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

2024-10-23

军民融合式(精选12篇)

军民融合式 篇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党和国家在战略层面指导军队建设的重大方略。油料是军队战斗力形成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军民油料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为油料保障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油料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一、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原则

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要以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以整建制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工作为牵引,以建设信息化后勤部队、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以提高平战时油料保障能力为突破口,立足现有、着眼长远、注重效益、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军民油料保障力量建设,重点做好遂行多样化任务油料保障准备,提高军民平战时油料保障能力。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应遵循的原则概括为:

1. 科学统筹,整体推进

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牵涉层次多、内容广、因素多,必须从大局出发,改变传统的油料保障观念,着眼于未来,对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整体系统进行优化。在科学统筹、挖掘潜力、增强保障效益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和借鉴外军油料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要坚持以理念的更新带动实践的创新,积极探索和规划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新模式。军地油料系统建设必须从适应未来多样化军事任务出发,对军地油料需求、国民经济潜力及其保障资源统筹安排,将应急准备与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布局,有针对性地制定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的长远规划,科学规划进程与布局,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拿出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阶段执行,待条件成熟后,再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跃升,确保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发展按照既定方向稳步向前。

2. 使命牵引,配套建设

为军队提供油料保障是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的基本目标,应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宗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油料保障资源为军队服务,弥补军队油料保障能力的不足,推进油料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要随战略方向、作战样式和战场环境的调整变化而变化。将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纳入军事斗争准备整体,平时建设按战时需求进行筹划和组织,做到平时与战时接轨,强化平转战建设。军队油料必须认真自觉把军队油料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体系中来统筹谋划,利用社会油料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进程、提高发展质量,变传统的“自我发展”为“融合发展”。同时,地方油料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要统筹考虑军地双方的需求和功能,使地方油料设施建设为军队油料系统建设的衔接预留接口,体现应急应战功能。优化整合军民现有资源,有效提升油料保障能力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3. 周密组织,互利双赢

推进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整体效益观念,科学周密组织,确保各个系统环节的高效运转。坚持周密组织,就是对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全计划与严密组织。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利益调整,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军政部门协同推动,同时,还应完善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将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发展的基本任务按领域分解到军地各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法规等形式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军地协调机制。互利双赢是军民融合的着眼点,也是发展规律之所在。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力量建设要按照“经济与军事兼顾、市场与战场双赢”的思路坚持走开放联合、互惠双赢之路。平时,军队可利用后方油库为国家和地方储备油料;战时,通过相关程序可直接利用这部分油料资源去完成保障任务;同时,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可实施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确保保障效益最大化,快速高效地推进融合式发展。

二、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机制建设

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尚缺乏对油料保障军民融合进行统一协调的机构或组织,现有的机构均分散于国防动员和国家经济建设多个部门,难以形成统一需求与建设,致使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在建设层面、管理运用层面都难以有序展开。因此必须立足军地油料力量建设实际,理顺指挥协同关系,建立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统一协调的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管理体制。首先,要构建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组织机构。按照军民联合、精干高效、上下贯通的要求,建立由军队油料部门、油料动员机构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对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工作实施统一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与分工,组织领导、检查落实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工作,协调衔接保障供需,统筹调配资源,指挥协调重大行动油料应急保障活动,逐步形成完善有序的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油料保障法规制度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军地双方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互利合作的过程。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条例和具体实施规则是实现融合有序运行的环境保障。目前,在立法层面上,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法律比较少,规范军队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少。因此,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目标、方针、原则、政策;修订现行相关行业法规,增加军民融合发展条款。依据国防动员法,完善油料动员制度,细化民用油料设施征用补偿、基础设施贯彻军事需求办法。第三,要统筹军队油料军民通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梳理军、地现行标准,研究制定军民通用油料、油料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和重点。扩大军用油料、油料装备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程度,为“军民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资源建设

融合式油料保障要求军地双方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共享油料、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保障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资源深度整合,避免军地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工作。每年要组织社会油料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地方油料资源、油料保障设施设备、油料技术人员、油料科技状况和有关油料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及时更新完善和汇总上报社会油料资源动员数据库,为制定军民融合式油料提供依据。其次,要贯彻军事需求。军队油料要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提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地方成品油输油管线、地方油库、加油站等设施建设中贯彻军事需求,增强油料基础设施的国防功能。军地双方要通过组织、制度等纽带把军地油料保障资源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油料人才“共育”、关键技术“共研”、基础设施“共用”、信息资源“共享”、后备力量“共建”、通用油料“共储”,在资源优化中生成新的油料保障能力,提高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质量效益。第三,要建立互联互通的军地油料供应信息网络。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建立军地油料资源共享的管理系统,使指挥员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油料保障潜力数据,以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四、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力量建设

搞好力量建设统筹是提高建设效益的基本途径。要按照融合式发展的本质要求,统筹军队油料保障力量建设与社会油料保障力量建设,合理划分任务界面,区分建设重点,将地方油料技术保障力量纳入到国防后备力量体系中,在力量布局、建设种类和标准上统筹考虑,统一建设,并按照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统筹各类油料保障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形成军民一体化油料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整体合力。着眼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可靠管用的油料后备力量。具体要按照专业对口、人装结合、训练有素的要求,统一编组专业队伍、统一组织对接训练、纳入民兵预备役后备力量组织体系管理。地方党委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部队系统的协调,为民兵预备役力量参加地方建设提供平台,实现指挥机构、力量编成、资源保障的有机融合、高度集成。加强民兵预备役油料后备力量使用力度,平时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立足本职岗位提高业务技能;急时参加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行动保障,在遂行任务中锻炼、检验和提高能力素质;战时快速动员保障部队作战,做到应战、应急使用和平时建设相衔接,确保适应遂行多样化任务保障要求。

五、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实施

近年来,军地双方着眼于任务需要,把军民融合思想融入到非战争军事行动油料保障实践之中,齐心协力,相互支援,确保了几场重大行动油料保障不间断。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和颁发切实可行的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办法,形成高度集中的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机制,科学划分保障区域和范围,确立保障方式方法,理顺关系、高效指挥、权责分明,形成一套有效的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制度。进行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时,必须严格落实相关手续制度,确保融合式油料保障有效落实。应急情况下,军地双方油库、加油站要做好油料抢收抢发准备,随时关注库存变化,及时掌握供应保障量,科学配送油料资源,全力保障应急任务单位用油。军队车辆集中加油时,视情况开辟专供通道,增加服务力量,优先快捷发放、加注油料。实施融合式油料保障时,军地双方要按照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要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做好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统计核算工作。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实行先保障、后结算的办法,原则上采取以油还油为主、经费补偿为辅的方式进行结算。军地双方应定期或在完成大型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之后,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机制建设情况、保障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交流,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促进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更好地发展。

军民融合式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以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重要论述,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军民融合工作。

军民融合领域军内外专家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时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更加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专家们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专家们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的精神实质。一致认为,这里讲的“二个坚持”、“一个加强”,不仅指明了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事关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现化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是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们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而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特别是 “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1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党、全军在我国“走出一条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我国从军、民分离的体制格局基础上实行“军民融合”,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 分析,推进“军民融合”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仍然比较突出。1.1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能够实施“民技军用”的技术和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特征。由于观念上存在误区,军、民双方尚未完全形成“两用”意识。开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不同于军转民,而是要求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技术理念的提出开始,就考虑技术的两用性以及产业化前景,要形成两用技术(军用和民用)——有两个目标(战斗力和生产力)——开拓两个市场(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观念。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现有体制影响,国防科研部门与民用科技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都缺乏两用意识,军与民各自为政。1.2价值评价体系不同

长期以来,国防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形成了重科研、轻应用,重军品、轻民品的传统观念,甚至认为选用民品不符合规定、违反规矩。而民用部门则普遍缺乏国防意识,认为开发国防科技项目是军工部门的事,即使有好的技术和产品也不往军品市场推荐。因此,军、民双方难以形成两用价值观。1.3缺乏两个市场意识

过去我们国防建设采取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奠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同时强调军品市场的特殊性,不允许有民品进入军品市场。另一方面,过去大多数民用部门与国防科技工业没有联系,政策上不允许民企打军品市场,民用技术和产品进入军品市场是很难的,所以民用企业发展新技术或研发新产品很少考虑军事上的需要。由此造成军民两个市场的长期分离,“民技军用”就成为可望而不可及之事。1.4缺乏相应的效益观念

过去,军品科研生产一般不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以保证国家安全利益为主要目标;而民口企业科研生产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军品任务大都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点,构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风险大,如果没有必要的补偿机制,有些民企不愿主动承担军品任务。而军工部门“吃皇粮”的观念,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依靠军方的计划订单和国家投资的设施,在缺乏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很少想到利用成熟的民品来降低成本。这是影响“民技军用”实施在经济效益观念上 的主要障碍。2加强高层领导机关对推进“军民融合”的领导与协调,设置高层机关的协调 机构

推进军、民两大创新系统的融合,事关国家全局,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绝不仅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的事,它涉及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国家的物资和科技资源,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也势必影响各方面的利益格局,政府主管部门职能转变与调整。因此是一个“举国”的任务,必须从国家层面上统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统一部署,制定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部门利益必须服从大局,必须由各部门共同参与并协同。

建议国家应设立有权威的高层领导协调机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负责方针政策的制定,统筹国家科技规划计划,监督重大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实施等重大决策。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办公室(建议设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加强重大科技计划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由有关部门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资委等部门参加,定期议事,协商处理重大军民两用工程项目和科技计划决策问题(如 法律法规、重要政策的拟定,资源利用、重大军民两用技术专项等问题的部际协调)。2010年10月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主办的国发37号文件出台后,雖然明确了相应的部际协调机构和办公室,但在有关工作的沟通和协调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3修改完善《国防科研生产法》,把“军民融合”特别是把鼓励支持民企参与国 防建设纳入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使民企参加国防建设有法可依,应该适时修改完善《国防科研生产法》。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民企参加国防建设相关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民营企业把民用相关技术向军用方面转化,力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使更多的民企加入到军品研发的行列中来。军方和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改革政策,但还没有立法。军品科研生产在某些方面已吸纳了一些民用科技成果和民用产品和研发资源,但由于开拓军品市场程序复杂、门槛较高,使很多可以为国防科技服务的民用高科技成果和民用研发资源被挡在为军工应用的大门之外。军方和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民用高技术向军工和军队转移等方面制订统一的规章制度,在这方面工作的职能还不太明确,尚未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落实到责人,没有在这些统一规章制度支撑下的运行规则,就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把民用高新技术融入到军工科研生产系统中去。

为此,建议大力开展“军民融合”相关课题研究,并请注意将人大军民融合立法与国防科研生产法的修改相结合,为制订和完善“军民融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4深化武器装备采购和军品科研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放开一般配套,打破 军、民界限及军工集团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 境。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民营企业没有获得参与国防建设的平等权利,不能与目前的军工企业平等的参与竞投标。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军民合作、充分调集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国防建设的合理机制。

当前,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政策大多面向传统军工企业,投资、免税等方面的支持仍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军工领域,对民营企业缺乏明确的参与机制和实施政策支持。参与军品的民用企业和现国有军工企业处于非合理、非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参与机会、市场信息、经费支持、运作规定等多方面的实施政策和管理机制严重缺乏,由此制约了民用企业在其中的技术和潜力发挥,无法公平、公正地参与到军品市场竞争中去。这样必然不利于“军民融合”理念的形成,同时也会极大地制约民企的发展,损害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

对民营企业经济支持问题。从民营企业为军事装备提供产品模式来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民企现有的或相近性能的又能满足军品要求的产品,可采用货架采购方式。另一种是有专用技术要求,而需要进行前期技术研究的产品,虽然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相当的潜力与技术优势,但仍在需要相当数量经费投入的产品,则国家也应该和军工企业一样考虑无偿的给予前期投入的支持。

改革军品税收制度和军品条件保障费的使用规定,让承担军品任务的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在税收上享受同等待遇。条件保障费的使用要打破军民界限,凡是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民企都有权按规定申请条件保障费;或者明文规定军工重点实验室和专用试验设施向民企有偿开放。以上有关事项雖然在2010年国发37号文件中都已有明文规定,但尚需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

5国家统一规划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发展,统一制订军、民口军民两用技术规 划和计划。

在体制机制尚未彻底变革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军民融合,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推进军民融合的切入点。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在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在军品和民品两个方面都有比较广泛应用空间和应用潜力的技术。对于军工中的军民两用技术应当有一个辨证的认识:在计划经济的军工独立体系中,过分强调军品的特殊性,使军工行业膨胀成大而全或小而全,这是忽视军民两用技术的通用性或共性,没有处理好其通用性与特殊性之间八二开的关系,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而现在强调军民两用技术的共性时,不是要否认军品的特殊性,在关注军民两用技术通用性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将会有利于提高投资强度集中更多的力量解决军品特殊性向题。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军、民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创建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和产业化,在军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链延伸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促进军民两个领域的双向技术交流和发展,既增强军事科研生产能力,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提高战斗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事半功倍的战略措施。为加快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根据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统一组织重大军民两用技术专项论证;制订鼓励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重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鼓励军方与民企合作,努力营造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环境;军队不能单纯作为一个采购方到市场上来买技术和产品,特别要支持和培养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原创性、前瞻性的、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予以支持和指导,加强军方的需求牵引。在重大关键领域立项时,重视对同行业中的民品项目和产品予以公平的军工专家评审,择优选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建议设立专门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基金。民营企业中正在研发具有国防应用前景的两用技术项目可以申请该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民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6军方和军工部门定期向符合保密条件的民营企业发布军事装备技术的需求信 息,让民企知道军方(包括军工)需要什么。我国国防军工行业仍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民企为国防建设服务最大的难点就是不了解军方的需求。在信息渠道的层面上,军与民之间的信息很不对称,“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军方和军品科研生产中需求是什么,因而认为无法为国防军工服务。民口高科技企业即使有进入军品市场的强烈愿望,但是没有正规的渠道和方式去了解军品科研生产的需求。他们无从知道当前军品科研生产是否需要他们手中成熟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否适应军品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申办军品项目的各项复杂程序和特殊规定。有些民用企业手里有好技术、好产品,很看好军品市场,但苦于找不到“婆家”而发愁。

目前,装备采购也开始采用招标、竞标的采购方式,部分民企特别是民营电子类企业已或多或少地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一些通信类的电子产品、软件和网络技术已逐步向军品市场渗透,但大多数是在一种无序的、偶然的状态下进行的。主要靠这些企业的原军工背景及其熟人的关系,相互了解有关需求信息,尝试开发适应性产品和技术。这种靠熟人、老关系构成的信息渠道是难于长久的,也是极不规范的,由于很难把握准军方的需求,有些企业常常为得到过时的信息而付出高昂的代价。专家建议:建议按照需求指标结构分解树的办法,军队和军工部门逐步扩大向民企公开发布二、三次配套以下的需求信息。军工总体、系统和整机单位应搞好需求结构分解,逐分增加解密的装备预研、研制、订货需求信息;解密的装备采购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等。同时,建议国家及军工保密部门在加强电子信息保密又不防碍技术交流前题下,制定出符合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的措施。

7建立国家级军民两用高科技资源信息库,从政府层面推动民用高科技资源为 国防建设服务。

国家科技部每年都安排各种高科技计划,如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还有国家引导类计划(如火炬、星火计划)及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关科研计划,这些计划所列项目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立项的,但其科研成果中有许多具有军民两用的特征,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国防建设服务。为此,建议由国家科技部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信息的跟踪收集工作,包括统计普查,以及利用现行渠道对各部门、各尚市科技组织、科技型企业的动态跟踪,及时汇集各类科研计划所产生高新技术成果、可用高科技资源情况及动向,建立两用高科技资源信息库。邀请军队和军工专家对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分类遴选和评估,把有军用潜力的技术成果和产品纳入数据库。入库项目,通过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军队和军工部门发布信息,也可组织专项活动(如:信息发布会、成果交流会、展览会等)向军队和军工部门推介。8军转民应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军工科研生产剩余能力的转移、人员 的分流,重点抓好由军用技术向民用的转移,使先进军用技术成果 及时转移为国家 经济建设服务。

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国家重视军转民工作,军工部门开发民品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军转民往往着眼于军工制造能力的转移和人员的分流,军用技术向民用的转移的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受制于解密规定。一项新技术的开发成功后,应用于一型重大的新研制武器装备,其周期约6至10年,如果等到该型装备服役10年后才能解密,那这项技术已失去了先进性。为此,研究解决军转民技术成果的解密问题,这是军用技术适时向民用转移的瓶颈。

专家们认为,有些预研中间技术成果可以采取“先民后军”的做法,民用量大面广,在应用中考验其可靠性,然后转为军用,民用得效益,军用也放心。这是“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好办法。

9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 戏”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军民互动来促进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在调研和座谈中,军方反映采用民间高科技资源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民间有哪些优质资源可供选择。军方装备采购部门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除了原有的计划渠道,也没有其他相应的渠道可以在全国范围了解哪些非军工企业拥有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不少军队用户和军工企事业单位对民企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不了解,没有固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沟通渠道。如:武汉盘古减振抗震缓冲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电磁流变流体智能主动防震减振技术,完全可应用于军用车辆的防震减振,但长期未被国防军工所了解。直到某军工单位相关科技人员偶然发现了此项技术,才被该军工企业所采用。

为此,军、民双方都强烈呼吁建立一个军民共用的信息平台,以即时沟通和交流供、需双方的信息。军与民之间很需要搭建一个军民互动的信息平台,沟通双方的信息。这个信息平台的构想是:在政府中心工作指引下,由“中介机构+专用信息网”组成。中介机构负责建立信息库和专家库,将广泛收集到的民用高科技资源信息,组织专家评估、筛选,然后通过专用信息网向军方推荐(也可直接推荐)。军方(或军工部门)需要获取民用高科技资源的信息,可直接从网上获取。中介机构的人员由两部份人员组成,一是军队和军工行业退下来的装备管理专家(他们比较了解军方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二是从事中介活动的专门人员。从我国目前现行体制出发,在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的支持下,可以有重点地扶持民间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军民互动来促进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民用高科技资源向军用转移的有效措施。

军民融合式 篇3

一、军民融合式航空投送战略体系建设的特征

(一)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军民融合时的战略投送体系是站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上,结合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现实条件相结合,实现国家与航空运输力量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协调发展,实现军事运输的战略化体系。

(二)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送体系实现了国家、航空运输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的有机整合,将这三方面统一协调起来,集中力量实现航空战略投送体系的发展。

(三)具有双向互利性。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送体系,实现军民之间的互利友好的关系,既要依托社会力量,又要实现军民互利友好。双方互帮互助,既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又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二、我国战略投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指挥体制发展不健全,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现有的战略投放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自己固有的发展战略和方法,但隨着我国重大事件的不断发生,在面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地应急措施,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不及时,也暴露出组织力量的不协调,组织指挥体系出现严重的漏洞。军事投放体系和民用投放体系相互分离,导致职权的分散,在面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利用集中地权利进行救援,部门之间的职权不清楚,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难以形成有效地救援合力。

(二)战略交通网络体系不完善。战略投送的及时性要求面对应急事件,必须时刻到达,战略投送的力量必须能够时刻定位危机事件的发生地方。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当中战略交通网络的布局还不够完善,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许多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缺乏迂回的路线,战区之间联系比较薄弱,机场之间的联系不合理,线路疏密不均匀。另外,边海防公路不、i较薄弱,严重还影响着战略投送的效率。

三、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军民融合的法律保障

有效地法律是实现军民融合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的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战略体系建设。在法律中规定组织指挥的法律条文,避免出现你推我攘的局面,导致职权分散。在借鉴国外军事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军情和民情出发,颁布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建立起平等合理的法制建设,是我国的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尽快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二)开发培养军民融合式人才,创新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综合锅里的提升,我国的民航技术不断地进步,这就更需要高科技的人才为军民融合提供复合型人才。军队定期选拔优秀的人才到民航企业中接受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双方沟通协调,为民航飞行技术人员的短缺提供人员上的支持。培养他们熟练操作民航飞行技术,迅速组织民用航空力量进行救援组织。

(三)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战略投放体系的组织指挥力量

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的人员力量涉及不同部门,关系复杂多变,要想实现各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必须建立健全体制建设,科学的协调各方面的和各部门之间的军事联系。建立健全畅通的组织指挥体系,高效的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它的建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实现装、卸、运、转的相互协调。

(四)完善军事训练体系

在战争和突发事件当中,环境、气候等条件复杂多变,对战略投送带来很多的不变。因此,应加强军事化的演练,加强人员的应急情况,提高军队的协调作战能力,以备应战的不时之需。通过平时的军事化训练,不断推进军地联合演练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全军的作战能力。

总结

军民融合式的战略投放体系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构建军事融合式体系的建设可以运用丰富的航空资源为我国的运输投放体系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但在军民融合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体系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协调各方面和各部门的力量,构建一个完整和谐的体制。

军民融合式 篇4

1科学顶层设计, 确保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协调顺畅进行

首先, 顶层设计要体现前瞻性。只有站在时代制高点上, 才能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的大方向。当前, 军民融合已成为各国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趋势。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必须按照这一趋势进行总体规划, 尤其要注重前瞻性, 抓好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建设, 实现作战需要与装备维修保障的良性互动。

其次, 顶层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企业服务质量、部队性质任务、装备维修保障现状等相配套, 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后勤装备维修保障军民融合建设的思路, 使后勤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有继承有发展、前后一贯、不断向前的势头。

再次, 顶层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作为后勤装备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必须按照我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遵循事物发展渐进式规律, 划分总体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确立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及实施步骤。

最后, 顶层设计要体现特殊性。建设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的现实意义, 在于使后勤装备维修保障由自我服务型转向军民兼容型, 要达到既节省费用, 又有效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目的, 就必须在顶层设计时注重后勤装备维修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既要防止单纯地片面强调军事性的特殊要求, 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错误做法, 也要克服完全倚赖地方实施维修保障的错误思想。

2健全法律法规, 对社会力量参与后勤装备维修的行为进行有序规范

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是以市场发展为依托, 以军地双方利益为牵引, 按照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的互利合作性的保障体系。为了优化适于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 要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以规范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保障工作。

第一, 在法律层面, 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的有关法律,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的。美军的各项法律规定, 如《联邦采办简化法》、《武装部队采办法》、《政府合同法》、《签订合同竞争法》等都有涉及“军民融合”的条款, 不仅规定了“军民融合”的大政方针, 还要求军方扩大民品采购, 在技术标准上尽量采用民用规范。我国《国防法》和《合同法》等法律规定某些条款限制了地方维修力量参与后勤装备维修活动, 不利于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因此, 我军后勤装备主管部门应该协调国家相关部委, 向全国人大申请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 特别添加有关动员地方力量参与后勤装备维修保障的内容, 消除地方企业参与后勤装备维修的屏障, 为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第二, 在法规层面, 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的有关法规, 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 按照一定法律程序单独或联合制定颁发的。应该军地联合制定《后勤装备维修运用地方资源保障组织管理条例》、《军队后勤装备保障社会化招标、合同管理规定》、《社会保障力量资质认证条例》、《后勤装备维修运用地方资源保障专项审计制度) ) 和《后勤装备维修运用地方资源保障纠纷调解与仲裁条例》等规定和条例, 形成运用地方工业力量进行后勤装备维修的具体操作规程, 从而构建合理配套的军民融合法规体系, 。

第三, 在规章层次, 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的有关规章, 是指由国务院有关部委, 军委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 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 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单独或联合制定和颁发的法律规范。我军规范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建设的专项章程尚未纳入立法计划。可以由总后勤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相关规范, 改善后勤装备维修市场准入制度, 放宽后勤装备维修市场准入范围和准入政策, 依法选择资质符合条件的民间工业企业进入后勤装备维修市场。

3加大改革力度, 建设适应未来战争需求的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

建设适应未来战争需求的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 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调整改革。一是编制的调整。后勤装备维修的军民融合是将部队原有的一些维修保障项目推向社会, 这就必然引起部队保障机构的撤并改建, 调整管理机构和编制员额。对此, 应站在军队建设的高度, 着眼作战需求, 通过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 从宏观上体现减员增效的意义。二是职能的调整。体制编制的调整, 使相关装备业务部门的职能由过去直接组织保障转变为对社会保障力量的选择、监督和协调。要着重强化各级装备保障机关的计划采办职能、契约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 要注重改善装备保障部队的知识结构, 掌握市场经济知识、金融知识、经济合同法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监督知识, 以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标准的调整。后勤装备维修保障军民融合, 使承担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的主体和保障运行的环节发生改变, 原有的经费保障项目、标准和管理制度在新的运行机制约束下, 也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 各级装备保障部门应按照军地一体化保障发展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经费供应标准。

4加强信息沟通, 充分挖掘地方维修力量潜力搞好后勤装备维修

挖掘地方企业潜力, 做到信息顺畅沟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 要搭建信息网络交流平台, 实现军民技术信息互动。依托互联网, 建设后勤科技装备专业网站, 建立完整的军民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可靠的军民互动信息平台, 做好及时地维护更新, 加强与地方相关学科专业、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交流。可以定期组织军地相关行业的科研从业人员座谈交流, 增加军事后勤装备系统与地方相关单位的相互了解, 解决军地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内容前沿、数量庞大、范围较宽的特点, 在地方相关信息服务平台上检索有关文献资料, 加快科研进度, 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要建立后勤装备维修需求信息发布制度。由总后勤部司令部选定专用媒体, 定期发布经脱密处理的后勤装备维修信息。根据后勤装备维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等级, 可将后勤装备维修的需求信息分为秘密类、内部类和公开类。对于秘密类需求信息, 只能通过特殊渠道, 向特定的合格承制单位发布后勤装备维修需求信息;对于内部类需求信息, 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内部报刊和信函等多种方式, 向符合条件的合格承制单位发布后勤装备维修信息;对于公开类需求信息, 应该通过选定的媒体 (网络、报纸、刊物的等) , 向所有合格的承制单位发布后勤装备维修需求信息。

5建立相关机制, 保证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体系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 应建立四个方面的机制。其一, 建立竞争机制。促使后勤装备维修企业之间展开有序竞争, 保证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机制顺利推进。为了实现竞争机制有效运行, 我们可以根据竞争机制的特征来进行分层次地实现竞争。对于只有一家研制生产单位的装备, 可以采取在其分系统或设备层次上展开有效竞争;对于国内只有少数几家研制生产单位的装备, 可以采用行业内的谈判和招标来实现竞争;对于国内多家研制生产单位的装备, 可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 在全国或行业内, 进行招标, 采用合同制, 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其二, 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确保后勤装备维修各阶段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手段, 是装备维修质量和进度的保证。一要健全监督机构。应建立职能相对分开、权利相互制衡的监督管理机构, 在宏观上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监督与执行职能。由总后司令部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 对后勤装备维修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二要强化合同审计监管机制。与承包商签署合同以后, 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 督促承包商履行合同, 监督生产过程, 保证产品达到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审计维修费用使用情况等, 尤其是要把后勤装备维修的质量监督放在整个监督工作的中心位置。其三, 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参与后勤装备维修的装备生产单位来说,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激励:一是在物质激励方面, 对于在后勤装备维修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企业, 可以延长合同期限、扩大合作层面、给予更为宽松的参与环境。二是在非物质激励层面, 可以给予“军民融合式后勤装备维修先进单位”的称号, 并在年度的装备工作总结会上进行通报表彰。还可以通过媒体等各种传媒进行宣传报道, 提高企业在军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其四, 建立评价机制。民用技术能否为后勤装备维修服务, 需要对其向军用转移的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包括建立独立于需求方 (军方、科工委等) 和技术提供方 (技术拥有单位等) 之外的第三方评估系统, 建立衡量军民融合经济技术可行性、军事应用价值、转移风险等方面的评价准则及指标体系, 健全和规范评价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于川信.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2]阮汝祥.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9.

军民融合式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

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因此,“军民融合”之路也就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工企业落实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任务。在“十二五”发展中如何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工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落实。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

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军。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 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五项基本要求”,即:着力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着力完善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着力健全有机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即: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工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加强。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结合取得了显著进展,军工行业完成了由比较单一的军品结构向军民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民用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 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军工企业贯彻国家“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政策,按照国家和行业对军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各自军工技术特色为主的多层次业务框架。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2/3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10多万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50余大类,约1万种民用产品。这其中,年销售过亿元的民用产品近200种,过10亿元的近20种。2008年1-6月份,军工企业民品产值同比增长30%,占全部产值的比例达到74%,创下历史纪录。

尽管如此,国防科技工业要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军民融合”发展目标,把国防科研生产植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2 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至今还程度不同存在军民结合产业支撑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机制运行不畅,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不适应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领域中军民技术双向流动机制不健全;军工企业在军转民发展过程中,基本维持的是一个军民分离的工业模式,军工企业内部,军民品只在制造层面利用军工制造技术实现工序间 融合,而在科技研发层面还是分离的。由于军民技术缺乏双向流动机制,即使在企业内部,军民品科技资源、科技成果,也无法实现全面共享。

军用技术标准与国家技术标准不通用,非军工企业技术进入军工企业与军工技术融合存在程度不同的障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非军工企业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也制约了军工企业利用民用高新技术开展科技创新。

二是在军品科研生产及订购中军工企业与非军工企业之间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二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和制约。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惯性,又缺乏市场推动机制,部分军工企业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程度不同仍存在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意识和优势地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这对军工企业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带来青蛙效应,危害显而易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也在影响着军民技术融合,随着军、民产品界限的日益模糊,一些军工企业正在从事的工作,非军工企业也在同时进行,这无疑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2.3 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将陆续推出与之相衔接的政策,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如立足国家工业基础,扩大协作配套范围,通过动态调整优化,加强科研生产条件建设;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并 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条件;改革现行军品税收政策,按照公平、高效的原则,对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向传统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发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表达了国家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改革浪潮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的冲击。国家面向社 会建立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打破了军工企业自我封闭、一股独大的局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形成和积累的科研和生产及技术优势,将如滚滚洪流冲开传统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堤坝,涌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机制下的竞争和冲击,在转制改革、军民融合发展中步伐较慢的军工企业将面临重大打击,有的甚至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在战略转型中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军工企业多年来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远离市场,有一段时间曾出现“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尴尬局面。随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的深入发展,军工企业的经营在不断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将获得来自多方面的市场机遇,多年来集聚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将得到释放和发挥。在带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的推动与非军工企业将建立起 技术联盟、产业联盟,促进军工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获得质的提升,完成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的蜕变,进而实现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核心能力建设

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从企业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在企业“十二五”经营改革和发展中坚持“四个融入”,即: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融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中;将企业非战争军事装备发展融入军队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融入企业科研生产能力建设中;将企业优势技术和产业发展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建设中。

明确政策指引,落实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分工布局。坚持科学统筹军民用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加速推进科研生产的信息化。在推进军、民用产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军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民用科研设施服务与国防建设的作用,加快推进能力的兼容和兼顾;提高通用制造能力的柔性化水平,既满足民用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军品通用制造的需要,努力建设军民共用且适应军民两业发展的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能力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2 加强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军工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统筹军民用科技资源,完善企业内部科研、技术领域的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内部职能之间和组织间的协调界面,理顺军民品研发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企业军民结合产业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研发能力、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技术同源的民用产品,推动军、民用产业相关技术的双向转移,建立技术发展相互借鉴、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军民两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3.3 加强“小核心、大协作”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提升企业军品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为目标,从产业发展、产品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认真梳理、准确定位,抓住核心技术,重点投入,形成军民结合的柔性专业化生产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把军品的通用生产制造能力寓于民用产业发展当中,退出无竞争优势、无发展前景、长期亏损的产品和领域,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改制或通过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引入社会资源,深化战略合作,实现通用生产制造能力的军民一体化,促进企业产品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军民两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做到“五个坚持”,解决“两个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骨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四是必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调动发挥军地各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包括军队、企业、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在内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必须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解决思想观念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实中,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势和本位主义观念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视野不开阔,行业壁垒,不善于利用组织和吸纳社会资源开展经营。解决利益关系上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可能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产生某些利益摩擦。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军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将失去垄断地位。诚然,经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即使在企业内 部进行军民技术交流和转移,也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因而,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协调问题化解矛盾的常效机制,才能将军民融合式发展引向深入。4.2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精心制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企业改制、整合重组、合资合作以及军民品科研生产等诸多因素。必须树立体系建设的观念,加强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努力构建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模式。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融入企业“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做到与企业“十二五”规划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军民融合式 篇6

关键词:军民融合;国外经验; 借鉴

一、国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经验

(一)厘清干系,拟定推动军民一体化专门机构

谈及美国采用的“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建立军民一体化的主要举措是建立机构。例如,美国通过建立军工行业协会,不仅能够帮助军民之间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同时还能够保护了各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并进一步影响政府的相关决策。美国政府注重立足于当前的现有体制来建立机构,这既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的有处可循,也有助于军地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为快速推进美国军民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尺度放宽,下降民用技术转移门坎

为了充分发挥民用技术的优势,让先进的民用技术更好地为军队服务,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军用装备的采办中,提倡采用民用技术的标准。对一些装备采办过程中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发生冲突的案例,欧盟明确规定在不影响军事需求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民用标准。这一做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了民用先进技术向军用转移的门槛,大大降低了这方面的国防开支。例如英国废止了大量军用标准,鼓励承包商大力发展民用标准,只有在确实没用民用标准可用或民用标准不能满足军事需求时,才能够采用军用标准,并且必须报上级审批。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欧盟放开标准的做法是在确保保密及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妥协,民用设施并不一定是质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广泛采用民用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条件降低成本。正如德国装备部门达成的普遍共识,即在武器装备研制工作中尽可能采用现有的民用部件和元件,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采用新研制的部件。

(三)鼓励竞争,营造国防范畴竞争环境

欧盟一向认为竞争是促进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条件,这一认识在欧盟军民融合式的发展中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法国将国防战略从“国家自治”转变为建立于强大欧洲国防能力的“战略自治”,其核心是提出除核武器以外要在欧洲范围开展充分竞争,以便购买最有价值的产品。欧盟及其成员国普遍认为开放与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保持国防工业持续的、富有竞争力的基础。在这种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欧盟军工企业不得不为了在成熟壮大与被淘汰之间做出选择。充分的竞争淘汰和整合了大量军工企业,1990年至20世纪末,英国的国防工业部门裁减了20万人左右,约占其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军工企业数量的不断减少,规模却不断增大,如英国经过合并重组,全国仅剩下一家战斗机生产公司、一家喷气发动机生产公司和一家核潜艇生产企业。另一方面,欧盟主要国家在对待中小企业方面也达成了共识,认为中小企业是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比方法国成立的与中小企业接洽机制,实时向中小企业传递军品发展计划,并为其保留一定比例的份额。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能够参与军品仍无且在商业利润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经由过程中小企业的竞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也使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能够在一种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和共存。

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影响

(一)转变观念,军民经济才能相互促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冷战结束阶段,世界主要国家大都经历了一段“先军后民、军民分立”的发展过程。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为了保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各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工业,其所有资源和精力都集中到了国防工业领域,都推进“先军后民”的科技政策和军民不相兼容的采购制度,逐渐形成了民用和军工几乎完全独立地情况。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各国军费所占GDP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民用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生产制造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各国依然认为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的关键,绝不能松懈,在不断的探索下,逐渐走出了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力图把装备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协调起来,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以俄罗斯为例,从1992年到1999年,俄罗斯经济连续7年严重衰退,经济危机迫使俄国的许多实验和研究就此结束,与此同时军用技术的科研人员大量流失,而缺乏发展的民用科技无法支撑起轻工业的发展,从而国民生活水平较低。2000年以后,俄罗斯开始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提高国防工业改革效率,加大了军转民力度,其国防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2007年国防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在15%以上,而由此带动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二)注重交流,军民科技才能更好结合

冷战期间,西方很多高新技术,都实行先军后民政策,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接轨转化往往需要较长过程,并且其结合程度也相对较低。而在国防采购方面,军民不相容的采购制度使得国防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军民融合式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立在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壁垒,从制度上解决了军民科技相结合的难题。例如,法国1994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就详细阐述了了冷战后法国的国防和国防科技政策,其核心是大力支持军工企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重视将民用技术应用到武器装备中。军民技术的不断结合,不仅使得大量军工企业能够直接用于民用,提高民用技术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为民用企业带来市场和利益,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国家生产制造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将民用技术入军工企业,大大降低了国防采购成本,伴随着民用技术带来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了国防经济的活力,国防经济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国外军民融合式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制度设计是成长条件,法治思维为军民融合式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研究美国与欧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径我们可以发现,制度设计一直作为一项打基础的工作被谋划在前。美国与欧盟或是建立新机构,或是整合现有机构,通过顶层设计理清了军用经济发展与民用经济发展之间的各类关系,为本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铺设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伴随着军民融合式成长的持续推动,在轨制设计的大框架下,不断通过出台法律和规定的方式对制度进一步进行修订与细化,以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军民融合式发展。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军民融合的发展,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现实发展要求,尤其是在武器装备采购领域,至今尚无一部专门规范军地双方关系,军地同意遵守的基本法律,目前设计军地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处理规章散见于不同法律,既缺少系统性又缺乏可践行性。这一现状导致军地双方利益难以收到法律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民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

(二)创新驱动是成长动力,民用技术为军民融合式成长屡立奇功

强调创新,是国外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又一条珍贵经验。这与我国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在对创新的理解上,至少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制度创新,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制度,不断优化军民融合式成长路径。二是技术创新,通过军用或民用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军民融合式成长增添动力,推进成长不断向前。三是融合创新,尝试采用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融合的方式,运用创新思维激发现是否有技术具有融合价值,以降低科研成本。在对创新成果给予充分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各类创新资源充分涌流,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向创新技术倾斜,设立专项创新基金等,要在军民两地营造出一股创新之风,将军民融合发展打上创新的烙印。

(三)公平竞争是成长活力,融入市场为军民融合式成长带来朝气

通过分析美国与欧洲的军民融合式成长道路不难发现,如何兼顾好国防产品的安全保密与下降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西方社会试图处理的问题。最终其选择的是将军工发展有限地融入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保证核心技术保密的前提下,一方面为军工市场创造公允公道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降低大部分军用产品的规范标准,降低民用工业对生产军用产品的准入门槛,鼓励中小型企业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将军民融合式发展融入市场,为整个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活力。借鉴西方国家的主要做法,一是落实有关竞争的规定,进一步落实有关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的制度,加大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竞争采购力度。二是完善军品价格管理制度,根据装备竞争类别,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按商品竞争度进行区分,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三是强化企业监管措施,规范民营企业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和奖惩办法,严格审核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生产能力,对企业承担能力进行评估,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杨娟 .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2011.

[2] 黄继锋 , 宋纯武 , 宋纯利等 .发达国家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经验与启示[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3]吴翔飞.美国军民融合法律机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金一南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一)、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二).

[5] 胡磊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 " 民技军用 " 及对我们的启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

军民融合式 篇7

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基本要求

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追求时间空间效益最大化等特点。因此, 开展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 要求在训练组织上实现军地一体、在训练要素上实现综合集成、在训练资源上实现科学统筹、在训练实施上实现整体联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训练组织军地一体。训练组织军地一体, 要求对现行军地应急物流保障组织进行优化整合, 建立起以三军应急物流保障力量为主体, 国民经济动员部门、地方应急物流保障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物流组织。按照三军一体、军民融合、横向联结、纵向贯通的要求, 成立各级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制定应急物流政策、制度, 区分应急物流任务, 调控应急物流力量, 组织应急物流训练。

训练要素综合集成。系统整合军地应急物流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保障要素, 要求统一编成应急物流人员, 统一编配应急物流装备设施, 统一实施应急物流业务建设与管理, 统一规范应急物流工作流程, 从而使不同职责、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应急物流机构、部门相融合, 实现三军之间、军地之间、各部门之间应急物流活动的有效衔接, 做到与国防现代化建设、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自适应、自协调。

训练资源科学统筹。科学统筹市场、储备、运输和信息资源, 要求充分发挥地方生产、商贸和物流企业作用, 并分类、动态摸清保障区域内市场资源的分布状况与潜力, 实现市场和运输资源的有效掌控;建立国家部分应急物资军队储备机制, 合理确定军地物资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和方式, 实现储备资源的军地联用;依托军队和国家信息基础平台, 及时准确地获取保障信息, 实现应急物流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

训练实施整体联动。训练实施的整体联动, 要求在明确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 建立军地应急物流预警协调机制, 及时研判形势、启动预案、处置情况, 实现应急物流的指挥筹划、力量使用、资源配置和物资保障各要素、各环节的一体化运作。

实施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基本思路

组织实施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 既是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必然要求, 又是科学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现实需要。因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索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内容科目、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等, 真正实现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总体说, 实施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建立联合训练组织。国防动员系统是联系军地双方的桥梁和纽带, 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领导机构可由国防动员部门和军队后勤部门牵头构建。联合训练领导小组负责人由国防动员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担任, 研究确定年度联合训练课题, 解决训练教材的编写、训练装备的补充以及协同单位的指派等。联合训练办公室由国防动员部门、地方物流与采购机构和生产企业派员组成, 负责制定训练实施计划、组织相关力量的协同训练等。

建立联合训练制度。制度是理顺联合训练关系、建立联合训练机制、实施联合训练保障、规范联合训练秩序的依据, 是组织实施联合训练的行为准则。要结合实际, 逐步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组织、联合训练计划、联合训练协调、联合训练实施、联合训练保障、联合训练考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确保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有章可循。

优化联合训练内容。联合训练内容, 应紧紧围绕多样化任务应急物资保障需求, 坚持训用一致、任务牵引的原则,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科学设置。突出军地应急物流分队混合编组等保障基础知识培训, 掌握应急保障分队任务受领、行军编组、自身防卫等方法要领;突出电磁频谱、地理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 掌握应急物流的网上作业流程, 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电磁干扰、电磁遮挡等基本手段的运用;突出物资应急收发管运作业训练, 优化作业流程, 实现有机对接。

掌握联合训练方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要按照实案化研究、实战化训练、实质性准备要求, 广泛利用军地资源, 不断改进和拓宽联合训练的方法路子。一是依托我军专业训练与综合训练基地和地方的民兵军事训练基地, 实行基地化训练。二是军队物资保障部门和地方商贸、物流、生产企业互为依托, 实行物资储备、物资保障技术、装备操作、战时应急动员、战时伪装防卫等挂钩式训练。三是在抗震救灾、处突维稳、重大安保、国际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 组织开展指挥机构开设、保障力量编组、保障资源分析、保障方式选择等实战化训练。

开展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对策措施

加强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 是一项标准要求高、政策功能强、协调难度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在深化理论研究、制定配套预案、夯实建设基础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我们认为, 开展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联合训练的对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点:

ANALYSIS分析

加强理论研究。根据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保障方案, 结合保障地域和保障资源实际, 深入研究应急物流组织指挥、需求分析、资源建设、运行机制、企业响应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形成配套、科学、实用的应急物流保障应用理论。还要加强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建设理论研究, 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 将中央的、地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有效的配送网络。为实施应急物流保障提供理论支撑。

科学编制预案。根据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预案, 拟制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援助等应急物流预案和配套计划, 明确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指挥、力量编成、需求预测、资源分析、方式选择、物流配送、后续服务等要素, 为开展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训练提供依据。

加强基础建设。为遂行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活动的职能部门, 配置必需的办公设施设备, 划拨专项保障经费, 建立专门档案资料。应急物流业务人员应经过院校培养或短期培训, 具备相应的组织实施应急物流保障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拓展军队物资采购网功能, 创造条件与地方政府经济动员办公室、政府采购中心、大型商贸和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联通, 注重物流信息化的研究和GIS、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实现军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军民融合式 篇8

关键词:军队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军民融合

一、深度融合是核心

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是军队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强调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深度融合的核心地位, 就是在遵循军队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做到观念、规划、管理、机制和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多领域的融合。

(一) 观念上的融合。当前, 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我们要把军民融合的巨大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培养军队政治工作人才, 就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更新观念推进军队政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观念上要坚决摒弃落后的思维定式, 打破军民人才培养分立壁垒, 树立全军“一盘棋”的思想, 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推进军队政治干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决摒弃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和“小而全”的传统培养模式, 树立军地双方主动融合, 取长补短的发展意识。三是要克服军队人才培养“不计成本”的传统做法, 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 能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培育的通用型专业就决不自己铺摊子, 运用开放型思维, 通过军民互利共赢的方式, 努力实现军队政治干部培养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

(二) 规划上的融合。所谓规划上的融合, 一是要求在全军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 把军队政治工作干部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人才资源的开发体系之中进行整体谋划和协调发展。二是军队政治干部的宏观规划, 要从多维视角对军事人才进行设计、分析, 建立军民融合培养的目标、标准、人员数量、培训时间以及培养课程设置在内的统一构架。三是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研究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 重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和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 体制上的融合。军队政治干部培养在体制上的融合, 其实质就是按照《2020年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 最大限度地走军队军事人才社会化培养的道路, 把政治工作的通用基础教育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一是要建立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领导办公室或相应的组织机构, 实现军地双方机关、院校和相关单位在融合式培养中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二是要完善军地双方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 加快推进军队教育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 使军地双方“互补式”或“嫁接式”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三是建立完善军地人才融合培养社会化保障体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调动地方各类资源参与部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需要以市场为杠杆, 以利益为手段加快社会化保障体制的建设。四是要落实军地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体制, 军队和社会国民教育相关机构, 应当联合成立以军队为主导, 地方配合的教育质量监督机构, 完善监督细则, 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 制度上的融合。军队政治干部融合式培养作为军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涉及到军队和地方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团体。我们要使融合培养健康、有序地不断发展, 不仅需要军地教育单位相互支持配合, 而且更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要不断修订完善《国防法》、《教育法》、《兵役法》和其它相关法规制度, 进一步明确军地双方在军事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进一步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培养中地方院校、党委政府和军队政治部门实践要求和具体任务。二是要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军地双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和公司企业积极参与军队人才培养这项工作。

二、资源共享是关键

军地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 主要是指按照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调用满足军队政治干部培养的教育资源需求, 实现军地双方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和全面共享, 切实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 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驻地学校或全国名牌大学共享信息资源, 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一) 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指人才培养的硬件设施和重要物质基础的共享, 主要包括军队和地方院校图书馆、教室、教材以及各种培训场地等。根据现有条件, 军队没有更大的财力和更多的物质基础来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的所有教学资源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立足自身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驻地院校、政府机关、党校和其它教学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军队政治干部培养质量与效益。

(二) 人力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指军地院校、部队和地方政府相关人才培训单位的教学人员、教管人员和保障人员等在军民融合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 进行双向交流与合理配置。一方面直接聘请地方优秀师资力量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部队授课、作报告。另一方面, 可以采取外军成熟的做法, 允许军队干部或学员到地方院校选修相关课程, 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和学业证书。同时, 还可以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 对军队政治工作通用性强的能力素质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三) 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和其它物质资源一样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型资源。军事教育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支撑军事教充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信息总和, 它是军队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资源, 主要包括电子书刊、科研动态、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等信息资料。当前,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和保密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军地之间信息互通的壁垒还没有拆除, 其共享的范围还比较窄, 共享的信息还比较少, 共享的方式还不够多, 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及政治干部培养的需求。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共享方便、传递快捷、存储量大等特点, 军地双方应当加快信息共享建设步伐, 在符合军队信息保密规定的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一是地方知名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信息资源库应尽可能地多向部队开放, 部队官兵可以根据授权, 进入院校资源库获取相关学习研究的信息。二是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 以“慕课 (MOOC) ”形式实现军地远程教学。军地双方在保密规定允许范围内, 建立课件库、素材库、案例库以及网络教学课程供学员从网上获取各种教学信息,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三、统筹兼顾是方法

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是军队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统筹兼顾作为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的根本方法,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里, 重点统筹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 要统筹好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在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既要用支持国防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 又要运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驱动原则来调动地方教育机构参与军队人才培养的积极和主动性, 让更多更优质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军队政治干部培养提供服务。

(二) 要统筹好军用与民用的关系。要不断深化改革军民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法规制度, 将军用知识与民用知识进行科学分类, 将部分基础类课程和相近的专业类课程依托国民教育实施, 使民用教育与军用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三) 要统筹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机制的影响, 我国的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一直执行着相对独立的教育体制, 军地人才培养不相融、不相通、不共享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军方在军民融合中从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 把握标准, 统筹军地共育的质量与效益, 推动我军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9

[2]龚波.中美军队人事管理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3]贾随刚.军队人才建设实践与思考[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7

[4]阮汝祥.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9

军民融合式 篇9

一、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实践

1.1革命战争年代以军为主合建军民通信

革命战争时期, 武装斗争的性质, 决定了通信建设必然是以军队为主。抗日战争时期, 军委三局负责保障党中央、边区政府和中央军委党政军各系统的通信联络任务。在通信建设上, 根据不同的需要, 分别组建了8个无线电网和延安电信局, 延安电信局主要负责建设和管理边区政府部门的通信。从此, 民用通信开始与军事通信系统分离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通信系统。解放战争时期, 军委三局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要求, 建立了中央战略通信、战区通信和地方通信组织, 统一负责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根据地政府的通信保障, 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建立了功勋。

1.2建国初期军民通信在协调中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为保障党中央对全国的领导, 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中央决定党政军通信分系统建设, 分别成立国家邮电部和军委通信部, 国家通信网由一个公用电信网 (即国家电信网) 和两个专用电信网 (即军队和铁路通信网) 组成。在有线电通信建设上, 军队规定, 凡是邮电系统已建架空明线而又有空线位的, 一律租杆挂线不再新立杆路, 只有那些军队需要而邮电部又无既设线路的地方则军队自行建设。根据这一规定, 1950年, 军队通过在邮电部北京至南京、上海、满洲里、广州的长途干线上加挂铁线或自建的方式, 建立起军事长途干线网。为加强对入朝志愿军的指挥, 军委总部和邮电部于1953年4月20日提前架通入朝通信线路, 保障了国内对前线的作战指挥。在无线电台通信网建设上, 规定了总部领导机关和各级无线电台配置的程式和数量, 确定了海、空军根据各自的通信特点, 分别建立专用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50年代中期, 为加强战备, 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 由军队负责建设和管理以军用为主兼顾党政机关的地下指挥所, 与其配套的短波无线电收发信台也随之建设。至此, 军用无线电通信网形成初具规模的独立系统。这样,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艰苦条件下, 依靠军民结合的威力, 迅速建立起各战略方向、各大中城市、各边防哨卡的通信网络, 保障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 对于完成当时的剿匪、卫边任务和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提供了顺畅的通信保障, 作出了重要贡献[1]。

1.3改革开放时期, 军民通信合建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家邮电通信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信息基础产业。在政策指导下, 采取国家投资、地方集资、企业融资等方式, 短时间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线路光缆化、交换程控化、技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交换技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服务质量、业务种类、运营模式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 军地通信的反差越来越大。1991年军委江主席“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指示, 为军事通信指明了方向, 军民通信再度合建。首先是1994年军民合建光缆干线工程正式启动, 在5年多时间里, 全军先后投入建设的兵力多达100余万人次, 用自己的双手构架起贯通大江南北、连接欧亚大陆的光缆干线网。国家光缆干线网的建成, 一举改变了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 沿线部队搭线进入国家通信网, 一步跨入光电时代。其次是开展了军民联合科研攻关, 积极吸收和引用先进的民用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 避免了重复开发和科研。军民通信发展呈现出干线合建、科研合作、设备合维、保障共施、人才合育的良好局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党中央站在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的高度, 提出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抓住国家提升通信领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机遇, 军事通信建设在军民融合中不断提升。地方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给予有力支持, 完成了一批民用通信基础设施附带军事通信设施项目建设。其中依托联通公众网建设军队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继军民合建光缆网后, 又一次军民结合的典型, 探索了“民建民用民管、军用可控可管”发展军事通信的新模式。

二、当前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我国通信产业迅猛发展, 国家和地方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备, 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积蓄了相当数量的军民通用通信技术、通信人才和通信设施, 为军事通信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通信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我军军事通信发展滞后于民用通信, 在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方面, 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 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军民分离的结构, 军民之间缺乏沟通, 致使科研项目重复立项, 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一方面, 管理机制军民分离。尽管我国民用项目和军事项目都有各自的综合计划管理部门, 但部门之间相对独立,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 军用技术的应用转化受到限制, 影响到国防生产潜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军工行业垄断。军工行业厂商对军工产业实行垄断、封闭, 不仅是军民之间分割, 而且在同行业部门之间、集团之间由于利益原因也有很强的隔离倾向。这种垄断和封闭造成大量的国家投入而不计产出, 效率低下, 跟不上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发展, 没有继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 军工企业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2]。在军民融合模式下, 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在规划、建设、维护等多方面应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 形成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整体, 而我国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最大障碍。

2.2缺乏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统筹规划

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是一项战略性和全局性很强的工程, 必须由高层权威机构进行决策, 统一制定发展战略, 依靠各级政府和军队管理部门合力推进。规划是预先设计和行动指南, 关系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全局, 而目前我国已有的军民融合式通信共建项目多为局部性和临时性协调结果, 缺乏长远规划[3]。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组织、协调等制度不健全, 二是军民通信发展的不平衡[4]。

2.3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法规政策有待完善

一方面, 军民融合的政策有待健全。主要有军品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不完善、军民两用技术标准不配套、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不顺畅、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备等。另一方面,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一批有关军民融合的法律、规章、政策性文件等,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律环境不断改善。在军民通信融合领域, 就军事通信规划、建设以及网络运行管理等方面也已出台不少相关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但是, 这些法规多数层次较低, 存在盲点、空白点甚至相互冲突的矛盾, 有些法规内容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法律保障的体系尚未建立。

三、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涉及军队和地方两个体系、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战时和平时多个方面, 是一项战略性和全局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健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军地领导和协调体制机制, 加强战略决策和统筹规划, 构建科学完备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确保融合式发展的顺利推进。

3.1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实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破除现行军民分割、自成体系、封闭运行的体制束缚, 建立国家全方位推进军民通信融合的领导和协调体制。首先应建立国家层面上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加强融合式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 设立统管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专门机构。其次要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军民通信融合的管理体制。统筹在高层, 落实在基层, 地方各级政府的实体机构, 可以统一组织其管辖范围内的军民通信融合工作。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军民融合领导和协调体制, 设立权威的军民高层领导协调机构, 同时加快完善地方各级政府军民融合的实体机构设置, 明确各自职责, 保证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始终处于科学的决策和领导之下。

3.2统筹规划, 搞好顶层设计

推动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 是一项全局性任务, 需要立足现有实际, 着眼长远发展, 统筹兼顾, 整体规划, 将军事通信建设规划融入国家和地方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以实现军民通信的同步建设、整体推进和融合发展。一是军事机关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主动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接轨, 把军队通信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通信基本建设规划体系中去。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发挥好主体作用, 把通信建设融合问题纳入党政领导职责,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组织领导, 尤其要对涉及通信业务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通信管理局、长途传输局和通信运营商提出明确要求, 检查落实情况。三是国防科技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 综合了解部队通信需求和地方通信建设实力, 提出适应军事需求的建议, 增强军民融合的针对性、有效性。

3.3完善政策法规, 将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纳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领域广、部门多、要求高, 应发挥政策的导向调控作用和法规的规范、约束作用, 使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在政策方面, 一是制定适应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投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通信建设, 壮大军民通信发展的参与实体;二是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 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 实现军民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 加快建立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5];三是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和资质认证、保密管理、专家评审、审计验收等制度, 建立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市场化运作的良好秩序。在法规方面, 一是尽快出台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划清军地双方在融合式发展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二是完善和配套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法律体系, 可将近年来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形成的成功经验、做法固化为可执行性的法规制度, 为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推进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中, 还应把握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好融合的度。在融合过程中对军事特色鲜明的核心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以确保军事技术优势, 而不是把军事通信发展全部推向社会。二是要实现安全保密。在将先进民用通信技术融入军队时, 必须把好安全保密关, 制定安全措施, 实施安全管理, 防止军事信息外泄, 确保军事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摘要:军民融合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军民通信融合作为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要打破信息资源的利用界限, 实现军民通信良性互动, 双向共赢。该文回顾了我国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的历程, 指出当前军民通信融合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军民通信融合,发展回顾,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曾昭兴, 曾占平.军民合建军事通信探索[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119-124

[2]王艳, 楚娜.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23) :131-135

[3]王永波, 宋康, 李广海.推进军民融合式通信建设三策[J].通信指挥学院学报, 2011, (3) :38

[4]李庆俊.军民融合科学发展把军队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数字国防, 2010, (2) :3-4

军民融合式 篇10

一、油料装备技术创新面临的形势

现代战争随着各种大量高技术装备投入战场, 战争的样式, 作战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战斗的进程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战时后勤保障特别是油料保障强度和密度都大大增加, 保障的战场环境日趋恶劣, 保障任务更艰巨, 保障要求更高。作为贯穿战略、战役、战斗全程的后勤油料保障体系, 成为战时敌对双方重点打击和阻断的目标, 使得油料保障量大面广、时间短、难度大。为了适应现代战争条件下对油料保障的特殊要求, 油料装备技术创新面临以下形势:

1.为适应数字化战场的需要, 应加大油料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 重视无人装备在油料装备领域的应用, 减少高危环境对人员安全的威胁, 降低人工操作需求, 优化资源管理, 使油料装备融入数字化战场, 具备横向协同性和纵向兼容性、适应陆海空天电—体作战的多维保障, 提高油料装备的保障效能, 实现联勤装备系统网络化, 以满足未来网络中心战的油料保障需求。

2.由于油料保障任务的类型越来越复杂, 保障量越来越大, 所需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 如何使油料装备在性能上, 达到机动、高效、适应、可靠的统一, 在品种上, 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在运用上, 实现单元模块化、集装组合化、功能多样化, 以减少品种和数量, 提高性能和质量, 降低油料装备的生产和使用维护成本, 将成为油料装备技术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3.现代战争的高机动性, 要求进一步加强油料装备的机动能力建设, 以适应未来战场快速灵敏的油料保障需要, 对新式高机动油料装备的技术进行研究, 以提高油料装备的机动性, 顺利完成在复杂、恶劣条件下为战术前沿地域的作战部队及在抢滩登岛作战时为登岛部队实施油料保障任务, 是油料装备技术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4.信息化武器系统远程侦察、监视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 使战场油料装备越来越透明和难生存, 因此, 大力发展油料装备的新材料、隐身、伪装等生存防护技术已迫在眉睫。

二、油料装备创新中军民技术融合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民融合式油料装备技术创新新体制, 努力搭建军民结合的互动平台, 整合军地资源, 实现油料装备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虽然在油料装备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和发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 但在油料装备创新中军民技术融合仍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

1.部分与武器装备联系紧密的油料装备核心技术的密级较高, 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2.军民互动的产品研发体系和产业格局尚未建立, 产业化前期开发与后期产业化规模投入缺乏有效的衔接。

3.军品与民品的一些接口和技术标准不统一, 通用性和互换性较差。

4.体制上条块分割, 隶属关系上军地有别, 传统观念、计划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仍然发挥作用, 使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程度不高, 军工领域的大量高新技术转化为民用和实现产业化的步伐缓慢, 军地产学研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 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制度性障碍制约着军地两用技术的创新。

三、军民技术融合措施及对策

1.充分发挥军品的科技和装备资源优势, 优先发展优势技术和优势产业。鼓励开发经济和社会效益好, 技术和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 对军队油料保障和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和产业, 民品应充分利用军品产业化前期研制取得的成果和关键技术, 形成规模, 获取效益。充分利用民品的特殊优势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 扩大与国外的交往, 促进军队油料装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军民技术融合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扩大我们的产品出口创汇, 但需对参与合作的相关地方人员进行严格的政审和保密教育。

2.加强军民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力量的集成, 建设军民两用型科技产业园区,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资源共享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军民协同的技术创新体制和管理模式, 有计划地推进军地科技平台互为补充、相互结合, 形成以军地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 依托高校、研究所和高技术企业建立新型科技创新平台, 使军地双方科技创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产生资源协同效应, 形成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 完善军民融合技术开发体系, 完善军民中介服务体系, 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产权交易。完善军民融合技术信息交流体系, 拓展军民融合的技术来源和应用空间,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军民融合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为军民技术融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这样既可利用先进的军工科技成果向地方经济辐射, 也可利用先进的民用科技成果促进军工科技进步。

军民融合式 篇11

读者经常会在报纸和期刊上看到“军民结合”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bination)、“寓军于民”(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军民融合” (military and civilian fusion)、“军民一体化”(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等术语,这些术语词义相近,很容易混淆,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参考了相关文献,对每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旨在明晰这四个术语的区别与联系。

一 对“军”和“民”的理解

《辞源》中对“军”与“民”的含义有确切解释。军,本义指军队,后引申为军队的编制单位、指挥军队、驻扎等[1]。民,本指人,《汉书·食货志》上:“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此指士工商,别于农之称[2],“民”与军相对,指人民、非军人,非军事的。

按照《国防经济大辞典》中相关解释并从更为全面的角度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中的“军”有更广义的内涵,是指与军队有关的事物,主要包括军品、军工、军事,有时也指国防建设;而“民”是指与百姓有关的事物,主要是指民品、民用科技工业、民口企事业单位,有时也指国民经济[3]。

二 四个术语的内涵

1.“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

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经济大辞典》具体有如下解释:

“军民结合”是指国防经济的基本功能(军事功能)与派生功能(经济功能)的有机结合,使之有助于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成为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寓军于民”是关于将国防实力寓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的理论和战略方针[4]。

上述两个术语在文章和文献中经常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形式出现。

现代武器装备技术复杂,成本高昂,长期过高的国防建设投入,国家难以承受,但为了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又必须进行国防建设。面对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只有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才能降低军备成本,并在加强国防建设的同时,发挥国防建设的“溢出效应”,促进乃至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核心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中观层面或称部门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包括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及军队与地方的结合等,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主要是指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品“两条腿”走路方针、能军能民,以及充分利用民品资源和民口力量,避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微观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主要指企业等微观主体层面,对军工单位而言,是指除少数单位外,大部分军工单位能同时开发生产军品、民品,并坚持面向全社会开展军品科研生产大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

2.“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

(1) 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的解释:国外有的解释把国防科技工业的民用部分和军用部分结合起来,以便能在一个共同的设施上开展民用和军用科研生产工作;也有的观点称“军民融合”是指将国防采办扩大到利用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的做法。国内一些学者提出“军民融合”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军民两大科技创新基础互通、互补、互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为国防建设服务,也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是指拉动民营资本在国家可控的条件下参与国防建设。

实现“军民融合”,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过去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高新技术完全禁锢在军事领域的做法,在军用技术开发之初就同时考虑它的民用前景,以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商品,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国防科技开发部门也没有必要什么都从头做起,另起炉灶,而应注重采购市场上可买到的高新技术及其“货架产品”,用于发展新式军事装备系统。

(2)军民一体化

关于“军民一体化”比较权威和规范的定义,最早见于1994年9月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的《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估》研究报告,其定义为:“军民一体化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国防工业基础和民用工业基础逐步兼容,采用共同的技术、工艺、劳力、设备、材料和设施,满足国防和民用两种需要。具体来说,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的溢入(spin-in);三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5]。

三 四个术语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强调并追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

(2)都是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取向,决定着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走向和管理模式。

(3)是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军民两种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的递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4)对于这四个术语所表达的具体模式的选择上,虽然受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现状以及法规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在发展趋势上都是追求军民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2.区别

(1)所站的角度不同

“军民结合”主要是站在基本不改变军民分割的运行体系的角度,强调军用与民用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可以实现结合。这种认识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经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资金技术资源稀缺,军用与民用技术相对独立发展的状况。

在产业部门和军工单位层次上,强调重点发展军工民用产业,在国家全局的角度上,具有军事效用和经济价值的各有关方面进行军民的结合。

“寓军于民”主要是站在建设强大的经济和国防两大战略任务的角度,为实现两头兼顾、协调发展,强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技术、人员等要寓于国民经济和民用产业之中。但由于部分武器装备(如核潜艇、战略导弹)和武器装备的不同层次(如总装测试)具有资产专用性较高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都能寓军于民[6]。

“军民融合”主要是站在科技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上军民两用性较强的认识角度,强调军用与民用之间相同点是主要的,军事需求和用途的特殊性是有限的,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更加中性和普适,在发展规律上也更加一致,因此军用与民用应在技术发展上更加融合,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军民一体化”主要是站在彻底改变军民分割的运行模式的角度,从经济以及产业发展上强调国家要建立统一的工业基础,要求工业建设中在技术、工艺、劳力、设备、材料和设施能够满足国防和民用两种需要,兼顾军需和民用两个市场。

(2)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的推进进程与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现状、法规制度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综合、由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在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以及资源和体制存在瓶颈制约的条件下,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发展更多地采用“军民结合”的方式,既相互补充和支撑,又相对独立,在一定意义上还是一种简单和粗犷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将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能够协调发展,通过“寓军于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实现部分资源共享,使相关资源平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战时也能够迅速转化为国防能力。

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水平跃升时,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界限更加模糊,军用和民用科技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科技基础的建立有了坚实的经济和技术保障,才有条件推行“军民融合”。随着经济技术基础的强大特别是工业基础的壮大,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基础更加兼容和融合,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具备了实现互动、互通、互补的协调发展,则进入了“军民一体化”阶段。

四 结 语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取向和工作方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的相同点都是追求军民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但是这三组概念的不同点是所站的角度不同,需在一定的条件下推行,是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及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综合、由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致谢:感谢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李连宏先生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参 考 文 献

[1]辞源(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陈德第,李轴,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4]曹景建,姜大立,邹春荣. “军民融合”及其相近概念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3):94-96.

[5]游光荣.坚持军民一体化,建设和完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J]. 中国软科学,2006(7):68-79.

军民融合式 篇12

一、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 世界各国在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上也越来越重视使用“综合集成”的方法, 强调 “横向技术一体化”, 重视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 将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武器系统与作战力量、保障力量无缝隙地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种发展背景下, 武器装备性能日趋复杂化, 制造链条延长, 涉及环节增多,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成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武器装备领域的军民融合是降低武器装备系统复杂性的有效办法, 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最好方法。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推进军民融合, 可以迅速调动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和资源, 充分发挥各模块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能力, 实现武器装备的并行研制, 缩短研制时间, 有效满足军事需求。

2.武器装备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强

军事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武器装备需求的多样性, 进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武器装备体系。即使是同一性质的武器装备, 由于作战样式、作战时间和作战地点的不确定性, 同样呈现出个性化的需求特点。如果沿用传统的做法, 靠大批量生产同一种武器装备,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 可以通过借鉴民营企业网络化模块组织模式, 及时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武器装备需求。

3.武器装备对地方保障力量的依赖越来越大

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大, 装备的维修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维修技术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装备保障的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的经济、科技和人力资源, 走军民结合的装备保障路子, 是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客观要求。一方面, 武器装备系统的通用部分和通用装备的保障, 完全可以由社会中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另一方面, 武器装备技术的复杂性, 也迫切需要地方保障力量的支持和配合。

4.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越来越高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 武器装备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 武器装备的研制成本也越来越高。高性能、高指标、高标准必然带来高风险、高难度和高投入。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 由于技术含量过高, 现实水平难以达到, 这会导致高昂的研制成本。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 可以实现武器装备的批量定制生产, 有利于降低研制成本, 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效费比。同时, 还有利于简化了操作使用和后勤保障程序, 缩短了维护和修复的时间, 从而大大降低了武器装备的维护成本。

5.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现代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 即物质磨损速度和精神磨损速度。新式武器装备大多精致耐用, 其物质磨损比较缓慢。然而,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国争先恐后地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导致武器装备的精神磨损大大加快。创新性技术的不断采用使国防产品迅速淘汰, 甚至以崭新的实物形态进入退役阶段, 造成凝结在国防产品上的技术开发成本被浪费掉。由此, 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也随之大大缩短。例如, 按照传统的舰船建造程序, 武器系统往往先于舰体设计, 而且建成后很难改装。由于舰船的研制周期通常达到十年左右, 而舰上武器系统特别是电子武器系统的更新周期不到十年。这就意味着, 如果按传统的建造方法, 一艘新舰刚服役, 舰上的武器系统就已经落后了。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 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 延长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例如, 可以将武器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 即将拥有同一功能、与系统相关的部件做成一个个标准功能模块, 这样武器系统就无需先于舰体设计, 可以同步建造、同步安装, 而且可以随时更换, 始终保持性能的先进性。

二、构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政策措施

1.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所有制结构, 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开展奠定合理的主体结构

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所有制结构, 是一种 “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是构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主体结构的基础。长期以来, 中国构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实行的是单一的国有制, 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 需要突破两道界限。一方面, 要突破军工系统的界限, 将符合条件的生产民品的国有企业纳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另一方面, 要突破所有制的界限, 将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制企业纳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目前, 中国军工体制的封闭性、垄断性较强, 对社会上的科技力量、对竞争和协作有强烈的排斥倾向, 使民营企业“报国无门”, 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严重分离。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建立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的机制, 让民企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军品招标, 逐步建立起以军工总承包商为核心, 以非军方供应商为外围的科研生产组织结构。

2.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法律保障

政策法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国家用以调控和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根据上文分析, 中国当前关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法律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因此, 应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 扶持鼓励民用企业特别是民用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防建设, 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对国家科技资源的吸纳、整合、优化和利用能力, 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体系。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尽快废止《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限制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和生产的有关条款, 制定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和生产的有关法律规定, 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科技工业的项目招标制度。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背景下, 通过实行项目招标制度, 一方面, 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 以及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 达到降低国防采办经费, 优化国防工业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 可以克服民营企业在层层转包后才能得到项目的现象, 使得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拿到整机、系统工程等大任务。三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保密措施修订。加强军方对承制方的控制能力, 在适当的时机将工作量分批次输出, 限制和降低秘密等级, 把生产启动前的安全保密工作做实, 避免管理中的漏洞, 确保装备技术的保密性。

3.多管齐下, 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关融资支持

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 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第一, 要实施相关财税政策。鼓励私营企业增加对具有军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开发军民两用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加大私营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给予必要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的外汇和融资支持力度, 提供对外投资便利和优质服务。在享受国家减免增值税和流转税等的优惠上, 要改变目前按照企业性质的做法, 采取按照生产的最终产品来计算税收, 凡是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业都可以按照产品的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二, 要实施相关金融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第三, 设立装备科研配套资金。对一些高科技和前瞻性的具有国防应用前景的项目可以申请该基金, 解决一些民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来源可以来自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或者通过行业协会自筹的资金。国防科工委和有关主管部门以专家组的形式对申请该基金的民营企业进行评审、考核和发放, 并明确基金的最终使用方向。在生产装备的技术设备改进上, 国防科工委和有关主管部门也应对进入装备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给予部分的专项技改费上的融资支持。

4.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为信息的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 各大军工集团分别建立了集团专属的信息网络, 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隔离, 给信息传递和沟通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民营企业而言, 更是无法连入相关的军工企业网络, 信息沟通的“瓶颈”成为民营企业加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障碍。因此, 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 应大力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充分发挥政府、军方、企业和中介机构等的合力, 努力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传递。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政府和军队授权的专业机构进行信息发布和情况交流, 如由政府委托中国和平利用军事技术协会及有关机构开辟信息交流场所和技术市场等;二是对取得政府许可和军队认定的企业或单位发布武器装备技术发展指南、武器装备需求信息和项目招投标信息等;三是由军队订货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和总体科研院所组织武器装备订货、产品配套和技术合作交流等活动;四是由政府许可组织起来的产学研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合作组织, 通过任务渠道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等。

参考文献

上一篇: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下一篇: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