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

2024-06-19

诱发电位(精选8篇)

诱发电位 篇1

神经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后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缺乏特征性, 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但目前运用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神经梅毒患者的神经系统变化研究较少, 对于神经梅毒是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仍不清楚[1,2,3]。本文对一组神经梅毒患进行诱发电位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分析, 以期为神经梅毒诊断提供神经电生理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筛选梅毒血清学 (RPR、TPPA均阳性) 患者, 上述研究对象均常规行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梅毒血清学阳性的患者均行腰穿检查及脑脊液常规、生化、RPR、TPPA测定, 参考神经梅毒实验室诊断相关标准[2,3,4,5,6], 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脑脊液TRUST、TPPA均阳性可诊断神经梅毒。通过上述标准, 可筛选出确诊神经梅毒患者42例, 根据是否有神经系统症状分为两组, A组有神经系统症状32例, B组无神经系统症状10例, C组为正常对照组20例。A组男22例, 女10例, 男女比例为2.2∶1;年龄29~80岁, 平均 (51.9±11.9) 岁。B组男7例, 女3例, 男女比例为2.3∶1;年龄29~80岁, 平均 (52.7±13.9) 岁。C组男14例, 女6例, 男女比例为2.3∶1;平均年龄 (48.5±16.2) 岁。纳入标准:A组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RPR、TPPA均阳性, 有神经系统症状;B组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RPR、TPPA均阳性, 无神经系统症状;C组血清学梅毒RPR、TPPA均阴性, 无神经精神疾病史, 与A、B组年龄、性别相仿。排除标准:周围神经疾病;有明确脑血管疾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存在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存在严重的心肺疾病;原发眼科疾病, 矫正视力小于0.8;有明确的血管性痴呆, 按文盲、小学、中学或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 (MMSE) 评分, 评分分别低于17、20、24分者;有先天性神经梅毒病例。三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化理学委员会批准, 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使用丹迪公司生产的key-point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 皮温32℃以上, 室温22~25℃, 受试者全身放松、安静、舒适。体感诱发电位 (SEP) 检测:在腕横纹中点上1~2 cm刺激正中神经, 第1处的记录电极置于Cz点向后2 cm, 然后再沿中线旁开7 cm向左为左侧记录点C3点, 并向右为右侧记录点C4点, 第2处记录的电极置于颈7棘突上, 第3处记录的电极位于Erb点, 分析时间100 ms。视觉诱发电位 (VEP) :使用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的刺激, 记录电极置Oz, 参考的电极置于Fz, 分析的时间400 ms。

1.3 诱发电位异常标准

(1) 主要成分缺失或波形分化欠佳; (2) 主要成分的峰潜伏期 (PL) 和/或波间间期 (IPL) 延长, 超过正常对照组均值±2.5 s[7]。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同时检查SEP、VEP等诱发电位, 没有出现成分缺失或波形分化欠佳病例, 但有出现峰潜伏期 (PL) 延长, 以及伴或不伴有波峰间潜伏期 (IPL) 延长等异常表现。A、B组检查体感诱发电位的N20 (PL) 波潜伏期, 得到结果和C组比较, 潜伏期都有明显延长 (P<0.05) 。而检查两组体感诱发电位中N13波的潜伏期和N9波的潜伏期, 得到结果和C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检查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为 (99.78±6.56) ms, B组检查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 (99.30±5.71) ms, 而对照组仅为 (95.66±6.05) ms, 前两组与C组比较, P100潜伏期均明显延长 (P<0.05) 。见表1。

ms

*与C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梅毒螺旋体侵入神经系统的时间大约在初期感染后的3个月~1年半, 只要利用合理的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就可以早期找出神经损害的证据[8,9,10]。诱发电位是以电生理为基础对体内神经进行检测, 判断是否有损害, 而神经损害初期即可表现为神经电生理的改变, 在临床上可无症状, 影像学上多为正常, 因此诱发电位可以检测出梅毒患者的早期神经异常改变[11]。

EP是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到内外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活动, 可揭示出各种神经传导通路的异常, 而有助于亚临床神经系统损害病灶的早期发现和对于临床神经系统损害病灶的诊断确立[12,13,14,15]。当中枢神经系统被梅毒感染后, 病灶处的脑功能障碍首先出现, 然后脑结构改变也会出现。脑功能障碍所产生的脑生物电的电位差可以很好被体感诱发电位 (SEP) 、视觉诱发电位 (VEP) 等所记录下来, 这也成为临床上选择神经电生理检查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6]。SEP是指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过程, 有资料显示, SEP中体感诱发电位 (N20) 系一级体感皮层原发反应, 即丘脑腹后外侧核的丘脑-皮层放射轴突, 所以N20是中枢性感觉传导通路是否损害指标之一[17,18,19,20]。VEP指的是当大脑枕叶皮质在视觉刺激下形成电活动, 其中视觉诱发电位 (P100) 波图形最稳定, 个体差异小, 潜伏期易测定, 而P100的延长提示视觉传导通路传导障碍[21]。

本组资料显示A、B组的N20、P100等潜伏期较C组相比, 均有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分别提示神经梅毒患者有中枢性感觉传导通路的损害、视觉传导通路损害、听觉传导通路中枢部分损害。但其他文献有描述神经梅毒患者也有存在体感诱发电位传导通路中周围段的损害, 此次研究中未发现周围段损害, 可能与研究的病例数偏少等有关。

综上所述, N20、P100等指标有利于神经梅毒早期诊断, 为临床上治疗提供帮助, 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损害客观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 (SEP) 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 各方面变化特点。方法:对42例神经梅毒患者包括32例神经梅毒有症状 (A组) 和10例神经梅毒无症状 (B组) , 以及20例正常对照 (C组) , 分别均进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组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 中视觉诱发电位 (P100)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N20) 潜伏期 (PL) 分别与C组相比, 均显著延长 (P<0.05) 。结论:N20、P100等指标有利于神经梅毒早期诊断, 为临床上治疗提供帮助, 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损害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诊断,神经梅毒

诱发电位 篇2

关键词:前庭系统性眩晕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07-01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眩晕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两大类。前庭系统性眩晕较多见,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本文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BAEP检查的8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BAEP检测结果,旨在探讨BAEP在前庭系统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的定位诊断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中,女性40例,男40例;年龄19~75岁,平均45岁;病程1天~10年。本组患者均符合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

1.2 检测方法。采用NDI-200P+神经电检诊仪进行BAEP检测,嘱患者自然平卧。记录电极置于颅顶Cz,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地线置于前额FPz或Fz,电极与皮肤间阻抗小于5KΩ。单耳Click声刺激,对侧耳加白噪声掩蔽,刺激强度采用感觉极(主观听阈+60dB),波形分化不好时以10dB强度增加,刺激频率15Hz,平均叠加2000次,分析时间10ms,左右耳依次检测,每侧耳重复检测2次,观察波形重复性。标注分析Ⅰ、Ⅲ、Ⅴ波的绝对潜伏期(PL),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潜伏期(IPL),Ⅲ-Ⅴ/Ⅰ-Ⅲ的峰间潜伏期比值,Ⅴ/Ⅰ波幅比值及波形分化情况等。

1.3 异常标准。①主波Ⅰ、Ⅲ、Ⅴ波消失或分化不好,重复性差;②各波的PL、IPL大于本实验室正常标准2.5个标准差;③Ⅲ-Ⅴ/Ⅰ-Ⅲ>1;④Ⅴ/Ⅰ波幅比值<0.5。

2 结果

80例患者中BAEP异常56例,总异常率70%,其中周围性眩晕18例占32.1%,中枢性眩晕38例占67.9%。根据BAEP异常类型可以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前庭系统周围性眩晕BAEP通常表现为:Ⅰ波消失或Ⅰ波及其后各波均消失,或Ⅰ波PL延长,Ⅲ、Ⅴ波PL相应延长。前庭系统中枢性眩晕BAEP通常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消失或分化差,Ⅲ波或Ⅴ波PL延长,Ⅰ-Ⅲ或Ⅲ-Ⅴ或Ⅰ-Ⅴ波IPL延长,Ⅲ-Ⅴ/Ⅰ-Ⅲ>1等。

3 讨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敏感而客观地反应从第八对颅神经到脑干相应核团的生物电活动,神经发生源比较明确,凡是累及听觉传导通路的病变均可引起BAEP的异常。有关研究显示,BAEP能较敏感地反应出脑干功能受损,对脑干病损检测的阳性率较高[4]

BAEP各波发生源:Ⅰ波代表听神经颅外段电位的变化;Ⅱ波代表耳蜗核的电活动,并与听神经颅内段电活动有关;Ⅲ波代表脑干上橄榄核的电活动并与耳蜗核的电活动有关;Ⅳ波代表外侧丘系的电活动;Ⅴ波代表脑桥上部或中脑下部电活动;其中Ⅰ、Ⅲ、Ⅴ波是最稳定的三个主波,目前一般公认Ⅰ、Ⅲ、Ⅴ波的PL及IPL最有临床价值[2]。Ⅰ-Ⅲ波的IPL反应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听神经与桥延交界处的传导,Ⅲ-Ⅴ波的IPL则反应听觉传导通路中脑桥上方与中脑部分的传导[3]

综上所述,BAEP能较为客观的从电生理角度鉴别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并且对中枢性眩晕的病变定位提供了诊断依据。另外,BAEP对昏迷原因及预后的评价、颅后窝肿瘤的早期探测及定位、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诊断、脑死亡的判定等方面均具有辅助诊断价值。BAEP检查具有无创、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一般不受意识状态、药物等的影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黄如训.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0~151

[2]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0~351

[3]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1

诱发电位—针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篇3

1 仪器原配套电极

1.1 一次性皮肤电极

由一块长25 mm, 宽15 mm, 厚2 mm的泡沫表面各加一层带粘胶的塑料贴面, 泡沫中间夹一4 mm宽薄铜片电极条, 其末端焊接一根带插头长40 mm的导线, 使用时将塑料纸撕下, 由直径7 mm的圆孔外漏电极片, 贴于皮肤表面。

1.2 盘状电极

呈圆形纽扣凹槽状, 直径10 mm, 电极片背面由塑料壳包裹, 电极呈凹面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靠导电膏粘连接触固定效果差, 加之发根等因素电极易脱落。

1.3 针电极

针柄粗细直径3 mm, 长8 mm, 针长10 mm。其体积非常小, 拿取、安插导线过程中极易污染, 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1.4 问题和不足

以上三种电极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还在于几种诱发电位的电极部位均在头部表面的额、顶及枕部, 往往因患者头皮脏、脂溢性皮肤或发根等因素, 使得表面电极电阻增大出现干扰和伪差, 因而影响出图效果, 易出现误诊, 使检诊率降低。

2 自制针电极

2.1 材料

由直径0.38~0.40 mm, 长13×25 mm, 用铜线做柄缠绕的不锈钢针灸毫针一根 (其中针柄长25 mm, 针长13 mm) , 取能与电极导线相匹配的电极插头一根长15 mm, 或原一次性皮肤电极插头, 备用宽6×10 mm薄铜片一块。

2.2 方法

先将针灸针尾部剪掉10 mm, 剩15 mm, 再将15 mm长插头用其中的10 mm与针柄焊接好之后, 用薄铜片将焊接部位包裹咬死焊缝表面磨光, 其外观干净、利索、漂亮耐用, 可高压消毒重复使用。

2.3 优点

(1) 实用性强:

自制针电极适用于视、听、体感等多种诱发电位, 提高检诊率。

(2) 解决了效期内扫描:

原一次性表面电极存在的干扰伪差问题:自制针电极做图准确无误, 出图清晰稳定可靠。

(3) 经济耐用:

原进口电极日消耗人民币约500元, 而用自制针电极, 成本低且经久耐用, 高压消毒后可连续使用多名患者, 每个电极工本费约合人民币10元, 年节约资金达10万元以上。

3 讨论

诱发电位 (EP) 是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前仍在不断扩大和开发新的检测项目, 它大体可分为四类: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 视觉诱发电位 (VEP) 、 驱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和脑运动诱发电位 (MEP) 等[1], 每天多名患者进行此项检查, 在诱发电位检查中需用配套的一次性表面电极或针电极, 如VEP、BAEP、SEP中, 每一项检查一个患者就需二至三片一次性表面电极, 按每天10名患者计算就需用20~30片一次性电极, 而原装进口价格昂贵, 国内无配套产品, 且国外设备经常变换型号配件买不到, 不同厂家配件不通用, 国内又无配套产品, 依赖进口配件, 几十万的仪器就要停机。现研制成能与国外仪器配套使用的针电极,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国内取材用自制的针电极, 不用担心国外仪器变换型号后买不到配件而致停机问题, 稍作改动, 便可与各种进口及国产仪器配套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国田, 曹起龙.简明神经电生理诊断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1:189-200.

诱发电位在脑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篇4

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大部分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这些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因脑卒中为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的病变部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同一病变部位虽临床表现类似,但有时出现不同的预后。然而不同的预后在疾病早期并非无迹可寻,如果早期能充分评估患者脑功能情况,对于预测远期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等均可以做出充分科学的指导。目前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最重要的方法还是神经电生理监测,主要包括脑电图和诱发电位( evoked potentials,EPs)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检查可以替代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脑功能评估中的作用。近年来诱发电位在各类脑损伤后脑功能评估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关于诱发电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创伤性脑损伤及心肺复苏后昏迷的患者中应用较广,有时甚至可以作为在心脏直视围术期[2]由于体外循环所致脑损伤无法直接评估脑功能时的监测方法。

诱发电位是一种神经电生理学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不同类型的诱发电位可用于不同的监测,不同技术相结合的诱发电位可以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 中对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做出评价。除了对脑功能的评价外,诱发电位在昏迷起源的诊断、确认脑死亡、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3]。它是一种生物电活动,可以记录与体内外各种特异性刺激有锁时关系的一连串波形,各个反应波形都需要在特定的传导通路上才能记录到。由于神经发生源是特定的,故这些波形具有反应形式、空间及时间恒定的特点。临床可以通过波形有无异常及异常的程度来评价神经解剖部位的功能。

诱发电位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分为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和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 ERP) 。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包括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运动诱发电位( 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 ;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包括P300、N400、MMN等。下面就临床应用最多的几种诱发电位在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评价作一综述。

1 体感诱发电位

Carter等[4]对1976—2002 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显示体感诱发电位相对于GCS评分、脑电图、CT及瞳孔状态而言,在预测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更具有优势,其灵敏性及特异性更高。该研究肯定了体感诱发电位在脑功能评价中的地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Sun等[5]选取了94 例创伤后脑损伤患者,在损伤后第3 天及第7 天分别行床边SEP,1 年后随访评估,并将SEP分级标准划分为1 ~ 6 级,其中1 级代表双侧均未引出波形,6 级代表双侧波形均正常。结果显示,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SEP 6 级在预测良好预后方面的特异性为97. 8% ,1 级在预测不良预后方面的特异性为100% 。该研究证实了SEP分级与脑损伤1 年后结局之间有关联,1 级预示着不良结局而6 级预示着结局良好,然而2 ~ 5 级的分级可能的结局范围较广泛,特异性不高。该研究的分级评估方法为结局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Schorl等[6]回顾性分析了28 例来自早期神经康复中心的[男78. 6% ,女21. 4% ; 平均年龄( 43. 1 ±18. 6) 岁]不同原因所致的重症脑损伤患者,这些患者在首次MSSEP检查中显示双侧皮层反应缺失( BLCR) ,而在( 66 ± 55. 8) d之后复查的结果显示,最初为BLCR的患者中,一半的患者在复查中出现了单侧或双侧的皮层电位。而预后良好的患者大多数是创伤所致脑损伤,而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中出现BLCR的患者预后仍旧不良。该研究为那些最初情况不佳的患者继续行神经康复治疗提出了支持的依据。该研究提示,反复行床边SEP检查,动态观察患者波形改变,有助于对脑损伤后脑功能恢复提供判断依据。

针对哪一项指标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Zhang等[7]2011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SLSEP的N20 可以作为缺血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最有用的预测方法,而脑电图、SLSEP( N20) 及BAEP( V波) 的联合预测则最适合用于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

事实上,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应该结合临床检查来确定昏迷的预后。尽管体感诱发电位使用广泛,且其在急性脑损伤患者中判断预后具有实用性,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连续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很少。有学者针对连续体感诱发电位进行实验,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创伤性脑损伤和颅内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9,颅内压监测) 中开展了一项初步研究[8]。结果显示,从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果来看,所有病情稳定的患者中,体感诱发电位没有明显的改变。而在临床症状恶化的情况下( 23%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则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与短期预后相关,而与颅内压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2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AEP( BAEP) 是经短声刺激后神经系统产生的电反应,一般在10 ms以内,用于检测耳、耳蜗神经和脑干、皮层听觉传导通路[9]。

Fischer等[10]在2002 年提出,早期AEP( EAEP) 振幅的减弱或消失反映了脑干的损伤,同时也是一个不良预后因子,而EAEP的存在则对预后预测价值不大。

北京宣武医院2011 年的一项研究[7]显示,BAEP是预测脑卒中灵敏度最高的参数,同时也是预测不良预后的最准确的参数。

Morgalla等[11]在一项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远期结局预测的研究中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他们的研究表明,只有中枢传导时间和N20 的潜伏期2 个参数显示与远期预后相关( P = 0. 036 6) 。早期听觉诱发电位的V/I波幅比在不同预后的组别中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

3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的出现或消失,为皮层运动通路功能的完整性和兴奋性提供了提示,并使得监测中相关的运动损伤的评估成为可能[12]。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颅电刺激(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 和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两类。

Khedr等[13]对48 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3 组,前两组受影响的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区接受r 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 ,第3 组在同一侧接受虚拟刺激,每天连续5 次刺激。在刺激50 次前后分别进行残疾评估,并且在1、2、3 及12 个月后进行再次评估。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的兴奋性评估在第2 次和第5 次刺激前后进行。结果显示,对运动皮层的真实的r TMS刺激可以增加并维持神经修复,这可能将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个有用的治疗方法。

一些针对急性脑卒中的研究[14,15,16,17]使用MEP的阈值和振幅进行预测,阐述了运动恢复和运动系统损伤水平的关系,为康复治疗提供了依据。

4 事件相关电位

Rodriguez等[18]对17 例昏迷患者的脑干听觉电位、中潜伏期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研究,以期得到各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苏醒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昏迷患者中共有7 例苏醒,均出现了非匹配负波( mismatch negativity,MMN) ,而10 例未苏醒患者中有2 例出现了MMN。所有苏醒的患者均出现了完整的N100 以及可识别的脑干和中潜伏期波形。而在未苏醒患者中,有50% 出现了N100 和中潜伏期电位,90%出现了脑干诱发电位。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提到,在心脏骤停和心源性休克后昏迷的患者中,MMN是一个预测苏醒的良好指标,可以在苏醒前数天测得,并且为接下来的生命支持提供鼓励。

Schorr等[19]对昏迷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醒状昏迷及最低意识状态的患者进行了2 d中4 个不同时间点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的重复试验,对12 例健康对照者和12 例患者( 其中8 例醒状昏迷,4 例最低意识状态; 6 例创伤性损伤,6 例非创伤性损伤) 进行每天2 次( 上午及下午) 共2 d的听力任务,并记录ERP。结果表明,相对较低的ERP重复试验的可靠性表明了重复试验的必要性,尤其是利用ERP评估意识的时候。一次的阴性ERP检测结果可能会将醒状昏迷的患者错误评估为无反应。从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只进行1 次评估往往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试验进行评估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5 单模式及多模式诱发电位分级标准及分级评估

Greenberg等[20]1977 年首次提出SLSEP和BAEP的分级标准,并利用了多模式诱发电位( multimodality evoked potentials,MEP) 分级法预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分级评估分为单模式诱发电位分级评估和多模式诱发电位分级评估: 单模式是指某一种诱发电位技术建立的单独分级标准,如Judson分级标准、Hall分级标准等; 多模式是指SLSEP与BAEP共同建立相同的分级标准,如Cant分级标准、Haupt分级标准等。

Morgalla等[11]同时进行的体感诱发电位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结果显示,仅中枢传导速度及N20 潜伏期与远期预后相关,而EAEP的各项参数与预后无显著相关。这项研究指出,单模式诱发电位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创伤后脑损伤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据此,国内外学者也对单模式及多模式诱发电位的应用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但临床结果显示并不一致。

赵红等[21]对66 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利用动态监测诱发电位、格拉斯哥评分等方式进行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价,对诱发电位采用Judson标准、Zentner标准分级比较,结果表明,脑功能损害的预后与SEP级别相关,SEP级别越高预后越差。同时该研究还证实,Judson标准的分级较Zentner标准分级和GCS评分更准确,因而更适用于重症脑血管病预后早期评价。

6 小结

脑损伤常带来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不同类型的的诱发电位对神经系统检测,可从功能层面对脑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波形、波幅、潜伏期等指标变化来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指导,弥补了影像学的不足。但是,由于其不能精准定位,只能评估脑功能,所以具有使用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着力于诱发电位对于病灶精准定位的研究,相信将来诱发电位对脑功能的评估可以更加精准,使用可以更加成熟。

摘要: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威胁。重症脑血管病可给患者造成严重脑损伤,临床上脑卒中具有高度异质性,同一病变部位所致脑损伤也会出现不同的预后。因此,早期充分评估患者的脑功能,有利于预测远期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等。近年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作为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在各类脑损伤后脑功能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就近年各诱发电位对脑功能评估的研究作一综述。

诱发电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43~74岁;病程3~28年。患病期间, 均发病>2次, 有些患者甚至多达数十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 (1) 患者出现眩晕病症, 表现为视物不清且伴有旋转与晃动感; (2) 同时伴有一种或以上并发症状, 如内科疼痛、眼部不适、肢体麻木无力、昏厥等; (3) 有发生轻微脑干损伤体征, 角膜反射减弱、自发性眼球震颤等; (4) 患者具有显著脑供血不足的诱因, 如脑部外伤史、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 (5) 进行头部CT扫描或磁共振 (MRI) 扫描, 未发现阳性病灶。另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诱发电位机 (上海诺诚牌, 型号:Neuro Care-C) , 进行心理护理与临床宣教以保证被检测人员的配合。指导患者闭目, 调整呼吸, 参照国际脑电图系统准确安放表面电极, 将记录电极置于脑部中央位置, 将参考电极置于被检测人员同侧耳后乳突处, 地线置于前额, 且保证电极的阻抗低于5KΩ。做好准备后, 开始进行诱发电位检测, 通过耳机输入短声疏波, 频率为10Hz, 刺激强度要在被检测人员主观听阈上增加60dB, 同时对侧耳进行白噪声掩蔽, 约为40~60dB。叠加操作2000次, 且每耳至少检测2轮, 将重复的波形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最后据形成的波形, 比较各波段的潜伏期 (PL) 、波间潜伏期 (IPL) 及波幅与波形的分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 治疗后7d左右再行BAEP检测, 与治疗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评价方法

参照国际BAEP异常评价标准, 符合以下之一即可诊断为异常: (1) Ⅰ、Ⅲ、Ⅴ波的PL, 及Ⅰ-Ⅲ、Ⅲ-Ⅴ和Ⅰ-Ⅴ的PL绝对值>X+2.5s; (2) Ⅰ-Ⅲ和Ⅲ-Ⅴ的IPL比值>1; (3) Ⅴ/Ⅰ<1或二者之间差距>50%; (4) 波形分化差, 无法有效测量各波PL和IP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BAEP检测异常8例 (20.0%) , 观察组BAEP检测异常27例 (67.5%) ,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期PLIPL值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近些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增多, 如何做好有效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又因脑供血不足的临床体征呈现出一过性, 尚无有效的客观依据予以佐证, 使得临床诊疗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3]。而就有关资料显示, 通过检测BAEP, 可对该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评价, 故本组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脑供血不足患者, 对其进行BAEP的对照探究, 结果显示, BAEP对脑供血不足及眩晕的临床诊疗具有显著价值。笔者分析本组资料发现, 由于椎基底动脉部分区域是支配听觉神经传导的, 因此一旦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压迫等现象, 即可引发BAEP的异常, 导致各个波段的潜伏期增加, 而一旦供血问题得以修正, 其潜伏期又会随之降低, 故此根据这一特点, 可为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预后提供有效的指向性, 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BAEP检测, 比较2组检测异常情况;观察组予常规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BAEP检测异常率为67.5%高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期PL、IPL值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检测BAEP情况, 可有效对脑供血不足做出诊断, 而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供血不足,眩晕

参考文献

[1]高瑞静, 孙迎, 李越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的自动检测及新标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 52) : 9794-9797.

[2]刘建芝, 吴欣娟, 李群彦, 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 5) : 738-739.

诱发电位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选择只接触生产性噪声而未接触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工龄3年以上、有听力损失且配合检查的申请职业性噪声聋鉴定的人员为研究对象,男女不限。排除标准:经声导抗检查中耳功能异常者;有化脓性中耳炎、药物性聋、先天性聋、突发性聋等耳部疾病史者;伴有其他全身疾病,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者。

1.2 研究对象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高频听力损伤≥50 dB和语频听力损伤≥25 dB为诊断标准,选择2009年2月~2011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行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职业性噪声聋患者45例,其中,轻度噪声聋24例(轻度聋组),中度噪声聋21例(中度聋组);男37例,女8例;年龄31~55岁,平均(35.5±3.47)岁;工龄2~17年,平均(9.4±3.46)年。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听力检查的25例正常受检者为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5~59岁,平均(36.5±3.29)岁,工龄2~15年,平均(9.1±3.27)年。三组年龄、性别、工龄、工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检查方法

所有听力检查项目均在工人脱离噪声作业7 d后进行。(1)纯音听阈测听(PTA)检查:采用丹麦产OB922型纯音听力计,在本底噪声<30 dB的隔音室内测定,测试双耳的气、骨导听阈,测试频率为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Hz,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GB/T16403-1996)规定进行操作。(2)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测试:采用美国智听公司ASSR仪,于隔音的电屏蔽室内受检者平静卧于检查床上,前额发际前0.5 cm处接记录电极,同侧耳垂接参考电极,眉间置接地电极,各电极间阻抗大于5 kΩ。按照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 Hz进行稳态听阈测试,得出反应值。(3)脑干诱发电位(BAEP)测试:于隔音的电屏蔽室内受检者平静卧于检查床上,采用美国智听公司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将引导电极的正极放在前额发际前0.5 cm处,一侧乳突部接负极,另一侧乳突部放置接地线。采用4 000 Hz短声波刺激,从80 dB测试强度开始,每次下降5 dB。测量结果包括:BAEP反应阈值,Ⅰ、Ⅲ、Ⅴ波的出现率、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潜伏期等指标。(4)40 Hz听觉诱发电位(40 Hz AEP)测试:于隔音的电屏蔽室内受检者平静卧于检查床上,采用美国Smart EP诱发电位仪,电极放置方法同ASSR测试,以短纯音刺激,每秒9.9次,刺激持续时间100μs,带通滤波为5~40 Hz,持续扫描100 ms,叠加512次,刺激频率为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 Hz。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PTA与ASSR值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受检者PTA与ASSR测听值均低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TA值与ASSR测听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PTA与ASSR值变化趋势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ASSR反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722(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同组患者BAEP反应值比较及其与PTA的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BAEP反应值低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BAEP反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670(P<0.05)。见表2。三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同组患者40 Hz AEP测听值比较及其与PTA的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40 Hz AEP测量值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PTA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835(P<0.05)。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处于生产性噪声环境中的人们逐渐产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功能障碍。众所周知,超过140 dB的噪声容易导致急性听力损伤,而长期处于90 dB以上噪声者会出现慢性听力损伤,称为慢性噪声聋。此种患者临床中多出现耳内出血、鼓膜破裂、耳鸣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症状[2]。目前对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依据是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其规定纯音测听阈值反应患者是否可判定为职业性噪声聋。但此种方法不能避免受检者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导致出现伪聋或扩大聋。

ASSR是一种客观性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平静状态,采用不同声频输入刺激量,通过对输出量扫描得到ASSR反应值,其与PTA听力测试一样可以描述患者的听力曲线,因其避免了患者主观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测量结果比较可靠。王涛等[3]通过多频听性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发现多频听性稳态反应与纯音测听听阈呈正相关,可以用于对噪声聋的评估。周峰等[4]对伪聋和扩大聋患者采用ASSR检查,其听力损伤程度均有减轻,其认为ASSR可作为伪聋和扩大聋的鉴别诊断依据,对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听力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8年郑倩玲等[5]通过回归模型评价ASSR与PTA检测职业性噪声聋的相关性,认为ASSR可真实的评估受检测者听阈值,并对如何利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提出了设想。本研究显示,ASSR检测对照组、轻度和中度聋组患者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A和ASSR具有正相关性,与王涛等[3]研究结果相似,说明ASSR可用于评估职业性噪声聋。

BAEP是声音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位,也是脑干损伤后产生的一种比较多见的神经电位,对BAEP检测可客观地反映耳蜗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当声音刺激后可产生BAEP神经电位,随着声音刺激逐渐降低,BAEP神经电位波峰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诸波中Ⅴ波最后消失。临床中通常以能引出Ⅴ波的最小声音刺激为反应值。本研究对照组受检者BAEP测听值低于轻度和中度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BAEP存在正相关关系,r=0.670(P<0.05),与孙杰等[6]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临床中检测BAEP可用于职业性噪声聋的辅助诊断。众所周知,BEAPⅠ波可以反映耳蜗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三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Ⅰ波为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即耳蜗功能受到损伤。

40 Hz AEP是脑干潜伏期的听觉稳态反应电位。韩德民等[7]认为,40 Hz AEP可客观地较好地反映语频率的听阈值。方新[8]通过对比研究,于国内首次提出将40 Hz AEP作为临床中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指标。梁晓阳等[9]采用40 Hz AEP评估72名噪声工作工人,结果显示500 Hz和1 000 Hz的纯音听阈正常时,其40 Hz AEP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纯音听阈提高时,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梁晓阳等[9]认为40 Hz AEP能够客观地、更准确地评估言语频率的真实听阈。本研究显示,对照组40 Hz AEP测量值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TA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阈值与40 Hz AEP测量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40 Hz AEP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言语频率阈值。

总之,我国目前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主要依据言语频率的纯音测听阈值,其结果多受受检者主观因素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ASSR、BAEP和40 Hz AEP可更客观和准确地评估受检者真实听阈,可避免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倩玲,刘移民,杨爱初,等.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39-2041.

[2]张倩,高下.噪声性聋预防机制的最新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06-3107.

[3]王涛,华清泉,黄治物,等.多频听性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的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3):156.

[4]周峰,刘薇薇.耳声发射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意义[J].2007,25(12):739-740.

[5]郑倩玲,朱光华,夏丽华,等.应用多发稳态诱发电位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临床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700-1702.

[6]孙杰,陈艳梅,马娟,等.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分析[J].2010,28(12),924-925.

[7]韩德民,许时昂.听力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43-355.

[8]方新.应用40Hz听觉相关电位反应阈判断客观听阈的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21(6):333-335.

诱发电位 篇7

1 故障现象

半年多前,Keypoint在使用中开机后放大器出现自检失败的现象。当时打开放大器板检修,发现板子的供电部分有4个红色玻璃管二极管(参数看不清)从板子上掉了下来。重新焊接后,开机测试一切正常。机子在使用2周后再次出现放大器板测试失败, 打开放大器板后发现二极管再次脱落, 重新焊接之后对板子进行详细的检查, 而且还对主机进行了除尘, 开机后Keypoint工作正常。工作1周后, 故障又重现。经过反复几次维修, 怀疑是二极管电流过大引起的。对二极管在路测量, 发现4个二极管串联在电路中, 于是就在二极管上面并联了2个二极管 (2个串联并一个) , 重新装好机子后, 工作正常。

半年之后, Keypoint出现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常死机, 而且关机后重新再开机又出现放大器板自检失败的现象, 但这次在放大器主板电源部分的外壳上, 发现温度有点高, 打开放大器板没有发现放大器板上的二极管脱落现象。

2故障分析

Keypoint全功能肌电诱发电位在多次反复维修中一直出现放大器板测试失败, 说明故障还是在放大器板部分;而且放大器板自从添加了2个二极管后, 主板的电源部分还出现发热等现象, 说明故障很可能出在放大器主板的电源电路部分。

3 故障排除

拆开放大器上所有的板件,拆开后发现其由主板和接口板组成,其中接口板上有些芯片引脚有腐蚀的现象,怀疑是腐蚀现象引起的负载过重。用酒精擦拭2块板子,清洁干净后装好放大器开机查看,过了10多分钟后发现电源部分电路中二极管、电感滤波器和2个DC-DC转换器模块都有发热的现象,用万用表测量各路电压都基本正常。

放大器板的电源电路部分是一个DC-DC转换电路,在维修时因无图纸可在电路板上大体绘制出电路图来,电路中是把24 V经过LT1129CQ转换为15 V的电压再分别经过PWR1312A转换为+5 V的稳定电压、PWR1316A转换为+12 V和-12 V的稳定电压,给放大器主板和接口板供电。在电源电路中,通过对电路元件逐个测试,发现电源模块PWR1312A和PWR1316A 2个模块输出电压脚对地阻值较小,内部可能有性能下降现象,故障为这2个模块的可能大。到电子市场购买,发现这2个模块型号不常用,而且都没有货,就买了2个24 V转+5 V和24 V转+12、-12 V体积不一样的电源模块,型号分别为WRB2405CS-3W、WRA2412CS-3W。从资料上得知,这2个模块供电是宽电压输入范围为18~36 V,那么就得把供电的15 V电压改为18 V以上的电压,在元件LT1129CQ的原理中得知2脚为调整脚,改变2脚电压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经过多次试验,把由1脚到2脚之间的电阻100Ω改为1.8 kΩ,输出电压变为20 V,这样就可以满足电路的需要。改装完后,把模块放在板子上用固体胶固定,引脚用线连接起来,安装好所有的部件后,开机试机,工作正常,用手摸电源部分的元件和改后的模块温度也正常,故障排除。

4 小结

DC/DC转换电路具有隔离、输出电压稳定、消除高频瞬态干扰等功能,在电子电路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该电路也是故障率较高的电路。所以只有深刻地了解DC/DC转换电路原理才能更好地将DC DC电路故障修复。

参考文献

诱发电位 篇8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脑干功能

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是指在手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其中监测是指在手术全过程进行1次、2次或更多次的不连续的测试, 以达到鉴别神经功能障碍的目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对大脑皮质功能和 (或) 多种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进行连续实时检测及评估, 可及时发现缺血性并发症所致脑功能损害, 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 了解脑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 以及脑部血液灌流情况, 从而有效地协助手术医生, 全面了解麻醉下患者神经功能的完整性[1]。术中监测一般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自由肌电图的监测, 其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常用的手术监测手段, 特别是在脑干、皮层占位、听神经瘤及面神经手术中。

临床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种客观的、方便的检查技术,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骨科、妇科和耳鼻喉科等的手术术中监测。近几十年以来, 由于医学技术快速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术中监测应用, 已逐渐成为现代临床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欧美等国家已经立法, 成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国开展稍晚一些, 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 由于神经电生理检测能客观、有效地判断处于术中危险状态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减少神经副损伤, 提高手术治疗质量, 故得到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起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由Jewett[2]在1970-1971年首次报道, 是从颅外记录到的潜伏期在10 ms以内的电位波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反映听神经至脑干段的电位, 由于各个波的来源都比较确切, 因而成为评价脑干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给耳高频短声刺激后在大脑皮层记录到的远场电位反应。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通常由7个波组成, 依次命名为Ⅰ、Ⅱ、Ⅲ、Ⅳ、Ⅴ、Ⅵ、Ⅶ, 一般临床常用Ⅰ~Ⅴ波进行分析。各波的起源为:Ⅰ、Ⅱ波起于听神经;Ⅲ波起于同侧的蜗核;Ⅳ波起于桥脑上橄榄核, 且有蜗核及外侧丘系核参加作用;Ⅴ波为外侧丘系[3]。Ⅰ~Ⅲ波峰间潜伏期代表听神经至脑干的传导时间, Ⅲ~Ⅴ波峰间潜伏期代表脑干内中段至上段的传导时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均有其相应的解剖学基础, 因此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病变, 会导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发生改变[4]。Ⅰ波反映外周听神经的情况;Ⅲ波反映脑干下段脑桥情况, Ⅴ波反映脑干上段中脑情况。

2 术中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术中应用BAEP监测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预防手术中切除肿瘤时损伤脑干;二是防止脑干功能受损, 保护面神经, 避免出现面瘫[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中异常表现包括:Ⅴ波峰潜伏期和各波峰间潜伏期的延长, Ⅴ波波幅降低和Ⅴ波波形突然消失或逐渐消失。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 是脑干听觉传导通路解剖结构的破坏;其二, 是影响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其他相关因素发生改变, 最常见的为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主要关注Ⅴ波波形的变化, 包括潜伏期的延长和波幅降低及消失, 需及时和术者沟通, 查找原因, 在其未变成不可逆性改变时作出快速的处理, 避免手术影响脑干功能[6]。在脑干或听神经瘤的手术当中, 当切除肿瘤时会在脑干周围组织进行牵拉、止血, 这些必需的操作可能对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及脑神经造成临时或永久的影响。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都有相对的解剖部位, 可反映不同部位的脑干功能, 手术中耳蜗或蜗神经的损害则可以引起Ⅰ波潜伏期的延长或波幅的降低。Ojemann指出, 如果要保留术后听力的完好功能, 必须保护好进入内听道内的血管[7]。在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时, 当肿瘤压迫脑干时, 术中可能损伤听动脉, 引起Ⅰ波潜伏期, Ⅰ波潜伏期延长, 则Ⅲ波及Ⅴ波的潜伏期也会发生相应的延长。Ⅲ波和Ⅴ波反映的是脑干功能, 在术中监测中如果Ⅰ波没有变化而Ⅲ波或Ⅴ波出现潜伏期的延长或波幅的降低, 则提示脑干受损, 表示术中可能损伤脑干神经的功能,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变化提示可能神经外科手术中脑干血液供应受影响后缺血或术中牵拉造成神经损伤。大多数神经电生理学家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 Ⅴ波的潜伏期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最重要的指标。术中Ⅴ波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是脑干血液供应受损伤的警示信号, 峰间潜伏期延长也是监测重要指标[8]。但是究竟Ⅴ波潜伏期延长多少则可确定脑干功能受损, 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标准。部分学者认为, V波波幅降低大于50%或Ⅴ波潜伏期的延长超过1 ms, 术者应警惕并查找原因, 避免引起术后患者不可逆的脑干功能障碍。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术中监护时, Schramm等[9]发现, 术中V波波幅的降低比潜伏期的延长更重要;而Grundy等[10]认为V波的潜伏期延长在术中监测更重要。有的研究则显示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的意义同等重要, 术后和术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对比波幅降低和 (或) 峰潜伏期延长, 均提示脑干功能的受损[11]。有报道对手术后无昏迷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Ⅴ波潜伏期和波幅统计分析, 结果Ⅴ波潜伏期延长不超过1 ms, Ⅰ~Ⅴ峰间潜伏期延长不超过0.65ms, 术后患者无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如超过此数值范围, 应该引起术者注意。听力学方面的研究发现, 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明显变化时, 60%的患者术后无听力障碍, 而40%的患者术后存在部分听力障碍[12]。

3 术中假阳性的相关因素

引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异常的技术性因素包括记录电极和术中刺激的不足。Picton等[13]指出刺激声音强度的降低可以使Ⅰ波消失, 同时Ⅴ波的潜伏期延长。手术中颅骨钻孔产生的噪声会影响Ⅰ波的波形和潜伏期, 因此在颅骨钻孔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必须暂停以减少假阳性, 术中电极脱落或电极线扭转断裂也会影响波形的出现;Legatt指出若使用不匹配的术中监测电极也会引起放大器的拒绝记录率升高[14]。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也可因术中神经系统的原因而出现波形的变化, 各类型术中监测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受麻醉效应影响最小, Manninen等[15]指出氧化亚氮麻醉药物对监测影响最小, 其他一些吸入性的麻醉药物, 包括异氟醚、恩氟烷等报道可使V波峰潜伏期显著延长而对波幅影响不明显。Markand指出各波峰潜伏期延长的程度与体温下降程度呈正相关[16]。

上一篇:降低农村配网线损率下一篇:质量控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