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2024-05-19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精选12篇)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1

0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家庭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增加家庭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智能家居应运而生。

本项目设计主要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及安全防控和家庭红外防盗及指纹识别为一体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不仅在家庭防盗方面提高安全性,而且对居室内部的气体做到实时监测和防控,进一步提高家居的安全性,系统主要由单片机,LCD显示模块,容量扩展模块,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等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使安全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

1 设计优点

(1)实现对家庭门锁的指纹识别功能,通过单片机及相关模块对指纹的识别达到安全开锁的目的,普通机械钥匙可以复制,指纹具有唯一性,安全性高。不必携带钥匙,而且是永不丢失的钥匙,一次输入可终身使用,可以容纳50枚指纹,而且随意添加和删除指纹,对指纹的管理非常方便。

(2)对家庭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及防控,有利于家庭内部空气质量的改善及提高,对人的身体健康进一步保障。

(3)家庭红外防盗系统,提高家庭安全保障,保护家庭财产安全。

2 硬件设计

2.1 MCU 模块

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A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AT89C52主要功能,256字节的随 机存取数 据RAM,32位I/O口线,3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 / 计数器,2个数据指针,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2个外部中断源,共8个中断源、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位,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等等。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 / 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工作电压为3.3V ~ 5.5V。采用STC-ICP程序烧录软件对单片机烧录程序。

2.2 红外报警模块

该红外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探测到规定区域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经信号处理报警电路响应,延时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2.3 传感器模块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与报警器配套使用,是报警器中的核心检测元件,它是以定电位电解为基本原理。当一氧化碳扩散到气体传感器时,其输出端产生电流输出,提供给报警器中的采样电路,起着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当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时,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电流也随之成正比变化,经报警器的中间电路转换放大输出,以驱动不同的执行装置,完成声、光和电等检测与报警功能,与相应的控制装置一同构成了环境检测或监测报警系统。

2.4 指纹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是指纹锁的核心部件,安装在硬件上(如 :指纹门禁等),用来完成指纹的识别模块,主要由指纹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拓展模块(如 :锁具驱动模块)组成。

其原理是(电容式)在一块集成有成千上万半导体器件的“平板”上,手指贴在其上与其构成了电容的另一面,由于手指平面凹凸不平,凸点处和凹点处接触平板的实际距离就不一样,设备根据这个原理将采集到不同的数值汇总也就完成了指纹的采集。电路板尺寸(mm)58×58,采集头分辨率500DPI,指纹容量50枚(根据需要可扩充到200枚)认假率0.0001[%],拒真率0.01[%],工作电压5.0-7.5V. 上位机接口UART(TTL逻辑电平)或USB2.0,工作环境 -20℃ --+60℃。一般家庭情况下应用可靠。

2.5 稳压电源模块

利用7.4V电池供电,对于单片机,需要提供5V的电源于LM2940的稳压的线性度非常好,所以选用LM2940-5单独供电 ;LM2940-5转换效率高,带载能力大,缺点是纹波电扰大

不适合做单片机的电源,不过对其他模块供电还是能保证充电电源。而其他模块则需要较大的电流。

2.6 显示模块

利用LCD12864液晶显示各个模块采集回来的数据,以便实时简便的观测到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LCD12864其分辨率为128×64,具有4位 /8位并行口,含有国内一级、二级简体中文字库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内置8192个16*16点汉字和128个16*8点ASCII字符集,利用该模块接口方式、操作指令简单,低电压低功耗等特点,使用灵活方便。

3 软件设计

本系统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各模块均正常运行。系统控制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完成传感器及红外线、液晶显示、指纹锁等各个模块的数据及信息处理等。

4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经实际验证后安全可靠,基于实验的特殊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分别在传感器选择与应用方面做了相应的处理及调整,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2

摘要:简要介绍一种以公共电话网日传输媒介的住宅小区自动安防报警系统。系统以微控制器核心,日小区内住户提供安全监视和服务,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易普及等优点。

关键词:智能小区 电话报警 DTMF收发 液晶显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安全服务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住宅小区中设置联网报警系统,使小区管理中心能对住户的警情进行及时处理,正是人们所期盼的。电话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利用公用电话网实现小区自动报警联勤系统成为可能。

一、系统工作原理和硬件设计

系统以微控制器AT89C52为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设置在居民住宅中的报警前端;另一部分是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的监视终端。前者,由安放在住宅中的各种传感器收集相应的模拟量信号,当信号达到报警门限的时候,启动报警装置,将报警信息通过电话线路传到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或相应的安全服务部门)。后者,将收到的报警信息进行存储和显示,同时以声、光的形式通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对警情予以处理。

传感器部分包括煤气泄漏检测模块、门磁开关模块、红外人体移动探测模块、温度/烟雾传感模块以及玻璃破碎振动模块等。传感器阵列的模块化设计使用户能模拟需要增减功能,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

考虑到家用报警系统通讯的数据量不大,可采用双音多频远程数据传输技术(DTMF)传送报警数据。由传感器阵列或手工输入方式收集的报警信息,通过公用网远程连接物业管理中心的监视终端,当前端系统确认需要报警和帮助时,自动拨通监控终端。接通以后以DTMF方式发送报警信息(包括本机号码和警种等)。监视终端收到振铃信号后,控制DTMF发送、接收芯片模拟摘机动作,接收警情信息,启动声光报警,根据其中的本机号码信息得到报警地点,将当前时间以及报警地点和警种等信息存入Flash存储器中以备日后查询,同时将这些信息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管理人员按下清除键清除声光报警,并根据情况采取对策,处理时间也被同时记录在系统的存储器中。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监控终端的`原理框图如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系统使用闪速存储器保存报警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另外,小区住户的电话号码和住户地址对应表也存在其中,用于将收到的报警信息中的电话号码信息转换为住户地址信息。系统选用28SF040型4MB SuperFlash EEPROM。该存储器通过优化接口特性使得其读写速度非常快、功耗很低。此外,该芯片还采用了硬件和软件保护的方法对片内存储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在硬件方面,将引脚OE拉低或将引脚CE或WE置高以及当电源电压降到2.5V以下时,都会禁止往片内写入数据,在该器件上电时会自动处于软件保护状态。在处于软件写保护状态时,须要对7个特定的地址单元进行读操作才能解保护。同样,对另外7个特定地址单元进行读操作后使器件处于写保护状态,这种设计保证了存储数据的可靠

老年人居室安全智能报警系统 篇3

系统具体服务功能如下:

(1)老年人生命监测:每天设定时间定时监测老年人是否有生命活动情况,如果没有,按照老年人预设的手机号码,进行短信报警。

(2)求助服务:在老年人住所经常活动的地方安装报警按钮,如卫生间、床、客厅沙发和餐桌等地方。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例如晕倒、磕碰等危险情况,实现紧急报警,同时提供老年人的地理位置。

(3)提醒服务:定制老人家吃药、喝水、运动及量血压等关注的事件,提供语音提醒服务,每天按时提醒老年人完成关注的事件。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 篇4

食品安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如何提高生产工艺, 规范行业标准等都将对产品品牌或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渐成熟, 对应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 将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与规范中, 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相结合, 可以自动处理很多以往不便完成或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而且集成的系统可靠性高, 应用到生产物流各环节也将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数据不是仅仅保存到数据库作为追溯, 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定的实时分析, 当采集的数据不在正常值范围时可以实时预警, 做到预防重于追责。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设计原则

因为系统涉及从生产到用户各个环节, 而众多环节中, 部分需要使用到物联网设备, 单纯采用B/S结构, 在需要连接设备的环节会存在驱动、连接识别等问题。因此, 笔者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Web Service方法进行通信, 即解决了设备连接问题, 也解决了数据同步问题。

各传感器采集终端分散且需要长期提供采集服务, 因此需要采用低功耗采集及网络通信模式。对于成本较高的射频卡及标签应该设计为可重复使用模式, 一般的射频卡或标签都支持重写, 这里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重复利用机制, 在生产完成时回收射频卡或标签, 重写, 进入下一生产周期。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环境搭建

为节约成本, 除了无线射频部分, 其他采集部分接口都选择支持zigbee通信的传感器, zigbee选用支持IP连接的中控段, 这样就只需要网线连接即可采集数据, 不用为采集数据配备额外的电脑终端。将各个传感器通过zigbee连入internet, 云端服务通过internet记录并分析各终端采集的数据。RFID设备采用C/S结构, 终端连接可以采用串口或USB接口, 主要用于人员考勤、材料记录、物流运输等环节。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设计实现

系统充分采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高度集成、自动化和实时性。安全生产部分采用传感器, 通信部分采用互联网加zigbee, 自动识别部分采用rfid技术, 成品标记采用二维码, 后期查询通过手机app扫描加联网数据同步实现。这里将各个核心技术实现的方法步骤和关键点进行说明。

传感器部分

不同的传感器, 供电、捕获数据和通信的方式都不一样。在安全生产部分, 由于传感器安放位置较为分散, 因此系统采用的都是低功耗, 支持zigbee传输的传感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开启后, 因为捕获的数据格式不尽相同, 因此连接的zigbee需要烧写不同的适合该传感器的数据传输格式和信道的hex文件。具体的数据格式从厂家提供的开发文档中查询。

zigbee通信部分

使用Smart RF Flash Programmer烧写zigbee通信协议, 主要分为终端和中继器。烧写过程一定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采集和中继程序并且采集模块的ID一定要输入正确, 否则会导致烧写失败或后续通信连接不成功。常用的采集和中继程序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后直接烧写, 如果需要自己编写, 可以通过软件IAR新建一个工程, 使用C语言进行底层编码, 实现自主网络建设。

RFID部分

无线射频卡的使用依赖射频卡标签读写卡器。读写卡器作为硬件需要相应的操作系统提供读写接口, 采用嵌入式系统集成的读写器卡功能单一, 不便于系统扩展且成本较高, 因此笔者选用普通的读写卡器, 使用PC、android终端驱动连接, PC、android终端再接入网络实现功能。采用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具体环境需要自己编写业务逻辑, 而且后续升级扩展功能也不存在问题。

要使用PC、android终端连接的方法, 首先需要添加驱动支持 ( 厂家提供) 引用, PC端的一般为dll文件 ( 通过vs开发工具, 项目名右击添加→引用→浏览文件添加) , android端的为jar文件 ( 通过右击项目Properties → java build path → Libraries → Add External JARs添加) 。添加引用后根据说明文档找到主要的以下5 个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string catchusb Divces () ;// 查找设备, 函数将返回设备号

int Iso_open Divces (string cbb HIDs) :// 打开设备, 函数返回设备连接句柄

void Iso_close Divces (int m_hreader) ;// 关闭设备连接

string Iso _ inventory (inthreader) ;// 寻卡

int Iso_Write Data (int hrdr, string uid, string data) ;// 根据连接句柄, 卡号写入数据, 写入成功返回1, 否则返回0

string Iso_Read Data (int hrdr, string uid) ;// 根据连接句柄, 卡号读取卡存信息

不同厂家提供的支持函数名可能会有不同, 但处理流程和结构基本如此。

系统对卡存信息采用SHA1 散列的方法进行验证, 系统中秘钥统一为”mytest”, 如需提高安全性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库为每个工作节点设计秘钥, 但此方法将增加网络连接次数和网络流量通信负担。

二维码部分

系统二维码部分需要支持中文和批量生成, 因此大部分底层转码和解码无法满足, 笔者选择QRCode.dll进行生成, 并设置编码测量度为4, 版本为默认版本, 其他版本可能导致中文编码出现乱码, 如下所示:

Encoder.QRCode Scale=4;

Encoder.QRCode Version=0;

识别部分通过手机APP完成, 根据识别信息是否中文需要进行必要的判断和处理:

UTF_Str=new String (scan Result.get Bytes ("ISO-8859-1") , "UTF-8") ;

Is Chinese Or Notion = new Is Chinese Or Not () ;

is_cN=ion.is Chinese Character (UTF_Str) ;

booleanb = ion .is Special Character (scan Result) ;

if (b) {is_c N=true;}

if (!is _ cN ) {GB _Str = new String (scan Result .get Bytes ("ISO-8859-1") , "GB2312") ;}

如果有中文存在, 则采用GB2312编码并显示结果。在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调用web服务, 获取云端的详细信息。

web方法部分

C/S端和手机android端通过web service完成数据通信和同步。采用NET平台开发web方法, 对需要提供查询和同步的方法加上[webmethod] 关键词。C/S端通过项目右击添加→服务引用→输入web服务地址查询添加, 并调用方法完成通信。而android端则需要添加“ksoap2-android-assembly-2.5.2-jar-with-dependencies.jar”包支持, 通信部分需要在新建线程中完成核心部分需要注明web服务地址、web方法、参数等, 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在xml格式的字符串result中。具体设置参考下面编码:

final String SERVER_URL ="http://183.250.162.23:8081/Service.asmx";//web服务地址

String soap Action = "http://tempuri.org/Inventory";// Inventory命名空间/ 方法名

Soap Object request = new Soap Object ("http://tempuri.org/", "Inventory ") ;

request.add Property ("actor", txt_actor.get Text () .to String () .trim () ) ;// 调用web方法的实参

Soap Serialization Envelope envelope = new Soap Serialization Env elope (Soap Envelope.VER11) ;

envelope.dot Net = true; // 设置.net web service

envelope.set Output Soap Object (request) ;// 发送请求

Http Transport SE and roid Http Trans port = new Http Transport SE (SERVER_URL) ;

and roid Http Transport .call (soap Action, envelope) ;

Object result = (Object) envelope.get Response () ; // 这里是服务器端返回的操作结果

趋势展望

从长远来看,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从近期来看, 由于发生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已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 因而食品行业特别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可以解决食品行业监管复杂, 追溯困难的困局。当然笔者的目标主要是用于预防, 对于不合格或违规的操作能做到及时预警和纠偏。

结语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5

一、概述

我们知道智能交通系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交通更安全、更节省时间、更节省成本。为了协助交通界能够更完美的实现此目标,美国ITERIS公司专为ITS行业研发出一种目前国际上技术最为领先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视频检测技术——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视频技术,它除了能够完美地融入于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还能够无缝地整合到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双重功用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城市电子警察、城市交通数据采集及公路隧道、桥梁的意外事故监控系统中。目前,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在全球已有30000多个系统的运用业绩,已成为了全球在用业绩最多、最受用户欢迎的车辆检测产品之一。

本方案采用Vantage Edge2单、双路视频检测模块(硬件),集成到各种感应式信号灯控制机中,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Vantage Edge2模块可应用于城市点控、线控及面控系统中,实现感应式或自适应式控制,能够完美的与SCOOT、SCATS等系统无缝整合!

二、Vantage操作性能优势:

对于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应用,Vantage视频检测技术与感应线圈检测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易于安装

Vantage视频检测器是利用安装在十字路口照明灯杆上的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然后由安装在信号灯控制机内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必要的信号灯控制信息,从而实现路口的智能控制!视频控制过程的实现只需在照明灯杆或专用立柱上安装必要的摄像机,而无需切割破坏路面,乃至铺设很长的线圈馈线电缆,最大程度的缩短了封闭道路的时间。另外,视频虚拟线圈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放置,而感应线圈安装在一个位置后就不能根据路况的变化而任意移动,否则重复切割路面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2、易于设置

Vantage 视频检测器本身具有全部的设置功能,完全可以不用笔记本电脑进行现场设置。每路视频图像上都可以显示一个设置菜单,利用鼠标和视频菜单便可在摄像机视频图像上画出检测区域并进行所有的参数设置,非常方便。

Vantage还具有动态区域设置(DZR)功能,此技术允许在任何时刻新建一个检测区域,或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修改,与此同时并不影响其它检测区域的正常工作。随后,一旦新的检测区域设置被保存,它便立即开始背景学习,进行检测!最有工程意义的是Vantage的操作非常简单,基本的培训工作不超过一小时便可完成。

另外,视频虚拟线圈的位置摆放可以根据路况任意调整,其线圈功能属性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存在、延时、延迟、脉冲和计数。选用不同属性的线圈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需求,每路视频图像可以

设置24个这样的虚拟线圈!

每个视频虚拟线圈的信号输出通道都可以任意定义,Edge2模块本身可提供4个独立的输出通道,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扩展输出通道,比如在控制信号灯的同时,还想增加闯红灯抓拍触发功能,我们就可以再增加4个输出通道。每个通道输出都有手动测试开关,利用这些开关可以极为方便的调试信号灯控制机的工作性能。

3、易于维护

在十字路口控制中经常会遇到交通状况变化或道路维修的时候,这时我们可能需要改变虚拟线圈的检测位置,这对视频检测来说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封路;而相对于感应线圈检测来说,就需要封路、重新切割路面,这样的维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更甚者,如果感应线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变形而断裂就更麻烦了!感应线圈的寿命大约在2-5年(根据交通量及路面温度而定),而Vantage视频检测器的使用寿命要超过10年。

此外,Vantage还具有VRAS远程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利用RS232通讯端口对Edge2进行远程管理控制,用于监测现场交通流,提供用户支持及系统诊断等功能,尤其是需要重新设置虚拟线圈时,您只需在监控中心便可完成,无需到现场操作,维护起来非常方便。

三、Vantage检测性能优势:

1、检测可靠性高

对于十字路口控制应用,在任何天气及光照条件下,Vantage视频检测器均能实现95-98%的检测精度,近似于进口高档感应线圈检测器(反应时间好于10ms)的检测精度。Vantage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这使其能够面临各种天气情况及光照条件的挑战,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晴天,它都能够精确、可靠的提供交通检测。不受天气或温度的影响,真正实现全天候的检测控制。

另外,在一些特殊路况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层叠放置2-3个虚拟线圈,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2、先进的视频检测算法

① 夜间检测难题的解决:在夜间检测时,Vantage系统会运行强制车灯检测算法(EHDA),当系统确定天色已黑时,它会自动运行EHDA算法,此算法将自动跟踪识别车辆前灯,从而减小夜间光线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② 路面积水反光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算法具有背景自适应、连续自动更新的功能,它能够识别路上的任何背景干扰因素,如积水反射光、抛洒物、树木和护栏的阴影等,如果有此类干扰背景存在于检测区域内,系统经过背景学习,会自动将它们定义为背景物质,从而实现可靠的检测。

③ 车辆阴影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具有专门的阴影处理算法(SDA),它能够有效的识别车辆及其阴影,将其定义为同一移动车辆,而不进行重复检测,从而消除阴影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④ 恶劣天气变化影响的解决:Vantage系统有双重保障来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当天气非常恶劣,图像对比度非常低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故障安全模式,发出警报,视为到处都是车辆,注意安全行驶!另一方面,采用三阶段图像分析算法,如果系统确定检测区域的检测有效性较好时,系统便运行正常的检测模式(S1);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如雨、雪、雾等,系统确定检测区域的检测有效性降低,系统会自动切换到(S2)模式,增加检测区域的灵敏度,实现精确的检测;当天气更为恶劣,检测区域的检测能力完全丧失时,系统便会自动切换到故障安全模式(S3),当天气转好,图像质量变好时,系统又会自动切换到正常检测模式。此三阶段图像分析算法有效地减小了恶劣天气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⑤ 摄像机晃动影响的解决: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摄像机会产生很大的晃动,一般会影响图像处理,但Vantage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图像晃动补偿处理算法,避免了由于图像晃动造成的检测误差。

3、能够实现更多的检测功能

① 三个独立的现场结构设置:Vantage系统允许用户设置三个不同的现场虚拟线圈设置方案,其中一个用于正常交通状况下,另外两个用于特殊交通状况,如道路维修,临时道路交通状况等。三个结构设置可以相互切换,使设置工作更为简单。

② 主辅线圈联合控制功能(And/W):Vantage系统可以实现两个虚拟线圈配合控制一个通道输出,一般主辅线圈安装要有一定距离,只有当主辅两个线圈同时被不同车辆占用,并达到一定时间后,主线圈才发出一个检测信号,这对感应式信号机控制非常有用。

③ 过滤行人检测功能:在视频十字路口控制中,由于大量的行人,可能对检测有一定影响,而Vantage系统可以过滤掉行人,可以避免由于行人经过而造成的误信号控制。这一功能对多行人路***通信号控制非常有用。

④ 逆行车辆过滤功能:当检测区域属性设置为行驶方向向下时,逆向行驶的车辆将被过滤掉,不予检测输出!

⑤ 眩光检测功能:当检测区域被车辆眩光充满时,则相应的输出通道便输出一个检测信号,从而降低眩光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此功能特别适用于路灯光线较差的路口控制。

⑥ 绿灯强制通行功能(Green/Input):此功能在国内应用较少,它是为了使快速行驶车辆顺利通过绿灯路口,而不需紧急刹车而设置的。当路口绿灯将要变成红灯时,而此时离路口一定距离的地方有车辆经过预设的专用虚拟线圈,那么此时的绿灯会延时,延时多久可以设置,一般由虚拟线圈与停车线的距离而定。

四、工程示例:

1、摄像机安装高度

大约在9.2~15米之间,只要图像清晰、车辆图像足够大,摄像机安装越高越好,并尽可能固定在检测区域的中间位置,建议安装高度在10米左右。如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要尽可能的避免遮挡问题。另外,尽可能将摄像机固定在稳固的立柱上,特别是长期应用。

2、摄像机安装视域

摄像机视域取决于它的安装高度和镜头,一般摄像机视距为其安装高度的10倍。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0-100米的有效检测范围,可以同时检测4条车道,一般摄像机的视域要能容纳4.5~5条车道,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度,要尽量确保视域中车辆停止线保持水平,右图为标准的视域范围:

3、检测区域的设置

虚拟线圈的大小一般接近于我们的大拇指肚大小,基本上与图像中夏利轿车的尺寸相同,这样可以避免漏检较小的车,又能保持较好的灵敏度。

虚拟线圈的放置位置不一定在每条车道的正中间,而是可以根据摄像机的视角略微偏移向某一侧,基本上要根据大多数车辆的行驶轨迹而确定。

每路视频图像最多可以设置24个虚拟线圈,也就是说它可以取代6个4通道的感应线圈检测器!每路视频图像有4个独立的通道输出,可以随意定义虚拟线圈的输出通道。如果必要,还可以将多个检测线圈重叠放置,设置主辅线圈,进行联合控制。所有设置通过面板鼠标即可完成。

4、对摄像机的要求

用于视频检测的摄像机必须是固定式的,云台摄像机通常不适合用于这种检测。不论是用于十字路口控制还是交通数据采集,对摄像机都要有一个最低的要求:

① CCIR/EIA 1Vpp(+/-20%)

② 1/3 CCD适应昼夜亮度变化,自动亮度调节,在夜间照度水平低于0.1 Lux或日间照度达到10000 Lux时所产生的视频图像仍为可用视频信号并具有可分辨特性;

③ 图像水平分辨率应在500线以上,垂直分辨率在350线以上;

彩色摄像机也可以使用,但要注意,彩色摄像机的灵敏度通常要比黑白摄像机低4倍左右,这样最大的影响是在晚上,在这种低对比度条件下检测的性能会很差。

5、使用VRAS远程管理软件设置

如果您想通过远程设置管理,使用VRAS软件模块即可。

我们可以通过VRAS软件对Edge2检测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可以设置检测区域的参数以及对检测模块进行各种操作,它为Vantage系统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 远程浏览现场图像,单帧或连续帧两种模式

★ 浏览多个Vantage摄像机的图像

★ 为每台摄像机重新设置检测区域

★ 远程执行系统诊断

★ 远程获得交通统计数据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采用闪存的方式可以将参数设置存储起来,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即使有意外断电的情况也不会带来损失!

另外,如果您想用Edge2模块再采集一些交通数据,也没有问题,不必更换硬件,只需用我们提供的VSU软件模块将Express数据采集程序写入到Flash闪存中即可,非常方便!

五、Edge2硬件特点及技术指标

1、主要功能及特点

① 双路视频输入;

② 每路摄像机图像能够设置24个检测区域;

③ 每个Edge2具有4个通道输出,通过增加扩展模块,可以设置多达24个的通道输出;

④ 检测区域之间可以设置成“And”逻辑功能,来提供联合控制;

⑤ 每一个检测区域当有车辆存在时,可以持续输出一个存在信号;

⑥ 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设置及状态监控;

⑦ 采用FLASH闪存存储,使处理器具有编程能力,并能够实现多种应用;

⑧ 通过串口进行软件升级,不需要修改硬件,同时增加了用于储存数据的FLASH存储空间;

⑨ 易于操作的主菜单接口界面,使系统设置或维护不需要电脑即可完成;

2、接口指标

① 输入:BNC视频输入,RS170(NTSC),CCIR(PAL)

② 输出:BNC视频输出,RS170(NTSC),CCIR(PAL)

③ 75 Ohm或Hi-Z视频输入端口

④ USB型鼠标接口

⑤ DB9针RS232接口

⑥ RJ45与扩展模块连接接口

3、工作环境

① 环境温度:-37℃~+74℃

② 环境湿度:0%~95%,无冷凝

③ 电源:12VDC或24VDC(490/280mA)

六、感应式路口控制系统组成

Vantage视频车辆检测器是感应式路口控制系统的感应部分,在本方案中就不再论述信号灯控制机及摄像机等系统部件。Edge2模块可应用于单点路口控制、线控及面控系统中,实现感应式或自适应式控制,能够完美的与SCOOT、SCATS等系统无缝整合!

需要将Vantage Edge2集成到信号灯控制机中,Edge2模块适用于多种型号控制机,如170、TS-

1、TS-2、2070、ATC等。一般只需将Edge2模块直接插入到信号灯控制机内相应的位置即可,非常方便。

1、系统部件组成

① Vantage Edge2视频检测模块(双路视频输入)

② Vantage Intersection十字路口控制专用软件(固化在Edge2中)

③ Vantage Remote Access System(VRAS)远程管理软件

④ 符合要求的摄像机

⑤ 感应式信号灯控制机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6

关键词:智能电力检测仪 硬件 软件 抗干扰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01

由于电力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以及用电负荷的大量增加,负荷容量日益呈现出冲击性、不对称性、非线性等特征,导致电流波形、电网电压畸变发生的概率增大,电网频率在 50 Hz 上下波动。当前,传统的电力监测仪表已渐渐滞后于系统性能发展的要求,具有高精度、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电力检测仪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则是保证智能电力检测仪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

1 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特征

智能电力监测仪,是指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化仪器,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和检测功能。与传统电力监测仪相比,它具有高精密度、高稳定性、高灵敏度、线性动态范围大等特征,呈现出一系列传统电力检测仪所不具备的优点,诸如多功能、容易智能化、低功耗、小体积、精密结构等。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效、快速发展,智能电力监测仪的智能化、高精度的优势日益明显。因此,要实现电能质量合理、高效、准确的监测,智能电力监测仪是最合适的方案,也是当前电力监测装置发展的新方向。

2 智能电力检测仪系统干扰的因素

电网中负荷是不断变化的,加上大型设备的投入与切除,以致电网时常发生剧烈波动。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大量增加的非线性负荷,导致电网中产生的干扰现象日益频繁,呈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干扰破坏智能电力监测仪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较多,总结有如下因素:

2.1 电网谐波干扰

谐波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谐波电流源,当非线性负载上被施加正弦波(基波)电压时,负载上的电流为非正弦电波,这样的负载就成了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源。同样,当电网中投入与切除电力电子设备或大功率的动力设备工作时,都将使电网产生高次谐波,电源电压的剧烈波动和波形畸变,而谐波的波形畸变有能导致设备的误动误判。

2.2 信号传输引起的干扰

传统概念认为干扰是因电磁场受外界干扰产生的,而不是从电缆编织网“漏进去的”。干扰感应电流Ig是在电缆外屏蔽层上产生的,并在电缆外屏蔽层“纵向电阻(阻抗)”上形成感应电动势Vg,Vg通过75 Ω匹配负载的电缆两端形成回路。如果输电电缆过长和阻抗不相匹配,会引起过长的回路和波形发生畸变,与视频信号混在一起,形成视频干扰的现象,则会增加测量误差的可能性。

2.3 系统电源回路的脉冲干扰

220 V的交流电源是装置的控制电源。当附近有切除感性负载或有投入大型负载时,交流电源上将会引起的波动较大。控制系统的供电会因电机的启停、大功率开关的通断、电焊等因素而变得不正常。这种干扰对微机系统正常运行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因电源干扰导致微微处理器系统出现错误比例占总错误的80%。

2.4 空间干扰

这种干扰主要指电磁场在壳体、导线、线路上的辐射、吸收和解调,通过电磁波的发射,利用周围的可控硅逆变电源、电气设备发射机等外部和内部系统,发出磁干扰和电干扰,导致微处理器不能正常

工作。

3 智能电力检测仪系统抗干扰的对策

为了抑制电网干扰所造成稳压的波动,可以采取硬件和软件两种抗干扰设施,一般来说,硬件设施是第一道防线,软件设施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因为只有硬件消除绝大多数干扰,软件干扰设施中的CPU 才能正常工作,为保证系统工作效率和实时性,要硬件和软件抗干扰设施相结合。

3.1 硬件抗干扰措施

(1)为减少共模干扰,输入方式上可采用双层屏蔽浮地方式。(2)确保“数字地”与“模拟地”能够正确的处理。数字电路是非线性的,电流冲击因逻辑门的开关而产生,以致其在数字地上较为强烈高频扰动,因此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别与电源端底线相连,不能有共同环路或者路径,且只应单点连接;系统内部的噪声耦合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良好的接地的方法来抑制;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布置线路时应将尽量使用的加粗接地线。(3)干扰源频带的敏感性方面,可通过选用有源低通滤波器和无源RC 滤波电路方法来在降低系统干扰源频带的敏感性。(4)在电路板的计阶段,要保证合理、正确布线,尽量使用短而粗高频线的方式布线来降低对DSP硬件系统中最容易出现高频干扰,另外要远离易受干扰的信号线,如模拟信号等。

3.2 软件抗干扰措施

(1)我们可以运用单字节如NOP空指令命令,在程序关键的位置插入,就能让在程序区偏移的程序步入正途。除了单字节,双字节指令也可同样操作,可使后面的指令串联在一起。保证了程序的稳定,这样可以防止指令不易受外部干扰,即使有也不影响其他程序的执行。(2)编译自我检测程序。在一些重要单元内存位置设立标识,这样在程序启动时,可以自我监测,为信息的传送和储存保驾护航。(3)软件陷阱技术和指令冗余技术的运用。二者都是应对程序异常时采用的,软件陷阱技术在表格区或非程序区域异常时,可以阻拦跑飞的程序,通过矫正PC 指针使程序步入正轨。指令冗余技术是在程序区将走飞的程序矫正,如通过NOP指令将后面的指令串联在一起,可以保证指令操作的正确执行。而LJMP,RET,LCALL等跳转程序指令同样起着防止外部传输信号的干扰,保证指令安全有效运行的作用。

4 结语

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系统抗干扰的因素很多,该文仅对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若在智能电力检测仪实际运用中采纳上述若干抗干扰建议,将会微处理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能大大提高,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克彦. MCSS51/196 单片机浮点程序和实用程序[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2]饶智芳.电力参数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0.

[3]王飞,李军红,刘铁湘.基于DSP技术的谐波检测仪的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7).

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 篇7

关键词:电气火灾,电气安全,火灾报警,智能监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人均用电量急剧增长, 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 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 1993~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 占火灾总数近30%, 在所有火灾起因中居首位。日本的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八倍多, 但其电气火灾仅占火灾总数的2%~3%。这说明我国电气火灾的发生率偏大, 如果总结防范电气火灾的经验, 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我国的电气火灾是完全可以大幅度减少的。

2005年国家建设部批准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的局部修订条文, 新增加了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规定“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电气火灾防范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探讨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1 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1.1 电气短路

电气短路可分为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一般能够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 该短路电流使过流保护装置动作, 及时切断电源, 较少发生电气火灾。单相接地短路可分为金属性短路和电弧性短路。金属性短路点因高温而熔融, 短路电流大, 线路能产生高温, 通常认为这种短路起火危险大, 其实不然, 因为过流保护装置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短时间内切断电源, 无从起火。后一类短路是由于短路点接触不良、未被焊死而迸发电弧或电火花, 它的短路电流不大, 过流保护装置一般不会动作, 而电弧则持续存在, 其局部温度可高达二三千摄氏度, 很易引燃任何可燃物, 而且电弧的维持电压低压20V时仍可使用电弧连续稳定存在, 难以熄灭, 这种短路电弧常成为电气火灾的点火源。1997年中国消防协会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年会纪要中提出这类接地电弧性短路起火占短路起火的50%以上。

1.2 绝缘电阻下降

电线产生短路或漏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导线绝缘层的绝缘性能丧失或部分丧失。

电气线路运行时间长, 过负荷运行和敷设的工作环境选择不当, 均会加快绝缘老化。

导线的质量影响其老化速度, 很多不正规生产研究使用劣质材料制作线芯, 结果是导线电阻远远大于相同长度合格导线的电阻, 这种劣质线芯导线工作时发热量大、温度高、加速了绝缘老化。还有一些厂家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生产出的导线与合格导线表面上无差异, 但使用不久就会开裂、发黑、分解, 绝缘能力下降甚至消失。

绝缘材料老化会引起绝缘电阻下降, 漏电电流增加, 并导致电气设备、导线温度过高, 形成火源。此外, 绝缘材料严重老化, 很容易被击穿, 造成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

1.3 线路过电流

当增加用电设备或线路截面设计过小时, 在日常运行中会出现过电流现象。长时间过电流会使电气设备、导线温度升高, 加速绝缘材料老化, 绝缘电阻下降, 也可能引起绝缘材料熔融。

当线路因过电流使绝缘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绝缘老化加速使绝缘水平降至规定值以下, 如果没有外因触发, 短路一般还不会发生。如果在外因触发, 如雷电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邻近大功率设备的操作过电压, 以及变电所高电压侧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等, 则在此大幅值过电压冲击下, 老化的绝缘将被击穿而形成电弧短路。过电压转眼消失, 工频短路电弧却能长时间延续, 这是因为电弧的高阻抗限制了短路电流, 使断路器不可能动作。这类过电压多出现在带电导体与地之间, 所以这种短路也多为单相接地短路。

1.4 接触电阻增加

据统计, 在普通的办公建筑中, 电气线路的敷设, 平均每1.5m就有一个接头。当两种导线 (导体) 联接时, 由于金属表面凹凸不平和金属表面被氧化, 总存在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方式有关, 接触越好, 发热越小, 温度越低。

导线连接处受到污染, 如尘埃污染、空气中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的吸附污染、无机膜污染、有机膜污染;铜铝线混接时, 接头处理不当, 发生电化学腐蚀;导线的金属接触面由于长期受到接触压力作用, 日久会产生蠕变, 使接触压力变小;设备振动或开关等启动装置频繁操作, 可引起接头松动, 接触压力减小, 造成接触不良;不良的施工、安装等因素, 都会使接触电阻增加, 成为火灾的隐患。

接触电阻过大会形成局部过热, 也会出现电弧、电火花, 造成潜在点火源。

2 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

分析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 防止电气火灾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两类: (1) 检测配电主回路漏电电流的大小, 防止接地电弧短路; (2) 检测配电主回路工作电流的大小, 防止过电流。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 的局部修订条文中强调要自动检测漏电流、过电流, 当超过规范规定时要切断电源, 进行声光报警, 并报出回路地址、状态。

2.1 系统的组成

该智能监控系统由现场监控器、数据集中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 一台微型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与多台数据集中控制器相连, 数据集中控制器通过二总线与多台现场监控器相连。

现场监控器是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前置部分, 主要功能是对配电回路的漏电电流、三相工作电流进行有效监控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数据集中控制器。当受监控的某一路漏电电流、工作电流超过事先设定预报警值时发出声、光预报警信号;超过事先设定报警值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供电电源, 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能通过二总线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数据集中控制器。

数据集中控制器由微控制器配以大屏幕LCD显示屏或其他外部设备组成, 经过二总线最多可与多个现场监控器进行通信。

2.2 网络化集散监控方案

该智能监控系统采用了现场监控器、数据集中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集散监控方案。现场监控器能够独立工作, 监控单个测点;数据集中控制器能够实现多个现场监控器的分级管理, 构成多级智能监控系统, 实现级间选择性连锁, 并具有存储、显示和打印功能;微型计算机能够监控多个数据集中控制器, 操作方便, 具有友好的显示界面。

2.3 实时监控功能

在数据集中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上, 能够显示指定点配电主回路工作电流和漏电流值, 其中在微型计算机上采用时间历程曲线的方式显示出这些电流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除了能够对配电主回路的运行状况自动进行智能监测外, 还允许操作人员及时掌握电路运行状况, 当发现某点的工作电流值或漏电流值出现异常现象时, 可以通过微型计算机或数据集中控制器远程切断该点的电源。

2.4 过电流保护特性

该智能监控系统应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的三段保护功能。

过电流长延时保护的电流整定值可调、动作时间整定值可调。在电路连续过载的情况下, 能缩短其长延时的动作时间直至瞬时动作, 保护线路不致因热积累而造成过载损伤。智能监控系统采用了定时限短延时保护, 动作电流整定值可调、动作时间整定值可调。当配电主回路中某一相的工作电流达到瞬时脱扣器电流整定值时, 瞬时保护。

2.5 隐患预警策略

在普通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中, 当配电主回路中的漏电流或某一相的工作电流达到整定值时, 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时, 切断了主回路的电源, 不能提前发现故障隐患, 对即将发生的故障不能提前干预, 无法避免。

该智能监控系统采用预报警策略, 当配电主回路中的漏电流或某一相的工作电流达到事先设定的预报警值时, 只发出预报警信号。使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处理配电主回路的异常情况, 避免故障的发生。

2.6 选择性保护

在配电回路中串联的两个或多个现场监控器, 其动作特性的配合应使在给定的范围内出现过电流时, 指定在这个范围动作的现场监控器发出脱扣信号, 而其他现场监控器不动作。避免了下级短路引起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

该监控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单元, 当发生短路故障时, 只有紧靠故障点的断路器处于瞬时保护状态, 其他上级断路器处于定时保护状态, 保证断路器选择性动作。

2.7 显示和存储

在数据集中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上显示指定点或故障发生点的三相电流和漏电流的数值, 能将故障线路地址、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和漏电电流、三相电流值, 以及各种操作试验信号显示并存储。

2.8 现场总线通信

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技术, 快速巡检, 不断地对所有现场监控器、系统布线以及数据集中控制器本身进行故障检测,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9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可以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联, 实现远程切断火灾发生点的非消防负载电源。

3 工程实例

农业大棚智能检测环境系统 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农作物大棚、工厂以及一些大型机械设备,都需要实时掌握工作条件的温度、光照等。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安全性差。随着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1],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2]对一些工业控制[3]系统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与此同时,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而单片机则具有简洁、灵活、快速的控制特点。通过PC机的RS 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现在测控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所以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是基于上位机利用串口通信与单片机环境监控系统设计,由上位机、通信接口和下位机三部分组成。微控制器采用STC89C52[4];光传感器采用TSL2561;温度传感器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 DS18B20[5]。单片机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传输给PC机[6],PC机将获得的数据实时显示在监控画面中,同时实时显示温度曲线和光照曲线。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1 控制模块功能

主控板采用一片STC89C52作为控制器。STC89C52是一个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 KB可反复擦写的FLASH ROM和256 B的RAM。STC89C52性能优越且成本低,非常适合应用于本系统。核心控制模块STC89C52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RS 232串口通信接口传输到上位机,同时,将数据实时显示到LCM12864液晶屏上。当自动判断所采集到的数据高于设定数值时,立即启动相关的蜂鸣器,完成报警功能。

1.2 串口通信模块

该模块采用RS 232,它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其特点是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它将单片机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上位机中,实现远程监控。

1.3 光采集模块

TSL2561是TAO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速、低功耗、宽量程、可编程、灵活配置的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它是光-数字转换器,单片机通过I2C总线从TSL2561内部获得CH0和CH1通道的数值,通过软件计算,将所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lux的光学单位,最后将光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光强算法如下:

For 0 < CH1/CH0 _ 0.52 Lux = 0.0315 _ CH0-0.0593 _ CH0 _ ((CH1/CH0)1.4)

For 0.52 < CH1/CH0 _ 0.65 Lux = 0.0229 _ CH0-0.0291 _ CH1

For 0.65 < CH1/CH0 _ 0.80 Lux = 0.0157 _ CH0- 0.0180 _ CH1

For 0.80 < CH1/CH0 _ 1.30 Lux = 0.00338 _ CH0-0.00260 _ CH1

For CH1/CH0 > 1.30 Lux = 0

1.4 温度采集模块

DS18B20是数字温度传感器,它提供9位二进制温度读数,其为单线结构,信息经由单线接口送入DS18B20或输出DS18B20。在该设计中,可以自行设置高温警报数值上限,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启动蜂鸣器,提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1.5 显示模块

该显示模块采用LCM12864液晶显示,其模块内置字库,链接方便,显示质量高,且成本低。它主要显示系统光强信息和温度信息的采集,以及定时器计数值,以便系统的整体调试和现场观看。

1.6 串口软件模块

在VC 6.0下,采用其自带的MSComm控件,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利用RS 232实现数据的接收。在此,选择com1口,波特率为9 600 b/s,以二进制方式检取数据,

主要代码如下:

m_ctrlComm.SetCommPort(1); //选择com1

m_ctrlComm.SetSettings("9600,n,8,1"); //波特率9 600 b/s,无校验,8个数据位,1停止位

m_ctrlComm.SetInputModel(1); //1表示以二进制方式检取数据

1.7 数据存储模块

在完成数据接收之后,就要将数据存储到Access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变量与接收的数据完全对应。在Access 2000中创建数据库biao.Mdb,添加对ODBC数据库的支持, 在项目stdafx.h文件中添#include<afxdb.h>,完成ODBC类的加入。采用ODBC访问Access 2000数据库, 存储速度快,内存消耗少,操作简单。

1.8 上位机数据读取和曲线显示模块

通过软件VC 6.0编程,将采集到的数据在PC机上进行曲线显示。本模块采用VC 6.0自带的teechart8控件编写,此控件具有很好的绘制实时曲线功能,操作简单。 上位机检测界面如图2所示。

2 系统软件设计

该设计中单片机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Keil公司开发的μVision 4编译器用C语言编写[7],主要包括光强采集、温度采集、液晶显示,以及串口发送模块程序[8]。上位机部分在VC 6.0环境下,通过VC++语言进行编写[9],其中包括串口通信、数据库保存和曲线绘制模块[10]。上、下位机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图4所示。

3 结 语

本文基于STC89C52,在VC 6.0的环境下提供了一种农业大棚光照与温度检测系统。其光传感器TSL2561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均是高精度测量传感器,是一个具有高精度、远程监控的检测系统。上位机界面为友好的动态曲线观测,可供用户方便地查看和记录数据。同时,本设计的下位机还可以实现多点测控,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性价比高,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1]刘湘涛.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沈红卫.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与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方案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14(1):144-146.

[4]潘永雄.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

[5]黄河.基于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温度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30(4):278-280.

[6]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7]龚运新.单片机C语言开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9]孙鑫.VC++深入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研究 篇9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信网络及其IT支撑系统已成为国家的基础公共设施之一, 网络与信息安全则成为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安全智能化核查、安全集中监控, 无疑是现阶段IT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运营商IT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维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组织、运作、技术等多个层面综合考虑。其中最关键、最基本的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及时发现安全事件, 即对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实现日常化、流程化的集中安全监控。建设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 将为重要业务系统的安全监控提供技术支撑手段, 实现7×24小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集中监控。

2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

为监控网内的攻击事件, 传统上一般采用部署入侵检测系统的方法。入侵检测系统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 在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内部署信息采集点,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 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但这种方式存在较大不足, 一是会存在大量的误报, 二是攻击最终是否成功、系统无法判断, 从而有可能产生大量的无用告警信息, 因此需要监控人员掌握较全面的安全知识才能对告警进行分析排查。在业务系统众多、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 显然无法满足安全集中化监控的要求和系统业务运行安全的需要。为此我们研发了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

2.1 系统总体架构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分为安全对象层、协议服务层、数据采集层、安全事件处理层以及数据发布层等几层。

安全对象层是指系统原有配备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的安全基础防范手段, 这些系统为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提供安全日志。协议服务层根据现有系统端口、服务开放情况, 通过SNMP、SYS-LOG等标准协议上传所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层实现数据的采集功能, 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通过在被监控系统内机器上部署的脚本, 采集系统中重要设备的变更信息 (端口、线程等) 和状态信息 (进程、日志、负载等) 。安全事件处理层主要对数据采集层上报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发布层将安全事件分析处理的结果进行统一展现, 发布实时告警或安全事件的定期统计情况, 并提供界面让用户对告警规则进行管理, 从而影响安全事件处理层。

作为WAP、彩信等重要业务系统的支撑系统,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自身的安全性是首先应该考虑的, 不应引入新的安全问题, 换言之, 该系统不能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此, 在数据采集层我们采用了“本地生成数据—远程上传—核查系统分析”的方式, 即在业务系统内的生产终端上部署采集脚本, 维护人员在采集脚本中输入需要采集的设备IP、用户名、密码, 脚本自动到各个业务系统生产设备上采集相关数据, 所采集数据经格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ftp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到智能化核查系统, 系统分析后生成告警。

2.2 系统实现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对重要主机系统进行变更与状态的自动核查, 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审计, 进一步提高对重要网络、重要主机的安全监控能力, 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问题, 保障重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这里我们通过系统变更核查与系统状态核查来实现安全的自动核查。

(1) 系统变更安全核查。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根据安全策略对被管主机系统指定的文件或网络配置进行读取, 并根据策略要求生成系统安全基线, 通过定时或实时获取被管主机监控数据的当前状态值, 与安全基线进行比较核查, 发现数据偏离, 同时根据响应规则将偏离状态通过告警、邮件等方式告知管理员。

在信息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下,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根据用户制定的安全策略对指定的文件或网络配置 (端口、进程) 进行读取, 并根据策略要求生成相应的基线状态值 (文件属性、文件内容、哈希值等) 。用户通过定制变更检查任务, 定时获取受监控主机的当前状态值, 与基线状态值进行比较, 发现数据偏离, 同时将偏离状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告知管理员。

1) 监控主机系统重要配置文件、目录完整性。根据安全策略, 对文件、目录属性、内容变更进行告警, 显示变更内容, 并提供自动对比结果。

2) 监控主机系统进程、端口状态。根据安全策略, 对进程、端口变更并进行告警, 显示变更内容, 并提供自动对比结果。

也就是说, 当被监控的重要配置文件有任何属性变化、进程数量名称有变化、端口有新的增加或删除时, 都会被记录下来, 产生告警, 并提供变化的情况。

(2) 系统状态安全核查。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根据安全策略对被管主机系统进行定时自动巡检, 并根据策略要求对关键指标、门限等进行核查, 根据分析规则发现安全问题, 同时依据响应规则将安全问题通过告警、邮件等方式告知管理员。

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根据用户制定的安全策略对指定的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读取, 并根据告警规则进行状态门限、关键字等进行审核。用户通过定制状态巡检任务, 定时获取、保存受监控主机的当前状态值, 根据告警规则进行分析, 发现异常状态, 同时将状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告知管理员。

1) 根据安全策略, 对性能、负载是否触发门限进行核查, 发现问题并进行告警, 同时保存原始巡检结果。在这里, 我们对CPU、内存、磁盘空间进行了监控。

2) 根据安全策略, 对进程、文件系统、日志进行关键字核查, 发现问题并进行告警, 同时保存原始巡检结果。在这里, 进程中的“java”、磁盘镜像中的“need”、messages文件中的“fault”、“error”等关键字被监控。

3) 根据安全策略, 对登录、访问情况进行审计, 发现问题并进行告警, 同时保存原始巡检结果。外网登录的IP地址、非法帐号等内容则会被监控起来。

(3) 系统优点

1) 系统降低了安全监控对监控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网络与信息安全涉及的知识较多, 包括操作系统、网络设备、数据库等方面, 监控人员根据传统获取的告警信息很难简单判断出是否发生了安全事件。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将安全专家的知识转化为安全策略, 通过发布策略实现安全事件的发现与处理, 大大降低了对安全监控人员的要求。

2) 系统提高了安全事件发现的及时性。系统维护人员一般根据作业计划开展例行的安全核查, 往往周期较长。在系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 维护人员多采用抽查方式, 难以覆盖所有设备。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将安全核查操作改为系统自动进行, 可大大提高核查的频度和覆盖广度, 从而提高安全事件发现的及时性。

3) 系统未引入新的安全隐患。系统通过业务系统实施数据采集并上传的方式, 不存储业务系统的帐号口令, 不自行登录业务系统, 严格控制新建系统对现有系统的影响, 未引入新的安全隐患。

4) 系统配置灵活。系统管理人员根据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和现有安全威胁, 可灵活配置系统自动核查策略, 增加或删减核查项目, 配置灵活。

3 结束语

入侵正以更复杂多变的形式更多更快地发生, 入侵的活动变得复杂而又难以捉摸。系统运行面临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多, 单纯依靠基础安全防护手段显然无法满足系统安全防护和安全监控的需要。安全智能化核查系统通过对重要系统的变更核查与状态核查, 将安全专业人员的知识转化为智能化系统, 实现了对系统运行的严密监控, 能在最短时间内感知系统受到的安全攻击, 从技术角度大大提高了相关系统的安全性, 减少了这些重要系统的安全损失。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10

电脑又称计算机,顾名思义最初的计算机———ENIAC的主要用途便是运算大型算式,当计算机从工业的用途转向公司乃至家庭的使用,那繁琐复杂的操作手段便渐渐简化,直到现在图形操作系统的诞生。

1. 智能手机

1.1 安卓(android)系统

智能手机起源有人说是诺基亚,也有人说是摩托罗拉,归根究底实在难以考证。但如果说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智能系统,莫过于安卓系统。

安卓系统是由Google公司与开放手机联盟基于Linux系统研发的拥有开源引擎的智能操作系统,主要运用于移动设备,到了如今已经更新了好几代的版本。

安卓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系统的开放性,由于使用的是开源引擎,所以安卓系统允许任何第三方厂商(个人)在安卓系统上开发应用程序,这为用户带来更加便利而且快捷的体验。然而安卓系统的优越性也正是它最为致命的缺陷,开源引擎虽然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操作体验,与此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带来了“崭露头角”的“舞台”,比如2014年的“超级手机病毒”事件,它是通过一个网页导向消耗了安卓用户流量然后读取用户手机内通讯录并将这个网址通过用户的通讯录群发出去,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蔓延,严重破坏了网络安全。

1.2 i OS系统

目前在世界上与安卓手机各占半壁江山的手机便是苹果公司研发的Iphone手机,它所搭载的系统是由苹果公司自行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i OS,与android系统不同,i OS系统虽然支持第三方厂商开发应用程序,然而i OS系统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管控是出了名的严格。首先便是i OS系统中应用程序的下载,正常的Iphone手机如果想要获得应用程序,必须从官方的应用商店进行购买与使用,i OS系统并没有第三方的软件市场,而且应用程序的发布必须受到苹果公司的审核才能正常上架。其次,i OS系统是闭源的操作系统,所以除开一些非法的破解外,正常用户是无法对i OS系统的本体架构进行修改,这确保了系统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也让用户获得更加流畅的用户体验,,手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言而喻。

难道,i OS系统就是如此的无懈可击吗?

很遗憾,并不是如此,i OS目前最大的敌人便是用户。由于苹果公司对于Iphone应用程序严格的把控,导致这部手机变得“很不自由”,有些用户想让自己的手机变得个性化一点,有些用户想要让应用程序更多一点,更有甚者想要免费使用应用商城的收费应用……于是名为“越狱”的破解方式便油然而生。它可以让i OS系统框架更利于用户的修改,也可以让应用商城彻底免费,将用户从闭源系统中彻底解放出来。

那难道原i OS系统就没有问题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2014年在众多苹果设备中爆发了一场名为“Wire Lurkerer”的病毒风暴,无论用户是否有“越狱”均难以避免被感染的风险。这病毒主要以计算机为宿主,一旦有Iphone之类的苹果产品连接上,病毒便可以窃取用户手机内的个人信息、在后台下载恶意软件,并且能完成自我更新,对许多用户带来了许多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么为何这股“病毒”也会影响到i OS这面“闭源墙”内的用户呢?

原因出在苹果公司的监管上,对于开发应用,苹果公司放宽了一些企业的监督,为他们的软件上加入了一个类似“白名单”的数字ID,使得这些企业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更容易地发布出去,这便给了黑客们钻了空子,他们通过伪造“白名单”的数字ID,让自己下过套的应用程序堂而皇之地摆在苹果官方的应用商城之中,而用户出于对i OS以及苹果商城的信任,毫无防备地成为了“盘中餐”。可以说i OS系统这次是栽在了对于自己以及别人的过分信任。

2. 计算机

1.Windows操作系统

如果说到电脑的话,最初运用于家用个人电脑上所搭载的便是Dos系统,它的功能针对性极强,可以直接下达作用于计算机的工作指令。然而Dos系统的难以上手性,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是不利的,出于用户的需求,Microsoft公司便在1985年开发了第一代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1.0,正式开始Windows图形操作系统的旅程。

说起电脑的操作系统,Windows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哥,便捷、美观、简易便是对它最好的诠释,不得不说,计算机的全民普及Windows功不可没。直到现在Windows操作系统一直在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革新而更新,然而自从Windows诞生伊始便开始与病毒以及黑客进行斗争,这是病毒与计算机之间长久以来的恩怨。

便捷性与泛用性,一直以来是计算机的优势,由于计算机的优越性,它也可用于破坏他人计算机,窃取他人的信息,不法分子便可以通过专研计算机的技术,让计算机成为操作平台,开发出针对多平台的病毒文件,以之前所提到的android系统与i OS系统为例子,针对两种智能手机系统的病毒,均是由计算机编程所诞生的产物。

最初计算机是互联网的载体,是它让世界串连成一个集合,不同国籍的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更加加速了计算机黑客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的发展,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当出现新的病毒时,安全手段才会进行革新,而这些病毒,有的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有的甚至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人员自己留的后门,于是在操作系统发布后均会有大量的后续更新来完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但是无论怎么去填补,病毒技术始终走在安全技术之前,而这些安全技术也正应验了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管安全技术始终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处于被动,但它的存在决不是多余,它们依然在时刻保护着用户的信息安全。

3. 结语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再坚固的锁总会有打开的它的钥匙,面对日益严峻的信息技术安全隐患,身为用户的我们应当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以及财产的损失,这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的是人类的欲望来达成他们的目的,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才会给人类的未来带来欢乐,正如文中我所说的那样,尽管安全技术始终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处于被动,但它的存在决不是多余,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摘要: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各种高端的信息技术走向了千家万户。然而这些高新技术为人们带来便捷体验,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隐患。在信息发展飞速的年代,黑客、病毒等高智商犯罪手段也在与日俱增。

关键词:安卓系统,iOS系统,Windows系统,病毒

参考文献

[1]聂远铭、丘平,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操作系统教程(第三版)》陆松年主编

[3]陈向群、杨芙清.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史瑨,网络手机病毒未雨绸缪,软件世界,2006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 篇11

关键词:语音控制 安全保障 蓝牙 车用系统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07-02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简单的控制操作机器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欲望,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让机器理解人类的语言,以及实现人机交互成为新的研究内容。对用户来说,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当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同时,使人们在车内的时间也可以产生许多的综合效益,将成为未来汽车厂商竞争的焦点。依靠大量物理按钮的传统车载终端无疑分散了驾驶者的注意力,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语音识别技术被日渐应用在汽车上来实现一些智能操作。使车主“只动嘴不动手”的车载语音识别技术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笔者创造性地提出基于QNX的车机蓝牙无线监控系统,运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蓝牙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体征监测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完成驾驶员与车载终端的无线交互。该方案不仅增强用户操控的便捷性,对于提升汽车品牌人性化方面和行车安全系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方案介绍

1.1 人机交互模块

该模块以蓝牙耳机为载体向车载终端发送请求命令,或主动接收推送信息,以实时监测和显示车辆的运行状态参数。方案采用基于Multi-agent、面向任务的人机交互框架。将人的命令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转换为汽车ECU控制的信号,使人与车和谐统一起来。蓝牙是实现无线通信的硬件基础。该方案采用的是ROK101007/1模块,支持USB、UART和IIC,具有声音和数据传输功能,符合蓝牙1.1版本并通过了FCC/ETST认证。

1.2 传感器模块

该方案采用的是MEMS传感器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相结合的传感器监测技术。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型传感器,将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微电子与机械系统的一体化,其体积和能耗小,可实现许多全新的功能,便于大批量和高精度生产,单件成本低,易构成大规模和多功能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传感信号为波长调制,测量信号不受光源起伏、光纤弯曲损耗等的影响,是实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理想选择。

根据两种传感器的特点,在驾驶座椅背上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以对驾驶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在汽车中控方向盘、底盘安装MEMS传感器,对汽车行驶状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可以说,该模块给驾驶者和车辆提供了全面的保护,大大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性。

1.3 语音识别模块

识别系统本身由训练和识别两个部分组成:训练就是建模的过程,预先分析出语音特征参数,制作成语音模板存放在语音参数库中;识别过程就是把得到的语音参数通过处理与库中已知参数模板作对比,采用判决方法找到最接近语音特征的模板,就可得到识别结果。这一过程由固定在车载终端中的微型计算机实现,计算机中存储有语音数据库,并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

鉴于语音识别技术还不够成熟,同时驾驶环境复杂,这个模块多用于对驾驶者对汽车非的驾驶性操作,不仅使驾驶更加智能高效,还可以大大减少非驾驶性操作对驾驶者的影响,使驾驶者更能全身心投入到驾驶中,极大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信号切换模块

该模块完全通过蓝牙、车载终端和手机之间的信号传递实现,通过按下蓝牙耳机上的控制按钮,蓝牙会向车载终端发送断开连接的请求,车载终端在接收到信号后自动断开与蓝牙耳机的连接,同时内部的智能连接系统控制驾驶者的手机与蓝牙耳机建立连接,此时驾驶者便可以实现对手机的语音操控。这一模块完全虚拟化数字化,体现了未来驾驶操作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2 工作流程简介

此方案采用模块化的工作方式。布置在汽车座椅后背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布置在汽车中控方向盘、底盘的MEMS传感器对汽车行驶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驾驶员通过车内蓝牙耳机和人机交互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对汽车实行语音控制。

2.1 驾驶者体征及汽车行驶监测

通过安装在座椅后背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车载系统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实时监控驾驶者的呼吸、血流、心跳等生命体征,当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其数值达到监测临界时,车载系统会通过车载音响语音提示+座椅震动提醒驾驶员生命体征出现问题,需停车休息。若此时还没有刹车,车载系统会自动对汽车进行制动,直至驾驶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通过安装在汽车中控方向盘、底盘的MEMS传感器,车载系统可以对汽车行驶状况进行监测,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传感器会迅速将信息传递给车载系统,并通过显示屏报警。通过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的错误应对方案,显示屏上会同时提供驾驶者几条解决建议,驾驶者可通过反馈的信息自行处理。

2.2 蓝牙语音智能控制

通过蓝牙耳机,驾驶者可以建立与车载系统之间的无线连接,并且同时启动语音识别模块,从而通过语音指令代替传统的手动操控,实现开关空调、开关音乐、开关窗户顶棚等非驾驶性操作,保证驾驶者坐在座位上只需对着话筒,按需要发出语音指令,就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语音控制,而驾驶员的注意力仍能专心驾驶,提高驾驶乐趣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

2.3 来电无线接听

该方案通过信号切换模块,使得通过蓝牙接听来电与语音控制车载系统得以共存,当有电话来时,驾驶者通过按下蓝牙耳机上的控制按钮,来进行车载终端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信号切换,便可以无线接听电话,免去了传统接听电话时需要一只手拿手机的麻烦。当电话挂断时,驾驶者可以选择再次按下控制按钮恢复与车载终端的信号连接,也可以保持与手机的信号连接,通过Siri系统来语音控制手机。

2.4 附加功能

2.4.1 车辆自锁及防盗功能

本功能实现携带蓝牙耳机的驾驶员在离开车一定距离后,车载终端接受不到蓝牙信号,车辆会自行落锁,避免忘记关锁,从而有效防盗。

2.4.2 车辆位置监控

该功能建立在车载GPS系统、蓝牙信号传输与其云同步的APP相结合的基础上,驾驶者可通过手机上的配套APP查看汽车所在位置及汽车与人距离的,方便驾驶者在车海中找到自己的爱车。

2.4.3 一键求救

该功能是在与120求救系统互联的前提下,车主可在车辆或人发生事故或不适时按下蓝牙耳机上的求救按钮,车载系统接收到蓝牙信号后向120急救中心发出求救。

参考文献

[1]王淑华.MEMS传感器现状及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11,48(8):516-522.

[2]蔡欢欢.MEMS传感器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J].电子原件与材料,2014,33(5):97-98.

[3]李海涛.基于QNX的车机蓝牙无线监控系统[J].电子与应用,2014,40(2):115-117.

智能网系统信息安全浅谈 篇12

智能网系统信息安全的管理部门为公司网运部,主要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细则、开展定期检查等工作。公司网络支撑中心、各地市区分公司配合进行智能网系统信息安全的管理,主要负责终端维护,账号维护、信息查询等工作。智能网系统的使用部门为公司网络支撑中心智能网网管中心及各地市区分公司。围绕信息安全的定义,我们从六个方面研究我公司智能网信息安全有效措施。

1 账号管理

(1)账号统一由公司网运部负责管理,使用单位需要开通、修改和删除账号时,需向公司网运部提出书面申请,公司网运部审核批准后,由公司网络支撑中心智能网网管中心负责数据制作。公司网络支撑中心智能网网管中心负责维护账号台帐。

(2)账号分类:账号分为系统管理员账号和操作员账号。系统管理员账号具有最高权限,仅用于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例如制作账号、配置参数等工作,不能将系统管理员账号做为系统的操作员账号使用。其余的操作员帐号权限有限,仅可以进行数据查询等有限操作。

(3)账号实名制:为便于管理,本系统采用账号实名制,把信息安全落实到个人。

(4)账号分配:网络支撑中心分配系统管理员组账号;各区分公司分配操作员账号组账号;

(5)各单位账号由各单位账号负责人统一管理,是账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账号必须限定在使用者名单的范围内使用,任何情况下不得泄露给其他人员。如有变更,及时向公司网运部报备。

(6)账号及密码传递过程中必须进行加密处理。

2 密码管理

(1)密码必须保证强度,应该为数字、字母和符合的随机组合,不得为连续数字或与账号相同或者具有可预测的规律性。

(2)密码每季度必须更新一次,5次以内不得设置相同的密码。如果使用人员发生变化,应该立即进行密码更新。

(3)密码修改时应保留密码修改记录备查,包括使用人姓名、修改时间、修改原因等。

3 日志管理

(1)本系统的日志记录包括:操作账户、操作时间、登录IP地址、操作内容和操作是否成功等信息。

(2)任何单位不得对日志信息进行更改和删除。除日志正常维护外,对日志进行的任何操作必须经公司网运部审批后进行。

(3)要定期对日志进行备份归档,确保日志在线至少保存3个月,离线至少保存1年。

4 终端管理

(1)所有终端IP地址必须在网运部备案并由网运部进行访问控制的设置。每个地市区分公司终端不超过3个。

(2)终端必须放置在安全场所,不得与互联网相连。

(3)本系统不提供拨号方式用于外部访问接入。

5 系统信息使用管理

(1)日常工作中只能由智能网网管中心完成网络维护、故障处理和质量跟踪,不得利用本系统查询用户通话记录,不允许将查询原始记录导出或打印。

(2)公司本部相关部门需要使用本系统查询用户通话记录时,必须向公司网运部提出书面申请。省分公司相关部门需要使用本系统查询用户通话记录时,必须向省网运部提出书面申请。地市分公司需要使用本系统查询用户通话记录时,必须向省网运部提出书面申请,不得使用地市账号查询用户通话记录。

查询流程为:由网运部给智能网网管中心下发工单,由智能网网管中心相关人员配合完成,完成后将数据反馈使用单位,双方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公司网络支撑中心负责根据查询工单维护查询记录及交接表。

(3)通过邮件传递查询数据时必须进行加密处理。查询结果使用后不得在计算机上留存。

6 审计管理

(1)公司网运部每季度对系统账号密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账号申请、审批、权限、密码更新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上一篇:资本成本率下一篇:元认知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