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智慧

2024-10-10

老师的智慧(共10篇)

老师的智慧 篇1

一、适时追问, 以疑导学

课堂上教师适时追问是基于学生阅读基础的一种推进有效阅读的策略, 更是一种智慧。在学习中, 我们看到陶老师许多充满智慧的“追问”, 这些“追问”层层推进, 使得学生对于西门豹“治邺之妙”恍然大悟。

1. 在学生

阅读忽略处, 点拨“关键”进行追问。文中除了作者花较多笔墨描写西门豹的语言可以体现他的高超智慧以外, 笔墨极少的动作描写却也是极具内涵, 能够充分体现西门豹的过人智慧。如文中所写“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此处描写看似无奇, 但恰是“站”字充分展示了西门豹的智慧。陶老师真切地捕捉到作者独具匠心的描写, 在学生忽略时直击要害地进行追问, 使得学生从最初的一头雾水到似有所悟, 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站”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描写在教师极具智慧的追问下, 在学生的眼里变得精彩纷呈起来, 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也使得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为立体和丰厚的理解与感悟。

2. 在学生积累表达处, 巧用“对联”进行追问。

课的结尾处, 教师独具匠心地将文章内容概括为一副对联“将计就计巧惩坏人, 开凿水渠造福百姓”, 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加上横批。此时, 学生已经对“西门豹”有了充分的认识, 也对他的高超智慧钦佩不已, 无论是情感还是语言的累积都到了一定的程度, 加横批就是一个将理解与积累高度内化, 凝练语言的过程。对于学生比较恰当的表达, 教师也予以肯定, 但是教师不仅仅停留在此, 而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揣摩语言, 感悟西门豹“治人治水”的无量功德, 以此不仅仅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品质, 更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二、聚焦语言, 探析内心

文中描写“西门豹”的语言凝练、精准, 充满了智慧,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要想揣摩西门豹言语凝聚的智慧却非易事。因此, 陶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西门豹的哪些举动让你很佩服”, 以此引导孩子们关注到西门豹的语言, 并随机展开教学, 并采用了多种有效的策略来逐层引导孩子们品析人物语言, 读懂“言外之意”。

1. 深究“反语”, 探析内心。

文中西门豹“惩治首恶”时说:“把新娘领来, 让我看看。”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这个姑娘不漂亮, 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 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 过几天就送去。”学生已经体会到西门豹是故意说姑娘不漂亮的, 这样他就可以把巫婆扔进河里去, 以此来惩治首恶。但是陶老师没有满足于让学生停留在这样的理解上, 而是抓住语言的“节点”———“这个姑娘不漂亮”引导学生深层探究人物的内心。“这个姑娘真的不漂亮吗?”此处的发问一下子探入学生思维的深处, 使得他们深层思考, 这句话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西门豹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以此领会到西门豹这句话表达的巧妙之处———虚实之间, 大智若愚。

2. 联系全文, 探析内心。

西门豹惩恶的几次语言其实都有相同的作用, 学生在领会第一次语言的智慧之后很容易联系到下面的两次语言, 如何引导学生转化课文的语言来表达解读到的西门豹的内心世界?陶老师很是智慧地借用学生的发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将文本语言进行整理、内化, 从而深层解读人物内心。

3. 朗读抒情, 探析内心。

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 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以朗读对话为中介, 往往能帮助孩子理解文本, 理解人物, 甚至能让人物“活”起来。所以当学生“有所悟”时, 教师总是适时地引导学生来朗读:“你们能像西门豹这样说一说吗?”在朗读中再次体味西门豹不动声色的大智慧。也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 再次体味到西门豹言语背后的内心世界。

三、还原想象, 生发情感

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中鲜活的言语材料有意识地进行感悟、积累, 还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笔思维, 于说写中调动语言积累, 展开思维活动, 进行语言整合运用, 经历语言实践, 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这也应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终极价值所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陶老师根据教材的叙述特点———文章中的许多空白和作者的略写处, 在深入探析西门豹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后, 巧妙地安排了两次还原想象的语言训练点, 悟得“治人为本”。

1. 补白“求饶画面”, 说话悟情。

当教师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走进西门豹的内心世界, 感悟到“治愚之妙”后, 并没有满足于此, 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另一幅画面———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求饶的画面之中。如果说解读西门豹的语言可以直接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那么想象巫婆、官绅头子等这些人求饶的画面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西门豹的智慧, 从而使得学生更能领会西门豹“惩治首恶”是为了能够“唤醒民心”, 惩恶的最终目的是“治人为本”。解读至此, 不由得为陶老师的教学设计叫好。更妙的是, 为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想象, 陶老师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想象巫婆、官绅头子等的求饶画面。学生此刻的思维有如泄洪的闸门被打开, 恶人求饶时恐惧、后悔、抵赖等言语都在学生的想象说话间喷涌而出, 加之教师极具智慧的点评, 更是将恶人的丑态显露无余。此时, 学生不仅悟得文本之情, 更是习得表达方法———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

2. 补白“巧设计谋”, 写话悟理。

文章教学还有一处难点, 那就是“惩恶”的计谋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时候想出来的。教师非常巧妙地选准时机, 将这个难点设计为课堂写话的一个语言训练点。说巧妙地选准时机理由有三:一是因为先让学生深入解读西门豹的语言, 走进人物内心, 理解西门豹采用的惩恶策略, 这为写话积累了一定的语言。二是因为设计在“补白求饶画面”之后, 学生对于西门豹的大智若愚、机智过人的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 无论是情感上, 还是认识上都更能表达西门豹“治人为本”的良苦用心。三是此时让学生进行练笔的内涵相当丰富:梳理文章内容、转化文章语言、表达作者情感。这样一举多得的课堂练笔才是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练笔。

听罢陶金宝老师执教的《西门豹》, 不禁仍深深沉醉于西门大人的过人智慧之中, 更为陶老师独具匠心的巧妙设计和同样极具智慧的课堂演绎深深叹服。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怎样用好这个例子, 用教师的“智慧”, 将教材中的“智慧”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这节“西门智慧”与“陶式智慧”共舞的语文课, 也启迪了听课者的“智慧”!

老师的智慧 篇2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四年级教我们的丁老师,因为丁老师教学很有特点。

记得有一次上新课教生字时,老师讲到了“拨与拔”的不同时,丁老师叫我起来回答。我说:“一点之差而已”。丁老师笑着说:“不要小看这一点,有很多的不同呢!”我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们来编一两句话来记住它们的特点好吗?”“好”!同学们齐声回答道。丁老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然后风趣地说:“拔没了头发才能ba-ba,拨有了头发才能bo-bo”。边说还边指这自己的头发说道。我们哄堂大笑,在这欢笑中,我们不但知道字的意思,而且还了解了字的特点“丁零零”声中,我们才依依不舍得结束了这节快乐的语文课。从此以后,我们考试中的生字题目,就很少出错了。丁老师真是教学有方啊!”

每个星期的班队课,丁老师就跟我们一起娱乐。有一次,老师神神秘秘地对我们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后你们肯定会笑翻天的”。我们不信,于是,丁老师吩咐各组写上人物在哪在干什么,写完后马上上交。然后,丁老师第一个来抽,抽到竟是“毛主席在火星上吃泡面”我捧腹大笑,再看同学们有的笑得直锤桌面还边说:“笑死我了,哈哈”。有的捂着肚子笑不止……连丁老师看着我们那高兴劲也陪着我们笑。“孙悟空在马桶里洗澡,猪八戒在天上游泳……”我们笑得肚子都痛了。丁老师很了解我们的心情,作业少而且抓住重点,就连平时不交作业的同学们都按时交了作业了,使我们成绩大幅上升,我们班没有一个不喜欢这样一位教学有趣的好老师。

“大”学生“小”老师的教学智慧 篇3

一、自主学习的课前实践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统计的时候,老师可以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结合生活实际,就某个对象制作一个统计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统计对象多种多样,有统计班级男女生人数的,有统计班级单元成绩的,甚至还有统计体育彩票中奖数据的。由此可见,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

1.把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例题、讲解、示范等方式来展开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为此,老师要尽可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把老师讲授转化为学生操作

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动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工具量一量、拼一拼,从中发现规律之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提问以及动手操作,更深入地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周长”的教学中,以往老师在课堂上都是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直接推导,通过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而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堂情景,让学生自己任意选择几个圆形物体,自己动手,利用测量工具量出物体的直径和周长,然后根据自己测出的物体直径和周长数据,分析物体的直径和周长关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规律,进而对圆的周长公式进行探索和推导。另外,老师还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展开想象,同时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3.把个人学习转化为互动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机械地大量做数学习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自主学习的课后延伸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上完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这样的课后练习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延伸到课下,甚至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实践练习,进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统计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对近几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奖牌的数量或者是自己家的水电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做出统计表。通过这样的作业方式,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注重的是对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样才能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标。

老师的智慧 篇4

掀开表面印象,我试图捕捉教者在开发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策略方面的智慧,以获取某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以谁为重点?

课文记叙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相处中发生的故事。从课题看,中心词是“小老师”,文章的主人公自然应该是小姑娘。但从课文表达看,基本从萧伯纳的角度展开叙述。这种表达的错位,需要教师教学时进行判断与取舍。该以谁为重点?分析贾老师的教学处理,可以看出她在浓墨重彩萧伯纳的同时,花了不少精力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娜塔莎的形象。这是为什么?

首先,课文表现的固然是萧伯纳的品质,但他转变与醒悟的根由在于同小姑娘的相遇相处。只有突显小姑娘的言行举止,才使萧伯纳的转变真实可信。可见,贾老师的内容处理符合课文自身的逻辑。

更重要的,我以为还与贾老师所秉持的儿童观有关。很多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只看到萧伯纳的严于律己、真诚谦逊,却忽视了小姑娘身上所蕴涵的巨大启示意义。我以为,课文中的小姑娘其实更是一个隐喻,让我们具体地看到,成人在儿童面前如何获得教益,成人在儿童面前如何重新认识自我。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成人所受的这番教育与启迪,对儿童(小姑娘)自身而言,却不是刻意的,那只是一种天性的流露。“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分明是儿童的调皮心性。可正因此,更显出儿童的伟大。西哲言,儿童乃成人之师,确是至真之理。从这个意义看,这篇课文也可说是适合成人阅读的励志文。

不过,现在的阅读对象是学生,即儿童“本人”。儿童读儿童,作怎样的价值取向?从贾老师的教学不难看出,她着力启发学生从外貌、语言两个角度去“看”小姑娘,学生“看”到的是好玩、天真、调皮、智慧,这不正是儿童的特点吗?贾老师是以小姑娘为典范,润物无声地引导着学生呵护生命的本性与天性,不着痕迹地传递出一份珍视童年的情怀。稍感遗憾的是,课终教师总结说“我们要做个谦虚的人”,则站在了成人(萧伯纳)的视角。我想可能是缘于我们对所谓教材价值取向的某种下意识认同。

二、怎么“回”?

张志公先生曾经提出一个广有影响的主张,叫做“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他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就是“回”,这恰是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在。就平时的语文课堂状况言,大家普遍比较重视“来”,对“回”的落实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这方面,贾老师的教学颇多可资借鉴处。

首先是题目的咀嚼。题目中“大”和“小”的对比,形成一种矛盾张力,挑战着阅读者的原有经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大作家的小老师”和“她是我的老师”两个题目,学生很快形成了原题有趣、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共识。

接着是灵活表述的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表现萧伯纳是“大作家”的语句,散落文中的相关语句得以集中呈现:著名、世界有名、世界大文豪。教师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点拨:“同样一个意思,文章中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让语言丰富。”这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在影响力的表达程度上是递进的,如此处理,让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更到位。

再者是外貌描写的推敲。这一部分教学尤有特色。厘清课文的描写顺序后,教师突然于无疑处生疑:“难道小姑娘没有头发、眉毛、鼻子、嘴巴吗?”充分显现出教师的专业敏感,教师的作用就应该在这种看似无疑处着力。通过教师这一故意诘问,学生顿悟“要写不一样的地方”。趁热打铁,教师让学生以文中小姑娘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萧伯纳的形象,提醒学生也要抓住特点描述。这一设计的妙处还在于训练材料来源于课文,实现了内容领悟与语言发展的互动。

值得关注的是,贾老师进行以上言语形式的教学时,并未脱离课文内容而刻意进行所谓的训练,她将言语形式的教学活动妥帖地镶嵌在课文的整体教学情境中,基本都在故事的框架内行,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学生在聊故事的过程中,语言获得了发展。

三、教师是个什么角色?

看贾老师上课,常常觉得她不像在上课;看学生的表现,也似乎在参加一场沙龙。师生都那么放松、自如。这种放松并不只是教师用微笑、和蔼这些外在的表现所营造的,其间还有不少富于意味的策略。

课堂上,贾老师提问后,似乎比较喜欢再加一句“猜猜看”,这几乎可以看做她的一句口头禅。这“口头禅”其实给了学生一种心理暗示:既然是猜测,就无所谓正确与否,参与才顶要紧;既然是猜测,基本跟游戏近似,含着好玩的成分。因为解除了顾虑,学生的思维之门洞开。

课堂上,贾老师似乎也有“不明白”的时候。你看,她“不明白”“难道小姑娘没有头发、眉毛、鼻子、嘴巴吗”。我们当然知道,她心里明白得很呢,这其实是她的一种“示弱”。教师偶尔的示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他们以解决了连老师都难倒的问题为荣。这样,就将学生推向了学习主人的位置。有意思的是,这似乎也与课文“小老师”互为印证了。

课堂上,贾老师还有很多的“我明白了”,有显性的直接用这一句式表述的,也有隐性的以此为意的。譬如“很有道理,很聪明,我很佩服你们。同样的一个意思,文章中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让语言丰富”,再如“噢,我明白了,就是抓住有特点的地方、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外貌描写”,等等。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师的这些“我明白了”,源于学生又高于学生,是对学生所思所想的概括提炼。因为源于学生,学生感到亲切、可接受,还有一种自豪。因为高于学生,学生获得了智慧增长的满足与新知学习的愉悦。

老师的智慧 篇5

作为老师,我们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变传统的“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这样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独立地探究,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在智慧的课堂中,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计,灵活诱导和推波助澜。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本领,而且学会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对学生来说才是终身受益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理我们将这句话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上,可以说:“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让学生管理班级,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首先要摆正学生的位置,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明确目标后,事事放手,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管理班级的责任感。

不敢说事必躬亲的班主任就不是一个好的班主任,但他一定不是一个聪明的班主任。

老师的智慧 篇6

一、在思想精神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思想者

恩格斯说过: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园长, 必须深入领会、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素质,并吸取其中优秀、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其次,园长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素质。要了解当代学前教育改革动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办园与管理的实践中,真正站得高,看得远,逐步成为幼儿园管理行家。最后,园长必须重视学习,与时俱进,了解与本园课程相关的学科的最新成就,同时具有生理学、伦理学、教育文化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让老师觉得说话、办事都很内行,有分量。

(二)非园长——影响者

作为一园之长,当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之后,如何带动整个幼儿园前进?园长需要用言行去感染群众,用言行去改变环境,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教师的素养,用自己的觉悟感化教师的言行。以身作则,让每一个老师都能感受到园长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和良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园长应该恰当地运用职权影响力和非职权影响力。把握好度,使教师对园长饱含着发自内心的“敬”。

二、在学校管理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指导者

园长不仅是教育幼儿的教师,更是教师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师。深入班级看活动、组织观摩教学研讨、实施教科研课题等都是园长极为重要的工作。在观察中,多角度了解日常教学、班务管理、生活管理、教师动态等信息,通过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思想和观点在交流中得到碰撞,实现共同实践、共同提高。

(二)非园长——服务者

园长除了给予教师正面的指导外,为教师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服务也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幼儿和课程的思考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园长通过教师这样一个桥梁,能够更多地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幼儿园需要什么。所以,园长应该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使得教师在教学一线的工作中,更加尽兴地致力于幼儿的发展。

三、在专业发展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 园长——引领者

幼儿园园长要清楚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及其专业水平。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学习、研究不断反思本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园长理应带头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者。园长对本园的历史现状、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发展愿景与资源、教师特点等要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一位好的课程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研究,作为教师的表率与榜样,更要能够鼓励、支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用以培养其课程领导的能力。

(二)非园长——同行者

在教学管理中最大的忌讳就是管理者以领导权威自居,发号施令。因此,作为园长应善于倾听教师心声,和教师敞开心扉,在心与心的真诚对白中,达到理解。鼓励教师的“不同观点”,这样在沟通中教师才敢讲话、讲真话,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运用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进行大胆实践上,形成人人积极贡献才智,从而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为园长就应该善于发现教师平常工作中的闪光点,在不断赏识中,实现管理者与教师共同成长,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进而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园长也应做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面前,要努力成为们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要和她们并肩战斗、生活在一起,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互相观摩、竞赛、学习,及时的赞扬与肯定,适时的指导与帮助。经常和教研组长、教师一起沟通交流,全力做到事业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出谋划策。

四、在生活情感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关爱者

园长除了在工作上对教师进行一些指导、引领和影响之外,还应成为教师的关爱者。园长应该与教师建立一条情感纽带,打破上下级的严肃角色定位,走进教师,关爱教师。生活方面,领导关心教师的比较少,但是,这恰恰是最主要的方面。所以,要了解老师平日的生活,有的老师会表现在脸上,你要去发现这些情绪,看到了,可以去问问看怎么了。虽然和工作不发生直接联系,但其实和工作是极有关系的。通过了解每个老师,拿捏住她的心,她的变化、需求。从这些入手去沟通。这样,老师会觉得领导挺关心她的,连我的生活方面她都知道,注意到了,还帮我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可见,关爱对园长管理的重要性。

(二)非园长——朋友者

抛开在幼儿园工作的职务关系,园长和教师也是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所以园长应该把教师真正看作是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与教师交流和相处。作为这样一个朋友,她应该学会主动地分享,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日常经历;她应该和教师平等相处,不因自己园长的地位而摆架子、显身份;她应该融入幼儿园的大群体中去,给自己增加走进群众的机会,让教师们感受到,虽然她是园长,但我们不拘束,不害怕,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她真实的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园长肩负着重任,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找准角色定位,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努力做到五个一点:想得多一点,干得实一点,诚意多一点,学得博一点,研得深一点!让园长做到最好,让教师做到最美,让幼儿园发展做到最优。

老师的智慧 篇7

【教育理念】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智慧地开展基于语文的教和学的活动,提升学生和教师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生命品质。

因工作需要,笔者近年来颇多关注各类名师工作室。很多名师工作室都有其独到之处,但看到“彭玉华智慧语文名师工作室”时,笔者仍然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原因在于:仅从名称上看,这一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有了非常明确的价值追求———智慧语文。而这也显示了工作室负责人彭玉华老师在智慧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上的多年探索的成果。在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彭玉华老师逐渐建构起了智慧语文课堂的体系,他将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大策略和四重境界”。

一、一个核心

彭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无论是指向工具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指向人文的“人文教育”,都要通过“言语实践”来达成目标。据此,他确定了智慧语文课堂的价值取向:言语主体(学生和教师)以言语作品(教材文本、互文性文本等)为中介在言语环境(课堂)中展开多向度多层次的对话,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人文情怀。彭老师认为,课堂教学要着力于提升学生和教师的语文素养和生命品质。因此,他把“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和教师的语文素养和生命品质”作为智慧语文课堂的核心理念。

二、两个维度

彭老师认为,课堂的本质是一种对话,即教师、学生、文本、文本作者、教材编者等多个主体围绕一定的中介(如问题情境、言语活动等)展开的多重对话,而这正是智慧语文课堂的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强调动态课堂情境中的智慧生成,即对话中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追求,彰显课堂对话的生成智慧;也强调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即通过精心的预备,在严谨有序的对话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现教学的科学化本质,彰显课堂对话的预设智慧。因此,智慧语文课堂应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并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应成为智慧语文课堂的两个维度。

三、三大策略

在彭老师看来,智慧语文课堂有三个重要基点:汲取言语智慧,指向课堂价值取向;生成对话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过程;践行反思智慧,落实课堂教学评价。针对这三个基点,彭老师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了三大策略,让教学理念在真实的课堂土壤中扎根、生长。

一是设计催生智慧,即通过精心预设为课堂的智慧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彭老师用“指向”“内容”“问题”“活动”四个词来概括他的教学设计过程:首先基于文本、学情、教情等确定教学指向,按照教学指向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接着将教学内容作问题化处理,然后通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解决问题。按照这样的设计理念,彭老师总结出了多种教学设计形式:分层式、主题式、弹性式、问题发现式、言意结合式、活动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问题和活动是彭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两大支架,在他的教学设计中总有精妙的问题和精彩的活动,而这正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智慧所在。

二是对话生成智慧,即通过动态的课堂对话促进师生的智慧生成。针对课堂对话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话起点的错位、对话过程的背离、对话结果的偏移等,彭老师对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路径作了有效的探索:基于学情,确定对话的起点;基于文本,选择对话的视角;基于问题,加强对话动力;基于活动,搭建对话平台;基于机智,促进对话生成;基于反思,检测对话效果。这使对话这一教学方式的效用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是反思检评智慧,即通过反思对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作出理性评估,从而检评师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智慧是否真实有效。众所周知,教学反思在当下的教学情境中有被淡化、虚化的趋势。对此,彭老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对基于感性认识的操作性(经验性)课堂的有力矫正,是凸显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得更加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彭老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路径也作出了扎实的探索:对教学预设的合规律性反思是起点,对教学过程的合目的性反思是重点,对教学反思的合科学性反思是落点。

四、四重境界

套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彭老师将智慧语文课堂分为了四重境界:准、实、活、新。

所谓“准”,一般来说包括教学目标准确、教学内容合宜、教学方法得当三个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失之空泛,教学内容常常有些粗疏,教学方法有时流于形式。所以,彭老师援用李海林先生的提出的“教学指向”(“教学指向”既是教学目标之所在,也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同时也是选择教学程序的基准),强调一节课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指向,依据教学指向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实”,主要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彭老师认为,教学内容的“实”,立意于丰实,除了要落实教材文本内容外,应尽可能引进课外互文性文本,补充、拓展教材文本内容;教学方法的“实”,立意于踏实,用具体的做法取代抽象的概念;教学效果的“实”,立意于实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素养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活”,主要着眼于教学方法,即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激活语文课堂。具体到操作层面,彭老师提出主要有两个抓手———问题设计和活动创设:基于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设计问题,追求问题的精妙;通过活动创设解决问题,追求活动的新颖。

老师的智慧 篇8

说到智慧课堂, 不得不让笔者想起吴正宪老师。吴老师在课堂中善于制造、把握、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而学生正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升华。随着课堂的深入, 随着思维的碰撞, 随着矛盾的凸显, 学生学习的热情愈加浓厚, 认知的冲突在师生的交流、探索、辩论、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化解,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智慧的吴老师带着她的智慧走进课堂, 又在课堂中向学生播种了智慧, 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快乐的数学乐园。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智慧课堂, 感受其中的奥秘吧!

一、激发儿童在问题串中思考

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指出:“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 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一些教师的提问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情况。“高密度、低水平”的提问屡见不鲜, 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 学生不停地答, 师生表面上忙得不亦乐乎, 实质上却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与沟通。那么, 吴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把握提问的技巧的呢?

问题1:三道题同学们都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转化时要注意什么?

生1: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时候, 要取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计算才能最简单。

生2:转化分母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 当两个分母成倍数关系时, 取较大的分母为公分母;当两个分母成质数关系时, 它们的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乘积;当两个分母既不是倍数关系, 也不是质数关系时, 要用短除法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问题2:你们为什么都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 目的是什么?

生1:因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

生2: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 就不能直接相加减, 所以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问题3:通过计算, 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1:要先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然后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2:先通分,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问题4: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一定要注意计算的结果, 不是最简分数时要化成最简分数。

……

在这段教学中, 吴老师首先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悟自省的时间和空间, 然后通过四个主要问题, 巧妙地实现了由“理”到“法”的对接, 学生顺利地完善了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知, 而教师在学生的自我完善中适时地点拨了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 为计算得更加准确、迅速打下基础。四个连环问题可谓是层层深入、紧密相连, 第一、二个问题的抛出,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明确转化的目的, 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巧妙对接。第三、四个问题的提出, 是在学生进一步明理的基础上, 用以明确计算的方法。这节课异分母加减的计算方法是重点, 但吴老师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 而是把通分、化简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设问进行点拨指导, 使学生在计算时对方法的使用更加清晰明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的智慧课堂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达成, 同时注意对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巧妙的设问、适时的追问、恰到好处的反问……吴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似乎总是来得那么及时, 让学生的思维在设问中飞扬, 在追问中深刻, 在反问中全面。学生在教师不着痕迹的问题设计中思考着、交流着、争论着, 获得了从一个思维平台向更高思维平台的跳跃。

二、引导儿童在辩论中明晰

熟悉吴老师课堂的人, 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会陌生:有的学生洋洋自得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有的学生憋红了小脸进行着反驳, 有的学生急迫地利用学具演示, 还有的学生辩论到一半就临阵倒戈了……再看吴老师, 时而微笑着观战, 时而积极地参与辩论, 时而为士气低落的一方鼓气, 时而呼应着座位上的学生进行补充……多么生动的课堂辩论场面, 多么有趣的数学课堂。课堂辩论是吴老师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巧妙地把辩论设计在学生思维的节点上、在新知的探究处、在错误的澄清中、在意外的争执时。

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 出示一组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如图) , 提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 还是正方体?请根据特征判断。

学生出示反馈牌, 两种意见的人数约各占一半。教师请双方各出一名代表谈谈为什么这样判断。 (认为是长方体的同学为正方, 认为是正方体的同学为反方。)

正方:“我想问对方一个问题,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反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 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请你们仔细看看这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吗?12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反方在反复认真地观察了这个物体后, 表示:“你们的问话对我很有启发, 这6个面不都是正方形, 12条棱的长度也不相等, 看来我们判断错了。”

这时反方的另一名同学突然站了出来, 提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个物体不是正方体, 也不是长方体。因为, 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而它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

刚刚平静下来的教室又沸腾起来“对呀, 这组对面是正方形也不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时吴老师才不紧不慢地提示了一句:“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正方形不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吗?!”“对, 长方体的对面可以是正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体, 它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是学生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 吴老师设计的一场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倾听对方观点, 吸收对方的正确之处, 发现并修正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错误判断, 加深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句“这个物体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的新观点, 说明学生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试图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理解。这一质疑的提出, 让课堂再度沸腾, 吴老师在这时给了一个重要提示“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恰到好处的启发, 让学生适时地沟通了已有的知识, 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 吴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 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 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是那么自然。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 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 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吴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节点,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启发, 使辩论有序地展开。吴老师在辩论前的巧妙预设, 在辩论中的有效指导, 在辩论后的适时评价, 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还让学生在辩论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 学会理智地自我否定错误, 真诚地接纳、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引发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听吴老师的课, 不仅是学生, 就是其他旁观者, 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 不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制造冲突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 课堂上, 学生时而紧缩双眉, 沉默不语, 时而各抒己见, 热烈争论, 完全沉浸在吴老师所创设的“美丽的陷阱”之中。学生眼里的吴老师就像魔术师, 能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 他们希望数学课时间长一点, 再长一点……而在吴老师的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 学生的差异、精彩甚至学生的错误等, 吴老师都能及时捕捉其有价值的信息, 适时地制造冲突,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使学生在欣赏、接纳、认同他人的过程中反思自我, 提升自我。

如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两步实际问题”时, 出示了这样一个画面:图上有3个跷跷板, 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7个小朋友。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完图意后, 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来理解。列式是12+7=19 (图1) 。

生2:我是这样想的, 3个4是12, 再加上7个同学, 一共是19人 (图2) 。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列式和生2的一样 (图3) 。

师:第一位同学直接用12加7, 后两位同学用4×3来代替, 这是为什么?4×3表示什么意思?

生:4×3表示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 求3个跷跷板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2在题目中没有, 我们就得用4×3求出来, 再进行计算。

师:虽然这三位同学的呈现方式不一样, 但都能解决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列的算式是4×4+3=19 (人) (图4) 。

师:明明是3个4, 你列的算式怎么是4×4, 多出来的4怎么来的?

生:我从7里拿出一个4, 就是4个4, 再加上剩下的3。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他从7里勇敢地拿出了一个4, 凑成了4个4, 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的算式是5×4-1=19 (人) , 我把小朋友4个4个的分成一组, 假设还有一个人, 就是5个4, 再把假设的那个人减去, 就是19人 (图5) 。

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 就是假如的意思。

师:本来是3个4, 从7里拿出一个4凑成4个4, 他又与众不同地假设了1个小朋友, 又增加了1个4, 变成了5个4。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生:本来不存在, 为了好算, 把不存在的添上去, 最后再去掉, 这种方法特别有创造性。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刚大家提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走上了前台, 自己退到了幕后。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主生成一片精彩。吴老师在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答以后, 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 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由于给了学生一些方法的提示, 使学生的思维在聚合中开放, 由此生成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种方法。在方法生成之后, 吴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 使学生在差异中共享。首先拿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答案:12+7, 然后追问12是什么?问而不答, 接着出示第二种方法:4×3+7, 在追问中理解12的由来, 在追问中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所引出的不同的策略, 及因此出现的不同结果。吴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扩大, 成为大家共享的精彩, 突出了解答两步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共展示了5种有着不同思维层次的方法, 使学生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激活思维, 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突出运算顺序, 突出解题策略的多样, 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老师的智慧 篇9

郑云老师的教学主张、教学行为再一次说明,语言应该是鲜活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是愉悦的。郑老师说:“塑造和美英语课堂,教师不仅要体现英语的内在语言美,还要注重英语教学的艺术美和对学生的美德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美激情,以美求真,以美引趣,以美育人,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富有实效,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从郑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到,这些认识是可以变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这些认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可以带来英语课堂的实质性变化。

语言本身是美的,英语也不例外。首先,语言的美以其声音为表现形式:抑扬顿挫、轻柔缓急,语言堪比音乐。一个个有规律的停顿、轻重音节的交替、语调的滑动起伏等构成了优美的节奏和曲调。另外,元音的悠扬和辅音的急促可以分别营造恰当的意境和氛围。语言固有的声音美在作者富有创造力的调配中,能奏出分外优美的曲调。语言的这种声音美不亚于音乐之美,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课的课文由描写四季的短诗组成,郑云老师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并且将美的体验和感受设计成重要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聆听磁带、大声诵读、反复体会来学习美的诗句。

语言的美存在于其触发的意境中。“sweetmemories of summer days”,“quiet streams andtrees and shade”,“lazy afternoons by a pool”,引导学生闭上双眼,低吟这些短语,想象这些文字描写的画面,美的体验会在学生心中生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将文字和意义联系在了一起。

词汇放在文本中、语言放在情境中、学习放在交流中,就能让我们学习的语言保持原有的鲜活、趣味与美感。郑云老师的教学设计尊重了语言的本质规律,让语言的美得到释放。

教师的“教”应努力营造美,从而使学生“学”的过程变得和美。郑老师的“以美激情,以美求真,以美引趣,以美育人”,概括了她对理想教学过程的认识。除了利用语言自身的美、教学材料的美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美来获得这种美的过程外,郑老师特别强调了和美课堂的“开放”特质: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关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层面的开放。这种“开放”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体意愿得到强化,能沉浸在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享受语言和思维的自由,体验驾驭语言学习过程的乐趣。比如,课的第二阶段,在精美图片的帮助下,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四季、学习相关词汇。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们既可以调动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又可以在互动中认识新词汇。“开放”参与的方式既给了每一位学生机会,也大大减轻了初学时的心理不安全感。再如,课的第三阶段,即诗文欣赏阶段,在读并理解、读并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韵律美。通过朗读来体会不仅省去了繁琐的语言描述,而且是通过“导”,然后“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之美。实践过程是诱人的,体验过程是愉悦的,发现过程是兴奋的,成功体验是有极大的激励作用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同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要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状态。英语课上,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和运用均应包含德育教育的考虑。读懂四季、体会四季、谈论四季可以让学生欣赏大自然,感激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郑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反复让学生体会自然的美、宁静的美、简单的美。“sweet memories”“quietstreams”“lazy afternoons”,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想象现实的场景,体会什么是淳朴的美、本真的美。这对生活在喧嚣的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育。

老师的智慧 篇10

一、老课新教, 教学有法

薛法根说:“教师在学生与课堂之间, 应该做一个‘红娘’, 当学生对课文陌生无从学起的时候, 教师应当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把文章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整堂课中林老师始终扮演一个“红娘”的角色, 而不是让人讨厌的“第三者”。

揭示课目之后林老师就告诉学生, 议论文虽然很难学, 但是抓住了窍门就好学了。简单的一句话, 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激发了学习的欲望。紧接着林老师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 找中心句、提炼关键词, 并告诉学生中心句往往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巧妙的点拨、方法的引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运用同样的方法在林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找出了3、4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整篇文章的提纲跃然黑板之上, 这就是林老师教给学生把书读“薄”的方法。

林老师在她的教学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们阅读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 我们教师往往关注写什么, 而忽视是怎么写的, 把阅读和阅读教学混为一谈。林老师在带着学生把书读“厚”的教学设计中, 仍以第2自然段为例, 以“主席为了证明死的意义, 用了哪些方法”这一问题为中心话题, 让学生去寻找、去学习、去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 堪称整堂课的亮点。学生归纳出了引用、举例子、对比的论证方法, 并在林老师的引领下对三种方法适时地进行了引申、拓展。在写什么的教学中语文味的咬文嚼字随处可见。例如:对“死”这个字你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学生说出了几十种与死相近的替代词, 褒的、贬的、严肃的、风趣的, 什么都有。看是简单的说却是林老师的匠心所在, 她让学生体验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认识到了主席对生死理解的鲜明观点。再如:指导朗读“去死”、“而死”这两个词, 我们欣赏到了在林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读出的不仅仅是词语使用的不当, 更读出了两种死的内涵、读出了是非, 读出了观点。在观看张思德生平录像后, 林老师安排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个镜头以及为什么。说后林老师告诉学生, 刚才你们说的过程就是一个举事例的过程。看似水到渠成的教学细节, 却是智慧所在, 在独特的教学方法的引领下, 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被林老师精彩地结合在一起。

二、巧用多媒体, 再现历史

有效地将多媒体与文本融为一体, 是本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从课前互动起, 当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林老师说:“同学们辛苦了!”学生的回答是:“林老师辛苦了!”而台下所有教师却是异口同声地说:“为人民服务。”林老师及时地播放了一段江泽民主席阅兵的录像, 学生茅塞顿开, 初步明白了课题的意义。紧接着林老师娓娓而谈讲述了“为人民服务”这句呼喊了几十年的经典口号是来自于毛主席的一篇演讲稿, 一篇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演讲稿, 并播放了毛主席演讲时的几幅画面。学生从根本上知道了“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的出处, 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运用“厚”、“薄”读书法带领学生在文本走了一个来回后, 学生掌握了学习议论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对生死这个问题也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从情感上还无法直观形象地认识张思德, 学生渴望了解张思德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此时, 林老师播放的短短两分钟的录像像一场春夜喜雨滋润了学生们探究的心田。跟随电影中那一幅幅真实的镜头走进了一个憨厚朴实、任劳任怨、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 学生在亲眼目睹了那悲壮的一幕后升华了对课题的理解。多媒体的运用使整堂课的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读写结合, 关注人生

阅读教学不只是“读”的教学, 在林老师的课堂中读写结合不只是简单地从读到写, 也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深入的读、说、看、议中入其境, 悟其意。在一只眼睛读书中的语言, 一只眼睛读书背后的意思后, 产生了情动而辞发的结果, 学生想写而且有话可写, 还写得精彩。让我们听课的教师不得不拍案叫绝、掌声雷动。正如林老师说的:“教学生一节课, 关注学生一辈子。”从学生笔尖流露的那一句句自我批评的话, 对人生认识的态度, 对生活的感悟不就是林老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体现吗?

上一篇:钢桁架桥梁下一篇:共用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