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2024-08-07

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共12篇)

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1

散文创作就是叙述主体情感性地对具体可感的人事物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 从而淬炼成或哲思或雄辩, 或诗情或画意或幽雅或睿智, 或清新或浓郁等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因此, 感知散文结构之巧妙, 揣摩散文构思之精彩, 品味散文语言之精美, 品鉴散文意蕴之淳厚和领悟散文意境之悠远是散文优质教学要达到的效果。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具有灵活教学、引导教学的智慧。

一、备课“深入”教学“浅出”的教学智慧

散文文本结构的“散”的直观性和叙述主体情感的“凝”的非直观性的解读落差, 往往是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散文的主要因素, 因而,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这一学习难题便是散文教学之首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 教师就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 散文教学的深入和浅出, 就是教师赏析散文文本要“深入”, 即深刻把握散文文本结构的“散”和叙述主体情感的“凝”的辩证关系, 明确叙述主体情感是把散文文本有机组合的线索, 是主题的表现, 整合有效的教学材料和赏析资源, 形成合理而生动的教学内容。而教学语言要“浅出”, 即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之前, 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了然于胸,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教学语言, 保证教学的良好互动, 达成学生在学中得, 在得中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散文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创作基调和叙述主体的情感, 笔者用“作者心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目的地归纳人物的中心事件, 即订全年的鲁迅先生办的《莽原》杂志;被学校开除;办分校, 请教师上课;始终微笑、温和;处分取消, 学生回校上课, 她不喜反忧 (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 ;请愿被杀。中心事件归纳出来后, 笔者继续以“这些事体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这个问题继续设问, 让学生从中心事件本身去分析人物性格, 将难读的文本简单化, 在学生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时, 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文章关于事件本身的注释来获取刘和珍的性格, 这样学生很快地对刘和珍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订全年的鲁迅先生办的《莽原》杂志说明刘和珍批判旧文化, 追求新思想;被学校开除说明了刘和珍藐视宵小, 追求正义;办分校, 请教师上课体现刘和珍敢于担当, 追求进步;始终微笑、温和则是刘和珍友善温和有教养品行的集中体现;处分取消, 学生回校上课, 她不喜反忧 (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 和请愿被杀两事说明了刘和珍一个爱校爱国, 追求民主自由和民族尊严的爱国青年。认识了刘和珍后, 笔者趁热打铁地设置了“这么优秀的女青年却死在了请愿的路上, 那么, 是谁杀了刘和珍?对于刘和珍的死和杀人者, 作者情感如何?”这一问题, 使学生的学习逐渐切入主题, 教学至此, 让学生把握“表达对牺牲的刘和珍等人的悼念 (悲) 和对执政府滥杀有志青年反动行为的愤怒 (愤) ”的叙述主体情感已不是难事了, 紧接着笔者以“通观全文, 作者对执政府行为的不齿和愤怒是否仅止于执政府的这种虐杀请愿爱国学生这一残暴行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在讨论中得出“无耻文人的造谣中伤也是作者深感不齿和愤怒的”的结论, 全面福建厦门●柯榕财了对执政府的认知, 最后以“在这场惨案中, 作者还提到了另一群体———群众, 那么, 群众在这次惨案中的角色是什么?作者对于他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发问, 引导学生对文本创作另一意图的剖析, 最后得出“群众同情遇难者, 也表达了愤怒, 但是终究选择苟且偷生来面对, 对群众, 作者‘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至此, 全文叙述的情感便完整而深刻地展现出来了。由于对文本和学生做了深入而充分的解读, 因而教学过程深入浅出, 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养成学生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的教学智慧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 其最终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即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 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基于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有养成职业学校的学生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 要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养成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坚持散文教学的“深入浅出”原则,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 “深入浅出”的散文教学 (包括其他文体的教学) 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其有效性不仅表现在容易活跃教学氛围,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还在于这种模式是学生可模仿的学习方式, 因而, 学生只要自觉地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散文的阅读中, 自然就容易在学中得, 在得中悟, 从而形成良性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自觉。

2. 坚持“经典文学作品导读与推介”原则, 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如果坚持有意识地给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导读与推介,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阅读, 广博学生见闻, 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从“收听者”到“阅读者”的角色转变。学生一旦从“收听者”角色转变成“阅读者”, 他的阅读的文化自觉也自然养成了。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智慧

叶圣陶先生在《论创作》中谈到艺术作品的鉴赏时,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 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来看……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画面。领会作者的意境, 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 这也是一种快乐。”笔者认为, 叶圣陶先生的这种阅读快乐的获得是“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文本后产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的结果。而我们的阅读主体———职业学校的学生囿于知识能力、阅历经验等方面的因素, 不易在自主阅读散文文本时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 因而, 作为教师, 就要求具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 要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审美情感,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引导学生感知文眼, 领悟叙述主体的情感, 形成高尚的道德自觉和审美情感的文化自觉

可以这么说, 散文之情韵, 全在于“文眼”, 抓住了散文的“文眼”, 就亲密了阅读者和叙述主体的情感关系, 也更容易使学生将叙述主体的情感立场转移成学生自身审美情感体验, 获得情感共鸣。《荷塘月色》一文中, 叙述主体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就诱使学生主动知人 (了解作者) 论世 (了解创作背景) , 感悟叙述主体在国难家仇的情感立场, 从而关注叙述主体情感变迁和主题揭示的内在联系, 并将这种情感提升为高尚的道德自觉和审美情感的文化自觉:爱国爱家, 使课堂教学就极具思辨意味和文学色彩。

2.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我们知道, 作为叙述主体情感抒发的主要媒介, 文本中的人事物景总是叙述主体主观意识的呈现, 因此, 文本语言便有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显著特色。基于此, 笔者认为, 品味语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重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咀嚼文本妙词佳句, 品味其中蕴藏着的情韵, 并把这种情韵潜移默化成学生自己的审美情感体验, 最后达到促成学生养成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08高职预科班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之“月下荷塘”部分时, 就比较成功地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中获得审美情感。尤其在荷花这一景物的教学引导上, 更是深得学生共鸣。在赏析荷花时, 笔者以“在作者眼中荷花是怎样的情状?”这一问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关于描绘荷花的言语, 学生很轻松地明确了答案:运用比喻 (博喻) 修辞手法, 将荷花喻为明珠、星星和出浴之美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袅娜”形容荷花, 用“羞涩”形容荷苞。接着笔者以“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这一问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 在赏析中, 从喻体和本体相似性入手, 引导学生从“明珠”晶莹剔透的特点来归纳荷花的晶莹的特性, 从星星这一喻体结合前文荷花“零星地点缀”等词来来品鉴文本的妙处,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文本所描绘的艺术空间———荷叶为碧天, 零星的荷花为星———既形象而又生动, 来诱发学生审美情感, “出浴之美人”这一喻体中, “美人”情语尽显, 对荷花的赞美自不难理解, 关键是喻体和本体一人一物, 有何相似性?学生赏析到这里, 进入阅读“瓶颈”, 基于此, 笔者从“出浴”一词做文章, 以“美人出浴后给人怎样的感觉?”这一问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从关注美人之美的思维定向中跳脱出来的学生自然“文思泉涌”起来, 经过充分的讨论, “清新脱俗”, 成了最佳的答案, 喻体的特性在讨论中解决后, 荷花美得清新脱俗的审美体验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审美情感被调动后, 教学过程就变得更加流畅了。所以, 当笔者以“袅娜和羞涩又有何妙处?”这一问提问学生学习时, 学生踊跃发言, 师生互动极好并达成如下的见解:“袅娜”以写成熟少妇之词写荷花, 将荷花的柔美妩媚的丰姿拟人化, “羞涩”以描写青涩少女期待又担心的心境写荷苞, 将荷苞待放的忸怩之态传神刻画出来, 可谓形神兼备, 物性人情统一。

当然, 鉴赏文本的意蕴, 体悟文本的意境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指导学生欣赏文本的意蕴和体悟学生的意境时,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如把握不同作家文本创作的不同风格, 和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文本创作的风格差异, 并在实际教学中成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的“良师益友”。

总之, 教学过程要实现让学生在“学中得, 在得中悟”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具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和主动进行散文等文学作品阅读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教学智慧, 唯其如此, 散文教学的课堂才会越来越生动, 教学成效才能越来越显著。

摘要:优质散文教学, 教师需具有三种教学智慧:即备课“深入”教学“浅出”, 养成职业学校的学生赏读优秀散文的文化自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散文教学,教学智慧,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万福成, 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

[2]曹明海.文体鉴赏艺术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0.

[4]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8.

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2

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追问几乎是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回忆”。我们现在无法简单地相信,人“先天地具有知识”,以至于光靠回忆就能够获得知识,但我们至少可以断言,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精神”,人一旦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他就能够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可以转换为“知识(学习)就是自由”。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让学生因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而主动求知、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授业”“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的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当然,也可以加上另外两句话:“学习就是学说话”和“学习就是学走路”。

第一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目前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接近“无度”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学生为什么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诱惑力?原因可能是,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一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二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让游戏者满怀希望,无论游戏者经历了多少失败,但只要游戏还在延续,游戏者就有成功的希望。实际上,这两个秘密是相互缠绕的,它让参与者满怀成功的希望,并为参与者提供及时的显示成功或失败的反馈。

第二句话就是“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也是一条教育隐喻。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用哪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一个星期之内掌握整个北京市地图的所有街道。掌握和理解的标准是:你问“安外大街88号”在哪里,学习者就可以回答出从大兴出发,经过哪些街道就可以抵达那个地方。

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习者最好先确定自己在哪里,然后找出“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

如果老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慢慢地教,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掌握和理解北京地图。

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两个隐喻提示我们:及时反馈与整体学习这两条原则是多么的重要。

引起主动学习

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有关主动学习最恰当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要“放手”。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黄武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主动学习究竟有多重要,这个故事大体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

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走失。

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不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里,以为这便是思考训练,这便是“教学”,其实这只是教学的“形式”。

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就问学生一句:“对不对?”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

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会十分熟悉整条路径。

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仅能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该感谢父亲,毕竟他不会抱着或背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丝镇定,能在漫长的四五个钟头里守在同一个地方等着他与母亲回来找到我。

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 篇3

一、建构有利于智慧生成的教学环境

“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通过教学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所谓的教学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并直接影响系统生存与存在的所有因素。教学智慧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独有的教学环境:一份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给教师“松绑”,让教师的教学智慧得以充分的成长,用更具人性化的标准去考核教师的教学实绩,让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智慧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一种学习型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化组织,为教学智慧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思想、情感、需求,实现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追求智慧的自觉;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环境。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智慧的发挥。如果师生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关系,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智慧的发挥如鱼得水;反正如果师生间是一种限制、封闭和特权关系,那么何谈教学智慧的存在?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一片自我成长的环境,一个充满鼓励和关爱、开放向上的教学空间,一份浓郁人文气息、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尊重独特风格

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智慧,每个教师教学智慧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要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教师个人的判断、价值、经验和情感等内在的个性化知识,映射至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体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类型的智慧型教师,面对教学中相同的问题时经过一番精心的甄别、提取、思考,组合成一个富有独特的智慧的策略思路与处理方式,最后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既是教师排解教学障碍、开展教学活动、凸显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智慧诞生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基本程序,更是彰显教学智慧独特性的一个过程。就教师的个体而言,他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个体经验,特别是那些值得总结、挖掘、提炼的优秀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教师有个人风格。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自己的嘴巴说话,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倡导的。

三、加强教学研究,形成教学创新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研究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彼此分离的两项工作。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教学研究是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分析的研究,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更深入地理解本质。教学是一种充满着科学性、创造性、人文性,充满着智慧属性的活动,只有对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进行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创新,这样教学智慧的意义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主张教学智慧的创新性从不否认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要找到知识学习的科学途径:一是改变教师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让丰富多彩的操作、讨论、实验、实践、考察、调查等主体性活动走进课堂,代替单一的学习活动形态;二是重视方法类知识教学,用智慧促进学生智慧发展,要创造一种客观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和感受这种知以的奥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智慧探究的过程;三是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习题训练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做更多的需要动脑动手,把更多的时问用于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作业。在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仅丰富看教学理论,而且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学创新机制的形成,为教学智慧生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形成廣泛有效的对话、合作机制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活动,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无法避免的教学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对话,在一份宽松、自由的环境,最终达成教学理解,使教学智慧得以顺利生成。教学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这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它是需要对话与合作。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个体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这也正是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认识。只有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分展示差异的基础之上展开“对话”时,教学智慧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这令我们想到现代教学理念之下的“教学相长”,它包括了“师生”和“生生”两方面的内涵。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引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智慧发展的引领过程。一方面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即对话、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进行自我调节,逐步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教师在引领学生智慧生成的过程中,也在自我观察、分析、交流、引导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对话、合作机制的形成能够促进教学智慧的发展,反之教学智慧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对话与合作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智慧:擦亮语文课堂的底色 篇4

一、实现有效激活课堂的教学智慧

在一些公开课上, 我们经常能听到上课教师精彩的课前预热, 在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 把原本陌生的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彼此变得融洽、亲密, 为课堂响起了美妙的前奏。如有的教师喜欢用一个有趣的游戏来活跃课堂, 有的教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有的教师还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巧妙的谈话来引入教学……无论何种开课, 只要运用得当, 都能起到有效激活课堂的作用, 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

特级教师金明东在营造课堂氛围上很有方法, 下面是他在执教《一件运动衫》时的课前谈话:

师:上课前, 先考考同学们的倾听、思辨能力。老师出三道题, 仔细听, 用心想。第一题:我们的学校是——— (出示:绍兴市实验小学) 读完“绍兴市实验小学”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有的开始议论, 有的还默默地掐指算起来, 还有的在看手表。)

生:六秒。

(师笑了笑)

生:我只要四秒。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需要六年。

师:说说理由。

生:我读这所学校,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就需要六年。

(很多学生恍然大悟)

师:此读非彼读。刚才两位同学把“绍兴市实验小学”作为一个短语去读, 当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 而这位同学指的是读完这所学校的时间。思考的角度不同, 结果就会不同了。

师:第二题:今天早上我去五 (7) 班 (就是上课的这个班级) , 不见半个人, 为什么?

(有了第一题的铺垫, 学生一下子领悟了。)

生:人是一个一个的, 当然见不到半个人了。

(全班都笑了)

师:有进步, 悟出门道了!第三题:郎朗钢琴弹得好大家都知道,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指弹琴吗? (师伸出自己的一个手指)

生:因为这个手指是老师的, 不是郎朗的。

(全班大笑)

这堂课的教学十分成功, 这与一开始教师就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教师用智慧和幽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把学生兴高采烈地引入了课堂, 同时也传达给学生倾听和思考的重要性。

二、实现随机纠正错误的教学智慧

在课堂上, 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和认识错误是极其平常的事, 而这些“错误”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善于洞察、敏于发现的教师, 往往能在瞬间捕捉到这一资源, 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 巧妙引导学生, 及时纠正错误。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第一自然段, 一位学生把“播种zhǒng” 读成了 “ 播种zhòng”, 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错误, 展开了以下教学:

(指名读: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 你们那么爱吃花生, 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师:我们都知道“种”是个多音字。 作名词时读zhǒng, 作动词读zhòng。那么, 在这句话中, 究竟是读zhǒng还是zhòng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这段话, 找出你的理由。

生: 我觉得应该读播zhǒng。在这里“种”作为名词使用, 意思是播撒种子。

师:作名词用, 理由呢?联系整句话再想想。

生:我发现这句话中出现了四个词: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其他三个词都表示干什么, 播种也就应该理解为播下种子。

师:很会发现, 这类词我们称为动宾结构的词语。

生:作者在写的时候一定注意了用词的统一, 那么播种也应该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组成, 所以读zhǒng。

师:大家分析得真精彩。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或是质疑都是好事, 能联系课文自己来解决疑问, 纠正错误, 更是学习的一种好品质。

学生读错了多音字, 看似一个细小的错误, 实则潜藏着最有价值的教学点。教师凭借教学智慧, 抓住了这一契机, 化“错误”为“资源”, 最终生成了鲜活而灵动的课堂情境。

三、实现灵活处理意外的教学智慧

课堂是一个充满无数“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环境。师生的心理错位、外界的无端干扰总会在不经意间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当“意外”悄然而至时, 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或是手足无措、乱了阵脚, 这些都不是一个智慧型教师应有的表现。下面一位老师在遭遇美丽的“意外”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位教师正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 课堂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男孩捡鱼扔鱼:学生离开座位, 听老师的指挥, 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 大约过了一分钟, 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 教师微笑着看了看他们, 正想开口询问, 突然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我很开心, 一点儿也不累。”然后手舞足蹈起来。顿时, 教室里一阵喧哗。只见那位教师从容地走到男孩旁边, 摸摸他的脑袋说:“你讲到小男孩的心坎里去了。”男孩被教师一夸, 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 显出几分得意。教师接着问大家:“谁能告诉我, 课文中的小男孩要捡起那么多条鱼, 到底累不累?但他又为什么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 再读读课文。

生:课文中写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小鱼掉进了浅水洼, 小男孩要把它们捡起来扔回大海, 当然累了。但他又觉得很开心, 因为他帮助了那么多条小鱼。

生:我就捡了这么一会儿, 都累得腰酸背疼了。小男孩要捡那么多呢, 当然更累。但他拯救了那么多条生命, 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快乐。

生:助人为乐!小男孩救了小鱼当然开心, 虽然这样做很辛苦。

这时, 教师发现原先那个小男孩也举起了手, 便叫他回答:“老师, 我的想法其实和大家一样, 因为我救了小鱼很开心, 所以不觉得累了。”在老师的表扬下, 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旁逸斜出”, 表面看似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实则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案例中的男孩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 无论是出于调皮捣蛋引人注意, 还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 教师都给予了宽容和理解, 并作出了机智的处理。这正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中的熠熠生辉。

四、实现巧妙化解难点的教学智慧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往往是课堂中最难把握的环节。处理得当, 事半功倍;处理不当, 留下遗憾。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前充分备课, 精心预设, 化解难点, 但更多的时候, 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智慧在课堂上巧妙应对,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祁玲娟老师在关联词这一教学难点的处理上, 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 文中地球爷爷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手, 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这是关联词“而且”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课文中———

师: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很厉害的词语, 它能把句子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 你猜猜是哪个词?

生:而且。

师:是的。“而且”这个词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 而且还能表示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高一层, 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

(师边描述边板画)

师:理解了“而且”这个词的魔力,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了吗? (指名读, 师边做手势, 边通过“谁能爬得更高”的提示语, 使学生都明白了带有“而且”的句子应该读出递进的味道。)

师:我们不但要读好带有“而且”的句子, 而且还要学会用“而且”来说话。

(师依次板画)

我的语文教学智慧 篇5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有语文教学的各种方法与技能还需要拥有语文教学的智慧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这更需要我们拥有教育的智慧。现将我以往教学中的几个片段列举如下:

片段1:《落难王子》教学结束时学生们尽管能够说出文章的寓意,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苦难,因此对寓意的理解并不深刻,遇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将以前排练过的课本剧剧本让学生即兴表演,学生不仅加深对寓意的理解,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片段2:《春酒》教学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故事中回到自己家乡的风俗中来,特别是学生在用方言讲故事时的那种喜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学生讲故事便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他们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童年趣事,讲述家乡过年的风俗。在讲述中我提示他们注意细节,他们果真把好多细节讲的津津有味,因为那是他们曾经的快乐,是他们拥有的幸福,而通过讲述让这快乐与幸福变成了他们记忆的积淀,成为他们一生都值得怀念的财富,同时让他们拥有了写作的素材,也锻炼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片段3:《夸父逐日》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新编写夸父逐日的故事,并在班内讲述,要求:

1、保持课文原意。

2、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描摹人物形象,增加故事背景,添加故事情节。

3、语言尽量要流畅自然,出示学生作品(开天辟地以后,女娲生下了一个怪孩子,他有着黑黑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和嘴巴,于是人们把他叫做夸父,他从小立志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有一天人间的国王给了他一个命令,要他去和太阳赛跑,于是他每天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了天下跑的最快的人,于是夸父给太阳下了战书,要和太阳比赛谁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

语文教学的智慧之花 篇6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介绍了马丁·路德·金以及《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在世界演讲史上的地位和巨大影响,目的在于拔高演讲词的地位,给学生以强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播放了马丁·路德·金当年现场演讲的音频文件,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和会场的热烈气氛。然后我顺理成章地抛出问题,也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获得空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有已学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铺垫,学生毫不费力地找出了这篇演讲词的特点:针对性、思想性、逻辑性、鼓动性(大量排比和比喻)等。我接着引导,“一场成功的演讲,演讲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吗?”学生立刻反应出来了马丁·路德·金演讲的一些特点。整节课,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学生几乎一条不漏地回答了演讲成功的各种要素。到了最后,我总结说演讲是书面与口头艺术的结合体,成功的演讲与演讲者的声音和激情密不可分,然而,它更离不开一份优秀的演讲词。

整整一節课,我就只是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热”了一遍。我反复思考,感觉这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在公开课上,学生为了给老师“长脸”,费尽心思地配合老师,那么平时呢?假如这是一节原生态的课,当学生在一天又一天的课堂温水中麻木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过了几周,轮到我们班的学生国旗下讲话,当学生将自己的演讲稿拿来让我修改时,我深深地失望了,前面讲的那些关于演讲的技巧对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我想其他学生可能也大同小异,“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也。”理论就像油浮在了水面上,写作演讲稿时,学生们依然故我。

我在思考,我们是否高估了学生,学生是否能在短暂的课堂上触摸到经典作品的力与美。当老师只是简单地从讲台退到角落,从唱“独角戏”到放任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语文课堂的容量还有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提高吗?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提升吗?语文课堂还能承载多少有效信息?我们是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呢?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学生渴望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网上的优秀课例,无论是郭初阳老师的《项链》教学实录(全国“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还是李镇西老师的《祝福》,我认为他们课堂的成功关键在于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在“思维够不到的地方”体味经典作品的美。另外,援引巴金《家》中鸣凤的形象进行对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所以学生才会评价说:“尤其是上的最后一节课,我感觉很好,上现代文我就喜欢这样上!”;还有学生评价说这节课是李镇西老师“最好的一节课”;还有一位学生评价说:“这种方式是很好的,让大家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技术手段先进、网络便捷,学生手中的教辅甚至比老师的教参还要详尽、丰富,当我们一味地在讲台上还原教参时,学生注定会在底下味同嚼蜡、如坐针毡。但我们将简单讲唱“独角戏”变成“一问到底”,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可怕,不仅浪费了有效的课堂时间,导致课堂低效,而且还会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最后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高考应试折戟沉沙、语文能力捉襟见肘。

我认为将语文课堂还原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课堂内容,“串讲”还是“讨论”只是手段,不能开发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手段即使变换又能解决什么问题?《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于丹等人,他们之所以成为“红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采用了讨论的方式,他们根本就不会让观众先讨论一阵,他们靠的是打破传统的认知事实,传授给观众未知的知识,开阔观众的眼界和增加观众的智慧。从教两年来,我坚持做一个调查——一学期来,你最喜欢的语文课是那节课?两年的调查结果却奇迹般地相同,学生投票最多的三节课分别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勾践灭吴》和《秋水》,而这三篇课文恰好是我讲得最多的三篇课文。所以,我认为新课程应该将改革的中心放在课堂知识的建构上,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语文教学的智慧之花应该在学生思维够不到的地方,老师的责任就是做一座启发学生思维的桥梁,过分地强调教学技巧和手段犹如武侠小说中强调花拳绣腿而忽视内功修炼,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刻舟求剑。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航天中学)

试论语文教学的“智慧之道” 篇7

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 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 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 有人对他说, 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 瓜已经摆在这儿了, 还用标出此处吗? 于是卖瓜的把“此处”二字擦了。又有人对他说, “卖”字也属多余的, 这么多的瓜不卖还能自己吃?于是卖瓜的又把 “卖” 字擦了。 还有人对他说, 这“瓜” 字也不应该写, 摊上放的就是瓜, 谁看了都知道。 于是卖瓜的索性把“瓜”字也擦了, 剩下一块大招牌。再有人对他说, 这招牌上一个字也没有, 还要它干嘛, 不如把它扔掉算了, 于是那块空招牌也给扔了。令人发笑的故事背后隐含着一个深刻道理:“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 ”把多余之物一件件去掉, 让复杂的关系一层层剥落, 世界就变得通体透明, 本体大道就在我们面前打开。 简单才是根本, 简单才是把握大道。

然而, 语文教学是有别于“为道”的“为学”过程。 “为学者日益”, 它非常复杂, 而且日趋复杂。 再简单的课文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个句子有它的思想含义, 一个词语有它的具体解释, 就是看起来不起眼的标点符号, 细细推究起来, 也大有文章可做。这些东西都在语文教学的范围之内, 都有必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和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 学习运用语言, 需要设计一整套教学流程, 其间采用的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样, 令人眼花缭乱。最后的效果怎样?还必须经过形式多样的试题加以检测, 而试题的类型也越来越新。 所有的这一切, 都是语文教学回避不了, 必须直接面对的。

必须承认, 复杂也是必要的一步, 没有它, 语文教学将会显得单调和沉寂。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 复杂化” 的过程中从古代 “ 蒙学” 阶段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学科, 而今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百花园”。但在各种阶段, 形式毕竟是附着在本体上的外衣, 它越增越多, 越积越厚, 在带来相应效果的同时, 有可能蒙蔽人们的眼睛, 使人迷失在复杂的现象之中, 以致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迹。如语文中常见的修改病句训练, 这项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辨析掌握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 学会正确运用语言, 包括意思完整、用词正确、避免重复、前后一致等, 但如果把它往复杂的路子上赶, 过于程式化、机械化、繁复化, 就会冲淡这项练习的 “语文味”, 甚至会僵化学生的思维, 使“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不合“逻辑”的精彩被排斥在学生的“正确”思维之外。

智慧的语文教学呼唤简单。面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谁也没有本事把每一片树叶准确无误地画下来, 高水平的画家却能跳出“复杂”, 以简驭繁, 寥寥数笔勾勒出树的大体特征, 其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简单表现复杂, 借助简单认识复杂, 把握复杂。“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冗繁削尽” 正是郑板桥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打磨, 进入删繁就简, 时而能虚之的高远境界的真实写照。语文教学也要从复杂中跳出来, 在简单中把握其本真。 具体而言, 要精选教学内容, 找到以点带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要简化教学设计, 提炼一条教学主线, 找到一个教学抓手, 并以此贯穿教学过程; 要淡化应试练习, 找到具有“举一反三”价值的训练点, 取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概言之, 就是要找到“一”, 把握“ 二”, 掌握开启 “ 复杂” 大门的钥匙, 借此以简驭繁, 把语文这棵大树传神地演绎好、表现好。

当然, 简单不是一味地削减, 智慧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包含着丰富内涵的简单。 老子曰:“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简单, 才算是把握了语文教学的大道。 就拿教学设计来说, 好的设计是简单的, 但它具有开放性、再生性, 它虚中有实, 少中见多, 可以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可能。如, 在教学《三借芭蕉扇》时, 一位教师扣住题目中的“ 借” 字组织教学, 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流程:回忆借———回忆生活中向别人借东西的经历和感受;理解借———理解课文中几次借扇的经过;评价借———对孙悟空“借扇”这件事进行评论。 因其简单, 教学就有了抓手, 便于课堂上把握和操作, 教与学也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又因为这样的简单是富有内涵的, 因而避免了课堂教学空洞无物, 使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二、自然:智慧语文的遵循之道

顺其自然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最高规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倾听和遵从自然的声音, 准确地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 只有跟自然联盟, 才能得到幸福并且造福于别人。”依据自然规则建立教育理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自然”更是敬畏有加, 他指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 不是自然的主人, 他的使命是培植, 不是改变。”无数事实证明, 遵循自然法则, 一切得心应手;逆自然而行, 则到处碰壁, 甚至寸步难行。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兴趣爱好不稳定,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些心理特征在语文学习上也有相应的表现, 如,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对句子的理解, 对文本的解读, 都带有区别于成人的“孩子味”。但我们常常无视学生的这些特点, 以自身的经验代替他们的经验, 用一己的想法去推测学生的心理, 并一厢情愿地去要求学生。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一位教师让学生做排列句子练习时, 全班仅有几位学生正确。 于是, 老师跟学生做了详细的分析, 学生终于“掌握”了。 后来一次测试中刚好又出现了这道题, 令人费解的是仍有超过一半学生做错。做过了的题目还是大面积出错, 症结是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学生认知能力范围。 无视学生的情况, 学生只能还你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

遵循自然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什么? 学生不是“白纸”, 他们有着自己的力量和潜能, 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 一定的认知能力, 迥异的情感态度, 好动的性格特点, 易变的兴趣爱好。 他们在牙牙学语时, 没有人给他们专业的训练, 但无意间我们就发现他们会说话了, 而且说得非常准确。从不会到会, 这需要多大的力量?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一些东西本来就存在于学生身上, 而不是我们外力能强加的, 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配合和引发。 一篇课文, 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他们的初步认识, 虽然他们的认识离“要求”或“目标”有一段距离, 但这 “距离”正是教学的立足点, 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欣赏“距离”, 善待“距离”, 才能缩短“距离”, 最终超越“距离”。尊重学生还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体, 他们各有各的特点, 在语文学习上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期望陈景润在文学领域有多高的造诣, 就像很难让高考数学才得了十几分的钱钟书把数学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一样。 因为他们有其各自的特殊性, 当到达我们需要的高度时, 他们本有的高度就不复存在了。

遵循自然的另一个要求是遵循教材内部的规律, 用好教材。 对待教材, 我们常常把它看作一个静止的客体, 一个有待开发的矿藏, 引导学生“寻珍觅宝”。 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发”, 则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 其实, 教材有其自身内部的规律, 教材之中已经包含了“方法因素”, 教材是方法和材料的统一体。正如杜威所言:“方法就是安排教材, 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方法从来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 ”

因此, 在选择方法的时候, 要考虑教材的特点, 要尽可能地使“学什么”与“怎么学”统一起来, 或者让方法直接从教材中产生, 这样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 如何体现这一过程呢?不妨举个例子。 如《学会合作》教学时, 当一名学生说出“顾名思义”的意思后, 教师顺势让学生对其他词语进行了一番“顾名思义”, 理解词义。 学完词语后, 再来了个“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认知了词语, 理解了课文。 “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本身存在于教材之中, 方法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合乎目的的活动, “学什么”与“怎么学”已浑然一体, 不分彼此。这样的做法无刻意雕琢的痕迹, 却达到了事先预设的目的, 真正体现了因“自然”而动的教学智慧。

三、创新:智慧语文的源头活水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和变化中, 花谢了又开, 草枯了又荣, 但是再开之花、 再荣之草不是过去事物的重复, 而是与过去事物完全不同的全新。人是否定性的存在, 那就是通过对自身的否定实现人生的超越, 而这否定的过程就是弃旧图新、 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需要, 都具备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教学需要智慧, 需要创新, 离开了创新, 教师的工作就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乏味劳动。只有通过创新, 才能在看似重复的劳动中演绎出变化, 体味到精彩, 感受到生命发展的价值。 一些精彩的课堂, 如果把外在的东西全部卸下, 把精要的东西提炼出来, 我们会发现, 那主要得益于创新。 大到总的教学框架, 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 是“创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闪烁智慧光芒的创新, 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长久回味的艺术品, 而这样的“艺术品”对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外面世界的学生而言, 是一种需要和享受。 它吸引着学生, 启迪着学生, 提升着学生。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淡忘之后, 有可能教师的创新之举仍留在学生的头脑之中。 而把所学的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 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真正意义的教育吗?

创新需要智慧, 智慧体现在创新之中。创新首先是一种有别常态的变化, 它表现为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并不断有新的东西产生。但是体现智慧的创新不单单是“未曾有过”式的猎奇, 而是符合规律的“应然”。 它像一件艺术品, 粗看让人一惊, 惊叹于艺术家丰富的想象。但是过后觉得它应该是这个样子, 其他别的样子都不如它来得好, 它是理所当然的“应然”。别出心裁困难, 因为它必须是全新的, 具有超越性的;理所当然也不易, 因为它要让人理解接受, 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非此不行。 意想不到靠的是“出奇”, 理所当然靠的是 “合理”。 光有合理会流于平庸, 仅凭出奇会华而不实。智慧的语文教学要求两者完美结合, 追求的是合乎规律的出其不意和意想不到的顺理成章。

创新无处不在。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就在不自觉地 “创新”。 一篇课文, 每教学一次, 教学环境不同, 教学对象不同, 教学方法也不同, 最后形成的教学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这许多的“不同”中, 教师就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断满足自己的创新需求, 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 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 稍加留心, 我们会发现教学创新的案例俯拾皆是。 如《灰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人、树、鸟三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植树造林对于爱鸟、护鸟的重要作用。 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先从句子中提炼出“人”“木”“鸟”三字, 让学生练习组合说话, 认识三者关系。 在此基础上, 教师把“人”“木”“鸟”三字结合, 在黑板上板书了“鸺”字。 学生看后一愣, 这是一个生僻字, 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字, 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抓住机会, 向学生解释道:“这是一种鸟, 它的名字叫鸺留, 这种鸟非常稀有, 现在已经绝迹……只有植树造林, 把‘人 ’‘木 ’‘鸟 ’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才能把这种鸟留住。 ”听了老师的一番陈述, 学生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 体会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这一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它出乎意料, 又自然而成, 几乎没有任何“替代的空间”。 “鸺”字依据教学需要从课文中提炼出来, 但细细一品, 与其说字从文来, 不如说文因字生, 因而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智慧要求。

创新不在于量的多寡、 质的优劣, 而在于能否给人以启发, 让人获得艺术享受。 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教具运用得当, 都能体现创新的要求, 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 当然, 要找到这样的创新, 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加强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 我们所能想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 所谓的 “没有”“全新”只是某种意义上的相对, 而不是无条件的绝对。 深入钻研教材, 对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关注的探究状态, 才能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 或在教学需要的时候灵感顿显, 运用智慧, 产生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让学生经久难忘的“神来之笔”。

四、高效:智慧语文的产能保障

效率问题是困扰语文教学界多年的一个老问题。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吕叔湘先生就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尖锐指出:“十年时间, 二千七百多课时, 用来学习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 ”他还指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二千七百多课时”的付出, “大多数不过关”的结果, 效率效果双双落空的现象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效果) 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了, 知识面变广了, 特别是言语交际能力, 更是过去的学生不能同日而语的。 但是时代在进步, 新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 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继续提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已经摆在了议程上。

效果和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 效率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效果, 提高效率一方面提高效果, 另一方面还必须尽量减少付出。 但是要有好的效果, 一般无捷径可走, 需要多下功夫, 多花时间。 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感能力的提升, 更需要日积月累,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再高明的做法, 不下苦功夫, 不可能收效。 拿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而言, 不经过一定量的抄写积累, 教学方法不论如何高明, 字形掌握还是难以保证。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效率要来又有何用呢?在令人满意的效果面前, 鲜有人会问取得这个效果下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时间? 是否有少费些功夫、少耗些时间的必要?而只有当学有所退的时候, 才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 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如何调和两者的矛盾?积极的方法是关键。 如教学一个生字, 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可以达到让学生过目不忘的状态, 获得刻骨铭心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学“肺”字时, 为防止学生把右半部分写成“市”字, 用了“透视法”。 他先给学生出示“脯”字, 让学生看看胸脯中有哪些器官。 然后把“脯”的两横、一点依次去掉。通过透视, 学生牢牢记住了“肺”字的写法。学生用最少的时间, 达成了要通过大量抄写强化才能牢固掌握的目的。如果在每一个细节上, 都能从得法开始, 那就可以逐步逼近语文教学高度有效的愿景。

另外, 还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是要树立科学的效果观。效果存在着一个 “合理阈”, 它的最佳点不在最高处, 它会离理想的高点有一定距离。有人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 发现处于班级中上水平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潜能最大, 这一现象被称为“第十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究其原因, 是因为处在这个水平段的学生, 既没有优等生害怕别人超越的焦虑, 也没有后进生落后被动的压力, 前有进的余地, 后有退的空间, 身心处于极佳状态, 潜力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样, 在语文学习上, 不能忽视这样的“缺”, 如阅读训练常有这样的情况, 丰富多彩的答案常常伴有错误 (如错字病句等) , 存在一定的“ 缺陷”, 要求 “ 完美” 则免不了平淡。在“完美的平淡”与“缺陷的生动”之间, 该作何选择?值得玩味和深思。谁也不会认为断臂维纳斯缺少了什么。不仅如此, 就是因为她的“缺”成就了她的美, 是“缺”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因此, 追求效果不是朝着极限无限逼近的过程, 而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恰当把握。确定了这样的效果观,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才有了可能, 有了信心, 更有了方向。

小学语文:智慧教学 篇8

在语文教学中, 我追求“智慧教学”。其理想境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他的言语智能。我提出了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这个任务, 让语文课堂教学清晰起来, 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 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 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 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 走“带着学生学语文 (学知识长能力) ”的路子, 真正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这样的智慧教学, 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 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 就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

基于上述认识, 我于1999年提出了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构想, 试图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方法科学化、过程最优化, 突破“高耗低效”, 创造适合学生言语智能发展的语文智慧教学。组块教学采取“课例研究+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相似理论、图式理论等, 将“组块”这一心理学中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 原创性地提出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构想。这一阶段的研究重在“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 倡导“简约”, 追求“智慧”, 体现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教学理念, 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第二阶段:2005年~2009年。研究重心逐步转移到教学内容的研制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提出了“组块设计、智慧教学”的理念, 着力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不同的文体, 从不同文体不同读法的视角, 研制适宜的教学内容。重点研究了小说、散文、诗歌等的阅读策略及教学内容设计, 并提出了基于组块原理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策略;二是变革备课方式, 摒弃线性的环节设计, 采用板块式设计。深入研读教材文本, 提出了用三种眼光看教材的思想, 即从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 并根据教材文本语言的三个层次 (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语言;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语言;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 , 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素, 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每个板块集中一个核心目标, 设计多项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板块式备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一致性。三是课例的分类研究, 将所上的《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典型课例按照文体进行归类研究, 从中寻找该类文体的教学内容结构和研制策略。对同一文体的典型课例按照年段进行纵向比较研究, 从中发现年段之间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建立合理的内容序列。

第三阶段:2009年始, 组块教学将从儿童言语智慧潜能发展规律出发, 探究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和策略的适切性, 实现“儿童语文的智慧教学”, 奠定组块教学独创性的理论基础———“言语教学智慧论”。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为言语智能而教

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 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走向智慧。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双基”, 但知识不等于智慧, 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 走向智慧, 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

“为言语智能而教”是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一剂良方。第一, 长期以来, 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 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 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 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 甚至是无效、负效, 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 正确解读语文教材课文, 重组、整合散落在文本中的语文知识, 研制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是破解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必由之路, 也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快速通道。第二, 目前的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 强调学生的“感悟”, 然而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 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其实, 语文教学还应该探索另一条路, 那就是“通过文本内容学习语文知识, 进而通过训练提高言语能力”。核心是强调“习练”, 授予学生的是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 训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能力与习惯。这一条路是清晰的、可把握的, 是破解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可行之策。第三, 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 因而头绪繁多, 方向不明, 不知为何而教, 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 荒了自家的田”。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为核心, 走向综合的生活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背景, 生长出言语智慧, 获得一生有用的东西———带得走的语文!

我的语文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

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体现为“清简、厚实、睿智”。

教学内容清晰:组块教学从三个途径研制教学内容, 使语文教学日渐清晰、可测。根据不同文体及相应的阅读策略研制适宜的教学内容;根据文本语言的不同层次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 建构适合自身特点和班级实际的语文课程, 实现语文课程的“师本化”。

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 篇9

关键词:教学转型,智慧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智慧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12年7月16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渝教基〔2012〕53号) [1], 首次对构建中小学“卓越课堂”提出了要求, 并特别制订扩大至全市的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计划。计划特别指出课堂教学亟待由“勤奋型”教学向“智慧型”教学的转变, 并对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转型给予了急切呼唤。

一、转型背景:现行教学改革之需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 广大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尤其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方面,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教”的课堂正在向“学”的课堂迈进, 由“知识传授”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 但是,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 依然存在着问题, 突出表现于教学改革“质”的达标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 还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和内涵。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 韩立福教授明确指出, 其原因就在于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最有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观念跟不上, 教师教学转型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与速度, 只有实现教师教学转型,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深化素质教育, 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2]。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教师教学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崔允漷教授提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 即让学生更想学, 更会学, 学到更多知识技能, 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义[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则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4]。透过崔允漷教授和顾泠沅教授对改革最终目的的认识, 纵然说法不尽相同, 但都不谋而合透露出一点相同之处:对教师的角色及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是“让学生学习增值”, 还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 无一不与教师教学紧密挂钩。课堂教学改革伴随而来的时新理念,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处在课堂教学改革最前线的广大教师, 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实践者, 其教学理念的转型与否与课改的成效存在着最基本的联系。

二、转型准备:基本概念的厘清

现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呼吁教师由单纯的勤奋型讲授向“懒惰型”教学转变, 那么什么是“懒惰型”教学?笔者认为, 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把一大堆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自行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享有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如何建构一堂课有清晰的设计。新型课堂的建构, 不仅需要教师富裕充盈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式, 而如何选择便与教师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智慧”的含义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把“智慧”定义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辞海》则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5];《新华字典》第10版解释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5]。结合以上定义, 尽管小有不同之处, 但三者都将“智慧”最终定格于“能力”, 显然, “智慧”是一种能力。而心理学认为, 所谓“能力”, 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6]。从这层意义上讲, “智慧”所体现出的“能力”又与“活动”相关, 是在具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那么, 教学作为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对“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 自然而然也就落脚到“智慧”, 这种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的“智慧”, 我们称之为“教学智慧”。结合教学, 所谓教学智慧便不难理解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情境中, 教学智慧不仅仅是教学能力的表征, 因为教学本身的不确定性, 其自身具有复杂性, 要在复杂、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正确引导进行有效教学, 教学智慧除了体现为教学能力之外, 也是对教师优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追求。事实也是如此, 宋乃庆教授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 ‘为人’表明教学活动应具有确定性;‘人为’表明教学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复杂’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而这个过程则意味着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具有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不仅与教学方法相近似, 也与教学艺术相近似。”

教学智慧呼唤智慧教学, 什么是智慧教学?韩立福教授在书中对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进行了这样的说明:“学生由‘懒惰型’学生逐步成长为‘勤奋型’学生, 教师由‘勤奋型’教师逐步成长为‘懒惰型’教师。”韩教授明显是对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体进行了角色界定, 教师不再像以前依据知识内容全盘讲授, 学生也不像以前无条件接受学习。这种线性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在这里被抹去。智慧教学是对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迫切召唤, 也是对教师主体主导性的科学追求。

三、转型过程:四大方面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深化课堂改革, 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制定的“卓越课堂”计划中, 重庆市教委对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做出了诠释,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目标具体划分。因此, 这对中小学教师而言, 教师要实现教学转型, 构建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理念, 由之前的“勤奋讲授”向“智慧教学”的转变呼之欲出。

1.教学内容转型: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古语所言教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过多地对学生传授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亦很好表达了这层意思。时至今日, 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下,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更多的时间内还是注重于间接知识的传授, 缺乏让学生主体主动去发现问题, 动脑思考的教学理念。然而, 出现这种情况也着实在情理之中。以前的应试教育太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被抬升为考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唯一标准, 在这种死板教条的评价体系下, 教师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生间接知识, 这种以单纯“知识讲授”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固定下来而形成定式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而“卓越课堂”计划也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内容要注重对育人价值的挖掘。学生是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 他们有活力, 也有能力去探索无涯学海。那么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或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让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直接传授。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 也是教师教学转型的第一步。

2.教学过程转型:由“先教后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先教后学”。“先教后学”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知识, 教师主要起“示范”作用, 而学生主要是跟着“模仿”。“先教后学”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既没有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 也没能顾及到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潜能、差异和主体性, 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 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 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 人不同, 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7]这段话则明白清晰地告诉我们, 教学应依据学情而定, 也就是“以学定教”。“学情”指当前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不仅包括学生对已有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当前新知识的了解, 也包括学生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课堂呈现层面来讲, 主体性的体现说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问题, 而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最终还得落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也即是“以学定教”。

3.教学方式转型:由“单干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课堂教学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拼命地教, 学生拼命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通常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 加之平时考试注重对学生排名次, 这样便造就了学生陷入“单干”的怪圈, 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 基础好的学生还勉强能掌握新学知识, 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却只能“望洋兴叹”。

新课程改革提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卓越课堂”也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社会学提出“课堂是雏形的社会, 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地方”。从此角度来看, 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 是师生、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反观合作学习的提出背景, 也正是缘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合作学习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 使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与更高的产出, 最重要的是, 它巧妙地化解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尴尬关系, 让死板的课堂走向活跃,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4.教学评价转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教学改革时至今日, 我们依旧发现大部分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依然是参考其学习成绩 (分数的高低) 。教学评价自身所应包含的反馈、调节、激励功能完全被抹去, 更多体现的是甄别学生、聚焦差距的作用。依据新课改的要求, 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 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以及个体差异性。对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要把教学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 针对当前评价单一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调整。

由于学生主体间年龄、背景、心理等因素的不同, 不同学生之间的表现也各有千秋, 显然, 用单一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合理的。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 对此, 教学评价也一定要采取面向全体、多元的评价标准, 形成集教师、学生、家长为一体的评价主体,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从而发挥教学评价原有的反馈、调节、激励、导向功能。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因此, 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 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标准,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cqjw.gov.cn/site/html/cqjwxxgkw/fgfxwj/2012-07-19/Detail_9919.html.

[2]韩立福.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

[3]崔允漷.课堂转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上海教育, 2011 (5) .

[4]顾泠沅, 官芹芳.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上海教育, 2011 (4) .

[5]程广文, 宋乃庆.论教学智慧.教育研究, 2006 (9) .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10

关键词:阅读,有效互动,创新,开发

阅读是通过心理完成的, 是读者心灵与文本伟大的思想进行交流、对话的心理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构建, 通过语言文字完成再造想象, 激发读者的感情。读者的心灵紧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情有所动, 思有所发, 悟有所得。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心, 随作品的喜怒哀乐, 而足之, 蹈之。同化真、善、美, 清除假、丑、恶, 净化心灵。促使读者反省自悟, 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灵, 使其得以升华。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终目的。在这种心灵内化、生成中, 教师要艺术性地启发、诱导学生, 深入文本, 超越文本。欣赏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学生自然地获得内心愉悦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化阅读的心理体验。彰显高质量的思维交锋, 灵感碰撞, 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流淌着心灵的清泉, 包蕴着思想的蜜浆, 生成创造的萌芽, 体会到学习和阅读是一种乐趣, 是一种享受, 也只有这时学习和阅读才最有效。

一、有效互动, 孕育智慧

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 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因为教师是影响课堂有效互动的最有效的、最积极的、最活跃的因素。在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士就是因为他总是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 心中总保持着像宝石一样熊熊燃烧的激情, 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无往而不克。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生永远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学习热情, 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饱满的激情, 不仅辐射、波及整个身心, 而且辐射、波及课堂环境, 使全体学生受到传染, 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状况, 气血状况, 调整整个生命, 使情绪进入最佳状态。教师不仅善于调整自己的情感, 而且教师要善于调整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运用表情、动作、语言、语调等感染学生, 激活学生的情感, 运用肢体语言、情境安排、气氛烘托、心理暗示、幽默等等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情绪饱满, 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使课堂精彩纷呈, 充满活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情绪力度, 让学生进入角色, 真正的“动”起来, 实现有效互动。让每个人都感到生命的充溢, 享受学习的快乐, 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活潜能。总之, 要让学生感到同是一副面孔, 却是不同的表情, 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主动吸引到课堂中来, 有效地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 无遮的对话;实现与文本对话中, 吸收营养, 受到艺术的熏陶, 得到心灵的启迪, 开发心智。

二、课程创新与开发, 充满智慧

语文教学中, 要勇于放弃通常观念, 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 排除习惯性思维形式, 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 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深入挖掘文本所含的思想及哲理, 实现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总结概括, 实现超越文本的解读。比如在讲《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第二课时, 我安排了多角度阅读, 老师先讲解多角度阅读方法, 然后分组分角度进行阅读, 并对所选的角度做出评价, 关于对“我”的评价, 学生是这样汇报的。文中的“我”爬上爬下6、7米高的悬崖, 上, 上不去, 下又怕摔死, 说明我是胆小的人。多数教师教学中, 教师不会再深追, 而这时我引导说:6、7米高的悬崖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 是不是困难?

学生齐答:“不是困难。”

师:“不是困难, 我为什么把它当作困难, 上不敢上, 下不敢下”。

生:“心理害怕。”

师:“对, 害怕是怎样造成的?”

生齐答:“心理造成的”

师:“非常正确, 害怕是由心理造成的, 也就是说困难由心造, 由此可知———”

生齐答:“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师小结:“害怕是心理造成的, 也就是说困难皆由心造, 之所以有难事, 是因为你心理认为难, 因此世上本来无难事, 只怕世上有心人。”

老师充分发挥了导的作用, 在充满灵动的对话中, 完成了师生心灵的撞击, 智慧的碰撞。把人的害怕的心理因素开掘出来, 达到了明理启智, 提升心灵, 开发智慧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德育智慧 篇11

【关 键 词】德育智慧;能力;道德素养

一、教师德育智慧的涵义

智慧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它既指人做事的能力,也指人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所以教师的德育智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智慧的方式来完成道德教育工作,是以智慧作为德育工作的内在支撑。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智慧性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二是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自身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教师道德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的德育智慧既是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能力表现,又是教师道德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德育智慧的表现

(一)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有些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在德育课中进行的,是对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其实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具有德育智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专门的道德知识说教,他们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合适的道德教育情境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促进品德的发展。

具有德育智慧的教师能把课堂教学的功能从重点塑造学生“做事的能力”向“做人的能力”进行转化。如,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语境的需要组织学生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还学习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学习了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等品德和行为规范。教师的德育智慧能使道德教育过程在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进行。

(二)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不明智的教师往往忽视课程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喜欢从课外寻找一些素材和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这其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使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反感的情绪,从而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状况。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行动”。其实,我们的教材内容就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品德的内容,文科教材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的选取等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量,而且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理科教材内容的安排则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加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智慧型教师会努力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以融合、渗透的方式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机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道德教育的契机,这些契机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教师能敏捷地感受到,并且把它转化为道德教育的积极因素,往往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如,在英语课的分组活动中,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口语好,就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其它同学表现的机会,于是教师就要适当地加以干预,鼓励好生带差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教师的德育智慧正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它不仅能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而且能外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契机,能使道德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灵活地渗透德育

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实,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性的学问,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消极的、缺乏明确指向的课堂教学评价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活动采取一种消极对抗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努力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向明确问题的评价,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有德育智慧的教师不仅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还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生进行自评,这样能使学生反省自己的课堂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在评价之中不断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从他律阶段升华到自律阶段。

三、教师的德育智慧中所蕴含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施展智慧、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与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息息相关。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道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新境界。

(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只有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水平的教师,他才具备一定的品德魅力和人格魅力,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内心的品质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品格。

教师的道德修养还能坚定他们的教育信念,它能使教师无怨无悔地从事教育工作,使教师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在不断要求自身道德修养提高的激励作用下,教师的品德才能不断得到升华,心灵才能得到净化,同时教师这种不断追求善的品质也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作用。

(二)具有敏锐的道德感知、判断和评价能力

道德感知是道德主体与认识对象发生一定联系后所产生的一种感知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敏锐地觉察到道德教育的契机,就要不断地训练自己的道德感知能力,精细、敏锐的道德感知能力是教师德育智慧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道德感知虽属感性认识阶段,但己经包含有理性的因素,或者说是以理性为前提和依托的感性认识,只有从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念出发,主体才能与某一对象相互关联,只有作为有自觉意识的主体,人才会去感知某种道德属性。因此,教师的道德感知能力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它除了能敏锐地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契机,还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对对象进行加工处理,使指导教师采取智慧性的道德教育行动。

道德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他人的品质、行为所表示的善恶、好坏的价值判断和褒贬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好坏的评价,使学生能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能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用较正确的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它是对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恶则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善恶是我们进行道德评价的尺度,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智慧型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行为是否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评价其价值的大小,他们总是通过实行公正的道德评价尺度来培养学生正直的道德品行。

(三)具备丰富的道德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外,还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理性与情感相互交融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而道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道德情感,才能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德育之根本意义就在于要回归生活、回归人的本性,要达到这两点,莫不过于对人的心灵的感召与沟通。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道德情感就是对学生无限的爱与关心。教师只有爱护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履行了职责,以及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是否触及了别人的利益。正如里克纳所说的:课堂教学中的品格教育,需要创设一个关心的集体,营造民主的班级环境,并制定班级道德纪律。正是在教师的爱与关心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自觉遵守课堂道德纪律,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李桂英.论道德智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石英姿.论道德教育中培养道德智慧的重要性[J].丹东师专学报,2003,6.

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12

一、在学识的沃土里孕育教学智慧

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教师出示一段文字:“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我们爱你,中国! ”教师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并总结出相应的内容。生:这一段主要写了祖国地大物博。生:祖国幅员辽阔,在同一时间各地的景象也不一样。生:祖国景色秀美神奇,让人心驰神往……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大家通过读书悟出了这一段的重要内容,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那么,你们准备用什么成语来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呢? 生思考后勉强说出三个成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教学仅停留于表面。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位教师缺乏必要的知识, 无法将教学深入下去。我们不妨设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在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与这一段文字内容及时与自己的“储备知识”结合;通过看地图、出示各地的风貌图,以独特的视角向学生展示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配以自己的精彩讲述,让学生在欣赏祖国秀美神奇的景色的同时,明白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时间、季节的反差来体现祖国的幅员辽阔。而接下来的课外延伸也就顺畅多了,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感受、美妙的文字熏陶下必将会闪现出多个赞美祖国的成语。而这样的课堂也会更加活跃起来, 甚至还会有学生吟诵出许多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可见,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将这一课教学完美,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应对祖国的壮丽河山、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等方面有相当的了解。也就是说应该有充分的学识储备,才能胸有成竹,应对“变故”,使教学智慧发挥正常。

二、在师爱的甘霖中生长教学智慧

我们再来看一位特殊的孩子虎子, 感受一下发生在他和他的语文老师之间的一段令人难忘的教学智慧。虎子是在三年级时转入这个班的一个男孩子,入学一个星期,在课堂上竟没有举过一回手,发过一次言,也没有看到他与同学讨论交流过。每次教师与他的目光相遇时,他不是躲避,就是流露出一种无奈的眼神。怎么办呢? 就在这位教师为虎子的教育问题感到万分懊恼时,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那一次,这位教师像往常一样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生字词, 准备找学生读读。看到举手的孩子比较多,他突发奇想,要让全班的孩子都把手举起来,于是就一边扫视全班学生,一边鼓励大家:“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举手的。”真没想到,几句鼓励的话语落后,虎子也竟然将自己的小手微微举了起来。虽然不是很高,但我们确定虎子就是在举手,这让大家感到太意外了。这位教师脱口而出:“虎子! ”显然,同学们对老师的决定感到十分惊讶, 全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虽然虎子的认读很不理想,没有区分好平舌音和翘舌音,也没有区分好前鼻音和后鼻音,甚至还将部分生字读错了,但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就是鼓励!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孩子, 因教育对象的特殊而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复杂的,是需要融入情感的。上述两个案例中,如果我们的教师以简单的方式予以处理,是可以让教育和教学更为“顺畅”地进行下去的,是可以将课堂更为完美的展现,但这完美的代价是个别特殊孩子的“牺牲”。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是一定要有爱的, 是需要有情感的。在师爱的滋润下, 孩子们情感的大门一定会被敞开, 孩子们的思维会更为活跃,孩子们的能力发展必将会更为得以迅猛地推进。所以,从这一角度讲,师爱远远超越了情感的固有意义,成了一种高尚的教育教学智慧。

三、在语言的田野上收获教学智慧

语言的智慧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更能张扬个性,显现师生的魅力和课堂的精彩。来看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庐山的云雾》。 他让学生选择徐州的某一方面加以描述,然后介绍给会场上听课的老师们。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发言相当精彩, 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徐州有很多小吃,有“小土豆”“肯德基”“老三房”“ 麦当劳”等。如果你去 ,绝对会不舍得离去 ,吃了这顿 ,还想那顿。对于学生的精彩发言,于永正老师也是难掩心中的高兴,竟幽默地对这名发言的学生说:“其实是你吃了这顿想下顿。我代表老师们谢谢同学们的介绍。” 这里的智慧就在于教师很善于捕捉学生的精彩语言, 并用自己幽默的语言给予最真的赞美。名师们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奉献于课堂的同时,学生们也以自己不俗的发言回报了名师。所以,是名师和学生们共同精彩了语文课堂。

教学智慧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可能门门精通,但最起码要具备几种教学智慧,方拥有站稳语文讲坛的一项资本。教学智慧绝大多数是靠勤学苦练而习得的。智慧固然不可传承,但是与智者在一起,他就能学到智慧。但愿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具备更多的教学智慧,在语文讲坛上大放异彩!

摘要:教学智慧是教师施教的根本凭借,它孕育在学识的沃土里,它生长在师爱的甘霖中,它收获在语言的田野上。语文教师要用语言来凸现智慧,张扬教师个性。

上一篇:中国100强下一篇: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