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害虫

2024-11-13

大豆害虫(精选3篇)

大豆害虫 篇1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 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10余种。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 如蝼蛄、蛴螬等。苗期害虫有黑绒金龟甲、象甲类、三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大豆蚜等;成株期为害的害虫有豆芫菁类、银纹夜蛾、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圆蝽等;结荚期为害的害虫有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现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大豆蚜虫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东北3省及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最为严重。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嫩枝上吸取汁液为害, 作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卷缩, 生长停滞, 植株矮小, 结荚稀少, 百粒重降低, 是大豆生长期的重要害虫;如不及时防治, 常导致植株死亡, 一般减产20%~30%, 甚至减产50%以上。蚜虫又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常造成混合侵染。

1.1 发生规律

大豆蚜虫以卵在寄生植物上越冬, 春季天暖以后, 在寄生植物上繁殖1~2代, 产生有翅蚜, 迁飞到豆田为害幼苗。越冬卵量大, 繁殖迅速, 在东北地区1年繁殖10多代, 在黄淮地区1年可繁殖20多代。大豆蚜虫在田间的发生程度与越冬卵基数、气候及天敌数量有密切关系[1]。气温在22℃以上, 相对湿度在70%以下, 干旱少雨, 非常有利于大豆蚜虫的扩散与蔓延;平均气温在25℃以上, 相对湿度大于80%, 雨多雨大, 会明显抑制大豆蚜虫的发生与为害。

1.2 防治方法

用种子和药剂比例为1∶75, 药效可维持20 d, 能杀灭早期飞迁到豆苗上的蚜虫。同时, 还可以防治蛴螬、象甲、二条叶甲等害虫。利用大豆天敌, 如瓢虫类、食蚜蝇、草蛉、蜘蛛等进行生物防治。还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1 000倍液, 或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 药效可维持10 d左右。或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2 大豆食心虫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长江流域普遍分布, 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较为严重。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 常年虫食率为10%~20%, 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 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2.1 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1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茧越冬[2]。各个地区发生时间不同, 其中东北地区在7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钻出地面, 在土表结茧化蛹;8月中旬大量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产卵, 经5~8 d孵化出幼虫, 即入荚为害;20~30 d进入老熟, 被害荚9月下旬脱落, 老熟幼虫出荚入土越冬。华北地区发生期比东北地区延迟10 d左右。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程度, 受当年7—8月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条件适宜, 会大量发生;高温干燥及低温多雨都会影响成虫交尾、产卵, 因而发生程度较轻。

2.2 防治方法

种植抗虫品种。不同品种抗虫性有较大差异, 豆荚有毛的品种着生卵较多, 豆荚无毛的品种着生卵少;荚皮中木质化隔层紧密的品种受害较轻;黑荚和铁荚系统品种虫蛀率也低。一般黑豆品种多数比黄豆抗虫性强, 不同黑豆品种抗虫性也有差异。比较抗虫的黑豆品种有吉林省的黑皮豆、青瓤黑豆, 辽宁省的建平小黑豆, 山西省的晋豆3号、晋品78号等。大豆食心虫在土壤中越冬, 连作为其发生蔓延创造了极好条件, 采取合理轮作, 虫食率可减少20%左右。大豆食心虫生活史中有个重要特点, 老熟虫在土壤中生存长达10个月左右, 采取深翻、耕耙、铲趟等一系列田间耕作措施, 能消灭大量幼虫和蛹[3]。在成虫发生盛期及幼虫孵化盛期之前及时喷洒农药, 能有效地杀灭成虫及幼虫。用2%倍硫磷粉剂、80%敌敌畏乳油熏蒸, 并兼治其他害虫效果也很好。具体做法是:用2节长的高粱秸, 一节去皮蘸药, 一节留皮插地, 插600~750根/hm2, 共蘸80%的敌敌畏乳油原液1.50~2.25 kg/hm2, 均匀插入田间, 如防治及时, 效果可达80%~90%。另外还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 于食心虫成虫盛期放蜂1次, 放蜂30.0万~37.5万只/hm2, 可降低虫食率40%。还可在幼虫脱荚前用1∶9的白僵菌粉45.0~52.5kg/hm2, 可消灭脱荚后的越冬幼虫。

3 大豆红蜘蛛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 以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及东北各省受害严重。成蛛、若蛛都可为害, 以吸取叶片汁液为主。受害叶片最初出现黄白色小斑, 以后出现红色斑点, 叶子变红脱落, 严重者成片死亡,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3.1 发生规律

红蜘蛛繁殖很快, 东北地区1年发生13代, 黄淮海地区及南方1年可发生20代之多。当温度高于23℃、相对湿度在50%左右时, 繁殖最快[4]。因此, 6—7月的高温干旱天气, 红蜘蛛发卫最为猖獗。雌虫群聚在寄生枯叶、杂草根际或土块缝隙间越冬。翌年5月转移到作物上开始为害, 群集于叶子背面, 吐丝结网。6—7月为发生盛期, 雨季到来后逐渐减少。9月中下旬转移到冬季寄生。生育期降水, 特别是下大雨能抑制红蜘蛛的发生。

3.2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杂草, 及时中耕保墒、浇水及水旱轮作, 均能减轻虫害。药剂防治尖注意早防早治, 一旦发现, 及时喷药, 把红蜘蛛消灭在初发期。如果延误时机, 到大发生期才喷药, 效果很差。用20%灭扫利2 000倍液、10%天王星乳液、三氯杀螨砜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都有良好效果。

摘要:介绍了大豆主要害虫如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以期为大豆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害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凤.大豆蚜虫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07 (3) :25.

[2]孔宪萍.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 2009 (11) :27-28.

[3]赵洪彦, 薛薇.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6) :94, 96.

[4]周振江.大豆红蜘蛛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新农业, 2007 (12) :46.

大豆田常见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篇2

在哈尔滨地区大豆生产中,常见害虫有根潜蝇、蚜虫、食心虫、蛴螬、蓟马、草地螟、豆荚螟、东北大黑鳃金龟等20余种,其中根潜蝇、蚜虫、食心虫对大豆田为害最重。

1.1 大豆根潜蝇。

又叫根蛆,是大豆田主要地下害虫,以幼虫咬食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在蛆道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导致植株矮小,受害重的豆苗往往枯死。该虫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后在根处产卵孵化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1.2 大豆蚜虫。

俗称腻虫,以成虫和幼虫在生长点、顶叶、嫩叶、嫩茎处刺吸汁液,使受害叶片卷缩,根系发育不良,结荚率低,苗期受害重时整株枯死。该虫以卵在鼠李枝条的芽侧或缝隙里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迁入大豆田为害幼苗,形成点片发生,高温干旱时严重。7月上中旬发生盛期,正值大豆开花盛期,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时期。

1.3 大豆食心虫。

即咬食豆粒的小红虫,以幼虫蛀入幼嫩豆荚,每次可吃掉半粒豆,形成兔嘴、破瓣,降低产量和品质。该虫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开始活动,8月中旬为成虫习化盛期,也是产卵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至9月初入荚,蛀荚为害20~30天。成虫在下午4~5时最活跃,进入盛蛾期雌雄比达到1:1,雌雄蛾常追逐飞行,田间出现飞舞的蛾团,此时正是防治成虫适期。

2. 大豆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就是在科学栽培和安全控害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合理的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与规范的化学防治技术,来实现大豆生产的绿色、无公害化。下面主要介绍非化学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简便的特点,是长期控制大豆害虫发生的防治措施。

2.1.1 选用抗虫品种。

抗虫品种在相同虫口密度下比其他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的能力,故应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及虫害种类,选用或培育高产抗虫品种。

2.1.2 实行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能充分发挥地力,有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同时还能直接减轻害虫发生程度。重茬大豆田蛴螬和东北大黑鳃金龟为害严重,如能实行稻、谷、豆轮作,对减轻大豆受害作用很大;根潜蝇系单食性、活动性不强的害虫,与玉米、高粱、谷子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轻受害程度;食心虫幼虫主要是在当年豆茬地内越冬,其中连作2年和3年的豆田比实行轮作的豆田发生量分别增加3倍和16倍,所以实行较远距离轮作可大幅度减轻食心虫的发生。

2.1.3 适时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既可消灭草荒,又能灭虫。如在6月中下旬无翅蚜爬迁扩散时期实施中耕培土可把大量蚜虫埋入土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中耕培土一次,可使食心虫成虫不能出土或减少出土量或机械杀伤大量的幼虫、蛹、成虫,减轻虫食率。

2.1.4 秋后深翻灭茬。

大豆收割后及时进行深翻耕耙,既能把残茬、草根等翻入土内,又能使潜伏的害虫暴露在土面上,通过耙、压、耢地、机械损伤,加之日晒、风吹、雨淋、鸟类啄食等杀死害虫。该法可大量消灭根潜蝇、蛴螬等地下害虫,并彻底清除杂草、秸秆、枯叶等越冬寄主,破坏越冬场所和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基数,有效减缓翌年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2.1.5 调节播种期和收获期。

在不影响大豆高产优质前提下,适当调节播种期和收获期可避免或减轻某些害虫为害。如在根潜蝇发生区适时早播,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皮木质化,可抵抗根潜蝇幼虫的侵害;食心虫、豆荚螟在大豆嫩荚上产卵,早播或迟播,使大豆结荚期错过食心虫产卵盛期,则食心虫自然减轻;适时早收、早拉、早脱粒可减少食心虫越冬数量和防止幼虫在荚内继续为害。

2.2 生物防治

2.2.1 保护捕食性天敌进行防治。

大豆田中捕食性天敌资源丰富,常见的瓢虫、草蛉等昆虫类以及蜘蛛类天敌就达20多种,各地可根据原有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加以保护,创造有利天敌的生存环境,合理施用农药,注意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互协调。

2.2.2 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

利用赤眼蜂的寄生性可有效防治食心虫、卷叶螟、豆小卷叶蛾、豆荚螟、豆天蛾、银纹夜蛾、草地螟等害虫,如在食心虫产卵盛期放蜂一次,寄生率可达65%;在草地螟成虫产卵盛期放蜂2~3次,防效可达80%。利用豆蚜茧蜂防治蚜虫,寄生率可达75%。

2.2.3 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

利用苏云金杆菌的若干亚种,可有效防治卷叶螟、豆天蛾、银纹夜蛾等害虫,一般效果均达80%~90%;利用白僵菌在幼虫脱荚前防治食心虫,寄生率达50%~80%,并降低成虫羽化率50%~70%。

2.3 物理防治

大豆害虫 篇3

1 分布与发生危害情况

双斑萤叶甲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寄主广泛。此虫有4个虫态,其中卵、幼虫和蛹生活在地下,幼虫主要为害部分杂草和豆科植物的根,仅成虫在地上危害,取食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多种植物。近年来,拜泉县各乡镇大豆作物上出现双斑萤叶甲发生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严重地块一株大豆有虫30多头,以成虫群集在大豆叶上,在豆株上自上而下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影响光合作用而造成减产[1],给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3.6~4.5 mm,宽2.0~2.5 mm,长卵形,头、胸部红褐色[2],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一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一长刺;腹管外露。

2.2 卵

椭圆形,长0.6 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

2.3 幼虫

体长5~6 mm,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

2.4 蛹

蛹为离蛹,长2.8~3.5 mm,宽2 mm,白色,表面具刚毛。

3 发生规律

双斑萤叶甲在拜泉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表面1~15 cm深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30~40 d,在2~8 cm土中活动或取食大豆根部及杂草,完成生长发育。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蛹期7~10 d。7月上旬田边杂草始见成虫,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经10~15 d转移到豆地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在大豆生育中、后期为害复叶。

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日光强烈时常隐蔽在下部叶背,成虫具有弱的假死习性,能短距离飞翔,一般一次飞翔2~5 m,早晚气温低于8℃或风雨天喜躲藏在叶背、植物根部或枯叶下,喜在9:00—11:00和16:00—19:00飞翔取食,干旱年份发生危害重。

4 防治策略

为保证大豆产量不受双斑萤叶甲的影响,经过试验研究,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统防统治,把该害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使其不能影响大豆的正常产量[3]。

4.1 农业防治

4.1.1 清除杂草。

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特别是稗草、刺菜、苍耳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减少越冬虫源,降低发生基数。

4.1.2 合理施肥。

提高植株抗逆性。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大豆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4.1.3 减少虫源。秋整地,深翻灭卵,破坏越冬场所,可减轻受害。

4.2 物理防治

该虫有一定的迁飞性,可用捕虫网捕杀,降低虫口基数。

4.3 生物防治

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如苜蓿等,以草养害,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

4.4 化学防治

4.4.1 防治适期。

根据该害虫的发生规律,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6月中下旬就应防治田边、地头等寄主植物上羽化出土成虫及大豆上的成虫,并要统防统治。

4.4.2 防治方法。

田间双斑萤叶甲发生时,用25 g/L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0.3~0.4 L/hm2,或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0.3~0.4 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3~0.4 L/hm2,对水喷雾。应选择气温较低、风小天气喷雾,注意均匀喷洒,喷药时地边杂草都要喷到,消灭害虫寄生源,喷药时可在配好的药液中加有机硅助剂,以提高杀虫效果,节省用药量[4,5]由于该虫危害时间长,单次打药不能控制[6,7,8,9],隔7 d打药次,视发生情况连续喷药2~3次。

参考文献

[1]王金厚,李淑琴,刘丽.双斑萤叶甲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8(7):5.

[2]史庆馨,方明,聂凯,等.大白菜双斑萤叶甲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园艺,2010(24):169.

[3]程宏祚,李雪琴.谷田双斑萤叶甲的发生为害与防治[J].植物保护,1993(4):21-22.

[4]王珍海.双斑萤叶甲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224-226.

[5]陈宏亮,李雪峰,潘占兵.双斑萤叶甲防治研究进展[J].宁夏农林科技,2010(6):143-144.

[6]林翠.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及应对措施[J].农村科技,2015(1):38-39.

[7]刘健,赵奎军.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种类分析[J].昆虫知识,2010(3):576-581.

[8]杜建军,云雷.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9(3):202-203.

上一篇:视频及环境监控下一篇:化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