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

2024-09-25

大豆蛋白(共11篇)

大豆蛋白 篇1

大豆低聚肽是大豆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所得的聚合度为3~6的低分子狀混合物。研究表明[1,2,3]蛋白质经酶水解后,产物的功能性质与水解前的蛋白相比有明显差异,水解生成的肽类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酶解蛋白质所得产品适宜于老年、儿童、病人及运动员食用。

本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先经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的最佳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脱脂豆粕:市售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广西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量凯氏定氮装置:自组装;酸度计(pHS-25型):上海雷磁仪器厂;分光光度计(S1600型):北京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微波消解仪(MILESTONE ETOH PLUS):意大利。

1.3 试验方法

1.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1.3.2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Folin-酚法[4]。

酶活力定义:在最适条件下,1分钟内水解标准酪蛋白底物释放出1g酪氨酸所需的蛋白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

1.3.3 酶解反应

配制一定浓度的大豆蛋白溶液,90℃加热10min,冷却后调节pH至设定值,置于设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加入反应所需的酶量并低速搅拌。反应过程中以1mol/L的NaOH维持pH值恒定(±0.1pH单位)。水解至设定时间后,将酶解液置于95℃水浴中钝化酶10min,冷却后置冰箱中保存待用。

1.3.4 水解度DH的测定:

TCA法

TCA:DH (%)=(N2-N1)/(N0-N,)

式中:N0-大豆蛋白中的总氮(mg)

N1-反应前大豆蛋白中10%TCA可溶性氮(mg)

N2-大豆蛋白酶解液中10%TCA可溶性氮(mg)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的分析

2.1.1 酶浓度的影响

酶解条件:pH7.0、温度60℃、底物浓度[S]2%、酶解时间8h,以水解度DH为指标,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酶浓度小于8000u/g时,随酶浓度的增加,大豆蛋白水解度增大较快,酶浓度超过8000u/g后,大豆蛋白水解度随酶浓度增加升高缓慢,因此选酶浓度6000~10000u/g进行酶解正交试验。

2.1.2 温度的影响

酶解条件:pH7.0、酶浓度[E]8000u/g、底物浓度[S]2%、酶解时间8h,以水解度DH为指标,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当温度在40~60℃时,大豆蛋白的水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温度超过60℃后,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选温度50~60℃进行酶解正交试验。

2.1.3 pH的影响

酶解条件:酶浓度[E]8000u/g、温度60℃、底物浓度[S]2%、酶解时间4h,以水解度DH为指标,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当在pH6.0~8.0范围内进行酶解试验时,大豆蛋白的水解度要明显高于在其它pH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因此选定pH60~8.0进行酶解正交试验。

2.1.4 底物浓度的影响

酶解条件:pH6.0、酶浓度[E]8000u/g、温度60℃、酶解时间8h,以水解度DH为指标,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当底物浓度为1%时,水解度相对比较低;当底物浓度达到2%后,水解度就比较高;一直到底物浓度超过4%,大豆蛋白的水解度才开始下降;当底物浓度高于5%时,由于大豆蛋白溶解度的影响,搅拌和pH的控制都很困难,因此选定底物浓度2~4%进行酶解正交试验。

2.2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正交试验

2.2.1 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

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酶浓度、温度、pH和底物浓度对大豆蛋白水解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定上述4个因素为正交试验因子。本试验只要选取3个水平便可覆盖所要考察的范围,因此设计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水解时间8h。

2.2.2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2和表3可知,影响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四个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为:酶浓度>温度>pH>底物浓度。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0000u/g、温度55℃、pH7.0、底物浓度2%。从生产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由于酶浓度在8000~10000u/g之间,大豆蛋白的水解度相差并不大,故推荐生产上选取酶浓度8000u/g。

F0.05=19.000

2.3 酶解时间的确定

水解时间也是影响水解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酶浓度8000u/g、温度55℃、pH7.0、底物浓度2%条件下,用枯草芽苞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测定不同时间的水解度,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在前4小时内酶解反应相对比较剧烈,水解度增加较快,到4小时的时候水解度达到85.93%,此后水解度增加相对缓慢,从生产效率来考虑,酶解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因此选定合理的水解时间为4h。

3 结论

本试验通过对大豆蛋白酶解条件的优化,确定了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生产低聚肽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8000u/g、温度55℃、pH7.0、底物浓度2%、水解时间4h,水解度可达到85.93%。由于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所能作用的肽键有限,故后续需选用与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作用位点不同的蛋白酶来进行混合水解,以期获得更佳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Cui Hongbin.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Functional Factors[M].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7,256-263

[2]. Zhang Linghua,Tang Xiaojun,Zhang Baolin.The 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Soybean Polypeptides Preparation[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006(3) :37-39

[3]. Ge Wenguang.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oybean peptides[J],Journal of Wuxi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1995,15(3) :272-277

[4]. Li Jianwu.Experi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Biochemistr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7,160-164

[5]. 梁宋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验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大豆蛋白 篇2

据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刘登高介绍,我国大豆具有非转基因、高蛋白的优势,属于是食品级大豆,除了直接食用外,主要用于食品、食品蛋白加工企业及保健药品生产。近10年来,大豆蛋白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广阔的国际食品蛋白市场的需求,中国13亿人的健康、营养需求,成为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前途光明,国产大豆加工业到了再次创业的关口,要立足创业自强,坚守实业之心、创业之志;要着力自主创新,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品牌作为第一形象,把提升民族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第一追求,让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业成为国之基石;要坚持科学发展,掌握国产大豆市场话语权,把企业做强做久;要恪守诚信为本、质量为先的宗旨,践行社会责任,建设质量强国,担负起国产大豆加工业发展的重任,为促进国内大豆加工事业的繁荣,为国家食品战略安全而奋力前行。

据了解,近几年国外食品企业也看好中国大豆的品质,纷纷来中国建厂从事国产大豆食品蛋白的加工出口业务。外国专家预言,中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将会成为稀缺资源。(来源:中国牧业网)

大豆蛋白分离机改造 篇3

分离机是大豆蛋白制取工序的关键设备,作用是分离蛋白液中的豆渣、凝乳与乳清液。离心机高效、可靠的运行是保证产品质量、产量、获得率的有效保证。离心机的合理设计和操作是保证离心机高效运行的关键。

1存在的问题

生产中使用国产LW650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分离机进行大豆蛋白Ⅰ萃、Ⅱ萃及酸沉阶段的大豆蛋白分离,其中酸沉阶段分离数据统计见表1。

表1数据显示,LW650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分离机在酸沉工序段清液含固率0.1%~0.3%,其得率可以满足正常蛋白生产的工艺要求。但仍有0.1%~0.3%的大豆蛋白随分离出的豆清水流失,现场观察发现,从离心机清液出口分离出的豆清水含有大量的蛋白泡沫,而蛋白泡沫就是纯大豆蛋白。由于蛋白泡沫浮在水面上,离心机无法把蛋白泡沫中的大豆蛋白分离沉淀在转鼓壁上。大豆蛋白泡沫随着分离澄清的豆清水溢流出离心机而造成大豆蛋白的流失。由于离心机是24 h连续运行,随蛋白泡沫流失掉的大豆蛋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流失的蛋白会增加后续废水处理的成本。

2原因分析

LW650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分离机结构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大豆蛋白悬浮液经进料口进入螺旋输料器的布料腔内,经螺旋出料口进入高速旋转的转鼓内,由于转鼓的转速比螺旋输料器转速稍快,同时转鼓内直径大于螺旋输料器内直径,因此从螺旋输料器出料口加速后物料的线速度小于转鼓内蛋白悬浮液的线速度,蛋白悬浮液从线速度较低的螺旋输料器进入线速度较大的转鼓时产生激烈的撞击,由于转鼓内有大量的空气,撞击的蛋白遇到大量的空气产生大量的蛋白泡沫,又因为蛋白本身所具有的发泡性,更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蛋白泡沫的比重比豆清水轻从而漂浮在豆清水面上,无法沉淀在转鼓壁,随着在直段沉降区澄清后的豆清水通过豆清水溢流口溢流而出,导致含有大量蛋白的蛋白泡沫流失。

具有的发泡性,更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蛋白泡沫的比重比豆清水轻从而漂浮在豆清水面上,无法沉淀在转鼓壁,随着在直段沉降区澄清后的豆清水通过豆清水溢流口溢流而出,导致含有大量蛋白的蛋白泡沫流失。

3改进措施及效果

改进后的分离机结构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蛋白泡沫随豆清水流失,在螺旋输料器螺旋芯管大端端部焊接蛋白消泡板,消泡板外缘插入豆清水液面下20~30 mm,使漂浮在豆清水上的蛋白泡沫被消泡板拦截在转鼓内,从豆清水溢流口溢流出的豆清水不含蛋白泡沫。在转鼓内不断积聚的蛋白泡沫被螺旋输料器输送到锥段脱水区,经螺旋输料器的输送和挤压,蛋白泡沫被挤爆后随脱水蛋白凝乳输送到出渣口排出离心机外。部分在直段沉降区被螺旋输料器挤爆的蛋白泡沫被进一步沉降分离,被沉降分离的蛋白被螺旋输料器输送到出渣口排出离心机外。解决了蛋白泡沫随豆清水流失的问题。改进后的分离机在实际用用中,不但提高了大豆蛋白的获得率,为公司创造了的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后续蛋白废水的处理费用。

参考文献

[1]章棣.分离机械选型与使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

[2]聂幼华.大豆分离蛋白制取新工艺的研究[D].无锡轻工大学,1991.

大豆蛋白 篇4

对SAPP与葡聚糖(DEX)复合物的乳化活性以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干热反应产物在pH3.0以及pH10.0时保持好的乳化活性;并且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乳化活性变化很小.对反应产物进行差示扫描(DSC)分析,进一步证实蛋白已经与多糖结合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该产物热稳定性很高,比原有蛋白的变性温度提高了几乎两倍.

作 者:齐军茹 杨晓泉 廖劲松 彭志英 QI Jun-ru YANG Xiao-quan LIAO Jin-song PENG Zhi-ying 作者单位:齐军茹,杨晓泉,彭志英,QI Jun-ru,YANG Xiao-quan,PENG Zhi-ying(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廖劲松,LIAO Jin-song(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罗大豆”与她的“大豆王国” 篇5

罗瑞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宁夏农科院农作物所副研究员,致力于宁夏引黄灌区大豆培植研究。她在国家大豆研发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导下展开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已发展大豆种植近百万亩。从事大豆科研20多年的她,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罗大豆”。罗瑞萍带领着她的团队,充分发挥试验站的作用,在“十一五”期间圆满完成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所要求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先,围绕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基础性任务,开展了服务区域内大豆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调研;进行了大豆新品种的评价、筛选、展示与示范,参加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示范与试验,完成了技术研发与示范网络;收集、积累了服务区域大豆生产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了宁夏大豆产业发展基础性平台,监测报告服务区域大豆病虫害疫情、灾情以及市场行情动态变化;疏通了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渠道。

第二,围绕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点任务,开展了万亩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试验与示范,优良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试验与示范,以及主要病虫草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的研发、试验与示范;培训了服务区域内的引黄灌区大豆主产县基层农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种植大户;提供了大豆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第三,围绕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应急任务,调研了服务区域内大豆生产季节性和突发性问题,完成了农业部和首席科学家交办的临时性应急任务,并针对服务区内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提出应急处理办法,提出了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建议与措施方案。

另外,在大豆培植方面,引育了一批有前景的材料;改变了历史上人工播种、单种的情况,创新宣传示范大豆的机械化播种以及大豆与西瓜、葡萄、枸杞、红枣等特色产业间套种等技术。罗瑞萍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2011年工作会议上指出,银川综合试验站在“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就是大面积间套复种的研究。

针对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萎缩、农民普遍不愿种大豆的现象,罗瑞萍认为应从品种突破、树立样板、创建高产田几方面入手,提高大豆产量;同时,通过实行大豆补贴、加强产后深加工研究等,建立当地群众种植大豆的信心,提高我国大豆的整体生产水平。

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发展前景 篇6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对航天员、军人、运动员等强竞技状态的人员具有出色的保健作用, 大豆蛋白在人体内氧化后会形成支持人体生命的“能量”, 大豆蛋白是全价蛋白它有助于建造和维持人体肌肉群的活力;大豆蛋白有助于刺激人体某些合成代谢激素的释放, 促进肌肉的的发育;大豆蛋白有助于在运动员竞技运动中保持强劲的耐力;大豆蛋白有助于人体在激烈运动后缩短恢复的时间, 并且减少竞技运动和青少年学习后的疲劳;大豆蛋白能够使人体肌肉维持强劲的能力和“抗氧化状态”, 它能够中和在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起到防止人体肌肉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大豆蛋白有助于减少机体内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量, 对人的机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大豆蛋白有助于人体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保持强劲的竞技状态和活跃的精神状态) 。从最近的临床研究成果证明:大豆蛋白与其它蛋白相比, 更有利于维持人体良好的竞技状态。

为了改变我国人民的膳食营养状况, 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国家于2002年启动了主要食品营养强化工程, 即“7+1”营养强化面粉工程。此项目针对中国人特点而定制配方, 完全按照国际营养强化标准、组织国内外各大营养专家讨论出“基础配方+建议配方”模式。其成分符合中国营养学会DRI标准。包括钙、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7种基础配方和维生素A这种建议配方。现今国内大力发展生产强化面粉的加工企业。愈将年生产力不断提高, 从而覆盖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近6000万人口, 其中近5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地区, 因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则以7+1面粉为基础粉, 营养全面而且效价高, 适合各种人群, 我国平均每人每日摄食谷类500g, 植物性食物占总热量的92%。根据面粉中蛋白质含量, 可以推算出每500g面粉含蛋白质47~51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RDA为蛋白质70~110g, 如果按RDA的1/3~1/2强化, 蛋白质应添加30~40g/500g面粉, 可明显地改善我国人民的蛋白质摄入匮乏的局面。

加工营养面粉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不需要过多的加工费和设备。因为面粉具备良好的散落性和流动性。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如添加的营养物质, 所以用大豆蛋白粉生产能力面粉营养强化剂的大多数企业。资料显示表明:05年底时我国面粉日加工100吨以上的约7000个, 年生产量8000多万吨。生产面粉近6000万吨 (特一粉35%、特二粉28%、标准粉22%、专用粉12%) 。我国在1987年便开始用面粉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历经多年的不断改革创新。生产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添加剂、改良剂 (如漂白剂、氧化剂、乳化剂、增塑剂等) 的广泛性比较, 面粉营养强化还十分落后。面粉中的营养成分十分重要, 加工越精细其成分损失愈大。当出粉率在65%以下时,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度在75%以上。而漂白等剂质的过量使用也会损失养分。这就非常有必要向面粉中添加多种营养素, 特别是添加优质的大豆浓缩蛋白。

公众诉求标准便是营养, 具有天然属性的浓缩蛋白作为面粉的营养强化剂。大豆浓缩蛋白中蛋白质含量为65%, 它价格适中较比大豆分离蛋白便宜很多, 并且无不良气味, 氨基酸营养均衡, 其性质优于大豆低变性脱脂蛋白粉 (蛋白质含量为50%, 带有豆腥味, 影响在面粉中添加量) 。经过多重加工而添加大豆浓缩蛋白的面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没有达到, 很多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差异, 出现在“富贵病”和“营养不良症”等情况, 营养面粉的开发便很好的、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状况。也能很好的降低了此类病症的发病率。营养学专家、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对开发大豆蛋白营养面粉说过一方面能够解决农村地区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带来的能量超标的问题, 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合公众营养的需求, 此一举可两得。通过大豆浓缩蛋白营养强化面粉一旦实施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构建合谐社会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

据目前形式来看, 我国面粉企业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中国的面粉企业向规模化, 品牌效益发展,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将重新划分行业的制粉, 兼并和市场分化, 而大豆浓缩蛋白强化面粉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面粉加工企业的重新洗牌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的开发, 将带动小麦产业实现4个革命性的转变:

(1) 带动营养健康知识传播的广泛性, 让居民群众都将思想定位于健康状态。

(2) 带动市场经济发展, 将普通食品转变为营养物质存在并上市。从而带动中国的营养食品业不断扩大。

(3) 带动企业的面粉生产优质性, 大力发展营养强化面粉。

(4) 带动小麦的高蛋白品质, 开发合理利用大豆浓缩蛋白, 必然能带动小麦的生产转变。

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 符合“以人为本”小康社会建设的需求。带动小麦和大豆栽培技术的进步和面粉生产技术的进步, 利于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居民增寿的大好事, 带动小麦和大豆栽培技术的进步和面粉生产技术的进步, 利于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全民食用营养强化面粉是为了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 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是关系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公益事业, 是人与社会进步的体现, 研究和开发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非常必要。

摘要:近年来, 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和科技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食品也从生存必需转为提高生命机能的重要成分。在当代, 食品健康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惺惺相惜。代谢、免疫等功能的不断完善已使食品上升为一个新的层次, 使体力更加充沛, 耐力更强, 人人从饮食中获取生命的快乐。面粉是人们日常中使用最多的主食, 文章主要阐述了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大豆蛋白 篇7

1 HGB、MGB、NGB的蛋白质结构

1.1 HGB的蛋白质结构

HGB是由2个a亚基和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a亚基和β亚基分别含有141个和146个氨基酸。两种亚基的三级结构颇为相似, 且每个亚基都可结合一个血红素 (heme) 辅基。4个亚基通过8个离子键相连, 形成血红蛋白的四聚体[2]。

1.2 MGB的蛋白质结构

MGB是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个肽链的蛋白质, 含有1个血红素辅基。MGB分子中a-螺旋占75%, 构成A至H 8个螺旋区, 两个螺旋区之间有一段无规卷曲, 脯氨酸位于转角处[2]。

1.3 NGB的蛋白质结构

NGB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 有少量为多聚体, 主要为二聚体, 极少为四聚体。其二聚体以二硫键相连。单体形式的NGB由151个氨基酸的单链组成[3]。

2 HGB、MGB、NGB的分布

2.1 HGB的分布HGB是高等生物体内含铁的携氧蛋白质, 存在于脊椎动物, 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人HGB由2对珠蛋白组成四聚体, 每个珠蛋白 (亚基) 结合1个血红素, 其亚基离子可逆地结合1个氧分子。HGB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曲线, 提示亚基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4]。

2.2 MGB的分布, MGB是一种单体血红素蛋白, 存在于一些无脊椎动物的肌肉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心脏肌和骨骼肌中,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MGB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呈紧密球形[5]。

2.3 NGB的分布利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分析发现, NGBm R-NA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脑皮质, 尤以颞叶听区、扣带皮质、梨状皮质中的阳性细胞较为密集, 在新皮质的第II-V层均有阳性神经元分布。最近Schmidt等报道, 发现在小鼠视网膜神经所有神经元中均有NGB表达, 其浓度为脑内浓度的100倍[3]。

3 HGB、MGB、NGB的功能

3.1 HGB的功能

HGB主要功能运输O2和CO2。HGB中的亚铁 (Fe2+) 在氧分压高时 (肺内) 易与O2结合形成氧合HGB。在氧分压低时 (组织内) 与O2很易分离, 把O2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HGB也能与CO2结合形成氨基甲酸HGB, 在组织内与CO2结合, 到肺内放出CO2, HGB如此不断地运输O2和CO2进行吐故纳新[4]。

3.2 MGB的功能

MGB主要功能为肌肉组织摄取和储存O2。MGB是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一种亚铁血红素蛋白, MGB在肌肉细胞间传输O2。由于分子量较小, 当心肌细胞损伤后, MGB迅速释放到血液中, 2~4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 MGB灵敏度很高但不够特异。MGB中血红素的Fe2+与4个咯环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 另2个配位键与F8组氨酸结合, 1个与O2结合, 故血红素在此空穴中保持稳定位置[5]。

3.3 NGB的功能

NGB与O2有很高的亲和力, 在半饱和压力 (P50) 时高于哺乳动物HGB, 低于MGB。人重组NGB的P50在37℃时约为1托 (Torr) 。NGB有着很高的自然氧化率, 在37℃空气中短短几分钟就可被氧化。NGB能够可逆地结合O2, 结合O2的能力和MGB近似, 但高于HGB的携O2能力。这样, 即使血O2浓度较低, 与O2具有很高亲和力的NGB将十分有利于转运O2通过血脑屏障, 提高高耗O2的脑组织中O2的利用率[6]。

HGB、MGB、NGB除运输O2外, 还具有清除一氧化氮 (NO) 的作用。人HGB的血红素口袋能紧密结合NO, 有助于NO的清除。氧合MGB使NO氧化成NO-3, 再结合O2迅速被还原成氧合MGB, 形成降解NO的循环。在胚胎肾和正常成人肝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 似乎也表明NGB具有清除NO的功能, 从而减少NO对神经系统的损伤[1]。

参考文献

[1]任雪平, 刘双喜.一类新携氧球蛋白一脑红蛋白[J].生命的化学, 2005, 25 (3) :224~226.[1]任雪平, 刘双喜.一类新携氧球蛋白一脑红蛋白[J].生命的化学, 2005, 25 (3) :224~226.

[2]查锡良.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27.[2]查锡良.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27.

[3]邓美玉, 张成岗, 等.脑红蛋白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J].解剖学报, 2003, 34:85~89.[3]邓美玉, 张成岗, 等.脑红蛋白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J].解剖学报, 2003, 34:85~89.

[4]江川, 王翔, 等.血红蛋白的携氧一释氧动力学研究[J].生理学报, 2008, 60 (1) :83~89.[4]江川, 王翔, 等.血红蛋白的携氧一释氧动力学研究[J].生理学报, 2008, 60 (1) :83~89.

[5]徐群英, 汪之和, 等.金枪鱼碎鱼肉中肌红蛋白的初步提取和纯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25 (1) :96~98.[5]徐群英, 汪之和, 等.金枪鱼碎鱼肉中肌红蛋白的初步提取和纯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25 (1) :96~98.

大豆蛋白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篇8

大豆蛋白具有保水性、乳化性、粘结性等多种特点。大豆蛋白的吸水性非常强, 在加工的过程中, 大豆蛋白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子的活性, 但当PH值、温度等因素变化时, 大豆蛋白的保水性也会发生变化;蛋白的乳化性是指可以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成乳状液的性能, 在乳化的过程中, 大豆蛋白不仅可以加快油和水的乳化速度, 而且可以将乳化的状态保持很久, 不易析出, 这种乳化性正是大豆蛋白的食品中大量应用的原因;蛋白是分散到溶液中形成的颗粒都在胶体范围内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的粘结性良好, 与蛋白浓度成正比。对于大豆蛋白来说, 蛋白浓度越高, 其粘结性就越好, 这对保持食品的口味和糖分都是大有裨益的。

大豆蛋白的种类可分为大豆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大豆蛋白粉是用低变性脱脂大豆粕经粉碎后生产产生的, 它大量应用于各种面制食品中。而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变性大豆粕为原料, 通过特殊的加工以后, 获得的一种纯度非常高的大豆蛋白。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同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的活性基团数量庞大, 可用来制作多种化工制品。

同时它还具有乳化性、吸油性等特点, 不仅能增加食物的营养, 还能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大豆组织蛋白则是将脱脂大豆粕、浓缩大豆蛋白等与水、各类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充分混合以后,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处理得到的大豆制品, 这种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大。

大豆蛋白在面制品中可应用于馒头、面包、面条、方便面、饺子皮等众多方面。

馒头是我们日常食用的主要面制食品, 但是它的营养价值非常一般, 保存的期限也很有限。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在馒头中添加适量的大豆蛋白, 经过加工的馒头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保存期限也延长很多。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 大豆蛋白的添加量有严格的控制, 否则会降低馒头的品质。饺子皮的主要成分也是小麦粉, 大豆蛋白能和小麦粉中的各种基团结合, 并保持住水分, 增加饺子皮中的面筋含量, 这可以大大提高饺子皮的品质和口感。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 面包在我国也风靡起来, 如何让面包变得松软可口, 营养丰富?答案就是:在面包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豆蛋白。这样可以增加面团的膨化效果, 提高面包的可口程度, 同时, 科学的大豆蛋白含量可以改善面包的口味, 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 适量添加大豆蛋白可以增加面包的营养和风味, 但是过量就会溢出令人厌恶的豆腥味, 因此, 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大豆蛋白的含量, 这样加工出来的面包才会受到欢迎。

面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 深受人民喜爱。品质良好的面条劲道爽口、颜色鲜亮、口味独特。研究发现,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对面条的品质意义重大。众所周知, 面筋的含量影响面条和面团的品质, 面筋含量越高, 面条和面团的品质就越好, 而大豆蛋白可以决定具体的面筋含量。经过研究发现, 20%的大豆蛋白含量是最佳的,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面条的断条率, 改善面条的劲道程度, 增加面条的口感。在方便面的面饼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的保水性就可以充分发挥, 这样面饼就不容易与油分子结合, 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方便面的含油量。

大豆蛋白 篇9

如下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织物组织对大豆蛋白织物透气性、透湿性、耐磨性的影响。

1 实验

1.1 织物准备

纱线材料:纯大豆蛋白股线;

纱线规格:14.58tex×2;

组织结构:平纹,2/2斜纹,5枚2飞经面缎纹;

织物密度:经密255根/10cm,纬密203根/10cm;

织造设备:ASL2000-20-24型剑杆小样织机。

1.2 透气性实验

实验仪器:YG (B) 461D—Ⅱ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

实验方法:在保持织物两侧压力差为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就可以推求出织物的透气性。透气性表示织物在一定压力梯度下,气体通过织物的气孔和间隙向外扩散的能力,用透气量来表示。透气量越大,织物的透气性能越好。织物的透气率常以Bp来表示。

式中:V———T秒内通过织物的空气量(ml);

A———织物的面积(cm2)。

1.3 透湿性实验

实验仪器:YG501型透湿试验箱;

实验方法:透湿量是指在织物两面分别在恒定蒸汽压的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单位织物的水蒸汽质量。本试验主要采用透湿杯法测试织物单位面积透过的水蒸汽质量。把盛有吸湿剂(硅胶干燥剂)并封以织物试样的透湿杯置于规定温度和湿度的密封环境中(这里采用温度40±0.5℃,湿度38.5%±2%),根据一定时间内透湿杯(包括试样和吸湿剂)质量m的变化,以及下面公式来计算出透湿量。

其中wvt为每平方米每天的透湿量[g/(m2·d)];

s为试样面积(m2);t为透湿时间(h);

算出3个试样的透湿量平均值,修正为10g/m2·d。

1.4 织物耐磨性实验

实验仪器:YG (B) 401D型全自动织物平磨仪,AB104-N电子天平。

实验方法:将织物试样在一定条件下与磨料(全毛华达呢磨料)接触并做相对运动(本实验采用李莎茹曲线的运动轨迹进行相互摩擦),使试样受到多方向的磨损,通过对比织物磨损前后的变化来评价其耐磨性。

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试样的透气性、透湿性测试结果见表1。

2.1 透气性

织物透气性决定于织物中经纬纱线间以及纤维间空隙的数量与大小,亦即与经纬密度、经纬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与纤维性能、纱线结构、织物厚度和体积重量等因素有关。本实验中,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组织对织物的透气性的影响很大。观察表1数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纤维原料相同时,织物组织不同,织物的透气性有很大的区别,特别表现为缎纹的透气率明显的大于平纹和斜纹。这是由于织物组织本身存在着差别,使得试样的交织点密度规律为:平纹>斜纹>缎纹,那么形成的织物的浮长线长度就会表现为:缎纹>斜纹>平纹,浮长线越长,织物内纱线间的紧度就越小,所以空气越容易通过织物,织物的透气性也就越好。

2.2 透湿性

作为服装用料的织物,透湿能力的好坏至关重要,透湿性好的织物穿着起来使人体感觉舒服,相反则闷热、不透气。由表1可知,不同组织相同原材料的织物的透湿能力相差不大,可以得出大豆蛋白纤维机织物的透湿性能的好坏与织物的组织关系很小。

2.3 耐磨性

不同组织对大豆蛋白织物的磨损性影响情况可以从图1看出来。

此外,分别取一组磨了10000次的三块织物的试样图象进行比较。见图2。

通过对比不同组织结构大豆蛋白织物的磨损情况和磨了10000次的不同组织试样外观特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2.3.1 平纹织物耐磨性能好,而且不易起毛起球:但是织物的光泽比较暗淡,手感较硬。

2.3.2 斜纹织物耐磨性能最差,易起毛起球,但是织物纹路美观,光泽柔和,手感较好。

2.3.3 缎纹织物耐磨性能一般,特别容易起毛,纹路易于变形;但是织物的组织美观,光泽华丽,手感最好。

究其原因还是和三原组织的特点相关。

平纹组织交织点多,浮长较短,织物的断裂强度较大,受到的作用力较小。平纹织物一般处于零结构相或第五结构相,通常经纬纱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织物两面都比较平坦,经纬向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小。

斜纹组织交织点比较少,浮长较平纹长,但是斜纹织物强力和挺括程度不如平纹织物。受到的作用力比较大,重量损失较多。

缎纹组织交织点较少,经浮长较长,受力大于平纹小于斜纹。在磨损过程中,大量的经浮长线使缎纹的重量损失比平纹大,比斜纹小。耐磨性较好的原因是由于纱线和纤维能退让缓冲,纹路较易滑移,从而减缓了纱线的外力作用。

3 结语

通过实验证明,在细度相同的情况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组织不同,织物的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透气性能来看,突出表现为缎纹的透气性明显的大于平纹和斜纹;在耐磨性能上,平纹织物耐磨性能好,而且不易起毛起球,斜纹织物耐磨性能最差,易起毛起球,缎纹织物耐磨性能一般,特别容易起毛,纹路易于变形。因此,在设计或选择大豆蛋白织物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组织对大豆织物的服用性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用途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于伟东.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9-331.

[2]赵书经.纺织材料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436-438.

[3]昝会云.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服用性能分析[J].棉纺织技术, 2007, 35 (5) :265-267.

[4]蔡陛霞.荆妙蕾.织物结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2-40, 186-196.

[5]钱坤, 王鸿博.大豆纤维机织物导湿透气性能研究[J].纺织学报, 2004, 25 (1) :74-76.

特高产大豆新品种扇形巨丰大豆 篇10

扇形巨丰大豆茎秆粗壮,高抗倒伏,根系发达,喜水耐肥,产量特高。每667平方米(1亩)产350公斤左右,高产地可达400公斤以上。其突出特点是:分枝能力特强,主茎上生旁枝,旁枝上又生侧枝,旁侧枝相互交叉组成有经纬度的平面扇形或圆筒扇形。旁侧枝上结荚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整个植株豆荚累累,单株结荚数为一般大豆的10倍以上。荚果饱满紧凑,百粒重22克。蛋白质含量高,出豆腐率高于一般大豆,被誉为“大豆之王”。该品种适应性较广,尤其适宜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地推广种植(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不宜引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20~125天。遗传性状稳定,可连年留种。自去春我刊读者服务部推出该品种后,读者反映强烈,纷纷来信来电要求购买,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今春我读者服务部再度推出这一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子1公斤,种子含邮费每公斤35元,1公斤起邮。每个用户赠栽培管理技术资料1份。款汇:江西省南昌市蓼洲街2号附1号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收。邮编:330009。电话:0791-6637945 6616743。种子供应时间:2005年5月底为止。

大豆蛋白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或体检者。正常组:选择体检健康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49±15)岁。CHB组:选取丹东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就诊的CHB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2±15)岁,诊断标准[3]:研究期间具有肝炎患者相关体征和症状或者被三甲医院诊断为肝功能异常者,同时在调查日期起之前>6个月患慢性肝炎或携带HBVs Ag。LC组:肝硬化患者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平均年龄(52±16)岁,诊断标准:本研究诊断标准以《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为依据。临床上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同时存在,血小板降低;影像学检查证实。肝癌组:100例患者均经过CT和磁共振(MR)检查,或根据病理诊断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甲胎蛋白≥400 ng/ml,存在一种影像学肝内占位病变,其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1±14)岁。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所有入选者均排除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其他影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及铁蛋白指标的疾病。本研究经过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室检查:各组受试者入院当天空腹采集静脉血。仪器采用东芝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九强提供检测试剂,仪器及试剂操作和使用均按照说明书进行。甲胎蛋白及铁蛋白测定:本研究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甲胎蛋白及铁蛋白水平;总蛋白测定:本研究总蛋白应用双缩脲比色终点法;白蛋白的是溴甲酚绿比色测定法。影像学检查[5]:基于Multi Wave TM叠波技术,同时应用普通声波(纵波)和剪切波(横波)对组织弹性进行显示和测量,在全部成像区域内实时获得全部组织的定量、真正弹性值。慢性肝炎的超声表现为:①轻度慢性肝炎肝脏大小、轮廓、包膜正常,超声检查上无明显改变。②中度慢性肝炎肝脏稍增大或正常,轮廓清楚,包膜一般平整。③重度慢性肝炎肝包膜可不光整;肝内回声增粗、增多,分布尚均匀;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肝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改变以汇管区为基础,炎症由此向小叶浸润,界面性炎症发展到桥接坏死,纤维化有此向小叶内伸展。对于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学诊断采用分期方案。

1.3 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全国肿瘤诊断标准确定以甲胎蛋白≥400 ng/ml为诊断临界值;参照试剂盒,铁蛋白>300 ng/ml为临界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常组、CHB组、LC组和肝癌组甲胎蛋白检测水平分别为(10.0±6.3)、(40.0±3.2)、(74.4±4.2)、(206.2±2.5)ng/ml和血清铁蛋白检测水平分别为(155.00±0.46)、(454.80±0.52)、(551.50±1.02)、(661.00±0.95)ng/ml,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说明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程度相关;总蛋白检测水平分别为(76.5±5.2)、(69.9±4.8)、(63.3±6.1)、(62.4±6.4)g/L和白蛋白检测水平分别为(41.0±3.1)、(39.6±3.2)、(36.8±4.0)、(35.9±4.2)g/L随病情加重持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70%;单独检测铁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0%;甲胎蛋白和铁蛋白联合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95%。

3 讨论

血清总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成人总蛋白含量60~80 g/L,白蛋白含量35~50 g/L。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占血浆蛋白质总量的40%~60%。正常组、CHB组、LC组和肝癌组总蛋白和白蛋白随病情加重持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脏器,肝脏疾病患者蛋白的不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白蛋白半衰期一般>17 d,肝病患者肝脏出现问题时导致无法合成白蛋白,短时间内也无法检查出明显降低[6],由此可知,当白蛋白出现一定降低时,诊断肝炎的严重程度时可以对其进行参考,其变化与肝病的严重性具有相关性。而总蛋白多种情况都会引起它的改变,单由于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因此,轻微病变时总蛋白无显著性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差异,那么可以初步诊断为病情较重的肝硬化、肝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是肝癌诊断最佳标志物。血清铁蛋白是体内铁储存的主要形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本研究发现正常组、CHB组、LC组和肝癌组甲胎蛋白和血清铁蛋白,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单独检测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70%;单独检测铁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0%;甲胎蛋白和铁蛋白联合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95%。以上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7]。

总之,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将甲胎蛋白和铁蛋白同时作为检测标准,准确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高军.现代传染病诊疗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4-375.

[2]刘洪涛.1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青海大学,2014.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1):50-60.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40(6):324-329.

[5]柳澄,王兴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0.

[6]王能河,柯于强.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2):135-136.

上一篇:硅电池片下一篇:国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