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率

2024-05-19

资本成本率(精选6篇)

资本成本率 篇1

企业选择追加筹资组合方案可用两种方法:一是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二是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到底是选择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还是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来进行追加筹资方案的决策呢?本文将通过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假设原有资本成本率在追加筹资后仍然保持不变

例1:XYZ公司拟追加筹资500万元,可供选择的追加筹资方案有A和B两个方案,相关资料见表1,该公司追加筹资方案和原资本结构资料见表2。假设追加筹资后,原有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率不会改变,其他条件均不变。

1. 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分别计算A方案和B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率。

由于A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率高于B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率,故应放弃A方案,选择B方案。

2. 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分别计算A方案和B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由于A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高于B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故应放弃A方案,选择B方案。

二、假设原有个别资本成本率在追加筹资后发生改变

笔者认为,现实中,当企业进行追加筹资后,原筹资方式中长期借款、优先股、普通股等个别资本成本率可能不发生变化,但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2:接例1,假设追加筹资后,原有普通股的个别资本成本率发生改变,其他原有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率不变,即全部普通股按新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率计算其总的资本成本率,而其他原有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率不变。

分析: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与例1相同,即应放弃A方案,而选择B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分别计算追加筹资方案A和方案B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在综合资本成率比较法下,由于B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高于A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故应放弃B方案,选择A方案。

例3:接例1,假设追加筹资后,原有筹资方式中的长期借款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都发生改变。A方案追加长期借款后,原有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提高到8%,其他不变;B方案追加普通股后,原有普通股资本成本率提高到16%,其他不变。

分析: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与例1相同,即应放弃A方案,选择B方案。

接下来,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分别计算追加筹资方案A和方案B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在综合资本成率比较法下,由于B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高于A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故应放弃B方案,选择A方案。

从例2和例3的计算结果来看,当我们改变例1原有的假设条件后,分别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得出的结论与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得出的结论出现了矛盾,这无疑给面临追加筹资的企业决策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采用数学公式对决策结果进行论证

假设原资本结构中各类筹资方式的总规模为C(C1,C2,…,Cn),对应的资本成本率为Ic(Ic1,Ic2,…,Icn);方案A中各类筹资方式的总规模为A(A1,A2,…,An),对应的资本成本率为Ia(Ia1,Ia2,…,Ian);方案B中各类筹资方式的总规模为B(B1,B2,…,Bn),对应的资本成本率为Ib(Ib1,Ib2,…,Ibn)。由于追加筹资的总额相同,故A=B。

1. 假设原有资本成本率不会发生改变。

对比公式3与公式4可知,公式3与公式4的大小取决于第二项中分子的大小,即取决于公式1和公式2的大小。由此可见,在原有资本成本率不会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例1),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2. 假设原有资本成本率会发生改变。

假设A方案条件下,原资本结构对应的资本成本率分别变为Id(Id1,Id2,…,Idn);假设B方案条件下,原资本结构对应的资本成本率分别变为Ie(Ie1,Ie2,…,Ien)。

对比公式5和公式6可知,公式5和公式6的大小不仅受公式1和公式2的大小影响,还受变化后的单项资本成本率影响。由此可见,上述例2和例3的决策中,采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决策结论可能一致,也可能矛盾。

四、结论

1.公司追加筹资后,若原有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率不变,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和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完全一致的。此时,决策者直接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这种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对追加筹资组合方案做出正确决策。

2.公司追加筹资后,若原有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率发生了变化,那么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和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得出的结论可能一致,也可能矛盾,具有偶然性。此时,若采用边际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这种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很可能会导致公司决策错误。为避免决策错误情况的发生,应直接采用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这种相对综合、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公司追加筹资组合方案进行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资本成本率 篇2

目前市场销售中,无故障产品退货是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三者关系不协调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销商售后服务技能较低,不能对售后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客户质量投诉、产品性能故障进行有效的检测、判断和评估,仅凭主观、凭经验来判断是否为退货品。

2、公司没有将月度无故障退货统计参数纳入经销商月度综合考核范畴,管控不严。造成众多经销商在处理无故障退货方面,放任自流,随意性较大。

3、经销商或安装零售商人为制造车主退货或投诉的假象,以骗取更多退货或换货的机会,以达到其个人“目的”(譬如:拿旧款式产品换新款式产品或积压货换新货)。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①、将产品内、外包装拆封;

②、在防盗器接线上剪口子、在报警喇叭、主机上刻划痕等办法;

③、拿走包装里面的礼品、线材、配件等;

4、公司对经销商的销售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不够、对零售安装店的技师安装技术培训不够、对车主的正确使用、操作产品引导的也不够,因此造成了某些无故障退货现象。

5、缺少适配车型的专用款防盗器(新款车型或特殊车型)和倒车雷达,造成部分产品因安装障碍而出现无故障退货现象。

二、无故障退货率的目标:≤8.5%;

三、具体实施计划:

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现象,现暂时拟定以下几种改善措施和计划:

1、给经销商及时、足额配发用于售后服务的检测仪器,以提高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技能,确保对产品性能故障的售后检测工作能落到实处,避免以往凭感觉、凭经验来判断退货品,

2、将月度无故障退货参数纳入经销商月度综合考核范畴,年底作为经销商考核、评审的依据,并定期做好全国各经销商月度无故障退货P图,将相关数据通报给经销商以资鞭策。

3、积极参考行业市场动态,按照客户要求,及时调整好经销商的库存,避免产品不良积压,因特殊原因需要退、换货的产品,需填写《经销商产品退、换货申请表》,经市场部确认后方可进行退、换货。对于退、换货产品,要求经销商完整填写退货清单及故障分析表,由售后部进行核实、统计,拟制报表给市场部,对故障原因分析不属实的经销商由市场部进行通报,并将此不良记录纳入年度经销商考核范畴。

4、通过电话沟通、传真培训资料、发送E—Mail或来公司参加培训等各种方式对经销商的销售人员进行产品专业知识培训、销售技巧培训(产品FAB)及其它相关培训;由研发部编制技师专用安装指导说明书(附带安装线路图、安装程序与步骤、注意事项等)或刻录安装指导光盘;由研发部编制客户使用说明书(附带客户日常使用规程及维修、保养事宜等)或刻录客户使用光盘(附带流行音乐的CD、VCD光碟及产品介绍、使用说明、维修、保养事宜等)。

5、由研发部研发适配车型的专用款防盗器(新款车型或特殊车型)和倒车雷达,避免因安装障碍而造成退货或报损等。

四、实施目的

资本金率下调 篇3

资料显示, 1996年我国出台《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 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 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 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与之对应的是项目法人从银行或资金市场筹措的债务性资金。另外, 还规定主要使用商业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 投资者应将资本金按分年应到位数量存入其主要贷款银行, 且只能用于项目建设, 不得挪作他用, 更不得抽回。有关银行承诺贷款后, 要根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和资本金到位情况分年发放贷款。除外商投资和公益性项目外, 所有项目无论国有非国有, 资本金不到位, 便不能获得贷款, 不能开工建设。

2004年9月, 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第16条规定, 商业银行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应要求其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 从而改变了1996年8月23日以来的不低于20%的规定。

商品房项目35%的资本金率延续至今已经5年,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虽然只是作出资本金率下调的相关决定, 并未公布具体调整幅度, 但已引起社会不小的震动。市场人士对此反应强烈, 很多人认为, 这一举措可以称得上是政府“实质性”的救市措施, 而且与之前的救市措施不同, 这一次救的是开发商。开发商在遇到楼市难得的“小阳春”后, 又将获得“政策输血”, 今年便会“不差钱”。有人则认为由于目前大开发商自有资金较为充裕, 银行授信额度较高, 资金问题相对较好, 但银行出于风险考虑, 对中小开发商的贷款依然较为紧缩。有人认为, 项目资本金率的调整对调动开发商投资积极性有帮助, 但最终仍要受制于整个市场的发展形势, 特别是合适的土地价格。有人认为, 资本金率下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宣告前一阶段长达5年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结束。还有人预测了下调的幅度, 有的认为下调5%较为合适, 有人则认为至少下调10%才会显现出政策的力度。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资本金率下调呢?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房地产业为什么在此次下调之列。此次国务院下调资本金率是和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的。当前, 国内刺激经济、保增长的压力很大。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启动之后, 一季度各地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投资主体筹集自有资金存在一定困难, 成为扩大投资的一个障碍。在拉动消费层面上, 政府采取了刺激房地产、汽车、旅游及家电消费的措施。在出口无法控制的前提下, 想要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 还得靠大宗交易提振经济, 而商品住宅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

2008年市场的低迷对房地产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很多开发商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因价格回落、销售不利等原因, 不少开发商选择减少开工甚至停工, 造成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物业等多个行业出现萎缩。此前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拉动楼市消费的措施, 虽然最近看来取得一定成效, 出现了楼市交易的“小阳春”, 但同时房地产的开发规模却不尽如人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1至3月, 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80亿元, 同比增长4.1%, 但比去年同期回落28.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3422亿元, 同比增长仅3.2%, 比去年同期回落31.5个百分点。这些都将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回暖。

可见, 这次项目资本金率一并下调的房地产业是被赋予重托的。降低商品住房项目资本金比例, 意味着开发商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 可以尽快开工或开发新项目。这样一来, 肯定将拉动就业、减少上游库存, 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而对于解决开发商“钱荒”而言, 也确实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现在, 很多房企都是多个项目同时滚动运作, 降低资本金率能省下一笔不小的数目。假设商品住宅项目资本金率降到30%的话, 以一个总投资额为5亿元的中等楼盘为例, 这一调整将使开发商的自备资金减少2500万元, 资金压力大为减轻。那些某些原本盈利预期不错但却因资本金限制而阻碍开发进程的项目可以最先得到资金支持;另外, 可售房源去化速度更快、即将增加新开工的企业也将受益。随着今后具体政策颁布实施, 将会使大部分开发商渡过资金困境;随着开发商资金得到缓解, 商品房的降价动力也会大为减弱, 有助于房价稳定。因此, 当消息一公布, 就连股票市场中的地产股也是应声而起。4月30日, 部分地产股受到明显的刺激, 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涨幅都在8%以上。

与此同时, 商品住宅资本金率下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 于行业调整不利。此次商品住宅项目资本金率下调会为楼市注入更大的活力, 但同时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管理难度, 如果相关的制度不能进一步规范和切实地执行, 将不利于市场的有序竞争的。而且, 开发商手里“不差钱”, 就有了捂盘惜售的资本, 增强了关于房价的博弈能力, 房价有可能进一步上升。那么, 近来一些地方房价反弹的现象就会成为普遍趋势, 房地产市场又可能回到以前房价快速上升的老路。如此, 之前若干年针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种种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付之东流。因为此轮宏观调控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并未到位, 有专家预测, 如果楼市继续调整, 将会进一步挤掉“泡沫”, 会使整个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那样的话房价还应下调30%, 行业也将会重新洗牌, 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资本状况不良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会倒闭或被大型房地产企业兼并。而资本金比例下调有可能延缓这种有益的调整。

其次, 于金融安全不利。众所周知, 房地产业的资金杠杆率较高, 而开发周期又较长, 很容易给银行带来资产风险。设立资本金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要求提高企业资本金比例, 放松项目资本金比例意味着给银行带来一定的信贷风险。

论一般借款资本化率的计算 篇4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2》及财务会计相关教材中对于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大多表示如下:

每期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至当期末止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累计支出-专门借款累计金额)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资产累计支出超出专门借款部分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1)

而对于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则分两种情况, 如果只占用一笔一般借款, 则资本化率为该一般借款的利率;如果占用两笔或两笔以上的一般借款, 则资本化率为这些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100% (2)

其中, 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当期占用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3)

公式 (2) 存在的问题是, 将一般借款看作了整体, 即无论实际占用了多少都全部计息资本化。笔者认为, 这样描述不够准确。当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一笔以上的一般借款, 在将其予以资本化时, 需要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利率, 即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时应当将实际占用额 (某笔借款的一部分) 计息, 即分子应调整为:所占用一般借款在当期资本化使用期间所发生的利息之和;相应地, 分母应调整为:∑ (所占用的一般借款本金×资本化使用期间占会计期间的比重) 。需要注意的是, 分子和分母的时间单位要配比, 即占用期限与总期限要统一时间单位。

为了详细说明指南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 现举具体数据说明。

二、一般借款不同组合的情况分析

(一) 借款借入时点与到期时点分别晚于建造期开始与结束时点, 且借款期限与建造期限存在交叉重叠。

例:某公司于20X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工期为1年, 即该生产线于20X7年12月31日完工。在20X7年7月1日起有500万元支出占用了一般借款, 另外20X7年10月1日总支出额2000万元中的1000万元也占用了一般借款。一般借款如表1:

确定所占用的这1500万元 (1000万+500万) 的一般借款于20×7年这一会计期间内准予资本化的实际利息。 (见表2)

1. 现行准则的做法的理由:

由于第一笔一般借款的期限是20×6年11月1日至20×8年11月1日, 涵盖了该生产线的建设期, 按照新准则所给公式, 所占用的这一笔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为20×7年这一年的利息, 即1000W×4%.而第二笔一般借款10000W债券是20×7年7月1日发行的, 故这笔占用的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为20×7年半年的利息, 即10000W×5%×6/12, 故利息之和为 (1000W×4%+10000W×5%×6/12) 。再看分母, 是占用的这两笔一般借款在当期的本金之和, 即1000W+10000W×6/12。

2. 笔者的做法的理由:

所占用的500W与1000W的一般借款在当期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1日这两个不同的时点开始投入使用, 从而导致这两笔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实际资本化期间不同, 故应当逐笔分期间计算。在第一期间, 两笔一般借款的实际资本化期间均为半年, 故在计算利息之和时, 均乘以6/12, 相应地, 分母在计算当期本金时, 也均乘以6/12;在第二期间, 两笔一般借款的实际资本化期间均为3个月, 故在计算利息之和时, 均乘以3/12。相应地, 分母在计算当期本金时, 也均乘以3/12。

通过比较得:按照笔者的方法计算出的资本化金额比现行准则的方法多出0.4万元 (24.55W-24.15W) , 多出的这笔金额是由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资本化率的不一致, 分别为4.91%与4.83%。在现行准则的方法中, 由于第一笔借款是在建造期开始之前借入的, 就将建造开始的时点默认为其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这就导致了计算资本化率时, 将其在建造期内所发生的利息全部资本化, 相应的本金也是全部借入款。而笔者计算资本化率的方法呼应了可资本化的条件, 将真正占用一般借款的时点作为第一笔借款的开始资本化时点, 将真正为建造生产线服务的期间内所占用利息费用资本化。

(二) 借款期限涵盖建造期限:

例:某公司于20X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工期为1年, 即该生产线于20X7年12月31日完工。在20X7年7月1日起有500万元支出占用了一般借款, 另外20×7年10月1日总支出额2000万元中的1000万元也占用了一般借款, 一般借款如表3:

确定所占用的这1500万元 (1000万+500万) 的一般借款于20×7年这一会计期间内准予资本化的实际利息。 (见表4)

通过比较得:由于所占用的这两笔一般借款的期限涵盖了建造期的期限, 即实际可资本化的期限为建造期限, 故两种做法确定的资本化金额一致。

(三) 借款借入时点与到期时点分别早于建造期开始与结束时点, 且借款期限与建造期限存在交叉重叠。

例:某公司于20X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工期为1年, 即该生产线于20X7年12月31日完工。在20X7年7月1日起有500万元支出占用了一般借款, 另外20X7年10月1日总支出额2000万元中的1000万元也占用了一般借款, 一般借款如表5:

确定所占用的这1500万元 (1000万+500万) 的一般借款于20X7年这一会计期间内准予资本化的实际利息。

1. 现行准则的做法的理由:

由于第一笔借款在11月1日到期, 故第一笔借款产生利息费用的期限仅有10个月, 故对第一笔借款在分子分母上都相应的乘以10/12。

2. 笔者的做法的理由:

在第一期间, 两笔一般借款的实际资本化期间均为4个月, 故在计算利息之和时, 均乘以4/12。相应地, 分母在计算当期本金时, 也均乘以4/12。占用的一般借款500W在此期间实际为生产线的建造服务期限为4个月, 故其资本化金额为500W×4.91%×4/12。占用的一般借款1000W在这4个月中实际资本化期间为1个月, 故其资本化金额为1000W×4.91%×1/12。在第二期间, 由于第一笔一般借款的期限为20×6年11月1日至20×7年11月1日, 即在建造期离完工还有两个月的时候, 该笔借款到期。因此, 在这两个月的期限内, 所占用的一般借款金额均来自于第二笔一般借款, 故在此期间的资本化率即为第二笔借款的年利率5%。

通过比较得:按照现行准则的做法计算的资本化金额比按笔者的方法多出8.121W (24.6W-16.479W) 。导致这笔多出的金额的根本原因仍然是资本化率的确定, 现行准则的做法, 只给出了一个综合平均利率, 没有分期间考虑, 而笔者的观点, 由于其中一笔借款到期, 所以情形发生了改变, 在11月1日-12月31日这两个月中, 相当于只有一笔一般借款, 故资本化率就等于其利率, 由此可以看出, 笔者的方法, 即划分期间计算资本化率与资本化额, 更为准确。

(四) 建造期期限涵盖借款期限

例:某公司于20X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工期为1年, 即该生产线于20X7年12月31日完工。在20X7年7月1日起有500万元支出占用了一般借款, 另外20X7年10月1日总支出额2000万元中的1000万元也占用了一般借款, 一般借款如表7:

确定所占用的这1500万元 (1000万+500万) 的一般借款于20×7年这一会计期间内准予资本化的实际利息。

1. 现行准则的做法的理由:

因为第一笔借款在11月1日到期, 所以只有5个月的期间产生利息费用, 因此对第一笔借款乘以5/12的时间比重。

2. 笔者的做法的理由:

在第一期间, 两笔一般借款的实际资本化期间均为4个月, 即7月1日-10月31日, 因此在计算利息之和时, 均乘以4/12.分母在计算当期本金时, 也均乘以4/12;在第二期间, 第一笔一般借款在11月1日到期, 故在这两个月的期限内, 所占用的一般借款金额均来自于第二笔一般借款, 此期间的资本化率即为第二笔借款的利率5%。

通过比较得:二者计算出的数额相差8.3 2 1 W (2 4.8 W-16.479W) 。这笔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资本化率的确定, 一是由于现行准则的方法将第一笔借款开始资本化的时点默认为了借入时点, 但此时并不是真正开始占用的时点;二是因为现行准则的方法只计算了一个综合利率, 没有进一步分期间考虑。由此可见, 笔者方法更为合理。

三、结论及改进建议

本文首先对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 改进了计算公式。通过具体实例可以看到, 经优化后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公式更为清晰和简洁表达更为准确, 运用起来更为方便。

本文认为, 在占用的多笔一般借款期限与资产支出期限完全重合的情况下, 可以按照现行准则的方法来做, 因为每个期间的资本化率都相等。但如果占用的多笔一般借款期限与资产支出期限不完全重合时, 就需要分别计算各个期间的“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

另外, 当存在多项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应当按照资产实际支出比例来进行分配一般费用, 而不是以全部发生的利息为权重, 因此本文介绍的做法更加合理、准确。

参考文献

[1]夏鹏.《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J].财会月刊, 2006 (22)

[2]官连文.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中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的探讨[J].财税统计, 2015.2

[3]袁丽杰.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天津经济, 2010.4

资本成本率 篇5

Collier (1998) 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资本, 前者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搭便车以及协调失灵等问题;后者强调政府也是创造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主体。而World Bank (2001) 将社会资本从功能上分为三个大类:“粘接型社会资本 (bonding social capital) ", 是指将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商业伙伴等主体联系起来的强关系, 它主要存在于地理上相近的主体之中;“桥接型社会资本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 是指将不同种族或职业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弱联系, 或者是指将经济或政治地位相近的人之间的水平型联系 (horizontal connections) ;连接型社会资本 (linking social capital) , 是指贫困人口与在正式部门有影响力的人之间的联系, 或者是存在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或者组织内与组织外的人之间的垂直型联系 (vertical connections) 。

在本文看来, 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为:以个人与他人的信任关系、互惠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具有规范性质的社会关系网络属性的资本形式, 这种资本能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行为目的上的便利和收益。继而从脱贫的视角出发, 研究社会资本对贷款偿还率的影响, 其主要群体是以农户为代表的贫困人口, 通过扩大他们的社会网络, 提供异质性社会交往的机会, 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机会, 构筑共同的信任体系与协作规范, 即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来进行脱贫。同时, 社会资本的增加不仅能够增强贫困人口的合作行为从而改善小额信贷的效率, 而且还能刺激扶贫政策的更新及扶贫力度的深入, 从而为战胜持续贫困做出贡献, 使社会资本兼具经济及民生效益。笔者接下来将逐一分析社会资本影响贷款偿还率的机理。

二、社会资本影响贷款偿还率的机理分析

(一) 增加农户社会资本以构筑信任体系与协作规范的机理分析

一般认为, 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互惠、规范等非正式约束机制来起作用, 对农户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无疑会增进借贷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抑制机会主义倾向, 从而提高金融交易效率, 促进金融发展。本文针对以农户为代表的贫困人口的贷款偿还问题, 则主要是从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偿还机制进行分析的。

小额信贷通常不需传统的担保。对于以农户为代表的贫困人口来说, 极度的贫困导致他们没有物质资本来作为借贷必须的物质担保。而微型金融机构一般是在连带责任原理基础上通过小组借贷方式向农户提供社会担保的。通常情况下, 小组共同从借贷机构那里接替贷款合约的承销、监督和实施的责任, 并相互对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贷款负责, 当其他成员违约时, 他们则有义务为其返还贷款。在这样模式下, 每个成员为了获得后续的贷款都会关注小组成员的还款情况。

社会担保通过对小组成员声誉的影响起作用, 贷款的偿还被小组成员视为维持其在社会地位的重要工具。Goldmark (2OO1) 提出了帮助建立社会担保的方法, 从而使贷款更安全。Van Tassel (1999) 建立了模型和一期博弈以确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最佳的小组借贷合约, 他认为在一定情况下, 以连带责任进行筛选可帮助借款者区分异类借贷者。

已有的研究表明, 社会资本通过其所包含的人际间的信任、社会网络和道德规范等要素, 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用与合作关系、避免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和获取信贷资源等。

(二) 信任与协作体系对贷款偿还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通常情况下, 金融及信贷机构会通过如下方式提高农村小额贷款的及时还款质量——第一, 设立详细的目标市场用户信息记录, 并及时更新, 包括对承贷者的职业、年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等信息进行记录;第二, 在小额贷款管理中, 加强审批过程管理, 包括贷前审查、分组联保、跟踪服务、分级贷款和强制存款等方式;第三, 对贷款客户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促进金融机构活动的开展。而这些方式都需要信贷机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保证。

Davis (1997) 和Barley (2006) 指出, 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组织还可以通过同行惩罚, 诸如公示违约者名单、不给予违约者及违约者家人和朋友未来贷款等方式来监控机会主义行为, 可以提高贷款偿还率。一方面同行监督可以为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小组成员偿付贷款,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贷款偿还率;另一方面, 同行监督还可通过潜在的制裁措施给可能延迟还款的组织成员施加压力, 敦促其尽可能偿还贷款。

然而在笔者看来, 以多样方式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构建农户与信贷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协作关系可以确保高的贷款偿还率, 而社会制裁反而可能降低贷款偿还率。相比前文的几种方式, 信任与协助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不仅节省人力成本和精力, 还能使农户的金融素养提高, 对小额信贷机构产生信任, 认同自己是小额信贷机构的一员, 从而会更乐意去树立合作的公民形象, 减少因为机会主义及道德风险所导致的贷款违约。以信任与协助为基础的社会和谐关系不仅有助于同行监督和同行筛查的过程, 而且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对确保贷款偿还率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而社会制裁则因为对团结、合作、交往等方面产生消极负向影响而导致更低的贷款偿还率。

三、利用社会资本提高农村小额信贷偿还率的思路与途径分析

(一) 利用社会资本将金融资源渗透到贫困群体

对于贫困群体而言, 他们缺乏物质基础, 可以说是没有资本存在, 而社会资本却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再如联保小组模式, 将需求贷款的农户结成小组, 相互帮助, 相互监督。人为地为其拓宽社会关系网络, 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方面易促成组员间的信息分享与合作, 另一方面组员的相互联系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抵押资产。社会关系网络的展开, 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了信任关系和互惠关系, 都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 为其获得金融资源提供了可能。

(二) 利用社会资本增加金融扶贫效力

目前而言, 对农村主要的金融扶贫方式为扶贫贴息贷款。在民族地区农村, 地方政府缺少可支配资金, 扶贫贴息资金的投放主要需要依靠专项资金支持, 加之贴息额的限制, 使得只有有限的贫困户能获得贴息贷款。而资金多为一次性投入, 难以对贫困户持续稳定低提供支持。由于自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 使得农村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综合来看, 要走出贫穷的困境, 农村需要提高自身累积与发展的能力, 以配合金融支持, 增加金融扶贫效力, 这就离不开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

民族地区农村的农民需运用并扩展自身已有潜藏的社会资本, 来改善目前金融支持效力低的状况。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 促进网络内的信息流动, 运用社会资本可以缓解金融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实现互利互惠行为, 促使互惠规范得以实现, 建立起成员间信任关系, 从而减少金融交易成本。并且, 运用社会资本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具有社会关系化的抵押功能, 解决缺乏抵押担保问题。

(三) 普及金融知识, 提高农户金融素养

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作为金融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 对提升农民的金融素养、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有效减少信贷约束, 使穷人受益。因为据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较低、金融知识与技能欠缺的人更容易处于金融排斥状态, 也就是说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参与金融活动的程度, 即金融知识的缺乏更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农户的怀疑心理和反学习性, 影响金融产品的推广和使用。这一点得到了学者的赞同与支持:吴丽霞学者等发现, 民族地区部分农村居民因对金融知识不了解而错失或放弃获得金融支持的机会, 导致自身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排斥。谢丽霞学者提出落实农民信贷权, 提高低收入人口的信贷可及能力, 充分发挥金融在消灭贫困、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社会资本将金融资源向贫困群体渗透、推进金融扶贫效力、普及金融知识以提高农户金融素养, 从内外因方面调动了农户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 通过社会网络的扩大, 使得农户有了更多异质性社会交往的机会, 增强了其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机会, 对于共同的信任体系与协作规范的构建与完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借贷机构与贫困人口之间的信任体系建立, 可以为农户增加更多的社会资本 (以小额信贷为主) 以进行脱贫, 从而也可以增强贫困人口的义务感、责任意识及合作行为, 改善小额信贷的还款效率, 推动扶贫政策的纵深发展, 促使更多扶贫金融项目的出现, 从而战胜持续贫困。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 各国都致力于扶贫工作, 消除贫困成为当前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突出问题。在我国进入扶贫开发的新阶段后, 提出要实现“两不愁, 三保障[两不愁, 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的扶贫目标, 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利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进行扶贫开发的效应在日益降低, 而通过扩大农户的社会网络, 提供异质性社会交往的机会, 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机会, 构筑共同的信任体系与协作规范, 即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来进行脱贫, 成为了扶贫新的开拓方向。社会资本能够增强贫困人口的合作行为, 改善小额信贷的效率, 提高扶贫政策, 进而对于战胜持续贫困, 增强扶贫项目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资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

参考文献

[1]熊芳.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研究—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和经验[M].科学出版社, 2014.

[2]熊芳, 潘跃.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统计学分析——基于对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的调研数据[J].金融发展研究.2014 (02)

[3]熊芳, 龚萍, 马志峰.经营能力对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3 (01) .

[4]Ahlin, C, &Townsend, R.M. (2007) .Using repayment data to test across models of joint liability lending.The Economic Journal, 117, F11–F51.

[5]Aiken, LS, &West, S.G. (1991) .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Newbury Park, CA:Sage.

资本成本率 篇6

借款费用准则首次提出了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并明确规定:企业发生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有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一、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认

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下同)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一般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转移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是指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资产而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二)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的资本化金额=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当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100%。

(三)一般借款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应当根据每笔资产支出金额占用期间来计算确定。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公式中的“每笔资产支出占用的天数”是指发生在资产上的支出所应承担借款费用的时间长度。“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是指计算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的会计期间的长度。上述时间长度一般应以天计算,有时考虑到资产支出发生笔数较多,而且发生比较均衡,也可以月数计算。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月初资产支出余额×当月资产支出算术平均数)/会计期间涵盖的月数]。

在建造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且该借款的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应予以资本化。对于一般借款,由于其在用途上的非专用性、占用形态上的多样性,决定了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一般借款、如何计量、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量和资本化金额是比较困难的。从会计准则的要求讲,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其相应的借款费用才能够资本化。

二、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率的计量

企业在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如果专门借款资金不足,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或者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并没有借入专门借款,而占用的都是一般借款资金,则应以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为基础计算所占用的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如果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只占用了一笔一般借款,那么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就是该笔一般借款的利率;如果占用了两笔或两笔以上的一般借款,那么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就应按上述公式计算。

(一)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如果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并且每期资产支出的时间都在每年或每半年年初发生的,一般借款资本化率就要区别一般借款是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开始建造之前还是之后借入的。如果是在资产建造之前借入的一般借款,那么计算出来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每年没有差异,都会相同。

例: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办公楼于2008年6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利率6%,期限3年;另外A公司有两笔一般借款:第一笔是2006年12月1日借入2 000万元,借款利率6%,期限3年;第二笔2006年1月1日借入10 000万元,借款利率8%,期限5年。假定A公司专门借款的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公司按年计算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均相同。公司为建造该办公楼的支出金额如下表所示:

计算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

2007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 000×180/360=1 000(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年)=(2 000×6%+10 000×8%)÷(2 000+10 000)×100%=7.67%

2007年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1 000×7.67%=76.70(万元)

2008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 000+1 500)×180/360=1 750(万元)

则2008年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1 750×7.67%=134.23(万元)

本例中按年计算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而且一般借款是在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之前借入的,所以“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为一般借款在资产建造期间整个会计年度的利息,而不按其动用一般借款的时间来计算;同时“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也不按动用一般借款的时间来加权平均计算。

但如果一般借款是在资产建造之后借入的,计算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时就应按其借入款项的时间计算。如果第二笔借款是2007年7月1日借入的,则第二笔一般借款是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建造后借入的,其2007年“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应按照其借入的时间加权平均计算其利息(1 500×8%×180/360)。

(二)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按月计算。如果一般借款按月计算利息的资本化金额时,则应从动用一般借款时按月计算一般借款超过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数,从而计算其利息资本化的金额。此时,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率按“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计算,但“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应根据一般借款的借款时间及计算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的方法而定:1.如果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而且借款时间是发生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之前或同时的,则“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即为一般借款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当期的全年利息,而不是按建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动用一般借款的时间来计算。如果一般借款时间是发生在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建造之后,则“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应按照一般借款借入的时间加权平均计算其实际利息。2.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按月计算,而且资产支出的时间不是发生在期初时,则“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按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支出的时间计算其加权平均数。

上一篇:数学练习设计有讲究论文下一篇:智能安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