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儿童

2024-09-27

哈萨克族儿童(精选7篇)

哈萨克族儿童 篇1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哈萨克族贫血儿童与正常儿童身高体重结果,了解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对身高体重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4月期间在新疆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卫生院门诊进行常规儿童体检的2~5岁儿童59例,根据血红蛋白结果进行分类,分别对贫血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身高体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9例儿童中贫血儿童为36人,贫血发生率为61.02%;⑴根据《WHO2~5岁童体格评价表标准(男、女)》进行评价,59例哈萨克族儿童身高体重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⑵正常儿童平均身高为男童108.5 cm,女童为103.19 cm;贫血儿童中男童为94.84 cm,女童为99.18 cm;⑶正常儿童平均体重男童为19.30 kg,女童为16.89 kg;贫血儿童平均体重男童为15.53 kg,女童为16.29 kg。结论 哈萨克族2~5岁儿童发生贫血,对身高体重没有影响,均在正常范围;但贫血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贫血儿童的身高体重要低于正常儿童,对身高体重的影响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而加重。提示我们贫血对哈萨克族儿童贫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儿童,贫血,身高、体重,影响,哈萨克族

新疆阿勒泰市是西北边陲地区,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哈萨克族系游牧民族,有特殊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同时该地区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发生率较高。贫血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衡量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智力的发育。而血红蛋白是评价是否贫血及贫血程度的重要检测指标。有文献报道,儿童贫血具有地区分布特征,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在各年龄组均高于城市儿童[1]。鉴于阿勒泰市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发生率较高的现象,本研究对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门诊59例体检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对其身高体重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1—4月期间在新疆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门诊接受常规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共计79例,其中男童46例 (58.23% ),女童33例 (41.77% )。其中2~5岁儿童共计59例,男童32例,占2~5岁儿童的54.24%;女童27例,占2~5岁儿童的45.27%。

1.2方法

本资料主要针对2~5岁之间儿童的身高体重结果进行分析。接受常规体检的儿童均为常驻户籍人口,均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免费体检,检查内容有血常规检查、身高体重测量、头围胸围测量及口腔检查等。本次研究主要对身高、体重检查结果与血红蛋白检查结果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

1.3贫血诊断标准

采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浓度(Hb)<110 g/L诊断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浓度在90~ 110 g/L之间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 g/L之间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60 g/L为重度贫血。

1.4儿童身高体重测量标准

儿童身高体重测量:2~3岁采用WB-A卧式身长测量器,3岁以上身高测量采用SECA 0123身高体重测量仪。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体格检查人员均进行过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统一培训,并固定测量仪器和人员,以减少试验误差。

2结果

2.1血红蛋白结果及贫血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79例<5岁儿童中,患贫血的儿童有51例,患病率为63.29%,其中轻度28例,占贫血患者的54.9%;中度21例,占贫血患者的41.18%;重度2例,占贫血患者的3.92%。59例2~5岁儿童中,贫血儿童36例,贫血患病率为61.02%,其中轻度贫血儿童21例,占贫血儿童的58.33%,中度贫血儿童15例,占贫血儿童的41.67%,无重度贫血病例。

2.2身高体重评价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标准 《WHO 2~5岁童体格评价表标准(男、女)》进行评价,59例儿童身高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无肥胖或营养不良现象。

2.3血红蛋白值正常儿童与贫血儿童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对血红蛋白值结果正常儿童和贫血儿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男童还是女童,贫血儿童身高体重测量结果均较正常儿童为低,见表1。

2.4贫血程度对身高体重的影响

根据59例2~5岁儿童贫血程度不同,其身高体重结果也有所不同。轻度贫血对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影响较轻,而中度贫血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影响较为明显,见表2。

3讨论

本次在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卫生院门诊常规体检的79例儿童哈萨克族中,共检出贫血儿童51例,贫血患病率为63.29%,远远高于杨桂芸等[2]山东省章丘市农村地区儿童16.2% 的贫血患病率,及韩英[3]的甘肃省某地区农村儿童12.10%的贫血患病率,提示我地区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儿童贫血严重影响着哈萨克族儿童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加强我地区农村儿童贫血的防治工作。

本次调查主要分析我地区哈萨克族儿童在贫血率如此高的现状下,正常儿童和贫血儿童间身高体重的差别。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哈萨克族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很高, 通过对2~5岁儿童身高体重的评估发现,在59例2~5岁哈萨克族儿童中,无明显营养不良儿童,仅显示贫血儿童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非贫血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而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差别更加明显。有研究显示,贫血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显著低于非贫血儿童[4]。本次资料显示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

哈萨克族民族系游牧民族,传统以放牧为生,喜食肉类和牛奶。另有研究显示[5],一些研究比较了牛奶摄入和补充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肉)对生长的影响,发现牛奶更具有特殊的生长促进作用,且对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的儿童效果更好。本资料分析结果提示,我们更应对哈萨克族儿童均衡营养展开研究分析,并对哈萨克族5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专业的膳食营养指导,以保证哈萨克族儿童膳食营养均衡发展。因此,考虑哈萨克族儿童虽然贫血发生率较高, 但对身高体重影响并不是很大,是否与该民族长期饮用牛奶和牛羊肉有关,以及哈萨克族儿童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原因等,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哈萨克族音乐的渊源 篇2

中国古代, 哈萨克族在伏尔加河流域以及额尔齐斯河地区都留下了生活痕迹,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着哈萨克族的历史变迁和音乐文化发展, 令该族群的音乐创造带上了浓厚的异域风采以及多元文化背景。根据对于哈萨克族音乐历史文化背景的探索, 我们可以在史料记载中了解到哈萨克族音乐中带有混合型草原音乐文化的形成因素, 漫长的草原迁徙为这个民族的音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而中原和西域文化的交叉结合为哈萨克族音乐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从1950年起, 老一辈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深入探索新疆不同地区的哈萨克族传统乐器以及民歌, 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 民歌和乐器乐曲的收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哈萨克族音乐的发展背景。在之后的音乐发展以及探索中, 跨学科的研究趋势挖掘出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历史文化背景, 哈萨克族音乐与各个民族、地区、历史的渊源也在逐渐加深。

二、哈萨克族音乐渊源

因为其所处区域的影响, 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历史交流都较为频繁, 无论是中国古典的音乐文化还是西方特色音乐都与哈萨克族音乐有着较深的文化渊源。

(一) 中原音乐历史渊源。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 音乐文化正式沿袭了散乐的特点, 融入了世俗对于音乐文化的需求, 以乐府等形式流传下来, 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宫廷音乐, 都与丰富的乐器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这样的民族音乐历史中, 哈萨克族音乐开始与中华民族的音乐进行了交融和沟通, 在一些舞乐文化之中, 双方的民族特色能够初现端倪, 在汉魏时期, 歌舞大曲的的曲式风貌以及作品中能够探究一二。以《白鹄》为例, 我们可以分析出白鹄作为天鹅的代指, 在其作品中生活于西北地区。而我们不难发现,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生活的少数民族, 曾经将天鹅作为图腾崇拜, 哈萨克族的民族称呼也是由天鹅演变而来。由此可以看出, 哈萨克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在音乐曲目中无论是词、曲还是形式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其创作题材与创作形式是两个古老的民族互相影响而成的。可见, 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影响对哈萨克族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从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上来看, 萨斯尔奈依就与中原乐器中埙的形制和吹奏方式较为类似。在探究其历史渊源中, 我们发现正是因为乌孙所居住的敦煌一代是中原文化的聚集之地, 所以埙被带到乌孙被广为使用和适当修改是非常有可能的。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中, 哈萨克族音乐与中原文化的关联被逐渐挖掘出来, 其历史与地域的交流为哈萨克族音乐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 西方音乐历史渊源。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之中, 其音乐形式对哈萨克族音乐也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在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中, 调式既具有中原特色的五声调式, 又有与欧洲相似的大小调式, 其中西兼备的草原音乐文化, 令哈萨克族的音乐模式趋向多样性和复杂性。西方的音乐历史渊源还影响了哈萨克族不少的民族音乐家, 其音乐家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在原有的西方艺术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特色, 保证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征能够被展现出来, 使草原的古典音乐脱胎于西方音乐艺术上形成了特色的音乐文化。

对于欧洲音乐文化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封建统治的时期, 基督教仪式的主流音乐就来自于东方少数民族, 因此西方的音乐与哈萨克族的音乐的渊源在曲目、曲调和思想上都有体现。也正是这样的音乐形式, 使得哈萨克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在中西方音乐的交融中进行深度的多样化发展, 保证了哈萨克族音乐特色的同时, 还能够融合各民族的优秀音乐形式。

三、总结

通过对于哈萨克音乐发展的背景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哈萨克族生活环境的变化,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沟通塑造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哈萨克族独特音乐形式, 多元的历史文化是哈萨克族与中西方的音乐融合的历史渊源, 保证了其发展顺应了民族的需求以及世界音乐多样化对于民族音乐发展的挑战。总体来说, 探究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历史渊源, 其实是对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另一种追溯,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音乐特点之下, 哈萨克族的特色音乐应运而生, 成为了世界音乐艺术文化中宝贵的民族音乐明珠。

参考文献

[1]乌日古木勒.史诗艺人的生活史研究——对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卡孜姆的访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2]贾建伟.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跨文化比较研究[J].音乐探索, 2008 (01)

哈萨克族小学音乐教学思考 篇3

一、注重利用民族音乐资源

哈萨克族音乐是哈萨克族人表达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着大量而又优秀的民歌,可惜的是,这些民歌目前在课程资源中的利用率较小,导致小学音乐教育与本民族的优秀民歌资源相脱节。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有助于向学生传授民歌、民舞、演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和热爱本土音乐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例如,可以利用《黑走马》《玛依拉》等音乐,对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在歌配舞的课堂上展示《剪羊毛舞》《挤奶舞》《擀毡舞》等音乐,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

二、音乐双语教育相互融合

富蕴县现有人口9.67万人,其中哈萨克族人口有7万余人。自2007年以来,双语学校逐年在全县普及,小学音乐“双语”教育取代了以前的“单语”教育,汉语与哈萨克语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目标能否达成。音乐教学以审美体验和陶冶情操为主,对于语言有着许多特殊的要求。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具有新疆风味的歌曲,非常质朴,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扎实掌握歌曲,我用“双语”引导学生感受“啊”这段赞美的旋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加快校本音乐教材开发

校本课程是对现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目前,哈萨克族小学校本音乐教材的编写与开发相对滞后。富蕴县中小学校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音乐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集中学校现有优势及可利用资源,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和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音乐校本教材,侧重于地方化、民族化、儿童化,降低知识化、学术化的成分,增加音乐生活化的含量,使音乐教材变成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拓宽音乐视野,挖掘音乐潜能,提高音乐素养。良好的校本课程,对于儿童的音乐教育,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摘要: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节日、举办结婚等都少不了歌舞。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乐理、乐感都很强,为音乐课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哈萨克族谚语的社会功能 篇4

一、传递生产生活经验

生产生活经验是关乎民族生存的重要内容。游牧民族特有的迁移性使得许多经验无法通过书面记录的方式流传, 所以转而化为口头传承中短小生动, 便于记忆的谚语进行保存。应该说, 这种方式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随着历史积淀下来,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民族性。比如关于卫生、疾病、健康的一些经验总结。“吃母羊奶的羊羔健壮, 吃母亲奶的婴儿健康。”“因饮酒而损坏了身子, 胡大也一筹莫展。”“孩子的病, 从脸上可以看出;骏马的病, 从眼里可以看出。”针对母婴健康、饮酒伤身、察颜观病方面的经验作了总结, 明显带有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在人情、事理、生活方面的经验, 也由谚语传递给下一代, 使自然个体社会化。“迷路时星星跟月亮一样亮, 饥饿时面条跟酥油一样香。”“狗冻是腿, 人冻是嘴。”“什么地方有人群, 那里必然有矛盾。”“金山靠银山, 冰山靠雪山。”“不刮风, 草叶不会摇曳。”“林子大了, 会有金凤凰。”上述谚语总结了人之常情、事物规律和生活常识, 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作为游牧民族, 哈萨克族长期以来在游牧业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管理牲畜方面的谚语, 具有很高的实践参考价值。“常栓的马吃不肥。”“黑牛耐寒, 白牛耐热。”“山羊群里的绵羊会饿死。”“不除草的庄稼长不好, 不剪毛的羊肥不了。”“马肥在鬃下膘厚时, 驼肥在驼峰间膘厚时。”“庄稼从根上长, 牲畜靠人来养。”牲畜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最基本资料, 每个牧人的一生都在和它们打交道, 这些谚语通过代代相传,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也增加了下一代的生存技能。

二、强化慷慨互济、尊重知识等传统美德

哈萨克族相帮相济的习俗规则来自于古代氏族社会, 来自于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抗击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迁移流动中的困难都需要相帮互济的民族美德, 这造就了哈萨克族慷慨大方、热情好客的性格。谚语中的总结正是对这些传统美德的强化。同时, 在哈萨克社会中, 是与非的准绳更多的是哈萨克的各种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习惯法。从这个角度来说, 谚语发挥着强化传统美德, 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

“出门人的口粮在路上。”生动地展示了哈萨克族慷慨互济的广泛性。“只有富裕时慷慨解囊, 贫困时才能得到援助。”“舍不得给马喂料的, 迟早得步行;舍不得大方待客的, 迟早会挨饿。大方的手能多得。”从相帮相济的转化关系来强调慷慨互济的重要性。“慷慨的男儿手大方, 有远见的人路亮堂。”从慷慨的具体表现进行描述。对于慷慨互济的提倡和期许, 与哈萨克族独特的经济方式紧密相关。游牧随季节寻找合适的牧场, 一路之上所到之处, 如果没有本民族其他人的帮助, 是无法完成的。所以, 与之相应, 慷慨互济、热情好客必然成为其重要的特征。

尊重知识也是哈萨克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中关于此类内容远远超出其他类别, 可见哈萨克族对知识的推崇。谚语论及了知识的重要性, 如“知识是栓牢幸运的桩, 没有知识的幸运迟早要成别人口中的粮。”“有了知识, 世界一切光明;没有知识, 日子艰难, 寸步难行。”“无知识的小伙子, 连听使役的犍牛也不如。”“不求知识的人, 就像没有翅膀的鹰。”“没知识的人好比不结果实的树。”以上谚语从正方两方面反复论述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其次, 谚语还全面论及了知识的来源, 如“不要向胡大乞求知识, 要到群众中去学习知识。”说明知识来自于群众。“年纪大的人经验多, 阅历广的人懂得多。”说明知识来自于时间和阅历。“宝石从石头中来, 技艺从实践中来。”说明知识来自于实践。“登上高岗, 眼界可以宽广;和有学问的人一席话, 心胸大为舒畅。”说明知识来自于与有学问的人的交流。“年青时学得的知识, 好像印在石头上的图象。”说明知识的学习以年青时为最优。此类谚语还强调了获得知识的艰难与可贵。“知识是座高山, 山脚布满荆棘, 山顶是花园。”“好男儿懂得知识的可贵, 人民知道博学者的可贵。”

除此之外, 哈萨克族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等美德在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不劳动, 人民不容。”“鸭子身上不沾水, 勤人身上不沾土。”强调应该把辛勤劳动作为本分。“摔跤看力气, 叼羊见勇气。”“智慧征服争吵, 英勇征服顽敌。”强调勇敢的重要性。“诚实的人长得不好看, 也受人夸赞。”则说明诚实守信与荣誉紧密相连。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方式中, 哈萨克族自然而然形成了同恶劣环境抗争的毅力和意志, 哈萨克族谚语中有很多关于英雄的描述, 对于他们勇敢品质的夸赞体现了积淀在民族精神中的心理特征。

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哈萨克族谚语是民族善恶观、是非观的表达方式, 它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发挥着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作用。谚语中有很多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这些谚语, 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等方面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 谚语强调群体和谐的思想。哈萨克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 热爱祖国的民族。在他们眼中, “祖国是金子的摇篮。”“家乡有的东西就能吃到, 祖国有的东西就能看到。”“与其做哈萨克的儿子, 不如做祖国的儿子。”在他们眼中, 家乡再穷也象果园, 团结一致的阿吾勒是最美丽的地方。“马儿走出千里远, 也要跑回生长的牧场。”“故乡的黑夜和白昼一样温暖。”“故乡里没有逆耳的声音。”“团结一致的阿吾勒, 好比是永不干涸的湖泊;纷争不已的阿吾勒, 好比滴水全无的荒漠。”“团结好的阿吾勒, 幸福无边;不团结的阿吾勒, 福气逸散。”“爱争执的部落, 别靠近它安家;有坑洼的地方, 别种庄稼。”在他们眼中, 和睦和团结是兴旺的根本。“不和, 就会衰落;团结, 就会兴盛。”“不足月的牲畜难长大, 不和睦的人们难强大。同村的狗虽毛色不同, 狼来了, 仍会群起进攻。”

其次, 谚语强调个人与群体和谐的思想。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在哈萨克族谚语中得到了准确表达。谚语中首先强调个人尤其是那些杰出人物来自于集体。“好汉在人民中成长, 鸭子在湖泊中成长。”“好汉是人民的儿孙, 人民是好汉的庇荫。”“英雄出自人民, 暴君出自王室。”“为自己干的劳动, 好比落在雪上的印鉴;为人民干的劳动, 好比落在石上的印鉴。”“对胡大做件错事没关系, 不要对群众做错事。”同时, 认为集体对于个人具有重要意义。“人民为好汉矫正缺点。”“即使迷路, 也要和众人一起迷路。”“知子莫如父, 识英雄莫如人民。”杰出的个人给集体会带来无限荣光。“英雄出生是人民的福气, 雨水降下是土地的福气。”每一个男儿都应该成为人民的儿子。“嘴巴遵脑子的命, 男儿遵人民的命。”

第三, 强调个体与个体和谐的思想。个体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生存。“一根杆子支不起毡房架。”“指头不合拢, 连针也拿不住。”“左手要右手来洗, 脸要靠两手来洗。”不仅如此, 谚语还更多地展示了与人相处的技巧。如说合适的内容和方式能更加和睦。“一句圣洁的话, 能使一千人心情欢愉;一句肮脏的话, 能使一千人分崩离析。”“厚实的衣服暖人身, 亲切的话语暖人心。”“说话生硬, 自家人听了也不高兴。”家庭亲戚和朋友之间更应该注意和谐。“后肚带我勒得结实, 马儿啊, 你挣跳有何用?弟兄之间友爱和睦, 坏人啊, 你怎敢把我碰?”“皮胶能使木头粘合, 妯娌能使兄弟和睦。”“夫妻和睦, 一个钱顶一千个钱;夫妻不和睦, 一千个钱只抵一个钱。”“有钱的亲戚, 别让他住在近处;没钱的亲戚, 别让他住在远处。”“对亲密无间的朋友, 也不要把话说过头。”

四、约束、规范行为习惯

哈萨克族劳动人民以谚语的形式教导人们如何待人, 如何律己。虽然有着伊斯兰法律, 但实际生活很多时候各种道德规范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习惯法成为了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在哈萨克族谚语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

“为人之道有三种功德:戈壁滩上打井是一种功德, 河上架桥是一种功德, 路旁栽树是一种功德。”教导人们应该将为他人造福作为积累功德的主要方式。“吃得多, 别引以自傲;干得多, 才值得骄傲。”约束大家应该以实干为自豪。“打马的人将失去朋友。”根据哈萨克族习俗, 来客时, 不打牲畜和孩子, 否则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这条谚语告诉大家正确的待客之道。可以看到, 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建功立业, 待客之道到做客之道, 哈萨克谚语都在加以约束、规范, 这对形成哈萨克则日常行为规范具有重要作用。

哈萨克谚语中有这样的谚语:“好事可以做楷模, 坏事永受人谴责。”因此鞭挞反面行为, 颂扬正面行为也是为了达到规范约束行为的目的。“好人说话, 如同四周撒鲜花;恶人说话, 如同污水四溅。”通过鲜明对比, 突出人品的重要性。“沙滩上不长芦苇, 坏人不晓得廉耻。”辛辣讽刺没有廉耻之人。“空洞的语言不悦耳, 客套的恭维惹人厌。”指出没有实质内容的话语让人厌烦。“懒汉的屎尿多, 懒汉的明天多。”针对懒汉的特性进行批判。“俯屈的身躯, 劳动使它直起。”“辛勤园丁的瓜果甜。”歌颂劳动能让人有尊严、有收获。这些批评与歌颂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哈萨克族判定是非善恶的标准, 对于形成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五、进行政治斗争

有些哈萨克族谚语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牧民和奴隶是哈萨克社会被统治和剥削的阶级, 他们受到封建王朝、部落头人、宗教上层、牧主们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中的狡诈者要算毛拉, 马中的狡黠者要算走马。”“安拉没有给的, 毛拉不会给的。”“毛拉是超度要钱, 祈祷也要钱;老爷是审也要钱, 打也要钱。”“毛拉靠安拉的名义自肥, 喀孜靠国王的名义自肥。” (喀孜, 伊斯兰教的法官) “大限未到, 命不该亡。吝啬的巴依舍不得馕。”“太阳的仁慈胜过巴依的善心。”“巴依家找不到可宰的绵羊, 要穷人家唯一的羔羊。”“法官的裁决不看你死活, 看的是你的贿赂少还是多。”“法官的裁决不看你死活, 看的是你的贿赂少还是多。”“千户长的话语奸诈的人懂得。”这些谚语中有凶狠、自肥的毛拉、吝啬的巴依、贪婪的法官和奸诈的千户长形象, 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在斗争历史中对他们的认识, 这些认识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使巴依富贵的, 不是肉和油吗?使穷人贫困的, 不是伯克巴依吗?”“巴扎是巴依的, 巴扎的赠礼是官吏的。”“巴依互相拉扯, 官吏互通消息。”“富人撑得打嗝, 穷汉饿得跳脚。”则深刻地认识到被统治者的贫困根源是统治者无情的剥削和他们互相勾结, 压迫自己。

哈萨克族人民立场坚定, 爱憎分明, 这些谚语象锋利的匕首, 揭开了统治者的本质, 将他们贪婪、自私、吝啬、唯利是图、互相包庇的丑陋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通过无情地揭露来鞭挞统治阶级, 对于清醒地认识统治者并与之斗争有着重要意义, 既可以坚定人们的政治情绪, 又起到了一定的政治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 哈萨克族谚语来是历代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 易于接受, 便于流传。哈萨克族人非常喜欢用这些形象的现成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鲜明的民族特点、较强的实践特性也促使其发挥着各种社会功能。

摘要:哈萨克族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劳动人民通过历代经验积累, 沉淀成为这种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蕴含丰富的语言形式。这种方式在引导教育人们顺利社会化, 按照本民族的要求成为合格的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传递生产生活经验;强化慷慨互济、尊重知识等传统美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规范约束行为习惯和进行阶级斗争等方面。

关键词:谚语,哈萨克族,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马雄福、贺灵编译.新疆民族谚语集锦[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990.

[2]美拉特汉, 金炳喆编.哈汉谚语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

[3]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89.

伊犁哈萨克族木器造型艺术研究 篇5

一、伊犁哈萨克族木器的种类

1. 餐饮器具

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就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无外乎都包括衣、食、住、行。居住在广袤草原和森林里的哈萨克人, 饮食上基本以牲畜肉和其奶制品为主。最初, 为解决盛食物的器皿问题, 他们就地取材, 锯树木制作出了木质器具, 如今, 我们仍然有据可查的一些饮食器具包括:木碗、木盆、木勺、木盘、木桶、马奶盆、储粮箱等。

2. 马鞍

马鞍作为哈萨克族民族民间马饰系列工艺品的集大成者, 它体现着哈萨克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鲜明特色。世代生活在伊犁的哈萨克族典型的游牧民族, 被称作“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如今, 马鞍制作工艺及其马具配件制作工艺技术水平已经非常成熟, 在约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 其构造形态上也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完整的体系。在日常生活中, 哈萨克族牧民对马鞍非常重视, 它既是该民族审美情结的集中体现, 也是牧民游牧过程中的重要劳作器物,

对哈萨克牧民来说, 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的生产劳作如放牧、远距离出行、包括娱乐体育竞技、转场都是在马背上进行。因此, 在马鞍制作过程中, 哈萨克族的讲究是非常多的, 我想其目的还是在于寻求马鞍与人彼此之间的和谐。马鞍根据不同类别的使用者就细化分为“男式鞍”“女式鞍”“儿童鞍”三种。

3. 乐器

在伊犁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奇人物更多的也是作曲家和演奏家。有人说哈萨克族民族的历史与他的音乐艺术历史, 关系仿佛更加密切, 音乐在哈萨克族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历史上哈萨克族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 这种生活方式使得该民族的历史脉络少了许多文字书籍的记载, 游牧继承与流传下来的哈萨克族文化艺术, 更多的则是通过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和器乐曲故事口口相传的。

哈萨克民族乐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弹拨乐器类, 包括东不拉等。冬布拉是哈萨克族人民最为喜爱的乐器, 也是哈萨克民族乐器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弹拨乐器。它的历史也是比其他乐器长。冬布拉的制作工艺是用好的木质材料加工而成的, 木制音箱呈扁平或着瓢形, 琴杆细长, 上嵌八个或十个品位, 张两弦, 按四度或五度定弦。二是弓弦乐器类, 包括库布孜等。例如:毛弦库布兹 (helhobe z) , 据民间传说, 这种helhobez的流传历史相对比较长, 有两根弦, 通过弓子来演奏。Helhobez的制作工艺是用干木材雕刻而成的, 表面用皮进行加封, 然后用马尾巴的毛当作琴弦, 因为马尾巴毛细长, 所以这种乐器就被命名为毛弦库布兹。三是吹奏乐器类, 包括斯布孜禾 (竹笛) 等, 斯布孜禾 (竹笛) , 这种乐器是吹管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于1800年左右发明, 它的制作工艺是可通过干木、铜来制造的。四是打击乐器类 (包括达吾勒帕孜等) 。

4. 毡房、玩具及其他

伊犁哈萨克族的毡房的的制作也是离不开对木材的加工的。毡房的骨架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下半截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条, 柳树枝杆和芨芨草做成圆栅, 上半截用笔直加工好的的木杆搭成圆锥型骨架, 然后上下两部分结合就搭成了毡房的框架。

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为了在单调的游牧生活中给孩子们增添一些乐趣, 他们会制作一些玩具, 比如说用木头刻出小木马, 当玩具送给孩子们。

除此之外, 这里的哈萨克人还用木头制作一些其他物品, 例如马鞭、木摇篮等。

二、伊犁哈萨克族木器的造型艺术

1. 餐饮器具的造型艺术

伊犁哈萨克族民间的木质餐饮器具, 多数比较稚拙、淳朴。木碗、木勺会比我们使用的铜勺、铜碗厚好几倍。而且, 生活在草原森林中的牧民家中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木杯, 人们叫它连体杯。常见的有两杯连体、四杯连体等。据说, 如果牧民家中来了尊贵的客人, 他们会拿出这种连体杯, 给客人倒马奶酒, 盛情招待客人。用这种杯子饮酒, 选对角度, 一次可以将连体杯中的全部酒一饮而尽。

哈萨克牧民每年都有两次搬家的经历, 称之为转场, 木质餐饮器具具有不易破损, 便于携带的优势, 所以受到牧民的喜爱, 因此其制作工艺才能得以流传。

2. 马鞍的造型艺术

伊犁哈萨克族马鞍的设计通常是前高后低, 男式的鞍头较小, 是一个类似猴头的形状, 女式鞍前面是一个半月形的鞍头。从造型、功用的角度来看, 男式鞍与女式鞍的尺寸相比较来说, 男式鞍相对要小一些。这样设计为的是在马奔跑时, 男式鞍就会给马减轻一定的负载力, 从而提升马的奔跑速度。再者, 女人在游牧及转场期间要长时间在马鞍前部驮孩子, 加上女人的臀部比男人大, 所以, 女式鞍的尺寸要比男式鞍要较大些。

明显区别于成人马鞍设计构件的独特之处在于, 儿童鞍的“前后舌”构造是充满着个性特点的, 它们用木板条交叉架构, 前后鞍头都形成一个高高竖起的长度约50厘米, 宽度约5厘米—10厘米的“十”形支架。这一造型不但可以从前后两个方向对儿童形成保护, 而更为独特和关键的地方还在于, 人们可以将儿童用布带或绳绦绑在这个支架上, 这样的目的在于长距离的行旅如搬家转场时, 儿童不但可以安然的乘坐于马鞍之上, 而且可以安然的在马鞍上睡觉。从整体造型来看,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儿童鞍的造型的话, 那就是“乙”字型, 它仍旧也是遵循前低后高的哈萨克族马鞍模式。

3. 乐器的造型艺术

原苏联学者米涅尔指出:“在人的概念中, 如匀称的、成比例的形式都是好东西所具备的。李安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乐器的造型艺术之和谐, 是美好事物的特征之一。乐器经常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中, 因此其造型必然要受到使用对象和环境的影响, 需要与人相和谐, 与环境相和谐。乐器的匀称性和成比例性等, 构成了乐器造型的和谐统一。伊犁哈萨克族的民族民间乐器, 遵循的也是上述原则, 既:匀称性、成比例性、对称性、放射性等, 而在造型上比较具有特色的地方在于, 哈萨克族对白天鹅的喜爱与崇拜, 所以一些乐器的外形会按照天鹅的造型来设计。例如在冬不拉的款式中, 就有一款叫做“白天鹅冬不拉”。

总之, 木器是伊犁哈萨克牧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品, 它见证着这里的人们的历史变迁, 同时, 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与演进着。

摘要:对于伊犁哈萨克族的牧民来说, 木器是牧民游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种类与造型各有其明晰的划分, 并且能够反应与承载着伊犁哈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本文试从木质餐饮器具、马鞍、乐器等角度对伊犁哈萨克族木器的分类、造型艺术、民族特点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伊犁哈萨克族,木器种类,造型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修订本) 之《哈萨克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4

[2]袁同凯.《新疆哈萨克族黑宰部落原始文化遗迹研究——以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田野调查为主》.[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总第20期)

[3]苏北海.《哈萨克文化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12

[4]阿拉木图《大百科全书》[G]14卷;哈萨克斯坦文化部1972—1978年

哈萨克族女子传统头饰文化研究 篇6

哈萨克族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的民族, 哈萨克人长期靠畜牧打猎为生, 多生活在山地和叫荒凉的寒冷地带。哈萨克早在8世纪就开始信奉伊斯兰教, 一些部落也传承了萨满教和祖先崇拜。因此独特的宗教信仰成为影响民族日常着装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哈萨克族在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下产生了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服饰风格。民族传统头饰带有浓郁的高寒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 羊皮袍、狐皮帽、毡筒、皮靴等是代表这个草原民族独有的服饰风格。传统头饰一般采用牲畜的皮毛和布料制成的, 这要归功于哈萨克人民精湛的缝制技术。因此,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也是源于丰富生活和绚丽自然的伟大艺术品, 头饰文化成为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无论是从造型样式、图案色彩, 还是制作工艺上, 都形成了其独特、自然、朴实、大方的风格。总之, 这些独具魅力的服饰艺术风格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朴实精神, 同时也塑造了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二、哈萨克族女子传统头饰文化

(一) 哈萨克族传统头饰的种类

1.冠帽型

哈萨克族的姑娘从小就开始戴圆帽, 上面镶有绚烂的宝石和珍珠, 顶端插着代表吉祥的鹰羽。当她们长成少年时, 她们要戴一种被称作“塔克亚”的帽子, 这种帽子上沿较小, 下沿较大, 呈圆斗形, 采用红色、绿色或纯黑色的丝绒做为面料, 表层有金丝彩线绣花, 还有彩珠装饰的各种花纹纹样, 此外插在帽子顶端的猫头鹰羽毛, 它代表着无拘无束、无畏和睿智。

当哈萨克族女子出嫁时要戴一顶尖顶的“沙吾列克帽” (姑冠帽) 。它是一种价格较高的帽子, 当贵族女子出嫁或陪嫁的时候均要佩戴, 它的主要材质是水獭皮, 形状看上去上面小下面较大, 在帽子的表面用金丝缝绣, 这种帽子里层附有薄毡, 而表层则是用绸缎包裹, 帽壁上还绣有琳琅满目的花草和兽角状的花纹, 并且镶有珍珠、珊瑚、金、银、铜、铁、宝石等。此外顶端还带有白色的羽毛与卷草纹的图案, 上面还披盖一条带穗盖头, 一般分为白、红、棕、粉四色纱, 彰显出女子的高贵典雅。

2.巾帕型

哈萨克族妇女生育后或到老年, 就将头巾换成“克依米塞克”的头饰。戴上后只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巴。这种头巾比较宽大, 分为前后两片, 前面的一片叫“克依米赛克”, 从头上一直垂到胸口。后面的一片叫“祁老什”, 从后脑勺一直垂到臀部以下。此外, 还有一种叫“兹拉乌斯”的头巾戴在前额和头顶处, 材质柔软轻垂到腰背, 它们都是以单独纹样、二方连续或适合图案的纹样来做设计创作的, 多种图案组成的头饰体现了妇女们在生活中的辛勤劳动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不仅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也见证其民族精粹的发展历史。

(二) 哈萨克族女子头饰的图案色彩

哈萨克族头饰图案美轮美奂, 它如实的映照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关系及面貌, 同时还用以动植物和花卉为原型的抽象图案作为头饰的纹样来展现其自然魅力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关爱。

哈萨克族传承并延续了古代乌孙文化, 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他们把大自然赐予的万物生灵当做上天的奖赏。所以图案主要有角纹图案、自然形态头饰图案、抽象形态头饰图案和几何形态头饰图案。哈萨克妇女头饰追求色彩斑斓的情感表达, 运用高明度颜色来描绘和抒发女子内心的感情世界。自然与生活的色彩在她们的审美观念中, 不仅呈现出效果丰富多彩和富于节奏韵律感的头饰文化, 也使妇女看起来既丰富又高贵, 最终形成了炫丽、和谐的色彩风格。哈萨克族头饰图案艺术源于生活人文与自然, 在图案的选材上也多以传统的植物、果实、兽角为原型, 变形成各种几何形, 映射出这个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生存状态及浑然天成的精湛技艺。经过历史的洗礼, 哈萨克族头饰艺术历经改良和进步, 其头饰图案的种类与样式也变得更为充实, 从而铸造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总之, 民族特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使得女子的头饰图案显得越发的生动, 它的每一根线条, 每一个图形, 每一缕色彩都体现出人类伟大的智慧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

三、哈萨克女子传统头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一) 哈萨克族女子传统头饰艺术对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哈萨克族的头饰无论是从其造型样式上, 还是从其图案色彩上,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服饰文化与发展。哈萨克族头饰的传统元素经过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已逐渐走向各地走向世界。它的本民族的传统头饰文化的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极大程度上启发了当代设计师的创作思维, 为其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 同时也成为现代服饰文化的中流砥柱。给了现代服饰艺术继续挖掘、整理、借鉴、继承传统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不可代替的物质文化基础。哈萨克族女子传统头饰文化创造出了本民族具有时代感的服饰艺术, 也为当代服饰的发展开拓了广泛的领域。哈萨克族头饰文化是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会交流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的民族传统头饰文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博大的民族精神, 为现代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源泉、构思与概念, 成为了现代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为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不可代替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 哈萨克族女子头饰艺术的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设计师对服装廓形、结构、款式、色彩和图案等方面在经过思维理念的创新后, 大量的采用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 他们正是抓住了哈萨克女子传统头饰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独具匠心的图案艺术, 完美的将其呈现到现代服饰上, 将民族传统融入到现在时尚中, 不仅发扬了民族的文化精粹, 也简化了其内容形式, 所以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服饰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去, 不但赋予了时尚新的生命, 而且也推动和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总之, 我们在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了哈萨克传统头饰文化后, 不仅要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而且要让艺术贯穿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中去, 从而使设计真正附有内涵、底蕴和层次。正真做到把人当做服饰的主体。成功的把这一中心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哈萨克族的民族服饰是丰富多样的。本文针对哈萨克族女子的传统头饰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 详细的从其造型、种类样式、色彩图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并探究其头饰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以此来展现哈萨克族女子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

关键词:哈萨克族,女子头饰,图案色彩

参考文献

[1]夏木斯·胡马尔, 赛里克·加合曼.中国哈萨克[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9.

[2]金开诚.哈萨克族[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3]王嵘, 段离.新疆美:服饰之美[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哈萨克族儿童 篇7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族源早在公元前就在中国西域和中亚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哈萨克族的祖先是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居住在中亚的塞种人, 以及秦汉时的月氏和乌孙人, 《汉书.西域传》在谈到哈萨克族主要源流之一的乌孙人时亦云:“乌孙民塞种、大月氏种云”。这些民族在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争而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前六至公元前四世纪曾经称雄一世的居鲁士、亚历山大都是在与塞种人 (头戴尖顶毡帽的马背民族) 的战斗交锋中丧生的, “马上射箭”“饮马奶酒”属塞种人首创。月氏西迁伊犁河谷后又迁索格底亚那、巴克特利亚 (即大夏) , 在公元一至五世纪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贵霜王朝。乌孙也在公元二世纪在西北崛起, 成为西域当时的强国, 并与汉王朝共同击败了匈奴。

希腊著名史学家, 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曾在著作《历史》中记述, “塞种是中亚一个英勇善战的强大的游牧民族, 马萨盖特塞种人的妇女在战争中同男人一样参加作战”。有战争就必然有牺牲, 随之人类也就出现了丧俗。虽然丧俗是对死者的悼念, 充满着人情的的因素, 可当时人类也许正处在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时期, 所以那时的丧葬大都是为统治阶级、奴隶主、可汗、部落首领而举行的, 中原汉民族出现了残酷的殉葬, 而游牧民族的首领去世却要将遗体巡游各部落, 所属臣民见到遗体后都必须割掉自己耳朵上的一块肉、拔掉自己的一缕头发、抓烂自己的脸部和眼部、用弓箭在左手掌穿孔, 甚至还要把王后和侍从杀死陪葬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明的推进, 人们在悼念死者的时候积累总结了一种附合人类感情悲痛的表达形式-----挽歌。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歌。如, 壮族, 从生到死不离歌, 丧葬中有挽歌;哈尼族在为死去的长辈行唱跳丧时唱挽歌;羌族有丧葬歌《忧事锅庄》;瑶族、普米族、畲族等都有唱挽歌的习俗, 长歌当哭, 倾诉人们心中的悲伤和思念。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的产生由来已久。丧葬仪式主要有两部分, 报丧词 (即:叶斯特尔图) 和悼念歌 (即:焦克陶)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虽然信仰过多种宗教 (如:景教、摩尼教、佛教、萨满教、伊斯兰教) , 在民间, 自古就有原始信仰-----氏族部落宗教, 尤其是对萨满教的信仰占据优势。萨满教始从古代的塞种、匈奴、乌孙等氏族部落得到发展, 并在古代的突厥部落中广泛流传。哈萨克族在信仰萨满教的年代里, 也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特别是祖先灵魂崇拜的阶段, 《汉书.匈奴志》、《北史.康居篇》记载, 古代匈奴人、康居人都有祭祀先祖灵魂的习俗, 这种习俗在哈萨克族历史中依然存在。崇拜先祖的灵魂意味着保佑后代的平安、繁荣、富裕, 萨满教的许多信仰习俗与伊斯兰教的信仰习俗直到后来都共同存在, 相互融合。哈萨克人在丧葬习俗中的古老风俗由来已久。哈萨克族和其他突厥民族一样, 大都在喀喇汗 (黑汗王朝) 时期皈依了伊斯兰教, 但挽歌并非伊斯兰教的产物, 与民间各类习俗民歌、婚礼组歌以及民间古老的“纳吾热孜节”等是哈萨克人民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哈萨克族皈依伊斯兰教后, 在宗教方面有“念经”“纳玛孜”“加拉法赞”等, 节日方面有“库尔班节”“肉孜节”等。

叶斯特尔图: (报丧词) 是向死者的家属报丧的一种仪式, 具有一定的安慰作用, 为了使死者家属和亲人不致因为噩耗而感到突然, 而是通过报丧词, 先用一些隐语来暗示, 逐渐影响亲人们的情绪, 在精神上起到了对噩耗传来后巨大悲伤的缓冲作用。一般担任报丧者多由阿吾勒 (游牧村) 善言的长者带领众乡亲去死者家完成此仪式。哈萨克族民间还有一种用冬不拉悲伤的乐曲或阿肯 (冬不拉弹唱者) 报丧的传说。哈萨克族常用的报丧词在民间流传很广, 如, “没有不断的铁, 人间没有不哀的人”等, 随着仪式的结束就进入到了悼念歌 (焦克陶) 仪式。

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 死者遗体只能在家里留一夜, 第二天埋葬。第七天举行“吉特纳孜尔”, 第40天举行“克尔克纳孜尔”, 一周年举行“阿斯纳孜尔”。 (哈萨克语:吉特表示7, 克尔克表示40, 阿斯表示一周年。纳孜尔代表伊斯兰教葬礼仪式的名称) 伊斯兰教的纳孜尔仪式上除念经外并没有唱挽歌的习俗, 而哈萨克族却是在这三个仪式中大唱挽歌。亡人灵魂得到满意的古老习俗源于萨满教, 死者亲属们操办的丧葬仪式越好, 并在死者墓前宰杀的马匹越多, 死者的灵魂就越能得到安息。令人注意的是, 哈萨克族挽歌与东欧匈牙利的挽歌有着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 挽歌在这两个地域都是由妇女们 (死者的母亲、妻子、姐妹、姑嫂、儿媳等) 吟唱, 并且人们都很关注哀悼者唱的悲歌、哀歌、挽歌是否感人。在匈牙利有雇佣妇女来进行哀悼唱挽歌的情况, 哈萨克族有时是本部落的妇女 (唱挽歌出色的) 也参加哀悼。总之, 哈萨克族哀悼死者是女性来唱悲哀的挽歌, 男性只是编述一些悼词。

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 即兴编唱的形式较普遍。如:阿肯弹唱、婚礼对唱、挽歌等也属于这类形式。挽歌的曲调一般不很长, 挽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歌词中, 多是选用一个曲调, 根据歌词反复吟唱四至五遍。哀悼时常出现极度哀伤的宣叙式、吟诵式语调, 节奏与格式不是很规整。

“吉特纳孜尔”中, 哀悼者坐在帷幕内高唱挽歌、悲歌, 诉说死者生前的经历, 生平等, 使听者从中领悟如何做一个好人, 善良正直的人, 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挽歌中具有一定的追忆性、赞誉性和哲理性。一般重复吟唱四至五遍, 然后由老人诵经“纳玛孜” (伊斯兰葬礼仪式部分) , 念完后继续重复多次。“克尔克纳孜尔”中, 演唱的挽歌大多是即兴编唱的, 一曲多词, 逐渐深入达到悲伤的境地, 追忆故人的事迹, 抒发内心的感受。按照习俗, 一般在过一周年前, 亲属都要来看望死者的家属, 特别是在40天以内, 这期间只要是没有见面的亲戚来到家里看望, 死者的爱人、母亲、姐妹妇女们都要唱悼念歌。如是远亲或是在大众场合里, 可以直接口头上表示哀悼。悼念的形式只是针对亲人、部落的族人而进行, 陌生人来表示哀悼则死者的亲属一般不唱挽歌。同一个阿吾勒 (游牧村) 的村民或是单位同事、朋友参加哀悼仪式, 即便是外族, 只要你怀着至诚前往, 一定能领略到一种特别的感受。当严肃的哀悼仪式早已被遗忘, 可是哀悼的挽歌却深刻的留在了记忆中, 这点不同于波西米亚的匈牙利, 挽歌不对族外人唱, 即便是怀着至诚去参加也是徒劳。“阿斯纳孜尔”因是纪念死者一周年的仪式, 所以不仅要吟唱挽歌, 给死者家的围绳上扎上哀旗, 将死者生前的乘骑尾巴割掉等。在盛大的哀宴上, (尤其是部落首领、可汗、名人、贵族等) 要宰杀大量的牲畜, 唱挽歌, 折断哀族的旗杆, 宰杀死者的乘骑, 并进行赛马、摔跤、阿肯弹唱等传统民间活动。哈萨克族人在报丧、哭丧、送葬及死者的第七天、四十天、周年祭祀等传统丧葬习俗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仪式和具体的规定要求, 丧葬仪式不但唱挽歌, 还要把死者的乘骑宰杀后, 将马头放在坟上, 并在墓内放置弓箭、马鞍、餐具、食物和饮料等习惯。考古学者们认为: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古代的匈奴人和乌孙人遗留下来的。公元453年, 去西部 (欧洲) 的匈奴人为自己著名的将领叶德利的去世吟唱了哀怨动人的挽歌。

哈萨克族中如果死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或是部落的英雄, 那么民间艺人也将参与哀悼,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著名的历史长诗、爱情史诗、英雄史诗中, 由民间艺人、阿肯们创作的悼念词就与英雄史诗密切相关。在哈萨克族中, 吟唱挽歌一般都是已婚妇女的责任, 年轻的姑娘们大都不会唱挽歌。挽歌中由于死者的身份、经历不同, 亲属与死者的关系也不一样, 所以吟唱的悼念歌词也各有不同。

哈萨克族人民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 葬礼仪式在保留了古老习俗的基础上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丧葬仪式基本相同。需要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为死者送葬。民间的葬礼实际上是古老的萨满教习俗和伊斯兰教教规混杂进行的现象。在古老的悼念仪式后进入伊斯兰教仪式 (加纳扎) , 首先要给死者净身、下葬前要举行赎罪仪式、葬礼祈祷, 阿吾勒的长者 (或死者的亲属) 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怎么样?”众人回答:“是个好人, 善良的人, 祝他升入天堂, 愿他安息!”加纳扎仪式结束后进入出殡仪式, 要将尸体头部向着圣地麦加的方向。下葬之后, 阿訇诵念《古兰经》, 由死者的儿子和亲友及所有送葬者每人在尸体上撒上一把土, 安放好尸体并堵好洞口。死者埋葬之后, 亲属和本部落的人们要给死者家属送食物、白布和牲畜。

哈萨克族生活中表达喜、怒、哀、乐的形式应有尽有, 从出生的“齐勒迭哈纳” (婴儿诞生歌) 、“阿克摆斯科” (40天礼, 即:白色摇篮仪式) 到出嫁的婚礼组歌 (劝嫁歌、哭嫁歌、告别歌、揭面纱歌) 至到人生的尽头。生命中有多少歌声在伴随!如果将这些寻不到源头和源远流长的歌声编织成一个歌的草原, 歌的世界, 歌的民族。绿色草原上流动着的是成群的牛羊和牧民的歌声;蓝天上飘荡着的是朵朵白云和牧民的豪情;这将是无与伦比的歌的人生, 歌的民族。

民俗文化作为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它具有两重性, 即文化意识与生活特征的交融, 文化心态与生活方式的交融。哈萨克族丧葬仪式中挽歌的文化价值既有历史传统的因袭, 更多的表现在其社会的继承性方面。虽然时代的发展、都市定居生活的加速对古老习俗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冲击, 哈萨克族在特定的地理生态、独特的民族心理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支配下, 古老的丧葬仪式作为本民族民族意识在心理上的认同和积淀, 对祖先遗留的丧葬传统仪式不懈地坚守和自然的传承着!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族独特的传统习俗和草原游牧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厚重的文化价值, 同时也通过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提升了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和人生的道德观。

哈萨克族著名的诗人, 伟大的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曾说:“人生的大门由歌声为你推开, 又由歌声送你进入坟墓”。

摘要:哈萨克族俗语:“生时歌来迎, 死时歌来送”。游牧民族哈萨克的丧葬仪式。

关键词:挽歌:报丧词, 悼念歌:“吉特纳孜尔”,“克尔克纳孜尔”, “杰尔纳孜尔”,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合甫.米尔扎汗, 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柯达伊, 论匈牙利民间音乐[C]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年。

[3].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 哈萨克族简史[M]北京,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7年。

[4].杜亚雄, 民族音乐学论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年。

上一篇:陶渊明归隐下一篇:特征判别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