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剂(通用7篇)
复合菌剂 篇1
大连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 是以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为主体功能菌, 加入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及有益菌根菌, 根据菌群的生长特点需要对培养基周密调配, 采用三级扩培发酵工艺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促进土壤肥力恢复、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等多重功效, 用量少、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 适用多种作物上应用, 增产增质效果明显。
1. 马铃薯
在大连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种植的荷兰3号马铃薯上试验, 分为不浸种、旱地宝浸种和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浸种3个处理。将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稀释700倍液, 浸泡马铃薯种2小时, 再用700倍液混土。浸种处理比不浸种的早出土2天, 顶芽株高8厘米比不浸种的高4厘米;侧芽株高0.8厘米比不浸种的高0.7厘米。产量结果, 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浸种的每亩结薯2240.5公斤, 旱地宝浸种的每亩1315.8公斤, 分别较对照增产364.1公斤和193.9公斤, 增幅19.4%和17.3%, 增产显著。
2. 番茄
在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普东社区东屯种植的朝研粉王番茄上试验, 分为常规施肥+等量清水、常规施肥+灭活处理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常规施肥+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3个处理, 3次重复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0平方米。常规施肥每亩施用5000公斤农家肥、10公斤硼砂做底肥和40公斤三元复混肥 (15-15-15) , 生育期冲施黄金肥每次20公斤, 连施2次。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定植后稀释700倍液喷洒土壤, 然后翻地, 同时进行叶面喷施, 每隔7天喷1次, 连续喷3~4次。调查发现, 应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比另两个处理的株高分别增加0.8厘米、0.2厘米;单果重分别增加2.1克和2克;比常规施肥的单株果数增加1.1个, 含糖量增加0.1%。产量结果, 施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亩产番茄7128.4公斤比常规施肥的每亩增产993.8公斤, 增产率16.2%;喷施灭活菌剂的亩产6382.5公斤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247.9公斤, 增产率为4.04%, 增质增产明显。
3. 黄瓜
在大连金州区亮甲店镇红亮村种植的夏丰1号黄瓜上试验, 方案与番茄试验相同。调查发现施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比常规施肥的株高平均增加6厘米、单果重增加7克, 单株果数增加3个;比施用灭活菌剂的株高增加4厘米, 单果重增加4克, 单株果数增加1个。产量结果, 施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亩产黄瓜8209公斤比常规施肥的增产450.6公斤, 增产率为5.8%;喷施灭活菌剂的比常规施肥的亩增产190.9公斤, 增产率为2.5%, 增产显著。
4. 桃
在大连金州区七顶山乡老虎山村种植的锦绣桃上试验, 方案同上。调查发现, 施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比常规施肥的坐果率提高0.9%~1.9%, 新梢长度增加3.6~3.8厘米, 果实着色度提高8%~10%, 1~2等果率提高1.5%~2.5%, 果实含糖量提高0.4%~1%, 百果重增加2.1~2.7克;比施用灭活菌剂的坐果率提高0.4%~1.4%, 新梢长度增加0.7~3.5厘米, 果实着色度提高4%~5%, 1~2等果率提高0.1%, 果实含糖量提高0.3%~0.8%, 百果重增加0.8克。产量结果, 施用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亩产桃1918.4公斤比常规施肥的每亩增产166.8公斤, 增产率9.5%;喷施灭活菌剂的亩产1799.4公斤比常规施肥的每亩增产47.8公斤, 增产率2.7%, 增产效果显著。
5.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可提高地力增强肥效, 节省农家肥和化肥, 使粮食作物增产10%~20%, 蔬菜增产5%~15%, 水果增产8%~12%, 提高产品品质, 特别能降低化肥农药残留;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对大豆、西瓜的重茬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其微生物活动分泌产生的系列物质能促使作物早抽芽、早开花、早结实, 可使果实提前成熟7~15天。
复合菌剂 篇2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城市污泥;好氧发酵
中图分类号:X172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0.05.003
Effect of Microbial Inoculants on Aeration Compositing Sewage Sludge
LIN Jin-bao1, ZHAO Li-wei1, YU Jing2, ZHANG Li-li2, SU Ya-xun2, WEI Jian1, LIAN Yan2, XU Yue2
(1.Tianjin Ecological 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Northern Gardening, Tianjin 300300, China;2. Tianjin Port Safety Guaranty Administration Center, Tianjin 300456,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5 microbial inoculants on aeration composting of sewage sludge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bove 55 ℃ almost conformed to the sanitary standard of the aerobic composting, except the microbial inoculant 2. The temperatures of those treatments with inocul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without inoculation and the inoculation treatments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moisture, accelerat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s, decreasing the nitrogen los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posting maturity. Through the composting, we can find that the microbial inoculant 2 may be one of the best candidates as microbe inoculants.
Key words: microbial inoculants; sewage sludge; aeration compositing
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处理生活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废物,生活污泥中既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1],又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NPK、微量元素以及能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机物质[2]。因此,生活污泥通过好氧发酵处理,既可以为园林植物开辟一个新肥源,又可为降低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好氧发酵工艺是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常用的技术。好氧发酵是一种生物学工艺过程[3-5],这个过程是由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的多个微生物群体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动态过程,在该过程中每一个微生物群体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寻找适合自身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1, 6]。由于好氧发酵具有发酵周期短、高温发酵快、无害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易于实现产业化操作等特点,故国内外对污泥、垃圾、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处理多采用好氧发酵[1]。接种菌剂是加快好氧发酵速度和改善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接种菌剂对好氧发酵过程乃至整个堆肥过程的作用历来众说纷纭[7-12]。本试验拟通过接种5种复合菌剂,在自行建造的好氧发酵槽内进行污泥好氧发酵试验,研究菌剂在污泥好氧发酵阶段作用,为优选复合菌剂以及提高污泥好氧发酵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
好氧发酵试验在本所的有机肥试验厂内进行。复合菌剂分别来源于北京、天津、上海等有关单位;城市污泥为取自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调理剂为粉碎的棉花秸秆,由静海县良种场提供,见表1。
1.2发酵装置
由北方园林研究所自建的好氧发酵水泥槽(1.2 m×1.0 m×1.0 m),在发酵槽一侧开门,槽底装有通风装置,采用鼓风机和数控装置定时对槽内堆体进行通风。
1.3试验设计
将城市污泥和棉花秸秆按6∶4的干质量比例进行混合,需要混合物料的总量为6 m3。本试验设6个处理:菌剂1为ETS复合菌剂(固态,购于ETS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剂2为EM复合菌群(固态,购于北京EM生物菌剂有限公司),菌剂3为TM有机肥发酵腐熟剂(固态,购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菌剂4为SA有机肥腐熟剂(固态,购于上海四季生物有限公司),菌剂5为VT-1000微生物菌剂(液态,购于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混合物料与菌剂重量比为1 000∶3。
1.4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每个处理取用1 m3混合物料,装槽时添加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在发酵物料中心位置预埋温度感应探头,每天早中晚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的温度数据,同时记录发酵室内外环境温度;发酵物料采用鼓风机通风,每隔3 h通风1 h;定期翻倒,翻倒时在发酵堆体内多点均匀取样,取样重量为500 g,按照农业部行业标准NY 525-2002中所规定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好氧发酵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趋势
物料含水率是直接影响堆体发酵升温的关键条件,好氧发酵时含水率以50%~60% 为佳 [1]。本试验混合物料装槽时平均含水率为54%,各处理间差异系数为0.018。前3次测量含水率下降最快的是菌剂3,为12.67个百分点;其次是菌剂1,下降12.18个百分点;下降最慢的是菌剂5,只下降3.33个百分点。在整个好氧发酵期间,菌剂处理含水率下降大的是菌剂4,下降了33.99个百分点;其次为菌剂1,为32.0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菌剂3,为30.6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表2)。
2.2不同复合菌剂对发酵温度的影响
对于堆肥系统而言,温度是堆料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能快速达到高温并维持一定时间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依据温度的变化可将堆肥分为3个阶段即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
混料设计优化复合菌剂比例的研究 篇3
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 确定复合菌剂比例的方法[10 - 11]大多是菌株等比例混合或简单按比例混合, 如果混合菌株较多, 则需要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 混料设计可以通过少量试验即得到试验指标与各菌比例的关系式, 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和预测混合效果。
笔者研究借鉴已有成果, 将混料设计引入废水处理领域中, 通过调优软件确定复合菌最佳比例, 为复合菌剂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 8. 0中的混料设计 ( Mixture) 的D-Optional方法, 以细菌生长的光密度 ( OD) 、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为参照指标, 对3株芽孢杆菌 ( Bacillus spp. ) 和1株溶藻弧菌 ( Vibrioalginolyticus) 的混合搭配比例进行了优化。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菌株编号为BD6、BZ5、B25和VZ5。 其中BD6株为试验前期筛选, 来自于广东电白对虾养殖池塘, 通过富集培养、初筛、复筛、选择亚硝氮去除能力最强的菌株获得, 经过16S rRNA鉴定为芽孢杆菌, 测定方法见高磊等[12]。另外3株菌为实验室保存菌株, 来自于浙江舟山对虾温棚集约化养殖池塘和高位池集约化养殖池塘。B25和BZ5经鉴定为芽孢杆菌[12], VZ5为溶藻弧菌[13]。 4株菌对氨氮和亚硝氮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并且芽孢杆菌对弧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 溶藻弧菌通过安全性试验证明对养殖生物没有致病性。
1. 2细菌培养
4株细菌分别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 接种后的细菌于30 ℃, 150 r·min- 1避光培养48 h后, 离心 ( 4 000 r·min- 1, 10 min) 获得湿菌体。湿菌体用无菌海水稀释, 通过调节稀释倍数使其接入人工废水培养基的菌液OD为0. 13左右, 得到菌悬液, 备用。
1. 3试验设计
应用Design Expert 8. 0软件, 以4株细菌的比例为自变量, 以细菌生长和对氨氮、亚硝氮去除率为试验指标, 通过限定各细菌比例边界 ( 均为0 - 1) , 得到试验设计表 ( 表1) 。按照表1给出的不同比例, 把4株菌的菌悬液接入人工海水培养基中, 培养基为氯化铵0. 038 g, 亚硝酸钠0. 05 g, 葡萄糖0. 75 g, 海水1 000 m L, p H = 7. 2 ~ 7. 6 , C /N = 15。接种后置于30 ℃ , 150 r·min- 1避光培养72 h, 测定细菌生长情况、氨氮和亚硝氮含量。采用光电比浊法测定溶液中OD600以表示细菌在溶液中的生长[14]。氨氮质量浓度和亚硝氮质量浓度依照海洋监测规范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和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5]进行测定。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4株细菌的最佳配比及预测结果, 依照最佳配比进行验证试验, 方法同上。
1. 4数据处理
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差, 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输入Design Expert 8. 0软件, 得到多项式模型, 并通过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 ANOVA) 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取P < 0. 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与分析
2. 1模型建立
测定4株细菌按比例培养的生长OD、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 结果见表1。根据反应变量的实测值, 利用Expert Design 8. 0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 得到各指标的回归方程:
式中A代表芽孢杆菌BD6株, B代表芽孢杆菌BZ5株, C代表芽孢杆菌B25株, D代表溶藻弧菌VZ5株。
通过回归方程计算指标的预测值 ( 表1) , 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 ( 表2) , 3个模型的二次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都在0. 05水平上极显著, R2= 0. 942 9 ~ 0. 996 6 , 说明结果的变异有94 % ~ 99% 是由变量引起的, Radj2= 0. 909 6 ~ 0. 989 2, 说明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结果与细菌比例的关系。
2. 2细菌比例变化对细菌OD、氨氮、亚硝氮去除率的影响
利用混料设计可以分析观察各组分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该试验中菌株B25对结果的影响最小, 固定B25的比例, 可以通过三元等值线图来比较菌株BD6、BZ5、VZ5三种成分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图1 ~ 图3为B25含量为0时, 其他3株菌对结果影响的等高线图和3D图。结果表明, 菌株VZ5和BZ5对细菌OD影响最大, 当VZ5的配比为64. 6% , BZ5的配比为34. 2% 时细菌OD预测值最大 ( 0. 77) 。VZ5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最大, 当VZ5的配比为81. 6% , BZ5的配比为15. 6% 时氨氮去除率最大 ( 97. 12% ) 。VZ5和BD6对亚硝氮去除率影响最大, 当VZ5的配比为50%~ 75% , 亚硝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9. 88% 。
2. 3混合菌比例的优化
以上结果分析为各菌株组成对单个指标的影响, 通过软件的优化功能 ( Optimization) , 可以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进行优化。设定各值的变化范围, 4菌株的比例在0 ~ 1变化 ( In the range) , 细菌OD、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选取最大值 ( Maxi- mum) , 其中细菌的OD上限设置尽可能大, 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上限为1。最终软件给出2组组合, 并给出预测值 ( 表3) 。
2. 4结果验证
对表3的组合进行验证试验, 结果见表4。 各菌株的配比为芽孢杆菌BD6株5. 2% 、BZ5株22 % 、B25株0 % 、溶藻弧菌VZ5株72. 8 % 时结果最优, 培养24 h后细菌OD达到0. 659, 氨氮去除率达到78. 60% , 亚硝氮去除率到达87. 51 % 。培养72 h后细菌OD达到0. 461 , 氨氮去除率达到98. 37% , 亚硝氮去除率到达93. 81 % 。
验证结果表明, 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与预测值差异较小, 说明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这两个指标较为精确, 不会产生较大的随机误差。细菌OD与预测值差异较大, 其原因可能为随着细菌浓度的改变, 细菌可能发生聚合, 形成颗粒状态, 直接影响OD的测定结果。因此, OD的模型在应用中会产生较大的随机误差。若要减小该随机误差则需要增加平行组数量。
3结论
笔者试验采用混料设计, 建立了各菌株不同配比与实验指标 ( 菌悬液OD、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 之间的回归模型, 分析得出OD的最大预测值为0. 77, 氨氮去除率的最大预测值为97. 12% , 亚硝氮去除率的最大预测值为99. 88% 。
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优化可得该混合菌的最优比例为芽孢杆菌BD6株5. 2% 、芽孢杆菌BZ5株22% 、溶藻弧菌VZ5株72. 8% 。该优化配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第72小时细菌OD可达0. 461, 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氮去除率分别可达98. 37% 和93. 81% 。
复合菌剂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于2014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水稻科技园区, 该园区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均匀, 土壤有机质含量2.62%, pH值为5.67, 适合水稻全生育期生长, 符合试验要求。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1.2 试验处理设计
处理: (1) 浸种:50mL对水适量浸种15kg, 以没过种子为度, 浸24~48h后催芽。 (2) 拌土:每200m2用200mL对水适量喷有机肥上拌匀作底肥。 (3) 土壤处理1:插前3d用1500mL/hm2喷于田面。 (4) 土壤处理2:插前3d用6750mL/hm2喷于田面。各处理均在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齐穗期以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土壤处理试验插秧用浸种+拌土处理培育秧苗。 (5) 苗床叶面肥:2.1~3.0叶期用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6) 本田叶面肥:水稻孕穗和齐穗期以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7) 清水对照。 (8) 常规处理:正常施肥, 常规管理, 不施用任何叶面肥。
1.3 试验方法
试验均采用小区对比法设计, 不设重复, 以上各处理除本田叶面肥区为8行区, 36m行长, 每小区面积86.4m2外, 其余试验均为8行区, 10m行长, 每小区面积24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浸种试验
试验处理: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常规处理+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常规 (施保克) 、清水浸种。各处理4月2日浸种48h后进行催芽, 4月8日和4月9日分别进行芽率调查。从芽率调查情况看, 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处理出芽速度较快, 芽率较高, 对水稻的出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常规和常规+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处理则显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单纯用施保克浸种的常规处理抑制最为明显。
2.2 播种后出苗情况比较
4月14日浸种, 4月19日催芽, 4月22日播种并调查出芽情况, 对前次的芽率试验进行验证。5月5日进行出苗率调查。重复浸种试验情况仍为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浸种芽率较高, 出苗情况较好, 但较为黄瘦。常规处理稍有抑制。从出苗后的长势上看, 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处理的苗色始终偏黄, 茎较粗壮, 根量较多。
2.3 秧苗素质调查
秧苗素质调查中浸种和拌土相结合的处理株高增长较快, 但干物质积累量最少, 根量少。拌土的处理地下干物质积累量较大, 根量较多, 叶龄值增长较快, 但植株偏矮, 生物生长量不足。
2.4 苗床叶面肥试验秧苗素质调查
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处理长势较清水处理要好, 叶龄增长也较快, 根量与清水处理一样, 茎基较宽, 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清水。
3 小结
复合菌剂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酵玉米秸秆
玉米秸秆,由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园附近农田收集,粉碎,揉丝,过30目筛,采用复合菌剂发酵20~30 d。待发酵秸秆粉有醇香味或酸香味时即发酵成熟。
1.2 试验动物
在试验前挑选出大小、体重较一致的7日龄健康艾维茵白羽肉仔鸡200只进行试验。预饲期为7 d,之后进入正试期,在正试期第0,30天称重,试验前进行鸡痘疫苗饮水免疫。
1.3 基础日粮
基础日粮为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生产的鸡饲料。
1.4 发酵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分析
根据粗饲料质量评定法的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mell net carbohydrateand protein system)———CNCPS法,分别参照GB/T 6438—2007、GB/T 6432—1994、GB/T 6435—2006、GB/T 6434—2006、GB/T 20194—2006、GB/T 20806—2006、GB/T20805—2006测定粗灰分、粗脂肪、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不溶氮、酸性洗涤不溶氮、非蛋白氮、酸性洗涤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
1.5 发酵秸秆饲料对肉仔鸡的饲喂效果
将200只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全价雏鸡饲料;1组用发酵玉米秸秆粉替代5%全价饲料,2组用发酵玉米秸秆粉替代10%全价饲料,3组用发酵玉米秸秆粉替代20%全价饲料。
1.6 饲养管理
正试期为30 d,每天8:00、12:00和19:00饲喂,每次饲喂日喂量的1/3。每天晚上打扫鸡舍卫生。1~5 d每只鸡每天喂料10.5 g,6~10 d每只鸡每天喂料15 g,11~15 d每只鸡每天喂料16 g,16~20 d每只鸡每天喂料30 g,21~30 d每只鸡每天喂料40 g。
1.7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第30天8:00未饲喂前,每组随机抽取3只肉仔鸡进行颈静脉采血,用美国爱得士血液生化仪(IDEXX Vet Test 8008)测定血液生化指标。
1.8 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1可以看出,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均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秆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发酵后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不可利用物质含量降低,更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2.2 日粮中添加发酵玉米秸秆粉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
2.2.1 肉仔鸡增重情况
见表2。
g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2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1组肉仔鸡日增重提高了15.79%,但差异不显著(P>0.05);2组、3组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0.53%和25.37%,且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5%发酵玉米秸秆能够促进肉仔鸡生长。
2.2.2 采食量及料重比测定结果
见表3。
由表3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1组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13.78%,2组、3组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1.73%、34.02%。说明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5%发酵玉米秸秆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
2.2.3 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见表4。
注:组间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
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1组、2组、3组各项血液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1组多数指标值偏高一些。血液生化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的代谢及生理机能状况,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秸秆饲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添加5%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使血液生化指标有所改善。
2.2.4 经济效益分析
见表5。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5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1组增重成本降低了6.23%,说明在鸡全价混合饲料中添加5%发酵玉米秸秆粉,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试验采用的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的鸡全价混合饲料市价为3.30元/kg,发酵玉米秸秆粉价格为0.34元/kg,日粮中添加的5%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价格为3.152元/kg,则每千克饲料节约成本0.148元,每吨饲料可节约成本148.00元。1组发酵玉米秸秆饲料替代5%全价混合饲料,鸡增重1 kg可节约成本0.70元,鸡出栏时按照体重2.5 kg计算,每只鸡出栏时可节约成本1.75元。说明发酵玉米秸秆饲料添加于全价混合饲料中饲喂鸡既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又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浪费。
3 讨论
2组、3组肉仔鸡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料重比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日粮中的纤维含量太高,而鸡的消化道需要21 d才能生长完全,从而影响了鸡对饲料的消化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的代谢及生理机能状况,虽然与对照组相比,1,2,3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但是1组多数指标值偏高一些,说明饲料中添加5%发酵秸秆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有改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发酵秸秆含有的复合菌剂进入消化道后,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动物所需的各种维生素,供动物机体利用,改善了矿物质的吸收功能,增加了血液中的钙、镁含量[1]。说明发酵玉米秸秆可以应用于禽类动物的饲喂上,但是添加比例比牛、羊等草食动物要低。
4 结论
玉米秸秆发酵后不可利用的物质含量降低,营养价值提高,更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日粮中添加5%发酵秸秆粉效果最好。说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秸秆饲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添加发酵秸秆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每只鸡出栏时可节约成本1.75元。因此日粮中添加5%发酵秸秆粉对肉仔鸡的饲喂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复合菌剂 篇6
关键词:施利康,微生物菌剂,生长,促进
大姜是安丘市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经济效益较高。随着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 产量虽有提高, 但硝酸盐含量提高, 农药残留量增加, 影响了大姜的品质。硅酸盐细菌能分解硅酸盐和铝酸盐组成的含钾矿物, 也能活化硅、磷等多种营养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 同时, 亦具有固氮功能。已有研究证明, 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活化硅钾、提高肥效、强壮根系、减轻病害、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改良土壤等作用, 但对大姜应用效果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报道。为此, 本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 探讨了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姜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 为其在大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3年4~10月在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大姜种植地进行。供试大姜品种为缅姜。供试肥料: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 有效活菌数≥1.0亿/g。供试土壤含碱解氮46.1mg/kg、有效磷143.0mg/kg、有效钾144.6mg/kg, 有机质含量1.1%, pH值6.4。
试验共设3个处理, 处理1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处理2为菌剂150kg/hm2+常规施肥;处理3为菌剂300kg/hm2+常规施肥。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分别在大姜播种期基施, 出苗期和小培土时期追施。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每个小区选取5株, 共15株在大姜的大培土时期进行了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的测量, 各取其平均值。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大姜株高、茎粗、分枝数的影响
处理1株高51.1cm, 茎粗12.30mm, 分枝数7.0个;处理2株高57.3cm, 茎粗12.46mm, 分枝数7.2个;处理3株高57.5cm, 茎粗13.50mm, 分枝数8.2个。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 施用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大姜在株高、茎粗、分枝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施用150kg/hm2菌剂分别比常规施肥株高增加12.13%、茎粗增加1.30%、分枝数增加2.86%;施用300kg/hm2菌剂分别比常规施肥株高增加12.52%、茎粗增加9.76%、分枝数增加17.14%。
2.2 对大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1~3的SPAD值分别为48.2、53.8、49.3, 叶子中叶绿素含量与作物目前的营养状况有关。叶绿素含量 (用SPAD值表示) 与叶子中的氮含量成比例增长。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施用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大姜叶片SPAD值均高于常规施肥, 施用150kg/hm2菌剂和300kg/hm2菌剂分别比常规施肥的大姜叶片SPAD值增加11.62%、2.28%。由此可见, 施用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提高大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方面效果明显, 叶片光合作用加强, 生物产量增加, 大姜更加健康。
3 小结
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施用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增加大姜株高12.13%~12.52%, 茎粗增加1.30%~9.76%, 分枝数增加2.86%~17.14%, 可见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姜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
对一特定作物品种来说, SPAD指数越高, 代表此作物越健康。施用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大姜叶片SPAD值比常规施肥提高2.28%~11.62%。这一结果表明, 施用此菌剂对大姜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大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可见, 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值得在大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建民.“格林特”有机肥在生姜上的应用效果[J].山东蔬菜, 2002 (3) :35-36.
[2]李元芳.硅酸盐细菌肥料的特性和作用[J].土壤肥料, 1994 (2) :48-49.
[3]龙健, 李娟, 龙明兰, 等.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进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8 (1) :77-81.
[4]盛下放, 黄为一.硅酸盐菌株NBT菌株释钾条件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 (6) :673-677.
[5]肖艳.微生物菌剂——施利康与土康元[J].新农业, 2013 (10) :33.
复合菌剂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发酵原料:玉米秸秆(采集于广西林科院附近农村)和新鲜猪粪(某大型养猪场)。
添加剂:(1)复合菌剂:该试验使用的复合菌剂分别为:1号菌剂,有效活菌数≥0.5亿个/g(北京产,粉状);2号菌剂,有效活菌数≥2.0亿个/g(广东产,粉状);3号菌剂,有效活菌数≥1.5亿个/g(广西产,液体状)。(2)碳铵:农用碳酸氢铵,含氮量≥17.10%。
沼气发酵罐:采用PVC-U焊接而成的正四方形柱式沼气发酵罐。发酵罐底长、宽均为0.50 m,高为0.80 m(分为发酵区、储气区、水压间),发酵区有效容积为0.15 m3。一共12只。厌氧发酵装置如图1所示。
1.2 试验方法
1.2.1 秸秆预处理。
(1)秸秆粉碎:用锤片式饲草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成细丝状,纤维长度小于6 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10%以下。玉米秸秆干重总计9.6 kg(平均每罐为0.8kg)。(2)秸秆润湿:将玉米秸秆与水按1∶1的比例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以保证润湿均匀;然后将秸秆放置1 d,以利于秸秆充分吸水。(3)原料的拌制: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复合菌剂(A)、添加1号菌剂(B)、添加2号菌剂(C)、添加3号菌剂(D)。复合菌剂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每个处理添加碳铵1.2 kg(平均每罐0.4 kg),并翻动拌匀。同时加水,以保证秸秆含水率在65%~70%。(4)秸秆堆沤:将拌制好的秸秆收堆,装入广口塑料桶中堆沤,用薄膜盖好桶口并扎牢,薄膜上开Φ20 mm的洞,以利通气。(5)堆沤效果检查:用水银温度计测料温,达到50℃,并维持2 d,秸秆变软呈黑褐色即可使用。
1.2.2 猪粪预处理。
将新鲜猪粪翻动、捣碎,加适量水调和至湿润均匀(以地面不流水为宜),然后收堆,用塑料覆盖好,堆沤2 d。
1.2.3 原料混合与装罐。
将堆沤好的猪粪与堆沤后的秸秆按10∶1比例混合,等量装罐,并按20%加入正常产气沼气池污泥作接种物。不同处理设3次重复。最后往水压间加水至零压水位线。12个沼气发酵罐单独连接沼气流量计,以利于沼气产量计量。
1.2.4 记录方法。
(1)沼气启动所需的天数。(2)沼气累计产量:采用家用沼气专用流量计测定。沼气的总累积产量可直接从沼气流量计读出,每天16:00记录1次。沼气的日产量用当日流量计读数减去前一天读数算出。(3)CH4含量:采用沼气分析仪测定,每天16:00测定1次。(4)环境温度:采用水银温度计,每天16:00记录1次。(5)连续试验时间:2011年8月16日开始装罐,连续监测90 d。
2 结果与分析
2.1 启动时间
通过检测沼气CH4含量可知,处理A~D在原料装罐后开始启动的时间分别为第4天、第3天、第3天和第2天。由此表明,添加不同的复合菌剂,沼气启动时间是不同的。在原料中添加复合菌剂的处理B、C、D分别比处理A启动快1、1、2 d。启动最快的是处理D。说明添加3号菌剂前期原料消化速度快,能够缩短原料水解产酸阶段的时间,提高产气速率。
2.2 不同复合菌剂预处理对厌氧消化产沼气量的影响
分别按各个处理3个沼气发酵罐沼气产量的平均值计算,各处理日累计产气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试验时间、环境温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厌氧发酵90 d后,处理A、B、C、D累计沼气产量(每组平均单个发酵罐累计产气量)分别为1.602、2.012、2.024、1.882 m3。处理B、C、D总产气量分别比处理A提高25.60%、26.34%和17.48%。由此表明,原料中添加复合菌剂后,玉米秸、猪粪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容易被复合菌剂中的微生物菌群分解,原料消化比较完全,转化率提高。在添加复合菌剂的各个处理中,处理B和处理C的累计产气量相差不大,但均比处理D高。这说明添加不同的发酵菌剂,产气效果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各处理日产气量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处理D启动最快,前12 d产气量比处理A、B、C都大。这说明添加3号菌剂可较快提高水解酶类的活性,有效缩短厌氧消化水解酸化阶段,有利于沼气快速启动和提高发酵前期沼气产量。4个处理产气量峰值大约产生在启动后12~36 d,处理A~D最大日产沼气量分别为0.181、0.232、0.226、0.218 m3。这可能与猪粪的厌氧消化速度有关。一般猪粪持续产气时间为60 d,添加复合菌后产气高峰有所提前。处理B在峰值时日产气量最大,达到0.232 m3,处理A最大日产气量只有0.181 m3。这说明添加复合菌剂可有效提高沼气产量。另外,处理D在产气后3~51 d内产气相对比较平稳。在前54 d,4个处理所产沼气量分别占90 d总产气量的78.78%、81.81%、78.61%和77.07%。54 d后日产沼气量回落明显,启动后60~90 d各处理日产气量很小,回落曲线也比较平缓。这说明玉米秸—猪粪原料厌氧发酵54 d后,大部分原料已被消化。因此,要获得持续稳定地产气,应继续补充新料。
2.3 不同复合菌剂预处理对厌氧消化CH4含量的影响
不同复合菌剂预处理对厌氧消化CH4含量的影响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4个处理CH4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前12 d,CH4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递增。12 d后,CH4含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说明以玉米秸—猪粪混合为原料厌氧消化产沼气CH4含量达到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从试验整体来看,处理B~D比处理A CH4含量稍有提高。从第24天开始至试验结束,处理B的CH4含量比处理A高出4.5%~7.0%。这说明添加复合菌剂可有效提高CH4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猪粪混合原料中添加复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沼气产量,并且添加不同的复合菌剂其产气增加量也有所差别。添加3号菌剂启动后前15 d产气量最高,产气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添加1号菌剂、2号菌剂累计产气量比添加3号菌剂的高,这说明不同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猪粪厌氧消化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玉米秸—猪粪混合原料中添加复合菌剂,厌氧发酵产生的CH4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气稳定后,CH4含量都能达到60%以上,差别不大[4,5,6]。
参考文献
[1]缪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1,33-66.
[2]李冰冰,肖波,胡智泉,等.堆肥预处理对生物质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48-10851.
[3]焦翔翔,靳红燕,王明明.我国秸秆沼气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沼气,2011,29(1),29-33.
[4]来航线,杨兴华,焦延雄,等.菌剂预处理原料对沼气发醇效果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99-202.
[5]王艳芹,刘英,张昌爱,等.菌剂对秸秆原料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0(6):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