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文字

2024-05-30

哈萨克文字(精选5篇)

哈萨克文字 篇1

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 被赋予特殊视觉意义和简单发音信号的图形符号,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它用图形符号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一切信息, 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使文字在不断的进行改良、发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频繁, 不同地域、不同名族、不同国度的人们在这样一个文化不断渗透的背景下, 各方面都在相互学习, 效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作为平面设计中重要元素的文字, 设计者也在给予积极的创新变化及研究, 使其在编排及结构等方面更突出视觉效果。

哈萨克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一员, 有独立的语言和文字。哈萨克族文字由于长期受制于该民族游牧生活影响, 在设计领域没有被重视, 只是作为语言的载体发挥着其最本初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把哈萨克文字图形化设计应用到当前的平面设计中, 让人们认识到文字背后深藏的民族文化, 重视文字在视觉传达领域, 尤其是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本文是从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优势入手, 就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文字已远远超出了说明的概念, 哈萨克文字经过图形化处理后具有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传播力, 更加富有意味。增强哈萨克文字在平面作品中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让信息传达更加灵活, 准确有效。哈萨克文字图形化将传统意义上“读”的形式转变为“看”的图形, 也就是说将文字这种“抽象文化符号”转换为视觉图形, 将哈萨克文字的表意转化为图形的意象表达。这种表达方式, 可以使潜在语言深层中, 难于表达的思想形成意象展现出来, 在读图的同时体味设计深层含义。它既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元素, 也是承载信息、引领受众视线的重要元素, 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创造出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美国的平面设计师乔治•劳依斯 (George•Lois) 曾言“平面设计师对文字应该具有与对待图形同样重视的态度, 平面设计的文字, 就好像歌曲中的歌词一样重要, 没有歌词不能成歌曲, 没有文字, 平面设计将不完整”。一个现象的出现从来不是偶然的, 它的出现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本土平面设计师对哈萨克文字图形化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研究视野日益扩大, 研究问题更加广泛, 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哈萨克文字图形化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包装、网页设计领域, 还是在招贴、标志设计领域, 它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成为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元素。

二、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没有文字, 平面设计将不完整。哈萨克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承载着传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还要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受众使他们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而现今文字已从传统的“读”转变为“看”, 语言深层中难以表达的思想也以直观形象的意象展现了出来。这就要求设计者将哈萨克文字图形化来表现设计师的设计诉求。

(一) 哈萨克文字图形化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招贴也称海报, 主要是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告示。招贴既是一种古老的广告形式, 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现代社会中, 招贴对引导消费、促进文化交流等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一件成功的招贴在设计上不仅要求能准确地传达信息, 还要求能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哈萨克文字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传播力, 有极强的表现力, 且具有书写灵活, 变化多样的形式特点。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 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既体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特点和地域文化, 也增强了哈萨克族与外界的交流互动, 从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其文字图形化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承载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下正在被本土平面设计师高度重视并采用。在招贴设计中哈萨克文字在意义上已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的识读性, 而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图形符号。

哈萨克文字招贴利用其文字的局部或全部的夸张变形、排列、方向、大小等变化进行图形化处理, 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哈萨克文字的潜在功能, 这种设计既能展示哈萨克文字在招贴设计中最明显、最突出的特点, 同时也是招贴设计的新方向。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加大哈萨克族文字应用的力度, 尤其在招贴这一大众媒介中更应广泛使用, 使之在社会中发出更多、更大的声音。

以哈萨克族文字为主题的招贴设计既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对文字进行形象化处理, 也可以对文字含义进行创意设计, 赋予设计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及丰富的视觉空间。通过增强文字的趣味和诙谐, 使画面轻松活泼, 用简单的图形化设计帮助受众理解文字的深刻内涵, 这不仅能够表现深远的意义, 还会给受众留下了感同身受的深刻印象。

(二) 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将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运用于标志设计中, 不仅能将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符号和视觉元素, 而且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后在意义上远远超越了其本身, 加深了人们对标志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强调民族化和民族个性而言, 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利用在标志图形中则可兼顾全球化和本土文化。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 以抽象或象形的方式来表现, 既具有语言特征, 又具有语音形式, 这样改变了文字所惯用的形式。且这种文字标志形式已逐渐成为世界普遍通用的设计形式。

哈萨克族现在使用的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萨克文字共有33个字母, 其中表示9个表示元音、24个表示辅音, 每一个字母按在词里的不同位置, 写法略有变化, 有词首、词中、词末不同的变体。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从右向左书写。这种文字组成形式及书写方式在现代标志设计中, 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拉长拉宽某一局进行图形化设计, 注重特定的文字组合关系及其视觉识别功能, 非常容易让观者作为图形记住。使之增强标志的内涵和趣味性、加深受众对标志的理解, 而且还能给受众带来亲切感和对符号的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以高速的发展和无限商机而闻名世界, 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觉角度审视, 将哈萨克族文字作为标志的基本造型是我们探索标志设计民族化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标志设计中, 有利于提高标志及其象征物的品位, 有利于哈萨克族文化的传播。

(三) 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字是强化企业形象和传递信息的核心。在一个完整的外包装设计中可以没有图形, 但不能没有文字, 文字在包装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有些包装设计甚至是纯文字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文字既是外观表现, 又能体现产品精神内涵, 是内在商品与外部包装形式的高度统一。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只有找到最能表现商品内容的设计元素, 才能使包装设计实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而文字图形化在包装设计中显然就扮演着这样的重要角色。

品包装的表现力, 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意蕴。使文字图形化, 从而使包装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 增强读者对文字图形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的变化, 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促发大众对平面设计这一视觉语言的要求也在提高, 在此境中哈萨克文字图形化设计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哈萨克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既能表达文字本身内涵, 在把握好文字结构特点的前提下还可从图形意义, 内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图形化设计, 使平面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元, 形式与意味更加协调统一, 达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哈萨克文字图形化设计的最理想状态。

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设计目前在包装设计中还处于雏形阶段, 没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哈萨克族文字的包装设计只是普通的对文字进行简单的编排, 没有进行艺术的编排和处理, 缺乏艺术性, 同时也缺乏竞争力和宣传度。在当前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 为了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同时加强哈萨克族与外界沟通交流, 在包装设计中使用具有该民族最具代表性元素来强化互动, 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毋庸置疑哈萨克族文字最能担当此重任。而且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应用在包装设计上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和表达性, 通过将其文字图形化的表达, 对文字进行新的解读和创意, 增强它的图形特征, 在现代包装设计上会有很好的表现效果。

在用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来进行包装设计时, 就要从文字本身去寻找可运用的图形元素, 跟包装设计的思想相结合, 增强商

摘要:哈萨克族文字由于长期受制于该民族游牧生活影响, 在设计领域没有被重视, 只是作为语言的载体发挥着其最本初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把哈萨克文字图形化设计应用到当前的平面设计中, 让人们认识到文字背后深藏的民族文化, 重视文字在视觉传达领域, 尤其是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通过将其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既要表达文字本身内涵, 在把握好文字结构特点的前提下还可从图形意义, 内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图形化设计, 使平面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元, 形式与意味更加协调统一, 达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哈萨克文字图形化设计的最理想状态。

关键词:哈萨克族,文字图形化,平面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小勇.《文字的异化与设计》.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2]代福平.《激扬文字:文字设计基础教学》.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年9月第1版.

[4]王序.《陈幼坚——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5]袁由敏.《图形设计教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6]丁建超, 王剑白.《包装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7]易宇丹等.《招贴设计》.东方出版中心, 2008年7月第1版.

[8]谢卉, 谭昕.《创意源-图形创意》.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9][美]爱伦·鲁普顿著, 王毅译.《字体设计指南》.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80.

哈萨克文字 篇2

一、哈萨克图案的历史来源

哈萨克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重要的跨境民族,具统计全中国具有160万人口,全世界约1800万人口。“哈萨克”一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据传说哈萨克具有“白天鹅”之意义。还有人认为哈萨克译为“战士”“自由人”“避难者”之意。哈萨克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深林、大漠环境中、哈萨克族运用无限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智慧,融合富饶美丽的大自然,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草原图案文化。与此同时,哈萨克妇女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构思,把刺绣、编制、挑花等工艺运用在不同年龄段的服装、铺毡、被套、衣帘、床帘、挂毯、地毯、枕套等服饰品中。这些服饰品中的图案色彩鲜艳,风格不俗,都是由几何形、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图案组成。

二、哈萨克图案与图腾的关系

哈萨克民族最基本的民间崇拜对象有蓝天、高山、马、狼。这些崇拜都暗示着哈萨克族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身边事物的渴望。哈萨克语中天是由“蓝”字命名,无儿女的哈萨克族会向天祈求多子多福,因此蓝色也是在图案中运用最广泛的颜色。哈萨克族认为高山是伟大的象征,具有富有和坚强的含义,因此,山形的图案是一种常见的图案。哈萨克族对马的喜爱远远超过中亚任何民族,他们认为马是人的翅膀,是英雄的替身,代表任何事都希望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哈萨克民族对狼也由衷的喜爱,有许多民间流传的关于狼的故事,狼具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在任何恶劣条件下都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打动了哈萨克民族。

三、哈萨克服饰品中图案的颜色

生活在辽阔草原的哈萨克族人们感受着大自然并时刻关注着大自然的变化。他们对颜色的探索和认识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意识、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自古以来哈萨克民族的图案颜色十分鲜艳。哈萨克图案的颜色一般以蓝、绿、红、黑、为主。在长期的生活中,哈萨克人最喜欢蓝、绿色、白色、讨厌黄色,在大块的布上用绿色绣花线秀出优美的图案可以知道这是象征哈萨克族向往和平,向往自由的心得,让人不由得想起未来欣欣向荣的生活。而哈萨克族认为黄色犹如秋天枯燥的落叶和生命终结,因此绝大部分哈萨克族不喜欢黄色。另外蓝,白,红,等鲜艳的颜色也代表不同的意义,蓝色代表团结,友谊,无尽的天空。白色代表幸福,富裕和洁白,红色代表喜悦,喜庆,绿色代表辽阔的草原,健康。也就是说哈萨克族图案中使用的颜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图案在以上主色调的基础上与其他颜色相互搭配。

四、哈萨克图案的在服饰品中的画法

哈萨克图案的画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和自身的特征。虽然图案属于美术的范畴,但我们不能把它和美术混为一谈,那样会失去图案自身符号的特点。哈萨克民族将各种具有特殊含义的图案运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水平垂直翻转等形式创造出各种哈萨克民族图案综合体。这种巧妙的组合隐含着大自然的心声。原先的图案的画法是:首先要用木头灰在白布上绘制出美丽的花纹,随后按此花纹上色剪出并缝制在毡制的生活用品中。木制品或铁制品上描绘出花纹后就会采用一些工具雕刻或画出图案,图案即有复杂又有简单。

五、哈萨克民族典型的图案纹样

1.“护身符”图案:

一般都是三角形,主要起一种避邪,避难和护身的作用,将具有护身符图案的衣物或生活用品运用到小孩身上代表平安健康。这种图案也可用到花毡帽边上做装饰,此图案多用蓝黑色,大红色,棕色。

2.“角”图案:

是哈萨克民族最最基本的图案也是最古老的图案。哈萨克是游牧民族,长期以牧业为生,造成此图案运用最为广泛。常见的有羊角,鹿角等角图案,一般用角图案处理服饰的袖口,脚口等部位,此图案多为蓝色,大红色,桃红色,紫色,金黄色,银白色等。

3.“骆驼掌”图案:

和角图案一样也是运用比较广泛的图案,其代表着远途。一般雕刻或装饰毡织物和骆驼背盖等生活用品上。此图案多为蓝色,棕色,红色。

4.“脊椎骨”图案:

表示坚强,自由,勇敢,一般用于男士或英雄的服饰上,用刺绣,编制等形式进行修饰。此图案多为黑色,蓝色,棕色,红色。

5.“双圆”图案:

是哈萨克图案中比较独特的几何形状,具有久远之意,当今以失去原有的意思。常用于年轻姑娘和小伙子的服装上或新婚夫妇的服装上。表示长相厮守,忠诚。此图案多为蓝色,黑色,红色。

总之,几千年来哈萨克这个逐草而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历史文化的经典。同时现在哈萨克民族图案在服饰品中运用的越来越灵活,从造型,色彩,组合方式都具有强烈的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特色,是世界服装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员。现在为了使得哈萨克图案适应现代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需要研究它在保持原有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变形挖掘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并对哈萨克图案进行保护性开发,把它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得以很好地继续传承和发扬。

摘要:作为哈萨克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哈萨克图案,是哈萨克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图案至今还被沿用到各类服饰品中,本文主要是从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入手简单分析哈萨克服饰品中的哈萨克图案纹样来历、与图腾的关系、颜色、绘制方法及种类。为后期现代哈萨克生活服饰品中的哈萨克图案造型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哈萨克,民族,图案

参考文献

[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哈萨克羊球虫病的防治 篇3

1 哈萨克羊球虫的生物特性

羊球虫属于直接发育型,无需中间宿主,不同种的球虫发育史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相似,需要经过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孢子化的卵囊被羊吞食后在胃液的作用下,子孢子逸出,随之迅速对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入侵且进行无性繁殖,形成裂殖体和裂殖子。在羊球虫的发育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裂殖体,分别为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子孢子入侵小肠的内皮细胞后发育为大裂殖体,而大裂殖体成熟后再次入侵上皮细胞,形成大裂殖体或小裂殖体,小裂殖则主要在小肠腺上皮细胞内发育成长,少数寄生在小肠的绒毛上皮细胞中,其成熟后释放裂殖子再次入侵上皮细胞,并形成小裂殖体或进行有性生殖,形成大、小配子,而大、小配子寄生在肠腺和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继而发育成熟并分裂,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为卵囊。卵囊随着羊的粪便排出,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卵囊,被羊吞食后,以此往复。山羊与绵羊的某些艾美尔球虫卵囊在形态上较为相似,早期被人们视为相同的种,其种名在山羊和绵羊间相互通用。羊球虫主要在肠道内发育,但是有许多文献报道羊的肠道外也存在球虫,如肠系膜淋巴结、胆囊壁、肝中央静脉等。羊球虫存在与肠道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子孢子随血液循环或其他某种途径到达这些组织器官发育而来的,虽然不知其在这些组织器官内发育的最终后果,但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羊球虫的确可以在这些组织器官中生长发育并生存下来。

2 临床症状

一般潜伏期为11~17 d,本病根据被感染的种类、感染强度、宿主的年龄、综合抵抗力和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过程。急性经过的病程一般为2~7 d,慢性则可达数周。病羊一般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饮水量增加,继而身体消瘦,被毛粗乱,体温略升高,少数死前咳嗽、下痢和便血,粪便恶臭等症状,严重者呼吸衰竭而死。能耐过急性期的病羊生长发育受阻,大多数成年羊为隐形感染,临床上无特殊的异常表现但是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3 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极度消瘦,黏膜苍白。病死羊的内脏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肝脏和胆囊等组织器官。其中小肠病变异为明显,肠壁黏膜有白色的结片,出现突出于黏膜表面的突起斑和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肠腺的绒毛上皮细胞坏死,黏膜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十二指肠与回肠有卡他性炎症,点状或带状出血;胆管出现扩张,胆汁浓稠,胆囊内有大量的块状物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病羊胆汁内有球虫卵囊,一般剖检检查肝脏和胆囊没有明显的病变,且胆汁中的卵囊数目也有差异,有的胆汁采用涂片检查便可以直接见到,而有的需要离心后检查沉淀物才可以检查到。鉴于此,以往病羊胆汁内的球虫卵囊容易被忽视。

4 诊断

一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常规粪便检测就可以对本病作初步判断,而确诊则需要通过剖检,观察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组织中各发育阶段的虫体。如果是感染初期,球虫还处于发育初期,卵囊还未形成,则通过粪便检测法检查不到卵囊,无法确诊;另外,如果粪便中存在少量的卵囊,而羊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则可能是隐性感染。病羊在粪便中必须检查到大量的球虫卵囊。且伴有类似的临床症状,最终才可以确诊为球虫病。

5 防治

哈萨克文字 篇4

一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设计, 设计是生活方式适应的产物。“逐水草而迁移”游牧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哈萨克人对毡的需要和花毡的设计。由于游牧生活是哈萨克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 决定了作为草原民族对草和草场的渴望, 所以植物花和草图案逐渐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成为重要的日常生活的装饰艺术。哈萨克人借花草这一植物形象来表达对美的追求, 记录生活的真实感受。植物的世界、花的海洋, 营造出色彩绚丽的情调, 表达出哈萨克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

一、从毡的需要到花毡的设计

在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 游牧于现在新疆北部的乌孙人, 由于生活在高山草场无论穿戴的毡袜、毡筒、毡帽, 还是生活用的毡毯、毡垫, 及居住的帐房的室内装饰都是用能御寒的毡作成。据汉代文献记载, 远嫁乌孙国的西汉细君公主有诗吟:“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旃”就是现在的“毡”, 可以看到当时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乌孙人就是现在居住在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的先民。

1.“毡”是用羊毛或其它动物毛经湿、热、压力等作用, 缩制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有良好的回弹、吸震、保温等性能。可用作铺垫及制作御寒物品、鞋帽料等。

2.“花毡”顾名思义就是在毡上添花。

“花毡”首要功能应该是御寒, 即实用性。其次是审美需要, 即审美性。这是由于常年在高原草场游牧生活方式决定的, 从历史上从事游牧生产的牧民有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对植物纹样的偏爱寄托着他们最淳朴的思想。

花毡是游牧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必须自己动手打制生产工具解决生活所需。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哈萨克家庭, 羊毛和皮革最多。所以毛绒和皮革加工等手工业的更为普遍。花毡是哈萨克最有代表性家庭工艺品, 审美和实用功能兼备。花毡的原料有羊绒、羊毛线、彩色布、各种颜色的线等。花毡多为双层, 一般比普通毡子要厚, 而且缝得密且耐用。花毡有按不种类和用途, 可以分为火头花毡、座花毡、床上花毡、姑娘出嫁用的嫁妆花毡等。花毡成为哈萨克族每个家庭中生活必备品之一。

二、花毡的制作与工艺

对牧畜的毛、绒加工利用, 是哈萨克妇女们在家庭的的主要手工业, 用毛擀毡、捻绳子等。她们先把羊毛挑选干净, 然后用小棒打松, 打匀, 再由男人协助擀制毛毡, 最后刺花绣图做成花毡。哈萨克花毡制作要经过许多程序, 最基本的材料是各种毛毡和布片, 毡、布并用剪成毛角花图案, 再用羊毛线精心缝起来, 一张漂亮的花毡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制作花毡选用的羊毛是过冬的羊在春夏新长出来的毛, 这时的羊毛长得较好。一直到夏天快结束的时候, 就将这批最好的毛剪下来。

哈萨克花毡的制作与工艺都是手工的, 装饰大多有羊角花、鹿角花、树枝、花草等图案。用各色布套剪, 正反对补, 图案简约而不失华丽, 色彩豪放艳丽, 充满了草原气息。手工擀制的花毡, 历史悠久, 图案纹样丰富, 色彩对比强烈, 花色多样。哈萨克族花毡主要分为:擀花毡、绣花毡、印花毡、嵌花毡、补花毡等。其制作方法和制作风格个不同, 其中擀花毡的图案, 在视觉上有相互叠加的效应;嵌花毡工艺一般都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花毡一起制作;而绣花毡的工艺精湛制品视觉上显得富丽堂皇;印花毡的图案花纹十分悦目色彩艳丽;而补花毡是把机织物与手工非织物完美结合起来的制作工艺。花毡所用的彩线和色布有的是自纺自染, 染料是由各种有色植物和矿石制成的。颜色可漂染成正红、绿、桃红、橙黄等色。

三、花毡图案设计的文化价值及精神内涵

一张展开的花毡, 似乎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哈萨克人通过编制各种纹样的花毡, 展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哈萨克图案艺术具有原生态艺术的文化价值, 记录着哈萨克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不同于中原地区农业文明下的祥和、富贵的花草图案, 也不同于新疆维吾尔族细密、丰繁的图案特点。”1

哈萨克装饰艺术中花毡使用植物纹饰, 意在重现自然。花毡的装饰造型大都取材于生活中的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反复连续和相似的树叶、树干形状的纹饰, 贯穿着抽象和象征的原则。图案色彩绚丽, 色彩喜用红色、绿色、黄色等对比强烈的色彩, 造型质朴, 质地厚重, 图案造型以花草与牛羊角纹变形为主, 兼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花毡题材主要是几何图形、花卉树木。花毡的装饰特别注重图案和色彩的华丽, 花毡的使用量大, 所以其装饰也千变万化。妇女们在绘制花毡图案时别出心裁, 各显身手, 营造出花毡工艺美术的五彩天地。

哈萨克花毡的彩色图案品类繁多, 形式多样, 内容从山间草原到自然天象, 从各种动物纹样到花卉花蕾纹样, 从几何形纹样到符号标志无一不用。图案内涵丰富, 希望牲畜兴旺用羊角形纹饰表达, 希望多子多孙用枝条繁多的细花纹表示, 都有祝福之意。之意。哈萨克族艺人们把抽象和具体、自然形态和加工变化的图腾纹饰, 设计的各种几何纹样, 具有严整、对称而又丰富的风格;严密紧凑地组成一件件完美无缺的艺术品传承下来, 并得以创新, 成为哈萨克民族的一种情感符号表达。

四、花毡在当今城市哈萨克家庭室内设计的运用

现在许多哈萨克人开始进城定居脱离了游牧的生活方式, 但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哈萨克家庭家家户户都会有花毡, 或铺在木地板上或垫在木制床上, 这个就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笔者家里就有几条色彩绮丽的花毡, 让人能感觉到民族的亲近感。很多哈萨克族家庭在室内设计使民间花毡与时尚完美结合起来, 花毡开始由生活之物, 上升为文化之物、艺术之物, 哈萨克民族的生命之物和精神之物。作为游牧民族哈萨克族在自己生存需要中和生活过程中需要创造了它, 因此它确证哈萨克人的存在、生活和需要, 进而确证哈萨克人的生活方式和样式。她能确证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摘要:本文以游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花毡设计为例, 介绍花毡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的文化内涵, 分析哈萨克族花毡设计的形成发展和在当今生活中的设计传承。

关键词:哈萨克,花毡,图案设计

参考文献

对哈萨克羊良繁体系建设的探讨 篇5

1 哈萨克羊品种概况

1.1 品种来源

哈萨克羊是新疆古老的地方粗毛羊品种, 远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就在史册中提及, 《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资治通鉴》均有记载[2], 是新疆北疆以哈萨克为主的牧民长期以来以自然放牧的方式进行生产,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选育出来的地方品种。

1.2 产地及分布

哈萨克羊长期放牧于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 主要分布于北疆各地及其与甘肃、青海毗邻的地区[3]。

1.3 品种特征

哈萨克羊被毛为异质毛, 毛色以棕褐色为主, 黑色和白色个体较少。体质结实, 结构匀称, 头中等大, 耳大下垂。公羊多具有粗大的螺旋形角, 鼻梁隆起;母羊多无角或有小角, 鼻梁稍隆起, 颈中等长, 背腰宽, 后躯比前躯稍高, 四肢高而粗健, 尾宽大, 脂肪沉积于尾根周围, 形成枕状脂臀, 下缘正中有一浅沟将其分成对称两半[3]。

哈萨克羊的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形成了哈萨克羊适应性强, 体格结实, 四肢高, 善于行走爬山, 在夏秋迅速积聚脂肪的能力[1]。

1.4 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哈萨克羊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0余万只[1], 到2007年末, 哈萨克羊 (包括高代杂种) 存栏数为499.9万只[1], 占全区绵山羊存栏比例也由7.4%提高到12.24%。

从附表可以看出, 哈萨克羊现在的体尺体重较上世纪80年代均有不同增长。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上世纪80年代哈萨克羊是作为母本, 以改良成为细毛羊的对象, 没有对其进行本品种选育;二是现在养殖条件的改善, 促进了哈萨克羊生产性能的提高。

1.5 利用价值评估

哈萨克羊属脂臀类肉毛兼用绵羊。优点是:产肉性能较高, 尤其羔羊生长发育快, 4~4.5个月龄 (断奶期间) 就可出栏, 是生产羔羊肉的理想品种;牧民用其羊毛生产各种颜色毛制品, 白色羊毛做毡房, 黑色羊毛做毡袜子, 棕色羊毛做地毯;内地羊毛加工企业收购我区羊毛, 从中抓取绵羊绒高价出售。该羊对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饲草料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是我区宝贵的遗传资源。

2 哈萨克羊良繁体系建设

2.1 建设思路

哈萨克羊群体规模较大, 为我区北疆的主要地方资源,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我们应动用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利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 结合肉羊产业发展, 科学合理地建立良繁推广体系, 培育毛色整齐、增重快、繁殖率高、小脂臀的新品系, 对其整群开展提纯复壮, 选种选配, 提高哈萨克羊的整体良种率。

通过哈萨克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利用本品种选育法, 提高其生产性能, 实现哈萨克羊养殖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通过原种场、扩繁场建设, 满足社会用种需求。

2.2 具体措施

2.2.1 哈萨克羊用种需求量估算

我区现有500万只哈萨克羊存栏, 可繁母羊为400万只左右, 根据我区哈萨克羊改良工作开展情况, 大概只有10%左右开展了小畜人工配种, 其他均为自然交配, 据此推算每年需要12.2万只种公羊 (自然交配按1:30, 人工授精按1:200) 开展配种工作。一般种公羊使用4年, 因此全区每年需培育3.1万哈萨克羊种公羊来更新原有种公羊。而我区现只有1个哈萨克羊种羊场, 现供种能力不足千只, 远远满足不了现有需求。

2.2.2 成立哈萨克羊育种协会

我区应组织各地畜牧技术支撑单位, 联系当地的哈萨克羊养殖协会, 组成哈萨克羊品种协会, 负责品种登记, 组织和辅导哈萨克羊选育工作, 搞好哈萨克羊的产品流通, 推动其本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协会筹建哈萨克羊的原种场和扩繁场, 组织专家明确哈萨克羊选育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育目标和任务, 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域拟定切实可行的选育方案。

2.2.3 建设原种场

根据我区哈萨克羊存栏情况, 应建设5个哈萨克羊原种场, 组建1.5万只的核心群母羊, 形成年供种0.5万只种公羊的规模。

2.2.4 组建扩繁场

各地应根据当地品种区域规划、哈萨克羊养殖规模、实际用种情况, 酌情建设扩繁场。每个扩繁场一般存栏2000只左右, 年出栏种公羊500~600只。全区需要建设60个左右的扩繁场才能满足哈萨克羊用种需求。

2.2.5 哈萨克羊选育目标

2.2.5. 1 毛色

应组建不同毛色 (棕色、黑色、白色) 的核心群, 通过选种选配, 统一商品群的哈萨克羊整体外观。

2.2.5. 2 生产性能

成年公羊83㎏以上, 成年母羊60kg以上, 周岁公羊55kg以上, 周岁母羊52㎏以上。4~4.5月龄的公羔体重达40kg左右, 脂臀重小于1.5㎏, 4~4.5月龄的母羔体重达37㎏以上, 脂臀重小于1.2㎏。

2.2.5. 3 繁殖性能

通过导入杂交, 引入具有多胎性状的绵羊血液, 提高哈萨克羊的繁殖率, 产羔率逐步达到120%。

3 辅助措施

3.1 开展技术培训

为了促进哈萨克羊的本品种选育提高, 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和养殖户选种选育的技术培训, 分期分类开展饲养管理、选种选配、人工授精、羔羊培育、疫病防控、牧草种植、饲料种植与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全面推行科学养羊技术。

3.2 开展品种登记工作

首先统一哈萨克羊的标准, 按照选育方案将协会的羊进行品种登记, 通过赛羊会等形式推广良种羊, 促使养殖户饲养优良种羊、保存基本育种资料和生产性能记录, 以作为保种和选育工作的依据。

3.3 抓好饲养管理

良种需要良料, 饲养管理工作跟不上, 优良的种质就不能充分显示出来。在管理上应制定哈萨克羊饲养管理规程, 从后备羊培育开始, 抓好配种、妊娠、产羔、哺乳及肥育等各阶段饲养管理, 努力提高羔羊断奶育成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在营养需求方面, 应根据北疆养殖环境和条件, 扩大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 提高优质牧草和饲料的产量。为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应实现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同时注重微量元素的补给, 保种日粮营养的均衡。生产方式采取暖季放牧、冬季补饲的模式。

3.4 开展数量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等科研领域的研究

畜禽的遗传变异是客观存在的, 掌握它们的遗传规律, 对主要生产性状进行理智的选择, 并应用于育种和生产方面, 是实现畜牧业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要对哈萨克羊重要经济性状, 如:产肉性能、繁殖率、生长发育、脂臀大小、被毛颜色等的遗传力、相关性及遗传趋势进行细致研究, 并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检测和寻找上述性状的主效基因及与之相连锁的各种分子遗传标记, 为科学有效地开展保种和选育工作提供可遵循的技术依据[4]。

3.5 开发相关畜产品, 带动养殖

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在日常食用的肉类中是比较低的。羊肉含有丰富的钙、磷、铁, 在铜、锌的含量方面, 也显著高于其他肉类[5], 因此哈萨克羊的羊肉极具开发价值。应大力推广哈萨克羊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模式, 通过哈萨克羊协会, 打造几个具有新疆地方优质、特色的羊肉品牌, 带动哈萨克羊的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新疆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写委员会.新疆家畜家禽品种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21-24.

[2]贾琦珍, 杨菊清, 罗康波, 等.特克斯县哈萨克羊品种资源概况[J].新疆畜牧业, 2012, (1) :23-26.

[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27-30.

[4]谈锐, 丛英利.也木勒白羊保种与选育方案探讨[J].中国草食动物, 2011, (6) .

上一篇:AODV路由策略论文下一篇:安徽砀山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