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

2024-06-03

未来教师(共12篇)

未来教师 篇1

2011年9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奥巴马政府教师教育改革和提高计划》(Our future,our teachers: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plan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ement,以下简称《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为未来10年所制定的一个全面的、专门的、综合的教师教育改革战略。从计划的前言可看出,支持和促进美国正在进行的教师如何招聘和准备的转型及改革是这个改革战略的目标。我们还可看出此改革战略最终目标——奥巴马政府想通过此改革战略来改革教师教育,从而实现美国公共教育的转型,并最终实现奥巴马政府的任务和目标——每个孩子都拥有他们值得尊重的有效教师,并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正如奥巴马(Barack H.Obama)总统在2009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的,“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开始,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学生的肤色或家庭收入,而是站在教室前面的教师。……美国未来依靠美国的教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奖励措施使教师到最需要的学校任教”。[1]

一、未来十年教师教育改革战略出台的背景

在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流教师准备的重要性已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实际上,强化教师准备将成为2012年在纽约举行教师专业国际峰会的焦点。[2]在未来的10年里,美国将有160万教师退休,这意味着将有同样数量的新教师去替补退休教师。这为美国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挑战和不同寻常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招聘、准备和留住优秀教师,就能使国家的公共教育转型,并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支持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学校领导是奥巴马政府优先考虑的事情。提高教师和领导效率是奥巴马政府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奥巴马政府在就业法案中通过拨款300亿美元来达到此目的。

美国教育部发布《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改革战略,大致有以下原因。

从教师教育项目现状看,尽管美国现有的教师教育项目许多是优秀的,但是,也有很多项目是低劣的。一些教师准备项目盲目地培养教师,因为它们没有收集和利用有关毕业生在初等和中等学校表现情况的数据。很多教师准备项目不能吸引一流的学生,许多州没有为进入教学专业设置高标准。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特殊教育等领域的教师仍然缺乏。极少有教师准备项目能够为今天教室里多元文化的学生提供具有严格临床经验的教师。雇用大批新教师的督学一直以来对不得不再训练新教师感到很受挫折。[3]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已通过投资来支持建立新数据系统。为提高教师准备项目质量,超过12个州正在把教师准备项目与有意义的K-12影响数据联系起来。路易斯安那州教育部的前督学帕斯陶科(Paul G.Pastorek)曾这样指出:“路易斯安那州是第一个把教师准备与K-12学校关联在一起的。在那里,K-12学生成绩与教师关联在一起,同时也与培养这些教师的高等教育项目关联。……实现教师准备项目对K-12学生成绩承担责任理念的时代到了。”[4]

从改革教师教育项目的法律层面看,1998年《高等教育法案》修正案第二款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首次对教师培养问题进行的专项立法。它对教师教育规定了许多强制性报告和问责要求,把州拨款和资格证修改联系在一起并为选择性路径提供资金。[5]2008年《高等教育法案》修正案——《高等教育机会法》(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Act)对第二款做了部分修改,但总原则和主要内容没有根本性变化,且更为强调教师的实践培养,更为注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更加突出教师培养的现实针对性,将面向特殊需要、英语学习者、高需求和低收入地区的教师培养作为重点。

从教师教育政策的延续看,2010年3月颁布的《改革蓝图》(ESEA Blueprint for Reform)提出,“州的数据系统把教师和教师准备项目的信息与其毕业安置、学生成绩增长和留任的结果联系起来”。[6]“我们需要更多有效的准备、安置、支持高需求学校的初任教师和校长的路径及实践。州将要监控传统和选择性路径教师准备项目。我们将要投资毕业生在教室里获得成功的项目。项目依据学生成绩和其他指标”。[7]“我们的建议将继续和提高分配的公式补助(formula grant),为州和学区改善教师和领导效率,以及确保高需求学校的学生得到由有效校长负责的学校的有效教师来教学”。《改革蓝图》提出,应该兼顾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教育进行补偿。

从教师教育改革的思想看,专业主义与解制主义之争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其中在教师教育上存在两派观点:[8]一是专业主义,二是解制主义。专业主义者认为,教师应该具有近乎完备的学科知识以及教育技能等,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获得职业证书。解制主义者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口才最重要,其教学技能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教师不必非要通过教育学院培训不可。这两种思想围绕如何获得优秀教师展开了激烈争论。

二、未来十年教师教育改革战略的策略

对于《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改革战略,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EA)主席洛可(Dennis Van Roekel)曾这样指出它的主旨:“我们需要在招聘和训练教师候选人方面领先。让我们给教师候选人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最好准备。……联邦政府的建议——《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供了美好的发展蓝图——将更好促进和优化教师准备项目,为服务少数民族机构的教师准备项目提供一直以来未兑现的支持。”[9]

《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主要包括3个核心策略。

(一)加强衡量教师准备项目的质量

这项计划将要缩减教师准备机构和州报告的负担,但是依据质量的基本指标来帮助建立有效的数据和问责制度。对现有教师培养质量报告制度在原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现有教师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没有导致教师培养的有意义的变化。部分原因是依据现在报告制度收集的数据不是基于项目效能的有意义指标。教师准备机构和州被要求填写一个涉及44个方面的调查表。要填写的方面主要集中在项目输入,未来教师培养质量报告制度在缩减基于输入的、与项目效能不强的指标报告内容的同时,用基于输出三类措施来替代被缩减掉的基于输入的指标。[10]它们是有关质量的真正指标。

分解检查现有教师教育机构和州有关教师培养及教师质量信息的报告单,并使报告单内容集中在基于输出的三类措施:一是每个教师准备项目的毕业生所教K-12学生成绩的提高(依据所在州的成绩评估体系);二是来自每个教师准备项目毕业生的就业和留任率;三是通过对来自每个教师准备项目的毕业生和他们所在学校的校长调查,来评估教师教育项目是否为毕业生头几年提供了在教室里成功所需的技巧(也就是毕业生和校长对教师培养机构提高准备的满意程度)。[11]这样,州就能够为批准和投资什么项目做出更好的决定,寻求有效教师学区的校长能够更好决定跟哪些项目合作和从哪里雇用教师。未来教师能够做出就读哪个项目的更好决定。而且项目本身也可确定改进的地方和课程。正如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斯锥科斯(Tom Stritikus)所说:“理解教师训练项目对学生成绩的影响(K-12)是迈向创造一种支持我国青年雄心勃勃的教和学体制的重要一步。美国教育部有权力要求州使用多样的措施来评估教师准备项目的质量。我欢迎美国教育部支持能用来提高和促进教师准备项目的新的教师绩效评估新工具。”[12]

(二)改革教师教育的经济资助和奖学金资助项目

这项计划将用总统教育基金(Presidential Teaching Fellowfunds)来替代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资助计划(the Teacher Education Assistance for College and Higher Education Grant Program)。总统教育基金主要奖励就读于任何路径的优质教师准备项目的成绩优秀生最后1年10,000美元资助。如果接受资助的毕业生不能履行在教师高需求学校工作3年,那么毕业生的资助将转变为需要偿还的贷款。它的剩余资金用于资助州的改革,如提升教师执照和资格证书标准等。

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二款规定建立的数据系统,总统2012年的财政预算包括一个1.85亿美元州教师准备改革拨款项目。这将会修改和提升现在的1.1万个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资助计划拨款项目。[13]总统教育基金将通过公式拨款给那些承诺建立严格的教师资格证、执照和教师准备项目问责制的州。它将拨款给一流的教师准备项目,并给参加教师准备项目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最后1年资助。这样,确保受益的未来教师能在高需求学校工作和成为急需学科的有效教师。

州为了获得总统教育基金,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4]第一,州必须确保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执照是基于教师业绩。教师业绩是由绩效为基础的评估和证明效率的证据来衡量。资格证将不再仅依据通过低级(low-grade)的笔试。第二,州必须基于特定的信息制定辨别一流的和质量差的教师准备项目的严格标准。州将必须最终停止批准持续被辨认的低质量的教师准备项目。第三,州将批准任何路径的高质量教师教育准备项目。

(三)对培养少数民族的教师教育机构提供更多支持

这项计划将提供给霍金斯(Augustus F.Hawkins)卓越项目中心4,000万美元来改善培养少数民族有效教师准备机构的项目。这个计划将平均每年给它资助200万美元。霍金斯卓越项目是在2008年通过国会获得授权,旨在为服务少数民族教师准备机构和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的项目提供竞争补助金。但是它至今没有获得拨款资助,尽管培养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很紧迫。

为了获得霍金斯卓越项目拨款,少数民族的教师准备机构将要进行下列改革:[15]一是提高教师候选人进入教师准备项目和毕业的标准;二是通过广泛干预来帮助未来教师满足提升的标准,尤其通过严格的进入和执照考试;三是重新设计来确保项目是基于临床实践嵌入学术课程;四是用基于证据的阅读方法和使用推动教室实践的数据来训练未来教师;五是使用展示经验和效率的方法与当地学区或非营利组织合作来培养和安置高质量教师。

三、未来十年教师教育改革战略的特点

与美国以前的教师教育计划相比,《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改革战略显然具有一些明显特点。

(一)民主性

这项计划体现了民主性。美国联邦教育部希望通过收集最佳改革的反馈建议来协商决策。这项计划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支持。从2011年秋季开始,持续到冬季,教育部将和教师准备社区一起来减少项目输入要求报告的负担,使规定合理化并将重心集中在项目影响的最佳措施上。其目的是制定更好的规定,在缩减州和教师准备项目的报告负担的同时,州将不被要求立即实施基于输出的三类措施。最后的要求和这些措施的执行时间将由大量教师准备队伍反馈后再决定。十分可能,依据目前和近期的州数据系统能力,完全实施此计划将要在未来几年里分阶段采用。[16]

(二)输出性

不同于过去联邦政府主要是基于输入的教师教育改革,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基于输出的三类措施来衡量教师评估项目的效率。正如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的执行主任奥唐奈(Patrick O'Donnell)所说:“去年9月美国教育部公布的《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这个计划的重要部分是依据基于输出三类措施来衡量教师评估项目的效率……”[17],它主要体现在:机构的报告和州的问责——制定把依据高等教育法案收集的数据集中在最重要指标的规定;改革准备成为教师的学生的资金资助——为了支持严格的州政策改革,推动总统教育基金方案;直接把奖学金资助拨给一流的教师准备项目;定向支持培养来自多元文化背景高质量教师的机构——为旨在帮助培养少数民族教师机构的霍金斯卓越项目寻求资金。[18]

(三)灵活性

这项计划还表现出灵活性。它体现出联邦政府的作用的灵活性。联邦政府支持州的工作,也不规定教师应当准备的特别模式,但是,推广和宣传好的典型项目并制止劣质项目。其支持州的政策是奖励最好项目,改善表现中等的项目和转型或最终关闭最差的教师准备项目。它也体现出使用资金政策的灵活性。无论是传统性路径还是选择性路径项目,只要教师教育项目满足州批准的教师准备标准,服务少数民族教师准备机构和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的项目都有资格申请霍金斯卓越项目;所有的教师候选人,无论他们是否接受一流的教师准备项目,都将有机会利用基于收入的偿还借款。

(四)连续性

这项计划所提的建议是奥巴马政府确保每个孩子都获得教师有效的、良好支持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力争上游”正在推进的和小布什政府2002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授权的工作基础之上的。这项计划所描述的行动方案将与现存的行动方案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议程,即招募、培养、安置、支持、发展和推动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能提供有效教学。

四、结语

《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体现了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专业主义与解制主义之争的妥协和折中。它同时也体现了奥巴马政府为了让美国每个儿童都能享受世界一流教育,高度重视美国教室里的杰出教师的招聘、培养、支持、留任和奖励;体现了教育的效率、卓越和公平。正如奥巴马总统曾经指出:“实现更平等、更公平和更公正社会的关键是每个儿童都应当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为了确保我们孩子的成功,我们必须更好地招聘、培养、支持、留任和奖励我们教室里的杰出教师。”[19]

《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获得教育界的广泛好评,其中包括全国教育协会、教师教育者联盟(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为美国而教”和教育学院领导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主席洛可说:“NEA一直赞成和支持进入教学专业的严格的路径。这个计划有助于确保通过任何路径进入教学专业的候选人能够满足同样高和严格的标准。”[20]教师教育者联盟的执行主任瑞琪(David Ritchey)说:“当我们力图改进我们的教师招聘、选拔和准备我们关键岗位的教师方法时,这个计划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发展蓝图。”“为美国而教”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科普(founder and CEO of Teach For America)说:“辨别和学习一流的教师准备项目是促进我们国家教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定期地分析教师准备路径的效率是尤其重要的。”[21]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贝尔(Deborah Loewenberg Ball)说:“这项计划表明:教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可以被教。……确定问责教学的绩效要求是美国能够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改进之一。这项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教师准备的输出最重要。”[22]路易斯安那州杰斐逊教区的公立学校前督学卢赛尔(Diane Roussel)说:“所有的成年人(包括准备教师的人)必须为我们公立学校的学生成绩承担责任。我们等了很久了……美国教育部的计划正切中要害。”[23]

对于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这个改革战略可以提供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3][4][9][10][11][12][13][14][15][16][18][23]Duncan,A.(September 2011).Our future,our teachers: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plan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and improvement.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1.1,1~2,7,3,9,7,4,11,11,14,10,9,7.

[2]SecretaryArne Duncan.ANewApproach to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emen[t EB/OL].http://www.ed.gov/news/speeches/new-approach-teacher-education-reform-and-improvement.

[5]Marilyn Cochran-Smith.2005 Presidential Address:TheNew Teacher Education:For Better or for Wors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5,34(7),4.

[6][7][19]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Planning,Evaluation and Policy Development,ESEA Blueprint forReform,Washington,D.C.15,5,1.

[8]梁深.美国教师教育中的专业主义与解制主义之争[J].上海教育科研,2010(3):17~18.

[17]Patrick O'Donnell.Teacher preparation:evaluatingprogramsbased on student achivement[EB/OL].http://hoosiered.com/tag/our-future-our-teachers.

[20][21][22]Education Department Proposes Reforms to Im-prov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and Better PrepareEducators for Classroom Success[EB/OL].http://www.ed.gov/news/press-releases/education-department-proposes-reforms-improve-teacher-preparation-programs-and-b.

未来教师 篇2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未来的教师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1

他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他是石阶,承受着学生向上的攀登;他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教师崇高的劳动、神圣的使命。然而谁又了解教师光荣职业背后的辛酸呢?

21世纪总有一些叛逆的学生跟老师唱反调:暗地里给教师取绰号;每次考试成绩不及格;上课讲话、睡觉,导致教师在教学上受到质疑,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

社会上有些家长听说学校组织家访,谣言教师贪吃馋嘴;有些家长看到许多师范毕业生不敢去山区任教的现象就认定教师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儿女书读不好,就责怪教师的失职……校园外常有这样的事例发生,导致教师在精神上受到伤害。

不仅外界环境给教师施加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而且教师的物质生活也面临着威胁。党和国家刚刚提出“提高教师待遇”的策略,不料物价上涨,无形当中教师的工资反而降低不少。大城市当家教可以有高收入,小城区只能维持生活,山区任教更加清贫,有些教师只好辞职另找工作。教师再伟大也不过是凡人,也是要填饱肚子吧!可是高学历老师竟然比不上小学毕业的工厂职工,岂不成为笑柄?提高教师的待遇,难道这是对我们敬爱的老师的一种感恩吗?

教师的未来仿佛已看到尽头,如果继续下去,恐怕若干年后,没有人敢从事这份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压力的职业吧!

无论何时何刻,每位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和祝福,而不该去鄙视、诽谤老师。也许学生只需时时刻刻尊重老师,认真学习,就能让我们的老师少一点烦恼,多一份快乐;家长只需正确审视子女教育问题,尊重老师的劳动,就能让老师减轻精神负担,轻装上阵;政府只需真正提高教师待遇,就能让老师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若是这样,教师的未来才会充满温暖的阳光。

谁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如干”只能躺在古书里喃喃自语?难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是另一种赞美吗?是老师的白发告诉了我们爱是一种给予,是老师的背影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奉献。老师默默无言,不求回报,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任凭灰染白发。师者如故,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总有一天春蚕会离开桑树,蜡烛会熄灭。为什么不让春蚕吐出更多的丝呢?为什么不让蜡烛燃烧更久更旺呢?

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教师的未来将充满阳光!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2

今天是20xx年6月3日,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早上6时50分,我飞快地穿上衣服,挂上电子课程安排器走出家门,我随手按下了手中的红色微型控制器,这时,一辆帅气的蓝色跑车飞快地冲到了我的面前停住,车门徐徐打开,我坐了上去,按下了飞行按钮,车门缓缓关闭,轮子收回,车身两侧伸出机翼,飞机起飞了。眨眼之间,就飞到了月牙儿小学的门口,我急忙走下飞机,并向空中扔出一个小球,小球开始在地上迅速变大,最后变成了一辆平衡车,我驾着它驶进了校园。

我刚走进教室,班长走向我说:“老师,我们可以提交作业了吗?”我拍拍手,身后的白板浮出几个大字“提交作业”,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提电脑,点击“提交作业”。然后我始了我今天的课程“请同学们拿好录音笔”,白板开口说话了“分子与分母……。”不知不觉上午过去了。

中午,我又拍了拍手,同学们与我的桌面上先后出现了色拉、牛排、可乐……。各种美食,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下午,学校组织开会,我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三班老师问我:“今天中午你们吃色拉了吗?好吃吗?”我说“吃了,别说味道还真不错。”三班老师又问:“那你今天还有什么安排吗?”我看了看电子课程表,然后放给三班老师看,“嗯,一会儿我得去社区讲课,然后就没有课程安排了。”三班老师说:“不如一会去法国巴黎塞纳河边散散步吧!再看看埃菲尔铁塔。”我说:“这主意真棒!”

一天,一年,一个世纪,世界的发展没有止境,每个未来都是美好的!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3

在22世纪,教室已经和21世纪完全不同了。它之所以给人们提供方便,是因为22世纪的教室已经变成了全自动多功能的。

这个教室很漂亮!外面是用粉色的油漆来刷的,阳台是用白色的油漆来刷的。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里面也是用粉色的,白色的.窗框,给人一种很静寂的感觉。为什么说它很静寂呢?那是因为在这里上课的小学生都很文静,所以才使屋子变得安静。这个教室大约有100平方米那么大,几乎有一个小操场的一半儿大了!

这个教室除了很美观,很温馨外,这个教室还有许多让人出乎意料的功能呢!下面就请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这个教室可以让学生们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如果学生们的坐姿不正确。这个教室就会伸出一只透明的手,轻轻地帮同学扳过来。这一过程完全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为被扳正坐姿的同学根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而那只透明的手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无声的。这个教室的学生总是坐姿端正。

接着,这个教室会给来这里上学的学生都免费发一个一摸一样的书包,当然,这书包也是全自动多功能的,所以背起来很轻便。还会给同学们发几本一模一样的书本,一模一样的文具盒,一模一样的学习用具,一模一样的课外书,并且都分门别类地放好。

全自动多功能教室的优点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清,希望你们都有机会来这个教室体验一下。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4

未来的我,也许是老师。我会像辛勤的园丁那样培育我的学生,让他们从一株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我要用智慧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他们看到更多绮丽的“美景”。

春天,我要带着我的学生们走出校门,让他们自己去欣赏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从心底发出感叹:“江山如此多娇!”

夏天,我要带着我的学生们去树荫下谈心乘凉,听音乐、捉迷藏……林荫下,我会给他们讲故事:有一个伟大的人,那就是中国*……让他们知道生活在中国多么自豪。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要带着我的学生们去田间,让他们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冬天,白雪皑皑,大地封冻,我会用温暖如春的话语融化那冰冷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们会用欢快的笑声迎接春的黎明。

未来的我,也许是医生,去救死扶伤;也许是军人,身着戎装,驰骋沙场;也许是童话作家,我会让我的童话充当“吸尘器”,净化孩子们的心灵……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5

你见过未来的教室吗?什么,没见过?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未来的教室和现在的教室有着天壤之别,虽然现在的教室有用黑板、电脑等教学的,可是,它们都没有未来的教室好!

未来的教室里有一种黑板,你可别小看这种黑板,老师只要说一名话,这种黑板就会马上显示出老师说的话。有了这种黑板,就也用不着粉笔和黑板擦了,更重要的是你再也不会被满天飘洒的粉笔沫呛得难受了。

未来的教室除了有奇特的黑板,还有一个宠物型机器人。这种宠物型机器人静止不动时就像一座雕像,但它一动起来,那些捣蛋鬼就要遭殃了。因为它一看到捣蛋鬼,就会向他们“发射子弹”,而且百发百中哦!

你想拥有这样的教室吗?那就努力学习知识,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亲自去建造这们的教室吧!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6

未来的教室两边有一双翅膀,翅膀有很多种,可以让你随意选择。教室在天上的时候,会自动盖上一层隐形的保护膜,这样教室里面就不会那么热了。

教室在海底的时候,太阳光也可以晒到,教室里处处是春天,各种美丽的鲜花飘着花香。

教室还是一个穿梭器,你想去哪就能去哪,比如远古时代、动物园……

教室里的桌子和椅子可以根据你的身高给你一个合适的座位,如果你跌倒了,它就会在下面放一个被子,让你不会被摔疼。

这就是我设计的教室,你喜欢吗?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7

今天是20xx年6月3日,我已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了。

早上6:50,我迅速穿上衣服,挂上电子课程管理器,走出家门。我不经意地按下了手中的红色微控制器。这时,一辆帅气的蓝色跑车迅速冲到我面前,停了下来。车门慢慢打开。我坐起来,按下了飞行按钮。车门慢慢关闭,车轮缩回,机翼从车身两侧伸出,飞机起飞了。眨眼间,我飞到了悦雅小学的门口。我匆匆下了飞机,向空中扔了一个球。球开始在地面上快速生长,最后成为一辆平衡车。我把它开进了校园。

我刚进教室,班长就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们可以交作业了吗?”我拍手,身后的白板上写着“提交作业”。学生们拿出笔记本电脑,点击“提交作业”。然后我开始了今天的课,“请拿着记录笔”,白板张开嘴说“分子和分母……”不知不觉,早晨过去了。

中午,我再次拍手。沙拉、牛排和可乐出现在学生和我的桌子上。各种美味的食物,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学校组织了一次会议。我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三班老师问我,“你今天午餐吃沙拉了吗?好吃吗?”我说,“是的,不要说它味道很好。”第三节课老师又问了一遍:"你今天有什么计划吗?"我看了看电子时间表,并把它给三班的老师看。“嗯,我得去社区做一个讲座,然后就没有课程了。”三班老师说,“你为什么不去法国巴黎的塞纳河散步呢?看看埃菲尔铁塔。”我说,“这是个好主意!”

打破教师权威,成就孩子未来 篇3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书本权威”、“教师权威”的传统观念。学生不会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敢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往往是书上有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让我怎么学,我就怎么学。我们教师必须打破以往的旧的教学思想,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提问、想提问、会提问。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计算一个圆的模型的周长,我以为学生们会说:“先量出这个圆的半径,再计算出圆的周长。”可是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圆在直尺上滚一圈,得出圆的周长”;也有的学生说“用一根线在圆的边上绕一圈,再量一量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学生们想出了很多巧妙的办法,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虽然这些不是我想象中的答案,但是我还是给了这些学生以积极的表扬,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萌芽、长大。即使是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应该责骂他们,否则会打击学生尝试和创造的勇气,使他们变得胆小而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对学习失去探索的兴趣,对自己失去自信。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正确认识,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给学生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因此,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教师的“课堂提问”为学生的“大胆质疑”,让学生形成敢提问、想提问、会提问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善于提问的课堂。

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人人都有好奇心,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在会说话后,经常会缠着父母问为什么天上会下雨?为什么灯会发光?……这样的好奇心,会一步步把孩子引向知识的高峰。可是,他们进入小学以后,这种好奇心就消失了,教师要善于发掘孩子的好奇心,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可以把将要学习的知识,创设于新奇的情境中,诱发学生产生揭开秘密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总想问个为什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用小棒做几个不同的形状,然后用这些不同的形状来做抗压实验,最终得出三角形最稳定的结论。再如,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随便说数,然后告诉他们这些数哪些能被2、3、5整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我们教师要创造出对孩子来讲充满好奇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当学生的疑问得以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等于问题的结束,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并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进行调整,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来。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迈进,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疑问,才能成就他们的理想。

三、鼓励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课外

课本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这个浩瀚的“海洋”中。我们的课堂一定要打破把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上解决的传统观念,允许课堂的开放,允许学生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个生活的大课堂,让他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分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研究几个假分数。这时学生疑惑了:“有这样的分数吗?它们表示什么呢?”教师适时引导道:“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研究研究。”虽然假分数在不久后就会学到,但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且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多数学概念、原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模型。而我们所学的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是经过数学化和抽象化了的,数学教学就是一个压缩了的认识过程。虽然没有必要让学生重复人类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结合有关内容,给学生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的机会,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把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甚至可以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 篇4

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 纪录片的作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 也立刻成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教师”——打开网络、举着手机、架起任何一款移动终端, 几千万人在线收看了柴老师关于雾霾的科普课、关于责任的德育课、关于情怀的人文课、关于调查的媒介素养课……

而这正是许多教育人士所期待的教育效果——让学校有独立的思辨能力、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积极的行为改进, 这种改变的力量在“柴老师的教育下”实现了。

当今时代, 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选择”为导向的“云时代”, 一个以创造知识取代传授知识的“个时代”, 课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 跨界和个性化趋势正使得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

通过“柴静符号”所带来的教育想象, 我们可以“看见”云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的三大改变趋势。

趋势一:从“输送”到“代入”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

柴静展开雾霾调查的动因是母爱本能。尚未出生的女儿查出患有肿瘤, 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 “在照顾她期间, 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在长达一年的调查拍摄过程中, 她以强烈的“代入感”质疑——不安——愤怒——追问, 一步步逼近真相, 直面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她坦言“不是因为怕死, 而是不想这么活”……这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言语, 让观众首先接受的是一个有情感的母亲、活生生的“人味”, 在情感与人性的“代入”中跟随作者一起思考“为了后代, 我们可以做什么”, 并直接走进了作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有情感、有态度、有立场。

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 他横亘在知识与学生之间, 判定学生自身是无法习得知识的, 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于是, 才有了“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需有一桶水”, 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经典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正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只是被贴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 因此我们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 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 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当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 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 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 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 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 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 可以有态度立场, 可以去质疑追问, 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 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 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趋势二:从“分体”到“合体”

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

这部长达100分钟的纪录片, 以个人演讲的方式娓娓诉说, 在整个演讲背景呈现上也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演讲、信息可视化、动漫制作、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但是, 比这些技术更加抵及人心的首先是简洁而深刻的内容结构:从“雾霾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 始终以问题为导向, 梳理出中国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还有纵深信息的开掘:专业数据的使用与解读、权威专家的访谈与追问、科学问题的深入浅出, 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运用, 从而使得演讲深刻而不晦涩, 同时充分彰显了一个调查记者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探究精神、社会关怀。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 《穹顶之下》之所以震撼人心, 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学识涵养、精神品质、科学态度和理想担当。

上海市建平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兴奋地打电话给记者:“我们环保社团开始了新的行动, 整整一天时间, 社团成员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环保素材, 接下来我们将制作系列微视频, 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广泛传播。”从这个细节, 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才是最好的课程——答案是“教师本身”。我国的学校课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先是千校一面的国家课程, 再是大量开发因校而异的特色校本课程, 然后再到今天正在努力走向的具有“这一所”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 但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架构而成的, 即便学生可以充分选择, 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去选择想学习的课程内容。也许不久的未来, 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 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课程”, 并赋予着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 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 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趋势三:从“带教”到“合伙”

专业发展告别论资排辈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被“碾平”了的世界, 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只要你有梦想、有良知、有担当, 真的可以去“改变世界”。

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同样铺展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也许已经到来的未来正在提供给每一位教师超常规发展的良机。未来在云端, 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属于任何学校的虚拟教席, 他们以自己丰富的学术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敏锐洞悉力和适切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促进方法, 而深受学生的喜欢, 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未来在现实的学校里, 也会有更多的教师连接起线上线下的多维触角, 在全球视野中“遇见”跨越时空边界的学生。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 而在于更广范围的身份认同和作出的社会贡献度。从这个视角看,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再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 而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更加新颖的专业成长“合伙人”。

未来的教师作文 篇5

教师们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费力地批改作业,很辛苦,也容易患腰椎和颈椎病。现在,每个教师按一下办公桌上的按钮,一台作业批改机器就会出现。教师们只要把作业放进机器里,批改机很快就会把作业批改完。最后作业批改机会把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输出来。这真是太方便了!另外,每次考试之后,教师们也可以将试卷放进批改机里批改。有了作业批改机真是太方便了!

再说考试,现在教室里安装了可移动的针式监控器,所以已经是无人监控考试了。考试时,如果有的学生作弊,教师就只要在办公室里遥控警告或在成绩册上记低分。

上课时,同学们打开课桌上的电脑,就会在电脑里看见教师。教师在电脑中进行视频教学。学生们呢?也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了,全是无纸化课本和作业,真是简便易行。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未来教师成长 篇6

[关键词]教师成长;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实践路径

一、 范式转型: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成长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技术化和科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就是以教学为专业的教师发展,教师的发展目标就是专业的教学人员。基于这种假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就应该依据教学工作的性质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进行设计。教师若只以教学为专业,那么就只是教学知识的“代言人”和“熟练技师”。这一假设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们按照学科教学的预定目标、计划和标准,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朝着一种预设的既定目标发展。这种发展观所关注的是预定目标和设想,而未曾将教学的对象——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去考虑。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被认为是脱离教师的教育生活环境,有计划地、持续地促使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孤立发展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指发展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学科教学知识中,富有生命的、完整的教学生活被肢解为无生命的、机械的、孤立的个体,之后依据这种基于技术理性的分析来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任务,教师所获得的这种教学技术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也能够运用技术标准测量出来。教师的教学从机械遵守到自动化,再到运用自如,使教师误以为这就是自己专业发展的理想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表面上表现为师生生命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丧失,其深层根源是对生活世界的脱离以及近代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自明性的前提。换句话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绝对客观性、自明性的常务,教学专业发展技术就是这种自明性的前提,它是先验的、意向的。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向多元、模式新颖、话语活泼生动,但终究无法摆脱教学的技术性取向。无论是校本教师培训,还是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校本研修,都是以教学作为核心,对学生生命价值的重视还不够充分。这种抽离了生命意义的,基于科学主义和工具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是客观真理。因此,它所培育的教师在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时,虽有满腹高深的教育理论、卓越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也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行事。所以,教师在成长和实践中,应该意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危机。要解救教师专业发展危机,首先要回归生活世界,探寻真正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2.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摒弃了人们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已有的技术信念和科技的追求,注重创生、丰富、拓展和深化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主体的生长、长成的过程。因为教师所从事的不应是一种“育分”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育人”的教育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观点和研究取向是从现象学、诠释学的个人观点来探究课程、教师与教学的关系,它强调教师的生成和创新。回归到教育世界的本身,就会发现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的一种生命体验活动,这种活动不是知识传授的技术活动,而是赋予了生命意义的、追求实践智慧的活动。教师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育人的活动,是一种智慧活动,因此教师专业成长最为根本的问题或最终目标不是追求教学的技术和方法,而是对教育智慧的追求。正如叶澜先生所描述的,“教师应具有把握教学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具有根据实际对象和面临的情境做出抉择和选择的能力。”

教师专业成长指向学生的幸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领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探求教育的真谛。因为在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鲜活的、富有个性的,教师对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知与了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关怀学生个体的生命意义,而且要追求真理和关爱。教师这种具有自主性的,作为生命意义的个体成长不是被塑造的、训练的,而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历的基础上生成的。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条件要求

1.教师的课程运作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它必须通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经验的建构,从课程专家对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在课堂上的实施,其中有一个关键桥梁,即课程运作(curriculum operation)或课程体验(curriculum experience),它是由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和重构,其中包括对学生需要与兴趣的诊断、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对学生学习经验的选择、对课程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的选择等。这一系列的选择与重构本身已经意味着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改变,这些改变的主导者就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其实际传递的知识价值与课程中规定的知识价值在质和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取舍所形成的课程是一种经过整理的二次课程。

这里所研究的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提出的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针对学生的需求与可持续发展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与归宿就是充分满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需求和兴趣。

2.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合理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内在动力。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人物,他既是课程的实际操作者又是主要承担者,处于核心地位,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理论上讲,教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的人是教师,能够树立学生自信心,引起学生成功动机的人还是教师。而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课程切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在课程改革中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是学校,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通过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撰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来参与课程开发,也可以通过对已有课程进行改编和取舍或者进行课程资源的拓展等活动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会使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和运作者变为课程的编撰者和设计者。校本课程在赋予教师课程决策权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恰恰就是这种挑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3.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素质要求

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为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和培养参与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其中主要有教师对课程理念的领会、对课程开发的意识以及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1)课程开发理念

课程理念是关于课程的根本观念。基于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观。因为课程总是受社会的制约,并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服务,所以它要体现出社会性。二是人的发展观。课程出现是为了促进人的生长,为人的生命意识的增强创造条件,因此它具有发展性。三是教育价值观。各类课程的创意、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标准的确立和学习者学习策略方法的选择,均要体现出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四是知识观。课程主要内容是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广义知识,这些知识在入选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知识观念。如关于知识的本质和来源,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否具有前瞻性等问题的观念。五是学习观。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依据,是供给学生学习用的,其出发点是学习,要体现一定的可学习性。课程以学习为基点,因此要体现一定的学习观。

(2)课程开发意识

课程开发意识是课程开发者积极地、自觉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心理倾向。它的内涵是课程开发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义务将自己的课程开发理念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开发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与职责,并自觉地将课程开发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联系起来,积极地履行课程开发所赋予的权利和使命,并以此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具备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有关学科的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学科教学的知识,有关社会价值取向的知识,把握社会发展前沿的能力,决策中进行判断与抉择的能力,确立课程目标的能力,形成课程方案的能力,收集和整理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评估课程设计的能力等。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还很匮乏,要想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需要花大力气提升参与教师的素质。

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课程建设需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而言,校本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是多维度和多阶段的,并且在教师成长的每一阶段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每一维度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教师编制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既能够加快教师管理课程实施的步伐,又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教学能力。

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以及评价中,为他们自主化的专业成长找到了坚实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会在课程理念、教学观念、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自身可持续的专业成长。

1.课程理念层面

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之后,教师并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课程开发的研究赋予了教师新的使命,使教师得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师通过对课程开发的研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程理念,并唯有在亲自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才能实际获得课程理念,才能更切合课程实施的实际需求。

2.教学观念层面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课程使用者转向开发者,在指向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行动与他们的教学实践相互关联,从教学实践入手可以为校本课程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为课程而课程,教师成长也绝不仅仅为教学而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成长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通过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在教学观上发生了如下的改变。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与课程开发会使教师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教学的研究者及学生的研究者。教师会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对课程内容、教学环境、影响学生学习的要素进行理论层面的把握,深入分析学情,关注学生的兴趣。这种观念的转变会使教师自觉地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的教学模式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转变,足以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2)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会把自己的努力目标从关注自己的教学效率转向关注学生,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会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只有个性才能有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批判,如果教师没有个性、创新和批判的素养,怎么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学生呢?对直接经验和学生主体参与的关注,可以有效地冲破传统分科课程中惯于接受、灌输的学习方式的阻力,为充分开展“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提供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3)张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价值

学生学习主体性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深切体会到学生学习的本质,在课程开发中教师要调查和研究学生及学生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的学生,学习是被动和无奈的,这样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选择、自觉学习和反思改进,也不会有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意识到这些,就会自觉地主张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与学习的热情,但由于学习环境的禁锢和束缚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倦怠,从而失去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目标与追求,这些也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方向。

3.职业素养层面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会从自发逐渐地走向自觉,其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和学科负责人的支持与推动,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的自觉会促使学校形成相互合作、支持课程发展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反过来又促使教师提高自我反省思考的能力,并使教师之间更善于协作,同时将校本课程的发展导向积极的方向。

(1)教育意识品质的养成

教师的成长,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品质的养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帮助教师树立明确的教育职业意向、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深刻的教育职业理解,并且使教师敏锐地察觉和把握教育规律,形成深刻的理论认识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育意识品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明确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态度为出发点,集中体现为教师重新理解了教育追求。教师将自己的实践带回到理论本身,走出对教育的传统认识论,使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向实践哲学的教育理解。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建构中将一种哲学方法论的态度和精神自觉地贯彻始终。重新理解教育的精神也给教师的教育意识品质赋予了丰满充盈的特色和活力,并且促使教师从哲学高度反思教育本身。

(2)教学生命化本质的回归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自我更新是学生学习的最高要求,教师会将课程教学回归学生,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如果教师不能将教学还给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与负担。可喜的是,通过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让教师成为课程和学生的研究者,使教师认识到了专业成长不仅仅是要关注自己的生命成长,还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在探寻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师生命成长规律,坚决摒弃压制教师生命、背离教师生命和脱离教师生命的教师专业“发展”路线,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乐趣。

(3)教师专业成长多样化的生态取向

调查表明,在目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关注最多的还是学科指导、班级管理、教学法规培训和对学生的指导,这充分印证了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模式有共同的设计,但是却忽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中尽可能多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教师创造多元化的专业成长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以保证不同教师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与条件。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本质区别,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学法等方面的发展,它还是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教育意识苏醒、职业素养提升等指向教师生命自觉的内在需求。

四、启示与建议

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对于课程改革,对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作为教育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校本课程是为谁开发的课程,是为什么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与意义尽管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来研究,但就其本质而言,与教师专业成长密不可分。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最丰富的内涵在于使教师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成长历程,在于使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就在以研究和开发课程为核心的,伴随其生命不断成长的教育变革的网络之中。

未来教师 篇7

首先,让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具有历史之自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要为师先为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处处有高人,为师不可妄自菲薄;所谓“见贤思齐”,告诉我们要以贤为师……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未停止对老师这一职业的讨论。“不去了解和研究历史是最大的无知”,只有了解历史,深切感怀历史,才能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概括三个字“君,亲,师”。“君”者是指当老师的人要做到:道德高尚、言行举止皆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对某一门学科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胸怀大志,虚怀若谷,有宽容之心。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要当好一名教师确实不易。只有树立正确的为师标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宽容学生、家长的各种敲贬,才能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才不会随波逐流,虚度光阴。“亲”者是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师生之间才能做到感情融洽,教学相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思想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就是用“八荣八耻”塑造学生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发奋攻读。“授业,解惑”就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解答学生各种疑难问题。业精于勤,教师对所授学科要深入钻研,切实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调查研究掌握学情。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授业、解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的精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而历史的糟粕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审视。还是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谬论,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也植根于炎黄子孙的骨髓里,在此后的几千年时间里,无数读书人秉承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踏上仕途,轻农弃商,自工业革命以来就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在了身后,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史。“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一次被历史所证明。而我们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该拥有一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胆量和勇气。科学大家钱学森临走前的感叹,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诺贝尔。当我们这些老师都缺少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去苛求自己的学生能做到?

研究历史我们可以让我们变得冷静,感受现在能够使我们睿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口号,而是应当融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观察,学习,思考,和体会。

教师应该具有现实之自觉,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把握现在,不了解现在,不知道现在正在进行的发生的,很快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很快就成为了学生眼中的孔乙己。现在90后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信息已经以各种方式充斥在他们周围,尤其是新世纪后,网络的普及使得他们接受信息量突然增加了N倍,对于知识的摄取,不仅仅从老师教导中得到,所以老师一定要有现实之自觉。

实现现实之自觉时应对现在的社会要有清醒的认识。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可能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从农民工到大学教授所具有的危机感都应该是一样的,农民工害怕工厂倒闭,自己的手艺不精被老板炒鱿鱼,于是拼命干活,努力学艺,以保住饭碗;大学教授同样应该害怕不能追赶上自己领域的发展,被时代所淘汰,被同行所轻视,于是虽年过花甲,依然孜孜不倦,刻苦研究做到不落伍,缩小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奋斗着,不管你愿不愿意,社会的洪流已将你我卷入其中,社会不会因你而停滞,我们只能去适应它,去迎合它。我们的校园还习惯性地用围墙将自己包围起来,让人感觉到一种喧嚣中的宁静,但社会的暗流早已经把这堵高高的围墙冲刷殆尽,教师同样要和社会人一样,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具有进取精神。

其次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认清自己,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自然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认清这一点之后我们可能就会少做一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之事。我们有些同行,徒有师之名,未尽师之事,对待学生敷衍了事,满脑子想的是巴结领导,股票行情和自己的第三产业,这样的人可获一时之利,绝不能得一世之名。既然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个行业,安心搞教育,潜心做科研才是符合自己身份的正道。“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当老师的终极梦想,但切不可以此作为卖弄的资本。真师者,不为师,而人皆师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始终需要责任意识的推动。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教师,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一个对国家与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既能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人不能生活在过去回忆里,也不要停留于现在的安逸,应该生活于对美好未来的不断追求中。只有看清未来,才能像浮在空中的气球一样,拥有不断上升的动力和勇气。只有对未来有了预测才能够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小到一个学科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

当我们对历史有了足够的把握,对现实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这时候如何才能看清未来的发展呢?只有两个字——学识。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能预想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必需具备本领域扎实全面的技术功底,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和理念的发展日新月异,稍有不慎,蓦然回首,你可能已经被甩在灯火阑珊处了。同时看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去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但这却依赖于你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既具有理科生的理性思维,也具有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这样一来,只了解本专业那一亩三分地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商界有句话,“熟读半部论语,即可驰骋于天下”,具有广博的学识之后,你的“专攻之剑”才能更锋利,脚下的每一步才能走得更稳健。作为中医药院校的老师的我来讲,站在知识的肩膀上,去分析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更加重要。中医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如今全社会大融合的今天,在西方医学大充斥的中国,借用一切知识去判断中医未来走向,显得相当迫不及待。究竟未来的中医药是走传统中医路上引入现代化,还是用现代化的方式来解释中医,甚至引领中医走向西式中医,我们天天喊着的中医现代化究以什么样的模式发展,都需要我们看清未来,同时给中医未来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看清发展的方向后,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呢?笔者总结出了二者的关系,就是两个力——判断力和行动力。明白了未来的发展,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是迈出了前进的第一步,只有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用判断力去督促行动力,用行动力去证明判断力。有想法付诸行动就有可能成功,光想不做只能是纸上谈兵,永远没有成功之日。我们的很多老师平时脑子里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真正要把这些想法付诸实现的时候,却畏首畏尾,这有缺少自信的因素在里面,但真正缺少的还是行动力,缺少感想就敢做的执行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具有历史、现实、未来之自觉,不能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变成封闭系统,那样的话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而应该做到胸怀历史,把握现实,遥控未来,并为未来付出勇气,向未来前进。

摘要:教师应有对历史、现实、未来之自觉。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不了解现在,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只有对未来有了预测才能够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

未来教师 篇8

怎样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融入环境、适应工作,更好地发挥能力、凸显优势呢?本文就青年教师的个体成长与未来发展进行个案剖析、观点交流和期望恳谈。

青年教师们,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你们是否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从一名学生变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也就是说,你们的教师职业生涯的旅程已经扬帆启航。在你们走上讲台的那一刻,你们是否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将要面对的困难与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平凡与高尚,需要你们去努力践行和责任担当。在庄严的出征点上,希望你们能听到自己内心坚定的声音:我愿意接受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奔跑吧,青年教师们!”这意味着我们要有三点思考:其一,奔向何方?即需要思考如何设立个人发展目标;其二,为何奔跑?即需要思考如何挖掘个人成长的动力;其三,怎样奔跑?即需要思考如何寻找个人成功的途径。

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奔跑”速度,也一定会出现不同的“奔跑”结果。虽然每个人的“奔跑”速度与路径不能完全预设,但“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一定能成为你们“奔跑”的目标与动力。

“奔跑”中的青年教师,需要过好三关

第一关:角色转变关。

入职的分界线,将大学生的身份改写成了人民教师,身份的变化决定了角色的不同,让人会有一下子“长大”的感觉。因此,青年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1.变“关心自我”为“关注他人”

在踏上工作岗位前,你们只需要独立地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关注自己的学习、关注自己的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作为大学生的角色,你们的义务是自我担当;但作为教师,心中就要有装下学生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利益要高于自己的利益;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方方面面的事,成为你们生命中的重要内容。你们要将目光从“自己”推向“学生”,这是一个由近及远、有小而大、有窄到宽的过程,不仅需要有角色改变的主动意识,还需要有适应担当的实际行动。

一位青年教师对我抱怨说:“当了班主任真是太忙了,简直要忙疯了,学生的吃喝拉撒我都得管,难道我是学生的保姆吗?”面对这位教师,我能感受到他的焦虑与无奈,也能理解他在抱怨之余流露出的不满。我想对这样的青年教师说:为学生如此付出是应该的,因为你是他们的老师,你要适应角色的转变。但教师沦为学生的保姆是不正常的,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要寻找管理学生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才是我们的责任。

2.变“完成学业”为“提升专业”

在大学阶段,只要做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业有成,就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今天,当你们走上讲台成为人民教师后,就需要把原来掌握的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的能力。面对教材不仅要“我懂”,还需要做到“你懂、他懂、大家懂”。当教学无法把书本知识转变成学生能力时,艰辛的付出就变成了一场徒劳的师生游戏。

我听到一位青年教师说:“这帮学生怎么这么笨啊,我都讲了五遍了,他们还两眼放空,一脸茫然。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教这样的学生,真让我崩溃!”面对这位绝望的教师,我想说:你是否想过,你讲了五遍学生还一脸茫然,是学生的智商有缺陷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我们教材教法中必须掌握的原则。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如何创设学生乐学的课堂?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青年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听听上海市七宝中学柳英华老师怎么说:“作为一名站上讲台不足一年的青年教师,我也曾经迷茫过,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你的课,想必这是许多像我一样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没有精致的语言,没有幽默的调侃,靠什么吸引学生?只有教学内容本身。那么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呢?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要在导入新课部分找到并触发学生的兴趣点;但要让学生保持这种学习热情和兴趣,就需要设计环环相扣、发人深思的问题和组织丰富饱满的教学内容。当然在课结束的时候,如果还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回味就更好了。”

3.变“自我成功”为“学生成才”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符合“四有”标准: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则应该具有“十种”精神,即: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躬身垂范的表率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

两者对比,教师需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强的工作责任、更宽的发展视野。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段人生修炼的经历,促进学生的成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成功。

第二关:环境适应关。

对青年教师来说,最重要的适应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与教学环境的适应。

1.人际关系的适应

处理好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显示自身优势,高品质、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利人利己的最佳效应。几年前,我去广东给某私立学校教师做心理培训,要求每位教师画“职业成长曲线”,看到一位教师画出的曲线是“三起三落”的状态。我让她与大家分享三个“最高点”与三个“最低点”的故事,谈谈是什么事件导致她出现这样的感受。她说:目前自己的教龄是10年,在这10年中走过三个地区——内蒙、海南与广东,分别在三所学校任教,取得过三份傲人的荣誉,但也有过三次彷徨与挣扎的痛苦经历,所以就画出了“三起三落”的职业生涯曲线图。记得那是工作的第二年,因为工作出色,她被评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当时的心情是兴奋与喜悦的,这是第一个“最高点”。带有成就感,她开始思考如何离开内蒙去更发达的地区发展。在寻找新工作单位的过程中,遇到了阻力,这令她沮丧,这是第一个“最低点”。在工作的第5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离开内蒙来到海南某私立学校工作,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心里是美滋滋的。在学校的重视、教研组的配合和自己的努力下,参加省级教学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当时的心情达到了第二个“最高点”。但她渐渐地发现,同事们对她的目光中,没有了以往的羡慕、崇拜和热情,而是冷冷地、远远地漠视。她认为这是私立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造成的,感觉是别人在妒忌她、排斥她。于是又开始规划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去寻找更适宜自己发展的地方,这是第二个“最低点”。在工作的第8年,她终于成功“跳槽”,来到了广东这所私立学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想要“出人头地”的目标追求,她发奋工作。遇到了好机会,被学校推荐参加省级教师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带着荣誉凯旋归来,骄傲得像个“英雄”,这是第三个“最高点”。但光环褪去,并没有得到内心渴望的荣耀,她又开始迷茫和痛苦了,这是第三个“最低点”。

分析这位教师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她具备独特的天赋和较强的能力,也看到了她追求目标与自我超越的行动。但为什么同事们的目光中没有欣赏与赞美,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得到鼓励与支持?问题就在于她的内心缺乏感恩之情。在她参加比赛的日子里,领导的关怀与同事们的支持,她全忘了,她以为一切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其实,任何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支持和自己的付出。“红花”是在“绿叶”的衬映下才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2.教学环境的适应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重点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我说你听”。但在现代课堂中,需要教师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采取的教学手段也从单纯的说教,扩展到听、说、看、摸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时空上进行校内与校外结合,国内与国外连接。总之,教师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知识、更综合的能力才能驾驭课堂。

获得2015年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上海市文来高中范晓荷老师说:“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我带动学生一起探索物理的世界,将宇宙万物的美丽和秩序呈现在他们的眼前。我尝试设计不同的物理实验,向学生展示丰富、有趣的自然现象;我观察学生的思考,倾听他们对物理现象独特的观察和见解;我通过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学生对话,在不断的提问和回答中,使学生明确概念、认识规律。生命的法则和大自然的法则是一致的,通过认识世界而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而认识世界,使我们共同沉浸在追寻真理的愉悦之中,这是我一生的教育理想。”

第三关:生活安定关。

踏上了工作岗位,对青年教师来说,除了需要努力工作外,还需要完成家庭的构建,需要面对买房、结婚、生子等重要任务和巨大压力。如何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这是现实而又重要的人生课题。

一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问我:“我硕士毕业,今年27岁,刚结婚。该不该计划生个宝宝?”我明白她的意思:我年龄不小了,应该抓紧时间解决生育大事,但一入职就生孩子一定会耽误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发展。从表面上看,“生”还是“不生”是一个“两难”问题,但我认为,生孩子与工作并非对立的关系。“生”与“不生”,是她个人与家庭的问题,我无法建议,但何时“生”却是可以规划的。比如在工作还没有基本适应的情况下生孩子,可能会忙中添乱,既耽误工作又影响身体。所以,在有准备、有计划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人生大事更为适宜。

我见过这样的青年教师:好不容易坚持了一年的专业学习,在即将进行最后结业考试,获得资质证书的前夕,因为忙于结婚、计划怀孕而放弃考试,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轻率而令人遗憾的。我还曾遇到过一位青年教师,她在师傅的提携下,获得合作撰写专著的机会,出版计划定了,书稿大纲定了,也开始动手写稿了,但因“二孩”政策开放了,她为了生“二孩”,竟然中断了本该再坚持半年就可以获得的成果,由此让个人的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我个人认为,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会珍惜机会,把握机遇。虽然我们无法预料“得”与“失”哪个更有意义,但合理有序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一定能让你拥有更好的未来。

一位青年教师心事重重地对我说:“就我这点工资,想要买房,不是天方夜谭吗?”我陪她去了一趟银行,找理财经理咨询。假如她要买房是否可以贷款?理财经理在了解了她的年龄与工作单位后,明确地说:“可以贷款30年。”所以,我对这位青年教师说:“不要着急,青春的无价可以使你享受明天的美好。”

还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来找我做心理咨询,她说:“交往4年的男朋友抛弃了我,我很郁闷、很绝望,我想死……”当时我没有问她的男友为什么要离开她,也没有问她的男友为人如何,只是先请她做了一个练习:

1.在一张白纸上,写出“友”字的词组。

2.在每个“友”字词组后面写上三个人的名字。

10分钟过去了,她反复地在“男朋友”一词上纠结,写了划去,划了又写。我明白,她的问题出在了哪里?狭隘的人际交往圈,让她心里只装下了一个男友。现在男友要离她而去,对她来说是天崩地塌的感觉,所以就有了生不如死的绝望感。也许就是这种狭隘的人际交往状态才让对方感觉到无趣和无聊,也可能正是她这样封闭的人际交往模式让对方感到窒息与痛苦。我对这位女教师的心理辅导,就从丰富“友”字组词开始,“女朋友”“男朋友”“老朋友”“新朋友”“校友”“笔友”“驴友”“牌友”“室友”“病友”等,希望她能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让她懂得,当有了很多朋友时,失去男朋友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但绝不是人生悲哀的事。

“奔跑”中的青年教师,要明白四个道理

道理之一:要有勤奋工作的行动能力

关于“勤”,可以有很多组词:勤快、勤劳、勤奋、勤勉等。成语“勤能补拙”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与缺陷。成语“天道酬勤”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

学校有一位勤奋的青年教师叫柳英华,他2006年硕士毕业进入七宝中学,入职九年来取得了很多荣誉: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园丁”、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全国优质地理数字课程资源评选活动特等奖、全国“聚焦课堂”活动公开课一等奖等。柳老师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成长,是因为他勤奋努力。他的教学涉及必修课、拓展课、研究课,每年都会承担三四次各种级别的公开课教学;承担市、区课题研究,担任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地理》(必修)成套教材特约撰稿、《地理》(拓展)成套教材特约撰稿任务;参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师指导用书(高中一年级)》编写工作;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并荣获全国一等奖。柳老师目前担任学校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地质博物馆馆长、地理教研组长,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职务。从柳老师的成长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勤奋付出与成功喜悦。

道理之二:要有谦逊的做人态度

青年教师有很多独特的能力与优势,但在教育的岗位上却是一名新兵,必然缺乏工作经验,虚心接受老教师的带教与指点,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快速成长。听听柳老师的经验之谈:“我的导师是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何美龙老师。如果要问,何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那就是在他的循循善诱下,让我学会了反思,在思维方式上有所革新,让我对地理教学有了崭新的认识。两年多来,在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开设了各级公开课10余节,主持或参与市、区级课题6项,参与编写教材、著作,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虽然两年的带教期结束了,但我们师徒情谊永存,感谢何老师长期以来对我倾注的心血,希望何老师能继续帮助我、指导我。”虚心好学、善于请教的青年教师一定会快速成长,顺利发展。

道理之三:要有豁达的为人品质

在青年教师的“奔跑”途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风雨考验,尤其在成功的时候,会收到鲜花和赞美,也可能遭遇妒忌和伤害。此时,假如青年教师能拥有善解人意的美德和包容的气度,就会很快消除误会,赢得尊重,从而继续从容前行。

豁达是一种品格与美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之一。豁达为人就是要心胸开阔,容人容事。在自己成功的时候可以做到谦虚低调,感恩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在别人取得成功时,能够由衷祝贺,分享幸福。要永远记住:“妒忌是毒药”的告诫。

道理之四:要有遇事反思的能力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失败的经历,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善于思考、及时总结,就能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一味在失败面前抱怨社会不公、机会不均、运气不佳,结果就会发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感叹。

一位青年教师来找我,忿忿不平地说:“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的学历不比别人低,我的能力不比别人差,我做的工作也不比别人少,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和学生的敬意?”为了帮助这位教师找到答案,我观察了他的工作状态、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发现他的问题在于工作缺乏激情,交往缺乏热情,生活缺乏情趣。感觉他每天是出于无奈地在工作,出于被动地在交往,出于应付地在生活。总之,他是一个充满抱怨、缺乏激情的人。激情是一种心灵的感动,是一种生命动力。假如心灵没有激情,生活将毫无生机;假如行动没有激情,人生将一无所成;假如工作没有激情,事业将一片荒芜。这样的人必定难以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对“奔跑”中的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

青年教师要能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珍惜机会与把握机遇的关系。虽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能把握机遇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是珍惜生命与乐于奉献的关系。有一种人只有一条命,那是“性命”;另一种人有两条命,那是“性命+生命”;还有一种人有三条命,那是“性命+生命+使命”。我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在呵护性命的同时,创造生命的价值,完成使命赋予的责任。

三是渴望成功与追求卓越的关系。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只会回报给有目标、有追求、有付出的人。俗话说: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换来成功,但不付出努力,一定难以获得成功。

希望青年教师们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努力探索的空间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心灵修炼的行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未来教师 篇9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单位, 由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自主设计培训方案, 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继续教育活动。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充分张扬教师的主体性, 具有由教师个人提出培训计划、目标, 由学校自主负责的特征, 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

校本培训的特征

1. 校本培训的目标具有发展性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直接指向学校本身发展的。它的目的可以从两方面来揭示:其一, 它从独特的视野和维度来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 致力于改善个体、群体和学校三者的关系, 使之可以达到优化。其二, 它着眼于教师提高解决即时教育情境中所遇到的一切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校本培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灵活性

校本培训的内容是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实施的, 其内容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求什么选择什么”的原则确定的。针对性指其内容是因人而异来选择和取舍的, 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而填补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更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前瞻性是指校本培训的内容既着眼于教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 又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灵活性指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灵活调整, 更能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扮演“及时雨”的角色。

3.校本培训的方法决定教师有较强的参与性

校本培训在方法上强调教师本人的反思、体验。它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工作的反思、体验, 不断深化相关认识, 进而逐步接近教育理论的内核, 使其成为有生命之物。这种培训的优势在于, 它不仅是民主和参与式的, 还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校本培训: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1.校本培训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人, 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保证, 就没有社会的良性发展, 就难以实现全面现代化。当今世界, 国力的竞争, 更主要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 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不应受到忽视。校本培训作为一种便捷的途径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落在实处。

2. 校本培训有助于落实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能力是教师成就自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种能力的有无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 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 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 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正是在教师的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 使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教师可以依靠这些经验生成火花, 产生顿悟。而教师实践智慧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教师能够顿悟。因此,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是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的。而教师的实践智慧的提升, 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能够灵活地、有针对地采取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校本培训及时、切实, 便于针对时代的特点, 捕捉最先进的信息,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适时、有效地使教师了解崭新的教育理念、学科发展等, 以丰富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实践。因此可以说校本培训是落实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

3. 校本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长期以来, 教师的角色总是被定位在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 其自身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等环节中几乎都是被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换, 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不再被局限于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 他自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把别人编制好的课程, 按照某种设计好的套路和方式机械地传递给学生。他本人就是课程的设计师、课程的评价师, 他在课程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 在新的课程结构中除了国家课程外还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 立足于本地、本校的实际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便成为当务之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将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专业能力之一。通过校本培训, 能够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 并且能够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4. 校本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由于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使得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作为教师不能一味等待他人的研究并全盘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那不仅会使自己处于被动, 也很难跟上时代发展。因此,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即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外, 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 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 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 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对自己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 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

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为教师提供如下帮助:首先, 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校本培训的一大特点是教育专家和科研人员深入到任职学校内, 专家教师共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使教育理论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其次, 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校本培训过程中, 培训者可在培训基地成立有在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组, 调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热情。再次, 提供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校本培训过程中, 培训者可对在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 并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 指导教师进行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最后, 帮助推广科研成果。培训者可帮助教师通过发表论文、普及实施、演讲等形式来宣传、推广研究成果。

因此可以说, 校本培训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同时也对教师的科研过程进行了指导, 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科研素质的目的。

总之, 实施校本培训, 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地域广阔, 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等困境, 还可以与教师的离职培训形成优势互补, 成为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摘要: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单位, 由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自主设计培训方案, 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继续教育活动, 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实施校本培训, 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地域广阔, 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等困境, 还可以与教师的离职培训形成优势互补, 成为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6.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3.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侯爱民.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J].教育探索, 2003, 1.

[5]朱益明.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11.

[6]田爱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新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 8.

[7]李臣之.课程开发呼唤校本教师进修[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5.

[8]肖自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校本培训[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未来教师 篇10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当下, 海峡两岸正经历着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面对时代的挑战中, 教师应具备一些核心能力。

有学者认为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力。所谓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指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 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依赖于教学认知能力。可以说教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条件。

有学者认为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反思要求教师超越经验思维的束缚, 从而获得一种思想的解放。首先, 教师反思是指向生命世界的反思, 它必须触及教师内心深处的“善”;其次, 教师反思是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超越;再次, 我们没有一些代表真理的标准, 使教师按此反思自己的行为, 因此教师反思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思。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完成反思性实践, 对教师、学生、教育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更好地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探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究型的教师是那些具备洞察、提问、质疑、探寻、研究、调查、检验等心理倾向和能力, 并通过主动求索信息、知识、真理的活动, 建构个体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师。教师总是倾向于用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 要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变革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关键动力就是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换句话说, 要培养探究型学生就要从培养探究型教师开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媒介, 教师也不再是学生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 教师的教学特色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以学生为本位、以教师教学特色为中心的教师发展途径必须来源于师生互动的教学与课程当中。这就要求透过教学与课程来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方案。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民族特色、地方特点, 以及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我们就应该让教师专业发展聚集于学校本位课程。以学校本位课程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教师个人的自主发展与基于学习社群 (学习共同体) 的合作发展。

有学者认为, 组建学习社群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改革中, 集体的努力和智慧是变革的最大动力, 因此,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改革教学最可靠、最快速的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组成的, 他们持有共同的信念、目标或愿景, 为促进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成效而不断地以合作方式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参与学习社群的教师往往可以达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层次。教师在学习社群中能追求自我价值、树立自信, 并将其潜能完全发挥。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社群是多层次的。从横向上说, 它是包括教育行政人员、高校的教育学者、中小学的一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从纵向上说, 它是包括职前的师范生、准入职的实习教师、教学新手和专家型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就具体的实现方式而言, 有如以磨课、问课、品课“三课”为切入点, 进行的同课异构, 即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实施教学的研讨活动;再如老教师与师范生的顶岗实习置换活动, 即老教师进行理论“充电”, 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的轮换制度。

有学者认为, 当下人们对教师发展及教师教育极为重视, 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向来以进修学位及学分的正规教育为主, 以系列性研习的非正规教育为辅, 而单次或站式的非正式教育通常是受到忽视的。而这种非正式教育主要通过自我学习而实现。自我学习指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主动及独立的学习形态, 不仅包括自主学习, 也包括独立学习。以自我学习命名, 其目的是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班级教学为形态的课堂学习或团体学习。相比于系统性及规范性的正规及非正规教育, 自我学习更强调学习的动机, 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成效。具体而言, 教师自我学习和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叙事。叙事是一种表达及理解个人生活经验和故事的过程, 强调体现及反省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引动自己的未来, 是一种历史事件意义生成的载体及文化表达的模式。教师知识的绝大部分是内隐知识, 而叙事是经验知识外显化的最佳方式, 借助叙事可以表达教师个人经验和内在思维, 给予教师自我和他人理解诠释和察觉省思的机会, 从而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具体地说, 通过教师教学现场的内部观察, 洞悉教师个人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的高度关联, 以契合教师学习的特性和需求, 从而提供一个不同和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样态。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评鉴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质量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人们也需要对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价。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鉴, 与会者从两种思维模式出发进行了探讨。

有学者从科学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鉴进行了分析。科学视角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和教师教学的绩效责任。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鉴即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表现进行的价值判断。具体而言, 它是依据教学质量内涵, 制定评鉴指南及程序, 由评鉴者以观察、测量、晤谈、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对教师的个人资格、能力及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它有两个目的:一是专业评鉴或形成性评价, 目的在于教师的成长;二是绩效评鉴, 目的在于对教师进行奖惩和作为聘用的依据。这种教师专业评鉴观要求评鉴法制化、系统化、标准化。

有学者从艺术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鉴进行了分析。艺术视角突出教育成人的终极目的, 强调评鉴中的“慢”与“美”。这种观点批判了讲求“技术”“管理”的工具理性思维, 从天、地、君、亲、师的角度理解教师, 教师不再是某一行业, 而是人性发展的起点。在评鉴上, 这种观点强调由功利评价转向“慢”的鉴赏, 倡导“慢”的教育。“慢”的教育使美感经验成为可能, 使教学成为有诗意的智慧之旅。“慢”的教育是对盼望出成效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的批判, 它强调教育的潜移默化、关注学习的细节。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存在很多共性的限制因素。

在微观层面上, 有学者认为就教师个体或群体而言, 自我迷失是实现其自主发展的较大阻碍。它表现为: (1) 教师信仰的迷失, 在社会转型期, 教师过多地强调教育的经济色彩和功利性, 而忽略了精神关怀; (2) 角色的迷失,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中, 教师受到传统、现实的政府和家长的多重角色期待, 使教师产生了角色冲突; (3) 发展的迷失, 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往往拘泥于行政命令, 被动、消极地进行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场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 其中作用于教师成长的力量结构包括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家庭力量、同济力量、学生力量及教师自我。这些力量制约着学校文化场域, 并产生了多种文化冲突。教师如果不能运用共同的文化力来统整多元文化价值所带来的冲突, 必然造成自我的冲突和迷失, 从而阻碍其专业发展。

未来教师 篇11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教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96-01

一、社会结构

核心价值,是社会的内在精神和灵魂。首先是精神价值,然后是法律与政治秩序,最后是经济的运行。“真正的文明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秩序,因而其准则并非物质财富”①。价值信仰是社会中心,是社会的灵魂和纲领(精神理念层、概念系统),是政治制度层和经济物质层的思想基础。理论制度将社会价值或目标制度化,整合规范社会,是社会的规范系统。以上是思想上层建筑,社会心理层。政教礼法设施是核心价值与法律政治制度的物质机构,是精神的外在体现和具体执行,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心物结合层、组织设备系统。教育机构与政府执法部门作为礼法机构,落实、维护社会基本价值和规范。政府组织是约束和规范经济活动的。经济实践是社会价值的最终外在表现,是精神和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基础结构、物质层。在此核心价值的指导和社会法律制度的规范下,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满足自身需求。

二、核心价值与社会长治久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就像数学公理,天经地义,不容否定和怀疑,也无法超越。也不能通过多数人商谈对话表决而任由摆布。这些价值,是其它任何事物的前提、基础和起点,是法律道德的基石。

核心价值,支配和统治世界,是人类的“轴心”,人类社会围绕着它旋转运行,是人类的追求方向和目标。有了这核心价值的“太阳”,人类觉醒了,方向明确了,社会稳定了。从此,人生有了保障。

核心价值,社会的“圣经”和“纲常”,伦常和“天理”,是一切信用的源泉,是个人的中心,社会的核心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是社会支柱,是社会形成、构成、稳定、秩序、团结的根基,是社会的真正命脉。社会的存在与稳定,就依赖于核心价值的支撑。个人、民族都必须为自己寻找和确立这根本的旋转中心,其他的一切都是这个核心价值的外化、运用和物化,此即为“道统”。

社会精心呵护、用心强调、教化、坚决捍卫核心价值。违反它们,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犯罪,人人自危。历史曾经的短暂反复,都不得不马上恢复它,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差池。对社会最大的破坏。“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核云盖顶,而在于人类心灵的残缺,在于道德的堕落”(吕型伟),就是对人类最基本价值的践踏,在于核心价值的坠落。漠视它们,支柱坍塌,社会就会土崩瓦解。没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递、坚信和坚守,“把世界看成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②,一切都将可能,人生必然陷入自然主义、现世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乡愿主义、犬儒主义、等级主义、相对主义、机会主义、享乐主义、消极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人类社会不复存在。

三、超越式教育

人类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价值理念,必须学习掌握和传承。传承人类共同核心价值,“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达到人类遗产中最宝贵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和共同的核心”③。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传承这些核心价值,培养人的核心价值,使人们统一思想、相互沟通。“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④。这就是“传统”、“道统”。

培养和发展人性,把人塑造成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成人”的教育,是掌握不变的真理,传递人类基本精神价值,促进人的智力、精神的成长。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基本价值的支撑,每个人都必须思考、回答和认同这些价值理念。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素质的培训,更是价值的传承、信念的培育。这些核心价值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学科。它体现文化的精华,成为课程的中心。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⑤。基本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任何人必须掌握的共同要素。知识使人有力量,能力素质使人有执行力,价值信念使人有品行操守。雅斯贝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⑥。教育、传教,本身就是基本價值的传递,是最基本价值理念的传授,对原则和理想的坚持和追求。教师具有神圣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对人类核心价值的担当、捍卫和宣教。真正的教育,就是麦田守望者,就是在一片自由的天地中,守住悬崖和底线。

接受核心价值的陶冶,将其融入灵魂和血液之中,形成科学真理、民主平等、至善仁爱、公平正义的价值情感理想信仰,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经受了人类基本共同价值教育之后,也就有了共同交往的价值信念操守,也就成为社会人了。自此,终身主动探索知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一个人从此成为思想者、学者,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社会秩序的捍卫者。将来,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学习、思考、研究、秩序的习惯,造福人类,并自我实现。方是,一个人才成为人,才算得上真正接受了教育,才能令社会和他人安全放心,赢得社会的信任。

注释:

①(英)道森.论秩序.(Essays in order,Image Books,1939)P239.

②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P1。

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P158.

④雅士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P44.

⑤钱仲联主编:《十三经精华》,《礼记·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P 493.

⑥卡尔·雅斯贝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P 44.

未来教师 篇12

一、道德素质

一般说来,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由他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任何人,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 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做遵法守纪、严格践行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 是未来教师道德素质的起码要求。在此基础上, 未来的教师还应该成为家庭的合格成员, 在家庭中扮演好对应的角色, 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教师, 应该在人格道德的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为什么提出这么全面、这么严格的要求呢?原因是他们从事的是培养人的职业, 他们的道德面貌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教育对象。因此, 他们在职业道德方面应该做到:

1. 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应该认识到, 党和人民把充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交给自己, 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 也是自己无上的光荣。他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充分发挥自己高尚品质和完美人格的魅力, 为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 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教师应该努力创建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现在在学校和将来进入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榜样和范式。他们对学生的热爱应该做到发自内心, 有原则且有方法, 深沉、持久、普遍、理智而不情绪化。他们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充满期待, 努力帮助来自不同社区、不同家庭, 具有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学生, 使其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都能成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且全面发展的学生。未来的教师, 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培养对象———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 既做在校学生的良师, 又做毕业学生的益友, 与学生保持长期甚至终生的联系, 激励学生按照教育者的期望不断成长和发展。

3. 具有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和教师之间, 教师和领导之间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师群体中, 由于各个教师年龄、经历、专业学科、思想观点、兴趣爱好以至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未来教师要能正确对待和善于化解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 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未来教师还要能正确对待和善于处理自己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勇挑重担, 出色完成领导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他们应该杜绝旧时代文人相轻的陋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中团结协作的合力作用。

二、知识素质

未来教师的知识素质, 主要应由思想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三部分构成。

1. 具备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比较系统的科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知识, 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 以保证积极拥护改革开放, 深刻理解并自觉地参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

2. 具备全面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材教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邓小平“三个面向”的丰富内涵;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自198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文献,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为扎实有效地参与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科学理论知识

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覆盖面大, 综合性强, 涉及面广, 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 未来的教师应该成为扎实掌握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并了解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相互联系, 以确保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掌握主动权, 做到高瞻远瞩, 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三、能力素质

未来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应由教学、教育、组织管理、社交、科研、自修等方面的能力构成。

1. 教学能力

具备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能力;具备备好课, 上好课, 指导好相关的活动课和实践课的能力;具备准确、鲜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具备写好钢笔字、毛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能力;具备画简笔画的能力;具备做观摩课、示范课、教研课的能力;具备运用电教工具、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具备使教学符合科学标准、教育标准、发展标准、时间标准、美学标准的能力。他们应该成为引导学生乐学善学的行家里手, 具备变学生“苦学”为“乐学”, “死学”为“活学”, “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学会”为“我会学”的能力;具备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能力;具备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超越老师,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创造最佳环境和氛围的能力。

2. 教育能力

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能够尊重鼓励学生, 正面引导, 说服教育, 并且具有足够的说服能力;能够辩证、发展、联系地看待学生, 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教育优秀学生戒骄戒躁, 激励后进学生奋起直追, 善于引领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能力;具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成为既符合社会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新型人才的能力;具有灵活运用教育机制, 恰当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善于化解学生对立情绪, 促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最终接受教师正确指导和帮助的能力。

3. 组织管理能力

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组织和建设班团队并善于有效地开展多种班团队教育活动的能力;具备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主客观条件去实现活动目的, 达到活动要求的能力。他们必须掌握且能熟练运用若干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 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和自尊, 竞争和合作, 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得到展示、检验、锻炼和提高。

4. 社交能力

学校和教师承担着协调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与学校教育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未来教师虽然不必有外交家的权谋, 但却必须具备使相关方面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交能力, 能够按照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 及时有效地做好相关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使学生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与学校一起来共同完成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5. 科研能力

未来的教师不但要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还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教育科研, 在教育科研上出成果。因此, 他们必须了解相关的教育科研方法, 具有选定教育科研课题, 收集、整理、提炼教育科研资料, 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能力。同时, 他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科研兴趣, 促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代新人。

6. 自修能力

当今世界,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未来的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坚持自修自学, 及时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教育教学相关的最新科研信息和成果, 充实、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并恰当而及时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们应该具备制订适合自己工作和学习特点的自修计划, 恰当地选择自学方法, 有效地坚持自修自学, 确保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时俱进, 在教书育人的进程中永不落伍的能力。

7. 休闲娱乐能力

未来的教师不但要会学习、会工作, 也要会休闲、会娱乐, 具备一定的休闲娱乐能力。读书作画, 唱歌跳舞, 下棋打牌, 品茶饮酒, 游山玩水, 会亲访友等, 都是高雅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未来的教师应该以自己喜爱的方式, 适当地参与一些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活动, 以有利于消除疲劳, 缓解压力, 陶冶情操, 活跃思维, 强心健体,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四、生理心理素质

1. 生理素质

未来的教师, 应该努力使自己拥有一个足以胜任繁重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体魄。他们应该深谙养生之道, 掌握锻炼要诀, 坚持科学锻炼, 力争健康长寿。他们还应该注重有效地指导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2. 心理素质

未来的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乐观愉快, 积极向上, 心理健康。他们应该对工作、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正确对待工作岗位、工资待遇、职称职务、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应该具备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可能出现的某些挫折和不幸, 能够运用积极的认知方式,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缓解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他们应该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识系统, 能够做到客观地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自我, 使自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他们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保护, 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 排除其心理障碍的能力, 用自己保持平和健康心态的榜样作用和切实有效的辛勤工作, 影响、感染和培养出乐观愉快、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群体。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我国整个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 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 他们必须具备完善而过硬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 需要未来的教师付出终生的努力。

关键词:基础教育,未来教师,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茹宗志, 李军靠.教育学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工程下一篇:句式修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