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制度(精选12篇)
商标注册制度 篇1
“iPad”商标争夺战引起了商界和法律界的高度关注, 无论从商业伦理还是法律争议的角度, 该案都值得人们认真反思。本文仅从商标法的角度审视该案, 反思我国商标注册制度及商标使用。
本案所涉商标法律问题主要是关于商标注册和商标使用的商标法合理定位。因IPAD商标系唯冠公司注册所有, 而苹果公司使用的是iPad商标, 其凭借优质的产品基础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了较高的信誉和地位, 使得消费者对于iPad商标所代表的平板电脑产生了心理信赖。在此情形之下, 若追究商标所有权究竟归哪一方, 是拘泥于商标法的条文, 还是依据商标实际使用来最终确定商标权属, 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商标注册制度
我国《商标法》第三条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 受法律保护。经过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可以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享有《商标法》规定的各项注册商标专用权。对于未注册商标, 除国家规定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外, 未注册商标仅受到法律的消极保护。国家允许未注册商标的合法有效存在, 而一旦发生侵权纠纷, 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就会显得尤为缺乏, 不能像注册商标一样获得较全面保护。严格按照注册原则行事, 未注册商标将不能获得有效保护。由于使用并不产生实体性权利, 在先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即使投入了大量劳动, 其成果也得不到保护, 反而会因他人在后商标的注册而变成“非法”的使用。[1]这对于使用人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商标注册制度是商标制度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是对权利存在状态的法律确认。但是注册只是对商标确权的行政和法律手段, 确权后的权利行使则依赖于对商标使用制度的保护。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草案中第五十一条关于商标使用的规定是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 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其使用商标行为。使用应是指对商标较高程度的充分利用, 包括将商标与其所代表商品或服务的属性相联系的商标宣传, 以及各种商标维护行为, 防止商标淡化引发的逐步消失于市场的后果。注册和使用的利益衡量, 也体现着其背后的法律价值取向。
二、商标注册和使用的合理定位
从商标发展历程来看, 注册和使用是商标发展的两个阶段, 注册之后必然产生使用, 有了对商标的使用才能够实现商标制度的价值。同样地, 如果商标注册之后没有使用, 长此以往, 只会使商标注册流于形式, 丧失商标存在的实质要义。只看重商标数量和注册与否, 就会导致完全背离商标法立法宗旨的后果。商标制度的根本存在价值, 在于其区分或者识别商标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性作用。它的产生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由商品流动产生商品竞争和消费者比较。通过商标标识将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相区分, 使相关消费者仅通过此标识选购商品, 并逐步建立起商标和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质量、信誉的唯一对应关系。
商标注册和使用是建立这种唯一对应关系的两种方式。我国商标法将加强商标管理, 保护商标专用权, 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 维护商标信誉, 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商标制度的宗旨写入法律, 不仅体现了通过国家公权力介入商标管理, 保护商标专用权, 也表明了通过商标制度促进商品竞争关系合理存在及正确发展, 通过树立商标信誉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生产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的社会核心价值目标。不可否认, 任何一部法律存在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协调目标主体利益并尽量实现公平正义, 也即利益平衡, 商标法也不例外。
同时, 认定商标侵权就必须考虑商标近似与否的判断问题。关于近似的判断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给出的依据是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 同时将商标进行整体和主要部分的比对, 更要结合被请求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构建方面的一大进步, 认定商标近似是认定商标混淆的前一阶段, 而商标混淆又是商标侵权的主要判定标准。也即只要商标不构成混淆, 没有对相关消费群体造成来源混淆, 就不存在商标侵权的可能性。此时, 两商标可以选择继续在原有范围内使用, 既不损害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 也没有误导消费者。正如“杉杉”和“彬彬”商标, 二者在字形方面近似, 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 本属近似商标, 但却能够通过各自的使用, 分别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树立自身的商标信誉, 完全没有造成来源混淆和识别不能的情况。因此, 两商标并不存在产生商标侵权之虞。由于不存在商标利益的纠葛, 争讼自然也就没有生长的土壤。这正是本文所要论证的核心, 既权衡注册和使用的法律地位, 更注重商标使用在实践中的重要导向。IPAD案件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商标注册和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唯冠拥有IPAD商标的注册使用权, 但是并未实现商标注册之后的实质使用, 而苹果公司虽未获得注册商标的权利形式, 却做到了对于商标的维护和利用。后者的使用行为应为商标法律所倡导, 同时使用行为也应当是权利获得的来源。由此, 法律保护的天平倾向于商标使用行为也是商标法发展的内在主旨。
三、结语
商标注册是获得商标权的形式要件, 商标使用是获得商标权的实质要件。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协调的矛盾, 相反是可以结合适用的。当发生商标侵权时, 首先看商标是否注册, 若商标未注册, 则将商标使用作为认定的核心要件, 此时抛开商标注册的藩篱来认识商标使用对于商标制度的重要作用, 而不是仅仅通过商标注册与否判定商标是否侵权。或许这才是商标制度的发展要义之根本所在, 也是促进商标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①文学.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研究[J].法律出版社, 2008, 9 (1) :177.
商标注册制度 篇2
商标就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产品标识。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建立完整的企业商标管理体系,加强商标管理,维护商标信誉,维护企业信誉,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依法行使商标的使用、管理和保护权限,特制定本企业商标使用和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成立商标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长担任,副组长:各位总经理、副总经理,成员有:销售部、办公室、技术质量部、生产部、财务部。
二、对已注册的商标由信息中心负责对商标的档案管理,及时记录企业商标的印刷、使用、注册、保护及获奖等各种情况。对商标档案要及时归档,严防丢失、污损、残缺和被破坏,并同时对商标档案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为商标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在发生侵权案件时,提供必要的佐证。
三、已注册的“WGYS”商标用于产品的外包装、产品合格证、产品样本、产品广告以及各种对外宣传、营销等企业正当的合法的活动中使用。
四、注册新的产品商标,由董事长批准,有关部门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报工商局进行注册、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售出产品和其他场合上使用未经注册的商标;已注册的商标使用审批权,由董事长亲自掌管。
五、办公室负责产品的样本、广告及其他企业行为中商标使用的审核和维权工作,对发现的侵权行为及时上报董事长,并负责申诉处理等善后工作。
六、质量保证部负责印有注册商标的产品外包装、合格证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建帐管理,每月按生产计划下发产品合格证,并监督产品包装过程中合格证的使用情况;同时负责对商标的使用情况进行建档管理,每年作一次使用检查。
七、凡需在商品、包装及广告宣传过程中使用注册商标时,须提前请示董事长,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印刷、使用,对印刷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和归档。
八、商标的印制需经商标管理小组审核后,方可实施;印制时,要签订印制合同,包括商标的使用地点、印制地点、印制数量以及印制的废商标的处理办法等,以免承印企业随意对废次商标进行处理,造成外流。
九、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时,须签订商标使用合同,监督被许可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并报商标局进行备案。
论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篇3
【关键词】 商标合理使用;叙述性合理使用;指示性合理使用
商标权人往往把自己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理解为绝对的私权,商标的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服务的提供者,当商标的使用仅旨在表明真实情况而非造成消费者混淆的情况下,不应被禁止。目前,对商标权进行限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商标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现行商标法并没有明确合理使用的规定,这不仅与国际立法趋势不相符,也使得我国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解决。商标权利扩张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商标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矛盾的加剧,面对此种局面,重新审视和完善我国商标权利限制制度,增加对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已成为我国目前商标法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商标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
回顾商标权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商标权的保护最早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并不是为保护商标权人的私人利益而设计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日益增强,出现了对商标权的过度保护,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不会导致消费者混淆的情形下,将商标权排他性范围扩大至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即赋予商标所有人禁止他人在非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权利。此种保护实际上并非对商标权的保护,而是赋予商标权人一种垄断“符号”的权利,将商标权不适当地扩张为“符号权”。
商标法既充分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也要防止商标权人滥用商标权利构成不公平的垄断。“商标法从来不意味着仅仅授予单个的商标权人以财产权。相反,商标保护需要在商标所有者利益、竞争者的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实现精妙的平衡”。商标权限制,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商标权人的权利与他人的正当权利或公众利益产生冲突,法律为了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协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对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及其法律保护做出的必要限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防止商标权人滥用权利,使私权与公共利益达到一种“平衡”,在保护私权的同时也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这也正是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商标权的限制包括商标权利取得的限制和商标权利行使的限制,商标合理使用正是作为商标权利行使限制的关键一环存在。
二、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一)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厘定
商标合理使用主要出现在外国的立法文件的叙述中,在理论上没有清晰统一的定义。Trips协议第17条对商标合理使用作了原则性规定:成员可规定商标权的有限例外,诸如对说明性词汇的合理使用之类,只要这种例外顾及了商标权人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商标的合理使用包含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商标合理使用是依据法律规定,善意第三人无偿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不必征得商标权人同意,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合法行为,该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它包括商业性的使用和非商业性的使用。狭义的商标合理使用仅指商业性的合理使用,它是指在综合考虑商标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他人不经商标权人许可,可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善意地、正当地使用其商标。
对于商标的合理使用,有学者持有异议,认为它是一个伪概念。所谓商标合理使用,实际上是指非商标意义上的使用,使用的对象根本不是商标,而是一个与商标长得相同的符号而已。若使用的对象真的是他人的商标,无论如何也不能合理。此观点值得商榷,其割裂了商标与商标权之间的联系,混淆了商标与商标符号之间的区别。商标必然是符号,但符号并不天然是商标,商标是将符号作为识别来源的标记用于商品或者服务之上的结果。商标法并不保护符号本身,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以保护消费者免于混淆为基础,非防止商标本身被复制或不可能引起混淆、错误、诈欺的使用”,商标权“保护之客体并非文字、图形、记号或其结合本身等有形之物体,而是商标与商品间在思想上之关联性”。
(二)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合理使用往往成为案件的争执点,被告通常执此理由来主张免责,而究竟为合理使用抑或商标侵权则为法官的主观意志所左右,无法达到合理使用为平衡和保护双方利益而设立的初衷。确定合理使用的一般判断标准,有利于使法院判决趋于客观,最终使得商标立法日臻完善。在认定是否属商标合理使用案时,应考虑以下标准:
1.行为方式——并非作为商标使用。“并非作为商标使用”指使用者不得将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并在商品上使用,其所对商标使用仅仅是为了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描述或者说明,尤其是对其产品的质量、材料和来源等内容的说明,在主观上无作为商标使用的意图。商标合理使用的目的是叙述一些情况,对消费者进行一定指导。为实现对商品名称、种类、质量、数量、用途、地理来源及商品或服务的其他特征的表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词,并使用在相同或相近的商品或服务上时,不应视为侵权行为,第三人可以正当使用与注册商标文字、图形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
2.主观标准——善意。商标合理使用要求使用人主观上应为善意,即这种使用出于正常需要。对于善意的认定,商标法与民法上的理解不同。民法上的“善意”一般是以知情或不知情作为判断依据,但在商标法上所谓的“善意”、“恶意”是指是否有不正当竞争的意思。防止利用合理使用的名义,故意突出与他人的商标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发生市场混淆,使消费者误认为是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认为与注册合同商标有某种联系。当然,对使用者主观是否为善意的判断非常困难,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具体情况,在诉讼中应该从以下标准加以考察:
第一,以使用该叙述性文字时是否刻意强调该文字的显著性作为判断标准。使用该叙述性文字的方式是推测使用人主观意图的重要标准。如果使用人将他人的注册商标置于该商品的显著位置、进行艺术加工等以求引人注意,而将自己的注册商标置于不明显之处,很容易推断使用人有误导消费者混淆商品来源的主观意图,不应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第二,以是否同时标有自己的商标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使用人在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自己商品的说明的同时也标有自己的商品,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商品说明来使用,缺乏或者没有不正当竞争或搭便车的企图,这种使用一般不会导致对商品来源的误认,可属于合理使用。
3.客观效果——不会造成混淆。商标侵权是指未经许可而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有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产生混淆。判定侵权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混淆可能性”,合理使用的目的是在限制商标权人的排他权,即权利人应该允许他人以不损害其利益的方式使用其注册商标以叙述或说明某项产品,从效果上看,这种使用不会造成混淆或误认,不妨害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
三、商标合理使用的类型化研究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
叙述性合理使用的目的在于保护竞争者对自身产品进行描述的自由,赋予竞争者对自身产品进行描述的权利。商家除标示自己的商标以使消费者便于识别外,还会尽力叙述其商品或服务,对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产地、形状或者生产者的名称或姓名及其他特点予以说明,使消费者明了商品的特性、使用方法等,以期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在美国Playboy Enterprises Inc. v. Wells案件中,法官即表达了叙述性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商标所有权人不能阻止他人对其产品特征的正确描述,不能把商标用于一般性描述的权利视为其独占”。
叙述性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一是善意地使用自己的名称或地址;二是善意地说明商品或服务的特性或属性,说明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事实上,当某一商标的构成成分涉及了描述性的术语或姓氏时,该商标本身就具有了双重含义:作为商标的含义和原有的叙述性含义或姓氏含义。商标法仅仅保护该标记所具有的“第二含义”,即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含义,其双重含义的特征决定了该类术语的非垄断性,其他人应享有“合理使用”有关叙述性商标的自由,包括叙述自己的产品、服务或地理来源,或者指明产品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保护服务商标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条提出了服务商标的正常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他人正常使用服务行业惯用的标志,以及以正常方式使用商号(字号)、姓名、地名服务场所名称,表示服务特点,对服务事项进行说明等不构成侵犯服务商标专用权行为,但具有明显不正当竞争意图的除外。”
(二)指示性合理使用
指示性合理使用,美国法上称之为连带使用,是为了客观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点、用途等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它适用于只有运用某个商标才能对某一特定事物或服务进行恰当描述这一情形,一般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第一,如果不使用某商标,那么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就无法被描述;第二,使用该商标对于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做出是合理的、必须的;第三,使用该商标不得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使用由商标人发起或者得到其支持。
在连带使用中,尽管使用者合法使用他人的商标标示商标权人的商品,但其行为已经不同于商标权人使用自己的商标,如连带使用人已经使商品的包装、形状甚至性质等发生了改变,必须遵守如实告知的规则,这是连带使用合法性的前提。根据国家工商局在《关于禁止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用作专卖店(专修店)企业名称及营业招牌的通知》规定,若汽车零部件销售店和汽车维修商为了说明自己提供对哪些车型的汽车部件销售和维修,可在店外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属商标的连带使用,不构成侵权;但如果使用“特约维修点”、“指定专营店”等字眼,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产生误认二者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就超出了连带使用的限度。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是利益平衡理论在商标法领域的体现,在保护公共利益,避免权利滥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商标的合理使用案件在我国己经出现,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此的明确规定,对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使用方式等都一般见诸于学者的笔端,不能成为实务的依据。我国应尽快将现有零散规定集中起来,构建以合理使用为中心的商标权利限制体系,完善商标立法。
参考文献
[1]崔立红.商标权利益选择的合理性评价[J].法学论坛.2002(6):51~55
[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琛.名教与商标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5(5)
[5]郑中人.商标本质的探讨[EB/OL] .2003-04-16.
http://www.civillaw.com.cn/twcivillaw/research/yj09-2.asp
[6]王艳丽.论商标权的限制[J].当代法学.2002(2):89~92
[7]邱进前.美国商标合理使用原则的最新发展:The Beach Boy一案评议[J].电子知识产权.2005(5):51~54.
商标注册制度 篇4
6月22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兼商标局局长刘俊臣出席全国工商(市场监管)系统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工作经验交流会并要求: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全面推进商标注册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努力提高商标公共服务水平。刘俊臣指出,国家工商总局始终高度重视商标专用权质押工作,积极支持企业将商标与金融手段结合,实现商标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十二五”期间,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帮助企业通过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3 863件,合计金额1 591.90亿元。此次总局进一步扩大质权登记申请试点范围,在全国增设25个受理点,更是改革创新、便利申请人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近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法治建设贯穿始终,努力优化商标注册服务,切实加强监管执法,营造良好品牌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商标服务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商标注册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拓宽商标注册申请渠道,简化优化商标申请手续和注册流程,完善商标审查机制。二是加强商标监管规范化。加大对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双轨制的作用并加强两者的衔接,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依法加强商标代理监管。三是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向纵深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商标品牌意识;加强行政指导,提高企业商标运用保护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推进商标富农工作,促进农产品商标品牌化;切实加强商标国际注册工作等。
企业商标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条为明确企业商标的设计、制定、注册的职责,规范商标的使用,保护企业无形资产,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按照国家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正确使用商标,树立和维护企业信誉,保证商品质量,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的专用权,在发展生产繁荣某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扩大国内外某场竞争能力等诸方面,商标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为此,特制定本制度。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
第二章管理部门职责
第二条本企业的商标管理由商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商标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为:商标管理领导小组主管日常事务和广告宣传,销售科主管商标流通过程中商标管理,技术科制定质量标准,工艺纺织操作规程,品质科负责出厂的检验工作。
第三章商标管理
第三条按商标法的规定,依法办理注册申请、续展、变更、使用许可等手续,以取得商标专用权。
第四条企业目前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的注册商标名称为:类别:核准使用的商品:使用商标必须符合注册规定合法使用,不得滥用和乱用商标,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仿冒、复制和销售,或采取手段损害企业商标信誉,否则视为侵犯我厂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予以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条凡需增添注册商标,必须由商标管理领导小组决定,经审定商标全部内容后,即可申请注册。
第六条合资企业使用本厂有专用权的注册商标,需履行相关手续。经向厂部提出书面申请,同意批准后,由商标管理小组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及手续。
第七条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依法报国家商标局备案,报某工商局存查。
第八条商标被许可人不能将使用许可的商标再许可他人使用。
第九条商标注册获准后,即由商标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商标档案,管理其设计件、印刷件和注册证件,接受商标查询,积累商标资料,监督和维护商标信誉,负责检查商标使用情况,及时向领导部门汇报,并处理报废商标等事宜。
第十条任何人员未征得商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查同意,不得向外订购,制版注册商标的图形和字样及包装装潢和广告(包括礼品袋纸盒、包装箱、吊牌、合格证等印刷及装饰性商标图案和字样)。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准复印、偷盗、倒卖商标,一经发现,按《商标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产品出厂由品质科按质量标准检验,严格出厂程序,对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出厂。
第十二条商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商标统计及各类包装物的管理,负责按计划产量限额发放,严格领付手续,做好收付记录。后处理车间必须有专职或兼职保管人员负责商标和各类材料的发放、使用和保管。
第十三条广告宣传包括印刷品、实物及公司有关福利劳保用品所采用的商标图形和字样的样稿,凡涉及商标者应由商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并取得标准样稿,核准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商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篇6
【关键词】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是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资格“终身制”而制定的,期望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并且期望通过定期注册督促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旨在通过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来促进教师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那么从已制定的教师资格制度来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否真的能够达到以上预期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能否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三个问题
1.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打破终身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在新拟定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中,在职在编教师需要每五年定期注册,只有连续注册五次,任教25年以上,才可获得终身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师任教未满25年之前,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注册。那么在教师必须定期注册的25年中,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方式是什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考查的内容又是什么?如果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内容不同,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主要考教师的哪方面水平?如果没有本质的前进,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在哪里?
1.2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完善退出机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完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及时清退不合格的教师。笔者认为,凡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都是有一定从教愿望的有志青年。教师资格作为教师专业准入机制,在入职前对教师从业人员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但教师入职后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资格证书只是教师入职证明,教师入职后的发展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以后,有关部门应该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在教师专业上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1.3有关教师德行的考查是否全面
近几年各种师德败坏的新闻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师形象有损。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也有一定的动摇。教师作为从教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育人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教师德行,那么我国的教育将会陷入巨大的困境中。
2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制度想要打破终身制,不是形式的定期注册打破终身制,而是制定适合教师阶段发展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该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结合起来,实行等级教师资格证书。此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只是作为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有志于成为教师的青年只要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即可获得教师职业的“上岗证”,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无须再参加额外的证书资格考试来确定自己的教师资格。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由原来的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这样一来,教师在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参加到教师工作中,还需要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注册考试,巩固自己的教师专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规定:凡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已经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考查办法,考查内容仍旧没有详细的规定,而且教师再参加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以后的教师证书等级也没有提升,那么这样的教师资格注册规定无疑是不好的。因此,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在职教师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结合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才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在申请人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到中小学任教之前,学校或者学校所在地区的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承担教师入职的辅导工作以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比如:新教师集体入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旧有的教师资格制度被批门槛过低,如果提高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或者制定一些全面考查教师教学能力测量的手段,那么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入职水平很有帮助。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的准入机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完善涉及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教师资格证作为一个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却过多地介入教师职后的发展,从制度伦理学角度来看是否已经逾越了教师资格制度本身?西方国家将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等级制度证,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教师资格与教师专业发展完美结合。我们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则可有选择性地借鉴,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2.3注重考查教师德行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提及教师德行的考查,但具体的考查办法与之前的教师资格制度无大区别。如何提高教师准入机制的标准,同时保证教师德行,也成为教师资格定期制度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作为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不仅担负起学科知识的培养任务,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德行培养。教师的德行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德行也应该纳入教师资格申请。
商标注册制度 篇7
本文以IPAD商标权纠纷案为切入点, 分析该案反映出的一系列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立法的深入研究, 总结出我国目前在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IPAD商标纠纷案件的概述
1. 案情简介
也许在本案发生之前, 许多人都认为“IPAD”商标和“i Phone”等其他商标一样都属于苹果公司的“ifamily”系列, 甚至从来都没有对此产生怀疑, 但事实并非如此。唯冠集团作为深圳唯冠和台湾唯冠的控股公司, 从2000年开始, 就以台湾唯冠为主体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IPAD图形及文字商标, 直至2004年, 台湾唯冠已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8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IPAD商标权。但是在中国大陆的两个IPAD商标权, 是深圳唯冠提出申请并经核准后获得的。
2. 案件结果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 驳回苹果公司的全部诉求, 理由有二:一是认为台湾唯冠与深圳唯冠分属于不同的经济体系, 不存在表见代理的情况, 故台湾唯冠处分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两个商标权的行为不合法;二是根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对第三方强加义务的规定, 认为深圳唯冠并不是该份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 不受该份协议的约束, 且没有义务履行合同中约定的IPAD商标转让行为。综上两个理由, 一审法院判决在中国大陆的这两个IPAD商标的主人仍然是深圳唯冠。后该案在广东省高院进入二审阶段, 直至2012年7月2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对外宣布, IPAD商标纠纷案已经在法院的组织下由诉讼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并且已经在2012年6月25日签署了民事调解书。按照调解书的约定, 果公司及IP公司同意于接到法院通知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 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盐田区人民法院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 以便彻底解决有关本案争议商标登记到苹果公司所面临的各项实际问题。而深圳唯冠则需要在苹果公司汇款后两日内将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 并放弃追究苹果公司及其任何经销商的责任。2012年7月27日, IPAD商标经核准公告后正式过户登记到苹果公司名下。至此, 为期整整两年的IPAD商标权纠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 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对该案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1. 商标转让协议对深圳唯冠究竟有没有约束力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是关于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权属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 前面在对案情介绍时已经得出了结论, 那就是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持有者是深圳唯冠, 不是台湾唯冠。那么就该考虑第二个方面, 作为商标转让行为的发出者台湾唯冠是否有权处分深圳唯冠的权利, 如果其有权处分, 那么该商标转让协议的效力及于深圳唯冠, 且在商标转让合同生效后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专有权归苹果公司享有;但是如果台湾唯冠没有处分的权利, 则该商标转让协议对深圳唯冠无效, 即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所有权仍归深圳唯冠享有。
2. 原告申请确权是否有法律依据
因为本案是由商标权转让引发的, 所以在分析IPAD商标的权属之前应该先掌握我国对商标转让的审查规定。根据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对于商标转让的相关规定可以得知, 我国对商标转让的审查包括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其中实质审查要求受让人必须具有商标注册申请人资格, 形式审查要求商标转让要有合法有效的转让协议并通过商标局对转让商标审核予以公告。既然转让协议中对大陆IPAD商标转让的部分本身就不生效, 那么也就无须再判断苹果公司是否享有该商标权了, 此时, 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人当然还是深圳唯冠, 而作为原告的苹果公司不具有申请确权的法律依据。
结语
由上所述, IPA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人是深圳唯冠的事实已毋庸置疑, 那么接下来就该讨论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使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首先, 我国商标法规定, 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商标的行为构成侵权。在本案中, 深圳唯冠在中国大陆注册IPAD商标是在电子计算机类别中, 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也在此类别中, 因此, 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与深圳唯冠在计算机类别中注册的IPAD商标是同一领域的, 这种使用行为侵犯了已注册的商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驰名商标的保护也更加受到重视, 世界上各个国家均在努力完善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道路上踟蹰前行, 我国也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逐步建立了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但是尽管如此, 与世界其他立法先进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仍然存在缺陷, 例如我国仍未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实施跨域保护。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立法规定的学习与研究, 并结合IPAD商标纠纷案反映的法律问题, 剖析未注册驰名商标在立法保护与司法实践中的漏洞, 并作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驰名商标,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昊霖, 马东晓.《苹果的i Pad之痛——i Pad商标权纠纷案主办律师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商标注册制度 篇8
1 需要认真正视当前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的问题
我国的医疗器械注册制度起始于1995年,是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下开始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管理。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法律的层面上规定了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注册审批。但是由于医疗器械的注册制度设计在前,《条例》法律规定在后,所以从一开始注册制度就存在着没有从医疗器械研究、制造、使用全系统的角度、没有从医疗器械全寿命管理的角度来设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的问题。尽管《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过两稿,但是其始终没有脱离原来生产管理部门(注:原国家药品管理局直属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和地方药品监管部门分割管理的痕迹。再加上这几年以来出现了一些人为安全事件和产品安全事故,使得国家有关部门在整个医疗器械注册过程的掌控出现了许多极端管理办法,由此造成了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研究生产企业的抱怨,造成了社会公众对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性的不信任。这些抱怨集中反映,我们目前的医疗器械注册是程序繁复、时间冗长、效率低下、结果不一。
1.1 程序繁复——主要表现为审批程序重复申请受理、产品风险重点不分
比如,医疗器械注册全过程就包含了产品注册标准复核、注册检测申请和报告、临床试验、质量体系核查、注册资料真实性核查、产品注册申请以及经过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等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在一定的时候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一是这些子程序的行政性太强,权威性太强,垄断性太强,任何一个部门的否定就直接导致产品夭折,研究产品的企业几乎没有进行科学申辩的可能性;二是这些子程序相互割裂,各部门关注各自的要求,负责注册技术评审的部门并不关心生产的过程和控制,不同部门之间没有综合信息的相互交流,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疏惑了产品安全的核心问题;三是这些程序不根据产品的风险进行调整,特别在临床试验、质量体系核查、注册资料真实性核查方面缺少针对不同风险的分类管理。高风险的产品提不出严密的实验证明要求,而已经生产了几十年,在人身上应用了几十年的产品,在申请重新注册时被要求补充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
从一些统计数据分析,每年在我国注册和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产品中,真正有风险、有创新的产品很少,一般不会超过全部申请注册(重新注册)产品的5%。为此,我们有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将程序搞得如此繁复。我们把精力花在95%的一般或重复产品上,我们还会有精力去管理好真正需要管理的5%产品吗?
1.2 时间冗长——现行的行政审批时效规定基本失效、审批时限被任意拖延
按现行规范性文件规定:核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时间是,5个受理工作日、30个核查工作日、10个出具报告工作日;申请“质量体系核查”是5个受理工作日、30个核查工作日(体外诊断试剂5个工作日)、10个出具报告工作日;而产品注册是5个受理工作日、60个(三类医疗器械是90个)审批工作日、10个出具报告工作日。按理说这些审批时间的规定并不很长,也是比较合理的。问题在于实际执行中,并未真正地实行。近两年来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和重新注册,几乎没有准时完成的。尤其是在不区分风险要求和没有具体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大量的申请被在最后时限内要求补充资料,一切重新开始。尽管后来有关部门由于审批时限的延长,不得不发延期公告,从法规的角度保证了企业持续生产的合法性。但是由于产品生产销售周转的复杂性,实际上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生产和销售混乱。
1.3 效率低下——注册审批中被经常要求补充资料、同时实际又很难控制风险
造成效率低下、时间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是在审批期限将尽时,企业被要求补充注册资料。客观地讲一个企业在申请产品注册时,没有做好应该完成的各项试验和验证,无法提供证明安全有效的证据,所以要求企业补充证明资料是完全合理的,必要的。但是问题在于,一是我们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文件规定何种产品必须提供何种资料,往往导致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要求补充什么;二是一些已经实际使用多年,在申请重新注册的产品中,大量的金属、高分子材料被要求补做生物相容性试验、毒性试验、遗传试验等等,这些试验费时费钱,也无法证明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所以有此必要吗?三是随着标准版本的不断变化,在没有进行必要和适当验证的情况下,而要求企业强制执行,重新注册,从而耗费大量的力量去审批成熟的资料。实际上在这样的管理效率之下,我们就不可能有精力对真正高风险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对一些新型医用材料,对一些植入人体的生物材料、动物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等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
1.4 结果不——现行的等级审批、区域审批标准不一、造成产品注册批准的结果不一
按照现行的注册管理制度,国家局负责审批三类医疗器械、31个省级局负责审批二类医疗器械、680多个设区的市局可以审批一类医疗器械。由此造成了实际上全国共计有700多个药监部门有批准医疗器械上市的权力,可以发放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如此之多的审批机构,其必然是审批人员素质不齐、能力不一,尺度不同,结果不同。事实上,由于我们没有同一的审评标准,没有同一的技术评价指导,所以就会出现同一品种的审批结果差异很大。比如,同一产品可以叫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可能是不同产品;三类医疗器械会作为二类审批,一类医疗器械中会审批出治疗性器械等。至于审批结果的实质性差异更是无法表述。
2 美国FDA关于510K与PMA注册的意义
自1906年起,美国政府发布了《联邦食品和药品法》,2004年修订为《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并编入《美国法典》第21编(简称:21U.S.A)。这是一部完整地管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法规。其中,自第501条起阐述的是“药品和医疗器械”。其中第510条的目录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登记”。由此可以了解FDA在整个医疗器械注册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做法。
首先,美国FDA十分重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名称规范。第508条规定:为了使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简单和使用的目的,认为有必需或必要,可以给任何药品或器械授予正式名称。依据本条对任何药品或器械授予的正式名称,在其拟定之后,将成为该药品或器械在任何官方药典中的、或为任何本法目的而使用的唯一的正式名称。FDA认为,授予药品或器械的正式名称,是为了防止名称的“不当组合”或因其他原因的不实用;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用于同一种药品和器械,或者名义上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器械而在设计上和功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且,FDA规定这些名称目录要编辑、公布、公开散发。
其次,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第510条的目录就是“药品和器械制造商的注册登记”。这类登记包括制造商的登记也包括产品的报告,比如每年12月31日前,每个制造、经营者要登记注册其“名称、营业地及其所有设施”。FDA给每个登记者“编织一个登记号”,这种登记注册是可以供任何有查阅要求的人士查阅。所有登记的制造、经营商自登记之日起,被要求实施每2年期间内至少检查一次。FDA对企业的登记引申到对产品的登记,其中510K条规定,制造商和销售商须在引进或传输人用器械前90日,向FDA报告制造或销售的产品。这就是著名的510K条款。那么FDA是如何实施510K的?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FDA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的规定。
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第513条规定了人用器械的分类,提出了“器械类别”分为第一类器械、第二类器械、第三类器械。其规定:对第一类器械——采用一般控制。第一类器械不能用于支持或维持人来生命,也不能用于治疗损害人类健康疾病,没有潜在的致病或致伤危险,所以这种控制足以对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合理地保证。对第二类器械——就要采用特殊控制。因为一般控制不足以对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因此要有足够的信息进行特殊控制,这就包括公布性能标准、上市后监督、患者注册、或在上市前提供临床数据指导等。这种特殊控制就要依据510K在上市前通知FDA的部长。而对于第三类器械——采用上市前审批(即PMA审批)。对于不能列为第一类的,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比较或判断用510K可以获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合理保证,而且器械是用于支持或维持人类生命,或对阻止损害人类健康极为重要,或可能表现出潜在的不合理的致病或致伤风险的器械,都应当依据515条(PMA)取得上市前审批,以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FDA依据风险和控制能对器械采用分类注册管理办法的目的和依据是十分明确的。
从FDA对器械注册登记的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注册制度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2.1 上市前审批(PMA)在于控制重点风险。
第515条规定,任何申请第三类上市的,都必须对完整的信息进行报告,包括无论是公布的、申请知道的、还是申请者理应知道的,以证明该器械是否安全有效;要有器械部件、成分、属性和操作原理的完整说明;器械在生产、加工及包装、安装的完整说明;要有性能标准信息;必要时要提供样品等。对申请者,FDA可以要求其补充,要求其撤销和中止申请,审批中可以咨询专家,可以要求修改标准和使用说明,可以进行重复性验证,也可以直接要求批准研究试验方案等。总之,法规的条款非常完整,同时没有僵化的约束。充分体现了上市前审批,完全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既能确定重点风险,也能控制重点风险。
2.2 上市前报告(510K)的本质在于“实质等效性”
对于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比较或判断用510K可以获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合理保证的器械,其注册制度就是进行510K报告,而免于PMA审批。其规定制造商依510K条向部长报告,申报注册器械与另一器械相比具有实质等效性。
所谓“实质等效性”,就是器械于其他器械进行相比,结果与对比器械具有同样的用途;与对比器械具有同样技术特征,或者,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在材料、设计、能源、或者其他特点方面有显著的变化),但具有与对比器械等效性的信息(特别是具有同样的性能数据和临床结果),表明该器械与合法上市的器械同样安全有效,且与对比器械相比,没有不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实行“实质等效性”对比,关键问题是谁来比?如何比?为此,在美国联邦法规第21卷第1章的第807条中,规定了医疗器械进行“上市前报告”的程序和格式要求,并且在法规中用大量的篇幅表述了不同的器械的不同要求。特别规定了报告者对报告的信息和内容以及格式的要求。比如其规定:对报告者声称等效的合法销售器械(供判定的器械)的确认是指,1976年5月28日前开始合法销售的器械、或者是从Ⅲ类重新划分为Ⅱ类或Ⅰ类的器械,或者通过510K上市前通告程序认为完全等效器械。在“实质等效性”对比中,需要描述器械如何发挥功效的解释、器械采用的基础科学概念以及器械的重要物理等性能特性(如器械的设计、使用的材料以及物理特性);需要声明器械可以诊断、治疗、预防、治愈或减轻的疾病或情况,必要时包括对病人的描述。同时还要解决与其它比较器械的不同时用特点、不同技术特点和情况等。
实行510K信息登记以后,制造商可以获得FDA的确认信。FDA认为有必要时,也可以发表公开的声明,要求对器械标识、限制,甚至也可以撤销或取消其实质性等同。FDA的这些动作全部是向公众公开的。
2.3“实质性”就是突出“实”和“质”
“实”和“质”这两个字,在“实质等效性”的比较中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字。我们理解的“实”,就是基于客观的事实、基于道德的诚实、基于证据的证实。任何事情的表述都不能违背客观的真实性,尤其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医疗器械。所以临床前的试验、产品的各项验证、性能检测结果、临床试验结果都必须保证真实。如今我们在产品注册中进行研制情况的真实性核查,既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无奈。其实,研制情况真实性核查,也是对申请注册者的诚信的核查,任何研制医疗器械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要有治病救人的情操。企业的盈利只能处于第二位的。而如今以急功近利、蝇头小利为主要目标的制造商,都应当是这个行业的出局者。至于关系实质性证明的证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制造商申请上市前报告后,FDA规定会在两年内进行检查,如何一旦检查结果与报告的内容不一致,那么就是申请者的不诚信,就会受到FDA的严重处罚。所以任何一个研究者或制造商都应当有这种意识,随时保存真实、客观、科学的证据,保持这种证据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们理解的“质”字,就是要确保性能的质量、确保质量的标准、确保标准的如实;产品性能是产品质量的体现,产品的可比性也就是产品性能的比较。但是我们现在往往不重视产品性能的比较,我国至今也没有一个同类医疗器械的性能比较数据库,销售者和使用者也无法从性能上比较同类产品,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产品的性能的确立和保持,主要依靠产品的标准规定,所以一些产品的注册标准就是制造商对产品性能的承诺。《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第514条就专门对器械的标准进行了规定。有了产品标准还必须要保证标准的如实执行,产品标准的执行就要依靠制造商本身、也要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必要时还要依靠政府监督部门。所以,产品的注册标准必须是公开的、并有数据库可查。
2.4“等效性”的基础在于“可对比性”
进行器械产品的“实质等效性”比较,主要对比一下这些要素。其一,是器械的用途:通过器械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临床指导书,表明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所以,说明书也是制造商对产品的法律承诺。其次,是器械的技术特性:通过产品注册标准来规定和证明器械的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其三,是比较产品的有效性:必要时申请者要提供的临床验证报告,包括上市前临床和上市后临床跟踪。其四,产品安全性证明:包括对产品的技术测试、安装和服务。
3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注册中“实质性等同”的基础
按照510K的注册管理办法,实行医疗器械产品的“实质性等同”是一个客观需求和存在。只要不是一个创新的医疗器械,其都存在进行“实质性等同”比较的客观可能性。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到进行“实质性等同”比较的条件、有没有进行“实质性等同”比较的基础。为此,我们从法律、诚信、信息、标准、评价问题五个方面,就进行“实质性等同”的基础作一分析。
3.1 法律问题
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始于2000年,面对医疗器械的发展和监管状态的变化,确实存在相对滞后,需要作进一步的修订。然而,法律的修改是为了调整事实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形成约束各方的规范和程序。但是现在有些极端的认识问题,有一部分人希望修订后的《条例》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管条款非常强硬,对行政相对人的规定越详细越好。其实我们感到《条例》的修订将会改变目前以相对人作为对立面的监督管理模式,被动式的监管只会越来越被动。也有些人拘泥于对《条例》的机械理解和执行,希望在《条例》中形成所谓的注册管理制度。我们感到不可能指望《条例》的修改来为我们确定医疗器械的注册是实行PMA,还是510K。所以,法律的问题需要在多个层上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全部押宝于《条例》的修订。
3.2 诚信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共享的,系统性、完整的、公开的诚信征信平台,也没有形成对不诚信者的社会惩戒机制。由此造成了部分企业的诚信缺省,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有少数企业利用这种缺陷,进行欺骗、伪造、假冒,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损坏整个国家形象,进行了违法违规的活动。再加上在医疗用品的购销上出现非正常市场经济行为、及医疗机构和人员的非正常收益,加大了企业造假和欺诈的空间。因此,社会诚信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医疗器械注册制度的设计。
3.3 信息问题
到目前为此,我们对医疗器械的行政许可(注册)信息尚未完全公开。也就是说,不管是医疗器械的制造商、销售商、使用者,还是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人员,目前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实时的、公开的医疗器械信息库,以可获取医疗器械企业、或医疗器械产品的全部信息。作为医疗器械的信息,除了注册证书上的描述以外,产品注册的标准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也是十分重要的公开信息。因为前者是制造商就产品性能向社会的承诺,表示产品具有怎样的性能指标以及如何进行测试证明。后者是制造商向社会表示如何使用产品达到可证明的预期用途,以及如何防止出现不合理的使用和不适用症状等等。然而就是这些应当为社会公知的信息,被以所谓“商业机密”掩盖掉了,在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失去平衡。没有了公开的信息,就没有“实质性等同”的比较。
3.4 标准问题
如前所述,产品注册标准是制造商就产品性能向社会的承诺,因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对于医疗器械产品性能的评价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这几年来,我们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正在逐步失去对产品标准的控制力,究其原因,可能是2004年发布新修订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中,取消了对标准进行复核的程序,由此各检测机构“只对企业送检样品是否符合企业标准负责”,取消了本来可以对注册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复核的最好环节。就目前全国相关医疗器械专业化标准技术委员的工作能力,其主要在对各监测机构感兴趣、有能力、可翻译的产品项目上有所作为,而缺乏对各类别产品标准的系统化的研究和指导。其表现出就是某些产品标准几乎年年开会、年年修订标准,而更多的已经暴露问题、发生不良事件的产品从来没有机构在研究其标准。尽管我国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度,但是其并不能代替全部注册产品的标准,由此在产品注册中出现相同的产品可以有不同产品标准,甚至性能指标和形式试验要求在标准中可以人为裁割。在标准管理中,单纯强调行政管理要求,机械地割裂安全性标准和性能标准之间的联系,使得标准可以不断降低性能要求,标准中规定对产品的周期性形式试验要求被删除等等现象,在已经注册的医疗器械中比比皆是。此外,目前作为对产品质量性能评价和向消费者宣称性能的标准是不公开和不可获得的,由此社会上也不可能对同类同种医疗器械进行客观的评价,给选用者带来采购风险。这与其它商品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选购评价比较的做法极不一样。少数企业可以利用对产品功能的宣称与标准的不一致而获得非法(额外)的利益,也给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3.5 评价问题
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实行的是专业机构审评制度。这种审批制度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审批会议,减少企业付费。但是,这种制度搞得不好,就会存在极大的弊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专业机构的审评≠个人的审评;专业机构的审评≠专业的审评;专业机构的审评≠客体的真实;专业机构的审评≠社会研究群体的支撑。这些“≠”就是目前注册审批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而且,这种专业机构审评制度是一种完全的事前审批制度,是审批为先、先入为主的行为,与科学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相符合,如果再缺少上市后继续评价制度,那么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的风险就必然的。
对上述五个问题的分析来看,目前确实还不具备实行“实质性等同”的比较审批基础。我国的医疗器械注册制度与美国FDA的注册制度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最主要的是管理基础不同,这也反映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落后。
按照建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医疗器械行政管理制度,只有适合社会和产业的发展,才是科学合理的,才会真正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有效。在注册管理制度方面,我们只有承认落后,才有学习先进、奋起追赶的动力。千里之行、始于圭步。只有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扎扎实实地有针对性地建立或调整一些管理制度,才能重新建立起适合形势发展需要的医疗器械注册制度。
4 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的制度设计问题
4.1 建立医疗器械产品命名原则,调整医疗器械的名称规范
医疗器械管理的基础首先要从医疗器械的命名开始。全国的医疗器械名称应当有比较统一的规范,不规范的名称、带有欺骗性的名称、违法广告法规的名称都应当去除或更正。规范的医疗器械名称对于采用统一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检测、采用统一的技术审批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任何超出规范名称的产品、任何具有新颖性的产品都应当首先由国家级的技术评审部门进行第一次评审,并由此建立技术评审规范,下发全国各省技术审评机构。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一次审评产品的基本信息、产品注册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公开信息。
医疗器械产品的命名是一个科学命名法,应当遵循简单、实用、科学、唯一、标准的原则。目前,GHTF组织、美国FDA已经建立医疗器械的详细名称目录,可供借鉴,但是我们也不必全部照抄。我们认为首先是要建立医疗器械的命名原则,在一般的意义上,医疗器械的命名可由——作用原理或机理、作用目的、作用对象、作用形式等要素进行组合。按照通常的习惯,这些要素可以缺项、也可以前后重新组合。比如:心电图机,就是表明作用原理是获取心电信号、目的是形成图谱、作用对象是心电信号、形式是仪器;比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表明原理和目的是心脏起搏、对象是心脏、形式是植入式仪器。等等。科学的命名原则与前一段时间被国家药监部门注销的所谓“奥美定”“光量子治疗器”“静输氧治疗仪”“恒频磁共振治疗仪”等名称一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科学命名法的合理性。
目前,有许多医疗器械的名称是含有一定的欺骗成分的,比如:“糖尿病治疗仪”“高血压治疗仪”“骨愈膜”等等。还有一些在所谓高科技的名称上进行欺骗。为此,国家监管部门应当在建立医疗器械命名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全国标准归口单位着手对已经注册的医疗器械进行命名的整顿,随后公布新的医疗器械名称目录,由各医疗器械生产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对照,申请更正。这样才能较快地使我国医疗器械命名管理走上规范。
经过标准命名的医疗器械名称目录应当定期编辑,并公开发布,可提供给社会公众进行查询。
4.2 调整产品分类,同时公布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与医疗器械命名最相关的就是调整医疗器械的分类,并且细化分类目录,建立全面的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大全。尽快改变目前《分类目录》版本陈旧,分类不科学,子项不够细化,产品名称不规范,而且现行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界定通知》更不规范,前后矛盾的现象,须提高医疗器械管理的基础水平。
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的原则应当依据风险控制原则,从而确定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是按照一般控制、特殊控制、上市前审批(高风险控制)的注册模式。要改变目前行政命令式的分类决定,医疗器械分类的确定应当是有证据分析的,必要时可以由专家组决定。决不能因为某个医疗器械发生了一些质量事故(事件),就可随意将其提高分类管理的等级。事实上,如果不能在产品注册的系统性评价上解决问题,提高了等级又有什么用?
医疗器械分类是与产品名称目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名称是与产品命名相一致的,是与产品的风险及其控制相一致的。所以,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在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大全中没有的,即所谓新名称产品的分类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确定,进行实质性审查和评价,才能给出准确的名称、性能指标、预期用途、风险控制、和分类界定。而不是像目前那样,凭一个报告决定分类。
4.3 全面解决产品注册标准的可及性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要确认产品注册标准可以合理保证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然而,目前除了直接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外,其他任何一个医疗器械产品的标准对除生产厂家以外的社会公众和监管人员都是不可获及的。于是出现了一些怪象,使用者认为产品不好,无法寻找依据;监管部门进行质量抽样以后,抽验者要企业提供监测标准;经营者无法用技术指标向客户评价产品的优劣等等。实际上,使得医疗器械处于无法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控的状态。即使对医疗器械注册审评而言,不同企业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时间审评的结果,也无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
我们认为,注册产品的标准是企业向社会承诺产品性能的基础,有必要进行公布、公开。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协同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部门,建立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信息网络,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标准何产品说明书数据库,以供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稽查部门获得法定的信息,供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者获得必需的信息。按照现有的网络技术能力,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4.4 科学合理地设置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试验与验证规范
首先,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医疗器械都要进行临床试验。有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临床试验,甚至有的医疗器械出现高风险征兆时不但要进行上市前的临床试验,还可以定期进行上市后的临床追踪和调查;有的医疗器械原理机理十分清晰,一般只要进行临床验证,比较使用结果即可。还有更多的医疗器械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任何临床试验,实际应用结果报告既可进行验证和评价。所以对医疗器械的临床问题,决不可搞一刀切。正确地区分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试验与临床验证,以适当的方式获得科学数据和证明已经成为所有医疗器械研制生产企业的呼声。既然并不是所有医疗器械都要进行临床试验,可以有多种方式供选择。那么有关管理部门就应当将必须进行临床试验、可以进行临床验证、可以免于临床的原则和产品目录公布于众。
其次,要按照不同医疗器械种类,建立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技术指导准则,实行政务公开。现在有关部门提出的对临床试验的要求比较抽象,即“满足统计学要求”。由于医疗器械比较复杂,种类繁多,对实际试验的研究企业和医疗机构很难掌握“统计学”的要求。为此,有关审批部门是否可以通过比较多的试验报告的总结,提出可参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指导文件,对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研究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要极大地增加供进行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的医疗机构的数量。这一方面是因为医疗器械的复杂性,不同的医疗器械要适合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者适合其应当使用的场所需求。另一方面不能在临床机构的数量上形成垄断行为,而不利于医疗器械产业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目前,医疗器械跟着药品临床机构进行认定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医疗器械应当由自行认定的临床机构,必要时各省市还可自行认定二类以下医疗器械的临床验证机构。当然,对高风险的产品,国家可以指定临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国家可以公布原则和产品目录。
第四、对医疗器械真正的风险控制,决不是仅凭上市前不多的临床例数和临床时间就能发现所有的问题。对科学的认识,必定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在时间的考验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所以,应当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建立部分产品上市后继续进行临床跟踪试验的机制。包括上市后在一定时间内限制使用的规定,或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指导原则。
4.5 提高对医疗器械风险的可接受与控制能力
自从这几年发现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后,围绕着如何看待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风险和如何监管医疗器械存在很多不同观点。但是,极端片面认识医疗器械的风险的观点都是有害的。2008年推行的YY/T0316-2008/ISO14971-2007《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国家标准是我国医疗器械应用国际上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通过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标准,可以使我们明确以下这些基本观点:一是医疗器械的风险是客观存在和普遍存在;二是风险可接受准则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完整性的基础;三是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在先的原则,要贯穿于医疗器械的整个寿命周期;四是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分析医疗器械的系统性失效和随机性失效;五是医疗器械制造商是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4.6 调整医疗器械产品批准上市的评价机制
2008年,在国务院调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政管理职能的“三定方案”中提到:将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批的职能移交相关事业单位。这里用了“职能移交”的表述方式,充分体现了国家要求实行“政事分开”,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分开的要求。这就给“技术审评”以不断提高学科水平,实行科学审批一个更大的空间。
建立科学、专业、适当的技术审评机构十分重要。不同专业、不同门类、不同等级的技术审评机构,可以有一个公开、透明、同一、程序的审评机制。参考美国FDA的510K的审评机制,建立“实质性等同”的审评机制。同时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PMA审核,控制高风险的医疗器械。
另外,应当建立一种程序,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审评复议制度。比如,在注册审评后,针对审评中的争议问题,建立一个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同时允许申请者或者其他关注者进行诉辩或申辩,并依靠社会研究群体的力量进行复议。这是控制未知的或者隐性高风险的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在技术评审中,我们应当可以获得一个公开、透明的产品审批评价信息,这个信息包括:程序、标准、指导、审评阶段和结果。
4.7 建立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制度,包括部分产品进行上市后的动态信息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督管理是目前全世界在研究的课题。人类对自身的研究和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所以应用于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监护、预防、康复的医疗器械也是在不断的认识中完善和提高。事实上我们不能苛求仅仅通过医疗器械的注册就能绝对做到安全有效,有些问题,比如安全问题、不良反应、操作缺陷、以及长期的反应等都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临床使用才会发现,所以要进行上市后的监督管理。上市后监管的主要手段,包括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评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医疗器械上市后再评价、医疗器械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通过上市后医疗器械的监管,可以避免我们采用主观臆断式的方法进行行政管理,更要尊重临床医师通过临床使用获得对医疗器械的评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器械上市后再评价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立法,建立规范、程序、责任,不可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
5 对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改革的建议
尽管本文在分析中一再讲到,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立即实行“实质性等同”的审批办法。但是客观的事实要求我们客观的对待大量医疗器械到期再注册、发生局部变更的重新注册(补充注册)、以及同类型产品的首次注册问题。同时也有一个如何提高我国医疗器械注册水平和提高我国医疗器械性能水平和质量水平的问题。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要呼吁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尽快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基础工作做起,比如建立医疗器械产品命名规则;明确医疗器械产品分类原则并建立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大全;建立医疗器械产品的标准和说明书数据库并予以公开;建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认定和评价制度;建立医疗器械上市后再评价的制度等等。由此使得我们有可能参照“实质性等同”的管理模式,简化已经上市医疗器械的注册和重新注册、再注册。
我们应当设想并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地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机制,修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这样才可能在全面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时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考虑。
摘要:文章围绕着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为主线的监督管理制度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美国FDA实行的医疗器械注册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医疗器械注册中进行“实质性等同”审批的基础要素,提出了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的制度设计问题及亟待解决的一些基本要点。
浅谈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篇9
(一) 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
商标法赋予了商标权人排除他人妨害其商标权的权利, 但是这种排他的权利并非漫无边际, 其仅限于禁止他人将该商标用于标识其他商品的来源, 除此以外, 对于其他方式的使用则不能干涉。商标合理使用指在顾及商标所有人及第三方合法利益的情况下, 善意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标记, 没有引起混淆或误认, 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在这些条件下, 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商标权人的权利标的, 既不必征得商标权人的许可, 也不必支付任何对价, 商标权人不能以商标专用权为由排除他人的这种使用。
(二)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
商标的功能在于为商品标明来源, 证明该商品为商标权人所生产, 但我们并不该因此而绝对排斥其他人对商标的使用。知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商标作为知识产品, 是商标权人利用社会现有文化加以创新的产物, 兼有个人创造性和社会性。若将商标权视为权利人的绝对财富, 不仅会使知识产品的产生过程发生扭曲, 而且将使社会公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 在保护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时, 需要对权利人的私权和社会的公益进行平衡, 这既是民法精神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也是人权思想与公共利益原则相结合的反映。商标权所强调的利益衡平是跟一定形式的权利限制及权利利用制度相联系的。基于对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的尊重, 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对知识产权进行必要的限制, 以保证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理使用。
二、商标合理使用的特点
(一) 构成商标的合理使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主观条件
商标使用人对于其使用行为应当出于善意。“善意”的意思是不知道该商标己被他人注册而使用或虽然知道该商标己被他人注册但并未怀着恶意竞争或损害商标权人利益的主观目而使用。
2.客观条件
对商标的使用方式应当合理、恰当。一, 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目的只能是为自己所提供的商品做出说明, 且这种使用是必要的, 若不使用该商标就无法全面、客观、充分地描述自己的商品;二, 从使用的客观效果而言, 该使用不能损害商标权人的利益, 若导致了消费者对相关商品产生了混淆或误认则构成对商标的侵权。除此之外, 使用后若因该使用行为而对商标产生了淡化或玷污的不利影响, 也构成对商标的侵权。
(二) 商标的合理使用并非是对商标权人核心权利的损害
对商标的合理使用行为只是在法律规定的特殊的、有限的范围内才受到保护。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 商标权如此, “合理使用”的权利同样包括在内。法律规定了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只是将一部分特殊、例外的情形划出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标权人本身所享有的核心权利被削弱了。商标权人仍然可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相同的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权利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同的商标。若他人己经在使用过程中对权利人的商标造成了混淆、淡化、玷污﹑等不利后果, 商标权人便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 商标合理使用是非商标所有权人对他人商标的一种无偿使用
商标合理使用的主体是商标权人以外的人。
三、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一) 以除了使用他人商标或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标记以外, 是否还加以注明了其他说明性文字用来表明它的“说明性质”为判断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 商家为了全面、客观、简捷地向消费者描述本商品的质量、原料、功能、用途、重量等特点, 不得不使用他人的商标。但若商家在该商标前后加以注明“主要原料”、“功能”、“操作指南”等叙述说明性词语, 就能将其混淆的可能性减小。比如一个为苹果 (APPLE) 笔记本电脑生产配套电池的商家在其产品的显著位置标记“FOR APPLE”的字样, 因为有了字符“FOR”的存在, 区分度被显著提高, 很难导致消费者对该电池来源的混淆, 所以这一行为属于对苹果商标的合理使用。
(二) 以是否同时标记自己的商标作为判断标准
若使用人在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图形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说明的同时也标记了自己的商标, 那么就可以推定使用人是将商标权人的商标作为对自己商品进行说明的工具来使用, 并没有不正当竞争的企图, 这应当算做合理使用。
(三) 以使用者加注说明性文字时是否刻意强调该文字的显著性作为判断标准
若使用者将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自己的商标、附加的说明性文字一同标记在自己商品上, 但仅将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放在显著的位置, 或以放大字体、亮色、进行艺术加工等其他方式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 而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说明性文字标置于不明显之处。这就在客观上很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 所以其不属于对商标合理使用的范畴。例如为NIKON相机生产配套电池的厂家在电池的显著位置标注“FOR NIKON”的字样时刻意突出“NIKON”的字符而把自己的商标置于不起眼处, 或将字符“FOR”缩小, 那客观上就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该电池也是“NIKON”品牌的误解, 所以这种行为肯定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四) 以行业协会的意见或商业惯例作为判断标准
例如在一些录音带、CD上, 经常将音乐主题或主打歌曲标记于商品正面的显著位置, 而将制作、引进、发行商品的公司及其商标置于商品的背面或侧面, 以较小的字体进行标示。这种做法这是唱片业界的商业习惯, 因而应属合理使用。
(五) 以使用行为是否可能对商标的声誉造成影响、使商标权人的利益受损作为判断标准
解读企业注册制度改革细节 篇10
据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所谓一元注册公司,只是一个比喻,这是指新规中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中“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 例以及缴足出资的期限的限制”的条款。
沈阳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分局副局长赫荣勃透露,因为新规执行的是“法无禁止”,因此理论上你注册一分钱公司也是可以的。虽然新规出台后,截至8月底全国有561家“1元公司”,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在试探国家的政策,小部分是为了抢占公司字号,等到了实际经营中,都选择了增资或者变更。因为,在真实的商业活动中,“1元公司”吃很大亏,您想想, 一个注册资金只有1元的公司想和别人谈几百万元,或者几十万、几万元的生意,对方会放心吗?所以“1元注册”只是一个比喻,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适宜的注册金额。
“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过去投资者要想开店经营,如果没有主管部门的审批以及工商登记,就无法经营,而新规中只要符合规定中“不需要经过许可的”,投资者就可以先起照经营,再申请相关审批手续。这大大缩短了投资者等候的时间。
如果是法规规定必须要经过许可的,投资者还是要到主管部门中申报,得到许可后再去经营。
新规中可以“先证后照”的行业基本都是适合草根投资者介入。
年检改年报,修改一定要谨慎
新规中规定: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 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赫荣勃介绍,目前在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线上试运行的平台上,集成了31个省区市的登记信息和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信息。基本上工商部门所掌握的企业的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平台上, 大家在交易的时候,投资的时候,产生纠纷的时候,消费的时候都可以登录查询想要了解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在这个试行版的界面上,点击企业公示信息按钮,就可以在横轴上看到企业公示的信息。包括企业年报、行政许可及变更信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投资人及出资信息、行政处罚信息。
赫荣勃提醒企业,“提交的时候要审慎,6月30日前可以随时修改,不做限制, 但将记录每一次修改的修改前修改后的内容和修改时间,改正的和填错的都向社会公示,供社会评判。”他建议企业一定要仔细审查,尽量避免修改。“你每改一条, 我都记录,你的交易伙伴看到,你向政府机关提交的数据都改来改去,就会想你的诚实信用度到底有多高。”
黑名单制度起监测作用
赫荣勃介绍,企业在信息公示的时候,工商部门是企业放在正常的状态下的,但是一旦涉及四种行为,会调整为异常状态,由县级工商部门列入异常名录, 并通过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是没有按期年报;二是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内公示企业信息的,在20天内必须公示,如果企业没公示,工商部门检测之后,就会给企业发送一个十天内必须公示的责令改正通知书;第三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第四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这一单进入了异常状态,对企业的后期经营会有很大的影响,举个例子,某企业要招经销商,但是客户一看这个企业处于异常状态,诚信差,可能就不会选择合作了。
另外,赫荣勃表示,企业被列入异常名录3年之内改正了之后,由企业向工商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可以从名录中移除出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进入异常名录3年(包括3年)不改正的,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但是企业及时改完了,还得在这个系统中待够5年,才能被“释放”。
针对特殊商户有新规
赫荣勃介绍,由于考虑到个体工商户的弱势状态,对于未按期年报的个体工商户,会被标为异常状态,并不进入到异常名录里。而另外一个特殊的情况涉及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之前,对农民合作社没有年检制度,而这次被纳入年报制度,实行年报公示,要求必须在线上登录系统网上提交并公示。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篇11
关键词:新公司法;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2013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正案正式通过,本次修改以注册资本制度为核心,打破了资本信用的神话,使人们对注册资本有了新的理解。但是任何制度都存在缺陷,此次改革也带来了侏儒公司和无赖公司剧增、公司信用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一、侏儒公司可能剧增
有的公司在章程中确定的注册资本数额很小,甚至只有几分钱,这种公司虽写明了注册资本,但远远偏离正常的公司状态,就如人得了侏儒症一样,据此大家给它取名为“侏儒公司”。侏儒公司的存在并不违反公司法的规定,也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只要股东缴纳了注册资本,哪怕是几分钱,在没有其他违法的情况下,即使法院也不能追究股东的连带责任或赔偿责任。然而这类公司以极低的资本获取他人的财富,这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尽管在外观上符合公司法的制度规则,但若债权人由于疏忽,在没有设定担保的情况下与这类公司进行商业往来,很容易受骗,并难以获得救济。
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可以请求法庭调查公司财产的去向,如果通过法庭的调查,证实股东违法分配公司财产,或以关联交易使资金转出,或将公司财产赠送他人等,使股东或其他利益关系人获得不正当利益。这时法庭可以根据《公司法》第20、21条的规定,由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和赔偿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承担赔偿责任,从而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然而,法官的调查需要时间和成本,调查起来也并非易事,这明显加大了债权人维权的难度和成本。即使债权人胜诉了,由于债务公司长期不当的经营和股东违法的行为,已没有剩余资金可供赔偿,极易出现赔偿金额执行难的问题
此外,即使注册资本都是一元的公司,也存在差异。每个公司的经营状态不同,需求不同,如商贸公司需要强大的资金,如科技服务型企业需要高科技的人才,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对资金实际应用的差别,使得债务人和法官难以判断公司的注册资本与交易状态是否相符,难以确定股东的责任。侏儒公司的存在,迫使公司的交易相对方自己掌控风险,自己防范风险,太多因素的加入,会打消交易方对交易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二、无赖公司可能剧增
有的公司注册资本高达数百万,实际缴纳的只有几万,剩余的则在章程中规定自公司成立后30或50年内缴纳完成,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暂且称它为无赖公司。有的人创办这种公司出于注册资本越高交易方越信任自己心态,这明显是资本神话留下的烙印,若这时公司运营规模较大、公司信用良好、每年完成一定金额的出资,将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若运营规模本就很小或规模较大而出资没完成,将不利于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的人创办公司纯属是随意玩玩,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公司不发生交易额或仅仅发生几笔很小的交易,那么这就是一场华而不实的闹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几率比较小。
当真正出现资不抵债时,根据我国新公司法的规定,债权人不能请求股东立即履行资本缴纳义务。只要股东在章程中约定的出资期限没有到期,即使股东没有完成出资,在没有其他违法的情况下,股东并不违法,不需要承担责任。此时,债权人只能对公司提出破产申请,按照公司破产流程,由管理人催促股东完成出资,以此实现债权。这种解决方法既耗费成本和时间,又难以在债权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达到平衡,债权人的利益要想最大程度的得到实现,必然以公司主体资格的消灭为代价,于公司和社会皆无利处,但若保存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又不能得到最好的救济,因此这是两难的选择。总体而言,无赖公司的剧增,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
三、与注册资本有关的刑事法规存在矛盾
刑法中的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和抽逃出资罪存在于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下,是为了债权人和第三人的利益而给予的刑法保护。我国这次公司法的修改,打破了资本信用的传统观念,对注册资本的正确解读,使得这三个罪的犯罪构成已不合理,并与当前世界范围公司资本制度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虚报注册资本罪保护的法律主体是注册资本,在旧公司法中,实收资本是登记机关重点审查事项,注册资本只是必须登记事项,股东或发起人如果虚报注册资本有很大可能虚报的是实收资本。现如今,实收资本已不被列入公司法律体系,所以虚报注册资本罪在现行公司法下属于“法律虚置”。同时虚假出资罪也因公司法和司法解释中相关规定而失去现实意义。根据公司法第28和30条的规定,未按时完成出资义务股东应当继续完成出资义务,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以非货币财产出资股东若出现出资不实,应补齐差额,同时公司设立之初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可对其股东权利如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甚至可以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由此,虚假出资在公司法与司法解释中已经有严格的民事违约责任加以限制,此外,在这次改革中,出资开始交由社会监督机构去评估,那么刑法中的规定就过于严格了。股东履行出资后,该笔财产的所有权人由股东变更为公司,股东凭借出资享有相应的股权。抽逃出资会使人产生一种直观的错觉,即股东出资后又抽逃,这是否等同于未曾履行抽逃部分财产的出资义务,应承担出资义务未履行或未履行完全的法律责任,但显然这是一种误解。股东出资后未经公司同意,再对该财产行使所有权人的权利时,侵犯了公司的独立财产权。根据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158和159条的解释,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因此这三个罪目前只适用于仍实行实缴制的公司,
那么实行认缴制的公司在注册资本方面就缺乏刑法保障。
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对于这次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司法实践以及将来的立法中加以完善,促进配套制度和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保障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最终达到促进市场经济健康高效运转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毛磊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完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2.
[2]洳斯.公司注册资本改革的发展.中国商网.2014.2014-10-27[2015-06-01].
作者简介:
陈宝慧,女,(1991.12~)江苏连云港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浅谈最低注册资本制度 篇12
我国公司法采用的是法定资本制, 严格的规定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例如, 公司法第2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第59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认为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 可以保护交易安全。相对于我国的法定资本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是授权资本制, 并且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1969年美国典范公司法废除了最低资本额的规定。从本世纪70年代起, 各州开始纷纷效仿。现在, 绝大部分州的公司法已经取消了最低资本额的规定。在极少数的几个州, 公司最低资本额也将作为历史的参与被废除。其制度规则是:设立公司时, 股东只需认定公司章程确定资本总额 (股份总数) 中的一股以上, 公司即可成立, 未认足的那部分股份, 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资金需要和市场状况予以发行。值得研究的是, 当前各国对最低资本制度的规定不同, 那么最低资本制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或者是它的存在是否利大于弊?
二、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虽然我国公司法改革后, 降低了最低注册资本的数额。但是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我国规定最低注册资本的目的在于保障交易安全, 作为债务的担保。但是, 最低注册资本真的能发挥该作用吗?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实上, 公司的注册资本只能代表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时所拥有的资金实力, 随着经营能力的变化, 公司的资产也在变化。注册资本代表的也只是一个数字,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公司都拥有注册时一样多的资本, 它会随着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所增减, 也不再代表着公司拥有多少资金实力。因为从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判断出公司的现有实际资产。所以公司注册资本并不能对债权人的信用形成担保, 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 公司实际的资产状况才是最好的信用。如果当事人双方在交易时能够形成这样的理念, 那么注册资本的多寡就不再是公司信用的基础。举例来看, 如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公司注册资本的资金很多, 但实际运行中不断亏损的公司;另一种情况是公司注册资本很少, 但是在经营中资产不断壮大。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和第二种公司进行交易, 因为如果对方欠债, 它也是有能力还的。所以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才是最好的债务担保和公司信用。进一步说, 公司对外承担债务责任的担保是依靠现有资产, 而不是依靠公司刚成立时的注册资本。如果公司亏损了, 实际资产低于公司的注册资本, 而债权人仅仅以公司的注册资本来看待该公司的债权担保能力的话, 这必然会造成误解, 是对债权人不利的;相反如果公司盈利, 实际资产高于公司的注册资本, 而债权人仍然仅仅以注册资本来看待该公司的债权担保能力的话, 虽然能保护债权人的交易安全, 但实际也掩盖了公司真实的债务担保能力, 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
另外, 在最低注册制度下, 抽逃注册资本和虚假注册资本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很多人在注册时通过借款或者其他方法凑足注册资本, 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注册资本。让公司成为一个空壳, 或者使其实力大幅度降低, 无法保证交易安全。在这些情况下, 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公司的资金实力、资产信用是完全脱节的。另外, 如果最低本资本制度不能作为公司债务的担保, 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于一些智力密集型的公司来说, 资金在公司的运行中没有多少作用, 而且过高的最低注册资本会造成资金的闲置。同时它的存在也不利于创业, 更深一步说它不利于大学生的创业。
三、公司法的改革方向
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了来看, 最低资本制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说, 我国公司法中受人诟病的不是资本制度, 而是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美国学者汉密尔顿也说“任何关于最低资本额的规定都是武断的, 也不能对债权人提供有意义的保护。”所以公司法未来的改革方向, 可以采取取消一般性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的固定限额, 而由当事人自己申报最低注册资本, 登记机关只负责登记而不能因为资金的多寡而拒绝登记。当然, 对于那些与国计民生有关, 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公司, 公司法是有必要规定最低注册资本的限额的。
在取消固定性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后, 就需要靠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保障交易安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它的价值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保护交易安全。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对人格否认制度仅仅是作了原则上的规定, 法律实践中又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或司法判例进一步的巩固。所以在我国司法审判制度不完善和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 必然造成该项制度难以操作, 从而导致“良法”不能实施。同时, 模糊的规定给予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在诉讼中基于债权人与公司股东的不对称性, 难免发生裁判的天平向强势的公司股东倾斜。因此, 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应该具体化, 结合我国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 通过相关法律规范列举股东滥用法人人格的表现形式, 明确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举证范围, 合理设计股东的法律责任等。
四、结语
公司法的改革要循序渐进, 从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开始, 客观看待它的债务担保功能, 取消其固定限额。当然, 更深一步的改革还会涉及到“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转变问题。
摘要:我国公司法对最低注册资本有着严格的规定, 认为在资本信用制度下, 可以保护交易安全。但是近年来的经济案件表明, 资本信用的神话已经破灭, 最低注册资本不但不能够有效的保护交易安全, 而且自身还存在诸多弊端。
关键词:最低注册资本,资本信用,交易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嘉鹄:《从信用基础看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 载《台声·新视角》, 2005年第10期
[2]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 载《法学研究》, 2003年第5期
【商标注册制度】推荐阅读:
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10-15
商标注册流程08-15
苏州商标注册流程06-17
商标注册合同国际10-04
申请注册商标流程06-19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10-04
网上注册商标流程10-15
如何申请注册欧盟商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