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对策

2024-09-24

破坏对策(精选12篇)

破坏对策 篇1

1 森林破坏的现状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现存生物量最大, 达到100~400吨/公顷。据统计每年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占地球上固定能量的68%左右。森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形态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长, 食物网复杂, 尤其是热带雨林, 既有许多食草消费者, 又有多级肉食消费者, 在枯枝落叶层还有少量小动物和微生物群。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面积大, 系统相对稳定, 同化力强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动植物产品, 并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开采、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 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森林的过度砍伐, 加剧了水土流失, 土质的沙化现象严重, 促使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根据国家有关数据统计, 仅在2007年上半年全国就累计发生的森林破坏案件20.95万起, 其中以违法运输林木的案件占到60%;总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 查处率为99.02%。与2006年同期相比, 2007年上半年森林破坏案件总数增加了3.4%, 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 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 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 乱砍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07年上半年, 因森林破坏案件造成林木损失高达21.7万立方米, 其中48.7%是因为乱砍滥伐所造成的。另外随着近年来的极端气候频繁出现, 加上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它不仅直接减少了森林面积, 更严重时还会使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导致森林生物量持续下降, 由此可见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也相当严重。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并且进行有效地保护, 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

制定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需要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 并且向林区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森林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森林资源的保护知识, 从根本上杜绝乱砍滥伐的案件发生。以下就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2.1 建立系统的森林资源监测以及保护制度

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 普及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并且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深入乡镇、村组以及山区等偏远地区, 向进行当地农民进行环境保护和绿化的教育工作。充实基层森林资源管理以及保护队伍, 保证经费等基础物质支撑及时到位, 并且赋予当地行政机构一定的行政执法权, 以便及时有效的防范森林资源受到人为破坏。然后再根据国家颁布的一些森林资源监测制度和技术规范, 在林区设置不同的实地监测点, 因地制宜建立一套系统的森林资源统监测体系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的内容一定要突出重点, 明确任务划分以及相关责任制, 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形成高效的监测以及保护机制, 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森林资源监测以及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执行有针对性的监测保护工作

各地市在围绕国家颁布的《森林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 应该执行有针对性的森林资源监测制度和保护工作, 并且需要将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任务细化到各辖区内的日常工作当中, 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 能够对辖区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状况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调查, 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乱砍滥伐以及森林火灾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 这就要求对于森林资源监测点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在进行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时, 要对以往发生过的问题以及森林火线高发地段进行重点监测和保护, 确保监测点的密度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如果一些工矿企业或者建立在林区周边, 则需要针对性的加强对工矿区周围的环境监测, 并且建立监测档案, 从而防止工矿企业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及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另外在进行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时, 指派专门的执法人员对采伐地点、木材市场、木材经营以及加工等地区进行监管, 整顿合法木材的流通秩序, 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严格林区的用火制度。

2.3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各地市开展森林资源监测以及保护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工作人员组织编制森林资源病虫害监测报告, 除了要将报告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外, 还必须要及时的将监测结果对外公布, 尤其是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森林资源病虫害监测报告必须保证能够及时公布。这样一来对存在问题的地区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去调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仅针对的是木材资源, 且需要加强生活在森林当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尤其需要加强对珍贵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从而能够有效的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固的发展。

2.4 加强法律介入的力度

各地市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结合所属范围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行摸底调查, 充分了解各地森林生态系实际状况, 并且深入到森林破坏案件多发和渎职犯罪率高地带或者部门, 加强国家森林法规以及相关刑法关于森林资源破坏以及渎职犯罪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用更加严厉的惩处制度规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按照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要求严格的依法办事,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预防森林资源破坏以及渎职犯罪的再次发生。此外还应该结合大力查办森林破坏案件中发生的渎职犯罪案件, 或者几何实际案例以案释法, 提高有关人员的执法水平, 促使其依法行政、文明行政并且指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 大大更加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 打击乱砍滥伐的犯罪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遵循森林资源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经济大发展趋势, 并结合以往在进行森林保护时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出、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森林保护方案, 能够及时而且真实地反映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 从而对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治理工作提供可靠、有效地依据。

参考文献

[1]姚志芳.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2]孙全伶.关于森林保护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 2007, 34.

[3]万维英.浅谈森林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5.

[4]龚浩群.森林保护和社区参与[N].人民日报, 2010.

[5]罗仙仙.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相关抽样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0.

破坏对策 篇2

浙江省山区公路边坡破坏原因及防治对策

浙江省山区公路边坡破坏是公路病害中最多的`类型.用有限元模拟边坡开挖前后应力场的变化,解释其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用物理模型试验模拟边坡受降雨冲刷破坏过程,并分析了水对公路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边坡破坏的防治对策.

作 者:郑束宁 李焕强 陈侃福 杨建锋 徐国锋 作者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6刊 名:资源环境与工程英文刊名: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年,卷(期):200923(z1)分类号:U416.1+4关键词:公路边坡 开挖 应力场 冲刷

破坏对策 篇3

【关键词】:路面工程;沥青路面;半刚性路面结构;早期破坏

在道路和桥梁的混凝土路面中沥青路面是整个工程的最后一层结构,这一层直接的承受着车辆的荷载,是影响车辆行驶和安全的关键。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性能还影响着驾驶者的安全,因此要对沥青路面的施工特别注意。

1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类型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类型如下:

(1)裂缝:沥青路面出现破坏的最主要类型就是裂缝,造成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成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横、纵、网三种。

(2)车辙:车辙这种破坏类型主要表现为在行车带上出现的横向高差,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失稳型、结构型、磨耗型三种。

(3)松散、剥落、坑槽: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又在车辆的作用下出现了松散,是水造成的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4)波浪:构成路面的材料设计不符合标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不过关导致沥青路面没办法抗衡车轮水平力的作用,进而导致波浪的形成。

2沥青路面破坏原因

2.1设计方面

(1)结构设计不符合规定。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选择的混合料不合理。沥青路面的设计规范中规定,沥青路面不仅要满足车辆的使用,还要满足雨水不能深入等要求。因此在沥青路面的选料上应该选择粒径较小空隙较小的混合配料,小粒径的沥青混合配料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如果选择了中、粗粒式的混合配料,那么久一定要在沥青面层设置封层,这样才能防止雨水的渗入。

(2)设计跟路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由于在路基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收集到足够的地质资料,仅仅依靠地表情况来判断地质类型,然后进行设计,这样经常会造成设计跟路段实际不相符。笔者养护的S306,开始设计使用天然砂砾来做基层,开挖以后才发现路基是高液限粘土和腐殖土,但是施工方仍然按照开始的设计图进行施工。后面由于雨水和雪水等的深入,使得土壤软化,最终导致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网裂。

(3)油路补强路段的路面厚度不够。干线公路的拓宽工程中,往往是在旧路的线位和结构层的基础上,根据公路补强设计的要求,针对使用的旧路的状况来确定使用旧路的方案和补强厚度。可是通常情况下设计单位不会进行细致的调研,只是大概给出一个补强厚度就完事了。这样就会造成路段补强后的补强厚度不满足标准,使得路面早早出現破坏情况。

2.2施工方面

(1)沥青混凝土的配置按有关规定应该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大部分的单位会将原本四个阶段的工作压缩到2~3个阶段,有的单位甚至根据经验来经行施工。所以,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很大的误差,进而导致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存在隐患。(2)石油沥青的拌合出厂温度要求是120℃~165℃,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设备问题或者是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往往不能控制好石油沥青的拌合出厂温度。另外,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好从拌合厂向施工地运送 的过程中,由于空气和混合料的温度差还有风速等原因使得混合料到达以后温度有大幅度的下降。(3)目前使用的摊铺设备的断面很宽,沥青混合料从中间向两侧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距离较大,会产生离析作用,这种作用就改变了沥青混凝土的产生配合比;另外,熨平板在多次工作后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这样会对路面的横坡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4)混合料在从运输车到最终输料的过程中,接触面层料尤其是两侧车厢接触面的混合料是每车料中最后被送到螺旋布料器的,也就是所每车料中温度最低的混合料是集中被铺出来的,这样在实际的碾压过程中很难达到实际的要求,很容易造成路面出现松散、坑槽、和渗水等情况出现。

3主要防止措施

3.1设计方面

(1)在对半刚性路面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抗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材料。(2)沥青层面上一定要选择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如果没有办法找到优质沥青,那就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沥青的性质。(3)在保证稳定度的情况下,首先选择针入度较大的沥青。(4)一定要选取好合适的沥青层厚度,这样才能保证半刚性基层在规定年限内不会出现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3.2施工方面

(1)一定要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时混合料中所含的水分,不能超出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也不能超出施工的允许范围内。(2)半刚性基层在完成碾压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养生。(3)半刚性基层在碾压完成后应该做透层或者封层,这项操作最迟不能在养生结束以后。(4)透层或者是封层完成以后,应该抓紧时间铺筑沥青。沥青一定选择符合规定的,尤其是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要严加把关。我国北方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跟往常比要偏暖,所以应该选择符合规定的低标号沥青。

3.3道路的养护

路面养护的实质是道路建设的延续,可是人们并没有真正的意思到养护的意思。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在道路出现问题以后才来进行维修,这样会比在道路状况良好的时候进行养护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养护是对道路的一种保护,其中预防性养护就是在道路还没有出现明显性问题时对道路进行的周期性的保养。预防性养护主要是为了发现道路是不是出现了某种细微的损坏。预防性养护最好是在道路状况良好或者是仅仅出现小的破坏时来进行。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工作虽然也需要花费一些人力和物力,但是这种养护工作比道路产生大的损坏时进行的修护工作更加的节省。重视道路的养护可以很大的减少在道路修护上的投入。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出先的损坏不仅仅和我们的设计工作、施工工作有关系还和后期的养护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道路的修建过程中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对使用材料严格检查,在后期尽职的对道路经行养护工作,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控制道路损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 敏.浅谈沥青路面破坏原因[J].工程建筑,2013(6):55-56.

[2] 夏伟俊,李建建.浅谈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及防治[J].管理探索,2014(12):36-37.

[3] 杭 敏.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35(3):265-266.

浅谈软岩巷道的破坏及对策 篇4

在岩石工程学界至今对软岩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有的指岩石, 把单轴抗压强度为0.5~25 MPa的泥岩、砂页岩及泥灰岩和变质岩类的片岩、页岩及煤系地层等类岩石称之为软岩;有的指岩体, 将软岩定义为“强度低、空隙大、胶结程度差、受结构面切割及风化影响或含有大量易膨胀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 (体) ”。本文沿用我国煤炭系统的习惯, 把抗压、抗剪切强度低, 成岩胶粘程度差, 受构造力影响层理、节理发育, 易风化、破碎或含有易膨胀性物质, 对井巷支护影响大的岩石统称为软岩。软岩巷道开挖后具有显著塑性变形, 其岩体力学性质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变形力学特性, 这种特性极易造成软岩巷道矿压显现, 导致围岩破坏, 造成巷道冒顶事故, 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

1 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分析

1.1 地质因素

岩石自身松软破碎、自承能力差是软岩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分布不均匀、高应力集中是围岩变形破坏的荷载因素。

1.2 支护设计方面的因素

(1) 刚性支护。软岩巷道由于其岩石松软, 巷道开挖后围岩即发生变形、位移和破坏, 而且其变形移动和破坏可能是多次重复的, 导致巷道支护体系迅速破坏, 经常造成前掘后维的局面, 增加了支护成本, 而取得效果甚微。

(2) 支护方式单一。软岩强度低, 自稳性差, 易受环境、结构、空间以及时间效应等影响, 围岩位移、变形不确定。软岩巷道支护应是支护结构和围岩结构相互调节、相互控制的过程, 其变形与破坏不仅是岩体材料的变形破坏, 更主要是整体结构的变形、失稳和破坏。因此单一支护形式, 如木支架、金属支架、U型钢支架、锚喷支护都不能有效地满足软岩变形特性的要求。

(3) 一次成巷因素。采用短掘短砌, 立即支护或一次成巷的方法。因施工时恰是软岩变形最为剧烈的时期, 变形量大, 变形地压大而支护强度低而造成支护失败, 采用二次支护及联合支护方能取得预期的支护效果。

2 软岩巷道支护的对策

2.1 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值

应用锚注法支护在神火集团葛店矿-600 m轨道大巷、车集煤矿主变电所硐室等软岩工程施工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采用锚注施工, 可对围岩裂隙进行充填、加固, 提高围岩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值, 增加岩石整体稳定性, 形成较大的承载圈, 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 阻止围岩的塑性流动, 保证巷道的稳定, 这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有效方法。

2.2 改变工作面端头形状, 及时采用水泥封闭

常规的工作面平面交接, 受端头效应的影响, 工作面岩体经常鼓出。通过在巷道开挖后立即进行三维区域的围岩声波数据量测, 了解软岩巷道三维区域的应力分布及后续松动区的情况。

从图1所示的软岩巷道三维区域的应力分布图可以看出应力集中在角点处最高, 因此, 改为抛物形的工作面端头是很有益的。如采用炮头式掘进机施工很容易实现。炮采掘进工作面在交接班前先将掏槽眼的炮放毕, 也可改变端头效应对工作面的影响。及时采用水泥浆封闭是克服软岩环境效应的有效措施, 对节理, 层理发育的软岩可以充填微裂隙, 以改善围岩的性质, 提高围岩表面强度。

2.3 改变围岩应力分布

采用管缝式锚杆, 可以改变经向应力为环向应力, 为减少支护承载创造有利条件

2.4 改变围岩性质, 提高围岩自稳性

在砌碹支护时, 采用石灰、粉煤灰、炉渣灰, 用废报纸或塑料袋包装后进行背后和拱部充填, 既可保证碹体受力均匀, 防止湿空气侵袭围岩起到让压卸载等综合效果, 改善支护体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支护成败的关键作用。

2.5 提高支护能力, 增强围岩表面强度

支护成败取决于围岩表面的完整性, 及时采取提高围岩表面强度方法, 增加支护体系护表能力, 如喷射混凝土, 铺设菱形金属网, 采用弹簧钢带, 长、短纤维喷层等, 都能减少围岩风化, 促进巷道的长时稳定。

2.6 应力释放法

在强膨胀、剧膨胀以及高地应力的软岩巷道里, 在各种支护方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 采用应力充分释放的方法能取得明显效果。

2.7 加强矿井水和巷道底板管理

对水的处理是保证软岩稳定的基础工作, 防止底鼓是治水的首要问题, 以防止底板软化, 软岩巷道支护对围岩稳定性的控制, 必须坚持“治帮先治底, 治底先治水”的原则, 采取疏、导、排、截、堵的措施, 做到有水必治, 无水必防, 用水必管, 积水必排。同时软岩巷道支护要做到“顶管住, 帮加固, 底板要封住”整体考虑综合治理。

3 关于软岩巷道支护的思考

对于软岩巷道的支护, 还没有一种完全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单纯的锚喷支护不适应高应力、大变形的软岩巷道;碹体支护由于施工复杂、成本高、变形量小, 它与软岩的变形规律和支护要求不一致, 难以适应软岩巷道支护;从支护技术上看, 各种刚性支架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不一致, 而且支护成本高;以U型钢为主的各种可缩性金属支架因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大、支架受力不均也易出现变形破坏。

从软岩支护破坏原因可以看出, 单一支护方法及单纯提高刚度, 对软岩巷道很难奏效, 而选用锚网喷联合支护与注浆加固技术相结合的支护措施, 是一种主动支护方式与积极加固方式相结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 首先进行锚网喷支护, 然后进行二次锚注加固。在锚网喷联合支护中锚杆起到悬吊、挤压、楔固组合拱等作用, 防止围岩松动范围进一步扩展, 从而使巷道径向应力减小, 用长锚杆能更好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初喷混凝土为厚度20 mm薄喷层, 实现初喷层与巷道围岩体的同步变形, 用直径4 mm冷拔钢丝编织金属网提高网喷层支护体的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锚注支护在复喷混凝土后进行, 锚注加固是利用空心锚杆兼作注浆管 (简称注浆锚杆) , 注浆锚杆前段是带若干个射浆孔的注浆段, 后段是锚固段。围岩经过锚杆注浆加固后松动和裂隙发育的围岩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和改善, 使破裂结构的围岩胶结成拱形连续体加固圈, 实现利用围岩本身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 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注浆加固后使普通的端锚锚杆实现全长锚固, 从而提高了锚杆的锚固力和可靠性, 保证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注浆加固后可以利用浆液封堵围岩裂隙, 隔绝空气, 防止围岩风化, 且能防止围岩被水浸湿而降低强度、提高稳定性。因此, 锚网喷联合支护与注浆加固技术通过锚杆与注浆相结合的双重作用达到加固围岩、控制围岩变形的目的。

4 结语

软岩巷道的支护采取单一的支护方式或单靠一次成巷是达不到控制围岩防止其破坏的。锚网喷支护与锚注加固联合支护的特点在于它主动支护与积极加固方式相结合, 将松散破碎的围岩胶结成整体, 提高了岩体的强度, 使巷道保持稳定而不易产生破坏;同时注浆加固充填围岩裂隙与锚网喷支护形成一个多层有效组合拱, 可显著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增强围岩的整体性并充分发挥原有支护体的作用, 对软岩的防治具有针对性, 能取得理想效果,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摘要:分析了软岩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 对软岩巷道的支护提出了改变工作面端头形状, 改变应力分布, 改变围岩性质等对策及综合防治措施

破坏对策 篇5

高等级公路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性施工和养护对策

预防和控制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笔者结合多年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从设计、施工、养护各个环节综合分析其早损症结,并探讨预防性施工和养护对策.

作 者:石艳平SHI Yan-ping  作者单位:广西桂东公路管理局,广西,梧州,543000 刊 名:企业科技与发展 英文刊名: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年,卷(期): “”(16) 分类号:U412.366 关键词:公路   路面   早期   破坏   预防  

无敌破坏王 篇6

愉快地剧透

其实拉尔夫早就受够了!当反派又不是自己的意愿,每天辛苦地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游戏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在反派大聚会上,他怨言最多。

回到自己的游戏世界里,拉尔夫发现大家正在庆祝游戏问世三十周年纪念日,却没人通知他。他走进房子,大家都露出了厌恶的神色,除了阿修。当然,因为块头太大,拉尔夫无意间又搞砸了纪念晚会。

拉尔夫听说得到游戏里的奖牌就可以变成好人,就能获得大家的喜爱。于是,他误打误撞闯进了游戏《英雄使命》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最终,他偷偷地取得了奖牌。

然而,他驾驶着飞船离开的时候却不小心冲进了糖果赛车游戏《甜蜜冲刺》中,小女孩云妮抢走了他的奖牌……

原来,云妮在游戏中是个错误的角色,她没有资格参加比赛获得奖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参加一次刺激的赛车。而拉尔夫为了抢回奖牌,对云妮紧追不舍。

与此同时,快手阿修和《英雄使命》中的冷酷队长也赶来《甜蜜冲刺》中,想要找回拉尔夫。拉尔夫在追逐中,和云妮渐生友情,他决定帮助云妮实现梦想。

黑糖国王来找拉尔夫,用奖牌引诱拉尔夫离开云妮,拉尔夫陷入了矛盾中……

拉尔夫最终离开云妮了吗?云妮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达成自己的愿望了吗?拉尔夫最后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请你自己到电影中去寻找吧!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的几位同学在叶娟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此片。看完后,他们有很多话要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喜欢云妮

在电影《无敌破坏王》中,主角云妮让我看了就喜欢,她的演技好棒呀!

云妮的表情很真实,总是笑嘻嘻的,但遇到一些事也会很伤心的。瞧,她伤心时又很倔强,时刻提醒自己要鼓舞斗志。影片从多个角度刻画出她的表情。她总是喜欢竖起大拇指,对自己或拉尔夫说上几句夸奖的话。伤心的时候她会把手握成拳头,放在脸旁擦眼泪。当别人有危险的时候,她会奋不顾身地去救那个人。

云妮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她有很多句台词。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竖起大拇指说“酷”了。这句台词,如同火一样给我带来温暖、快乐的感觉,让我瞬间自信起来。

云妮非常爱拼搏,还让拉尔夫给她制作了一辆赛车,看到赛车时,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可爱,让人过目不忘。这个卡通形象有着人类的喜怒哀乐,真是活灵活现。

(范文慧)

假如我是导演……

看了《无敌破坏王》 之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假如我是导演,我一定能将这部电影设计得更好!

我会让拉尔夫不再被人们憎恶,而是成为一名鼎鼎有名的修理工,让他抢走阿修的魔力锤子。而阿修却变成了一个破坏王,他不仅很擅长修东西,而且很会破坏。阿修破坏得很快,而拉尔夫却修得很慢。游戏总是不成功,人们决定要让这个游戏消失。阿修和拉尔夫到了游戏的深处,发现有一个强大的病毒——涡轮。涡轮妄想统治这个游戏,但他唯一的弱点就是怕火。不过,只有《英雄使命》游戏里有火,他们误打误撞到了《英雄使命》游戏里。可发现没有柴油了,阿修破坏着地面,终于挖出了柴油,他们把涡轮引到了《英雄使命》游戏里,用火消灭了涡轮。

最后拉尔夫与阿修都成了“无敌修理王”。我想这部电影中,拉尔夫与阿修会同心协力,变成最佳搭档。

(潘姚杰)

我是阿修我想说

我是修理工阿修,专门负责修理东西。没错,什么都能在我手中修理好,说实在的,我希望世界上没有搞破坏的人,因为这样我就不用整天忙来忙去了。前不久我才体会到,世界上不能没有搞破坏的人。没有了他们,我们的生存就会没有价值。可是在游戏三十周年晚会上,破坏王为了当一个好人,为了得到奖牌,为了得到他想要的生活,竟然离开了他的游戏。于是,没有他的破坏,我就什么都不必修,对我个人来说的确是件好事,但对大伙来说却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果没有破坏王,玩家们就会以为这台游戏机坏了,修理员也不需要修理了,生产工人也不要生产了……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是好的,另一面是坏的;一面是正义的,另一面是邪恶的。比如警察是为了正义而存在的。还有法律,是为了保障大众利益,制裁罪犯才被制订出来的。

(赵甜甜)

混凝土道路破坏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篇7

1混凝土路面损坏形态

起拱与沉陷是指混凝土路面在受热膨胀后而且应力传递受阻时, 某一个路面接缝两边的混凝土路面向上的拱起, 主要原因还是受热胀缝没有起到伸缩的作用, 路面由于热力作用不能自由伸缩;沉陷是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发生明显下沉, 主要原因是伸缩缝无法正常工作雨水沿道路向裂缝内渗入, 降低了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 造成路面的局部变形, 在经过汽车荷载的反复碾压和冲击。逐渐的形成网状破坏, 从而造成混凝土路面的局部沉陷。

挤碎一般会出现在横向接缝或者伸缩缝两端的附近, 主要原因是伸缩缝内的滑杆位置不正确或者就是滑动端功能失灵。另一种情况是混凝土路面和路基接触处有不可压缩的石块或者硬块。使得混凝土路面在受热膨胀时, 无法自由伸缩, 只能挤碎路面。

出浆是指在汽车碾压过去后从路面的裂缝中喷溅出稀泥浆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填料缝破坏, 雨水的侵蚀, 或者是地下水过高等。出浆通常是由于混凝土路面下的基层破坏收到了地面水的侵蚀和冲刷。泥浆在不断地碾压过程中从裂缝中不断地沁出, 出浆的这个现象是接缝的封闭没有封好。另个原因是裂缝引起的地面水下渗, 混凝土路面的下部脱空, 由水和泥浆填充。

错台是指横向接缝两侧路面出现竖向的相对移动, 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纵向或横向接缝两边板块出现了一定的高差, 带有基层被冲蚀材料的高压水把这些材料冲积在近进混凝土路面的脱空路面下, 使该路面升高, 而相邻的路面由于地面水的冲蚀形成的脱空造成路面的沉陷, 所以产生了路面的错台。错台也是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也是造成混凝土路面使用舒适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混凝土路面的太薄或车载太大;路面厚度过大、使温度应力过大;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伸缩缝;而且有的路面稳定层不稳定;混凝土本身的标号不能达到要求, 以次充好;施工队的施工工艺不符合标准等。断裂是裂缝两侧板沿裂缝完全脱离, 破坏了整个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使用要求, 使混凝土路面完全丧失了应有的承载性能。

2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应对措施

2.1加强设计控制工作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准确地勘察, 比如含水量, 泊松比等土的力学参数。对建成后的车流量和行车荷载进行准确地预测, 为设计人员提供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厚度的参考数据以及路面的强度和混凝土料的配合比。在施工方面要严格的控制道路的施工质量, 严格的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施工, 特别是对混凝土的振捣标准, 塌落度实验和水灰比必须检验合格, 按照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实施。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引进, 设计的理念也要不断地更新, 利用最先进的设计施工方法确定路面的厚度和强度, 准确地计算出路面板接缝的位置和构造。引用最有效的施工措施, 来对治路面的不均匀沉陷这样, 沿路面的自由边缘进行钢筋加固, 可以有效的阻止裂缝出现;混凝土路面层下设置基层, 减轻以至消除翻浆的产生;减少了路基顶面处的正常压应力, 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2.2加强控制施工质量

控制施工质量的方面主要包括监理的施工监督, 监督机制的完善正常运作。加大监督的工作力度, 施工管理层的规范管理和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施工, 工程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序的顺利交接, 分段分步工程的验收和检验, 必须在上一施工步完成评定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对公路建设实行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不可缺的必要环节。

其次就是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 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 比如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路面的强度, 路面的强度要有一定的抗压性能, 检验标准是以抗折性能来做标准, 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有: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设计的水泥、沙、石。并且一定经过质检部门的批准和监理单位的签字才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对各种工程材料的粗料、细料、水泥、外加剂等进行标准检查,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的材料方可以使用。

交通部门根据施工的特点下派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 一旦发现问题, 马上修改, 而且相应的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夜间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质量问题进行责任承包制, 严格的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图纸和国家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 对工程材料、设备、混凝土进行标准测试, 没有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进场;监理单位依照国家标准和公路工程的政策法规以及通用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等规定对工程质量严格实施监督管理。

工程质量验收这关非常重要, 道路工程路面竣工验收在外观上不允许存在石子外露、蜂窝、麻面、裂缝、、缺边掉角等现象;马路牙子应直顺、曲线应圆滑。

2.3路基施工的控制

要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必须首先保证路基及路面基层的质量。由于路基沉陷并透过基层裂断反射到水泥混凝土面层, 导致水泥混凝土面开裂、沉陷甚至大面积断裂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 在路基施工中, 必须做好清基、不良土质处理, 特别是软基处理工作, 并把握好路基填土质量, 为路面结构层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在路面基础施工中, 必须首先做好基层混合料的拌制、摊铺与碾压成型工作, 混合料拌制必须均匀, 摊铺整平工作做细做足, 在使用机械摊铺时配合人工补平, 碾压密实并及时养生, 确保基层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强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混凝土搅拌及浇注控制

混凝土工程越来越机械化, 现在很多的公路工程都是采用大中型机械集中拌和, 虽然国家规范没有硬性的要求使用机械化进行施工, 但是机械化施工的效果显而易见了, 机械化施工可以使混凝土的水灰比配合准确、级配均匀, 有效的控制了材料的质量问题, 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路面硬化标准一致, 路面的平整度有效地得到了保证, 早期裂缝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道路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摊铺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合理的松铺系数确定的摊铺厚度, 宁高勿低, 摊铺时一定要做到路面平整。混凝土振捣时, 振棒、振板和振梁的操作工艺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保证规范操作, 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保证混凝土有密实的结构。混凝土的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振捣、做面全过程, 应保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进行。

2.5路面平整度控制

路面行车的舒适度主要控制标准就是路面的平整度, 它也决定了道路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年限, 假设道路路面的平整度没有达到标准, 首先造成的危害是, 行车时的噪音大, 路面层受到的剪切力和冲击力比较大, 最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的损害, 所以为了达到最佳的路面平整度, 很多施工单位使用最好的施工机械, 如现代化的混凝土摊铺机等, 以及精细的施工工艺, 如模板安装精度控制、整平抹面成型工序、搅拌站电脑称料控制等, 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2.6加强养护管理

公路工程的养护单位应加大检查工作力度、建立管理范围内的路面数据库、建立完善的道路管理体系, 路面养护资料收集工作包括所有影响使用的养护工作, 封缝、补坑、表面剥落等。准确地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 实时更新道路的使用现状的情况, 为道路的养护和修复提供资料支持, 使其更有效的为人们提供便利出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应从设计院设计开始控制, 然后分别从施工工艺, 平整度要求、振捣指标、接缝规定等方面来规范施工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 必须从材料选择、路基加固、施工监理等各方面加强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路上损坏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城市道路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城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好坏成为一个城市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它反映了城市人民的生活状况, 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绩, 所以要从根本上管理和控制道路的质量问题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从而保证交通顺畅, 人民生活便利, 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结合我国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原因和现象, 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解决的观点。

关键词:道路,混凝土,路面

参考文献

[1]GBJ97-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

破坏对策 篇8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已将合成橡胶支座应用于小跨径桥梁,4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开始在桥梁中采用橡胶支座。50年代末,美国在位于林肯城的Pelham大桥,第一次使用了板式橡胶桥梁支座。苏联从1959年就开始在公路及铁路桥梁上使用板式橡胶支座。日本东北干线的鬼怒川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于1961年应用了板式橡胶支座。我国在60年代初开始,对板式氯丁橡胶支座进行了研究和试验。1965年首先将氯丁橡胶支座应用于广东省肇庆公路桥梁上。1975年开始以天然橡胶为主体的耐低温板式橡胶支座应用于北方,从此板式橡胶支座在全国各地开始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和市政桥梁工程。

2 公路板式橡胶支座早期破坏的分析与对策

2.1 橡胶支座质量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2.1.1 加劲钢板和胶层对橡胶支座质量的影响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至少由两层以上的加劲钢板,且钢板包括在橡胶弹性材料内形成支座。加劲钢板与其上下层橡胶经压硫化牢固地粘结成一体,嵌入橡胶层之间的加劲钢板能有效阻止橡胶层侧向膨胀,从而显著提高橡胶层的抗压强度和支座的抗压刚度。加劲钢板的层数、厚度、强度不符合要求而失去作用,将导致橡胶支座抗压强度降低,以致过载引起早期破坏。加劲钢板与橡胶离层或粘结强度不符合要求,将使橡胶支座形成夹层而降低抗剪强度,也是引起早期破坏的关键因素。支座胶层厚度和支座胶层不均匀分布,将会产生支座局部应力集中,局部胶层表面裂纹萌生概率大幅增加,导致支座提前损坏。

2.1.2 再生胶对支座质量的影响

1)再生胶对支座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掺入15%再生胶后,检测胶料物理机械性能(除硬度外)符合JTT 4-2004要求,常温状态下支座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也符合标准要求,但经热空气70 ℃×72 h老化后检测,掺入再生胶的支座比未掺入再生胶支座的胶料硬度、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大幅增加,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再生胶对支座老化后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是很明显的。

2)再生胶对支座使用寿命的影响。橡胶的老化直接影响支座的寿命,橡胶的老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的、不可逆转的化学反应,再生胶本身已存在相当程度的老化,其分子链之间的交联已发生断裂,不同于生胶的线形大分子链结构,也不同于橡胶硫化后而构成的三维网状交联结构。

2.1.3 支座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橡胶支座主要检验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力学性能。通过解剖可检验加劲钢板的层数、厚度、强度,检验橡胶层厚及其均匀性,检验加劲钢板与橡胶层粘结力以及剥离胶层的性能等支座内在质量。JTT 4-2004要求,加劲钢板层数不少于两层,厚度不少于2 mm,强度不低于GB/T 912标准Q235C钢板性能要求。加劲钢板不应拼接,且同一支座中不允许厚度不同的钢板。加劲钢板平面尺寸偏差为±1 mm。要求橡胶层厚度均匀,误差符合要求。要求加劲钢板与橡胶粘结牢固、无离层现象,剥离强度大于10 kN/m。要求剥离胶层的抗拉强度的下降不应大于15%,扯断伸长率下降不应大于20%。

力学性能通常只检验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极限抗压强度三项指标。试验表明,橡胶料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再生橡胶,在常温条件下,其上述三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但进行热空气老化后,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因而我国交通行业标准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明确规定,不允许在支座胶料配方中使用任何再生胶或粉碎的硫化橡胶。并规定通过抗剪粘结性能与老化后抗剪的交叉试验来检测支座是否含有再生胶。抗剪粘结性试验要求,在两倍的剪力作用下,橡胶层未被剪坏,中间层钢板未断裂错位,卸载后支座变形恢复正常。抗剪老化试验要求,试样在(70±2)℃老化箱内老化72 h,老化后的抗剪弹性模量比规定值增加在15%以内。

2.2 设计因素分析与对策

1)“斜,坡,弯”桥梁结构,是一种空间体系,调整坡度主要靠支座来实现,如以上部桥面结构设计标高推算至4个支座,多数不在同一平面内,必然有1个支座脱空或受力不均衡。设计中应将4个支座标高调整在一个平面内。2)柔性墩上的多跨梁桥,在考虑支座的弹性嵌固后,支座反力发生变化。支座设置应有足够的厚度,以避免因支座弹性嵌固作用而引起支座反力变化甚至出现受拉。3)在斜交桥中,斜交板梁在预应力的作用下,短边(钝角)有向上翘曲的趋势,支座有脱空或受力不均衡的趋势。设计应从梁板交角、张拉力、加载龄期、梁板混凝土与桥面二次混凝土龄期差,限制挠曲的发展程度。4)现代高性能塑性混凝土梁体收缩、徐变大,而梁板吊装必须白天高温安装,安装季节也因工期和梁板与桥面系混凝土龄期差的双重控制不能选择季节,造成支座的位移增大。设计应分析计算和最不利组合验算。5)四氟板与不锈钢板之间摩擦系数随着正应力增大而减小,若采用比桥梁支点实际反力大得多的支座规格,摩擦系数会增大,对桥梁结构受力不利。四氟板式支座选择支座承载力时,要与桥梁实际支反力相吻合。6)慎用球冠支座。球冠支座在其顶部形成4 mm~10 mm高度不等的球面构造,意图是使梁底与支座形成平面与球面接触,并有地方企业标准,如上海市企业标准Q/SODC 05-2001桥梁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但球冠支座受压时边缘必然脱空,当梁底和支承垫石表面有偏斜时,单边脱空更为明显。因而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定不宜使用带球冠的橡胶支座。

2.3 施工因素分析与对策

1)预应力梁板张拉后,梁体因中间起拱而支承于两端,因而特别要防止梁端台座的沉降。梁底调平楔形块模具角度要精确,并进行重点检查控制。梁体预制后,应及时安装、整体化和进行桥面铺装施工,以防因反拱形成支座脱空。2)对于弯、坡、斜桥要计算复核支座设计标高,使每片梁四块垫石标高控制点处于一个平面上。3)要严格控制盖梁及墩台帽施工质量。支座垫石应分两道工序精细施工,保证其标高、平整度和轴线。支座垫石表面清洁、干爽、无浮砂,标高应按JTT 4-2004控制,同一墩台支座垫石标高误差±1.5 mm,同一支承垫石平整度标高误差小于0.5 mm。4)支座安装要精心,保证位置准确。梁板吊装要就位准确,杜绝产生梁体倾斜、偏位现象,保证支座与上、下部结构之间紧密接触,不得出现空隙。5)对重要的桥梁结构,为了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支座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其过早破坏,在支座安装过程中,采用平板式压力传感器预先安装在支座位置,吊装梁板就位,测定支座顶面的压力情况,并用预先测得的压力—变形关系曲线反算应调整的间隙,再用合适的钢板垫片调整厚度,最终将各支座顶面的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平衡受力。

3 结语

1)引起公路板式橡胶支座早期破坏的因素很多,但橡胶支座本身的产品质量是关键因素。严格控制所购橡胶支座的品质,充分考虑支座的剪切和转角变形,控制支座垫石的轴线、标高、平整度,防止支座脱空和受力不均匀,是防止公路板式橡胶支座早期破坏的重要措施。

2)橡胶支座胶料中掺入再生橡胶对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和老化均产生劣化影响,不仅拉伸强度下降,扯断伸长率、硬度、恒定压缩永久变形等力学性能和老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影响,热空气老化后变化更加明显。

3)我国交通行业标准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在支座胶料配方中使用任何再生胶或粉碎的硫化橡胶。并要通过抗剪粘结性能与老化后抗剪的交叉试验来检测支座是否含有再生胶;通过解剖来检验加劲钢板、橡胶层以及钢板与橡胶的粘结、剥离层橡胶性能等支座的内在质量。

4)设计据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绘制计算简图对支座所承受的反力、位移和转角进行全面分析和计算。对支座的反力、位移和转角进行最不利组合,正确地选择和设计桥梁支座,防止支座脱空和受力不均匀。

5)球冠支座偏心受力,有易发生单边脱空现象,当梁底和支承垫石表面有偏斜时,单边脱空更为明显,因而不宜使用。

6)支座安装要逐个检查支座垫石的轴线、标高、平整度。安装时防止出现偏压或过大的初始剪切变形。保证支座与上、下部结构紧密接触,不出现脱空现象。

摘要:介绍了橡胶支座的应用与发展,从橡胶支座质量、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公路板式橡胶支座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指出防止支座脱空和受力不均匀是防止公路板式橡胶支座早期破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板式橡胶支座,早期破坏,再生橡胶,支座脱空

参考文献

[1]JTG/D 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2]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S].

[3]李淑萍,李衡,刘学田.板式橡胶支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J].森林工程,2007(2):50-51.

[4]靳进钊.公路桥梁橡胶支座的设计与安装[J].交通标准化,2006(5):49-51.

[5]胡继德.桥梁橡胶支座安装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J].山西建筑,2005,31(8):113-114.

[6]鲍卫刚,郑学珍,刘金贤.再生胶对板式橡胶支座的影响[J].公路,2005(8):21-23.

[7]周明华.橡胶支座的应用前景与质量忧患[J].桥梁建设,2003(4):63-66.

破坏对策 篇9

电网外力破坏事故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 (1) 萨中地区市政工程和产能建设项目多, 相应于油 (水) 井的配电设施密度大, 紧张的工期难以迁就不利的地理条件。如2010年中区西部井网加密工程导致了24起外力破坏事故。 (2) 施工单位较多地雇佣临时包工队和临时机械设备, 没有资质的土包工不懂安全、机械施工粗放野蛮不顾安全, 外力破坏事故的80%均因此而肇事。 (3) 施工单位与维护管理单位间信息沟通不畅, 油田内部以及油田内部与市政部门没有关联报备机制, 缺乏联动监控体系。 (4) 前期技术防范投入不足, 外力破坏事故肇事成本过低, 没有经济处罚和违法责任追究。

按照接触方式分类, 外力破坏大致可分为:撞击电杆 (15%) 、刮碰导线 (60%) 、挖掘电缆 (22%) 、碾压拉线、连带受损、盗窃设备6种型式。

2 萨中油田配电网外力破坏的防控对策

2.1 技术措施。

针对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易被外力破坏部位的不同型式, 相应地综合应用阻隔、警示、防护3类技术防护措施, 提高防外力破坏能力。

2.1.1 电杆。

根据电杆被交通肇事和违章驾驶车辆撞击的可能性大小, 可分别或综合应用阻隔和警示技术来防范电杆撞击事故。

(1) 阻隔防撞击:在杆体周围可能被撞击方向, 敷设砼防撞墩以阻隔机动车辆撞击电杆, 使其不会对电杆杆体构成损伤, 同时避免电杆倒伏后砸伤机动车辆内的人员。根据机动车辆撞击电杆的可能性, 可因地制宜分别采取环形、墙形或全方位型必要时应砌护台加以保护。砼防撞墩设计高度90cm、厚10cm、距离电杆间隔1.5m, 涂有红白相间的醒目颜色, 使得驾驶人员第一时间就能看见前方障碍。环形防撞墩适用于防范交通弯道上可能的来车撞击;墙型防撞墩适用于丁字路口和直道上可能的来车撞击;全方位防撞墩适用于多方向行车的十字路口和易被施工车辆撞击的简易道路和野外施工区域。 (2) 警示标识防撞击:在电杆的杆壁上,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 提醒驾驶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注意电力设施, 采取必要措施规避可能的外力破坏。

2.1.2 导线。

(1) 警示标识防刮碰:架空导线跨越道路, 易被载货车辆的超高物件或施工机械的举升作业刮碰和拉拽, 导致断线及电杆倒伏。在跨路的档距内, 可分段在导线上敷设防刮碰警示标识管, 采用厚度1.0~2.0mm可扣合的PVC塑料管, 管壁以直接丝印红白相间的艳丽色彩, 提醒车辆驾驶员及施工机械作业人员注意架空导线。 (2) 提升导线对地高度:对架空导线的跨路区段, 将道路两侧的12m电杆更换为15m高杆;对施工区域作业通道和同杆架设有通讯光缆的架空导线区段, 将电杆接续金具以提升导线高度 (俗称加铁帽子) , 同时提升通讯光缆对地高度, 为安全起见, 上述区段内的裸导线宜更换为绝缘导线。

2.1.3 拉线。

(1) 警示防护管防碾压:电杆的拉线被车辆碾压, 轻者导致电杆两侧的裸导线因无规则摆动而瞬时短路, 线路速断重合闸保护动作, 重者造成电杆应力而折。因此, 装设拉线保护管还应兼备漏电防护功能, 下把部分的管壁以夜光丝印红白相间的艳丽色彩, 提醒车辆驾驶员、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和行人注意拉线。 (2) 拉线更换为撑杆:条件允许时, 可将拉线更换为撑杆, 既可杜绝拉线被碾压隐患, 又可增加线路支撑强度。

2.1.4 电缆。

(1) 电缆标志桩防挖掘:在电缆线路路径上埋设电缆标志桩, 警示施工机械作业人员有可能挖掘损伤电缆。为兼顾路径通道指示和警告标识, 宜将过去通常采用的水泥电缆标志桩更换为外表美观、字体图案清晰、警示性明显, 埋入地下400mm以水泥基座固定, 顶端标示电缆走向, 四壁布置彩色凹形文字的警告用语和权属单位联系电话。 (2) 禁止机械挖掘警示:有电缆通过的大型施工现场, 在电缆路径两侧密集地插上警示旗, 禁止机械挖掘。 (3) 电缆接线箱警示:在电缆接线箱的箱体上粘贴防撞警示标识和电缆走向图, 在临近箱体的各条电缆出线分支走向上埋设标志桩, 便于施工及事故抢修人员依据电缆走向图和标志桩可立即判断出电缆区间。

2.2 管理措施。

外力破坏难以杜绝, 但可控可防。建立“四方联动”防控机制, 完善“四位一体”防控体系, 强化“属地管理”防控责任, 有效遏制了外力破坏的激增势头。

2.2.1“四方联动”全部门响应。

(1) 联席电力、基建、作业、经保等与外力破坏密切相关的部门, 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 各方通报信息, 统一响应。 (2) 电修大队列席工程建设和油气作业的交底, 向施工 (作业) 单位发放“预防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告知书”防事故于未然。

2.2.2“四位一体”全方位治理。

(1) 宣传:下施工 (作业) 现场、上电视报纸、到普通群众, 宣传外力破坏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在电力线路沿线的人口密集区, 悬挂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宣传牌匾。 (2) 防范:评估电力设施的外力破坏风险, 综合采取标识警示发放宣传资料、插立宣传标语以提示电力设施, 再次发送短信提醒安全距离。 (3) 控制:划分部门职责, 逐级分解指标, 多奖少罚调动基层积极性;对大型建设项目加强沿线巡视和现场看护, 监控隐患苗头。 (4) 赔偿:追究肇事方的外力破坏事故赔偿责任。

2.2.3“属地管理”全区域堵漏。

(1) 按照一岗双责原则, 采油工要同时盯守施工 (作业) 白日现场, 经保员要同时巡查施工 (作业) 夜间现场, 使外力破坏防控工作增添了眼睛和耳朵, 第一时间了解到电力线路被破坏情况。 (2) 采油矿和电修大队同时与施工方签署“防止外力破坏协议”,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对外力破坏重点隐患和一般隐患配合开展整治行动, 使防外力管理“零缝隙”。

3 萨中油田配电网外力破坏的防控效果

3.1 工作量。

2007年至2010年, 第一采油厂预防外力破坏工作发放传单8000多份、《安全告知书》3000多份, 给施工单位发送短信1200多条;粘贴电杆警示标识6000多个, 安装拉线护管500多根, 埋设电缆标志桩1600根, 改造动迁线路30余次, 追索电力设施外力破坏肇事方赔偿近30余万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配电网外力破坏。

3.2 效果。

防控措施实施以来, 外力破坏造成的线路故障由2007年的147次下降到2008年102次、2009年的91次, 2010年的99次, 但是, 2011年, 由于市政建设工程大幅增多, 尤其是城市干道施工, 各个大项目工期紧张, 施工单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 处于施工重点区域的第一采油厂配电网深受其害, 外力破坏事故骤然攀升。

4 防控油田配电网外力破坏的建议

防控油田配电网外力破坏, 要以警示标识为防范载体, 以赔偿处罚为控制手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双管齐下、全民皆兵”的工作方针。

摘要:防控外力破坏是保证供配电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总结完善第一采油厂“四位一体”防控电力外力破坏管理措施, 提出防控电力外力破坏的综合对策。

破坏对策 篇10

郑州市慧祥煤业有限公司 (慧祥煤矿) 主采山西组二1煤层, 井田东西走向长4.5 km, 南北宽2.7km, 井田面积7.513 8 km2, 开采标高-550~+270m, 煤层厚0~20.38 m, 平均厚4.94 m, 保有地质储量3 830万t,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45 Mt/a, 服务年限27.5 a。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 共3个井筒, 主井、副井属改扩建新井, 主井担负矿井提煤、进风任务;副井现为混合提升井, 担负矿井进风、提矸、下料及升降人员任务;风井为专用回风井, 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慧祥煤矿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矿山压力显现明显, 变形、底鼓严重。通过分析破坏原因, 在扩修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时改变支护结构, 采用“棚、锚、喷、注”联合支护工艺, 提高了整体承载力, 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 保证了巷道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1 巷道变形情况及原因分析

慧祥煤矿井底车场位于矿井中部, 处于-118 m水平, 埋深600 m, 巷道先后采用锚网 (索) 喷、可缩性36U型钢支架等多种支护方式 (净断面10.2m2) , 均难以控制巷道变形。经过实测, 使用半年后巷道变形后净断面在5.2~8.9 m2, 矿井每年都要进行多次维护、扩修, 但往往扩修数月后巷道又再次发生严重变形、底鼓, 断面急剧缩小, 不能保证矿井正常生产。针对以上情况, 结合2009年补充勘探资料分析了巷道破坏原因。

1.1 岩层自重应力

矿井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埋深大, 在550~600m, 上覆岩层自重应力大, 高地应力问题较为突出。

1.2 地质构造应力

由于以往勘探程度较低, 矿井井底车场所处地质条件不清, 经2009年补充勘探查明, 井底车场区域存在卢店滑动构造、大杨家门走向逆掩断层2个大型地质构造。其中, 卢店滑动构造对全矿井都有影响, 大杨家门走向逆掩断层主要在井田煤层露头至-200 m水平之间发育, 井底车场标高-118 m, 布置在卢店滑动构造下盘, 大杨家门逆掩断层上盘中, 即2条构造中间所夹岩层中, 两构造之间所夹岩层厚40~80 m, 该段地层经卢店滑动构造及其下隐伏的大杨家门走向逆掩断层重复切割, 两断层之间岩层 (厚40~80 m) 多为L7-8灰岩与砂泥岩, 裂隙发育, 岩体极度破碎, 地层存在明显构造应力 (图1) 。

1.3 软岩膨胀应力

根据矿井井筒剖面及矿井剖面, 矿井井底车场标高-118 m左右, 位于大杨家门走向逆掩断层上盘, 且靠近大杨家门走向逆掩断层断裂面, 巷道布置的层位主要为砂质泥岩, 但由于距离断层面较近, 岩体的泥质含量大大增高, 成为低强度膨胀性砂泥质软岩岩石, 具有较强的流变性和膨胀性。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 矿井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变形、底鼓现象发生严重, 主要是受上覆岩层重力、构造运动作用力 (岩体破碎) 、岩体膨胀作用力同时作用造成的。

2 支护工艺改造方案

根据井底车场所处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岩层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情况, 经过论证, 决定对矿井井底车场进行技术改造, 采用封闭式拱形支架代替原来的U型钢棚支架, 配合“锚、喷、注”进行联合支护。

2.1 巷道支架设计

封闭式金属可缩性支架由1根顶梁 (36U型钢) 、2根帮腿 (36U型钢) 、2根底梁 (36U型钢) 组成, 支架直径4.5 m, 净断面15.9 m2。

2.2 锚网喷注参数设计

金属方格网护住顶、帮, 其搭接长度为100 mm, 用铁丝绑扎搭接, 每隔200 mm扎1道, 网片紧贴巷面, 成型规整, 用钢筋锚杆和空心注浆锚杆锚固支护, 钢筋锚杆规格22 mm×3 000 mm, 空心注浆锚杆规格20 mm×2 400 mm。钢筋锚杆和空心注浆锚杆相间布置, 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锚网支护后架设支架, 各节搭接点用3个金属卡缆固定连接, 36U型钢棚棚距500 mm (中—中) , 拉板长度为330mm, 拉钩长度为400 mm。铁椽子背帮背顶, 间距300 mm (图2) 。支护完成后进行初喷, 初喷厚度70mm, 灰∶砂∶石子=1∶2∶1.5, 速凝剂为水泥质量的3%~4%。待巷道围岩稳定后利用空心注浆锚杆对巷道进行注浆加固, 以便提高围岩强度, 优化围岩受力条件和赋存环境。巷道注浆加固结束后, 对巷道进行复喷成型, 然后进行底板回填, 浇筑水沟, 水沟布置在巷道中间, 最后铺道, 轨道铺设在水沟之上。

3 效果分析

矿井已经扩修改造的巷道现已使用2年多, 通过布置的观测站观测, 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平均150mm, 两帮移近量平均230 mm, 且巷道压力现已稳定, 表明该巷道可以承受住破碎膨胀围岩的压力、构造应力及上覆岩层所受重力的作用。巷道支护材料费用虽比一般支护方式费用较高, 但巷道的整体性好, 并且不需要返修、维护, 降低了矿井巷道的失修率与返修率, 节约了大量维护费用, 同时保证了矿井的通风、排水、运输需要, 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结语

(1) 经分析论证查明了慧祥煤矿井底车场变形严重的主要是同时受上覆岩层重力、构造运动作用力 (岩体破碎) 、岩体膨胀作用力作用造成的。

(2) 封闭式金属可缩性支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 形成一个封闭体, 不仅增加了支架本身的承载能力、支架的变形损坏现象减少, 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和底鼓。

(3) 锚注支护能及时有效地将围岩控制在自稳期内, 积极地保证围岩强度, 通过注浆加固, 在巷道围岩3 m范围内形成一个组合拱加固圈,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 同时克服了单一支护存在的缺陷, 大大提高了巷道支护质量。

(4) 经过优化支护工艺, 采用“棚+锚+喷+注”的联合支护技术, 有效解决了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

摘要:为了对慧祥煤矿井底车场巷道变形、底鼓进行治理, 在分析巷道破坏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防治对策, 改进了支护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大埋深构造应力区域碎裂膨胀软岩巷道采用“棚、锚、喷、注”联合支护方式支护,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关键词:巷道破坏变形,构造应力,碎裂软岩,“棚、锚、喷、注”联合支护

参考文献

[1]何满潮, 孙晓明.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何满潮, 郭志飚, 任爱武, 等.柳海矿运输大巷返修工程深部软岩支护设计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5 (9) :977-980.

怎样对付“破坏王” 篇11

宝宝喜欢破坏东西的心理很复杂,有多种类型,父母需要认真鉴别。

理解孩子的善意

破坏东西并非调皮男孩的最爱,许多乖女孩也会偶一为之,因为她们的本意并非破坏,而是出于好心。

楠楠今年5岁,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孩。有一天早晨,外面下着大雪,妈妈去买菜了,楠楠一个人在家。等妈妈的时候,她发现窗台上的鱼缸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冰下的小鱼缓缓地游动,好像很冷的样子。楠楠于心不忍,费力地把鱼缸抱到卫生间。她想把鱼捞出来,却怎么也捞不出来。她灵机一动,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找来一块石头砸碎了鱼缸,然后把小鱼捉住,包在毛巾里,说:“乖,好好睡吧。”她觉得拿毛巾给小鱼当棉被挺合适。一会儿工夫,小鱼不动了。楠楠很开心,她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妈妈回来一定会表扬自己。等妈妈买菜回来,小鱼早已断气。妈妈心有余悸:楠楠居然没有被碎玻璃扎破手,真是万幸。

类似“善良的恶行”,5岁的冬冬也曾干过。冬冬是个聪明的小男孩,特别喜欢模仿妈妈做家务,有时也突发奇想搞创新。一天,他听妈妈说,作料盒里的盐有点脏,回头清理一下,他联想到妈妈淘米的事,于是把盐倒进淘米用的塑料篮子里,放到水龙头下冲洗。他发现篮子里的盐越来越少,正纳闷呢,妈妈来了,慌忙阻止了他,并责备冬冬是破坏王,就知道捣乱。冬冬很委屈,但看妈妈生气的样子,又不敢辩解。

以上两个案例提醒家长朋友,幼儿做事,大多数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才做错了事,所以,不管宝宝破坏了什么宝贝东西,家长首先要想一想,孩子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地责备,否则会惊吓宝宝,使其以后做事缩手缩脚。遇到宝宝好心办坏事的情况,父母要耐心地告诉宝宝失败的原因,怎样做才科学,还要告诉宝宝,有些事,可以等到长大了再做。

探索欲不可压制

大多数幼儿在家里搞破坏是被内心的探索欲所驱使。许多家长说,刚给5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电动玩具小汽车,没过两天就被他拆成了一堆零件;刚给4岁的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不到一周时间,洋娃娃就变成了残废,裙子被剪破了,胳膊也扭弯了。有的宝宝甚至故意打碎妈妈的小镜子,然后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在模仿父母。模仿父母是幼儿典型的心理特征,父母怎么做,他就机械地跟着学,由此产生不良后果。比如,3岁的帅帅看见爸爸刮胡子,便将小猫的胡子给剪了;4岁的欢欢看见妈妈化妆,就趁妈妈不在家时,将自己化成个大花脸,名贵化妆品也给糟蹋了。对于盲目模仿的孩子,父母要在事后给孩子补充有关知识,使他明白为何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损失。平时要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学成人的样子做(如刷牙、洗脸、摆碗筷、洗手帕等),哪些不能。

宝宝类似的破坏活动,其实不是破坏,而是学习,应该得到鼓励和引导。好奇和探索欲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他们对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想摸摸、看看、闻闻、尝尝,弄个明白,喜欢拆卸钟表、玩具、收音机、笔,乱按电器开关或遥控器,从而损坏东西。但他们的本意不是破坏,而是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拆电动玩具小汽车,宝宝是想看看小汽车里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动,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所以,父母对此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严厉地批评宝宝,因为父母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扼杀宝宝可贵的探索精神。

那么,宝宝的探索行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宝宝在六七个月大时,就开始对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了,典型的例子就是玩汤匙。他笨拙地拿起汤匙,咬一咬、敲一敲,下一步就是把它扔到地上。如果你帮他拾起来,他等一下又会把它扔掉。宝宝的这些举动,并非故意惹父母生气,他是在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宝宝到1岁时,已经能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比如,他知道按墙上的开关电灯会亮,玩具小狗上了发条才会走,等等。通常,宝宝到两岁的时候,就能从结果推想原因了,这种能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累积而形成的。宝宝一再重复的实验行为,对父母的耐心的确是一大考验。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如果仅仅为了维持一丝不乱的环境而处处限制宝宝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浇灭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兴趣。父母应该为宝宝准备一些摔不坏的东西,充分满足宝宝扔东西的欲望。还要将家中不能摔的东西收拾好,再设计一些活动,如准备一篮大大小小、硬的软的球,让孩子尽情地、有目标地扔,训练他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宝宝的破坏活动是一个手、眼协调操作的锻炼过程,能促进他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父母适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现宝宝把玩具拆坏了,父母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玩具里面有什么?它怎么会动呢?”引导、帮助宝宝寻找结果,然后再和宝宝一起把拆坏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宝宝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满足。

有些宝宝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用刀、笔在墙上乱刻乱画。父母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和教育,使宝宝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了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宝宝的兴趣,例如对爱撕书折纸的,可给买些专门用来折叠的彩纸,爱乱刻乱画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为保障宝宝的安全,父母有必要告诉宝宝哪些东西是不能乱摸乱动的(如电器、药品等),以防事故发生。对爱动手的孩子,可为他们购买拼插、组合玩具,使他们在装装拆拆的活动中体会构造的快乐。还要告诉宝宝,要尊重物品的所有者,“不是谁的东西都允许你拆的,要征得物主同意”。对于5岁以上的宝宝,父母可以提高要求,比如用激将法:“暴力拆解,太没水平了,有本事你把它恢复原样。”

恶意破坏要阻止

当然,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恶意。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在宣泄情绪。宝宝的某个要求未被满足,与父母赌气,故意损坏东西以发泄心中的愤怒。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父母,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父母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宝宝尝到破坏的滋味。比如宝宝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宝宝摔坏了碗碟,父母要告诉宝宝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钱来购买新碗碟。宝宝受到一定的惩罚,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赖了。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以旧换新”的考虑。比如剪坏旧鞋子,是为了得到一双新款鞋子,把电子表扔到水池里是为了让父母买一块更漂亮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要挟行为。对此,父母当然不能就范,而要严肃批评宝宝,而且绝不能简单地满足他,以防他获得好处,下次照方抓药,继续为难父母。当然,对宝宝的要求,父母不能满足的,要耐心地讲清楚原因,取得宝宝的理解,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缓解宝宝心中的怨气,他也就不会用破坏东西来抗议了。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嫉妒心理。看到小伙伴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宝宝都会产生嫉妒心理。由于幼儿的情感外露、冲动,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诸行动,搞破坏行为。比如故意剪坏小伙伴的新衣服,弄坏小伙伴的高档玩具,摔坏小伙伴的新书包……嫉妒是一种阴暗、狭隘的心理,既给宝宝带来苦恼,也会影响宝宝的成长及人际交往,因此,父母要从小引导宝宝学会欣赏别人,让宝宝的心胸开阔起来。

有些宝宝破坏东西是出于报复心理。有些宝宝因自身弱小,斗不过高大有力气的同伴,便偷偷地实施报复性破坏,以求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对宝宝的这种报复行为,父母首先要及时制止和批评,然后再问清宝宝这样做的原因,若宝宝果真受了委屈,可告诉对方父母或老师,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

总之,破坏东西其实是宝宝探索事物内在关系的一种途径和求知需求的表现,也可能是宝宝某种情绪的外在表现,父母既要宽容,也要密切关注,适应引导,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让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满足,又能保证物品不被损坏。这样宝宝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暗中培养了宝宝的责任意识,一举多得。

破坏对策 篇12

大雁矿区的含煤地层主要由河流、湖泊相含砾泥岩、砾质砂岩、粉砂岩;湖泊相泥岩;深水湖泊相地层, 岩性以砂岩为主, 夹薄层中、细砂岩;沼泽相砂岩、泥炭沼泽相煤层和薄层河床砾质砂岩、粗砂岩所组成。为膨胀性软岩矿区。

1、巷道围岩性质

矿区内各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粉砂岩, 胶结较差, 遇水膨胀, 有底鼓的倾向, 煤层顶底板均为软岩。

本区煤层围岩属软岩, 硬度在3~4之间。区内煤层顶底板岩石约有87%以上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 13%以下为粗砂岩及含砾砂岩组成。据肉眼鉴定, 这几种岩性均由泥质或凝灰质胶结, 松散破碎。由于煤层较软、抗压强度低, 极不利于巷道及采面支护, 容易使巷道变形和支护困难。

2、典型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矿区内砂岩的强度比泥岩、煤均低, 原因是其胶结性能差, 遇水即成泥沙;含砾泥岩的强度最低, 是本区内最难支护的软岩。

大雁矿区典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泥岩:其含水率为18.35%, 视密度1892kg/m3, 孔隙率35.18%,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3.91MPa, 单向抗拉强度0.15MPa, 膨胀率0.28。

砂质泥岩:其含水率为21.54%, 视密度1813kg/m3, 孔隙率37.47%,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8.60MPa, 单向抗拉强度0.14MPa。

粉砂岩:其含水率为15.48%, 视密度1840kg/m3, 孔隙率34.40%,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7.87MPa, 单向抗拉强度0.14MPa, 抗剪试验0.70MPa, 膨胀率0.19。

细砂岩:其含水率为17.16%, 视密度1758kg/m3, 孔隙率38.26%,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5.30MPa, 单向抗拉强度0.19MPa, 抗剪试验0.85MPa。

砂岩:其含水率为16.57%, 视密度1861kg/m3, 孔隙率34.85%,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7.53MPa, 单向抗拉强度0.23MPa, 抗剪试验1.23MPa, 膨胀率1.35。

粗砂岩:其含水率为18.26%, 视密度1943kg/m3, 孔隙率34.62%,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5.98MPa, 单向抗

拉强度0.36MPa, 抗剪试验1.20MPa。

含砾泥岩:其含水率为22.64%, 视密度1922kg/m3, 孔隙率35.67%,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1.04MPa, 单向抗拉强度0.04MPa, 膨胀率11.39。

煤:其含水率为36.57%, 视密度1338kg/m3, 孔隙率41.55%, 单向抗压强度自然12.75MPa, 单向抗拉强度0.47MPa, 抗剪试验1.80MPa, 膨胀率0.24。

矿区内岩石的总体特征为:低强度、高膨胀性、弱胶结性、大孔隙率。

二、巷道破坏的形态与原因

松软岩层中掘进的锚喷巷道, 初次来压具有快和大的特点。锚喷巷道开掘不久, 围岩产生急剧位移, 使喷层开裂, 锚杆拉断和锚杆垫板开裂, 这是压力释放阶段, 一般为30天左右。松软岩层巷道中受力变形乃至破坏的部位都处于底部及两帮, 尤其两墙脚收根和底鼓最为严重, 其次是两帮移近和两肩喷体裂缝、崩皮, 顶板下沉量相对较少, 造成顶底板移近和巷道断面收敛, 因此锚喷支护的重点应着重底部和两帮, 而不在拱顶。在不同的开采水平锚杆支护的设计参数不应一成不变, 重力场的静压力对松软岩层的巷道压力作用, 是随井深递增而增加的, 在巷道压力显现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松软岩层的膨胀应力, 在浅部地层中其锚喷支护的高倍强度系数掩盖了施工工艺的不科学和锚喷设计参数不准确等问题, 其锚喷巷道的静压期变形速度为:高3.4~5.6mm/月, 宽1.6~2.8mm/月, 巷道基本稳定不破坏。在深部锚喷巷道中静压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300~600mm, 需经翻修方能使用, 其变形破坏所需的时间为:岩巷开掘后的5~10天, 煤巷为20天左右。并且锚喷巷道的变形破坏和压力显现与岩性有密切关系, 泥岩和粉砂岩中巷道变形破坏的占95%, 而砂岩和沙砾岩中巷道变形破坏的占8.9%, 所以选择锚喷巷道的位置应布置在砂岩类为宜。其变形破坏的原因如下:

1、巷道位置的选择不合理。在巷道设计时, 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矿井稳定岩层的分布空间情况, 尽可能将巷道的位置布置在稳定岩层中。

2、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不科学。软岩矿区的巷道掘进基本都采用了光面爆破法, 但效果并不理想, 棱角坑包大量存在, 刷出规整巷道轮廓线的工作, 因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而不理想, (下转第74页) 打上锚杆后, 形成的岩层组合拱尺寸不规则, 产生了大量的受力不均匀点, 在受力弱处巷道锚喷支护首先遭到破坏, 进而破坏整个岩层组合拱, 使支护全面失效, 甚至出现托盘与巷帮离层的现象, 巷帮几乎在自由状态下受力变形, 很快就破坏了;锚喷程序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 先打锚杆后喷浆, 没有锚杆和托盘控制的那一部分岩体由于风化、潮解而脱落了, 加剧了托盘与巷帮离层的现象, 尽管又喷了浆, 但对于喷层应力来说, 破坏了全断面趋于均匀分布的合理性, 使支护整体的强度不均匀一致, 在薄弱处首先产生破坏, 所以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先喷浆后打锚杆, 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岩体变形。

3、锚喷设计参数的不准确。在锚杆直径、间排距、锚深的设计上要留有一定的变形余量, 在实际施工中, 为了向锚杆眼中注药卷等工作的方便, 巷道顶部的锚杆眼是站在刚爆破下来的矸石堆上打的, 而矸石堆顶面与巷顶的距离又多数小于锚杆长度, 所以锚杆眼角度多数达不到设计要求, 这样也使巷道围岩的组合拱尺寸达不到设计值, 同样也使锚杆眼底的有效控制面积不一致, 甚至产生无支护效应区。

三、对策分析

1、设计依据的准确性。重视膨胀性软岩的特性, 组织系统的观测, 了解地压的规律, 如来压时间、稳定时间、巷道的变形值、膨胀物质含量、膨胀力大小、自然含水率等, 通过长期的不同条件下的地压观测, 采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绘制压力与时间的特性曲线, 掌握来压周期、压力强度、巷道变形特征等, 为设计参数的确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2、巷道布置应避免沿走向或层位布置在软岩中。

3、适当加大穿软岩段的巷道断面, 预留变形余地和补强加固余地, 巷道周边留出200mm, 等压力释放高峰过后, 适时进行二次支护以维护巷道稳定。

4、分次锚喷支护以适应软岩应力释放的客观规律。一次锚喷挂网紧跟工作面支护, 做到及时封闭, 属于柔性支护。容许支护适当变形以适应软岩应力释放的规律, 而支护结构不受大的破坏。二次刚性支护不允许柔性支护的变形再发展, 做到先柔后刚、刚柔结合, 使二次刚性支护避开软岩应力释放高峰可能造成的支护结构破坏和冲击, 充分发挥支护作用。

5、合理确定锚喷技术参数, 在设计上留有一定的变形余量。推广使用联合支护, 其中先锚喷网、后套U型可缩性钢支架效果较好, 爆破后立即采用锚喷进行一次支护, 喷厚70mm左右, 全面封闭围岩防止风化潮解, 安设锚杆群稳定围岩以限制变形, 使其在控制下适量地收敛变形以释放围岩中地应力, 使用U型可缩性钢支架进行二次支护, 进一步使围岩作适量的收敛变形, 当U型可缩性钢支架的可缩性消失时, 钢支架的二次刚性支护将充分发挥支护作用。

应用锚喷支护技术必须因地制宜, 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 根据地质条件及地压显现规律, 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 不断发展和完善锚喷支护技术。

摘要:通过系统的矿压监测, 了解巷道破坏变形的特征和规律, 分析其原因, 较好地解决支护问题。

上一篇:移动互联平台下一篇: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