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精选6篇)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1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唯险而历为勇者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中学九(7)班 黄蓉
深深的绿色,摇晃着的绳索被吞没,在暗灰的绳索桥的木板上,颤颤地站着几个人,甚至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有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更有人只是将脚轻放上那嘎吱作响的木板,便立刻抚着胸口退下来,望一眼脚下的深渊,走向不远处的另一座桥。
另一种风景。修建得很坚固的廊桥,粗壮的圆木紧紧相扣,一块块厚实的木板严丝合缝,稳稳地越过悬崖。廊桥上只有零星几个小窗,泄进暖黄的光,别处都被木板阻挡。这头,妇女与小孩都笑着走人,又从对面那头出来。
“嘿,走哪边?”同行的`伯伯走到我身边,“走绳索桥吧!冒险才有挑战性。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伯伯还饶有兴致地吼了两嗓子。我望着晃晃悠悠的绳索,不禁往后一退,却又忍不住探头张望。
很危险,却又很刺激。
悠悠的绳索一下又一下地牵动着我的心,不收紧,反而只是荡在那里,偏偏令人心里发痒。有人踏上绳索桥,走了几步,又急急地退回来。一旁的廊桥默不做声,仿佛在看一场闹剧,无声地发笑。
伯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害怕了?”我扯扯嘴角,想否认,但无法忽视心底的一丝颤抖。“咱走这一遭,就是看看这山的险。走那廊桥有什么意思?”牵着的绳索慢慢绷紧,不断将我拉向前去。我一掌拍在绳索桥的桥栏上,大吼一声:“走!绳索桥!”绳索桥猛地抖了抖,桥上的几个人立刻抓紧了桥栏,显得摇摇欲坠。伯伯大笑起来:“好姑娘!走着!”
我一咬牙,踏上薄薄的木板。往前紧走几步,本想忍住不往下看,可桥上的木板架得不规则,缝隙有大有小,不得不注意着。这下可惨了。往下便是呼呼作响的山风,还有深不见底的深渊,浓郁的墨绿让人心里发寒。我哭丧着脸,慢慢转头想退回去,却发现身后上桥的人越来越多。凛冽的风夹杂着几句话:“瞧那小姑娘都上去了,有什么好怕的!”我心里更是无奈,想要咆哮,脚下深深的深渊让我闭紧了嘴巴,使劲咬着牙,仿佛这样会让自己安心一点。好险!
只得往前走。脚下的木板不断地呻吟,几乎在下一秒就要断裂,粗糙的绳索磨得我手心发痛,还是不敢放开。渐渐地,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蔓延开来。风又猛了些,拉扯着脆弱的桥,连带着我们一起摇摇欲坠。我却慢慢平静下来,脚下越发像踩在虚空上,整个人仿佛在飞翔!余光瞥见一旁的廊桥,还是沉默着,庞大的身躯越发笨拙。
大致已走到桥中央,我面前只有那绳索桥,前面的人都已紧赶慢赶地走完,身后却还有一大串人。我停住脚步,往下望。原来这墨绿中还有许多深浅不一的绿,渐渐形成一个奇妙美丽的漩涡,令人不自觉地沉迷。在大片大片的绿中,有几段青灰色的山路蜿蜒而上,攀着陡峭的山。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笑了起来,放松了牙关。周边的风景迷人而纯粹,像有魔力一般将人吸引。铺就这山路的人可真叫人佩服!他征服了险峻的山峰,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景色。
身后传来催促声,我轻轻踮了踮脚,绳索桥便晃起来。耳后传来几声尖叫,伯伯在我身后叫道:“哎哎,可不能这么使坏的!”我咧开嘴笑,大步向前走去,感受着脚下的晃动,脑海里一片清明,心中充满喜悦与激动。要的就是一个“险”字!
当我终于踏上坚实的土地回头望,胸口有股子气叫嚣着要冲出来。我也这么做了,在崖边大声叫出来。山谷里有回音悠悠地回旋,惊起一群飞鸟。
有鸟儿悄悄落在脚边的石碑上。
唯险而历为勇者!
(指导老师 干颖聪)
名师点
大凡好文章都注重细节描写,本文小作者写自己历险时的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都从细腻处入手。文章通过描写“浓郁的墨绿”和“深不见底的深渊”之景,不仅写出了在索桥上领略到的大自然奇特的美,同时也衬托出自己冒险走索桥的“恐惧”心理。这些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相互映衬,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富有文学性。另外小作者巧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廊桥的坚固”来衬托“索桥的危险”,用“廊桥上只有暖暖的阳光”来衬托“索桥上无限的精彩”,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纵现全文,小作者叙述自己历险经历,语言清新自然,娓娓道来,读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小说形式为起点的灵魂探险 篇3
《巴金小说形式研究》在文本细读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从话语场景、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叙事结构、交流情境等层面,阐释了巴金小说文本的形式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系统性、整体性上切实推进了巴金小说的形式研究进程。同时,对于人们重新理解现代中国小说在形式创新上的无限可能性,以及阐释空间和角度的更新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调动起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并结合严密的理性分析与谨慎的价值判断深入文本进行“灵魂探险”,将各个研究环节中所关涉到的文献材料以及观点、立论进行了统摄、生发,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首先,非常注重对原始文献材料的运用。该书的研究重心设定为巴金小说的文本形式,但每一种形式特征的分析都未停留在显性层面的解读上,而是充分结合了小说初版本、初刊本以及作品创作时的周边文献资料,探究作家创作时的原初心理动机与文化情境,这样就使文本细读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支撑,论述过程显得有理有据,比较扎实。其次,文本分析比较细致,逻辑结构较为完整,表现出作者较好的文学感悟能力与研究能力。例如在对巴金小说的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分析时,能够通过形式背后作家主体的心理意蕴与社会文化意蕴探究,进而发掘巴金小说对“个人”与个体的持续关注这一价值支点,由此在整体研究上打通了形式研究与意义思考的逻辑通道,使其思辨性与文学性相得益彰,观点与结论令人信服。再次,对巴金小说的独创性与历史地位的论定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体现了学术创新。该书始终注意将巴金小说形式的价值判断置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整体论域中进行衡估,例如通过对巴金小说语言的文化功能分析来探讨其对现代汉语写作的意义,通过对巴金小说主导性故事形态的分析来思考巴金对小说类型的实验思路,通过对巴金小说交流情境的分析来论析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个人性写作姿态,等等,都是该书富有学术创新和理论创见的体现。
总体来说,这部专著对巴金小说的文本细读非常充分,从不同维度分析出了巴金小说形式的特征,彰显了其个性化的诗学价值,研究结论对于从整体上推进巴金的作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叙事学、小说诗学的关键词,诸如时空、交流情境等,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关于其内涵与外延的详细界定以及理论上的梳理和阐释,这样会使研究更扎实、更周密。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4
爸爸说,那里是全国最大的峡谷级景观运动基地。车还没进入山谷,我就感觉到那里的山特别的高,树林很茂密,把蓝天都盖住了,非常凉爽。
一到了目的地,我们就直奔装备室,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好了安全服,全副武装地出发了。
第一关是一个会晃动的桥,我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关是飞檐走壁,因为我个子小,抓不到上面的扶手,所以只能在爸爸的保护下小心地通过。然后是吊索,我和哥哥一组一起通过,像飞起来一样,真是痛快极了。最困难的就是走绳索了,只有两条并排的绳子,下面便是一个大水潭,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害怕,站了半天也不也走,爸爸和叔叔们一直在鼓励我,给我加油。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天地英雄,于是,我便扶着爸爸的手,大胆地走了一步。走到半路的时候,摇晃得很利害,我差点摔下去,爸爸把我的手都抓疼了,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我们成功了,大家都为我鼓掌。我真是开心极了。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篇5
接到邀请后,我十分兴奋,我早就想去南极探险了。我们准备好帐缝,羽绒服,水,食物等必备用品后,就出发了。
我们坐飞机到新西兰,然后从新西兰坐船去南极。到南极后,我们下了船。尽管我们穿着羽绒服,但还是打了个寒战。那里的气温接近零下40度,就是穿着羽绒服也觉得很冷。那里的冰面就像白色的荒漠,不时还有冰在碎裂。但李教授经验丰富,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带我们去到南极点的。
我们跟随李教授以及十几个来南极探险的人一起去往南极点。途中,我们遭遇了暴风雪。暴风雪持了几个小时,等到暴风雪停下来以后,我们才发现我们和那十几个人失散了。我的同学几乎要哭出来了。幸好李教授经验丰富,很快找到了原来的路,并追上了那十几个人。
几天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南极点。在那里,无论往那个方向走,指南针都会指着北方。我感到非常快乐和自豪,我成功来到了地球最南端,我成功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突然,冰面碎了,那和我们同行的十几个人急忙逃跑,我们却被困在冰上。同学还掉进水里了。我们将他救上岸后,李教授去打救援电话,但是离这最近的救援船要3天才能到,飞机也要3个小时,而我同学由于掉进了海里,现在已经全身发抖,他坚持不了多久的。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汽笛声,一艘客船向我们驶来,船上的人正在向我们招手。“是之前的那些同伴,我们有救了!”李教授大声喊道。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6
限于篇幅、精力和读者的兴趣, 我们主要谈前三档大学, 前三档以外的大学情况特殊者也适当提及。
一、清华北大谁更牛?
坊间有时传闻、媒体不时提说,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最好学府或第一学府。但根据那个学科表看, 情况不是那样。先看重点学科的数量。北大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 其中文科8个, 理工医科11个。清华大学有22个, 其中理工医科20个, 文科两个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清华有两个重点学科 (生物学、药学) 的归属单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也就是说那是协和与清华共有的, 而非清华自有的。但刨除这两个, 清华仍比北大多一个。加上这两个, 则比北大多三个。再看重点学科的分量。北大有的重点学科是小学科, 从业人员少, 分量相对轻, 如政治学、社会学。比之清华最软的两个重点学科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 (因为高考理科状元榜眼探花们争报清华是冲着它的理工科去而非冲着它的管理学科去的) , 北大的政治学社会学其分量还要轻点。所以, 充其量能说北大是中国最高最好的学府之一。也许清华在两校竞争中国第一学府的长期过程中可能胜出, 尤其是如果它能逐步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话。
二、何校能名列三甲?
国家有关部门和政策并没有确定何校是中国第三号大学, 故二加七的那七所大学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第三号大学。从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看, 浙江大学共有14个, 名列第三。但我认为, 浙江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合校风潮中成为四校合一的航母大学 (浙江农大、浙江医大、杭州大学并入) 。按校均人均师均算浙江大学的重点学科并不很多;合校后的新浙大是文理工农医各大学科群都很齐全的综合大学 (原杭州大学是文理科大学) , 但浙大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并不均衡。医学药学类没有, 文科类也基本没有 (只有一个不文不理的管理工程) 。再加上地域区位的影响 (所在的杭州在中国算不上特大城市) 。所以我认为浙江大学排不上第三名大学。广大群众和考生及其家长似乎也这么看, 故浙大的高考收分不算特别高。那么, 哪所大学可排名第三呢?按我的校均师均的观念, 复旦两校合一, 共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上交大三校合一, 共9个。都不宜当第三号大学。倒是一校合一的中科大和南京大学合适一点。两校皆各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科大的全为理 (工) 类, 南京大的7个为理科类, 一个为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 由此可见南京大的文科要弱点) 。就分量来说, 中科大的一个为小学科 (科技史) , 分量轻点 (因为也可以把科技史划为历史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 , 其从业人员也很少。但中科大的核科学与技术似乎比南京大学的天文学重要一点。再加上南京大学这所文理科大学的文科相对弱些, 所以我觉得中科大可以暂时排第三, 南京大学排四。
三、二加七中哪所大学最弱?
二加七大学中最弱的窃以为大概是西安交大。西安交大也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但它是一所三校合一的大学。西安交大在合校风潮中合并了西安医大、陕西财经学院两所大学。但它的文科只有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重点学科, 医学药学类没有, 故其重点学科的分布也不均衡。再加上它地处西部, 受地理区位的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这些不太有利的因素的影响, 其高考收分也不很高。而高考收分也反映了广大群众、考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度。所以, 西安交大只好暂居二加七大学的末尾。
四、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强?
在2003年入选的34所九八五大学中, 刨去前九所, 就还有25所。他们中哪所最强呢?我以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人民大学可提出来说道说道。北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 除一个管理工程外, 皆为工科。其中一个为特别重要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北航又没合并别的大学。高考招生收分又很高。故可名列九八五大学之首, 将来还可能跻身2+9大学 (当2+7扩容时) 。人民大学也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 全为文科。人民大学也没合并别的大学。不过, 人大的8个重点学科中, 有两个学科较小, 其从业人员也较少, 分量较轻, 即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学。考虑到人大基本上是以文科为主的文科类综合性大学, 其收分在文科考生中也较高。所以, 人大似乎可排在九八五大学前列。将来也可能格为2+9大学。
五、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弱?
九八五大学中最弱的可能要算兰州大学和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迄今没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论怎么看都是最弱。这也无可奈何。兰州地处甘肃。甘肃地理环境较差, 经济发展滞后, 留不住人才。许多人才便孔雀东南飞了。说吉林大学也是最弱的之一可能令人惊诧。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情况的确如此。吉林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 皆为理工科。这在九八五大学中居中。但吉林大学是六校合一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 有师生员工约8万人。近年来并入的高校有吉林工大、长春科技大 (地学类) 、白求恩医大、长春邮电学院、解放军军需大学 (农牧兽医类) 。其重点学科按校均人均师均算一校不到一个, 有些黯淡。而且分布也不均衡。吉大是文理工农医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超级航母大学。但其文科、农科、医科皆无重点学科。可见其合并了一些弱校, 降低了原来的整体的水平, 稀释了自己的研究型性质。高考招生收分的差异也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吉大同招理科考生的理工农医各院系专业, 好的蹩的收分差距达百分以上。有些令人感慨。
六、九八五以外的名校有哪些?
九八五大学以外够得上名校这个资格值得拿出来说说的非艺体类高校有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农大这两所。国防科技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除一个为管理工程外, 其他皆为工科中的高新技术学科。国防科大属军队系列在高考招生中属提前批录取院校, 故其收分也颇高。中国农业大学也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皆为农牧科学学科。中国农大地在首都, 中国又是农业大国, 国家对农业科技比较重视。在近十年来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14位著名科学家中, 有两位为著名农业科学家 (杂交水稻之父工程院士袁隆平, 小麦育种大师科学院士李振声) 。所以, 报考中国农大的考生也比较踊跃, 收分也较高。因此, 我猜想, 在下次九八五大学扩容时, 这两所大学入选是顺理成章的。
【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推荐阅读:
以探险的话题作文600字01-04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优秀话题作文12-18
以光荣为话题的作文10-23
以尊严为话题的作文12-14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12-15
以0为话题的作文05-08
以祭奠为话题的作文05-12
以抱怨为话题的作文05-14
以联系为话题的作文05-15
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