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精神(精选4篇)
探险精神 篇1
近年来, 探险越来越受到都市一族的青睐, 大到攀爬珠峰, 攻顶圣母峰, 小到假日到郊外爬爬峨眉青城。究其原因, 在水泥、玻璃构建的冷冰冰的办公室里呆得太久, 难免憋闷, 再加之日常生活中难免存在难以调和的人际纠纷、升职考试压力, 而自然之本色、脱离了繁复的纷争与纠葛, 使人们在重回自然的欣喜中找回迷失的自我, 解放被束缚的心灵。
不单在净化人的心灵与释放激情方面, 探险有着其他活动方式难以取代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探险的作用都是重大的, 它向人类诠释着自然界的奥秘, 促进人类思维的开阔, 甚至就是在看起来有点鲁莽的探险活动中, 人类不经意地就开阔了一篇领域的先河。
我国明朝的万虎鲜为人知, 却在火箭的发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身绑47支火药把自己送上青天去追寻一个民族的火箭梦, 这在当时世人看来该是愚昧与难以理解的, 但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他这种被常人视之“叛逆”的行为对古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古中国人民习惯了安居乐业、平静无常的生活, 即便是涉及到与探险有关的活动, 大多也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祥和、宁静的形式。
古东方, 人们崇尚的是老庄派自然哲学。老子强调“道法自然”, 主张遵循道的规律, 合乎天道, 顺应自然。庄子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尊重客观生态和客观规律的“天人一体”论, 将“我”即人与“天地”作了对应, 以天道规定了人道。总的来看, 老庄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法自然”, 在人与自然相处方式上, 主张无为而治, 使人顺应自然本性, 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减少冲突与对抗, 恢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
探究自然观形成的根源得知, 中国原始的农业文化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而以海洋文化为主的西方则形成了“天人对立”, 或“主客二分”的自然观。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发源地的西方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这种文化崇尚人的探险精神, 弘扬人的个性, 崇尚自由与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西方人以人作为主体, 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不断深化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又凭着这种认识去加深实践。因而, 西方人眼中的大自然是一个个具体事物, 是一个实体的世界, 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关系中。他们认为, 生命的意义源于万能的上帝, 而不是大自然, 自然只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西方现代哲学发展起来后, 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 把申张个性看得高于一切。正如宗白华先生言:“西方人的宇宙观是‘人与物、心与境’的对立对视或‘思勘天役物’, 申张人类的权力意志。”尼采的“超人”说及“权力意志”便是这种哲学的代表。
具体到探险过程中, 上述两种不同的自然观表现也不同。比如, 古代东方人民在探险中大多遵循的是一种游览观阅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霞客徒步踏遍了祖国山河。并且, 在游览过程中, 少用器械性的工具与自然发生硬性冲突, 大多也就是采点草药之类的。他们对大自然秉着一种尊重与瞻仰的心情, 大多是在享受与自然亲近的过程。另一方面, 古代中国人探险的对象大多是名山秀水, 也很少象西方人到雪山、峰顶、沙漠等环境艰苦之处。东方人对自然很少有征服的欲望, 更多地是一种欣赏。而西方则大大不同了, 从一开始, 他们的探险就是带有强烈目的性, 更多时候表现为掠夺式甚至带点征服欲的。哥伦布探险发现新大陆为美国带去了无尽的欢欣, 也为土著印第安居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在以个人为单位的探险中, 不少人选择的是危险高大的地域, 诸如缺氧、多石的恶劣环境, 在挑战自我, 征服自然的过程, 他们领略到了独特的快乐。
自然观本身无所谓对与错、先进与落后, 它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有关, 是文化特征和国民性的反映。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对立”, 都有各自值得赞赏与完善之处。“天人合一”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这个过程中, 人很容易从自然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安慰, 以一种平和、平等、平静的方式, 亲近自然, 享受宁静与安详。但是, 久而久之, 也容易将这种“无为”的心境渗透到内心, 产生一种缺乏进取心与活力的消极思绪, 在现实的世界容易丧失野心、斗志和激情, 把人生的意义赋之沉稳的大山与无声的流水。“天人对立”较之“天人合一”多了一分勃勃的野心与征服欲, 在一定的限度内, 这是积极的, 它使人发挥力量的极限去征服自然, 挑战自己, 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进取精神激励下, 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但是, 以挑战和征服为目的的探险容易使人为探险而探险, 甚至炫耀性莽撞地去做些不可能的事情, 不仅忽视了探险中心灵与自然碰撞的乐趣, 而且过于激烈的方式使得不少人丧命———当然, 这些人是缺乏对生命理性的思考的。
相比之下, 古希腊人就很有智慧, 他们知晓人类的幸福与忧患并以此作为探险精神的必要条件。探险不是盲目地去做自己没有做过或者别人不敢做的事, 也不是炫耀自己有多么勇敢, 它必定是要建立在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深刻的认识之上的。
只有对生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热爱生命, 才会有使生命更为丰富的种种探险。也就是说, 如果认识到了生命是短暂的, 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人们才会想出种种刻骨铭心的点子来体验生命, 丰富生命。探险, 便是其中的一种, 淹没在水泥钢筋的办公室里太久, 在与自然的接触中, 我们感受得到久违的心跳声, 那是一种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感觉, 也许也只有在那时我们还能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还活着。探险,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肯定了人类的存在。
但是, 仅仅是认为探险能丰富生命, 在探险中难免又会失去一个度的标准, 甚至使人丧失生命。我们还需要知晓人类的幸福与忧患, 这样我们在探险的过程中才不至于盲目。记得看过一部片子《圣母峰登顶》, 当时其中一位队员对于登上圣母峰充满了极度的渴望, 一度到疯狂的地步。可是现实的情形是, 他们的氧气快用完了, 天气状况根本不允许, 这个时候如果不撤回, 必死无疑。登顶队队长罗素数次召他下山, 未果。最后用尽各种办法, 召回了他, 挽救了他的生命。罗素说:“我了解他不能登顶的痛苦, 他下来之后可以找我。但是, 我想到他盲目地登顶, 丧失生命, 他的妻子, 孩子失去了父亲, 会更加痛苦……”勇敢却不盲目、坚强却又深刻地懂得生命中最朴素的幸福与忧患, 只有具备如此胸襟与理智,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家!
确切来讲, 生命也可以说成是一次历险, 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无法选择的出生到生命历程中无法避免的种种意外。如果说生命是一列车, 有的人被迫提前下车了, 而有的人却幸运地留到了最后, 圆满抵达生命的终点。这其中固然无法避免地有运气等不可抗逆的因素, 然而我们的身体状况也起着十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以本次“5.12大地震”为例, 地震的发生地我们无法选择, 有些人不幸地离开了, 但是同样被压在黑暗中艰苦环境里的人, 有的挺过来了, 有的依然不幸逝去, 此时, 如果身体素质能再好点, 能撑得再久一点等到救援人员到, 他们就可以重新拥有生命。可见, 身体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人对于生命与身体的关系比较模糊, 当然, 这牵涉到他们对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理解。再究深一点, 涉及到一元论与二元论这一哲学问题。一元论与二元论, 本质差异出现在物质观上。在物质观上, 一元论者对物质的本质差异性持否定态度的, 二元论者则持肯定态度。通俗一点来讲, 一元论认为, 任何事物, 包括生命体, 都可以通过一种最基本不可再分的元素结合而成, 而二元论则认为, 任何存在最终都被归结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结构属性的最基本元素。例如就生命而言, 则体现为有生命力的和无生命力的两种本质不同的元素。虽然二者都承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存在, 都是唯物论者, 但对物质的存在内涵的理解或看法却不尽相同, 也就是各自对存在现象的解释有所不同, 如关于灵魂的存在与否, 就是问题的所在。一元论者会认为灵魂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元论者则会说客观上有一种叫灵魂或其它类似概念的能量物质或说能质的存在。总结一下,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对生命的本质性认识不同。
有一种典型的二元论观点———“有的人活着, 他却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种观点就是把身体与灵魂剥离了来看的, 认为肉体不过一个躯壳, 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 且远比肉体重要, 可以超脱肉体而独立存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对生命已经看得十分释然的, 他们对于生命的关注度比较低, 可以将生命置之度外, 在身体与灵魂的中更看重后者。可现实的情况是, 多数人常常因为身体的状况而不得不更改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 舍弃自己的灵魂。且不说那些原本打算要紧牙关死守秘密最后在严刑逼供下坦白的人, 单是在日常生活中, 常人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不时放弃自己的某些持久的信仰。当然, 我的本意绝不是鼓吹大家因为珍惜生命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而是在无关原则的情况下, 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灵魂和意识的载体, 没有了这个物质的、有形的载体, 再高尚的灵魂和意识也无处着陆, 只是一个个虚无的存在而已。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形下, 不妨立足于一元论, 坚信身体与灵魂和意识是统一的, 重视自己的身体。毕竟, 死是一个太强大的字眼, 它会带走一切, 摧毁一切。在生命这场最长久的探险中, 身体才是我们赖以体验生命的支柱与首要条件。
从探险的角度出发, 在看待生命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 不妨坚持一元论的观点。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恰好适合作为这种观点的写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徒有志而无力, 是无法抵达生命的终点的,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顺利完成生命探险之旅的首要条件。意志、智慧、决心、人生的种种精彩等等所有的“0”只有在身体这个“1”后面才会具备切实的意义。
摘要:探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意义重大, 它使人类不断地去发现自然的奥秘, 一次次突破着认识的极限, 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 东西方探险精神表现有所差异, 本文从中西方自然观的角度探讨了其原因。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 强调生命也是一次探险, 并坚持一元论观点, 提出了健康的身体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关键词:探险,自然观,一元论,二元论
参考文献
[1]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A].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1]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A].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2]程洪:《人类探险活动的比较研究》[J]武汉教育学院院报.1996 (8) [2]程洪:《人类探险活动的比较研究》[J]武汉教育学院院报.1996 (8)
[3]冯永昌:《浅析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和谐自然观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8) [3]冯永昌:《浅析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和谐自然观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8)
[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版[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版
[5]王淼洋:《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A]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5]王淼洋:《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A]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6]潘文娟、杨文宗:《“道法自然”看长安文化的天人和谐观》[J]唐都学刊2008, 24 (5) [6]潘文娟、杨文宗:《“道法自然”看长安文化的天人和谐观》[J]唐都学刊2008, 24 (5)
探险精神 篇2
巴克劝阻这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别拿生命开玩笑了,自从自己在这儿开饭馆,至少已经有十几拨人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这是真的。”
可是,这群年轻人不以为然地笑笑,那位带队的红头发小伙子,还拍拍身边一条如牛犊一样大小的狗和怀中的枪说:“不用担心,我们有猎狗卡普,还有枪呢。”
巴克摇摇头,一如既往地拿出葡萄酒,一人一瓶,说:“喝吧,孩子们,愿上帝保佑你们。”然后,一边将牛肉剁碎,兑上葡萄酒,让猎狗卡普吃,一边叹息:“愿你也走好运!”在善良的巴克眼里,狗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啊。
探险队员吃完饭,在小镇人的目光中,雄赳赳气昂昂地牵着猎狗卡普,带着枪,走进了古堡。古堡外,所有的人都用焦灼的目光远远地望着夕阳下的古堡。天黑了,也没人走出来,直到第二天天亮,还是没人走出来。
古堡,如一个虎视眈眈的魔鬼,整日蹲在小镇边缘,让每一个小镇人都喘不过气来。可不久,又有一个不怕死的人来了,是一位干瘦的老人。他叫莫非,爱探险寻奇。他说自己一定要到古堡里去闯一闯,改写古堡的历史。
巴克对老头善意地笑笑:“老兄,如果口渴了,我可以免费送给你葡萄酒,进古堡就免了吧。”谁知莫非却特别坚决,坚持一定要去。巴克无奈,摇摇头,像往常一样,拿来葡萄酒,并且摆上几样小菜。吃完饭,莫非背起包,一摇一摆地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巴克站在饭馆前,很无聊地抬起头,朝古堡望去,顿时傻了眼。只见一个人从古堡中走了出来,一摇三晃的,正是莫非。巴克关了饭馆的门,今天不招待客人了,只招待英雄莫非,并虚心地向莫非请教,他在古堡中究竟看到了什么,有没有遇见魔鬼。
“看到了很多很多。”莫非坐下,淡淡一笑,告诉巴克。在古堡里,首先看到了很多尸骨,还有一只狗的尸骨,它们呈现不同的样子倒在那儿。再往里走,拐过一道狭小的过道,弯弯曲曲走了一阵,进入一个地下室,再进一道铁门,在地下室的侧面小屋内,发现了各种珠宝,而且这些珠宝都是十多年前在一些盗窃案中被盗走的,是一个叫贝姆的神偷偷走的。
“真的吗?那里没有魔鬼吗?”巴克仍心有余悸,急急忙忙地问。
“不,是一种红蜘蛛。”莫非一笑,打开包,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红蜘蛛的尸骸。原来,这种红蜘蛛都躲在古堡石缝中,—有人进入,嗅着气味,它们马上爬出来,附着在人身上,吸人的血液,并注入自己的毒汁,不一会儿,人就会死去。
巴克睁大了眼,一副惊讶的样子。
“我有一个疑问,巴克,那些人遭受红蜘蛛的攻击,为什么不往外跑?”莫非望着巴克询问,很谦虚地请教道。
巴克摇着头,也惶惑不解。突然,他一指外面,喊:“天哪,那些探险队员都没死,回来了。”说时,一脸惊骇。
莫非忙转身去看,猛地感觉到背后冷风袭来,忙一转手,一把拧住巴克的手腕。巴克的手上,是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随之,“嚓”的一声,一副手铐戴在巴克手腕上。
“神偷贝姆,你被捕了。”老头子一反常态,目光如炬,灼灼发亮。
“你究竟是谁?”巴克满头大汗,心有不甘地问道。
“蒙波,知道吗?神探蒙波。”老头子得意地用大拇指指向自己,自我介绍道。巴克一听,低下头,瘫倒在地上。
原来,巴克正是大神偷贝姆,他数十年作案,偷了不计其数的珠宝。但是,在警察的围追堵截下。实在是无路可逃,尤其后来,听说小偷的克星蒙波也开始了对他的追捕,于是,他选中了小镇这个神秘的古堡,来藏纳自己偷来的珍宝。为了防止别人进堡,他专门搜集了一种热带毒性极大的红蜘蛛,放在里面,并且暗地里散布谣言,说里面有魔鬼。
他自己在古堡旁开了个饭馆,一则照看珍宝;再则,准备兑了的葡萄酒,每一个进古堡的人,都赠送一瓶。
“你为什么没昏睡?”贝姆仍然有些不甘心。
蒙波一笑,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正是贝姆送的葡萄酒。原来那天来时,蒙波提前就装了一瓶葡萄酒。至于红蜘蛛,更好对付,一种印度香,就是红蜘蛛的天然克星。进堡后。蒙波燃了一大把印度香,烟雾袅袅,不一会儿,红蜘蛛的尸骸落满一地。
探险精神 篇3
关键词:导入,活动,深挖,思索,激活,有效课堂
重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 标准提纲挈领, 身为语文老师深谙语文课程的重要, 能够反复读;可是在实际
解力, 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序幕———阅读前的范读。
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 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读通句子, 增强语感, 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 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 阅读前的范读, 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 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 为学好全文做好铺垫。
2. 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
授课过程中的范读, 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 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 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 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 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 (1) 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 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 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 在恰当的地方停顿, 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 (2) 合适的重音。重音, 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 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 加以适当强调, 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 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 (3) 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 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 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 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 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 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 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 和它们必胜的信教学中, 学生不能宏观地把握, 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或许是“语文课是否有劲”?任何事物兴趣先行, 才有学好、
心。 (4) 适当的语气, 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 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 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 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 回味———阅读后的范读。
学生学完全文后, 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 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 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 也可以片断性范读, 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 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 全文统一式范读。
有些文章, 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 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 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 重点启迪式范读。
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 探索新知识, 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 审美熏陶式范读。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 老师在范读时, 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 运用有声的语言, 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 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 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 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 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 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 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 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 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 2010, (1) .
[2]江映瑜.阅读教学要重视教师的泛读[J].现代语文, 2009, (5) .[3]季春燕.千姿百态话泛读[J].语文学刊, 2009, (13) .
学精的可能。晚年回归关注语文的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本来语言文学课是最有趣味的课。我中学时就觉得语文课非常吸引人, 每次上课前我都带着一种进入精神圣地探险的期待。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 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相信没有中学学语文的那股热情, 或许不会有先生后来的造诣吧。语文课如果不遵照“课程标准”, 似乎偏离了轨道, 如果一成不变地按照老套路, 又有了“老八股”之嫌, 如何打造一个活力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让学生期待“进入精神圣地探险”, 是近几年来专家、名师、一线的老师一直在探寻的课题。激活课堂、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在看似随心所欲、任意东西的教学中, 把教学目标如期实现, 我认为需要在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引———灵活导入, 兴趣导航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 最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堂外引到课堂内, 唤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迫切求知欲, 是一门不小的“导入艺术”。授课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内容、基调等随机应变地来设计导入部分。如讲授《岳阳楼记》时:“这篇千古传颂的佳作不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岳阳楼之大观’,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家喻户晓, 但据考证范仲淹从来没到过岳阳楼, 他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经典之作呢?他写此文的目的何在呢?”一石惊起千层浪, 学生个个瞠目结舌,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他们在积极地找寻答案了, 犹如探险家一旦进洞挖宝藏, 就自然会跟着你的下一个提示继续前行。
二、行———形式活泼, 方法多样
学生的参与度越高, 表明他们积极学习的时间越长,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逐步提高, 那么学习的有效性就不言而喻了。开展形式活泼、方法多样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火花, 有效的活动是集中和保持注意力的最重要途径。
1.你争我抢。如在《陈涉世家》复习课上, 我深知“炒冷饭”只能获取细微的成效, 更多的是求取心理的安慰。央视的《开心辞典》收视率极高, 也给了我启发, 因此突破常规, 尝试用竞赛的形式来检测复习情况, 分小组, 围绕教本设计必答题、抢答题、简答题等题型, 制定加减分标准, 同时也提出了与纪律相关的要求。那堂课特别有秩序, 没人敢说与题目无关的话, 特别认真听题、谨慎答题。席间可以看到复习不到位的学生因为答不上来或答不好而分外内疚, 下了课“亡羊补牢”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出其不意。如在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 特意没有布置预习, 课上我转岗“新华社”播音员播送了整则新闻, 然后我请学生合上书本, 问学生:“哪几路军横渡长江?哪路军先横渡成功?人数是多少?”问题一出, 因为之前没有抛出问题, 只一味强调仔细听并要回答问题。学生中能全答出的人凤毛麟角, 见时机到来, 我又问:“如果再读一遍新闻, 你们能回答以上问题吗?要再读一遍吗?”第二遍学生听得特别认真, 教室安静得空气都忘记了流动, 虽然是我在读, 但反复读文本的效果比平时他们自己在家读多遍课文要强多了;况且学生首次接触新闻, 印象深刻, 将来读书看报想必也会细心稍许吧。
三、探———挖掘深度, 拓展广度
课堂中的活动也不是盲目进行, 图个热闹,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精彩的语文课, 还应该有深度、广度、厚度的挖掘。例如《孔乙己》一文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篇小说是悲剧, 最悲之处我认为就在这四个字中, 这“大约”和“的确”的矛盾问题是一直也必须要让学生讨论的, 这个问题可以辐射全文, 包括孔乙己的结局为何如此设计?往前推, 他生活片段的剪影与此有何关系?再往前, 他的地位怎样, 为何他的出场总是笑声?再往前, 他第一次登台的装束为何那样与众不同?继续前行, 鲁迅先生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鲁迅先生为何能把一个人物深深映入读者的脑海中, 这位大家的技巧在哪?先生笔下还有哪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堂课把教学目标之一解决了, 同时通过四个字、两个词把全文梳理贯通了。对于程度差点的学生, 基本的知识点记住了;对于程度好点的, 相信课下会再读鲁迅, 再次走进他所书写的故事中。
四、思———余音绕梁, 唇齿留香
40分钟结束, 不代表一堂课就告终, 在当今信息时代, 光靠课堂上学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能让学生在“曲终人散”后, 自觉地利用图书及快捷的信息服务, 自我充实, 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 实现真正的“大语文”课堂, 那或许才是高标准的语文课。苏教版不少文本是可以在教师精心讲析后, 余音绕梁的。例如大师季羡林之作《幽径悲剧》, 通过授课可以让学生品味古藤萝之美, 可以让学生震惊愚氓灭美, 通过对美的铺陈, 通过问题的层层相扣, 学生不仅痛心疾首于美的悲剧, 而且开始自觉地去查找相关愚氓的资料以及十年文革那段尘封的历史, 在自学中慢慢学会从美的悲剧领略悲剧的美。
评价一堂语文课好坏与否, 标准不一, 如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期待进入精神圣地探险”, 那一定不会是一堂差课。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得是否恰到好处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内容爱学、会学、善学, 真正做到轻负高效, 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J].桂林: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 .
作文:探险家的精神 篇4
过去,这儿除了本村人外,很少有人来,因为这地方冷清、阴森。可最近一段时间,总有一些陌生人来观看墓碑,这其中有学者,有书法家,也有游客。前两天,小村子人又接待了一批人,说是考古学家,专程来看墓碑的。
小村子人带着他们参观了墓碑,这些人东看看,西摸摸,连地形都做了认真地研究和观察。他们走的时候说,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墓碑,从无被盗的痕迹,回去后,一定建议上级派人来很好地保护它,然后走了,走了很远,还回过头来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
可是,还没等上面派人来保护,这座墓碑就闹起了鬼。
事情发生在那几个人离开的第三天晚上。当时,已经是夜深了,天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突然,有人发现墓地那儿出现一片亮光,红荧荧的罩着整个树林。亮光中,一对血红的眼睛,隔着林子,隐隐约约的,有盆子大,转啊转。亮光中还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像狼叫,又像猫哭,还有些像人在凄凄厉厉地诉说。一村人吓得毛骨悚然,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连小孩子也吓得停止了哭声。
最终,村子里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待不住了,打着电筒,拿着棍子,来到阴森恐怖的柏树林里,可墓碑旁除了一棵棵水桶粗的柏树外,什么也没有。正在大家长出了一口气,抹抹脸上的冷汗,准备坐下歇息时,树林后面一声吼,阴风扑面而来,让人透体生寒,沙石随着风满树林飞扬。
几个人吓得大叫起来,一个个撒腿就跑。一个小伙子跑得慢,被什么拉住,吓得瘫倒在地。其余几个赶忙又跑转来,架起那人就跑,可仍感到被什么扯着,胆大的回头一看,是一根树枝,于是掰断树枝,背起伙伴就跑。
回到村子里,那个跌倒的小伙子躺在床上,整整睡了三天三夜,梦里都大声惊叫:“鬼,快打鬼!”吓得一村人谈到这件事,脸上颜色大变,胆小的咬着手指,浑身发颤。
闹鬼让来参观墓碑的人一下子没有了踪迹,小村子也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平时,大家有事没事,还到墓碑上去看看,毕竟是村人的祖坟。现在,望一眼都胆寒,更别说去看了。到了晚上,一家家早早关起大门,躲进被窝,生怕一不小心撞到鬼。
但也有不怕鬼的,几天之后,就有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来到小村子,说是学习书法的,要来瞻仰墓碑上的文字,而且邀村民做伴。村子人虽然胆小,可好客,不好推托,但一个人相陪又不敢,于是,村人连成一队,一则是陪“眼镜”,再则,细瞧瞧,看究竟有没有鬼。
“眼镜”走在前面,一队人你推我搡地走在后面,还有的手里拿着木棍,不防一万,单防万一。
进了林子,“眼镜”并不研究墓碑,而是东望望,西看看,接着,他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听,然后,又叫村民学着他的样子听。
村民听后,一个个大惊失色,寒毛直竖。原来,地下传来“咚、咚”的声音,还有“呼呼隆隆”的喘气声,仿佛有个巨大的东西在里面拱地。
“眼镜”让村子里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回家拿锄头。拿来后,“眼镜”抡起锄头,就在有声音的不远处挖了起来,几个小伙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看“眼镜”这样,也胆大起来,学着样子挖起来。一会儿,一个脸盆大的洞就掏了出来,掏到五六尺时,一个横着的洞出现在众人面前。
“眼镜”一招手,跳了下去,打开手电筒,向前走。几个青年也壮着胆,跟着跳下去,跟了上去。“咚、咚”的声音就在前面响着,喘气声也在前面响着,大概走了几米,没有了声音。电筒照着,只见几个影子晃动,一个个回过头来,青面獠牙,张着血盆大口,朝人们嘶叫。
大家掉转身准备跑,只听“眼镜”喊:“别跑,不要怕,他们是一群人装扮的!”说完,掏出一支,对准那些鬼怪,大吼:“摘下面具,别装神弄鬼了!”
村民看到了枪,胆子又壮了,回过身来。有一个小伙子仗着胆子走上前,在那青面獠牙的脸上一扯,一个面具落下。小伙认识这个人,原来就是前几天来考察墓碑的几个考古学家中的一个。
另外几个面具也被一一摘下,鬼影现出原形,都是那一伙的。
原来,这是一群盗墓贼。他们听了有关小村子墓碑的情况,又听说这儿的村民特别迷信,于是,就想出了这个主意。他们先假装成考古学家,来考察墓碑。在离开后的第三天晚上,准备好盗墓工具后,又偷偷潜回来。当然,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盗掘墓碑,就想出了个挖地道的方法,害怕村民发现,就用红纸糊一对大灯笼,点上灯,装神弄鬼,吓唬村民。
有个村民还是大惑不解地问:“那夜的风沙是哪儿来的?”
“眼镜”说:“很简单,他们怕洞挖深了,供氧不足,就带来了鼓风机和电瓶。拿着这个东西,对着树林吹一阵风,再撒几把土。”
村民都笑了,笑得很惭愧。
“眼镜”说:“其实,他们也就是抓住你们迷信的心理,如果你们不迷信,仔细想想、看看,再分析一下,他们的那点儿小伎俩一戳就破。”
说完,“眼镜”掏出手机拨电话,很快就来了一辆车,上面下来几个人。“眼镜”说是自己部 下──便衣公安,他们将这几个盗墓贼推上汽车,并把所有的被盗古董运上车。正准备走时,响起了警笛声,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车还没有停稳,一群公安战士跳下车,举起了枪,将这群盗墓贼和便衣公安全部抓获。
村民们大为惊讶,忙问怎么公安反而抓公安。带队的局长笑了,说:“哪来的便衣,这些都是盗墓贼玩的小伎俩。”
从局长的嘴里,村民才知道,原来这伙盗墓贼为了盗到古董后容易运走,就想出了这个方法,一伙人盗墓,一伙人假扮公安来抓捕,这样,既可以大大方方地将古董和人运走,又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谁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早已处于公安人员的监控中,就在他们自以为得逞的时候,被公安人员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