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2024-07-05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共8篇)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1

本刊讯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 四川通信业在全力恢复保障通信的同时, 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也紧急行动起来, 在灾区提供了欠费不停机、报平安电话、手机充电站等多项抢险救灾应急服务举措, 架起生命救援的绿色信息通道, 充分彰显了通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在灾区设立现场应急服务点。在营业厅、受灾群众聚集地等提供现场服务, 主要服务内容有免费电话报平安、免费充电、免费补卡及免费提供矿泉水等。

二是启动对雅安灾区用户免停机服务。为方便灾区通信, 在抗震抢险期间, 对雅安芦山、宝兴、天全用户的国内语音和短信免收通信费, 为雅安所有停机用户重新开通通信服务;启动了对雅安灾区用户免停机服务, 保证用户与亲友保持通信畅通。同时, 为政府、军队、武警、医护人员等抢险救灾人员救灾期间漫游到雅安的国内电话费用进行减免。

三是开通爱心服务热线。启动114、118114、10000、10086、10010报平安求助寻亲热线, 为公众提供灾情信息查询、代报平安、收集救援信息等服务。

此外, 四川电信在抢险救灾期间, 减免芦山、宝兴、天全县中国电信宽带客户费用, 中国电信WIFI热点免费开放, 免费提供芦山、宝兴、天全县天翼手机客户300M流量。四川移动利用技术手段提供定位及救援协助, 收集灾害发生时处于危险位置的客户信息, 及时反馈政府部门或救援单位, 为生命救援提供定位参考信息。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2

云南地震应急卫星通讯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

根据云南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卫星通讯技术系统的三类设计方案.实现了卫星通讯技术系统与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集成.该系统集成在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模拟应急演习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最后分析了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作 者:李永强 曹刻 赵恒 龚强 曹筱璇 钱进 LI Yong-qiang CAO Ke ZHAO Heng GONG Qiang CAO Xiao-xuan QIAN Jin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 30(1)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地震现场应急   卫星通讯   地震指挥中心   云南地区   系统集成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3

西南空管局“5.12”大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内的应急保障数据可以充分揭示目前中国空管应急处置的水平和现状。双流机场这样的国内大机场尚且需要从其它机构紧急调拨电台支援, 说明我国在空管应急系统建议方面才刚刚起步, 与美国的“异地备援”方式、日本采用的“本地备援、异地备援和移动备援并重”的策略相比差距甚远。目前普遍采用“本地备援”的策略, 虽然建设了主备用、应急系统, 遇到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极易同时损毁, 应急保障能力交弱。因此, 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把推进空管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急事来抓, 不断提升空管设备保障建设能力水平, 实现空管应急通信保障的终极需求, 即设备自主切换、空管应急系统快速接入、业务保障包括语音、数据实时传输、视频等非实时数据传输。满足性能低延时的要求, 具有很好的安全和网络认证。

积极推进机动管制中心建设, 加大对卫星通信网、海事卫星等通信系统展开研究、以及非常规机动式管制中心系统作为空管系统的应急补充系统, 在地面固定空管系统和地面机动师控干系统均失效启用空中机动式空管系统作为增强, 构建多种保障手段互备的通信保障格局, 提高空管在各种事件发生时快速应急通信响应能力。

二、积极完善空管系统的应急保障机制

中国空管应急系统体系化建设起步较晚, 在近来的不断完善中仍发现保障能力跟不上的问题, 在下一步的体系建设环节, 应切实保证制度先行, 手段建设两不误的思路。积极完善现有方式, 努力建立起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分级响应与应急联动、善后处理为一体的空管应急保障机制。其中应急联动机制需要加大对应急联动指挥平台的研究, 有效减少协调环节, 确保应急处置的指挥协作的整体效能。

三、促进并建立空管系统应急保障技术标准

空管通信保障有其行业特殊性, 在充分做好空管系统应急保障需求的基础上, 才能促进应急保障工作顺利实行。空管应急管制工作必须保证地空通信通畅, 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建立基本的通话联络, 使用程序管制进行地空指挥。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航向须明确, 否则将无法应急保障工作。

3.1空管业务通信传输需求主要包括语音、数据两方面

通信电台的语音需求主要是地空通话业务和管制移交电话业务。甚高频提供的地空通信是航空管制的重中之重, 无线通信采用双通道备份, 双通道均故障时, 需立即启用备用内话系统进行指挥, 所有通信设施故障, 主要利用超短波电台用于管制员对空语音通信保障;管制移交电话主要是程控交换机电话和卫星电话, 卫星设备设有备份设备和备份线路。

通信业务的数据需求主要是a雷神一、二次雷达和THALES雷达实时数据信息、ADS-B数据信息的不间断传输。因为这类信息具有时延小的性质, 均采用HDLC协议, 接口类型为V.24速率一、二次雷达为9.6kbps/路。ADS-B速率采用64kbps。b空管非实时业务, 主要是AIMS系统提供的航行情报、自动化系统提供的飞行情报、气象情报以及流量管理信息、空域信息等, 这类信息对传输时延要求没实时信息那么高。传输速率10/100Mbps, 接口多为以太网口, 传输协议为TCP/IP, 时延小相对稳定。

3.2空管业务通信设备需求

科学配备空管应急设备是完成空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的重要一环, 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最低保障须配备系统应急设备:为每一个频率配置一台频率可调电台。TR-710电台 (多频) 、R/S电台 (多频) 或单边带。系统信号输入设备:至少保证两种接入方式的路由, 一路采用地面线路, 可以是光纤、实现、微波等。一路采用民航卫星通信网。当重大灾害发生时, 空管设备的运行环境是供电中断, 通信设备均无法使用, 管制设备无法使用, 所以建立应急移动指挥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基本的配置应包含移动电源车配有发电机、蓄电池、UPS;移动雷达车监视空域飞机的距离和方位。移动塔台车需集成VHF对空电台、800M电台、贝克电台、航管自动化AIMS系统、气象终端、语音记录仪、光传输等附属设备。必要时加装GPS时钟显示系统。

结语:空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体系构建是应急空管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有做好空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相关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放眼未来, 建立高效务实的空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保证非正常条件下的航空安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绪林.如何增强空管应急处置能力[J].《中国民用航空》, 2009.5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4

关键词:应急通信,卫星应用,卫星网络

一、我国应急通信工作中卫星应用的现状

近期以来, 全球似乎进入了自然灾害频发的阶段, 我国作为全球自然灾害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受灾面广, 受灾种类繁多已成为我国出现自然灾害最为显著的特点。做好减灾防灾的应急工作成为各级政府迫切关注的问题。目前, 我国的应急通信以网络通信为基础, 网络通信又以公众通信为首要, 结合机动通信共同完成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使灾区保持信息畅通的使命。我国已在各电信运营企业和基础通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 建设了应急通信的专业队伍, 同时配备了应急通信网络设施, 各种装备在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在所有应急通信设备中, 卫星是最不受地域限制, 同时又携带方便的通信工具。在各大自然灾害中都充分发挥了它的这些优势。特别是地震发生时, 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电力供应中断, 灾区内无法同外界保持联系的情况下, 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恢复通信的办法就是采用小型卫星中端, 随着抢救的深入, 灾区电力及道路的恢复, 可以通过疏通地面光缆, 动用宝贵的卫星资源解决地面上分散的困难地区的通信需求。当灾区回到重建阶段后, 各卫星通信装置又将回到备用状态。

二、卫星应急通信建设的作用

卫星具有携带方便, 不受地形和时间的限制, 并且传送距离远, 信息容量大的优势, 能够帮助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同时卫星组网灵活, 能够实现语音和图像的双向传播。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地面通信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 当外界需要了解灾区内部情况的时候可通过卫星传导地面信息, 让上级通过接收的信息进行有效指挥, 及时保证灾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常见的卫星应急通信设备包括卫星地面站、卫星可视电话和应急通信车, 其中卫星地面站具有覆盖面广, 容量大的特点, 能满足部分公众通信和应急抢险调度的需要。卫星电话则较多运用于下达指令和传送信息。但由于受卫星资源的限制, 使用的范围比较狭小。应急通信车主要用于现场应急调度。

三、应急通信中卫星应用的展望

在出台的“十二五”规划里有关应急通信的条例中, 明确提出建设应急通信体系的目标是构建由公众通信、卫星通信和机动通信的地面与空中为一体的应急网络通信体系。该体系包括卫星移动系统和宽带系统, 在未来条件逐渐成熟时将运用于导航定位。在近地通信系统中浮空平台的空基部分能实现较大范围的信息覆盖, 浮空平台也能实现传输通道的配置。地基部分的通信系统包括地面及相关的支撑系统, 其机动队伍包括车载和便携式通信设备, 地面网络可按需分布, 同时要具备抗灾性能强的特点。随着规划条例的逐步实施, 应急通信中的卫星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除了卫星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外, 也将积极推动自主通信系统的研发和规划。

从卫星应急通信的角度出发, 我们主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随着通信应用向网络多媒体发展的趋势, 建设大容量网络传输系统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国际上大容量网络多媒体通信早已进入商业应用的阶段, 我国也应尽快跟上国际建设大容量网络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步伐。另一方面, 在小型卫星终端的迫切需求下, 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将有助解决我国应急通信存在的诸多问题。

针对近期应急通信工作中存在的通信闭塞的问题, 可通过卫星移动电话为通信终端向灾害多发地区做延伸配置, 同时倡导地方政府加强重视应急通信设备的建设工作。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卫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明确卫星在应急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并进一步展望应急通信工作中卫星应用的未来发展。关于未来卫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是在借鉴和利用国外优秀的移动通信设备时, 发扬自主研发精神, 积极推动我国移动终端和宽带多媒体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卫星在应急通信保障系统中的作用。三是建立国家卫星资源应急响应机制, 实现国内卫星资源的统一调配。四是各政府部门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对各卫星设备进行适当配备。

参考文献

[1]杨逸, 梁婧.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抢修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4 (12) :34-38.

应急通信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5

1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现状

2006年1月我国颁布了《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满足特大通信事故,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 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

20世纪70到80年代我国开始加强战备应急通信工作, 在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立了12个机动通信局。随着我国的电信行业重组、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电信业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但是, 应急通信的发展步伐缓慢。今年来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 中国移动等单位开始筹建新的机动通信局, 组建具有专业化的应急通信队伍。

我国已经建成一个较全面的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在各层面构成了三级应急通信管理体制。在应急通信装备方面, 中国已经发展了以应急卫星网、短波网、各类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和小型便携通信终端等组成的应急通信装备系列近2000台套, 基本形成了较强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的应急通信能力。在近二十年间抗灾减灾、国防建设、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经济建设、媒体传送等方面我国的应急通信队伍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响应速度慢。目前的手段主要是应急通信车, 而应急通信车一般都集中配置在省中心, 部分省份会在地市级配置少量的应急车, 当发生灾害后需要从各地调集车辆, 受到道路条件、距离等限制, 难以保证响应速度。第二, 共建共享差。各运营商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都是各自保障自己的网络畅通, 如果能建立一套应急机制,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最大程度实现运营商之间资源的共享, 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第三, 技术手段较少。灾时主要依靠抢通地面光缆+卫星通信这种模式, 而卫星通信则主要依靠卫星通信车和卫星电话, 但卫星电话主要采用的都是国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如海事卫星、铱星、Aces等系统, 资费较高而且由于是国外的系统, 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不适合部队、政府等有保密要求的部门使用。另外, 便携式以及可空投的通信设备相对较少。第四、互联互通差。不同运营商或者同一运营商的不同应急车, 所采用的设备接口也各不相同, 这样不利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

2.1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和通信地面站组成, 通信卫星作为一个空中的通信中继站, 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大, 通信传输距离远, 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卫星通信通信频带宽、容量大, 通信线路稳定质、质量好, 建设成网快机动灵活, 可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联接, 通信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诸多优点。

在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地面光缆和微波中继线路中断时, 卫星通信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及灵活性, 能够快速组网, 迅速恢复重要通信完成应急通信等特殊时期的话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任务。常用的卫星通信系统有China Sat卫星系列、鑫诺卫星系列、亚太卫星系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卫星通信系统、VSAT卫星通信网。

2.2 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系统是利用短波通过电离层反射来进行远距离通信或者通过地波进行近距离传输。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继站, 建设和维护费用低, 建设周期短, 通信设备简单, 体积小。短波通信可以通过改变工作频率以躲避敌人干扰和窃听, 破坏后容易恢复, 电路调度容易, 临时组网方便。

短波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 传输介质的电离层不易遭受人为的破坏, 通信设备可以背负或装载入车辆、舰船、飞行器中进行通信, 适合应用于抢险救灾和军事通信。

2.3 应急通信车

应急通信车是一个应急指挥的平台, 可以实现现场各种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以及与远程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应急通信车具有布置开通快、机动性高、运用灵活、调度方便、与现有网络接入便捷、自带电源设备等特点。

应急通信车具有应急平台综合应用、卫星通信功能、视频会议、现场无线组网覆盖、图像接入、语音与综合接入调度指挥、光纤接入、公用无线网络接入、导航定位、野外供电等功能, 是应急通信的首选方式之一。

2.4 Ad-Hoc网络

在Ad-Hoc网络结点具有报文转发能力, 结点间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结点的转发, 结点通过分层的网络协议和分布式算法相互协调, 实现了网络的自动组织和运行。Ad-Hoc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组建, 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 由普通的网络结点完成的多跳路由, 网络结点可以随处移动, 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

Ad-Hoc网络的快速自组能力以及抗毁性, 在军事、应急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

2.5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 即系统所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 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 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我国现在使用的集群通信系统有Go Ta、GT800、TETRA、IDEN4种制式。集群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组网灵活、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可实现调度、群呼、优先呼、虚拟专用网、漫游等功能, 能为应急通信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应急通信发展对策

(1) 积极推进应急通信系统的开发研究, 构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系统。重点研究以浮空平台为基础的空间应急通信系统。通过空间应急通信系统, 与地面各种固网、专之间进行无缝链接, 与卫星网络进行互联互通, 保障应急通信网络与外界联通。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支持各种协议的转换, 各种音、视频格式的转换, 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 对网络进行安全保障。

(2) 建设互联互通的系统, 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跨越不通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框架, 利用相对不繁忙的线路, 来保证重要通信, 更大程度的保障应急通信的畅通。整合各个通信运营商之间的资源优势, 形成开放、互通的统一应用平台, 提供一个共享的通信环境、信息环境, 整体解决应急通信的预警建设方案, 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

(3) 做好应急通信网规划,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应急通信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既要考虑长期目标, 又要兼顾近期需求, 要依托现有通信网络资源, 进行有效整合和扩容, 实现有线通信系统与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相结合。以应急通信资源为基础, 建立移动和固定的战备应急组织联络网。重点发展移动应急接入平台,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应急通信在国家重大活动、大型体育赛事、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我国应该加快研究应急通信技术, 并结合我国应急通信的具体情况, 发展我们的应急通信系统, 制定相应的应急通信标准, 进一步规范完善我们的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通信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并对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分析, 最后结合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应急通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急通信,卫星,集群通信

参考文献

[1]李文峰, 韩晓冰等.现代应急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8)

[2]邢玉领, 谢鹰, 张涛.应急通信发展策略研究[J].无线通信, 2009 (9)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6

当自然灾害、工业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日常网络环境往往受到损坏或限制,不具备新闻报道所需的基本通信条件。此时,卫星通信车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有效提高应急报道响应能力,在新闻事件现场快速搭建指挥报道平台,实现音视频直播、互联网接入、现场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功能,是目前各大新闻媒体机构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配备的重要通信技术手段之一。

2 卫星通信车的基本原理

卫星通信车是指安装了卫星通信天线及相应设备,能够传输音频、视频及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车载式卫星远端站。本文重点研究小型卫星通信车,该种车辆一般选用性能优越、具有较强通过性和良好适应性的越野车,并集成天线、卫星射频终端、音视频、指挥调度、双向数据传输、供配电等子系统,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根据通信车配备的天线系统不同,常见小型卫星通信车分为“静中通”和“动中通”。其中,“静中通”要求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卫星通信,根据需要在指定地点建立与卫星主站或其他卫星站点之间的通信连接,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动中通”能够在运动状态下对准静止轨道卫星,能够实现行进式应急报道,突破了车辆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进行多媒体通信的难关。

“动中通”与“静中通”相比较,更加机动灵活,移动中自动跟踪卫星,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移动通信;并具有自动捕获能力,驶出盲区后迅速恢复通信,无需进行人工天线对星操作等优势,但“动中通”天线等效口径偏小,在使用过程中传输功率受限,在某些环境下传输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时效性和移动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下可选择使用“动中通”卫星车实现移动通信;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及报道环境相对固定的环境下可选择“静中通”卫星车。

3 卫星通信车的功能

卫星通信车广泛应用于公安、边防、消防、交通、水利、安全、环境监测等政府部门以及电信、电力、广电、新闻等企事业单位,解决在抢险救灾、应急报道等领域的通信保障问题。下面具体来分析卫星通信车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音视频直播报道。卫星通信车在突发事件等极端恶劣的通信条件下能够迅速搭建新闻现场与卫星主站端的通信链路,将前方画面及时传送到主站端,完成音视频直播报道。尤其是“动中通”可以在遮挡较少的地区实现移动中的音视频直播报道,有效地扩大报道范围。另外,卫星通信车可以与数字微波、3G/4G等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大范围、高机动性地进行现场拍摄,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

(2)建立互联网通道。综合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现场搭建以卫星通信车为中心的泛在通信网络,能够为记者及工作团队提供指挥报道平台,实现文字、图片等新闻稿件的即时发送传输,供主站端进行后续加工发布,同时提供文件传输、Vo IP、电子邮件、传真及上网等多种服务。另外,卫星通信车内可以配置提供无线接入点,记者通过便携机、手机、PAD等终端能够登陆微信、微博、访问社交网站等平台,进行网络在线互动,满足当前新媒体业务发展需要。

(3)现场指挥调度。以卫星通信车为中心搭建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及时发送报道任务和指挥调度信息。现场指挥中心能够与前方记者实现语音和视频指挥,与后方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实现远程监控和指挥,让现场指挥人员不但能够通过语音发布各种应急指挥命令,而且能够通过视频图像实时了解到新闻现场情况,有助于指挥人员能够根据态势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做出快速有效地指挥。

(4)应急备份及保障。卫星通信车可以作为重大事件的线路备份及紧急事件支援,如光缆损坏、突发通信事故、停电事故等情况下,提供部分业务的备份传输和紧急电源功能,为其他电器设备提供一定的充电保障。

4 卫星通信车在应急报道中的应用

近年来,卫星通信车作为各大电视台和新闻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地应用。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报道,中央电视台采用成都电视台卫星通信车及时传回的画面,让全国观众第一时间看到救援过程,实现了生动深入的抗震救灾报道。此后,央视在全国几大城市建立应急报道驻点,并为每个驻点配备了机动灵活的卫星通信车。新华社目前配备的卫星通信车,在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4月秦皇岛森林火灾、2011年9月四川特大洪灾、2013年4月芦山地震等新闻事件的应急报道过程中,快速到新闻现场并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过程中,卫星通信车快速到达、部署和运行,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机动性、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报道需要,多辆卫星通信车也可以协同配合,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现场动静结合,选择多个报道地点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将新闻事件呈现给受众。例如,由“动中通”进行移动式音视频直播报道,在行驶中遇到信号盲区时可以切换到“静中通”信号,多路音视频画面同时传送到主站接收端进行切换编辑播出,如图2所示,与此同时,各辆卫星车可分别为各自区域内提供网络接入、文字图片等稿件传输、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功能,充分利用卫星车功能使报道内容更加丰富。

5 卫星通信车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卫星通信车可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需要,为传递语音、数据、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及指挥调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新闻传媒行业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是当前卫星通信行业内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

目前,我国大量投入使用的卫星通信车主要采用Ku频段卫星通信系统。近年来,Ka频段卫星越来越多,未来具有更大容量的Ka频段车载卫星天线将是卫星通信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另外,为适应复杂的突发事件报道环境,适合于越野车安装的小型化低轮廓天线,尤其是体积小重量轻的相控阵天线等,是目前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车将向多频段、高增益、高带宽、高可靠性、低成本、便捷易用等方向发展,卫星通信车性能和稳定性也将不断提高,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应用也将会不断深入,为新闻报道的实时性、移动性、机动性、灵活性带来巨大提升,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卫星通信车的基本原理及功能,讨论了卫星通信车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卫星通信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报道,卫星通信车

参考文献

[1]王桂云,周桂春.浅析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6(4):34-36

[2]林毅.移动卫星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闵士权.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卫星与网络,2010(1):12-17

[4]陈晓葵.应急报道的通信技术[J].中国传媒科技,2010(1):44-46

[5]杨晓娜.卫星通信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初探[J].信息系统工程,2011(6):126-127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7

Emergesat项目是由法国政府与其他合作机构, 共同开发和推广一种全新的集成通信工具, 用以提升突发事件下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的效率。2007年11月, Emergesat在乍得东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模拟试验, 全面展示了从E-mergesat工具包的运输到系统的迅速部署, 再到系统功能应用的全过程, 各项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检验。经过最近两年的发展, Emergesat可以通过卫星收集各种重要的信息, 实现数据的分类与存储, 目前在灾害现场的应用主要是在通信恢复、救援协调和后勤管理等方面, 应用的内容与范围在逐步扩大。Emergesat以期通过提供一种应对突发事件专业化的、可行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作为各种应急通信方式的补充, 为专业人员提供通用的、最佳的使用方式, 并要求各种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 方便以后开发实现新的功能。此外, Emergesat期望通过各种运输方式, 包括民用飞机、直升机、车辆、舰船等, 在危机发生时, 能够方便地运输到指定地点, 并迅速启动部署以支持全球化部署的能力。

Emergesat的功能

Emergesat是作为应急通信的备用考虑开发的, 主要是在灾难发生时, 传统的陆基移动网络损坏或者超负荷时, 通过强健的卫星链路发挥作用。Emergesat通信网络可以快速方便的重新部署, 其量身定制的模块功能可以很好的满足救援先遣队 (first responders) 的需求, 应急先遣队可以利用GSM和Wi-Fi网络与Emergesat进行通信, 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方圆30km内很好地工作。E-mergesat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灾害现场的救援小组、远程指挥中心以及灾害现场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通信, 支持包括卫星、Wi-Fi、GSM、VHF等多种通信方式。

Emergesat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使用, 基本功能有: (1) 支持气象、海洋、测绘以及视频会议、语音通信服务等; (2) 医疗援助 (受害者识别、流行病追踪) ; (3) 资源管理 (食品、水资源、后勤设备管理) ; (4) 民用工程应急管理 (主要关键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建筑物的修复识别) ; (5) 人员管理 (死亡人数统计、失踪人员的定位) 。

Emergesat的架构

Emergesat通过使用空间通信技术, 包括对地观测、定位导航技术, 开发完成了一种非常好的集成工具包, 为灾难应急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Emergesat的工具包通过直升机可以快速的运输到灾难现场, 为救援队伍提供通信支持以及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 使得各个队伍可以获得实时信息和决策辅助服务。

Emergesat应急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收发器设备, 即Emergesat工具包, 它能支持地球上任何地点的高速率通信, 其自动定向蝶形天线 (automatic dish antenna) 确保了系统可以在突发事件后可以立即被部署使用。该系统可以支持GSM、Wi-Fi等通信, 相应的应用软件包使得灾害现场的救援小组能够使用PC、PDA等工具获得各种服务信息 (地图、气象等) 以及进行协同工作等, 该系统对所有的用户都是开放的。图1是E-mergesat通信的一般架构。

Emergesat的应用

Emergesat应急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围绕集成的工具包进行架构的, 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其电力完全是自行供应。Emergesat可以实现大容量、交互式的数据交换 (高清晰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信息) , 支持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WiMAX) 和应急移动通信网络, 用以支持现场的救援工作, 同时根据需要可进行数据通信的加密以保障安全。Emergesat的应用包括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在灾害现场的应用两个方面。

(1) 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Emergesat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 目前应用的范围广阔。通过对地观测卫星、定位与导航卫星实现了多种应用, 包括GIS图层制作、灾害评估、数据收集、预警定位、安全通信、地形调查以及救援指导等, 涵盖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

(2) 在灾害现场的应用

Emergesat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方面非常方便, 在帮助识别受灾者身份、流行病数据管理、食品水源管理具有很高的效率。突发事件发生后, 为保证救援小组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Emergesat在灾害现场支持的基本应用包括:视频会议, 共享数据和和电子白板;灾害现场的直播视频流;通过移动卫星终端支持Wi-Fi;因特网接入浏览网页;语音电话服务 ( (VoIP、GSM) ) ;定位服务 (GIS+LBS) ;灾害现场的数据收集、识别与共享。此外, 支持多种应急管理的特别应用:受灾者管理;物资后勤管理;人口流动管理;流行病数据收集;远程医疗辅助。例如, Emergesat通过视频会议可以进行灾害救援的协同工作。各个部门的专家通过视频会议可以获得灾害现场的事件发展的最新状况, 从而针对某一特殊的救援工作进行相关讨论, 并最终形成较好的解决方案。这对于灾害现场的救援来说,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经验借鉴

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具有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无缝覆盖和多业务提供等显著优势, 在灾害事件应急管理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大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Emergesat正是通过利用卫星通信等技术, 已经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 其相关的发展与应用经验对于我国尚不成熟的应急通信建设来说, 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政府引导应急通信项目的实施

Emergesat项目最先是由法国政府提出的计划, 而后在政府的支持下, 科研机构、企业都加入到项目的研究与最终商用产品的生产中,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开发、生产、使用体系。由于政府的引导, 使整个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而研发出的产品也使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中明显提升了行动的效率。

●注重多种技术的综合使用

Emergesat综合使用了多种技术, 包括卫星宽带通信、GSM、Wi-Fi、GIS、LBS等技术, 使得Emergesat能够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 从而保证了Emergesat的领先与应用的可靠性, 并为系统功能的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研发一站式的应急通信方案

Emergesat在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 考虑到了一站式的建设思路, 即从开发部署、系统供电、后勤运输到最终的应用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从而保证了系统实际使用的可靠性与便利性, 对应急通信的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考虑到系统应用的扩展性

Emergesat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模块化设计的, 系统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些必须的功能应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 系统应用也得到了很好的扩展, 从常规的语音、视频通信到LBS, 再到远程医疗辅助的应用都是逐步扩展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用性与易用性

Emergesat的工具包是集成式的, 灾害发生后, 可迅速将其在灾害现场部署, 从而高效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进行。正是因为集成在一个容器内, 整个应急通信的系统可以迅速地加以部署完成, 同时也方便进行运输。

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 篇8

我国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导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城市是各种风险最为集中之地,城市安全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稳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因此,城市区域内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铁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升铁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承载着城市与外界之间人和物的大量流动,其包含的风险因素十分复杂,做好城市区域内的铁路应急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铁路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城市区域内铁路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往往不局限于铁路系统自身,而需要地方支持或者与地方相互配合进行。这要求在应急处置中,铁路与地方之间应该具有联运性,能够协同工作。而应急处置的联动协同在技术上取决于应急通信的联运协同,应急通信作为整个应急处置工作的支撑保障,直接关系到应急指挥能否正常进行,在通信上保证及时、可靠、有效的互联互通和触发传递,是确保高效协同应急指挥工作的关键。因此,做好铁路与地方的应急联动通信工作,是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协同处置铁路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任务。

2 城市区域内铁路应急工作的特点

城市区域内的铁路应急工作是一项铁路与地方紧密配合的整体性工作,既包含铁路系统自身应急工作的特点又包含城市政府层面应急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

(1)与传统的以行车事故为主的应急不同,城山区域内需要铁路与地方联动的应急事件一般较为重大,主要表现在车站及沿线涉及大规模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方面,具体包括:车站大规模旅客滞留、车站非正常群体性聚集、车站发生火灾爆炸、车站遭遇恐怖袭击、车站发生严重卫生事件、城市区域内危险品运输的泄漏污染、城市区域内有较多人身伤亡的重大行车事故等。

(2)这突发些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处置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群的召集、控制、安抚、疏导、转移和疏散,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的指挥调度,运输秩序的维持及恢复,治安秩序的维持及恢复,对相关设施物品的处置、转移,环境监测与恢复等。

(3)城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的应急联动涉及的专业较多,除了铁路系统自身的相关专业外,还往往需要地方的公安武警、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等专业联动配合,现场情况复杂,须进行统一指挥。

(4)城市区域内需要铁路与地方联动的应急事件往往属于区域型应急,具有扩展性,因此在处置原生事件的同时,要密切注意防止其引起的次生事件的发生。

3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的原则及需求

铁路地方的应急联动通信是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联合处置突发事件的支撑保障,直接关系到应急指挥能否正常进行。城市区域内铁路应急的特点决定了铁路与地方的应急联动通信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原则:

(1)铁路和地方应急通信应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互联互通,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能够及时畅通到达受用端。

(2)能够按权限划分通信的优先级,实现应急通信的统一调度,确保行动指挥高效统一。

(3)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包括确保各种信道畅通稳定不发生拥塞、能够对抗各种干扰、通过加密保证信息安全等。

而针对不同事件,应急联动通信的需求内容也有所不同。最基本的需求是铁路和地方对现场图像资源的统一调阅、现场指挥的统一综合语音调度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共享。此外,多数事件还需要对铁路运输信息、现场周边交通管制情况、相关车辆调度及位置情况等交通信息进行交互。有需要调度救援物资的事件需要对救援物资的流通情况进行交互,诸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等涉及环境的事件则需要对环境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共享。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的上要需求内容如表1所示。

4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模式

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的核心问题在于:能够在铁路和地方的不同应急通信系统之间实现合理接口,以满足联合应急处置时相关图像、语音和数据信息共享或交互的主要需求,为应急指挥提供保障支持。从业务上讲,这个核心问题表现为铁路和地方的两套应急通信体系在现场指挥这一层面上的交互,如图1所示。而从技术上讲,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4.1 图像通信

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中的图像通信主要包括应急现场视频、图片信息的采集和统一调阅。图像信息的采集可分为固定点采集和移动点采集。固定点采集主要为有线通信方式,包括铁路车站、沿线的视频监控及一少部分地方视频监控;移动点采集主要为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事发现场临时架设的监控和兵移动采集。城市区域内各种通信设施及网络比较完备,因此可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移动点采集。

图像信息的统一调阅指各种图像信息在现场指挥层能够通过一个界面进行切换展现,由于目前各种图像通信系统的兼容还较为困难,因此,统一调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实际中铁路视频监控和地方视频监控之间很难互联互通,可以将应急指挥所需要的图像统一展示在大屏幕或监控单元上,这样就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画面对应急现场了解分析,起到图像通信应有的作用。实现统一调阅的关键主要包括:可以访问铁路和地方图像通信系统的网络;各种图像通信系统的浏览客户端或者网络访问页面;大屏幕系统或监控单元。图像通信总体方案内容如表2所示。

4.2 语音通信

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中的语音通信指现场指挥的统一综合语音调度,即通过一个平台实现普通电话、手机、集群通信、普通手台、VoIP等不同语音终端设备间的互相通信,并且具有调度和录音功能。这种方案能够明确优先级,保证应急指挥的高效统一。

4.3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主要包括应急处置中铁路和地方之间相关统计数据、交通信息、应急物资信息和环境信息等数据的共享或交互。其实现的关键包括:铁路与地方之间的网络连接;数据信息交换的前置服务器。

4.4 协同通信

协同通信是图像、语音和数据通信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即可以在同一人机界面下实现不同类型的通信。应急协同通信是应急联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高效统一的应急指挥提供支持。

5 结束语

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的应急联动时有出现,如冰冻雨雪灾害引起的大规模旅客滞留、重大列车相撞事件等。做好应急联动通信工作已成为保障铁路与地方联合应急处置及时、有序、高效进行的首要任务,发展应急联动通信意义重大。总结起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在铁路和地方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保证出现应急事件时相关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畅通。

(2)在铁路和地方之间形成完备的应急联动通信预案,明确各级责权,保证出现应急事件时行动的统一有序进行。

(3)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应急联动通信预案和应急联动通信技术方案,保证方案切实可行。

摘要:城市区域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是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协同处置铁路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本文根据城市区域内铁路应急工作的特点,铁路与地方应急联动通信应遵循三项原则,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其关键在于各种通信方式的信息共享,最后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铁路与地方的应急联动通信模式。

关键词:城市,铁路,地方,应急联动通信

参考文献

[1]王富章.等.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周光辉.汪智.王富章.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铁路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铁路.2008(2)

上一篇:指尖的智慧下一篇:消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