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管理平台(共7篇)
能量管理平台 篇1
摘要:针对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功能特点、实施过程、管理要点进行详尽叙述, 以便说明电能量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化、自动化、远程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能量数据管理,自动分析,审核,发布,数据共享
0 引言
近年来, 某局已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计量自动化系统, 逐步实现了电能量数据由传统人工抄表模式向现代化远程抄表模式的转变。自动采集电能量数据的实现, 使得计量管理工作由传统的计量设备管理模式向电能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了可能。为了确保电能量数据管理的规范、准确和可靠, 推动电能量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审核、发布的集中统一管理, 该局着力建设电能量数据平台, 通过整合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 使计量设备管理实现数据化、自动化、远程化的管理模式, 并为电网经济运行、经营决策、营销服务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从而使电能量数据的系统化管理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课题。
1 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功能特点
1.1 总体特点
电能量数据平台是一套利用现代化计算机通信技术, 对电能量在发、输、配、用等环节发生事件进行统一采集、监测、分析、审核、发布的管理系统。其数据来源于已趋于成熟的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这两个系统中的电能量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入库, 形成自身的系统数据源, 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异常分析、质量审核、发布审批, 形成一个可共享的数据中心。
1.2 数据自动分析管理特点
电能量数据平台的数据管理有以下特点。
(1) 数据自动抽取:数据来源于已有的系统数据, 一方面从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抽取月电能量数据, 另一方面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抽取每日及每月电能量数据。
(2) 自动分析异常:将计算机高速运算性能与科学分析法相结合, 自动对电能量数据进行环比分析、同比分析、日/月电量对比、行业分析、构成分析及事件分析等, 筛选出异常数据。
(3) 质量审核流程化:以工作流程的形式实现电能量数据的质量把关和审核控制, 通过系统的审核下发及上送结果, 实现数据审核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的闭环处理。
(4) 数据可控可管:自动实现电能量数据的发布控制和监管。通过平台的“控制”, 实现每个电能量数据的使用权限和查询权限。通过平台的“监管”, 自动记录数据的流动轨迹, 使电能量数据的使用处于可知、可管状态。
(5) 数据完全共享:实现数据完全共享模式, 自身的数据基础共享于其它系统, 发布的所有数据又被其它应用系统所共享。
2 电能量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2.1 基础管理功能
电能量数据平台有参数管理、权限管理和流程管理三个功能界面。其中, 参数管理可实现对电能量数据管理系统参数配置、界面设置、阀值控制等数值的设定;权限管理可实现对控制系统功能菜单的访问权限, 及对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的权限控制;流程管理可实现对系统所有工作流程的新建、定义、修改和删除。
2.2 数据抽取功能
电能量数据平台开放访问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 把这两个系统的所有电能量数据进行全量抽取, 并实现对抽取数据项、抽取时间点、抽取周期等内容的控制;其次, 当电能量数据自动抽取失败时, 提供人机控制界面, 由人工控制补录数据;再者, 自动汇总并分析数据缺失点数、缺失数据项、缺失数据来源等信息。
2.3 异常分析功能
2.3.1 电能量数据异常稽查
电能量数据平台按单点电能量与宏观电能量进行异常稽查。单点电能量是指单个用户的电量明细数据。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单点电能量异常稽查是利用历史数据及数据间的关系来实现系统自动排查, 包括电量环比/同比分析、日月电量对比、主副表电量对比、总分表电量对比、负荷积分对比等技术手段。宏观电能量是指经模型运算、汇总统计后的总量数据, 如全局的供/售电量、网供电量、地方电厂上网电量、线损数据等。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宏观电能量异常稽查是对需要建立数据统计模型的全局性质的叠加数据进行排查, 利用历史数据及数据间的关系来实现系统自动排查。
2.3.2 线损数据异常分析
线损数据异常分析主要立足于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及线损小指标的报表数据准确性。通过设定指标范围值、同比波动范围值等判断阀值, 分类统计不符合设定阀值的异常线损数据。
2.3.3 电能量数据异常处理
电能量数据平台采用工作单流转方式实现异常电能量数据处理。系统先通过既定的分析规则分析出异常嫌疑数据, 然后自动根据配置生成“电能量数据异常处理工作单”和“线损异常处理工单”, 并发送至工单处理人。
2.4 质量审核功能
电能量数据平台的质量审核流程为:计划制定—任务管理—质量审计—数据锁定—流程控制—进度监管—汇总统计。计划制定内容包括审核时间限定、审核负责人、审核数据内容、审核流程等。计划制定完成并执行后, 系统会自动按照计划制定内容进行任务管理, 并设置各级责任人的代办和提醒功能。质量审计完毕后, 系统自动将电能量数据锁定, 数据锁定后只能由数据锁定权限的相关负责人对数据实施锁定、解锁操作。汇总内容包括审核数据总数、数据审核达标率、审核总时长、审核超时统计、审核过程记录等信息。
2.5 发布控制功能
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发布控制功能可自动按照发布数据类型、发布数据日期、发布数据项、发布时间范围等进行数据发布, 并自动进行总结性统计, 统计发布情况与应用情况。
2.6数据共享平台功能
电能量数据平台设定共享接口的监控, 根据不同的业务系统对数据的不同要求, 设定不同的数据访问时限、数据访问类型、数据访问人员;设定共享数据的流动跟踪, 跟踪其它业务系统访问读取电能量数据的记录, 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2.7 拓展功能定位
电能量数据管理系统利用自身的数据源, 可实现自动综合统计功能和报表查询功能。综合统计的目的是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具有分析决策价值的电能量数据, 即采用系统主界面直接展示供/售电量、专变/公变总电量、地方电厂总电量、省网供电量、全局线损情况、本月数据审核状况、数据发布情况等。而报表查询功能可提供各种工单处理情况、线损、电量查询情况, 重点在于线损分析查询, 为增强对线损“四分”管理及线损指标等线损数据的宏观掌握能力, 线损“四分”功能以公司报表、自定义报表、按时间维度查询、多对象联合查询、异常查询等查询模式及数图一体化的技术, 辅助相关业务部门由传统的人工线损管理手段向线损自动化管理模式的职能转变。
3 结束语
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建设不仅能推进电能量数据在采集、核算和统计上的集中管理, 更重要的是可确保电能量数据管理的规范、准确、可靠和唯一, 同时使计量管理工作由传统的计量设备管理模式向电能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肖勇, 周尚礼, 张新建, 等.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能量管理平台 篇2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 控制中心在电网分析与控制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 这些具体的应用模块往往由不同的开发厂商提供, 并部署在控制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 (EMS) 之上, 为此需要各种应用模块与EMS进行有效的集成。在各种集成方案中, 嵌入式集成方案有以下显著优势:①功能分工清晰, 应用模块负责核心计算等功能, 而进程管理、人机交互、数据存储等由EMS平台统一提供;②数据源唯一, 便于维护;③可最大程度减少软硬件投资;④人机界面风格一致, 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随着未来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国家电网体系内的全面推广, 如何在此平台上实现应用软件的嵌入式集成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即插即用”式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框架与方法, 并以嵌入式自动电压控制 (AVC) 主站系统为实际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1设计思想
“即插即用”概念来源于硬件芯片设计思想, 芯片的核心电路功能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实现, 只要保证芯片各引脚的功能 (与主板交互的数据) 相同即可。而这种“即插即用”的设计思想也一直是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嵌入式软件系统分为核心模块 (类似于芯片核心电路) 和接口模块 (类似于芯片引脚) 2部分, 针对不同的EMS (类似于外围设备, 如主板等) , 只需要改变相应的接口模块, 相当于构造嵌入式“软件芯片”, 如图1所示。
为实现上述软件框架, 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 如何封装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完成数据处理与计算功能, 封装核心模块的目标是保证其独立于外部EMS。为此, 核心模块必须通过接口模块间接与EMS交互, 并将所有与外部EMS相关的代码在接口模块中实现。
2) 如何实现接口模块
作为核心模块与EMS的唯一交互接口, 需要对交互数据类型和可能的交互方式进行整理, 确保针对不同的EMS, 接口模块的功能定义不变, 改变的只是实现方式, 从而固化核心模块。
为解决上述2个关键问题, 需要对被嵌入的软件系统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整理, 构建嵌入式接口并应用于实际应用系统。
2构建嵌入式系统接口
结合现场开发经验, 本文对控制中心应用软件与EMS的数据交换进行整理, 构建嵌入式系统接口。
2.1数据交换方式及交换内容
为构建嵌入式系统接口, 首先应明确双方需要交换的数据及可能的交换方式。嵌入式系统接口可以通过标准化、应用程序接口 (API) 、双方约定等3种方式来实现。
1) 标准化
IEC 61970系列标准化接口为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一种标准途径[1,2]。典型的标准化接口应用包括使用公共信息模型 (CIM) 标准文件交换模型数据、使用E语言文件格式交换实时数据, 使用组件接口规范 (CIS) 接口交换实时数据等。
使用标准化接口方式是实现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重要方式, 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2,3]。但标准化接口只能对特定内容、特定格式的数据进行交互, 而且不同EMS对标准化接口的支持能力、标准化接口的稳定可靠性差别较大, 目前仅依靠标准化接口难以完全满足嵌入式应用数据交换的需要。
2) API
基于EMS提供的API完成相应的数据交换。在这种情况下, 嵌入式系统需要针对不同的EMS开发相应的接口模块。
EMS提供的API接口为EMS所有应用模块服务, 其稳定可靠性可以保障。但这种方式要求EMS本身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在这种方式下, 所有开发工作都在嵌入式系统侧完成, 不需要EMS进行改造。
3) 双方约定
受EMS自身平台功能的限制, 难以保证所有接口都可以使用API接口方式来实现, 对一些特殊数据, 需要EMS与嵌入式系统双方约定交换方法及数据格式。在这种情况下, 交换双方均需要进行相应的程序开发工作, 一般采用文件或者TCP/IP报文方式。
表1给出了3种接口方式在灵活性和使用工作量上的对比情况。在实际应用系统中, 应根据EMS功能及现场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接口方式。
表2整理并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与EMS所需要交互的数据, 同时针对各种数据交换类型提出了建议的接口实现方式。
2.2接口实现方式
接口模块实现的关键是将核心模块与EMS分离, 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为此, 采用Bridge模式来设计实现接口模块:将EMS抽象接口和它的实现部分分别放在独立的类层次结构中。其中一个类层次结构针对EMS接口, 另外一个类层次结构针对平台相关的EMS实现部分[3]。图2以数据采集接口为例说明Bridge模式。
其中:类CEMS提供了嵌入式系统与EMS进行交互的接口并维护一个指向虚类CEMSImpl的指针;接口GetData () 用于描述CEMS提供的实时数据采集接口;虚类CEMSImpl定义了实现类的虚接口;CEMS通过调用CEMSImpl提供的接口来完成功能;CEMSImpl各子类 (CEMS1Impl, CEMS2Impl) 负责实现类的具体实现, 该实现通过上文提供的3种数据交换方式完成接口的具体实现。
图3以获取实时数据功能为例描述了嵌入式系统如何与EMS进行交互。
在嵌入式系统中, 专门启动数据采集进程从EMS获取实时数据。该数据采集进程调用CEMS类提供的GetData () 接口;具体的交互实现由CEMSImpl子类的EMSGetData () 接口来完成。
3嵌入式AVC主站实现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压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使用AVC系统实现电网电压自动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4,5]。AVC系统最近几年刚刚起步, 并在国内多家网省调得到广泛应用[6,7,8,9]。一般来说, 在建设AVC主站系统时, 控制中心EMS及相关的软硬件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而且AVC主站系统与EMS往往由不同生产厂商提供,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现有EMS运行环境中实现AVC主站系统的相关功能。在各种AVC主站系统的实现方案中, 嵌入式AVC主站系统由于嵌入式方案的显著优势脱颖而出。下文重点阐述嵌入式AVC主站系统的实现方案。
3.1数据流程
嵌入式AVC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4所示。
AVC系统从EMS获取模型类数据 (包括电网模型及AVC控制模型) 和实时数据, 通过控制计算生成实时控制策略;控制策略通过EMS提供的遥控、遥调接口下发给子站系统;AVC计算结果通过EMS人机接口在EMS人机界面上显示;AVC需要长时间保存的历史数据通过EMS提供的商用库访问接口保存在EMS商用数据库中。
3.2嵌入式AVC系统开发实现
AVC主站系统核心模块通过调用类CEMS提供的接口完成与EMS的交互。为提高系统稳定性, 各核心功能模块以独立进程方式运行, 进程间通过基于文件映射机制的实时数据库[10]进行通信, 充分保证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并通过进程锁和流程控制机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组织和协调。
对于AVC主站系统, 主要在模型数据获取、实时数据采集、指令下发、历史数据管理、消息处理、结果显示等6个方面涉及与EMS的交互。为此, 在接口模块的类CEMSImpl中对该6大类接口功能进行封装, 并针对不同的EMS在CEMSImpl子类中完成相应的实现。表3描述了类CEMSImpl定义的各接口所交互的数据及接口实现方式。
3.3工程应用实施情况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AVC主站系统已经在多家网/省级电网得到实际应用, 包括南方电网总调、华东网调、江苏省调和湖北省调等。
从用户使用角度考虑, 嵌入式AVC主站系统相当于EMS应用的一个模块:AVC主站系统核心模块可以部署在EMS的某一应用服务器上 (比如电网应用软件 (PAS) 主机) , 无需新增硬件投资;AVC系统使用EMS提供的人机界面, 已有的EMS工作站都可以根据一定权限浏览和使用AVC功能;采用与EMS风格一致的人机界面, 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维护界面一体化, 极大地减少了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AVC系统使用EMS提供的API来完成历史数据存储, 不需要额外的历史数据服务器、商用数据库软件、磁盘阵列等硬件、软件设备。
从开发角度考虑, 对每一个新的工程项目, AVC系统主体框架和核心程序不需要改动, 只需要重新实现接口模块即可, 减少了程序代码的开发量, 并且各程序版本具有向下兼容性, 减少了程序版本的维护工作。
4结语
本文提出了“即插即用”的嵌入式系统框架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该设计框架研究并实现了嵌入式AVC主站系统, 将EMS的平台优势与AVC系统的控制算法优势相结合, 提高了AVC系统的实用化水平。随着未来控制中心功能的不断扩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 嵌入式的软件系统在控制中心调度自动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IEC61970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EMS-API) :PartⅠCCAPI guidelines preli minary draft.1999.
[2]孙宏斌, 吴文传, 张伯明, 等.IEC61970标准的扩展在调度控制中心集成化中的应用.电网技术, 2003, 29 (16) :21-25.SUN Hongbin, WU Wenchuan, ZHANG Boming, et al.Application of extension of IEC61970standardin control center integration.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3, 29 (16) :21-25.
[3]GAMMA E, HELM R, JOHNSON R, et al.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New York, NY, USA:Pearson Education, 2002.
[4]孙宏斌, 张伯明, 郭庆来, 等.基于软分区的全局电压优化控制系统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27 (8) :16-20.SUN Hongbin, ZHANG Boming, GUO Qinglai, et al.Design for global opti mal voltag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oft identification of secondary control zone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3, 27 (8) :16-20.
[5]张伯明.现代能量控制中心概念的扩展与前景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27 (15) :1-6.ZHANG Boming.Concept extension and prospects for modern energy control center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3, 27 (15) :1-6.
[6]郭庆来, 孙宏斌, 张伯明, 等.江苏电网AVC主站系统的研究和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 (22) :83-87.GUO Qinglai, SUN Hongbin, ZHANG Boming, 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VC systemfor power networks of Jiangsu province.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4, 28 (22) :83-87.
[7]郭庆来, 王蓓, 宁文元, 等.华北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与静态电压稳定预警系统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32 (5) :95-98.GUO Qinglai, WANG Bei, NI NG Wenyuan, et al.Applications of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systemin North China power grid.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8, 32 (5) :95-98.
[8]丁晓群, 黄伟, 章文俊, 等.基于电压控制区的主导节点电压校正方法.电网技术, 2004, 28 (14) :44-48.DI NG Xiaoqun, HUANG Wei, ZHANG Wenjun, et al.Apilot bus voltage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area.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4, 28 (14) :44-48.
[9]李端超, 陈实, 吴迪, 等.安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 (AVC) 系统设计及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 (8) :20-22.LI Duanchao, CHEN Shi, WU Di, et al.Design and i mplementation of AVC system for power networks of Anhui province.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4, 28 (8) :20-22.
能量管理平台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1.2岁,肿瘤直径≤5 cm患者12例,>5cm患者1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手术过程中辅助能量平台的应用,且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证实,其中中分化腺癌17例,高中分化腺癌5例。另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采用全胃切除术或两阶段法远端胃切除术,手术过程共包括探查、切除和消化道重建3个主要步骤。首先开腹进行探查,确定患者可行根治性手术,而后实施标准的远端胃癌根治,BillrothⅡ式吻合术,淋巴结清扫的战数两组患者均按照D2标准进行,最后将病灶全部切除,而后再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能量平台的应用,使用方法为应用美国威力公司的专利实施反馈技术和智能主机技术,输出高频电能,结合血管钳口压力,使内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溶解变性,以达到管腔闭合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调节单极电刀发生器的输出能量,在闭合过程结束时,输出自动中断。对照组整个手术过程应用传统的普通电刀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并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返流性食管炎、1例患者并发症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2/22);对照组术后3例患者发生腹部或腹腔感染、2例患者发生返流性食管炎,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6/2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住院费用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 613.47±569.24)元、(6 512.94±612.8)元,两组比较,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癌是目前我国消化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根治术是临床中用于治疗胃癌的常用术式,其根治性的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然而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预后较差,我国多数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1]。然而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就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且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2],因此对于如何将淋巴结彻底清除就胃癌患者的治疗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多运用电刀和剪刀进行解剖分离,因而费时、费力,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且术后易出现异物残留、线结松脱、大量出血等弊端。其主要原因为电刀切割和电凝模式是相互独立的,术后需要频繁切换使用,又由于胃癌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在切换的过程中易出现血管出血的情况;丝线结扎血管不仅有松动危险,而且还易出现无法吸收的结线[3]。然而随着外科手术仪器的不断发展,Ligasure能量平台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能量平台是利用实时反馈技术和智能主机技术,有效输出高频电能结合血管钳口压力,使人体组织的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熔解变性,血管壁融合形成一透明带,产生永久性官腔闭合,保证了止血的可靠性[4]。有研究表明,通过一次操作,Ligasure能量平台可闭合人体直径为0~7 mm血管或组织束,且在切割前仪器能自动识别判断血管或组织束的凝固、闭合效果,无异物残留,减少术后感染和粘连,侧向热传导大大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5]。
在该组的资料中,对手术过程中应用能量平台的观察组和应用传统电刀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赵玉洲等[6]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能量平台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手术费用,且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Ligasure能量平台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期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而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喻存俊,刘平.淋巴结转移率评估胃癌预后的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2):157-158.
[2]赵玉洲,韩广森,顾焱晖,等.两阶段法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窦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24-26.
[3]张威,王广义,刘亚辉,等.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4):398-400.
[4]杜林娥,赵丽珠.能量平台的应用与维护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254-255.
[5]林美珍.Ligasure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的使用和保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7):108-109.
能量管理平台 篇4
1. 正能量的涵义
“正能量”原是物理学的一个专有名词, 意为正面能量、正向能量, 但这个词的流行却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著有的Rip It Up:The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一书, 中文译为《正能量》, 书的封面还有一句让人充满力量的话:坚持正能量, 人生不畏惧。凸显了正能量对人的积极影响。2012年12月30日中国语文权威期刊《咬文嚼字》发布了2012年度“热词”, “正能量”高居榜首, 该期刊总编辑郝铭鉴认为,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2. 辅导员的正能量
辅导员是高职生在校时接触最多的人, 也是对学生影响很大的人, 所以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辅导员要先做到正能量满满。那如何才能做个具有正能量的辅导员呢?
2.1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职业素养
首先, 辅导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做好表率, 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身正为师, 言正为范,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 辅导员要保持年轻的心态, 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 学习学生的语言, 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后, 辅导员要把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多阅读、多思考, 多反思, 吸取好的管理经验,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2关注心理健康, 提高心理素质
现在的学生性格各异, 有些个性十足, 很难驾驭, 稍不注意处理, 可能会激起师生矛盾。近年来, 师生间因一些小事没处理好, 特别是没照顾好学生的情绪, 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在对待学生矛盾和问题时, 辅导员可以试着运用心理学知识, 先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再针对性解决问题。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帮辅导员精神满满的面对工作, 也可以将它传递给每个学生。面对工作, 要以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来做好每一件事, 尽量不要带情绪工作。
二、网络传递正能量的途径
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 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 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较之去年略有下降, 这也说明了互联网普及率在这类学历人群中已达到较高水平。面对如此大的网络群体, 网络平台就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 传递正能量的极好途径。
1. 结合专业特点, 针对性传递正能量
据了解, 高职生在专业的选择上, 主要有三类:有些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有些是由家人决定, 主要是认为这些专业比较热门, 好找工作或者是家里有相关的人脉, 自己则不是真的喜欢或者说是不喜欢那个专业;还有些是随意填写专业, 自己完全没想法。专业选择目的的不同, 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导向有很大影响, 因此, 需要将专业特点和专业选择目的相结合, 针对性的传递正能量,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美容改装等岗位的专业和实用性人才。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动手操作实践性强, 对于不喜欢动手的同学, 要多鼓励, 纠正学生对于该专业的错误认识, 拍下他们动手实践时的精彩一幕, 共享到辅导员的空间中, 再发表几句表扬的话, 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努力,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 对于学生在空间中分享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链接等要予以评价和转发, 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这个资源丰富的平台,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更有信心的积极面对专业学习和以后的就业。
2. 利用社交平台, 选择性传递正能量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差, 怕被看不起, 怕受伤害, 就选择封闭自己或个性张扬走极端, 但他们也期望老师和同学们关注他们。面对这些学生时, 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方式, 不伤害他们的自尊, 选择性传递正能量, 帮助他们成长。首先, 重视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和辅导员面对面, 学生可能会更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但在措辞上要注意。其次,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他们会抒发情感, 宣泄情绪。除了看他们的动态, 视情况、视人而定的选择是否回复, 如何回复。他们快乐的时候, 可以和他们分享, 去赞一个;他们痛苦失意时, 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情况或私聊, 借用励志、幽默或者共情性的话鼓励他们, 注入正能量, 调整他们的情绪。最后, 选择性的在社交平台发布积极正面的、激人上进的小故事, 新闻事件, 评论或者图片等。
3. 排除负面情绪, 改善性的传递正能量
虽然当今社会积极倡导的是“正能量”, 但是打开网页, 更多的是负面新闻, 许多不知真假的消息被无限放大和传播, 网络媒体添油加醋, 加上高职生正处于热血时期, 易被负面情绪所影响, 加剧了网络暴力, 甚至于对于一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影响。这些都是网络的负能量, 需要辅导员加以正确引导, 排除负面情绪, 降低或消除不良影响。因此对于高职生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辅导员要予以积极关注, 客观评价事件, 拓宽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冷静、多角度的思考和看待, 正确应对和处理相关问题。
总之,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方便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网络平台, 积极传递正能量, 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 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石平, 警惕网络负能量, 求是杂志, 2013年第12期
[2]周丽, 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班主任, 中小学教育, 2013年第2期
能量管理平台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住院行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 女41例;年龄23~62,平均(41.5±2.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1例, 高处跌落伤29例, 重物砸伤20例。 按Schatzker分型:Ⅳ型40例,V型47例,Ⅵ型23例。 按固定方法分为:环形外固定组60例,男33例,女27例; 混合式外固定组25例,男19例,女6例;钢板螺钉组25例,男17例,女8例。 所有患者骨折为闭合性骨折,属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Ⅳ型、Ⅴ型、Ⅵ型,未合并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均无糖尿病、无精神障碍能够配合术后管理;且临床资料完整、便于观察随访。 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 术后随访9~18个月, 平均(14.6±0.8)个月。 三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患侧术前均行X线片、三维重建CT和膝关节MRI检查。 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大腿上端安置气囊止血带,严格消毒、铺无菌巾单。 常规驱血,上气囊止血带,备C型臂机,根据术前胫骨平台平扫及三维重建CT分析, 以内侧平台骨折为例:闭合外翻位牵引,应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后点式复位钳维持位置,复位困难者,采用内侧或内后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如合并塌陷,则在C型臂透视下将斯氏针穿过皮肤, 向后上方进针, 穿入塌陷骨折块中,行撬拨复位,塌陷严重行皮质开窗,并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支撑,同时在平台两侧向中部应用点式复位钳做挤压,整复平台周围劈裂骨折。经C型臂透视证实无残留内翻畸形及关节面平整后行直径2.0 mm橄榄针固定, 应用橄榄针的拉张力维持其位置,术中根据骨折块稳定程度决定是否选择空心钉或松质骨螺钉固定骨块,然后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胫骨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的撬拨与之方向相反。 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显露骨折端用撬拨法复位,尤其注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若骨质压缩严重有缺损时行自体髂骨植骨填充。 在骨折近端用交叉全针及2/3环稳定骨折近断端并保证关节面平整, 若骨折近端纵形劈裂较长可用松质骨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 整复骨折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后,在小腿前内侧骨折远端选定2个进针点,拧入螺纹半针,安装3根连接杆并拧紧各个固定夹。 C组本组择期手术患者,早期均行跟骨牵引治疗,待肿胀消退后行手术治疗。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切口根据骨折块易复位和固定选择手术入路,移位>3 mm的塌陷平台,直视下撬拔复位塌陷骨折块, 原平台塌陷下方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 术中C型臂透视恢复平台高度, 克氏针临时固定, 安放单侧或双侧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摄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 并根据Hohl标准[5]评价膝关节功能,80~100分为优, 70~79分为良,60~69分为可,≤59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所获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4.6± 0.8)个月。 A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膝关节不稳定2例, 膝关节退变2例,B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 固定失效1例, 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例,C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固定失效1例。 A组在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组在术后Hohl评分及并发症方面,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2。
注:与A组比较,#P < 0.05
3讨论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常见于Schatzker Ⅳ、Ⅴ、Ⅵ型, 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及关节不稳,甚至并发多部位骨折及多器官损伤,临床处理棘手,早期内固定治疗, 软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率高达50%~80%[6]。 近年来, 高能量的损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有增加趋势[7],不当的手术方式可导致患者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 因属于关节内骨折,故大多骨折需手术治疗[9]。 因此,对手术治疗操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用于固定关节的材料选择更加严格[10]。 对于肿胀严重者,多建议7~10 d后再行手术治疗,在皮肤出现皱褶后手术相对更加安全,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 也不建议太晚进行手术(3~4周后),因为那时骨痂形成可使复位较为困难[11,12]。 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钢板螺钉固定,混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及环行外固定架固定。 钢板螺钉固定可靠,且可减少切口术后的感染率,护理较为方便,也不影响外观,因此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小,但对于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治疗存在很大的风险,如皮肤坏死、切口感染、钢板外露等[13,14]。 随着外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BO理念越来越被骨科医师所接受及欢迎,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架不影响患肢血液供应,最大限度保护骨折处的骨膜和软组织血液供应,有利于骨折端血运的建立,无内置物干扰,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其稳定性较环形外固定架差, 不利于早期负重功能练习,而环形外固定架为笼式固定,可行多向性、多平面加压, 骨折断端受力均匀,具有刚度可调性,可随骨折愈合需要调整刚度,早期高刚度固定,以利血管与新骨生成;中后期调整为弹性固定,加速骨的改建[15]。 所以环形外固定架可以很好的克服内固定及混合式外固定的缺点,具有微创、弹性固定、效果可靠等优点,真正体现了保护骨折断端周围的血运[16]。
本研究通过环形外固定架、 混合式外固定架、钢板螺钉内固定3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结果发现:环形外固定架(A)组在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混合式外固定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环形外固定架(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三组在术后Hohl评分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对于软组织条件差的病例,近年来许多临床报道均证实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可取得良好疗效,如Weigel等[17]对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24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进行了8年以上随访,结果显示膝关节功能满意,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环形外固定架虽然操作简单,但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斯氏针应在C型臂透视下操作,避免来回进退, 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避免发生骨质切割导致固定失效。 2粉碎骨折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困难时,不要过于强求,对复位不满意者及时辅助小切口复位,以免骨折粉碎加重。3穿针位置应避免穿过活动的肌肉、肌腱部位,选择骨骼两端肌肉起止点部位或者筋膜间隙部位进针,以免造成术后疼痛,影响功能锻炼。 4选择合适的切口不仅能减少软组织剥离与损伤,降低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为术中解剖复位和牢固内固定操作创造了足够的空间[18];切口及入路的选择不当会造成骨折显露困难,影响复位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稳定性,增加创伤性关节炎、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9]。 5熟悉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 避免穿针时损伤。 6术前行三维CT重建,了解骨折块移位方向利于术中复位。 7定位好环的内缘与肢体皮肤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1.5~2.0 cm,以免皮肤压伤形成溃疡,且保证两端的环与两侧骨段的纵轴垂直。8术后进行针道护理,保持敷料清洁,避免发生针道感染。
能量管理平台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确诊的36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男22例, 女14例, 年龄23~48岁, 平均 (35.5±6.2) 岁;致伤原因:车祸16例, 坠落伤12例, 重物砸伤5例, 运动伤3例;骨折先延伸至胫骨平台下3.5~5.5 cm, 平均 (3.8±1.2) cm;合并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3例, 前交叉韧带损伤3例。AO骨折分型:B2型20例, B3型16例。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插管全麻或腰硬膜外麻醉, 患肢大腿根部绑气囊止血带。于前外侧绕髌骨根据骨折具体部位行弧形切开, 使胫骨平台和膝关节腔充分暴露于术野。清除关节腔内淤血、肿块等。如存在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 先不打开膝关节囊, 待在二期关节镜下再做相应处理。行相应损伤修补术。牵开并游离半月板, 暴露胫骨平台, 取低速电钻于胫骨近端翼外侧或者前内侧钻孔, 至塌陷的胫骨平台关节面下方, 通过撬拨等方法使关节面恢复原有平整度和解剖位置。自体移植骨块填充平整后的骨缺损区域, 如缺损较大自体骨块不足, 可应用异体骨或人工骨。根据AO骨折分型, 对B2型骨折患者, 取2枚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骨折, 对B3型骨折患者, 由于骨折劈裂范围较大致胫骨上段骨折, 以塑形后的倒“高尔夫”型锁定钢板实施内固定。C臂机透视下确定整复固定满意后, 恢复游离的半月板, 留置负压引流管, 关闭切口, 加压包扎。术后以石膏托进行外固定, 约3周后拆除。术后24 h给予抗生素用药预防感染。间隔4周实施1次复查, 8周复查如可见骨痂生长, 则患者可适当进行负重, 12周复查如可见骨折趋于愈合, 则基本可以完全负重。
1.3 疗效评价标准
应用HSS量表, 通过疼痛程度 (30分) 、功能 (22分) 、活动范围 (18分) 、肌力 (10分) 和屈曲畸形 (10分) 共5个维度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85分为优, 70~84分为良, 60~69分为可, <60分为差。
2 结果
36例患者手术时间90~120 min, 平均 (98.4±23.8) min;术中出血80~300 ml, 平均 (202.2±33.6) ml。术后密切监视生命体征, 实施综合护理, 术后24~72 h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后, 对固定钢板稳定可靠病例即行患肢早期被动训练, 并于膝下垫软枕进行股四头肌主动屈伸训练;对损伤严重骨质条件差者, 先给予股四头肌力训练, 约10 d左右再行患肢被动训练。患者术后3周左右可逐渐下床进行无负重功能锻炼, 一般3个月后可逐渐开始负重。
患者术后均获随访, 无失访, 随访率100%, 随访时间3~26个月, 平均 (11.3±2.4) 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7.8~11.2个月, 平均 (9.2±1.8) 个月, 未见膝内翻、外翻、骨髓炎等后遗症。术后患者有1例发生局部浅表皮肢坏死, 经转移皮瓣修复创口愈合, 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无异物排斥反应, 术后复查影像学, 未出现钢板断裂、螺钉松脱、断钉等问题。
优22例 (61.1%) , 良12例 (33.3%) , 可1例 (2.8%) , 差1例 (2.8%) , 优良率94.4%。
3 讨论
胫骨平台以松质骨为主要成分, 表层覆盖的皮肤组织相对较薄, 外侧平台略高于内侧平台, 关节面与平台横轴有倾角, 再加上胫骨平台关节面弧形和半月板相吻合, 且与股骨髁关节匹配, 在发生严重创伤后, 易造成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 常发生关节面塌陷、髁劈裂性损伤、胫骨干断裂等[3,4]。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5]。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手术操作较复杂, 如手术或术后指导不当易致畸形, 造成膝关节不稳而影响生存质量, 还可能出现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首选手术复位, 手术目标在于有效恢复膝关节平整度、关节稳定性和胫骨对线, 修复损伤, 获得良好的对合关系, 进而有效止痛, 恢复膝关节功能, 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创作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时机选择十分重要。在急诊救治时, 非开放性骨折和骨膜室综合征者一般先行牵引治疗, 以稳定骨折, 避免造成更大范围或更深的创伤。随后实施膝关节力线的恢复, 便于软组织修复, 促进水肿消除, 减轻皮肤挫伤。待软组织修复至可实耐受手术治疗后, 择期手术。最佳手术时间为伤后3周内, 有研究表明, 超出3周再实施手术治疗其疗效有明显降低[6]。
锁定钢板的应用在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螺钉和钢板通过锁定可保证胫骨轴向力的力学作用, 并通过加压螺钉的挤压促使胫骨上端横径恢复原有生理位置, 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和稳固的固定作用。内固定的优势在于可促进关节稳定性, 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而传统的非手术外固定固定效果有限, 关节稳定性差, 不利于骨折愈合, 且易发生膝关节僵硬、畸形等[7,8]。本组中36例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术后骨折均愈合, 优良率达94.4%, 效果较满意。手术过程中当恢复塌陷胫骨平台关节面后, 关节面下方留有空洞, 如不填充将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和关节面的稳定性, 易出现再次塌陷。由于自体骨的融合性更好, 因而提倡采用自体植骨来填充平台下空洞。
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是提高膝关节恢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损伤范围相对小、骨质条件尚好、固定钢板稳定的病例, 可于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即开始进行患肢被动训练, 而骨质相对较差、胫骨平台稳定性较差的病例, 则应留有平台修复期, 待平台稳定性和骨质条件相对提高后, 再行被动训练, 在被动训练与拔除引流管的间期, 可进行股四头肌力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应注意循序渐进, 先被动后主动, 3个月后再进行负重, 以避免负重过早对膝关节造成应力压迫而影响稳定性和康复。
总之, 采用自体植骨结合锁定钢板进行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的治疗, 应根据软组织损伤和修复程度来评价手术耐受性, 选择手术时机, 术后应根据胫骨平台稳定情况早期实施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对自体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自体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观察手术情况、术后愈合情况和疗效。结果:3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98.4±23.8)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 (202.2±33.6) ml。患者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9.2±1.8) 个月, 1例局部浅表皮肢坏死外无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94.4%。结论:采用自体植骨结合锁定钢板进行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骨折的治疗, 应根据软组织损伤和修复程度来评价手术耐受性, 选择手术时机, 术后应根据胫骨平台稳定情况早期实施康复训练。
关键词:自体植骨,锁定钢板,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
参考文献
[1]段大鹏, 段筱勇, 尤武林, 等.锁定钢板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 (11) :1133-1134.
[2]亓英国.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3) :3166-3168.
[3]王健, 唐晓波, 董佩龙.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3, 7 (4) :469-470.
[4]覃文报, 余永壮, 韩春, 等.外固定架在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1) :81-83.
[5]王明辉, 王秀会, 夏胜利, 等.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12) :1126-1128.
[6]席红波, 黄立新, 王振.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15 (1) :7-9.
[7]赵吉连, 尹占文, 李明东, 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0, 4 (4) :74-76.
能量管理平台 篇7
校园网络平台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目前, 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旨在了解郑州大学研究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对校园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 并由此提出促进校园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平台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研究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情况
2013年4月底至5月初, 我们对郑州大学在校研究生 (包括博士研究生) 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此次调查选取郑州大学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门类的在校研究生 (包括博士研究生) 作为调查对象, 所涉院系包括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体育系、化学与分子学院、生物工程系、第一附属医院等七个研究生培养单位。
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459份, 回收率为91.8%。
在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上 (可以多选) , 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学生风貌”“学术氛围”“学习氛围”应该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分别为261人 (56.9%) 、260人 (56.6%) 和233人 (50.8%) , 另外有166人 (36.2%) 认为是“教师素养”, 114人 (24.8%) 认为是“校园管理”, 还有11人 (2.4%) 认为是其他方面。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认识上 (可以多选) , 认为参与主体是“学生”的占到了大多数, 占74.3%, 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 (24.6%) 、“教师” (18.3%) 、“后勤管理人员” (7.0%) 和其他 (0.4%) 。
就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而言 (可以多选) , 有188人 (41.0%) 认为是“引导思想”, 144人 (31.4%) 认为是“塑造人格”, 102人 (22.2%) 认为是“营造氛围”, 93人 (20.3%) 认为是“精神传承”。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重视哪些方面 (可以多选) , 有253人 (55.1%) 认为是“校风建设”, 188人 (41.0%) 认为是“道德教育”, 52人 (11.3%) 认为是“班风建设”, 37人 (8.1%) 认为是“宣传工作”, 还有11人 (2.4%) 认为是其他方面。
对研究生经常参加的校园活动进行调查 (可以多选) , 选择“学术报告”的人数最多, 为270人 (49.2%) , 其次是“文艺活动”, 为136人 (24.8%) , 选择“体育活动”的有127人 (23.1%) , 还有73人 (15.9%) 选择“学科竞赛”。
在对研究生愿意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中 (可以多选) , 有180人 (39.2%) 选择“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 157人 (31.2%) 选择“年级或班级集体活动”, 139人 (30.3%) 选择“校园文体活动”, 65人 (14.2%) 选择“研究生创新论坛”。
在对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的看法上 (单选) , 有243人 (52.9%) 认为“各类设施基本完善, 校园环境优美”, 有102人 (22.2%) 认为“设施不够完善, 但环境不错”, 有62人 (13.5%) 认为“设施完善先进, 环境优美”, 还有52人 (11.4%) 认为“环境有待加强, 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可以多选) , 有196人 (42.7%) 认为是“组织者与参与者沟通不够, 强制参与活动太多”, 192人 (41.8%) 认为是“多数校园文化活动层次不高, 高层次精品活动太少”, 94人 (20.5%) 认为是“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 46人 (10.0%) 认为是“活动场地限制过多”, 还有8人 (1.7%) 认为是其他方面。
在学校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 174人 (37.9%) 认为“正面促进作用明显”, 250人 (54.5%) 认为“作用一般”, 25人 (5.4%) 认为“没什么作用”, 还有10人 (2.2%) 认为“负面作用较大”。
在对研究生学术科研氛围的评价方面, 17人 (3.7%) 认为“非常浓厚”, 140人 (30.5%) 认为“浓厚”, 237人 (51.6%) 认为“一般”, 53人 (11.5%) 认为“不浓厚”, 12人 (2.6%) 认为“非常不浓厚”。
就“周围同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 (可以多选) , 依次选择“专业实践”“社会活动”“科研”“休闲娱乐”“感情问题”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35.9%、29.6%、23.5%、14.6%、14.2%和3.1%。
二、研究生对网络的使用及认识情况
对研究生获取校园文化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进行调查, 选择“通过班委获取信息”的人数最多, 占49%, 剩余的依次是“学院通知” (33%) 、“校园网络平台” (10%) 、“导师通知” (6%) 和“微博等新媒体” (2%) 。
对研究生每天上网时长进行统计, 发现每天上网时间在2到5个小时的人数最多 (42.4%) , 其次是5到8个小时 (30.6%) , 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之内的有17.8%, 8到12个小时的有1.6%, 还有7.6%的表示只要有空就上网。
在上网的主要目的方面 (可以多选) , 选择获取“影视、资讯”和“学习资料”的人数最多, 分别有248人 (54.0%) 和223人 (48.6%) , 选择“社交”的有53人 (11.5%) , 选择“游戏”的有32人 (7.0%) , 还有13人 (2.8%) 选择其他。
针对“每天长时间使用网络对学习有无影响”这一问题, 有54人 (12%) 认为“上网与学习相得益彰”, 194人 (42.3%) 认为“上网有时会影响学习”, 有136人 (29.6%) 认为“上网对学习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很小”, 有75人 (16%) 认为“上网与学习往往有冲突”。
对经常上网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习惯进行调查, 有45%的人认为“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大”, 29%的人认为“不会影响”, 16%的人认为“会影响”, 8%的人认为“很受影响”, 还有2%的人认为“经常上网基本没有正面作用”。
对于网络文化的看法, 47.1%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 45.9%的人认为“先进且重要”, 只有7.0%的人认为“负面影响较大”。
在对迷恋虚拟网络最主要负面影响的调查中 (可以多选) , 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人际关系淡化”和“睡眠障碍, 体力透支”, 分别占48.4%和47.3%;有31.8%的人选择“成绩下降, 学业荒废”, 26.1%的人认为“会产生消极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14.4%的认为“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还有9.4%的人选择其他。
三、研究生对校园网络平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就研究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的主要目的进行调查 (可多选) , 排在第一位的是“查阅并下载图书馆数字资源” (56.6%) , 其次是“浏览新闻” (45.8%) 、“娱乐” (39.0%) 、“下载课件” (27.5%) 、“查阅个人信息” (14.6%) 和其他 (1.5%) 。
在对校园网络平台使用程度的调查中, 有49.7%的人“经常使用”, 44.7%的人“偶尔使用”, 还有5.6%的人“几乎不使用”。
在校园网络平台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影响方面, 认为“促进作用明显”的有162人 (35.3%) , 认为“影响一般”的有262人 (57.1%) , 认为“没什么影响”的有35人 (7.6%) 。
对校园网络平台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 (可多选) , 认为“缺少互动板块 (如没有论坛、学生社区等) ”的人数最多, 占39.0%;其次是“校园资讯更新速度慢”, 占35.3%;有30.5%的人认为“内容报道领导和老师的篇幅很大, 但报道学生的篇幅很小”;24.2%的人认为“版面结构死板、色彩沉闷, 不能吸引人的眼球”, 还有8.7%人认为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您希望校园网络平台为您提供哪些类型的资讯”中 (可多选) , 有268人选择“国内外重大时事”, 有275人选择“校园内重大新闻、活动信息”, 有217人选择“有关考试信息”, 有184人选择“风云人物 (校内的) ”, 有214人选择“校园趣闻”, 还有19名同学选择其他。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研究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表现在学生风貌、学术氛围和学习氛围三个方面。认为引导思想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应该是学生, 应保障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2) 在调查中, 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建设比较满意, 认为校园环境优美, 各类设施基本完善。但也反映出不少问题, 如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缺乏沟通、校园文化活动层次不高、活动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等, 需要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 目前, 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上网时间都超过2个小时, 且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看影视、资讯和获取学习资料。研究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获取校园文化活动信息的仅有10%, 说明校园网络平台在实际中的运用还很不到位, 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4) 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 大多数研究生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虽然经常上网对自己的学习及正常的生活会有一定影响, 但影响不大, 且认为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当然, 因过分依赖网络导致的人际关系淡化和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要引起重视。
(5) 查阅并下载图书馆数字资源、浏览新闻和休闲娱乐是研究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的主要目的, 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校园网络平台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
(6) 校园网络平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如版面结构死板、色彩沉闷、缺少互动板块、校园资讯更新速度慢、报道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这些均是校园网络平台在今后发展建设中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
为了促进校园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 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平台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和完善网络互动板块,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一是开设专家教授交流区,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进行专业领域学术知识的探讨, 促进学术氛围的进一步增强;二是开设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咨询、就业咨询等板块, 组织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三是开设学生论坛, 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
(2) 提高校园网络信息质量。一是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担负起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二是扩展信息题材, 注重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内重大新闻活动的报道;三是将报道关注点由校领导和老师延伸至在校学生, 以突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3) 美化网页设计, 提高吸引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青年学生更喜欢多媒体的信息接受形式, 文字、图像、声像结合的信息发表形式更易于获得学生的接受和喜爱, 信息传播效果也会更好。
(4) 加强与其他高校校园网站的交流合作。与其他高校校园网站交流合作不仅仅是指添加校园网站链接,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如共享讲座视频等, 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能量管理平台】推荐阅读:
能量管理12-07
电能量管理10-19
综合能量管理05-27
微电网能量管理研究06-15
电能量数据平台设计06-19
建筑能量管理能效比11-02
班级管理的正能量07-30
职场管理中的正能量12-21
做最好的中层管理者要有正能量读后感07-25
正能量对联正能量语录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