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材论文

2024-06-26

数学素材论文(精选12篇)

数学素材论文 篇1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主动同生活联系起来,力求将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问题,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如何妙用生活素材,发展数学思维?

一、依托数学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纵观人教版数学教材,里面提供了很多主题图,这些主题图以生活为背景,将数学知识渗透于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数学学习是系统性的,主题图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高于生活,不少内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生活化问题。因此,如何有效依托数学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教师要意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作用,借助教材巧妙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突破自己的思维难点,从而有效学习数学。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材上提供了两个师傅在为宣传栏刷油漆的情景。刷油漆是目前装修房子经常可以看到的,五年级学生对这个情景会比较熟悉,教师如何以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先从生活入手,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如何计算出刷宣传栏要用多少千克油漆。由于情景设置合理,学生的思维被置于情景之中,容易引发兴趣。接下来,教师从“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入手,让学生知道:想要求出宣传栏用多少油漆必先知道宣传栏的面积。宣传栏是长方形,主题图提供的数据是长2.4米,宽0.8米,学生容易列式2.4×0.8。但问题来了,小数乘小数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如何让学生找到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会将2.4米化成分米,0.8米化成8分米,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还有的学生会先将两个小数同时扩大10倍,积再缩小100,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说,小数乘小数推理过程比较抽象,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有一定难度。教师巧妙借助主题图,将学习材料生活化,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然后调用学生的旧知,让学生借助旧知推导出新知。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思维在已有知识的帮助下获得了训练。

二、借助生活实例,数学探究生活化

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先人的积淀、提升,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教材以人们的生活为背景,将生活中运用的数学实例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教师在引导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捕捉、获取,联系生活实例,借助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受数学的温度。只有将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感受亲历数学探究的乐趣,提升生活探究能力。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统计”知识。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统计,特别是中高年级在选拔学生、评优评先时经常用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统计知识在人教版教材各年级都有分布,知识难度是循序渐进的。五年级中的“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比较高。为了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结合课本提供的主题图进行探究内容的呈现:“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然后,让学生以这个为话题进行谈话。选拔队员是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就是生动的生活事例。学生谈话会围绕身高、技术、外形等去比较。这时,教师找到切入点:以身高为例,如何选拔运动员?学生就会说:需要知道候选队员的身高。教师及时呈现要探究的内容,通过课件展示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入了学生讨论的话题。教师结合这些数据与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借助生活实例感受这些数的特点,最终内化到知识结构中。可以说,统计来源于生活,教学统计时不能离开生活孤立地学习统计知识,而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的产生、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对生活的帮助,使学生对统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受亲历数学探究的乐趣。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让知识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包含了基本的数学运算,生活中常用的数学问题,而这些知识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再次学习数学,既实现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又提升数学运用能力。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接触社会,而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用数学,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百分数”。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运用,如银行存款会产生利息,利息要交利息税,商场打折、产品说明书也和百分数相关。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要学好百分数,就要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如利息,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与家人去银行了解存款、利率等信息,然后与家人结合不同的存款类别进行合理理财,从而让学生在计算利息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并懂得合理的理财方式要结合自家的收入和开销。又如,打折是不少商家惯用手法。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所有商品一律7.5折,7.5折是什么意思?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百分数知识才能计算出商品7.5折后是多少钱。可以说,百分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数,像饮料上面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数值表,这些就是用百分数表达的。教师可以以此为学习契机,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在用数学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总之,想让数学学习与生活巧妙结合,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素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借助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突破思维难点,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素材论文 篇2

他个子不高,皮肤呈褐黄色,有着发达的肌肉却不明显,有一头乌黑的酷发,发下是尖鼻与一条三寸不烂之舌。

他是个极富幽默细胞的人。有一回,他用3d打印软件,制作了一个小猪佩奇,他截屏给我看,还附了一行字:“我是一个美味的烤乳猪佩奇!”就在我读完的同时,他给我发了一个视频聊天,我点击接听。一进去就发现,他的头像成了小猪佩奇!他低声道:“我是美味的烤乳猪佩奇(东北口音)。这是我的弟弟乔活不下去(指向我)。”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他也跟着放声大笑,我们都笑了……

要论运动,他可是跳高界中(仅学校内)一流的高手。不信的话,你瞧!

有一次运动会,我、他和张旭都参加了跳高项目。在一声哨响后,开始了比赛。我们不断努力,跳到到了105厘米的高度,这时,仅剩我们三人还在继续。

105厘米后,是极具挑战性的110厘米。我们都被恐惧“剥夺”了三次机会中的一次。在第2次试跳时,他箭步如飞,又如鬼影穿梭,最后似蜻蜓在地上一点而纵身跃起。这一点,力量巨大,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落在了起跳点上。随即,他将气力运足于左脚,起跳!腾空!似巨龙飞升。过杆!又似小叶轻落。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令人惊叹。而我们则恰恰相反,紧张让我落败,而张旭则在最后关头撞下了横杆。

挖掘学习素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习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学生、学习素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其中学习素材不仅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技能的工具,更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挖掘学习素材的内涵,充分发挥学习素材的作用,进行有意识的素材拓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优化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数学能力。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挖掘数学素材,促进合情推理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合情分析、合情推理的过程。学生对新知的建构,是根据自己的原有基础和经验进行同化和顺应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素材,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技能,如计算教学中的算理和算法,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算法,还要理解算理,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这一内容时,笔者出示了以下几个练习题:90÷30,60÷30,80÷4,240÷39,400÷50,80÷20,480÷80,161÷40,240÷60。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道口算题,然后进行合情分析和推理:你发现在这些算式中有哪一个算式比较特别?为什么?学生甲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80÷4可以根据口诀二四得八,得到商为20,这样口算就非常简单。学生乙认为,240÷39是非常特殊的,因为240÷39约等于6,立刻有学生补充认为,161÷40也是约等于4,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都是约等数,是怎么算的?学生认为161÷40就是将161四舍五入为160;240÷39就是将39四舍五入为40。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可以很简便地得到结果。笔者继续引导思考:想一想,要想结果约等于4,可以将161改成哪些数?要想结果约等于6,可以将39改成什么数呢?学生展开数学分析和推理,认为可以将161改成一堆数,大致的区间是从161到176,因为这些数都可以四舍五入为160;可以将39改成六个数,从37到43都可以。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不但掌握了口算方法,而且能够通过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此时笔者引导学生继续分析:计算240÷39的时候,就可以看作是240÷40,计算的口诀是什么呢?还有哪些算式可以使用这个口诀?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认为计算使用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并说出使用这个口诀的数学算式有:24÷6,240÷60,2400÷600;还有24÷4,240÷40,2400÷400。根据学生的合情推理,笔者将大家口算出的算式题列出来进行观察: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口算时要先找出对应的计算口诀,同时还要根据除数和被除数的变化进行估算。

以上教学,教师深入挖掘学习素材中所包含的知识内涵,通过四个层次的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展开口算的推理和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一个层次,让学生通过寻找特殊的算式链接新知和旧知,打通知识网络,建构除法口算的知识体系;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根据估算结果,推理除数和被除数的改变区间,从而引发学生对变与不变的合情推理,学会分析和思考被除数和除数的取值范围,渗透其中的函数思想;第三个层次,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计算口诀,拓展数学素材,让学生领悟到算式背后的变化规律,从而深刻理解数学函数中的变化关系,由此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合情分析的数学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挖掘学习素材,培养问题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从中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提升。尤其是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习素材的作用,渗透策略应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学校有8个班,每个班有3个人参加跳绳,要给每个参赛者颁发一个布娃娃,布娃娃有两种卖法:一种是零售价为40元/个,一种是一盒5个,150元/盒,可以怎么买?要花多少钱?哪种买法最合算?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引导,让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实际问题,顺利完成问题解决的步骤。第一个层次,笔者先让学生谈谈怎么买,学生甲认为,每个班有3人,6个班就有18人,每个人40元,一共需要720元。学生乙认为,每个班是3个人,总共有6个班,一共有18个人,每一盒有5个布娃娃,这样买4盒要花费600元。进入第二个层次,此时笔者追问学生:你为什么要买一整盒呢?学生乙认为,买一整盒更划算,比零售的一个要便宜10块钱。根据这个思路,学生丙提出:18个人要买3盒还余下3个人,列式为3×150=450(元),40×3=120(元),450+120=570(元)。到底哪种最节省呢?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大家讨论后认为,学生丙提出的买法最节省。因为第二种方法浪费了2个布娃娃,第三种刚好买了18个。进入第三个层次,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要想买得合算,需要注意什么?学生重新审视整个过程,认为要综合考虑,既要考虑物品的单价,也要考虑物品的个数,不能浪费。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学习素材,带领学生从三个层次进行探究,开阔学生的思维,既能够穷尽各种买法,又能够通过比较引导,激发学生从一题发散到一类题的思考方法,真正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

三、挖掘学习素材,渗透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内涵,促进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因而,教师要把握教材,深入挖掘学习素材,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并运用在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可能性》这一内容之后,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个练习,渗透极限思想,先让学生体会必然性与不可能性:在一个盒子里装了5个红球,你认为去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有哪些?学生认为,摸出来的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白球。接着笔者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大小,继续第二层引导:那如果加入无数个红球,摸出来的是什么球?学生认为,摸出来的是红球,而不是白球。此时笔者追问学生:如果在红球中加入3个黄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较大呢?要想让摸到的黄球可能性变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变小,该怎么办?学生认为,加入黄球后仍然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要让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变大,就必须要增加黄球的个数,至少增加几个黄球呢?学生认为,至少要增加3个。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中的极限值(0或1)以及相等值。设计问题:如果加入无数个黄球呢?学生认为,当黄球在不断增加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但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也不会达到100%或者是1。笔者追问学生:除了增加黄球的数量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减少红球的数量,减少3个或者2个,摸出的黄球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摸到的可能性一样大的时候,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如果红球一直减少,摸到的黄球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不管增加多少黄球,也不能说明摸出的一定是黄球。但当我们逐渐减少红球时,摸到黄球与红球的可能性就都是,当我们将红球减少到0个时,摸出的就一定是黄球。

以上教学,教师通过学习素材的挖掘,积极渗透极限思想,引导学生领会了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极限值,从而深刻体会到可能性的数学本质内涵。

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 篇4

一、从生活经验中引入,唤起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举足经重,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在课始就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我校的一位老师在上“圆的周长”一课时,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形象地展示故事情境:阿凡提的小毛驴被可恶的巴依老爷逮着后干苦力———磨磨。小毛驴想:我这样一圈一圈地走,究竟走了多长的路呢?当学生讨论得出必须先知道小毛驴走一圈有多长时,多媒体演示从一圈的轨迹抽象出圆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圆的周长。当学生明白只要知道怎样求圆的周长,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时,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导入,教师可出示一则招领启事:三年级一班同学拾到人民币a元,请丢失者来教导处认领。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理解,启事中人民币的数目不能写出来,所以要用一个符号表示,启事中的字母表示的是钱数,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来自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除法”时,可这样引入:今天妈妈买了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爷爷奶奶,该怎样分?在教学“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车、下车的乘客”现象来导入。在教学“比例尺”时,可让学生画窗户或介绍照相机照相的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不喜欢知识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进行”,而从生活经验中引入,以有趣的情境导入则是引导孩子参与其中的绝佳方式。

二、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经历主动建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因为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观表象,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经历具体的操作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现实情境中,感受问题缘起、经历过程变化、收获独特体验,这是实现学生在“做中学”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他们在操作中感悟、在参与中建构、在活动中深化的好办法。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创设了“设计罐头包装”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先分组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并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沿着直线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等等。通过大家动手操作后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索所得,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案。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活泼,在操作实践过程中经历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操作实践中,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手脑并用,发现并解决了数学问题,在生活场景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令课堂焕发出“手指尖上出智慧”的迷人魅力。

三、于生活实践中应用,学会拓展延伸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过“比和比例”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水杉树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砍倒后量……都不是好办法。怎么办?这时,老师拿来一把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水杉树的旁边。此时阳光灿烂,操场上树影、竿影立即出现。老师问:竹竿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茅塞顿开,悟出了应用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算出了水杉树的高。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采了。再如:学完“立体图形”后,为学生提供一张固定的铁皮,让学生设计出容积最大的容器;学完“百分数”后,让学生调查:“一控双达标”环保进展情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租车游览方案、存款等,并提出改进(优化)方案,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愿望(前景),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使数学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践的应用教学,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强烈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所以,数学教学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应用、展望生活前景,坚持建构让学生实行“再创造”的课堂,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使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作文数学老师对联写给素材 篇5

写给数学老师的对联|写给数学老师的对联作文素材,这篇文章,由整理,希望有关于写给数学老师的`对联|写给数学老师的对联作文素材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尺子一把,心中自有曲直

粉笔几支,眼前早有横竖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点线面,横横纵纵演绎万象

甲已丙,指指代代细说百因

人生几何,点线面体共绘而成

世事方程,加减乘除同算方行

爱问几何,点线角面关系到底如何

喜看数字,加减乘除换算究竟怎样

巧设计,细绘人生图象

精计算,巧解生活方程

代数几何,方程空间无限暇思

直线平面,函数极限不尽畅想

寥寥线条,勾勒智慧人生

小小平面,铺就美好前程

两指灵动,勾勒线条美感

双手轻盈,探索数字奥秘

手执粉笔,解世事代数

胸怀壮志,问人生几何

画线条,明目评判曲直

讲几何,盛气指点方圆

小学数学探究素材的选择与应用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19-01

探究式学习改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传统方式,使学生在主动、能动的状态中汲取新知,形成能力,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精当的探究素材,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与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所在,创造性地对探究素材进行择优、加工与完善,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浅明易懂,贴合学生的学情,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快地沉浸其中,推动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构建,让数学探究活动充盈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一、生活化素材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是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活动的良好素材,任何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都不能漠视它的价值。教师要紧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蹲下身子”去了解学生在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时的所思所虑,并将其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生活化素材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领学生在数学化与生活化结合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发挥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彼此促进作用。

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思考:从你家到学校经过哪些标志性建筑物?学生会说:从我家到学校要经过医院,医院在学校的南边;我从家出发往西走,能到达学校……教师适时出示学生所表达方向的示意图,从而将新知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

二、童趣化素材诱学生专注探究

鲜活生动、充满童趣的探究素材,比那些静态的、单一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符合学生无意注意为主体的注意力特点,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思维疲劳。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明晰学生当下的兴趣与喜好所在,积极地通过多媒体、游戏、表演等形式为探究素材披上“鲜艳的外衣”,从而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

如在教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例题中的情境呈现出来,学生带上头饰,用学具表示问题中的不同物品,将平面的、静态的探究素材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来,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体验到分步思考的思维过程,避免了教师在探究过程中机械、枯燥的讲解,让数量关系变得清晰而又易懂。

三、实践性素材助学生自主建构

操作实践是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深化体验、完成自我建构的重要手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化素材,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开讨论和思辨,使得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协同参与,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皮亚杰语),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操作中顺畅地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理解水平获得有效地提升。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摸球游戏”,亲身去体会到“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学生在探究中一边猜想一边实践,不断地调整盒子中红球、绿球的个数,再将游戏结果的数据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观察,与原先的猜想进行对比、验证,并在实践化的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具体地体验到可能性大小并不能真正决定最后结果的多少,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拓展性素材促学生思维深化

教师在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时要有意识地保留一些探索的后继空间,给学生一种回味悠长、余韵不绝的探究体验。因此在对探究素材进行开发和运用时,教师要及时地将拓展性的素材纳入到教学视野中来,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既定的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既能在获得探究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后,感受由衷的成功喜悦;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内容的未知延展,体验到数学的厚重沉淀,推动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教师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作为探究素材的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通过多媒体展示适当地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继而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感受到他们的朴素智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更为主动地投入到关于分数的学习中来。

探究素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学习活动质量的基础保障,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他们探究思维以及巩固和深化探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对探究素材的优化进行执着的思考和探索,让现实的、生动的、高效的和拓展的探索素材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使得学生能在其中获取更为充盈的收获和充分的发展!

基于儿童视角巧用数学素材 篇7

一、恰当运用课本素材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很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并充分应用.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课本附页关于平移和旋转内容的图片(见下图1,2),若把教材提供的素材剪下之后,通过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喜剧效果,从中可感受到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这样的素材充满了动感,学生比较感兴趣,通常老师将这些内容在教学了“平移和旋转”之后才让学生操作,或作为课堂实践活动或作为课外的操作内容,让学生自行摆弄.记得开学后不久的一天, 我发现有学生把书本附页给剪了,且不在少数,问起原因,学生怯生生地回答:“好玩,可以变来变去. ”为此,我干脆跟他们说:“喜欢玩,把它们都剪下来,好好玩一玩. ”面对学生的欢呼雀跃,我于当天下午上了“平移和旋转”一课. 以下是部分片段:

师:你们剪下的那些图片好玩吗? 玩出什么名堂了? (学生很兴奋,争着嚷嚷)

师:哪位小朋友坐得安静,我就请他说.(生安静下来,指名答)

生1:太有意思了,前面那种(附页3)小朋友一下子穿老奶奶衣服,也可以穿老爷爷衣服,很好笑.

生2: 只要拉一拉就可以了, 还可以老奶奶穿爷爷的衣服,变来变去.

师:谁愿意上来拉一拉让老师和小朋友看一看?

学生带着剪好的图片上台演示.

师:(出示附页4)这里又有什么好玩的?

生3:也可以变来变去,孙悟空他们可以穿自己的衣服,也可以穿别人的衣服.

生4:他们的衣服可以调换,猪八戒穿唐僧的衣服,唐僧就穿孙悟空的衣服……这样看起来可滑稽了.(生笑)

师:也是刚才那样拉一拉就可以了?

生5:不行,这个要转一转,像转圆圈那样.

生6:可以两个同时转,也可以只转其中一个,就是不能拉.

师:为什么前面四个人换衣服只要拉一拉就可以,而这个不能拉?

生:因为老奶奶和小朋友他们是直直地排成一队,平平地拉就可以了,而孙悟空他们围成一个圆圈了,要绕着圆圈转才行.

教师小结,板书揭题:平移和旋转.

师:你还能找到生活中像这样的平移(旋转)现象吗?

出示课本主题图,找一找游乐园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以上的教学针对班级学生出现的情况,将“平移和旋转”内容教学时间及时调整,从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可以发现,采用这样的策略是有效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抓住了学生对学习材料最感兴趣的时刻,极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他们充分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验了图形变换的奇妙,领略了数学的美,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不仅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玩具素材让“随意玩耍”为学习服务

喜欢玩玩具是小孩子的天性. 而同样是玩具,视角不同,发现也会不同,对于孩子的智能开发也不同,作为教师,只要深入学生,往往能从孩子的玩具中发现很多材料可作为教学的素材,这样的学习材料既让他们感到亲切,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时还能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对“百变魔尺”(如下图),几乎玩得走火入魔,这是一种益智玩具,可以培养儿童的耐心、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 对此,堵不如疏,只要教师引导得当,适当地玩,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促进思维的发展. 针对百变魔尺“百变”的特点,我让它为教学服务,在教学“钝角和锐角”时,借助学生的“百变魔尺”,要求他们分别折出锐角、钝角和直角,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用教师多少言语,学生动作比老师的要求还快,在“变一变,比一比”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所有直角一样大”“锐角有的大有的小”“钝角也有大有小”. 另如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 , 练习环节我利用学生的玩具小车和陀螺,请他们在课堂上演示玩法,在玩的过程中轻松地让学生明白了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他劝告人们“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符合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

生活即教育! 只要我们经常在课余和学生谈谈生活,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谈平时的衣食住行,学生也会对老师报以极大的热情,告诉你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将给我们以更多的惊喜,将让我们对孩子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如此对我们研读教材、展开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三、适时挖掘身边素材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又为学生提供了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与选择性的教学材料,这些素材都是能够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习兴趣的能量来源. 教学中教师合理有效地组织、加工教学材料是数学课堂释放能量的有效方法. 《标准》还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习素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 ”因此, 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和现有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学习素材.

如“7的乘法口诀”,课本用的是算“拼七巧板所用的图形个数”得出7的乘法口诀. 当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正在参加背古诗比赛,每天早上背得热火朝天的,于是我放弃了课本里的素材,用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为学习研究的材料,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有趣,对照诗句很快编出了口诀并熟记.

画画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事没事总喜欢在纸上画一画,即使在课堂上有时也会情不自禁、自顾自地画出什么来. 针对学生的这一喜好,平时课堂教学时,能利用的我尽量利用他们的这一兴趣,请喜欢画画的孩子画一画学习素材,如小玩具、花朵等,在课堂上用,既使学习材料多样丰富,又让学生有成就感.

如教学“2、3、4的乘法口诀”一课,课前我请每个小朋友画一棵小树苗,画在由老师统一提供的纸张上,上课时挑一部分学生所画的小树苗作为教学的素材,编出2、3、4的乘法口诀,学生看到自己作品贴在黑板上,个个兴趣盎然.

又如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的“解决问题”,创设购物情境,“儿童商店”里的“商品”全部由学生提供,有玩具飞机、小车、铅笔盒、卡通动物、动漫人物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每当教师贴出一种,学生总是惊奇声不断,争着要提问题,而那些小作者更是充满了自豪感,当学生完成了“买卖商品”中的“乘除问题”后,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最后当教师又把这些“商品”“卖”给学生(教师或作者出问题,其他学生回答,对了,就可把“商品”拿走),再次掀起了参与学习的热情. 如此,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不用挖空心思做课件,不用做任何的课前准备,拿来主义,同样能激发学习兴趣, 把本来兴味索然的课堂变成了全员参与的活动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一举多得.

以上例子中,就地取材似的学习素材的利用,不仅省却了教师制作课件的精力,着实让人“偷”了些懒,更重要的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素材,同样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时,所需材料的组织上. 组织不同的材料,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

四、巧妙引入数学游戏变枯燥学习为有趣活动

游戏是深受儿童欢迎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数学游戏是把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感悟到数学之美,并激发出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应用一些游戏,帮助学生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突破的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

如有老师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采用“猜一猜”的小游戏,使学生对按内角分而产生的各种三角形有了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课中教师出示不同的三角形的一个角,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在猜的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在欢笑声不断的争论、验证的过程中,对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有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起到了神奇的效果.

当然数学小游戏不能仅仅考虑游戏调节气氛的作用,停留在儿童喜欢的层面上,而要把游戏设计意图直接指向并服务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上数学游戏的手段, 实际上是一种促进知识掌握的特殊方式,其功效犹如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靠的是一股“巧力”,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游戏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是重要的因素,因为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会使学生饱含激情,在积极的思考中,在热烈的讨论中,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自主探索出知识的真谛.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学习素材是学生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学习素材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王荣生教授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的导言中指出,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提出了关于“教学内容”的“9级累进标准”,第9条就是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考虑学生的实际.

小学数学学习素材的有效加工 篇8

一、给教材“增肥”, 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深思熟虑后精心编排的。所以, 有的教师视它为“圣经”, 甘愿成为教材的忠实“粉丝”。教材上有的不敢不教, 教材上没有的不敢补充。其实, 教材只是一个案例而已, 难免会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 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智慧、灵感、经验,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完善, 必要时还需适度“增肥”, 努力挖掘其内在价值, 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 我发现例题不利于学生自觉运用想象方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当抽象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就显得有点生拉硬拽的感觉。因为它给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无限制的, 有的学生还是停留在用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没有提升的需求。为了让学生通过想象来解决产生的需求, 更好地突出数学实质, 我对教材进行了“增肥”。我给学生只提供10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请他们想办法知道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1) 长是5厘米, 宽是2厘米。 (2) 长是5厘米, 宽是4厘米。 (3) 长是7厘米, 宽是4厘米。摆第一个长方形时小正方形个数正好够用, 摆第二个时必须通过同桌合作才能够用, 摆第三个时即使同桌合作也不够用, 怎么办?这时, 引导学生通过能摆几排, 每排摆几个, 再加上想象补排才能解决。最后, 出示一个长和宽都未知的长方形, 问:怎样很快地知道它的面积?由于有前面通过在摆的过程中获得的表象和经验, 学生自然会想到要先量出长和宽的长度, 再想象每排摆几个, 摆几排就能很快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 再思考“试一试”中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交流各自的推想方法, 学生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处理教材,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接近问题的本质, 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 这样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发展数学思考。

二、给教材“瘦身”, 让学习素材更加浅显易懂

教材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扬教材的优点, 摒弃不足。特别是对学生思维有干扰的学习素材要进行大胆“瘦身”。如教学“三角形的高”时, 教材上通过量生活中的“人字梁”的高, 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生活现实感知三角形的高, 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高的意义, 建立高的概念。当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变式高的时候, 问题出现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人为地加上地平线的现象, 画出的线段都和地平线垂直, 而不是和底垂直。我反思后得到症结, 原来都是生活中的高惹的祸。为了防止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 我把认识生活的高这个环节删掉了, 直接从本源性数学知识入手。先出示线段BC和线段BC外点A, 请学生画出点A到线段BC的最短的线段AD。连接AB、AC, 线段AB、AC、BC围成三角形ABC, 教师直接揭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到对边BC的垂直线段AD是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然后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中的变式高, 再也没有出现以上错误现象。实践证明, 经过对“瘦身”后的学习素材的教学, 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理解更深刻、准确, 没有受到生活中高的负面影响。

三、给教材“改头换面”, 让学习素材魅力无穷

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通常是问题系统的设计。有时把问题设计得过细过窄, 缺乏思维含量, 更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表面上看似非常严密, 实质却限制了学生的头脑, 即限制了思维方向, 规定了思维路线, 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教师预设的思维圈套。因此, 教学时, 我们可以给教材“改头换面”, 把桎梏学生思维的学习素材改换成开放的, 利于探索、想象、建构的。

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 教材上的问题设计步子太小太碎, 没有挑战性, 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从关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出发重新设计。第一, 创设超市情境, 呈现家电价格方面的信息。电视机1350元, 洗衣机965元, 饮水机98元, 电冰箱2150元。数码相机1230元, 电脑2125元。第二, 让学生自主编题, 主动探究。学生自主选择两种价格并进行比较, 接着把式子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分出不同的结果。根据位数相同和不同标准分成两类,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98<1230 965<2150, 965>98,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1230<1350, 2150>2125, 2150>1350……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第三, 反思提升: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吗?是怎样发现的?这样,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通过构造题目和分类、比较和整理、讨论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在解决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问题的过程中, 获取数学知识, 同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特别是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 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数学素材论文 篇9

一、“活”用生活情境为载体, 巧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 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 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 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教学“24时记时法”时, 我没用课本提供的例题, 而是用课件直接出示了一个9时的钟面,

师: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

生:可能在上课, 也可能在睡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天中有两个9时.

师:我们怎样来区别这两个9时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4时记时法.

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主动性相应得到发挥, 激发他们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 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二、“活”用生活实际与现代媒体, 感悟知识内涵

现行教材编写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 要让学生揣摩知识内涵尚有一定难度, 我们可借助生活实际性, 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特点, 拉近时空距离, 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苏教版第五册“识整千数”想想做做有这样一道题目:东东和小明家以及少年宫都在人民路上, 东东家离少年宫5000米, 小明家离少年宫3000米,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这道题目比较复杂, 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他们两家是在少年宫的同一侧还是两侧, 所以会出现两种情况, 但是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 只作出一种情况.为了能使学生清楚地明白题意, 讲解这题时我找了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家, 东东家和少年宫的位置, 学生很清楚地理解了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迎刃而解.

另外, 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未形成, 所以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 为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 我借助了照相机这一多媒体设备, 让学生在拍照这一活动中, 更清楚地去观察物体, 初步建立起他们的空间观念, 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活”用身边物品, 感知知识本质

数学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 学生一般很难掌握知识的本质.要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必须善于利用身边的物品, 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 在教学“认识面积”这一课时, 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的封面、文具盒的封面, 等等, 揭示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样, 就让抽象的面积概念变得形象, 易于学生理解.

还有,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比较, 更加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例如, 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这一课时, 首先让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接着直接揭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然后让小朋友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跟自己的指甲比比看, 哪个指甲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接着又让小朋友找找看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孩子们找出了很多, 比如开关按钮、键盘按键、纽扣等.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1平方厘米有多大.

通过灵活运用身边的物体, 能够使抽象的、模糊的、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益于学生理解吸收.

四、“活”用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生活经验产生学习兴趣, 解决数学问题, 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 创设情景, 设疑引思,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节数学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同学们争先恐后, 踊跃发言, 都说出了自己家的位置.在学生们非常兴奋的时候, 我设疑提问:大家都能说出来, 那你能画一张家在学校什么位置的地图吗?同学们想了以后, 有的同学就提出了问题:我和某某同学都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可我和他离学校远近不同, 方向还有点偏, 该怎么画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因势引导, 提出了远近用比例尺确定, 方位用角度来确定的数学问题.在这样的实际问题中,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学们在轻松的气氛中, 掌握了本节课的数学问题, 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就是用日常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获得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爱学数学, 乐学数学.

数学素材论文 篇10

一、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新知时,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背景,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探究并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 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 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已经历过, 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 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二、回归生活实际, 体验数学生活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抽象化的、理性化的、标准化的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许多数学问题就是平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激发了学生理解问题的热情, 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能使学生感受到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数学。如二年级设计称一称一个鸡蛋的重量, 估一估1千克大约能称多少个鸡蛋,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的题目;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 如以下这些题目:

1.一位老爷爷的药品标签上写着“0.1mg (毫克) ×100片”, 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 每次0.2mg, 服16天”, 请你帮助这位老爷爷算一算这瓶药能吃16天吗?

2.李强家客厅长6米, 宽4.8米, 计划在地面上铺方砖, 商店里的方砖有以下几种规格:a.边长是30厘米;b.边长是45厘米;c.边长是60厘米。请你帮助他选择一种方砖, 并计算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入教学问题设计中, 是想通过解题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交流及感悟, 促进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 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 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 把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实现数学内容生活化的目标。三、走进生活世界,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其原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如教学《比和比例》之后, 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很多同学面露难色, 几个调皮的男生在一边窃窃私语:

生1:爬到旗杆上面去量!

生2:爬上去旗杆会弯的!

生3: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生4:……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 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 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阳光灿烂, 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 量得这影子长1.5米。

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竹竿长和影子长的比是4:3, 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

生5:旗杆高和它的影长的比也是4:3。

生6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 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子的长, 算出了旗杆的高。回到教室后, 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的公式吗?”学生小组合作, 议论纷纷, 不一会就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竿长:旗杆高=竿影长:旗杆影长……

此时, 学生意犹未尽, 学习的主动性很高, 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 感到学习有趣, 不乏味, 这样的教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精彩描述,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仔细分析教材, 将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复杂的数字、抽象的概念转变为简单、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生活情趣, 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深度挖掘学习素材,直逼数学本质 篇11

[关键词]优化 渗透 学习素材 数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47

学习素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直逼数学本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那么教师应如何挖掘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他们在思考中获得规律性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更要对一些计算题组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品质。

例如,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时,我出示了下面这些题组:

901÷30 4×70 5×60

90÷30 40×7 6×50

900÷29 810÷90 180÷30

900÷30 560÷70 200÷40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列算式和其他的不同?

生1:我认为是第1列,因为它没有乘法。

师:请大家计算第1列的答案,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2:我发现第1列算式的答案都和3有关。

生3:我们可以通过“三三得九”去解答。

师:我们可以把这一列的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几个十去计算,但是有两个算式还没算出来,你会计算吗?

生4:我觉得901÷30可以用“四舍”的方法来计算,900÷29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来计算。

该案例中,教师从低起点的区分乘、除法入手,层层深入,引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并通过问题总结出计算法则,真正把学生从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引导到数学思考上来。

二、对比筛选,优化学生思维方式

数学源自生活,又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服务。学习素材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备课时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充分利用学习素材,直逼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认识除法”时,我出示了一道题:聪聪去商场买可乐。可乐一箱(6瓶)30元,1瓶7元。怎样买比较划算?为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1:要把它们的单位统一以后才能进行比较。

生2:我喜欢通过比较每瓶可乐的价钱去判断。

生3:买一箱6瓶装的可乐要30元,分别买6瓶可乐需要6×7=42(元),所以一整箱地买比较划算。

生4:我认为用1瓶可乐的价钱去比较更方便。一整箱买的话,1瓶可乐要30÷6=5(元),单独买1瓶要则要7元,所以买一整箱更划算。

师:看来只要我们统一比较的标准,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该案例中,教师通过两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全面明白进行比较前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多种解题策略中选出最简便的方法。

三、感悟思想,引导学生发现本质

数学思考包含着很多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可以适当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本质,又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例如,教学“可能性”后,我特意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师:你们能描述一下从盒子中摸出黑球的情况吗?

生1:从盒子里摸出来的一定是黑球。

师:如果老师在盒子里加入无数个白球,你觉得结果会如何呢?

生2:摸到的一定是白球。

师:如果老师在黑球中加入1个蓝球,你觉得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呢?

生3: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最大。

师:要使摸到蓝球的可能性变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变小,应该怎么做?

生4:增加蓝球的数量。

师:要摸到绿球应该怎么办?

生5:往盒子里放绿球。

该案例中,教师通过两个层次的问题,带领学生感悟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事情发生的必然性和不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随着事件的变化发展,可能性的大小也会随之变化,从而直逼可能性的本质内涵。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和对比优化,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其数学素养。如此才能使课堂焕发无限可能与生机。

谈谈数学教学中素材的开发应用 篇12

一、设计有趣的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 素材的动态性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要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 学习材料的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应是首先考虑的。 所以在设计情景上, 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拼图, 利用简单图形拼接成新图形, 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 形象直观地了解组合图形的定义“由简单图形拼接而成的”, 从而进一步从简单图形抽象到组合图形, 对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建立了空间观念,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根据生活实际, 设计问题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教学素材, 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从学生最直接的经历出发, 对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加以开发运用, 就无法打造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智慧课堂, 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而关注数学知识和现代生活至关重要。 我结合教材内容, 设计了“你家”的客厅装修需要多大面积的地毯。 通过与装修师傅的对话, 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估算, 使他们把具体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 从而为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提供了丰富有效的素材。

三、化静为动,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活跃素材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探索过程, 通过发放答题卡, 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 大胆地猜测、推理, 增加了数学体验, 活跃了素材。 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懂得了如何运用数学语言, 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具体如下:

四个人一个小组, 展开讨论, 把想法写在答题纸上。

生:可以这样画辅助线, 我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然后把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把它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然后长方形的面积加正方形的面积, 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给予鼓励, 继续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把它分割成两个直角梯形, 然后把两个直角梯形的面积相加, 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对吗?

生:对。

师给予鼓励, 继续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补上一个小正方形, 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 然后把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 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掌声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手脑并用, 思维变化非常快, 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教师进而引入“分割法”和“添补法”, 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数学知识, 比较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 此时教学重难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因此, 化静为动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感, 从而促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现象, 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要点和关键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由静至动,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四、巩固练习, 丰富素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往往通过大量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然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如果不能摸清知识脉络, 掌握知识的实质, 仅仅依靠题海战术, 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习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 我事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实际中的组合图形, 让他们事先测量好, 然后我从中选择几种比较典型的题目, 分小组各个击破,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体会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 提升素材内容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 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上一篇:相似之处下一篇:主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