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的智慧(共6篇)
分配的智慧 篇1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下) 第7单元《乘法分配律》, 其算术意义上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学生较之前四年级 (上) 第7单元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稍有难度, 因为其运算涉及加、乘两种。
教材首先从“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图引入, 出示三种商品分别是短袖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 然后陈述如下条件“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解决一个问题:“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根据文本呈现的素材, 会出现不同的解答方法:方法一, 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钱, 列式:65×5+45×5;方法二, 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钱, 列式: (65+45) ×5。通过计算, 学生发现两种方法结果相等, 所以两个算式可以用“=”连接, 再让学生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接着教材要求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 比较这些等式是否有相同的特点, 从“个别”事例推理出一般规律, 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规律, 再用字母抽象、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a+b) ×c=a×c+b×c。
下面是结合本人在解读教材与学生现有知识现状时所作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数感”, 从简单的口算题引入
新课改走过了10年风雨历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感”是对于数 (或数量) 的一种直觉, 是基于对数 (或数量) 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感悟与理解, 而运算律作为一种抽象的概括, 前提是对“数”的运算的感悟, 引入时可以出示如下一组简单的口算题: (1) (4+6) ×3 4×3+6×3 (2) (12+18) ×5 12×5+18×5 (3) 7× (8+2) 7×8+7×2 (4) 20× (5+3) 20×5+20×3 (5) (40+4) ×5
最后一组的后一题让学生猜一猜, 可能会是一道什么题呢?通过前面几组算式, 相信会有很多学生猜出, 并让猜出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把想法告诉大家, 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到的“数感”。
单凭“数感”不能进行数学的抽象概括, 接着请学生再列举几组这样的算式, 结合算式说一说意义, 看看是否还具有相同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感知“数”的运算特点, 为后面的抽象、概括作前期准备。
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简洁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原型”
符号对于数学来说是特有的, 它可以说是最简洁的“数学语言”, 有时候“意会”比“言传”更通俗易懂。运算律是数学抽象的结果, 用符号来表示, 不仅是表达上的需要, 更可以揭示规律的“核心内容”, 使数学简约而易懂。因此, 学生在经历了上述探究的过程后, 知道这种类型的算式是写不完的, 可以用怎样的一个算式来表示呢?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 所以很容易想到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接着归纳小结:乘法分配律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a+b) ×c=a×c+b×c。
三、把握算式意义, 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单从外表层面上来理解是不够的, 学生只是一种感觉与模仿, 必须将其内在的算式意义揭示出来。将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算稍作提示:如果已知20×5+20×3, 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并把想法说出来,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 a×c+b×c, 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呢?能根据式子的意义来说一说吗?a×c+b×c表示的意义:a个c的和与b个c的和, 一共是 (a+b) 个c的和, 可以用算式 (a+b) ×c来表示, 学生不仅从“外形”上感悟, 而且从算式意义上理解, 牢牢把握“算理”这一核心, 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后劲, 也为以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分层练习, 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适时有效的练习可以加深对抽象的“数”的理解, 在新授环节之后出示书上第55页的“想想做做”第1和2题, 作为第一层次的巩固练习, 学生应该很容易完成, 一带而过, 针对个别题目“外形”上稍显不同的:如74× (20+1) 与74×20+74, 请学生简单作说明, 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抓住难点加以表述, 让学生从算式意义上进一步加深理解。
五、读通教材, 沟通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
读懂教材是基于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把握, 读通教材则是对于前后知识纵向的掌控, 把“散落”的共性知识串联起来, 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出示书上第55页的第3题, 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作为巩固练习的第二个层次, 定能轻松完成, 因为这个知识学生早已掌握, 只是要求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其次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结合起来理解, 并比较哪种计算更为简便, 培养学生的应用与优化意识。再者, 把教材一开始呈现的“情境图”可以作为巩固练习的第三个层次, 在问题后面加个备注:用两种方法解答, 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学生不仅用“以前”的方法来列式解答, 也会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算式, 贯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活用教材, 扩充乘法分配律的外延
回到教材情境图, 问学生:还能提出其他混合计算的问题吗?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多花多少钱?让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 并比较两种方法: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新发现?把乘法分配律进行扩充, 说说算式的意义, 并用字母表示。学生试着写一写: (ab) ×c=a×c-b×c, 最后请学生归纳小结乘法分配律。
至此, 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这一教学内容从刚开始对数的运算的感悟, 到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可谓水到渠成, 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环节简约而不简单。
摘要: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材内容进行再思考。让学生对这内容从感悟到理解与掌握, 达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数感,乘法分配律,教材
基于差值分配的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篇2
MF-TDMA是一种频分多址 ( FDMA) 和时分多址( TDMA) 相结合的二维多址方式[1,2,3]。MF-TDMA将信道分割成频率不同的若干个载波,按时间在每个载波上划分不同的时隙。信道资源分配算法采取相应的策略选择合适的载波,并在载波上分配时隙资源给地球站发送数据。而高效的信道资源分配算法和用户服务质量的保证一直以来都是MF-TDMA资源管理技术的重点[4,5]。
MF-TDMA卫星通信网络中信道时隙资源分配一般采取较为高效的申请分配机制[6,7],该机制是地球站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发送业务带宽申请,中心站接收业务申请并根据申请为其分配带宽资源供地球站发送数据,在业务带宽分配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8]。卫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业务按实时性可以划分为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主要包括传真和IP数据等,对时延要求不高,时延对非实时业务的传输影响不大。实时业务主要包括话音和视频等,而它对时延、抖动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对时延非常敏感,它要求带宽分配结果不存在时延或时延非常低,才可以确保实时业务的正常通信,保证其服务质量。因此,如何消除实时业务抖动时延,降低呼叫掉线率,提高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此,在周期轮询信道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值分配算法,将业务带宽申请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化部分,对2部分采取不同的信道分配策略,以减少实时业务的掉线现象,提高用户的业务满意度。
1分配约束条件
MF-TDMA系统的信道时隙资源分配问题的本质[9]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原则,针对业务本身特性和所需时隙数量,在信道中寻找符合条件的空闲时隙进行分配。
目前对于MF-TDMA卫星通信系统,时隙资源分配问题的约束条件[10,11,12]主要有:
1同一地球站分配的时隙数量不能超过一个载波的时隙容量;
2一个地球站在一次业务连接中使用的时隙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
3同一地球站分配的时隙资源,在时间上不能重叠;
4为避免冲突,同一个时隙资源不能同时分配给2个业务申请。
时隙分配最基本原则为: 某个站在某一时刻只能在一个载波上发送。这也是MF-TDMA体制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
2周期轮询法
2. 1分配原理
周期轮询[13]算法的分配原理是中心站接收到各地球站的时隙申请信息后,按照申请业务的优先级,将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提取业务申请,找到适合的载波,从头至尾进行一次轮询,检测时隙是否空闲,如果空闲,检测该时隙是否发生冲突,如果未发生冲突,直接将该申请分配,提取下一个申请,如果发生冲突,继续检测下一个时隙,直至整个载波全部轮询完毕; 该申请的带宽没有全部满足则无法被分配,直接放弃,前面已分配的部分该申请释放,提取下一个申请,从载波起始位置继续重复轮询过程。
2. 2算法性能分析
随着系统网络规模的扩大,每一个分配周期地球站的申请量远远超过信道的容量。每次分配信道时都要重新分配,这可能使得上一帧已分配的实时业务在当前不能分配,实时业务服务中断,增加了掉线率,降低了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因此,为了保障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降低实时业务的掉线率,提出了差值分配算法。该算法对载波时隙表进行维护,对实时业务申请带宽变化的部分进行动态的分配调整,非实时业务进行周期轮询重新分配。
3差值分配
3. 1分配原理
差值分配算法原理是: 在地球站根据时隙分配表进行数据的发送后,不再将信道中的所有分配时隙收回,而是根据上一帧的实时信道分配情况和实时业务的时隙申请二者取差值,差值为零,说明实时业务申请带宽需求没有变化,最大限度地保持已经分配的实时业务申请时隙资源位置不变动; 带宽需求减小的业务,将多余的时隙释放; 带宽需求增大的业务,对已分配的时隙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持不变,对增加的带宽需求进行轮询分配,在信道中搜索空闲时隙,如果无法满足全部带宽,将该实时业务的所有时隙全部释放,业务被拒绝。同时非实时业务,进行轮询,重新分配。
差值分配算法分配原则为: 针对变化的实时业务申请部分做动态调整分配,尽量保持上一帧已分配实时业务申请在下一帧中存在且分配的时隙位置尽量保持不变,同时对非实时业务进行轮询重新分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实时业务的掉线率。
3. 2分配流程分析
该算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的分配步骤如下:
1对上一帧的各个地球站信道分配结果进行统计; 2接收当前帧的各地球站的业务时隙申请,由上一帧的统计结果和这一帧的时隙申请情况,得出每个地球站的实时业务申请分配差值; 3对于分配差值为零、业务带宽需求无变化的地球站不做操作; 如果时隙中分配的地球站的分配差值为负,将多余的时隙释放; 如果分配差值为正,在信道中搜索空闲时隙进行分配,分配的时隙个数与分配差值相等; 4非实时业务时隙申请采取轮询重新分配。
这一算法需要对上一帧的分配情况进行统计,在分配的过程中,业务持续时间结束会释放占用时隙为空闲时隙。对这些空闲时隙的位置等信息进行记录,在接下来的分配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占用,减少了系统对信道中空闲时隙的搜索操作,可以缩短信道分配时间。对业务对带宽需求变化的部分进行释放和分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道中实时业务时隙位置保持不变,以减少实时业务的时延降低掉线率。
4仿真结果分析
4. 1仿真模型
针对MF-TDMA系统,为了更好地验证实时业务的分配策略,网络规模较小时,业务总的时隙需求数量是小于信道容量的,随着网络内地球站数量的增加,最终时隙需求总数量大于信道容量。在此采用阻塞率与掉线率验证算法的性能。仿真条件设定如下:
1网络中的地球站规模[100,600];
2信道矩阵包含8个载波,每载波包含128个时隙;
3发出申请的地球站随机分布,业务申请满足泊松分布;
4每个业务要占用的时隙个数在 [1,8]范围内随机取整数,业务持续期间不发生变化。
阻塞率: 系统提供的信道数远比用户数要小得多,当用户要通信时,会发现所有信道可能全部处于繁忙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阻塞。业务带宽申请次数累加得到总申请数量Req Num,系业务申请未成功分配的数量Fail Num。阻塞率δ表示为未成功分配的申请数量与总的申请数量的比值,
掉线率: 反映了系统业务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每个终端产生的呼叫次数累加得到总呼叫次数Call Num,每发生一次掉线,则累计掉线次数Drop Num。掉线率μ表示为掉线次数与总的呼叫次数的比值,
4. 2仿真结果分析
每次仿真在连续进行1 000次的信道分配,阻塞率与掉线率是这1 000次仿真统计的平均值。
实时业务的阻塞率如图2所示。图2中2条曲线分别表示周期轮询法和差值分配法阻塞率。
由图2可知,在网络规模较小的时候,业务数量较少,信道可以完全容纳,业务时隙申请不会受到拒绝,阻塞率为零。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总的业务时隙申请数量超出了信道容量,出现了业务阻塞,并随着地球站数量增多呈上升趋势。周期轮询与差值法的阻塞率相似,2条曲线基本重合,二者拥有相似的阻塞率。
实时业务的掉线率如图3所示。图3中2条曲线分别表示周期轮询法和差值分配掉线率。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业务的时隙申请数量超出了信道时隙的大小,周期轮询法对实时业务的申请直接进行分配,不考虑上一帧的分配结果,这样的分配造成其较高的掉线率,并且随着地球站的数量增多呈上升趋势。差值分配法中如果对地球站的实时业务时隙申请进行分了配,那么在接下来实时业务的整个持续期间,时隙的位置尽量保持不变,始终能够保证实时业务的正常通信,在这种非常理想的情况下实时业务的掉线率为零。
5结束语
为了提高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针对周期轮询信道分配算法实时业务掉线率较高的缺点,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值分配的算法。新算法对终端业务申请采取不同的分配策略,根据各终端连续2帧之间的实时业务申请的差值进行时隙资源的动态释放与分配,非实时业务进行重新分配,来减少实时业务的掉线现象。新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差值分配和周期轮询算法具有相似的阻塞率,而新算法同时具有较低的掉线率,进而提高了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摘要: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服务质量保证是多频时分多址(MF-TDMA)卫星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典型的周期轮询信道分配算法进行分析,针对该算法实时业务掉线率较高的缺点,提出了差值分配算法。新算法是在周期轮询信道分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带宽需求动态变化的特点,将业务带宽申请分为固定部分与差值部分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实时业务的掉线率。
分配的智慧 篇3
1.1 收入差距过大
我们常说的收入差距, 实际上指收入相对差距, 收入相对差距更大程度反映的是劳动者相互之间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 表现在对物质和财富占有的多寡上, 比如地区之间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适度与不适度之分。收入差距过大表现在劳动者对劳动成果占有上差别很大, 数量悬殊。目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 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 分配结果差别很大。当前,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有:
(1) 新旧分配体制的摩擦。从现实看, 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必然引起收入差距过大。一方面, 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报酬创造了各种机遇;另一方面, 因为条件不足、能力不等、丧失机遇而陷入困境者也不鲜见。由于改革步骤上的差异, 有先有后, 有的地区、行业先放开、先搞活, 先得到实惠;有的后放开、搞活, 后得到实惠;有的甚至没有放开、搞活, 因而就没有得到实惠。同时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需要一个过程, 新旧两种分配体制同时并存, 既产生了许多摩擦, 又存在不少漏洞, 导致社会收入分配某些偏差, 产生了一批“暴发户”, 拉大了收入差距。
(2) 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三个原因:①收入分配制度调整与改革。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 收入分配制度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 这无疑会使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拉大。②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的分割、封闭, 使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变得困难, 造成社会成员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均等而形成较大的收入差距。③垄断行业和垄断价格尚未理顺, 造成不同行业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不完善, 使社会成员, 尤其是劳动者的社会贡献无法通过市场得到正确评价, 形成收入差距较大。
(3)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由于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区位环境、人口素质等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明显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格局, 同时也造成了西部地区众多劳动者收入与中西部的差距过大。
(4) 行业发展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必然导致农民、农民工的收入同城镇居民相比有极大的反差。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局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 但是, 合理、合法、适度的收入差距,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克服平均主义这个最大的分配不公问题, 从分配机制上解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发挥了收入分配激励作用。另外, 合理合法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鼓励科技知识创新。精神鼓励固然重要, 但还必须有相应物质鼓励手段, 使收入分配成为人们进行知识创新的物质动力, 使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引起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的良好价值导向。所以, 合理合法适度的收入差距不但不会造成“两极分化”;相反, 它还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要实现共同富裕, 就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允许存在合理适度的收入差距;而后, 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会成为后富者和落后地区的榜样, 从而激励落后者奋起直追, 先富者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投资帮助等手段带动后富者, 这样形成良性发展, 有利于共同富裕。
1.2 收入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不公指社会成员在参与收入分配时地位、机会、分配标准、分配手段不平等, 它更多强调的是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 分配标准、分配方式的不平等, 从而造成对财富占有上存在差距。10年在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 证券、银行业、航空运输业等职工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 大大高于全国24932元的水平;保险业、烟草、石油天然气、电信等行业的人均年工资在8万~10万元。而职工平均工资低于2万元的行业有文教体育用品业、纺织业、农业等众多领域。同样是劳动者, 有的行业的工作还是脏累苦、危险等特殊性质, 如农民、农民工、特种危险岗位等, 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相比, 他们的个人收入显得大低了, 太不公平了。
人们由于出身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差别, 导致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 劳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更为严重, 人的发展机会是不平等的, 导致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是不公平的, 最终个人分配结果是不公平的。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利用行政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一些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官员, 并不把自己作为市场经济的服务者, 而是作为管理者, 利用手中权力, 向企业寻找租金, 提供不公平竞争环境;同时, 还想方设法阻碍政府体制深化改革, 努力维持对经济行为的行政干预, 不断寻求制度空子获取非法收入, 聚敛财富, 导致收入不公。
(2) 依靠行政垄断获取垄断利润。某些行业的行政垄断严重干扰并限制市场的作用, 造成许多不公平等竞争现象, 电信、电力、铁路、自来水、能源等行业政府控制着大量资源, 进入门槛很高, 通过行政力量进行垄断经营,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 机会不均等造成的不平等收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只有部分人可以首先占据稀缺资源富起来, 他们一旦占有更多资源, 而更多的人尤其是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将处于后发位置, 比人家迟一步甚至许多步;另外, 现阶段政府行为在很多方面很不到位, 人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机会不均等。人民获取资源的机会不均等, 造成了收入分配制度的严重不平等, 一部分人由于先发优势占据大量资源, 于是获取了更多机会, 总是得到高额收入;而另一部分人由于得不到平等竞争机会, 总是处于收入水平底部, 并且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机会拥有者的收入水平。
1.3 收入差距过大与收入分配不公的关系
收入差距过大不等于收入分配不公, 二者是收入分配领域的两个不同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主要反映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差别对比有大有小, 而收入分配不公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在收入分配机会、分配标准、分配过程、分配手段上的不平等。收入差距过大的部分中, 有一部分差距是由于按劳分配制度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形成的, 属于公民个人的公平分配;而另外一部分却是由于政策、机制、垄断行业政府行为的偏差造成人均竞争机会不平等, 属于不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不公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不是唯一原因, 收入差距过大还有其他原因。收入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并且使这个差距在不断加大。我们所说的基尼系数度量的是收入差距的大小, 而不是收入分配公正与否的标志;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的指标、度量方法、评价体系有哪些, 这些问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仔细研究。
2 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两大问题, 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 凸显社会公平正义, 化解各种潜在矛盾和问题的根源, 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我认为, 现阶段, 我国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 而不是收入差距过大, 这是因为:
(1) 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收入差距过大目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不合理、不合法、不适度的非正常各种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同样是劳动者, 农民工与演艺明星的收入差距会很大。在我国高收入人群中, 有不少人的收入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采用正当合法手段取得的, 而是通过权钱交易、暗箱操作、垄断等不正当不合法手段获取的。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既有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又有收入不公平原因, 但更多的是收入不公因素。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根本原因是由于收入分配起点、过程、标准、手段等因素不公平而造成的。
(2) 收入分配不公属于收入分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是收入结果来反映劳动者之间的差别, 是表面上的东西, 是表现在收入分配领域浅层次的问题;另外收入差距过大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合理与不合理之分、适度与不适度之分, 有些收入差距是公平的, 有些收入差距是不公平的。而收入分配不公更多的是从收入分配的性质和根源角度来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探讨收入分配不公, 就必然与所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政策联系在一起, 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相关联, 而政治法律制度、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等恰恰是收入分配问题中比较本质和较深层次的问题。人的出身、起点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 但在创造财富, 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的不平等更为严重, 更能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不公平。
(3) 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历史上看, 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分配不公平从来都是社会动荡的导火线, 导致人民群众对执政丧失信心, 激起民变, 甚至威胁到政权的巩固。目前在我国人们很多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 他们往往把收入分配问题归结为权钱交易腐败行为、垄断行业的高额垄断利润、获取收入机会的不均等这些方面。人们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机会的不平等, 把现有收入分配问题的矛头都指向分配制度的缺陷。而对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理解, 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 只是一味地抱怨, 认为差距过大都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解决, 劳动者的不满情绪就得不到缓解, 人们对于收入差距的认识就变得偏激, 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要避免人们对收入分配看法的情绪化, 维护社会稳定, 化解各种外在的潜在的矛盾, 就首先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只有人们普遍地认同了收入分配是公平的, 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得到有效协调, 人与人之间才能相处和谐, 整个社会才会稳定和谐。
3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分配立法, 规范分配行为
目前, 我国有关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法律、规范、条例极少, 缺乏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快制定收入分配相关法律, 各省也可以出台相应规范, 对收入分配和工资奖金支付作出专门规定,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严格理顺收入分配行为, 并请广大人民群众、新闻媒体踊跃监督, 确保严格按法律按规章执行。
3.2 深化体制改革, 杜绝权力分配
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合理划分政府职权, 尽量减少行政性审批, 规范审批行为, 减少政府对经济行为的行政干预。通过制度化改革, 逐渐理顺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与员工之间、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直接的经济关系, 确保逐渐产生一种具有激励机制的分配体系, 确保逐渐产生一种具有激励机制的分配体系, 鼓励多劳多得, 减少或消除食利阶层, 不劳而获者。加强监督机制, 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消除权钱交易, 杜绝权力参与个人收入分配, 加大反腐败查处力度, 坚决取缔因腐败带来的非法不公平收入。
3.3 建立监测机制, 打击违法收入
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长期的收入分配宏观监测机制, 以便及时收集第一手关于收入分配的资料, 掌握当前人们收入分配的状况及预期, 从而对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对各种劳动者收入分配的监控提供确凿资料。监测机制包括:①对城乡生活困难群体的收支状况调查;②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状况的调查;③对行政性垄断行业利润增大和收入分配的监控。
3.4 打破行业垄断, 抑制垄断收入
①制定消除垄断、鼓励竞争的法律法规。对垄断性企业建立资格审查及事后监督机制, 加快企业改制, 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使之充分市场化, 取消其垄断行业地位。对生产性垄断行业, 生产的是公共产品, 应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第一目标, 其次才是获取利润。②调控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价格。计算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价位, 应以社会平均利润率作为企业利润率, 由生产成本加职工平均工资, 再加上平均利润构成。③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监管。强化对垄断行业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和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监管, 加强对其所得额的审计, 准确掌握垄断行业及其职工的真实收入。
3.5 转移发展重点, 缩小收入差距
鉴于日益扩大的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和城乡差距, 国家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把投资重点转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在政策上将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这些落后地区倾斜。加大东部支持中西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东部地区, 使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市。以前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行之有效的政策要继续实行, 并且应该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加大对落后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
3.6 提低、限高、扩中, 促进社会和谐
提低指的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其次是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是增加离退休金水平。限高指限制高收入群体收入过快增长。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必要时可采取行政手段加大调节过高收入的力度, 对少数垄断行业人员收入进行调控, 以控制其收入过快增长。扩中指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主要通过改革公务员制度, 深化企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贯彻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 配套政府机构改革, 精简人员, 理顺规章制度, 促进正确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工人等群体的收入。
摘要:本文从收入差距过大出发, 分析差距过大和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并找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认为现阶段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不是收入差距过大, 而是个人收入分配不公;提出了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不公,矛盾
参考文献
[1]郭克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1) .
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篇4
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是迄今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取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生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 决定了财富的创造非用它不可;生产要素的普遍稀缺性, 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地得到使用。这就导致了所有权的出现。生产要素的所有制体现在谁占有生产要素, 谁就掌握了生产的主导权, 谁就占有获得生产成果的权力。在现实社会的生产过程中, 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 往往不为同一个所有者占有。这样, 生产的进行, 要求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他们的各自占有的生产资料投入一个共同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成果, 变归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 并按照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论起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体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在市场交易中完成。生产资料也要进入要素市场, 作为商品完成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分配形式的收入, 在市场上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者的收入就是工资价格, 土地是地租价格, 资金是利息价格等等。分配形式完全体现为市场交易过程中, 供求变化引起的均衡的货币价格。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最能动的要素。按劳分配是包括在当中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 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 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 除了自己的劳动, 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生产要素。所以, 生产的成果, 在社会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 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产品。这也是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普遍规律, 只不过生产要素仅仅剩下了劳动力而已。“马克思条件”现实中还不具备, 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 只是理论中的逻辑推导。
现实社会, 除劳动力生产要素之外部分生产要素还被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 作为个人的私有物投入生产过程。这部分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权体现在分配中, 要分的一部分生产成果。掌握在私人手里的生产要素越多, 所占比重越大, 用于按劳分配的部分就越少, 越是体现不出按劳分配关系。反之, 私人手里的生产要素越少, 所占比重越小, 用于按劳分配的部分就越多, 按劳分配关系体现得越充分。所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程度, 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范围和程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范围越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确认和巩固当前的所有制成分, 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有助于节约使用各种生产要素, 大幅度的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为当前的经济转型, 经济结构调整作出积极贡献。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承认各种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的生产所做出的贡献, 并根据贡献大小而给予各要素所有者应有的报酬, 才能鼓励人们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 不断增加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生产要素不能按自己的贡献而取得相应报酬, 即生产要素无偿或低成本使用的情况下, 生产者就很可能主要通过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出, 这属于粗放型增长。而一旦各要素能按贡献而取得报酬, 即要素的使用要按市场价格支付成本时, 生产者就会从控制成本出发, 加强管理, 精打细算, 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就是集约型增长。“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拉大收入分配差距,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败坏社会风气等。预防和根治这些副作用, 唯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 生产资料公有制完全为全民所有制。但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 如果一味地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全民所有制, 一味的追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反而, 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惩罚。因此, 当前我们应该坚持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防止极少数社会阶层, 凭借占有绝大多数的基本社会生产资料而垄断占有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 演变成为一个不劳而获的社会阶级。加快法治建设步伐, 依法严惩非法收入、不合理收入, 完善税收制度调节好二次分配, 如提高所得税税率、开征遗产税、公开官员私人财产制度等, 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矛盾。继续深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 做实社会养老金账户资金, 打破城乡差距使农民完全享受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的保障福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就业。力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总之, 厘清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坚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按要素分配制度, 是为达到我国经济社会较好较快和谐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时期, 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既要注重效率, 反对平均主义, 也要讲求公平, 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 二者关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欢进.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J].当代经济科学, 2004, 1
[2].吴开超, 杨海涛.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J].财经科学;2003, 5
[3].潘光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6
[4].邓春.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讨论综述[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
[5].何雄浪, 李国平.论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J].经济评论, 2004, 2
[6].李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 2005
[7].王刚.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分析[D].山西大学, 2006
[8].乔丽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N].中国经济时报, 2003
[9].左金隆.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关理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02
[10].周为民, 陆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4
[11].彭昇.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分配的智慧 篇5
《农村分配关系问题研究》是有关农村分配问题的一部系统性专著,从利益关系角度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民生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研究了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协调之策。该部著作科学地界定了农村分配关系的内涵与外延,首次抽象出农村分配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研究了农村分配关系的指标体系及其计量问题,农村分配关系的决定及其对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农村分配关系变迁的客观规律。据此对农村分配关系的历史沿革、现实问题、国外实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农村合理分配关系的标准模式及其实现路径。不仅单纯从农村剩余产品分配和公共财政角度,提出进一步改革农村税费分配制度、加大农业保护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政治体制和治理结构以节约公共产品提供成本的对策。而且跳出就分配论分配的思维障碍,将传统的研究视角进一步延伸到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交换环节的一般收入分配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了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扩大市场主体整合资源的规模,实现市场主体间的有机联结,发展农村流通中介,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与农村分配总量、结构、方式的关系及其改革路径。同时,还从生产条件分配角度,对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此,作者不仅进行了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构建,而且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如涉农分配关系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把握,确立农村收入分配关系的标志和导向,丰富农村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追索要素创值贡献的追加收益,农业保护的思路和原则等等,从整体上为研究农村分配问题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农村分配关系问题研究》一书,力求建立一个合理农村分配关系的标准模式,即各种资源配置结构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标准利益关系格局,并在这一模式的界定、判断、测度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使其理论系统的形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理论上的探索和对未来的预测未必完全一致,这是任何探索性的工作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我感谢作者的创新性尝试,让我在该领域有了新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尽管这一分析方式还未达到尽善尽美。
分配的智慧 篇6
本文结合油气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建立油气分配器的流体域模型, 采用Fluent软件的VOF两相流模型, 对油气分配器分配界面油气两相的流体分布进行仿真, 并在不同锥体锥度时提取出口油液和气体的质量流量, 计算并分析出口的液相分流系数以及锥度对油气分配器性能的影响。
1 油气分配器的工作原理与仿真模型
图1为油气分配器的示意图, 入口被锥体分割成环形腔, 油气环状流流入之后, 被逼入环形腔, 环形腔扩大了油膜在在分配界面上分布的范围。正对着环形腔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是6个圆弧导流槽和与之一一对应的分配孔, 如图2所示, 其中1、3、5为通孔, 内部的流体汇集到出口1, 2、4、6为不通孔, 内部的流体汇集到出口2, 从而完成对入口来流的分配。
保持分配孔数为6, 锥体底面直径为13 mm不变, 分别建立锥度值为13/4、13/6、13/8、13/10、13/12的一分二油气分配器仿真模型并划分网格, 如图3所示。
2 油气分配器的数学模型
油气润滑系统中, 油气环状流的两相 (油液和气体) 并没有完全混合, 而是油液在管壁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 高速气体在中心推动油膜向前移动。所以, 本文采用Hirt和Nichols[10]提出的VOF界面线性插值方法, 它适用于计算任何多相不混合且相互间滑移可以忽略的流体, 用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函数来实现界面追踪。本文设置第一相为气体, 第二相为油液。
2.1 控制方程
对油气分配器内部的流场建立
式 (1) 中, t为时间, s;ρ为流体密度, 为速度散度, 指每单位体积运动着的流体微团体积相对变化的时间变化率,
式 (2) 中, ρg、ρl分别为气体与油液的密度, kg/m3;α为含气率, 即VOF模型里第二相的体积分数。
式中, u、v、w分别为x、y、z三个方向的速度, m/s;P为流体微团上的压强, Pa;fx、fy、fz分别为x、y、z三个方向的体积力, N;τij表示作用在垂直于i轴的平面上j方向的切应力, N。
2.2 标准k-ε湍流模型
湍动能k与耗散率ε方程为,
式中, σk与σε分别是湍动能k与耗散率ε对应的普朗特数;Gk为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的产生项;Gb为浮力影响引起的湍动能的产生项;YM描述湍流脉动膨胀对耗散率的影响;Sk与Sε是用户定义的源项;C1ε、C2ε、C3ε为经验常数;μ0可以表示成k与ε的函数。
式 (8) 中, Cμ为经验常数。
在Fluent中, 给定各模型如下相同的设置:选择VOF两相流模型, 气相为空气, 密度为1.225 kg/m3, 黏度为1.789 4"10-5kg/m·s-1;液相为46号抗磨液压油, 密度为890 kg/m3, 黏度为0.058 kg/m·s-1。启动标准k-ε湍流模型, 根据Launder等的推荐值, 取C1ε=1.44, C2ε=1.92, C3ε=0.09, σk=1.0, σε=1.3, Cμ=0.09。设置仿真模型的初始条件, 气体入口气速为50 m/s, 油液入口油速为5 m/s。选用VOF两相流模型, 气体入口第二相积分数为0, 油液入口第二相积分数为1;收敛精度设为0.001。
2.3 分流系数
定义分流系数为一个出口质量流量占两出口总质量流量的比例, 由流体的连续性可知, 两出口的总流量等于入口的总流量。于是, 其中一个出口的液相分流系数可以表示为式 (9) 。
式 (9) 中, M0和M分别为入口和该出口的质量流量, kg/s;x0和x分别为入口和该出口的质量含气率。
为了明确地表示油气分配器出口的分流系数与理想值的偏离程度, 用ΔK表示油气分配器出口分流系数与理想分流系数之差的绝对值。对于一分二的油气分配器, 液相分流系数的理想值为0.5, 为一定时间内分流系数的平均值。
3 油气分配器的数值模拟
油气分配器安装时如果入口在水平方向, 由于重力的作用, 管壁上表面的油膜比下表面的油膜薄, 如图4所示, 设置入口为不均匀的环状流, 油膜最薄处为0.2 mm, 最厚处为0.8 mm。
仿真时间为0.02 s时, 分配界面油膜的分布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 当锥度为13/4时, 油膜在分配界面圆周上的分布严重地不均匀, 由于重力的影响, 油液集中在下部, 上部的油液量很少, 几乎没有。而随着锥度的增加, 上部的油液量也有所增加, 当锥度增加到13/12时, 分配界面上部形成间断的油膜, 但仍不均匀。说明当油气分配器水平安装时, 重力对其分配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锥体锥度的增加能够提高对环状流的调节作用, 但是并不能使其均匀, 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减小重力对油气分配器性能的影响。
提取每个锥度下单个出口的质量流量, 计算它们的分流系数, 得到如图6所示的分流系数曲线。可以看出, 入口环状流的不均造成分流系数大大偏离理想值, 随着锥度的增加, 分流系数越来越靠近理想值线。
表1详细给出了各模型分流系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平均值、ΔK值和方差。可以看出, 随着锥度的增加, 分流系数的极差越小, ΔK值和方差也越小, 说明油气分配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越来越好。
4 结论
(1) 入口环状流的不均造成分配界面上油膜在圆周上分布严重不均。
(2) 油气分配器锥体对环状流流型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随着锥体锥度的增加, 分配界面上油膜的分布不均程度越来越小, 油气分配器对油液分配的均匀性与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
摘要:建立了油气润滑系统中油气分配器的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了分配器分配界面油气两相的分布, 计算了不同锥度时出口的液相分流系数;分析了锥体锥度对油气分配器液相分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锥体锥度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气分配器对油液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油气润滑,油气分配器,锥度,液相分流系数
参考文献
[1] 吴建荣.油气润滑系统及其在热轧平整机中应用的研究.沈阳:东北大学, 2006
[2] 李发宏.油气润滑系统在加热炉辊道轴承润滑上的应用.莱钢科技, 2010; (2) :41—44
[3] 王志坤.高速电主轴滚动轴承油气两相流润滑试验研究.南京:东南大学, 2005
[4] 杨中和, 刘厚飞.气液两相流冷却润滑技术—油气润滑.液压与气动, 2004; (4) :77—79
[5] 沈昕.油气分配器:中国, 03228830.1.2004-04-14
[6] 马鞍山市辰升科技有限公司.油气分配器.中国, CN201507774U.2010-06-16
[7] 烟台华顺机械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圆柱形内置式油气分配器.中国, CN201884916U.2011-06-29
[8] 谢黎明, 朱绪胜, 王岩.气液两相流在管内流动的数值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1; (4) :20—31
[9] 王琳琳, 李国君, 田辉, 等.T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45 (9) :65—69
【分配的智慧】推荐阅读:
房产的合理分配07-23
资金的分配管理07-31
证明责任的分配08-24
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08-25
生产能力的合理分配07-12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09-21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11-17
收入分配中的政府责任09-26
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10-24
资源分配的卫星通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