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2024-07-22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精选12篇)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1

自2009年1月7日,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颁发3G牌照以来, 中国的3G用户数在新增移动用户数中的占比已超过半数, 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虽然与2G系统相比, 3G系统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速率 (快速移动环境下, 最高速率为144kb/s;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下, 最高速率为384kb/s;室内环境, 最高速率为2Mb/s) , 能支持多媒体业务, 但它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a.通信速率不能够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b.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 S的各种速率的业务;

c.难以时限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

d.通信费用与2G相比并未降低, 甚至更高。

鉴于3G系统的局限性, 各国已在积极进行后3G通信系统 (IMT-Advanced) 的科研与实验。与3G系统相比, IMT-Advanced具备以下优势:

a.更高的通信速率 (1000Mbps) , 更宽的网络频谱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可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 其图像传输质量堪与高清晰度电视相比;

b.终端更加多样化、智能化;

c.可提供更多类型, 具有多种Qo S的各种速率的增值业务, 如无线区域环路 (WLL) 、数字视频广播 (DVB) 、数字音讯广播 (DAB) 等;

d.通信成本的降低带来通信费用的降低。计费方式更加灵活,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所需服务。

那么, 4G通信系统在世界上的研发进展如何呢?下面, 我们就通过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4G研发进展情况来对此了解一二。

1 中国

1.1 研发方面

2001年, 中国“国家863计划”启动了面向后三代/四代 (B3G/4G) 的移动通信发展研究计划——未来通用无线环境研究计划 (简称Future计划) 。Future计划一期, 完成了六种无线传输链路方案的设计, 完成了支持分布式多天线接入的射频系统的设计, 初步研究了无线资源管理方案和上层协议, 基本完成了基带电路核心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测试。Future计划二期, “TDD系统OFDM上行链路设计与实现及TDD技术集成”在2006年6月17日进行了正式验收。该系统采用宽带TDD OFDM MIMO技术, 兼容TD-SCDMA, 峰值速率可达122Mbit/s, 频谱利用率为7.1bit/s/Hz, 支持高清晰视频点播、FTP高速下载、Internet、语音等业务。验收结果表明该系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武汉汉网、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开发出的全IP移动通信技术, 传输速度比3G快50倍, 是国际公认的4G技术核心。

1.2 外场技术演示和示范

2007年1月28日, 在上海快速移动的测试车上, 基于IPV6的高清电视等业务的演示十分流畅。工作人员在上海延安西路高架做了2km长的覆盖, 车辆在真实的路况中以50km/h的时速行驶, 获得的下行速率为20~90Mbps, 上行最高也可达80Mbps。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4G试验网已经正式进入第三阶段, 即外场试验和预商用计划。

2009年10月5日至9日, 日内瓦举行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09年世界电信展”。中国移动、中兴、大唐等中国公司展示了TD长期演进 (TD-LTE) 技术应用的最新产品。中国移动公司展台, 一个大屏幕实时播放远在万里之外的上海黄埔江的画面。另外, 还设置了模拟车厢, 展示这项技术在行进列车中的应用, 乘客通过面前的大屏幕可与远方客人进行视频对话。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国移动搭建的准4G网络TD-LTE演示网覆盖至黄浦江两岸9个场馆以及江面游船。为观博者提供世博园区内陆上和水上移动状态下高清视频监控、导航、视频会议等服务;高科技机器人“天线海宝”还能为游客带来歌舞表演、测量体温、发放礼品券等。

1.3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态势

原中国信息产业部 (现工业信息化部) 与他国的4G合作研发始于2003年, 当时与日本NTTDo Co Mo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共同探讨和研发4G技术;2004年10月, 又与韩国达成协议, 扩大技术合作范围, 共同支持对4G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在Future计划的支持下, 一批中国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参与了欧盟第六框架WINNER、Ma Gnet、MOCCA等国际上有关未来移动通信研究项目, 并与一批跨国企业设立了一系列联合研发项目。中科院计算所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心 (MCR) 与瑞萨科技公司合作, 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建立移动通信联合实验室, 共同开发4G手机平台, 并解决未来手机技术应用方案;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与37家欧洲知名厂商和研发机构结盟, 加入欧盟最大的B3G项目“未来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2006年3月, 中国、韩国和日本就进一步联合研发4G移动通信标准一事达成共识。

1.4 标准研发进展

2004年, 中国在标准化组织3GPP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2009年, 在TD-LTE基础上形成了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TD-LTE-Advanced是中国继TD-SCDMA之后, 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吸纳了TD-SCDMA的主要技术元素, 但它将提供更宽的带宽, 可以进行更多的数据业务, 它充分体现了我国通信产业界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

目前, TD-LTE-Advanced已获得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亚太地区通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2 美国

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在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密集的研发和市场化阶段。据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学会 (IEEE) 最新公布的802.16无线宽带技术草案文本, 该机构目前正在研究一项无线传输新标准802.16m兼容Wi MAX和4G。802.16m标准在快速移动状态下的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

美国AT&T早在2000年就推出了4GAccess网络, 它能配合EDGE技术进行上传, 并利用宽带OFDM技术进行下载。AT&T的4GAccess网络升级计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移动电话基地台的软件构建, 第二阶段则进行智能型天线的硬件构建。2004年2月, 美国手机服务提供商Nextel通信公司与思科、北电网络和IBM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达拉姆 (Ralei Gh Durham) 地区试验“4G”无线服务, 这次“4G”试验采用Flarion技术公司提供的每秒钟下载速度达1.5Mb的设备, 这项服务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其他设备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

2009年1月6日,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正式开通4G移动互联网业务, 波特兰因此成为美国西部首个迈入4G时代的城市。推出这一业务的美国Clearwire公司称, 在波特兰开通的4G网络

采用了Wi MAX标准。这也是美国迄今第二个开通采用该标准4G网络的城市。

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去年10月曾开通类似网络。据悉, 通过这一网络移动上网最快下载速度可达每秒4M字节。当地《俄勒冈人报》科技记者罗格韦在其博客中说, 他的实地测评表明, 通过4G网络上网速度比利用苹果i Phone手机通过3G网络上网平均快4倍以上。

3 日本

日本早在21世纪初就为4G的研发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 并作为e-Japan计划的一部分, 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02年3月, 日本最大通信运营商NTT Do Co Mo公司在东京郊区的试验室中建立一个下一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络, 该网络的空中接口采用了基于可变扩展因子技术的正交频率和码分复用技术 (VSF/OFCDM) 。同年10月, NTT Do Co Mo表示, 该公司已成功完成第四代 (4G) 移动通信的传输实验。此实验是在室内进行, 下传和上传速率分别可达到100Mb/s和20Mb/s。2003年5月28日, NTT Do Co Mo宣布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 的无线接入系统的户外试验。

此次试验中, 日本NTTDo Co Mo公司已经通过4+4和6+6天线MIMO技术在100MHz带宽下分别验证了1Gbit/s (室外试验) 和2.5Gbit/s的峰值传输速度。

2006年12月25日, NTTDo Co Mo表示, 公司已经成功地以接近5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向一个移动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的接收装置传输了数据。2007年9月, NTT Do Co Mo展示了一项试验, 在e-UTRA数据速率为200Mbit/s的情况下, 功耗低于100m W。2009年5月, 日本总务省向NTT Docom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el公司颁发了LTE牌照。按照日本政府为4G研发设定的目标, 到2010年日本将实现比现有传输速率快100倍的移动通信系统。

综上所述, 4G移动通信系统无论在技术研究、标准化进程、产品试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其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当然, 4G系统要真正投入商用并非易事, 会遇到技术、市场方面的各种困难。

4G网络以IP为基础, 具有灵活的多媒体接入方式, 将给产业链上的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也能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简单易用的通信服务, 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登上舞台, 使未来的通信生活更加丰富。

摘要:本文首先对移动通信系统3G和4G进行了简单比较, 指出3G系统的局限性以及4G系统的优势。接下来论述了中、美、日三国4G通信系统发展研究进展情况, 最后对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3G,4G,TD-LTE-Advanced,Wimax

参考文献

[1]豆豆技术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综述[EB/OL].[2010-6-8].http://tech.ddvip.com/2007-12/119808772438813.html.

[2]宋凯.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G) 的发展现状[EB/OL].[2010-6-8].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6377.

[3]辛艳, 栗欣.我国及全球B3G、4G研究及标准化进展[J].移动通信, 2006 (10) :13-17.

[4]庾志成.政府主导下的日本4G研究体系[EB/OL].[2010-06-18].http://mobilecomputing.ctocio.com.cn/tips/425/7775925.shtml.

[5]中国联通网站.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及特征[EB/OL].[2010-06-18].http://www.cnii.com.cn/20080308/ca460948.htm.

[6]未知.4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初探[EB/OL].[2010-06-18].http://www.21eic.com/cell/8822.html.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2

看点1:400位大佬聚首GMIC2015峰会

高通全球CEO Steve Mollenkopf,华为荣耀总裁赵明,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百度副总裁李明远,京东金融副总裁丁晓强,全球最热的游戏公司SupercellCEO等400位业内大佬将齐聚GMIC2015峰会。

通过新品发布、新战略亮相、圆桌论坛等,GMIC2015峰会将带来移动互联网行业最前沿的创新思维,以及顶尖企业领袖对移动互联网最新观点和看法。

看点2:O2O如何颠覆传统

O2O一直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都在不断尝试的领域。58同城与赶集网最新合并的举措,再次让O2O行业未来发展走势成为焦点。

GMIC2015上,将举办全球O2O峰会主题专场,届时还有中美O2O发展与交流等议题,O2O领域领袖企业代表将分享对行业发展的深刻见解,展望中国O2O的未来。

看点3:移动医疗过去、现在和未来

医疗服务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热门领域。本届GMIC2015大会上,北京友谊医院、广安门医院将分享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帮助医院体系提高就医效率。支付宝也通过北京友谊医院、广安门医院加入“未来医院”计划,展现“未来医院”的未来。另外,高德地图凭借院内导航服务,配合就诊过程,减少用户在医院驻留时间,加速流程运转,将证明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额有效结合将真正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服务。

看点4:引领潮流的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热门事物,毫无疑问也是GMIC2015上的焦点。在本届大会,涵盖团购、酒店、电影、餐馆等多种功能的移动智能语音搜索,能防丢、通话、自拍、定位的时尚智能包,生活就能为移动设备充电的野火充电器,还有其他各种时尚与科技并存的智能硬件将一一亮相。

看点5:全球智能机器人联盟将成立

4月29日,全球智能机器人联盟将在GMIC2015上成立,并举行成立仪式。高通CTO Matt Grob将出席全球智能机器人大会,大会期间,还将探讨机器人教育这一火热市场,同时还会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

看点6:移动开发者汇集“开发者星球”

4月28日-29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将举行“开发者星球”系列活动。全球最顶级、最个性、最活跃的移动开发者群体将汇聚一堂,分享开发技术与经验,探讨市场与用户最新需求,展望移动应用开发新趋势。

看点7:移动营销面面观

在本届GMIC2015峰会上,长城会将携手独家内容战略合作伙伴AdMaster共同举办2015移动营销峰会。著名投资人、海外杰出移动营销领袖、媒体、广告等行业领袖和先行者将在这次活动上,从多个角度,深入讨论最全面、最权威、最先进的移动营销话题,共同探讨移动营销的最新动态。

看点8:O2O如何颠覆传统

O2O一直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都在不断尝试的领域。58同城与赶集网最新合并的举措,再次让O2O行业未来发展走势成为焦点。

GMIC2015上,将举办全球O2O峰会主题专场,届时还有中美O2O发展与交流等议题,O2O领域领袖企业代表将分享对行业发展的深刻见解,展望中国O2O的未来。

看点9:乐视超级手机亮相大会

近期颇受关注的手机新军乐视超级手机三款旗舰将同时亮相,同时亮相的还有乐视的智能硬件生态成员,包括乐视电视、乐视应用开放平台、乐视视频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搭建智能硬件生态?智能硬件生态究竟是开放模式,还是以各自品牌产品为核心封闭模式,这也是智能硬件行业目前十分受关注的话题。

看点10:“会+展”体验模式

通信:全球云计算爆发 篇3

全球龙头业绩超预期。工信部发布9月运营商数据,中国4G用户破3亿,移动流量继续翻番增长,运营商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继续加速增长;海外云计算业务大爆发,使得相关巨头亚马逊、Google、微软的业绩大超预期,美国云计算如此,以与美国互联网平分秋色为目标的中国云计算爆发还会远吗?各方继续利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IDC/CDN/云计算。IDC、CDN、云计算、大数据板块业绩继续直接受益于流量爆发式增长和应用快速增长,处在未来新一波互联网大潮起点,至少能持续5-10年;新技术中SDN、智能管道、国产芯片、企业网设备均能独立于通信大周期持续发展。

云计算爆发在即。上周末央行双降,有利于增加股市资产配置吸引力,上涨过快与配置荒之间的博弈将会加剧,落实到通信行业,大幅震荡的概率增加。中长期布局持续增长领域,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CDN/IDC/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短期更为关注互联网流量直接相关领域、4G、光通信以及并表效应显著个股。三季报进入纵深密集发布阶段,从宏观基本面、行业趋势以及股价诉求看,不排除“地雷”分布概率较高,建议提前预警和关注。

利好云计算上游的IDC科华恒盛、宝信软件、光环新网、鹏博士等,云计算拓展中的网宿科技、华胜天成、中兴通讯,云计算下游的星网锐捷、天源迪科、紫光股份、用友网络。关注互联网基础设施机会以及互联网入口、国产设备替代机会相关个股星网锐捷、中兴通讯、顺网科技、二六三、科大讯飞。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4

中国电信自承载CDMA网络运营以来,在用户规模和业务种类多样化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了充分发挥CDMA网络在数据业务上的明显优势,同时,为了在新兴的视频监控应用领域上占领制高点,中国电信推出了针对个人客户采用手机实时视频监控的需求,组织开发了“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业务,丰富了“全球眼”业务内涵,拓展了全球眼客户端形态。中国电信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业务是面向CDMA客户提供的手机实时视频监控业务,依托“全球眼”平台及CDMA无线网络,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CDMA手机终端实现远程视频浏览、远程云镜控制、视频截图等功能,满足客户远程视频查看、远程应急指挥的需求,向CDMA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视频监控服务。目前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原全球眼的行业用户或集团客户、中小企业客户,该类客户一般拥有自己专有或授权使用的监控资源。由此可见,该项业务的应用形态目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也导致了目标客户群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此项业务的发展。从当初“全球眼“业务的推出,到现在移动”全球眼“业务的上马,除了视频监控终端由以前固定在某地的各类显示终端,到可以移动着的手机、Pocket Pc等移动终端,其核心架构并未得到实质的改变,改变的只是接入方式。随着业务形态的发展,传统的行业应用,比如单点的视频监控,已经不能满足运营商的利润需求,也严重的阻碍了该类业务在规模上和应用上的发展,在视频监控范畴内及时推出新的个人应用才是该项业务的生存发展之道。然后,推出个人应用的前提是网络规模需要不断扩大,架设摄像机位置的需要不断增多。读取视频速度需更加快速,实时性和回放性兼并,如此基于无线视频监控的相关应用才会增多,生命力也将更加旺盛。本文将着重论述基于P2P下的移动“全球眼”的结构改造和移动终端如何实现P2P方式访问。

1 移动P2P技术

随着移动P2P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3G等无线应用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许多基于移动网络的P2P应用已经在市场上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国内目前和内容相关的移动业务主要还是以分类下载为主,如3G门户,掌讯通等,其内容也尚未与P2P网络以及视频网站对接,尚未有相似移动多媒体内容共享类业务出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面向异构移动网络的移动P2P技术发展条件已经成熟。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宽带化为P2P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移动终端的性能不断提升为PEER的组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P2P进入移动网络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必然结果。目前移动P2P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面向单个移动P2P应用向面向与应用独立的移动P2P基础平台发展,通过平台或中间件封装P2P核心服务,实现与应用独立的架构。(2)从面向2.5G简单移动网络环境向面向异构网络环境和异构终端发展,考虑终端能力和网络异构特性;移动终端从Client方式接入P2P网络向作为Peer承担部分服务,从广义移动P2P迈向更严格的移动P2P发展。(3)借鉴移动Ad hoc网络技术,融合WiFi/Bluetooth等其他无线方式,以适应更广泛的无线接入环境,优化无线资源。

2 基于P2P的移动流媒体系统

流媒体最先出现在固定互联网络中,目前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由于文件较大,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较大;同时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载常常要花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所以这种处理方法时延也很大。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是边下载边播放。当声音等时基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流式不仅使启动延时成十倍、百倍地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流式传输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从Internet上下载才能观看的缺点。

无线网络中流媒体业务主要是面向cdma2000和GPRS,UMTS等提供较高分组带宽(100kbit/s以上)的无线网络,根据流媒体源的不同,可分为视频业务和音频业务。目前基于有线的VOD,AOD等业务,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在无线网络上,随着空中接口的带宽增加,为流媒体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础,结合无线应用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业务灵活性,移动流媒体业务将会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基于流媒体典型的业务应用,比如世界杯精彩进球片段回放,移动商务中股指、期指回放,电影精彩片断欣赏,流行音乐欣赏等丰富的节目。另外,通过视频卡进行视频、音频源的采集,可以完成节目的直播,电视、CD等节目源的实时播放。 移动流媒体业务的功能是给移动用户提供在线的不间断的声音、影像或动画等多媒体播放,而无须用户事先下载到本地,流媒体业务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如Mov,MPEG-4,MP3,Wav,Avi,Au,Flash等,可以播放音频、视频以及混合媒体格式。 移动流媒体可以提供视频点播/视频直播、音频点播/音频直播,内容可以是电视节目、录像、娱乐信息、体育频道、音乐欣赏、新闻、动画等。

(1)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混合式P2P网络结构,即采用融合C/S模式特点和P2P模式特点的模型,一方面易于实现,可靠性和扩展性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通过把节点管理的功能独立到服务器的管理模块,节点与节点之间交换的数据越多,服务器的负担相对越轻,如果当节点和节点之间交换的数据为零,那么该结构将退化为一个普通的C/S结构,也就是说,即便在最差的情况下系统性能也等同于C/S模式的性能。

在系统中,采用了基于目录服务的P2P模型,由目录服务器管理整个“内容传输链”,为新加入的客户提供最合适的媒体源,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这一点是自组织的、结构比较松散的网络模型很难做到的。图1所示整个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源节点、目录服务器和Peer,图中连线的粗细表示了网络流量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Peer和目录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流量只占了整个系统流量的一小部分。主要的通信流量是集中在Peer之间和Peer和源节点之间。系统每个部分的主要功能为:①源节点,负责提供原始流媒体数据源,并对数据进行分层MDC。源节点逻辑上是与其他节点相同的,只是它是纯粹的资源贡献者,不必下载数据。为了减轻源节点的负担,将源节点的优先级设置为最低,除了最初必须由源节点提供数据外,节点在获取数据时,优先从其它节点获取,除非该节点负荷超出了设置值。②Peer,下载所需数据,并进行分层MDC解码观看,同时将自己的数据资源共享给系统中的其他节点。③目录服务器,主要负责收集、统计、更新节点信息,并且对节点进行管理;目录服务器是节点的协调者,它存储网络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列表,使得节点可以迅速地找到其他连接节点,但是它不能处理与媒体流相关的任何数据,只是为发现节点而存在。

(2)在P2P网络中,客户节点不仅只有客户端的功能,也需要具备部分服务器的功能。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并且利于以后系统的升级,对P2P流媒体系统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客户节点都具有双重的身份,一个是位于现实Internet中,一个是位于虚拟的P2P网络中,P2P网络是把Internet上有共同兴趣的节点归类在一起的一个虚拟的点对点的网络。

从图2看出,整个系统包括了5层,最底层是Internet,它保证数据包的接收和传送,网络探测层可以获取网络状况的信息,包括带宽和时延的估计,防火墙检测等。P2P层实现与其它客户联系或者信息交换。编/解码层进行分层MDC编/解码,系统利用分层MDC增加数据传输冗余,解决网络异构性的问题。

3 基于P2P架构下的移动全球眼

3.1 移动全球眼

随着3G 牌照的颁发,中国电信全球眼业务充分利用中国电信EVDO 高速网络资源,将原全球眼业务和应用向移动网络进行延伸,开展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业务。依托“全球眼”平台及CDMA1.X/EVDO无线网络,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CDMA手机终端实现远程视频浏览、远程云镜控制、视频截图等功能,满足客户远程视频查看、远程应急指挥的需求,向CDMA 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视频监控服务。

为适应移动视频监控业务需求,在现有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部分网元构建具有无线视频监控功能的全球眼系统,为全球眼用户提供全面的固定、移动接入监控业务。该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中心服务平台、客户监控点、客户端(包括客户监控中心、PC 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承载网络,如图3所示。

其中用于客户监控点的前端设备新增无线视频服务器无线视频服务器,该终端通过中国电信CDMA1X,EVDO 移动数据网络接入IP 网络,主要应用于移动的前端视频监控、无有线网络环境的的前端视频监控应用。客户端中新增手机客户端,用于客户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对客户监控点进行监控。

移动全球眼视频监控业务平台在原有全球眼系统基础上主要增加无线视频监控业务应用平台(MSP)、媒体访问单元(VAU)、移动流媒体系统(PSS)和移动终端客户端单元(M_CU)四个部分。逻辑架构如图4所示。

全球眼系统由中心管理服务器(CMS)、视频分发单元(VTDU)、网络录像单元(NRU)、无线视频监控业务应用平台(MSP)和媒体访问单元(VAU)、移动终端客户端单元(M_CU)、前端单元(PU)和客户端单元(CU)组成。同时无线视频监控业务需应用其它现网能力:包括移动流媒体系统(PSS)、WAP 网关(WAP GW)等网元。

3.2 基于P2P的移动全球眼架构

研究与设计基于P2P架构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的意义在于P2P架构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能很好的解决热点区域的图像传送迟滞,服务器严重超载,访问链接时常掉线等问题,同时,一个传统流媒体播放网络平台增加P2P功能,其投入的成本以及改造的范围都是适宜的,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服务器端增加P2P系统软件,使服务器成为P2P流媒体服务器,并按职能划分,引用分布式服务器部署理念,将服务器按功能、按地域、按需求等不同方式进行分散,提高整体服务价值。系统对架构的部署管理,结合热门内容智能分发功能,分布在各地的用户可更方便的访问到身边可提供该内容的分发服务器、节点用户,并将其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内容访问源,无需占用更多的主干网络资源,避免了跨网络、跨区域访问情况的发生,解决了以往P2P大量占用网络带宽的问题,使P2P可满足电信级运营商的应用需求,体现出P2P流媒体技术的真正价值。同时,将在热点区域构建分布式的P2P超级节点服务器,在不同网段中保持内容同步,基于CDN思想的合理超级节点部署实现了内容的就近访问,降低了端到端的时延,同时有利用实现全局的负载平衡,并支持更多用户数。独有的热门内容智能分发功能,包含内容热度预判、内容导向分发功能。系统可对分发策略预设,当内容在某地区达到分发条件,如用户访问该资源数量超过1000次,热度预判系统将此内容列为热门内容,内容导向分发系统则将该内容分发至用户当地流媒体发布服务器,并对该内容应用更多服务器及带宽资源,以支撑更多用户的访问。核心层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3.3 P2P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软件设计

该软件可以在服务端播放WMV,RM,MP3文件或者文件列表,也可以转播http格式的wmv流。其客户端采用ActiveX控件的方式,可以放在网页上使用,也可以嵌入到其他客户端软件中使用。同时该软件经过了大容量压力测试,在3000人同时在线的情况下播放400k码流的节目,服务端CPU消耗约5%,带宽消耗小于4M。最高测试播放700k的码流,也基本可以满足要求。鉴于ADSL用户的上行带宽只有512k,实际可用一般小于500k,能够播放800k码流可以解释为有一部分通过LAN上网的用户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我们也进行了低服务带宽的测试,采用家中的电脑作为服务器,以ADSL连接网络,在200人在线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顺畅播放128k码流的节目。由于移动“全球眼”是可以切换不同图像采集点经行查看的,因此,该软件在设计中加入了多频道控制台程序,一个名为ppcontroller.exe的可执行文件ppcontroller.exe会在软件安装的时候自动安装成名为“PPService”的系统服务。一般情况下不用直接去运行该程序,除非进行测试。ppcontroller.exe会根据数据库中的定义自动在后台启动或者停止P2P频道,同时它提供查询接口给ppcontrol.dll以便在web界面中显示各个频道的运行状态。ppcontroller.exe是从数据库文件ppchannel.mdb中获取P2P频道的定义信息来工作的。

同时,由于“全球眼”业务是定制类业务,因此用户订购了哪类业务,便会得到业务权限,在登录某频道时,平台便会对该请求进行相关的验证,我们在软件设计中也进行了考虑,设计了频道访问密码验证子程序。如果需要对频道的访问进行授权限制,可以设置频道访问密码。其工作原理如下:在服务端设置了频道访问密码以后,客户端插件需要凭“logintime”和“loginkey”两个参数设置来登陆,也就是:document.PP.SetLoginTime(logintime);document.PP.SetLoginKey(loginkey);其中“logintime”是当前时间,用从 1970年 1月1日0点开始的秒数值表示,“loginkey”则是“logintime”与“访问密码”字符串相加以后进行MD5运算的结果,也就是:Loginkey=MD5(logintime+”访问密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由服务端脚本如asp程序对已经验证通过的用户生成当时的“logintime”和“loginkey”,然后生成一个访问页面给用户,这个页面中包含正确的P2P客户端登陆参数。这个页面的访问将只在60秒内有效,因此无法盗链接。采用本方法进行客户端访问授权限制可以很方便的和原有用户系统结合。可以参考预览页面的ASP程序来进行更改。客户端控件是一个用来接收和交换P2P流媒体的内容的插件,可以嵌入到其他客户端软件中。

4 基于P2P下的移动全球眼与目前在用平台的性能测试比较

该测试的目的旨在通过相同网络环境下,相同硬件性能下,相同移动终端连接并发数下,访问相同图像文件情况下,比较服务器负载和观看图像时延长短,以此验证P2P下的移动“全球眼”更适合集群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位置视频所采集的图像时,用户感知度更好,并且网络负载更为均衡,使系统平台运行更加稳定,降低网络故障可能性。

4.1 测试环境和硬件环境

以上海电信现有移动网络为测试环境,分别利用用现网全球眼平台和基于P2P下的全球眼试验平台,作为硬件环境,网络中所使用的服务器性能均一致。使用1000台试验终端,分为安装P2P客户端软件和不安装软件。

4.2 测试方案

利用1000台移动终端,先通过现网运行的全球眼平台,同时访问同一图像采集点的视频图像,利用软件采集下时延和性能数据。然后,在通过P2P全球眼试验平台,访问上述图像采集点,同样子采集时延和性能数据。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述测试结果分析,基于P2P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在图像传送时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用户实际使用感觉明显好于现网运行的平台,尤其是在热点访问区域。同时,服务器资源占用率、负载平衡以及系统稳定性方面,基于P2P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较现网运行平台在故障突发率以及故障危害程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提升,日后网络必将迎来新的建设和扩容,P2P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在现网基础下的改造是易于实行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P2P原理的介绍以及移动P2P技术标准的演进分析,结合P2P在移动流媒体应用中的突出优势,对中国电信移动“全球眼”现网平台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基于C/S架构下的现网平台,由于现在用户数量和业务类型少而单一,平台运行并未得到真正的稳定性考验,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更多面向个人的应用业务将会被逐渐推出,网络平台的改造和扩容也就势在必行,纯粹对现网结构进行服务器等硬件上的扩容和性能提升,其投入成本是相当巨大的。采用基于P2P下的平台,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其性能优势和成本投入优势都非常明显是可供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进行全球眼平台新一轮演进的方向选择之一。

采用基于P2P的移动全球眼视频监控平台,其承载业务能力及多样化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面向个人应用的视频监控类业务可以大规模推向个人用户推出,使每个人成为真正的“千里眼、顺风耳”。例如,随着私家车用户数量的暴增,交通路况日渐拥挤,私家车主出行时对于交通路况信息的获取希望是准确和及时的,但是,目前路况信息的获取渠道只有广播和网络文字信息,而且这些数据往往毫无实时性可言,对于私家车主没起到任何作用。此时,如果您订购了移动“全球眼”服务,便可坐在车里实时查看你想要查看地点的交通实时路况信息,在配合车载GPS进行合理的路线选择,为您的出行提供了快捷和便利。同时,你不用担心热点区域路况的访问人数,基于P2P下的全球眼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中国电信高速移动宽带互联网将会保证QOS和流畅性。对于人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今天,视频监控类业务的发展方向就是个性定制,满足个人用户的需求才是此类业务的生存之道,基于P2P下的移动“全球眼”平台为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移动全球眼是中国电信基于移动网络推出的一种新型的视频监控类业务,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为各行各业创造了不少价值。但目前该项业务行业应用较多数,个人应用较少,业务发展停滞不前,传统C/S网络架构的先天瓶颈限制了该项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形式多样化。通过对移动“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的介绍,结合P2P在流媒体系统中的运用原理,通过相关的系统软件和网络架构改造,形成一个基于P2P的移动“全球眼”监控系统,并通过新老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性能对比测试,验证基于P2P的“全球眼”系统在业务能力方面的优势较目前系统更有利于此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移动“全球眼”,移动P2P,移动流媒体

参考文献

[1]Pablo Brenner.ATechnical Tutorial on the IEEE802.11Protocol[J].

[2]uillaume Pierre,Ihor Kuz,Maarten van Steen,at al.Tanenbaum,Differentiated Strategies for Replicating Web Documents[J].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1.

[3]Granville,L Z,et al.Managing computer networks using peer-to-peer technologie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Oct.2005,43(10).

[4]周世杰,秦志光,刘锦德.对等网络中基于团体的分布式路由协议中的可靠路由规则[J].计算机科学,2004.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5

俞永福认为,十年后都不是互联网的,因为互联网将不存在。互联网成了神器,所有的事情都跟互联网有了关系。互联网没变化,变化的是非互联网的部分。

互联网+不等于 +互联网。互联网核心是在解决效率问题。面向未来,从经济的角度,打破旧的规则,因为互联网重构供需。创业的话,应该把常使用的东西改成租的模式,把闲散资源利用起来。创造了新的消费者场景。

基于对互联网+的理解,高德最近在解决两件有关民生的问题,一是对交通路况的预测与预报;二是做环境大数据。

以下为俞永福演讲全文:

俞永福:大家好,我是永福,应该讲是GMIC到现在全时队员,“互联网+”这个词是一个热词,在我的思考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传统的互联网已经结束,在美国形成了几座大山,中国形成了几大板块之后,它的创新会继续层出不穷,但是从创业的角度,已经是大机会变小、小机会变大,如果你能做出很大的业务来,恭喜你你是漏网之鱼。对大部分人来讲,这个时代的创业已经结束。

同时,我们看到一个好消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个大门是什么?就是什么都是互联网的,也就是十年之后大家想想,GMIC我们讨论的中心一定不再是互联网,因为那时候没有了互联网。现在这个创业的时候,你看所有的行业如果不加一个互联网这个词都不时髦,从我们雷总做互联网手机开始,连我们肉加馍都要互联网了。我最近听说最夸张的一个兄弟做的事情是什么?互联网捏脚,我还没体验,我想了半天,难道手法变了在我脚上缠点网线?肯定不是这样。但是互联网成了一个神器,任何行业都可以和互联网加在一起,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要冷静地看一看另外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其实人人都说互联网的时候,大家看一看,其实互联网里边的变化并不多。变化的是什么?其实是非互联网部分,变化的是非互联网部分那些人和事,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冷静地看一看这个“互联网+”。

这个总结“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这是一个央视的总结,如果是+互联网其实它是一个物理的反应,但是“互联网+”显然是一个化学反应。就等于氢气+氧气绝不等于两种气的混合,它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水,我想“互联网+”本身绝不是把原来的市场如何再切割,它会带来巨大的增量和变量。

我们看一下,如果把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做一个快速的总结,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其实质上是在重构效率,去解决信息的透明度、解决效率的问题。举个例子,有了互联网之后,其实我们的服务时长不再受人的限制,因为服务器可以24小时运转,不再是8个小时的服务,还是12个小时的服务。

第二个效率的提高是什么?是你服务的宽度,不再考虑你是覆盖北京、覆盖朝阳区、覆盖河北省、覆盖华北还是覆盖中国,是一点接入服务于全球,效率角度得到了大概的提高,整个都在去渠道化,最终的目标是厂供,最终的实际提供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一个连接。所以说这是整个传统互联网到今天,从经济的角度,我觉得核心是在解决效率问题。但是如果面向未来,我觉得打开这扇门,从经济的角度,它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远远地高于过去十几年传统的互联网。为什么?它重构了经济最核心的一点,供需。

移动互联网聚全球订单 篇6

网络营销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中国供应商一直认为“成行成市”就是好,这一思想在传统行业本没有错,但在互联网行业,他竞争的是整个网络同行。例如,在阿里巴巴中搜索“移动电源”,得到的是14万个产品的信息。茫茫网络商海中,企业如何生存?降低成本以求生存?这是绝对不可行的。虽然降低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初始成本,可以使更多的包括大量中小型企业在内的企业更容易进入B2B电子商务交易领域,从表面上看,运营成本降低了,但企业的总体开支也在上涨,实际上,交易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在不断下滑,最终得不偿失。

而且外贸网络营销长期存在一个病态现象:许多企业具有“地盘主义”,只关注国内的市场,一味地在国内的B2B平台上竞争,而不是想着如何“走”出去,跟国外的企业进行良性的竞争。其实,建立目标市场的多语言平台,采用目标客户当地最常用的网络平台资源,对相关产品、信息进行有效曝光,抛开中间商,深入本土市场贸易,便可以轻松拿下当地市场。

误区二:不了解网络使用行为的改变

多终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当快速,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益于亚太地区销量稳定增长,2013年一季度全球手机总销量接近4.26亿部,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0.7%。其中智能手机总销量为2.1亿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2.9%。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网络终端的新入口,PC浏览量已下降。

多平台 虽然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迭代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业,但对于当前的全球市场,操作系统层级的势力版图基本已经确立。可以预见,正如桌面互联网时代Apple与微软所拥有的疆域一样,Google的Android在移动互联网版图中已经取代了微软Windows的位置。Google和Apple将统治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底层,在未来时间里,双方的势力范围会趋于稳定。Google老大,Apple老二,没人会认识老三。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网络的端口问题,我们已经不能只考虑PC平台的网站,而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抢占端口,加快手机网站建设,加强对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等问题,多网合一管理未来必将成为多平台网站的管理模式。

碎片化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处处可见这些数据中的“低头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几乎占据了这些上班族们上班之余的所有时间。网络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部分”。

互动网络营销方式

社交平台营销 Twitter、Facebook、Google+,这些入口本身每天有大量用户流量接入,除了自身的核心功能之外,因为平台的开放,从而接入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使得他们成为很好的企业推广模式。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的小企业中,大约有1/5的小企业主已经将社会化媒体整合进自己的企业流程中去。目前,利用社会化媒体等新技术的比率已由上年的12%增加到现在的24%。美国小企业对社交媒体的领跑现象应该引起中国小企业的重视。

图像营销 除了语言,也有很多人追求视觉上的效果。Pinterest是一个号称“个人版猎酷工具”的美国视觉社交网站,网站创办于2011年,目前网站用户增长速度赶上了五年前的Facebook,是继Facebook、Twitter、Tumblr之后,又一个受世界瞩目的网站。这个网站的成功,使得包括谷歌搜索在内的多个平台,也开始关注并重视图片营销,纷纷加强对图片搜索的功能提升。

二维码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APP还是网页内容的链接入口都发生了改变,企业需要更直接的接入,二维码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O2O领域的桥梁,将线下的流量转到了线上,十分适合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特点。除了目前的APP下载二维码、广告媒体二维码、营销互动二维码、企业客服二维码等,还会有更多行业出现多样的二维码,如个人名片二维码、商品信息二维码、防伪溯源二维码、移动电子商务扫码购物二维码等。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品、每一个商品、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营销活动,甚至每一粒沙子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若利用这些二维码进行营销,就可以起到直通车直达的作用。

但凡参加了2013年广交会的采购商都应该对广交会处处可见的二维码广告的情况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是主办方的宣传手册、企业名录,还是各大企业的宣传单张,都或大或小地放置了二维码,可见二维码的普及已十分广泛,并已受到了各大企业及客户的认可。

地图营销 手机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因此基于LBS的地图应用将是营销的一个重要入口。O2O的业务中很大一部分的用户来源都可能是在地图应用上接入呈现。打开地图,寻找附近的信息未来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日常行为。

APP应用商店营销 基于APP的大量需求,APP应用商店也会成为一个用户获取APP的入口,目前IOS系统基本以App store为主,91和同步推为辅,Android上百家争鸣。目前,广告模式是APP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未来还会增加游戏分销和联合运营等模式。

推送服务营销 在手机上每天给用户推送各种信息是一种非主流的做法。但若是在中小型企业中,有1万个潜在采购商安装了该企业的程序网站,试想一下,若该企业通过不定期的产品推送信息,将带来多大的一个流量数据。

连接

聚焦伟业是一家专业的网络营销策划机构,为客户提供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培训、营销管理工具、软件及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营销等一站式网络营销解决方案。自2005年至今,聚焦伟业秉承“尽心尽力协助每位客户成功”的服务理念,逐渐成长为一家全面、专业、实战、有效的网络营销策划机构,帮助客户做精做透传统网络营销的同时,快速启动移动互联网营销。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7

在MWC2011上, 全球顶尖半导体厂商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极为抢眼:首先是推动下一代移动网络的演进与产业变革, 整合技术及资源以加大对应用开发的支持;其次是以新技术支撑终端制造商设计或升级移动终端, 创造消费者终极体验;第三是I P核的知识产权在产业中价值凸显, 而我国IP核厂商需要迎头赶上。

包括中国移动等八大家运营商在MWC2011上高调表示了对LTE FDD/TDD的支持, LTE已成为许多运营商在近期部署或者从各种方向靠拢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但考虑到新一代网络需要巨大投入和运营成本, 众多运营商同样高度关注了更高价值的服务和业务创新。针对这些移动通信服务产业的将出现的变革, 许多芯片厂家已经着手开始布局。

加快推动LTE生态体系完善

LTE的推出或将带来的是新的服务模式和运营格局变革。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 用于4G移动通信基站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芯片厂商通过整合射频和软件, 开发出新的系统基础设施架构, 如全球最大的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供应商Xillinx公司继续大力推动3G/4G软件无线电, 以提升基站产品的兼容性和灵活性。

另外, 家庭基站 (Femtocell) 走出家用市场进入3G和LTE的公共运营服务也是MWC2011上的一个热点话题。业内知名公司Picochip在去年9月发布的可支持32个通道 (或通过级联支持64个通道) PC333芯片后, 在MWC2011上展出了多家公司开发的Femtocell产品, 同时该公司在现场公开演示了两台笔记本电脑间的LTE端到端数据传输,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家庭基站将在LTE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射频、PHY和Continuous Computing的协议栈集成到一个完整系统里的PC960x eNodeB平台。”Picochip市场营销副总裁Rupert Baines说, “该平台具有端到端互操作和运营商级的品质, 支持直到版本9的所有LTE标准模式, 并带有TD-LTE和LTE FDD版本, 我们还推出了LTE和HSPA+在同一平台上的双模版本。”

为了帮助终端厂家尽快导入LTE产品以及配合运营商及内容服务商发挥4G移动通信的高速数据通信优势, 高通、NVIDIA和Marrvel等基带芯片厂家不仅在处理速度上全面提速, 争先推出多核等高性能处理器, 而且把越来越多的应用功能集成在基带主芯片之中。同时这些厂家还大量收购各种应用开发技术公司, 使LTE终端在硬件领域也开始形成新的生态环境。

高通在MWC2011上发布了最多集成了个四ARM内核的2.5G速度SnapDragon系列芯片, 它们除了把LTE Modem与传统Wi-Fi、GPS和蓝牙集成其中外, 同时还集成了近距离通信 (NFC) 和3D视频处理, 为移动视频这一LTE的重要应用提供了支持。同时, NVIDIA也透露了其四核处理器计划, 并展示了带有该处理器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 可播放超1080P高清视频内容。

高通常务副总裁兼集团总裁Steve Mollenkopf表示其推出的系列芯片将把LTE网络带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并带动下一波移动娱乐和计算革命。

以终极用户体验实现差异化

MWC2011也是各种移动通信终端大放异彩的盛会, 许多厂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 如LG的具有3D视频智能手机、华为发布的超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HTC的三款新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它们带有的差异化功能是许多终端新品令人爱不释手的重要原因, 而这离不开MWC2011中展出的多项半导体技术的支持。

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 新的功能芯片, 特别是各种混合信号半导体技术成为了实现终端产品差异化的重点, 如华为的超薄智能手机设计应当离不开更小型化的微机电系统 (MEMS) 麦克风的引入。

新的音频技术是今天终端产品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欧胜微电子就在MWC2011上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用于移动电话的完整的噪声消除解决方案WM2200。

在M WC 2011上其他芯片公司的发布, 如Maxim公司将电源管理、电池管理、触摸屏控制等功能集成在一起的电源管理SoC、NXP展示的NFC解决方案、BlackSand公司的3G硅射频放大器等技术和产品, 为终端设计师提供了各种全新的、引入注目的差异化技术。

IP核厂商的机会与我国的遗憾

在MWC2011上大放异彩的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各中芯片的供应商, 支持它们快速设计和开发各种新品的IP核供应商成为了巨大的赢家, 如前面提到的多家厂商开发高性能处理器都采用了ARM公司的IP内核。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IP核厂商还很弱小, 尽管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快速发展, 但是在IP内核开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重要市场机会都被ARM等许多海外开发商获得。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8

11年间, 烽火通信虽然经历了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与全球金融危机两次严峻的考验, 却依然创造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加速度。从1999年成立之初到2011年, 营业收入取得了十年十倍速的增长。

11年间, 烽火通信还成功地将拥有自主品牌和创新技术的光通信系列产品打入海外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逐步向世界知名企业目标迈进。

11年间, 烽火通信出色的业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近日揭晓的“湖北省国际知名品牌”评选中, 烽火通信被授予“2010~2011年度湖北省国际知名品牌”, 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代表企业之一。

烽火通信11年的成长历程向业界表明, 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绝不是只能从事劳动密集的低附加值产业, 同样可以参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竞争。

国际化路径:“农村包围城市”

烽火通信的国际化之路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早期, 那时, 国外电信巨头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 抢占中国市场, 烽火通信的母体武汉邮科院开始在“国内市场打国际竞争战”。

在同国际巨头的较量中, 武汉邮科院深刻地意识到, 通信市场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 公司要做大做强, 必须在国际化的舞台中找准自身定位。1999年, 武汉邮科院将旗下的系统部、光纤光缆两大业务剥离出来, 成立烽火通信。成立之初, 烽火通信便立志要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球化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愿景虽然美好, 但国际化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当时欧美等高端电信市场, 长期由跨国电信巨头所垄断, 竞争十分激烈, 新进入者面临强大市场阻力, 以及种种准入门槛;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产品和技术多是一些低端设备的需求, 对成本和价格也最为敏感。而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其他任何大型国际化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并且其通信技术实力逐渐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 完全有能力满足这些国家的建网需求。与其正面交锋, 以硬碰硬, 不如侧面迂回, 另辟蹊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烽火初步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市场, 集中优势力量, 各个突破, 在此基础上再依托区域市场的优势, 逐步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挺进。

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径, 烽火通信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 开始在亚非拉这个“新大陆”生根发芽, 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从2001年起, 烽火曾先后为印度天然气SDH工程、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一级干线、不丹电信首个SDH全国干线、尼日利亚宽带城域光网络、埃塞俄比亚电信首都城域光网络、马亚西亚电信国家高速宽带网HSBB等多个重大工程提供“交钥匙”服务, 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交钥匙”工程建设经验, 逐步从单一的产品、解决方案提供者, 向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转变。

如今, 烽火已先后突破沃达丰、MTN、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等跨国主流运营商, 逐步实现了从游击战到阵地战, 从专网到主流运营商的转变, 其光网络、光接入、光纤光缆、数据产品全线出口, 产品销售到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代表处扩张到二十余个, 国际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逐渐成为我国民族通信产业迈入国际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从零开始:永不放弃拓市场

不过, 在烽火满怀激情走向世界时, 当初迎接他们的却并不是鲜花和美酒, 而是接踵而至的挫折与考验。

2000年, 烽火通信成立了第一个驻海外代表处——印尼代表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当时距离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不到两年, 印尼光通信市场整体仍然非常低迷,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作为烽火通信这样一个“新兵”, 想要从零开始, 将中国通信产业的旗帜插在这块由西方大公司盘踞了几十年的市场上, 难度可想而知。并且,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当时销往印尼的中国制造产品质量较差, 在印尼人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中国制造、价廉质劣”的坏印象。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 印尼代表处的烽火人调整心态, 决定首先争取那些小到没有其他厂家愿意做却又复杂的设备合同, 慢慢积累, 逐步改变局面, 等待由量变到质变。因此, 在费尽千辛万苦拿到印尼电信一个小到“会被对手笑掉大牙”的接入项目后, 他们意识到, 首先要通过漂亮的开通工作来展现烽火通信以及中国通信产业的实力, 把这个小工程当做样板工程来做。

在统一思想后, 大家高度重视这个项目, 先集中所有资源, 迅速高效地完成排产发货。在工程安装开通期间, 代表处所有工作人员与工程开通人员一起, 在只有几平方米的小机房里爬上爬下, 认真检查每一端设备, 反复核对每一项配置, 确保开通万无一失。经过奋战, 烽火人克服了开通条件恶劣、技术规范不同等困难, 一次性通过局方验收测试, 设备各项性能指标优异, 获得了局方工程人员的高度肯定。

这个小单初步改变了印尼电信对烽火通信的印象。印尼代表处趁热打铁, 借机广泛拜访印尼电信各部门, 大力宣传烽火通信, 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从此, 烽火公司在印尼市场的前景逐渐明朗。2001年, 烽火数十端STM16 SDH进入了印尼的全国骨干网, 这也是中国通信设备首次在印尼进入核心网络。印尼电信也从此将烽火视为长期合作伙伴之一。

类似的故事还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着。虽然国际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但是锲而不舍的坚持, 让烽火逐步赢得了市场的回报:2006年, 烽火为阿尔及利亚提供超过10万芯公里的优质光缆, 是当时国内光缆出口历史上的最大单笔合同;2008年, 烽火独家中标马来西亚电信首个EPON商用网络, 提供数万线的光纤接入产品以及前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一揽子服务;2009年, 烽火中标马来西亚电信全国骨干传输网, 为其建设多条国家级传输干线;2010年, 烽火中标印度电信EPON大单……烽火正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决战未来:突破上行在今朝

在11年的国际化征程中, 烽火通信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与竞争对手相比, 烽火国际化的发展步伐还太慢, 仍处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那么在“十二五”期间, 烽火通信又将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从“国内一流”向“国际知名”的全球化大型通信企业的目标迈进呢?

近年来, 烽火通信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 全面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目前, 公司正在积极整合研发、行销、服务、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 以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有效支撑。并且, 烽火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重视对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 为进军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在烽火通信副总裁李广成看来, “十二五”期间, 全球电信市场的竞争将是结构性的竞争, 是产品创新、品牌运作、营销整合、渠道深耕、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等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对于烽火来说, “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创造多种竞争优势, 整体推进。

从市场角度看, 烽火下一步将逐步扩大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为此, 公司将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外营销和服务网络机构, 在重点区域市场形成竞争比较优势, 着力打造“Fiber Home”全球知名品牌。

从产品研发的角度来看, 如何满足区域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关键。烽火已成立了分别负责光网络、宽带接入、线缆及无线产品的国际研发线和行销部, 为了适应区域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将针对区域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 制定烽火各类产品的行销策略, 在国际市场上塑造“光通信专家”的品牌形象。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烽火还将不断加强海外行销队伍、技术开发队伍和工程服务队伍的建设, 逐步培养一支熟悉国际市场规则, 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经营、管理、营销经验的团队;同时, 还将及时引进高素质的国际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实行本地化经营。

移动支付的全球性挑战 篇9

该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移动货币具有足够的牵引力。移动网络运营商、零售商和银行已经经历了一个转折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零售空间,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来完成其购买的目的。如此一来,消费者不仅可以放心购买,还可以通过专卖店、网络、社会媒体、点击查看产品样本并付费,与零售商进行互动。当然,手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与此同时,移动网络运营商试图拥有同样的客户群,他们通常采取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为手机钱包增设更多更具代表性的应用程序。在对账服务方面,运营商至少有处理付账保险费率的“谱系”,但多数是为了避开成为银行的可能。

但作为银行,自然不会回避这个问题。它们看到了移动支付的威胁,同样也嗅到了移动支付带来的商机。现在,银行对移动支付的热情犹如圣火盆中的热量,它正慢慢地向上翻腾!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客户群和支付链,银行也在逐步探索。

虽然关于混战的事情大部分已被记载下来,但请让我们面对现实。一些不结盟契约和稀奇的协定,使得建立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看起来相对简单易懂,而这大部分集中在个别国内的市场。

然而,移动,以及凭着移动这一点,移动支付应该是可以起飞的。再有就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它便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国际收支中的大事件。但是,这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可以实现吗?

目前,国际移动支付这一领域大部分还是作用于国际工人汇款和外来务工人员汇款方面,而其他货币实体,则主要集中在通话时间、虚拟货币和代金券上。

Juniper网络公司的研究显示,手机是促使国际汇款已然崛起的一种手段。西部联盟电报公司通过网络、移动优化网站和一系列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满足了国际汇款以及自己西部联盟数码业务的需求。

一年前的数字跨境支付占公司总业务的1%。这让我们看到,数字在一年内飙升到35%,这主要受到新客户的影响。西方友联数码投资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哈立德·费拉(KhaLid Fellahi)说,“这些客户大多不希望到某一物理位置去转移资金,他们更青睐于电子支付这一方式。”

西部联盟电报公司通过使用它在约135个国家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资金转移,以及与世界各地的银行展开合作,以方便其在另一端提取奖金。

但是,这仅仅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一个很小的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移动电话购物,目前,对国际性支付的需求不仅吸引了移动支付公司、运营商和银行的眼球,同时也存在着排斥作用。

金融技术供应商GFT集团的交付经理卡尔·里德尔(Karl Rieder)说:“无论是银行、运营商还是第三方,在移动支付所做的大部分工作,现在都是国家特定的权利,这使得跨境服务难上加难。例如,德国不具备相同的货币支付工具,西班牙也是。即使在不同国家的同一品牌的银行里,移动支付的处理工具也无法兼容。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公司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因为它不存在国际问题的困扰,正如Pay Pal。”

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Mo Powered的首席执行长唐·吉列(Dom Keen)对此表示同意:“由于数字游戏和国际化商品的市场不断增长,这越发突显了对规模小却在不断增长的国际化移动支付的需求。到目前为止,这种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吉列认为,当务之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国家之间的移动支付转变成基于运营商的计费服务,例如Boku和Zong。吉列说:“但这些对于一些高价商品是不利的,它们只是纯粹面向小额支付”。有许多商家还是不愿意使用这些服务,因为在一些国家,运营商收取的佣金金额高达60%。

里德尔和吉列都相信,答案不在于银行本身,而是看银行、品牌,特别是零售商如何使用技术来插入,并对它们予以整合。

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最近收购了Envoy Services,目前已开发了一个泛全球的支付网关,商家只要插入便可为大量的国家提供移动支付工具。到目前为止,这还不是我们从银行、运算符或任何其他人所能看到的东西。

但这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什么国际移动支付不是,但至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原因。它们已经不再是真正接近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大众市场的技术,并且,将其带出海外很可能充满了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尽管如此,在移动支付领域,许多实体商家要想在每一个国家占据最高的地位,办法也只能二选一。

无论是会有多乱七八糟的支付机制和工具,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们整合到某种平台以方便移动服务提供商插入,或者出现一个明显胜出的赢家。

我的(移动)资金属于后者,但谁将赢仍待观察。对于银行、移动运营商或任何其他人,这件事当然还未木已成舟。

补充报道:钱包战争

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将其塑造成为手机钱包。目前,全球的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已经有几个例子,他们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寻找某种类似钱包的应用程序,其中包括i OS6在内的网站。

移动支付的国际化道路所面临的最大非技术性挑战之一,便是世界各国不同的支付文化。商业界的人都知道,在美国和英国,信用卡和借记卡并不那么受欢迎,但随着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移动支付已经开启,整个世界的替代支付将会出现更为惊人的差异。

而关于促进国际支付,它们看起来是用简单的方法来提供一个用户界面,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问题是,已经在掌控中的后端系统问题现在又出现了)。

这个支付给推出NFC功能的设备提供了推动作用,如手机和销售终端系统的推出,而被命名的却只有2个。到2016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将拥有NFC功能的手机,他们认为Forrester的研究可信。但基于NFC的移动数字钱包不是唯一的游戏。有几个与硬件无关的钱包正进入市场,因为它们面临更少的障碍,相信它们会很快地被消费者所接受。

这将使得国际整合简单得多,并有可能从消费者、商家甚至银行那里获得更大的支持。

伴随着一个引人注目的购买经验,整合忠诚度计划和完善上下文的相关性,也将在增加移动钱包的渗透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虽然钱包的优点很明确,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隐藏的控件”的阻碍,使得手机钱包技术在公共领域仍然有很多未开发的空间。该断言出自Mobey论坛,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以银行为主导的行业协会,旨在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移动金融服务(MFS)的演变。

PostFinance市场开发主管、Mobey论坛手机钱包专责小组的主席埃米尔·塔巴科维奇(A mir Tabakovic)解释说:“作为首波开始出现的移动钱包解决方案,市场的关注仍然是固定在移动钱包应用程序和它们所在的设备上。我们认为这是不平衡的:手机钱包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市场未能充分考虑到外力作用,这对充分发挥手机钱包的技术潜力有所阻碍。”

M o b e y论坛的执行董事斯帕·努德隆德(Sirpa Nordlund)补充道:“Mobey论坛已经建立且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支付’,但这不足以保证移动钱包的大规模市场应用。”

移动社交媒体的全球化 篇10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来势汹汹,不仅是传统媒体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基于Web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如电脑端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和社交网站),都感受到了它的威胁。为顺应移动互联网的潮流, 增加自己在这场竞赛中的胜算,兼并与合作成为行业趋势。众多大规模的兼并与合作案例纷纷发生, 这其中少不了的主角就是移动即时通信媒体。从目前看,手机端的全球性移动社交媒体,大致有四种:What SAPP、微信、Kakao Talk、Line( 连我 )。微信统 治了国内 的移动社 交市场 ,Line、Kakao Talk分别控制了日韩主流移动社交市场用户。本文现以微信、Line、Kakao Talk为例分析移动社交媒体的全球化。

一、微信的国际拓展

(一)中国移动即时通信媒体的胜者

2010年 ,一款“简单到极致”的跨平台聊天软件移动即时通讯媒体Kik Messager在15天内就吸引了100万名的注册用户。敏锐的中国互联网都被这一消息所振奋,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2011年1月,微信发布,经历了两年的发展,2013年1月,微信全球用户破3亿。至此,微信完全占领了中国移动通信媒体的市场,成为用户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微信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新生活, 移动通信媒体摆脱了对于单纯通信的贫瘠想象, 而是做了基于人性需求的产品延伸, 如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对讲机等。另外,微信与QQ的天然结合也让用户建立微信朋友圈的成本最小化。只要轻轻一按,微信用户就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QQ好友和通讯录联系人导为微信好友, 从而开始基于互联网的交流。这种交流实现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全方位互动,而且还省却了过去高昂的通信费用。

(二)积极探索海外拓展之路

微信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对于腾讯来说,未来的竞争并不局限在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化的。对于全球化,任何一家有雄心的企业都会对之向往,但全球化并不容易,这不仅是对中国企业来说,对较为成熟的美国企业来说也是如此。腾讯一直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考虑到成功的可能性,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主要以投资为主。但现在微信是腾讯进行海外拓展的绝佳机会。

其实,微信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在布局国际化。在微信推出后的9个月内, 就推出了微信英文版,2012年4月 ,英文版微信正式更名为We Chat,并购买了wechat.com域名,搭建海外官网,同时还支持用户直接导入脸书好友。除了英语, 微信现已推出泰语、印尼语、越南语、葡萄牙语等19种语言版本,同时支持海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机短信注册微信账号。微信所适用的手机设备已遍及安卓、ios、塞班、黑莓等操作系统。

微信拓展海外市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积极与海外移动运营商合作, 抢占用户的手机界面;二是广告营销,如邀请国际知名球星出演广告;三是开发脸书好友关系、推特等分享渠道;四是开发适配低端机的版本, 以增加广大新兴市场的用户群体;五是拓展海外游戏入口,以期用游戏来吸引用户并增加用户黏性;六是投资海外即时通信媒体。

(三)微信的国际化前景

微信是中国移动通信媒体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对于微信走向海外,存在不同的看法。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 微信虽然在新兴市场获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较难打入欧美市场。主要是因为微信想争取的海外用户与微信没有天然的联系。微信是一款中国出品的手机软件, 本身并没有海外用户关系链的数据积累, 因此较难引导欧美用户注册微信,并留在微信中与圈子产生互动。另外,微信是一款与欧美主流软件Whats App有不同定位的软件。Whats App更关注于为用户提供直接简捷的通信服务,而微信所提供的服务更多样化。欧美用户是否会喜欢融合性的服务,仍需要市场来验证。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成为全球的领头羊, 中国的移动化产品也越来越成为引领潮流的标杆。随着中国全球化的加深,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在中国本土用户的引导下,开始使用微信,作为他们彼此交流的工具。

二、Kakao Talk 的国际拓展

(一)独占韩国市场的 Kakao Talk

Kakao Talk是韩国的 移动即时 通信媒体 , 于2010年3月推出。2013年7月,Kakao Talk宣布其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名。Kakao Talk的成功与韩国移动通信业的迅猛发展不无关系。Kakao Talk的服务除了能让用户免费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外,还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表情动画,而且正在逐步增加游戏、音乐、转账、收款等服务。同时,也加入了类似微信朋友圈的Kakao Story、可以购买商品的Kakao Style等,逐渐发展为融合性平台。

(二)收购多音:造就韩国恐龙级企业

2014年5月26日,韩国最大移动即时通信媒体Kakao与韩国第二大门户网站多音做出了合并决定 ,合并后将组成新公司“多音Kakao”。这次合并是为了联手对抗独霸韩国社交媒体及搜索入口的Naver。它们的合并不仅扩大了韩国国内市场的要求, 也是携手拓展全球化市场的战略需求。

Kakao第二大股东腾讯也对两家公司的合并持肯定立场。韩国《亚洲经济》分析称,两家公司合并,业界将出现市值总额高达3万亿韩元的恐龙级IT企业, 这将对由Naver主导的门户网站业界版图产生巨大影响。

(三)Kakao Talk 的国际化目标

2014年6月Kakao Talk联席首席执行官李锡友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Kakao Talk主要专注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三个东南亚市场, 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营销资金来开展全球性的营销宣传。谈到是否有进入美国市场的考虑时,李锡友坦承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则是对于当地文化的理解需要有高度的敏感性,需要接地气的运营。

三、连我(line)的国际拓展

(一)连我:Kakao的劲敌

连我是Kakao Talk的劲敌。连我的母公司是韩国NHN公司,连我是由NHN的日本子公司研发的。NHN是韩国资本市场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 拥有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Naver以及韩国最大的游戏公司Hangame。2013年3月9日,连我的用户数突破1.2亿名, 大约4500万名用户来自日本,1500万名来自中国台湾和泰国。2014年4月2日,连我发布消息称, 其全球用户人数已突破4亿。遍及全球231个国家。

连我相比其他移动即时通信媒体, 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具纵深度的平台化运营。连我的主要收入为手机游戏道具以及表情贴图。目前,连我也在强化电商服务。连我产品的最大特色是丰富有趣的表情,这些表情帮助连我跨越了语言的障碍。

(二)国际化的本土化策略

1.与当地运营商合作

连我在日本的本土化策略主要是与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docomo合作。连我将为docomo的智能手 机开发和 提供连我 专用程序 , 专用程序将 可以在智 能手机屏 幕上设置 专用按钮 ,实现一键通话。此外,连我还将为docomo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智能手机提供去除了“游戏内购”功能的专用版本,限制潜在的表情花费,以免用户过度消费。

2.邀请当地人气很高的名人来开通账号,吸引用户

如连我在拓展西班牙市场时, 就邀请了西班牙电影明星雨果·席尔瓦 (Hugo Silva) 和米歇尔·珍娜(Michelle Jenner)开通连我的“官方账号”,并出演电视广告。连我在中国区的广告则邀请了韩国人气偶像李敏镐以及中国演员郭碧婷出演。

3.适配低端机,争取新兴市场用户

诺基亚新发布的Android(安卓)低端机Nokia X就预装了连我。新兴市场的用户对价格较为敏感,因此质优价廉的低端机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在低端机中预装软件,可视为抢占了智能手机的第一入口。但也有人士分析说预装方案并不是好的市场扩张战略,因为用户总是喜欢去应用商店寻找并下载自己喜欢的程序。

四、共同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难以撼动的用户黏性

用户黏性是所有移动即时通信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互联网用户是有使用习惯的,一旦习惯使用了某一产品, 其所有社会关系都在这一产品上时,用户就没有动力转向其他新产品。尤其是新产品与已使用产品的产品地位和表现形式差异不大时。社交媒体的圈子属性、语言和文化具有排他性,这点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各类客户端挑战的不是技术、产品的问题,而是用户黏性。这点不仅是全球化的困境,也是同类产品在国内竞争时的障碍。

(二)机遇:全球化渠道应用商店

然而,相比传统的互联网,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打进国际市场时还是更为有利的。苹果、谷歌、安卓等应用商店为开发者提供全球化的推广渠道。借助应用商店的排名、推荐,一款好的产品就可以以较低的代价在全球用户中风行起来。当然,对应用分发中心的熟悉以及相应运营手段的运用, 也是应用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总之, 全球化的应用分发中心为手机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 能与使用者产生线上互动,及时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以便调整产品,使产品不断升级来满足用户需求, 成为用户手机的必装软件。

移动互联成全球经济突破口 篇11

制胜之道

“移动互联已经成为全球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突破口。”IBM副总裁、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于雪莉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采访时表示。

因此,针对中国CEO更关注宏观经济和企业全球化,但对技术因素和协作创新关注明显不足的特点,IBM建议中国企业加强对互联经济的理解和实践,并提出了三项主要建议:“以价值体系激励员工”、“以个性服务赢得客户”、“以伙伴关系促进创新”。

在调研当中,IBM发现,绩优企业的CEO更加倾向于组织的开放性,更愿意以鼓励协作的方式来管理组织。

于雪莉说:“在中国,金融业的银行领导会问我们,如何帮助苏宁应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客户?如何管理、获取海量客户所产生的大数据?”金融业会对零售业感兴趣?“这并不奇怪。移动互联时代要求金融业挖掘客户数据,改造金融业与客户交互的机制和渠道,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为客户提供可订制化、个性化服务。”

外部协作

在三项建议中,“以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最应引起中国CEO关注。

中国CEO们在创新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对于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创新方面意愿明显不足。调研报告显示,有高达57%的中国CEO希望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完成创新工作。相反,只有58%的中国CEO愿意与外部伙伴紧密协作进行创新,而中国企业对于为了创新而建立新的外部合作关系的意愿更是低至43%。“这种状况在未来可能会成为阻碍中国企业创新的硬伤。”于雪莉表示。

IBM指出,通过合作来促进创新,需要企业从应用新的移动互联技术方面出发,改变与合作伙伴传统的协作方式。同时,在企业内部的每一层都需要培育和鼓励合作,打破协作界限,实现在跨行业领域的突破发展。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篇12

1. 红毯效应 (中国龙文化)

趋势:2012年, 全球各地的百货公司、航空公司、酒店、主题公园、博物馆甚至是整个城市都计划为中国龙文化量身定做一系列的服务、产品和营销, 对中国红色文化给予了十二分的关注和尊重。

启示:移动MM全球开发者计划是有望走出国门的移动服务之一, 如何在中、日、韩三国应用大赛成功推出后提升移动MM云服务计划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 我们应该把中国红色元素融入移动MM推向世界, 强化全球红毯效应;另一方面, 也可把外国经典元素、创新元素融入移动MM奉献给中国大众, 以实现洋为中用, 不断提升移动MM的人气指数与利润份额。

2.健康DIY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将更加热衷于预防、检查、改善、监控和管理个人健康状况。苹果的App Store目前已提供1万多种有关健康的移动应用;而许多跨国通信运营公司也越来越关注医疗信息化。

启示:电子医疗对运营商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事情, 我国运营商已经在预约挂号、专家门诊、病人档案等方面进行了移动信息化的创新与尝试, 在许多地区实践推广了VIP健身俱乐部、健康俱乐部。2012年, 要将“健康DIY”融入我们的数据及信息业务产品, 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上网、短信、彩信等都可以成为“健康DIY”的有效载体。

3. 促销与优惠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将倾向于更多创新形式和创新内容的促销、折扣与优惠, 这不仅仅是为了省钱,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兴奋感、追寻感、控制感以及被他人认可所带来的优越感也刺激着消费者追寻。

启示:2011年, 国内运营商的“秒杀”营销、签到有礼、电子优惠券生态系统、电子勋章博物馆、会员俱乐部、无线音乐PAR等活动和产品的推出, 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促销的内容与方式, 2012年有望在飞信+平台、微博开店、二维码电子券与广告信息、U点卡优惠券DIY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4. 环保绿色消费

趋势:2012年, 世界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仍然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热点, 形成完整链条的回收循环模式逐渐提上诸多决策者的议程。

启示:手机终端的废弃电池回收、充电器标准统一、SIM卡瘦身与扩大容量、降低基站能耗等都是绿色消费在运营商工作实践中的合理应用。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无线宽带、IMS统一信息平台、电子账单139邮箱/短信/彩信接收等都是环保绿色消费的具体实践与应用。2012年的绿色通信消费有望在循环再利用、以旧换新等方面进行务实推进。

5. 无现金化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将倾向于放弃硬币和纸币进行消费、购物, 属于无现金支付的手机支付无疑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启示:2011年12月31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批共61张非金融支付业务许可证, 三大运营商同时获得牌照。基于手机支付的移动电子商务有望创造一个全新的, 以客户信息与数据为基础的, 融合了业务套餐、积分系统、酬金奖励、历史消费记录、优惠折扣机制等诸多节点的生态系统。

6. 城市金字塔的底部

趋势:2012年, 全球高度城市化的趋势不会有所改变, 处在城市金字塔底部的消费者将更加期待那些为其量身定制的创新。居于城市金字塔底部的工薪阶层和农村进城务工阶层对健康、产品创新、品位、美学的需求与日俱增。

启示:合理的数据及信息业务套餐设计、年包营销、尊享的俱乐部会员待遇、高品位的彩铃歌曲、具有积分层级的手机游戏/飞信会员、快乐吉祥的飞信靓号/手机靓号、带有电子勋章的移动微博等都可能成为城市金字塔底部消费者的需要。

7. 懒人式参与的众包

趋势:2012年, 众包的趋势将继续改变全球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业务流程, 衍生出无数的创新。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能够贡献一己之力, 成为某个宏大项目的一部分。

启示:12580综合信息平台的商户信息条目/旅游信息条目客户自助录入、彩信DIY、彩铃加加、WLAN签到有礼、移动微博等为2011年移动客户的众包提供了较好的基础。2012年, 还有望在视频DIY、移动应用参与式个性化设计、彩信手机报个性化小众群发、位置服务与社交服务的融合上更多地体现众包风格。

8. 不完美与个性化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倾向于个性化的品牌, 他们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行为, 那些诚实地面对自身缺陷、有同情心、慷慨、谦逊、灵活、成熟、幽默、有个性和人性化的品牌将大受欢迎。

启示:就目前最为流行的微博来说, 移动微博遇到大众门户的新浪微博、偏重商务的腾讯微博、政治色彩的人民微博的激烈市场竞争, 同时也和国内通信运营商的天翼微博、沃微博存在竞争与客户的拼抢。移动微博如果没有移动特色, 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如果我们在2012年为并不完美的移动微博注入一些移动元素、创新元素、文化元素, 它就有望获得新的发展与新的动力。

9. 屏幕文化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青睐的屏幕文化更像是一个媒介, 许多相关的消费趋势将通过这一媒介显现出来。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自助终端触摸屏、电子广告屏等为屏幕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载体。

启示:运营商的门户网站、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体验营销平台、圈子营销平台、自助服务终端将在2012年更多地融入屏幕文化, 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一站式营销平台与主题营销入口设计也应更多地考虑屏幕文化元素。

1 0. 推荐与二次营销

趋势:2012年, 全球消费者将更加倾向于依赖自己和身边人的购买经验, 推荐与二次营销成为符合消费者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启示:产品兼容升级、转售与赠予、以旧换新、圈子营销、深度运营、基于数据集市或数据仓库的精准营销将成为运营商推广数据及信息业务的重要营销实践。

1 1. 新兴市场成熟化

趋势:2012年, 全球新兴市场将趋于成熟化, 尽管许多文化差异可能仍然存在, 但全球消费者在需求层面上却有着显著的一致性。

启示:从中国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与国际运营商合作开拓本地新兴市场两个方面来看, 我国运营商2011年与苹果公司在iPhone上的竞争与合作体现了这一趋势, 2012年应重视蓝海战略, 重视国内新兴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的拓展, 注重与国际通信运营商、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战略竞争伙伴的务实合作。

12.即时获知

趋势:2012年, 移动应用商店、增强现实技术以及QR码技术将会整合在一起, 给现实世界中的全球消费者带来基于物的即时位置信息。

上一篇:库区消落带下一篇:距离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