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

2024-10-13

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共4篇)

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 篇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大棚温室草莓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由于温室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 加之连年种植, 品种抗病性差, 棚室草莓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 特别是白粉病已成为常发性病害, 一般减产10%~20%, 重的达50%以上, 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 发病特点

草莓白粉病始见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危害严重期在12月至翌年2月。病害早期仅在发病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 随后叶背上形成白色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着病情加重, 白粉布满整个叶片, 叶缘上卷呈汤匙状, 叶片逐渐枯黄;花蕾、花瓣受害时呈紫红色, 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时, 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 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青果停止膨大, 呈瘦长形, 着色差, 影响浆果品质。病情严重时, 除叶片外, 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发病, 造成幼果停止发育、干枯;果实上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失去食用价值;严重时使整个植株死亡。

2 侵染循环

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一代接一代地完成周年的循环侵染。当环境适宜时 (空气相对湿度大, 温度20~25℃) , 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 然后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危害。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中繁殖迅速, 5~7天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病害初期仅在中心病株上产生病斑, 后通过分生孢子向四周扩散, 直至全棚植株发病。

3 影响因素

3.1 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 发病适温为15~25℃, 低于5℃、高于30℃均不发病。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温为20℃左右, 相对湿度90%以上。病害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40%, 湿度越大, 越利于病害发生, 当相对湿度80%以上, 病害极易暴发流行。在深秋至早春如遇连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 温度低, 相对湿度大时, 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 反复浸染, 病害发生重, 2002年和2004年凤翔县出现了以上天气, 造成了病害大流行。

3.2 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不同品种间病害发生差异较大。适合本地棚栽的草莓品种有明宝、益香、丰香等, 其中明宝、益香较抗病, 发病较轻, 而丰香极易感病暴发流行。

3.3 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 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 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另外, 偏施氮肥, 草莓生长旺盛, 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则发病较轻。

4 防治方法

棚室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全程控制”的策略, 通过实施农业、药剂等综合配套措施,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用明宝、益香等较抗病的品种, 尽量不选用丰香等感病品种。

4.1.2 实行轮作换茬。

重病田可进行水旱轮作。轮作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为宜, 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 不宜作为轮作作物。

4.1.3 清洁田园。

草莓收获后及时清理、焚烧病残体;定植前清除田间各种杂草;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 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避免病菌随雨水和气流进行再侵染, 减少菌源基数。

4.1.4 加强栽培管理。

移栽前草莓田要深耕翻土, 并进行大棚、土壤、移栽苗等消毒, 以减少初菌源;覆地膜前应除草, 以减少中间寄主;培育壮苗,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搞好大棚通风换气;合理施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磷钾肥为主, 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忌偏施重施氮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科学用水, 雨后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 减少病原菌侵染。现蕾后及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应特别注意水的管理, 最好利用膜下滴灌法, 切忌漫灌;改革栽培制度, 实行一年一栽制。

4.2 生态防治

调控棚室温、湿度能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先要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 利于提高地温, 缩小与棚室的温差, 减少结露, 增强光照。其次是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 若无膜下浇水设施, 应科学用水, 切勿漫灌, 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应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相对湿度。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 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 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4.3 药剂防治

4.3.1 适期用药。

防治草莓白粉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 从苗期抓起, 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 并用药预防2~3次;定植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 连喷2~3次, 间隔期7~10天。

4.3.2 对症下药。

可选用25%粉锈宁2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10%世高1000~1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连阴雨天气用药, 可选用百菌烟熏剂。

4.3.3 科学用药。

喷药要均匀周到, 叶面、叶背均要喷到, 并要注意防治药剂的交替使用, 以防产生抗性。

4.3.4安全用药。

要选用安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大棚草莓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 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 同时不得与其它药剂、微肥混用, 避免产生药害;开花期一般不用药, 否则易产生畸形果;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应选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采收前7天应停止用药, 控制农药残留。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篇2

一、发生特点

1.周年性。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周年性病害, 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 草莓的叶、花、果实都能被侵染而发病。特别是果实上色后, 糖度增加, 给白粉病菌的繁殖提供了优良的培养基, 更有利其发生为害。

2.低温性。草莓白粉病是低温性病害。其病菌分生孢子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适宜温度为20℃, 在盛夏30℃以上的高温季节, 病害的发生受到抑制。

3.侵入期短, 潜育期短, 反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传播到时叶、花、果实上以后, 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水滴即可完成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小时。在叶花果实内部潜育7天便发育成熟, 形成分生孢子, 再反复侵染为害。

4.与湿度和寄主生长势关系密切。草莓白粉病能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取决于大棚内的湿度和草莓的长势。草莓白粉病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50%, 湿度越大, 越利于发病。当相对湿度在80%以上, 草莓长势又弱时, 白粉病极易严重流行。

二、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 篇3

1 发病规律

草莓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 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白粉病病菌属专性寄生菌, 主要依靠带病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 气流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传播到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上。病菌侵染寄主后, 5天可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 经7天成熟, 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 低于5℃或高于35℃均不发病。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 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 并且发病重。草莓白粉病在适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 病害发展很快, 3~7天内病害症状出现并流行。我县一般在2月上旬至5月上旬发病, 部分年份在10月份也会发生, 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2 病害症状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叶、果实, 而在果梗、叶柄和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 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 病原菌逐渐蔓延扩展, 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随病情加重, 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 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 叶缘开始萎缩, 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和花蕾受害后, 花萼萎蔫, 授粉不良。幼果感病后被菌丝包裹, 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果实后期受害时, 果面裹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果实着色缓慢, 失去光泽并硬化, 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 完全不能食用, 丧失商品价值。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淘汰感病品种

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的区别, 经近些年观察发现“千禧”系列、哈尼、宝交早生等品种发病轻且发病时间较晚。丰香、章姬等品种易发病, 发病时间早。

3.2 科学育苗, 培育无病壮苗, 切断发生的传播链

降低育苗密度, 增加育苗田面积, 确保育苗田与大田面积1:3~4, 减少苗间的荫闭度。对于保护地育苗, 在7~8月份高温季节闷棚杀菌3~5天, 能有效的杀死病菌。育苗期坚持用“天达2116”等叶面肥喷洒植株, 15天1次, 连续喷洒3~4次, 促苗健壮, 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能。

3.3 加强田间管理

重施有机肥、磷钾肥, 切忌偏施氮肥;栽植密度合理, 不要过大, 一般667m2移栽6000株左右, 每畦栽2行, 行株距为25cm×20cm;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 避免人为传播;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 带出棚外, 并集中深埋, 切忌随地乱丢;及时做好大棚通风, 适当降低设施内温度与湿度, 使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晚温度控制在5~10℃, 温差相对减少, 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创造一个不利于白粉病侵染、不利于分生孢子发生的生态环境。一般在下午4时左右盖膜, 到第2天8时揭膜通风。下雨后要及时排水, 降低棚内湿度。

3.4 药剂防治

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 篇4

病原。 真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 属子囊菌亚门, 称单丝壳白粉菌, 异名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Z. Y. Zhao称瓜类单丝壳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 也能在温室生长着的瓜类蔬菜上危害越冬。 瓜类作物连茬的温室是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从叶面直接侵入。 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30℃, 相对湿度80%以上;当相对湿度降至25%时, 分生孢子也能萌发。 孢子遇水时, 易吸水破裂, 萌发不利。 在气温16~24℃和干旱的条件下, 会迅速发展。温室大棚和田间在淹水后干旱, 白粉病发病重, 这是因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菌的侵染有利, 尤其当高温干旱, 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 或持续闷热, 白粉病极易流行。 栽培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氮肥过多, 植株徒长、早衰都会促使白粉病重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 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 号、津优2 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 号等新品种。

2.棚室消毒。 定植前2~3 天, 每100 立方米棚室用硫黄粉250 克与500 克锯末混匀, 分别装入小塑料袋或盛在小花盆里, 分放室内几处, 于傍晚密闭棚室, 用暗火点燃熏1 夜。 熏蒸时, 棚室内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0℃左右。 黄瓜生长期慎用硫黄熏蒸, 以防止发生药害。 此外, 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剂, 每亩250克, 分别放在棚室内4~5 处, 于傍晚点燃熏蒸。

3.农业措施。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增施磷、钾肥。棚室栽培时及时通风、降湿。 实行轮作, 加强管理, 清除病残组织。

4.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27%高脂膜100 倍液喷布叶片, 在叶面上形成1 层薄膜, 阻止病菌侵入。发病期间,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 或25%的三唑酮可湿粉剂2000 倍液喷雾防治。 也可以用菌清粉尘剂或10%多菌灵粉尘剂喷粉, 每亩温室喷1000 克。 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是早预防, 减少病源。喷雾要周到, 这样既能将药喷匀, 使白粉菌孢子胀裂, 又不至于因过分提高空气湿度而引起霜霉病。 各种药剂交替使用, 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摘要: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 是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温室大棚内一旦发病, 发展迅速, 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提早拉秧, 对黄瓜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 阜新市白粉病有扩大趋势, 为了确诊其病原和找出有效防治措施, 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

上一篇:ATMEGA单片机下一篇:总包和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