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与卫星通信(共4篇)
军民融合与卫星通信 篇1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我军作战能力生成和提高及战争潜力转化的实际举措。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通信建设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 本着“能利用民间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 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的原则, 将军事通信发展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之中, “搭”地方通信发展的快车发展我军通信事业, 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之路。
一、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实践
1.1革命战争年代以军为主合建军民通信
革命战争时期, 武装斗争的性质, 决定了通信建设必然是以军队为主。抗日战争时期, 军委三局负责保障党中央、边区政府和中央军委党政军各系统的通信联络任务。在通信建设上, 根据不同的需要, 分别组建了8个无线电网和延安电信局, 延安电信局主要负责建设和管理边区政府部门的通信。从此, 民用通信开始与军事通信系统分离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通信系统。解放战争时期, 军委三局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要求, 建立了中央战略通信、战区通信和地方通信组织, 统一负责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根据地政府的通信保障, 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建立了功勋。
1.2建国初期军民通信在协调中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为保障党中央对全国的领导, 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中央决定党政军通信分系统建设, 分别成立国家邮电部和军委通信部, 国家通信网由一个公用电信网 (即国家电信网) 和两个专用电信网 (即军队和铁路通信网) 组成。在有线电通信建设上, 军队规定, 凡是邮电系统已建架空明线而又有空线位的, 一律租杆挂线不再新立杆路, 只有那些军队需要而邮电部又无既设线路的地方则军队自行建设。根据这一规定, 1950年, 军队通过在邮电部北京至南京、上海、满洲里、广州的长途干线上加挂铁线或自建的方式, 建立起军事长途干线网。为加强对入朝志愿军的指挥, 军委总部和邮电部于1953年4月20日提前架通入朝通信线路, 保障了国内对前线的作战指挥。在无线电台通信网建设上, 规定了总部领导机关和各级无线电台配置的程式和数量, 确定了海、空军根据各自的通信特点, 分别建立专用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50年代中期, 为加强战备, 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 由军队负责建设和管理以军用为主兼顾党政机关的地下指挥所, 与其配套的短波无线电收发信台也随之建设。至此, 军用无线电通信网形成初具规模的独立系统。这样,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艰苦条件下, 依靠军民结合的威力, 迅速建立起各战略方向、各大中城市、各边防哨卡的通信网络, 保障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 对于完成当时的剿匪、卫边任务和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提供了顺畅的通信保障, 作出了重要贡献[1]。
1.3改革开放时期, 军民通信合建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家邮电通信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信息基础产业。在政策指导下, 采取国家投资、地方集资、企业融资等方式, 短时间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线路光缆化、交换程控化、技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交换技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服务质量、业务种类、运营模式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 军地通信的反差越来越大。1991年军委江主席“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指示, 为军事通信指明了方向, 军民通信再度合建。首先是1994年军民合建光缆干线工程正式启动, 在5年多时间里, 全军先后投入建设的兵力多达100余万人次, 用自己的双手构架起贯通大江南北、连接欧亚大陆的光缆干线网。国家光缆干线网的建成, 一举改变了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 沿线部队搭线进入国家通信网, 一步跨入光电时代。其次是开展了军民联合科研攻关, 积极吸收和引用先进的民用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 避免了重复开发和科研。军民通信发展呈现出干线合建、科研合作、设备合维、保障共施、人才合育的良好局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党中央站在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的高度, 提出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抓住国家提升通信领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机遇, 军事通信建设在军民融合中不断提升。地方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给予有力支持, 完成了一批民用通信基础设施附带军事通信设施项目建设。其中依托联通公众网建设军队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继军民合建光缆网后, 又一次军民结合的典型, 探索了“民建民用民管、军用可控可管”发展军事通信的新模式。
二、当前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我国通信产业迅猛发展, 国家和地方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备, 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积蓄了相当数量的军民通用通信技术、通信人才和通信设施, 为军事通信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通信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我军军事通信发展滞后于民用通信, 在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方面, 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 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军民分离的结构, 军民之间缺乏沟通, 致使科研项目重复立项, 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一方面, 管理机制军民分离。尽管我国民用项目和军事项目都有各自的综合计划管理部门, 但部门之间相对独立,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 军用技术的应用转化受到限制, 影响到国防生产潜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军工行业垄断。军工行业厂商对军工产业实行垄断、封闭, 不仅是军民之间分割, 而且在同行业部门之间、集团之间由于利益原因也有很强的隔离倾向。这种垄断和封闭造成大量的国家投入而不计产出, 效率低下, 跟不上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发展, 没有继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 军工企业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2]。在军民融合模式下, 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在规划、建设、维护等多方面应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 形成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整体, 而我国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最大障碍。
2.2缺乏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统筹规划
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是一项战略性和全局性很强的工程, 必须由高层权威机构进行决策, 统一制定发展战略, 依靠各级政府和军队管理部门合力推进。规划是预先设计和行动指南, 关系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全局, 而目前我国已有的军民融合式通信共建项目多为局部性和临时性协调结果, 缺乏长远规划[3]。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组织、协调等制度不健全, 二是军民通信发展的不平衡[4]。
2.3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法规政策有待完善
一方面, 军民融合的政策有待健全。主要有军品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不完善、军民两用技术标准不配套、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不顺畅、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备等。另一方面,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一批有关军民融合的法律、规章、政策性文件等,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律环境不断改善。在军民通信融合领域, 就军事通信规划、建设以及网络运行管理等方面也已出台不少相关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但是, 这些法规多数层次较低, 存在盲点、空白点甚至相互冲突的矛盾, 有些法规内容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法律保障的体系尚未建立。
三、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涉及军队和地方两个体系、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战时和平时多个方面, 是一项战略性和全局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健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军地领导和协调体制机制, 加强战略决策和统筹规划, 构建科学完备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确保融合式发展的顺利推进。
3.1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实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破除现行军民分割、自成体系、封闭运行的体制束缚, 建立国家全方位推进军民通信融合的领导和协调体制。首先应建立国家层面上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加强融合式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 设立统管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专门机构。其次要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军民通信融合的管理体制。统筹在高层, 落实在基层, 地方各级政府的实体机构, 可以统一组织其管辖范围内的军民通信融合工作。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军民融合领导和协调体制, 设立权威的军民高层领导协调机构, 同时加快完善地方各级政府军民融合的实体机构设置, 明确各自职责, 保证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始终处于科学的决策和领导之下。
3.2统筹规划, 搞好顶层设计
推动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是一项全局性任务, 需要立足现有实际, 着眼长远发展, 统筹兼顾, 整体规划, 将军事通信建设规划融入国家和地方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以实现军民通信的同步建设、整体推进和融合发展。一是军事机关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主动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接轨, 把军队通信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通信基本建设规划体系中去。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发挥好主体作用, 把通信建设融合问题纳入党政领导职责,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组织领导, 尤其要对涉及通信业务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通信管理局、长途传输局和通信运营商提出明确要求, 检查落实情况。三是国防科技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 综合了解部队通信需求和地方通信建设实力, 提出适应军事需求的建议, 增强军民融合的针对性、有效性。
3.3完善政策法规, 将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纳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领域广、部门多、要求高, 应发挥政策的导向调控作用和法规的规范、约束作用, 使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在政策方面, 一是制定适应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投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通信建设, 壮大军民通信发展的参与实体;二是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 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 实现军民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 加快建立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5];三是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和资质认证、保密管理、专家评审、审计验收等制度, 建立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市场化运作的良好秩序。在法规方面, 一是尽快出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划清军地双方在融合式发展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二是完善和配套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法律体系, 可将近年来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形成的成功经验、做法固化为可执行性的法规制度, 为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中, 还应把握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好融合的度。在融合过程中对军事特色鲜明的核心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以确保军事技术优势, 而不是把军事通信发展全部推向社会。二是要实现安全保密。在将先进民用通信技术融入军队时, 必须把好安全保密关, 制定安全措施, 实施安全管理, 防止军事信息外泄, 确保军事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摘要:军民融合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军民通信融合作为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要打破信息资源的利用界限, 实现军民通信良性互动, 双向共赢。该文回顾了我国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历程, 指出当前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军民通信融合,发展回顾,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曾昭兴, 曾占平.军民合建军事通信探索[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119-124
[2]王艳, 楚娜.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23) :131-135
[3]王永波, 宋康, 李广海.推进军民融合式通信建设三策[J].通信指挥学院学报, 2011, (3) :38
[4]李庆俊.军民融合科学发展把军队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数字国防, 2010, (2) :3-4
[5]李贵祥.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应把握的问题[J].通信指挥学院学报, 2011, (3) :34-35
军民融合与卫星通信 篇2
伴随着全球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发展,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军队改革的深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与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发展,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军民融合市场开放创新政策的建立完善,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我们估计军民融合将塑造包括商业航天、无人系统、智能制造与新材料、赛博安全防护等数十个未来新兴产业,每年军民融合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万亿人民币。
当前,企业在实际参与军民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现实挑战,企业形象地把它归纳为“一个谷、两道门、三个迷”。
一个谷:指的是民营企业军民融合创新的“死亡谷”,企业从一个好的军民融合项目概念-技术创新-产品研制-装备预研-装备采购-扩大生产-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要经历很多环节,每一步都有门槛陷阱,“民参军”初期成本比较高,很多军民融合小企业活不过3年。
两道门:指的是军地之间存在“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实,需求与技术单边透明,企业不知道军方真实的需求,军方不知道好产品好技术在哪里,民参军企业在遇到问题需要协调时,不知道找谁解决。
军民融合与卫星通信 篇3
一、军民融合式航空投送战略体系建设的特征
(一)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军民融合时的战略投送体系是站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上,结合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现实条件相结合,实现国家与航空运输力量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协调发展,实现军事运输的战略化体系。
(二)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送体系实现了国家、航空运输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的有机整合,将这三方面统一协调起来,集中力量实现航空战略投送体系的发展。
(三)具有双向互利性。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送体系,实现军民之间的互利友好的关系,既要依托社会力量,又要实现军民互利友好。双方互帮互助,既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又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二、我国战略投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指挥体制发展不健全,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现有的战略投放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自己固有的发展战略和方法,但隨着我国重大事件的不断发生,在面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地应急措施,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不及时,也暴露出组织力量的不协调,组织指挥体系出现严重的漏洞。军事投放体系和民用投放体系相互分离,导致职权的分散,在面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利用集中地权利进行救援,部门之间的职权不清楚,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难以形成有效地救援合力。
(二)战略交通网络体系不完善。战略投送的及时性要求面对应急事件,必须时刻到达,战略投送的力量必须能够时刻定位危机事件的发生地方。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当中战略交通网络的布局还不够完善,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许多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缺乏迂回的路线,战区之间联系比较薄弱,机场之间的联系不合理,线路疏密不均匀。另外,边海防公路不、i较薄弱,严重还影响着战略投送的效率。
三、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军民融合的法律保障
有效地法律是实现军民融合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的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战略体系建设。在法律中规定组织指挥的法律条文,避免出现你推我攘的局面,导致职权分散。在借鉴国外军事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军情和民情出发,颁布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建立起平等合理的法制建设,是我国的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尽快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二)开发培养军民融合式人才,创新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综合锅里的提升,我国的民航技术不断地进步,这就更需要高科技的人才为军民融合提供复合型人才。军队定期选拔优秀的人才到民航企业中接受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双方沟通协调,为民航飞行技术人员的短缺提供人员上的支持。培养他们熟练操作民航飞行技术,迅速组织民用航空力量进行救援组织。
(三)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的组织指挥力量
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的人员力量涉及不同部门,关系复杂多变,要想实现各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必须建立健全体制建设,科学的协调各方面的和各部门之间的军事联系。建立健全畅通的组织指挥体系,高效的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它的建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实现装、卸、运、转的相互协调。
(四)完善军事训练体系
在战争和突发事件当中,环境、气候等条件复杂多变,对战略投送带来很多的不变。因此,应加强军事化的演练,加强人员的应急情况,提高军队的协调作战能力,以备应战的不时之需。通过平时的军事化训练,不断推进军地联合演练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全军的作战能力。
总结
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构建军事融合式体系的建设可以运用丰富的航空资源为我国的运输投放体系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但在军民融合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体系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协调各方面和各部门的力量,构建一个完整和谐的体制。
军民融合 篇4
2011年08月01日07:20 深圳特区报
昨日,深圳市“艺优时尚传媒”的员工及模特们来到广东边防总队深圳武警医院卫生员训练大队,学习急救技能,并与官兵们一起开展“庆八
一、迎大运”警民联谊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耀波 通讯员 黄江钟 摄
盛夏的鹏城星光灿烂,盛夏的鹏城红歌似海。驻军多、兵种齐全的深圳,虽然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但作为孙中山先生庚子首义的发源地,八年抗战东江纵队的根据地,鹏城深圳一直有着光荣的双拥传统。在1997年1月15日首度捧回“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光荣牌匾后,深圳连续四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光荣称号。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已成为深圳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市民都会倾注一份对子弟兵的关爱,每一个在这里服役的军人都对第二故乡充满着无限深情。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之际,又恰逢举世瞩目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深圳隆重开幕,军民团结,服务大运、奉献大运,鹏城上下再次掀起了双拥工作的热潮,“双拥之花”在深圳湾畔绽放得更加靓丽多姿。借助大运双拥工作的契机,深圳将在争当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排头兵的征程中继续书写新时期双拥工作的光辉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锦
军地合署办公、走访慰问、现场办公、信息通报、党管武装述职报告、命名表彰等制度,形成了军队提需求、双拥机构抓协调、政府部门抓落实的运行机制,有力推动了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市、区政府及时将双拥共建中的较大事项列入议事日程,双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逐年增长机制。深圳市注重完善双拥优抚规章政策,近几年先后制定、修订了二十几个双拥政策法规,基本涵盖了双拥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双拥工作由依靠行政领导向依靠法规政策促进转变。
深圳各级党委、政府把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摆到了重要位置,采取多部门联动,努力帮助优抚安置对象排忧解难,努力提高优抚安置对象的“幸福指数”。一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多举措解决优抚对象生活困难。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09年又将全市失业重点优抚对象列入就业困难群体,由就业保障基金发放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和400元的灵活就业补贴或800元的岗位补贴,并建立扶贫帮困资金对优抚对象优待机制、居家养老政策为优抚对象提供家庭服务机制。积极落实优抚医疗政策,将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综合医疗保险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并建立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机制,坚持每年组织重点优抚对象、无军籍职工及参战退役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较彻底地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加强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社会优待工作,为户籍26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优待证,凭证享受优
了无数颗深圳心共同托起的双拥群雕。
武警深圳市支队五中队和上梅林社区的东江纵队老兵、现年88岁的黄云香结成关爱对子,老人和官兵之间缔结起不解情缘。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八一”等重要日子,老人都会到中队看望慰问战士,跟战士们讲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军队的光荣传统,战士们亲切地称老人为“爱兵爷爷”。战士们把照顾老人,当作自己的义务。逢年过节,中队官兵都会送去米油看望老人,每个星期中队官兵都会轮流到老人家里帮助他打扫卫生,每年中队还要为老人进行一次体检。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边防官兵的身影。长期海上作业过程中看病难已经成为蛇口港渔民一大心病,每次出海捕鱼前,渔民家中的妻儿老小都非常担心,生怕家里的顶梁柱在海上作业途中身体不适又缺医少药。蛇口边防官兵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组成一支海上义务巡诊小分队定期为渔民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小分队乘坐快艇上渔船、进渔家,采取发放宣传册、免费送医送药,为辖区贫困渔民提供义诊和健康咨询,并免费为他们发放常用药品。驻守在蛇口边防工作站的官兵们自从2009年开始打造“爱民固边模范渔港”以来,挽救了很多垂危的生命。
深圳积极拓展双拥领域,不断完善军民共建工作网络,努力推动双拥工作进机关、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进连队,全市军民共建对子410对(其中与街道等政府机构结对187对,2010年8月20日,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和深圳警备区联合举办“百名企业军事日”活动,共有110多位拥军企业家参加了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观国防教育展和实弹射击,并对深圳安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23个“拥军模范企业”和“拥军先进企业”进行了颁奖。2011年5月14日,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与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军事日”活动,让企业家们深入军营,充分体验军营生活。“军事日”活动大大增强了军地友谊,多名地方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部队各项建设表示了郑重的支持承诺。通过类似活动,基金会为军地实施共建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受到军地双方的共同推崇。此外,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宝安区社会拥军联谊会、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等双拥民间组织也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圳各区在双拥政策的传承和创新上,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罗湖区以开展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题,构建了双拥特色模式,涌现出了实践拥政爱民的模范典型武警边防深圳医院,并推出了东门文明商业街特色拥军品牌。福田区推出“军警民齐行动,千户送温暖”、“军警民携手,扶贫帮困,关爱民生,共创和谐”等双拥民心工程,并实施军警民共建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圈”、“夕阳增辉”敬老、“我爱国防绿色教育基地”、“军(警)徽闪耀文明街(路)”、“情满第二故乡”、“战斗力升级”等“六个一工
军民融合 鱼水情深
在共建中融合,在融合中和谐,在和谐中受益。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任务目标上相融合。深圳以军地互办实事机制为抓手,为驻地部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大力推进拥军实事工程。2008年至2010年,市、区两级政府先后投入双拥经费9.1亿元,支持部队建设项目495个,改造了一批部队营房,帮助解决营区的绿化工程,逐年分批、分类、分层次解决了部队吃水难、洗澡难、看病难、用电难、文化娱乐难等生活难题。深圳市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军事工程建设需求,积极保障和落实军事工程建设用地。在过去的三年里共落实军事工程建设用地14.5万平方米。
在互办实事和社会化保障中相融合。深圳各级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智力拥军等活动,为驻军部队“送技术、送知识、送人才、送设备”,推进知识培训进军营、科普进军营、文化娱乐进军营、文体设施进军营,法律援助进军营。如2010年组织开展“市民文化大讲堂”进军营和“木棉花文化科技大讲堂”活动,提升部队官兵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同时还开设军校招生考前辅导学习班,组织地方教师为报考军校的战士补习文化课。2008年至2010年,全市为驻军基层连队赠送各类文体设施,捐赠图书15.22万册,援建军营数码图书室64座。认真做好双拥宣传和节日慰
发挥带头作用。
近年来,驻深部队捐赠扶贫帮困资金58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67人。武警边防七支队主动安排营区帮助汶川阿尔寨84名羌族小学生复课。武警医院开设“外来工门诊”、“科技支边”、“无假日门诊”、义诊进社区等活动闻名全国医疗系统。蛇口边防工作站打造“爱民固边模范渔港”,组织海上义务巡诊小分队定期为渔民提供医疗服务,为辖区贫困渔民提供义诊和健康咨询,免费为他们发放常用药品。
军地联动 共办大运
紧扣“服务大运大局,共筑军地和谐平安”的主题,大运双拥成为今年深圳双拥工作中的主题词。深圳双拥部门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大运双拥”的概念,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大运会期间双拥工作的意见》,努力探索“军民共建办大运”的活动机制,紧扣“服务大运大局,共筑军地和谐平安”的大运双拥主题,谱写我市“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双拥工作新篇章。市、区双拥部门制定了完备的拥军计划和方案,拓展军地互联、互动、互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联谊座谈、慰问演出、群众性拥军等活动,在资金、生活等方面全力配合大运安保任务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通过认真、过细、务实、高效的工作,为大运安保任务部队遂行任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
大运会的成功筹办,凝聚着部队同志的汗水;全市军民携
部队和驻地街道、社区、场馆和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以“共树文明新风、共建和谐社区(街道)、共保平安大运”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共建活动。
【军民融合与卫星通信】推荐阅读:
军民通信融合06-08
军民深度融合09-04
军民融合式10-23
军民融合保密管理06-01
促进军民融合发展07-07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10-15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09-06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06-26
论军民融合式物资采购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06-20
融合通信系统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