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

2024-10-16

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共7篇)

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 篇1

摘要:文化是两岸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台湾文化与闽南文化一脉相承, 在对台广播中, 有效地运用闽南文化要素, 让节目接“地气”、展“魅力”, 唤醒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深入挖掘郑成功文化、闽商文化、海洋文化等重要闽南本土文化要素, 搭建闽台交流新平台,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闽南文化要素的分析, 来探讨对台广播的效果。

关键词:闽南文化,闽商精神,对台宣传,郑成功文化,闽台交流

2014年6月20日, 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日本平户市以及国内外异地南安商会的代表和嘉宾共700多人聚集在一起, 共同拜谒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郑成功的故乡——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拉开序幕。腰鼓震天响、龙狮共飞舞, “两岸阵头大踩街”活动正式登场。由龙狮队、腰鼓队、布袋木偶、 大开道、器乐队等组成的10多个民俗“阵头”各展风采, 吸引了八方来客驻足观看。

由南安市人民政府、郑成功文化研究会、南安市广播电台联合闽南话广播协作网两岸15家电台, 现场直播“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热闹的气氛、熟悉的乡音正跨越海峡, 在微风中温馨地传播着。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 海峡两岸地域相连、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语言相通, 自古以来两地交往就十分密切。台湾有80% 的居民祖籍福建, 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闽南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

近年来, 南安市广播电台立足郑成功祖籍地的优势, 以郑成功文化为主题, 在“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郑成功研究会”等团体的配合下, 突破原有的传播方式, 积极拓展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 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闽南话文化栏目精品吸引台湾民众, 用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乡音乡情感染台湾民众;同时在栏目中植入“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 并将其作为栏目的灵魂去触动台湾民众深藏内心的、 与生俱来的敢闯敢拼的情怀, 把同根同源、血溶于水的民族情感统一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上, 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一、听“乡音”, 用相同的声音拉进两岸的亲情

“天黑黑, 欲落雨, 阿公仔揶锄头要掘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谣, 结合《咱厝人》女主播阿莹那清脆的闽南乡音, 又准时回响在闽台两岸的上空。“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20世纪40年代, 是福建群众移居台湾的高峰期, 他们在故乡的亲属多达80多万。但由于两岸断绝交往, 这些来自福建的民众无法回到家乡, 开始了与亲人和故土长达几十年的分离, 对家乡的思念, 成为这些祖籍福建的民众心底最深沉的痛。几十年过去了, 两岸终于恢复了交流, 但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 如今都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即便有心回乡看看, 也没有了那份体力。所以, 他们大多会选择通过对台广播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甚至通过对台广播来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通过对台广播的闽南语节目, 不仅让这些老年人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也让他们在台湾的家中能够听到来自故土的乡音, 体会家乡的亲情。

对台广播将闽南文化植入闽南语广播中, 并通过广播、微信等多渠道媒体分享给台湾听众, 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 还能唤起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在闽南语美食节目《咱厝美食》中, 我们通过探求“洪濑鸡爪”、“酸菜面”、 “草屯割包”、蚵仔煎、闽南“四物汤”等南安特色小吃的做法与渊源, 让台湾的年轻受众了解到, 原来在台湾常见的小吃都是来源于福建, 来源于南安。浓浓的乡音, 更激起了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那一种亲如一家的情分, 延续乡情, 根植民间, 渗透到了每一个同胞的心间。

闽南话广播是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 易引起彼此的共鸣。 通过闽南语广播消除隔阂, 传递温情, 分享最新文化的成果, 达到最终的情感回归。其次, 闽南文化广播节目推陈出新, 既回顾了祖上一辈的传统文化习俗, 又把握了互联网时代求新求变的心理, 及时报道和体现祖籍地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变化, 符合台湾听众的所思所想, 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二、接“地气”, 用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不管是台湾同胞来到南安, 还是我们走进台湾, 当大家坐在一起泡茶、聊天时, 你一定会发现, 尽管两地的政治、社会形态有所不同, 甚至曾经分割近六十年, 但彼此之间的精神沟通却没有多少障碍, 在对事物的看法上, 双方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原因何在?血缘、文缘、地缘等即所谓的“五缘”文化, 其所代表的是闽台之间紧密的五种联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五缘”被认为是南安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的优势所在。

如何在对台宣传中更接“地气”, 更容易形成“以内容吸引人”、“以容量留住人”的新广播模式呢?在节目中,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利用亲缘、血缘关系, 讲述平实感人的故事, 同时结合闽南俗语、打油诗、童瑶、歌谣等, 进一步满足台湾百姓的需求, 拉近彼此的情感, 以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首先, 从“文缘相承”看传播效果。“文缘”, 在闽台文化、 教育、艺术、民俗、宗教诸多领域中一脉相承。“文缘”可细分为“语缘”、“诗缘”、“戏缘” (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 、“乐缘” (南音、铜乐小调等) 、“艺缘” (木偶头雕刻、 花灯、石雕、木艺等民间工艺) 、“俗缘” (节庆习俗、婚嫁习俗等) 、“信源” (妈祖、广泽尊王等) 。“文缘”林林总总, 丰富多彩, 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闽台文化一脉相承的气息。

闽台的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 福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闽南方言”的熟悉、理解和应用, 这使得福建媒体特别是闽南的媒体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同源化文字”解读, 这样解读出来的讯息在对台广播中偏差也会较小。

其次, 从“血缘相亲”看“受众选择”。春秋战国时期, 闽越族部落选择舟楫, 成了首批登上台湾岛的原住民。据说, 现生活在台湾中部山区、平原、岛屿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的原住民, 至今还保留着造舟出航、额头刺青和文身等习俗, 这是古闽越遗风的延续。南宋时期, 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开始到澎湖屯垦。明代开始, 福建人大批移民台湾。清朝康熙年间, 台湾划归福建省, 出现了历史上长达200年的“闽台合治”。据1926年统计, 台湾民众祖籍为福建的占83.1%, 其中泉州府属各县占44.8%。

“血缘相亲”是现代社会人们“寻根”的原动力, “家人亲戚的话比外人的话可靠, 同乡人的话比外乡人的话可信”。 因此, 对台广播要从“同声同气”、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 增进台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 同时挖掘郑成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九日山祈风、凤山旅游文化等本土文化要素, 让对台广播更接“地气”。使两岸关系在认祖归宗的亲情的基础上, 唤醒两岸统一的愿景;在老乡同乡的情感中, 填平心理深深的鸿沟。

三、展“魅力”, 用相似的“魂”凝聚共同的“心”

20世纪80年代, 由台湾歌手叶启田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红遍了海峡两岸, 并经久不衰。歌曲唱出了闽南人共同的“魂”——“爱闯敢赢”的闽商精神。

多年来, 对台广播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要素的精神之魂及其呈现形式, 只有在节目形态中植入两岸观众能产生共鸣的“魂”, 才能凝聚起两岸人民共同的“心”。

在对台广播中, FM881广播电台结合闽商精神、海洋文化, 把“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新时代闽商精神植入栏目中, 建立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使海外各国闽商、海外侨商、 港澳台新闽商, 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航行和发展。

台湾文化尽管有其浓郁的本土特色, 但它是闽南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拓展, 与中华文化更是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链。特别是在“输人不输阵”、“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鼓舞下, 两岸文化商贸交流激发出了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需要透过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共同发展, 两岸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应当携起手来, 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搭建两岸交流平台。2008年以来,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合作交流深化, 与此同时, 随着两岸信息社会的发展, 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对台广播资源正由“独享”变成“共享”, 内容也由“异质”趋向“同质”。对台广播报道和栏目更应顺应形势发展和媒体自身的需要, 通过突破、创新, 有效地引导听众, 同时在栏目中合理应用本土资源, 用闽南文化要素更多地接“地气”, 力求使台湾受众“深有所感”, 互为交流沟通, 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杜苏闽.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J].中国广播, 2014 (10) :32-34.

[2]张桦.闽南文化的特质与价值[J].今日中国, 2013 (7) :25-27.

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 篇2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是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同时也是第一个全时段、全方位传播闽南文化的广播频道。频道自创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挥闽南文化在增强民族认同、促进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一、有的放矢精准改版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在对台广播事业上已经耕耘了十二年之久,历经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改版。经过最近一次改版之后,频道增设了以传承闽南文化为鲜明诉求的栏目,目前包括三个自制和一个引进节目,分别是《闽南语林趣话》、《闽南讲古》、《海峡文化讲堂》和《有缘来斗阵》;另外,《戏曲天地》、《闽南话原创歌曲推介》和《寻根》栏目也因涵盖闽南曲艺、闽南宗教信仰、闽南民俗等方面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传承闽南文化的功能。除了上述专题性栏目,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还在两档日播资讯栏目———《古厝新风》和《世间代志》中适当增加了闽南文化的内容。

“用咱家的话,讲咱厝的代志(事情),用咱熟悉的乡音,讲咱的情义”,这一批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节目,现在在闽南三地和台湾中南部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众多台湾听众的赞许,使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闽南乡亲自己的电台。

二、把脉现状分析不足

传播讲究“寓教于乐”,尤其是文化节目,强调认识和教育作用或是在给人以乐趣的过程中实现,或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即美的形象来达到。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1]

鉴于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的电波覆盖区是台湾中南部,其中多数听友是中老年农民朋友,那么就必须“向南沉、向下移”,对闽南文化的传播要更重视可听性与伴随性。综观频道节目现状,存在着“寓教”有余、“于乐”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主持群体缺乏“草根”气质,不够风趣幽默,方言地道程度也欠火候,导致节目不够流畅、不够活泼

综观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一线人员年龄层次过于年轻、闽南文化底蕴不深、方言造诣不高。此外,因为频道设在福州,远离闽南方言地区,平时缺乏方言氛围的浸润,闽南话生活体验不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日常节目中使用特别草根、乡土、地道的字词、俗话来主持节目或“翻译”稿件,方言语流语感不够自如,难以获得大量中老年听众的认可。这是目前确实存在的因人员构成所导致的“硬伤”。

(二)节目制作不够精良,部分文化节目偏向于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宣讲,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除此以外,频道还存在着入岛次数少,因此实地调研与品牌营销不足,进而导致反馈不够及时准确、听友互动圈较小的问题。

三、提出措施务求改进

(一)加强采编播力量,培养对闽南文化有相当认知程度的人才,吸纳闽南文化涵养深厚的专家到主播队伍中来

现职一线人员应该积极的走出去,下闽南、走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宗祠庙宇、街头巷尾去和老人家聊天开讲,多讲多学,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地道更流畅。另外,实地去考察和体验,才能发现闽南文化之美。建议在厦、漳、泉设置较固定的节目与人员,补充频道“祖地”资源的不足。还应该放眼闽南全社会“招兵买马”,而不只在大专院校寻找好苗子。民间也有高手,尤其是我们这种对知识结构、文化底蕴要求较高的频道,更是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走出直播间,积极参与两岸大型文娱、采风活动的报道,同时,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组织开展一批高水准的文娱活动,带动节目在岛内的影响力,以创意活化频道

从“传播闽南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策划实施的活动包括:闽南文化节、闽南话广播主持人擂台赛、闽南话讲古大赛、闽南语歌手大奖赛、闽南戏曲联合演出、博饼过中秋等。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闽南话节目贴近闽台百姓的特质与效果,并通过“高曝光率”保持在听众中的关注度和新鲜感,形成一波波收听热潮,逐步扩大铁杆收听人群。

(三)精做节目,活化语态。要把文化节目做到大家都喜欢听,需要思维的突破,也需要技巧的精进,把它做得活泼一点、精彩一点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因此最基本的,就是巧用音响、音乐,与语言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广播的声音美。文化节目也应该像典型宣传那样,注入“故事化、人物化、情节化”的理念,把多样的东西作结合,尝试用各种方式来制作节目,让听众觉得收听过程充满趣味,充满想象。[2]甚至,还应该挖掘文化节目的“服务”功能。比如频道的《寻根》栏目就可以在阐释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同时,帮助台湾民众找寻大陆亲人、寻根问祖,起重要的“传帮”作用。文化节目必须突破刻板的文化概念,提升民众的共同生活经验,通过创意让听众有机会怀旧,回想过去,但是又可以和现代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坚持好的节目创意和品质的电台,才比较留得住听众。

(四)加强与岛内相关电台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合作实现节目直接到达听众

与岛内相关电台合作的好处有:一是可直接到达受众,台湾媒体虽无法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二是以合同的方式,保证入岛渠道的稳定及长久。近些年以来,两岸广播电台的交流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主持人连线共同主持、联合完成重大采访、给彼此提供特别节目等,但这些合作却呈现出临时性的不足。只有在明确彼此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摸清彼此的需求,找到共赢的利基,与对方开展长期合作,才能确保持久并高效地入岛。

除此之外,加强对台湾广播媒体的研究学习,扩大与岛内电台的合作内容,还有助于我们培植文创产业理念,进行对广播节目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并通过营销推广收获高附加值。比如,可以把每年精雕细琢的高水平节目集结成书或刻录成音像制品出版,以销售或赠送的方式进入台湾普通民众家里,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五)重视台湾民众对节目的评价和需求

试析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篇3

1 闽南侨乡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最终实现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没有技术保证,建筑的艺术性无从谈起;同样,建筑的地域性也至关重要,因为“建筑既是对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艺术创作的第一层面就是分析和研究建筑物的环境特点,即建筑物对气候、地理的适应性,以使通过建造建筑物一方面满足功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增加环境的居住价值和景观价值。”2)地域性与技术性共同形成了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中的一项重要特征——地域技术特征。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就是在尊重环境,适应气候的基础上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细部处理、建筑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闽南近代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气候适应性、建材地域性和工艺独特性三个方面。

1.1 气候适应性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地域风貌的最基本的因素,往往对建筑形式起决定性作用。闽南侨乡中的很多独特的建筑形式就是适应气候条件的结果。

闽南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湿、热、风”。冬季不冷,夏季较热,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日照强烈。而外廊空间具备避风雨烈日的功能,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状况,因此在整个闽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外廊成为闽南近代建筑最显著的空间特征。华侨是外廊建筑最有力的传播者,一方面华侨在侨居地接触外廊建筑,对其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华侨熟知侨乡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能够使外廊建筑很好的融合到侨乡的环境和气候中。“华侨传播外廊样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由华侨在侨居地(或厦门)让设计师设计并绘成图纸,并将图纸带到泉州,再由本地匠施工建造”;第二,由华侨自己凭记忆动手设计。”3)骑楼中的外廊在炎热的夏天能遮挡日照,在雨季能遮避风雨,使得廊下的行人空间可以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使商业活动不受天气阻挠。如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两侧均为骑楼建筑,店铺集中在沿街一层,因为商业活动也被集中在廊下空间内。夏季阳光辐射强烈时,骑楼的外廊遮蔽烈日,同时保持自然通风凉爽,保证商业活动持续进行。即使暴雨骤至,骑楼外廊成为避雨的场所,商业活动仍然不受影响甚至得到加强。这是建筑形式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是建筑适应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建筑样式表现。

在湿、热的闽南地区,通风问题是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点,闽南侨乡建筑针对通风问题相对于传统建筑做出了很大改进。传统民居外墙开窗洞口小,室内空间往往形成“光厅暗房”的局面,卧室的采光通风条件均不佳。闽南侨乡的洋楼民居致力于改变传统民居的这一缺陷。如华侨蔡光远建于1933年的泉州帽巷的听桐别墅,别墅厅堂采用一门双窗的做法,西式窗洞比传统民居大很多,卧室也尽量多开窗开门,每个房间都开有二至三个门,室内的通风条件大大改善,比依靠天井通风的传统民居更能适应湿、热气候。采光通风条件比传统大厝有了明显的改善。

1.2 建材地域性

闽南侨乡建筑的另一个明显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对地方材料的大量运用。虽然当时建筑形式对国外开放兼容,但是材料方面依然以地方材料为主,因为就地取材是节约建筑成本的最佳选择,也是使侨乡建筑保持个性不被外来建筑风格彻底侵吞的重要条件。正如有学者说:“传统民居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并留予我们的建筑文化结晶,每一个建筑学人都会以自己的目光发现隐藏于其中的美学思想。泉州传统民居合理把握不同种类材料的性能并真实展现材料的构筑工艺,使建筑的表面充满了表现力,时至今日仍散发着诱人的光彩。”4)

闽南属于我国少有的红砖文化区。这种红砖以闽南稻田中的泥土作为砖坯,入窑后斜向堆码,以松枝烧制,松枝灰烬落在砖坯相叠露空的部位,熏出黑色斑纹,每块砖表面均有两三道黑色纹理,色泽艳丽,故称为“烟炙砖”。闽南传统建筑普遍以这种烟炙砖砌筑而成,闽南近代的侨乡建筑虽然造型普遍洋化,但依然大量使用这种传统建筑材料。

闽南有丰富的石材资源,以花岗石为主,自古便大量使用在建筑的台基、柱础、裙墙、门窗框等处。厦门近代建筑仍然广泛使用当地石材,或通体用白石砌筑,如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或局部的拱券、外廊柱、窗台、台基、裙墙等处使用当地石材。

闽南传统大厝中常常将红砖和白石结合使用,以白石为基座,红砖为墙身。近代侨乡建筑中仍然广泛使用这种结合手法,如泉州景胜华侨别墅(图1),外围护墙底部使用白石砌筑,上部用红砖砌出带古钱与人字体形纹样的墙面,外廊立柱也用红砖砌成,上有泥塑花饰。所以这座别墅虽然造型洋化,但其白石基座上置红砖墙身的立面形象又与闽南传统大厝如出一辙,极具闽南特色。

1.3 工艺独特性

闽南近代建筑在引入近代化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同时,地域传统的建筑营建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却没有完全地消亡;而是对外来建筑的主动吸纳,或者将地域建筑传统融入到新的建筑营造体系中,传统匠师向近代营造业转化的过程中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技术工艺,又融入了近代外来的、主要是砖(石)木混合结构施工中。这些传统工艺的沿用是闽南侨乡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的另一种体现。

先看烟炙砖砌筑工艺。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烟炙砖砌筑工艺是一大装饰特色。工匠常常在镜面墙上利用烟炙砖红黑相间的纹样砌筑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作为装饰,或者用红砖与白石交错拼贴出各种变化,近代建筑中大量使用了这一传统工艺。如嘉庚校园建筑的转角处常用烟炙砖与白石交错砌筑成各种图案;或通过改变烟炙砖的砌筑方向变化出窗框装饰,或用烟炙砖砌筑十字形平面的立柱,上施烟炙砖与白石交替组砌的拱券(图2)。

又看屋顶脊饰工艺。燕尾脊流行于闽南漳州、同安、厦门地区,指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又称燕仔尾。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使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地域上,泉州地区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现象十分普遍,至漳州、同安一带民居则使用相对较少。所谓的“皇宫起”大厝,大多使用燕尾脊,称“双燕归脊”。近代建筑的中式屋顶也常常采用这种形式。如嘉庚建筑的屋顶。

再看灰塑工艺。“灰塑,又称灰批,是闽南传统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手法。灰塑以传统建筑中的灰泥为主要材料。灰泥由蛎壳灰(或石灰)、麻丝、纸筋、煮熟的海菜,有时添加糯米浆、红糖水,搅拌、捶打而成。一般以铁丝或砖瓦搭出骨架,于其上敷灰泥,边批边塑,直至成型,最后在半干的泥塑表面彩绘,也可以在灰泥中直接调入矿物质色粉。”5)灰塑的可塑性很大,常与彩画结合使用。在传统建筑中,多用于住宅、祠堂、寺庙的身堵、水车堵及山尖规尾等处,如厦门大学的芙蓉楼。

2 文化时代精神

闽南近代文化是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闽南侨乡建筑是我国多元地域性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它的形成与闽南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闽南近代城市还是侨乡村镇,均是传统地域文化与华侨的侨居地文化交融的结果。”6)近代闽南文化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原土著居民——古越族的文化;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海外文化。海外文化主要包括宋、元时代阿拉伯等外国商带来的阿拉伯等国的文化,和广大华侨从海外(以东南亚为主)带来的文化。近代闽南文化揉合了上述多种文化,但其根蒂仍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时期的建筑是当时、当地文化的外化或缩影,文化更新造成了新的建筑,新建筑反过来影响文化。近代的闽南建筑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时代精神。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是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时代精神三个主要表现。开放性是闽南侨乡近代建筑发展的前提,在开放的基础上,闽南侨乡才能大量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兼容既是开放的逻辑结果又是时代创新的必要手段,将外来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整合,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侨乡建筑;创新性则是贯穿所有创作过程的价值旨归和灵魂所在,标志着闽南近代侨乡建筑文化的发展转型。

2.1 开放的文化姿态

闽南地处沿海,自古与外国海上贸易往来紧密,港口处各国商人云集,而且海事活动技术性强,风险大,覆盖面广,比内陆的农耕活动更有条件接受外来新事物,所以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人经商出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泉籍人为主导的海外华商网络已基业稳固,在欧人对东南亚的贸易和开发热潮中与闽南海外移民互动,其经贸和移民范围从东南亚沿海扩展到内陆,也带动了其他籍群(如客家,广府)的海外移民”。7)可见闽南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对外开放口岸。又因为闽南地处边陲,远离统治中心,文化上受儒家正统的制约比较少,从而表现出更多的非正统,非规范的文化性格。因此闽南文化在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成为闽南侨乡建筑的最基本的文化时代精神。并且在嘉庚建筑上得到最好体现。

嘉庚建筑是对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捐资创办的学校建筑的统称,主要集中在厦门的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清末以前的闽南传统建筑受传统文化影响,建筑的布局经常依照一定的传统礼制格局组织成合院式,但是在嘉庚建筑中,这种规则被彻底打破。华侨普遍具有开放精神,敢于破除保守的旧制,使建筑功能按照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布局。嘉庚校园建筑大胆摈弃了合院式的格局,根据新的校园功能布局成一字形,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室之间的交通联系,并且消除了传统建筑平面布局中隐含的等级秩序观念,体现了平等、自由、开放的思想追求和教育理念。

在厦门著名华侨别墅八卦楼中,这种开放精神得到了更强烈、更完全、更彻底的体现。八卦楼由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始建于1907年,这座建筑洋化程度极大,设计非常开放。采用了十字形内廊、呈中心对称集中式的古希腊平面(图3),立面(图4)也折衷了西方各种流派和手法,红色穹顶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立面运用多种柱式,周边外廊为叠柱式,多立克柱式(首层)和爱奥尼柱式(二层)交替采用,入口圆弧门廊为通贯两层的巨柱式。

2.2 兼容的文化品格

闽南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极大的兼容性,各种文化、甚至各种宗教都能在闽南地区得到接纳并且落地生根,“外来文化对闽南的影响,以泉州体现得最为突出,在宋元时期泉州的摩尼教,以及基督教的聂斯脱里派(景教)和天主教的方济各派,婆罗门教、犹太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据史载:到元时,泉州已有六七座伊斯兰教寺院、三座天主教、多座景教和印度教寺院。”8)正是由于闽南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闽南地区在近代遭遇中西文化碰撞时,走上了“择善而从,融会中西”的道路,从而体现出极强的兼容性,建筑文化上也是如此。如果说,开放是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姿态和文化视野,那么,兼容则是闽南侨乡建筑文化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品格。华侨在侨乡修建的别墅逐渐摆脱传统大厝的影子,日趋洋化,开始借鉴殖民地的各种西方建筑形式和手法,形成了一大批洋楼民居。近代洋楼民居是在保持传统民居空间形制的基础上,在立面形式上洋化并在竖向空间上楼化。

位于厦门鼓浪屿的黄赐敏别墅(原名金瓜楼)为菲律宾华侨的私宅,砖混结构,金瓜楼的平面布局(图5)是传统“三间张榉头止”(图6)形制的变异。把两间榉头房转化为八边形的书房,下落的天井转化为开敞的外廊,上落部分最典型的四房一厅基本不变,将后轩扩大为起居室,内置楼梯,在竖向上楼化。立面开大窗,采光条件优于传统民居。建筑造型为典型的折衷式风格,中西混搭。立面对称,柱式、拱券、檐口、门窗、穹顶吸取了西方建筑形式。

嘉庚建筑在外观上体现了闽南文化极大的兼容性:常常在西洋屋身上置一中式大屋顶,屋顶多为歇山顶或重檐歇山顶,运用了闽南民间常见的马鞍脊、燕尾脊,细部装饰常用西洋装饰手法。转角处模仿西洋建筑用白色花岗石正交搭砌成齿状,以保护、美化墙角。立面常处理为连续的券廊或柱廊空间,西式的窗制作手法和细部构造非常细致,立面造型效果别具一格。

2.3 创新的文化精神

闽南人自古富于大胆冒险的精神,为了向海洋发展甘冒任何风险,不仅敢于在惊涛骇浪中出海,更敢在海禁森严时期出海。这是一种敢于犯禁的性格,这种性格甚至冲击到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传统观念,如当明代闽南人从事海外走私活动遭受政府的压制时,不少闽南籍的士大夫,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庇护乡人。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闽南商人,其所到之处,无不带给人们一种“闽南商人”精神——大胆而敢于创新。而广大华侨长年置身海外,强烈感受到海外先进文化与祖国、家乡落后现状的巨大差异,回归本土后致力于将海外先进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大胆创新精神,尤其在建筑方面表现突出,这就形成了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时代精神中的创新性。在近代闽南侨乡面对外来建筑文化开放兼容的过程中,其产生的建筑结果相对传统建筑而言,无一不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使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结构,产生了新的建筑布局、新的平面功能、新的立面形式、新的空间形态,等等。

创新精神贯穿于闽南侨乡建筑文化的发展的全过程。即使早期的侨乡建筑,尽管形式相对保守,但在某些方面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如泉州江南亭店杨阿苗宅是早期侨建大厝的杰出代表。因为它产生时间比较早,所以从外观上看是一座传统的闽南大厝,但在平面布局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杨阿苗故居的平面采用了传统闽南民居中五间张两落双护厝的形制,在护厝部分做了大胆的改进。最独特之处在于除了中间的大院之外,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小巧的内庭院,共计五个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在两个侧厅还各加一个卷棚顶方亭,将横向的侧厅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小巧的庭院。杨阿苗宅的另一闪光之处在于屋里屋外装饰着十分精美华丽的各种雕刻,有木雕、砖雕、漆画、灰雕、和石雕等等。

在近代后期的侨乡建筑中,创新性得到了更全面的体现,往往在一座建筑中同时展示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平面功能、立面形式、环境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性。以厦门黄荣远堂别墅为例,黄荣远堂由菲律宾华侨施光从建于1920年,建筑共三层,一、二层为不对称的L型,三层为十字型平面。三层的平面设计尤为精彩,呈十字形锯齿状缩进,形成围绕建筑的韵律感十足的柱廊。平面中置入了卫生间、厨房、起居室、楼梯等新功能,并且每个房间都直接对户外采光。立面设计以平面设计为基础,主入口处两层通高的半圆形外廊和三层十字形外廊形成建筑的灰空间,与剩余的实墙部分形成良好的虚实对比,不同尺度的柱廊采用了不同的造型手法,分别配置与之相应的柱头和柱础,窗套式样设计精巧,共计四种不同样式,立面上这些令人惊异的大胆创新使这座别墅跟欧洲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建筑相比不分伯仲。建筑材料除大量采用的花岗岩条石外,还有平台栏杆处所用的水泥、钢材,以及外墙大面积的水刷石,这些都属于新材料的范畴。在建筑布局上则体现了体现出由传统的内向型空间向外向型转变的创新。黄荣远堂摒弃了传统大厝的天井,只在二、三层有一个通高的空间,可视作天井这种空间形制的残留意象。相反,别墅外面被面积三倍于建筑基底面积的庭园所围绕,这个庭园可视作是天井的一种外向型转化。庭园布局采用中式自然园林和西式几何花园结合的作法:左边是大片绿地,右边是中式假山园林,依附西院墙堆山叠石,并缀以一轩两亭,并饰以西洋柱式;与建筑中轴相对的是椭圆形的西式古典花圃,花圃中央的水池中安放了传统的“假山障景”,这种创新手法使中西园林互为借鉴、互相渗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庭园景观。

3 人文艺术品格

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是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的集中表现,“主要反映在通过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建筑形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之中”9)。可以说,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崇拜海洋的文化心理是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的三个重要方面。

3.1 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

闽南自然资源匮乏,丘陵山地多,平原少,赤土黄沙,岩石烈日。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使闽南文化人形成了重商务实的品格。传统儒家思想是重农轻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业被视为“末业”,商人即使腰缠万贯之后还是要想办法花钱捐官,以获得社会地位。而在以海为田的闽南社会则完全不存在这种现象,他们不耻于言利,不惮于经商,这正是务实精神的外化。华侨大学教授吴承业先生分析了闽南人民重商心理的形成过程,列举了南宋以来闽南地区一批主张废禁重商的名宦名士,并指出是唐宋以来数百年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氛围,促成这些思想。近代闽南这种重商务实的思想愈加强烈,不可避免的反映在建筑上。

骑楼建筑的产生和推广正是这种重商性格作用下的必然结果。19世纪骑楼建筑从南洋由华侨带入国内,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蓬勃发展起来。骑楼的沿街布局方式最明显的体现了闽南人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在传统中国的集权统治和“重农轻商”思想的控制下,城市道路设计与商业无关,古代城市中仅设置几条主要的、呈线状分布的人、物流街道。但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土地价值,城市往往被大密度的、纵横交织的路网分割,这样能获得尽可能多的临街商业空间。以厦门中山路骑楼街区为例,厦门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以中山路街区最为著名。中山路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集资建设,建成之后因毗邻码头而汇集着南来北往的商人,盛极一时。中山路的骑楼街区即采用了网格式的片状街区布局,从而形成尽可能多的沿街立面,中山路骑楼多为三到五层,环绕片状街区周边布置,形成连续的立面,建筑功能以商住混合式为主,一层皆为店面,形成繁荣的商业状态,成为厦门最热闹的商业中心,这是典型的以商业原则为出发点形成的骑楼街区,体现了近代厦门重商主义初露头角。

漳州市龙海县的石码镇在近代时期也形成了片状骑楼街区,这个骑楼街区是为了促进城镇商业经济的发展,政府推行统一规划并强制建造形成的,石码镇沿路原为传统“竹篙厝”街屋,1919年政府实施改造,扩建原有街道,形成了近十条骑楼街道,并且将原有街屋强制性改建成骑楼,许多临街的寺庙、祠堂的门面也被强制改造为与商铺连通的外廊立面。与以商业发展原则为出发点而形成的中山路骑楼街区相比较,石码镇骑楼街区这种统一规划并强制实施的形成方式,更加强烈的体现了近代闽南人民的价值取向中重商务实的一面。

3.2 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

闽南地处偏远,艺术风格如戏剧、音乐等相对于中原地区体现出更明显的世俗性和质朴感。歌仔戏是闽南的一种主要戏曲形式,它的唱词自然朴素、通俗生动,剧目都是民众热衷的言情、劝世、侠义等传统题材。南戏是闽南另一种主要戏剧形式,“南戏剧目的语言是雅与俗相间,其言甚俚,大量的插科打浑,文词浅显、流畅,易于背诵,观众一听了然,这是南戏的本色。”10)

艺术上的这种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在建筑上同样有所体现,在建筑装饰方面尤为突出。如泉州蔡资深古民居群的建筑装饰就是很好例证。

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由菲律宾华侨蔡启昌与儿子蔡资深共同建造,位于泉州南安官桥镇漳里村。1867年兴建,直到1911年正式完工。蔡氏古民居建筑规模庞大,气势不凡,建筑中的各种装饰更是美伦美奂、技艺精湛。砖雕、木雕、石雕的题材广泛,以民间耳熟能详的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剧故事、民俗风情为主,如其中一座建筑的外墙上便用木雕的形式表现了民间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故事,形成一整幅“二十四孝图”(图7)。这些雕刻题材表达出一种世俗质朴的审美心理;也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和各种吉祥图案,体现了当时建造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穷向往。厦门的一些洋楼别墅装饰中出现了菠萝、葡萄、莲雾、香蕉等当地日常水果题材,还有公鸡、租界常见的洋人脸谱等。这些装饰图案取材于日常生活,摆脱了传统建筑装饰中寄托吉祥美好寓意的企图,也是世俗质朴的审美心理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这种世俗性体现在建筑空间形式所呈现出的拼贴感。中国近代官式建筑往往营造严谨,追求永恒、纯粹的建筑精神,而相形之下,华侨没有受过专业的建筑训练,因此不会被程式化的制度束缚,在建筑营造过程中追求时尚和流行,代表了平民的审美趣味。华侨常常根据各人喜好将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混杂在一起,形成极具拼贴感的样式。如闽南晋江池店镇的朱宅,建筑主体两层,一层是闽南大厝样式,二层则使用了柱廊和平顶女儿墙,女儿墙正中是欧洲古典的山花,山花上还有当时欧洲时兴的ArtDeco装饰,建筑中还有伊斯兰风味的构件和南洋风格的壁砖。多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不按规律混合拼贴在一起,仿佛一幅色彩鲜艳花纹繁复的民间画作,流露出浓厚的世俗情绪。

3.3 崇尚海洋文化的审美心理

闽南的泉州、厦门、漳州三地有145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当地居民靠海吃海,长期与海洋打交道,形成了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闽南人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闽南人的风俗也透着浓浓的海洋气息。闽南海洋民俗人、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它不仅包括本文所讲的民间信仰和生产、饮食文化,还有语言、价值观念、婚姻家庭、建筑风格等。

闽南人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一种崇拜海洋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影响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上也有很多体现,成为闽南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体现以装饰方面尤为突出,出现各种与海洋有关的意象,如海洋生物和海浪等等。这是闽南侨乡建筑中与与内陆地区大相迥异的海洋特色。以泉州蔡资深古民居群为例,该民居群中的多处建筑装饰都体现出这种特色。如木雕和石雕中出现了虾、鲎、蟹、螺、龟等海洋生物形象以及海浪造型的纹样(图8)。

崇尚海洋的心理在建筑布局方面则体现为明显的“亲海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厦门观海别墅,它是印尼华侨黄奕住的居所。别墅所在的基地是一块伸入海中的尖岬,主体建筑位于东北角,三面临海,这种布局明显违背了传统的风水观念,更显示出亲海情结的强烈。另外在基地西侧还有一个小型船只停靠码头,基地东南角则建有一个观海台,这些设施都体现出当地民众对海洋的强烈向往。

4 结语

红砖墙 篇4

两年前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我来到了这所学校, 走进了这间教室, 看到了这堵用红砖砌成的长长的墙。那时, 教室里的布局很简单, 除了单调的桌椅和黑板外, 透过窗户能看到的就只有那被一堵长长的用红砖砌成的墙, 以及和着墙围成的狭窄的天空。在单调的空间里, 我没有什么好心绪, 唯有红砖墙才让我有了视觉的安慰。

说来也巧, 我与红砖墙的缘分很微妙。我的座位被安排紧靠着窗边, 于是, 我便与红砖墙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堂上, 我常常逃脱老师紧盯的目光, 偷偷盯着那堵单调色泽的长长的墙, 将所有困乏与厌倦默默向她倾诉。然而, 她却从未暇及我对她的独语, 依旧坚守着那一份单调的赤裸着的红。

一个晴朗的日子, 我将头伸出窗外, 这时我才发现, 就在红砖墙那火红火红的色泽中, 还可以清晰看到她全身掺杂着的无数的杂质。其实, 这也无须奇怪, 它就是聚万物于一身的。

初见的红砖墙可没有现在的容颜。那时, 它一面穿着水泥外衣, 一面就是我所在教室里能看到的赤裸着的红。后来, 学校因要举办一次大型活动而对它加以装饰, 为它增添了与它色彩相符的红色琉璃瓦, 继而将她的另一面装饰成了文化长廊。扫兴的是, 在我透过窗户见到的还是那没有经过雕琢修饰的长长的红砖墙。

每逢风雨时节, 我都会呆呆地望着窗外, 注视着红砖墙如何在风雨中坚守它执著的色彩。当我愁绪万千时, 我总想见到风雨之后她流下的道道泪痕。聆听她被狂风暴雨击打的哭声, 企盼她在雨水浸蚀垮塌之后能给我透出一道更为靓丽的风景。但是, 两年多来, 我没有挪动地方, 她赋予我的也仍旧是那给人视觉冲击的红。我想, 在她的骨子里也许就是这股充满韧劲的红吧。

有时, 我常埋怨自己只拥有单调的空间, 感叹生活的多挫折, 多磨难, 但又被红砖墙坚守那份红的顽强的意志所折服。我想, 红砖墙不只是我身边一堵没有思想的建筑物, 她让我懂得了在前进的路上应该默默坚守一份火红的执著。

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 篇5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绘画作为人们反应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如何从自然生活中捕捉形象、并通过适当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就成了训练绘画技艺的重要方面。而速写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在绘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速写既是收集生活素材、积累形象的手段, 又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设计师们常常利用速写表现生动的风土人情、动人的景观设计, 收集优秀的造型以及运用速写的表现形式, 根据设计的意图构思, 画出各种不同类型方案的快速草图, 进行比较、推敲、使构思不断深化、提高、完善。速写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功的训练, 又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因此, 在职业中专学校的速写教学备受美术老师们的关注。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是速写教学重要模式之一。

闽南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名城, 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排行“老九”, 专家组以“出类拔萃、当之无愧”全票通过。“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多个, 泉州就有十几处, 置于中国之最。我们将泉州乡土历史文化融于速写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亲近历史, 了解历史文化, 感受祖先的智慧, 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土文化特色在专业设计上得到宣扬的同时, 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二、

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画速写时一定要有感而发, 要赋客观对象以生命力, 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在泉州区域特色中, 庙宇多。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在泉州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皆是圣人。”学校周边的开元寺、崇福寺、中山公园、文庙、承天寺等成为我们现成的速写教学基地。结合名胜古迹的历史变迁曲折背景, 介绍建筑物的结构构架方式, 让学生对古代建筑物结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如到了开元寺, 最受瞩目的就是东西塔——镇国塔和仁寿塔, 了解国内最高最大的楼阁式石塔, 石塔上的雕像艺术;观察“栋隆旧绮”“八表四隅、柱盛镜础、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特色;感受大殿身室内的前瞻柱与内柱柱头上的华拱刻成飞天乐伎, 使殿内气氛异于一般佛殿的独特艺术。“手执乐器的飞天形象”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传入泉州, 形成泉州寺庙祠堂古厝的一大特色, 在泉州的城雕再一次向世人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融合在一起, 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变化, 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直曲、畅滞、顿挫特点, 进行简化取舍表现, 讲究线的力度感和画面的疏密节奏感, 让线成为画的精神轨迹和生命经纬。结合“面”的重量和厚感的补充, 始终把握住建筑物整体感和整体气势, 依势结构, 造就建筑物大气逼人的态势。

在教学过程中, 速写要讲究立意, 意在笔先。要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感情因素, 速写不是客观物象的纯自然再现, 而是画者对客观物象的传神写照。自然中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要热爱生活、熟悉生活, 用心灵去感受客观世界, 从广泛的客观世界中去发现美, 去发现新意和情趣。通过走街串巷, 由本校到西街、裴巷、华侨新村、文胜巷、县后街、状元街、南俊巷等, 从“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中感受泉州城古民居街道的丰功伟迹、历史风貌。在速写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把握历史遗迹:老墙陈街、电线杆、鸟窝、小姐楼、简瓦石墙、红砖窗花, 屋脊高低错落、此起彼伏, 进行场景联想, 如身临其境。利用线条的曲直、刚柔、浓淡、虚实表现泉州历史文化古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画面的情感、意境得到提升。从形体的内在结构去观察、抓住形体的本质特征, 用精炼的线条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形体透视变化。利用线条的粗、实、重表现前面或主体部分, 利用线条的淡、虚、细表现远处或次要的景物, 达到景物空间层次变化。

速写要尽精微之广大, 要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提炼。泉州的建筑物别具特色, 中主檐歇山式的泉山门, 屋顶悄悄地蹲着几只脊兽, 太阳西斜的时候, 长长的影子拉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蟳埔等沿海一带, 海蛎壳成为各具特色的墙体。北门街的许多庙宇屋顶, 富丽堂皇, 极尽装饰之能耐。双翘脊, 屋顶的剪粘艺术, 优美圆润的卷草, 彩绘, 山花上的吉祥坠饰, 浮雕透雕彩色陶瓷片镶嵌的堆塑造型, 蓝天下, 一片金碧辉煌, 远远望去, 两两相望的龙以艳丽高翘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氛围和人文张力。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质感特征的物体, 采用不同的线条, 一般情况下, 质地硬的物体, 适用于比较刚健的线条来表现, 质地柔软细腻的物体适用于柔细的线条来表现, 外形明确、光滑的物体适用于实线条来表现, 外形松散、粗糙的物体适合于用虚线表现。

三、结语

泉州的魅力在于历史, 也在于现在, 更在于未来。在速写教学课堂中, 我巧妙利用本土文化, 引导学生探索生活, 了解历史文化, 了解本土艺术精髓, 掌握速写的造型技巧, 训练学生形象快速地表达对象的能力, 积累丰富的泉州元素, 在设计领域中体现泉州艺术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既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闽南文化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以上说法是否妥当, 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望主编.《速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2]姜桦, 周家柱.《速写》.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7

[3].陈支平, 徐泓.《闽南建筑》.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闽南地区雷电活动规律研究 篇6

评价某一地区雷暴活动的强弱, 通常用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习惯使用的“雷暴日数”, 即以一年当中该地区有多少天发生耳朵能听到雷声来表示该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弱。用雷暴日数表征一个地区雷暴活动不够准确, 因为一天当中听到一次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数, 而一天当中听到1000次雷声也算一个雷暴日数。第二种是以测试地区以1000km2范围内发生的闪击次数来统计, 这样就得出一种新的评价雷电活动的方法, 叫雷闪频数。也就是说雷闪频数是1000km2内一年共发生的闪击数 (也可以用每1km2一年内雷击次数为单位) 。显然以1000km2作为一个地区单位来评价雷电活动的情况, 对航空、气象、通信等现代技术更为适合。我国平均雷电日的分布,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 其中, 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平均雷电日在40日以下;长江以南地区平均雷电日在40日以上, 属雷暴多发区。北纬23°以南地区平均雷电日达80日。广东的雷州半岛及海南省, 是我国雷电活动最剧烈的地区, 平均年雷电日高达100-120日。

大量观测统计资料表明, 山区与平原的雷电日数存在明显差异 (表一) 。一个地区的雷闪频数与雷电日数成线性关系。

2. 山区雷电活动具有差异性

山区的大气电学和雷电机理与平原地区的大气电学和雷电机理有显著的差异。平原上, 雷云结构通常是雷云底部高约2km, 顶部高10-12km, 雷云的上部带正电, 底部大部份带负电, 这样90%以上的云地闪电是负极性的。在山区, 云体受到大气流动和风力作用后往往发生偏斜, 零点温度线降低, 使正电荷云体接近山顶, 这样, 山地正极性的云地闪电较平原多, 保护对象受到雷电侧击现象也较平原的多。

3. 山区雷电活动具有多发性

山区雷电活动的强度与临近平坦地区相比强烈得多,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山地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有利于雷云的垂直发展, 同时由于山峰对气流的阻挡作用有利于冷暖云团间的会合, 加强了雷云的局部电场;另一方面由于雷云低部相对平原地区而言较低, 增强了雷云底部大气静电场强以及山地地形、地物又增强了下垫面场强畸变度, 从而导致山区的雷云对地

4. 山区雷电活动具有选择性

根据观测和实践得知, 雷电具有专向某些特殊地区放电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有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人们常知道的由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比较突出, 其海拔高度与周边区域比较具有最大值或次最大值而形成的雷击选择区, 即雷击的选择性主要由相对高度因素决定。而另一种类型是由于该区域下垫面土壤电阻率比较小, 与周边区域的下垫面土壤电阻率比较具有最小值或次最小值而形成雷击选择区, 即雷击点的选择性是由于下垫面土壤电阻率因素决定 (表二) 。这种雷击区类型常常被工程技术人员忽视, 造成雷击事故。例如在下垫面低土壤电阻率雷击选择区内, 造成输变线路雷击闪电的原因, 并不是因该点的电力杆塔接地电阻高或瓷瓶绝缘不够造成, 而是因该地点具有低土壤电阻率成分。在雷电先驱放电阶段中, 地中的电导电流主要是沿着电阻率较小的路径流动, 使地面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区域被感应而积累了大量与雷云相反的异性电荷, 雷电自然就朝这些地区发展。由于下垫面土壤电阻率因素决定雷击选择区具有显著的地型特点, 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山区和平原, 雷电选择性都比较明显;雷击常常发生在平原与山地相交界的逆风山坡 (如芗城雷击带分布在青山纸业—片仔磺;军分区—芝山—小坑头一带) 、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上和具有不同土壤电阻率的交界地段。此外, 地面上的设施情况, 也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并且此类雷击选择区的雷击放电与由相对高度决定的雷击选择区的雷击有明显不同, 它是由地面先导向空中迅速发展, 从而引起雷击事故。

注:1.ρ1值为雷击点土壤电阻率。2.ρ2值为雷击点为半经500米取4个方位平均值的土壤电阻率。

5. 山区雷电活动具有路径特征

雷电路径的客观规律与雷击闪络有密切关系。通过吉林地区雷电路径与吉林电力局输电线路雷击杆塔事故相关分析, 北京东辰科学技术研究所刘继教授研究, 充分证明了雷电的活动与雷击闪络密切相关。由于雷电活动的路径特征导致雷电活动具有密切相关的路径特征和在雷电活动的路径上雷击闪络具有明显的选择区域。因此, 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在雷电活动的路径上安装避雷针 (线) 引雷以减少或降低雷电路径后方较大面积的保护对象免遭雷击的有效性。

6. 结论

综上所述山区雷电活动规律是:山区雷电活动与临近平坦区相比, 具有频率高、选择性、路径特征等显著差异。土壤电阻率的分布不均匀, 则在电阻率特别小的地区, 雷击的几率较大。雷击点经常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的位置上, 而电阻率较大的多岩石土壤被击中的机会较小。在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 如水塔、电视塔、高楼、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市外金属管道等也容易遭受雷击。因此, 在雷电活动路径上的相对高度比较高和下垫面土壤电阻率比较低的地点安装避雷针 (线) 吸引雷电来减少或降低雷电活动路径下方较大面积的保护对象免遭雷击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第五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

[2]王克.雷暴路径与雷击闪络.雷电与静电.1991第3期

闽南的红砖文化研究 篇7

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也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又可以提高中学生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对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市丰富的闽南人文资源

放眼泉州, 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施琅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星罗棋布;开元寺、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碑刻等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等引人注目;雪峰寺、天柱寺等佛教文化, 天后宫、关帝庙、城隍庙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宗教文化, 灵山圣墓、清净寺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 以草庵为摩尼教文化遗址等文化宝库驰名中外;泉州南音、梨园戏、采茶舞、惠女服饰、五祖拳、俞家棍等人文艺术美不胜收。

三、闽南人文资源与社会实践活动接轨的思考

把泉州丰富的闽南人文资源引入到课堂中, 许多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闽南文化进校园”已开创了泉州教育的新领域, 如何把文化建设更好地与学校实践活动相结合, 作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制度建设

首先各中小学要认真做好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 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专门部门牵头负责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教导处、政教 (德育) 处、团委、少先队、总务处协同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可以因地制宜地就近 (或根据需要) 联系确定闽台缘博物馆、海交馆、洛阳桥、南音曲艺社团、南少林寺等校外活动场所作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 定期组织活动。三是可以建立馆校结对共建制度、单位联系点制度、校长馆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活动制度等, 认真开展工作研究与交流, 力求形成工作特色。

(二) 队伍建设

一是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从事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通过选拔知识面宽、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各年级学生会干部, 并将教师、学生干部从事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和社会实践评定。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利用好家长资源, 让家长关心、支持学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可以选拔 (聘请) 有热情、有能力的教育志愿者和退休老教师经培训后担任“泉州风土人情”志愿讲解员、南音 (南拳、木偶戏) 培训专业教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可对校外实践活动工作开展综合考核, 并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老师、家长、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三) 环境建设

“显性”环境上可以以泉州文化为主建设以“目光远大”、“海纳百川”、“爱拼敢羸”等泉州精神的教育长廊、图书馆 (室) 、学校专题网站。“隐性”环境上可以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聘 (邀) 请地方志专家、当地民俗老人、地方戏曲传承人等为校辅导员到校为学生作报告、作示范;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到泉州各地, 感受泉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 经费保障

学校必须切实保障学生参加馆校衔接活动和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所需必要经费, 如:讲解员聘用培训经费、实践基地共建活动经费、带队教师津贴等由学校承担。同时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 重视实践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共同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 确保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保障。

(五) 安全保障

学校要制定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及时对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等进行提前走访及评估, 活动期间随时进行抽查监督, 确保活动安全。活动前要做好安全预案及安全隐患排查, 做好活动组织前的师生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 对带队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明确每名带队教师的职责分工。加大安全教育和文明意识的培养力度, 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和文明参观意识。

(六) 活动机制

一是活动前可说明相关活动的意义, 简单介绍活动的要求及特点, 一些活动还可以举办“社会志愿者”、活动等。二是活动中结合到校外活动场馆、社会福利院 (敬老院) 参观、实践感受, 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我为泉州现代化献一策”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 并及时做好宣传报道, 不断强化新时期泉州精神教育和“我是泉州人”的社会认同感。三是活动后要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认真组织填写《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实践活动记载卡》, 并将学生参加馆校活动和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七) 特色提升

以学校和青少年宫活动为载体, 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和社会 (家长) 志愿者, 以学生为主要活动对象开展南音、南拳、“闽南童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特色教育活动。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开展闽南“讲古”、说说家乡历史故事、闽南新风绘画比赛、闽南语诗词吟诵比赛等, 将泉州乡土乡情乡音的实践教育渗透到课程和活动中, 每周安排2-3次, 提高新一代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对泉州家乡的热爱。

总结

上一篇:工业经济分析下一篇:科学技术科技哲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