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制剂

2024-07-14

复合生物制剂(共10篇)

复合生物制剂 篇1

摘要: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微生物制剂、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与pH等条件下,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合微生制剂的最佳质量浓度是10.0 mg/L,在氨氮质量浓度为4.44 mg/L、温度为35℃时制剂的氨氮去除率最高,在碱性的环境中去除氨氮效果优于酸性环境。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制剂,氨氮,温度,pH,水质

水体中的氨氮,特别是非离子氨对水产动物具有毒害作用。当水体中其质量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即可对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死亡。当前养殖水体中常采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它具有较好的氨氮去除能力,且对水生生物无危害作用,是一种对水环境的生态调节法。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效果及环境因素对其作用的影响,为生产中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调控养殖水环境提供科学与实践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指标检测法

试验采用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蓝海养殖宝”(下称“复合微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有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米曲、硝化菌、反硝化菌、乳酸菌、芽胞杆菌、硫化菌、酶、稳定剂和增效剂。增效后每克活菌数不低于1 012个。

测定复合微生物制剂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与pH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试验容器采用1 L烧杯,氨氮质量浓度及pH分别用NH4Cl、HNO3和NaOH调配,试验用水为经曝气并去氯后的自来水。采用奈氏试剂法检测试液中的氨氮量[1],以重氮—偶氮法检测试液中的亚硝基氮[1],以pH计测定pH值。

1.2 试验设计

试验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微生物制剂与氨氮、不同温度与pH等条件下微生物制剂去氨氮的效果,各项试验均设有平行组,每天定时测定与调整各组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值,以电热棒加热恒温。

1.2.1 复合微生物制剂不同质量浓度去除氨氮效果的测定

共设5个复合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0.0,3.0,5.0,10.0,20.0 mg/L,温度为(27.1±0.5)℃,每组中氨氮质量浓度均配制成3.00 mg/L,

1.2.2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去除效果的测定

氨氮共设5个质量浓度:2.24,3.27,4.44,5.44,6.13 mg/L。每组中复合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温度为(27.1±0.5)℃。

1.2.3 温度对复合微生物制剂除氨氮效果影响的测定

共设4个温度:20,25,30,35 ℃。每组复合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69,2.68,2.77,2.83 mg/L。

1.2.4 pH对复合微生物制剂除氨氮效果影响的测定

共设4个pH值:6.07、6.91、7.90、8.96。每组复合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72,2.72,2.74,2.74 mg/L。温度为30.0 ℃。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质量浓度复合微生物制剂除氨氮效果

图1与表1表明,在氨氮起始质量浓度相近条件下,前6 h,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为5 mg/L组对氨氮去率(4.1%)低于其余组(5.5%~14.1%),此后至96 h,10 mg/L组氨氮去除率最高(52.3%),为高质量浓度组(20 mg/L组)、但去除率最低(43.2%)的1.2倍,且在10~100 h,10 mg/L组试液中氨氮质量浓度基本呈线性下降变化;而其他组中氨氮质量浓度也均呈下降趋势,仅20 mg/L组的氨氮质量浓度出现增加趋势。可见,试验条件下,该微生物制剂使用质量浓度为10 mg/L去除氨氮效果最好,可作为该试剂在生产中最佳使用质量浓度的参考值。

2.2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试液中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去除效果

如表2所示,氨氮去除量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不同的幅度)逐步递增,去除率也基本呈现这一趋势,但氨氮最高质量浓度2个组去除率极为相近。同时可发现,在前96 h,氨氮起始质量浓度为4.44 mg/L组中,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最好,相对去除率为52.5%,其他4个组去除率为43.2%~50.7%。可见使用微生物制剂应注意根据水体中氨氮含量与制剂效果适当调整使用量[2]。但不能认为氨氮的质量浓度越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越好。氨氮过高会影响生化处理微生物的脱氢酶的活性。据文献报道[4],污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在50 mg/L左右对生物活性就有影响,800 mg/L左右微生物脱氢酶的活性大约下降50%。试验在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质量浓度10 mg/L时,试液中的氨氮质量浓度约为4.44 mg/L,去除氨氮效果最佳。

2.3 温度对复合微生物制剂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图2显示,当试液中微生物制剂均添加10 mg/L时,在0~96 h,最高温度组(35 ℃)去除氨氮效果最佳,氨氮去除率71.09%,其他温度组远低于此值。因温度变化影响微生物活性,因而影响去除氨氮效果。通常温度越高,活性越大[3]。但也不能认为温度越高越好,因去除氨氮的亚硝化杆菌和亚硝化球菌合适生长温度为2~40 ℃,硝化杆菌为5~40 ℃。即当温度超过或接近40 ℃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制甚至无法存活,从而影响该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效果[3]。由此可知,试验组的最高温度为35 ℃,尚处于这些微生物的合适温度范围,因而呈现最佳的去除氨氮效果。

2.4 pH对复合微生物制剂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图3显示,当试液中微生物制剂均添加10 mg/L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第3组和第4组试液中氨氮质量浓度明显低于第1组和第2组。第1、2组的pH(6.07、6.91)就均低于7,而第3、4组的pH(7.90和8.96)则高于7,这说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在碱性环境中去除氨氮效果优于酸性环境。原因是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所最适生长的pH值偏于碱性,硝化作用的最适pH值为8.0左右[4]。酸性条件对这些菌不适合,其活性也将受到抑制[5]。因此,试验pH偏碱性的2组去除氨氮的效果要好于pH偏酸性的2组。

3 结语

试验中,微生物制剂对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略低于报道值(60%)[2]。这可能与试液无连续曝气而仅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有关。溶解氧对于氨氮的去除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理论上可以计算出,每氧化1 mg NH3-N为NO2-N需要消耗3.34 mg的溶解氧;每氧化1 mg NO2-N为NO3-N需要1.14 mg溶解氧。如水中溶解氧不能完全满足微生物的生长要求,则会造成微生物制剂去除水中氨氮的能力的下降[6]。

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试液用自来水加药品的方式配置而不是养殖废水。显然自来水中有机碳量偏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碳源。而在养殖水体中,由于残饵以及生物排泄物等使水中富含有机物,将不存在因缺少碳源而产生的类似问题[7]。

复合微生物制剂使用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 mg/L;当氨氮质量浓度在4.44 mg/L内,微生物制剂对氨氮去除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对微生物制剂去氨氮能力有影响,试验组中,35 ℃组效果最好;不同pH对微生物制剂去除水中氨氮的能力有影响,偏碱性环境比偏酸性更适合制剂去除氨氮。□

参考文献

[1]陈佳荣.水化学试验指导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6-128.

[2]汪超,缝锡康.废水生物脱氨氮技术研究成果[J].上海环境科学,2004(3):20-22.

[3]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98-199.

[4]CHEN J C,CHIN T S.Acute toxicity of nitrite to tiger prawn,Penaeus monodon,larvae[J].Aquaculture,1988,69:253-262.

[5]叶凝芳,何品晶,吕凡,等.厌氧发酵过程pH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产物分布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2):238-242.

[6]王旒仁.提高废水生物硝化效果的理论探讨及工艺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1994,20(8):35-38.

[7]张文研,朱亮,薛红琴.微污染水源生物预处理氨氮去除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2,28(11):24-27.

复合生物制剂 篇2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氨氮;亚硝酸盐;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养殖户采用了工厂化高密度、掠夺式的作业模式,这无疑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了强大的压力。近年来,养殖池塘水体恶化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有池塘老化、水域污染、黑臭底泥淤积、有害物质积累等,由此导致水产动物病害频发。其中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的富集——如氨氮、亚硝酸氮,是最主要的问题。亚硝酸盐氮能与生物体血红素结合成高铁血红素,造成组织缺氧;氨氮主要是对生物体产生强烈的神经性毒害,影响生理、生化各项指标与生长状况,严重时会造成大批生物死亡,其次高浓度的氨氮可以转化成亚硝酸盐氮。因此,如何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是与“抗生素”相对一个概念,又名活菌制剂(Bigone)或生菌剂,它一般是由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组成。因为绿色环保、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特有的优势已广泛地应用在水产养殖业,成为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具有加速分解有机物质和降低生化需氧量以及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的功能。本文通过从自然界中筛选有效脱氮菌株来制备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最适的生长条件下来处理人工废水,定时判断复合制剂的脱氮效果。

1.主要仪器与方法

1.1主要仪器与材料

1.1.1主要仪器

蚌式采样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PCR仪、凝胶电泳仪

1.1.2材料混合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10g·L-1,牛肉膏5g·L-1,氯化钠5g·L-1,pH7.0。

硝化细菌培养基:葡萄糖5 g·L-1,硫酸铵0.5g·L-1,氯化钠0.3g·L-1,磷酸氢二钾1 g·L-1,硫酸镁0.3g·L-1,硫酸亚铁0.03 g·L-1,氯化钙0.03g·L-1

反硝化细菌培养基:硝酸钾2g·L-1,硫酸镁0.2g·L-1,磷酸氢二钾0.5g·L-1,酒石酸钾钠20g·L-1

人工废水:硫酸铵0.47g·L-1,亚硝酸钠0.2g·L-1,葡萄糖1g·L-1,柠檬酸钠0.1g·L-1,磷酸氢二钾0.0175g·L-1

1.2方法

1.2.1采样方法

采集底泥时采用的蚌式采样器。为了避免采集的样品互相污染,在装置内衬一个塑料内套或者贴一层塑料膜,每采集一个样品更换一次。采集的样品分装到聚乙烯瓶子或盒子内,并及时做好标记。采集完样品后,要尽快将样品统一放人低温冰箱,并及时开展实验。底泥的存放最好不超过一个月。

1.2.2分离筛选方法

分别称取50g筛选样品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无菌水100mL,充分震荡。静置5min,取上清液分别稀释10、108、103、104、105倍。将稀释后的菌悬液分别涂布在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反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上,并在37℃下培养48h。每个样品的每个稀释度都要做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

观察培养后的菌落形态,挑取不同的菌株在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上划线,37℃培养48h或更长。选取没有分开的菌落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划线分离。将最后分离的单菌落转移到斜面培养基上,4℃保存。再次将分离得到的菌株接种到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反硝化细菌分离培养基上进行验证。

1.2.3鉴定方法

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观察,菌体平板生长形态和结构观察。

按照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的步骤,提取其基因组;用通用引物扩增得到其16SrDNA,经纯化后电泳并送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比对,构建其系统进化树,确定其所属种属。

PCR反应扩增16S rDNA,50μL反应体系配制为:基因组DNA 1μL,ExTaq 0.25/μL,10×ExTaq Buffer 5μL,dNTP Mixture 4μL,上下游通用引物各1μL,最后补充双蒸水至50/μL。反应条件为:反应前95℃预变性5 min,后95℃变性1 rain,55℃退火1min,72℃延伸90s,共30个循环,反应结束后再延伸10rain。

1.2.4监测方法

pH在1.7以下时,对氨基苯磺酸会和亚硝酸盐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一乙二胺偶联会生成红色染料。因此原来的水样就会变成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亚硝酸含量越高,进而可以对比不同菌株的脱氮性能。于54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试样吸光度和亚硝酸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即可进行定量分析。

nlc202309050005

游离态的氨或者铵离子与纳氏试剂反应会生成淡黄色的络合物,同样地,颜色越深说明含量越高,于波长420nm处测量吸光值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鉴定结果

筛选得到3株高效脱氮菌株,分别编号为31-A、33-A、41-A,随即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3株菌株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赖氨酸球形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phaeric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2.2生长条件对生长量的影响

分别探究温度、pH和转速对三株菌株生长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分别见图1、2、3。

根据图1温度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可知,31-A、33-A、41-A三株菌株都没有抗热性,在温度为40℃时生长量就明显下降,最适合的生长温度都在37℃左右。因此,三株菌株混合培养的最适温度也为37℃。

根据图2:pH对生物量的影响的结果可知,三株菌株在不同pH下生长的趋势大体是相同的,有一定的抗碱能力;pH在5~10之间时,生长状况差异不是很明显。根据图中结果可以确定三株菌株混合培养的最适pH设定为8.0。

根据图3转速对生物量的影响的结果可知,溶解氧是影响三株菌株生长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60~120r/min时,随着转速的上升菌株的生长量也随着上升;但是随之转速继续上升,菌株生长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高转速下出现生长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造成了菌株在培养基中分布不均匀,给测量带来了影响;也可能是高转速带来的高溶解氧量不适合菌株的生长。

综上所述,31-A、33-A、41-A三株菌株混合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最适转速为120r/min。

2.3水处理效果分析

将三株菌株进行配比,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培养后接种到人工废水中进行性能检测。

混合培养得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编号和相应的比例见表1。实验过程中先进行菌株之间1:1的配比检测,结果发现三株混合菌的效果优于两株混合菌,再次进行1:2的配比检测。

从表2和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株混合菌株处理人工废水的效果都高于两株混合菌株的处理效果,三株菌株的混合制剂即4-10号处理的差异不是很大。表2去除氨氮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第7个组合,即31-A、33-A、41-A菌的接种比例为2:1:1时,处理的效果最好;表3去除亚硝酸盐氮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第9个组合,即31-A、33-A、41-A菌的接种比例为2:1:2时,处理的效果最好。总体而言,三株菌株按照1:1比例或者是1:2比例的效果都是可观的,进一步比较可得在应用实验中采用7号组合最好。

3.结论

从沧州和天津地区共采集了8个有效底泥样品,随即对8个样品进行了分离筛选,得到了3株处理人工废水最佳的菌株,对它们进行编号为31-A、33-A、41-A。对筛选得到的3株菌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说明31-A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3-A菌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41-A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对鉴定得到的3株菌株进行混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1-A、33-A、41-A三株菌株混合培养的微生态制剂处理人工废水效果更好。培养过程中最适的温度为37℃,最适的pH为8.0,最适合的转速为120r/min。处理人工废水时,综合分析得出应用实验中采用31-A:33-A:41-A为2:1:1时,即7号组合处理废水的效果最佳。

复合生物制剂 篇3

1发病症状

病虾首先触须、尾扇变红, 血红色素细胞扩张、而后全身变为浅红色。有的呈茶红色, 患病虾活力减弱, 并向池边做缓慢游动, 不久身体渐渐失去平衡, 有的在池边浅水处打旋, 有的做垂直运动, 最后伏卧池底不动, 直至死亡。有的病虾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或者停止摄食, 肠道发红肿胀、空胃或者半空胃、肝胰脏肿大变白、直至糜烂。发病初期, 病虾大部分在池边死亡, 以后随着病情发展在池塘四周及塘底均可见死虾, 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弧菌。

2014滨海新区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发病出现了三次高峰期。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对虾体长3~5cm, 时间在6月上、中旬, 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第三次高峰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此阶段常伴有白斑综合征出现。由于该病暴发流行, 病程时间段, 发病速度快, 死亡率高, 发病7~10 d就可以产生大面积死亡, 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

2预防措施

对虾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有效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状态。然而近几年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环境日益普及, 对虾养殖环境日益恶化, 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及COD等水质指标严重超标, 对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极大地降低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造成了目前高密度养殖区域普遍反映的红体病暴发性流行, 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多年来, 一直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控制水产病害的发生, 然而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存在二次污染, 而且病菌的耐药性增加, 破坏了养殖环境的自然生态体系, 导致水环境中微生物链的缺失, 同时防治效果也不理想。为此, 2014年笔者利用复合型活菌生物制剂来防治对虾红体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是因为活菌生物制剂泼入水体后可以很快发挥作用, 其可以分解养殖水体中有机物, 消耗过量营养盐类, 促进虾池的物质循环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如氨氮、亚硝酸盐等, 并抑制病菌的繁殖和有害藻类的生长, 提高虾的免疫力, 从而起到生物防病的作用。活菌生物制剂在水体中以孢子或菌体状态进入对虾消化道后迅速生长繁殖, 消耗肠内氧气, 间接抑制好氧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保证了虾体健康, 保护了肠内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处于微生态平衡状态, 同时参与肠内物质代谢, 在不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达到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 增强免疫力, 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报酬, 并能迅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净化水质, 改善养殖环境。目前, 许多对虾病毒性疾病只能防, 不能治, 尤其是红体病。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 因此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原则。

复合生物制剂 篇4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 腹泻 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15-01

肺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婴幼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性腹泻国内外均有报道。婴幼儿腹泻易引起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加重肺炎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必须积极治疗。我科用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佐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98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0例均为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男78例,女52例,年龄1~36月,均符合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诊断标准:肺炎患儿住院72小时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或/和粪便性状改变。130例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肺炎出现腹泻时间,腹泻后开始治疗时间及重症腹泻所占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治疗组: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蒙脱思散。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1—6月, 1次半粒;6月—36月, 1次1粒,均1日2次。蒙脫思散1—12月,1次1.0g;12月—24月,1次1.5g;24月—36月,1次3.0 g;均1日3次。对照组32例,仅使用蒙脱思散治疗,方法同上。观察记录患儿食欲、大便次数、性状,有无呕吐,腹胀及脱水,以评价疗效。

二组均采用抗感染、补液等综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 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 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无变化, 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spssll.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68例(69.4%),总有效率94.9%;

对照组: 显效9例(28.1%),总有效率68.7%。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肺炎继发腹泻病有一定的发生率,据报道为25%~52。9%[1]。而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消化负担重,机体防御功能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使用抗生素及肠道外感染的毒素等影响而致腹泻。目前婴幼儿肺炎经验治疗为主,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使继发性腹泻不断上升。腹泻可出现在肺炎病程或治疗过程中甚至治愈后。

婴幼儿肺炎容易继发腹泻,其原因可能为:(1)肺炎病原体侵及胃肠道引起肠炎或肺炎同时合并肠道感染;(2)由于多数抗生素具有胃肠道反应,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致肠蠕动变快,导致腹泻发生;(3)患儿吞咽含有害物质的痰液对肠道的刺激;(4)抗生素的应用使肠道菌群失调紊乱,主要是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使菌群失调,促发细菌移位发生,引起肠源性感染[2],产生腹泻。李培美观察132例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发生腹泻时的杆/球菌比例,结果显示:36.4%的患儿治疗后并发腹泻同时有杆/球菌比例失调,且于发病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有关[3]。提示肺炎时各种因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其并发腹泻的主要原因。正常人体肠道中定植有双歧杆菌、优杆菌、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厌氧菌。这些菌为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群,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结合占据肠粘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入侵;降低肠道内pH和Eh,抑制致病菌生长;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肠粘膜上皮细胞复杂多糖,而这些多糖既是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激活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4]。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主要成份为:乳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具有繁殖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迅速适应环境等特点。口服后能迅速补充肠道乳酸菌的数量,改变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形成和重建正常的肠道菌群,合成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K1、叶酸等),及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还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用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后乳酸菌可通过其细胞壁上的磷酸和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形成一个具有保护性的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及毒素粘附于肠道粘膜上皮。

本文结果表明在积极治疗婴幼儿肺炎的同时,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在常规使用蒙脱思散的基础上,口服复合乳酸菌活菌制剂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277

[2]张琳,梁庆红。综述,新生儿早期肠道细菌移位现象剖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06.24(4):333—334

[3]李培美,吴光福,李志芳.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14(4):236—237

复合生物制剂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微生态制剂

单一酵母培养物:酵母培养物1 000 g/kg;复合微生态制剂:酵母培养物600 g/kg,真菌酶200 g/kg,破壁酵母150 g/kg,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2亿/g)等组成,均由青岛某生物集团提供。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从牛群中选取体况、泌乳时间、胎次相近的健康泌乳牛(泌乳期为30~100 d)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40头,采取整群饲喂。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天分别添加酵母发酵物和复合微生态制剂40 g/头。试验时间为2015年5月1日—7月1日,共计62 d,试验地点在呼和浩特某牧场。

1.3 饲养管理

试验奶牛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饲喂方式、挤奶方式、日常管理均按牧场现有操作规程进行,由专人饲喂,并做好各项记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见表1。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和Exec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第2天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时间试验1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第22天开始,试验1组、试验2组产奶量缓慢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

L

注:同行、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邻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2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蛋白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3。

g·(100 m L)-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可见:乳蛋白含量试验1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第22天开始试验2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

2.3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脂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4。

g·(100 m L)-1

注: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4可见,整个试验期间各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试验1组、试验2组乳脂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2.4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体细胞数的影响

结果见表5。

(个·m L)-1

注:同行、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邻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O1),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5可见:第2天各组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22天开始,试验1组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与试验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单一的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而复合微生态制剂效果更优。

2.5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6。

mg·(100 m L)-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6可见:各组尿素氮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13~17 mg/100 m L),试验1组、试验2组尿素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有提高乳中尿素氮含量的趋势(P>0.05)。

2.6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中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7。

g·(100 m L)-1

注: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7可见,试验1组、试验2组乳中干物质含量较对照组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2.7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糖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8。

g·(100 m L)-1

注: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8可见,整个试验期间,各组乳糖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乳糖值均在5.05~5.18 g/100 m L范围内。对照组的乳糖含量略低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乳糖含量均有所上升。

3 讨论与结论

3.1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生产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饲料营养和奶牛体质是重要因素之一。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的提升效果明显,与邱凌等[3]、王建国等[4]、庄宏等[5]、袁力等[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确实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3.2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乳指标的影响

从乳指标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整个试验期间试验2组乳中尿素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其瘤胃蛋白分解利用率提高,瘤胃菌群活力提高。U.Moallem等[7]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可减少瘤胃蛋白质降解,增强瘤胃细菌利用氨生成菌体蛋白,从而降低瘤胃氨浓度。也有研究认为,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瘤胃发酵无影响[8]。以上研究与本研究有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复合微生态制剂进入瘤胃后使瘤胃菌群发生变化,但不同微生态制剂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对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也不同。

本试验中,试验组体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2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能对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有积极作用。张江等[1]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降低体细胞数达60%。王光辉等[2]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和抗菌肽复合物可降低体细胞数58%,以上报道与本研究一致。

本试验结果表明,乳脂率、干物质、乳糖含量试验1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杨建生等[9]研究结果一致。袁力等[6]研究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乳脂率,与本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邱凌等[3]研究表明,饲喂微生态制剂后乳中蛋白质、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有所增加,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也与本研究差别较大。原因可能是该牧场奶牛为进口品种,其乳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乳蛋白、乳脂肪、干物质、乳糖等数值均高于国内荷斯坦奶牛,因此添加微生态制剂对乳成分影响不明显。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能够调节奶牛瘤胃微生物环境,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在保证奶牛健康的前提下提高产奶量,降低体细胞数,提高乳中干物质含量,对其他成分无明显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等生理状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1);提高乳中干物质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其他成分无明显差异。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并降低乳房炎的发生。

关键词:复合微生态制剂,奶牛,生产性能,产奶量,乳蛋白,乳脂肪,体细胞数

参考文献

[1]张江,丁洪军,张婷婷,等.微生态和抗菌肽复合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5(1):1-4.

[2]王光辉,张婷婷,王海波,等.微生态和抗菌肽复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中体细胞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5(3):1-4.

[3]邱凌,曾东,倪学勤,等.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与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3):64-67.

[4]王建国,闫素梅,杨朋飞,等.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Z1):171-173.

[5]庄宏,刘爱君.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添加剂,2014(7):24-26.

[6]袁力,高健.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4(9):6-9.

[7]MOALLEM U,LEHRER H,LIVSHIT Z L,et al.The effects of live yeast supplementation to dairy cows during the hot season on production,feed efficiency,and digestibility[J].J Dairy Sci,2009,92(1):343-351.

[8]MOYA D,CALSAMIGLIA S,FERRET A,et al.Effects of dietary changes and yeast culture(Saccharomyces cerevisia)on lume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Holstein heifers[J].J Dairy Sci,2009,87(9):2874-2881.

复合红花油制剂降血脂作用初探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和药品:

配伍红花籽油,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654202010442。红花黄素(自制:羟基红花黄色素含量80.17%)。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

1.1.2 实验动物:

选取80只实验白鼠,其中雌性40例,雄性40例,体重(17.96g±1.92) g,实验白鼠由松山湖生物公司提供。

1.1.3 试剂:

胆固醇试剂(上海明华体外诊断试剂有限公司);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标准值、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测试试剂盒(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将所有实验白鼠按照随机抽选方式分为8组,即红配伍低剂组、配伍红花籽油组、花黄素组、配伍低剂组、高脂模型组、配伍高剂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分开入笼进行饲养1天。

空白对照组每天上午给予0.5毫升蒸馏水,另外7组每天上午给予每只实验白鼠灌胃0.5毫升造模乳剂;下午各给药组按照计量进行给药,高脂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给药一周,最后一次给药后进行称重,给予禁食12小时,在其颈动脉进行取血,静置30分3000r/min离心15分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甘油三脂、血清总胆固醇标准值、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1.3 评价标准:

观察对实验白鼠体重的影响以及对实验白鼠的血脂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白鼠体重的影响:

所有实验白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经给药期后,高脂模型组体重显著增加p<0.05,同一性别的体重对比中,实验结束之前红花色和红花籽油配伍各剂量雄性动物体重对比高脂模型动物均有下降p<0.05。

2.2 对实验动物血脂的影响:

各给药组对比高脂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值有所降低,以红花色素组血清总胆固醇值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甘油三酯进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红花籽油、红花色素组对比高脂模型组有所升高p>0.05;阳性对照、红花籽油和各配伍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值对比高脂模型组均减低p<0.05。

3 讨论

红花籽油、红花色素、配伍低剂量组对于高脂乳剂灌胃造模引起的体重增加、血清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标准值、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高密度脂蛋白数值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从本次药物使用结果中可以知道,红花籽油、红花色素二者进行配伍低剂量组表现有降低血脂的作用[1,2]。由此可见,红花黄素能够有效使得实验白鼠的总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降低以及使其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由此可以知道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君,郭雪婷,王颖等.复合红花油制剂降血脂作用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5):868-872.

复合生物制剂 篇7

1 资料来源

1.1 一般资料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的患者共33例。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4例患者男2例, 女2例;年龄为50~80岁, 平均年龄为64.75岁;4例患者有2例有吸烟史、引酒史, 有1例患者有肝病史。

1.2 不良反应的时间

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时间最短的在服药后2h, 最长在服药后17d。

1.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红斑疹、瘙痒、关节痛、ALT、AST、GGT升高。

2 思考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药品因素和非药品因素两类。

2.1 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2.1.1 药物因素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品种为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 (组分为每片含利福平0.15g、异烟肼0.075g、吡嗪酰胺0.4g、盐酸乙胺丁醇0.275g) 。它是由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药品自身的毒性和用量等因素是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根源, 主要体现在药品相互作用, 毒副作用, 药物质量, 药物的用量, 剂型。

2.1.2 机体因素

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4例患者年龄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体内水分偏少, 血浆蛋白偏低,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老化, 肝、肾功能衰退, 机体耐受性差, 影响了抗结核药物的代谢和消除, 造成蓄积性中毒, 同时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也使得ADR的发生率增加。所以, 老年患者应选用不良反应较小的化疗方案, 并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在监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

2.1.3 给药方法

在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病中, 胃肠道反应是一个最常见的副反应。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4例患者有3例出现了胃肠道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利福平、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这三种药物造成胃肠道反应的几率比较高。

2.1.4其它因素

非药品因素也是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如患者的用药习惯、患者的自身情况等。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树立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 提高用药认识, 合理用药。

2.2 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

在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病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4例患者有1例患者的肝细胞损害严重, 口服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17日后患者ALT、AST、GGT均出现升高的现象, 停止口服, 转入专业的肝病防治医院对症治疗一个月, 患者的血清化验结果均转为正常。有关专家、学者指出患者在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中出现的肝功能损害更应该引起重视和及时治疗, 这主要是因为利福平、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是导致肝细胞受损害的主要药物。如果患者存在先天缺陷与发良不良, 肝细胞微粒代谢酶系统或者药物抑制它的活性, 导致肝细胞被药物或者药物代谢所引起的毒性增强, 如果患者在服用异烟肼之后, 进入肝脏内被乙酰分解异烟酸与乙酰肼, 由此可以造成肝细胞损坏, 如果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的话, 这两种药物都属于酶诱导剂, 可以对微粒进行诱导患者, 进一步增加乙酰肼的产生。出现不良反应的4例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敏反应如红斑疹、瘙痒, 神经系统反应如关节痛等, 因为这两种系统的反应较情, 均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好转。

2.3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 首次在朝阳市推广用于治疗成人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捕捉其风险信号, 关注其使用风险尤为重要。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中的组成药品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是治疗结核病的一线用药, 这些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有着长久的历史, 在临床上对这些药物有较好的认知程度, 但这四种药物联合用药也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1], 当合用药品种数为2~5种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当合用药品种数为6~10种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当合用药品种数为11~15种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当合用药品种数为16~20种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4%, 可见合并的药物越多, 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越高, 越值得关注。本文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患者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12%。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要密切关注联合并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充分认识药品的两面性, 使药品在帮助人类驱除病魔、造福人类的同时, 又要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只有正确地认识药品, 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 让药品真正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3 结语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具有病程长、合并症多等特点, 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全体医护人员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尽量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丁国华, 高宏, 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82.

[2]周轩.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09 (a) :77.

复合生物制剂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日粮

1.1.1 复合微生态制剂

由山东明发兽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包括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光合菌等, 活菌总数为1.5×109cfu/g饲料。

1.1.2 基础日粮

基础日粮为不含抗生素的全价料, 育肥阶段基础饲料各配方的营养水平见表1。

%

注:1%预混料成分 (每kg含量) :VA 110万IU, VD322万IU, VE1100万IU, VK 180 mg, VB2880 mg, VB121.8 mg, 烟酸3 600 mg, 叶酸60 mg, 氧化胆碱30 g, 铁12 g, 锌12 g, 铜0.6 g, 锰0.5 g, 碘73 mg, 硒30 mg。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由一养猪协会提供的日龄、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当体重达20 kg左右时, 选择30头进入预试, 当试猪达25 kg时, 先行生物同质分析后 (P>0.05) 进入正试期。试验期为2006年5月8日至8月8日, 共92 d。试验分为试验组Ⅰ和对照组Ⅱ, 各有育肥猪15头。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加0.1%复合微生态制剂, 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

1.3饲养管理

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分别圈养在条件相同的不同圈舍中, 专人定时定量饲喂。生料湿喂, 日喂3次, 各阶段按相应配方饲喂, 每次喂前打扫猪圈, 每2周消毒1次。

1.4 测定指标

测定采食量, 计算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同时对圈舍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1.5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肥效果观察

由表2可看出, 试验组和对照组日平均头增重分别为0.78 kg和0.71 kg, 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组饲料转化率为3.39, 比对照组高0.27。这表明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促进育肥猪的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率。

kg

2.2 常见病发病情况

试验Ⅰ组有2头猪患感冒, 主要症状是咳嗽, 4 d后停止咳嗽, 病愈;而对照组有4头猪发病, 隔离后常规处理, 6 d后病愈。由表3可见, 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减少感冒和胃肠炎的发生, 特别是对胃肠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3 猪舍有害气体监测

试验组猪舍中NH3、H2S浓度比对照组的低, 圈舍内臭味明显降低, 有一种淡淡发酵的乳酸味。

3 讨论

3.1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 可提高肥猪日增重, 提高饲料转化率。原因是大量的微生物在猪消化道内和饲料中繁殖时生成了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特别是维生素和霉的大量产生, 对消化系统有增强营养和消化的作用。其中的光合细菌能利用体温进行糖和淀粉的合成, 乳酸菌等微生物能将糖和淀粉生成有机酸并能分解粗纤维, 这样就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促进了猪的生长。

3.2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增加猪对常见疾病的抵抗力, 减少猪感冒和猪胃肠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量有益微生物能拮抗和抑制病原微生物, 使失调的菌群平衡得以恢复, 对猪起到保健作用。这样就减少了日常疾病防治的开支, 增加了养猪效益。

3.3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对肠道中的不良代谢产物起到转化和消除作用, 特别是减轻了粪尿臭味。试验证实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减少NH3、H2S气体的排放, 降低污染, 改善环境, 在实际生产中推广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绿色养猪业发展的方向。

摘要:选择30头2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两组进行试验, 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Ⅰ组为试验组, Ⅱ组为对照组,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养92d后观察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减轻粪尿恶臭, 净化环境。

复合生物制剂 篇9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生物制剂;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免疫系统紊乱引发的疾病,好发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造成多器官受损,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反复加重与缓解交替。目前有关研究认为,SLE的发病机制与多基因遗传、神经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紫外线、药物性狼疮)、病毒等有关。B细胞、T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因素均参与SLE的免疫介导及炎症生成,生物制剂通过靶向作用于以上致病因素,从而缓解SLE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异常实验室指标。

1 靶向B淋巴细胞的生物制剂

1.1 抗CD20抗体 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均与CD20有关,通过钙离子调节通路直接影响B细胞的分化。拮抗血液中的CD20可加速B细胞的凋亡。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为抗CD20抗体的代表药物,是一种拮抗人类CD20的特异性嵌合单克隆抗体,它可以选择性地诱导CD20+B细胞短暂性的耗竭。主要与以下机制相关:抗体诱导和补体依赖细胞毒素作用及抑制B细胞生成。RTX作为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治疗重症SLE上陆续有病例报道,如狼疮肾炎、神经精神狼疮、抗磷脂综合征、SLE合并弥散性肺泡出血等。根据EXPLORER试验和LUNAR试验这2个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RTX未显示出临床疗效。Weidenbush等[1]系统分析了已报道的RTX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报道中300例患者平均随访期为60周,其中狼疮肾炎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为87%(Ⅲ型)、76%(混合型)。RTX诱导的完全缓解率为60%(Ⅲ型)、45%(Ⅳ型)、40%(Ⅴ型)和24%(混合型)。以上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RTX可能有效。虽然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但有文献表明小剂量使用RTX有着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2008年,Halim等[3]首次用RTX治療1例SLE继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患者,该患者伴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双侧胸腔积液,在给予大剂量激素加血浆置换治疗2周后病情仍无明显改善。给予RTX每周500 mg,连续治疗6周,治疗开始后4周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改善,肌肉酶谱水平明显下降,补体水平及清蛋白水平升高,随访1年患者病情平稳。有学者研究发现,RTX对疾病活动性、免疫学参数和撤减激素方面疗效明显,强烈推荐用于脏器特异性表现如关节炎、血小板减少的难治性SLE患者;但因其有严重的不良作用(包括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低血压),所以从长远治疗的角度看,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1.2 抗CD22抗体 CD22表达于B淋巴细胞表面,为传导B细胞的一种抑制性受体,通过干预免疫系统过度表达发挥生物学效应。依帕珠单抗为抗CD22单克隆抗体,能抑制B细胞的增殖并影响黏附分子、CD62L及B7整合素的表达。体外研究表明,在外周B细胞发现依帕珠单抗锚定大量CD22和高表达CD22的CD27一/B细胞,在T细胞表面没有发现CD22的粘合,而单核细胞中仅有少量的粘合[4]。Cogollo等[5]认为,其治疗SLE的作用机制与活化B细胞的调节、迁移和机能状态有关,并可阻断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从而提高生活品质,降低疾病发作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一项关于依帕珠单抗随机、对照、双盲Ⅱ期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依帕珠单抗的临床效果与累计治疗剂量有关。累计2400 mg的依帕珠单抗可改善中重度SLE全身疾病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且该疗效可维持2年以上,其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类似。由此可见,依帕珠单抗可作为治疗SLE的一项选择。确切临床效果无太多病例报道,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1.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B细胞活化因子抑制剂(BAFF) BAFF属于TNF中的一种,其别称有BLys、TNF、TALL-I、CD257等。BAFF缺乏可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而过度表达可生成高滴度的抗体,进而引起包括SLE在内的多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中BAFF水平与SLE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使用BLys/BAFF可作为生物靶点,从源头上阻止SLE的发生。贝利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SLE的药物。它是人类Ig-GIλ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可溶性BLys与B细胞表面的BAEF受体(BAFF.R)结合,导致B细胞存活信号被阻断。在BLISS-52和BLISS-76这2项采用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中,研究对象为接受标准治疗SLE患者,抗核抗体或抗ds-DNA抗体为阳性,疾病活动性评分≥6分的患者,列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不纳入该研究,分别比较2个试验中贝利单抗与安慰剂组的疗效差别。Strand等[6]合并2项试验数据得出,贝利单抗1 mg·kg-1组、10 mg·kg-1组、安慰剂组的SRI分别为46%、51%、39%,表明贝利单抗疗效较安慰剂组显著。虽然该试验证明贝利单抗可适用于自身抗体阳性SLE接受标准治疗的成年患者,能降低IgG和抗ds-DNA,增加补体C3、C4水平等;但此类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化的临床意义暂未明确。此外,该临床试验对于重症狼疮性肾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狼疮患者不纳入研究,无法得知此类患者使用该药物的疗效。另外,部分纳入试验的活动性不明显的狼疮患者,试验数据却显示使用该药物能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脏不受损害,这些问题仍需更多临床试验来解决。Richard等[7]采用关于贝利单抗治疗难治性SLE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819例,研究发现在第52周时,虽然贝利单抗1 mg·kg-1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但贝利单抗10 mg·kg-1临床疗效优于安慰剂,且至第76周时,SLE严重发作风险也明显小于贝利单抗1 mg·kg-1,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严重代谢紊乱、肿瘤及死亡。本研究提示,贝利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可以明显缓解SLE反应指数,减少疾病活动及严重发作,且临床耐受良好。因此,可选择使用贝利单抗联合标准方案治疗SLE,从而达到改善病情,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的。全人源化重组融合蛋白(Atacicept,TACI-Ig)与BAFF作用相似,ARPIL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8]。Atacicept是一种水溶性的重组融合蛋白,它是BAFF与增值诱导配体(APRIL)的共同受体。其通过抑制未发育成熟的B细胞,阻断B细胞的过度表达,从而减少自身免疫抗体的产生。对于Atacicept是否可用于治疗SLE,当前尚有争议。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实验组对象为15~21周龄的雌性NZBWF1小鼠(一种SLE模型小鼠),给予腹腔注射Atacicept(每次100 μg,每周3次,共5周);对照组小鼠以Fc蛋白或磷酸缓冲液(PBS)腹腔注射,该实验观察Atacicept对抗ds-DNA抗体滴度偏高、蛋白尿和肾小球肾炎等症状的狼疮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尿蛋白水平在1 g·L-1 以上的动物比例显著降低,且此药效在给药后的10周内均得以保持;此外,Atacicept组小鼠在第38周龄时,存活率为100%,而Fc蛋白组小鼠在末次给药后第12周(32~38周龄)的存活率仅为47%,2组动物在抗ds-DNA抗体的产生上未见有显著差异;与Fc蛋白组相比,Atacicept组小鼠在28周龄时,外周血B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了53%,且一直持续到31周龄(最后一次用药后5周),直到37周龄时方才恢复。另外,在一项TACI-IgIIb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TACI-Ig可减少SLE耀斑发生率,防止其复发。TACI-Ig治疗组与安慰组相比,受试者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9]。以上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表明,Atacicept对SLE存在一定疗效。因此,TACI-Ig的开发还是比较有临床价值的。目前,TACI-Ig治疗非狼疮肾炎的患者的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

nlc202309081121

2 靶向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

2.1 抗IL-6受体抗体 IL-6作为炎性因子,与狼疮活动程度及抗ds-DNA抗体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明显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尿液中IL-6增多,血液中也存在较高浓度的抗ds-DNA抗体。因此,抗IL-6受体抗体治疗SLE是合理的。托珠单抗是一种IL-6受体单克隆抗体,它可以阻止IL-6与膜结合型IL-6R/可溶性IL-6R结合,抑制炎症的产生。一项Ⅰ期开放性临床研究纳入16例患者,结果显示,7例伴有关节炎的SLE患者关节症状均缓解,15例患者中有8例获得疾病活动度改善。该研究证实了托珠单抗在SLE患者使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在该试验中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有多数患者出现感染,整体耐受良好。有关托珠单抗的疗效,尚待进行更多临床试验证实。

2.2 抗TNF-α治疗 TNF-α在SLE患者中有较高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有关。最初应用于RA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SLE的疗效存在争议。英利昔单抗是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有文献报道,使用英利昔单抗能缓解SLE患者临床症状,特别是改善关节症状、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但对自身抗体无显著影响。Matsumura等[10]报道,英利昔单抗能够降低复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及活动性指数。对SLE患者使用英利昔单抗的2个开放性临床试验中,2项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英利昔单抗能够改善SLE患者的活动度;但个别患者继发药物性狼疮,长期随访后发现该药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抗TNF-α治疗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严重者导致狼疮样综合征,终止治疗后,症状能够改善。虽然短期内应用抗TNF-α治疗SLE有效,但应该警惕诱发SLE样综合征的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2.3 IL-1β受体拮抗剂 IL-1β是由人体遭受炎症及肿瘤应答反应时所生成的一种细胞因子,能起到免疫调节及组织修复的作用。研究发现,IL-1β表达水平受体内TNF-α及抗ds-DNA抗体影响,其表达水平与SLE患者病理指数紧密相关[11-12]。阿那白滞素为IL-1受体拮抗剂。有开放性临床研究已证实,阿那白滞素对治疗无效的SLE患者的关节炎症有部分改善作用;但容易复发,并对肌肉疼痛无显著影响,可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SLE患者的替代治疗。

3 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制剂

3.1 B7(CD80/86)分子阻断剂 CD28与共和刺激因子B7参与T细胞的活化过程,CD28表达于T细胞,其配体B7-1(CD80)和B7-2(CD86)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Arcs)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通过与Arcs上表达的B7-1和B7-2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13]。阿巴西普(Abatacept,CTLA-4Ig)可阻断CD80/86与其配体CD28-B7的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在一项纳入298例Ⅲ期/Ⅳ型LN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阿巴西普能够明显降低SLE患者抗ds-DNA水平。另外,122例受试者的蛋白尿及肌酐水平均有所降低。一项用于狼疮肾炎晚期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阿巴西普的有效性;但一项纳入175例SLE患者(病情处于中度活动,以关节炎、皮损为主,肾功能正常,自身抗体阳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情改善无明显差异。虽然多项试验结果显示阿巴西普作用于SLE的疗效存在差异;但其作用机制优于传统药物,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3.2 B细胞耐受原 T细胞通过多肽片段识别耐受原,已证实合成多肽为一种理想的耐受原。由于B细胞介导多种自身抗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絮乱,从而导致SLE的发生。耐受原治疗SLE的机理是通过抑制人体内自身免疫抗体生成,达到改善SLE症状。阿贝莫司(Abetimus sodium,IJP-394)能有效识别B细胞表面抗ds-DNA抗体继而誘导B细胞对其产生免疫耐受[14],其作用机制表现为:①抑制自身免疫抗体及复合物的生成,避免在肾脏沉积;②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一项关于IJP-90-09 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IJP-394没有明显延缓肾炎的复发,对比安慰组,治疗组肾耀斑发生率较其减少25%,1年内治疗组蛋白尿频率比安慰组降低50%。该研究还发现,IJP-394不仅能显著降低抗ds-DNA抗体水平,而且可以升高补体C3水平。但在2009年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通过有效性分析证实无临床意义,该研究已被终止。

3.3 治疗性疫苗 治疗SLE的疫苗通常是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致病原修饰物或类似物,具有免疫原性且无生物活性。SLE患者体内多种致病原是过表达的自体蛋白[BAFF、干扰素-α(IFN-α)],SLE的治疗性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与自体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中和过表达蛋白,有效抑制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改善SLE患者临床症状。IFNα-Kinoid(IFN-K)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疫苗,其载体分为无活性的IFN-α、钥孔血蓝蛋白(KIH)。IFN-K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IFN-α抗体,减少T、B细胞的活化。一项IFN-K的Ⅰ/Ⅱ期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IFN-K治疗的80%患者经诱导出现了抗IFN-α的抗体,证明IFN-K对免疫反应的诱导有显著作用。IFN-K治疗组干扰素水平显著降低,IFN-α相关的受体因子出现显著下调。IFN-K给药所诱导的抗IFN-α抗体表现很强的生物活性[15]。目前,IFN-K正在研发中,为今后SLE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上提供了多重选择。

4 结 语

治疗SLE的方法颇多,但缺乏根治的药物及疗法。近十年,生物制剂不断被研发及运用于临床。有些生物制剂不仅治疗狼疮肾炎显效,且能够延缓肾脏损害;但对于治疗SLE其他的症状(关节炎、红斑、血液系统破坏、神经系统受累等)是否有效,罕见相关文献报道,也缺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药物相比,潜在的副作用有些尚未明确。基于生物制剂能否取代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作为治疗SLE的基础药物,目前尚在探索中。相信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这个目标不会太遥远。

nlc202309081121

5 参考文献

[1]Weidenbusch M,R?mmele C,Schrottle A,et a1.Beyond the LUNAR tria1.Efficacy of rituximab in refractory lupus nephrit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28(1):106-111.

[2]王春燕,张娟,刘媛媛,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8):537-540.

[3]Halim AG,Soehardy Z,Shahrir MS,et al.Rituximab in recalcitrant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secondary to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2008,11(1):69-72.

[4]Daridon C,Blassfeld D,Reiter K,et al.Epratuzumab targeting of CD22 affects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and migration of B-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es Ther,2010,12(6):R204.

[5]Cogollo E,Silva MA,Isenberg D.Profile of atacicept and its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Drug Des Devel Ther,2015(9):1331-1339.

[6]Strand V,Levy RA,Cervera R,et al.Improvement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with belimumab,a B-lymphocyte stimulator-specific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autoantibody-posi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the randomised controlled BLISS trials[J].Ann Rheum Dis,2014,73(5):838-844.

[7]Richard F,Michelle P,Omid Z,et al.A phase III,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belimumab,a monoclonal antibody that inhibits B lymphocyte stimulator,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2011,63(12):3918-3930.

[8]周立偲,田浤,高向东,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3):251-256.

[9]Isenberg D,Gordon C,Licu D,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tacicept for prevention of flare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52-week data(APRIL-SLE randomised trial)[J].Ann Rheum Dis,2014,74(11):2006-2015.

[10]Matsumura R,Umemiya K,Sugiyama T.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fficult-to-treat lupus nephritis:a prospective series of nine patients[J].Clin Exp Rheumatol,2009,27(3):416-421.

[11]Cagri YT,Betty D.Curr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127(2):303-312.

[12]Anolik JH.B cell biology: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13,2(4):342-349.

[13]彭凱,余毅恺,张胜桃.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制剂治疗新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10):662-665.

[14]Robak E,Robak T.Novel and emerging drugs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rapeutic activity[J].Curr Med Chem,2012,19(3):438-453.

[15]Singh RP,La Cava A,Hahn BH.pConsensus peptide induces tolerogenic CD8+ T cells in lupus-prone (NZB x NZW)F1 mice by differentially regulating Foxp3 and PD1 molecules[J].J Immunol,2008,180(4):2069-2080.

收稿日期:2015-12-01;修回日期:2016-01-11

复合生物制剂 篇10

一、仔猪消化生理特点

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善, 分泌酶的数量和种类都不能使其充分消化营养物质。从出生到8周龄, 乳糖酶活性逐渐减弱, 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逐渐加强, 8周龄后消化道酶系统趋于正常。哺乳仔猪断奶后3~4周内, 胃内容物p H3.5以上, 胃内p H值难达到成年猪水平 (2.0~3.5) , 将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哺乳仔猪胃肠消化酶活性随日龄增长而增强, 仔猪胃黏膜蛋白酶在出生后两周内活性很低, 随后迅速升高。但早期断奶抑制大多数消化酶活性的增强, 断奶后消化酶活性降低, 需两周时间才能恢复或超过同龄哺乳仔猪的酶活性 (脂肪酶除外) 。断奶后两周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是断奶仔猪生长阻滞的主要因素之一。添加外源酶制剂就成为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有三个优点, 一是减轻仔猪断奶应激;二是改善饲料利用率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三是降低养猪业的环境污染, 实现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饲用酶制剂种类

根据作用底物不同, 饲用酶制剂可分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木聚糖酶、尽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植酸酶。根据动物自身能否分泌, 又可将饲用酶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 消化酶是动物自身能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非消化酶是动物自身不能分泌的酶, 能消化分解动物自身无法消化的饲料成分, 主要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植酸酶等。

三、酶制剂作用机理

1. 补充内源酶不足

酶分泌不足, 适当补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 弥补内源酶不足, 提高饲料消化率, 降低肠道食糜粘度, 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2. 促进内源酶分泌

外源酶对内源酶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在饲料中加入可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的酶, 肠道中供内源酶作用的底物增加, 从而促进内源酶的分泌。

3. 提高饲料利用率

植酸酶可水解植酸, 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并破坏植酸与矿物质和蛋白质的亲合力, 释放钙、磷、锌、铜、镁, 解除蛋白质对消化酶 (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的抑制, 提高矿物质的营养有效性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前, 畜禽饲料仍以植物性原料为主。但植物性原料因有完整的细胞壁结构, 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研究得较多的是非淀粉多糖, 其能显著影响饲料利用率, 尤其导致原料代谢能和蛋白质利用率降低, 还会增加胃肠道食糜黏度,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且诱发非特异肠炎。若在饲料中添加有关酶制剂, 可破坏植物细胞壁, 释放被锁住的营养, 有效提高各种植物性原料的营养价值, 在营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饲料成本。

四、仔猪日粮中酶制剂的选择

酶制剂应用效果取决于酶的组分、活性和与日粮的匹配性。

1. 低粘度日粮

玉米—豆粕型日粮是我国断奶仔猪常规饲粮, 适宜选用的酶种为含有木聚糖酶、果胶酶和甘露聚糖酶的复合酶。

2. 高黏度日粮

小麦、大麦、米糠含量较高, 在肠道会形成较高黏度, 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小麦黏度主要由木聚糖 (含量6.0%左右) 造成, 大麦为葡聚糖 (3.2%~5%) 和木聚糖 (7.4%~7.8%) 。这类日粮应选用葡聚糖酶或木聚糖酶。

3. 高纤维日粮

谷物、糟渣、麦麸含量较高, 应选用纤维素酶, 同时辅以其他半纤维素酶 (如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等) , 协助纤维素酶摧毁植物细胞壁。

4. 杂饼、粕日粮

上一篇:环境载荷下一篇:应对开学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