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阅读开始(共12篇)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1
我爱读书,也偏爱那些喜欢读书的孩子,能和她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碰撞出一些思维的火 花 ,就像看见 礼花绽放苍穹,那真是幸福倍增的时刻。
少年不识读书乐,爱听表扬。爱听表扬,为求数量强低头。
而今识得读书乐,欲罢不能。欲罢不能,却道好书赛佳肴。
第一次批阅淑女班的作业:我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个班里有那么多人不写作业! 17个学生,8个没按要求写完;没想到有一个女孩子居然会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书,居然还边看边玩地做了两张手抄报。在一个没有读书氛围的班级里,有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无异于在无边的沙漠里看到一棵生机盎然的沙柳。我很珍爱地把两张手抄报贴在了公告栏里,并给这个爱读书的孩子冠以“书香少年”的称号,在班里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
没有哪个小孩不喜欢被表扬,班里喜欢读书的人多起来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的味道是甜蜜的,就连平时最不喜欢看书 的小马都 在拿着一本《非常男生》看得津津有味。
从此,淑女班有了一段时间叫“三余”:课余、作业余、饭余。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成了淑女班的一道美丽风景。
读书好,知天文,晓地理,谈古今 ,论中外 ,人人称 ,好娃娃。
好读书,晨起读,入夜读,课余读,饭后读,“三余”紧,收获丰。
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读时代 ,读喜爱 ,长知识 ,增能量。
淑女班里有一个活动叫“小淑女看世界”,每周一次,孩子们轮流当主角:做一个PPT,说一个景点,聊一个话题。我试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女性的视角解读世界。彭静姝的《一路向西》令人印象深刻。荒凉并不死寂的沙漠,神秘并不闭塞的喀什,古典而不失壮丽的龟兹,明媚而不失雄伟的天鹅湖……西域风情如项链上的颗颗珠宝,被那孩子看似不经意地捡起,捧到我们的面前。欣赏着一幅幅壮美的照片,聆听着娓娓动听的讲述,我们不仅震慑于大漠的恢弘,更对这个看似文弱的讲述者刮目相看。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准确无误,她事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相关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特色小吃……做好旅游计划,捕捉逸闻趣事,拍摄沿途风光,撰写发言讲稿。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忍受着一路的颠簸,忍受着高寒缺氧的折磨,忍受着牛羊肉烧烤的烟熏火燎,坚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用i Pad一字一句地写下了8000多字的旅行日记。
演讲的时间是短暂的,演讲的影响却是无穷的。随着《美国学府游》《文明古国柬埔寨》《香港迪士尼乐园》《上海科技馆》等一个个讲座陆续登上“淑女讲堂”,“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架播种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火种:行万里路赏名山胜景,读万卷书做国际公民;“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个舞台,它让孩子们成了绝对的主角,每个演讲者都可以大声地说“我讲,你们听”;“小淑女看世界”成了一个导火索,引爆每个孩子的小宇宙,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读书,热爱实践,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分享《青铜葵花》,沉醉不知下课,兴尽共吟诗,品咂幸福滋味。争论 ,争论 ,激起涟漪无数。
曾经和小淑女们一起上过一节《青铜葵花》阅读分享课,讨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我至今记忆犹新。为了那节公开课,我和孩子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复阅读《青铜葵花》。大家围绕“葵花是否幸福”分成正反两方,在小说里面找论据。然后,上网查资料,引经据典,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呈现出了一场紧锣密鼓、唇枪舌剑的辩论,得出阅读感悟:“苦难不可避免,但有爱才有苦难之后的幸福!”最后,我也用一首自创的小诗作结,抒发了自己读后的感想。在这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淡化,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交流是平等的,我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她们头上,她们也没有刻意逢迎我的想法。孩子们畅所欲言,不管是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爹娘也过教师瘾。男财经,女烹饪,讲台上下,厅堂连庙堂。寻梦非洲攀雪峰,伴女儿,共成长。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么美好的经历,一定不能让家长缺席。我利用课程的便利,邀请家长到学校做烹饪课老师,讲解烹饪知识和厨房秘密。我抽出语文课的时间,把讲台让给家长中的“专家”做讲座。刘礼扬的爸爸是一位超级“驴友”,曾经徒步旅游过很多地方,最让人称羡的是他到非洲徒步攀登乞力马扎罗雪山的经历,于是我邀请他给孩子们讲《游走非洲》。在他的讲座里,学生们不仅欣赏了非洲迷人的风光,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认识了奇人斯宾塞·维斯特,还重新认识了自我,懂得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杨纤晨的爸爸是一位金融专家,我就邀请他到学校和孩子们谈谈理财的知识。他的讲座《脑袋决定口袋》给当时即将赴英修学的孩子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催生了孩子们许多理财的设想。
在淑女班,读书不再专指读那种静态的、厚厚的、纸质或电子版的书本,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和梦想形影相随,它是联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精神纽带,它反映着我们的生活,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片精神的家园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幸福着,快乐着,成长着……
德国15世纪坎普滕学者托马斯说:“我到处寻觅幸福,但是除了带着一本小小的书,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阅读,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
朋友,你想要幸福吗?
那么,热爱读书吧!
幸福,从阅读开始!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2
幸福女人从这里开始
欢迎光临dongming07博客 是网络将您与薰衣草联系在一起 是缘让我们相识 ldm2124086 祝您快乐!在这博客的乐园中 携手谱写、欣赏快乐篇章 ldm2124086口袋 BLOG欢迎你!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一部分请点击小标题在线阅读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女人的心态与命运相连微笑是困难的挪动器生命的美丽在于懂得珍惜善待生命,敢于向命运说“不”积极心态让女人的岁月生辉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用激情点燃消极心态的人生之火天天保持好心情欣赏生活,享受快乐感悟人生,驻守快乐转换思路,选择快乐(1)转换思路,选择快乐(2)寻找机会,制造快乐舍弃小事,笑口常开身处逆境,乐观对待懂得微笑,拥有魅力笑对风雨,活出精彩女人的名字不叫弱者女人因独立而美丽(1)女人因独立而美丽(2)自信是女人的魅力真正的自信是一种睿智做自己的圣人女人要有柔中带有刚的自信你自信,你才快乐把握机会,磨炼自己女人不是弱者要想自信还得勤奋自信地潇洒一回忍让为先,大度为怀适当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宽容是女人一生要学的哲学以宽人之心宽己不妨做个“糊涂”女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宽容是一种美德凡事不必太认真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 第二部分黑暗(1)黑暗也只是在经历黑暗(2)坚强的女人眼泪只流一滴历尽艰辛得来的果实更甜美做一条任意穿梭的鱼幸福来源于简单的生活平淡是真,平静是福拥有一颗平常心(1)拥有一颗平常心(2)娱乐休闲是生活的必需品再完美的女人也有缺憾世界会因“我”而精彩淡泊更能体验人生真味勿以自己的容貌而自卑爱心是女人的.魂善良是女人生命的宝石善良是女人生命的宝石(1)善良是女人生命的宝石(2)充满爱心的女人才美丽女人因善良而可爱可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女人善良有时也是错秀出自己独特的亮点打理出令人喜欢的自己让秀发飘逸飞扬穿出漂亮使用香水内涵有言语不能述说的奥妙让平凡的你绽放个性亮点努力保持和创造美丽的曲线真正的美是来自气质征服一切靠的也是气质(1)征服一切靠的也是气质(2)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的人生(1)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的人生(2)只做最优秀的自己(1)只做最优秀的自己(2)只做最优秀的自己(3) 返回顶部 ldm2124086 欢迎光临 ldm2124086BOLAG ・・・・・・・・・・・・
幸福从黑暗开始 篇3
客厅里演得正热闹的电视也安静下来,空气里那些沉沉浮浮的心事和玄机,也似乎瞬间沉静了。我在书房枯坐,正想着是不是该假装害怕尖叫一声扑到他怀里,他却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了。他在黑暗里摸索着走到我身边,又摸索着抓住我的手,然后很坚定地拉着我往外走。
客厅里,烛光摇曳,家变得温馨而美好。老公找出扔在角落里的收音机,摆弄半天,收音机居然响了。一瞬间,一屋子舒缓的音乐在悠悠流淌。他又打开橱柜,拿出一瓶红酒。烛光暗影里,他的面容线条柔和,注视我的目光温柔如水,刹那间,我有些痴迷恍惚,仿佛又回到了恋爱的时光。
那一夜变得浪漫而温馨,我们拿出相机,就着烛光合影;回忆恋爱时做的那些傻事,共同走过的那些时光,还有对未来的憧憬,话题一个接一个。要知道,我们竟然很久没有这样聊过天了。
结婚后,每天晚上都是固定的模式,老公看电视,我守着电脑。深夜去睡觉,我本想在床头看会儿书,可刚扫了两行字,眼皮已经打架。每天都像有千军万马在身后奔腾,日子过得匆忙却没有滋味。我和他,还因种种琐事所扰,争吵和冷战,没完没了。而这个夜晚,没有了电视电脑的陪伴,时间忽然如此富足,我们的心灵,因为有了这时间的滋润,变得更加亲密贴近。
第二天,一吃过晚饭,老公就迫不及待地拉我出门散步。走到街上,冷风吹得我打了个冷战,他立即把我的手塞进他的口袋里,紧紧地揽着我往前走。夜晚的街上很热闹,有满头银发挽手散步的老夫妻;有推着三轮车卖花生核桃的中年夫妇;还有街角那一对小夫妻,男的站在一口大锅后面,锅里是满满的栗子,他挥起大铁铲,呼呼生风,女的盛起炒好的栗子,给顾客装袋、过秤……看着这些在尘世里安稳生活的夫妻,我们心生暖意。原来,黑夜里会有这么多的幸福生活在默默上演。
仔细一想,我不禁莞尔:最多最动人的幸福,往往都是在黑暗中閃亮发光。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4
目前, 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尽管语文教师大声疾呼要加强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但是种种情况导致当前学校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以为然, 忽视的现象比比皆是, 语文学习的开始阶段低门槛, 小学初始阶段的语文活动集中于生字生词的积累, 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 语文学习逐渐呈现了他的贵族化, 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情感的积累丰厚, 需要情感、创新等高级思维活动地有效参与, 但一部分教育教学工作者错误地认为阅读占去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学生阅读是在浪费时间, 多做一个数理化题目, 也许对他的升学考试产生的帮助会更大, 能立竿见影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语文阅读活动没有温度, 阅读视野没有广度, 阅读理解没有深度, 阅读水平没有高度。这种短视的观念对学生的一生, 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 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都将产生严重地危害。阅读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是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智慧之门。阅读可以提高个人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至今耳熟能详。“人不读书, 其犹夜行”, 阅读伴随着一个人的精神幸福成长, 培养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精神层面的充裕是何等幸福的事情, 人的幸福不是由百年一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 而是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聚成的, 阅读的作用从不立竿见影, 但却能滴水穿石, 它让我们在文化上、心理上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 这是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使命。要积极营造氛围, 转变观念, 积极创新, 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为语文新课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 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 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 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我以学生对视觉影像的喜爱为切入点, 利用文学欣赏课播放“百家讲坛之李白”, 让学生对李白坎坷的一生有初步地了解, 李白一往无前、九死其犹未悔的追求心灵和个性自由解放的思想倾向以及为此所付出的终于被世人所弃的人生悲剧吸引着学生。接着我又以几首李白的代表诗歌为基点, 分析作者的形象, 李白一生钟情于那如仙露琼浆般的佳酿, 倾慕于对空洒清辉的圆月, 他的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豪放飘逸, 与之高明的剑术不无联系, 我们不妨称之“侠客”, 这样李白在学生的心中就有了三个身份定位, 分别是“酒仙”“月仙”“侠客”。接着我就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去读有关李白这三方面内容的诗歌, 让学生有了一个定向的阅读方向和崭新的阅读领域, 而不是局限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几篇孤立的可怜的李白诗歌。学生在图书馆搜集资料如火如荼, 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之前, 我提前向校方申请购买有关古代诗歌的书籍, 让学生能拥有充足的阅读资料。学生的成果非常不错, 有学生甚至将李白的年谱列出来后, 对应着李白的经历整理出此时期出现的一系列诗歌, 脉络之清晰, 内容之全面, 令所有人都十分震撼。我立即顺水推舟组织了一个竞赛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最理想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我认识的李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李白诗歌中“月”“酒”这频繁出现的意象所承载的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生在朗读品位诗句中感受着李白的侠骨豪肠。这只是一个引子, 一个催化剂, 目的是让学生去接触我国博大渊深, 灿若星辰的文学殿堂, 汲取中华文韵, 去遨游在宏观的经典阅读海洋之中。
二、活动是理想的伙伴
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以图书馆为依托, 开展丰富的活动, 让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 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行为。我让学生每人制定一本阅读笔记, 并为自己的阅读笔记起一个生动的刊名, 学生的刊名异彩纷呈, 有“青苹果乐园”“行云流水”“如梦令”等等, 每周末学生每人推荐一篇自己阅读过的最美的文章, 并且写上推荐的理由。再由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佳推荐文章三篇, 最佳赏析三篇, 并发一些本子之类的奖品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这项活动策划比较成熟后, 我联合语文组、图书馆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我一直认为, 阅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只有爱读书的老师, 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只有爱读书的老师, 才能体验阅读的甘苦, 才能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全校师生每两周每班产生3篇阅读成果后, 在图书馆进行展示, 并向师生全天候开放, 师生可以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阅读鉴赏, 这样一来, 不仅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 学生在写推荐理由的过程中,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后来我们又不断地开展特色阅读活动, 如手抄报展示、演讲会、辩论会、佳作推介会、读书知识竞赛等, 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 在对话中交流, 在交流中辩论, 在辩论中提升。经过这样活动方式的强化训练, 学生逐渐习惯穿梭于阅读文本中, 不再对阅读活动陌生, 取而代之的是宁静温和亲切的心灵休憩。
三、成果是飞跃的舞台
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 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 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 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 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争论“韩寒”, 似乎当代中学生很关心这个人物, 我对韩寒的了解也仅止于那本《三重门》, 社会对韩寒的评判也褒贬不一。对于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趣味, 不能简单粗暴道听途说地遏制, 此时教师力争与学生有相似的天真, 相似的梦想, 当然作为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师要储备丰厚的评论能力, 平时要多阅读评论文章, 能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要和学生沟通, 进行心灵对话, 交流阅读经验, 分享阅读成果, 我随即带领孩子们大量阅读韩寒的文章, 掀起了“韩寒热”, 学生们通过图书馆藏书和图书馆网络搜集韩寒的言论, 以及其生活历程, 客观全面地分析“韩寒现象”, 让学生正确把握对待事物“入”与“出”的尺度, 做到不盲目崇拜, 不人云亦云, 勤思考, 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我引领学生去研究韩寒, 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收获非常大, 学生作品《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韩寒, 走稳了!》获得了全校老师的好评, 尽管文笔略显稚嫩, 但文章中呈现出的辩驳的态势、智慧的碰撞让每一位见证的老师无不欣喜于孩子们的进步。我想在这种长期孜孜不倦地阅读探究中孩子们的思维犹如小溪中的卵石被溪水冲刷得光洁圆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想这次成功的探究活动一定能打开孩子的阅读之门, 孩子们在前进的步伐中一定会一次又一次地欣喜若狂。这样以小见大, 举一反三, 学生今后会怀揣自信, 镇定, 平和之心, 体验阅读的幸福快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大。”可见, 阅读对于人的影响、对人心灵的塑造是如此的深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为我们的孩子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要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宽松、自主、愉悦的大阅读环境中, 有目的地学习、汲取, 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在耳濡目染中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在幸福中翱翔未来。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阅读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对于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情况的滞涩, 文中指出了其危害。文中就阅读兴趣的培养、有效阅读活动的开展、创新阅读成果的提升三方面浅谈如何组织学生积极自主有效阅读。
关键词:阅读,兴趣,活动,成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王一平:《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3]陈建华:《课外阅读指导要“六给”》
文明从餐桌开始 幸福从小事做起 篇5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根本,以提高小学生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不乱扔剩饭菜、有序文明就餐”为标准,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和文明用语,倡导节约用餐行为、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班要倡导节约节俭美德,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明确“文明餐桌”的标准就是“不乱扔剩饭菜、有序文明就餐”,为全面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做好思想发动。号召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并通过自己向亲朋好友进行更广泛的倡导发动。
(二)全面展开阶段
在学校餐厅“文明餐桌”创建“四个一”:
1.校园广播站午餐时间进行一次提醒,要求师生就餐有序文明,尽量做到不剩菜、不剩饭,有剩余饭菜倒入指定收纳桶内,进行文明进餐宣传。
2.各班要有一名“文明餐桌”行动监督员,接受培训,讲究文明用语,主动引导就餐人员文明就餐。
3.食堂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文明餐桌”行动宣传栏,定期、集中宣传餐桌文明知识,展示“文明餐桌”行动成果。
4.要有一套完善的奖励评比制度,提倡按表彰评比。
(三)总结评比阶段
各班认真总结“文明餐桌”行动经验做法,不断探索完善创建“文明餐桌”的办法。提倡对于行动积极、效果明显,示范作用突出的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
五、活动形式
1、国旗下讲话——《文明就餐、健康成长》。
2、主题班队会——《餐桌上的礼仪》。
3、发放倡议书。
4、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宣读倡议书和说明餐桌上的文明。
5、文明餐桌评比活动。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文明餐桌”创建活动,在生活点滴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小学生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力举措。各班要给予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全面部署,采取有效举措,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板报、广播、校园广播等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文明餐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大力宣传文明餐桌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让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理念广为人知、成为认同、变为行动。
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食堂各就餐大小厅陈设醒目的餐桌文明大行动告示牌,餐厅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和“文明就餐,相互礼让”等内容的标语牌。
二是以“文明从餐桌开始、幸福从小事做起”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广播站等形式,宣传用餐文明,讲明节俭用餐、卫生用餐、安全用餐的好处,讲清“剩菜是地沟油主要来源”,节俭饮食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浪费,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达成节俭惜福共识。
三是利用思想品德和综合实践等相关课程融入、渗透“文明从餐桌开始、幸福从小事做起”等内容,宣传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普及科学膳食知识。
四是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餐桌文明”理念通过学生带给家长,带入家庭,影响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
五在原有“文明食堂标准”的基础上加入“文明餐桌”新元素,引导学生“最好不要剩下,尽量避免浪费”;确保食品安全,建立采购食品、油品等原材料的专用台账,不使用地沟油,不使用过期食品和不合格产品,不违规使用食用添加剂,提升服务水平、经营特色和文化品位。
六是做好劝导和监督工作,在就餐学生中招募餐桌文明志愿者,开展餐桌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劝导就餐师生文明用餐;组织值班教师开展文明餐桌监督检查,及时批评不文明的餐桌行为,切实落实文明餐桌行动。
3、重视实施实效。通过组织餐桌文明志愿者、少先大队队干、班主任、值勤教师和校领导组成的联合督查小组对师生就餐
环境进行全面考评,对定期考评结果予以张榜公布,表扬文明学生,鞭策陋习行为。
文明从衣食住行起步,幸福从身边小事做起,文明餐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新的饮食观念,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为共建文明双凫铺中心小学给力加油!
“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
各位同学: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餐上打交道。众所周知,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代表少先队大队部特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就餐前做好准备,洗干净手,按班级列队有序进入食堂,排队时在队伍里不准推挤、高声喧哗或打闹。
2、用餐要按指定位置对号入座,不可抢位串位,更不可吃饭时端着饭碗随意乱跑。
3、就餐过程要讲究礼仪,关爱幼小,心存感恩,常怀惭愧之意,饭菜点滴都来之不易,不生偏食挑食之心,不作喜恶之语。
4、用餐时保持良好姿态,不东张西望,不左右摇摆,不得弹手抓脑抠耳鼻。
5、吃饭要专一,进食时以碗就口,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不可含着食物说话,这样容易呛到。
6、用餐要文雅得体,不要狼吞虎咽,姿态丑陋,吃饭喝汤要轻柔,尽量不要发出声音,碗盘筷匙不宜撞击作响,不以手取食、刮碗,不以舌舐食、舔盘。咳嗽、打喷涕要以手掩之,不可喷饭触及旁人。
7、盛饭究,吃完可再盛,但不许较大量剩留。
8、盛饭或吃饭时把饭菜撒在地上不及时拾起的。
9、讲究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保持食堂整洁,不可随地吐食,乱扔杂物,乱倒饭菜。
幸福,从醋溜白菜开始 篇6
后来,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和公婆分开过。可老公什么饭都不会做,我只有受苦受累的份儿。那次,我感冒了,早晨实在不愿起床,就把老公推醒说:“你做早饭吧,我想吃点清淡的,你熬点粥,炒个醋溜白菜。”老公迷迷糊糊睁开眼,摸了摸我发烫的额头,赶紧起床了。他把药给我拿过来说:“你先喝点感冒冲剂吧,早饭我来做。这粥好说,没什么技术含量,放到高压锅里熬就行了。可是这醋溜白菜,我怕炒不好。”我说:“其实啥事都不难,只要你肯做,所有复杂的事都能变简单。我躺着给你做‘技术指导’,你只管炒就行了。”
我指挥着老公,把白菜切成细丝,在锅中倒入少量油,把油烧热,把白菜倒入锅中翻炒几下,然后加入调料,关键是出锅要快,爆炒出来的白菜吃起来才酸脆可口。老公把卧室的门关上说:“放心吧,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你和我妈做饭的时候我经常看呢,心里有谱。”就这样,老公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好一通忙乎。终于,他大喊一声:“老婆,出来密西吧,饭已OK了!”我到厨房一看,小米粥虽然稠了点,还算不错。再吃一口醋溜白菜,味道还真没想象的那么难吃。我赶紧夸老公:“了不起,所谓天才,就是你这样的,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谁知老公端起垃圾桶让我看:“瞧,我炒了三次呢,前两次炒得太难吃,都倒掉了。反正白菜也便宜,多试验几次也无妨。”
我吃着老公做的醋溜白菜,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为了鼓励老公,我喝了一大碗粥,把醋溜白菜吃了个精光,然后对老公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老公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说:“你为我做那么多事,我也没觉得什么。我只为你做了这么一点点,你就这样感动。我决定了,以后我要学着做饭,帮你分担家务。我们两个人都上班,工作都很累,不能把家务都推给你一个人。”我再次高呼:“耶!幸福从醋溜白菜开始!”
以后的小半年里,老公耐心地跟我学做饭,还经常在网上下载菜谱。经过学习实践,他能做一手好菜了。有一次,老公打电话让婆婆来。婆婆来之前,老公忙着张罗了一桌好饭。婆婆坐到餐桌前,尝了尝饭菜对我说:“你做菜更好吃了,比原来做的还好。”我“扑哧”笑了,老公神秘地说:“这菜,不是她做的。”婆婆嗔道:“不是她,还是你?”老公大声说:“真是您儿子我做的!”婆婆惊得一会儿看一桌菜,一会儿看她儿子,半天说不出话。
老公对婆婆说:“现在社会呢,男女平等,我们俩都上班,也都应该做饭,做家务。男人做家务没什么不好的,这样家庭才更幸福!”婆婆笑着说:“只要你们幸福就好!”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7
关键词:亲子沟通,问题,策略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家长和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 以达到共同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家庭中的语言沟通。
一、亲子沟通的意义
1.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识的家庭教育, 还是无意识的家庭影响, 都需要亲子沟通的方式去实现。
2.亲子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家庭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 是儿童实现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对于孩子的认知、情感、行为、社会习性等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还是沟通的内容, 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3.亲子沟通是维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能够跟子女进行良好沟通的家长是最能享受到家庭温馨和幸福的家长, 也是最能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家长。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 沟通的过程是快乐的, 沟通结果也是幸福的。它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让家庭和谐幸福。
二、当前的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
儿童在任何时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帮助, 虽然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与孩子沟通。但在现实中, 亲子沟通却存在着诸多的障碍。
1.沟通方式不平等, 彼此间缺乏尊重
亲子之间需要平等的沟通, 不管孩子多小, 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而很多的家庭缺乏平等, 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 滥用权威, 居高临下, 甚至打骂子女, 这给孩子带去了心理阴影。
2.沟通渠道阻塞, 彼此缺乏了解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不仅家长要说, 孩子也要说, 有来有往才是有效的沟通。但不少家长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单向沟通中, 家长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给沟通带来阻碍。
3.沟通态度不良, 缺少沟通策略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 讲了一大通非常正确的道理, 可是孩子感觉“家长说的道理非常正确, 但是说话的样子非常令人讨厌”。这样的沟通不能解决问题, 还制造了情绪化的孩子, 让沟通更加困难。
4.沟通方法不当, 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改变, 孩子也在不停地变化着。现在的孩子从生理到心理已经和家长小时候不一样了, 但是家长在养育孩子时, 没有经过任何培训, 还是凭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从上一辈那里传承的模式来和孩子沟通, 这种缺乏科学指导的沟通使信息的传递出现了障碍。
三、亲子沟通的原则
1.尊重孩子, 平等相处
成长中的孩子, 需要我们的爱和理解, 他们也有独立人格, 应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2.倾听孩子, 双向沟通
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让孩子表达他的想法和情绪。同时, 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的行为。
3.了解孩子, 方法得当
如同身体发育一样, 孩子的心理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在不同的阶段, 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有不同特点。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 创造合适的环境让孩子按自身的规律发展, 寻找适合阶段性特点的沟通方式, 万不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
4.情绪行为, 分开处理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 家长要有自我觉察力, 不要把情绪与教育混为一谈, 不要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当家长把自己的情绪和对孩子的教育顺利地分开时, 才能用理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5.家校统一, 和谐一致
一个内心和谐的人, 其认知、行为和情感必然是一致的。当家长给孩子的观点立场不能和学校保持一致时, 孩子内心会很纠结, 很难进入认知、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轨道。家长只有以支持的心态对待学校和教师, 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优秀的孩子。
四、亲子沟通策略
面对亲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遵循亲子沟通的原则, 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探究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 语句肯定, 行为准确
1. 案例再现
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逆反, 和家长对着干。比如, 他们对孩子说:“别把碗打碎了!”孩子却偏偏把碗摔在地上。这样的指令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宝贝, 别睡懒觉了!上学又迟到了!”
“吃饭了, 不能挑食啊!”
“路上别跑, 别闯红灯!”
2. 理论依据:不要去想红色的大象
以上这些否定的指令, 孩子根本不听, 甚至还去实施与指令相反的行为。
心理学有个实验:对一个人说“不要去想红色的大象”, 重复几遍的结果是对方的脑子里都是红色的大象在晃悠。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左脑接收到语言后, 右脑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画面。当左脑接收到“不去想红色的大象”的信息时, 右脑将已存在的“大象”与“红色”整合起来, 形成“红色的大象”画面。此时, 否定词被忽略了, 被屏蔽了, “不要”已被大脑扔在了一边。
3. 沟通策略:语句肯定, 行为准确
通过以上案例和理论分析, 我们不难理解, 如果对孩子说“不要跑”, 孩子脑海中就会全是“跑”的画面, 这些画面便会引领孩子飞奔。因此, 要想让孩子按指令行动, 应该多用肯定的语言, 用积极的正面的指令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以上案例中的指令可以改成:
“宝贝, 快起床了, 要按时上学!”
“吃饭了, 饭菜可香了, 宝贝可要吃啊!”
“把碗端稳, 慢一些!”
(二) 说话简短, 少说有效
1. 案例再现
孩子最烦家长的唠叨, 而家长却认为:有时对孩子说话, 孩子根本听不见, 说几遍都记不到心里去。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妈妈越唠叨, 孩子越不听, 孩子越不听, 妈妈就越唠叨。那么, 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
2. 理论依据: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 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很受感动, 准备捐一些钱。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于是他决定, 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 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非常气愤, 不仅没有捐钱, 还从盘子里偷了2块钱。
由此可知, 相同的刺激过多、过强和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心理的不耐烦或反抗, 在心理学上, 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会引起个体行为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3. 沟通策略:说话简短, 少说有效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 家长会一次、两次、三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 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因此,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 应秉承着“犯一次错, 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如果你觉得你的批评不足以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 需要批评第二次, 那就不要重复, 试着换个角度, 换种说法。“超限效应”还告诉我们, 要让自己的话有权威性, 就应该少说。
(三) 树立榜样, 保护自尊
1. 案例再现
妈妈开完家长会回家, 很生气地说:“期中考试你才考了第九名, 你看看人家张浩, 又考了第一!”
孩子很生气:“你总是拿我和张浩比, 干脆你给张浩当妈妈去好了!”
据调查, 80%的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可是孩子发出了“请别拿我和别人比”的呼声。
面对家长想比较, 孩子不愿意比较时, 我们应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
2. 理论依据:“比较”的目的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赞扬别的孩子, 是想树立榜样, 想让孩子向这个榜样学习。但是, 孩子不是这么想的。当他听到家长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 父母大加赞扬别的孩子时, 会觉得“比较”和“赞扬”是对自己的贬低, 是一种失败和耻辱。在这种情绪下, 孩子不会向“榜样”学习, 甚至还会故意对着干。
3. 沟通策略:树立榜样, 保护自尊
童年时期,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树立榜样”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但是, 家长不要拿熟悉的, 或者孩子的同年龄朋友来树立榜样。如果拿书上的某个孩子的故事来鼓励孩子, 他不会反感, 因为那个孩子离他太遥远, 对他不会形成威胁;拿一些名人童年的故事来鼓励孩子, 孩子一定会高兴, 他感觉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令人佩服的名人, 并且会虚心向他们学习。
注重赏识, 操作得当
我们已经谈了赏识教育很多年, 无论是家长, 还是老师, 都相信期待、信任和赞美是一种心理能量, 能使孩子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习得一种理念是容易的, 理解一个理论是简单的, 但是想操作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1.案例再现
常听家长这样赏识孩子:“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厉害!”“你真孝顺!”这些语言真的起到了鼓励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评价性语言说一句两句还可以, 但是, 如果长期用这样的“赏识”语言去夸奖孩子, 孩子获得的不是一种力量, 而是胆怯, 不敢去尝试新的任务, 不敢去迎接艰难的挑战。由于害怕失败, 孩子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2.理论依据:婴儿大脑规则
《婴儿大脑规则》的作者约翰·梅迪纳博士指出: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 家长对孩子说“你真聪明!”, 家长把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归因于与生俱来的智力。这样的赏识很有害处。在学习比较简单的内容时, 他毫不费劲就会取得学业成就, 体现了他的天赋。然而, 随着学习难度的提高, 他开始犯下第一个错误, 但他没有将这些错误看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他会想:“天哪, 我总是得B, 得C, 肯定是我变笨了, 才得这么烂的分数, 我投降了。”如果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成功, 在失败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振作起来, 他会变得气馁, 不愿意尝试, 导致分数继续滑坡。
那家长应该如何做呢?约翰·梅迪纳博士指出:家长应该赏识孩子学习的刻苦。例如:“你学习肯定很努力, 我为你感到骄傲”之类的言语。这就将学习好归因于可控制的努力, 而非无法改变的天赋。我们知道, 聪明并无法保证永远成功, 努力才是王道。
3.沟通策略:注重赏识, 操作得当
根据约翰·梅迪纳博士的研究, 要赏识孩子的努力, 而不是聪明!具体可以这样赏识:
要用描述的语言, 不做评价性的赏识;
赏识前进的方向, 而不是前进的结果;
赏识努力的过程, 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例如孩子考试得了80分, 进步了, 妈妈要赏识一番。
妈妈:“上次考了70分, 这次考了80分, 进步了, 这一阶段, 你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了。回家后不用我督促, 就能自觉地写作业。你看, 好好学习就会有进步。”
孩子:“妈妈, 下次我想考90分。”
妈妈赏识了孩子付出的努力, 并描述了孩子的行为“认真听课, 自觉写作业”。受到赏识的孩子会巩固好的行为, 又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对于艰难的任务会坚持不懈地努力。
如果孩子考80分, 家长就说“太好了, 太棒了”这样的评价式赏识, 孩子会怀疑妈妈的话是假的。
总之, 亲子沟通是一个丰富的互动过程, 家长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去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用良好的亲子沟通来营造愉快、宽松、向上的家庭气氛, 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稚.让孩子心灵强大.漓江出版社, 2009 (5) .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8
什么是幸福感?心理学研究表明, 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 更多地则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对青少年来说, 他们的幸福感包括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温暖感……总之, 幸福感是一种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学生的课堂幸福感生成于每一个教学细节, 又对教学行为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 我认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应从提升学生幸福感开始。
1. 扩大教学的透明度, 提升学生的安全感
所谓安全感, 就是胸有成竹的、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主动, 往往是因为对即将开始的课堂学习没有准备, 缺少底气, 因此只能对老师“听之任之”, 被动应付。孙子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课堂就是特殊的战场, 学生有备而战方能取胜。目前常见的“学案导学法”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途径, 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准备、动手有痕迹、思考有依据”。有了“学案导学法”的帮助, 扩大了教学的透明度, 学生的安全感自然也就提升了。“学案导学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1) 设计学案。“目标导航”环节呈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前置学习”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点;“协作共进”环节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提升学习”能让学生及时巩固并反馈学习的内容。 (2) 使用学案。首先是以“案”引导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阅读目标要求, 明确学习的方向;通过完成前置学习, 初步达成基本知识目标;通过思考习题, 发现疑难之处。其次是以“案”引导课堂学习。在交流基本知识中, 梳理知识网络;在讨论探究中, 理清思路, 加深对预习知识的理解;在练习检测中, 及时巩固学习效果。再次是以“案”引导课后复习。学案上既有基本知识, 又有思路痕迹, 学生只要及时温习学案, 就可以轻松地温故知新。
2. 增强教学的厚度, 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 指个人自觉被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课堂厚度的首要指标是量的积累, 即增加学生的学习储备。以学生的前置储备为课堂起点, 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 使学生在展示自己所知的过程中, 享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感。
课堂厚度的重要指标是质的提升, 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学生前置储备的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 只有引导他们跳出孤立的点, 挖掘内在的联系, 串点成线, 梳理整体脉络, 连线成面, 理解因果缘由, 才能最终在由点到线、由平面到立体的多维建构过程中, 形成严谨的思路和严密丰满的知识网络, 也使他们认可自己所储备知识的可用性及理解能力的可行性。
例如, 在复习《步入近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这一节内容时, 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操作。 (1) 学生展示交流:文艺复兴的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14~18世纪, 欧洲的制度正悄悄地发生怎样的变化? (串点成线, 归纳时代特征, 抓住专题主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即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也即所谓“步入近代”) (3) 启发学生纵向比较:以英国为例, 分析资本主义时代与封建时代, 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区别。 (厘清三条副线:近代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先进化) (4) 启发学生横向比较:比较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与欧美国家步入近代的过程, 分析中外近代化的异同及原因。
这样的教学安排, 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厚度。学生在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的过程中, 能获得被老师和同学支持、尊重的幸福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 能扩充自己的储备,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3. 调整教学的难度, 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为了实现高效课堂, 常见教师采用以下两种手段:一是减少或增加课堂的容量或难度, 二是加大强记硬灌的力度。而这样做, 最终导致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或“消化不良”, 自然就谈不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度的呢? (1) 容量要适当某教师用一课时, 复习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演变虽然从逻辑角度看, 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专题, 但是从实际效果看, 容量偏大, 这部分内容至少涉及了九年级上、下两册共8篇课文。一般的教学步骤是:首先要回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诸多史实, 然后分析战后格局的演变, 最后总结影响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而为了完成这繁重的任务, 教师通常只能匆匆地讲, 学生也只能急急地赶。在密集快速的猛烈轰炸中, 学生很难找到成就感。 (2) 视角要巧妙。一个最佳的视角, 就是学生思维的恰当制高点。视角过高, 学生会茫然找不着北;视角过低, 又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例如, 在学生的印象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乱”得可畏, 常常理不清, 记不牢。诸如三国鼎立江南开发、孝文帝改革等知识点, 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为此, 笔者带领学生跳出知识点, 从时代特征的高度俯视单元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归零为整, 注意抓住两条线索 (即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来记忆, 学生一下就记住了相关知识。
这样的教学设计, 调整了教学的难度, 使学生感到内容适度, 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相关知识, 自然就提升了成就感。
4. 保持课堂的温度, 提升学生的温暖感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虽然学生的个性爱好各异, 但是人非草木, 他们也都是有感情的。“学优生”希望受到更多关注, 中等生也不甘被忽视, 而“学困生”尤其渴望获得鼓励。只要老师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能给他们一点阳光, 他们还回的将是一片灿烂;只要教师给课堂一点温度, 学生感受的将是长久的幸福和温暖。
幸福从阅读开始 篇9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总是在思考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翻开不同版本的心理健康读本, 会发现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也不甚相同。然而对心理健康的标志, 大家似乎都有意思相近的表述, 那就是有幸福感。所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成为心理健康课的重要内容, 可是我认为如果仅仅将心理健康课作为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唯一阵地,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宏大目标不知何日才能实现?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堂课中, 幸福感的培养更应从每一堂课开始。
课堂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需要, 据心理学家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需要有三个:1.认知的需要, 即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被赏识的需要;3.成就需要, 包括地位、实力、绩效、优势、声望、名誉等。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这些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 那么他们的内心一定感到幸福。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更应该为学生幸福感的获得而努力。
一、尊重学生, 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心理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的确如此, 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安全感, 那么又何言幸福感呢?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存在, 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思维, 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 才能派生出平等、民主与和谐, 也才能建立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与安全的课堂氛围。所以, 尊重学生, 是让学生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二、摘下“有色眼镜”, 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当教师戴着“有色眼镜”时, 学生们在教师眼里就是有等级的, 他们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甚至已经被牢固地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一部分学生总能享受到教师甚至是同学们特殊的待遇, 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被无情“打入地狱不得翻身”。试问, 在这样的课堂中, 有多少学生能获得“被赏识”以及“有成就”的满足呢?恐怕在教师的不公待遇下, 这部分同学对“求知”也已感到索然无趣, 更别提“认知需要”的满足了。照此发展,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将会是越来越多的痛苦, 他们的内心需要因为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而空乏, 积极性、上进心没有了, 幸福感更无从谈起, 这些学生的心理如何才能健康?所以, 教师应摘下“有色眼镜”, 才能真实而客观地看待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缺点。
三、让“闪光点”光芒四射, 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有力手段
学生在课堂上有“被赏识”的需要, 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及时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散发的“闪光点”, 并且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学困生”就更应该放大他们的闪光之处, 同时给予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说学生“被赏识”的需要是外在的需要, 而课堂上的“成就需要”则是内在的, 不易操作的。但是, 这种内在的“成就需要”同样可以通过鼓励、肯定、赏识来实现, 从而使学生更加上进、努力。相信在心理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 学生的幸福感也会渐渐生长。
四、用积极幸福的心态引导学生, 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辅助手段
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模仿, 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和幸福的感受, 才能将幸福的种子播洒给学生。
五、增加知识储备,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坚实保障
提高科学解题能力从“阅读”开始 篇10
一、“不良阅读习惯”是制约部分学生科学学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表现为:(1)思想上不愿意读课本,情感上不喜欢读题目,通过读题做题的意识不强,不是随意应付交差,就是“秒杀”选择题;(2)阅读的专注性严重缺乏,既无耐性,又乏细致,常跳跃性、选择性地读课本和题目,走马观花般一扫而过,几乎不顾题意要求和关键信息就急于应答;(3)阅读方法和技巧严重欠缺,不得其法而自以为是地读题,想当然地作答,而全然没有认真审题等环节;(4) 读题后运用知识能力薄弱,不能顺沿题干信息触发、牵连和激活已学知识、能力,思维僵化而不知变通,题目稍有变化就无所适从,无法作答。
信息学认为,学习即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针对部分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问题,笔者着力于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并在教学中进行了持久地探索和实践,即通过“阅读”来提升其学业水平。
二、如何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业水平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而阅读能力则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从日常着手,从点滴做起,长期不懈地去训练。
(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知识结构体系,明确各章节内容及重、难点,为解题储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因此,教师须从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打好基础。
1.理清教材内容的层次和条理
教材内容大致分几个部分?哪部分是在讲与生活有关的科学现象?哪部分是在讲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哪部分是在讲科学实验的做法、现象?这一部分想要探讨什么问题?该问题的结论是什么?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抓住内容重点,并认真反复琢磨
科学概念和规律作为每一节内容的重点,要真正理解其科学含义和使用条件,有时对一个概念或规律还要“咬文嚼字”。对于重要的地方,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采用眉批和标注的办法,以加强认识,帮助深入理解。
3.阅读后要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只有形成了知识体系,才能融会贯通,牢记于心,使知识得到深化。事实证明,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理解得深,记得牢,能活用。为使学生能在阅读课文后迅速把握课文要求,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解放出来,教师要教会学生综合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以提高其阅读能力。
4.结合“三读法”,落实课本阅读
所谓“三读法”,是指课前预读、课中精读、课后通读。课前预读:大致了解内容和要点,找出新内容,用着重号标出概念和规律,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或提出问题。课中精读:圈画批注和弄懂关键字句,把科学概念、规律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后通读:为避免遗忘,课后及时通读,巩固已学知识,以求温故而知新。
(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表,学会分析图表数据,获取有用信息,得出正确结论,为解答图表类题目进行能力训练
教材中有许多图表,图表是科学规律既简明又生动形象的表示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图表、读懂图表、掌握图表,这是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借助设问阅读图表
教材中的一些图表,教师可通过设问促使学生阅读,以培养学生读懂图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针对《免疫》一节中的“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图示,可这样设问:人的皮肤有哪些结构?这些吞噬细胞从哪里来?吞噬细胞与白细胞有何关系?淋巴细胞与白细胞有何不同?淋巴细胞靠什么杀死病原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同时还产生了什么细胞?
2.借助实验阅读图表
教材中多数表格可借助实验得出,所以师生可一起边实验边绘制表格。如《固体熔化》一节有两个对比实验,实验中一要控制好酒精灯火焰的稳定性,二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师可以让学生间隔相等时间测量温度值,并将数据列成表格,再根据表格在黑板上画出曲线。这样学生就极易读懂表格了。
3.借助解题阅读图表
借助解题可以培养学生读懂图表和转化联系的能力。如教学“八圈图”,教师可以不直接把图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解题完成转化(Na→Na2O→Na OH→Na2SO4,C→CO2→H2CO3→Na2CO3),引出两条纵向物质转化关系(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再进行横向连接。这样,图表就变得易读、好记和好用了。
(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实验,学会设计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关注实验现象和实验安全,为解答实验探究类题目作能力准备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学科。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可以培养其操作技能,以及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其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巩固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可通过设问来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中的实验,提高其学业水平。
1.针对实验目的设问,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针对实验目的设问,引导学生先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在对照中深化理解。
2.针对操作过程设问,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针对操作过程设问,让学生在自身思考与阅读教材的比较中提高解答实验操作过程类题目的能力。如针对“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探究实验,教师可这样设问:哪些实验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植物在黑暗中会有哪些变化?为何要先把天竺葵在黑暗中放一昼夜?“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用意是什么?如果只盖一面会怎样?用白纸盖行吗?等等。
3.针对实验现象设问,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针对实验现象设问,引导学生把抽象理性概念转变为形象感性事物,以加深对教材阅读的理解。如“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的究试验,教师可这样设问:在实验中应该通过什么现象来表示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我们需要用哪些材料做接触面才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这些材料中哪种最好?这和我们以前的哪个探究实验相似?等等。
4.针对实验注意事项设问
教师可针对实验注意事项的设问,引导学生先思考怎样避免危险,再边阅读课本边看老师操作,以利于其深刻理解实验步骤。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演示实验,教师可这样设问:氢气在什么情况下燃烧会发生爆炸?
(四)引导学生阅读例题习题,掌握解题思路、步骤和方法,学会读题审题,为解答计算和探究类题进行能力训练
例题是教材内容的应用范例;习题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还是教材内容的延续和补充。阅读例题主要是学习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阅读习题主要是学习审题,要求对题目进行一字一句地推敲,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未知条件。如下面这道题目:
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9.6牛,用它拉一个浸没在水中的质量为2.7千克的铝块,如果铝块在水中匀速上升(不计水的阻力),问:(1)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绳对它的拉力有多大?(2)铝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时,绳子会被拉断?
此题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教学中,笔者将它分解成如下小问题:(1)请画出铝块用绳子拉着浸没在水里的示意图;(2)画出此时铝块的受力分析图;(3)这些力之间有何数量关系?此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4)有哪些已知条件?可用哪个公式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5)铝块在拉出水面之前的浮力是多少?绳子拉力是多少?(6)铝块在被拉开始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如何变化的?绳子对它的拉力又是如何变化的?此时铝块的重力大小会变吗?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学生在阅读和作答时,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审题时,须严格要求其做到:(1)逐字逐句有声阅读题目,重点之处读两遍;(2)边读题边圈画关键字词,如实验目的、实验要求、数据、已知量等;(3)努力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隐藏陷阱,推测命题者的考查意图;(4)将题中所涉物质名称文字转换成化学式,所涉物理量罗列在草稿纸上;(5)将可能应用到的公式罗列出来,再据已知条件进行筛选;(6)解答探究性实验题时,先让自己根据实验目的来设计实验过程;(7) 对文字很多的题目,运用筛选、概括、归纳等方法化整为零地进行阅读。
(五)引导学深入阅读教材和科普读物,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初中科学试题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很好地读题审题,解题也才能得心应手。
幸福婚姻从回家时开始 篇11
自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后,我们立刻感到沉重的经济压力。为了早日还清贷款,妻子跳槽到外企,我也开始做兼职。
家开始成了旅馆。有时候,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在空旷的街道上,我便特别渴望感受家的温暖。可是,每次我推开家门,总会遭遇一场战争。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业务酒会上,我勉强应酬着几个客户,陪着他们天南海北地神侃。好不容易从酒桌上抽身出来后,我回到家,刚推开家里的防盗门,高分贝的摇滚乐便巨浪一般涌过来。原本心里窝着的一团火立马发泄了出来,我用很不友好的语气让妻关掉音响。妻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没好气地回答说,当然不会像你这样自在啊!我的话显然激怒了妻子。
整个晚上,美好心情都被破坏了。我们没有做晚饭,大家各居一室打冷战,直到后来,我主动走过去默默地拉妻的手。我们在黑暗中拥抱和解,妻的眼泪滴落在我的后背上。
这样的争吵越来越多,总之,进门的那一刻,我们相互抱怨和指责,在工作中累积的坏心情因此雪上加霜。直到今年春天,实在过不下去了,妻主动提出了分手。
有一次,我与一位事业与婚姻都十分成功的女士交谈,她告诉了我一个故事。一对日本的老夫妻结婚20多年了,他们每天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一个深情的拥抱和热吻。这一习惯保持了20多年,通常的情况是:丈夫西装革履地回到家,还没有走到家门,便喊道:“我回来了。”他的妻子便盛装打扮、修饰一新地出现在门口。她总是让丈夫眼前一亮,他们甚至来不及解下身上的背包,便紧紧地拥吻在一起。就为了这样美好的时刻,那位美丽的妻子坚持每天等丈夫下班后,光彩照人地出现在丈夫眼前,她要让丈夫自己感觉永远像新婚时一样。
老伴儿先她而去后,孤身一人的她,依然喜欢在那个幸福的时刻,穿着漂亮的衣服等在门边。她固执地相信,那个美妙如天堂般的门铃声,一定会如约响起,她的丈夫一定会英俊迷人地出现在眼前,并且大喊着:“老婆,我回来了。”
她说,有许多男人都在憧憬着这个美好的故事。但是作为女人何尝不是对男人有着相似的期待?最后她谈到她成功的婚姻。她说:“平时在公司里,我是总经理,工作不允许我表现出作为女人柔情感性的一面。为了避免会不由自主地把领导的腔调和作风带回家里,通常一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听一些比较柔和的歌曲,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并且告诉自己:当我推开门的刹那,我已不再是总经理了,我是一位温柔的妻子。”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从文本分析开始 篇12
一、体现文道统一,提高思想认识
文言文教学容易重文轻道,以为学生把文字看懂了,字词、句式及古今的一些差异也粗有了解,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内容似乎不必深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论何种文体的文章,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总是水乳交融的,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时侧重于语言文字,有时着力于思想内容,这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抓一头,丢一头。如教《出师表》,如果光注意文字上的疏通,忽视诸葛亮借出师之机,语重心长叮咛刘后主的恳切用心,情真意切地规劝刘后主的由衷之意,怎么能让学生识得文章的“真谛”呢?所以,文道不能偏废。
“文”是为了阐明道的,古人的进步思想是蕴含在词句与表现手法之中的。如《爱莲说》中的“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句,看似平淡,但它既反衬了作者爱莲之深,又暗喻长期以来世风日下,积习难返,作者这是用了双关手法表现其内心复杂的情感。《捕蛇者说》中的最后一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在反问句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作者对苛捐杂税的激愤之情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再如《岳阳楼记》中景物的描写,心理的刻画,意境的渲染,都是为了发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在文章中,作者写景是为了引出抒情,抒情是为了诱发议论,这样有力地揭示出了主题。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紧扣思想内容分析词句篇章和写作手法,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都会大有好处的。
二、注意继承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对古代作品进行评价,要做到两点:1.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抓主要方面。2.要客观、恰当,要一分为二,绝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年代,更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历来是被传诵的名篇,托物言志,寥寥八十一个字,借陋室发挥,表达出高洁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刘禹锡一生的主要经历是积极要求改革朝廷弊政,参加了比较进步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在王叔文失败后,他长期被贬。他在政治上虽一再遭受打击,但仍坚守政治节操,不追求华丽的居室,不追名逐利,而着意于自身的修养,这一点,在当时是可取的,其中可借鉴的是人应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不追名逐利。
有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教育意义,也同样要引导学生弄清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推陈而出新,受到感染,得到启示。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立意高远,文笔华赡精拔,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一直激励着读者。今天我们更应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操,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繁荣祖国的重任。
现行课本所选文言文,大都是民族精英之作,因此不需要对每篇课文都去挖掘它的“消极因素”,作不恰当的评论。如《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可是有的教师却认为诸葛亮北伐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因为刘备的仁义得到了天下人的赞叹和拥戴,经白帝城托孤一事给诸葛亮留下了巨大的压力,而且昏庸无能的刘禅和“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现实让他看到蜀国败亡的必然结局,此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北伐,就算自己死在战场,也是一位忠于蜀国的大臣,那是他在刘备死后维护自身地位和荣誉的最佳方法。因此,便有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蜀汉利益的做法。但如果诸葛亮不发动北伐,当时的蜀汉必将坐以待毙,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比北伐失败更严重。三国时候的蜀国国力弱小却力主统一,还不依不饶,又是六出祁山,又是九伐中原,其实这个主要和蜀汉政权的性质有关系。我们知道,刘备起兵就是凭借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汉室的旗号。后来夺取西川建立蜀汉政权,支持统一更成了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据,因为只有承认蜀地是大汉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汉皇室自居的刘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顺地进行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蜀国必须主张统一,必须打出已经名存实亡的汉王朝的旗帜。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并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其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必要保证。那么蜀汉离开这个合法性就无法生存吗?又有什么力量让蜀汉不惜为此挑战曹魏呢?在我看来,这都是蜀国内部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蜀汉统治阶级的被迫选择,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显其统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谓的“蜀独”,是站在民族和历史的高度上作出的选择。分析课文,不从具体的材料出发,显示作品的基本内容,却不恰当地强调它的“消极因素”,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窦,势必削弱作品的思想性。
三、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热情
我们所接触的古代作品,很多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爱国志士的献身精神,劳动人民抵抗异族入侵的斗争场面,政治改革家、科学发明家的伟大成就等,都可以把学生带到祖国历史长河中,学习民族精英的精神,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文言文中还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如古人的游记大多是写景的好文章,有很多是为某一个景点写的,这些可以唤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些都是文言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到之处,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代替的。
当然,古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他们心目中的君、国、天下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超越时代的藩篱。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今天的爱国主义正是对过去的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屈原忧怀祖国,愤投汨罗;文天祥兵败不屈,正气凛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晏子以小小身躯维护本国的尊严……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必须强调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热情的激励。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生继承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教师自己要深入文本,带领学生多读多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文字要教得扎扎实实,思想内容也要教得明晰正确,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提高,思想、情操上就会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熏陶。
【幸福从阅读开始】推荐阅读:
幸福生活从现在开始07-25
幸福从细小出开始教案设计08-15
胎教读物-让阅读从胎教开始_胎教知识09-09
阅读,构成幸福生活作文05-22
早期阅读幸福培训心得06-18
阅读与主观幸福感08-30
《幸福的计算法》阅读题答案07-17
幸福的黑面包阅读答案08-26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阅读答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