细的了解, 对审计对象进行详细全面地审查, 以求得出更为客观的审计结果。最后, 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我国市场发展的大环境, 将企业放入到市场发展中, 进行综合性的比较, 才能确保其审计结果的全面性、综合性与客观性, 真正实现审计的目的。

摘要:大型国企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其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进行全面性地把握, 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本文从我国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并就如何更全面地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性,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俊芳.浅谈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把握[J].新会计, 2013 (5) .

[2]朱海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特点探讨[J].审计月刊, 2014 (2) .

[3]俊勇.开展审计工作研究增强学术理论意识——《国企改革深化与审计适应》《经济责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陕西审计, 2014 (23) .

认识概率问题的两面性 篇2

由概率论可知:概率具有非负性、规范性、有限可加性.其实, 概率问题还具有两面性.即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不一致性.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掷硬币问题

1.1 投硬币的公平性

概率的古典定义要求在随机实验中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人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做大量重复试验, 一个事件发生的次数n和总的试验次数N之比, 在试验次数N很大时, 它的值将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 N越大, 这个比值“远离”常数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个常数就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这个定义也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或概率的频率定义.

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做过投掷硬币的实验, 如表1.

由表1容易看出, 当投掷次数较少时频率的波动较大, 当投掷次数增大时频率呈现稳定性, 即出现正面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 而逐渐稳定于0.5.

1.2 投硬币并非最公平

投硬币是做选择性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 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都是50%, 但有趣的是, 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 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 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 测试结果也显示, 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 即用大拇指轻弹, 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发生上述情况, 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 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 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 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落地后哪面会朝上, 你在抛之前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 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 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 那么, 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2 人脉问题

一个人最多能认识多少个人?编织多大的关系网?这就是人脉问题.

2.1 人脉问题很重要

博恩·思希是位社会学家, 主要研究人脉学.他有一著名的理论——1∶25裂变定律, 即:你如果认识一个人, 那么通过这个人, 你就有可能再认识25个人.这一理论曾被西方商界广泛采用.后来, 这一理论又被引入成功学领域, 成了事业成功的黄金定律.

有人根据博恩·思希的1∶25裂变定律, 总结了一个7人定理:假设1个人认识25个人, 这25个人中每个人又认识25个人, ……由此推断, 地球上某个人A, 通过朋友找朋友, 熟人找熟人的办法, 经过中间的7个人, 就可以认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257=6103515620≈61亿, 相当于地球人口总数) .以A为中心编织关系网的话, 这个网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网中的一个结点.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科学家研究也发现, 在美国随机选出两个人, 而每个人差不多认识1000人, 虽然这两个人认识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可是他们共同认识一位朋友的几率, 会升至百分之一, 而他们经过两个中间人认识的几率, 事实上比百分之九十九还高.这就是在飞机或火车上, 两个陌生人AB聊天, 聊着聊着, 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人都熟悉话题中涉及到的人C的原因.

2.2 人脉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博恩·思希经过反思, 于2004年7月, 提出人脉学存在“二律背反”.也就是说, 人脉理论看似颇有道理, 但是运用哲学的辩证分析, 就会找到它的谬误之处.对每个人来说, 无论你的产业有多大, 人脉有多广, 你一生所面对的, 说到底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 相互琢磨和提防的, 迫切需要应对的, 也是那几个人.当然, 能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爱的, 也就是那几个人.所以人生有一、二个知己足亦, 没有必要结交太多的酒肉朋友, 也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金钱维护庞大的关系网.

3 分金币问题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 两个农民拉拇和希亚准备一起用餐.拉拇带了3个面包, 希亚带了5个面包.一个商人路过此地, 商人又饿又渴, 请求和他们一起吃午饭.3个人吃8个面包, 怎么吃呢 3个人商量了一个公平的办法:把面包放在一起, 再把每个面包平均分成均等的3块, 这样共分成了24块, 每人刚好8块.吃完饭后, 商人给他们8个金币作为酬谢就继续上路了.接下来轮到拉拇和希亚开始分金币了.

3.1 不合理的分配

方案1 拉拇=4, 希亚=4.这个方案是拉拇提出的但被希亚否定了;

方案2 拉拇=3, 希亚=5.这个方案是希亚提出的但被拉拇否定了.

在两人相持不下的时候, 他们想到了一向公正的老村长毛尔维, 由老村长来裁决.

3.2 合理的分配

老村长毛尔维把事情的经过了解清楚后, 想了很久, 提出了最为公平的方案.

方案3 拉拇=1, 希亚=7.老村长提出的方案两人都同意了.

为什么方案3拉拇和希亚都同意了呢?请看村长的分配理由.

老村长问了6个问题: (1) 8个面包被切成了多少块; (2) 每个人吃了多少块面包; (3) 拉拇的面包被分成了多少块; (4) 拉拇吃了8块面包, 还剩几块留给商人; (5) 希亚的面包被分成了多少块; (6) 希亚吃了8块面包, 还剩几块留给商人.6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 (1) 8×3=24; (2) 24÷3=8; (3) 3×3=9; (4) 9-8=1; (5) 5×3=15; (6) 15-8=7.老村长决定只给拉拇1个金币, 而给希亚7个金币, 是因为商人吃的8块面包中只有1块是从拉拇的面包中来的, 而其余7块都是希亚给的.

从表面上看, 方案3最公平, 希亚乐极了, 拉拇勉强同意了, 同时也为没有同意方案2而后悔了.从商业的角度看, 这件事相当于“拉拇和希亚两人按照3∶5入股, 却按照1∶7分红”这合理吗?显然拉拇吃亏吃大了!

4 囚徙困境问题

1950年, 美国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在斯坦福大学给心理学家做报告时, 讲了一个故事.警察在盗窃现场附近抓到了两名疑犯阿尔和鲍勃, 把他们分开审讯, 并分别向他们开出条件:如果两人都不招供 (疑犯彼此合作) , 警方没有他们盗窃的证据, 他们将以携带武器这一较轻的罪名各判处一年监禁.如果两人都招供并牵连对方 (疑犯彼此背判) , 两人都将各判处10年监禁.如果有一人招供并牵连对方, 而对方不招供, 此人将被免予起诉, 而对方将被判处最高刑期20年.这就是“囚徒困境”问题.

4.1 非理性地选择

如果阿尔和鲍勃都非理性地选择不招, 则只会被判1年.

4.2 理性地选择

阿尔想:如果鲍勃招了而我不招, 那么我将被判20年;如果鲍勃招了, 我也招了, 则被判10年;如果鲍勃不招, 我也不招, 那么我将被判1年;如果我招了而鲍勃不招, 我将被免予起诉.所以不管鲍勃招不招, 我招供是最好的选择.鲍勃也这么想.最终两人都因为“理性”地选择招供而被判了10年.

从数学的角度看, 非理性的选择效果要远远地优于理性选择的效果.之所以理性的选择, 是因为两人同时在选择, 每人都有招与不招两种选择, 共有4种组合结果, 在这4种组合中, 两人都不招, 双赢但风险最高, 效果最好;两人都招, 双赢风险最小但效果中等.故为了取得主动权, 两人都选择了招供, 这是一种中等效果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却不能带来最佳的效果, 这个“囚徒困境”后来成了博弈论最著名的问题.

5 骑门问题

校方规定宿舍院子的铁门在晚上11点以后一律上锁.某学生A来到铁门前已是12点整, 遂怀着别无选择的悲壮不假思索地爬将上去.当A爬到铁门的顶端, 发现门原来没有锁.于是一道选择题摆在了A的面前:究竟从哪边落地才好?

5.1 非法选择

选择从里面落地, 符合成本效益, 也比较符合物体运动的逻辑, 重要的是, 此举足以证明爬门是一次有用功.但也违犯了校纪校规.

5.2 合法选择

若选择从外面落地, 虽则于推门而入的从容之中获得了某种程序上的合法性, 但那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爬门的意义将会荡然无存.

6 分析原因

上述概率问题为什么会具有两面性 (即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不一致性) 在概率的古典定义中, 有这样一句话:“要求在随机实验中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种“等可能性”实际上是一种假设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容易办到.

6.1 心理因素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 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 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 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 累计有32人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 营救人员的人数上升到50人.

心理学家称, 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 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 我知道他们心理在想什么.自私是人性的心理弱点, 这个实验正好印证了人性的弱点.这个弱点也会导致不少的不会“等可能性”.

6.2 人为因素

管理大师杜拉克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在小学低年级的算术入门书中, 有这样一道应用题:“2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2天时间;如果4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小学生回答是1天.而杜拉克说,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1天完成”, 可能要“4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这正好验证了管理学上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 工作成本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 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 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苛希纳定律阐明了一个道理:一个问题, 可能有一个答案, 一种结果, 也可能有多个答案, 多种结果.人为的反作用力之大相当可怕.

许多事情, 由于当事人精力不集中, 责任心不强, 增大了失败的概率, 如醉酒驾车发生车祸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由于当事人满足自己的私欲, 造成的不公平也时有发生, 如十多年前西安体彩中心发生的“黑马事件”, 近几年一些证券交易所发生的“黑交易”等事件, 把本来公正、公平的事业, 扭曲成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了.这样人为造成的不会“等可能性”事件的数量也就不少了.

7 结束语

进入20世纪以来, 概率论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严谨的数学分枝.概率论来源于实践, 扎根于实际问题之中, 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其它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科学的不少领域中, 概率论作为一种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这里我要强调:科学、客观地应用概率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赖景耀, 王春林.概率论导引[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

[2]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3]任秋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J].百科知识, 2009, (10A) .

[4]刘燕敏.人脉真的那么重要吗[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 (22) .

[5]张小娴.我们相逢的几率[J].爱人, 2009, (8) .

[6][英]帕德玛.T.V.庞启帆, 译.最宝贵的财富[N].讽刺与幽默, 2008-07-18:第4版.

[7]方舟子.好人与骗子的博弈[J].时代青年, 2009, (7) .

[8]陆勇强.利用自私[J].现代家庭, 2005, (1) .

“用工荒”的两面性探究 篇3

自从2004年掀起的“民工荒”现象, 这几年一直在缓慢增长。2012年春节刚过去, “民工荒”现象再次凸显。然而, 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却出现了“耕地无人种”的现象, “农工荒”现象也掀起高潮。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相当丰富,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可以说, 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为何还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

2“用工荒”两面性的表现

“民工荒”和“农工荒”是“用工荒”的一体两面。“民工荒”主要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当前我国就劳动力短缺的种类来看, “民工荒”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及一些需要体力和技术的产业。“民工荒”不等同于“农工荒”, “农工荒”也不完全包含“民工荒”, 二者是“用工荒”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而且统一于“用工荒”。其中, “用工荒”与“民工荒”、“农工荒”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两者在定义、产生原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

2.1“民工荒”与“农工荒”

“民工荒”是指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笔者认为主要是指企业缺乏一定的劳动力, 既包括普通工人的短缺, 也包括技术工人的短缺, 但无论哪种类型, 其所反映出的现象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自2004年起,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城市, 如广东、深圳等, 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今年年初, 珠三角、长三角及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缺口达到几百万, 其中广东省企业“缺工”约90万人, 湖北省用工缺口达50万人, 这种现象在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也初露端倪。在浙江省金华市, 劳动力缺失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农工荒”指的是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或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能化的趋势。现阶段, 我国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是“386199”部队, 即妇女、儿童、老人, 而务农劳动力绝大部分也只有妇女和老人来充当了。此外, 农村中劳动力的匮乏导致大量的耕地撂荒, 土地生产力下降, 粮食大量减产。

2.2“民工荒”与“农工荒”产生机理

对万事万物而言, 不同的事物总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同一事物也可能是不同原因导致的, 因此, “民工荒”与“农工荒”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2.2.1“民工荒”产生原因。

自从2004年我国东南沿海由“民工潮”变为“民工荒”, 学术界就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 从企业来讲, 没有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在城市中最底层的工作, 据有关数据统计, 在城市中, 像餐饮、建筑等这些最苦、最脏等行业9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 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收益保障。

(2) 从农民工自身来讲, 需求层次提高。马斯洛提出的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现在农民工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开始关注尊重需求。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和尊重。

2.2.2“农工荒”产生原因。

“农工荒”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不仅有经济因素, 更多的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我认为, 最主要是由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 出台了不少的惠农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对农民进行补贴、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 但这些惠农政策对于迫于生计的农民来说, 其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见效时间也长, 因此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出去打工。人们不禁困惑:“民工荒”和“农工荒”的产生机制截然不同, 这样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矛盾?

3“农工荒”与“民工荒”的矛盾分析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口比例情况。从年龄构成看, 2011年末,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18499万人, 占总人口的13.7%;0~14岁的儿童22280万人, 占总人口的16.5%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8000万人)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4%, 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劳动人口逐渐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 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用工荒”的难度。

其次, 来看一下我国农民工的比例情况。2011年末, 我国农村人口为65656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低于50%, 而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占比又低于50%。据新闻报道,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了2.5278亿人, 其中, 外出农民工1.59亿人, 新生代农民工1亿多人, 约占60%。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可以理解“农工荒”出现的原因:大部分劳动力放弃耕地, 选择外出打工。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既然在农村出现“农工荒”现象, 是因为大批农村劳动力放弃从事农业, 选择去城市打工, 那么为什么企业还会出现日益严重的“民工荒”现象呢?

4“农工荒”与“民工荒”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用工荒”一体两面的矛盾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并非真的是我国的劳动力少了。恰恰相反, 据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劳动力是绝对剩余。之所以还会出现有闲活、有闲人却无人干活的困境, 我认为主要是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了。

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

在文章中有一个数据我们不能忽视,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农民工总数的60%,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用工荒”和“农工荒”又有怎样的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 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 职业期望值高, 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 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教育程度高, 与老一代农民工有鲜明的差别。通过调查访问发现,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4.1.1 学习技术和寻找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压力较小,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进城打工赚钱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技之长, 希望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4.1.2 自我意识强, 责任心不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 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 更注重自身兴趣的培养, 希望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

4.1.3 职业要求高。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更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他们在选择工作时, 希望能够被社会认可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关注“对人的满意”。

4.2 老一代农民工的就业观

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指60、70后的农民工, 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 企业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是根本因素。现在, 报纸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比比皆是, 农民工对此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合同的保障, 他们不敢出远门打工。

其次, 外出打工成本高是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的加剧, 导致物价、车票等大幅提高。车票提价, 束缚了农民工的手, 特别是春运期间, 高票价成为农民工外出打工首要克服的因素。

最后, 技能低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少, 技能也很缺乏, 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能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民工荒”主要是“技工荒”, 即技术工的短缺, 这也是企业用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 可以得出“民工荒”与“农工荒”矛盾的原因:上一代农民工放弃耕地而选择去城里打工, 造成“农工荒”;打工成本高、风险大又不愿再出去打工, 造成“民工荒”。而新生代农民工不会从事农业生产, 造成“农工荒”;又不愿意做有损体面地工作, 造成“民工荒”。解决“用工荒”的困境, 还需要政府、企业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5.1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宣传力度, 如互联网、电视等, 向农民工提供企业招聘信息和有效的就业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有效地就业保障措施, 保障企业和民工建立长期的用工合作关系;加强人才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解决“民工荒”问题。

5.2 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

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 利用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 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 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数量, 降低农业生产难度。同时在农村开展农业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 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 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之路。

5.3 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快土地流向集中, 逐渐消灭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 建立大农业生产模式, 变农业生产为企业化经营。让大老板经营农业, 聘用农民, 与农民签长期合同,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 真正的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同步三化”;同时企业创造良好的用工制度, 让更多的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城打工, 填补“民工荒”, 更好地解决“民工荒”与“农工荒”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陈桂宏, 浅谈国内“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西部, 2010-06.

[2]2012年金华用工需求[N].金华晚报, 2011-11-14.

[3]“搜寻理论”解析高失业率[N].文汇报, 2010-10-12.

[4]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 中商情报网, 2012-1-21.

[5]朱頔, 返乡农民工春节后外出务工情况调查[N].生活日报, 2009-2-24.

[6]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10-01-31:第23条.

公共照明快速发展的两面性 篇4

在欧洲, 公共照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初, 城市照明仅限于功能性照明, 主要目的是满足机动车驾驶的视觉辨别需要;70年代末, 城市照明似乎仍然只是交通照明的衍生物;80年代初, 卡米纳达 (Caminada) 和博梅尔 (Bommel) 最早提出了对居民、步行者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并强调人身安全和社会治安;直至90年代, 城市夜景美化运动终于成为潮流;到21世纪初, 城市照明对人情感的影响和生活的互动成为城市照明的重点。

在中国, 将公共照明视为体现城市结构的一种方式的观念已经被广泛地接受。与十年或十五年前相比, 人们对于户外照明的要求越来越多。1949年中国解放后, 公共照明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初期是照明建设起步阶段, 主要是发展道路照明。虽然照度水平低, 照明器材相对简易, 但是对人们夜间出行, 美化夜景均起了较好的作用;除大中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夜景照明外, 一般建筑均无夜景照明;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照明建设重点发展阶段, 这一期间, 中国不少城市道路照明开始使用高压钠灯, 高杆照明开始在城市广场、港口和码头推广使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 照明工程建设全面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夜间景观照明工程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为分散建设阶段, 这时期以建筑工程, 市政设施和旅游景点为重点, 其中不少已设计安装了夜景照明;90年代为集中建设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照明建设是从1988年上海率先在外滩和南京东路景区集中实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改造和建设开始的。

21世纪初, 城市公共照明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景观照明和建筑照明逐渐受到国民的重视。2004年, 建设部、中国国家法改委共同下文要求各个城市在2008年完成城市夜景专项规划。许多城市结合环境整治和重大庆典活动, 实施了城市亮化和灯光工程。由于技术、管理和宣传误导等因素, 以致在公共照明建设过程中引发一些问题, 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首先, 过度重视形象照明, 忽视功能照明。景观或建筑表面照度过高, 墙面色彩及材料质地均难以辨认。同时, 因照明器具的过度使用, 产生大量眩光, 导致光污染, 照明的负面效应突出。并且, 夜景照明设计忽视日间景观效果, 某些夜景照明晚上的效果较好, 但从日间的景观来看, 其照明器具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 还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公共场所的树木照明器具的过分布置及器具安装外露。

其次, 照明方式和设计手法单一。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 无视建筑结构特点, 套用固定照明模式, 致使建筑照明缺少层次, 立体感弱。比如:无视玻璃幕墙的特性, 忽略室内透光, 采用大功率泛光照明, 既费电又没有达到预定的照明效果, 玻璃幕墙依然漆黑一片, 同时, 严重干扰室内人员的工作和休息。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过程中, 不顾城市自身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 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灯光设计, 过分追求华丽与大气, 导致规划区域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 城市丧失原有特色。例如, 杭州的CBD钱江新城, 夜间的钱江新城与杭州的老城区对比过于强烈, 严重影响到西湖的夜间景观。

再次, 彩色光的应用混乱。彩色光在公共照明中的使用应持慎重态度。一是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是涉及的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较多。若使用不当, 不但歪曲建筑形象, 还可能降低甚至破坏建筑的功能和景观照明效果。

最后, 管理不规范。一是照明工程招投标时, 经常出现非本专业的专家参加评标;二是照明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缺少总体规划的指导, 或是不按规划、设计来施工;三是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缺少应有的审定程序和资格认证, 各个环节沟通不及时, 错误发生后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四是重建设轻管理, 照明设施的维修制度不健全, 以致使用过程中的灯具效率低, 降低照明效果等。

虽然中国的公共照明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 但从辩证角度来看,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不同的面, 消极的另一面是积极。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例子。而每个代表又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首先, 上海外滩两岸。浦西的典型欧式建筑与浦东的现代风情, 冲突中带有微妙的和谐, 在不破坏城市整体格局的基础上, 准确的向游客展现了各自的特色。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合理分析城市的整体结构, 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定位。而城市公共照明效果的好坏, 从宏观上讲在于夜间整体景观的合理性;而夜景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 关键是看是否突出了城市的各个结构关系。

其次, 香港维多利亚港。香港的历史并不悠久, 所以没有采用暖光来烘托整体氛围, 而是用能够更好体现城市活力及特色的冷光来进行表现;区别于日间城市生活的快节奏, 用清亮简洁的线条来勾勒整个港口的外轮廓。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准确理解公共照明的艺术特点, 突出城市结构功能。城市夜景的建设, 就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做出合理组织, 并通过灯光各种要素的协调配置和艺术处理, 以另一种形式再现与日间不同的城市形象, 这是照明艺术在夜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所在。

再次, 北京天安门广场。广场的夜间气氛与日间的庄严完全不同, 夜间广场更令人产生亲近的心理反应。而让人们产生这种心理差异就要先树立明确的个性化意识。公共照明的个性化具有品牌建设的作用和效应, 突出城市个性特征。失去了个性, 就不能把城市的个性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也不可能引发人们对夜间景观的回味。所以在城市公共照明的设计和建设中, 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好城市个性特征及其深刻内涵, 然后通过灯光语言来演绎城市历史文化中的感人故事。

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定位、社会功能和结构特点等。因此, 城市公共照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必须和城市的特征紧密结合, 才能营造出优美和谐的城市夜景, 为市民夜间生活增添流光溢彩。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照明设计在公共照明发展过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失败的公共照明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她的清晰性丧失, 并且无益于达到预期效果;成功的照明设计却可以完美展现城市的品位及魅力, 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让人们更留恋于城市生活。

摘要:原始社会早期, 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约10000至7000年前, 灯的出现,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作息规律.人类从此不再惧怕黑暗, 生产活动的时间得以延长;人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温饱.在欧洲, 照明始于16世纪的烛火照明和油灯照明.以法国为例, 里昂灯光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2年, 原是里昂市民为感谢圣母玛丽亚驱赶瘟疫而举行的宗教节日, 人们在各家窗台或门口点亮蜡烛庆祝.随着时代发展, 烛光慢慢被灯光取代.

关键词:照明,发展,两面性

参考文献

[1]荣浩磊.国外城市照明规划方法比较与分析[J].

[2]肖辉乾.中国照明工程建设发展综述[J].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所.

网络化知识共享的两面性 篇5

随着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实施有效的客户知识管理, 合理地进行知识共享, 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科技进步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 对知识共享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使众多企业寻求长期发展策略, 不少企业能够有效地实施客户知识管理, 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共享,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有的企业则投机取巧, 采用背离国家法律和道德的方式获取知识, 超越了知识共享的范围, 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不仅给合理进行知识共享的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损害其正当利益, 甚至也会危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会被淘汰。因此, 知识共享具有两面性。目前, 如何遵循网络知识共享的法则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划分知识共享的界限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 许多企业和消费者网络知识共享的观念相对淡薄, 所以需要积极开展网络知识共享的研究。

全球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潮流使信息、资源和知识共享成为必然, 并不断加速网络知识共享的深度、广度和范围。这五大潮流分别是: (1) 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如软件产品、IT行业及服务业等) 正在不断扩大。 (2) 互联网缩小了经济范围, 加速了世界的联系, 有利于大量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共享。 (3) 网络技术的更新和高速发展, 使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 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 导致知识有效性的周期在逐步缩短。 (4) 知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激烈的竞争加剧了企业对知识资源利用的程度。 (5) 与过去相比, 企业将更加重视利润及企业价值的增长。知识的“叠加效应”或“协同效应”使知识共享主体的双方获得更高的收益, 网络发展的环境也将加速知识共享的速度, 从而可以通过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进行更广泛、更深度、更有效的知识共享, 实现“双赢”。

尽管网络的发展加速了知识共享的程度, 但是在实际的网络知识共享过程中应明确共享的方式、过程和制度, 这就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知识共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也就是说, 共享的知识不能包括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专利、品牌等。如果企业超越了知识共享的范围, 没有与知识拥有的主体协商, 购买或者合作应用知识, 就可能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的纠纷。因此, 运用客户知识管理, 建立客户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共享有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知识共享的研究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 网络知识共享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 能够帮助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实现双赢。它通过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使知识共享的主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更多的知识, 甚至可能创造新的知识。网络知识共享体系建设的本质上是一种长期投资, 会给共享主体带来长期的收益。另一方面, 网络知识共享的广泛使用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会导致知识成果的侵权行为。

一、文献综述

(一)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企业内部员工间或各部门间以及企业外部与企业间或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等进行知识转移、流动、创造和应用的过程[1]。知识共享的过程本质是一个交流、沟通与学习的过程, 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彼此之间转化的结果。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内的员工或组织之间在内部或外部之间, 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互换和学习, 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 充分利用知识的价值并创造新知识的效应。在经济活动中, 知识的价值就如同Hidding Shireen (1998) 所言, 在于知识分享、创造的过程。知识分享不管对于知识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竞争力, 增加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不断地交换和转移, 有效的知识共享方式能够加强共享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 并最终促进合作双方共同获利, 实现价值最大化[2,3]。

(二) 网络知识共享

由于知识与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 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结成复杂、系统的网络组织形式。任志安的研究认为, 在网络企业中, 知识共享不仅可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而且可带来互补性的联结经济优势[4];Jennife说明了在全球企业网络中知识共享与创新系统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表明进行知识共享的企业会获得更好的绩效[4]。因此可以认为, 知识共享日益成为创新网络合作创新的主要环节。但是创新网络并不是一个具备严格契约关系的组织, 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 不存在对于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强制性措施。知识共享更多的表现出非正式性质, 更多的依赖于成员的自我意愿和对他人的预期。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网络, 成员之间不熟悉, 彼此之间信任程度不高, 因此, 为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 或者也称为“搭便车”行为, 即一些成员在合作中免费享受了别的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术, 而自己并不做出贡献。这种行为的增多会限制网络其他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 降低创新网络的绩效。

(三)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对于人们的智力结果、研发和创作成果以及核心能力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5]。狭义或传统的知识产权则具体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禁止不正当竞争权与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具有三条原则: (1) “促进知识”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 即知识产权的确定目标旨在促进知识交流、传播和共享; (2) “领域限制” (the Preservation of domain) , 即知识产权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之内; (3) “保护创造者” (the Protection of the author) , 即法律赋予创造者对其知识财产以专有权利。与以往的物质化财产不同, 知识财产是一种“新财产”, 即是“非物质化和受到限制的财产”。这也就是说,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有权利, 但并不是绝对化的私权, 该项权利表现出有条件的独占性、有限制的排他性和有期限的时间性等特性。

因此, 无论在知识产权领域还是在法律的范畴, 知识产权实际上主要指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权的必备手段。企业无论具有多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都需要通过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企业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交叉领域。其基本含义是, 企业为获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 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其本质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特点去寻求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总体性谋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 是利用知识产权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措施和手段。

企业应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本企业的专利和知识产权, 建立知识共享预警机制, 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的侵权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危害等情况向企业的领导发出预警[6]。微软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 建立知识系统预警机制, 包括: (1) 全过程预测 (警情发现) , 即需要对自己知识系统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提早发现任何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2) 评价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 (警兆测评) , 即预警要能通过目前出现的逆境苗头分析, 评价发生这种可能的概率和临界值; (3) 问题发现与分析 (警源分析) , 即预警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微软知识系统在顺境状态下可能存在的逆境, 并对其根源进行追溯分析。

(四) 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的高速进步, 使人们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网络知识产权的发展。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应用产物, 它除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外, 又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域名、数字化作品以及电子版权等[7]。即权利人在互联网上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 包括占有、使用、共享、收益知识财产的权利。知识产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专有性”, 因此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了很多。我们在网络上经常接触的电子邮件公共利益、在电子布告栏和新闻论坛上看到的信件, 网上新闻资料库, 资料传输站上的电脑软件、照片、图片、音乐、动画等, 都可能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网络资源相对于传统的文字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数字化、网络化, 这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二是信息量大, 种类繁多, 每天的IE浏览量堪称天文数字;三是信息更新周期短, 网络信息节省了印刷、运输等环节, 数据可以及时上传;四是资源庞大, 开放性强, 信息资源不受地域限制, 任何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上传和下载信息;五是组织分散, 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机构。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知识产权具有与传统知识产权完全不同的特点, 如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 而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公开、公共的信息;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而网络知识产权则是无国界的。

二、知识共享实例

(一) 情况简介

(二) 实例分析

知识共享已经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说明知识共享对个人、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创立组织知识共享的文化, 在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总之区域性的富有经验的实践者团队可以在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开发以及共享服务等方面通过语音邮件和群件网络来及时交流一些重要的关键知识和领先实践。

三、知识产权实例

(一) 情况简介

2010年8月下旬, 番茄花园版windows xp作者由于侵犯微软公司知识产权被拘留。这则新闻占据了各大网站IT频道的头条。此消息之所以被广泛关注, 是因为番茄花园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微软向中国国家版权局进行投诉, 此事引起了大量的关于盗版垄断等知识产权问题的争议。

番茄花园案是国内第一起将网络提供盗版软件下载作为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 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 案例分析

此案例中, 番茄花园使用了不合理且不合法的知识共享方式, 它并没有与微软协调、合作, 或者是购买相关知识信息, 而是直接分享应用其研究成果。这样的行为不属于正当的知识共享, 而是属于侵权行为, 侵害了微软的知识产权。因此, 我们在积极倡导知识共享的同时, 还应注意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在贡献、分享自己的知识时, 应明确其知识能否是自身的核心技术、持续竞争优势。对于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都是核心竞争优势, 如果企业或者个人丧失了这些, 就无法获得期望的利益, 这些权利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因此, 微软公司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再受到侵犯。知识产权的专家胡钢分析指出:通过知识产权法明确了构成侵权的要求有以下三点: (1) 主体主观是故意的; (2) 以赢利为目的; (3) 属于主体的违法所得。

四、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番茄花园的案例是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互矛盾的结果, 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 (特别是因特网) 基础之上,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和信息是决定其发展的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信息的复制、传输、处理、采集、使用等网络技术的出现, 导致知识产权的发生、使用和分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网络上有无产权的信息难以分辨, 信息的鱼目混杂更是让用户难以辨别。电子服务和电子应用的全球化对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形成挑战。由于信息产品受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制约, 而各国之间的保护标准和保护水平存在差异, 导致网络上的侵权行为难以认定。

对于核心的、机密的、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共享不能忽略了共享需要花费的成本, 即知识获取、转移、流动、共享, 甚至是创造都需要合理的途径, 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核心知识。知识产权必须得到保护, 这是因为:首先, 从知识的生成来分析, 产生知识需要创新性的观点和投入。共享产品前期需大量的投入来实现这个创意产品的生成, 需要做市场调查、社会服务, 所以, 直接利用公司已经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研究成果, 并且没有与该公司进行协商购买, 严重损害了研发方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一些大的信息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往往是惊人的。其次, 从信息的传播来看, 网络产品的生产也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必须在网络使用者身上得到必要的回报。因此, 信息共享极端化是不道德的, 其表现就是盗窃知识版权等行为。所以, 对于知识的维护、创新不利的, 网上特有信息的绝对数量将会越来越少、重复率越来越高, 没有新的知识信息注入的网络越来越陈旧、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所以说, 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合理的、道德的[8]。“一个在所有情况下, 都把信息视为发现者财产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同理, “一个在所有情况下, 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加以保护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9]。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要求网络经济主体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网络资源的共享、合理利用两者相矛盾的难题。

(二) 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知识共享利弊, 认为应在合作知识共享的基础上, 保护核心知识的价值, 并提出促进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对策。

1. 建立规章制度

应明确网络知识共享信息的内容范围、深度和广度。建立数据库, 软件库, 知识库。明确用户的权限,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则制度保证知识共享网络的顺畅和合法性。

2. 加强市场监管

从外部环境入手, 让外部的震慑力起到一定的支持保障作用。首先, 要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一套知识产权预警制约机制;其次,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和协会组织, 加强市场监管的强度力度, 维护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秩序;最后, 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相结合, 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 切实维护和稳定市场秩序。

3. 注重宣传教育

加强知识共享氛围构建, 同时, 注重核心信息知识的保护意识, 促进知识共享的普及和提高, 形成相互学习的环境, 从思想上首先消除知识侵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加强知识拥有者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采取主动的措施保证知识共享的可靠性、安全性, 从根本上保证信息交流并防止知识侵权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陶摇, 戴昌钧.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 2006, (7) :74-75.

[2]柴国荣, 宗胜亮, 王璟珮.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共享机理及其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0, (2) :295-299.

[3]柴国荣, 徐渝, 叶小青.技术入股合作创新的市场均衡模型及其管理含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3) :34-37.

[4]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10, (1) :116-123.

[5]Grant, R.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109-122.

[6]张海涛, 马静, 钱丹丹.知识转移视角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J].情报杂志, 2010, (12) :21-24.

[7]王玉娥, 卢娟.网络知识产权的伦理危机与对策[J].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25-26.

[8]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14.

责任两面性 篇6

这一首《临江仙》,说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山东梁山泊起义领袖宋江,词中除第一句是说他的出身以外,通篇都在称颂他的好处。从词中不难看出,在宋江身上,有着儒家传统美德的仁、义、礼、智、信。除此以外,通观《水浒全传》全书,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他身上,也有儒家所倡导的忠、孝、勇等。然而,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完人,细读全书,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一心尽孝道,却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忌;他义薄云天,却又“知法枉法”,置国家法度于不顾;同时,在他的身上,既有仁,也有狠;既有礼,也有凶;既有智,也有愚;既有忠,也有奸;既有勇敢,也有孱弱。正是他性格中的两面性,使水浒的起义事业在他的手上蓬勃发展,也在他的手上走向灭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论点,在全书中是有很多例证的。

1宋江性格中的“孝”与“无后为大”

在书中,宋江刚出场,作者就赋予他一个“孝义黑三郎”的称号。这个称号并不是凭空得来,作者用一定的笔墨,具体描述了他的孝。他生于乱世,凭本事做了郓城县的一名刀笔小吏,吏道纯熟的他,深知仕途险恶,为“恐连累父母,教爹娘告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官给执凭公文存照,不相往来,却做家私在屋里”。

要知道,在古代,“忤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出籍”更是对不肖子孙的严惩。虽然于家大孝,但要承担“不孝”的罪名,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书中暗表:“宋时多有这般算的”。可见,宋江也完全出于无奈。

自从怒杀阎婆惜后,宋江逃亡在外,想“事亲行孝敬”,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但他的孝心并没有稍减。逃亡途中,他时时记挂着父亲的安危,当他得知父亲去世时,“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哉!’……哭得昏迷,半晌方才苏醒……‘既是天教我知道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一头哭着,一头写书……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当他到家,得知这是一场骗局时,他“十分大怒,便指着宋清骂道:‘你这忤逆畜生,是何道理!父亲见今在堂……’”。做父亲的很理解儿子:“……教四郎只写道我殁了,你便归得快……又怕你一时被人撺掇,落草去了,做个不忠不孝之人。”当赵能兄弟闻讯前来捉拿宋江,其父太公哭说“是我苦了孩儿”,宋江安慰道:“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幸事;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杀人放火的兄弟们,如何能够见父亲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以他在官场上混了那么久的经验,他不会不知道他此去的凶险,然而为了安慰老父亲,他依然要这么说。不仅如此,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时刻铭记父亲的话,不肯落草为寇,甚至不肯把枷打开:“贤弟这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而在此之前,他不但为盗贼通风报信,还杀人灭口,并一度想上梁山,难道他不知道这些都是有违法度的吗?可见,他把听父亲的话也当作尽孝道的一部分,而且他的孝心也是出于真心。此后他的一言一行,基本都是按父亲的教训行事的,直到在江州醉题反诗,差点丧命,才被逼无奈,上了梁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或忘尽孝,在梁山稍微安定,为怕父亲遭殃,赶紧把父亲接上梁山,过上安乐的日子。这虽然有违其父初衷,然而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道,其中就有一条:老有所养。

在古人的标准,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法。通读《水浒全传》,通篇未提及宋江曾经娶妻生子之事。在当时的环境中,“无后”可是大不孝的事!作者既然大肆渲染宋江的孝,该不会连这孝中最重要的标准“有后”都忽略了吧?或者这是作者对封建思想的有意反叛?当然,这条标准在今天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不过仅存其疑罢了。

2宋江性格中的“义”与“无视法度”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其哲学著作《原道》中也说“行而宜之谓之义。”可见,义是一种行为原则,具体指的是行为要合宜,说应该说的话,做应该做的事。

宋江的义是他性格中的主要因素,书中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宋江的义薄云天。

刘高的老婆被王英等擒获,宋江以为是花荣的妻子,便以礼义为绳,束缚住王英,致使王英敢怒而不敢言,陪笑放了知寨夫人。像王英这样的人,若不以江湖大义束缚,他是断然不肯舍弃到嘴的肥肉的,可见,宋江的义是用对了地方的。

宋江的义还表现在他说话算数。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对王英的一诺千金;在书的后面,有一回他答应了公孙胜的师傅,在剿寇成功,回京之后要放公孙胜走,后来收伏王庆,押解回京时公孙胜提出要走,宋江虽然万分的舍不得,为了义气,也只好放他走,但他的伤心,比阵亡了一个偏将还深!

值得一提的是宋江领兵打方腊那几回,看着弟兄们一个个被害,宋江伤心欲绝,每有弟兄阵亡的消息传来,他都会大哭一场,有几次他甚至“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体不举”!我们知道,他听说父亲逝世的消息时的伤心也不过如此,这充分表现了他对众弟兄的深情厚谊,是最真挚的仁义。

但是,宋江因为弟兄之“义”,却说了作为一名押司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了作为一名官吏不应该做的事。当他听说晁盖事发,顾不上他时常不离口的“忠”,也顾不上自己的官吏身份,更顾不上国家法度,急切的要去救他:“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置法度于不顾,甚至做出枉法之事来,这种义,只能称之为“匹夫之义”,却不是真正的大义。

3宋江性格中的“仁”与“狠”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人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仁又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也。”这五者,指的就是恭、宽、信、敏、惠。

不管从哪方面说,宋江都算得上是个“仁人”。

他仗义疏财,恤孤扶老。当他听说阎婆母女无钱安葬阎公时,毫不迟疑地说:“原来恁地,你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了帖子,与你去县东街陈三郎家,取具棺材。”并且主动的问:“你有结果使用么?”得知没有使用的钱,马上说:“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

宋江待人也是比较宽厚的,以李逵为例:李逵粗鲁无礼,他不计较;触犯军规,他也谅解;有一次误信人言,诬陷他抢人女儿,为此要杀他,结果,演了一出千古流传的《李逵负荆》。另外,对待其他冲撞他的人,对战场上活捉的士兵,他大多都能宽大处理。

宋江的仁义是他性格中的主流,也是他能够团结广大好汉的主要因素;但是,在他的性格中,也有狠的一面。表现之一:为了网罗好汉,不惜大动干戈,杀戮无辜百姓。为了让秦明聚义青风山,在生擒秦明之后,先好言相劝,好酒好肉款待,背地里却让人假冒秦明,进行烧杀的勾当,等秦明“到得城外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致使秦明一家老小,尽行被戮,真是一幅令人惨不忍睹的画面。后来听说河北玉麒麟卢俊义英雄了得,又和吴用定计,强邀卢俊义上山,致使玉麒麟家财被占,妻子易节,饱受皮肉之苦后险遭杀害,这些都还是小事,攻打北京城,又有多少无辜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多少官兵遭受灭顶之灾!表现之二:对待仇人,心狠手辣。青风寨刘知寨的夫人恩将仇报,的确可恨;黄文炳无事生非,陷害忠良,死有余辜;但高廉手下的中伤神兵尽数被斩,宋江的凶狠就非比一般了。表现之三:为了招安“大业”,不顾弟兄死活。混迹官场的他不是不知道北宋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败、皇帝的昏庸,然而,他为了落得青史留名,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接受招安,有弟兄反对,他就横加斥责,甚至要军法论处,最终把梁山好汉带上死亡之路。可以说,梁山起义的失败,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如果说,梁山好汉一个一个的死去,是他所不能预见也深感痛心的,那主动请缨,攻打同为农民起义的方腊岂不是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4宋江性格中的“智”与“愚”

作为梁山起义的领袖,他的智慧也是无庸质疑的。在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他智稳何涛,才有时间去为晁盖等人报信;在第三十四回“霹雳火夜走瓦砾场”中,他定出计策,使得秦明走投无路,只得归顺;第四十二回“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他不听晁盖等人的劝阻,硬要回家搬取父亲,差一点被二赵活捉,下不了台的他,生造了“九天玄女授天书”的传奇来——何以知道是他生造?那所谓天书,宋江在临战时仅仅用过一回,且没用好,到头来还是公孙胜拣的底,其余的就是用作占所谓的“玄女课”那样无聊的事情。这也表现了他的狡猾和智慧。

他的智慧表现得最完美的当是在第八十八回,“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中,当时,兀颜统军列出浑天象阵法,宋军大败几次,吴用束手无策,宋江经过一夜思虑,终得破解之法,一举奠定胜局!这虽然是托名玄女所授,实为其智慧结晶。

再有就是他对人才的慧眼识珠和对自己的清醒的认识,前者使他团结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汉,后者使他对别人特别是吴用的建议言听计从。像李逵这样粗鲁、蛮横的人,宋江是“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汉子。”对鼓上蚤时迁这样偷鸡摸狗之徒,晁盖认为有辱山寨,该杀,而宋江却认为:“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这等人,以至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因此,他主张攻打祝家庄,不但为雪耻,而且为祝家庄的粮食可以供应山寨,他的考虑,完全是从大局着眼——设想一下,如果按照晁盖的做法,不但时迁这样的好汉无法上山聚义,像没羽箭张清那样连伤十几位梁山好汉的人更是该杀!那么,梁山聚义就不可能那样一帆风顺。

当然,宋江的智中也有一些“愚”。这“愚”,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迂”。他的一意孤行、他的不会审时度势,既让他吃尽苦头,也使梁山好汉大受其害。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题反诗”,身处黑暗社会的他,深知官场腐朽。在这样的社会里,理应处处小心,时时注意,保护自己,但他在酒醉之后,在大庭广众之中题词题诗,而且留下姓名,怎么会不受迫害!

其诗写到:“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乃东汉末年的起义领袖,宋江要与他相提并论,不是想造反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文炳的告密一点也没错——梁山起义不但是对官府的威胁,对当时的人民也有相当大的危害,请秦明上山那一回就可见一斑。

这些,都表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迂腐,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平则鸣”。宋江自己文武全能,但三十出头了,才混了个押司这样一个小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文书),他心中肯定是不平的,以至于借此酒醉之机发泄出来。

宋江本来是善于纳言的,但有时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表现最突出而且危害最大的当属“招安”一事。为了招安,每有政府官员被捉,他都会先用好言抚慰,然后说:“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诸如此类的话,在第八十回“宋江三败高太尉”中,活捉高太尉之后,他更是三番五次的下跪求情,末了还送其金银彩缎!为了招安,每有弟兄抱怨,他都横加斥责,恶言相向,连他最喜爱的李逵,他也屡次称其为“黑厮”“黑禽”;为了招安,他违心地杀死以义气为重的小校;他的刚愎自用,还表现在他数次不听吴用之言,以至于大败亏输!

到此,一个完整而具有真实感的历史人物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高尚品格,也有着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性的弱点。但我们分析历史人物,不是要他对历史负责;我们是要吸取他人性中的精华,来为我们指示方向;摒弃他思想中的糟粕,来为我们敲响警钟。

摘要:本文通过对宋江性格两面性,特别是对他性格主流中的仁、义、智、孝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梁山聚义的悲剧结局不止是宋江性格的悲剧,更是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正统的思想文化造成的悲剧。

关键词:《水浒全传》,宋江,两面性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全传[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两面性考证 篇7

关键词:阎锡山,民国,山西教育

阎锡山, 字伯川, 号龙池, 山西省五台人。清光绪九年农历九月初八, 阎锡山出生于一个地主和商人家庭, 阎锡山在旧式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 16岁时进入商号协助其父经商。1902年, 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 在此接受“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等维新派思想洗礼。1904年, 阎锡山由清政府选送至日本留学, 三年后, 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 留学期间, 他曾加入中国同盟会, 多次受到孙中山先生教诲。在日留学五年, 阎锡山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和革命思想洗礼, 这些新式的资产阶级思想对阎锡山产生了一定影响。1909年春, 阎锡山回到中国, 先后出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官、学校监督和陆军八十六标标统等职。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 山西迅速响应, 阎锡山组织指挥了太原起义。10月29日, 29岁的阎锡山被推为山西都督, 从此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开始其三十八年的主政山西生涯。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 对于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阎锡山的教育思想是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阎锡山个人的社会经验、教育经历相互作用的产物。阎锡山的留学生涯使他清晰的认识到教育在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科学落后, 物质缺乏, 以致国家微弱, 人民困苦”, 人民“不知民主共和为何事”[1]33造成这一切的关键原因在于国家教育荒废, 民智未启。迫于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 阎锡山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阎锡山主张在发扬优秀传统教育的同时, 摒弃封建主义的束缚, 他在山西开办了新型的西式现代教育, 传播新的思想和技术, 培养新式人才。阎锡山的教育主张包括“以普及为主”的义务教育, 以“发展经济为主”的职业教育, 以及“服务于山西建设”的大学教育。自此, 阎锡山拉开了山西现代教育的序幕。

一、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积极作用

1. 兴办“以普及为主”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这一概念于1904年就被引入中国, 1912年民国成立, 颁布《强迫教育办法》, 规定:“小学校四年, 为义务教育”, 但这些教育理念都停留在设想阶段, 阎锡山在主政山西期间, 进行了义务教育在中国的第一次实践。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为了向民众解释政府治理山西的理念和政策, 主持编写并颁发了名为《人民须知》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语言通俗易懂, 装订朴素简单, 阎锡山以山西国民都听得懂的言语阐述了山西政府的义务教育观念“凡上过学的人, 知识就多了, 身体也壮了, 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 总要使子女上学, 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 又名叫义务教育”“凡是山西老百姓, 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 七到十三岁, 这七年内, 须要有四年上学, 这就叫国民教育。”[2]义务教育既是国民教育, 又是强迫教育。山西的义务教育一时蓬勃发展, 到1923年山西约有80万儿童接受了不同方式的初等教育, 比其他任何省份所报告的进入初等小学人数要多得多, 此时山西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逾70%, 而号称中国教育最好的江苏省也不过20%。教育家陶行知考察山西后称赞道:“山西是中国义务的教育策源地”[3]245。

2. 建设“发展经济为主”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社会缺乏大量专门人才, 但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却不屑于从事社会职业。阎锡山认为职业和教育分离的办学思路存在误差, 职业和教育分离总是错的, 让“做什么的学什么, 那么学下什么, 就原做他的什么去”。教育放在职业里边, 教育与职业打成一片, 则前述各种困难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阎锡山规定学子在初等教育的最后一年接受职业教育, 使上过学的有所专长, 不必成为社会游民而增加政府负担, 同时也促进山西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建设为例, 阎锡山为了普及现代农业知识, 培养基础农林人才, 设立山西农桑总局和大林区署等机构, 在其下设包括农民传习所、林业传习所、女子蚕桑传习所等机构。此类传习所对农民进行日常职业知识传授, 对农民进行基础职业教育, 一时间, 山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为山西的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 在这些大量的人才储备的支持下, 阎锡山依靠山西煤炭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重工业, 逐步奠定了山西的工业基础。

3. 发展“服务于山西建设”的大学教育。

成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前身) 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大学之一, 民国时期的山西大学作为中国腹地的最高学府而享有崇高声誉。山西大学自成立以来, 就有由本省最高行政长官节制的历史传统, 阎锡山执政山西期间, 山西大学经历了国立大学、省属大学等不同的阶段, 但阎锡山领导的山西省政府一直是山西大学实际领导者。阎锡山兴办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希望山西早日完成工业现代化, 通过强省富民、振兴三晋, 来达到其巩固地盘、维系政治统治的目的。1932年, 阎锡山拟定《省政十年建设计划》, 旨在大力发展地方工矿业, 此时山西大学的师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山西大学的校长、教授们亲临建设一线, 指导工业建设。山大工科毕业生在很长时间内主持和领导了山西地区的钢铁、皮革、兵工等轻重工业的建设[4]。山西大学不仅为山西本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作为中国内地的最高学府, 山西大学恩泽宁、甘、西、豫、冀等地区。

二、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局限性

阎锡山兴办教育带有功利性, 其本质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统治,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其虚荣的表现, 其所推行的教育政策是短暂的。

1. 功利性。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 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山西的统治, 它所出台的政策, 推行的措施, 都是围绕这一轴心而进行的。其一, 兴办教育可以培养统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效忠于自己的统治人才, 可以帮助自己维护独裁统治。阎锡山富有谋略, 所以他大力兴办山西地区的教育, 培养大量效忠于自己的人才, 壮大统治团队。其二, 山西地处北方,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是工业并不发达。扩充军备是需要大量的工商业实力的, 为了满足地方工商业发展要求, 阎锡山着力兴办教育, 培养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了发展山西地区的煤炭工业和铁路业, 阎锡山甚至制定了“养成煤铁实业人才”计划, 培养煤铁工业人才。培养农业人才, 兴办农业、林业讲习所可以造就一批农业专门人才, 农业得到发展, 可以为阎锡山的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供应。其三, 阎锡山认为想要在山西进行长远的统治, 不仅需要雄厚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还需要得到山西士绅的支持, 发展教育可以迎合山西士绅的要求。

2. 虚荣性。

阎锡山喜好沽名钓誉, 他兴办山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时人追求教育发展的心态。阎锡山兴办教育的同时不忘炫耀成就,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时山西的教育小有所成, 阎锡山就邀请全国各大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以标榜自己的成绩, 扩大知名度。《申报》、《大公报》等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都对阎锡山兴办三晋教育的功绩进行了报道。阎锡山主动要求在省城太原召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一方面, 交流办学经验;另一方面, 邀请教育界人士参观山西的教育, 博取赞赏。为了博取教育界同仁的赞誉, 阎锡山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召开之前, 特意将山西地区教育经费增长率从前年的15.7%提高到42.5%, 斥巨资改善省城太原的办学条件, 次年又调回到15.9%, 阎锡山沽名钓誉的特点显露无遗。由此可见, 阎锡山兴办的山西教育带有虚荣性。

3. 短暂性。

军阀阎锡山以刀兵起家, 崇尚武力, 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 阎锡山热衷于扩充军备。刚开始担任山西省长, 阎锡山雄心勃勃兴办教育, 并为此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其兴办教育小有所成, 沽名钓誉的虚荣心态得到满足之后, 阎锡山开始逐渐将自己兴办教育的热情转移到其他工作之上。教育的回报周期较长, 阎锡山无法保持长久热情, 20世纪20年代后期, 阎锡山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兴办实业之上, 中原大战前后, 阎锡山更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军事, 无暇顾及教育的发展。阎锡山兴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服从自己命令的人, 但是有时取得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阎锡山曾经公费派遣大量学生至北京、上海等地, 乃至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学习深造, 但是这些学生学成之后, 许多成为反对阎锡山独裁统治的进步青年, 成为重要的反阎力量, 阎锡山感到得不偿失。出现此种状况, 归根结底是阎锡山的军阀本性作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进步思想和先进知识兼备的人才, 但是阎锡山兴办教育只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 甚至为了军事需要而增加军费削减教育开支, 使得教育变成其追名逐利的短暂行为, 注定不可能长久。

作为民国时期山西地区的主政者和统治者, 阎锡山主政山西时, 竭力秉承“用民政治”的理念, 推行“六政三事”等统治政策, 实施了一系列为维护其独裁统治为轴心兼顾发展地方教育的政策。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为山西的政治、经济、教育都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其独裁军阀的身份限制, 使得阎锡山在山西兴办教育的目的、政策具有很大局限性, 其兴办教育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第9辑。

[2]山西省村政处.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M].

上一篇:舞蹈艺术的文化价值下一篇:丁基橡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