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精神

2024-05-09

闽南精神(通用9篇)

闽南精神 篇1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物质精神结果。闽南文化是由中原文化、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碰撞、交汇、融洽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有多元文化内容的文化。它既有本土文化的特色, 也有中原文化的基因和海洋文化的性格。它对本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的推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开展对闽南文化的研究, 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闽南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方言、民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 都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文化特色。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地带, 是闽南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 因此, 弘扬闽南文化大有可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历史文化”上, 并不会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相悖。泉州应该有这样的度量, 也应该有这样的胆量。曾几何时, 闽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京派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荆楚文化以及客家文化、闽北文化等一起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闽南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就泉州而言, 既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 有很多全国少见的国家级历史文物。闽南的民风古朴, 南音更是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于是, 在古老而又神奇的泉州大地上, 海丝文化、服饰文化、古遗址文化、建筑文化、雕刻文化、石文化、墓葬文化、美食文化、方言文化等等都是构成闽南文化的重要品牌, 同时也是打造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砝码。

泉州独特的闽南文化, 千百年来, 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上支持着泉州。但是, 我们绝不能忘却上世纪那个荒唐年代对闽南文化 (其他文化也一样) 的摧残, 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的宝物被斥为“封资修”, 失去了有效的保护, 有的甚至遭受灭顶之灾。现在, 当我们在废墟上重塑昔日的经典, 到处呼吁抢救的时候, 我们才幡然醒悟到, 闽南文化之根植在我们的心中真的是很深的。那种种文明成果, 的确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缘。在大力推进文明建设的今天, 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丢掉闽南文化这一张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我们知道,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 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 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 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 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以及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都必须建立在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上。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闽南文化形成久远, 积淀沉厚, 内涵丰富, 弘扬闽南文化, 对推进泉州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地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泉州地区也不例外。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文明窗口、文明社区等活动如浪涌至, 激活着七百万泉州人的心。本土上沉积多年的茶文化、瓷文化, 石文化、渔文化、服饰文化等如岩浆一样喷薄而出, 构成了一条条民俗风景线, 有力地推动着本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惠安县崇武镇就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的典型之一。在创建文明城镇的整个过程中, 崇武是一个特别的小镇, 建城六百多年来, 她的历史、自然、人文都闪烁着别样的光华, 中原文化的注入、海洋文化的移植, 使崇武本土的闽越文化因为多元而丰富和生动起来。到过崇武的人都会惊讶, 一个只有七万人口的小镇, 除了创造七十亿年产值, 而且还拥有一支由6名省级作协会员、14名市级作协会员领衔的文学创作队伍, 连同摄影、美术、书法、音乐、民间文学等门类, 这支文艺队伍更是庞大, 而且还有国家级会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崇武先后办了《崇武文学》和《海韵》二份纯文学刊物, 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所以, 谢冕教授说:“在海滨的风沙和贫瘠之中, 如同这里花一样开放的女性那样, 这里开着文学艺术的花朵。一切也如同这里的环境和氛围, 如同这里的自然和人, 崇武的精神之花同样是:愈是艰难, 便愈是美艳。”

崇武的精神之花之所以能如此美艳, 就是得益于对闽南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崇武作为闽南人类学研究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倍受关注, 近二十年来, 人类学专家已有《崇武研究》、《崇武大乍村研究》等十多本专著问世。本地人类学研究工作者也编写出《崇武石文化》、《天风海涛话崇武》等书, 多层面地展示了崇武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为全面协调推进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崇武同时也是我省镇级较早参与三套民间文学集成编纂的地方, 《崇武镇民间故事集成》 (附有谚语、歌谣) 也成了专家研究崇武的宝贵资料。长久以来, 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学使崇武人认识自己的办量、权利和精神财富, 激励着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造福人生、造福后代而坚韧奋斗的意志。

崇武镇就是依靠对闽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 精神文明建设也走在泉州乡镇的前列。泉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崇武镇召开, 这就是一个明证。勿庸置疑, 闽南文化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我们要大力推进泉州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教兴市, 坚持先进文化, 坚持弘扬主旋律, 进而提高全民素质, 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营造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闽南文化恰恰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起到正催化剂的作用。

在农村 (包括社区) 中, 优秀的闽南文化可以沟通阶层关系, 透明邻里感情, 化解社会矛盾。夜幕里, 休闲地, 三五成群, 或弄管, 或拨弦, 一曲南音, 其乐融融。像这样的场景, 在泉州地面上是随处可见的。惠安县独辟蹊径, 自1990年起, 每年农历七月都举办“芳草之夏”戏剧调演活动, 时历一个月, 用闽南人喜闻乐见的梨园、高甲、木偶等剧种来吸引观众, 大大地压住了“普渡”之风。连续举办十九届的“芳草之夏”, 给农村 (包括社区) 带来的是先进的地域文化和雄浑的精神动力。人们追求和享受的是积极向上的文化食品, 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也日渐见少, “三德”教育, 有的放矢。

在学校里, 先进的地域文化也愈来愈得到青少年的青睐, 地方历史、自然、人文知识也堂而皇之地走入课堂, 已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经过多方努力, 作为中华文化“活化石”的南音也成为一些学校学生的必修课, 泉州师院还设立南音本科专业, 这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再者, 先进的闽南文化也在校园里得到弘扬, 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占领了重要的位置, 青少年的心灵自然日见纯洁, 文明程度也日见提高。

在企业里, 浸透闽南文化的企业文化更是得到企业主的重视。一句“爱拼才会赢”所凸现的闽南人的海洋性格更为彰显。过去的晋江、石狮这些经济发达地区, 往往被人戏谑为“文化的沙漠”, 可现在, “沙漠”不见了, 随之而业的是“文化的绿洲”。企业主为了打响企业的品牌, 无不吮吸闽南文化的精华, 道德观念和人文意识成为企业打造品牌的两大主要元素。几年来, 文化精品屡见不鲜, 营造出闽南地区特有的“绿洲效应”。以“祖国万岁, 惠泉长流”支撑自己精神世界的惠泉人, 近年也在其北厂打出“生态旅游工业园区”的新招, 充分利用当地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催化作用, 融文化于企业, 让人在品赏闽南文化的同时也品赏到富有文化特质的啤酒, 同样, 人们在物质享受中又多了精神享受。

浅谈空间展示艺术中的技术美学

魏文卿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在现代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年代, 空间展示艺术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它是融会了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一门综合艺术。

为适应时代发展, 现如今的空间展示艺术更加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依据技术美学原理, 用科学理性的思维进行构思设计, 从新对美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探讨研究和价值判断, 提出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各项性能, 使设计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空间展示艺术;技术美学;艺术美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空间展示艺术作为社会“公共空间”中的介入型艺术, 已经更为社会所考虑, 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 成为大众活动的一部份,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并影响着建筑设计、影视技术和网络媒体等等。

上世纪30年代, 技术美学的出现对空间展示艺术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空间展示艺术无论是在视觉和意念还是观念和感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在信息的传达上改变了以往只向人们提供视觉材料的局限性, 逐步扩充了其他感官所接受的信息形态。本研究结合空间展示艺术的实践创作, 从技术美学的角度, 客观理性的诠释设计创造的合理途径。

一、认识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是随上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新的美学分支学科, 是美学原理在物质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具体化。技术美学常常在设计的过程中被忽略, 人们有时候只是注重设计的实用价值而忽略它的审美功能, 无法完美的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50年代, 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奇提出“技术美学”这一名称, 从此, 这一名称被广泛应用。技术美学是研究技术美的科学, 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核心。

技术美学没有固定的风格与表现形式, 法国著名美学家杜夫海纳在艺术实践中指出“技术对象成为美的对象……当它受到审美作用时也不失去它的其他性质——愉悦性、功能性、可理解性, 因为这时它是在感性中表现它们的。”从这句话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技术美作为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 是区分于艺术美的基本点, 是人智慧、意志、力量、情感的结晶, 充满了人的因素, 带有浓烈的“属我”色彩。

技术美学在表现上呈现高度的综合性, 其形式大致分为比例分割、线条与形状、均衡稳定、统一整齐、韵律与节奏和色彩的美感功用。技术美学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生产中的美学问题和劳动生产中与美学问题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 本质是要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建立一种符合人的本质的和谐、舒适、愉快的审美关系。

二、基于技术美学上的空间展示艺术

1. 体现“绿色生态”的空间展示艺术

美的形式是人们不断追求的, 空间展示艺术中的技术美是一种人造的美, 不同于艺术美的地方在于它是人类物质生活领域的。在这里, 美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功能性作为前提,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1世纪呼唤环保意识“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净……”这是时代赋予你我他的责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珍爱生命的同时, 人类更需要的是环保。在空间展示艺术中将技术美学与绿色环保概念应用其中, 其实是对现如今世界环保话题的一种关注也强调了基于技术美学上

除了上述之外, 泉州地区的很多社会层面也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进程中重视闽南文化的催化作业, 这里就不再赘语。

闽南文化的特质和作用已在泉州地区引起高度的重视, 随着《中华闽南文化》网站的开通, 随着中国文化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赴阿拉伯国家展览……随着第五届泉州旅游节的成功的绿色生态空间展示艺术。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就是一个展现技术美学的绿色生态建筑, 外墙东西两侧设计了一层立体绿化, 植物通过屋面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 充分带走建筑物的热量, 能在夏季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统一, 成为一座绿色、节能、环保的经典建筑。从设计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 达到了自然美和功能美在空间展示艺术与技术美学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 体现“数字媒体”的空间展示艺术

空间的体系概念是动态发展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 网络技术、媒体技术、智能技术等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影响着空间展示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正是设计与技术更高层次的结合, 因而扩大了技术美学在空间展示艺术中的延伸空间。众所周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科技进步, 并且具有浓厚的审美要求和高标准审美情趣的民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 在空间展示艺术方面, 高科技材料的应用也让设计倍添光彩, 但是光谈技术也是不行的,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是现阶段我国在空间展示艺术上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地方。回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巨型LCD画卷, 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图像的形式在145米的画卷上不间断的播放, 并且画面的边缘自然融接, 毫无痕迹, 可谓天衣无缝。它是数字科技与本土化风格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完美结合, 是技术美学中光影技术与艺术的完美体现。

3. 体现“网络信息”的空间展示艺术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网络传播信息和公众自由交流方式迅速发展。通过电子技术、声控技术, 特殊效果和某种概念化的虚拟场景构成了一种新的空间被称为虚拟空间, 它同样具备开放性、多元化、交互性。计算机技术打造了另一个具有无限广阔虚拟空间的世界, 显然, 这种跨越时间和地区限制, 可以被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使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终端设备上网读取信息, 呈现出极度开放式特征的数字化平台, 就是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 而在这个空间上发生的每一次人机交流所必须依附的视觉界面, 就是一次空间展示艺术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表现。如微软公司推出的My Space个人网络空间服务, 它是第一个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网页自主排版和网页背景可选择更换的服务的网站, 而其中的用户形象图片自定义功能, 更是吸引了大批追随者。

三、结语

空间展示艺术与技术美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并呈现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对其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设计的审美创造, 而且有助于对主体——人的审美塑造。因此, 对空间展示艺术中技术美学的研究应是漫长而富有探索性的。

参考文献:

[1]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2]李泽厚:《美学四讲[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9.

[3]孔寿山, 金石欣, 杨大钊:《技术美学概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焦成根:《设计艺术鉴赏[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作者简介:

魏文卿, 1985.2, 籍贯:江西省南昌市,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举办, 随着“泉州十八景”走上邮票,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在泉州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中, 闽南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我们期待着, 闽南文化在泉州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光大!

闽南精神 篇2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第 1 页 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开始不说闽南话了,他们的交谈完全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闽南人应该学会说闽南话。要挽救闽南语这个“活化石”,可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可以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不管是本土的还是非本土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一方面,教会学生说闽南话;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二)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悠远的历史,有多彩的民俗,它的宗教、饮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旅游等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可是,即使是本土人士,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接受全面的泉州文化教育。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激发大众对泉州文化的追溯,在探索中传承和推广。

(三)开设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成为当地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中国的地方戏曲遍及有300多种,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评剧、粤剧、淮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泉州的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南音、拍胸舞等地方文艺表演,在多种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享有美誉并多次获奖。它们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有的表演艺术技术含量也相当高超,可是在泉州本地的影响力都相当有限更不用说在全国。开办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拓宽传播渠道,增强其地方影响力,将其表演艺术普及化。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泉州地方戏曲,也有助于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三、对于泉州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博物馆资源,建设文化历史推介平台

泉州目前有十几个博物馆,但是小而散、乱而杂。可以将博物馆产业化运作,全部展品统一管理,重新梳理。分设不同的展馆,如“泉州城市发展馆”、“泉州

第 2 页 民俗馆”、“泉州工艺馆”等等,配备专职的讲解人员,展现泉州各个层面不同元素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整合地方戏曲资源,建设艺术推广平台

建设一个高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将泉州当地戏曲表演纳入其中,定期演出,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表演团体进行艺术交流。一方面丰富本地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项新的旅游资源。

(三)整合民间资源,建设视听传播平台

泉州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许多富有哲理古语、歇后语,还有许多简单有趣的童谣。将这些民间素材收集整理,制作为书籍或是闽南语电影、电视剧、动漫等视听作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不但可以传播泉州的人文风貌、语言艺术,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推动现有平台的产业化发展

相比于省内大部分城市来说,泉州的服务业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少有人从更深更高的角度去发展这些平台。众所周知,泉州茶业很发达,茶馆也不少,但是真正懂茶、会品茶的人不多。茶馆是一个很好的茶文化推广平台,但是大部分茶馆只是为了卖茶。如果能在品茶这个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介绍,品茗知识的传播,泡茶艺术的演绎,树立茶文化的形象,这对茶业产业化发展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泉州不仅要传播已有的传统成就与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整合现有资源,推动泉州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教学、传播、管理、营运中,经过有体系与组织的计划将泉州的文化实力播扬出去,用一流文化建设一流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

闽南精神 篇3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是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同时也是第一个全时段、全方位传播闽南文化的广播频道。频道自创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挥闽南文化在增强民族认同、促进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一、有的放矢精准改版

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在对台广播事业上已经耕耘了十二年之久,历经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改版。经过最近一次改版之后,频道增设了以传承闽南文化为鲜明诉求的栏目,目前包括三个自制和一个引进节目,分别是《闽南语林趣话》、《闽南讲古》、《海峡文化讲堂》和《有缘来斗阵》;另外,《戏曲天地》、《闽南话原创歌曲推介》和《寻根》栏目也因涵盖闽南曲艺、闽南宗教信仰、闽南民俗等方面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传承闽南文化的功能。除了上述专题性栏目,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还在两档日播资讯栏目———《古厝新风》和《世间代志》中适当增加了闽南文化的内容。

“用咱家的话,讲咱厝的代志(事情),用咱熟悉的乡音,讲咱的情义”,这一批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节目,现在在闽南三地和台湾中南部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众多台湾听众的赞许,使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闽南乡亲自己的电台。

二、把脉现状分析不足

传播讲究“寓教于乐”,尤其是文化节目,强调认识和教育作用或是在给人以乐趣的过程中实现,或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即美的形象来达到。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1]

鉴于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的电波覆盖区是台湾中南部,其中多数听友是中老年农民朋友,那么就必须“向南沉、向下移”,对闽南文化的传播要更重视可听性与伴随性。综观频道节目现状,存在着“寓教”有余、“于乐”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主持群体缺乏“草根”气质,不够风趣幽默,方言地道程度也欠火候,导致节目不够流畅、不够活泼

综观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一线人员年龄层次过于年轻、闽南文化底蕴不深、方言造诣不高。此外,因为频道设在福州,远离闽南方言地区,平时缺乏方言氛围的浸润,闽南话生活体验不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日常节目中使用特别草根、乡土、地道的字词、俗话来主持节目或“翻译”稿件,方言语流语感不够自如,难以获得大量中老年听众的认可。这是目前确实存在的因人员构成所导致的“硬伤”。

(二)节目制作不够精良,部分文化节目偏向于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宣讲,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除此以外,频道还存在着入岛次数少,因此实地调研与品牌营销不足,进而导致反馈不够及时准确、听友互动圈较小的问题。

三、提出措施务求改进

(一)加强采编播力量,培养对闽南文化有相当认知程度的人才,吸纳闽南文化涵养深厚的专家到主播队伍中来

现职一线人员应该积极的走出去,下闽南、走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宗祠庙宇、街头巷尾去和老人家聊天开讲,多讲多学,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地道更流畅。另外,实地去考察和体验,才能发现闽南文化之美。建议在厦、漳、泉设置较固定的节目与人员,补充频道“祖地”资源的不足。还应该放眼闽南全社会“招兵买马”,而不只在大专院校寻找好苗子。民间也有高手,尤其是我们这种对知识结构、文化底蕴要求较高的频道,更是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走出直播间,积极参与两岸大型文娱、采风活动的报道,同时,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组织开展一批高水准的文娱活动,带动节目在岛内的影响力,以创意活化频道

从“传播闽南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策划实施的活动包括:闽南文化节、闽南话广播主持人擂台赛、闽南话讲古大赛、闽南语歌手大奖赛、闽南戏曲联合演出、博饼过中秋等。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闽南话节目贴近闽台百姓的特质与效果,并通过“高曝光率”保持在听众中的关注度和新鲜感,形成一波波收听热潮,逐步扩大铁杆收听人群。

(三)精做节目,活化语态。要把文化节目做到大家都喜欢听,需要思维的突破,也需要技巧的精进,把它做得活泼一点、精彩一点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因此最基本的,就是巧用音响、音乐,与语言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广播的声音美。文化节目也应该像典型宣传那样,注入“故事化、人物化、情节化”的理念,把多样的东西作结合,尝试用各种方式来制作节目,让听众觉得收听过程充满趣味,充满想象。[2]甚至,还应该挖掘文化节目的“服务”功能。比如频道的《寻根》栏目就可以在阐释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同时,帮助台湾民众找寻大陆亲人、寻根问祖,起重要的“传帮”作用。文化节目必须突破刻板的文化概念,提升民众的共同生活经验,通过创意让听众有机会怀旧,回想过去,但是又可以和现代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坚持好的节目创意和品质的电台,才比较留得住听众。

(四)加强与岛内相关电台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合作实现节目直接到达听众

与岛内相关电台合作的好处有:一是可直接到达受众,台湾媒体虽无法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二是以合同的方式,保证入岛渠道的稳定及长久。近些年以来,两岸广播电台的交流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主持人连线共同主持、联合完成重大采访、给彼此提供特别节目等,但这些合作却呈现出临时性的不足。只有在明确彼此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摸清彼此的需求,找到共赢的利基,与对方开展长期合作,才能确保持久并高效地入岛。

除此之外,加强对台湾广播媒体的研究学习,扩大与岛内电台的合作内容,还有助于我们培植文创产业理念,进行对广播节目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并通过营销推广收获高附加值。比如,可以把每年精雕细琢的高水平节目集结成书或刻录成音像制品出版,以销售或赠送的方式进入台湾普通民众家里,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五)重视台湾民众对节目的评价和需求

闽南清明吃什么 篇4

鼠@ 南安德化两地做法不同

昨日,家住德化杨梅乡云溪村的林女士趁着天晴,来到田间地头拔鼠草。很快,她拔了满满一箩筐,原来,这些都是做“鼠@”的材料。在德化,这是一种清明时节才会制作的小吃。

“每年清明前后,正是鼠草快速生长的时候,这时的草嫩绿嫩绿的,不会太老。”林女士说,南安也有制作“鼠@”的习俗,但是两地制作方法不同。德化做的“鼠@”不会加芥菜汁,全部是用鼠草捣碎成泥,加入用冬季稻米磨好的粉,反复搅拌。蒸熟后倒入石臼中连续捶打,直至全团柔软细腻,再放入圆形模具中。一个个圆形嫩绿的“鼠@”就做好了,做好后,整个放入油锅中煎,加调料即可食用,十分美味。与南安的“鼠@”最大的不同在于,这种“鼠@”是不包内馅的。

在南安,由于鼠草的数量不多,糕点师傅通常会加些芥菜捣汁。捣碎的鼠草泥,要加入花生油、白砂糖一同入锅翻炒成浆,最后加入磨好的糯米粉反复搅拌,方可制成拥有翠绿色泽且散发糯米香气的“鼠@皮”。鼠@的内馅有甜和咸的两种,可以是萝卜菜脯、香菇丁、肉香、笋干、虾米及花生组合成的咸香内馅,也可以是各种豆子磨碎制成的甜味馅料,咸甜不一的内馅与弹性十足的“鼠@皮”十分“合拍”。

麦馅@ 小麦做皮豌豆做馅

“以前,麦馅@只有清明期间才能吃到,三十年前,一个麦馅@才卖5分钱,如今一个卖3元。”闽菜大师程振芳介绍,清明时节恰逢小麦、甘蔗收割完成,这为制作“麦馅@”提供了天然的原料。相传,旧时劳动人民因生活拮据,只能将麦粉与蔗糖混合揉团蒸煮,以此作为祭品,久而久之,成了泉州清明节的`一样传统食物。

麦馅@的制作并不复杂,首先将小麦粉加入适量的白糖(或红糖)和水,倒入锅中烧沸,并用木棍反复搅拌,至均匀成团,放置待凉。将豌豆去除杂质后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制软烂后,接着用手揉擦豆去壳滤水,取出细腻的豆沙后加上白糖入锅翻炒,制成豌豆馅。将皮包入一份豆馅,再用栗子叶或竹叶绕一团包紧,蒸1小时即可食用。

日前,记者在中心市区龙宫菜市场附近一糕点摊上看到,售卖的麦馅@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外皮呈绿色,甜的外皮呈褐色,每个卖3元。

润饼菜 咸甜鲜美胃口大开

说起清明美食,闽南人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润饼菜”。随着清明节的临近,泉州西街多家润饼皮作坊的生意也愈加的红火。

润饼菜的内馅原料大多以应季的时令食材为选择,如胡萝卜此时最甜,蒜仔、韭菜、芫荽又最适口。程振芳介绍,传统的润饼菜里大多包含了胡萝卜丝、豆腐干、绿豆芽、豌豆等食材,分别拌炒装盘。辅料方面,要挑选炒熟的花生,将其磨成粉后,与砂糖混合,制成花生糖粉。再将米粉炸至酥脆蓬松,加上砂糖与海苔拌匀。最后,再备一些蒜、芫荽和香菜。

将这些内馅按顺序齐齐铺在薄薄的润饼皮中,用手一卷一握,轻轻咬下一口,弹牙又略带咸味的饼皮被咬开,各种咸甜不一的复杂味道一起入口,咸甜鲜美的口感让人一下胃口大开。

闽南木偶艺术的探究 篇5

关键词:闽南,木偶艺术,艺术特点,发展问题及措施

传统的闽南木偶文化古老而神秘, 自唐代始, 木偶戏中的悬丝木偶、掌中木偶、铁枝木偶三种木偶戏类就在闽南、闽中莆仙、闽北等地广泛流行。木偶戏的流传使得木偶雕刻和粉彩工艺得到发展。在闽南木偶文化中, 漳州木偶雕刻以布袋戏偶为主, 随着漳州木偶戏的崛起, 其木偶雕刻艺术以其工艺制作精美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扬名内外, 被外宾称为为:“东方艺术珍品”。可见, 木偶已经不仅仅是戏曲表演的道具, 而且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而在我们首批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漳州的木偶雕刻、漳州及晋江木偶布袋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多项都列入其中。近年来, 福建闽南木偶雕刻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由福建省文化厅牵头制定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也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成为全球10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之一。

一、历史文化背景

福建古为闽越族, 中原文化的传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影响颇深。中原汉族曾有河南广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进漳, 唐末五代河南广州固始人王审知入闽, 他们大力开发了漳州这个东南边陲之地, 也因此当时中原已经产生的傀儡戏被带入了漳州。

追溯木偶的源头, 我们无法避开各种材质做的俑, 即是偶的祖先。偶人产生的有所记载的年代是汉朝, 到了明代木偶戏则形成了全面铺开、门派罗列、各有特色的发展状况, 清代便是其最为鼎盛的时期。到了民国时期则又处于低迷时期, 建国后开始繁荣发展, 文革时期被破坏, 改革开放后有所恢复, 漳州的布袋戏与泉州布袋戏共同构建了布袋戏的体系, 对台湾近代的布袋戏繁荣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木偶剧团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不凡成就, 木偶剧团开始步入了影视木偶的时代。据相关史料记载, 泉州及漳州的木偶作坊原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由佛像铺子兼营。例如泉州清末著名的“西来意”、漳州的徐梓清、清代嘉庆十二年 (公元1807年) 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 (漳州东门) , 以及泉州的江加走都是由佛像雕塑, 家具漆画转行而来的。徐梓清与其几代传人徐和、徐骆驼、徐启章、徐年松等人的作坊都有兼营佛像雕塑。

闽南民间木偶文化, 是由宗教礼仪和礼乐祭祀文化的演具逐步发展到娱乐表演的戏曲戏偶, 并且在这过程中融入了闽南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和庙会的演出, 已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闽南木偶雕刻以其民族特有的情感和表现形式, 承载着传承本土文化的历史职责, 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 体现了闽南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民众的情感寄托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它植根于闽南本土文化土壤, 是民族传统戏曲和闽南民俗文化的缩影。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与木偶戏相互作用和影响, 自然成了闽南木偶戏产生、演变和发展的源泉。19世纪中叶是闽南木偶技艺发展的巅峰时期, 木偶艺术开始大量输入台湾及东南亚各国, 它作为娱乐和教化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已然成为闽台民众、旅居海外的闽南人对乡土故国的一种寄托。

二、闽南木偶的艺术特点

闽南木偶可以分为传统戏偶和现代戏偶两种形式。传统木偶以形写神, 在塑造不同角色木偶造型时, 运用了夸张、变形、概括等艺术手段。由于受到戏曲的影响, 在造型设计上把木偶造型被分为生、旦、净、末、丑不同的角色。木偶雕刻师们是从舞台演出实际应用来雕刻木偶。生、旦行木偶的特点是高额通鼻, 鼻梁线直且挺, 它与闽南人典型的凹鼻梁特点迥然相异。在木偶头部五官处理上, 雕刻师把木偶的人中缩短, 嘴巴稍向前努, 下巴的线条圆润而稍为突出。无论是木偶是哪种角色, 它头部的中轴线都是一条从额头、鼻子、嘴巴到脖子及后脑勺的完整的曲线, 具有微妙而含蓄, 圆润而丰盈的特点。

艺术源于生活, 闽南木偶艺术是有着深厚造诣的木偶雕刻艺术家们,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特性, 选取不同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情、特点来进行造型制作。闽南木偶艺术中名师辈出, 其中代表性人物有泉州的江加走, 漳州的徐年松、徐竹初木偶世家等。闽南木偶戏分为南派和北派, 江加走是闽南木偶戏南派的代表, 他创造的不同个性的戏偶有280多种。而徐年松等是闽南木偶戏北派的代表, 他们创造出600多件戏偶作品。在木偶造型特征上, 他们不仅继承了佛像造型上的单纯质朴、精致工丽的特点, 而且并不因为角色性格的丑恶而忽略装饰上的美感, 这正是一种传统艺术的美学符号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相结合的特定形式。闽南现代木偶具有夸张、虚幻、诙谐、风趣的特点, 是闽南木偶雕刻艺术与彩绘的完美结合, 动漫木偶造型的原型便是闽南现代木偶的创新而来。徐竹初、徐强等继承了祖传的工艺, 以丰富而精美的性格化造型著称, 先后为30多部木偶艺术影视片设计与制作木偶造型, 其代表有《白阔》《鼠丑》《大鹏》《顺风耳》等。值得一提的是, 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 许多艺术家也加入到闽南木偶雕刻的艺术创作的行列中。艺术家与民间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 加入了全新的理念, 一改传统的脸谱和服饰, 创造了现代艺术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丰富性。泉州布袋木偶戏《钦差大臣》《火焰山》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提名剧目、首届优秀保留剧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着精彩表演的提线木偶;漳州传统布袋木偶名剧《大名府》《秦汉英杰》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 并与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 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艺术底蕴的体现。

三、闽南木偶雕刻艺术的发展问题及相应措施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 面对现代新潮艺术与市场经济的冲击, 闽南木偶雕刻艺术与其他民间艺术都应该突出其优势, 营造浓厚的闽南木偶艺术新剧文化和传统文化生态空间氛围和新一代观赏者与后备专业人才, 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 在生产经营方式上, 闽南木偶雕刻艺术主要以单一的民间艺人作坊、剧团设计师、小型美术工艺厂的经营方式存在, 缺乏业界的交流、研究、互动与合作, 文化资源整合。一般民间艺人作坊生产制作传统戏偶, 剧团设计师制作木偶剧戏偶, 而木偶美术工艺厂则以生产市场需求的各种木偶造型订单, 且各自按需生产制作, 能力较弱, 极大地制约了闽南木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生产经营方式上的问题, 一是要克服木偶民间艺人作坊、美术工艺厂和木偶剧团各自为阵, 缺乏交流的现象, 营造行业间良好的合作氛围, 形成通力合作、相互提携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开展区域间、行业间的木偶戏表演艺术、木偶造型雕刻艺术等学术研究, 加强企业、剧团、文化部门、研究机构的木偶艺术交流与合作。二是政府政策扶持, 创意开发包括木偶文化艺术的闽南民间传统文化园。注重其生产性的保护和适度开发, 传统工艺木偶雕刻的艺术性应该大于商业性。泉州、漳州历史文化古城, 应发挥其古城文化特有的内涵特色, 集闽南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特色小吃以及富有闽南特色的仿古建筑, 通过老店铺的恢复和有机更新, 将根植于闽南民间文化的木偶艺术、木版年画、制鼓工艺、锦歌、南音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 带动古城人气, 以多种民间文化的汇聚, 打造闽南特色文化旅游区, 增添其传统文化观赏和旅游参观价值。

(二) 木偶雕刻艺术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和个性特征的流失。传统木偶艺术在制作上, 需要多程序的手工制作, 但有些制作商过于把木偶雕刻的商品化, 造型雷同, 这就损害了木偶雕刻原生态造型的个性, 造成产品的低俗粗糙, 传统木偶的艺术美感和手工艺将面临受到破坏与失传的危险。因此, 传承闽南木偶雕刻艺术创造, 一是必须坚持根植于民族民间文脉, 在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创造。二是提倡采用传统的材料、手工艺制作方法,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 木偶艺术生态空间的氛围较为薄弱及后备人才较为缺乏。随着木偶戏表演的日益减少, 新一代青少年对木偶艺术兴趣的减弱, 将失去木偶艺术传承的基础。闽南木偶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应注重营造木偶艺术的新生态空间和生存环境, 让本土文化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一是可以把木偶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在旅游、民俗庆典和节日活动中, 举办与木偶相关的文化展示、木偶戏表演, 木偶雕刻艺术展示和木偶旅游纪念品销售等, 使木偶文化遗产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创造出新的文化服务功能。二是开发木偶雕刻艺术及延伸的闽南木偶文化。应借鉴其他艺术, 开发新的木偶剧目、创造新角色。而木偶艺术所需的人才, 不仅包括掌握传统制作技艺的人才, 也包括懂得民间艺术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的人才。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由于木偶传统工艺制作费工费时, 而且没有很好的经济收益, 对于年轻一代的从业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闽南木偶艺术专业人才匮缺, 这直接影响到木偶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闽南木偶艺术主要以言传口授、师徒传承和家族作坊式的培养为主, 但这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木偶艺术发展的多层次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 随着“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推进, 把木偶雕刻艺术后备力量培养放在高校木偶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上, 建构高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相结合的传承平台。

例如, 漳州木偶剧团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定向培养木偶艺术专业人才, 漳州、泉州木偶剧团与政府文化部门联合开展木偶艺术进闽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的百场表演与展示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系列活动。新一代木偶艺术专业人才和青少年观众的培养, 是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和发展的根本。

闽南木偶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和肯定,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 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但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不断改革创新, 闽南木偶艺术才能在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散发芳香。

参考文献

[1]丁言昭.中国木偶史[M].学林出版社, 1991.

[2]王景贤, 白勇华.指掌乾坤——精彩绝伦木偶戏[M].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6.

[3]王朝闻.《值得自豪》.美术, 1993 (7) .

闽南方言语音变异影响因素 篇6

1 标准普通话和闽南话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闽南方言是以厦门话为代表, 覆盖区域包括厦门, 漳州, 泉州这三个主要地区的区域性语言。

闽南方言和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双语现象。二者在语音体系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普通话有21个声母, 39个韵母, 4个声调, 而闽南方言中有17个声母, 87个韵母, 7个声调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去声, 阴入, 阳入) 。从语音体系角度上来说, 完全可以将闽南方言和普通话区分为两个不同的语音体系。而同时会说方言和普通话的人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特殊的双语者。

2 方言语音变异相关研究

长久以来, 在二语习得领域, 研究的重点一直都放在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 很少人注意到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影响。而关于标准普通话和闽南方言之间这种特殊的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 国内目前只有福建师范大学的李荣宝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实验团队对此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 并且在超音段和音段层面都取得了部分证据。

郭雅斌 (2007) 在超音段层面上第二语言经验对母语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被试的L1方言声调均与常模有显著差异, 并且差异程度随L2普通话语言经验的丰富而加大。这表明作为第二语言的普通话的语言经验对方言被试的母语声调产生了影响。

李荣宝 (2007) 对闽南方言-普通话双语者的大脑语言部分融合双语表征从超音段层面进行试验, 证实了双语者在超音段层面也存在着相互影响, 双向迁移是确实存在的, 且被试语音变异随着L2的经验丰富而加强。

林凤玉 (2010) 实验考察了被试的方言和普通话韵母产出。声学分析结果表明音段层面上两种类型上相似的语言确实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方言-普通话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取决于第二语言经验的多少以及两种语言韵母的跨语言相似度。

3 口音影响因素和方言语音变异的量化研究

3.1 影响口音主要因素及其量化研究

近几十年来关于影响口音因素的研究, 可以总结为是以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语言经验量为主的, 包括性别、正式的教育、动机和学习语言的资质等因素。

3.1.1 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

多数的相关口音研究表明, 双语者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 (Age OF Learning) 与其口音的轻重有着最重要的联系, 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常被作为变量来考察。早期的外国口音研究大多数是对移民的二语进行研究, 因此研究者常将到达第二语言国家的时间 (Age of Arrival) 当成AOL来使用。将AOL作为变量考察的主要原因是关键期假设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关键期假设认为, 人类的语言能力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结束之前学习语言, 人类对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学习将呈现自动化并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Thompson, 1991) 。而在关键期结束后学习语言, 学习者关于语言和言语能力的大脑功能虽然仍能保有一些灵活性, 但其“言语行为的自主能力和对言语行为生理要求的调控能力已经逐渐下降”。 (Lenneberg, 1966) 学习者的口语地道程度无法达到母语水平, 常带有很重的国外口音。

在实证研究中, 对于AOL及AOA的量化考察比较简单。在实验前, 研究者通常都会专门对被试的AOL和AOA进行统一调查并将其单独作为数据分析的重要变量来考察。

3.1.2 语言经验量

许多研究表明, 第二语言经验量对双语者第二语言的发音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 第二语言经验量经常用居住年限 (Length of Residence) 和使用频率来体现。

居住年限具体指双语者在第二语言作为主要语言的环境中生活的年限。对LOR的研究很多, 但观点不尽相同。主要的争议点在于, LOR对L2发音的准确性是否具有重要的影响。支持此观点, 认为LOR会影响L2发音的准确性的研究认为居住在使用第二语言的国家年限越长, 第二语言的发音就会越准确。但是也有研究认为LOR与L2发音的准确性无明显相关性。

到目前为止对第二语言经验量的考察中, 关于第二语言输入的数量已经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考量, 但对第二语言输入的质量的考量却极少。事实上, 第二语言输入的质量对口音的影响很大, 对其进行系统的量化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的。

语言经验量的量化研究分居住年限和使用频率两方面。对LOR的调查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计量, 而对于使用频率这一变量, 研究者基本都是通过对被试者在各种可能的情境中 (在家, 在校, 与朋友交流等) 的使用量进行百分比量化。

3.1.3 性别、正式教育、动机及语言资质

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性别不能对L2口音程度起到预测作用。但是也有少数实证研究证实了性别效应是存在的, 并且性别因素对L2的口音程度的确具有一定解释力。

到目前为止, 对正式的教育这个因素的考量比较少。相关的研究在考量这个因素的时候, 会用两种变量来量化, 一种是Flege&Fletcher (1992) 的研究中, 用“L2教育的年数”来量化, 另一种是Suter (1976) 提到的“L2正式课堂训练量”。

到目前为止, 有一些研究检验了动机对L2口音程度的影响。其中大部分的研究, 都是用“准确的L2发音对人们工作和社交生活的重要性”来量化动机, 从“非常重要”到“一点也不重要”。动机对L2口音程度的影响问题还不是很明朗, 且动机有效的量化问题还有待商榷。

关于学习语言的资质的问题, 目前只有很少量的研究。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学习语言的资质有可能包括哪些能力, 这些能力对L2的口音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为止, 学习语言的资质在两个方面的能力有被提及到。其一, 音乐能力。其二, 模仿能力。但目前涉及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少, 且能力的量化问题尚待解决。

3.2 闽南方言语音变异量化研究

以方言-普通话双语者为研究对象, 能够有效地观察除了年龄和语言使用频率因素之外, 普通话教学条件、双语使用环境、家庭教育背景以及个体的认知能力等因素是如何影响普通话的方音消解以及方言语音变化的, 因而, 能使我们对双语语音发展中语音变异的影响因素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 目前在对普通话-闽南方言双语者存在的方言语音变异现象的相关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基本都是使用语言经验量 (LOR) 作为自变量来考察。除了语言经验量, L2使用量、AOL、接受正式教育年限、普通话教学条件、家庭教育背景等均可能对方言语音变异产生影响, 而且对于这些变量也都可以进行量化研究。例如, 以闽南语为母语, 普通话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者, 由于身处不同的区域 (市区和乡村) , 普通话教学条件、L2输入的质和量的差别是否影响儿童闽南话的语音变异;又或者, 在同一区域, 排除了普通话教学条件 (L2输入质和量) 的差别情况下, 不同的L2使用量是否影响闽南话母语者的方言语音变异。

4 结束语

语音发展模型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L1和L2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在语音学习中, 语音的反向迁移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外语学习中, 也存在于普通话-闽南语这样的特殊双语现象中。不过, 既往的研究大多认为, 母语语音变异现象主要与L1的使用频率以及与年龄有关的语音表征可塑性有关。因此, 除了年龄和语言使用频率因素, 普通话教学条件、家庭教育背景、接受正式教育年限等因素均可能对母语语音变异产生影响, 而且这些因素均能够在实证研究中尽量量化, 以便我们对双语语音变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Cook V J.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M].Clevedon:Buffalo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3.

[2]Flege J E, Fletcher K L.Talker and listener effects on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2:91, 370-389.

[3]Flege J E.Age of learning and second-language speech[C]//Birdsong D 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NJ, 1999:101-132.

[4]Flege J E.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 phonetic systems[M]//Burmeister P, Piske T, Rohde A.An Integra-ted Vie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Papers in Honor of Hen-ning Wode.Trier: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2:217-244.

[5]Lenneberg E.The natural history of language[M]//F Smith, G Miller.The Genesis of Language:A psycholinguistics approach.Cam-bridge, MA:MIT Press, 1966:239-240.

[6]Suter R W.Predictors of pronunciation accurac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 1976:26, 233-253.

[7]Thompson I.Foreign accents revisited: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 of Russian immigrants[J].Language Learning, 1991:41, 177-204.

[8]郭雅斌.超音段层面上第二语言经验对母语的影响—来自闽南方言声调产出的证据[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7.

[9]林凤玉.普通话方音消解与方言语音变异—来自闽南方言—普通话早期双语者元音产出的证据[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李荣宝.语音经验对儿童第二语言发展的影响—来自方言儿童的证据[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闽南文化与晋江伞业集群发展 篇7

一、闽南文化的内涵

福建社会科学院李鸿阶认为, 闽南文化的精髓在于“敢拼爱赢”的精神, 具有以下特色:首先, 闽南文化属于移民文化, 从汉晋时期开始, 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 出现了两晋永嘉年间的“中原板荡、士族入闽”格局;其次, 闽南文化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闽南文化经过多种族文化的交融发展而成, 这种多元文化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性。由此形成了闽南人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此外, 作为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一是宗族性。宗族关系以血缘关系为标准, 宗族构成中国家族文化的中心内容。二是地缘性。地缘关系在当代社会关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三是礼俗性。家族共同体按照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来维持秩序, 而无正式的法规。此外, 家族文化强调家族本位主义及家长制权威主义思想,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家族文化的这些特征在闽南文化中表现明显, 闽南人乡土情结浓厚, 宗族认同感强, 老乡观念强, 闽南商人在各地纷纷成立闽南商会从侧面上印证了这一点。

二、晋江市伞业集群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晋江市民营企业家敢拼善搏,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创建了民营经济发展典范之一的“晋江模式”, 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目前, 晋江市已形成纺织服装、制鞋、陶瓷建材、食品、轻工玩具、制伞等产业集群, 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着不俗的表现。

晋江市的制伞产业, 几乎全都聚集在东石镇, 制伞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3年, 晋江东石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货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伞都”称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飞, 发展到2006年, 晋江共有伞业企业274家, 雨伞加工户5443户, 从业人员41655人, 伞业产值100多亿, 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左右, 产业规模名列全国前茅。相关资料表明, 晋江东石已成为中国制伞业的生产基地和主要出口集散地, 与广东、浙江的伞业集群并列为全国三甲。目前, 晋江伞业已形成“四三一”的生产格局, 即形成肖下、金瓯、凉下、刘厝4个制伞专业村;东石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及梅峰工业区等3个伞业工业区域, 占地2000多亩;并逐步建设一个全新的占地1500多亩的东石雨伞城工业区。晋江伞业集群经济的腾飞, 培育了“梅花”、“东纶”、“富兴”、“恒顺”、“福联”等知名品牌, 整个集群已具备相当的影响力。作为伞业集群龙头的梅花伞业, 于2007年9月份在深交所上市, 标志着晋江的伞业集群开始进入资本运营时代。

三、闽南文化对晋江市伞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 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 既不是资本, 也不是土地和劳动, 而是文化”。文化既是一种影响力, 也是一种生产力, 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动力。晋江伞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深受闽南文化的影响, 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闽南文化的影子, 闽南文化是晋江市伞业集群发展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

闽南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其“敢拼爱赢”的精神, 受此影响, 晋江人多有一种强烈的“敢拼爱赢”精神, 又因地处古丝绸之路上, 晋江经商氛围浓厚。但在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商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受阻碍的状态, 商业精神长期被压抑。改革开放后, 制约商业发展的一些因素被逐渐地移除, 晋江人抓住这个机会, 在20世纪80年代初, 借“来料加工”的名义办起了来料加工伞厂, 制伞产业开始起步。闽南文化中的拼搏精神, 与商业文化的冒险精神非常契合, 点燃了晋江伞业发展的第一把火。

闽南文化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乡情文化, 本土情结深厚。因为相同的语言, 因为相同的文化, 晋江于1988年吸引了福建省首家台商独资伞业企业———富兴公司落户本地。富兴的落户为晋江伞业送来了急需的资金, 但更重要的是为晋江的伞业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富兴公司引领着晋江伞业整体向前进, 在其辐射带动下, 萧下、金瓯、凉下、刘厝等村的伞业企业迅猛发展, 在东石形成了制伞专业村。

晋江华侨遍布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 闽南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家族文化中光宗耀祖观念在心里挥之不去, 这些人致富后很多都选择回家乡投资办厂或投身于公益事业, 以另外一种形式回报家乡, 晋江伞业发展受此惠泽不少。

晋江伞业集群中企业个体, 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规模较小, 资金紧张, 很难从银行等金融中介贷到款, 其融资时一般倾向于走情感路线, 利用血缘、亲缘、地缘网络把分散于各个家庭和民间的资金调动起来, 满足临时资金需要。这样既可以减少筹资费用, 又可以减少融资的不确定性和财务风险, 帮助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在伞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产业链条上的很多企业都是源自同一个地方, 有的甚至是邻里亲戚, 相互之间熟悉, 彼此信任度高, 能够迅速达成合作的协议, 减少了一些交易的环节, 降低了交易的成本, 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对外更具价格竞争力。同时, 由于大家从小生活在同一个圈子, 除了商业上的交易往来外, 平时之间的交流也比较频繁, 导致了有关的市场信息能迅速被传播出去, 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私下交流的活跃, 也使得知识、技术及管理方法等要素更容易在集群内部之间进行传播, 也节省了企业获得这些要素的成本, 从而使得创新行为更容易在集群内部发生。

四、闽南文化及晋江产业集群的消极影响

在促进伞业集群发展的同时, 闽南文化中的一些负面成分也制约了伞业集群的发展。

(一) “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观念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长不大

“敢拼爱搏”精神作为闽南文化的宝贵资产, 繁荣了晋江的产业集群, 但怀有这种精神的晋江人, 容易滋生出“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的心态, 当个人积累了一定财富后, 往往选择离开企业自己创业。这些离开的人, 往往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 一般都是企业当中的管理或技术能手, 不仅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无法很好地得到传承, 而且离开时的动荡往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平息。晋江伞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 产业规模已超过100多亿, 但大型企业数量并不多, 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 家族文化的封闭性阻碍了伞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

产业集群要持续健康地发展, 必须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与集群外部交流各种生产要素, 这已成为一种共识。闽南文化利于集群内的企业抱成团, 但本土情结的自我封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吸收外地的资本, 这使得企业往往容易错过一些良好的发展机会。闽南人排外情绪较为严重, 不会讲闽南语的外来人员很容易受到排挤, 集群从外部吸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的能力受限, 长此以往, 因为集群内的人员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讲同一种语言, 思维习惯、观念等趋同性强, 集群的创新能力容易不断被弱化。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 集群内的企业对外部人缺乏信任, 很多企业家希望能够将企业传递给下一代, 提升自己以及家族的社会地位, 这种中国的文化传统阻碍了家族企业吸纳外部资源,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

(三) 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管理的不利影响

不难想象, 闽南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成分必然渗透到集群中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首先, 家族本位主义容易滋生对外人的不信任的氛围, 延缓了公司的制度化、现代化管理进程。另外也导致家族企业的差序式领导的用人原则, 首先考虑的是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其次, 家长制权威主义思想不利于集群企业中民主化的发展, 企业主往往家业不分, 离现代企业家的标准相去甚远。在千变万化的现代市场环境中, 独裁式的领导风格, 更容易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犯错误, 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再次, 家族文化的礼俗性容易产生“人情至上”的集群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中总是“情感”多于“法理”, 管理通常依赖于个人的喜乐, 管理的随意性行为很普遍, 很多企业往往花了很大的精力制订了一套精细的制度, 但却对其贯彻落实不够重视, 还是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管理, 制度成了案头上的摆设。

五、伞业集群发展对闽南文化的扬弃

闽南文化作为晋江伞业集群发展的文化灵魂, 对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规避甚至消除不良影响, 促进晋江伞业集群更健康地发展。

(一) 通过博览会、展会等形式加强与外部交流

近年来, 晋江伞业积极筹建伞业博览会、展会等活动, 特别是东石的伞文化节, 在全国知名度及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类的活动文化性质很强, 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加入本地企业, 也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企业主的经营管理观念, 进而改造当地伞业的集群文化。因为这类活动的经济外部性很明显, 盈利不应成为其考虑的首要目标,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也可以通过伞业协会组织更多的本地伞业企业参加外地的相关展览展示活动, 或者是一些思想、管理及技术交流活动, 通过观念上的引导来促使行为的转变。

(二) 异地建立研发中心等机构

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 其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交互缠绕在一起, 要对其进行局部的改变需要系统性的工作, 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因此, 闽南文化的某些不良影响, 单个企业或产业的努力对其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这种情况下, 集群中的企业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正视问题继续采取努力进行缓慢地渗透, 一方面避开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对于后者, 企业可以采取到异地建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等, 请进来的办法行不通, 就主动走出去, 切实解决闽南文化排外性所造成的人才无法留住的问题, 甚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整个总部外迁到人才扎堆的地方。晋江目前有部分企业已经在厦门或上海等地建立销售中心或总部, 部分原因在于避税需要, 部分原因是为了弱化闽南文化的消极影响营造一个更好的用人环境。但是伞业集群中这种动作还很缓慢, 为了集群更好地发展, 为了延伸集群的触角, 制伞企业应该尽快迈出这一步。

(三) 进行企业并购或资产重组

企业并购或资产重组是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要, 是一项高收益、高风险的活动。经验表明, 并购或重组的最大风险在于不同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这恰恰也是其吸引力所在, 企业顺利通过这一关后, 必定脱胎换骨, 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做法与部门或总部外迁一样, 是异地扩张的一种形式, 都可以作为重塑企业文化的一种途径。当然, 不能单纯就文化而论文化, 必须结合企业市场扩张的步伐, 与企业的其他战略一起进行通盘考虑。目前, 晋江伞业集群中一小部分企业已经具备向外扩张的条件, 可以考虑进行异地并购。

摘要:文章从文化这一维度对晋江市伞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 主要探讨闽南文化对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并就伞业集群发展如何克服闽南文化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闽南文化,晋江伞业,集群

参考文献

[1]、汪晓梦.传统家族文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J].乡镇经济, 2005 (1) .

[2]、李鸿阶.闽南文化与海外华商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 2003 (1) .

[3]、陈剑锋.基于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J].财经研究, 2003 (2) .

闽南地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篇8

砌体结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结构形式, 在各类建筑形式中占有75% 以上的比例。砌体结构所需要的材料如粘土、砂、石等, 价格便宜、分布较广、容易就地取材, 在90年代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我国农村最主要的结构体系。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所有以前的地震造成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非常严重。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活动现象既频繁又较为强烈, 地震引起的损失较为严重, 主要体现在砌体结构、木结构的破坏。闽南地区虽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但20世纪70年代以前兴建的砌体工程, 绝大部分未考虑抗震设防, 对于较大地震的袭击, 不具备较强的抵抗力。通过对破坏过去的许多性地震的统计, 房屋倒塌, 砌体结构占绝大多数比例, 现在已成为抗震鉴定与加固的主要对象。

闽南地区城市周边农村的建筑, 其建设相对混乱, 基本上为自建自住, 没有涉及设计图纸, 也没有正规单位进行施工, 建筑材料质量低劣, 野蛮加层与改建等现象普遍存在, 且老旧的建筑破损较为严重, 安全性不容乐观。

1 闽南地区砌体结构建筑抽样调查

闽南地区既有的建筑普遍存在着抗震性能弱的问题, 散点走访了在厦漳泉闽南地区6个县市的16个行政村, 随机抽样调查了312户砌体结构房屋, 对该地区建筑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分析了了抗震性能的现状, 结果表明, 该地区砌体结构应用得最多。调查结构显示:砖混结构、石结构、石加砖结构建筑的总和接近占所调查房屋总数的90%。

从表1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砖混结构, 石结构, 砖石结构构成福建南部农村地区房屋类型的主体。石结构这类传统的闽南特色建筑, 作为闽南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占了8.01% 的比例。石加砖结构比例为7.05%。调查数据显示, 砖混、石、石加砖、石砖木结构房屋比例达到91.06, 是闽南地区使用得最多的结构。

2 闽南地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现状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 闽南地区位于经济开发区, 发展更是快速, 大量砌体结构的出现反映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但事实上, 这样的结构体系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结构抗震安全隐患, 且这些隐患普遍的存在于新老建筑中。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抗震设计

2.1.1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的砌体房屋都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设计规范来设计。自行依照传统习惯来进行建造的砌体结构房屋无标准及规范约束, 无法保证房屋的安全。

2.2 结构构造

2.2.1选址不当, 未考虑地震及地址灾害对建筑的影响。调查显示17.95% 的房屋处于不利或危险地段。地基处理的忽视, 造成房屋先天不足, 调查显示8.01%地基条件为软弱地基, 10.90% 地基条件为新近填土地基。基础圈梁的设置对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效果显著, 调查显示40.38% 的房屋设置了基础圈梁。

2.2.2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有效, 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已经证实。调查发现:老旧房屋构造柱和圈梁设置不足, 甚至没有, 或者是配筋不足, 性能堪忧, 新建房屋则不同程度地设置了构造柱和圈梁;有设置构造柱与圈梁的比例均超过50%;设置的构造柱与圈梁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如圈梁未闭合、构造柱偏少偏小、马牙槎设置不当、梁柱链接构造不合理, 等等。

2.2.3任意加层加盖现象较为严重, 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经济能力的限制, 加层改建的情况在村镇中较为普遍。未经设计校核的加盖房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2.4部分结构构件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 整体刚度差;门窗洞尺寸过大, 过梁设置偏小或者无设置;门窗间墙或者洞口边墙截面过小, 洞口边角处出现裂缝;悬挑构件过长, 入墙长度不足, 抗倾覆能力不足且截面尺寸及配筋普遍偏小;内墙纵横向布置随意, 未形成较为规则的抗侧向力体系;墙体的高厚比过大。

2.3 建筑材料

2.3.1 砌筑材料自身存在缺陷, 如石砌体结构, 基础、墙体

及柱等全部或部分构件均采用石材加工、砌筑及安装, 但是石材料属于脆性材料, 抗剪、抗拉、抗弯的强度较低。

2.3.2砌体粘结材料使用不合理, 造成了结构抗震性能的降低。调查显示水泥砂浆与石灰砂浆使用较为普遍, 但是也存在着个别老旧建筑采用红粘土砂浆、泥浆、草泥浆来进行砌筑。主要表现在粘结性、和易性差、强度不足, 灰缝易开裂等问题。

2.3.3部分村民为了节省成本, 采用旧砖、碎砖来进行砌筑墙体;采用不合格的水泥和钢筋, 导致墙体的构造措施形同虚设。

2.3.4同一砌体结构, 甚至同一墙体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 如下砖上土坯, 左砖右石头, 且两种砌体之间接缝为竖向通缝。

2.4 建筑施工

施工质量不佳是造成砌体结构性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2.4.1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房建工程通常直接由当地农村有经验的工匠带领村民自行施工。

2.4.2 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 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2.4.3 轴线引测时产生偏移现象, 或者出现无测量仪器辅助工程施工。

2.4.4 混凝土部分的施工质量差, 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如蜂窝、露筋、麻面等质量通病。

2.4.5 墙体施工无法同时砌筑纵横墙时, 未留设斜槎或者直槎。

2.4.6 构造柱的拉结筋未按规范要求沿墙高每 500mm 留设 1道, 并深入墙体 1000mm, 末端未做 90°弯钩;纵向受力筋未和圈梁进行锚固;与圈梁相交处箍筋未加密。

2.4.7 局部地区砖墙的灰缝饱满度较差, 且宽度不一, 超出10mm±2mm 的要求。

3 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与建议

3.1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做好约束砌体的设计计算;做好配筋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合理的选择场地、地基和基础;选择平面、立面设计合理的方案;选择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加强墙体间的连接, 咬槎砌筑或沿墙高设置拉结钢筋;合理的设置抗震措施, 布置好承重墙、构造柱、圈梁、门窗、过梁等构件;使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3.2 加强建材市场的规范和整治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合作, 对建材市场进行规范和整治, 尤其是农村建材市场, 杜绝伪劣不合格建筑材料流入市场。

3.3 建立既有砌体结构的现场检测、鉴定、加固方法

做好砌体结构房屋的全面普查与检测, 了解分析现有房屋的安全情况, 提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我们不止要重视新建房屋的抗震防灾, 更应该重视已有老旧房屋的安全检测与鉴定, 对于危险程度不高, 经加固可以继续使用的房屋, 从可持续发展、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 尽量进行加固处理。

3.4 加强抗震防灾知识宣传, 加强建设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

做好抗震防灾的知识宣传, 普及抗震防灾教育。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 在审批住宅建设手续时, 进行技术指导, 对图纸进行审查, 提出防震抗震技术要求, 在进行资质管理时, 实施施工队资质与施工员上岗证书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 做好质量控制及管理。

3.5 制定系列的技术标准。

因地制宜的设计多款科学合理且经济适用、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适合本地区需求的不同户型结构的住宅图纸, 供广大居民选择使用。

4 结束语

砌体结构是中国城市和农村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将仍然存在于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城镇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过程, 现阶段无法大规模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砌体结构进行拆除重建, 因此, 对于已建的砌体结构, 主要还是以抗震评估鉴定加固为主;对于拟建的砌体结构, 进行合理的设计、正确的选材、专业的施工, 全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防灾能力。

摘要:通过调研, 分析闽南地区既有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现状, 指出砌体结构房屋在抗震设计、结构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剖析产生的原因, 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砌体结构,闽南,抗震性能,抗震加固,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阳, 郭子雄, 杨勇, 董星, 叶斌.闽南地区农村住宅安全性现状及防灾建议[J].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1) :63-67.

[2]卢先军, 王毅红, 苏东君, 史耀华.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与加固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 (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 2004, (01) :4-7.

[3]方东振, 林树枝, 郭子雄.福建省农村房屋现状调查及潜在危险性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9, (06) :60-63+68.

[4]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王毅红, 韩岗, 卜永红, 李少荣, 李丽.村镇既有砌体结构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分析[J].建筑结构, 2010, (12) :101-104+121.

[6]曾银枝, 李保华, 徐福泉等.村镇砌体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现状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1, (03) :121-126.

[7]王俊特.从汶川震害浅谈我省闽南农村地区砌体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J].福建建筑, 2009, (07) :52-53+56.

闽南童谣教材的选择和创编初探 篇9

闽南童谣教材是富有闽南特色的适合幼儿特点的童谣教育素材。本文所阐述的闽南童谣教材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充分挖掘和利用闽南传统文化中的闽南方言童谣, 对其进行整理、改编、配曲、游戏设计 (包括游戏情节、玩法、规则等的制定) ,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园开展闽南童谣音乐活动。同时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环节内容、时间、具体情况需要开展不同类型的闽南童谣音乐活动, 验证童谣内容、玩法的可行性, 进一步完善童谣内容和玩法, 丰富幼儿园音乐活动类型及活动内容, 进而推进幼儿园课程发展, 创造性地开发、使用童谣教材。

二、选择闽南童谣作为教材的依据和动机

(一) 理论依据

福建省文化厅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指出:“继续完善乡土教材编写, 在学校进行普及型教育。在幼儿园推行闽南童谣和游艺教学;小学开设方言、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初、高中开设闽南民俗、乡土文化等文化课。”闽南方言童谣是阐述乡土文化的象征性素材之一, 是闽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过程中, 我们更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闽南方言童谣, 通过闽南童谣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闽南童谣的艺术教育价值

1. 闽南童谣是伴随儿童童年成长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而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如《古古古, 鲤鱼娶查某》:“古古古, 鲤鱼娶查某, 龟担灯, 鳖拍鼓, 水鸡扛桥目吐吐……”就将好几种动物串在一起, 或具体, 或虚构, 形态各异, 足以令孩子们浮想联翩。

2. 闽南童谣素材来自生活, 源于民间。

许多闽南童谣里将山水、树木、房屋、动物、气候等融为一体, 或描述幼儿游戏, 或刻画年节喜庆活动, 或表现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充分体现了与大自然的互动、融洽、和谐, 对于幼儿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品闽南童谣, 其内容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方式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如童谣《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不识字文字真是惨, 亲像青瞑欠人牵, 有人写批来给咱, 央人看批人嫌没闲。”这首童谣不但有其独特的韵律美, 还蕴含着生活情景、做人道理、简单哲理等。

3. 闽南童谣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 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多数童谣句式整齐、韵律明显, 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仅让幼儿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的文化。如描述闽南传统节日的童谣《正月点灯红》和《烧肉粽》就是让幼儿通过欣赏、表演、感受童谣的同时, 了解家乡、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只要闽南人生活中涉及的内容, 都有可能出现在闽南童谣中,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与乡土气息。

4. 闽南童谣虽然来源于生活, 与幼儿的

生活密切相关, 但并不是所有的闽南童谣都适合幼儿, 关键在于童谣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 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 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 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因此, 我们决定对《闽南童谣教材的选择和创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闽南童谣为载体, 以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为背景, 选择和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童谣教材,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培养幼儿对闽南童谣活动的兴趣, 有力地推进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选择和创编闽南童谣教材的原则

当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丰富多样的闽南童谣后, 首先对闽南语童谣进行筛选和改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后再对它们进行配曲。在教学中, 我们主要为童谣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 将童谣与音乐有机结合, 通过节奏、韵律、旋律的贯穿, 提炼出童谣中的艺术教育契机, 使它们更具音乐魅力, 从而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 引导幼儿热爱童谣、热爱音乐。在选择和创编的过程中, 我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 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具有教育作用的。如《请外婆》中“外婆无嘴齿, 猪肚炖莲子。莲子清又甜, 豆腐煮豆生, 豆生真幼嫩, 外婆吃了笑纹纹……”短短几句惟妙惟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有趣的想法, 培养了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我们认为幼儿通过学习这些富有节奏、韵律的童谣, 不但可以形成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还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

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即所选的童谣内容要生动, 有角色、有情节, 也就是说尽量考虑到童谣本身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基本活动, 它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很多童谣中, 我们都尽可能设计成有游戏情节的活动, 以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闽南童谣《搵孤鸡》:“搵孤鸡, 覓伊密, 白鸡子, 去找贼, 找若有, 做新妇, 找若无, 做乞食婆”, 我们配上《头发肩膀膝盖脚》的音乐, 并设计了类同“熊和石头人”的游戏:边按童谣节奏边跟着“大熊”走, 等到童谣念完后“石头人”马上不动, 幼儿做各种造型……这些童谣采用了念、唱、逗的不同艺术形式, 易学便记, 朗朗上口, 节奏明快, 活泼韵律, 具有浓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使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生活的真谛, 产生对闽南童谣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 并获得更多的

(三) 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

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内容的艺术形象特点要鲜明, 要富于歌唱和用动作来表现, 让幼儿可以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他人进行交流, 享受和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和谐与快乐。如《阿婆去买蚝》中幼儿边唱“阿婆阿婆去买蚝, 寄人蚵, 嫌臭鹾。掺蒜仔, 好味素。吃依饱, 去踢陀。”边自由结伴, 两两相对愉快地进行表演, 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情绪体验。

(四) 时代性和创新性原则

闽南童谣教材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 它要不断反映时代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这种发展有两层含义, 一是要求不断增加和创编反映时代内容的新的童谣教材, 就是要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童谣中表现出来。二是要求不断赋予传统的童谣教材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使之更适合现代孩子的需求和实际。创新需要想象, 而想象又是创新的前提, 在闽南童谣活动中, 注重童谣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萌发幼儿热爱童谣、热爱家乡的情感, 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让幼儿在闽南童谣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如我们在创编闽南童谣《泉州小吃真正好》中, 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童谣的特点, 另一方面结合“闽台一家亲”的特殊关系, 把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心愿编到童谣中, 继而运用角色扮演和打击乐的形式来表现童谣。这样赋予了童谣本身很强的生命力, 受到了幼儿的喜爱。

总之, 闽南语童谣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是其他素材所不能比拟的。让我们用“心”体验, 用“意”创造, 用“情”耕耘, 不断挖掘和创编出更多符合幼儿要求和时代特色的闽南童谣教材, 使闽南童谣这一朵传统文化之花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让那些有益幼儿身心健康的闽南童谣教材更好地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论文集

[2]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 .

上一篇:一条龙下一篇:失独家庭养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