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图像(共7篇)
生物图像 篇1
能利用图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是高考生物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近年来, 高考生物试卷中无图不成题且有许多题因图而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教材图像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析图, 并且能利用丰富多彩的图像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对图像的掌握, 就能够灵活地处理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转换, 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一、充分利用教材图像, 培养学生观察和识图的能力
(1) 观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力, 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教材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如在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胞核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特别要注重观察着丝点与纺锤丝是怎样牵拉的, 细胞中增加的和消失的结构是什么。这样, 才能迅速地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2) 识图能力是解决图像问题的前提, 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某一类图像识别的方法。如坐标曲线图可通过四看法来识图:一看坐标轴, 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二看特殊点 (起点、终点、交叉点、顶点、转折点、最低点) , 三看曲线变化趋势, 上升?下降?还是保持稳定?四看面, , 就是通过画横 (纵) 辅助线找交点, 分析交点之间差值的生物学意义。
二、利用课本图像, 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生物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时候, , 学生对细胞不熟悉, 而且细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若无细胞结构图, 学生根本想象不出细胞的形态、结构。有了图像, 学生就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细胞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感悟其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又如在讲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通过课本的图像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整个生理过程, 变微观为宏观, 变抽象为形象, 变笼统为具体。这样, 能够增强直观效果, 加强感性认识,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进行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的相互转换
常见的图像有结构图、示意图、坐标图和概念图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 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举例如下:
(1) 将文字信息转换为概念图。概念图能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 充分体现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系统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如种群基本特征间的关系可用概念图来表示 (如图1) :
(2) 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坐标曲线图。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为1∶1的时期出现在哪几个时期?利用坐标曲线图 (如图2) 马上就可知道结果。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画出在同一坐标下染色体与DNA的曲线图, 其次观察两曲线图重叠的部分, 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依图可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的比值为1∶1。
(3) 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取图像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效地、准确地抓取图像相关信息及某些特殊点所表达的含义。如图3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像中获取如下文字信息: (1) 当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时, 产生的CO2的量与氧的吸收量相等。当吸收了氧气, 而CO2的释放量又大于氧的吸收量, 说明既进行了有氧呼吸, 又进行了无氧呼吸; (2) 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氧浓度的增加, 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 (3) 在C点时吸收的氧气量与产生的CO2的量相等, 说明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完全停止了;在B点时释放的CO2的量最少, 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 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 是因为随着氧浓度的增加, 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而有氧呼吸又十分微弱; (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这样, 我们就能够快速地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
综上所述,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图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识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是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图像题及利用图像求解的试题频频出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进行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转换能力。
关键词:图像,生物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维忠.中学生物教学也应重视图像分析教学[J].科教文汇, 2009 (10) .
[2]刘惠丽“.图像直观”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 2010 (4) .
[3]陈萍.生物教学中图表图像的运用[J].文理导航, 2011 (9) .
高中生物教材图像系统的应用策略 篇2
心形成一种奋发向上、赶超同学的动力, 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
3.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要。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该自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进行分析, 分析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态度、方法、能力等, 然后对自己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改进。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应该分析自己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是态度不端正, 还是理解不了, 等等, 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调动起来, 更好地指导英语学习。英语成绩好的学生, 也应该分析自己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是什么学习方法使自己获得了成功, 然后确立自己的新目标, 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4.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评价。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地学习, 积累词汇量, 培养英语语感。因此, 除意义
图像系统是指教材中具有各种客观和形象生动特点的生物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 用来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 它们是课文系统必不可少的补充部分, 称之为“插图”或“附图”。
图像系统的直观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图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理解概念、原理、现象。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系统的整体理解与学习。尤其对生物学科而言, 其研究内容的客观性、有形性, 决定了图像在生物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图像系统
了在学校学习之外, 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回家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帮助。家长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能力比较欠缺, 需要购买哪些方面的课外书籍, 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高能力。比如, 某些同学英语听力不是很好, 在考试时每次都是听力成绩很差, 导致英语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 家长应该首先帮助孩子分析听力成绩老是提不上去的原因, 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买一些难度适中的英语磁带回家给孩子做听力练习, 在陪着孩子做听力练习的时候, 要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缺点, 并提出来要求孩子加以改正。此外, 对于孩子的优点, 家长也要给予鼓励, 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并鼓励孩子, 给予孩子信心。
总的来说, 家长评价重视的是对孩子课后学习的监督与帮助, 家长要看到孩子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 对孩子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 鼓励孩子学好英语, 努力帮助孩子解决课后学习的困惑, 帮助孩子提高英语成绩。
观性, 色彩鲜明, 它能够很好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新教材的生物图片采用了大量的实物照片,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教材的正文前、探究、科技、技能训练、练习等处, 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第一章“走近细胞”, 开篇就是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真实照片。在每一节的开始大都配有相关的实物照片, 并附有说明。如第一节的开头“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 (左上角为SARS病毒模式图) ”的实物照片, 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里, “草履虫的运动
四、总结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评价相比, 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注重学生的个体性, 强调从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等各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更加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更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采用形成性评价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学生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元文涛, 乔爱玲.形成性评价在基
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
育技术, 2007 (11) .
[2]李芳.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教
学中的实施策略及意义[J].考试周
刊, 2008 (7) .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南城中学) 和分裂”实物照片和“人的生殖和发育”实物照片, 又如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图1-2“单细胞生物化石”的实物照片。通过这些极具客观性和真实感的实物照片, 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生物的浩瀚宇宙, 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原理、现象。
(2) 绘制图。虽然实物照片更具有真实性, 但是实物照片在某些方面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 绘制图就弥补了这种缺憾, 它形象地描述出实物照片不容易发现所隐含的信息。绘制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物的真实面目, 模式图简明、形象, 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里, “人的生殖和发育”中关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绘制图, 能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受精卵的发生发育过程。又如实例3中“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实例4中“艾滋病毒”的绘制图, 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了实物照片背后隐藏的信息,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原理、现象。人教版新教材中的图片绘制新颖, 色彩鲜明,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图像系统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应用又提高了一大步, 可以说高中生物新教材离不开图像系统。
二、教学过程中对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有效应用
随着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改变以往只侧重对生物概念、实验、理论的学习过程,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应用好图像系统, 充分发掘图像系统背后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信息。因此, 我觉得为有效应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图像系统, 应做好以下两点:
1. 结合图像系统,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 有利于知识的建构。良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生物的奥秘。但是凭空生硬地拉学生进入情境, 会显得突兀且效果不好。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图像系统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每一章的每节开头部分大都有问题探讨和相关图片, 结合图像系统,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会随着这些图片和创设的情境很快进入该节课的情境。比如: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中的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更是复杂, 需要引导学生去透过抽象的概念看本质。本节的开头, 问题探讨的左边有个图片“忙碌的车间”, 结合这个图像, 教师辅之以形象生动的语言, 和学生探讨问题的中间穿针引线到“车间”与细胞器的类比关系, 在图片诱发的浓厚学习兴趣下, 从而打开细胞器的神秘面纱。在这一节的图3-3到3-7中, 图像系统真实地再现了几种细胞器:图3-3线粒体 (旁栏部分) ;图3-4叶绿体;图3-5内质网;图3-6高尔基体。图3-7则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 有助于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找到另一些细胞器。结合教材中的图像系统,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是对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有效应用。
2. 结合图像系统,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可结合图像系统, 逐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对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有效应用。如在“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一图, 让学生着重观察腺体与腺体、腺体与激素、激素与激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观察的基础上, 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 理解其在整个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教师鼓励学生对图进行分析, 发掘激素与腺体的深层次关系。又如, 利用“体液免疫示意图”和“细胞免疫”示意图, 引导学生辨别两图的联系与区别, 进而分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对人体整个防御机制的意义。再如在“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 可利用“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帮助学生揭开了精子形成过程的神秘面纱。教师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像的时候, 重点观察每一期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分别辨认每一时期的不同, 从而使学生对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印象。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 更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 结合图像系统, 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与广东高考题都配有大量的图表。这对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很多练习题是以识图训练册和识图题为材料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练习题中的图像系统, 引导学生进行图文转化训练, 使学生在分析图表时能够领会图片内容隐藏的大量信息。如在必修2第12页拓展题的绘制图, 在引导学生解题时, 要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该图中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F2表现型的比例, 知道圆粒∶皱粒=3∶1、黄色∶红色=1∶1, 进而推测两对相对性状的亲代可能的基因型。
三、结语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图像系统的功能及其作用, 很好地研究新教材中的图像系统, 抓住其本质之后再采用讨论法、启发法、谈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挖掘出教材中图像的本质, 将其中富含的知识再配合上文字, 完整的奉献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重要性及有效应用策略。有效应用图像系统, 有助于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把生物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寓学于乐。教师通过图像系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图像系统,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保祥, 李冬炎.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 ( B ) , 2011 ( 10 ) .
“图像直观”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篇3
目前, 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这种转变, 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仅记住生物学中的知识, 更要理解生物学中所提到的现象, 能用知识解释现象。素质教育需要学生全面直观地解析生物知识, 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图像直观在生物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为例,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中, 主要靠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 看是简单的内容, 学生却很难理解, 在考试中频频出错。尤其是生态多样性, 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 究其原因是老师很难为学生呈现多次多彩的生态系统, 学生理解有困难是在所难免的。相反, 用直观的图像引领学生, 为学生呈现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很快了解了世界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现状, 生态系统的知识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里。“图像直观”在教学中的选用可见一斑。
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图像直观”呢?可从以下环节入手:上课伊始, 向学生呈现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的图像, 利用动态的图像引入课堂主题, 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到新课内容中;紧随着, 以图提问, 启发学生思维, 图像是教材的再现和补充, 利用以图提问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随后, 以图释文, 相辅相成, 图片可以诠释所学的课程内容, 结合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图片, 呈现给学生, 让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 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科像直观”在课堂中贯穿始终, 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
“图像直观”可以让学生获得强烈的视觉刺激, 理解并记住所学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独立思考, 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归纳能力等等。它在运用过程中要取得最佳的效果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图像过于美观, 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老师在运用“图像直观”时, 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择有关联的图像, 不要一味追求图片的美观。如果图片过于美观, 不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学生可能把注意力从所学内容转移到图生本身, 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老师对选择的图像应力求准确, 力求能表达教学意图。第二, 图像过多, 喧宾夺主。运用“图像直观”时, 切忌展示过多的图像, 过多的图像内容, 不但不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还会造成喧宾夺主的负面作用, 致使学生无法理解, 无法抓住老师讲解的要点、难点, 进而降低学生的听课效率。第三, 图像过少,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图像过少, 就无法诠释教材内容, 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生物图像 篇4
生物图像、图示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主要体现在“细”上,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是评讲试题时, 多向学生阐述, 让学生明确方向。
第一, 细读题干, 读懂题目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提示信息, 特别是要注意与解题有关的重要词语。学生在做图像、图示综合题时, 应认真读图, 仔细观察比较, 找出图中所给的各种结构、线、点、装置等有效信息, 并确定以上各要素在图中的含义。这样, 这道题展现出来的框架结构就很明显, 学生做题也更好着手。
第二, 细看图形的名称、相似结构、过程含义以及图示具体说明等, 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之后可以对其进行转换、迁移或是拓展。仔细分析图, 通过联想与图像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 寻求图像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述。有些图像、图示所含信息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这时学生可以将其所描述的生物学原理转换为具体的文字性内容, 这样解答起来更会得心应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 细看多个图像间的联系, 分析一个大题中若干图解能否形成相互补充说明或是信息的提示, 预防在解题的时候因为视野狭隘而顾此失彼, 造成思维偏差甚远或是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第四, 细看问题, 从提出的问题入手, 结合本题题干的文字说明以及图像中获取的信息, 把整体的知识点连接、综合, 通过详细的分析与具体的判断, 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 下图为维持人体稳态的相关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1中, 4表示____, 若在1处给予刺激, 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3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表, 若在骨骼肌上的2处给予刺激, 在3处___ (能、不能) 记录到电位变化。
(2) 图2中的靶细胞若为垂体细胞, 则分泌细胞位于___。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分泌物是____。
(3) 图3表示免疫反应的某一过程, a代表B淋巴细胞, b代表_____细胞, c代表____细胞。大多数病原体被B淋巴细胞识别还需要经过____细胞和____细胞的处理和呈递。
(4) 从上述可知, 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___协调整合而实现的。
这一题有关的解题技巧是:本体包括三个图解, 图1为反射弧的模式结构图;图2为激素的分泌和传递过程;图3为体液免疫过程。应看清每个图解的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 看清每一步设问的图解和内容;要耐心、细心再细心。
(1) 图1中4表示相邻神经元的连接部位, 叫突触。若在1处给予刺激, 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与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 由于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因此若在骨骼肌的2处给予电刺激, 在3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2) 作用于垂体的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 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3)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多数情况下抗原要经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处理和传递才能被B细胞识别。
(4) 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协调整合而实现的。
【答案】 (1) 突触由正变负不能 (2)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记忆效应B (浆) 吞噬T (4) 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缺一不可)
生物图像 篇5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生物图像 篇6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生物图像 篇7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