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的教师

2024-09-26

做智慧的教师(精选8篇)

做智慧的教师 篇1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读《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这与我们一直在说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师不谋而合。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假期中,我读了《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这本书, 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应该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将好课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程度,更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从评判,但也吸引了我细细读下去。 书中认为好课应让学生受益一生,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适当、课堂组织高效,并且给好课定了三条评价标准:学生喜欢,质量合格,基本功过关。说实话,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现象,是无法进行量化,自然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好的课堂应该是讲究效率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凑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语言是生动的,流畅的,具有启发性的,是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个老师的课是否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看这个老师踏进课堂时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文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毕竟它会在考试中显露无遗,而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一堂好课必定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触动,即使是细微的。因此教师就是要尽自己的力,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做智慧的教师 篇2

1. 智慧的教师不断学习

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只是比学生早学几年而已, 不学习就要落后, 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学习教育理论, 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时代新知识, 研究新时代新时期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心理规律、行为规律。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所言:“现在的小孩特质是‘世界变小了、心眼变多了、脑海变大了’”。一代人不同一代人, 教师与学生可有年龄代沟, 但应该无心理隔阂, 好教师应知彼知己, 所以好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的教师。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师要努力钻研, 学为人师……要崇尚科学精神, 严谨笃学, 潜心钻研, 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

2. 智慧的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

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也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式。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是包容心的体现, 也是智慧的体现。思想上要在法律前提下尊重学生灵闪的火花, 奔放的思维, 教师要承受得住学生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对撞, 有包容心;学习方式上更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自由, 尊重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有正确的学生学习观。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

3. 智慧的教师明白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宜教育学生

(1) 学生已知错, 心惊胆战之时。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只是意志力、控制力不强犯了错, 而且学生自己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错误, 此时不用教师再嗦, 嗦只会造就叛逆, 转移问题核心, 而达不到纠正学生行为的目的。学生犯错了要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犯错责任, 但不是训斥。

(2) 学生玩得高兴之时。学生玩得高兴之时, 不宜教育学生, 这样学生会觉得你不尊重他。事实上学生玩得高兴, 我们何不用玩来引导学生, 用行为、用活动来教育学生呢?不宜用语言说教的方式。

(3) 在众人面前。在众人面前, 如有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场, 学生讨厌你一言我一句的“轰炸”,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和教师争理、辩理的现象, 方向、目的出现偏差, 长久以往, 师生对立。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的场所, 有些教师喜欢在办公室人多的时候教育学生, 以突出自己勤快做工作, 这样的教师是得不到学生喜欢、效果也不会好的。谁不想上进?谁不想得到表扬?谁愿意被揭短?批评人、教育人一定要考虑对方 (特别是叛逆期的小孩) 的心理反应, 注意教育场所。

(4) 教师自己没有准备。教育学生跟教学上课一样, 教师要有准备, 要备“好课”, 教学要备课, 教育人更要备课, 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教育备课就是要事先明确达到什么教育目的, 讲些什么, 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气、预测突发情况、对象可能的心理反应、可能的效果……教师自己没有准备, 千万不要教育学生。这是很多班主任易犯和常犯的错误。

(5) 怎么教育学生都不听之时, 要先放下。古人言:“忠告善道, 不可则止。”但这并不是要放任不理, 而是暂时放下, 这就是策略。教师应该是自控的教师, 有智慧的教师。当双方争执不下, 教师无法说服学生时, 不和学生斗气, 不要试着压服学生, 或转移主题漫无边际的数落, 更不要大发雷霆。先放一放, 放下, 从自身找原因, 看看哪里没准备好, 从学生找原因, 学生不能接受的问题出在哪里, 过一段时间再谈也未尝不可。这不是跟教学一样的道理吗?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的讲解, 不是先放一放吗?师生双方都回去思考思考、消化消化。从人的内心做工作, 把工作做到人的内心, 心通一切都通。

4. 智慧的教师能幽默大度地处理学生轻微犯纪之事

学生违章、违纪不可避免, 智慧的教师知道在行为上学生还是小孩, 而教师是大人。在应对学生违章、违纪事情上应冷静地把握方向, 有方法、有策略, 有智、有谋、有勇。“小违章之事”教师能大度幽默处理, 他会觉得教师给了他面子, 学生是感恩的, 而且会改正得很彻底。得到一个违纪学生的感恩, 工作难道不是能很好地开展了吗?在幽默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睿智, 能建立教师的威信。

5. 智慧的教师会注意工作、生活细节

做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与行, 纳言敏行。细节对学生有可能产生终身影响。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有时可能不是教师一贯的言行, 而是某一次教师不经意但对学生而言却直指内心的细节或瞬间。一言一行注意学生的反应, 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不经意的爱, 因为这很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学生会喜欢你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即教师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观。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师“要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6. 智慧的教师是自然、真实的工作者

教师也是人, 有情感、有情绪、有名利荣誉诱惑, 但在学生的眼中, 教师永远是神圣的, 教师是自然而然得到学生尊重的。教师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名利荣誉, 特别是在学生面前, 既要荣辱不惊, 又要乐观上进, 要自然、真实的工作, 绝不能为了班级、为了自己弄虚作假, 也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得失而情绪失控。否则学生会非常鄙视你的。

7. 智慧的教师不会追求短期所谓的“优秀”

教育是需要时间的, 育人是个长期的过程。学校一般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有各种各样的评比, 这是必要的, 是好事。但对于一些特别顽皮的学生, 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教育标准的, 一个有耐心的教师往往头脑比较清醒, 而追求短期所谓的“优秀”的教师往往跳不出评比的圈, 容易忘记教育规律、违背教育规律而产生过激行为, 这样班级虽然“优秀”了, 对学生却不一定是好的教育。

8. 智慧的教师眼中不会有差生、好生之分

教师在潜意识中不要用学习成绩、学生性格划分学生, 即不要有差生、好生之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很小一部分, 学生学习不好, 不要说学生笨, 只是人各有专长, 对学生要耐心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决定人发展的是人格, 不是学习成绩。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 教育最重要的是公平, 给每一个学生公平教育的机会, 关注学生个体, 不管他们的表现如何, 教师在关注他, 学生就有信心、就有感激。

9. 智慧的教师有开朗的性格

教师性格开朗易使师生关系融洽、轻松, 学生敢于、乐于和教师交往。同时情绪能传染人、氛围能感染人。作为一位教师要有组织活动的能力, 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如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学科竞赛活动……把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其实学生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有些教师怕开展活动, 来回于上课、备课、改作业、测验之间, 在这些项目中教师总处于强势位置, 学生处于弱势位置, 长此以往, 师生容易产生隔阂。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活动, 做一个开放的教育者, 而不是封闭的教育者, 在活动中展现能力、提高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和威信, 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1 0. 智慧的教师教学会很灵活

智慧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心中有人, 这个人就是学生, 然后才有物, 这个物就是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以人为中心, 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 归宿点也是学生, 出发点绝不是教材, 更不是知识内容。智慧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有个正确的理解, 课堂教学首要任务应该是尊重学生, 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然后才是知识传授。这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内容呈现要灵活、教学过程要灵活、和学生交流方式要灵活。

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篇3

教育呼唤智慧,教学呼唤智慧。可细细想来,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满天星辰,没有谁注定满腹经纶。每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是同样纯洁的一张白纸,所谓天赋只是潜在的资源,持续不断的勤奋,永不松懈的学习。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为教师智慧教育提供了契机。学生的质疑问难,需要教师予以回应,引导评估、筛选、分析、解决;学生的尝试、探究,需要教师善用错误,引导溯因,让学生改变思路,重新探究,走向成功;学生的个性阅读,需要教师让不同的观念碰撞、交锋,产生思想火花,激起脑海波涛;课内外联系拓展,需要教师以文本为主轴,在相互联系的不同内容和方法中交叉、渗透、相融、整合,深化思想,提高素质。

智慧教育不仅关注教师智慧地教,更关注学生智慧地学,智慧地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智慧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质疑问难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思考问题时,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取得成绩后,再接再厉,不断发挥潜力。通过教学,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坦陈己见。

追求智慧教育,践行智慧教学,必须要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教育爱心。不是所有的传授都能唤起孩童内心潜在的知识渴求,也不是一味的灌输就能激起孩童本真的道德诉求。罗素说,教师缺爱,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智慧教育首先是一种善,一种爱,一种德性。一个智慧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只有爱心,才能让教师遇到学生错误的回答,能有海纳百川的宽容,遇到调皮的学生,能与之平等对话;遇到突发事件,能灵活机智地应对。

学有恒心。智慧来自学习。教师的学习可以源于书本,通过阅读,获取智慧;可以通过观摩名师的授课,学习他们的处理方式,借鉴可取之处;可以学习同事的教学技巧,与同事探讨教育方法;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思考问题突破常规的独特视角。

反思虚心。智慧来自反思。一个教师只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精神,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问题解决的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李吉林的情境诱导、支玉恒的幽默风趣,贾志敏的严谨缜密,窦桂梅的热情似火。

创造用心。创造是大智慧。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有智慧的教师不但要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对象及时调整和创造合适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智慧教育,是一种圆融的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通往教育圣殿的康庄大道。“追求智慧的教育,成就智慧的教师”,让我们现在就出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岔河中心小学)

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篇4

一、明确几点认识。

1、教思路教方法不是教知识,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学会学习。

2、知识仅是一种可以考查的形式,绝不是教学的全部,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的有机渗透是学生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的持续动力的沃土。

3、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课堂效率的高低)是由学困生学习情况决定的(木桶原理),能不能把学困生教会是一堂好课的试金石,千方百计调动学困生的积极主动性。

4、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成绩的保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5、如果认为自己大脑已经满了,就不会再接受有益的东西。换脑筋不换人。

6、高效的课堂不是教师说了多少,而是学生做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要语言精练准确;没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课不一定不是好课。

7、学生的记忆力和记忆方法是可以培养训练的,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会让你收获惊喜。

二、掌握学情—做到知彼,才能有的放矢,落实“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思考(合作)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1、可以安排学生预习法则、概念等。

2、投石问路,适时安排诊断性提问或检测。如果学生有障碍马上给予补充、训练。

3、绝对不指望或想当然的认为“这以前都学了学生应该会”,如果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你原来学的知识都还全记得吗?考完试我们不是也埋怨“这都讲了好几遍了,咋还不会呢?”那我们自己原先学的不忘吗?

4、忘得快是小孩子的特点,我们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外,坚持反复抓克服学生反复。

三、课堂三件宝—看、听、练-----关注学困生。

1、“讲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了,会了不等于对了”,看-----小脸发红,小手高举,小眼瞪圆,书写正确规范;听-----学生说、学生讲、学生议,练----学生上黑板,练习本,教师巡视(重点是学困生),采用小组竞赛、男女分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兴趣的形式强化训练。

2、教师讲了不等于学生讲了(尤其是学困生),(学生)说懂了不等于真懂了,教师做了不等于学生做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基础牢固,一步一达标。知识点多的或者说知识偏难需分解成多步完成的,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或完成一步要及时训练考查,确保一开始就学困生不掉队,最后综合练。语文每篇课文结束当堂要有小练笔展示,让学生在在练习中进步;英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认真备课---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教师似懂非懂很难把学生教懂。

1、教师要精读教参好好的借鉴,不要闭门造车。

2、深读教材,教材的每个问题,每句话都有它的用意,体现知识生成的脉络。

3、认真做课后题和导学与训练,能更好地把握用时用力的点。

六、培养思考的习惯要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1)、避免教师自问自答,包办代替;避免一问齐答,滥竽充数(齐背也要看出谁不会)。

2)、避免叫起学生再说问题,这样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只让一个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只让一个学生思考,其他同学无事可做,绝对低效

3)、避免只叫好学生回答,平常上课、领导听课,领导会听出来的---作秀害人害己;

4)、讲完了、好学生回答完了可以叫学困生复述;

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

七、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1、注意听出问题;

2、不同的答案;

3、学困生复述;

4、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一律不

能摆在桌面上,避免学生走神。

八、考后工作重于考试过程。讲规律、方法、技巧、思路,反对对答案,死记答案;认真落实满分题满分卷。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 篇5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

在没有阅读《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前,我本来以为,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上起课来轻轻松松的就是有智慧,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认为这个想法真是太片面了,想想原来的我上课时对学生往往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没有真正用心分析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以前总是感觉要让学生尊重你,你就必须维护教师的威严,要说一不二渐渐地学生对我也就“敬而远之”了。现在想来,我的这种做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所欠缺的“智”、“慧”还很多,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认识到这些,并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我想: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课堂上,也才可能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

其次,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让自己跟自己对话,记下我们心灵律动的惊鸿一瞥,记下我们灵光乍现的智慧火花,记下我们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记下我们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智慧不会凭空产生,要想拥有教育的智慧,成为智慧型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争取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2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这与我们一直在说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师不谋而合。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假期中,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应该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将好课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程度,更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从评判,但也吸引了我细细读下去。

书中认为好课应让学生受益一生,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适当、课堂组织高效,并且给好课定了三条评价标准:学生喜欢,质量合格,基本功过关。说实话,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现象,是无法进行量化,自然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好的课堂应该是讲究效率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凑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语言是生动的,流畅的,具有启发性的,是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个老师的课是否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看这个老师踏进课堂时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文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毕竟它会在考试中显露无遗,而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一堂好课必定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触动,即使是细微的。因此教师就是要尽自己的力,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佳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能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该地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3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以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改变的东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还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现在想来,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身为教师,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还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你,乐于学习你所任教的学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习做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要有教学智慧,要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在教学中还应该和其他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读完这本书,感觉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应该以学习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课堂的多元化学习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课后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环节,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教师才能逐步成长!反思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习惯。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具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评价,学会反思,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师。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4

《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是由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七位骨干教师的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优秀博文集成。这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

读完整本书,我发现——教育的智慧来自于平凡: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似曾相识,我们的身边每天也在上演这样的事例。这七位老师正是从平凡中寻找到了教育的契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一堂又一堂平凡的课堂,真正的教育是一些又一些琐碎的教育细节。智慧没有大小,我们每个兢兢业业做事的教师都拥有令人敬畏的学识和无穷的智慧。

反思自己,每天也都在从事课堂教学实践,也一直认为自己非常地认真,但却没有研究的意识,没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只是一味地重复千篇一律的故事。所以失掉了很多宝贵的教育契机。

文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老师替你们养水晶宝宝,可以吗?》叶隽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出现“水晶宝宝事件”学生都将水晶宝宝带到了班上养。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原本就容易分心,这股“水晶宝宝热”更是让他们无心向学,全心玩乐了。面对这样的事情,叶老师最终的处理方法,不是没收,而是告诉学生不想让你们养水晶宝宝,是因为它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喜欢就让老师来替你们养吧,等他们生了很多宝宝后,期末老师将他们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并允许学生到办公室去看望水晶宝宝。“水晶宝宝事件”就这么平复了。这件事非但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还成为了老师与孩子们拉近距离的桥梁。

我们班上也出现类似的“秀笔风”“卡片风”,作为班主任的我都是采取了没收、开班会的方法,表面上班里是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没有从学生心里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也能换个角度像叶老师这样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善于捕捉住了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我将带着《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中学到的教育智慧,用心思考,在思考中创生教育智慧,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5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觉得很有启发。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善于反思,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培养兴趣,立足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还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智慧的教师》读后感6

缘于教育局的读书活动,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书中介绍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畴内得,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满智慧。心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智慧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的。智慧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长。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下面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1、学习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3、读书

智慧来自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万遍其意自现。”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4、反思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5、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学做一个智慧的教师成尚荣 篇6

——听成尚荣督学讲座有感

利用晚饭后的空余时间,聆听了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先生的讲座。当我知道成尚荣老先生是国家督学时,立即对的讲座肃然起劲,试想知识要多么渊博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督学呀!

成老师讲座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台阶及其跨越”,整个讲座由成老对雨外小老师 “年轻、颜色、激情”展开,由智慧教师一定是道德教师收尾。听了讲座之后,更加感到讲座的深刻及时,高屋建瓴。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只单纯的埋头教课,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没有教育智慧显得非常重要,那什么是教育智慧呢?首先要知道什么事是智慧,智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能力,集中体现在他所具有的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能力、获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的能力、掌握技术与技术实践的能力、承担外界压力与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体现在他的个人意志品质、性格、气质,体现在他对自己的准确评价、他对人生的策划、自我管理、经营人生的能力,体现在他对事物的评价、美感与审美意识。

曾有幸阅读过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其中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那智慧哪里来?

一、从学习中来。

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在此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夜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再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个顾问呢?教师的学习应当是持续的学习。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赢得教师的持续发展。学习要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坚持根据计划的要求将之落到实处。

二、从工作实践中来。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的话,那教育教学实践,则是教师获取智慧的必要载体和重要通道。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教师的发展与智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一个教师学习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只是停留在你的学习笔记本上时,对你的学习就会形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应对检查的。反之,一旦学习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反映和体现,你就会增强实践的决心和信心,进而形成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

正如每人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同时拥有多种思想。只要我们相互之间多交流,多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和许多的教育大家一样的成就.三、从反思中来。

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飞跃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只有实践而没有反思,那是很难有进步与发展的,更别说能体现教育教学智慧了。一个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的教师,就不能不十分重视对自已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进行持续不断地自我反思。

四、从写作中来。

有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写作既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基本能力,又是教师履行角色职能的一种辅助方式,还是教师释放自身潜能的一种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写作既是对自己学习体会的整理,又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对自己反思成果的提炼,它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当然,学习、实践、反思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写作又是学习、实践、反思的继续和延伸。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但是光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实在是一大遗憾、一大损失。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应该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如果写作完全脱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仅无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而且也不利于写作的坚持和提高,进而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另外,做课题研究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谁都可以做,对每天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一番思考加以记录,定期进行提升,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这就是课题研究——专家称之为行动研究。我们每天的学习、实践、反思、写作就是在做研究,就是在进行着新教育实验。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并善于反思,坚持写作,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也一定能成为智慧型的老师。

做智慧型体育教师的探讨 篇7

1“智慧型”体育教师需要全面的素质

“智慧型”教师是集维持型、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某些特点于一身,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类教师, 其显著特征是拥有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有机的统一, 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石。理论智慧是关于什么和应是什么的智慧, 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观念等, 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教材和工具并指明方向。教师的理论智慧体现了教师力求把握教育普遍规律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在教育规律的支配下, 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与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有机地整合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之中, 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具体问题的智慧。它是关于怎样做的智慧, 是决定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因素。教师的实践智慧体现了教师应对经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即生成性因素的愿望与能力。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 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 以及承受挫折、自我激励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它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智慧, 是教师获取理论智慧、实施实践智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动力和调节系统。

“智慧型”体育教师是智慧型教师的下位概念, “智慧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 体育老师也都应该具备。“智慧型”体育教师也是集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身的统一体, 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和主动适应的能力, 以充分的理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作基础, 在实践中既不墨守成规、传统呆板, 又能灵活机动、巧抓时机地开展工作, 在情感智慧的调配下, 能恰到好处地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 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智慧型”体育教师

2.1“智慧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与课程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课程改革精神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 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教师问题, 是一个“瓶颈”问题, 名曰“瓶颈”, 即是言其位置显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个问题不解决,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句空话。在以往的教育改革中不难见到这样的情况, 开始推行改革方案时, 每每能够一呼百应, 蔚为大观, 但一段时期以后, 就会出现一种“高原现象”:即难以再深入下去。而再过一段时期, 竟又会完全回到原先的出发点, 一些曾经作为改革对象的旧内容, 又会在新的形式中死灰复燃, 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解释为“钟摆理论”。马克思曾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力量的人”是广大的体育教师。

新体育课程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 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变化较大, 教师如果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 问题肯定也会接踵而至。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无极限, 通过努力, “智慧型”体育教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达成。以新课程的推进为契机,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促进“智慧型”教师的积极达成, 从而在课程改革中使教师和课程都得到发展而实现“双赢”。

2.2“智慧型”体育教师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情感智慧的全面提升

理论指导实践, 同时又接受实践的检验,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 所以要解决好实践的问题, 理论问题首先要解决。新体育课程对教学实践的要求与传统课程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要使教学实践的效果更好就必须以作为基础和指导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保证。教学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落多少与理论的某些偏失相关, 教育、教学理论的正确、顺利解决呼唤着我们教师的理论智慧。教学系统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这一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机体。教师的个性、心态, 学生群体、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发生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变更, 教学过程中情境突变的难以预料等使得有准备的、预设的教学设计、教案无论怎样全面也不能“应付”教学实际的复杂多变。理论是图纸, 是乐谱, 而教师是工程师、指挥家, 当理论智慧解决了理论之后, 建设成什么样的建筑, 演奏成什么样的乐章, 关键在于教师的实践智慧。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情感发展是体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有学者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二十归功于智商的高低, 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对于体育教学而言, 情感智慧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责无旁贷地对学生情感智慧进行培养,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 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和激励, 并充分利用好体育学科的优势灵活机动地、因人因地而宜地采用不同的运动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

3 以推进新体育课程为契机构建“智慧型”体育教师的发展平台

体育新课程需要大批具有教育智慧的“智慧型”体育教师, “智慧型”教师虽然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 通过改革和优化培训机制加上教师自身不断的努力, 体育教师都应能在不同层次上成为“智慧型”的体育教师。

3.1 改革和优化培训机制

师资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得以与时俱进最主要的途径, 针对传统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新课程的培训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师培训观, 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机制。笔者认为, 首先是培训内容多元化, 不仅有新教育理念的通识培训, 更有不同学科教师的分科培训;其次是培训形式多元化, 改变以往培训者一言堂的局面, 让被培训者参与到培训中去进行参与式讨论、互动研讨等;最后是培训者的多元化, 做到课程改革专家、教研员、校长、优秀教师等的培训相结合, 直接面向基层教师进行培训, 扩大培训者的队伍和层次, 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多途径地自我提升

3.2.1 读书学习夯基础

体育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航员”, 必须不断治学, 跟上时代步伐, 否则是导不了这个航的, 新体育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既是终身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 也是终身教育实现的条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 自己首先应该要会学习, 成为“首席学习者”, 了解获取新知识、技能和新思想观念的途径, 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具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推理等研究能力。

3.2.2 教研为纲促进步

教育研究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得以成长最重要的途径, 如果教师能够进入到研究状态, 以研究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成长, 还是对教育工作都将大有裨益。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怀疑、批评和创新, 推进新课改, 培养智慧型教师, 教育科研是很好的一条途径。

3.2.3 实践创新求发展

实践创新是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最终的归宿和落脚点就在于实践创新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新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广大体育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必须去研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模式和新方式, 充分利用新课程给我们提供的发展才智的空间, 树立创新精神和意识, 多环节、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创新和变革, 掌握达成某一目标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因人、因地而宜地使用。

4 结语

课程改革没有终极目标, 只有理想目标, 理想是我们良好的向往和追求, 是需要花好长时间去努力的, 有时甚至是不能实现的, 同时理想目标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的, 这就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智慧型”体育教师是一种经过努力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达到的教师类型, 智慧无极限, 但可以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 在这一点上与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有着惊人的相似。本人力图通过对新体育课程和“智慧型”体育教师的研究, 让教师在某一“点”上与新课程结合起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智慧, 然后以点带面, 让教师的智慧在体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既提高教学质量, 又使教师的人生意义得以升华, 从而变“阻力”为“动力”, 让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国娣.基于体育课程改革尴尬境遇的观念转变问题的反思[J].体育与科学, 2007, 6.

[2]刘建华.高校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报, 2005 (7) .

[3]李会增等.高校体育教师能力资源标准的初步研究[J].体育学刊, 2006 (5) .

[4]唐炎, 宋会君.体育教师教育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9) .

做一名充满智慧温柔的教师 篇8

一、温柔有方,师德为范

一名温柔、智慧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有德的教师,“德高”才能“为师”。师德修养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哉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陶行知正是看到教师对学生影响之深远广泛,所以认为教师与医生一样,“惟其事弥大,其责弥重,斯其德亦弥要”。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对老师怀有特殊的敬意与信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因此产生放大效应。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家里常常会搬出老师的话,并将这些话全部奉为“圣旨”,总是喜欢跟父母说:“老师让我们这么做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时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班级里的班干部们管理班级时,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训斥的话,细细想来,这些都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话。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应当斟酌再三。要让学生知礼仪,自己要先文明;要让学生爱劳动,自己要先动手;要让学生好学上进,自己也要勤奋努力。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师德就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指引着孩子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只有道德高尚的老师才会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智慧有识,授业解惑

陶行知呼吁要做“第一流的教师”。诚然,当好一名智慧的教师,仅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专业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水平,要敢于探索,不断扩充知识储备。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化程度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小学教师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例如上思想品德课时,讲到“雷雨的形成”,可以动用到物理中的知识,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他们听,诸如“为什么不能在雷雨天躲在树下”、“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杆上不会触电”等延伸问题,需要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才能解答。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自觉地向一专多能型转化。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滞,要勇于探索真理,拓宽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

其次,教师要有“康健的生活”。在陶行知看来,这种健康的生活,不仅指身体的康健,而且包括工作、学问和道德精神的健康。陶行知在《每天四问》里对教师生活的四个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教师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称职的教师,常常是工作起来不分课内课外、不分上班下班、不分校内校外的,这些都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只有先对自己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对待学生更加尽心,不会有气无力,影响情绪。

教师要做有知识魅力的人,不仅要学习教育本身的知识,还必须学习社会科学,了解政治、经济、历史……不断交流,不断促进。当你向学生细细解惑的时候,学生将向你靠近,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三、温柔智慧,以励动人

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应热爱、信任、了解学生,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这种宽厚仁慈的情怀与博爱之心,无痕、无声、无私、无疆,普惠学生。教师最需要学会的便是在教育中有爱。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新课程呼吁教育者要摆脱独裁者的身份,蹲下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孩子们都是上帝的天使,带着美好的心灵而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一颗博大的爱心滋润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不再用冷眼讥讽,不再用教鞭威吓,不再用告状压制,就一定可以开发学生惊人的潜能。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我们总是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曾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渐渐地,孩子们的心门便不会向我们打开,教师与孩子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其次,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都应是同样重的砝码。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班主任最头疼的是和调皮学生的“斗智斗勇”。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被宠惯多了,不受管束,上课小动作不断,影响其他学生;下课追逐打闹、调皮捣蛋。教师和家长绞尽脑汁,软硬皆施,却通通不吃。我只能时刻留心他的动向,以免闯祸。后来学校组织了一个“故事大王”的比赛,谁知他脱颖而出,拿到一年级组二等奖。借此我便不断鼓励他,上课发言了就表扬。慢慢地他变得积极主动了,从让人头大的问题学生变成了一名令人骄傲的优等生。从他的身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表扬和激励对一个孩子有多么大的作用,看来培养孩子不一定是“严师出高徒”,而要对症下药,多用欣赏和爱看待每一位学生。

最后,教师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我们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当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冷静些,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温柔待之,并有智慧地细心询问分析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训斥批评。让学生感到真爱和温暖,使师生情感融洽,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老师的劳动,更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做好友,与老师积极合作,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将进入良性循环中。

孩子的心灵就是如此,你爱他们,他们便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喜欢为你做一切事。正是由于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爱,才使得学生主动地对他人施之以爱,学会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并播种爱。只有当真挚、美好的“爱”像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学生的心头时,教育才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电子商务沟通技巧下一篇:洛杉矶雾霾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