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2024-08-30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精选12篇)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1

对于学生的作文学习来说,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积累素材。有了足够多、足够好的素材, 就为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进行素材积累呢?

一、不忽视教材中的优秀课文

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素材就是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章, 涉及诗歌、散文、农谚、成语等多种形式, 是学生一个快捷积累的素材源头。但是, 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常常忽视教材的作用, 没有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

例如, 在教材中《我们的学校》一课, 就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教学案例。课文中那些描述学校的优美句子,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一一为学生分析这样用的好处, 在文中有什么独特的效果。其中的优秀语句可以让学生摘录或背诵, 也可以就某一句让学生进行扩展, 自由发挥, 续写出新的文章。

二、鼓励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营养

除了教材中的优秀篇章, 课外书籍也是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并从中选择优秀的语句进行摘录、记忆。不过, 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一定的引导, 为他们推荐适当的作文刊物。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 可以对其中的优秀语句进行摘录, 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进行摘抄。教师定期对学生摘抄的笔记本进行翻阅,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 翻阅其他学生的摘抄本, 从而让学生能够分享到更多的优秀素材。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加以引导, 不断给予学生指导, 帮助他们学会鉴赏优秀的文章, 同时积累优秀的素材。这个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可能在短时期内看不见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是对于他们以后的作文学习却是大有裨益的。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 教师不能忽视教材中的优秀课文, 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从课外书籍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进行素材积累。

参考文献

肖华.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J].语文学刊, 2014 (08) .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2

2.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4. 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比起幸福,不幸是更好的老师。——弗里奇

5.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8. 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周恩来

9.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富兰克林

10. 预防胜于治疗。——狄更斯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3.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14.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浅谈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积累素材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从一开始学习语文接触到的识字、认词,到后来的组词造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学习等,这些语文知识都能应用到作文写作中,是小学生写作文的基础,而除了这些写作文最基础的知识需要学生学习外。学生更需要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这样才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胸无点墨,无从下笔。

一、积累写作素材对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意义

虽然在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如今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是会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空洞无物、思路断断续续的情况,而且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写作文非常苦恼,感觉自己完全不知道写什么。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反映出我国当前的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高质量的作文与平时的素材积累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写作素材作为储备,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优秀作文,为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个途径来积累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素材。当素材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以下是对学生积累素材的几种有效途径的分析。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写作素材并不一定要在课外时间,在教学时间学生一样能够接触学习到很多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素材。语文教材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积累素材途径。只要学生能够对语文教材充分利用,积极地去发现教材中能够利用到写作中的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很好地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那么语文教材就是小学生提升写作水平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获取素材途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外学习。而且通过教材来获取素材是每个学生都很容易得到的途径,对学生积累素材非常方便。只需要学生在每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一些教材内容,想想自己应该怎么把这些在教材中出现的素材写入自己的作文里,为自己的作文增添文采。老师在这个过程需要做的是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提示,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中可以用的素材充分重视。比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把教材中的故事看过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之后这个故事就可以用在作文中合适的位置了。同时对教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句老师都可以帮学生画出来,方便学生下课后整理成为写作素材。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基本都离不开实际生活,所以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小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够关注,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描写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时不够细致,给人的感觉不够真实。其实,写作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都能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认真观察,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灵感。比如,当学生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家乡文化特产、风景特征等等。这些都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

3.通过课外阅读资料丰富素材积累

课外读物是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还不是很重,正是学生积累知识、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而且对小学生的思路拓展和文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凡的作用。而且,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课外读物的机会更多了,获得知识也更便捷,不仅可以阅读纸质图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进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来积累写作素材的教学目标,老师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之后在上作文课的时候请几位学生讲讲自己读到的故事或者读了之后的感受。同时老师也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或是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读后感和故事等。只要学生能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积累作文素材就成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情。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学周刊,2015(1).

[2]王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4(17).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4

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有效的课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能够展开学习与娱乐。在课外活动中, 老师应当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与学习的融合, 使其体会到各种情感体验, 还可以增长小学生见识, 提高其全方面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游戏、参观浏览、讲故事等活动, 使得学生把其整理为一篇小作文, 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 还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渡过, 因此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积累经验与写作素材[1]。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累素材

新课程标准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教材为根本。在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喜爱使用成语, 就可以让其多积累一下实用性的成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有关写景的成语, 例如春意盎然、秋高气爽、白雪皑皑等等;还可以积累一些有关写人的成语, 比如和蔼可亲、文质彬彬等等。在新课程标准下,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文章, 经过不断的更新与改进,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变得非常经典。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老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对这些经典的课文展开深层次的理解, 注重课文思想情感的过程中, 关注课文的写作手法等等, 将此作为作文的素材之一。此外,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等, 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 老师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过程中, 对于课文中写景部分,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树木一年四季的变化, 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景物进行写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还积累了写作素材[2]。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老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当教导学生用心领悟生活, 感受身边的每一个现象, 从生活中挖掘出创作的灵感,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老师应当教导学生,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包括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师、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周末假期发生的事等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老师应当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其养成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自觉丰富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例如, 老师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时, 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进行思考, 从家乡的特点、当地的文化风俗、风景等方面进行思考, 角度多了, 写作的内容也就丰富了。此外, 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周记的良好习惯。写日记是积累素材最有效的方法, 日记中涉及了生活中的每个方面, 可以记载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 从实现写作的目的。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 把每天遇见的有趣的事记录下来, 唤起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 从而使其热爱写作, 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3]。例如, 结束假期后, 老师可以引导写出一篇有关假期的文章, 用心写下当时的情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 引导其在写文章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培养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素材

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种活动,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还应当让家长做出相关配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会获得不同于课堂的快乐。小学生的年纪尚小, 缺乏相关社会经验, 老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从而促进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验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与情感, 在进行教学时, 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感悟出发, 用心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 老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拔河比赛时,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引导学生努力与同学团结合作, 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使得学生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与大家一齐努力才会成功。

五、结束语

写作与素材积累是不可分割的, 当素材积累达到一定量时, 写作自然会流畅。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养成学生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好习惯, 让学生用心感悟生活, 从而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静新.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J].新课程 (小学) , 2015, (03) , 98

[2]兰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途径分析[J].作文教学研究, 2015, (05) , 129

小学语文作文名人名言素材积累 篇5

2.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萧伯纳

3.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4.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5. 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6. 觉得自己不快活的人是不会快活的。——塞内加

7. 当每一天的太阳射进窗户时,我快乐;当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攻克难题时,我快乐;当看到别人因为我的帮助而露出笑脸时,我快乐。我是一个爱创造快乐的人,快乐,会因为我或者你而流动,而传播。

8. 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就是你一生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须艳羡别人。——罗兰

9.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10. 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11. 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罗兰

12.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古希腊一位哲人

13. 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英·布菜克《耶鲁撒冷》

14. 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贽《焚书·高言说》

15. 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仲

16. 快乐的秘诀是:让兴趣尽可能地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罗兰

17.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18.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19. 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爱因斯坦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6

一、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更多作文素材

通常情况下,初中语文的基础教学可以分作两大板块,除了写作教学之外,还有阅读教学环节,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能力,同时要要求其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以丰富其头脑,扩宽其思维。所以说,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丰富其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师可以在本次教学完毕之后,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冰心的短篇小说,如《繁星》《春水》,以及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等,将这些课外书籍发放给学生,要求其带回家里自主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根据文章内容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学生要完成读后感的写作,必要要先了解文章内容以及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这样就能够鞭策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上述课外文章,在此过程中能够是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得以丰富,同时还能了解更多的语文写作手法, 学习更多的语文表达方式等等。又比如让学生阅读鲁迅的著作《阿Q正传》《孔乙己》《呐喊》《彷徨》等小说,让学生学习“白描、画眼睛”写作手法,增加学生的见识,丰富其写作手法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籍务必符合初中生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通过网络教学,发挥学生写作想象力

在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应当鼓励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尽可能把想象融进写作,这样有助于增加作文的新颖程度,这种方式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模式。同时,教师要积极选择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将想象运动到作文中,以提高其写作水平。

比如,在讲解《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春天的景色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组织学生对该文进行鉴赏,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展开遇到,对文章重点词语、句子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进行赏析。完成赏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季节场景进行想象,然后模仿春的写作手法,以“秋”“冬”等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这对于积累作文题材有重要帮助。

三、洞悉日常生活,提取写作素材

可以说,大部分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而家庭是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的另一个生长环境,通过对自身生活环境变化的细心观察,为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通过洞悉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能够让学生领悟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更多写作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洞悉一切生活变化,培养其善于观察、和留心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所带来的乐趣与知识,这样不但能够扩宽其写作题材,而且还能提升其写作的深度。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部分《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见人与事以作文的方式写下来,同时重视对事物特点及其发展的过程等详细描写出来,进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悟生活。

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虽然良好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但是缺乏一个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很难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久而久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在上文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这个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繁星》《春水》等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课余时翻出来复习,培养学生巩固学习的习惯。在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按照教师的方式去做,所以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笔记本,做好监督引导工作。最后,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加强日记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写作习惯,写作内容越多其素材积累的能力就越强,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有所提升。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7

作文教学中, 素材的积累当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之所以会畏惧写作文, 主要是没有作文素材, 脑子里没有资料, 也就无从下笔, 于是学生开始厌学, 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意识, 并努力致力于素材的积累工作, 这样才有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对不同书籍的阅读, 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不断积累素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的阅读内容严格把关, 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掌控, 督促学生整理读后感, 使学生养成摘抄优秀句子的良好习惯。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一、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直接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就是课文书本和语文参考辅导书籍等。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 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 既有精读课文又有选读文章。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课文的阅读性, 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了充分挖掘文本知识, 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走进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学生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识记课文内容、背诵优美的词语句子, 积累写作素材。

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也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要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来获得写作素材。由此可见, 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联系紧密, 两者相互促进。学生从课本上积累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把阅读延伸课外, 以弥补书本阅读材料的缺乏, 学生只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为写好作文打基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从各科教材中积累素材

现在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学科教学素材, 不同知识面的积累开拓了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作文教学往往会渗透许多其他学科知识, 它们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数学知识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在各个学科中所获得的知识, 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各个学科为我们提供的写作素材。

四、通过新媒介等途径积累素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媒介不断普及和推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各种素材, 比如, 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 获取天文地理、新闻实事、信息知识等, 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介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

五、从游戏中积累素材

游戏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娱乐了身心, 又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素材。教师要重视这一点, 挖潜游戏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各种游戏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展示游戏的内容、结果以及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通过口头记叙或者文字表达等不同形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为提高写作能力作准备。

六、从自然环境中积累素材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可以从大自然中接触到很多知识。大地山川、河流树木、花鸟虫鱼等不同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如颜色、气味、大小等各各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 教会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七、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 时时刻刻都在完成某种社会实践,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比如, 帮妈妈洗衣服、帮爸爸倒开水、帮奶奶做饭、自己买菜、自己养小动物等。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积累写作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素材。

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以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途径

参考文献

[1]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 (7) .

[2]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9) .

积累,解决小学生作文素材的方法 篇8

“积累”, 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从写作学来看, 积累指的是作者在生活实践中, 通过留心的观察和体验, 对于事实、事件、人物、图景以及感受、印象等的记忆记载, 这称为生活积累或素材积累, 是写作的“零件”。有直接生活素材的积累, 即作者亲自对事物的感受;也有间接资料的获取, 指通过阅读报刊、书籍或其他资料、文献而得到材料。从小学生学习过程来看, 积累更是一种能力素质的体现, 无论任何学科, 无论何种知识, 乃至学习技能与劳动技能, 都应该经过记忆记载, 保留及内化为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

“磨刀不误砍柴功”。我国古代文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问题。唐代散文大家韩愈, 他在《进学解》一书中说:文章材料“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 “兼收并蓄, 待用无遗”。就是说, 写文章前积累材料愈多愈好, 无论大小都不捐弃, 都要收集。这样, 在选用的时候就会感到没有遗漏, 没有残缺。宋代《诗人玉屑》的著者魏庆之也认为“凡作家须饱材料”。

如何扩大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领域, 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我认为, 在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中, 应立足现实, 放眼未来, 循序渐进, 注意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积累:

1、生活积累是关键。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农村既是一个大植物园, 又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在这里, 动植物千姿百态, 种类繁多, 不可胜数。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在春天的田野上, 夏天的花丛中, 秋天的果园里, 冬天的雪地上, 学生会看到许多美丽的画面, 会找到很多写作素材。农村学生在校学习之余, 在家参加了大量的生产劳动, 煮饭喂猪, 割草放牛羊, 插秧收粮食, 上树摘果子, 下田下河抓鱼虾等非常丰富的社会体验, 又给农村小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源泉。如我班一位学生在写《摸螺蛳》时写道:我把手伸进洞中, 触到一个又圆又扁的软软的东西, 那东西还弯弯曲曲的, 这不是水蛇是什么?我尖叫一声, 手好像触电般地缩回来, 身子像筛米一样颤抖起来, 嘴里结结巴巴地说:“有……蛇……”。如果没有生活体验, 想是想不出来的。

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 读书读报, 讲故事, 办板报, 诗歌朗诵, 文艺比赛, 智力竞赛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见识, 增长知识, 积累素材, 写起作文来就会水到渠成。

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慰问军烈属, 帮助五保老人, 访问老军人, 收集民间故事, 新社会的好人好事, 看望生病或有困难的同学, 对社会商品进行调查, 调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变化, 调查社会生活中滥用汉字的行为等, 对这些材料创造性地加工整理, 农村学生作文素材将是无穷无尽的。

只有教给学生观察生活并且养成记载积累的好习惯, 才能真正解决从“内容入手”和写自身生活的问题, 才能真正形成头脑记忆中的材料库, 对写作能力、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都有好处。简而言之, 作文材料的来源, 既要注意“丰富生活”, 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 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 同时培养“积累”能力。

2、阅读积累是保障。著书立说, 需要吸取报刊书籍中的“材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实际上, 文学创作也是非常需要作者广博知识, 也需要借用阅读中的积累。郭沫若就曾经说过:“作为一个近代的小说家和戏剧作家, 那差不多须得要具备一个百科全书似的头脑, 虽不必是整套的百科全书, 而是要你在百科中的某一科, 或某一科中的某一部门, 具备着专家的识见。”有的“材料”可以通过生活体验, 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 每个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这样, 从前人总结发表在报刊、书籍中的文章中摄取“材料”, 就成了一条重要途径。通过阅读, 包括视听手段中可以得到好的词、句、段, 更可以获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深化。

小学生在学语言, 学表达, 因此, 不应该设置太多的障碍。要允许仿写, 不但用词句, 也用段, 同时还要指导他们用各种方法积累阅读视听中的语言材料。模仿就是创造。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 必然会丰富学生的表达仓库, 同时会激发其表达的创造能力。此外, 尤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化认识, 增强分析能力, 激发健康情感。这就需要对阅读理解与鉴赏的积累。如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写《我的邻居》, 介绍了一位瞧不起工人的干部。结尾处写道:“为什么杨叔叔对局长对工人态度不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 我发现屋角一杆坏了的秤, 才猛然明白, 在杨叔叔心的天平上, 局长和工人是不平衡的。”“我多想对全世界喊出这答案, 当看到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我又紧紧捂住了自己的口, 不能让它污染了这美丽的环境。”这第二段话就出自学生的阅读积累, 但不仅仅只是“语言材料”了。它已经成了阅读中情感共鸣的认识能力的积累了。

3、写作知识积累是基础。有了生活, 有了借鉴, 没有表达的方式也不行。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积累指导。除了课堂授予之外, 教师要提炼归纳出一些作文常识, 同时, 这还必须从阅读中来。通过阅读美文, 既是语言材料积累, 更是写作技巧上的积累。

如何指导积累?这不能仅仅放在课外, 布置观察与阅读而撒手不管, “积累”的指导应在课内完成。首先, “积累”的习惯应该通过课堂点拨而逐日完成。每次作文前的“口语交际”, 我采用“文源说写点拨”, 只写题目不写作文, 以达到调动生活, 触发积累, 解决文源, 利于训练的目的。在课堂上, 学生充分倾吐积累, 同一个题目可在课内展示5——15个左右材料, 学生明白了积累的重要性, 同时也获得了积累的方法。其次, 课内要具体指导。如每个人准备好四个本——“观察积累本”、“阅读积累本”、“练笔本”、和平时愿意写的作文的“集本“。这是落实记忆记载的载体。第三, 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指导积累的意识, 把指导积累自觉地放进课堂之中。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9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可以阅读的书很多很多, 但我们始终不能否认, 课本是他们最需要读好的一本书, 而这其中的优秀文章, 就潜藏着很多作文资源。鲁迅的《少年闰土》一文中, 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是很值得学习的: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 怕他死去, 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 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在写作时抓住了闰土形象上最有特点的部分: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 使人印象特别深刻。我顺势引导学生, 你能学着鲁迅的样子来写一写周围的同学吗?写完后大家猜猜他是谁。于是学生兴致极高地开始创作, 真的是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同学的特点。“他是个男孩子, 却留着一条小辫子, 这可见他的父母非常爱他。”“她有一双弯弯的月亮似的眼睛, 一笑起来就会变成一条弧线。”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想象写话、仿写之外, 还可以结合课文安排学生写读后感、续写课文、改写课文等等。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时刻保持读写结合的意识, 潜心研究教材, 细读文本, 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就能在课堂中,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作文素材。

二、开展活动, 从课内活动中积累素材

1. 巧用口语交际课。

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中, 口语交际通常是习作的预演, 往往有着共同的主题。因此, 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 通常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积累素材。如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五的主题是“留在心里的印象”, 习作五的要求则是“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 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为了使口语交际更好地为习作服务, 在教学时, 我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说话:小伙伴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他/她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印象有变化吗?是什么事情让你改变了对他/她的印象?你能把这件事情说具体吗?课堂上, 教师的点拨、同学的启发, 能够使学生比较好地进行交际, 而在听同学讲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积累各式各样的素材, 在习作时, 也就轻松多了。

2. 善用导读课。

阅读和写作从来是不分家的, 对学生而言, 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 丰富阅历, 而且是作文的前提基础。学生只有搞好阅读训练, 才能够积累作文的材料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小学生毕业生要达到145万字。

而农村小学的学生, 可以看到的书是十分有限的。我在上导读课时会有意识地介绍图书馆的书籍, 引导他们进行阅读, 他们读得有收获的时候, 还会给同学介绍, 跟老师交流。这样, 一方面增长了见识, 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素材, 可谓一举两得。除了图书馆的书籍之外, 还可以为学生导读他们自己手中的书———《小学生时代》。这本书有两个优点:一是人人手上都有, 方便阅读;二是文章大多是同龄人的作品, 利于学生模仿。于是, 每当发下杂志的时候, 我就会引导学生先观察封面, 猜猜本册的内容, 再看目录,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 细细地读, 读完之后跟同桌或者小组内的同学交流。通过上导读课,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在习作时, 学生不再无话可说, 或参照或引用, 写出来的文章也丰富多了。

三、留心观察, 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积累作文素材。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四要求学生针对生活中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在习作的前一天, 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资源或污染环境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第二天在作文时, 学生不再苦思冥想, 而是一个个都在奋笔疾书:“有时上体育课, 教室里的灯和风扇都还开着。”“学校门前的河中水很浑浊, 上面还漂浮着垃圾袋。”“菜场里没有足够的垃圾箱, 常常会有垃圾堆在地上。”……从校内到校外, 从浪费到污染, 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去写, 而不再询问同学、老师“写什么哦”, 自然也不会千篇一律了。

为了使同学们把观察变成一种习惯, 我每周还把一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交流, 内容可以是看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考。不断地观察、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思考, 学生思维会越来越开阔, 这时候他所积累到的社会生活素材, 是我们老师计算不了的。

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可见, 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多引导, 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学生坚持经常训练, 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这样, 写作的时候这些材料就能纷纷涌来, 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就不愁写不出来了。

摘要:对于写作来讲, 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素材贫乏, 无话可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通过细读文本, 利用口语交际课、导读课, 养成观察习惯这三个途径, 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篇10

一、注重素材积累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发现素材

很多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这是因为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窄,他们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因此,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适当地带领他们走进社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至关重要。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提高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素材的能力。实践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渐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和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作文能力。比如,指导学生先阅读优秀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仿其法(仿范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思路)。学生经过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从仿到创,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然,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一起努力。

(三)写好日记

要写好作文仅仅靠多说、多读、多背还不够,还要多练。怎样才能做到多练呢?那就是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因为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实的情感。

二、注重方法指导

(一)选材

1. 选材要围绕主题。

如果所选的材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即使材料非常生动,也写不出一篇成功的文章。

2. 选材要新颖、独特。

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也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所选的材料必定有独特之处。

3. 选材要体现出多样化。

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整个社会,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要看到那些不良现象。

(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样,文章的结尾也要引人思考,让读者读完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文章的细节描写

1. 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描写对于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很重要。鲜活生动的语言描写,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笔下的“圆规”、“孔乙己”便是很成功的范例。

2.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一般是指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简洁而传神的外貌描写一能表达人物感情,二能暗示情节发展。

3. 心理描写。

一是通过面部表情描写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感情变化,首先表现在面部;二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的心情变化最容易体现在语言上;三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

(四)注意文章的动态、静态描写

1. 动静结合,突出特点。

如《翠鸟》一文中,合理利用动态、静态描写,把翠鸟捉鱼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2. 动静结合,显示美景。

如《月光曲》一文中,先静后动,把那个美丽的夜晚衬托得淋漓尽致。

3. 动静结合,巧用修辞。

如《荷花》一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如何提高积累小学作文素材的能力 篇11

每逢作文课,教师在布置完作文题目,就万事大吉;学生则各自查对“作文选”一抄了之。遇上考试,背熟的作文不对题,就胡编乱造一通,满纸涂鸦,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令人担心进而痛心。

作文的核心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属于“素材”范围,后者属于“写作方法与技巧”范畴,本文侧重一下前者,亦即“素材积累的两个来源——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

学生提起笔来,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写作素材的储备有关,视野狭窄,目光短浅,知识储备少,写作时必然思路闭塞,捉襟见肘。因此,作文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引导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即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

一、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积累”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的。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增加阅读量不仅要加强语文教材的阅读训练,还要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多读书,读多种书。通过大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以及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

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大量优美的句、段、篇,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再与思考、演讲、辩论、练笔、写作等形式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有了丰厚扎实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篇目80首;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我想,此用意也在于此。

二、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生活实践是学生写作题目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40分钟的课堂生活是短暂的,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写作空间更是狭窄的。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切身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亲自参加学校的文化建设,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留心校园生活,这样既达到了练笔的目的,积累了素材,又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品格。

此外也可以自办板报和手抄报,由各学习小组轮流编排、设计,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定期出版文学刊物,由学生自已当主编、编委和美工,在作文、审文、改文、抄文中,在编排、设计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素材积累力度。

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自主去搞一些随意性的社会调查或定出大范围的专题采访,要求他们个个做有心人,不论是积极现象或是消极问题,不论是典型的或是偏面的,只有有所感,不拘形式,写成调查报告。尽管他们的笔还很稚嫩,思考还很浅显,眼睛还不够敏锐,但他们毕竟行动了——有行动,就会有收获。

学生在学校,要重视他们的“阅读积累”;学生在校外,要指導他们的“生活积累”,二者应双管齐下,不可偏废。 因为,只重“阅读积累”,会导致学生脱离现实,闭门造车,以文为人,人云亦云,空洞浮躁;只重“生活积累”,会导致学生词不达意,语言枯燥,逻辑混乱,不得要领,繁而不精。

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12

关键词: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素材运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提到写作便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受兴趣爱好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写作上展现了较强的文学天赋,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处于黔驴技穷的状态,其实很多学生不是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好,而是其缺乏必要的素材从而导致其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感觉“没话说”。为强化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上的引导,从而使其在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爱上写作。

1 素材的积累

素材的积累过程便是学生提升自己文学修养的过程,而这一阶段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眼”与“心”的综合运用。

1. 1 擦亮双眼,仔细观察生活

“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强调的是作者从生活中的某件事情上汲取灵感,然后加之自己的想象最终创造出一个个或鲜活生动、或朴实真挚、或温馨浪漫的故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提醒学生擦亮自己的双眼,仔细的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写作的素材。例如,在景观的写作当中以四季之景最为常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让其仔细的观察世界,从而“看见”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读物,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将优美的、有哲理的文字摘抄下来经过自己的融合使其成为自己文章中的闪光点。

1. 2 放飞心灵,感受真善美

很多学生总是抱怨其在写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题材的文章中容易出现“词穷”“无从下笔”等状况,究其原因是其没有将真情实感或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写作中去,其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应付,这种情况下为加强学生正确写作思想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心”进行剖析。“剖析”学生的心灵,主要是通过让其从心底对某些事情进行感悟,那么其在写作中才能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写有关爱国主义或乐于助人等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民解放军参与抗震救灾等感人场面的视频,此举更有利于涤荡学生的心灵,使其能更深层次的感知爱国、奉献的真谛,那么其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写作素材的运用

学生通过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素材后便进入了作文的创作阶段,写作过程便是将学生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通过具体的写作技巧或手法表现出来的过程,此阶段更注重的是在保证语言组合完整紧密的情况下强化文章的中心、突出文章的亮点,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佳作。

2. 1 引用名人名言,突出文章的亮点

在语文学习与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或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这些素材的正确运用不但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起到升华主体的作用,还使阅读者充分感知到作者的文学素养,从而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 2 结合实例,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篇好的文章要能够在感情上触及阅读者的灵魂,因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好能将自己掌握的与文章的题目有密切关系的现实案例结合到文章中,从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列举的实例与文章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结合实例与真情实感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2. 3 润色语言,将材料进行深加工

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素材的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将自己掌握的素材全盘托出付诸于自己的文章中,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与语境对素材进行深加工,从而使其以更合适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做到既不突兀还能充分彰显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写与意志相关的文章时,某位学生便引用了蒲松龄的著名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引用过程中其并没有以对联的形式将内容展示出来,而是结合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项羽破釜沉舟伐楚以及蒲松龄以茶换故事最终完成《聊斋志异》的创作等三个故事形成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并紧扣文章主题的排比句,从而极大的增添了文章整体的亮点。

3 结语

上一篇:辅助教学工具下一篇:辐射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