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

2024-05-30

石油开采(共11篇)

石油开采 篇1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陆地上的常规油田大都已经进入开采的后期阶段, 常规原油的探测储存量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所以为了提升开采效率。针对我国石油稠油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

热采技术作为当前最普遍的一种单井稠油开采技术, 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技术能够实现单独的矿井开采作业, 其能够保证每一口井单独注汽和稠油开采的顺利进行。操作相对来说较简单是此种热采技术的最大优势之一, 同时生产周期较短, 见效也比较快, 并且在进行第一次热采时还有可能发生井喷现象, 当然采用该方法有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油层较厚、粘度较低且饱和度较高的油田, 除此以外的其它一些油田采用该方法起到的效果就会有所欠佳。下面主要介绍冷采和热采技术。

三、稠油的冷采技术

稠油的热采技术基本是采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来升高温度进而改变稠油的流动性, 而稠油的冷采技术则是利用某些特殊的方法及设备来提高开采效率的。

1. 出砂冷采

出砂冷采技术主要是在无人工能量参与并且保持地层骨架完整的前提下, 利用自然的能量以及压差来使得地层出砂, 使得地层的渗透率大大增加, 进而提高开采产量的一种开采方法。在出砂冷采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稠油会受到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被降低粘度, 同时砂砾的流动能够有效降低油层的表皮系数, 大量的出砂能够有效的增加稠油流速以及渗透率。出砂技术由于应用较晚, 是一种相对较为稚嫩的技术, 在很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 注入二氧化碳的开采技术

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来提高稠油的采收率的方法距现在有很多年的历史。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许多国家都开始着力研究注入二氧化碳对于采收率的影响大小。与其他的稠油开采技术相比, 注入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其自己的独创性和特殊性, 在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层中, 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稠油的开采工作的: (1) 减小油水面的作用力从而减少稠油的流动阻力; (2) 减小稠油的粘度; (3) 促进稠油体积的增加; (4) 降低压力, 溶解气驱; (5) 将稠油中的轻质烃萃取出来。

四、稠油的热采技术

稠油的热采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升油层的温度来降低稠油的粘度进而提高稠油在地底中的流动性, 最终实现开采稠油目的的工艺。热采技术也是当今国内开采特稠油、超稠油等稠油较为成熟有效的方法。

1. 蒸汽吞吐

蒸汽吞吐开采技术是一种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且较为成熟的稠油开采技术, 各国的应用都较为广泛, 在目前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很多国家的稠油开采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蒸汽吞吐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热的蒸汽向稠油带输送, 使得稠油粘度下降, 增加其流动性。在生产压力不足的时候, 蒸汽吞吐仅仅是加热近井地带的油层, 热量传递范围有限, 而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 近井地带的水含量会消耗掉大量的热量, 使得蒸汽的热能利用率大大降低, 并且蒸汽吞吐会使得油井间和油层纵向上出现部分的未开采油藏。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蒸汽吞吐的有效采收率仅仅是15%到20%左右。

2. 蒸汽驱

蒸汽驱技术是目前稠油开采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热采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 蒸汽驱可以克服蒸汽吞吐所存在的缺陷, 这种技术能够持续的给地层提供热量, 是提升稠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蒸汽驱对于油井的间距要求是在100到150米之间, 该技术不适合油藏较深的开采。蒸汽相的种类可以分很多种, 如水蒸气、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等等。蒸汽驱不仅可以从热度上有效的降低油层粘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所加气体与流动的稠油发生作用, 来降低稠油的粘度, 提升开采效率。

3. 火烧油层

火烧油层是一种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技术优势的热采技术之一, 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稠油的采收率。火烧油层技术有三种不同的开采方法, 分别是反向火烧、干式正向火烧以及湿式火烧, 现场实际采集数据证明, 火烧油层的采油方法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火烧油层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先将可燃气体注入到油层中, 再将这些气体点火进而将油层点燃, 同时持续的向油层注入氧气等可燃气体, 形成燃烧的前缘, 这样就可以使得燃烧部分附近的稠油由于受热而降低粘度。在燃烧的过程中, 同时会形成大量的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会使得稠油前缘生成一个很强的压力场, 在压力场的作用下蒸汽以及蒸馏的轻质油会向前缘扩散, 从而降低前缘的稠油粘度。在燃烧的过程中, 重置组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作用, 产生焦炭并继续燃烧, 这样就能够使油层的燃烧不断扩大, 大大提高开采效率。

五、稠油采集技术的新途径展望

冷采技术以及热采技术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缺陷,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稠油的开采效率。实验及生产实践证明, 以下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稠油的开采率:先用蒸汽将稠油地层部分进行加热, 再向里注入尿素溶液。在一百五十度的情况下, 尿素溶液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 所产生的氨气以及二氧化碳能够溶于稠油以及冷凝水当中。由于水蒸气会被源源不断的注入到稠油中, 就能够推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氨的运移, 这时再对地层进行蒸汽驱以及二氧化碳驱等技术将稠油开采出来。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扬长避短, 必将成为未来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重要的研究课题。稠油开采的核心就是采取措施来降低稠油中的粘度来提高稠油的开采效率。而微生物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稠油粘度, 同时具有无毒、无害且成本低的优点, 所以微生物降低粘度的方法也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稠油开采技术, 着重研究找寻适合的菌种来降低粘度能够大大提高稠油采集率。另外一个较为新型的方法就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 在稠油裂解催化剂的作用下, 稠油能够得到有效的裂解从而大大降低其粘度, 这些新型方法都是具有极强的研究空间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因为稠油开采的过程当中, 受稠油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高、密度高等的影响, 导致常规的石油开发很难正常进行, 为了改善稠油遇到的这些困难, 目前很多地方采用热采技术来维持开采开发的正常进行, 以最大限度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所以针对我国石油稠油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义堂.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J].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2]王大为.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部探矿工程.2012 (12) .

[3]窦宏恩.稠油热采应用SA GD技术的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 20134) .

[4]张小波.辽河油区稠油采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J].特种油气藏, 201212

[5]赵丽莎, 吴小川, 易晨曦等.稠油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J].辽宁化工.2013,

[6]李鹏华.稠油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 28 (02) :9-10.

石油开采 篇2

应急救援预案(修订)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全旗应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全旗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协调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各苏木(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事发地政府为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消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灾难应急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全旗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重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

2、超出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

3、旗应急指挥中心认为需要处置的事故。

(五)事故分级

1、一般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下中毒、以及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3~9人死亡、或30~50 人中毒、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3、特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特大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10-29人死亡、或50-100人中毒、以及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及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成立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总指挥:旗政府分管副旗长

副总指挥:旗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旗安监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旗安监局、公安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交通局、卫生局、质监局、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农牧业局、气象局、经济局、监察局、总工会。

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现场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供应组、事故调查组、专家咨询组。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旗安监局,安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

1、指挥中心职责 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险总指挥,必要时可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1)全权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批准成立现场指挥部门及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险;

(2)下达警戒和疏散命令;

(3)调配事故处置所需要的人力、财产、物力;(4)负责组织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演练情况。

2、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

(2)监督检查各地、各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承接、传达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报告;(4)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5)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6)及时向旗委、旗政府报告事故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7)落实各级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按事故灾难等级和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原则,由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人员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指挥长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向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

发生的事故灾难如涉及多个领域、跨多个地区或影响重大时,可由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或者盟直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4、现场抢险救援组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可成立下列现场救援组织:

(1)危险源控制组: 组长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质监局、消防大队、环保局。职责: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事故处置方案;

②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 ③请求指挥部调集危险源控制所需的物资、器材; ④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管理。(2)安全疏散、警戒组: 组长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交警大队、当地人民政府 职责:

①负责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

②根据事故危害性大小,负责划定警戒区域,组织对现场及周围人员或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及物资转移;

③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的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④负责人员疏散区域治安管理、巡逻等工作。(3)现场抢险救援组: 组织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消防支队、各石油开采企业 职责:

①负责组织伤员的搜救、事故现场灭火,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和有关设备容器的制冷;

②负责堵漏、灭火、中和、稀释泄漏的石油天然气,防止爆炸;

③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单位:旗卫生局

成员单位:旗医院、蒙医院、当地医院 职责:

①负责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 ②确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

③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 ④负责调配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 ⑤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统计伤员情况。

6、环境监测组 组长单位:旗环保局

成员单位:水利局、林业局、农牧业局、气象局 职责:

①负责石油天然气污染监测与环境危害控制; ②负责对事故现场大气、水体、土壤及草原环境进行及时监测,确定危害物质的成分和危害程度;

③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组织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④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示,提出 并组织实施控制措施、跟踪监测;

⑤参与调查重大石油天然气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7、物资供应组 组长单位:旗经济局 成员单位:旗交通局 职责:

①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 ②负责组织抢险器材,进行物资的调配; ③负责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8、事故调查组 组长单位:旗安监局

成员单位:旗监察局、公安局、环保局、经济局、质监局、总工会

职责:

①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工作; ②负责调查取证和技术勘查;

③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和性质,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④讨论、修改、审定调查报告; ⑤审查调查报告,组织结案批复。

9、专家咨询组: 组长单位:旗安监局

成员单位:旗质监局、气象局、消防大队、环保局、旗危化品专家组

职责:

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安全措施、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①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应急救援方案和措施提供技术指导。②提出事故现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处置方案。

③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雨量等气象服务。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一)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

本旗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后,由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指挥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和救援工作。

(1)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到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或重大险情报告后,迅速向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并迅速组织启动本预案。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部署应急救援工作,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公众反应和社会影响,及时将上述信息和应急救援情况报告旗委、旗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

(2)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各职能部门应当服从指挥,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3)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超出全旗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旗政府应向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实施应急支援的请求,并为盟应急支援行动提供条件保障。(4)现场指挥部应当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救援现场的有关工作情况,保持信息的畅通,接受指挥中心的指令。

(5)事故责任单位应当无条件配合现场指挥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物质协助,不得缺位。

(6)下列情况出现时也可启动预案:接到事发地人民政府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救援增援请求;接到上级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救援增援的指示;旗应急救援中心认为有必要启动;执行其他应急预案是需要启动本预案。

(二)特大事故应急启动和响应

本旗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本预案并按如下程序响应:

(1)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事发地政府接到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或特大险情报告后,立即将情况上报旗政府,旗政府及时向盟行署报告事故或特大险情及其救援工作开展情况,并抄送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本预案,旗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立即将事故或特大险情通知旗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各成员单位派出联络员参加旗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并根据本预案各自工作职责和应急保障要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织石油天然气开采应急救护队伍和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抢救受伤人员,并为事故调查获取事故现场有关证据;指导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现场救援秩序;转移危险区域内的重要物资和设备;协调指挥通讯、交通运输、物资、气象、地质和医疗抢救等相关工作;核查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四、现场紧急处置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涉及跨区域、跨领域的影响严重的紧急处置方案,由盟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实施,报旗委、旗政府决定。

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出现的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特点,在对事故实施应急救援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二)封锁事故现场的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请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严禁一切火源、切断一切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三)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亡,立即调集相关(外伤、烧伤、硫化氢中毒等方面)的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现场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四)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有毒气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五)及时制定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放喷点火、压井、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六)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烧伤、中毒等人身伤害;

(七)保护国家重要设施和目标,防止对江河、湖泊、交通干线和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

五、应急结束

(一)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并报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二)事态发展到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上一级预案启动后,本预案自动终止,按上一级预案有关规定实施相应应急救援工作。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宣传: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要按规定向公众和员工说明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广泛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

(二)培训:石油天然气开采有关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业务培训;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应急救援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常规性培训。

(三)演习: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习;有关专业应急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并于演习结束后向旗应急指挥办公室提交书面总结。

七、附则

(一)本预案由旗安监局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管窥石油开采中的安全事故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石油开采 安全事故 对策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开采环境与设备的难操作性,以及事件的突发性,现场的大小事故是极易发生的。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产生生产效益。

1 石油开采中的常见安全事故

1.1 火灾爆炸

石油作为易燃易爆物品,且容易挥发,这为火灾与爆炸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一旦操作人员出现了失误,或者其他问题的发生,导致了火灾与爆炸的出现,将会带来惨重的代价。2013年6月2日14时27分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第一联合车间三苯罐区小罐区939#杂料罐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物料着火,并引起937#、936#、935#三个储罐相继爆炸着火,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罐顶违规违章进行气割动火作业,切割火焰引燃泄漏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回火至罐内引起储罐爆炸。由此可知,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且现场拒绝明火,防止因为一时不慎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1.2 井喷失控

井喷失控是在钻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恶性事故。关于井喷失控的具体案例: 2003年12月23日晚10时左右,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位于重庆开县的罗家16H井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导致243人死亡,其中井场周围的居民241人、职工2人。该特大井喷事故是天然气开采史上最惨重的事故,也是一起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分析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有四点:①人的安全意识淡薄。②地型处凹陷位置。③厂址选址离居民生活区太近。④地层内石油的压力高于钻井内的压力,导致石油喷出地表。因此,在石油的钻井过程中,要求钻井人员必须掌握好往井管内加压的时机,全力规避井喷事故的发生。

1.3 运输事故

石油开采工作要想圆满完成,除了做好实地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以外,还应确保开采好的石油、天然气等危险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安然无恙,使得整个石油开采工作顺利完成,但是,在石油运输环节出现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比如,2012年的某日下午3时40分许,一辆满载20吨液化天然气槽车,途经广州市花都区京港澳高速机场北出口时,因发生货车追尾事故,导致罐体尾部阀门损坏,发生了巨大油气泄漏事件。驾驶员紧急将车停靠在京港澳高速路旁,当地消防部门经过近9小时的紧急施救,最终才使得倒罐成功排险。又如2012年6月20日清晨,在209国道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牛浪坡吹风坳路段,一辆运输液化气的大罐车为避让对面车辆,一不小心坠落30米深的陡坡,驾驶员当场身亡。类似的事故并不少见,或是因为运输石油天然气的货车司机疲劳驾车而造成事故,或是因为天气状况、车辆打滑、躲避车辆造成事故,亦或是石油罐车内部受积压导致车内压力增强所产生的事故……

2 应对石油开采中安全事故的对策

安全事故是不可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安全措施来防止它。在石油开采工程中,一定要严格地坚守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另外,发生了安全事故,应开设专业的应急机构,及时反应,尽量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2.1 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

对于工地上的安全管理,要由专门的团队进行专业的管理。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人们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安全管理团队对现场的问题进行监督与检查。检查主要是对基本的施工操作规程以及易发生问题的部分进行监督与检查,一旦发现有事故的倾向,即要暂停操作,进行问题排查,以严格地保障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安全管理团队要严格检查点火源,对各种安全阀设备进行检查,从根源上切断火灾隐患。

2.2 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的健全,包括安全管理团队的建设,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出台。在开采现场,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另外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赏罚机制,让整个工作现场把安全管理重视起来,如果不达标准,即进行罚款与纠正;如果达标,可进行奖励。具体来说,可以对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观看相关的运输事故视频短片,并且每次能够安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的,便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最终形成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促使整个工作现场形成严格的安全规范。

2.3 提高工作人员的全方位素质

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对于石油的开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技术足够熟练,那么就能够规避由于技术不熟练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所以技术人员在上岗之前,要经过一些专业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专业技能、团队意识等。具体来说,可以让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层压力预报资料、测井资料等,减少井喷失控的发生。可以选择一些人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技术人才,在培养的人员选择上,要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其性格特点包括其心理素质,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经过各种努力,最终培养出技术高超的有着安全意识的专业性人才。

2.4 建立应急预案与机构

每个开采现场,不出现问题的概率是极小的,有一些油田控制得及时,可以及时扑灭小小的火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地方则不能好好的处理,本来可以及时化解的问题,却变成了大祸。因此,建立应急预案与应急机构,使工作人员对安全问题的出现反应及时与正确,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应建立一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当发生状况时能够马上反应到全局,控制问题。成立的应急小组应该包括抢险小组进行最前线的抢险工作;安全疏散小组负责将无关人员有序撤离,防止发生伤亡;后勤部,辅助后勤物质;医疗组,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以及事后处理组,负责安排遇难家属相关赔偿;事故调查组,调查原因,改进工作。一个完备且专业的应急小组,可以将事故范围扩大的概率降低。

另外,要建立一个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出一套合理的应对方式,其中要包括抢险、安全疏散、保障后勤、医疗等。并且将其预案让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视情况进行一些实况演习,让工作人员了解如何动作。只有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预防事故发生,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损失的发生。

随着安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团队的不断壮大以及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从思想上树立了安全意识,在实际的工作中重视安全生产,火灾爆炸发生率已经降为零,井喷得以有效地控制,同时运输事故也不再发生,安全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

石油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能源产业,其重要性不必赘述,同时,石油开采现场的安全,也是被国家强调的。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国家所严厉要求的,企业应该找出自身在安全管理上做的不足的地方,严格按照规范而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确保工件人员的安全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企业要对安全管理进行严格的规范,建立健全的机制,防止安全问题的出现;对工作人员也要进行培训与教育,将安全意识融入他们的潜意识,让他们带着谨慎进行工作;企业还要投入建立应急小组,应对突发状况。最终,通过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使石油开采过程中安全系数达到最高值。

参考文献:

[1]赵光辉.浅析中国石油开采技术以及一些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09).

[2]姚丙武.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9).

石油开采 篇4

石油和天然气通常都是蕴藏在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之中的。沉积盆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 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直在活动着的, 有的地方上升, 则成为高山, 有的地方在下降, 则成为沉积盆地。中国有好多个沉积盆地, 每个盆地沉积的地层及其厚度等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地层自上而下地质年代由新变老, 好像人类历史一样, 分成不同的时代。研究人类各个时代情况的学科叫历史学, 而研究一个沉积盆地的各个地质年代的情况就叫地质构造的发展历史研究, 简称构造发展史。研究构造发展史对找油找气有什么用处呢, 原来, 石油和天然气是可以移动的流体矿床, 从油气在地下生成起, 到聚集到一个地方成为油气田,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变化多端。有的油气田形成后可以保持到现在, 有的运移到另外的地方, 有的散失了……总之, 油气这个流体矿床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 这就是油气田有别于其他矿床的最大特点。而这种变化与油气田所在的沉积盆地的构造发展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在找油找气工作中, 地质构造发展历史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石油地质与石油成因

石油成因是石油地质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因为只有石油生成之后才有运移、聚集、演化和破坏等一系列石油地质现象。阐明石油的成因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对于指导石油勘探也有着现实的应用价值。比如, 在确定勘探区域和选择主要目的层时, 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成因假说指导下进行的。回顾众说纷纭的石油成因争论, 主要体现为有机起源与无机起源两大派别的对垒。19世纪中叶, 随着采油事业的兴起, 石油成因广泛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进入20世纪, 由于在石油中找到了生物起源的直接证据, 即卟啉和旋光性, 其核心即石油起源于生物物质, 自此有机起源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并一直指导我们的勘探事业至今,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人们也确实找到了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油气田。

在石油勘探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很多令人费解的现象, 虽然持有机生油论的专家学者也作出了一些解释, 但大多牵强附会, 以找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例如红地层的疑问。长久以来, 有机生油理论尽管有各种矛盾解释不通, 但是人们总是认为其基本观点是不可能错的, 即石油起源于生物物质。例如, 在中亚的红色地层中找到了石油以后, 前苏联的石油地质专家就提出, 红色泥岩也能生油。玉门老君庙油田都是红色地层, 上第三系底部白杨河组中只有30 m厚棕褐色泥岩, 找不到生油层, 于是来了个白垩系生油, 倒灌至志留系及第三系的说法。塔里木盆地叶城柯克亚油田在红色第三系中打出了千吨井, 找不到生油层, 又解释为它是通过断层与罗系沟通, 侏罗系生的油侧灌到第三系里来。笔者不反对地下原油在压差驱动下可以倒灌或侧灌, 问题在于我们如此牵强附会地用有机生油解释的同时, 是否想过上述地方的石油本身就不是有机生成的, 这些地方的石油有没有可能来自地球深处, 是无机成因的, 通过深大断裂, 运移聚集至沉积地层中。

3 石油的地球化学勘探

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 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 从而发现油气田, 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种类比较多, 常用的是土壤烃气体测量、土壤硫酸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汞和碘测量法等, 还有地下水化学法及井下地球化学勘探法。

具体的石油勘探方法有: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 是在钻孔中使用测量电、声、热、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仪器, 以辨别地下岩石和流体性质的方法, 是勘探和开发油气田的重要手段;测井系列, 不同的测井仪器有不同的性能和作用, 在某种地质条件和钻孔条件下, 根据一定的地质或工程目的, 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测井仪器组合起来进行测井, 称为达到这种目的的测井系列;电阻率测井, 是在钻孔中采用布置在不同部位的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来测定岩石 (包括其中的流体) 电阻率的方法。通常所用的三电阻率测井系列是:深侧向、浅侧向和微侧向电阻率测井;声速测井, 声速测井是利用不同的岩石和流体对声波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进行的一种测井方法。通过在井中放置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 记录声波从发射探头经地层传播到接收探头的时间差值, 所以声速测井也叫时差测井。用时差测井曲线可以求出储集层的孔隙度, 相应地辨别岩性, 特别是易于识别含气的储集层;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测井即是在钻孔中测量放射性的方法, 一般有两大类:中子测井与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是用中子源向地层中发射连续的快中子流, 这些中子与地层中的原子核碰撞而损失一部分能量, 用深测器 (计数器) 测定这些能量用以计算地层的孔隙度并辨别其中流体性质;自然伽马射能谱测井,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铀、钍和钾40的伽马射线强度谱, 从而确定它们在地层中的含量, 用于分析岩石及流体性质;声波变密度测井, 补偿声波测量的是接收到的声波波列的首波达到时间, 用于测定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 源距较短, 其资料用来计算地层孔隙度和确定气层。全波列声波测井记录的是接收到的声波全部波列, 可测定岩层的弹性模量, 其源距较长, 用于求解岩层强度、检查压裂效果及固井质量等, 在求解地层孔隙度及判断气层方面比补偿声波更为准确。

4 结语

现代的人们怎样去认识几百万年甚至更早以前油气生成的历史呢?地质学家追溯油气的生成条件就要去研究地层中生油层的各种信息。这里所指的生油层就是沉积岩层中的暗色泥岩层或碳酸盐岩层。使用现代的物理、化学分析手段已经完全能够做到把它们在生成油气过程中所残留下来的各种信息提取出来加以研究和认识, 不断地探索油气生成的条件。所以, 研究油气的生成不是单纯探索它们的形成条件, 而是找油找气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要:地质学 (Geology) 是研究地球 (地壳) 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固体地球, 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固体地球的表层-地壳 (或岩石圈) ,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以及地球的资源性等。莱伊尔Charles Lyell (1797-1875) 的巨著《地质学原理》使地质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新的地质学理论、观念、方法, 以此为标志建立了现代地质学。

保护环境在石油开采中的必要性 篇5

1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如果是作为蒸汽发生器或锅炉的给水(污水回用),则要严格控制水中的钙、镁等易结垢的离子含量、总矿化度以及水中的油含量等。如果处理后排放,则根据当地环境要求,将污水处理到排放标准。

1.1含油污水处理后回注。从井里采出的液体,通过管道送到联合站,进入三相分离器,将油、水、泥三相分离,油收集后外输,污水中含油,不能直接外排或回用、回注,需要进行继续处理。含油污水进入两级大罐,进行加药、沉降分离,通过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分离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污水中的杂质、污油随着水中的溶解气泡上浮,去除效率达90%以上,之后再进行一次过滤就可以把水注回地下。

1.2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因为锅炉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水中杂质要非常低之外,对水中的离子(Ca2+、Mg2+)要求更高,因此从气浮装置出来的污水还需要进行深度精细过滤处理,去除掉水中不溶解的杂质,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Ca2+、Mg2+交换掉,不对锅炉造成结垢等安全影响,然后加热成蒸汽后再注到地下,替代清水采油。稠油开采需要注水蒸气,注水蒸气就要用大量的水。河南油田将稠油污水处理合格后回用到注汽锅炉,节约大量清水资源,达到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的目的。

1.3含油污水处理后外排。除去注水的净化污水,如果要外排,还需要通过生物处理,使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达到外排标准要求。因此在稠油联合站采用的是“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污水先进入冷却塔,然后进缓冲水池、生物膜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再进入生物膜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后达标外排。在生物膜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经过水解酸化过程,把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如把大分子的有机化学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醇类、酯类等低分子量的简单有机物,使水解酸化池出水的生物可生化性提高。在生物膜好氧氧化池中好氧菌进一步把这些易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无机物、C02和水,达到外排的要求。

2固体废物治理的.技术与效果

石油开采固体废物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放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主要有三类:一是钻井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泥浆在施工中具有带出破碎岩屑、降低井下温度、保护井壁的重要作用,但施工后就被废弃,其含有重金属、盐碱、油等污染物。据技术人员介绍,每口井产生废弃泥浆都在200方以上;二是采油生产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它包括施工现场遗留的含油污泥和石油集输过程中沉淀产生的油泥砂,其含有大量铜、锌等有毒有害物质;三是石油生产或事故状态的落地油。

2.1石油开采固体废物对土壤生态的危害。石油开采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危险废物,产量大,处置困难,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土壤的危害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石油排入土壤后,能破坏土壤结构,侵蚀土层。它常常聚集在土壤表层,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功能,甚至引起根系的腐烂;二是固体废物中的盐、碱成分,导致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不利或无法生长,致使土壤无法复耕;三是各种重金属滞留于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植物吸收后使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直接危害到人和动物健康。

2.2河南油田构建了控制石油开采对土壤生态危害的技术路线。河南油田非常重视石油开采对土壤生态危害防范处理,已经从控制危害、达标处置,从减量化、无害化到资源化等阶段,建立了一套责任控制措施体系,目前实现了全面清洁生产。其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技术对策实现危害可控。可概括如上图。

2.3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技术对策。钻井废弃泥浆是泥状工业废弃物,通常是半固态,常规的技术对策是固化填埋。它的基本原理是:向废弃泥浆中加入固化剂,使其转化为固态,就地覆埋或再利用,抑制废弃泥浆中金属离子及有机物质对土壤的侵害。

2.4含油污泥多种处置技术对策。油泥砂和无法回收的落地油都作为含油污泥来处理。目前河南油田介绍有六种处理方法:一是直接或固化后的简单填埋;二是回收原油的物理化学处理;三是使固液分离的生物技术处理;四是作燃料制砖;五是热解回收原油;六是锅炉焚烧。

这六种方法中最有效、处理最彻底的是锅炉焚烧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脱水干燥后的含油污泥加入锅炉燃煤,利用煤作为含油污泥的固化剂,利用含油污泥中的可燃物进行助燃,使高温燃烧后的油泥成为稳定残渣,既得到了彻底处理也实现了热能利用。它的关键技术路径是:油泥就地脱水(使含水率降至65%)→控制掺拌比例→进行炉膛技术改造实现型煤燃烧→调整工艺流程确保充分燃烧→炉渣与烟尘集中排放处理,确保环保达标。这项技术在河南油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并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调查思考与总结

3.1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河南油田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2807万元专项生产维修资金,进行环境治理,确保实现废水、废液、废渣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地复耕率100%的绿色开发目标。调查发现,由于石油石化企业大都远离城市,没有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依托,全靠企业自己投资治理。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环保问题,加大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研究、治理力度,提高综合治理效果。

3.2环境治理要依靠技术、管理来破解。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高技术、高风险过程,企业面临多项技术难点和工艺难题,既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也需要企业组织技术攻关保障。企业应着力推广环境保护及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关键技术的破解和创收增效。如河南油田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河流、水系水资源保护规划,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变废为宝,实现改善水质的目标,还社会一个碧水蓝天。坚持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河南油田研发应用的“含油污泥锅炉焚烧技术”已经成熟并成为国家和行业推广项目,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同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引入项目化管理机制,提高项目运行效率,落实责任和控制措施,量化、细化管理控制环节,增强安全环保目标的可控性,才能持续管理好环保工作。

3.3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和处罚违法违纪的力度。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环境安全事故再次提醒人们,只看企业有无环保制度不行,关键要看执行落实效果。河南油田每季度组织开展HSE大检查,发现并处理一些环保问题,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各企业上级管理部门要检查下级单位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加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力度。

3.4做好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知识普及和文化的培育工作。树立全社会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石油开采 篇6

【关键词】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生产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石油开采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重点。因为石油开采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生产的危险性,开采人员的安全已经成为石油开采行业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开采工作安全系数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生产安全,必须要找出并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一、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就我国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来看,存在很严重的制度不健全现象。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与国外相比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存在很少的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这就导致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并不能及时确定事故原因,进而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1]。另外,很多石油开采企业在对安全生产管理上具有明显的重视不足现象,对安全管理投入力度小,以及安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比较低等,使得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另外,我国对于石油开采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存在缺陷,在法律上存在盲区,具有的可操性不强,为逃避责任以及管理混乱等情况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再加上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没有操作证书情况下就投入生产,很难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

2.施工技术管理不善

对于石油的开采作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测井、钻井、采油以及输送,在各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管理不善都将引发安全事故。在测井阶段,主要就是获取岩层以及油气藏中各种原始信息以及开采信息,比将各种有效信息通过特定的技术传送到地面上,保证能通过信息分析并得出开采的有效的数据[2]。钻井阶段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在是工过程中因为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具体打井时所选择的方式也不同。但是无论选择的是何种打井方式,必须要保证减少污染提高打井质量,这是进行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的基础要求。采油阶段主要就是将井内的石油提升到地面上,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石油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出水、结蜡和出砂等情况。输送阶段主要是对开采的油气进行分离,并对分类收集好的油气进行计量、储存、运输以及管理。必须要将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到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但是,现在大部分石油开采企业都将施工重点放在获取利益上,对生产的安全管理投入力度比较小,这就增加了生产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

3.安全生产管理投入力度不足

现在我国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投入上明显还存在很大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对石油开采安全管理提出的要求。很多石油企业将安全管理的投入看做为影响企业效益收入的重要因素,认为这是浪费企业资金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还存在挪用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现象。投入力度的不足,使得生产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石油开采的安全性。另外,石油开采企业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研究并不透彻,在进行管理时仅仅是走个过程,不能及时发现威胁生产安全性的因素,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能有效解决,妨碍了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措施分析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石油具有高温高压性、毒害性以及燃爆性等,确定其开采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为提升石油开采工作质量,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3]。我国对于石油开采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并不多,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组织员工进行学习,为我国石油行业的进一步提升做好保障。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确定具有单独行政能力的监管机构,配置相关专业人员、经费以及设备等,保证其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度的建立需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对各项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还需要加强制度所具有的行政效力,强制要求员工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施工,对于存在的不安全操作行为要给予一定惩罚,保证石油开采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网络,不断提升石油开采安全生产工作质量。

2.建立专门安全管理队伍

石油企业在进行开采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过硬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队伍,将安全生产融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此方面,企业应该尽可能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入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保证其不但能够将安全概念贯彻到底,同时也会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做斗争。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全体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岗位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给予安全生产变现突出的个人或者团体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先进带动集体的形式来提高安全生产在企业内的影响。而对于妨碍安全生产执行的行为,已经查证必要严惩不贷。

3.制定应急预案和机构

应急预案与应急机构是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做出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事故影响。应急机构的确定需要将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负责人,保证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决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有条不紊的指挥工作,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应急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各种安全事故的起因以及后果来制定,并且要结合自身生产的实际特点。应急预案中包括抢险、安全疏散、后勤保障、医疗等内容,在预案制定完毕后要将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手中,并要进行预案演练,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避免出现人身伤亡[4]。

结束语

石油是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为其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安全生产工作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生产的研究,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但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明明.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59-60.

[2]高明.对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78-79.

[3]高明.对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12-13.

[4]姚丙武.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9):15-16.

作者简介

石油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篇7

1 石油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1.1 火灾

石油中含有易燃成份,而易燃成分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挥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一点明火出现,就会引起火灾。危险系数最高的就是石油开采中的压力装备与挥发的汽油结合引起的爆炸。目前,石油部门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来避免石油挥发,因此火灾不能有效避免的危险因素。

1.2 触电

石油开采需要各种机器,而各种设备机器的功率也是非常大的,为了满足设备需求石油开采地往往设有许多的高压线,高压线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再加上石油是液体难免会在开采中解触高压线,从而引发触电。这些危险因素的并存加大了开采的危险性和艰难性。

1.3 车祸

车辆为石油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石油运输车辆都是大型车辆,加上石油开采地的空间小设备多,使汽车行驶中的障碍物增多,从而引起车祸,当车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就会导致爆炸等一些其他灾祸。

1.4 高空跌落

在石油开采中需要大量的高架设备,因为工作的需要这些设备往往距地面很高,是一些很危险的装置,又因为吃油开采地都在大风地带,风力的阻挡也加大了开采的难度,所以开采人员需要长时间高难度的作业,会使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受到极大的耗损,在这样的状态下,高空跌落事件常有发生。

2 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石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些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完全不能控制的。而且这些事故也不应该发生的如此频繁,虽然一些危险因素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但也不至于发生到很严重的地步,下文针对发生事故的具体条件来具体分析背后的原因。

2.1 主观原因

石油开采工作者对石油开采的影响极大,石油开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此外石油开采还是一个长时间大工作量的工作,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耐心要求很高,当工作人员缺乏这些素质,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出现。领导者的指挥作用和其所制定的制度直接关乎事故发生几率的高低,设备人员对设备的有效设置、运用、检查对降低危险都有很大的帮助,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质量也关系到隐患的发生。而危险系数高的原因多是他们没有各尽所职,制度不完善,检查不全面,工作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等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机械设备是石油开采的关键设备,它对石油的开采功不可没,但是在石油开采中设备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因为石油开采所需要的机械都为大型设备,对操作的要求也很高,在调、拆分、维修、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严谨,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造成各种事故。机械装备的不合格也是造成石油开采事故的重要原因。再一个就是管理问题,石油开采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不合理的制度只会加大事故的发生率,而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缺乏条理,执行没有秩序,责任落实不清,组织不规范,员工素质不高等等。没有秩序化和科学化怎么能降低危险性?

2.2 客观原因

石油为深埋地下的流体矿物,它的开采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好的自然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恶劣的环境对石油开采都造成了不便。石油开采地处于风力隔断层,受大风的影响,风力会导致高空作业的工人发生跌落,伴随大风的其他灾害往往有暴雨、冰雹、洪水等这就加大了开采难度,再加上秋冬霜冻的影响石油开采都非常艰难,地质的状况也对开采影响极大,如果地质不好还会发生坍塌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风险的诱发原因。再者还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这无不影响着工人的做工,最终导致工作质量不高危险发生。

3 改善措施

3.1 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员工的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也会跟着提高。但是,培训要推陈出新,不能受制于传统模式,要有实效性、针对性,根据实际工作的现象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各个环节进行培训,强化管理,杜绝一切不规范的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一定要达标,强化安全意识,彻底清楚不规范的操作。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从多方面考察石油开采的安全问题,从实际出发根据施工中具体问题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制度落实运用,保证制度合理有效。于此同时,还要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制度细化到每一环节改进操作,使制度起到指引实际操作的作用。

3.3 设计监督机制,加强检查工作

完善的制度需要有一定强度的执行力来配合完成,不管是制度的制定还是执行力度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监督管理,监督制度制定的各个环节的考察,监督执行的强度性和公正性,同时还要监督工作人员的状态等等。另外,要加强检查工作,检查设备的安全性,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使一切工作在规范、安全、高质量的状态下进行。

4 结语

提高石油开采的安全性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石油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安全,因此解决石油开采中的问题势在必行,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的石油开采才能有秩序、有条理、刚效率的进行。正式石油开采过程中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保证国防安全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强锋,张大庆,陈岩等.石油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3,(5):184-184.

[2]李涵.浅谈石油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中国化工贸易,2015,(5):14-14.

我国石油开采企业的物流成本优化 篇8

石油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之一,在其开发及投产的各个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物流方式,建立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做好前期物流成本的核算,为更大的利润做好铺垫,使得投资成本最少,回报最大化。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推进石油企业的体系改革,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使各部门的协同运作模式相统一,建立需求分析与预测体系,以此引起企业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1 国内外石油开采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1.1 国外石油开采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在国外的石油开采物流成本控制中他们采取先进的管理观念,认识到石油开采中物流成本的特殊性和新型性,加强石油开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实现了管理成本的升级。[1]注意到石油开采在经济方面的特殊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大,成本管理较大,资本的支出性大,还有石油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在国外的成本体系进行实际制定预测、分析、到决策。在技术的方面实行作业成本管理,使成本性态更加清晰,成本信息更加准确,成本管理和控制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尊重实际原则、重要性原则、同质性原则和相对独立性原则划分作业流程,分为注入作业中心、采出作业中心、集输处理作业中心、生产管理作业中心和辅助作业中心五个作业中心。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减少了石油开采企业的物流成本的最低。[2]

1.2 国内石油开采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开采企业都采用以“水平法”预算为核心的目标成本模式进行成本管理,即依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环节,把成本控制的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并落实到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随着我国石油开采业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开采业在成本竞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成本问题一直是石油公司关注的重点之一,特别是油价低迷时期,降低成本己成为石油公司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和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使经营管理者在成本管理行为方面缺乏积极性,直接导致成本管理低效率,成本管理行为短期化。

2 我国石油开采企业存在的物流成本问题

2.1 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复杂造成的高成本

石油开采企业要面对复杂的地质状况,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油田企业成本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要来自勘探、开发、油气生产的级差地租,而级差地租的多少受资源状况和追加投入和投入的效率的影响。如我国许多油田,地面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开发难度加大,使油田勘探开发投资及勘探开发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成本水平。

2.2 管理体制观念的落后造成成本浪费

由于政出多门、管理体制观念的落后,使重复建设造成的物流成本的浪费;在体制上,多头管理导致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多种问题。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大大地阻碍了物流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美国商会在《2002白皮书》中指出我国的物流发展的四个障碍:政策限制、高昂的成本、国有企业主导市场和经营范围受限制。

2.3 物流设施建设不足,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的运输密度为0.0134448公里/平方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9.6%、德国的9%、印度的24.9%和巴西的8.8%,而且布局不合理,东部运输设施发达约占50%,而在广大的中西部交通是发展的瓶颈。

2.4 物流各个环节未能有效的衔接

发达国家80%到90%以上都是实行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而我国各类型企业尚未确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市场范围交叉严重,盲目竞争的行为普遍。在我国的偏远山区主要都是公路为主,运输条件单一,使各个环节不能相互配合。

2.5 物流管理方面人才的短缺

(1)缺乏物流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要进行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物流人才需求预测的研究希望立项后组织高校与有关部门高质量地完成。影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物流人才的缺乏是关键性的,人才是战略资源,没有人才一切无从谈起。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根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具有学士学位,41%的人具有硕士学位,22%的人具有从业资格证书,中国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2)我国的物流教育师资严重匮乏。根据各地的初步调查统计,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而目前各类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50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任务相当艰巨,就目前的物流人才的教育状况很难完成。(3)社会培训不规范。当前虽然出现了一些物流培训机构,但国家目前缺乏有效的机构与机制来监督和规范培训行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目前面已铺开,但缺乏指导,比较混乱。上岗资格培训进展相对缓慢。总体上看,形势是好的,市场很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 物流成本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3.1 地质结构复杂

进行地质勘测,探明地质构造和煤炭储量、石油层结构,进而确定可采与不可采。由于受地质条件及构造影响,不同的油井层开采难度、工艺过程都有所不同,开采方法的选择、工作面布置、设备配备、机械化程度等都影响成本水平。

3.2 部门管理的不合理分布

目前我国的油田及油田内部各单位管理机构较臃肿,管理层次较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较严重。因此,石油成本中的非生产性因素太多,加之核算制度不够严格和科学,出现了成本不实现象,从而削弱了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3.3 道路不畅通引起的不衔接

地理条件的制约,只能靠公路来实现运输,运输比较单一,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滞后,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功能少、成本高、效率低。石油开采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占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不足20%。

3.4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应标准不同

出现“物流热”造成没有专业的人才,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应标准不同,由于物流处于刚刚起步,基础较薄弱,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应标准不同,如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队、班组,直至岗位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眼前利润,忽视开采成本的情况,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与经营难以统一。

4 对策

4.1 从政府的角度

4.1.1 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延长能源利用产业链,增加能源的附加值,促进能源整合,提高开采企业规模,实现开采企业研究、开发、引用和应用现代新技术,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的粗放型矿业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能源节约型、循环型能源经济体系。

4.1.2 规范各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

应该不断改进物流宏观管理环境,规范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发展进行规划,统一配置资源;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业的水平;建立物流业务运作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建立行业规范等。

4.1.3 对于专业人才的严格控制

建立、健全技术进步的考核体系和人才储备结构。建立我国石油开采业技术考核体系的目的是,改变目前技术进步与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业绩关系甚微的现状,形成有效的技术进步激励约束机制。在专业的物流人员不求数量,更多的是挖掘他们的潜力,而不是资源的浪费。

4.2 从企业的角度

4.2.1 制定石油开采企业管理系统的方法

增强核心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从实际中制定石油开采企业合理的物流管理系统。建立顺畅的物流管理系统,变仓储点为协调点,不要让产品闲置使得周转率下降。使物流成本尽量缩减。在开采过程中把勘探、现场开采中的各项成本作为重点,在进行道路的修建时外包给其它企业进行维修,本企业只进行验收、监督。这样可以缩小物流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更有实力。[3]

4.2.2 合理化多式联运

加快交通做好多式联运运力配置的组合搭配,建立统一的运输需求交易市场和公共运输信息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运输的信息交换服务,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提供最佳多式联运方案,缩短货物运输滞留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5 结束语

论文通过国内外石油开采企业的分析,提出上述的一些建议,使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得到一些帮助,使我国的石油开采企业发展得更加顺利,从而达到石油开采企业物流成本的更低,通过国家政府的约束开采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摘要:石油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成本的竞争。我国石油开采企业应该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石油开采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实施成本控制,保证成本持续性降低。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石油开采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比较国内外石油开采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分析我国石油开采企业成本理中存在的成本管理观念有待转变、对投资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成本管理技术落后、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石油开采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改进石油开采企业预算方法、完善石油开采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提高石油开采企业成本管理技术水平等对策。

关键词:石油开采,物流成本,成本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和展望.特种油气藏,2001(2):98-104.

[2]王同良.国外油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2003.12.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运行报告 篇9

1. 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降幅比去年前8个月有所缩小

2009年1~11月, 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收入同比下滑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由于原油价格回落明显,影响了行业增速。

去年1~11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全行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742.47亿元,同比下降30.84%,降速比去年前8个月缩小7.72个百分点。

2. 效益分析: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度下降,降幅有所收窄,亏损增长快速

去年1~11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686.52亿元,同比下降60.74%,改变了上年同期利润大幅度增长的局面,与前8个月相比,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幅度缩小7.76个百分点。

全行业亏损规模较小,去年1~11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有91.89亿元,同比增长197.78%,增速比去年前8个月大幅度提高,比上年同期也有较大上升。

3. 成本费用分析:主营业务成本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同期销售收入的降速

2009年1~11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销售成本为4157.62亿元,同比下降4.01%。与同期销售收入相比,去年1~11月全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成本下降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低26.83个百分点,成本下降不明显。

4. 资产及资金分析:资产负债水平上升,应收帐款增速大幅度提

2009年1~11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低,比上年同期有一定上升。资金运行方面,去年1~11月行业应收账款增速较低,与上年同期相比,应收帐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

去年1~11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负债率水平为47.19%,与上年同期相比,行业资产负债率提高3.51个百分点。

全行业累计应收账款规模有623.65亿元,与销售收入的规模相比较小,应收帐款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

二、市场供需分析

1. 产量分析:原油产量同比略有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回落

2009年1~11月,累计原油产量达到17360.19万吨,同比小幅度下降0.51%,比上年同期略有减少,原油产量保持稳定。

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77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17个百分点。

2. 销售及库存分析: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下滑,库存小幅度增长

2009年1~11月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呈现大幅度下降局面,主要受原油价格下降的影响较大。库存方面,行业产成品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有一定上升。

去年1~11月,全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6515.06亿元,同比下降32.13%。全行业累计产成品15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库存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较大。

3. 进出口分析:出口同比下降,进口增速下降

在原油进出口形势上,2009年1~11月份累计原油出口完成472万吨,同比增长25.4%,比去年前10个月下降11.7个百分点。原油出口金额累计实现19.83亿美元,同比下降28.2%,比去年前10个月缩小0.5个百分点。

在进口方面,2009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825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0.9%,比去年前10个月回升3.5个百分点。进口金额方面,原油进口金额达到773.5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5%,比前10个月缩小9.0个百分点。

三、市场价格分析

近期原油价格在80美元上下波动,世界经济回暖的预期曾推动原油价格上冲到80美元以上,但由于美国的就业数据依然较差,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大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原油价格受打压;同时美元近期的反弹也抑制了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整体上看,世界经济回暖的进程将在震荡中不断走出低谷,原油价格长期趋势依然是震荡上行。

四、投资情况分析

2009年1~11月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4.75亿元,同比下降6.5%,投资降幅比去年前10个月有所扩大,投资小幅度下降。

五、企业经营情况

1. 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09年1~11月,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51%,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8.55%和33.48%。

利润增速方面,小型企业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1.6%,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4.61%和64.32%。

2. 分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2009年1~11月,行业内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9.97%,利润同比下降44.71%。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运行报告 篇10

1. 工业产值: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继续大幅度下降

2009年以来,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回落, 导致了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产值同比出现大幅度回落, 随着原油价格逐渐启稳并有所回升, 原油开采业的下滑幅度也逐渐稳定。2008年一季度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总产值同比继续大幅度下降, 但降幅稳定, 比前两个月略有减少。

一季度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工业总产值实现1392.16亿元, 同比下降42.85%, 比前两个月的小幅收窄0.24个百分点, 与上年同期的高速增长仍形成了鲜明对比。

工业增加值方面, 一季度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1%,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可比价格计算, 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略有提高。

2. 产量分析:原油产量同比小幅度下降, 天然气产量增速提高

2009年一季度, 累计天然原油产量达到4605.26万吨, 同比下降1.64%, 比前两个月缩小0.04个百分点,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

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216.2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51%, 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2.4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11.05个百分点。

二、销售增长情况

1. 销售及库存分析: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下降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销售产值同比仍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一季度, 全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356.43亿元, 同比下降43.87%, 比前两个月缩小2.1个百分点, 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的局面。

2. 进出口分析:原油进出口增速均大幅度上升

在原油进出口形势上, 2009年一季度累计原油出口完成152万吨, 同比增长134.1%, 增速比前两个月大幅度回落, 比上年同期提高122.2个百分点。原油出口金额累计实现5.35亿美元, 同比增长48.3%, 增速比前两个月下降147.1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40.9个百分点。

在进口方面, 2009年一季度我国原油进口同比继续下降, 全国累计进口原油4089万吨, 累计同比下降10.2%, 比前两个月缩小2.8个百分点。在进口金额方面, 原油进口金额125.44亿美元, 同比下降58.6%, 比前两个月缩小0.8个百分点。

三、市场价格分析

在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后, 重新启稳, 目前仍在50美元一线波动。由于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困扰严重, 原油价格缺乏再度上扬的条件, 整体上原油价格保持稳定, 呈现窄幅波动的状态, 全球经济依然面临很大的恢复困难, 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相对紧缺, 因此原油价格将继续保持目前的价格水平。

四、投资情况分析

2009年一季度,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7.41亿元, 同比增长速度为16.6%, 投资恢复较快增长, 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五、企业经营情况

1. 分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09年一季度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不同规模企业中, 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31%, 比上年同期提高46.6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6.16%, 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11.07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7.49%, 比前两个月减小2.22个百分点。

2. 分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浅析注水在石油开采上的应用 篇11

低渗透压的渗透率很低, 相当于中、高渗透油层的几十分之一。液态固态的分界点和液态和液态的分界点很低, 不容易形成稳产状态, 产量下降的速度很大, 所以不能形成投产。渗透压的开发的天然能量较少一次性采收率较低所以在人工压裂之后才能提高采收状况, 其次注水井的吸水能力较低,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能力会下降的更快, 甚至到达注不进水的程度。而且低渗透压油田的低压低水现象严重, 产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 油井见注水效果缓慢, 因此在低渗透压开发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其油井的压力和压强, 以确保开发的顺利进行。

2 注水工艺的探讨

在石油开采中, 尤其是低渗透压的开发过程中, 往往针对很难形成投产的问题使用注水采油来提高采收率, 形成投产。所以近几年的注水技术正在不断的开发和研制中, 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但是在注水技术的研制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有些还存在着弊端和缺漏, 在某些特殊的低渗透压油田中不能顺利进行注水, 下面是对注水的技术分析和工艺的探讨。

2.1 注水技术和应用

在大多数低渗透压油井的开发中多数采用先期注水的方式, 来保持油井初期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效果, 就是不让底层的压力下降, 因此采用先期注水的方法。对于天然能量大的低渗透压油井可以推迟注水, 尽量增加无水和低含水期的原油采收率。对于裂缝性低渗透压油井要特别注意, 要严格控制注水压力不超过底层, 当注水比小于1时油井压力会一直下降, 当注水比等于1时油井底层压力逐渐下降然后增加和原始底层压力平衡。针对以上分析, 为了恢复低渗透压的底层压力, 使低渗透压油井形成投产, 注水压力和注水比可以适当提高。

2.2 分层注水方法

分层注水的方式在这里有三种。首先, 利用油管和套管分两层段注水。该工艺是将一般油层分为上、下两个注水层段, 中间用封隔器将上、下层段的油套环行空间封死, 使得上下油层段分离开来, 由套管给上层段注水, 从油管给下层段注水, 各层段的注水量在地面控制好。该方法比较简单, 容易操作。再次, 双管封隔器分两层段注水。双管封隔器分两层段注水, 是分别下两根注水管柱, 其中下入深的一根管柱装有封隔器, 将油套环行空间封死, 分为上、下两个注水层段, 下入深的一根管柱注下层, 再下入浅的一根管柱注上层。该工艺井口需要改变, 重要的是分别控制两个层段的注水量。

上述两种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只能分两个层段注水, 如果超过两个层段, 则无法进行分层注水;二是注水井无法进行维护性洗井管理, 这意味着井筒内的垢、铁锈、杂质等赃物无法冲洗出来, 容易造成赃物堵塞油层, 对于结垢严重的, 易发生井内工具及管柱被卡, 造成大的事故;三是因套管内壁始终处于注入水流动浸蚀状态, 因而腐蚀加剧、容易损坏油层套管。基于上述多种原因, 各油田目前已基本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 而主要采用单管封隔器、配水器多层段注水。

这种单管封隔器、配水器多层段注水的方式, 井中只下一根管柱, 利用封隔器在油套环行空间, 将整个注水井段封隔成几个互不相通的层段, 每个层段都装有一个配水器。注入水由油管入井, 通过各个地层段, 装好的配水器上的水嘴, 控制好注水量, 分别注入到各层段的地层中去。单管封隔器、配水器多层段注水, 根据配水器上水嘴的结构和装配形式, 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两类, 而活动蚀又可分为空心活动式与偏心活动式。其中, 以偏心式应用最多。

2.3 注水的吸水能力差异分析。

影响吸水能力的因素与注水井井下施工作业及注水井后期管理操作等有关联。主要包括:进行作业时, 用泥浆压井时泥浆侵入注水层造成堵塞;由于化学流程中酸化等措施不当或注水操作不平稳而破坏地层岩石结构, 造成砂堵;未按规定洗井, 井筒不洁净, 井内的污物随注入水带入地层造成堵塞。

与水质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注入水与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产物 (如氢氧化铁及硫化亚铁等) 造成的堵塞, 以及水在管线内产生的垢 (碳酸钙、硫酸钡) 等地堵塞;注入水中所带的细小泥砂等杂质堵塞地层;注入水中含有在油层内可能产生沉淀的不稳定盐类, 如注入水中所溶解的重碳酸盐, 在注水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可能在油层中生成碳酸盐沉淀。

有的低渗透压油田为了增加产量在注入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 导致生产能力和注水能力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长期注水引起产层堵塞, 孔隙度下降, 这些堵塞物主要是酸溶性物质, 如碳酸钙、硫化亚铁等和酸不溶物, 如有机生物质、藻类。它们在井眼附近的岩石上生长繁殖, 产生排泄物, 留下遗体。注水中常添加聚丙烯酰胺、生物聚合物或它们与某些物质的共聚物, 这些物质常含有水难溶物、蛋白质碎屑等, 或者注入之前聚合物水化欠佳, 都会造成井眼周围的岩层堵塞。

3 结语

在我国的油井中由于地形和各种地质的因素会造成油井的压力差异很大, 如今的注水技术已经研制出来, 但尚未成熟, 在一些特殊的低渗透压油井的应用还有许多弊端, 比如注水管堵塞的问题和注水的压力控制问题。所以要求石油企业管理者严格要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保证开发的质量和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近几年我国开发石油的速度和效率越来越高质量也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增加, 我国已经成为出口石油的大国, 在油田开采和油藏的挖掘上发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在低渗透压油田的开采上的技术是尤其的匮乏, 低渗透的开发难度极大, 需要的技术水平相当高。所以合理高效的开发低渗透压油藏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开发系统机制, 面对这一要求, 我国现在提出了注水技术是处理低渗透压油田开发的关键处理技术, 本文介绍了注水在低渗透压油田开采的作用, 分析了低渗透压油田的特点和注水工艺。

关键词:低渗透压油藏及开发特征,注水工艺

参考文献

[1]王鸿勋, 张琪.《采油工艺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年

[2]K.E布朗.《升举法采油工艺》.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

[3]万仁傅, 罗英俊主编.《采油工程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年

[4]王隆慧, 李红春等.“高压注水井套管保护管柱受力分析探讨”文章编号:1001-3482 (2004) 增刊-0039-03。

[5]李文华主编.《采油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年

[6]吴奇主编.《注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薄层路面下一篇:城市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