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设计(精选12篇)
线路工程设计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 工程传输线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尤其在一些特定的环节, 更需要有特别的要求。
关键词:传输线路,工程规划,设计
为了确保通信信号抵抗其他电磁波干扰的能力, 同时提升其稳定性和加密能力, 传输系统在埋设中一般基于传输效果、传输速度、传输介质等因素, 往往优先考虑采用光纤作为信息媒介。因此, 传输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一对一地依照已有的设计要求进行整体路线布置, 严把施工质量关, 在设计和具体施工中, 对于具体的设计参数要逐一校对,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未来通信系统的安全可行性。为了使通信系统更加安全, 本文特从地形、气象水文条件、规划布局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希望对当前的通信施工起到一定的辅助。
1 通信系统传输设计要点
设计通信系统传输的工作时, 有时会遇到山体岩层、地下水系、自然环境或文物设施等人力不可抗因素, 而导致线缆损坏或放大器烧毁等事故的发生。故在建设专有通信传输网络时, 在考虑地形地的基本之上, 还应结合当地政府的市政规划线路图纸予以设计, 尽量拉近同已有成型路线的设计方式的距离, 尽可能节约运输、维修等相关费用的成本, 在设计中要参考电力、交通网、邮政网络等规划部门的意见, 最后制定一套最合理的线路走向, 最大程度避免自然因素的干扰。
1.1 通信网络的杆路规划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 在一些特大城市、省级城市, 其通信传输系统已经相对完善, 上述提到的杆路规划主要面向一些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城市和乡镇, 工程通常在野外条件下完成。这里相对交通不发达、施工难度系数较高, 所以, 在施行工程测量前期, 必须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做一个系统的调查, 尤其是标杆途径的位置要系统化勘察, 并出具勘察报告,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杆路的合理性, 要多制定几套方案, 以供筛选, 经过最终的可行性评估以后, 得出最佳方案, 以保证线路达到平、直、近的要求。对于一些水泥杆、钢绞线、光缆、电线等器材的架设, 应多考虑靠近公路为主, 便于后续维保。
1.2 通信传输网络的测量
按常规而言, 通信传统网络走向主要依据线路的负荷量及一些不可抗因素进行对谁论证而形成的。在重负荷地区尽量保证线杆50米一档, 如受地形、建筑高度等因素限制时可因地制宜地适度更改。在测量传输路网时, 工程人员要做到常规区域8米重型杆、制高点6米重型杆原则, 采用50米拉距绳固定出杆距, 如果多出或不足时, 可采用皮尺进行准确增减, 以保证网络的精确性。在测量时要及时在规定区域内做好标记出杆号、杆高、角杆度数、拉线位置, 并标出地形特征和建筑数名称及高度, 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 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办法
2.1 通信系统杆架的选取和埋设
在现代通信学中, 涉及到工程领域, 架杆采用水泥夯制时, 应该首要考虑荷载、埋置位置的地质特性, 是否需要人为加固, 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架杆按照规格划分, 可以分为:6m、8m、10m三种。杆体施工时得综合考量地形条件, 在架设过程可考虑通信与电力线路同时铺设, 但必须注意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对于杆体施工而言, 6米杆一般采用深挖1米的圆形杆坑深埋、8米杆采用1.3米坑、10米采用1.5米坑、岩石采用0.8米坑并用水泥筒等手段加固。
2.2 传输线路的光缆吊装及相关工作
通信工程中提到, 在敷设光缆时, 要利用光缆挂钩固定在表面镀锌的钢丝绞线上, 选择材料时, 要考虑好当地的湿度条件。在施工中, 任何时候, 都必须确保光缆和地面有至少6m的安全距离, 如果需要横跨公路、铁路线等交通设施时, 则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7.5米, 对于转角杆上架设线路时, 应多考虑一下如何增加拉力。如果需与电力线缆使用同一个架杆时, 为了保证空间的利用率不至于过高, 尤其是其垂直距离要满足线路架设相关规定的要求, 即不能低于2m,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路线飞线。
2.3 架空杆路拉线
通信传输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基于一系列非人为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中, 承担光缆的终端主受力杆、跨越辅助杆、角杆等设施均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方向各异的应力, 为了保证线路的整体性, 必须施加外部荷载在保证杆体平衡的基础上予以固定。固定拉线的标准要符合1*7*2.6mm的表面镀锌的钢绞线, 地下受力部分埋设深度要达到1.5m以上。如果位于地势空旷、风力荷载过大的地域, 必须考虑到线路的防风措施, 比如可以在线路分界处、跨公司/铁路的地方采用两方向牵拉固定, 在某些孤立的直杆部位, 按照一定的密度、分别设置人字形固定拉线, 为了确保安全, 还应该配以四方向牵拉加固。一般情况下, 拉线与直杆的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 个别条件下也绝不能低于30度。
3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最优设计:
设计工程师一方面既要考虑设计需要实现的功能及工程本身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 另一方又要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 对两者进行权衡, 即要用最低的价格又要实现设计产品的必要功能需求, 这才是最低设计。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 工程设计本身的最优化问题。即将给定的系统类型、设备、结构拓扑图为首要考虑因素基础上, 优化线材等组成部件, 使传输网络结构更优化。
(2) 最合理的设计标准问题, 即对于某个具体工程, 确定一个合理科学化的传输网络体系, 使得工程既能满足基本通信功能、质量和安全需求, 又能使通信传输工程全寿命期的费用最低。
4 结论
本论文从理论角度对于通信传输线路进行了探讨, 主要对于施工方案、施工标准和施工办法等方面, 通过通信传输线路, 可以清晰、全面掌握路网铺设状况, 提高通信线材铺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向企业提供良好的网络组织支持和快捷的调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 2010 (4) .
[2]钟达夫.基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 .
[3]许海明.小议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8) .
[4]曹雷, 辛春红, 唐彦儒.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信息技术, 2010 (3) .
线路工程设计 篇2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管理
1输电线路状态运行
1.1输电线路运行要求
输电线路运行开工前,应严格检查其安全措施实施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时首先要明确工作任务分配、安全及危险点,进行高空作业人员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状态,作业前先确定塔材、上下塔扶梯、脚钉和安全带的牢靠性,是否采取了可靠接地措施。
1.2输电线路的正常巡视
进行线路巡视前,根据巡视计划进行合理分配工作,了解巡视注意事项,检查到位,不留遗漏,做好缺陷记录,并及时汇报重大缺陷;在巡视过程中,检查人员应根据季节特点正确着装,如夏季携带防暑、防蛇咬、防跌伤等急救药物,禁止涉水经过不同深浅的河流、湖泊或沼泽地;巡视结束后,及时上报线路缺陷问题。
1.3故障线路的巡视
线路出现故障后,要加强对故障发生段或全段的巡视。通过观察检查导线上有无新烧伤痕迹,导线下方有无物体残留物,导线上是否悬挂着物品,绝缘子、横担上是否存在吴闪络放电迹象等。巡视完后进行接地巡视,巡视避雷线以及其他一些项目并协助抢修人员处理缺陷,使其尽快恢复线路运行。
1.4输电线路运行监测
电力线路设计浅议 篇3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系统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网系统的稳定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稳定性,在电网建设中,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电力;线路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在逐年增加,电力线路作为一种供电途径,其设计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逐步被重视。电力线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以下就是对其中较严重问题做出的探索。只有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结合实际,合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优化设计方案,才能使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
1.电力线路设计概述
首先,设计依据。工程设计的任务书以及批准的文号、跟工程设计有关的指示文件、经过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的设计文件等,同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其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应当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说明线路的输送电力容量,电压等级及导线截面,线路长度、起讫点、中间落点、回路数以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工程概算,通信保护设计和预算,考虑进行运行维护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降压运行的设计及巡线站、检修站的建筑设计等。还有,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以及设计单位的安排,明确建成投产时间以及施工时间。最后,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的本体造价及综合造价,每公里的本體造价及综合造价。除此之外,还应当说明每公里耗用的避雷线、导线,以及其与避雷线要用的金具、绝缘子、杆塔、接地材料、水泥、基础、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
对线路路径的选择会影响本体工程等多个单位的工程,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就是线路路径,路径的选择会对工程造价有直接性的影响,其系数越小,线路也就越短,从而造价也就比较低。但是有诸多的因素会影响路径的选择,如果只是片面的强调曲折系数的大小,则有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得造价会较高,所以对路径进行选择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还要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从工程的路径方案中选择较为优秀的。按照已掌握的路径资料进行路径方案的选择。如果有两、三个各有特点的路径方案的话,可以在大的方案中挑选出不同的小型方案进行比较。每个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势、地形、地质、水文情况,污秽地区,特殊气象,矿产资源,跨越河流,森林资源,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曲折系数及线路转角等情况来了解每个路径方案的优劣。通过对每个路径方案的选择,不仅可以看出各个路径方案的优劣程度,而且可以从降低造价、安全运行、经济运行、方便施工、大跨越情况、障碍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优秀的路径方案。
2.2了解当地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的选择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当地的气象条件有所了解。气象条件应当依据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情况和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的考虑。对气象条件的组合不仅要反映出依据自然进行变化的规律以及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其经济上的可操作性;不仅要反映客观实际的危险程度,还应当保证线路的施工、运行、检修等工作的安全,而且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计算的便捷性。技术上也要使线路可以在危险的情况正常的运行,即使出现断线情况,也可以保证不倒杆,使事故不会扩大。在最大风速和内部过电压时,导线对地不发生闪络事故,在最高温度或覆冰时保证导线对地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人身以及设备事故。
2.3杆塔的定位与选择
杆塔定位就是指在已经选择好的电力线路上,适当的进行断面和定线测绘,在断面网上放置杆塔的位置。一般的杆塔工程所消耗的费用占整个工程建设费用总数的35%左右,因此想要节约资金费用,合理的选择杆塔类型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所以必须进行细致有效的工作,设置出杆塔定位的最佳方案。新建工程投资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种或者两种型号的直线型水泥电杆,转角、耐张、跨越等一般选用角钢塔,将使用材料准备好,将提高线路的安全水平,也使施工作业更加方便。
为了避免运行几年后的电力线路出现对地距离不足的情况,在新建工程电力设计中,一般采用较高的杆塔,以缩小档距使电力线路对地距离提高。在电力线路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安装方便、占地少的酒杯型钢管塔。杆塔定位一般分为室外定位和室内定位。室外定位是指把在室内排列安排好的杆塔位置带到野外进行校正、复核,并运用标桩固定下来。室内定位是指在平断面图上运用最大弧度模板排定杆塔位置。
2.4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通常是指线路在跨越通航湖泊、大河流、海峡等的设计时,其杆塔高度在80m以上或是档距在800m以上,并且在发生事故时,会严重影响到航运或者是进行修复会特别的困难,所以在进行导线选型或是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主河道变迁、地势、通航、水文、地质、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电线覆冰、最大风速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避雷线和导线的电气和杆塔高度、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导线和避雷线的荷载条件以及间距,选择导线、避雷线。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了应当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杆塔高和线路荷载增加绝缘子片数,选择或新设计金具和绝缘子串。
2.5限额设计的推行
2.5.1树立员工的经济观念与动态管理意识
要增强设计人员对经济的观念,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保证各阶段都能与工程造价人员有密切的联系,以此避免设计人员只负责画图,造价人员只负责算钱现象的出现,而投资多少却与设计人员无关,应当让设计人员在进行初步设计的阶段对方案选择有足够的重视,施工设计的预算要严格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并且还应当加强对设计进行变更的管理,树立员工动态管理的意识,造价人员要从设计阶段全过程和经济角度参与管理,做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的经济指标,并且准确论证和测算最为节省投资的技术方案,使概算投资更加的准确及合理,争取能够达到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统揽项目全局,达到控制投资优化设计的目的。
2.5.2经济责任制度要健全
建立健全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设计部门要与实行“节奖超罚”建设单位签订设计承包合同,分别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工程浪费以及由于工期延误而超出投资限额的损失,要按照合同对设计人员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究,进行赔偿。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还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的工程设计要求是很多的,并且它对以后线路的施工、运行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孙俊,夏宏攀,电力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农村电工,2011,19
[2]林文辉,电力线路设计问题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线路工程设计 篇4
本文结合下东~万福庵110k V新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针对线路横跨茶陵、安仁2县, 地势起伏较大, 线路环境变化剧烈、维护检修难度极大的特点, 从提高线路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减轻运行人员“六防”工作压力的角度出发, 在初步设计中按照“先避后抗”的原则融入“六防”设计考虑。
1 线路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貌
下东~万福庵110k V送电线路东起茶陵县下东乡的下东变电站, 西至郴州安仁县的万福庵110k V变电站, 线路总长约24.5km, 其中新建段长约23.6km。工程区总体地势中间高, 两端低。下东变电站至云阳山脚多为低山丘陵及山间洼地, 高程140~165m;云阳山至东周村多为连绵的低山丘陵及少量的山间洼地, 高程110~870m;东周村至万福庵变电站多为低山丘陵, 高程在120m左右。沿线植被覆盖率高, 多为松、杉树木。
茶陵县西北、东南山地崛起, 西北有武功山绵亘, 东南有万洋山蜿蜒, 中部和西部丘岗起伏, 地势朝中部、西南部倾斜。并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形成一个三面环山, 朝西南开口的半环形盆地。安仁县整体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属半山半丘陵区, 万洋山脉蜿蜒于东南部, 五峰仙屹立于西部边境, 武功山脉的茶安岭从东北斜贯县境中部, 醴攸盆地从北向南、茶永盆地从东向西南横跨其间, 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格局。
2 防覆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输电线路冰灾事故给电网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大冰灾, 导致输电线路大面积倒塔、断线、线路冰闪跳闸, 给灾区电力设施带来惨重的损失。2008年以后, 湖南电网的抗冰工作, 特别是输电线路的防冻融冰工作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提出电网防冻融冰工作坚持采取“抗、改、避、防、融”综合措施应对冰冻灾害。其中“抗”即针对线路覆冰的轻重程度划分冰区等级, 采用相应的设计条件, 增强线路的抗冰能力;“改”即对超出设计覆冰厚度的运行线路进行局部改道和改造;“避”即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尽量避开严重覆冰地带;“防”即研制和采用使导线不覆冰的装置;“融”即对覆冰的输电线路进行短路融冰。通过采取以上5种防冰的综合措施, 力求将冰冻灾害对电网安全的威胁降低到最低程度。
2.1 线路覆冰的形成及分类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覆冰主要分为雨凇、雾凇、混合淞、冻雾、湿雪, 这几类覆冰均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危害, 在湖南省范围内常见的覆冰类型主要是雨凇、雾凇、混合淞。其中雨凇是对输电线路危害最严重的覆冰类型, 像2008年湖南省大范围冰灾事故就是由几十年一遇的强烈雨凇天气造成的。
2.2 线路覆冰倒塔、断线分析
2008年冰灾后根据现场调查和分析, 出现倒塔断线事故的原因是输电线路发生超过设计标准的覆冰、舞动。以前中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mm, 局部提高标准后为15mm。2008年电网受损严重的地区, 覆冰厚度普遍超过30mm, 有些地区甚至达到50mm以上, 使得铁塔、导线的荷载和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设计标准, 导致倒塔断线。同时, 由于导线表面覆冰, 使其具有了较适合的空气动力, 容易在大风中发生低频率、大幅度舞动, 长时间舞动会导致导线、绝缘子、金具和铁塔受到不平衡冲击而疲劳损伤, 最终造成金具破坏、塔材脱落、导地线断线、铁塔解体事故。
2.3 线路覆冰冰闪的机理分析
绝缘子在雨凇和混合淞覆冰的情况下, 其表面被冰凌大部分桥接后, 其绝缘强度下降, 泄露距离缩短。融冰期绝缘子冰面水膜会溶解污秽物中的电解质, 使得其表面的电导率大大增强加, 引起绝缘子串电压畸形分布。同时, 冰面空气间隙的存在使得电场分布更加不均匀, 空气间隙中产生的局部电弧不断发展并成为放电路径的先导, 使得覆冰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急剧降低, 形成冰闪事故。此外, 对于长时间的雨凇覆冰, 因为表面气象条件的变化, 会使得覆冰形成融化———冻结交替的长期过程, 这个过程也会逐渐形成密度更高的覆冰, 并产生冰凌, 同样也会导致冰闪事故, 覆冰桥接绝缘子是目前导致绝缘子冰闪事故的主要类型。绝缘子在雾凇的情况下发生闪络, 这种情况覆冰并不桥接绝缘子串, 但绝缘子表面高导电率水膜的形成污秽导致输电线路绝缘子闪络, 这种情况下的闪络机理接近于污闪机理。
2.4 线路途经地区冰区类型分析
该线路工程位于湘中南地区, 处于多山的地形条件下, 冬季寒潮从东北方向入侵, 与西南暖湿气流常常相持在这一带, 形成锋面后的低温雪凌天气, 雨水在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形成覆冰, 覆冰主要以雨淞为主的雨雾凇混合冻结。本线路工程所经地区, 大部分为丘陵及低山地貌, 覆冰情况不多见, 危害较小, 但局部为中、高山, 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 覆冰较为严重。
在工程区域内, 丘陵及低山地貌段冬季覆冰情况相对较轻, 但在2008年1~2月涉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凝冻天气, 该地区也处于受灾范围。由于该地区靠近湘中南部, 冷空气经过重重阻隔到达该地区之后势力大大减弱, 凝冻天气对线路地区造成的影响较小, 覆冰严重的区域主要在海拔超过400m的山峰、山脊等地势较高处, 400m以下虽有覆冰, 但不严重。35k V以上的线路没有出现冰灾事故, 10k V以下的配电线路零星出现倒杆、断线的情况。
2.5 线路初步设计中防覆冰的考虑
输电线路覆冰积雪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冰害事故的发生。针对该线路工程,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线路横跨中冰区, 不可避免通过中重冰区, 为力求“避重就轻”, 尽量做到避开最严重的覆冰地段。在线路路径选择上, 对可研路径进行了局部优化, 如下东变出线后选择走地势较低的山区西岭村南侧, 线路平均海拔高度比原可研降低了约100m;在冲尖丫~八卡里地段也尽量选择地势较低地方走线, 从而达到减小线路覆冰的概率和减轻覆冰程度。同时, 在路径选择上尽量减小转角度数, 降低覆冰工况下转角塔的水平荷载, 提高转角塔的抗冰能力。
(2) 线路在翻越茶安岭时, 设计时对于档距较大的地段, 采取增加杆塔、缩小档距, 同时尽量保持线路档距较为均匀的方法处理, 以增加导线的过载能力, 减轻杆塔荷载, 减小不均匀脱冰时导地线相碰的机遇。同时合理控制直线杆塔的高差, 在路径平断面处理上对直线杆塔进行不平衡张力计算, 合理确定具有不平衡张力直线杆塔的位置和数量。
(3) 线路在翻越茶安岭时, 设计时考虑适当放松导地线应力, 以减小耐张塔的水平荷载, 提高覆冰工况导地线和耐张塔的抗冰能力。
(4) 为防止线路发生冰闪, 对线路翻越茶安岭段所有悬垂串采取大小盘径按照“3+1”原则插花处理, 同时增大双悬垂串之间的间距。
(5) 为防止线路发生倒塔断线事故, 该线路翻越茶安岭段所有杆塔进行防冰加强, 设计选取了[1A8]塔型, 通过利用铁塔建模进行了加强设计。同时为防止覆冰舞动导致金具疲劳破坏, 设计时对与杆塔相连的第一个金具进行加强。
3 防雷
电网中的事故以输电线路的故障占大部分, 输电线路的故障又以雷击跳闸占的比重较大, 尤其是在山区的输电线路中, 线路故障基本上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据运行记录, 架空输电线路的供电故障一半是雷电引起的, 因此新建线路必须根据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的不同, 进行差异化绝缘配置, 重点加强多雷区、强雷区内杆塔和线段的防雷保护, 降低电网中事故的发生频率。
在该工程中, 线路路径处于株洲茶陵县和郴州安仁县之间茶安岭中段, 地势起伏较大, 加之安仁县是暖空气北上和冷空气南下的通道, 冷暖空气在此交汇, 空气对流剧烈, 雷电活动活跃, 在线路初步设计中加强防雷设计十分必要。
3.1 防雷设计考虑
新建110k V线路保护角的设计应尽量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电网生[2011]500号) 的要求, 受其它条件限制难以实现时, 必须采取其他提高防雷水平的措施。地线保护角取值见表1。
目前根据线路运行统计, 输电线路反击雷跳闸是较少的, 线路雷击跳闸多数是“绕击”造成, 减小地线保护角是决定减少线路绕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
另外, 山区线路基本沿斜山坡上架设, 因山坡倾斜的影响, 使下山坡侧的导线暴露弧增大, 失去了“有效屏蔽”, 绕击雷闪络跳闸多发生在下山坡边相上, 原因是下山坡相的地线保护角要按地形斜坡因素增大, 因此山区线路在设计时也应当减小地线保护角。
为此, 在充分考虑零保护角后导地线不均匀脱冰弹跳后, 多雷区新建线路的架空地线保护角按小角度或零保护角、负保护角设计, 降低绕击跳闸概率。
该线路设计中选取的1A8-JC系列铁塔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8°, 1A8-DJC系列铁塔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10°, 1ZB323型直线塔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8°, 3种塔型均满足小角度保护的要求。另外, 3种塔型, 1A8-ZH1型铁塔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14°, 1XC-ZL5型水泥π杆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15°, 1XC-JL6型水泥π杆地线与边导线的保护角≤13°, 也基本满足要求。
3.2 绝缘配合
新建线路绝缘子选型和绝缘配置必须结合线路途经地区的特点、线路运行环境, 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 听取规划和运行单位意见, 综合考虑房屋、防覆冰、防雷、防鸟害、防风偏等技术要求, 切实做到“绝缘到位, 留有裕度”的原则进行绝缘配置, 提高线路防雷水平。
在线路工程中考虑线路大部分处于茶安岭高山上, 运行检修极为不方便, 如果采用合成绝缘子, 每隔几年必须取样送检, 一旦送检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和绝缘性不合格, 同批次在运复合绝缘子必须马上全部更换, 这样一来势必会给运行部门带来极大的麻烦。相反, 采用合格防污玻璃绝缘子, 能够取到复合绝缘子相同效果, 而且无需取样送检, 也不存在同批大量更换。同时, 玻璃绝缘零值自爆使其缺陷易于在线观察, 雷击冰闪玻璃绝缘子还可短时间运行。同处于茶安岭在运的220k V大下Ⅰ线全线亦采用玻璃绝缘子, 2009年运行至今运行情况非常好。另外, 全线处于C级污区, 采用防污玻璃绝缘子和大盘径玻璃绝缘子相结合绝缘配置方式, 完全可以满足防污需要。
GB50545《110k V~750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的110k V线路绝缘子串最少绝缘子片数为7片/串, 而依据湘电公司函生[2012]561号文附件《110k 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中规定, 110k V线路其配置标准不低于表2所列标准。当采用绝缘子串采用大盘径绝缘子插花时, 整串干弧距离和爬电距离不能低于下表中玻璃绝缘子串的标准。跳线绝缘子串参照表2执行。悬垂绝缘子串配置见表2。
另外, 在下列情形下, 绝缘子串在最低要求 (7片/串) 的基础上增加绝缘配置。
(1) 多雷区、易覆冰区和无人区杆塔绝缘子串应比一般区段增加1~2片绝缘子。
(2) 500m至1000m的大档距前后两基塔应比一般区段增加2~4片绝缘子。
(3) 杆塔高度超过40m, 则每增加10m增加1片绝缘子;山区杆塔考虑导线对地最大高度, 大于40m时每增加15m增加1片绝缘子;最终使用的绝缘子的片数取杆塔等效高度要求增加的绝缘子片数大于大档距要求增加的绝缘子片数的最大值, 当绝缘子片数过多、串长过长时亦可通过加装线路避雷器保护, 以适当减少绝缘子片数和绝缘子串长, 满足杆塔窗口尺寸要求。
(4) 在大跨越段、高海拔易覆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杆段, 绝缘子串采用双联串结构;对重要的直线型交叉跨越塔, 采用双独立挂点的双悬垂串结构。
(5) 悬垂串按照“3+1”的方式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插花。双串绝缘子串间距大于400mm, 避免互相碰撞导致绝缘子损坏。
线路改造工程合同 篇5
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工程
合同
书
甲方: 乙方:签署地点:签署日期:XX年XX 月 XX日
甲方:XXXXXXXXXXXXX
乙方:XXXXXXXXXXXXX
在平等合理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XXXXX(以下简称甲方)委托XXXXXX承担XXXXXXXX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工程,就有关事宜,达成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乙方向甲方提供工程施工,乙方有权依照规定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甲方亦应履行相应的支付义务。
(二)乙方提供的工程施工的条件,将不差于其向任何第三方提供相同或者相似之服务的条件。
(三)如乙方非因其自身的过错而不能提供或者不能完全提供工程施工时,应及时书面通知甲方,并应尽最大努力协助甲方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同或者类似的服务。
(四)乙方向甲方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必须符合双方同意的用途以及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五)对于双方任何一方因违反规定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该方应向对方承担及时和全面的违约赔偿责任。
(六)在双方中任何一方履行其义务时,对方应提供合理的、必要的协助。
二、工程施工服务的基本内容
工程名称:XXXXXX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工程(整线、支架扣板、立杆、架线等)主要工作量:其工作量详见XXXXXXXXXXXXX弱电线路整理改造明细以及XXXXXXXXX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平面图。
三、项目工期: 起止时间:2011 年05 月25日
终止时间:2010 年06月25日
四、承包方式及合同金额
1、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2、根据协商,将合同的总金额(¥211645.21)。
五、付款方式
1、预付款:合同总价的 ;
2、材料、配件等运抵现场,工人到达,付至合同总价的;
3、最终验收合格,及办完手续后付至合同总价的;
六、产品质量及安全
1、乙方保证所供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完全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
和性能的要求。
2、安全
A、乙方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承担由于自身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非乙方责任造成的伤亡事故,由责任方承担和有关费用支出。若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乙方工地代表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甲方工地代表,甲方要积极配合并为抢救提供必要的条件。
B、乙方在动力设备、高压线路、易燃易爆地段以及临街交通要道附近施工前,应向甲方代表提出安全措施,经甲方工地地表批准后实施,由甲方承担防护措施费用。
C、在有害、有毒环境中施工,甲方应按有关规定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承担有关的经济支出。
七、货物及运输
1、乙方应负责安排运输,并负责到交货地的全部运杂费、保险费。
2、乙方应在货物备妥待运后,以电报或电传或传真形式将货物运输情况通知甲方。
3、乙方提供的全部货物均应按标准保护措施进行包装,这类包装应适应于远距离运输,确保货物安全无损运抵指定现场。
4、乙方提供的货物到达现场后,甲方应及时组织货物的清查,协助完成入库工作。
5、在双方都确认无误的情况下,由双方的授权人签字确认。
八、双方义务
1、甲方为到场卸货提供支持,甲方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货物库房,以及供水供电,2、协助乙方开展工程实施中交流工作,甲方提供食宿方便。
3、工程实施中,乙方及时提供甲方所需的资料,同时对甲方所提供的资料保密。
4、乙方按设计和工期范围供货并完成工程中系统安装调试。
5、乙方按清单中货物的技术协议参数提供相关货物。
6、乙方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责任自负,施工中乙方人员发生伤亡等事故由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7、乙方应履行必要的保密义务:乙方承诺,在系统安装、测试、服务和制定方案实施过程中所取得和涉及的甲方的资料、数据、方法、技巧和思想等商业机密、专利信息、专有知识属于甲方,乙方将采取一切必须和合理的措施以确保甲方的所有权和保密性。未经许可,乙方及乙方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或公众透漏,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与本项目以外的其它任何场合保存、使用。
本条款的有效性不受本合同的有效期限限制。
九、工程验收
在本项合同下各项工作已由乙方成功完成,设备运转正常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验收标准,双方进行了试验检查后签发最终验收证书。
十、合同生效
本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需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约定,补充约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双方应尽快以书面形式将不可抗力的情况和原因汇集成真实、权威的证明材料,以证明“不可抗力”因素的客观存在。同时,除甲方书面另行要求外,乙方应尽实际可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以及寻求采取合理的方案履行不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其他事项。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持续超过五十六天,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在合理的时间内达成进一步履行合同的协议。
十一、本合同如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约定向合同签署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二、其他约定事项:
附件一:XXXXX有限责任公司弱电线路整理改造明细
附件二:XXXXX有限责任公司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平面图
以上二个附件作为本合同附件执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本合同一式六份,以中文书写,双方各执三份。本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签字页:
甲方:XXXXXXXXXXXXXXXXXXX乙方:XXXXXXXXXXXXXXX 地点:地点: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法人:
代理人:
谈电子线路课堂导入设计 篇6
一、生活经验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收录机为什么直流、交流都可用?在KTV唱歌时,出现“啸叫现象”是什么原因?数字电视为何比模拟电视清晰?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演示实验引入法
演示实验是展示电子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例如,桥式整流将交流电转变成脉动的直流电,经过电容滤波后,脉动直流电变得平滑,且输出电压平均值将增大。学生通过发现、比较,转化知识。教师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各级波形,等学生对各种波形及变化有一形象认识后,再改变滤波电解电容的大小,观察波形平滑度和幅值有何变化,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现象。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主动融入到课堂氛围中。
三、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之始,应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渗透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学完RC积分电路的结构原理后,笔者提出问题:“如何改变输出三角波的幅值?”学生从波形变化的过程及条件分析得出,可以改变电阻R、电容C或矩形脉冲的tp参数。那么,每个参数的增大或减小,又是如何影响输出三角波的幅度呢?学生通过分析,自己搞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继而明白利用积分电路可以从宽窄不同的脉冲串中挑出宽脉冲。这一过程使学生领悟了应如何全面、灵活地分析具体问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四、类比引入法
有些概念、原理比较接近,学生易混淆。所以,讲新课概念时,应以类似的旧概念作类比引入,有助于认清概念的区别性。例如,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迁移和类比模式,可使学生化难为易、去繁为简,思维清晰,迅速掌握新知识。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将数学中十进制的进(借)位规则迁移到二进制中,并将其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所要探究的内容与上述十进制的进(借)位规则极为相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时的“乘权相加法”。
五、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 例如,讲解“射极输出器静态工作点”时,可以这样引入:先画出固定偏置直流通路,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题;然后,将电路结构稍加改变(变为射极输出器直流通路),再要求学生分析。这时,学生处在一种“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都想跃跃欲试,但都欲言而不能。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入新课,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六、悬念激趣法
在电子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放大电路时,笔者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明星开演唱会时,观众众多,他是怎样让大家都听到歌声的呢?”小小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七、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在某些章节的开头,往往采用这种方法。例如,“数字电路基础”一章就可以这样开头:“前几章所讨论的模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都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但是,数字电子技术中遇到的是脉冲电流或电压,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就是脉冲电压的变换和分析,了解脉冲分压器和晶体管开关的特性。简要说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之后,引入新课。
(作者单位: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线路工程设计 篇7
1 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防雷技术概述
1.1 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雷电在自然界当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一旦出现了雷电现象, 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强的, 雷电高发的季节是夏季,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发生频率要比北方更高, 雷电虽然放电的时间非常的短, 但是其在短时间内放出的瞬时电流却是惊人的大, 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安培,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击中了动物和人体, 后果将不堪设想, 甚至可以导致动物和人类的死亡。如果雷电击中的是建筑或者是一些设备, 就会使得建筑和设备因为受到了高温高压而产生非常严重的损失, 在这一过程中, 所有的设备都可能会无法使用, 建筑物内部被击中的物品也会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因为雷电在短时间之内会产生大量的电热场和电磁场, 同时雷电本身的破坏力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输电线路在运行的时候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坏。当前我国电力调度细牙痛在运行的过程中使用的都是集成化电子设备, 如果这些设备遇到了雷电的袭击, 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脉冲反应, 设备的导电能力将大大下降, 敏感度比较高的电子元件会彻底损坏, 这样也就使得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出现故障, 从而给出错误的信号和指示, 从而使得输电设备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甚至彻底崩溃, 无法正常的运行。
2 输电线路引起雷电的原因
2.1 地理环境
雷击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在山区当中, 这是由于山区地形地势比较复杂, 所以气流活动的频率比较高, 在山区还有大面积的森林, 降水量较大, 所以在输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 尤其是一些山谷和沿海地区, 所以在这些地区进行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地理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2.2 线路杆塔高度
雷击主要是让大地感应电荷和雷云当中的负荷, 雷云中极易出现过电压现象, 而其主要是将杆塔当做是过电压放电的一个重要通道, 这样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出现线路被击穿的情况,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塔身的电流和电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样也就使得反击的电压和电路也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其次就是导线闪烁的程度和线路间距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最后一点是相邻的杆塔如果出现了分流现象就会使得整个系统的分流作用受到阻碍。
2.3 土壤电阻率
通常, 接地电阻和杆塔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如果是在一些高山或者是岩石结构的地区, 因为地形和地势相对比较复杂, 所以在工作中就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岩石和土壤分层的步骤当中, 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遇到雷击现象, 此外雷击作用的位置是塔顶, 就可能会出现反射的情况,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损害。
3 电路设计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
3.1 选择合理的输电线路
雷击现象的发生一部分是受环境条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等的影响, 某些地区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上应该避开雷击多发区, 如高山、纵深山谷地带、倾斜山坡等, 来降低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的概率。根据发生雷击地区统计数据, 在输电路线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的区域有富含导电性矿藏和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区域、土质电阻率较低或电阻率发生突变的地方、河谷地带特别是顺风区域和风口山区、较为湿润的盆地和山谷、森林等区域, 在架设电路时应当尽量避免绕过该区域, 以减少雷击的发生。
3.2 避雷装置的安装
3.2.1搭设避雷线。避雷线具有效率高、分流效果好、耦合和屏蔽作用明显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在电网建设当中, 取得了不错的避雷效果。避雷线能减少杆塔的雷击电流, 使得塔顶的电位降低, 并能耦合导线降低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电压, 减轻雷击的破坏。实际建设中, 一般20k V的输电线路不需要装设避雷线, 200k V以上的需要全程搭设避雷线, 在500k V以上的高压线则需要两条避雷线才能确保其屏蔽功能。
3.2.2安装负角保护针。负角保护针是架装在杆塔的顶部的导线上方的一种侧向避雷针, 主要是为了改善屏蔽和减少临界击距。负角保护针的屏蔽作用在导线的上方, 所以雷电只能对地面放电, 以此来避免雷电绕击区的形成。负角保护针多用于山坡和山顶的杆塔上, 其多采用长度为2.5m或2.8m的钢针, 针头做成尖锥状。
3.2.3可控放电避雷针。该装置是通过动态环和储能装置来控制针头电场, 使它能够在雷击发生前产生向上的先导, 引发上行累闪, 针尖出的电场强度较高, 能迅速产生脉冲放电。该装置可有效降低雷电绕击的机率。该装置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针头、储能装置、金属支架、接地装置。可控放电装置可在塔顶地线支架上方安装, 其安装个数和位置可根据杆塔的形状、地形进行调整, 来确保可控针的保护范围满足安装要求。
3.3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安装
自动重合闸是当线路当线路出现故障, 继电保护使断路器跳闸后, 自动重合闸装置经短时间间隔后使断路器重新合上。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输电和架空线供电线路上, 该类装置可分为四种状态:单相重合闸、综合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停用重合闸。该装置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 还能保持电力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 该装置本身投资很低, 工作可靠, 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的, 线路故障跳闸后重合闸越快, 效果越好。
结束语
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当地的各个因素以及实际的情况予以充分的考量, 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将防雷技术合理的融入其中这样也就很好的降低了线路有可能被雷击的危险, 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想进一步的提高工作质量, 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这样, 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雷电是大自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 雷电具有很多自身独到的特点, 它的电压非常高, 同时它还存在着非常大的损坏能力, 对长期暴露在室外的输电线路而言更是如此, 一旦输电线路遭受了雷电的侵扰, 就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主要分析了线路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线路设计,防雷技术
参考文献
[1]高峰.探析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防雷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 2012 (18) .
线路工程设计 篇8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在架空线路的全部故障中, 由雷击导致的故障占了约50% 的比例[1]。由此可见雷击事故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力之大。 所以, 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 必须将防雷作为重点, 根据线路实况, 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保障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2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探讨
以某山区为例, 由于当地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冷暖气流的交汇处, 再加上山区地势起伏的影响, 此处雷电活动比较频繁。但是, 由于在线路设计中, 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点, 此处雷击事故发生率非常高, 线路故障率常年居高不下, 尤其是在夏季, 经常出现停电事故, 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所以, 线路设计中的防雷非常关键 [2]。一般来讲, 线路防雷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下述几种, 在具体的设计中, 应遵照结合实际、经济性、合理性等原则, 进行综合考虑。
2.1增加绝缘子
按照相关规定, 线路绝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若线路所处地区的海拔不超过一千米, 那么, 110k V线路中的绝缘子数量应在7片至8片左右 (最好是8片) 。二、若档距比较大且杆塔高度超过了四十米, 那么, 绝缘子数量应按照每增加十米加装1片的标准来确定[3]。
2.2优化接地装置
以110k V线路为例, 其运维中应以改良、优化接地装置为工作重点。在将接地装置进行改良之后, 线路出现跳闸的次数会有所减少, 故障概率也会因此降低。依据相关实例来讲, 优化接地装置之后, 输电线路中跳闸率的降幅最大可达30%;如果接地装置以往设置的比较不合理, 在经过改良之后, 跳闸率降幅甚至可以达到50%。
具体实施中, 接地装置改良的要点是降低电阻, 一般方法包括填充低阻物、安装导电模块等, 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电阻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降阻可采用布设接地极的方法, 以解决接地不良问题。但要注意的是, 不同线路的布设要求也不一样, 实施中应注意区分。若为水泥杆塔线路, 接地极布设应从其3米到5米之间的位置开始;若为铁塔线路, 接地极布设应从其5米至8米之间的位置开始。 使用的接地极最好选择长度为1.5米长的, 间隔距离最好在4米至6米。 除了布设接地极之外, 接地装置改良还可以通过增加耦合系数实现。 此种方法的实现途径通常是增加架空地线或耦合地线。
2.3加装避雷设施
若杆塔较高, 不仅会缩小其本身以及线路与雷云之间的间距, 还有可能会造成雷云与线路平行或者接近杆塔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 杆塔本身会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 雷电绕击过电压几率会因此增大。对于这个问题, 现实中可通过加装侧向避雷针的方式来解决。对于110k V线路来讲, 侧向避雷针通常被安装在杆塔横阻两边的位置, 长度一般约为3米, 安装时应注意在其中间1.2米处进行固定。 若横向设备需加装避雷针, 那么其长度最好在1.8米左右。而电气连接则需将其螺孔与杆塔横担进行连接来实现, 其可以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结合安装效果来讲, 侧向避雷针能够起到提升防绕击水平等作用, 对于保障线路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 其也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引雷率较高。对于这个局限性, 目前相对有效的克服措施是增加绝缘子数量。
另外, 氧化锌避雷器也是一种在线路防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设备。其适用于雷电活跃、电阻率较一般情况偏高以及一般降阻方法无法实现的情况, 可有效降低跳闸率以及绕击率, 对保障线路安全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
2.4调整保护角
目前, 线路防雷除了上述措施之外, 调整保护角也是一项比较有效的策略。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防雷效果, 但是, 其缺点也比较多, 其中包括:投运线路往往很难进行保护角调整;部分线路无法实施; 此种做法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 成本较高。所以, 在具体线路中, 应结合资金实际和技术能力, 综合分析以确定合理的保护角, 保证线路效益。
3输电线路运维技术分析
3.1线路检修
运维是保证线路安全的基本手段。变线为点是一种经实践证明效率较高的检修模式, 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实施。线路检修应注意下述三点:一、为了保证线路检修秩序, 确保检修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在检修过程中, 应注意保障交通便利。二、应尽量选择技术先进、售后服务质量高、性能佳的设备。三、使用的线路老化率最好不要超过3‰ 且绝缘爬距必须符合规定。检测周期应根据线路老化率决定, 若其近四年均不超过2‰, 检测周期应为4年/ 次;若其近四年均在2.5‰, 检测周期应为2年/ 次。检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比较容易受外力影响的杆塔等, 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对于暴露在外的线路, 要注意保养其绝缘材料。
3.2防雷监测
统计资料表明, 雷击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容易出现的故障之一, 发生率较高, 特别是在某些山区, 由于气候、地形、环境相对比较特殊, 雷击事故的发生率非常高, 已然成了线路的最大安全威胁。所以, 线路运维中, 防雷监测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的情况下,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雷电对线路的危害性, 也在管理工作中对防雷监测技术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雷击事故具有突发性, 因此, 应注意合理布设防雷装置, 并做好维护, 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4结语
线路故障是导致大规模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 降低线路故障率是保证线路效益的关键。出于此项考虑, 在线路设计过程中, 必须将防雷考虑在内, 采取有效的避雷措施, 尽可能的避免雷害事故的发生。
摘要:雷击是一种严重危害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事故, 此种事故极易导致线路短路, 进而造成系统运行故障。所以, 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降低雷击危害, 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线路运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和基本手段, 对于提高线路运行效益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 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以及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线路运维
参考文献
[1]郭省平.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及查找[J].科技与创新, 2015 (20) :144.
公路线路设计原则探析 篇9
1 公路路线选择的原则
公路路线选择要综合考虑路网规划、路线周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建设条件、技术难度、投资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综合权衡。一般来说, 路线选择的原则有以下这些。
1.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
一般情况, 路线大的走向在路网规划时就已确定[6]。因此, 路线选择需要从路网全局出发, 根据路网整体情况决定其中某条道路的走向, 以使得整体路网的结构最佳, 效益最大化。同时, 局部道路的线路选择则需要进一步细化, 进行多方案比选。
1.2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原则
公路路线的选择要结合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形地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一般来说, 平原区路线布置更多考虑的是路网、沿线的城镇和经济规划, 综合兼顾其他因素, 比如文物分布和征地拆迁难度等, 总体来说以服务区域经济点和完善路网的配置为主要考虑目标;对于山区, 路线选择更多的需要考虑工程规模, 施工条件和技术难度等因素,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 方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1.3 注重环保, 注意气候对行车安全影响
山区自然气候复杂, 雨雾天气较多。高山地区气候更为复杂, 气候多变, 横风和极端天气较多, 容易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因此, 需要在线路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 采取合理防控措施。
1.4 质量为本原则
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公路路线设计要严格按照既有的规范和标准来, 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平原地区线形设计属于常规设计, 按照常规设计规范把握好设计质量即可。山区线形设计比平原地区复杂, 除了要控制常规设计质量外, 还要注意平面线形、超高的设置、纵面线形设计及爬坡车道和视距等问题。山区公路的平面线形尽可能以曲线为主, 以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为最佳;在进行超高设置时, 要对具体的路段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性分析, 以合理设置超高。
1.5 多方案比选原则
公路线路设计往往穿越地形复杂, 不同路段地质条件, 施工条件和难度有所差别, 尤其是山区道路, 路线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不同的方案的论证难度、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造价、工期等也有所差别。因此, 有必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 从技术角度和经济性角度进行综合取舍, 选定局部最佳方案和整体最佳方案。
2 案例分析
现在以沈海高速公路湾坞至宁德段线路设计为例来说明上述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 以期能够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2.1 案例概况
沈海高速公路规划路线由原国道主干线同三线沈阳至连云港段, 国家重点公路嘉荫至南平线连云港至上海段, 同三线上海至海口段组成。沈海高速公路辽宁段原名沈大高速, 是中国内地第一条通车的高速公路, 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 全长348 km, 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 全立交, 全互通。2002年开始拓宽改造, 于2004年改造完毕, 为八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120 km[7]。
沈海高速公路湾坞至宁德段十分典型, 该段虽然全长仅31.6 km, 但其难度较大。该项目沿线跨越多处海湾, 其中在下白石港区人渡码头上游30~70 m处跨越赛江, 在云淡及田螺两处跨越田螺海湾, 均为通航海轮航道。建桥处河段航道自然条件良好, 缺少历年的测图和水文资料, 白马河段废弃码头和现有码头众多, 吨位各异, 桥梁通航高度难以确定。因此, 道路线路设计限制因素众多, 设计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也很多[8]。下面分别介绍该段设计工作的难点和解决问题所遵循的原则。
2.2 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1) 标准论证问题。
如上文所述, 由于涉及航道通行问题, 如按超大型吨位船型作为代表船型, 则会造成通航净空过高, 桥梁工程造价增加;如按小型吨位船型作为代表船型, 则造成部分修造船厂超大型海轮无法通过, 进而造成停产停业。因此在公路桥的设计标准拟定上遇到一些问题, 一定程度上耽误了选线进程和后续施工。
(2) 前期勘察工作难度大。
勘察难度大主要体现在勘察进场难度大, 交通条件差, 不便于勘察设备进场和勘察工作开展。这是由于沈 (阳) 海 (口) 高速公路湾坞至宁德段项目沿线仅有一条国道G 10 4, 还远离路线走廊, 各村之间山水相隔, 交通极为不便, 而且在涨潮期有些道路还会被淹没, 因此前期勘察工作难度大也是制约设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路线布设难。
沿海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布设, 既要重视地形选线、地质选线, 更不能忽视地物选线、环境选线。技术指标掌握上, 到底是采用标准的上限还是下限, 路线走向是取高位还是低位, 这些问题都需大量的比选论证确定。沈 (阳) 海 (口) 高速公路湾坞至宁德段路线从歧后到南浦仅10 km, 路线穿越吴楼山脉, 一侧沟壑纵横, 横坡陡峻, 植被茂密;另一侧海湾滩涂, 山间盆地, 软土地基厚, 工程性质差, 又有人工围海成塘, 星罗棋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路线设计标准把握难度大。
2.3 设计工作所遵循的原则
(1)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原则。
针对不同路段的地质条件, 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解决路线设计问题。
(2) 注重环保, 注意气候对行车安全影响。
沿线居民点多, 而且穿越近海, 要注意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因此, 在路线设计上注重对当地自然环境, 尤其是渔业资源的保护。
(3) 质量为本原则。
该路段路线设计过程中, 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 对于一些关键重大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反复论证, 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4) 多方案比选原则。
设计过程中分别进行了通航标准论证、路基超高横坡论证、高填路基方案与桥梁方案比选论证、山间深谷地段桥梁和路基方案比选论证、蛇曲河流地段桥梁路基方案比选、深挖路堑与隧道方案比选论证和高挡墙与半边桥方案比选论证等诸多方案论证。这些多方案比选, 不仅保证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的经济性。
3 研究结论
公路路线设计选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确保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公路路线设计的若干原则, 指出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 注重环保、注意气候对行车安全影响, 质量为本原则, 多方案比选原则是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结合沈海高速公路湾坞至宁德段线路设计进行案例分析, 指出这些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网易财经.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大步迈进[EB/OL].http://money.163.com/12/0817/06/893CP8ME00252G50.html.
[2]大宗商品网.两部委筹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4万亿盛宴开席[EB/OL].http://finance.glinfo.com/1 3/0 4 0 3/0 9/9F5857E253500750.html.
[3]管养网.浙江:机场大道将大修五桥一隧全面维修[EB/OL].http://www.rbtmm.com/Html/News/2 0 1 3/0 2 2 5/2013022510100032366.html.
[4]管养网.福建:榕2013年改造危桥4座8亿建设公路[EB/OL].http://www.rbtmm.com/Html/News/2 0 1 3/0 2 1 7/2013021702560032281.html.
[5]和讯网.益阳今年投资6.56亿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EB/OL].http://news.hexun.com/2 0 1 3-0 4-0 2/1 5 2 7 6 9 4 8 3.html.
[6]张益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3) :677, 755.
[7]百度百科.沈海高速公路[E B/O L].http://baike.baidu.com/view/1 5 9 9 5 5 2.htm.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设计 篇10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设计要点
现如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电力系统也得到了高效的发展。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脉, 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 可以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中, 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往往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严重地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以及可靠性能。本文中, 笔者主要对高压送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中要点进行加强控制和分析, 仅供参考。
1 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从高压送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线路路径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 高压送电线路在选择交叉点的时候, 往往以公路、铁路一级其他的线路为基础, 以保证送电线路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基本原则。如果送电线路的位置出现一定的误差, 工作人员就应该进行及时地调整, 减少送电线路路径出现曲折的现象。路径应该避开气象、水文以及不良地质路段, 提高输电线路工程抵御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故的能力及其水平, 使线路的建设对地方规划以及其他设施的负面影响减少了, 特别是尽可能地避让采矿区域, 使线路的安全运行有所保证。在各个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线路尽可能和已有及其拟建电力工程进行并行, 降低了减少的成本, 减少了线路工程减少中的交叉跨越, 对涉及外部条件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调查及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压覆矿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工程的前期工作都需要得到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许可批准后, 工程才跨越进行实施。可见, 对高压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意义重大。高压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应该是整个线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运行条件、技术指标和施工、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调研线路沿线的地面物体和地下地质情况, 并且多路径方案进行比选, 尽量选择长度短、转角和交叉跨越少、地形较好的路径方案。另外还要尽量避开房屋、经济作物区和树林, 全面考虑青赔费用与民事工作。从而制定最佳的线路方案, 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 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2 高压送电线路的杆塔设计
杆塔用来支撑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与地线, 并使得它们的距离在各种气象环境下, 符合电气绝缘安全与电磁场限制条件等要求。杆塔作为输电线路结构中的支撑者, 其施工工期、建设造价、运输费用与时间, 在整个线路中占着很大的比重, 因此, 对于杆塔的基础选型、设计与施工应加以重视。不同型式的杆塔在造价、施工、占地面积与运行安全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其基础型式应按照具体的地貌地质与气象情况来选择。工程设计中, 一般尽量采用典型设计或已经过实际施工乃至运行过的成熟杆塔;如果一定要采用新型杆塔, 则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反复的科学试验, 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常情况下, 主体杆塔在选型的过程中, 主要的材料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但是如果是区域比较狭窄的地区, 就应该选择三角形或者是垂直形式的导线杆塔。如果是城市中的高压送电线路, 则主要以钢管杆塔为主。
3 高压送电线路的基础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杆塔的基础, 这个的劳动消耗量、工期以及造价在整个线路工程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施工的工期大约占了整个工程工期的一半时间, 运输量大约占了整个工程的2/3, 而费用大约占了这个工程的1/3。目前我国的高压送电线路所采用的普通基础都属于浅基础的类型, 主要分原状土和回填土两个大类。分别按照剪切法和土重法进行计算, 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在受力的上面和其它的建筑物基础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主要是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除了受下压力的作用以外, 还应该受到了相等的上拔力作用,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水平力的作用。而大部分的建筑物结构非常大, 其基础只受到了下压力, 基本没有上拔力。所以在高压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时候, 都应该既可以满足下压力又可以满足上拔力的要求。既可以利用土的重力抵抗上拔力, 还可以利用土的地耐力承受压力。其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基础在全路径内分散, 而沿线地基力学性质、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差异非常大, 而交通运输的条件也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时候, 应该结合基础的施工方法、地基承载能力。基础荷载特性、塔位地质情况等相关的因素综合比较施工条件、环境保护以及基础的技术经济性。
4 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择
在对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除了需要掌握常见的相关数据以及其反映的内在含义和对实际工作的影响以外, 还应当对当前常见的集中导线性能有所掌握, 最好做到熟知, 才能展开选择工作。
常见的导线有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型线同心绞线架空导线、钢芯软铝绞线以及碳纤维有机材料复合加强芯软铝绞线几种。其中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的导电率偏低, 并且存在不容忽视的线损问题, 因此通常不会在主干输电线路中进行应用。型线同心绞线架空导线则拥有较小的电阻, 因此其线损能耗相对比较低, 具备良好的自阻尼性能, 密闭式结构也可以更好地保护钢芯, 在使用寿命方面略胜一筹。钢芯软铝绞线的导电率较高, 线损能耗也相应呈现出比较低的特征, 此种线路具有与相同规格结构的钢芯铝线几乎相同的热膨胀系数,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呈现出良好的自阻尼特征, 目前是主干线路的备选材质之一。而对于碳纤维有机材料复合加强芯软铝绞线, 在导电性能和机械特征方面都表现良好, 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抗拉伸和抗扭转特征, 并且耐腐蚀、密度小, 具有很小的热膨胀系数, 因此其在导电和物理两个层面的良好特性, 都使得它成为架空输电导线的重点选择对象之一, 只要价格允许, 碳纤维有机材料复合加强芯软铝绞线通常会被列为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首选。
除此以外, 对于架空线路系统中的承力元件, 诸如镀锌钢线、镀铝锌合金线、铝包钢线等也应当在线路架设过程中做出重点考虑, 需要根据线路规划以及其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做出综合考量, 才会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 所谓经济发展, 电力先行。社会需求对电力系统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高压送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基础性载体。因此在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时候, 不仅要从电力传输的有效性方面进行考虑, 对于其物理特征以及安全特征也必须深入考量才能获取优质选择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户.对电力工程中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产品, 2010 (24) :21-23.
[2]江涛.110-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广东科技, 2011 (24) :16-18.
架空送电线路铁塔设计分析 篇11
关键词:架空送电;转角塔,不对称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030-02
在我国实际的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应用中,转角塔在超过110 kV的送电线路中以每100 km仅30基左右的较小应用量成为了一种辅助型送电架空铁塔设计,但是随着城市对于电力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输电网络错综复杂,工业与普通居民对电力的需求程度不一样,使得羊角型塔、十字型塔、鼓型塔、酒杯型塔等多种传统的架空送电铁塔设计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城市的用电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对称转角型铁塔的设计方案成为了解决我国越来越多大功率输电线路进入城区诸多问题的优秀设计方案。因此,优化转角塔的设计成为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1 转角塔铁塔的主要优势
虽然转角塔也是传统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一种定型模式,但是其却有着自己显著的优势。在传统对称架空铁塔设计模型中,在输电线路角度发生了偏移的时候,传统对称架空铁塔极其容易因为风力从不同角度刮吹导致铁塔主体架构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导致铁塔的稳定性不足造成安全隐患,使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得不增加铁塔整体的用材结构规模设计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传统铁塔相比转角塔就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而转角塔的不对称设计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多变的角度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气候等诸多环境对于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的技术要求。
2 架空转角塔结构的确定
确定架空送电线路转交铁塔的最终结构实际上就是确定转角塔设计过程中的两翼临界角度,因为在这个临界角度内所设计的转角塔模型都是合理的。
2.1 临界角的含义
我们知道,风由内向外方向吹来时,角度荷载方向(即导线张力、避雷线二者所产生的矢量力)与风荷载的方向相反。那么,在风的水平档距固定的情况下,转角塔模型中必然有某个转角刚好抵消铁塔整体机构所受到的水平力。反之,一旦风向转向,为了使得转角塔主体结构水平受力为零也会出现某个临界角度。
2.2 临界角度数值的确定
确定具体的临界角数值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一旦我们能够确定这个临界角度,我们就只需要在这个临界角度内合理设计转角铁塔结构,便能因此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与施工成本。临界角由最大风速反向的风荷载确定,并且临界角的大小与反向分压大小成线性增长关系。
例如,当水平档距的大小为400 m(即档距450 m),正常规格的送电导线设计可承受的极限风速为30 m/s和20 m/s时,“临界角”的最大值分别为13.2 ?觷和11.2 ?觷(并且临界角的大小还会因为送电导线材料的差异而会有不同的数值)。
因此,在实际临界角的计算与选取中,我们为了安全起见,在忽略建设材料的诸多材料等因素的前提下,我们通常会相应的增加临界值的数值,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便会将临界值的数值相应的增大到20 ?觷和15 ?觷,其他情况以此类推。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设计施工成本,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如果我们能找到符合设计的转角塔模型,我们就不应该在拘泥于其他传统的架空送电线路铁塔设计模型而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的财力与人力的浪费,因此设计出最合理临界角的转角塔便显得尤为重要。
2.3 水平档距的临界值
水平档距指的是不对称铁塔模型设计过程中,随着转角临界角度变化而随之变化的最大水平档距。临界水平档距直接影响铁塔的安全性,实际水平档距的大小与临界水平档距的大小关系是评判一座架空送电线路铁塔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评判一座架空送电线路铁塔能否实施竣工的重要标准。
3 不对称铁塔临界角的实际应用
不对称转角塔的“临界角”仅仅为我们解决了设计上的设计难题。现代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在我国居民工业用电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合理的架空送电线路铁塔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架空送电线路的稳定性与耐用性,让建造竣工的转角塔完美适应转角塔所在地的气候、工况等许多实际情况,这在技术上也向我们提出了诸多要求。转角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满足以下前提。
3.1 塔身受力要趋于稳定
在不对称转角塔设计模型中,转角塔整体所受到的荷载与导线产生的张力的方向相反时,转角塔的主体部分所受到的力的大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手拉的转角塔塔身很有可能变成受压控制塔身。
3.2 合理增加临界角的实际应用数值
转角塔的实际选取的“临界角度”大于理论设计所计算出的“临界角度”时,转角塔主要的荷载方向上,其矢量方向的两侧架构所受的力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二者的差异过小便会使得不对称转角塔的内部构造和相关材料的规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其实用性也大打折扣,这是不可取的。同理,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建设材料,就必须使得二者之间存在足够的差距,使不对称转角塔结构规格和其他限制塔身结构的条件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较小型的不对称转角塔相比较大型的不对称转角塔而言会消耗掉更多的建设材料。与此同时,较小型铁塔的不对称设计不会成为转角塔整体架构的不利因素,因为反向风等一系列随机荷载只能是有利的因素。
3.3 科学细化建设材料的分级
在不对称转角塔的材料设计过程中,为了适应小对称转角塔的设计,我们还应该细化其他的材料分级,虽然细化材料的分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加工、施工的复杂程度,但是对于采用小对称设计模式的转角塔是很有利的,当然,如果能在不增加加工、施工复杂程度的基础上细化这种分级自然最好不过了。
4 试验验证不对称转角塔设计的合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对称转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并不能等同于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实际架设的科学合理,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实践过后,我们才能确定设计方案的最终合理性。2002年9月,国家电网电力建设试验所为了验证架空送电路线铁塔的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环境对其整体架构的稳定性、耐久度等方面的诸多要求而进行了一次真型力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六种不同的试验环境:地线张力差,运行覆冰,事故断中导线,事故断右边导线,正常90 ?觷大风以及90 ?觷大风超载。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在试验荷载工况大于220%的时候,铁塔上下的两个曲形臂轴才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在这个试验荷载工况的范围内时,试验中的ZM3直线试验塔正常工作且塔身的零部件并未出现任何异常。试验结果与最初的设计要求预想完全一致,建设竣工后的铁塔是稳定安全的,我们可以将这个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架空送电线路的建设中去。
5 结 语
不对称转角塔在我国架空送电路线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一方面,不对称转角塔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小因为城市建设力度的增加而导致电力网络线过于错综复杂所带来的管理维护难度,同时也能减小城市变电所的体积大小而减少占地,优化中小型变电所的进出线路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够一味地追求节约成本而在本来不适用的地理气候、输送电(比如电压压力过载等)环境下或者错误的设计建设不对称转角铁塔,而应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建设不对称转角塔,从而最大限度的建设合理的监控送电线路电网网络,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夏开全,刘思远,于维俭,等.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0,(14).
[2] 刘志华.送电线路铁塔设计研究[J].硅谷,2011,(12).
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 篇12
配电线路是电力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电网能否正常运行, 电力企业能否发挥其重要价值都与配电线路息息相关, 配电线路设计中的技术要点是每一个电力企业核心的技术机密, 掌握好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合理选择配电装置
由于配电线路建设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配电装置的选择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 在配电线路的设计当中, 配电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根据温度影响选择:在中国的许多地区会出现低温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配电装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温度的影响, 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配电设备所允许的正常工作范围温度下限的时候, 要积极采取保温措施, 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遇到积雪、覆冰等特殊情况, 要考虑到覆冰对设备的影响, 隔离开关的破冰厚度不应该小于其设计的覆冰厚度最大值[1]; (2) 电气设备对湿度的敏感性非常大, 在测定配电线路周围环境湿度的时候要取当地一年当中湿度的最大值, 有许多地区不同时间湿度差异较大, 在一些湿热地区应该选择湿热带专用的配电设备; (3) 根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进行配电装置的抗震设计; (4) 风速也会对配电装置造成影响, 设计配电装置的时候, 所要分析的风速数据要具有代表性, 为避免风速过大对配电装置造成影响, 应采取加固措施, 或者降低安装高度以保证配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2 配电线路设计中导体和电器的选用
(1) 配电设备的绝缘性能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避免因为配电装置绝缘水平不合格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配电线路中每一个导体和电器都有其最高的工作电压, 运行电压一旦超过其最高工作电压, 则会造成电器的损坏, 严重时可能导致失火等安全事故, 在配电线路设计时要选择最大工作电压大于该回路中最高运行电压的电器。同理, 导体和电器的长期允许电流必须要大于回路中最大的运行电流; (3) 衰减时间常数是短路电流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常数, 需要精确计算, 而一些元件中的电阻对短路电流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与此同时要注意电流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和异步电动机的影响; (4) 导体和电器短路电流的计算非常重要, 这关系到配电线路在运行异常的情况下, 能否自动断电, 关系到配电线路的安全性。短路电流应用广泛, 计算时要结合设计规划的容量, 按照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进行计算; (5) 导体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短路开断电流关系到整个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 应严格按照三相运算方式进行合理验算, 以免出现安全问题。
3 配电线路初步设计技术要点
配电线路的初步设计是整个配电线路设计的基础, 共分为线路总体工程概况、机电设计、杆塔和基础三个部分。
3.1 线路总体路径的选择
线路设计要遵循安全、经济的基本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尽可能选择经济的路径方案。 (1) 路径的选择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尽量避开地势较高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能严重自然灾害的区域, 减少因为地质灾害对配电线路的影响[2]; (2)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路径沿线可以利用铁路、公路、水路等现有的交通条件, 为配电线路的建设节省成本; (3) 线路总体路径的选择要遵循安全性、经济性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路径选择的时候要进行实地考察, 对选择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一年的温度、风速、覆冰程度都要有准确的记录, 仔细分析数据, 选择合适的路径。
3.2 机电设计
机电设计是整个配电线路的核心内容, 是整个配电线路成功运行的关键。
(1) 根据整个电量的负载量, 结合具体的电力系统设计, 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面积, 确定所要架设导线的规格、型号等; (2) 导线架设是机电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应仔细计算其使用应力, 做好导线架设工作, 避免出现断线, 保证配电的安全进行; (3) 列出不同温度下导线架设弧垂值的表格, 仔细分析, 以便于导线架设工作的进行。
3.2.1 绝缘子串的组装形式
绝缘子串是导线承载最大负荷量以及张力的关键, 其组装形式主要取决于杆塔、导线和绝缘子自身形式等, 单串绝缘子能够满足大部分配电线路的要求, 但考虑到特殊情况的时候, 要适当选用双串绝缘子串, 例如铁路等主要交通要道配电线路的架设或者在重冰区等恶劣环境下配电线路架设的时候就要考虑选择双串绝缘子串。
3.2.2 导线的防震设计
导线的防震设计是配电线路设计的关键, 由于导线架设在空中, 缺乏有效的支撑且空中风力较大, 导线较轻, 这就导致了导线在空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震动, 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震设计, 那么导线极易遭到损坏, 给整个配电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导线的防震设计要考虑到影响导线震动的主要因素, 风速、地形等自然因素和档距、架设高度、导线品质等施工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导线的震动。在进行导线防震设计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导线的影响,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做出详细的判断与合理的选择, 拿出最科学的导线防震设计方案。
3.2.3 杆塔设计
杆塔型式主要分为:直线杆塔、耐张杆塔和终端杆塔, 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借助经典案例结合当地具体的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杆塔形式。在选择杆塔时, 要充分考虑其形式特点、适用地区、材料经费等因素, 通过对不同杆塔塔型比较, 根据安全、经济的基本原则, 择优选择。
4 结论
在进行配电线路的设计时, 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把握好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 合理的进行配电线路的设计, 保证配电线路安全进行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嵬, 崔文生.对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广东科技, 2009 (02) .
[2]周敏.谈加强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J].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2007.
【线路工程设计】推荐阅读:
输气管道线路工程09-08
隐蔽工程输电线路06-05
配电线路改造工程12-20
传输线路的工程设计09-28
通信工程线路设计规范07-01
线路工程安全施工措施07-06
工程通讯线路迁移协议10-22
配电线路工程建设07-27
输电线路工程的管理08-05
10kV线路工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