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2024-11-07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精选15篇)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1

我对于作文教学情有独钟,自从转行做语文教师以来,我就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是语文学习的难点!要不古代科举就一篇文章定输赢呢?

因为转行做语文,自知自己在语文方面欠缺,所以注重学习提高。我搜索加入一些作文教学的QQ群,其中就有新概念快速作文工作坊。而在此之前,我已经阅读过曹洪彪老师的新概念快速作文的著作。因为我住在濮阳市,有些孩子让我辅导英语,他们来时会带一些其他书籍,和我熟了。他们不喜欢的书,还会送给我,留我这里做资料用。他们送给我一本曹洪彪老师的新概念快速作文的书,是学校每人都发的,他们不感兴趣,我却很感兴趣。后来,我就长关注新概念快速作文工作坊了。

我正式转行走上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从此与作文教学结缘。我根据课标要求,让孩子书真情,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会表达的要求,认为日记绝对是孩子们入门的最好起点。从此踏上带领孩子们开始日记之旅,在实践中开始摸索总结。先后写出《日记,是起始作文入门的利剑》和关于日记写作的十多篇随笔。尤其是去年,我将孩子们的优秀日记修改投给《濮阳日报》。任欣露同学的《妈妈的爱》和秦林超同学《做实验》先后登上《濮阳日报》,我的《榜样的力量》也出现在《濮阳日报》文教专栏一招鲜栏目。

尤其去年三月份,新概念快速作文工作坊发布新概念快速作文骨干教师培训要求,让我心动,我感觉我完全符合条件。尤其第五条要求坚持写随笔,是研修的常态。我知道这样的骨干教师培训要求,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为坚持一件事并非想像那么容易,除非热爱才行。若是为了功利心而加入的话,是没有结果的。其他骨干教师的称号,只是形式而已,考核方式虚假,不就是最后填表造假通过吗?图名图利而已,或者为了职称捞个条件。我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联系曹洪彪老师加入了新概念快速作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团队,开启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新路。

我按照新概念快速作文的要求:创设情景,让孩子们有话说;给孩子范文学习,让他们有借鉴;做到口不出声,笔不停止,静中文思飞扬。改变传统布置作文题目,课下让孩子写,往往周五下午的作文,周一收。很多孩子交来的作文不是抄的,就是写的聊聊数语。更有甚者不管不问,最后交来空空的作文本。自从采用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的方法后,孩子们都能当堂完成。

孩子们的日记要求,常态化,每天必查孩子们的日记,为他们的写作打下积累,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月事后

自从去年四月七号开始,我也大量查阅了新概念快速作文的资料来学习研究,认真阅读新概念快速作文公众号文章,思考领会曹洪彪老师发布在公众号上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精髓,上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网站进行学习了解新概念快速作文的理论。边学习,边实践。坚持每周三晚网络学习研修,提高理论水平。这一学期我们几乎坚持每周五写作文,作文的写作不再按中心校要求每学期八篇作文。每次作文做到了,让孩子们有话说。比如进行地震演练后,让孩子们写感受;开过家长会后,让孩子写《家长会后的感受》;经过一两个月的坚持日记,让他们写《我眼中的日记》。新概念快速作文,强调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让孩子有话说。

新的学期,我们将全面采用新概念快速作文课本,这将是我们应用快速作文的的新的里程碑,也是我教学作文的新阶段,我相信作文教学将给我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作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实践新概念快速作文一直在路上,我们的坚持,一定能让新概念快速作文之花越开越艳!

作者|殷志斌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2

在三年级第一堂正式的习作课, 我觉得帮助学生消除习作的神秘感, 使他们感到习作并不难, 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习作课便成功了。

我先充分利用例文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例文的阅读明白习作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可以是自己的经历, 也可以是自己的愿望和想象等, 习作原来并不难。接下来, 我便拿出了自己的宝贝——金色的礼盒, 神秘地问:“猜猜里面藏着什么?”学生天马行空, 众说纷纭。贪吃的建林说是薯片, 小书虫丁聪说是老师推荐的新书, 最爱异想天开的诺诺说是外星人……我一本正经地说:“里面可是一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 谁想亲眼来看看?但要保证不能把看到的结果说出来!”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大家争着抢着要看。第一个幸运儿是子豪, 圆圆的脸上丝毫不掩饰自己得意的神情, 他大摇大摆走上讲台, 打开箱子, 把头伸了进去, 看完后对着大家哈哈大笑, 什么也没说就回到了座位上。接下来看的几个同学都笑呵呵地回来了。下面的学生早就按捺不住了, 屁股早就离开了凳子, 随时准备冲上来看个究竟。游戏最后, 我笑眯眯地问:“现在谁来说说你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宝贝?”“啊, 原来这独一无二的宝贝就是自己呀!”孩子们恍然大悟。

游戏结束了, 我请学生给刚才这个游戏取个名字,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趣的游戏》、《神秘的宝盒》、《独一无二的宝贝》、《一节特别的习作课》等。我引导学生结合我出示的句式回忆游戏的过程。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不需要我过多提醒, 学生把游戏前后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动作、语言观察得很是细致, 既有面上的描写, 又有点上的刻画, 而自己游戏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更是描绘得入木三分。学生快乐情绪的自然流淌与倾泻给了我无限惊喜, 也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那样,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

“现在动笔吧, 还有问题吗?”看着孩子们轻松的笑容, 听着笔尖落在纸上那如天籁般美妙的声音, 我知道这节课, 我成功了。

二、我教学生凑字数

三年级上册习作四教完了, 小朋友们埋头疾书, 我在教室里信步走着, 欣赏着学生笔下迷人的秋天。小怡又一次率先将草稿本交给了我, 我下意识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的小脸上满是欢喜, 手上捧着终于让她如释重负的草稿本。我读懂了, 又一次浩大的工程完成了, 现在就只剩下我验收过关的环节了, 接下来就可以将自己的大作大声地朗读给同学们听了。

我微笑着接过小怡的作文本, 洋洋洒洒写了将近三页纸, 语句流畅, 不乏情趣,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的确很不错。但毕竟是孩子, 总有不妥之处, 于是, 我拿起红笔, 开始批改。不一会儿, 就删去了一些啰唆的废话。“老师……”小怡红着眼轻轻叫了一声, “这些句子我想留着。”“为什么?”我很纳闷:这些多余的句子对文章毫无用处, 反而冲淡了精彩之处。小怡愣了一下, 吞吞吐吐地说道:“要是都删掉了, 我的文章就写不满三百字了, 妈妈说这样得不到高分, 会让我重写的。”我心头一沉: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作文目的越来越功利, 即要在考试时得高分。这沉重的包袱使得学生小小年纪就知道了作文要写得长一些, 哪怕胡乱地塞上一些空话、套话, 也比篇幅短的作文强。

我打开实物投影仪, 把小怡的本子放了上去, 故作神秘地问:“小怡, 看来你很想把作文写长, 今天老师就把轻轻松松写满字数的秘诀交给你!”同学们一听, 纷纷停下了手中的笔, 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煞有其事地用红笔圈出小怡作文本上“天高云淡”、“雁过留声”等词, 问:“这几个词写得怎么样?”同学们显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写得不错, 写出了秋天的特点。”我假装糊涂地问:“天怎么高, 云又是淡得如何呢?”这一问, 有几个机灵鬼已经领会我的意思, 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星翔说道:“天是那么蓝, 仿佛刚用蓝宝石洗过一样。天边飘来一朵白云, 淡淡的, 不知是哪位仙女不小心掉下的一块丝帕, 令人神往。”好家伙, 把先前学到的课文中的语句灵活用上了, 我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看, 人家多会凑字数, 轻轻松松, 五十字有了吧!”这一下, 不服气的可多了:

“天气渐渐地转凉了, 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 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 轻轻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飞落到草地、小河、庄稼上。这落叶似乎是报信员, 告诉大家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天气慢慢地凉爽起来了。瞧, 湛蓝的天空中, 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 一会儿排成‘人’字, 往南方飞去。它们有力地扇动着双翅, 边飞边叫, 仿佛在向我们告别。”

……

见时机已到, 我一本正经地说:“看, 刚才的四个字、八个字, 变成了这么多优美的句段, 把文章写长不难吧!”学生深有感触, 纷纷点头。“其实, 在这篇文章中, 凑字数的秘诀, 就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把你看到的事物写具体。那么, 你看到的菊花、桂花、蚂蚁、蝈蝈等又是怎样的呢?赶快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它们展现出来吧!”说到这里, 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出奇安静, 学生奋笔疾书。

三、我们出书吧

三年级的最后一节习作课, 我觉得该给学生“下点猛药”。新宇问:“老师, 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写点什么?”我清清嗓子, 故弄玄虚地说:“今天我们不写作文。”“啊?!”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有惊喜, 有不解。“你们写本书送给我。”我故作平淡地说道。“啊?!”这一次, 孩子们的惊呼声中更多的是愤怒:老师太过分了, 我们小小年纪, 竟要写书。

“不要紧张。”我拿出一本童话书, “我们来看看, 书由封面、目录和一个个故事构成。那我们每人写一个童话故事, 不就四十多篇了, 挺厚的一本书了。昨天, 幼儿园的邹老师打电话给我, 班里好些小朋友都有一些坏习惯:贪吃糖果, 饭前不洗手, 挑食, 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等等, 老师怎么教育都没用。我们帮帮邹老师好不好?怎么帮呢?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童话故事了, 我们通过童话故事把这些坏习惯的害处讲清楚, 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然后把你们的一个个故事编成一本书, 相信一定能解决邹老师的燃眉之急。怎么样?”

不到一天, 学生作文齐刷刷地写好了。《眼睛先生找朋友》、《挑食兔跳跳》、《小糖猪历险记》……既然要出书了, 可不能这么草率。我们的故事要新, 要生动, 要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心服口服。于是, 学生自发地成立了修改小组, 圈圈画画不说, 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潜力不容小觑。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3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目的不在于培养作家,不在于培养学生文学创造的能力,而是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提高谋生能力打基础。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数码故事叙述”是将数码信息技术与语言文字的表达结合起来,利用数码信息技术记录学生身边的生活,为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和生活化的情境,从而转换为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

关于“转换”,我国学者刘淼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思维到外部书面语言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是从思维到内部语言的直接转换。内部语言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相关联的言语形态,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内部语言的语音的发音是隐蔽的,二是内部语言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为思考对象,三是内部语言呈现片段性。第二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的转换。第三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加工充分、质量好的部分经过过滤器直接進入书面语言表达,不合要求的部分要经过再加工。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往往决定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质量,二是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转换,三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写作教学就是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的教与学的过程。

“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拍拍——说说——议议——写写——评评——改改。

1、拍拍——学会观察,积累印象。真实的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命。学生虽然每天都能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许多事情,也可能通过一些媒介获得许多人和事的信息,但是在写作时却往往会抱怨“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在于观察能力不强。观察就是运用人的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生活印象的主要方法,对写作具有特殊意义。

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并利用一定的载体让学生实践,这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拍摄成了我们记录生活的重要手段,其直观、具体、可重现的特点,对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很有帮助。

从前表可以看出,数码素材的拍摄根据阶段和教学要点的差异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阶段教师指定拍摄主题,有时甚至要由教师提供数码素材,素材的内容主要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在校园内的生活拍摄便于教师有效指导。从教学要点的要求来说,统一的素材便于教师组织集中、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相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从记录共性的学校生活,逐步进入记录具有个性特点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拍摄完整过程到拍摄某些片段甚至某一瞬间。在用数码技术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提升,各种生活印象不断积累,为记叙文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码素材为作文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说说——降低难度,以说带写。“说说”主要是指学生的口述作文。从写作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学生的口头表达有助于内部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口述作文将二级转换和三级转换区分开来,避免了高水平加工与低水平加工的同时进行,降低了书面作文的难度。因为有了“拍拍”的基础,基本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学生的口头作文变得有话可说。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数码素材进行整理、思考的过程,也是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的过程。通过口头作文,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使得书面表达更容易,质量更高。

口头作文教学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参与口头作文的机会,并可以得到小组成员及时的评价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指导和班级交流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转化的质量。

3、议议——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议议”与“说说”是交错融合的过程,两者交错进行,互有促进。

内部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需要经过过滤器的筛选,那些质量不高的信息需要重新加工,而整个加工过程都是在自我监控下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议论与评价,不但有助于加强这种内部的监控,也有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数码故事叙述”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数字化的写作素材和交际化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师生可感、可知的范围内。在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时,其他人作为观众、听众,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思考。在口头作文结束后的“议议”部分,其他人又成为评价者和建议者,根据个人对写作素材的感知、体验和思考,讨论切磋,各抒己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合理引导,适当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除了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用教师的热情与真情去点燃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激情。

4、写写——合理要求,优质转换。有了“拍拍”、“说说”、“议议”的充分铺垫,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质量得到提高,书面表达的难度大为降低。“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教学是建立在对作文教学基础教育特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在写作上尽量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通顺、准确、实用、有效上,不以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又能恢复作文要求“平民化”的本来面目,有利于降低初中作文教学的压力。

5、评评、改改——鼓励为主,查漏补缺。“评评”、“改改”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加工过程。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数码故事叙述”的作文评价从要求上回归“平民化”,从形式上追求多样化,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变为对过程的关注。通过评价,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作文中的不足,从而有反思,有改进,有提高。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4

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居家“抗疫”的日子里,隔着网络和屏幕,她时刻和学生心连心、在一起。你看,这是她正在在线批改作业:抱着两部手机,面前还有一部电脑她时而认真倾听孩子们质疑提问,时而手机语音指点,时而电脑打字回复,时而画图拍照传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上,75名孩子终于完成了,她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内容。

居家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学习,对于那些调皮、学习敷衍的孩子,李老师没有着急,一遍一遍耐心提示着。她说:特殊时期,孩子的心是浮躁的,家长的心是焦躁的,我们的心必须是坚定、坚强的!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 篇5

陈建霞

2013年9月,我接了新的高三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当然还有语文教学工作。

接班后,听到传言,这个班高二时乱的不像样子,语文老师换了好几茬,都管不住,极端的自由散漫。

这几年我一直带高三的课,高三和高一高二不在一个楼上课,I也没有时间经常和高二老师聊天,接班后我才知道这种情况,一看考试成绩,确实很差劲,语文,都没有几个及格的,太惨不忍睹了。头疼啊——

第一节课,提前5分钟我就进班了,候班嘛;教室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然,走廊上几乎人满为患。上课铃声响起,走廊上的人故我,依旧说笑;铃声结束,还有十来个人没有坐到自己位置上;上课2分钟,教室里空缺3个位置。我一言不发,就那样看着他们。终于有人意识到了,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已经上课了,于是,逐渐的说话声音渐渐降低减少,终于在上课的第5分钟,教室里完全静了下来。

当时,我心里的火蹭蹭的往上窜,按我的脾气,我非得把他们好好批一通,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气焰嚣张的很哪!但是,我努力地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怒火,以免第一节就搞得人仰马翻的不安生。

于是,我平静呼吸,说出了第一句话:请班长去操场或者厕所把这三位同学找回来,以免发生意外。

班长出去了,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老师怪知道呢!

然后我说了第二句话:我们现在已经是高三了,作为学习的主体,大家认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和高一高二应该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一样,那么是什么?如果不一样,那么又该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6人一组,按照临近原则,开展讨论,10分钟后,以组为单位写出书面的结论。

轰,压抑了几分钟的学生,终于说话了,估计这几分钟对于他们来说,特别慢长。于是,讨论轰轰烈烈展开了。

这中间,不乏借机说小话的。但我没有批评,也没有问问他的名字;而是巡视到就用眼睛示意他。

这中间,班长领着那三个学生回来了,汗津津的。他们解释谁拉肚了,起不来。我理解性的点点头,示意他们坐回去赶快讨论。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肯定是在打篮球,不过,算了,知道掩饰一下,说明还不是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好现象啊!

10分钟后,讨论结束,结论收上来后,我很震惊:部分结论很有条理性,很合理,用的词也很恰当准确;虽然有错别字。

不是有教育专家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吗。于是,我大张旗鼓的表扬了一番,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打压上届学生的表现来太高这批学生。还特意打开展示台,把优秀的作业进行了展示。这样一来,写得好的被展示作业的组员固然精神百倍自豪骄傲,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年轻人么,谁没有个争强好胜的心啊!

于是,趁热打铁,他们想睡觉,我就赶紧递个枕头过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呢?

继续讨论,气氛更加热烈,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真的在讨论,说小话的几乎没有了,没有市场了。

5分钟后,结果出来了:上课纪律方面,作业收缴检查方面,听讲做笔记方面,奖惩方面。真的,比我自己想的都全面,都具体。既然学生都已经想到写出来了,老师当然的照顾学生情绪,不能搞一言堂啊。于是,我把这些知识一个组一个组的展示,让大家汇总,拿出一个方案来。很快,一个方案其实就是班规语文课条例出来了。之后,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不通过也不行,就那一两个人有意见和没有是一样的,因为他也拿不出别的好方法。

在我宣布“全票通过”的声音中,下课铃声响了。

热热闹闹的第一节课结束了。我把《条例》打印出来,教师前门墙上一张,后黑板旁边一张,每个组一张,以备随时学习参考。

当然,执行过程中问题多多,毕竟他们都散漫惯了,但我就是坚持原则:有时有鼓励来激励他,有时用批评来刺激他,个别时候甚至搬出学校家长这两座大山来压服他。总之,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但结果是美好的。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斗争、磨合,到上期期末全市统考时,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已经稳居理科普通班第一名,甚至高分尖子生的人数超过一个重点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三模考试。

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故事,中间有辛酸,有泪水,但更有欢乐!明天,我的捣蛋又聪明懂事的孩子们就要走上考场,迎战了,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祝愿孩子们: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 篇6

——我对三年“特岗”教学生涯的小结

小学语文3班

李冠华

2007年我毕业于陇东学院小学教育学院,并通过了当年甘肃省统一组织的“农村义务特设岗位考试”,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大学刚毕业的我走向了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道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宕昌进行教学工作。我被分配到一个交通不是怎么不方便的一所完小任教,这里师资力量都不是怎么太好,教育教学资源也是很匮乏。有时候想查资料,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我带着学校的语文、数学还有英语,外加一些副课。有时想想自己这么累这么忙又没多少工资图个什么呀,这就是大学时憧憬向往的生活?可回过头来才发现这是自己选择的职业,当初的梦想就是永远当个长不大的孩子王。世俗的念头终究抵不过良心的发现,工作半年更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他们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无限的幸福,我相信这是其他职业所收获不到的。

每当学生亲切地叫着“老师,好!”“老师,好!”时,我所有的顾虑都消除了;有的学生受了委屈,就会跑来抱着我向我诉苦,此时的我像极了她的知心好友,我也很喜欢和他们平等地对话、坦诚地交流;很多时候,我的课一下就会被上课班级的学生缠着,说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因为我是外地的老师,其他的都是本地的,一到周末,就是我最最寂寞的时候,除了看电视就是靠睡觉来打发这些无聊的周末,附近的学生就来学校和我玩,吃饭的 时候非把我叫到他们家去,一到那里,每个学生都是拉拉扯扯的让我去他们家,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在那里落脚了,此时我更是觉得当初选择“老师”是对的,我找到其他职业没有的那种乐趣,每天和一群心灵纯洁的孩子们在一起,没有社会的那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相互算计。只有纯洁的师生情,与他们的交往的同时把我的童心也焕发了,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了一个比自己大的哥哥,有什么话就直接地说,不象和其他老师说话有那么多顾忌。

每当遇到节日,什么教师节、元旦节、圣诞节时候,我就收到不少学生自己制作的贺卡,尽管没有出色的设计,没有优美的文字,但是却是他们自己亲手为老师——我做的,上面的个别字甚至是错误的,但是看着他们给我一份份的祝福,我的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其中有一个学生上面就这样写到“我喜欢你,因为你像大哥哥,很亲近;我喜欢你的课,因为你时常对我们微笑,虽然偶尔也会发发脾气……”我给学生微笑,那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是可爱天真的孩子,这个理由虽然说得有些牵强,但这是心里话。而我的微笑很多都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友好的基础上的。

所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自豪,我愿意有一群孩子围着我,我也愿意带领他们探索学习的乐趣,我愿意当一个孩子王……

时间在无数堂课上流失,在无数本作业本中流失,我,一个自己都是孩子的人,已经和孩子相处三年的时间了,好像没有留下多深的痕迹,可是细细琢磨,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呈现在眼前,也正是这些故事在让我慢慢成长。记得那是我任教第二个年头的时候,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学生,记忆力很差,几乎到一个字教上几遍还是错的程度。这样的学生还有多动症,把他手里的东西一样样拿掉,最后他肯定会连胸前的红领巾都撕掉或啃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束手无策,屡次和他家长交流,家长却一个劲地推卸责任,说孩子生理有问题,要带他去医院检查,却从没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没想过要多关心他一点。每次回家的作业几乎圈到底,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火冒三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严厉批评,并问:“你爸爸妈妈不帮你检查吗?他们对你的作业看得过去吗?你做作业时,他们在干什么?”他也总是胆战心惊地说:“我爸爸去外地打工了”我脱口而出:“怎么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为了钱连孩子都不管。”他很无辜地看着我,眨巴着眼睛。“放学留下来订正好回去!”我前几次都是这样惩罚他一下,让他父母也知道自己孩子回家的作业是如此差劲,以此提醒他们督促好孩子的家庭作业作。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事情还是老样子,他的作业还是惨不忍睹,而他妈妈每次的评价就是“你怎么又不检查啊?”母子两个人似乎在互相推卸责任。我心里冷冷地想到“真是无药可救啊!”

不但这样,他还不能和同学成为同桌,谁要是成了他的同桌,他就每时每刻在同桌耳边烦个不停,小朋友们不超过两天就嚷着不想和他坐,最后一听说我要给他换位,其他孩子就苦恼起来,嘴里嘀咕着:“千万别轮到我!……”我也烦恼起来,不知道怎么办好,后来干脆让他一个人坐。以后,似乎在角落里的这个孩子,在慢慢地被人遗忘。可是我发现我错了,我们在遗忘他的时候,他却在心里牢牢地把我们记住。那次我出了点事故,请了两天假。后来去上班时,孩子们时而好奇时而关心地问我的情况,这个孩子发烧了没见着他,后来他妈妈打电话来跟我请假时,说起他在家里一直挂念着我的身体,问我是否好些了,我第一反映是“真的啊,我现在好多了,叫他在家慢慢养好身体。”家长连连表示感谢。这时我心里有点感动,出乎我的意料,差学生也会关心老师?老挨骂的学生也会问候老师身体?但是我并没为这事而想很久。

第二天他来上学了,我没观察出他的什么变化,就是有点憔悴,我也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就过去了。语文课上有一题让学生写写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我没提醒什么,就是让学生自由写,有的写对远方朋友的祝福、对父母的感谢,也有的写自己的志愿和期末取得的成绩。在无意中,我瞄到他的话,他还有点遮遮掩掩的,可是我还是看清楚了,他写的是“希望沈老师头上的伤快点好起来!”我愣住了,脸一下子热了起来,不知道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学生关心着老师而高兴,还是因为以前这样对他而羞愧。我请他站起来把自己写的大声地念出来,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掌声。这真是一次不小的震撼,“谢谢你这样关心着老师,也希望你身体快快好起来!老师相信你也有这么一颗炽热的心,来面对困难,改正缺点,成为我们心中的优秀学生,好吗?我们会帮助你的。”他什么都没说,只是低下了头,涨红了脸,可是我已经在他脸上看到了希望。后来通过同学们的言谈和自己的打听,了解到他的妈妈是一个文盲,爷爷奶奶都有病,所以他的爸爸不 得不去外地打工挣钱,维持生计。其实在农村的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有的甚至是几代人都是文盲,即使有的不是。都是小学的文化水平,所以批改家庭作业根本就太难了。

我反省了自己,突然意识到以前自己漏看了很多东西。这是因为我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班上学生的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学生距离家太远,每天中午的时候只能靠喝冷水啃馒头来充饥,有的甚至温饱都是问题。我觉得自己不仅仅要走进他们的身边,更应该走进他们的心里、他们的家庭去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再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是的,如果你有一种正确的方法的话,你完全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

这以后我尝试用新的眼光去看他,重新审视在我身边的一些表现特别的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我发现了很多以前都没注意过的事:他对同学很大方,不管是谁向他借学习用品,他都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们。早上去做操的时候,经常主动关教室里的电灯等等。现在我不再小看他了,上课尽量给他发言的机会,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作业错的多,我也及时把他叫到办公室订正。他也变了,下课喜欢围在我身边,偶尔和我聊上几句,回家的作业也能认真检查了,我相信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越来越出色。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一书中反复强调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知识的一部分。我真的感到很惭愧,新课程改革早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有什么比一颗善良的心更重要的呢?有什么比良好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呢?其实,前人早说过,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把握住了他的闪光点,他便是天使;盯着他的缺点不放,便只能使其沦为恶徒。我想对那孩子说:“对不起,是老师错了。”

有宽容,学生会走得更好。

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著名论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把故事有机融入到教学中,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这能使语文与生活交融,让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涌进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当作语文的广阔课堂,引领学生在与语文亲近中体悟生活,在对生活的体悟中亲近语文。

教师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故事实施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之中,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二、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化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学也要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故事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带领学生找故事、读故事、听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说会道,能听会写,涉及学生听、说、读、写的全过程,这种听说读写有机整合的训练,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听的能力直接影响语言表达。只有有效听课,学习才会进步。通过听故事,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大声读给孩子听,利用广播、电视、有声网络等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听故事和竞赛等活动。

2. 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性在于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的交际情境,而故事恰恰符合了这样的教学要求与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听讲故事、演故事、评故事等方式,达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开展讲故事活动。从学校方面,开展故事擂台赛、故事大王评比、故事广播、国旗下讲故事、每月主题故事会等活动;从教师方面,开展课前一分钟故事会、复述故事、看图讲故事等活动。在长期的讲故事锻炼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3. 读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喜欢读故事,是不争的事实,但教材出于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不可能编排大量的故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故事的特点是情节性强,以故事为题材的文本,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学生读故事,先要读通,遇到生字、新词能主动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弄明白。对于某些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故事的真谛,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形成了阅读能力。

4. 学故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编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围绕故事进行写作练笔,是成功的教学经验。基本形式有:看图写故事、续编故事、读儿歌、古诗写故事、组合词语写故事、模仿生活情景写故事、观察生活现象写故事、故事新编、自由创作故事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班级成长故事等。学生写故事,也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愿望、灵感,学生建构故事必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从而反映了自己的价值观。

5. 开展故事综合性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听说读写的训练,更多的时候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开展综合性的故事实践活动,会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可以开设校本故事课,推行四种基本教学模式:一是分析讲解式,主要是学习讲故事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二是表演汇报式,主要展示学生讲故事的活动成果;三是故事赏析式,主要提高学生对故事的鉴赏、评价能力;四是故事创编式,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三、通过故事,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目标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文化品位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

阅读故事可让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留下了无数个具有启迪、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为儿童提供了必需的精神滋养。学生从故事中得到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找到了行动的榜样,心灵变得更美好。他们会因之表现出爱劳动、爱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健康的人格品质。

四、通过故事,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故事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领者、组织者、研究者,教师通过不断建构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经验,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的教学思考 篇8

一、理清寓言文意,理解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课文,例如《井底之蛙》《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通常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拟人化的自然物来说明道理。因此,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则故事所讲的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并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意思或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某个字词的意思,以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例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中,“亡”字所表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词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字词的意思,掌握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生活哲理,让学生领悟“后悔”和“接受”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就此故事展开讨论,假设类似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将会如何应对,从而学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故事讲述出来,在学习《亡羊补牢》课文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演绎对话部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助于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掌握故事的真正寓意。

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生活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寓言故事大多篇幅短小,但是几乎每则寓言都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且情节富有变化的故事,语言精辟、简洁易于朗诵,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寓言中的动植物都是用人格化的手法进行描绘和刻画,使得整个文章的内容丰富而新奇,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寓言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教师在寓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领悟故事的寓意。如在《乌鸦喝水》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小朋友们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难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列举身边的事例,更好地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让学生懂得思考生活,学以致用。学完寓言故事后,教师可以假设某些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生活问题将会如何应对,加强师生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的知识,还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为了使寓言中的教学寓意更为深刻,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多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中的形象进行认真感受。同时将故事中的形象与实际中的具体形象真是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寓言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所要刻画的形象,深入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三、延伸课外教材,扩大知识视野

除了学习语文课本上的寓言故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推荐课外寓言作品,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例如,可以推荐《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伊索寓言》或是成语故事和历史故事等,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两到三篇寓言故事,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寓言故事,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其语文素养。另外机智、滑稽、富有讽刺意义的寓言故事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是培养小学生创作能力的良好契机。因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开拓学生的思路很有帮助。由于寓言故事的寓意通常是深刻且多面的,语言简练,还有一些寓言只讲故事却不明说道理,故事结尾还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品味和感悟。所以,教师在寓言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特征续写故事,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改编、仿写寓言故事。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里作者没有说明小羊的最后命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点艺术空白,以“小羊得救”为题,自由发挥续写结局,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理解作者意图,掌握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形式上,寓言故事的语言精辟简洁,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篇幅短小而结构严谨,是一种简短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善恶观,故事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寓言故事把讽刺对象的内在本质充分揭露出来,让学生在嘲笑故事里丑角滑稽可笑的同时,领悟到真正的生活哲理。例如《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担忧禾苗长不高的宋国人,为了让禾苗快快长高而将禾苗往上拔,结果导致禾苗都枯萎了,这故事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另外,寓言故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使用拟人、象征和夸张等文学表现方法,增加了文学色彩,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富有趣味性与曲折性。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夸张有趣的情节与丰富的哲理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寓言故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题材,对教导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区别寓言与童话,它们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童话的故事极富幻想色彩,对大自然的事物进行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而寓言则多源于现实,故事内容多是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某种人的讽刺和箴戒,虽是虚构的故事,但却能诠释深刻的生活哲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五、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发散思维

以往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的教学时,往往都是按照首先分析教学思路,然后再按照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将寓言中所揭示的寓意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相对片面,且具有较高的模式化成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的加入是符合学生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特点的。将语言故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寓言教学时要进行创新型教学,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将《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时,由于电视剧以及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都会有所涉及,学生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在课上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机将学生分为8人一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中的情节以及根据自己的现象设计一段情节进行表演,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为了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美好品质的养成,就要针对学生这一时期的具体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其中,寓言教学是符合该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成长特点的重要教学篇目。为此,教师一定要进行恰当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寓言教学要注意以上几个关键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把提高寓言教学质量的目标和培养学生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 篇9

我走到校门前,听见朗朗书声我感受到语文特有的音韵回想着书声中有趣的故事,联想那别具特色的场景:寒冷却热闹的京城;本来寂寞的丝绸之路偶尔听见清脆的驼铃声;乡村人虽然贫困却热闹而幸福……朗读声停止是,我有发现,我和他又擦肩而过。

我品茗古诗时,我又联想到——曹丕与杀害弟弟曹植,曹植愤愤写下《七步诗》;王昌龄与辛渐在芙蓉楼下分别是悲伤的写下《芙蓉楼送辛渐》;苏轼流放在远处却并不服老,写下《浣溪沙》来激励自己……我又呆住了,只要没人叫我,我就会一直品茗着,其实我有没发现,语文有从我身边走过。

我的语文教学小故事 篇10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曾经为上课,我总是很困惑、很苦恼。每节课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赶呀赶。可是,一节课辛辛苦苦下来,并不见得学生喜欢,也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有小声说话的、有玩小东西的、有看课外书的……

后来,我在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对策。我设计准备的课问题到底在哪里?我真的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的吗?我的教案、我的课件在课堂上真的一定要丝毫不减、分毫不差的呈现出来吗?我给我的设计安排我的课堂教学上留有弹性的时间和空间吗?我有随时跟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在讲吗?我的课我的内容有在贴着学生的心进行吗?

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许真的是反思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改进。慢慢的,我不再盲目的去备课设计内容了,而是课前课后多和他们接触,试图去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再翻阅大量的教学资料,请教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然后再结合这些真实的信息来收集资料准备一节课。在这期间,尤其使我改变最大的是,我不再上课就是为了完成教案,呈现完设计好的课件。而是给了自己更多可以灵活便通的时间和机会。于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课件展示到哪里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有时和他们说说人生,谈谈我自己的经历,讲讲我的童年我的学生时代生活等等。有时则是选一两个故事来讲。学生们最喜欢听我讲故事了,故事往往都不长,有动物界的,有人类的,有远古的有身边的,但他们喜欢在小小的故事中去思索去反复回味去学会成长。而我发现这个时候学生们的眼神也是最专注的,表情也是最宁静的。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11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语文

故事以它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娱乐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犹如兴奋剂,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它短小精悍,灵活多变,很适宜于穿插在教学中。因此,故事教学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1.故事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而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很吸引小学生,是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平时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如:我是小白兔,你是大灰狼;我是白雪公主,你是巫婆;我是黑猫警长……等等,在小学生的生活中都是伴随着这些好听有趣的故事,故事给小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故事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

听故事,几乎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丰富奇特的构思,常常与小学生的心灵展开对话,引起小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是非鲜明,感染力大,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同时,往往会为正义和善良而快乐和欢呼,为小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而流出感伤的眼泪,为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而点头或对愚笨而摇头。学生听过某些故事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往往会有所改变,如知道关心别人了,爱清洁了等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故事教学法的实施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用故事开头,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下子就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讲授新课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如教师在讲《一夜的工作》时,用这样一个故事开头:同学们,全世界各国领导人才智超群者比比皆是,他们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他们去世后,本国都降半旗致哀,而联合国那面旗帜却始终高高飘扬,显示它的威严庄重,并不因某个国家领导人逝世而下降半旗。惟独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去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其他各国使者议论纷纷,抱怨不平,并提出抗议,这时联合国秘书长出来讲了两点:第一,中国的人口有十几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中国的总理自己没有一个孩子;第二,中国的人民币无数,而他们的总理没有一分存款。你们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具备其中一点,我可马上降半旗致哀。各国使者听后只好悄悄退去。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新中国的总理,你们能不为咱们有这样的好总理感到骄傲自豪吗?同学们被总理的伟大精神所感染,急于了解周总理的工作情况的心情更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一夜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2.故事穿插,调控情绪

小学生天生好动,讲课中如果不讲究方法,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在讲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动脑外,把小故事穿插进去,可以起到兴奋、调节作用,使学生重新振作精神,兴致勃勃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敌人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看家本领”一词,教师可穿插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虎拜猫为师学习武艺,虎虚心请教,猫耐心传授。一天天过去了,虎学到了许多本领,洋洋得意,猫看在眼里,没有吱声。又过了许多天,猫告诉虎说:“我的武艺教完了,你可以离开了。”虎听后,心中暗自惊喜,如果我把猫吃掉,这天下不就属于我的了吗?忽然间,虎凶相毕露,呲牙裂嘴,张开大口,向猫扑去。说时迟,那时快,猫好像早已料到这一点,便飞身向一棵大树,虎紧追不放,眼看快要追上,猫“哧”的地一声爬上了大树。虎在树下喘着粗气,不解地朝树上望去,“你不是说武艺教完了吗?”猫轻蔑地说“其他都教给你了,只有这一招没有教给你,不然的话,我早被你吃掉了。”同学们,这一招就是最后一招,也就是看家本领。可惜敌人还不如猫,尽管使用了火力警戒,但还是难以保其性命。同学们不仅听得兴趣盎然,而且更加加深了对这一词的理解。

3.故事结尾,拓展延伸

在课文讲完后,通过一个故事进行点拨、引申,启发学生体会到什么?想到了什么?联系实际写一篇短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讲《荔枝》一课后,我讲了这样一个歌颂母爱的故事。唐山地震时,一个母亲与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被困在一个狭小的墙角里,外面被水泥板遮盖,无法出去,在缺水缺食的情况下,母亲为了救活孩子,在身上的奶水吸干后,用利器将自己的手指头刺破,让孩子吮吸。几天后,等人们发现他们时,孩子还活着,而母亲已离开了人世。让人难忘的是母亲十个手指上留下了十个干瘪的小眼儿。同学们,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为了孩子她连命都不要,你们的母亲难道不是这样吗?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宁愿舍弃一切。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们有什么启发?请想想你们的母亲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哪些?试根据课文的模式,以《母子之间》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浅谈初中语文故事教学方法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故事教学,方法运用

教育的目标不是唯一的, 教学的方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评判,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学生感兴趣, 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 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要选择学生认同, 并乐于接受的方法。而以“故事”为教学方法的主导因素, 自然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所谓故事教学, 就是在课堂中以“故事”为主线, 进行教学, 这不是什么新的教学创新, 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当, 这种教学方式是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的。毕竟初中学生还处于青春期, 童真未去, 对具有故事性的课堂教学一般都会抱有很大的兴趣的, 而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思想就容易传达到学生那里, 并可以产生共鸣。简单的说, 故事教学法在学生那里能得到共鸣, 能吸引学生, 得到学生的认可, 并能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 适当采用故事教学法, 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如果要采用这一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讲故事

要在教学中贯穿故事, 当然就必须讲故事。但这并不是说初中语文课堂就成了“故事会”而是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所上的课文, 进行故事性的叙述。这可以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是以故事作为切入点。即教师以与课文知识相关的故事作为导入, 以故事开启课堂教学, 让学生一开始就以轻松的心态接受课堂知识, 同时也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纳入教学秩序中, 保证课堂教学的专注性。如在学习《呼兰河传 (节选) 》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把萧红得到鲁迅指点的趣闻为教学导入, 以此引出萧红, 并以此强调萧红的文学功底。毕竟, 得到鲁迅指导的作家, 在写作能力上必然非常出色。这样的导入, 可以让学生对萧红的文学才能产生兴趣, 或者“真的写得很好吗?”这样的疑问, 不管是那种, 都会使学生专注于课堂, 教师的教学思路就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第二步是以故事贯穿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不断的插入一些小故事, 或者一个故事的段落, 在与课文内容相关处。这样的效果是为了缓解学生听课的疲劳, 或者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在课中分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中。如在“《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的加入孟子的传奇故事, 包括“孟母三迁”等小故事, 以此让学生珍稀学习的机会, 毕竟与孟子相比, 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好得多;第三步是以故事结尾。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 在加个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故事作为结尾, 这样的目的一是起到总结性作用, 二是给课堂一个完美的结尾。

二、编故事

前面“讲故事”主要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而“编故事”则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作用。毕竟,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相互合作, 相互沟通。课堂的质量不是哪一方就能决定的, 需要双方进行亲密合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不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课文, 或者与课堂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自己编一个相关的故事。当然, 这样的教学环节, 是基于与课堂教学相关, 发挥学生动脑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是游戏性的故事编造。如在学习《曹刿论战 (《左传》) 》这篇文章中, 教师可以把“编故事”作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环节, 在完成主要的课堂知识解读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故事进行改编, 在人物和事件一致的情况下, 让学生编出各种不同的版本, 故事的结局和过程可以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环节, 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竟学生在编的过程中, 会考虑到故事的完整与可读性, 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写故事

在完成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 教师可以进一步把故事教学法进行到底。即进一步提升故事教学法的功能, 让学生从中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具体来说, 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写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 以一定的题材为课后作文的写作方向, 让学生在课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毕竟, 写, 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 是很难写出很好的文章的, 同样没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也不可能写出精彩的故事。其实, 这样的方式, 有助于学生克服对作文写作的抵触心理, 对初中学生而言, 编故事, 写故事, 总比写作文显得相对轻松些, 尽管在本质上都是写, 而且内容也完全可能一致, 但是心理上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以故事的形式, 更为学生所接受。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破阵子》为题材, 让学写辛弃疾作战行军的故事, 只要学编写得精彩, 只要符合逻辑思维, 都表明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了启发, 学到了文章的精神内涵。而对初中语文教育而言, 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结束语

总之, 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可以根据课堂知识结构和文本结构, 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故事教学法, 以故事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让课堂趣味化, 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光明日报2002年

[2]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篇13

宣汉县城西中学马志平

我的故事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初次当班主任的我以为当班主任就是管住学生。然而然而前不久的一件事让我感同身受:当好班主任一定要走进学生,只有当老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当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只有将一颗热生的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才能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班里有个这学期转学的女同学叫尹娟,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成绩也很一般,不会随意与同学沟通交流,更别说找老师谈心了。由于平时很听话,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没有注意到她,也没有主动关心她。

前不久,通知相应的家长领取本学期的贫困住宿生生活补贴,上级部门严格要求这笔资金用到实处,学校决定将这笔资金打到学生的生活卡上。我带领几位家长到后勤处办理,轮到尹娟办理时,她的妈妈不是很理解,对学校的这个做法颇有微词,并且有点激动。我从多方面进行解释,不起作用,看着这种情形,一直没说话的尹娟略带哽咽的喊了一声:“妈,你别这样,这是学校的规定。”我注意到她望了望我,好像要说什么,欲言又止。这时候,她的妈妈仿佛已经失去理智,一直喃喃自语,任凭我如何着急地解释,上级政策,学校规定,孩子的实情等等都听不进去。尹娟看到老师着急,她也着急呀,许久,她双眼擎着眼泪说了一句:“马老师,我妈她——”

1学

此时的我才觉得有的不对,于是我把她叫到一边问:“你妈她怎么了?” “老师,您能给我保密码?”

我点点头。

“我妈以前得过精神病,老师,求您慢慢给她说。”

此时的我无语。我能说什么呢?对事情的解释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几天后,我还了解到,尹娟的爸爸是残疾人,家中比较贫困,特殊的背景让她很自卑。此时,除了对自己的考虑不周,观察不细感到失望的同时,还对尹娟同学深深的愧疚。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14

所谓“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而语文教材中收入大量略读课文,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将其在精读课文中掌握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阅读之中。

在前段时间,我上了《渔夫的故事》一文,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生平日能力的掌握,我认为这篇文章学生是完全能够独立学习的。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读全文,了解内容;2、理解渔夫的智慧;3、感悟生命的智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读与回答,我认为课前预设的目标已经达到。然而,在随后的评课中,评委认为我的这堂课目标设定过于简单,他们认为以上的教学目标根本算不上是目标。更有领导直接评价:我不喜欢你这节课。因此,我痛定思痛,在此做出深刻反思,或许我真的错了。难道略读课文也要被我们分析得七零八落吗?难道学生在上完了这堂课之后,他们已经产生了继续去阅读的兴趣,这还不够吗?

在平日的教学,有时我们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由于过于注重内涵的开掘,而容易忽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个主要目标。可我认为,略读课文无非是三个基本任务:

一、了解“写了什么”;

二、说说“有什么感受”;

三、看看“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略读课文也有“三读”:

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渔夫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而是我要让学生去做什么、学什么。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合作阅读,自纠字音;学生展示了自身的朗读能力;学生知道了当遭遇险境要运用智慧的力量去自救;更高兴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的内容深挖,或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那必将使这节课又成为了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展示。那岂不是失去了略读教学的意义所在吗?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15

关键词:数字故事,寓言教学,设计研究

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信息量大、容易获得,所以能够把信息组织起来使其具有语境,并富有情感地表达出来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是故事感[1]。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一般是以文字表述,比较单一,不够具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影视等方式表征信息,能把故事讲得有形有声有色。

寓言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是根据事实或者改编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改编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如果用单纯的语言叙述讲授寓言类课程,就显得单调而空洞。而数字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将感情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的深度互动,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所以,对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类教学的契合关系

(一)数字数字故事的内涵

“数字故事”是编写教学故事,并加入声音、图像、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它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故事呈现方式多样,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故事的聆听者可从声音和画面中获得故事内容,比传统叙述形式更具体、直观,并且承载信息量更大[3]。数字故事的魅力不仅来源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契合关系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些特点与寓言教学是相契合的。

1.数字故事的教学内容故事化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又可称为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中对角色的描绘并不形象,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5],寓言本身具有故事性,符合数字故事教学内容的特点。

2.数字故事的表征方式可视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用黑板和粉笔来表达寓言的内容,比较单调,学生们不能充分理解寓意。把寓言设计成数字故事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图、文、声、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实施情景教学;数字故事的视觉化表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6],对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还能够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传递的信息量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数字故事的内涵具有教育意义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教育意义。寓言用故事寄寓道理,语言简洁明了,极具概括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字故事用于寓言教学,将寓言内容丰富化,使寓言故事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生动的故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教育意义。

4.数字故事的形式数字化

数字故事体现的就是将文字和故事转化成数字媒体,是提高信息技术使用率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有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多媒体素养。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来源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更多的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寓言教学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7]。

二、支持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数字故事设计

(一)数字故事内容的设计

数字故事的主题必须能清晰地反映出制作者的想法,且与教学内容贴合。寓言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哲理寓言、劝诫寓言、讽刺寓言和诙谐寓言。教师应根据寓言的类型设计不同的数字故事内容。

1.哲理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哲理寓言,在简洁的语言中,透露着极大的智慧,我们要透过表面看本质,在设计时就要侧重寓意的表达。但寓意一般比较隐晦,在设计数字故事内容时最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寓意就不难理解了。比如:《塞翁失马》,在数字故事的结尾处加入一些例子的图片或者视频,如贫困的家境造就坚毅的性格,最终获得成功;再比如:《庖丁解牛》,在故事中就可以呈现拉面师傅“穿针引线”的精彩画面等等。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鲜活的例子,因此,哲理寓言的教学也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劝诫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劝诫寓言是通过故事来传达历史的经验教训,给人必要的劝导、规诫和警示,以免重蹈覆辙。在设计劝诫寓言时,要侧重表达寓言中事物造成的后果,可以用切合情境的背景音乐或者丰富的配音呈现这些后果,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躬自省。比如:《讳疾忌医》,可以用数字故事形象地表现蔡桓公的语气、病痛变化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可收拾的结果,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形象,快速理解寓意。

3.讽刺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讽刺寓言暴露和揭示了病态的世态和人心,讽刺的力度比直接批评更大,有的比较含蓄,旁敲侧击;有的非常犀利,直指实质,所以讽刺寓言类的数字故事应注重演绎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等。比如:《掩耳盗铃》,可以用丰富的动画展现出偷铃人的丑陋行径,让学生通过故事描述寓言中偷铃人的神态,谈谈自己的感悟,这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素材。

4.诙谐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诙谐寓言是笑话和寓言的结合体,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比单纯的笑话意义更加深刻,能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领略到寓言故事的深意,在诙谐寓言中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在《黔驴技穷》中,可以把驴子和老虎相互试探的过程配上轻松搞笑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笑中理解寓意。

(二)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

好的故事内容+新颖的表征形式=好的数字故事,所以,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也很重要。笔者对于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新式设计

普通的数字故事都是具象的,虽然容易理解,但是不够新颖。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数字故事进行创新改造,把一些文字可以翻译成图片、图标、图示等,比如:“水果”用一个色彩丰富的概念图代替,能更好地呈现故事内容;用逼真的图片取代模拟的图片,故事更具说服力;平淡型图片替换成创意型图片,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趣味型图片代替普通型图片,使故事变得生动活泼。当然,和谐的背景音乐和生动的讲解是创新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2.扮演式设计

数字故事通常都是利用软件制作,而真实的场景才最容易引起共鸣,所以,教师设计制作数字故事时,可以尝试人物扮演的方法。课下预先录制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真实人物的表达能把故事形象化,对于学生理解数字故事内容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录制,让学生根据数字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数字故事可以作为生成性材料被保存下来,用到以后的教学中。

3.整合式设计

在进行数字故事设计时,可以将现有的素材嵌到数字故事中,比如电影片段、动画片段等。契合数字故事内容的部分都可以适当地用于数字故事的设计,使数字故事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三)基于教学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数字故事的设计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以讲授教学的教学环节为例,数字故事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导入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利用数字故事进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语文课程,快速地跟上学习的节奏。在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充分展示寓言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事物的特征,抓住学生的眼球,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到故事中来。这里的数字故事可能不是寓言故事的全部,也许是寓言故事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片段。比如:在《狐狸和乌鸦》的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如表1)。

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学生思维随之进入积极状态[8]。

2.讲授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讲授环节是整个课堂中的重要部分,讲解寓言时,一般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对寓言进行整体感知,为理解重点句子及寓意做好铺垫。学生对于图声像俱全的数字故事更容易理解,所以,在讲授环节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把整个寓言作为故事内容进行设计,可以用前面讲过的不同的表征形式来设计,经过可视化的方法把寓言表达出来。比如:在《亡羊补牢》的教学中,可以把寓言做成动画的形式,在讲授寓言时,播放数字故事,以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寓言有初步印象,在教师对重点句子和寓意进行点拨时可以结合数字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3.拓展延伸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9]。所以,在寓言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有时教师容易直接将寓意揭示出来,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利用数字故事呈现故事寓意并使其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寓意,感悟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比如:在教学《蝉和狐狸》时,可以在课前找一些表演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扮演寓言中的“狐狸”和“蝉”,将生活中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演绎出来,录制成数字故事,在寓言讲完之后,让学生来看看这些“蝉先生”是怎样拒绝“狐狸”的诱惑的。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把生活实际与寓言的寓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明白道理之后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三、结论

上一篇:初中写景作文:唐寨山映山红下一篇:申论练习如何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