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智慧

2024-07-05

指尖的智慧(通用9篇)

指尖的智慧 篇1

手工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最爱的课程,而通过手工活动获得的智慧是记忆深刻的,所以很多的智慧都是可以从自己的双手的指尖得到的。在对幼儿进行手工活动课程时,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动手获得成就感。手工活动时的材料也是丰富多彩的,一张纸一片树叶地可以进行随意的制作,从对材料的认识到操作都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开展手工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幼儿创新的欲望

在活动之前,教师制作的示例作品要能引发学生的制作兴趣,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引入方式,可以选用在讲故事的时候引出要说的话,让幼儿在兴趣里产生对创作的欲望。在传统的手工制作中,教师往往都比较关注幼儿的制作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在对幼儿的创新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突破手工制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心放在对幼儿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幼儿有了创新的欲望才会去动手制作作品,才能在手工制作的过程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更多独特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平等的地位,幼儿可以提出自己对制作作品的意见,让幼儿在得到材料的第一时间就对这些材料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提高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己选择想要完成的作品,幼儿在制作活动中提出的想法就算不是很合适,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消除幼儿心理的恐惧感。尽量让幼儿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下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的自我个性得到好的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欲望。

二、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给幼儿提供足够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想法去讲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接受他们富有个性的表现方法,同时一起分享他们因为创造而得到的快乐。教师要把幼儿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的思维,教师就要对幼儿的身心进行解放,使幼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幼儿园里要建立一个自由的手工制作区域,对区域里的制作材料进行定期更换,让幼儿在这个区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东西,教师要懂得发现每个幼儿的思维里的优势区,并给与支持鼓励,让幼儿的自主性思维得到好的发展,为以后他们的创新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

三、利用手工活动培养幼儿发散性的思维

发散性的思维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一个问题,找寻不同的答案。在手工活动时,教师要选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幼儿园的手工制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手中的材料,对幼儿的想象进行刺激,以此来训练幼儿的发散性的思维。在手工的制作活动中, 教师可以带一些不同形状的树叶,然后问他们:“用这些树叶可以制作出什么?”孩子们就会利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去对这些树叶进行组合,会制作出小鸟、小狗、金鱼,拼凑成一朵花等,他们还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造性地分类,把小鸟和小狗等划分到动物园里,把金鱼划分到海洋馆里。当幼儿从家里带来许多颜色各异的纽扣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纽扣拼凑一些彩色的图案,也可以做成小项链,或者把纽扣贴到墙上做成壁画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四、在手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

幼儿的手工活动是离不开材料的,只有有趣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的制作兴趣,好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制作出的手工作品的质量,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常的生活中, 材料的来源不仅仅是局限于教师的,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进行制作。注重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收集各种手工材料,把材料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让幼儿可以对材料进行随意搭配。幼儿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制作会产生一些想法,更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

五、手工制作活动教学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样,增加幼儿自己进行创作的比例,在手工制作的过程的要教会幼儿欣赏小朋友制作出来的作品,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水平,积累更多的感性方面的认知,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作品进行讨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接受别人的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对创新思维的练习过程。第三,要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教师要注意指导,要教会幼儿一定的知识技能。

创新可以推动一个民族的进步,我们要重视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让幼儿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在指尖的灵动中,收获到大的智慧,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篇2

关键词:动手操作 参与动手活动

幼儿教师应该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动手操作的时候,教会幼儿主动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幼儿应该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才能呢?

一、创造好的教育氛围,挖掘幼儿动手操作的渴望和潜力

1.创设心理的氛围

幼儿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维,幼儿的思维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幼儿形成好的心理环境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幼儿的学习环境,给幼儿提供自由自在的,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好的环境。教师要给学生心理的稳定感,给幼儿更多的亲切的关怀,激发幼儿产生动手的渴望,保证幼儿在最好的状态。教师要给胆小、腼腆、内向的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疼爱,引导幼儿大胆实践,教会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充分挖掘幼儿身上的潜能。

2.物质环境的创设

教师还需要创设多姿多彩的物质环境来吸引幼儿,给幼儿操作的材料,让幼儿产生动手的欲望。教师运用丰富的物质材料大大激发幼儿的创作的欲望,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增长幼儿的自信心,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基础和保证

自信心是人的内在的需要,当幼儿的自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幼儿就能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师要鼓励幼儿产生自信心,产生幼儿继续研究的渴望。

在幼儿教学中,一些幼儿对研究的材料不敢动手研究,不知道从何研究起。教师分析这些学生缺少信心,害怕受到批评。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教师教学生画小鸡子,教师讲解完画法后,让学生画画,就有一个幼儿坐着不动不肯画画,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画画呢?”他说:“老师,我不会画画。”我说:“你还没有画呢,你怎么知道你不会画呢?赶紧画吧。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开始动手画画,并努力画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画。活动结束以后,我看到这个幼儿画的小鸡子非常活泼可爱,充满童真童趣。我高兴地将他画的小鸡子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并赞美了这个幼儿,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了绘画的信心,他很高兴,以后的绘画课上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也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当幼儿感觉到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就逐渐建立了自信心。通过这件事情,我也逐渐明白了,鼓励和表扬是教师的法宝,教师要运用好这两样法宝,帮助幼儿建立起初始的信心,这是帮助幼儿建立信心最好的办法。有着鼓励和表扬的法宝,教师在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中也就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了。

三、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适时指导,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要点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给幼儿各种动手活动中的指导,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1.我们要转变教学中的组织和领导地位。

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让幼儿主动研究问题,实现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幼儿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幼儿逐渐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立场,成为幼儿学习材料的组织者、提供者、参与者和点拨者。

2.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要适当。

教师要运用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参与和幼儿的对话,运用平等的眼光来和幼儿共同活动,进行适当地引导,实现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指导幼儿缝扣子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没有将线打结,怎么也缝不上扣子。教师关注他,并不告诉他原因,让他自己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实现全面地发现与进步,产生独特的感悟,发挥出教学的不同寻常之处。

四、在各个活动空间里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努力动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应该创造多个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的材料,实现幼儿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教师和幼儿的相互协调和互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积极动手操作,让幼儿获得物理的逻辑数学的社会的经验。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没有动手实践,就没有幼儿的奇迹。任何创新和奇迹都是幼儿通过双手来实现的。我们国内外的很多教育家都提倡一切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重视依据幼儿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才能,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素材,教会幼儿学习中玩乐,玩乐中学习,运用中学习。很多教育家提出幼儿要在做中学习,在做中学会进步,学会学习,并且提出凡是适合儿童做的活动,就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所以,在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长幼儿学习的信心,给幼儿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学习资料,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学会动手操作。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儿童参与动手活动,带领幼儿激发学习的潜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才能,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才能,使幼儿获得全面的科学的发展,实现健康的人生的塑造,并为幼儿一生的人生之路发展打好能力基础和知识基础。

指尖闪智慧——谈小学陶艺教学 篇3

关键词:兴趣,轻技法重创作,合作学习,成功感

陶艺, 作为一种土与火的艺术自古以来就令人神往, 令人痴迷。过去的儿童, 泥巴就是他们最好的玩具。和泥儿、摔响儿、捏泥人、做坦克……这些都成为那一代人儿时最美好的回忆。而今的孩子们, 虽然拥有各种各样的又不断翻新的玩具, 却失去了小伙伴们聚在一起, 翘着屁股玩泥巴的乐趣。陶艺教学就是要把最普通的泥巴带进小学课堂, 让孩子们在拿捏之中掌握泥性, 感受创作的乐趣, 在与泥巴的“玩耍”之中让他们的指尖真正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1 课程的设置以学情为基础, 以大纲为准绳

陶艺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特点, 以及《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中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教师在设置课程及教学重难点时, 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要求。

如教授《美丽的鱼》一课,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求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运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鱼的造型的小饼干, 你将成为最出色的面点师;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求是:运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一组鱼的造型的挂饰。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 进行装饰及肌理效果的处理;针对五、六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一组立体造型的鱼, 同时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 表现有个性的创作, 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教师针对不同学段提出的不同的作业要求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在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设计几个环节的上, 三个学段既有所区别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他们的知识结构是独立的又是递进的, 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又遵循了课标中的要求。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中我们知道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们知道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导向作用。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其中又让我们知道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多少前人的经验和总结, 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可见, 要学好陶艺, 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陶艺的兴趣, 在日常的陶艺教学中, 我尝试了多种易于操作又行之有效的激情方法。

如:在课程的设置上, 教师不仅要考虑符合儿童的特点, 还要考虑是否是儿童喜欢的, 喜闻乐见的内容。如:《包饺子》《卡通明星总动员》《面具》《自画像》等, 从而在内容上就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

如:在泥板成型法的教学中, 我借助一些辅助材料, 采用了用有特殊布纹的布, 如:麻布、毛衣、纱网, 还有大的树叶、树皮等进行压印的装饰方法。在这些材料上拍出的泥板的表面就会形成跟这种材料一样的纹路, 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作品更加丰富。

3 淡化技法, 在创作中掌握新知

作为陶艺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一味要求学生模仿陶艺技能, 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儿童的创造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他们总是把精力放在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 而不是放在用这种形式去创造, 其结果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及自由空间被限制以及主体性逐渐丧失”。

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启发与示范, 切不可越俎代庖。防止学生都去模仿老师, 这样就使全班的作品大同小异, 没有新意。在长期的教学中, 我逐步总结出一个经验:在陶艺创作时, 让学生先想出自己想做的东西, 然后再闭上眼睛给它设置个场景。它在那里?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它的表情, 动态是怎样的……让学生在一个可见的形态中直觉地去“随形”“随地”“随势”地展开联想, 获得创作灵感。让每件作品都能讲出一个小故事。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4 陶艺活动促使儿童的多元智能发展

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儿童的陶艺活动不仅仅只是做陶艺技能的发展, 更是幼儿语言、创造力、动手、想象、观察等一切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从而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如, 在进行陶艺活动《我心中的恐龙》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恐龙的外形特征及不同姿势, 我鼓励学生将家中的恐龙玩具、图片带来, 与同伴们互相欣赏。通过说说、看看、摸摸、做做, 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环境的创设能使儿童在交流与互动中感受陶艺艺术的独特魅力,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陶艺作品的审美情趣, 从而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丰富了孩子的想象, 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特别是在制作完恐龙的展示活动中, 小朋友手拿自己的陶艺作品, 对同伴门绘声绘色地说:“瞧!我做的剑龙, 身上长满了尖尖的刺, 头还向上昂着, 在寻找食物。”“我的恐龙是会变异的恐龙, 身上用泥条盘起来的地方, 就是它的机关, 遇到敌人的时候, 机关就会打开, 里面会有武器不断的发出, 直至敌人逃离。”……他们纷纷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有个别小朋友还建议将这些恐龙放在一起, 来建造一个恐龙乐园。由此可见, 陶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陶艺课能促进儿童在其他学科的发展, 同时其他学科也渗透进了陶艺课, 对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5 陶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交往能力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自发的形成合作小组, 从而提高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如让全班同学共同创作完成一个“海底馆”,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把手中的泥条盘成造型, 想象和创作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 有大鲸鱼、海豚……然后师生共同寻找还需要添加些什么呢?有的说:“缺海螺”, 有的说:“缺珊瑚”, 又有的说:“缺少美人鱼”, 孩子们的想法可奇妙了, 大家齐心协力把海底馆打扮得五彩斑斓。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 体会到了互助的力量, 合作的乐趣。

陶艺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可以说是教学里的“世外桃源”。你无法在平时见到如此和谐的“手工作坊”。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真正解放了自己的身心, 解放了自己的思维, 他们的空间是从来没有过的自由。

“创造美于自我, 施洁净于人心。”陶艺使孩子在津津乐道和制作陶艺的陶趣中, 得到滋长享受美而又陶冶美的心灵与情操。随着教学经验的慢慢积累, 我相信, 未来的陶艺课堂将是更加精彩更加生动的!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艺论陶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1, 1.

[2]王奇, 张温帙.陶艺教室[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 6.

[3]夏德武.现代陶瓷艺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2, 10.

绽放在指尖上的智慧 篇4

一、消除幼儿入园焦虑,使之情绪稳定

新入园的幼儿,离开了亲人的怀抱,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会哭闹不止,他们往往以哭闹来表现自己对环境的“恐惧感”,这时,老师就要想出办法,安抚幼儿,取得幼儿的信任,从而让幼儿喜欢老师,此时,如果你做手指游戏,你就会发现,哭闹的孩子会慢慢停止了哭闹,看着你或和你一起做游戏,但这个手指游戏既要符合幼儿心境,好玩,互动性强,还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如好动、好模仿。如《大木桶》,这个游戏生动,有趣,易学。幼儿从中得到了快乐。一句让我看看是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转移了注意力,拉近了老师和孩子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和孩子的亲近感、信任感。

二、借助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

记得还是春天刚刚来到的季节,我们带幼儿去春游,路上幼儿兴奋地畅所欲言,回来后他们热烈讨论,我想怎么样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记忆自己眼里的春天呢?于是,我就根据幼儿所看到的、讨论的内容编成了儿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玉兰花儿开了。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来了,老爷爷卖鱼了。春天来了,小朋友郊游了。”再配上手指动作,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手指游戏了。在幼儿有所经历的同时,教师及时用幼儿易于理解、记忆的儿歌形式总结出来,小朋友学说的时候主动参与模仿,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两遍就学会了,而且每次他们都会乐此不疲反复游戏,因为这是他们理解的儿歌语言、喜欢的手指游戏。加强了幼儿与伙伴的交流,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了解、记忆。

三、培养行为习惯, 内化常规培养

首先,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如在生活活动中,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洗手歌》:手心搓搓(两手手心相搓)手背搓搓(两手手背相搓)换只小手再搓搓(两手交换搓)一二三(拍三下手)甩三下(两手甩三下)这首儿歌生动形象的词汇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自然地唠叨,认真地洗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卫生常规和认真做事的习惯。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幼儿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常常较弱。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可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为此,在各个过渡环节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手指歌”“石头、剪子、布”等趣味的经典手指游戏活动,将其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既减少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预防了无事可做而引发的打闹现象。如手指游戏“饭前手指游戏大串烧”的运用,即能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又能保证幼儿的双手卫生。

四、手指游戏激活了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在游戏中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创造着种种属于自己的世界,完全不受实际生活的限制。如一把普通的竹凳,在孩子游戏中却用途广大,“过家家”时,拿它当桌子用,搭棚棚时又充当了墙壁,过河时当船用,开火车时它又变成了车站等等。孩子在游戏情感的推动下,凭借想象,把一个物体想象出许多新奇的用途,这种创造性才能是十分可贵的,甚至它能启开未知世界窗口。在幼儿园开展手指游戏也能激活儿童的创造力。如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大胆地用手指表演各种动物,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翻花绳》游戏时,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翻出各种各样的花绳造型。

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收集手指游戏和教授过程中,教师们系统研究和学习了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纲要》精神,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手指游戏在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开始积极观察幼儿,在观察中捕捉教育契机,并且开始意识到应将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手指游戏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综上所述,手指游戏可以带给幼儿独特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将手指游戏运用于幼儿教学活动组织中,既有其可行性也有可操作性,它对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特别是低年龄段幼儿教学中起到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运用的游戏教育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善于挖掘身边有价值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心营造幼儿游戏的天地,使小游戏大智慧,成为幼儿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指尖的智慧 篇5

陶行知先生曾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致意思是:实践是获得认知的必经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文中指出: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思想不谋而合。数学实验提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后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思想的体现。

数学实验融入了课堂,选择数学实验的内容按一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安排,实验的内容一般是比较成熟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因此,在数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实验是否合理,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实验的素材要充足

在数学实验中,实验素材的选择和准备很重要。充分的实验准备,合适的材料准备,能促进实验有效进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课,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学生课前准备长方体纸盒2~3个,课堂上用来观察、实验、验证,发现长方体面、顶点、棱的特征。在这里有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那就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的长方体,再加上正方体纸盒在生活中也比较少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事先准备好这些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以便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观察、研究,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课堂上实验所探索的常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准备实验素材时,课前要求让学生剪出一些三角形,这里的三角形素材要全面,既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也要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准备到这里,看似材料准备比较充足了,因为三角形按角分,就这三个类别。其实不然,有经验的教师还会准备一组特殊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看似差不多,但并不是完全相同,实验时根本拼不出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完全相同”的真正含义:大小一样,形状一样。

教具、学具等实验素材是数学实验的关键,不同的实验材料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教师要有优化创新的意识,依据实验的目标与内容精心筛选、合理改进,甚至主动设计出合适的实验素材,提升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的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数学实验是十分有效的再创造教学方法之一,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动手操作,真实的数学实验需要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价值有预期的目标,实验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如三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和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经历一种探究学习的策略,即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如果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认为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直接告诉学生袋中是5个黄球和2个白球,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活动。其实,在实验前根据“袋中的黄球数量比白球多”,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这一结论。这样的实验,看似达成教师的预期目标了,其实不然。但如果教师定位于“体会随机思想”,不告诉学生们袋中两种颜色的球的数目,而是让学生在摸球实验中体验有时能摸到黄球有时也能摸到白球,但为什么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不一样呢?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们发现摸到黄球的次数比摸到白球的次数多得多,由此推测袋中的黄球数量比白球多,最后再揭开谜底,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性不仅有大有小,而且它的大小是和数量多少有关系”的。在这样一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随机思想又经历了统计,还有揭开谜底的强烈兴趣。

由此看出,数学实验需要鲜明的教学目标,凸显实验的教学价值。只有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组织数学实验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数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实验才不会演变成看热闹的“伪实验”。

三、实验的内容要适度

新课标提出:“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一个科学的数学实验往往有七个探究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设计实验;四、进行实验;五、分析论证;六、得出结论;七、评估交流。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根据实验内容可能有所侧重,但必须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索的过程。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片段

1. 根据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提出猜想。

(1)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想说些什么?

(2)三角形的世界实在是太大了,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妨从我们熟悉的三角尺开始,看看有什么发现?

(3)根据三角尺已知的内角度数,算一算三角尺的内角和。

(4)再算一算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尺拼出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2.提出猜想:刚刚我们研究的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180°,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呢?这就需要验证。

3. 实验验证。

(1)第一层次:教师提供的三角形。

①先量再算,验证猜想,交流结果,感悟误差:量的时候可能会有误差,这就需要寻找更好的验证方法。

②引导拼: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三个内角合起来就应该能拼成一个平角。学生实验,拼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观察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③交流:画一画、撕一撕、折一折。

④思考: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能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了什么?

⑤质疑:现在能不能肯定“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呢?

(2)第二层次:学生自己做的三角形。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自己做的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

②交流:通过验证,有没有验证出内角和不是180°的呢?

③小结:自己做的三角形,大小可能不同,形状也可能不同,但是通过验证,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4.交流回顾:我们是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才得出今天这个结论的?

……

《三角形的内角和》属于探究归纳式实验,这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数学实验样式。虽然很多学生早已听说或者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到底是不是180°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让学生的思维在同与异中不断比较、辨析,让知识变得清晰、明了和深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实验撇开显性的行为操作,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得到一个结论,而是重在让学生经历规律探索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数学实验的样式也是多样的,但实验的内容一定是适度的。学生探索的规律往往是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如果内容难度太大,层次跨度太大,比如不带领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三角尺入手,不以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为载体,而是让学生面对各式各样的三角形,直接抛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的实验不仅达不成预期教学目标,反而徒增学生的负担,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还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实验的指导要适时

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学生们的实验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指导再创造意味着在创造的自由性和指导的约束性之间,以及在学生们取得自己的了却和满足教师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在数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每个实验都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地点拨、指导和评价,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这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要让学生经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如何合理指导学生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片段:

【环节1】教师:“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时,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想想它会转化成哪一种图形呢?”学生七嘴八舌:“我想转化成三角形来研究。”“我想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研究。”“我想转化成长方形来试一试。”教师适时引导:“转化的方法有哪些呢?”生1:割补法。生2:拼合法。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环节2】小组派代表交流。第1组:我们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2。第2组:我想把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三角形,结果发现不行。第3组:我想把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长方形,也不行。一般情况下,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环节3】面对第2组学生的疑问:“梯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真的不行吗?教师就可以适时点拨:“既然你们小组用拼合的方法得不到三角形,那用割补的方法可以吗?”也许,学生就能发现第二种方法了:把梯形沿着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后,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面对第3组提出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该是让学生去自主选择去探究。关注这小组实验过程,当它们不论是割补,还是拼合,都无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他们指点迷津。

“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说明你们真的很爱动脑筋。要不我们换个角度,不如先把梯形先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看平行四边形可不可以通往你们想要的长方形?”通过教师这种“看似无意其实有意”的指导,或许学生就能发现将梯形直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发现的欣喜,必然在其脑海中沉淀为较为丰富的数学思维经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实验中的导航作用,使得每一个数学实验的设计都要和教师的讲解相配套。教师在恰当的时机适时点拨、指导、评价,有时是帮助学生调整实验的方向,有时是给学生渗透方法,有时是恰如其分的激励评价,有时是引导学生反思比较,等等。只有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刻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才能逐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尖的智慧 篇6

一、在动手中孕育智慧之鲜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 体验到“实践”的乐趣,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乐趣更好地参与实践。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举例, 使学生认识到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 至于怎样画圆, 不做示范, 先让学生想方设法大胆尝试, 提问:“你们能画出标准的圆吗?”“看谁的方法多?”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 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实物圆形 (瓶盖、硬币等) 和圆规画圆。这时候我高兴地表扬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并乘胜追击:“若要建设一个圆形大花坛或者大水池, 还能用圆规画出来吗?”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一次被激发了, 他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动手探究中, 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更大的圆。这样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 并在创造过程中探寻新途径、发现新方法,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在操作中让智慧之花相映成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中的操作活动, 既能体现集体智慧, 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 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上课伊始, 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 (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大胆猜测, 甲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通过旋转、平移、拼接来推导;乙组:沿着梯形的高剪开旋转、平移拼接来推导;丙组:把梯形的高对折剪开, 旋转、拼接来推导……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此时创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就事半功倍了。在学生的动手、动脑活动中, 我看到了他们的学习需要, 思想灵活, 探索足迹和生命活力……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 终于看到“彩虹”:公式1: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公式2: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2×高;公式3: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 (高÷2) 。这时, 我激情跟进:“真棒!能发现这么多的公式, 哪种好理解呢?”学生的思维再次经过碰撞、辨析……终于发现:公式1: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好理解, 容易记。整个过程教师深度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使大部分的学生享受到恍然大悟的感觉, 真正起到智慧之花互相辉映的效果———合作意识大大提高了。

三、在动手中绽放智慧之鲜花———促进学生主体意识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 让学生用12个小木块摆成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边操作边思考, 并借助记录整理得到:12=12×1×1=6×2×1=4×3×1=3×2×2, 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 水到渠成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 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 容易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学生脸上绽放出的鲜花般的笑容, 我清楚, 他们已深刻理解并掌握了知识, 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以充分彰显。

四、在动手中让智慧鲜花常开不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始于动作。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我先让学生测量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 再要求把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分别测量它们的三个内角之和, 通过对比, 学生发现“不管大小,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都是180度”。我趁热打铁, “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 分别用课前剪好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做实验, 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 结果都拼成了平角, 由此得出结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样学生在动手中思考, 在思考中动手,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为今后的学习积淀丰厚的经验底蕴。

又如, 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对着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并沿着高把圆柱体等分为16份, 把这16份拼起来后, 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 又快又直观地找出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相当于原来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思考后发现:圆柱体转化为近似长方体后, 虽然形状变了, 但最终体积没有变化这一本质特征, 自主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统一的计算公式:V=πr2h。整个教学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 提高了学生智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

五、在动手中让智慧鲜花别样红———促进学生求异创新

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必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求新。在教学中, 加强动手操作,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例如, 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 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或画角的方法后, 我进一步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促进求异创新, 问:“要画120度的角, 不要用量角器, 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一次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发现: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度的角拼起来能画出120度的角;用两个三角尺60度的角拼在一起也能画出120度的角……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丰富了学生的思考经验, 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 让智慧鲜花别样红。

指尖的智慧 篇7

一、动手实践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能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实践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一)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活动, 可以改变“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一名“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为学生进行思维提供支柱, 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七巧板这节课中, 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拼一拼中, 学生才能轻松的明白: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也只有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用七巧板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二)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动手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深刻。“我听, 我忘记;我看, 我记得;我做, 我学会。”例如, 我在教学“一个长方形纸板, 剪掉一个角, 还剩下几个角”这个教学问题时, 一个班级是提出问题后等学生稍作思考, 就用多媒体展示了结果, 而另一个班级则是提出问题后, 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然后, 学生汇报展示结果, 认为有三种情况, 具体如下。

过了一个星期, 我对这次的教学做了一次检测。用多媒体展示结果班级的学生错误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六, 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的班级错误率只有百分之三点九。从这个简单的案例, 让我们知道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后, 将知识深深的烙入脑海, 印象深刻。可见, 动手实践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三)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后又运用于生活。在教学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时, 如果脱离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教“纯理性”的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节课, 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早上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然后, 我继续明确我们所居住地方的东南西北面, 并让学生明白无论你身在何处 (深山、海面) 都可以判断东西南北。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 又将知识灵活运用。

实践证明, 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动手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一名“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 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二、怎样让动手实践学习活动更有效

(一) 找准切入点, 培养实践求知意识

实践意识的培养, 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数学问题, 从而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 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富有挑战性的语言, 如“你想尝试研究过程吗”“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

例如,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我先提出疑问:“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吗?同学们能靠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来验证吗?”学生跃跃欲试, 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容器交替量一量, 盛一盛细沙和水。仅凭这一简单的操作, 学生就能明白: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省时省力, 效果又很显著。学生还能体验到动手实践的乐趣。这时,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活动给予积极的评价, 这样不仅使学生喜欢上了实践活动, 还喜欢上了数学。

(二) 合理设计操作程序, 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的高质量的教与学实效性课堂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如果活动设计的不合理, 就会出现走过场, 活动乱而杂, 活动形式单一等弊病, 造成课堂效率的低效。

操作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 只有操作的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操作准确到位,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只有教师合理地设计动手实践活动, 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明确自己“为何而动”, 懂得该“如何而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确定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 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认识活动, 能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例如, 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法) 时, 先确定教学目标是: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 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并能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当做十再减。我还确定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怎么教?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才能突破难点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当做十再减。然后, 我设计了:小明有8元钱, 一只玩具狗要36元, 小明还要攒多少钱才够买?学生列出算式:36-8=接着, 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用小棒摆一摆方法试着算一算。算法一:36减8, 个位的6不够减8, 将小棒拆开一捆, 16根减8, 还剩8根。与两捆合起来就是28。算法二:将一捆小棒拆开, 10根减去8根还剩2根, 16根加2根等于28根。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 理解了算法, 再慢慢过渡到通过思考得出答案。整个活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而定。

(三) 合理使用学具, 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动手实践活动离不开学具, 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课前, 教师要根据活动为学生准备好学具, 或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学具, 并合理使用学具, 让学具变成他们手中的“金箍棒”, 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这样, 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操作中得以绽放, 而不仅仅是个“操作工”。

(四) 合理的操作评价, 让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 虽不是蜜, 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 但可以吸引学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我在课堂上应经常性采用赞赏性评价、富有自信的评价、富有使命感的评价、富有自我想象的评价。通过评价, 让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醒上进意识, 让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要心中有爱, 发自内心为学生的进步喝彩。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会意的眼神, 一个赞扬的动作, 都能让学生在赞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挖掘自己的潜能。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 找准切入点, 培养实践求知意识, 合理设计操作程序、合理使用学具, 合理的操作评价, 让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让动手实践学习活动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让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

摘要: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要由“关注学生知识的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活动”, 拒绝“纯理性”的数学课堂, 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对此, 笔者就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 动手实践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和怎样让动手实践学习活动更有效谈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动手实践,学习活动,重要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2.

指尖的智慧 篇8

出示主题图, 学生列出算式143+85。

师: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 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教师请学生取出学具进行操作。

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生1:我是用计数器算出得数的。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143, 然后在十位上拨8颗算珠, 最后在个位上拨5颗算珠。结果是228。 (教师给予肯定, 没做其他的评价就请生2回答)

生2:我先摆了1板小方块 (1板表示100) 、4条小方块 (1条表示10) 和3个小方块, 然后又摆了8条小方块和5个小方块, 最后一共是1板小方块、12条小方块和8个小方块, 所以我得到结果是228。 (教师同样表扬了生2的操作, 也没做任何评价就进入笔算教学环节)

教师在黑板上写好竖式。

(这时, 有学生报告:“老师, ×××还在玩计数器。×××还在玩小方块。”没有办法, 我只好停下来, 管理好学生的纪律, 再继续上课)

师:同学们要注意, 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应该从哪一位算起?

生:个位。

师:个位上3加5得8, 十位上4加8得12, 12怎么写?

生:向百位进“1”, 十位上写2。 (师板书)

师:百位上1加进上来的1得2, 竖式计算结果得228。

教师总结进位加法则。

课结束后, 我一直在反思:我本以为有了动手操作的经验和亲身体验,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容易, 但我发现学生活动是玩得热闹, 但操作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活动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那么, 应如何体现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动手操作不等于无要求的玩

(一) 对摆放学具的要求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奇、好玩、好动, 自律性差, 他们往往会被外在的诱惑所吸引, 喜欢没有约束地轻松玩学具。案例中的小插曲就是这样。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讲清楚要求, 即什么时候动手操作, 操作结束后要求孩子把学具统一放到桌肚里, 眼睛看不到了, 也就少了诱惑, 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集中到后面的课上。

(二) 对活动步骤的要求

有些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却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活动进行了一半, 教师看着不对, 再去大声补充活动要求方法, 那么这时学生们的倾听效果是很差的, 即使听到了要求, 可能也要回头重新开始操作, 降低了课堂效率。结果是“高投入, 低生产”。因此, 操作前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 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 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二、动手操作不等于不动脑思考

(一) 操作活动中对教学契机的把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动手操作活动正好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问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经常只注意操作活动本身而看不到数学实质, 或者只看到操作的结果而忽视了操作过程。因此, 教师要审时度势, 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 提升操作的效果。

在上一案例中, 我在教学处理上, 没有把操作中获得的经验与算理紧密结合, 表现为动手操作与算理领悟严重脱节, 操作仅起到了寻找结果、答案的作用。案例中我应仅仅抓住两个联系:即两种不同的学具操作之间的联系, 学具操作与算理揭示 (竖式计算) 之间的联系。揭示两种学具之间的联系时可以问:两个同学使用不同的学具, 但他们在操作上有一步是相同的, 你发现了吗?学生不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换。 (即从十位上拨去10颗珠子换成百位上的1颗珠子, 把10条小方块换成1板小方块) 教师追问:为什么都要换?这一问, 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帮助学生理解满十向前进一的原理。揭示学具操作与算理揭示 (竖式计算) 之间的联系时, 可以问:笔算时也需要我们在操作时那样换吗?怎么换?这样就把操作时积累的经验自然迁移到笔算中, 把直观的操作活动真正转化为内在的思维活动。

(二) 操作活动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曾有人这样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但在教学中,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往往想得清楚, 却不一定讲得明白。因此, 在动手操作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跳跃 篇9

关键词:幼儿折纸; 教学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18-001

折纸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手工活动。我从中班起就有意无意的时常组织孩子进行折纸活动,午饭前、午饭后、午点后,都成了孩子们折纸的黄金时间,孩子们乐此不疲。

一、折纸分段教

第一阶段:教学目标:⑴认识运用较为简单的折纸符号。例如表示纸边的,表示纸痕的、谷折线、山折线。学习简单的折纸技法。例如谷折法、山折法等。⑵能跟着老师完成折纸或依照简单图纸折出作品。植物类:草莓、郁金香;动物类:折纸玩偶;人物、工具类:钢琴、铅笔、人偶等。

第二阶段:教学目标:认识运用一般的折纸符号。例如折成层次符号、反转符号,卷纸符、转动符、折向背面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折纸技法的学习。动物类:立体大象、孔雀、天鹅。植物类:菊花、莲花、六瓣百合。工具、人物类:纸盒(三角、四角、六角、八角等)、立体纸娃娃。

第三阶段:教学目标:认识一些少见的折纸符号,例如重复、连折、展开、下沉使压等及其相关技法。动物类:蝴蝶、狮子。植物类:向日葵、玫瑰。其他:各式花球的做法,三到四种。

教学中,我常采用示范讲解、巡回教室辅导的方法。示范折纸步骤时我尽可能做到表述清楚明白。讲一步,示范一步,较复杂的地方重点讲,再在黑板出示示意图,示范具体折法。示范用的纸张要够大。示范时留意孩子的反应,是否能理解,能否跟上。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有遇到困难的孩子适当给予帮助,使其渡过难关,不半途而废,重新树立信心,耐心完成作品,体验成功感。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

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教学原则无不突出了一个“活”字和一个“做”字,其目的也是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之上,鼓励幼儿手脑并用。因此在折纸活动中我尽量要求孩子自己探索。

从大班下学期开始,我请孩子每人用一把剪刀,自己动脑筋,把8开的长方形裁成一张正方形,孩子们很聪明,都想到先把它折成三角形,再把多余的剪掉,即成了一张正方形。一开始,裁得很糟糕,剪得不光滑,或剪时没对齐,大大影响到后面折纸活动。经过多次训练,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都能裁出很正规的一个正方形,而且,有几名孩子如王菲碧、余科进、蒋旭东、张心怡等,还可以不用剪刀,直接用手撕。中班时,孩子们熟练掌握了双正方形、双三角形的折法,入大班首先要攻克的难点是;双棱形,双棱形是在双正方形的基础上,折出来后,有一定的难度,到大班之后,要折的形状更难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双棱形上折出来的,因此,熟练掌握双棱形的折法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因此为了使幼儿提高自学能力,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我让幼儿尝试学习看图示折纸。

折纸活动中,我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纸。当然,其中,教师主要帮助幼儿学看图示,讲解图示中的各种特征标记如……表示折叠线,——表示中心线,↑表示向上折,↓表示向下折,→表示向右折、“ ”用剪刀剪开等等,这些标记简单、形象,易于幼儿理解及记忆,在活动过程中重复出现一两次幼儿就能理解并记住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幼儿认识理解了折叠符号,为独立看图示折纸打下了基础。

教师边帮助幼儿理解图示,边引导幼儿根据图示逐步探索折法,特别是进入大班,有些形象较难,而且图示跳步很大,这就要求幼儿反复尝试折,折了拆,拆了折,我们的许多折纸活动都是在拆拆折折中进行的。孩子们边看图示,边折,边思考,边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正确的折法,学会了一种技巧,培养了其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经过努力折出形象,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格外会珍惜,无意中增强了其自信心,“这是我自己看图示折出来的,我是不是很棒?”于是就期待着下回的难题,想着自己一定会有办法克服它!有了这般劲,还有什么能难得倒他们呢?

引导幼儿看图示折纸时,我先将范例的每个折叠步骤画下来,制成一张完整的、规范的示意图。如在制作范例“鱼”的图示时,让幼儿先观察成品鱼是怎么样的,有哪几步组成的?接着观察一共有几步,看看哪一步有困难?最后提醒他们折时要一步接一步仔细观察折叠符号及角边面的变化,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错,否则就不能完成作品,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就能自己主动探索了。但是进入大班,教师也可在画图示时,偷一点小懒,例如孩子们已掌握双棱形,今天要学折袋鼠,教师就可省去折双棱形的几步图示,在活动时直接请幼儿先折成双棱形。又如要是前面已学过帽子的折法,今天要折一条鱼,教师就可以请幼儿先折成一只帽子。

三、作品的加工及技能的巩固

折完后,为作品作后期加工装饰,也是幼儿很来劲的事,作品完成了,可全是白的,多难看,于是他们纷纷拿来蜡笔给它作全面包装,或涂上漂亮的颜色,或画上装饰小花,或点缀上各种图形,这样一来,作品可算是完全完成了,欣赏着自己的宝贝,心里可甭提有多高兴了,老师再欣喜的夸上几句,孩子们可真是要乐得上天了。

但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学的明天就忘了,或是过一段时间就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1.今天学折的,请孩子们回家再折一遍,可以让爸妈一起跟着折,既满足了孩子在家长面前炫耀本领的心情,又可让家长也学会为以后家长能在孩子忘记时提醒。

2.过一段时间,(2-3天或一星期)让幼儿复习折,重复2-3次,孩子就会把步骤记得牢不可破。

上一篇:晚期血液肿瘤患者下一篇:卫星通信与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