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共12篇)
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篇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 读一般的现代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 要了解内容, 能顺畅的朗读, 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初中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 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 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 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 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 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 却很热衷于朗读, 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 初一的语文教学, 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 既能受到熏陶感染, 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 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 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 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 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 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 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 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 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 学生朗读课文时, 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 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 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 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 学生朗读时, 教师应专心地听, 朗读之后, 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 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 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 可想而知, 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 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 对不同的课文, 朗读时的轻读 (~) 、重音 (·) 、停顿 (较长“/”、较短“//”、更短“///”) 、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 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 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 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 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 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 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 如“过年”与“过年”, 前者是“明年”之意, 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 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 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 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 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 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 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 且掌握好速度 (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 、富有节奏感, 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 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 通过朗读触摸心灵, 引起共鸣, 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 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 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 循序渐进, 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 即阶段性, 对学生来说, 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较高要求———顺畅朗读, 最高———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 表情达意→速度适中, 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 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 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 认真使用齐读, 恰当安排, 精心指导, 可使训练面广, 加强朗读气势, 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 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 会读的不会读的, 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 都混杂在一起, 滥竽充数, 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 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 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 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 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 和谐婉转的韵律, 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篇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孩子们只有爱上了读书,才能发展语言能力,进而理解力,创作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抒发的情感,培养语感。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情感,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选择好训练的“点”,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方法,要因文而异、因情而异且因人而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也要讲求一个“精”字,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或者一些重要的段落精心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目标更加明确,品悟起来也会更加充分,在朗读中切实提高自己品悟语言的能力。
二、朗读时间要充分,知意悟情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多重讲解,轻朗读。朗读练习犹如蜻蜓点水,来去匆匆,如在预习时的朗读,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呢?学生往往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更别提读通课文了,认识字词了,朗读俨然成了“花架子”。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学生无非是一个个“面塑的听者”,无非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老师的思想,他们体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长此以往如此剥夺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必然会失去理解的个性。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把朗读时间交还给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让全班的学生读完、读好,切不可玩“花架子”“走过场”。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鼓励学生多读,最为重要的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此时的学生由“听者”变成真正的“读者”,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情,领悟自己的理而我们教师给学生担兰“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正如《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二、精读领悟,重在“巧”
朗读如果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精心引导,让学生细心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养成好习惯,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大意。学生的悟在于教师的巧妙、适时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加以点拨和引导。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这篇文章时,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是因为玫瑰花很美。这显然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准确造成的。对此,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马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先让学生去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一些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有感情地去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想象一下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话,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话。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从小动物的角度去感受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大道理,这种感受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领悟得到的,不是靠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得到的。
三、发挥想象,演绎揣摩人物。学习语文知识时,想象是领悟人物情感的前提,而领悟情感能够深化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对于能揭示情境的一些词句,如描写神态、动作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再现,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中体悟情感。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地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让学生从语言中去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和想法,然后再让学生在每一句话的提示语中添加一些自己内心活动的词语来辅助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
四、朗读形式多样,激趣入境。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有范读、领读、齐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等。老师需要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中范读指导必不可少,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以情感人,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范读《再见了,亲人》时,教师用那饱含激情的语言很快便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的面前??当然,不能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出发,使学生在真正感受文章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活动,那样读出的感情才自然真切。表演读是低段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五、培养朗读习惯,受益终生。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训练学生‘‘读到位”“边读边想”外,还要善于发现并且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二是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圈点勾画,这样能够有效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还能够找出理解方面的疑难之处。三是要让学生了解并且学会运用速读、跳读、精读、略读、赏读等多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读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朗读能够让学生在品读中去感受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首先要让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教师范读,还可以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看着图片,听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当我读完最后一句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很明显学生被我的范读所吸引,情绪高涨,在本堂课中朗读课文都特别卖力,特别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看图片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给图片配音,让学生去欣赏、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我在教学《游天然动物园》一课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一片辽阔的草原仿佛是一块巨大的嫩黄色的地毯,星星点点的几棵绿树显得苍翠挺拔,树下亭亭玉立地站着几十只长颈鹿,简直是一副美丽的图画。有几只猴子站在长颈鹿的背上,啃着野果,还有几只在树上荡来荡去,做着各种动作。”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再让学生用一段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读课文,看书上是如何来描写的。这样学生读起书来就自然有了兴趣,使得课文学习变得轻松。
3、利用音乐、美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朗读教学中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然后再朗读课文,学生就兴趣盎然。讲读课文时,让学生配乐朗读,学生就很容易进入角色,读出感情。教学高鼎的《村居》时,学生理解了诗意后,我问学生:“你能把诗中所描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早春二月景色画出来吗?”学生都跃跃欲试。自然下面的有感情地朗读顺理成章了。
4、开展朗读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不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些激励性的话语,如:“读的真棒!”“我听得都醉了!”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5、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可采用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赏读、以比赛的方式读等。但应根据实际的需要选取朗读的方法。
二、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引读在彭德怀的命令下,杀大黑骡子一段内容时,应用悲痛的语气。在教学《烟台的海》中,引读第三自然段——夏日烟台的海时,应用轻快明朗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创造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学生的理解课文内容时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的第二自然段——人民子弟兵在九江赛城湖保卫大堤中的神勇表现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影片断,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解放军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再读课文就会很有感情了。
3、在表演中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苏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船长》《负荆请罪》《螳螂捕蝉》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表演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就自然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交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停顿、重音、声调、节奏等。尤其应让小学生学会读没停顿标记的长句子。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这样的长句子可以先问:“什么?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掠过这片海域。”这样这个句子的停顿就画出来了,即“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篇4
一、创设朗读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精力很难集中,如果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活动将很难展开,朗读教学也是一样。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朗读情境,让小学生通过想象融入情境中,对朗读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对小学生正确诠释文章表达的情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重现文章中的情境,这样的安排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他们会自告奋勇地想要扮演文中警察、父亲、儿子以及消防队长等角色,并且会非常认真的去朗读,对不同人物的情感:父亲找不到儿子时焦急,儿子听到爸爸声音时的激动等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朗读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小学生达到与课文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二、给予朗读时间,提升学生理解力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从主导者过渡到协助者。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小学生能够反复朗读课文,进而充分的感受和体会文章的魅力,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朗读任务。
在讲授《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通过对话的形式还原课文的真实故事,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分组对话朗读练习,慢慢地感受学生内心的挣扎、矛盾,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一点点自私,然后通过朗读将这种情感诠释出来。在讲授《纸船和风筝》这一文章的时候,我要求小学生要将文章的两个主人公:小松鼠、小熊之间情感的变化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然后留出时间让他们朗读,而我会专注地看着他们,学生们仿佛受到鼓励般,读的非常认真,表情也在不断变化,这说明他们理解了课文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三、细品文本语言,增强朗读技巧
小学生鉴赏课文、获取语文知识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小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能力不是轻易获得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朗读练习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找出文中的经典语段,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和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首先,选择的语段感情要浓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的词句、段落蕴含的思想感情都很强烈,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样的语段进行反复朗读,仔细的分析,挖掘出其中隐含的感情。其次,选取的语段含义要深刻。课文的主旨、意义、重点知识也都附在一些语段上,教师要找出来,让学生多朗读,多思考。再次,选取的语段描写要精彩。小学语文课文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如夸张、比喻、排比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且语言比较生动,对这些描写精彩的语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感情去朗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借助有效形式,培养学生语感
相对于那些新鲜的事物,朗读对那些天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无趣的。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激发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此,教师可从课文的实际内容出发,丰富朗读的形式,借助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赏读、听读等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最终使小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动物过冬》这篇文章时,可以以配乐范读的形式来进行,优美的音乐加上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篇课文这么美。在聆听的过程中,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同时对语言的感受力也会增强,他们会感受到教师语气、节奏、语调、重音等的变化,自身的语感得到有效增强。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小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或者开展朗读竞赛等,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这对培育小学生的语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努力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创新朗读形式等方法,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在众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中,朗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非常显著。笔者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从情境创设、朗读时间、语言细品、语感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生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江.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语文教学,2013(1).
[2]何如.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4(4).
语文朗读教学论文的题目 篇5
(仅供参考)
欢迎各位老师就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各抒己见。1.真实高效的语文——多读 2.备课必须备读 3.书声琅琅 激情飞扬 4.在读中求知
5.优化朗读教学 提高朗读有效性 6.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读”
7.范读——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奇兵利剑” 8.阅读中让个性飞扬 9.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10.浅议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11.朗读与朗读教学
12.情有“读”钟 情在“读”中 13.读千遍也不厌倦 14.千里之行 始于“读”
15.朗读 原来可以这样有滋有味
16.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17.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18.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19教师范读,让课堂魅力无限 20.让朗读充满魅力
21.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航标 22.朗读,也可以很精彩 23.以学定教,以读为本 24诵读为本,不求甚解 25.读——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26.展现“读”的魅力
刍议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教学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此外,朗读教学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我认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应体现如下三个方面: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如可这样设计: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我教光未然的詩歌《黄河颂》时,就自己先示范朗读。那激情澎湃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如果把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1.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2.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读到皇帝的新装被小孩子揭露出真相后,部分学生皱了皱眉头,显示出对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感到可悲。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篇7
一、朗读是一种体悟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学科。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 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表现。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 作者的神思匠心,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到, 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替代。本来完整的一篇文章, 在分析之后变得支离破碎, 这不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因此, 重视朗读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语文无穷奥妙的重要途径, 也是让学生整体感知的主要方法。
(一)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朗读有助于理解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通过朗读可以了解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文章的难点、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 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感受语言, 并不是只靠教师的讲授灌输就能得到的。学习语文反对死记硬背, 但如果因此而不记不背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远不如反复朗读理解得深透。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文字信息、储存知识的重要手段, 这是语文的基础。其余知识的获得, 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没有这个基础, 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朗读的体验作用正在于加强理解, 促进记忆。
(二)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朗读的体验
看看我们周围的高中生,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 一些高中生在公众场合说话结结巴巴, 辞不达意, 即使是上课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 不能简洁完整地表达,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而朗读能帮助学生克服怯懦心理,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鼓励学生在平时将课文大声地读出来, 反复地朗读, 有助于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同时逐渐习惯文章的词汇, 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传统语文教学重视书面语言的应试教学应该向重视口语的素质教育转变了。所谓的“出口成章”, 也是需要在不断的语言表达积累之上才能形成的。
(三)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朗读的体验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的真理, 也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 说明只要有了朗读量的积累, 就会产生写作的质的飞跃。人们把到学校接受教育叫做“读书”或“念书”, 从另一侧面突出了读书对人的重要性。读写结合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更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 也是一种语感的实践, 而语感能力对于表达水平的高低又具有决定作用。没有认真读书这个大前提, 大脑空空,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因为读书是接受信息, 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根本没有信息的储存, 那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了。
二、朗读是一门技巧
为什么作为我国语文优秀传统教学法的朗读, 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 自然有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限于篇幅不一一指出。但是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却应该认识到朗读教学有技巧, 学生朗读也有技巧。我们不希望看到和尚念经式的朗读, 这样做只能是浪费时间, 对学生毫无裨益。因此, 朗读要注意方法, 找到朗读的技巧。
(一)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才会快乐地去朗读。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研究表明,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它比录音教学更有效, 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 只有听到了有感染力的朗读, 学生的兴趣才会有所激发。学生自己参与的朗读比纯粹地听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还可采用竞争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朗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卖点关子, 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 有意留出相当的空间让学生思考, 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活力, 更有张力, 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如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 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作者的观点, 即“为了如此秀丽迷人, 必须失去双臂”, 教师不必讲得太多, 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体味, 谈感想。教师的不说, 带给学生的是一片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 以读代讲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内, 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形, 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开口说话”了, 这种情形是令人担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朗读更要以学生为主。因此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而不能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静坐。有时我们也能感受得到, 语文的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古人云:“授之以鱼, 莫如授之以渔。”那么就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朗读, 去感悟吧。把讲的时间给学生去读, 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 而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好方法, 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三) 重视检查
朗读教学之所以未被重视,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检测机制, 它不能在卷面上直接表示出来, 但这不能说明它不重要。语文教师心中应有一个衡量的天平。学生朗读了, 教师就应该即时地反馈, 给学生积极的肯定, 采用朗读比赛或者演讲等都是对学生正向的肯定。在平时也可采用自读提问的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对学生在朗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准备, 对学生的朗读效果不断地关注, 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适当改善评价制度, 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 是保障朗读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四) 拓展阅读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就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朗读时间上, 不应该只是语文课短短的几十分钟, 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地阅读、朗读。早读是很好的时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这段宝贵时间, 选择适宜朗读的段落篇章, 将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在课外自觉地朗读有意义的文章, 养成“读书”的习惯。此外, 在朗读材料上,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在课堂里朗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片段,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而且可沟通课内外的阅读联系, 开阔视野,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语文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 朗读教学是让学生懂得美、欣赏美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 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 “意在言外”的储蓄。语文课文一经朗读, 更具有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
(一) 朗读可以感受语言美
散文语言流畅、优美, 通过朗读散文, 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所在。比如说《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的代表作, 文中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 密密田田的荷叶, 星星点点的荷花, 脉脉的荷香”都是以“淡淡的月色”为背景而出现的, 这就写出了景色的素雅、朦胧, 静美而有几分清幽。在写到荷香时“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把“荷香”比喻成“歌声”, 由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 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启迪学生去想象和联想, 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情形, 从而感受到语言的美。老师的讲解和默读都不会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言中的感情,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 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看到语言背后的美丽景象。
(二) 朗读可以感受形式美
朗读还可以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古今中外富有生命力的诗词, 无不具有铿锵有力的语言和句式, 或排比, 或反问, 或对偶……工整的诗句, 对仗的言语, 优美的文句, 只有朗读, 才能感受得到那种气势和力量, 只有朗读才能领悟其美感和内在的神韵。语文教材的艺术形式有体裁、结构、语言、韵律、表现手法等, 这些艺术形式蕴含着众多的美育因素。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进行评析, 学生就能从中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欣赏到各种文学形式的艺术美。以语言来说, 词语的丰富精细, 生动传神;句式的规范整齐, 灵活多变;修辞方式的多种多样,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艺术形式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认真地朗读, 积极地去感受和体悟, 那么朗读就会是一门学生喜欢的艺术。
(三) 朗读可以感受情感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朗读能唤起学生的内部体验, 感受到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意, 这是教师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因为情感的理解是需要自己体验而不能靠灌输的。情感教育, 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理功能上得到和谐, 感情上产生共鸣, 道德情操上得到陶冶, 思想境界上得到净化。特别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欣赏朗读, 因为时间无穷无尽, 空间无边无际, 也就充满了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从有限的时空推向无限的时空, 可以获得人生的感悟。
如《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 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 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 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 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赋分三层意思展开, 一写夜游之乐, 二写乐极悲来, 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 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 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 情则哀乐相生, 理则物我相适, 杂以呜呜箫音, 悠悠古事。体物写志, 妙在不离眼前景, 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 景以情显, 两两相触, 缥缈多姿, 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 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 而兼具哲理。学生读到这里, 就会随着作者的思路上升、再上升, 望远、再望远, 在那更广阔的天地里, 视野更开阔了, 心胸更开阔了, 精神境界不断地得到升华、净化。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探究 篇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多向的, 互动的, 互为依存的。阅读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而且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朗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 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朱自清先生曾说:“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 变成活的语气。”经过这种转化, 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 便成为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 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与文本、作者对话, 再现琅琅读书声, 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策略, 自己进行了反复的探究。
激发兴趣, 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 激发想象。”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上, 多为韵文, 读起来朗朗上口, 图文并茂, 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 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 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 是感情的结晶。”因此, 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 能使学生陶醉其中, 感受文章的情感信息, 触发情感, 引起共鸣。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同样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事实证明, 兴趣欲、求知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使孩子们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从而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因此, 我抓住孩子们接触文本的第一步“预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我从课前的预习教学开始, 挖掘文本背后的背景、人物、故事等等, 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奠定读书的情感基调。并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 回避了呆板的齐读等方式, 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 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 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 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引起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 因为他们可以以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对话, 佐以教师的引导, 就确定了课文的一个感情基调。
创设情境, 挖掘情感底蕴
所谓情境教学, 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创造出师生感情、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并设置特定具体的环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 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要领孩子们“入境”。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 知识储备有限, 往往难以“入境”。然而,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愚蠢的。”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又要调节师生间情感距离, 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最佳融合境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 仿佛身临其境, 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 甚至不知不觉进入到文本角色之中, 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感染, 并有所感悟。
听王崧舟老师《慈母情深》一文, 王老师紧紧抓住“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遍遍低沉研读, 由此一句话营造出了母亲工作的恶劣环境。在这种情境下, 孩子们通过王老师的引导朗读, 从母亲的动作、外貌中, 读出了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对“我”的爱……孩子们的鼻子酸了, 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母爱”, 随后直奔主题“慈母情深”。
当然,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进入联想、想象的空间, 在特有的氛围下, 学生的联想想象活跃, 美读的兴趣更浓, 情味也就出来了。如我在山西平遥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活动中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 学生对于地震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我通过汶川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 让孩子们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创设的这一情境下, 配上歌曲《生死不离》低低的曲调, 去朗读父亲不顾一切的挖掘, 儿子坚强的等待, 孩子们的感情融入到了情境中。对文本的一次次朗读, 将文本的情感意境底蕴挖掘出来, 达到了让孩子们与作者的“对话”。
范读指导, 引发情感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曾说:“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美读得其法,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所以, 我们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适时地范读指导就成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 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心的生活体验有着直接作用。
朗读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 才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细心地倾听, 巧妙地抓住“动情点”再结合自身的感受, 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示范和点拨, 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在理解中实践, 逐步把学到的读书方法内化为朗读能力。
当然, 就体裁而言, 小学课文中有诗歌、散文、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有意识地依据教材加以范读指导, 就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 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 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评价调动, 提高朗读能力
“评价”是所有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们不应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 他们不再是被评价的对象, 而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而评价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评语, 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是否成功, 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自己朗读能力的再认识。
(一) 肢体语言评价
孩子在完成朗读后, 教师一个微笑点头或是一个温情眼神也或是一个抚摸, 就是对孩子的认可。当然, 这样略显干瘪。不过, 如果教师的要求到位, 孩子朗读投入, 就没有必要给出“好!读出……”反而不如肢体的一个动作更能激励孩子们。
(二) 形象语言评价
不采用直接的干瘪的评价词句, 而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语言对学生朗读做出反馈, 这就强调了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我在教读《桥》一文时, 学生第一次读完后, 我问:“某某读出山洪的肆虐吗?”学生都说:“没有。”追问:“谁说应该怎样读?”学生给出评价, 示范。过后我又让那个孩子再读, 果然读出山洪咆哮肆虐的感觉。这样的评价简单直切重点, 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情境氛围中, 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这样既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 又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 鼓励语言评价
有的孩子在课堂之上, 会一时语噎。例如:我听到王崧舟老师在教授《慈母情深》一课, 面对这样的孩子时, 王老师非常机智地用文中的感情基调评价了孩子, “老师看到你很激动, 有千言万语要说……我们期待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再给大家读!”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又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还节省了时间并且为文章的感情又定下了一个基调。
形式多样, 面向全体学生
朗读只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 但却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本体裁、题材等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如自读、齐读、领读、接读、赛读、小声吟读、分角包读、配乐读等等。
朗读——语文教学的关键 篇9
一、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愿意读、乐于读。低年级可以以读为主, 以读代讲, 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 这无论是对于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单一的。也是很让学生厌烦的事, 所以在朗读时可以采取指名读、自己选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范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如低年级学生就喜欢以竞赛、表演的形式去读。
二、多读书读好书,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学习一篇课文首要的是读好课文, 所以教师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有感情。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 逐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 就这点来讲, 朗读就要从一年级抓起, 严格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 初步形成读书的能力, 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小学阶段, 学生虽有一定的注意力, 但维持时间不长。受到年龄和个性的影响, 他们在朗读中往往也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囫囵吞枣, 粗粗地浏览一遍。即使朗读, 也有的学生图新鲜, 一味求奇求快。有时, 一篇课文仅仅读一遍而已。有的同学只是挑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去读。此外, 很多同学在读课文的时候, 很少做读书笔记, 即便是做了笔记, 也无非是几个好词, 几句好句。学生很少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自己为什么摘抄其中的段落。可见, 这样的读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三、教师范读, 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中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认知的手段,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在语文课堂中, 学生精读了课文后, 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 在读中进一步理解品味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 才会真情流露, 才能将文章的情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对课文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能影响到学生朗读,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读。如在教学《生命桥》时, 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老羚羊那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羚羊, 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伟大献身精神, 学生在一步步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了老羚羊的精神, 在最后的朗读过程中, 我情真意切的过渡语, 再加上带有悲壮意味的歌曲的插入, 课堂上的气氛很快就变得肃穆起来, 学生的情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熏染, 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课文, 学生不但读得入味, 还读得动情, 把整堂语文课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但有了“认知”, 而且对作者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体验, 知情共同参与, 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注重“评读”,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 在理解了叶欣当时的舍死忘生精神后, 一个女孩子有感情地朗读了她斩钉截铁的话语, 我对她赞扬道:“读得很好, 听得出你已将当时叶欣当时那坚定的决心读出来了。”这么一说, 在接下来的齐读中, 我听到了全班41位同学准确而到位的朗读。听完后, 我又不失时机地说:“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 你们不但读出了声, 而且读出了情。”当时, 学生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朗读的兴趣被大大地提升了。教师运用“点睛之语”, 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就能给学生“指点迷津”, 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体味能力。
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 篇10
一.运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会读。
朗读, 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见字发声的过程,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是一种需要调动声音、情感和众多技巧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朗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 需要一定的训练, 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在引导学生朗读时, 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注重范读, 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要使学生有感悟, 有体验, 教师首先要有感悟, 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 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 才能以情悟情、以神会神, 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课堂上, 学生的情绪受教师感染的成分最高, 所以, 我把每堂新授课当作舞台, 充满激情地表演, 特别是范读时, 声情并茂, 有时加上自创的动作, 以丰富的表情, 优美的声音去感染学生, 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致, 让他们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了。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有利条件, 给学生听名家的范读, 那会有更好的效果。
2.运用技巧, 揣摩朗读。
学生朗读不能为读而读, 读正确、读流利并不是朗读的最终目的, 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揣摩着读, 使朗读指导不再停留在硬性地规定学生朗读声音的高低变化和轻重快慢上, 也不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或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 要使学生朗读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消极模仿和朗读技巧的机械运用上, 而是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感而发, 练习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既把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感情运用朗读表现出来, 又要通过感情朗读, 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读出真情实感, 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读之前为学生朗读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激发朗读兴趣, 让学生乐读。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 喜欢读, 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让学生乐读。
1.表演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看, 小学生最富于表演欲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表演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当然表演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 富于趣味性、形象性, 更易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的表演欲望, 何不让学生投入于此呢?因为学生可通过丰富的语调, 形象逼真的表演, 再现课文情境, 增进理解, 加深印象。朗读表演是真正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了然于心, 更好地领悟文章中心。因此, 表演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2.以多媒体促读
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 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乐趣, 配乐朗读、给动态的画面配音、听电脑里的卡通人物点评朗读效果, 这些是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了。
3.建立竞争机制
小孩子的好胜心很强, 在一些表演欲较强的孩子心中, 他十分渴望有个天地能让他发挥一下。所以, 我除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外, 还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创设竞争氛围, 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如朗读竞赛, 读书演讲活动, 故事会等, 建立朗读竞争机制, 激励学生参与朗读, 比一比, 赛一赛,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兴趣, 提高朗读水平和鉴赏水平,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让学生乐读。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可布置学生提前准备,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的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完毕。评委根据朗读要求打分。另外, 可抽签决定规定朗读的篇目, 从而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以及考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这种活动每月进行一次,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朗读,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11
【关键词】朗读;精华;情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滋润着成千上万的孩子们的心田,启迪了许许多老师的智慧,生本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不变的是朗读课文这种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必须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促写,已成为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彰显学生主体,那么怎样读,才使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高效呢?我从三方面谈谈。
一、细为文本,把握感情基调
细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离开了读,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而生本导学教学模式它始终让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词析句后读、小组读展示读、小组pk读,尤其是不认识的字词,难读的长句要放声多读。我原以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忽略了细读这一环节。其次,总认为朗读课文太费时,课堂任务完不成,结果一学期下来,学生在课堂中朗读仍然是唱读,念读。特别是齐读,声音高低不一,更无标点一气呵成的朗读之势,一个情感饱满的语文片段,让我的学生一读平淡无奇,毫无美感可言。
把朗读课文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自主深入的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把好文本的朗读“脉搏”。为了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整个课堂。当遇到重点的词语、句段,教师相机指导读,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课堂中,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提出要求,特别是学生自由读文时,我让学生全体起立站着读,谁先读完谁先坐,做到全班同学都读,读好,严格把好细读这个关,切不可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感情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试着仔细自主放声读,个性化的读,学生评价后再读,当读不好时教师再次指导读、泛读,再让学生练读、品读,读出味道,读出感觉,读出情趣。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个性化的读,抓重点的词语:“小铃铛、醒来了、舞动、轻柔、一千朵、一万个、沉醉、掬一捧、品一口……”细细品读,个性化的读,读出词语表达的情感,再抓住重点的语句以饱满的激情,歌颂、赞美的语气反复的读。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把握课文感情基调,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情境朗读,再现语言魅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情境教育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学生细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让书面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创设情境朗读助推语文课堂的高潮,呈现语文课堂的亮点。在生本导学教学模式中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该模式的理念是“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是自主的学习。学生自主的学习之后,已有了个性化的朗读基础,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深入的朗读文本,才能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我让学生理解“大眼睛”的“明亮、专注、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这一特点是我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朗读:“即在大别山地区有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大眼睛,你看,生接着读这双大眼睛是那样的明亮……;在大别山地区有一群十分坚强的孩子,不刮风下雨,总是按时到校的大眼睛,你看,生接着读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当教师再次创设情境的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悟,形成了一浪胜似一浪的效果,语文味在教室里芳香四溢。其实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一种更高的学习境界和精神领域,学生深入地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力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使学生真正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获得一定言语表达能力。又如《欲速则不达》一文教学中我曾两次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朗读,引领学生理解、积累、感悟。当学生细读品味,真正理解句子“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恐怕难以见上最后一面了。”我立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次感悟,我是这样引导的:“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最要好的朋友,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最忠诚的相国,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半壁江山,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既激发了学生的形象力和学习兴趣,又使是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当我们再次揣摩齐景公的心理活动时,又一次创设情境朗读:“因为景公急,就不能冷静思考,所以,生接着读景公听了……;因为景公急,就容易失去理智,所以,生接着读景公十分焦急…..;因为急,他恨不得一切自己去干,所以,生接着读驺子驾车跑了大约了几百步……;因为急他索性自己去干,所以,生接着读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
三、整体朗诵,陶冶学生情操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如《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赞美春天美景的古诗,诵读全诗。我引导学生带着对春天的憧憬男女生对读,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师生读,带着对春天江畔花草的留恋齐读,就这样在层次性的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爱春的情感。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春之美,春之可爱!学生对春的喜爱、憧憬、赞美等情感油然而生。返璞归真的诵读,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
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 篇12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促进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手段。朗读课文, 就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 朗读的遍数越多, 感性认识就越深, 才有可能发展到理性认识。朗读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我们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 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鉴赏能力。朗读中铿锵的节奏, 抑扬顿挫的声调, 丰富的内容, 健康的感情, 无疑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美的享受, 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 必须重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却少了琅琅书声, 显得单调枯燥。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课堂, 以讲代读, 一讲到底, 朗读已无立足之地。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1.多年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提高“效率”为名, 一些语文教师在授课中以自己讲为主, 而且是一讲到底, 唯恐时间不够用, 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朗读时间减少, 得不到有效的练习。2.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的领导以及教研人员, 常常把教师讲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依据, 津津乐道于听老师的“讲”。听课就是听教师如何“讲”, 评课就是评教师讲得深不深、透不透,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讲”风盛行, 大“讲”特“讲”, 以致常常出现一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 直到下课学生也没打开课本的怪现象。3.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朗读的机会, 但是由于教师的无视, 缺乏对朗诵这一环节的有效指导。一些教师只是将朗读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在课堂上只留给学生一点时间, 泛泛自读, 且不提出具体的要求的指导, 或是一味地放教学录音, 没有亲自做示范, 学生没有目的, 盲目地读, 读不得法, 只是浪费时间, 得不到任何的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没有培养成, 语文能力也就随之较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朗读环境, 提高学生的语文和全面素养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点尝试。
一、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
在教学中要把朗读训练切实重视起来, 把教学大纲中关于朗读训练的要求落到实处, 尽快从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把读书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
二、创设氛围, 进入语境
首先, 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 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投入感情, 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时, 就可以准备一段春天到来, 冰雪融化, 绿树发芽, 百花盛开的录像。指导时, 一边播放美丽春景的录像, 教师一边配以动情的朗读, 这样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春天的美、语言的美, 有了这种切身的感受再去朗读, 当然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 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 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唤起学生的想象, 使之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 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如《化石吟》一文, 在学生观看化石的图片后, 播入音乐《木鱼的传说》, 并旁白解说, 然后学生在想象中开始朗读。“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向我们讲述的神奇故事在他们动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了。
三、教师的范读与指导是关键
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 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 形成班级的朗读风气作用很大。在教学中, 我认为,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专家的录音磁带, 这样教师就要具备范读的基本功。教师范读的好, 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 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在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 遇到没有录音磁带的课文, 我就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自己朗读, 尤其是精典段落, 要反复朗读, 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 再给学生范读。同时也可适当利用电化教学, 让学生倾听录音和模仿进行朗读。教师指导要切实中肯, 在学生朗读前, 根据课文特点, 具体地从朗读速度、停顿、语调方面一一给予指导, 使学生把握朗读要领。
很多学生都很喜爱阅读, 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阅读。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根据文章内容、结构、文体, 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曹刿论战》这篇课文, 在学习时, 针对其篇幅较小, 浅显易懂, 在学生通过工具书疏通文意之后, 可以将重点放在朗读这一环节上。要求学生在认真体会揣摩文中人物的心态和特征后, 分角色进行朗读, 读出感情来。如鲁庄公的“鄙”, 曹刿的自信和远见卓识, 然后由老师示范, 并和学生一起共同比较点评, 这样取得的效果往往是很大的。
四、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在一般的朗读教学中, 往往没有时间提供给每个学生朗读的机会, 因此教师通常采取齐读、跟读的方式来进行, 这样就会有很多没有进行预习或是水平较差的学生混水摸鱼。这样,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失去朗读的激情和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 因材施教。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到阅读角色中, 去认真细致地品味阅读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 进行分组, 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挥优劣互补作用, 学生在小组内能够放开束缚, 逐步提高。在课堂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 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不同角色的朗读, 还可以进行组内比赛、组组竞争, 激发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竞争意识,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随时点拨、指导学生, 使之他们不断产生激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后, 可以让他们自己主动练习, 在全班内进行评价。这样, 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 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扩大训练面、受益面,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推荐阅读:
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9-08
初一语文教学07-22
初一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08-27
语文初一教学计划05-24
初一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1-10
初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计划11-21
初一语文济南第一课时教学案12-11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9-06
去野餐的初一语文作文10-21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初一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