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防护措施(精选5篇)
特殊防护措施 篇1
引言
湿地建筑, 是根据地理环境以及地质环境进行分析, 从而对工程建筑的土质进行判定, 予以湿地建筑的标准。目前, 随着对于公共交通以及隧道的挖掘和建造, 越来越重视洞室建筑。由于洞室以及隧道类建筑受到岩体的初始应力以及二次平衡应力的影响, 从而造成了洞室类建筑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果属于湿地类地质环境, 那么对于建筑的要求以及技术标准就更加苛刻。因此, 湿地洞室的支护, 需要进行特殊的设计, 其功能和设计需求, 都要根据实际环境, 进行复杂计算, 最终确定支护的形态以及支护的材料使用等。在本文中, 将首先对湿地洞室进行分析, 分析在湿地环境下, 洞室的力学空间问题。并基于以上的分析, 进行支护特殊防护措施的设计与技术应用。
1 湿地洞室的地质地理环境分析
洞室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 最为主要的挖掘工程之一。从古代文明开始, 人们最先实现的就是洞室居住, 进而随着文明的发展, 人类开始实现房屋建筑。那么, 随着现代化交通以及建筑的需要, 洞室, 地下洞室以及隧道成为了主流的建筑工程之一, 形成了强大的洞室构建工程理论。对于洞室工程的挖掘技术也频繁出现, 让洞室工程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中较为受关注的一部分。
1.1 湿地洞室地质环境分析
湿地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 狭义的定义湿地就是湿度较大的地理环境, 其中土质比较潮湿, 并且伴有水体。广义分析湿地可以认为是类似沼泽一样的区域, 主要是地质土层潮湿, 松软。湿地洞室的挖掘过程, 相比岩体洞室的挖掘要更加困难。由于岩体之间的平衡应力作用, 可以使得洞室整体达到一种平衡。但是, 由于湿地的土质原因, 其洞室的架构和保护措施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 对于湿地洞室而言, 其重点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 了解湿地的周边环境, 才能给对洞室进行相应的挖掘和支护保护等, 从而保证洞室的正常使用以及安全性。
1.2 湿地洞室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
湿地洞室的地理环境, 在很大程度直接影响了其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技术。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 在于湿地的特殊地理环境, 会对施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例如, 在湿度较大的时候, 就会出现坍塌或者土层移位的现象。土层出现移位的时候, 就会造成力学平衡的丢失, 从而导致了受力的不均匀, 造成一定程度的工程误差。与岩体地质洞室不同, 湿地洞室的力学分析需要更多的采用非线性弹性力学分析与粘弹性力学分析理论。由于土层的可移动性较大, 造成了移动应力的产生。因此, 一般情况下, 可以认为湿地洞室的地理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湿地土层的变化较大, 容易产生多次应力;一般情况下, 对于固体岩体以及坚硬地质环境, 其力学分析一般为两种:初始应力以及平衡应力。初始应力就是岩体在没有进行挖掘以前, 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平衡应力则是在洞室挖掘的过程中, 由于岩体之间的初始应力消失, 岩体之间为了能够达到再次的平衡, 需要达到一个力学平衡点, 就是所谓的平衡应力。而对于湿地而言, 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岩体相对较软, 甚至是极软的岩体, 因此有可能发生土层的多次移动, 从而造成多次的应力平衡, 从而影响洞室的稳定性。对于支护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第二, 洞室支护材料的特殊性选择;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 对于洞室的支护材料的选择方面, 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湿地环境下, 材料的抗水性以及抗腐蚀性都要特别选择, 否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容易造成支护体的损坏。因此, 对于支护体材料的选择, 要经过实际的考量。此外, 对于洞室整体的稳定性分析而言, 需要根据实际环境, 进行必要的防水设施的建筑。湿地的水量含量较大, 如果一旦水量含量过大, 或者是天气原因造成的水量上涨, 需要建筑排水系统, 保证洞室内部的稳定与安全, 从而实现最安全的洞室使用环境。
总之, 湿地洞室的使用环境, 需要根据现有的地理环境进行选择, 从而实现安全与稳定的湿地洞室环境。
2 洞室支护理论技术分析
基于以上对于洞室的分析, 洞室一般处于地下挖掘工程。地下环境复杂与多变性, 造成了对于洞室支护的特殊保护机制。那么, 对于洞室支护的特殊防护措施以及技术应用, 应该首先对地下洞室的支护理论进行分析。
2.1 洞室支护的古典压力阶段
实际上, 古典压力阶段也可以认为是最初的阶段;基于地下洞室的初始应力分析, 认为在支护的压力分析中, 最基础的就是来自支护最上面的岩体压力。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被认可, 认为上覆岩石的压力是其主要支护压力。但是, 随着对实际洞室的压力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的实际验收。发现基于洞室支护的上覆压力仅仅是岩体的初始应力, 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支护压力。但是, 古典压力阶段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古典压力属于洞室支护压力中最为直接和基础的压力模型。
2.2 洞室支护的散体压力分析阶段
洞室支护一般都处于地下, 在挖掘的过程中, 由于地下岩体发生了变化, 从而造成初始应力产生变化。力学的基础模型是需要达到力学平衡, 也就是说, 当洞室挖掘的过程中, 原始岩体结构遭到了破坏, 就需要被挖掘的岩体之间进行重新的力学平衡, 这种平衡就是散体的压力分析的基础。散体压力理论认为, 支护的压力并非来自于上覆岩体的压力, 而是随着挖掘的深入, 造成了周边岩体的移位, 这些移位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就是散体压力。
2.3 洞室支护的现代压力分析阶段
由于洞室支护古典压力阶段以及散体压力阶段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造成了对于洞室支护研究的停滞。因此, 现代压力分析阶段开始出现, 并且成为了主流的压力分析理论。基于围岩压力, 弹性压力以及粘弹性压力理论等综合考量的现代压力分析。这类压力分析, 形成了以岩体力学为基础, 考量岩体力学与支护和围岩相互作用的地下洞室工程现代压力理论。
3 湿地洞室支护的特殊防护措施
湿地洞室支护的特殊防护措施, 其主要进行特殊防护的原因是地理与地质环境造成的。常规的支护措施, 可以根据洞室或者是形状进行实际的设计即可。根据洞室的形状, 可以设计符合洞室要求的支护类型。那么, 在湿地洞室的支护防护中, 需要采用哪些特殊的防护措施呢?
首先, 支护的材料特殊选择性;湿地洞室的环境中, 由于水量含量较大, 所以需要对支护的材料进行特殊选择。防水以及放腐蚀的要求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增强洞室支护的稳定性, 从而保证了湿地洞室的长期安全与稳定性。
其次, 支护多次应力的计算与核对;湿地的土层运动是不可避免的, 当土层发生运动的时候, 尤其是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而造成了支护周边的压力发生变化, 根据平衡应力理论, 必然需要让支护能够承受平衡应力的冲击, 从而保证湿地洞室的稳定性。因此,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更加需要将支护设计符合多次应力冲击的方式。
最后, 排水设施的安装;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 对于洞室的支护材料的选择方面, 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湿地环境下, 材料的抗水性以及抗腐蚀性都要特别选择, 否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容易造成支护体的损坏。一般情况下, 即便湿地洞室也不会受到水的直接冲击。但是, 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 非常容易造成洞室内部环境的改变, 因此, 必要的防水设施是必要的。当然,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让支护本身就具备防水功能。防水功能的设计, 可以让湿地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保证了在使用湿地洞室的过程中, 能够将湿地洞室的优势发挥出来。
4 湿地洞室支护的技术应用分析
由于湿地的特殊地理环境, 因此, 在采用支护的技术应用过程中, 也应该根据湿地环境的特殊性来进行技术应用。根据以上对于压力分析阶段的阐述, 从古典压力分析阶段, 然后再到散体压力分析阶段。当然, 由于两种压力分析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所以采用了现代力学分析阶段, 主要是根据粘弹性力学分析以及弹性力学分析进行分析。由于在岩体分析的过程中, 主要是针对应力进行分析。应力, 一般认为是初始应力和平衡应力。对于湿地洞室的支护技术应用中, 平衡应力相对比较多。
4.1 湿地洞室支护的初始应力技术分析
湿地洞室的支护初始应力与硬质岩体的分析可以沿用, 由于在没有进行挖掘之前, 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应力平衡, 这种平衡的应力就是初始应力。只是, 在挖掘以后初始应力会因为挖掘出现的空洞, 从而造成新的应力平衡。那么, 对于初始应力的计算方式, 是可以完全进行沿用的。那么, 初始应力的存在有着怎样的作用呢?根据力学的平衡原理, 当作用力之间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的时候, 会有一定的转换方式。因此, 按照受力分析的理论进行探究, 挖掘之前, 初始应力的作用力示意图进行分析。那么, 当进行挖掘以后, 就可以根据初始平衡的力学示意图,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平衡应力达到平衡以后, 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通过研究初始应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4.2 湿地洞室支护的平衡应力技术分析
土层出现移位的时候, 就会造成力学平衡的丢失, 从而导致了受力的不均匀, 造成一定程度的工程误差。湿地洞室的支护, 与硬质岩体的支护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对于湿地的土层以及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从而得到关于多次平衡应力的分析。实际上, 在进行湿地挖掘的过程中, 平衡应力会多次实现平衡。原因在于湿地的土质问题, 由于含水量较高, 从而造成了土层相对松软, 在挖掘的过程中, 就不断的进行着非线性的力学平衡。因此, 支护的使用, 在挖掘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 并且需要能够承受挖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压力。
当挖掘的过程中结束以后, 就需要对整个洞室的环境和架构进行支护的安装和设计。支护的设计与安装, 在湿地洞室中, 需要进行材料的特殊性选择。在传统的硬质岩体的支护设计中, 重点是对支护材料的刚度和硬度进行选择, 并且在承受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考量。但是, 在湿地洞室支护的使用中, 更加需要考量支护材料的韧度。这也将成为技术应用的考量因素之一。
总之, 在湿地洞室的技术应用过程中, 依然是需要充分对湿地的环境因素进行考量, 从而保证在湿地洞室的支护设计以及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保证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湿地洞室的地理环境分析, 明确了对于湿地区域, 洞室的建筑和使用以及稳定性的保持, 都有着一定的特殊要求。湿地洞室的支护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与岩体环境不同的是, 湿地洞室的支护需要选择特殊的材料, 方式被周边环境腐蚀预计损坏。对于湿地洞室的内部需要进行必要的排水系统, 从而保证湿地洞室内的安全与稳定的使用环境。支护的设计, 需要根据软岩体的设计要求, 对于周边的软体压力和多次平衡应力的压迫, 从而造成对于支护的多功能性要求。因此, 在支护的特殊防护措施中, 需要添加支护的防腐蚀功能, 选择适合的材料, 并且在支护的加固以及适应力等方面都要进行加强处理, 保证多次应力的抵抗能力。总之, 对于湿地洞室的支护防护措施以及其技术应用, 都应该基于湿地的地理环境, 从而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康红普, 王金华, 林健.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及其在深部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 2007 (12) .
[2]康红普, 林健, 吴拥政.全断面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及其在动压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 2009 (09) .
[3]王连国, 李明远, 王学知.深部高应力极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
特殊防护措施 篇2
摘要:本文以赣州至龙岩铁路朋口跨永武高速大桥上跨高速公路连续梁(60+100+60m)施工实例,主要从跨线防护方案的选择、防护棚的构造措施与安装、挂蓝的拆除、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挂蓝外包式防护在特殊地段跨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特殊地段;跨线桥梁;挂蓝外包式防护
引言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时速200km以上铁路的大量建设,桥梁所占比重和桥梁跨径也越来越大,同时需采用连续梁悬臂现浇施工跨越各种既有道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也给如何确保施工过程不对既有道路运营造成危害,减少对跨越道路的影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下结合赣龙铁路朋口跨永武高速大桥上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方案进行阐述。
1 概况
朋口跨永武高速公路大桥,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全长497.965米,设计时速200km,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境内,设计孔跨布置(60+100+60)m连续梁+8-32m简支梁。0~3#墩采用连续梁,长度221.5m,中支点截面中心梁高7.2m,跨中梁高为4.6m,其中0~1#墩60m的边跨跨中于铁路设计里程为DK208+463.47处与永武高速公路垂珠坝2号大桥(中心里程为K3143+500)在高速公路里程为K3143+820交叉,斜交角度为74°(铁路大里程方向右偏),交叉处高速公路正宽26.20m,桥面标高362.56,连续梁梁底标高370.831,路面至梁底最小净空为8.271。1#墩高34.35m,下部结构为20根直径2米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桩长84m。
2 防护方案的选择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防护方案主要解决防高空物体坠落及防水。通常采用的两种防护棚分别为地面固定式、挂蓝外包移动式。采用哪种防护方式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本例采用挂蓝外包移动式防护,除参考常规因素外,重点是考虑了以下几方面情况的特殊性:
(1)被跨越的永武高速公路,线路设计最大纵坡4%,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50米。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地形复杂,许多地段为高山峡谷,跨越处高速公路为曲线地段,通视条件差,行车速度快,采用地面固定式防护棚存在被剐蹭可能,危险性大;
(2)跨越处高速公路构筑物为桥梁,与地面最大高差达27米,如果选择地面固定式防护棚,桥面以外空间无利用可能,在桥面上搭设防护棚,保证安全限界的条件下将大大压缩通行断面,对高速公路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3)在桥面上搭设防护棚,无论是点式支墩基础产生的集中荷载,还是采取措施优化后的其他类型荷载,其形成的附加荷载可能危及桥梁结构安全;
(4)采用地面固定式防护棚,需在两幅(A、B幅)高速桥面上都设置,而采用挂蓝外包移动式防护,只需要对跨越高速的那一只挂蓝进行防护;
(5)鉴于以上因素,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给出的明确意见是,原则上不同意在桥面上搭设防护棚方案,如果采用搭设防护棚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论证,进行安全评估,并报省交通厅审批。因此审批过程耗时过长,结果是否可行未知,或可行的方案需要增加的投入大,既不经济、也不能满足工期要求。
3 外包式防护棚的构造措施与安装
3.1 构造措施
挂篮防护分两侧面、底面及前端面四大块,水平为可能承接重物或积水的面,以及底模前端、顶翼板两侧面采用钢板辅型钢焊接板块防护,侧向及前端挡水或飞浅物的面采用软体材料-细目钢筛网防护。因侧模与底模频繁张开合拢,采用软体筛网联结过渡,以利养生水顺流到后端积水槽内。
(1)挂篮底部防护
挂篮前行施工中底部防护采用0.5彩钢板封闭1cm厚竹胶板,其下为C160×60×2型钢、2[14主梁支承,钢棚前后各四点利用精轧钢筋分别悬吊于前后下横梁上,四个角利用Φ25mm的钢筋与挂篮固定。
(2)挂篮前段防护
挂篮前端采用Φ22钢筋挂钢筛网防护,Φ22钢筋与底板防护槽钢和挂篮顶横梁进行联接,与侧向桁架形成全封闭式防护。
(3)挂篮整体防护
挂篮在墩身顶部安装到位后,采用连接系压钢筛网将模板桁架四周全部进行防护,并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更换。
(4)成桥段防护
已浇节段桥面利用挂板预埋筋焊竖向角钢,内侧装密闭钢围板阻挡桥面物体坠落桥下。
(5)排水防护
钢棚后端积水槽下设集水箱,集水箱内安装潜水泵循环养生水,上口设溢水口,接橡膠管悬挂于梁底顺桥墩排除集水。
(6)挂篮二次防护
采用钢筛网加防火篷布对挂篮二次外包防护,底部采用螺栓连接于底板二次防护槽钢上,两侧及前段采用Φ22钢筋连接于模板桁架及篮顶横梁。
挂蓝防护构造图
3.2 防护围挡安装
(1)0#节段模板安装时先安装侧模及桁架;外侧模行成整体后,安装水平杆定位(控制外模竖桁架间距,便于栓孔对准),再由上至下逐层拆除水平杆,挂防护网,逐层安装联结系水平杆,将防护网夹于联结系与外模竖桁架之间,后安装斜杆联结系。直至在0#节段前后端部两侧行成防护网幕墙。
(2)0#节段施工完毕后,安装挂篮,解除0#节段外侧模及联结系之间的连接,将外模架移出,进行完善防护设施安装。
(3)外侧模前端翼板接长钢模块,与侧面防护网封闭侧顶面;翼板侧面立杆间及其上方安装钢板防护栏板;桁架下脚吊装钢棚。
(4)将地面上拼装好的承接钢棚用吊机起吊到设计位置,并用精轧钢筋悬挂牢固;安装前端围挡防护栏;
(5)为便于侧模落移方便自如,两侧模之间采用软体油布在接触部顺接,两端用压条栓紧牢固。
(6)前端在前上横梁与两侧模桁架间悬挂高强安全网和细目防护网,细目防护网采用扎丝牢靠附着固定于安全网之上,以阻挡飞溅物使之坠落于钢棚上。
4 挂蓝的拆除
公路特殊路段路基防护与加固 篇3
路基是公路结构中主要的承重结构, 最近几年, 高速公路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公路中会存在一些特殊的路段, 对这些特殊路段的处理也是公路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而究竟应该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施工质量也成了很多施工人员最为重视的问题, 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
2 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以安全为核心, 兼顾路基的美观性。在公路路基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公路的设计, 它也是边坡防护工作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则, 而针对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路段, 应该予以更加仔细的研究, 同时在养护的过程中还要对这种路段予以重点的保护, 这样才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而美观性方面也应该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公路要和周围的环境相互的融合和协调, 同时也给驾驶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而也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是进行深层次的调查, 同时还要充分的结合实际的要求。路基防护和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调查, 同时还要采取多项措施, 充分的做好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工作, 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当地盛产的一些施工原料, 同时还要根据工程的类型和建设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而对于一些地质水文条件本来就比较差的地点一定要高度的重视,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处理, 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路基防护的一般步骤
首先是要确定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路基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路段的土质, 同时还要通过试验的方式来检验相关的数据, 根据相应的试验和计算再确定设计方案, 从而也更好的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其次是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边坡防护的过程中UI定要首先满足相关文件当中对稳定性的相关要求, 所以, 在施工的过程中, 确定边坡的坡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常情况下砂类土坡的坡角不能大于内摩擦角的度数, 这样结构才能更加的稳定。最后是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按照施工地点的水温和地质特征来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也更好的确定一个适合于建设工程的施工方案。经常采用的防护手段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 对于那些坡度并不是很大的土坡可以采用植物防护的手段, 这种方法对于美化环境, 改善道路的景观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同时它也起到了加固边坡的重要功能, 当然也可以使用拉伸网草皮或者是固定草种布对种子进行固定, 土质边坡和防护边坡的比值也应该予以严格的控制, 一般二者的比值应该控制在1:1或者是1:2.而人工建设防护工程的形式中, 通常采用的是砂石、水泥和石灰等矿物质材料来对边坡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
4 风沙路基防护
4.1 产生原因
风沙破坏水细沙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风蚀和堆积等现象, 诸恶中路基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两方面, 一方面是路基风蚀, 另一方面是路基沙埋。其中, 前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沙子受到风力的侵蚀, 公路路基上的尘土颗粒被风吹动到其他的位置当中, 所以在路基的表面也会出现严重的侵蚀现象, 而展现在表面的现象就是路基沉降和坍塌。后者的主要原因是风沙经过路基的时候, 风俗减缓, 这样就会是的砂砾下落到路基的表面, 这样就掩埋了路基。
4.2 路基防护措施
根据风沙破坏的产生根源,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风沙, 就能很好地做好路基防护工作, 这就要求施工前根据风沙地区特殊的情况做好路基设计工作。风沙地区因降水量稀少且沙的渗水性好, 一般不考虑设路基边沟和排水设施, 如有特殊情况, 可设置宽浅的边沟。沙区路基, 一般为路堤较好, 半填半挖和不填不挖断面路基最为不利。路基应避免采用较长和较深的路堑, 但坡顶变坡点处应注意做成流线形, 并考虑预留路基积沙缓冲带, 以便于养护时人工或机械清除积沙。路堤边坡一般采用1B2-1B5之间;路堑边坡一般采用1B15-1B10之间, 主要看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路基的填挖高度而合理选择边坡坡率。路基弃方应堆放在路基下风侧或背风侧的低洼处, 并需摊平, 不得随意堆放。路基两侧20-30m范围内应保持平坦顺适, 地上突起物或植被均需铲除, 并予整平。流沙地段防护带的宽度, 一般在路基上风侧不小于100m, 下风侧不小于50m设防护带。在路线通过流动沙丘地段时, 宜设置必要的输沙、导流、固沙措施, 以使流沙顺利越过路基和限制沙丘向前移动, 而使路基不产生堆积和沙阻。在路基设计中, 主要采取以填方为主, 路基高度视沙区的大小和地理变化情况, 一般高度在015-115m左右, 路堤边坡为1B3, 挖方路基边坡放缓为1B10。路基边坡做成弧形, 并清除路基两侧一定范围的障碍物和植被。通过上述设计, 可大大减少流沙对公路的危害,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5 滨河路基防护
5.1 水流对沿河路基的作用
水流对沿河路基冲刷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水流直接作用于路基的边坡坡面, 冲刷坡面上的泥沙颗粒, 并将它带走, 形成坡面冲刷;另一种是河弯、顶冲、绕流产生的螺旋流、旋涡等水流冲刷坡脚, 使坡面高度和坡度增大, 上部边坡因重力作用而坍塌, 形成坡脚冲刷。
5.2 防护措施的选取及处理措施
5.2.1 坡面冲刷常用浆砌片石护坡;
峡谷性河段和边坡较陡的高路基, 宜沿河设挡土墙, 挡土墙高度主要取决于洪水位的高度, 并应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5.2.2 坡脚冲刷是路基水毁最常见的现象。
当坍塌的物质堆积于坡脚后, 随水流被带走, 以致坡脚冲刷继续进行, 坍塌会不断发生;当水流不能将坍塌物质带走, 堆积在坡脚, 将增加河岸边坡稳定性, 起到保护坡脚的作用。由此可见, 改变水流结构使坡脚免受冲刷或提高坡脚抗冲刷能力对沿河路基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5.2.3 从调查大量的公路水毁情况来看, 造成
水毁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设置必要的防护构筑物或防护构筑物设置过于简单, 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 就应当从项目的长远综合效益出发, 从减轻自然灾害破坏的角度出发, 重视公路防护构筑物的设计。
6 结论
公路建设事业在最近几年有了非常好的发展, 同时我国的车流量也更大, 这也给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特殊的路段, 这些路段的建设质量将对工程整体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这些特殊路段路基的加固, 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稳定运行。
摘要:公路运行的过程中, 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运行质量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路段更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对路基进行有效的养护和加固,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行, 主要分析了公路特殊路段路基防护与加固,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防护,路基,风沙
参考文献
[1]秦秋云.桩基工程在公路路基下陷路段的使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 (9) .
中波广播发射台的特殊电击与防护 篇4
1 防止高频感应电击
中波广播的频率颇高,因而发射台的周边地区高频感应强烈,很容易对人产生影响。比如,在发射天线四周,各天线的使用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天线在工作,而有些就处于休息状态。此时,处于休息状态的天线就成了一个良好的接收体,其上面就会感应出很高的高频电压。所以,在平时对天线进行调试和维护的时候,首先要关闭发射台上所有的机器,然后,用放电棒对每个天线进行检查,根据放电棒火花的大小,判断其功率大小。在感应电压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对天调网络对接检修接地线,其后再进行日常的维护。
2 防止绝缘材料使用不当遭受电击
中波广播发射功率较大,天线上的发射电压通常都较高,即便使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在其馈线上也有250~550V的有效高频电压。而在槽路部分,电路产生电谐振,电压将会增加十倍甚至数十倍。这个时候,在工频电压下使用的绝缘材料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需要采用高频绝缘材料。而一般使用的类似于螺丝刀、钳子等带塑料的工具,在这种高频电压下已经变得不安全了。如果不注意高频电压的变化,很容易受到高压电击的伤害,那将对人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所以,维修检查人员一定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切不可盲目行事。
3 防止残留电荷击人
中波广播发射机一般都会有较多的高、低压电源,而作为电源,滤波电容自然也在其中。虽然发射机的生产厂家在设计上与保护人身安全的问题上有所考虑,设备上一般都设计了接地机保开关,为高压提供泄放回路,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但是,由于发射机电源众多,这种保护也有不够完善之处。另外,如果机器出现故障,这些保护措施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无疑给维修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所以,工作人员在正常维护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警惕,对于那些放电慢的电路,要等一会再去触摸。在未确定故障原因前,最好将要接触的高压电容全部做放电处理,起到万无一失的作用。
4 防止静电伤人
维护工作人员在中波广播发射台的正常维护中,由于走动摩擦,非常容易产生静电。工作人员如果自身带有静电,在接触到平时没有问题的发射台、接收机壳这类接地良好的设备时,就有可能由于静电感应,产生瞬间的迅猛放电,使工作人员在触碰的时候产生刺痛的感觉。这类电击虽然对人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在关键时候容易造成操作失误,从而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场合时,尽量穿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棉质制服。
5 防止摇表电击
在检测中波广播发射塔当中的真空器件和耐高压电容器的过程中,往往使用ZC11-10型2500V的兆欧表,又称摇表。这种摇表内置手摇发电机,可以实现短路摇动。在使用这类摇表的时候,为防止要摇动的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过高,击穿电容绝缘,对人造成伤害。在使用的时候,最好在输出端并联一个万用表,用以检测电压。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检测完成之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电容上的电荷泄放掉。不然,工作人员在再次安装的时候,可能会受到电击。
6 遵守操作纪律
中波广播发射塔的维护是一项综合性、危险性都很强的工作。维护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业务技术等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维护人员要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及专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对于技术维护工作来说,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苗头都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重大器材损坏等事故。预防比出现事故再解决更为重要,无论什么时候,人身安全始终都要放在第一位。
维护人员在工作当中,应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能出现马虎大意、随意的工作态度。在紧急事故发生时,也要做到不慌乱,养成冷静处事的方法。断电后要挂警示牌,高频感应要接地,操作规程要呼应,维修防护要检查,测试完成要恢复,材料记录要规范等,一步一步细心操作。
7 结语
总的来说,中波广播发射台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的原因,很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结合本文列举的一些特殊电击现象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身处第一线的维护人员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摘要:中波广播发射塔因自身特有的性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中波发射塔周围时常发生特殊的电击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广播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人身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分析了中波广播发射塔常见的电击现象,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旨在让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
特殊防护措施 篇5
一、确定需要的桥梁耐久性防护水平
影响侵蚀作用的严重程度和种类的因素很多, 在确定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过早退化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各种防护措施对于使用寿命长短的影响也很难精确确定。为此, 定性的分析方法是把环境接触状况和构件侵蚀程度等级简化为轻度、中等和严重, 并规定三种防护水平:无、中等和最大。根据环境接触程度和构件侵蚀程度, 需要的防护水平可以通过表4.13确定。
二、耐久性设计策略和方法
在得到了环境作用对桥梁结构及其构件的侵蚀的严重程度和需要的防护水平后, 在初定拟定桥梁设计方案时, 可以根据科学的设计方法, 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类型、构件类型和尺寸、所用材料类型、配合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三、桥梁耐久性防护措施
(一) 桥梁冻融损伤的耐久性防护措施
1、冻融环境的一般要求
·结构型式:应当注意结构型式和布置以避免接触含除冰盐水的溢流和浪溅。
·水灰比:对于薄的构件或暴露于直接或溢流形成的除冰盐中的构件, 最大水灰比应当限制到0.45。对于其它情况, 可以放宽到0.50。
·粗骨料:粗骨料应当是抗冻融的。可以参考包括ASTM C671和C682在内的标准试验方法评估骨料的适宜性。
·表面处理:可以通过表面处理以限制湿气的渗入。
2、中等和最大防护水平的特殊要求
影响冻融损伤最重要的因素是混凝土孔隙结构。表4.14中给出了中等和最大防护水平时混凝土中总平均含气量的建议值。需要的混凝土总含气量规定为最大骨料尺寸的函数。混凝土总含气量应当通过考虑含气量 (总气量等于混入空气加夹带空气) 的一个适当的含气外加剂来得到。混入空气的体积是混凝土配合比和骨料特性的函数。混凝土总含气量平均值的实测误差为士1.5%。
(二) 硫酸盐侵蚀的耐久性防护措施
可以采用几种方案或方法来提供一个混凝土结构抵抗硫酸盐侵蚀的期望的防护水平。设计人员可以参考ASTMC150选用水泥类型, 参考ASTMC618确定粉煤灰类别。公路桥梁施工规范中应当增加可能接触硫酸盐土壤或水的混凝土结构的专门施工工艺。
(三) 钢筋、预应力筋腐蚀的防护措施
钢筋、预应力筋腐蚀的环境的一般要求:
·结构型式:应当注意结构型式和布置包括排水系统、接缝位置、浪溅效应和几何效应。
·钢筋拥塞:应当仔细考虑钢筋的细部构造以避免拥塞, 因为它会妨碍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裂缝控制:裂缝应当最小。应当通过细部设计和适当的养护条件来控制由于塑性收缩和沉降、干缩、温度效应和不均匀沉降等导致的裂缝。应当通过钢筋细部设计尽量减小由于结构承受荷载引起的裂缝。采用预应力来控制裂缝将是一种很好的方案。根据有关试验结果发现, 采用预应力限制裂缝数量和增大裂缝间距可以提高防腐蚀能力。需要的预应力数量随结构构件和荷载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预应力锚固装置的位置:预应力锚固装置不应设在会直接接触湿气和氯离子处。如果锚固装置必须设在伸缩缝附近, 构件的端部应当详细设计以防止接触含氯离子的湿气。
·节段接缝:所有的预制节段施工必须采用企口浇筑环氧接缝。在连接处管道开口附近不宜采用密封填料, 应在节段安装后立即进行管道连接并施加初始应力以防止环氧堵塞管道。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表面处理以限制湿气的渗入。
·混凝土保护层:应当参考AASHTO荷载与抗力设计规范第4.12.3款的混凝土保护层要求采用。
·混凝土的最小水泥含量:最小水泥含量应当参考Tx DOT规范或AASHTO荷载与抗力设计规范表C4.4.2.1一1或AASHTO荷载与抗力施工规范第8.2款的规定采用。
·钢筋支承:在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各种支承处应当采用塑料钢筋座和垫块。
·施工流程:暴露于盐水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当增施工程序中。
参考文献
[1]张笑冬:《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