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

2024-07-07

秋水仙碱(共12篇)

秋水仙碱 篇1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秋水仙碱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 (150mm×4.6mm, 5μm) , 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 (50:50) ,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350nm。结果秋水仙碱在6.444~15.036μg/mL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0.0202X+0.2333, r=0.9997。平均回收率:100.3% (n=6) 。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秋水仙碱,含量测定

秋水仙碱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的球茎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主要作用于抗痛风病。痛风病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 血中尿酸过多, 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 刺激组织, 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肾尿酸盐结石症。2005年版中国药典, 对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专属性差, 重复性差。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秋水仙碱的含量。方法可靠, 专属性强。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HP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自动进样器, 紫外检测器, 四元泵) 。秋水仙碱对照品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甲醇为色谱醇;水为重蒸馏水;磷酸二氢钾为国产分析纯;秋水仙碱片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 方法学考察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

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 (150mm×4.6mm, 5μm) ;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 (50:50) ;流速1.0m 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350nm。理论板数按秋水仙碱峰计算应≥3 000;用外标法按峰面积定量计算。

2.2 线性关系试验

精密称取秋水仙碱对照品适量, 置量瓶中, 用水溶解并稀释成6, 8, 10, 12, 14μg/m L的溶液, 各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见图1-A) , 以对照品溶液的浓度Y与峰面积X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结果表明秋水仙碱在6.444~15.036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202X+0.2333, r=0.9997

2.3 进样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2.2”项下浓度为8μg/m L的秋水仙碱溶液20μL,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重复6次, 测得秋水仙碱峰面积的RSD值为0.1% (n=6) 。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2.2”项下浓度为8μg/m L的秋水仙碱溶液, 于室温下放置0, 3, 6, 9, 12, 15h进行测定, 测得秋水仙碱峰面积的RSD值为0.2% (n=6) 。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样品编号3 (约含秋水仙碱0.5mg) , 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 (按80%, 100%, 120%比例) , 按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操作, 测定其含量。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27% (n=6) 。结果见表1。

3 样品测定

3.1 对照品含量

精密称取秋水仙碱对照品10.74mg, 置100ml量瓶中, 加适量水溶解, 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吸取2 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计算峰面积。色谱图见图1-A。

3.2 片剂含量测定

取各批号样品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秋水仙碱1mg) , 置100ml量瓶中, 加水约50ml, 振摇使秋水仙碱溶解, 加水至刻度, 摇匀。按对照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见表2, 色谱图见图1-B。

4 讨论

秋水仙碱片原来的质量标准中收载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 但实际测定时最大吸收波长偏离较大。实验过程中我们曾采用流动相与水分别作为溶剂, 两者的结果没什么区别, 考虑到成本, 水较廉价, 故采用水作为溶剂。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12.

[2]卞晓岚, 翟青, 张芳华,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秋水仙碱胶囊中秋水仙碱的含量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 11, 6.

秋水仙碱 篇2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秋水山庄.绝唱 篇3

1934年秋天,位于西湖北山路三十八号的秋水山庄又迎来了一个晴好的日子。女主人沈秋水和丈夫史量才坐在楼台上眺望西湖。年近花甲的史量才虽胃病缠身,但显然心情极好,他满足地长叹一声,随口吟道:“晴光旷渺绝尘埃,丽日封窗晓梦回。禽语乐声通性命,湖光岚翠绕楼台。山中岁月无古今,世外风烟空往来。案上横琴温旧课,卷帘人对牡丹开。”

沈秋水当目口为他度曲抚琴,边弹边唱。夫妻俩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遥想当年,他们邂逅上海、两情相许时,一个是英俊书生,一个是名闻沪上的青楼女子慧芝。史量才取“望断秋水”之意,为她更名秋水。1911年,沈秋水成为史量才的第二任妻子,次年资助史量才买下了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申报》。此后,史量才励精图治,革新报业,使《申报》一跃而为全国著名大报。同时他还发展各种报业,创办社会文化事业,成为上海最大的报业资本家。九·一八事变后,他以“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为立身之本,以《申报》为阵地,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力主抗日,拥护革命,反对内战和专制,倡导民主与进步,成为一位极有影响的爱国新闻事业家,深遭当局忌恨。

杭州是史量才最爱的地方,沈秋水是他最爱的人,于是,他为爱妻在一座别墅,并将这“永久的纪念物”命名为“秋水山庄”。这座江南庭院式建筑北依葛岭,南临里西湖,主楼青石柱子、朱红花窗、白色栏杆,在造型、选材和色彩上别具匠心,独具女性纤巧之美。楼后还有一座仿照红楼梦怡红院建造的花园,亭台回廊、水池假山掩映在碧树森森之下,古朴幽静,精巧宜人。夫妇俩虽在上海哈同路建有一座花园别墅,但更喜欢秋水山庄,一有空闲就来山庄休憩。

这年秋天,他们带着独子咏赓和他的同学邓相询及沈秋水的养女沈丽娟又一次来到这里。

不料,这是他们和秋水山庄的永诀。一场由蒋介石授命、戴笠亲自部署的暗杀活动正在悄悄进行。

几天后,也就是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和沈秋水等人乘坐自备保险汽车离开山庄前往上海。车至沪杭公路海宁县境内翁家埠附近,遭到经过伪装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伏击,史量才、邓祖询及司机惨遭杀害,沈秋水不口儿子幸免于难。

沈秋水深知丈夫生前最爱杭州,1936年春天,将他安葬于西湖茅家埠天马山麓。很多人还记得当年史家家奠上的一幕:沈秋水面色惨白,一身缟素,抱着史量才生前最爱的乜弦琴,在灵前弹起了《广陵散》,曲至高亢处,琴弦突然崩裂!沈秋水默默站起身,用颤抖的双手将断弦的古琴投入火钵……

高山流水,知音已绝,秋水山庄自然成了不堪回首的伤心之地。沈秋水深知丈夫生前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便将秋水山庄捐献给社会,改建成杭州尚贤妇孺医院。自己搬至公寓,在回忆和诵经中度过余生。

世事沧桑,时光流转,如今,秋水山庄已成为新新饭店的一部分。路经此地,知道那些尘封往事的游人会驻足观望,留下景仰的目光,不知道的,则在它面前匆匆走过。

种满庄稼的花园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诗人海子写于1989年1月13日的诗句,曾令无数人为之神往,包括我。

那时,海子是个男孩,他想要一所房子,而我是个女孩,我想要一个花园,一个种满庄稼的花园。

于是,我把他的诗篡改了一下,变成这样:

我有一个花园

坐落在海边或山下

面积不用很大

只要能种草种花

还能种庄稼

玉米西红柿豆荚

还有各种各样的瓜

他不是农夫

我不是农妇

我们忙完工作

再忙忙庄稼

锄草

施肥

捉虫

乘凉

聊天

喝茶

画画

实在的庄稼每天在长大

朴素的日子每天有新绿发芽

这就是我理想的家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渐渐淡忘了这个梦想。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谁住在一个种满庄稼的花园里,做着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也许,庄稼和花园原本就是矛盾的,所以,拥有那样一个理想的家是不切实际的,不仅仅是买得起一个花园那么简单。

不料,时隔多年后,我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真的曾种满庄稼的花园。

这座两层西式花园别墅位于杭州灵隐路三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小巧玲珑的花园顺势依偎在平缓的马岭山坡上,满天明明暗暗的香樟叶,满地郁郁葱葱的萱草,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芭蕉、棕榈等花木。小楼是朴实无华的青砖黑瓦、木纹板材结构,底层用作客厅、卧室、餐厅等,二楼则全部用作画室,一张画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各种颜料,一张单人床靠在墙边。

三只淡黄色的蝴蝶迎上前来,无声地轻啄着我裸露在外的肌肤。一切都很安静,仿佛已在多年前进入了长眠,连同一个响彻中国艺术之林的名字——林风眠。

林风眠是我国融合中西艺术最富成就的画家之一。他早年留学法国,被称为“中国留学美术者的第一人”。1928年,年仅二十九岁的他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带着法国妻子来到杭州,创建了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学院——国立艺术学院(目口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首任院长、教授。

和历代文人墨客一样,林风眠爱极西湖。他曾在《美术的杭州》中说:“春季则拾掇到处都有的殷山红,夏季则摘莲花采荷叶,秋季则满觉陇闻桂香簪桂花,冬季到西溪看芦花;离此地,则购一切可以纪念杭州的零星东西归遗亲友,井向他们述说杭州的美丽……”初到杭州时,林风眠住在葛岭山下的招贤寺,后来和好友兼同事林文铮、蔡威廉夫妇,吴大羽等人,在离西湖不远的马岭山坡买下几块地,亲手设计、构建了他们的家园。

能在热爱的山水间拥有属于自己的清静之地,无疑是幸福的。林风眠满怀欣喜地描绘道:“南面隔湖可望南山诸胜,与湖心亭、三潭印月为比邻;东依平湖秋月,可望六公园;西趋西泠桥,可望北山诸名迹;中夹白堤马路,为游湖者必经之途;北靠孤山, 而隔湖可见初阳朝暾及保塔……”

在这个花园里,林风眠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余年。一开始,他身体力行“社会艺术化”主张,轰轰烈烈开展了艺术运动,后来,他和古往今来无数文化精英一样,意欲改造社会,却被社会所摈弃,无奈地放弃了“艺术救国”、“美育代宗教”的理想,转而隐身于纯粹的象牙之塔。在凤凰涅檗痛苦的日日夜夜里,就是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给了他无限抚慰。

他在花园里种植了梅、桂、棕榈、紫荆、凌霄等花木,还在空地上种满了草莓、玉米之类的蔬果。

每天清晨,他从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在晨风里贪婪地呼吸着庄稼的芬芳。除了上课,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锄地、浇水、对着花木庄稼画画。就像他晚年时说的:“无论鸡冠花还是苞米我都喜欢种一点,它们都是我作画的模特儿,有的画完了还可以吃,自己种的东西吃起来特别香。”

每当夕阳西下,他走出孤山山脊,走出那个寄托着光荣与梦想、孤独与惆怅的艺术学院,慢慢沿着湖往家走。可以想像,当他走过百年俞楼、放鹤古亭,走过小桥、岸柳、远山、流云、孤鹭,走进家门的一刹那,就像一只搏击得很累的船终于靠港,心里该是怎样的温馨。

从小楼的窗口望出去,隐约可见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国立艺术学院的旧址。当年,也是在这幢房子里,他写作、画画、沉思。也是在这个窗前,他终于了悟到了什么,从此渐渐趋于沉默,而把所见所思所感全部倾注在一张张美丽绝伦的画作上,倾注给优雅的仕女、独立不羁的孤骛、暮色苍茫中的古寺山林、古典神秘的瓶花静物……每一幅画,分不清是水墨、水彩、水粉还是油画,却凝聚着让人难以释怀的美,让人难以言道的空灵、肃穆、清冷、宁静的气息,摄人心魂。这独具一格的“风眠体”,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中国美术,也使林风眠成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

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画面里,仍依稀可见花园曾经的音容笑貌——

这幅作于1936年的纸本彩墨《鸡冠花》,是林风眠对“中西调和”画法研究的代表作。透过明快、鲜艳的色调,仿佛能看见画家置身于花园中的怡然神情,还有他心中和鸡冠花一样鲜红的热望。

这幅《豆花与黄蜂》作于1944年,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多年前某个春天的早晨,豆花开了,黄蜂嗡嗡地叫着,就像画家妻女的欢声笑语轻轻萦绕在他身旁。

这幅《猫苗头鹰》,一定是他难眠之夜的收获吧?世界都睡了,惟有他和它在黑暗中各自醒着。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十余年里,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对林风眠而言,是给了他欢乐的孩子、给了他安慰的爱人,是给了他力量的朋友、给了他新生的母亲。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林风眠带着全校师生离开杭州转移到了重庆嘉陵江畔。1951年,他退职迁居上海,将小楼移交给了某机关。1977年,他出国探亲后定居香港,直到1991年逝世。

彩蝶依旧纷飞,故人却踪迹难觅,花园也再不见庄稼。不知道当年林风眠离开它时怀着怎样的心情,他是否想过还会回来?或许,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并不是他真正的理想家园?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他的理想家园永远在他未能实现的梦想里,否则,他为什么一去不回呢?

心里怅然,夜里做梦,居然梦见了小楼画室墙上的那幅《小白花》一一一位古代仕女独坐在月亮形的木窗前,双手捧着一朵洁白的莲花。青黛色的蛾眉,低垂的凤眼,樱桃小嘴,行云流水般的粉色衣裙,柔润得如同隐在雾里的山水,清丽得如同划破夜幕的流星,绝非人间之色,宛如天使降落人间……

月亮形的木窗外,想必就是那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吧?

天使也喜欢这个种满庄稼的花园口马?

在我久久的凝视里,恍惚间她成了我,我成了她。

是她从画上走下来,走进了我的梦?

秋水仙碱 篇4

尽管多年以来专业从医人员一直使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 但该药未被FDA批准过。FDA拥有一项可使尚未批准但已上市的药品如秋水仙碱处于其管理框架下的措施。该措施有助于保证所有上市药品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标签方面都能够符合现代标准。

传统上, 医师会每小时使用一次秋水仙碱以治疗急性痛风发作, 直到病情减轻或患者因开始出现胃肠道问题而不得不停止治疗。作为FDA批准一部分的一项剂量研究证明, 在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时, 初始给予一次剂量+1h后给予单次附加剂量正好与持续性每小时给药的疗效相当, 而毒性则低了许多。因此, 该药被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时, 采用的是较低的推荐剂量方案。

FDA提醒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上述新的剂量方案, 并警告当患者使用秋水仙碱时可能存在严重药物相互作用。

秋水仙碱的药用价值最早于公元1世纪就被发现, 而有关其用于治疗急性痛风的数据则可追溯到1810年。从那时起, 医师就开始使用该药。尽管直到现在, 单成分的秋水仙碱尚未被FDA批准, 但一种同时含有秋水仙碱+可增加尿酸在尿中排泄的药物的复方产品已于1939年被FDA批准。

秋水广场散文 篇5

虽然秋水广场建成多年了,我也到过多次南昌,可直到夏天,我才到了一次秋水广场游玩。

秋水广场,那是水的世界。每到傍晚,秋水广场那千百个喷水装置就开始工作。当这些经过巧妙安装的水龙头打开的时候,形成的图画分外壮美。那是水的舞蹈,那是水的绘画,堪称叹为观止,阶梯形的,圆球形的、灯泡型的,莲花型的,酒杯型的、花瓶型的,两头拥抱型的,迎风杨柳型的、礼花型的,冲天鞭炮型的,实在是美极了。喷泉以线条来分,可分直式喷泉和曲线喷泉,直式喷泉又分多种。五色的喷泉,动听的歌曲,以中国之大,有如此美丽喷水的广场应该是凤毛麟角的。

在江边徜徉,吹着和煦的江风,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如画的喷泉,也许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白鹭掠影舞秋水 篇6

我拍白鹭已经有5年了,面对多姿多彩的白鹭,心中充满感慨。曾尝试着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捕捉到白鹭从相识到相恋到成婚的全过程。

要想拍好白鹭,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

白鹭属候鸟,绝大部分是每年的阳春三月份从南方来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在冬天到来之前又成群结队的飞回南方越冬,年复一年从不改变。白鹭喜欢在树上筑巢做窝,每天天刚亮就要飞到附近的沼泽湿地及田间觅食,最爱吃的是小鱼和小虾。

相亲

展示舞姿

爱扶

最佳季节:三月到六月

因为这时它们会聚集在一起生活,交配和繁衍。三月和四月中旬是白鹭恋爱的季节,这时候白鹭的羽毛最漂亮,而且会在翅膀的上面长出美丽的蓑羽。

四月中下旬到五月,小幼鹭开始出壳慢慢成长,在抚养幼鹭期间,成年的白鹭每天会很早出去捕食小鱼虾回来喂养它们的小孩。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观察白鹭经常出没的海滩虾塘,一天当中它们会经常出现在那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光线到这些海边滩涂拍摄。

白鹭在早上和黄昏时候最为活跃。总之,白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

装备:迷彩服和迷彩帽子

一是可以隐蔽自己,不被白鹭发现;二是防止白鹭的粪便落到头上和相机上;三是防止蛇、蚊虫叮咬。

要想拍摄白鹭优美的舞姿和动作,一定要记住白鹭经常站落的树枝,等待拍摄时机。为突出主题增强效果,最好选择较暗的背景,应采用逆光和侧逆光。

相机和镜头:高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

秋水仙碱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进行治疗的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的24例患者中,男17例,女7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8.1±4.7)岁,病程0.8~8.2年,平均病程(2.9±0.5)年。观察组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8.2±4.5)岁,病程0.8~8.4年,平均病程(3.0±0.4)年。两组患者的男女比、平均年龄与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秋水仙碱首剂1 mg,然后以0.5 mg/次的剂量进行治疗,2 h/次,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缓解后再改为0.5 mg/d,用药时间为7 d。观察组采用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进行治疗,秋水仙碱用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以消炎痛栓0.1 g/次,2次/d,直肠给药。两组均治疗1周。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评估中以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关节功能正常,同时血检测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以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同时血检测指标也明显降低为有效,以患者的上述几个评估项目均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为无效,且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2]。(2)患者的疼痛及肿胀评分均采用0~3分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其中0分为无痛及肿胀,随着分值增高则疼痛和(或)肿胀加重,3分为疼痛和(或)肿胀最为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中的年龄、病程、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而性别及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症状体征,尤其是关节疼痛及肿胀等表现极为突出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为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及其他相关组织从而导致的一类病损,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综合生存状态[4,5]。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药物中医秋水仙碱的应用率较高,其为一种生物碱,其可以通过干扰溶酶体脱颗粒从而达到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的作用,另外对于其黏附性及趋化性也有较大的干预作用,同时,本要对于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游走也有较佳的控制作用,故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炎性作用具有较佳的效果[6]。但是临床中认为其综合疗效仍有待提高。消炎痛栓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临床中对于痛风等的应用效果较佳[7,8]。

本文就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其较仅采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说明其对于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显效速度均较受肯定,而这与两种药物协同作用达到更快及更佳的疗效有关,且消炎痛栓采用直肠给药,效果较好的同时也提升了安全性[9,10]。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液检测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血沉、疼痛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水仙碱联合消炎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液检测指标。

关键词:秋水仙碱,消炎痛栓,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师廷川,刘成明.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57-59.

[2]陈华彬.吲哚美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伴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9):89-90.

[3]Khanna D,Khanna P P,Fitzgerald J D,et al.2012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gout.Part2:therapy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hylaxis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2,64(10):1447-1461.

[4]郭宇峰,龙雄,郑天勇,等.奥尔芬-75与秋水仙碱治疗早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6):449-450.

[5]杨钧,李龙.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08,32(10):912-913.

[6]李邦权.放血疗法配合秋水仙碱与单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对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25-26.

[7]梁雪峰,罗佳龙,张建福.自拟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811-812.

[8]张健.非布索坦与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痛风关节炎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1,33(24):3759-3760.

[9]陈瑶秋.小剂量秋水仙碱与非甾体类药物联合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37-138.

《秋水》教学设计 篇8

1.积累文言常识, 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漫画《井底之蛙》, 请一位同学解读:漫画表现的是哪个成语, 你有什么感悟?

(二) 了解作者

成语“井底之蛙”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庄子·秋水》, 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

1.看课文注解 (1) , 勾画要点。

2.学生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

3.教师点拨:道家代表“老庄”指谁和谁?那么, 儒家代表又是谁呢 (孔孟)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 绝不能打倒, 否则打倒了儒家, 我们就没饭吃, 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 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今天我们就自动找上门去, 感受其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 展示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学习, 事半功倍。

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习对比的方法。

(3) 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 力戒骄傲。

2.教师指导学习步骤:学习文言文, 要遵循“读———译———析———悟”的认知规律。

(四) 朗读课文

1.同桌互读、互评。 (要求从读音、节奏、感情等角度来评)

2.请一位同学朗读, 先同桌点评, 再让其他同学补充。

3.欣赏《秋水》的配乐朗读, 根据录音内容配相应的图片。 (要求特别注意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学生齐读。

(五) 疏通课文

1.展示要求:根据课文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 找出古今异义词, 并理解。

(2) 找出词类活用词语, 并理解。

(3) 找出特殊句式, 并分析。

(4) 找出文中的成语, 并理解。

2.小组合作, 翻译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小组比赛, 抢答)

(4) 成语: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 无从着手, 感到无可奈何。

例句:面对书店里浩如烟海的书籍, 不禁望洋兴叹, 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得完呢?

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 被内行嘲笑, 耻笑。

例句:这算什么名菜, 要是拿到宴会上去, 难免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 。

(六) 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问题: (1) 全文写了哪两层意思?

(2)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3)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明确: (1)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叫顷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2) 对比:自喜 (百川灌河、不辨牛马) ———自叹 (不见水端、睹子难穷)

(3) 主旨: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通过开阔视野加以比较, 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 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要懂得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七) 感悟课文

1.教师启发:“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们在座的同学一定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学了这篇文章, 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来告诫自己或鼓励同学?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归纳整理: (1) 人贵有自知之明

(2)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 谦受益, 满招损

……

(八) 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思路: (1) 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 欣然自喜?

(2) 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3) 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2.学生自由背诵。

3.检查背诵:第 (3) 点较难, 给出提示, 引导背诵:

河伯先引用俗语“______________”来批评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狂妄自大, 既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_____________”, 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 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目光的短浅, 接着, 发出了慨叹“_____________”。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 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 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九) 课文小结

1.这篇寓言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 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 就难免贻笑大方。

2.运用对比的手法, 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

(十) 课外延伸

填出下列名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使人落后, ___________使人进步。

3.山外有山, ____________。

(十一) 课堂练习

说说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泾流

2.不辨牛马

(十二) 课后积累: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以为莫若己者

闻:1.闻道百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之:1.泾流之大

2.我之谓也

3.仲尼之闻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2.始吾弗信

(十三) 结束语:

从《秋水》到《井底之蛙》 篇9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 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 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 至于北海, 则望洋兴叹, 并深刻反省自己,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 他的可爱源于他的真实和直率。他不掩饰自己在拥有“径流之大”时的自满自大, 感觉天地唯我独尊, 一副欣欣然的样子。我们当然可以批评他没有自知之明, 妄自尊大, 不懂得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的道理, 这样的河伯最终成就不了大事业, 不能成为道德的典范。但如果河伯从一开始就是自觉的, 他有先见之贤, 能够洞悉宇宙真理, 知道凡事都是相对存在, 绝对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 那么, 庄子就又成了典型的道德家, 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够是庄子所写。我们读《秋水》正是在读这样的智慧, 河伯固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欣欣然自喜, 但他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而止步不前, 他“顺流而东行”, 我们很难知道河伯为什么要东行, 但我们明白, 河伯的东行具有莫大的意义, 他“至于北海”, 见到了“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的北海, 这种情景对河伯的震撼是相当强烈的,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 河伯从此省悟, 不是“天下之美尽在己”, 不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他在这种真实的现实中所受到的教益, 比外人在它面前不尽的述说有力的多。河伯最终从它的小圈子中走出来, 诚心悦服, 真是善莫大焉。对于河伯, 我们除了善意的批评以外, 更多的是庆幸与欣慰。由此, 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自大不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可怕的是一味自大, 勇敢的走出去, 在现实中警醒自己, 不断求真才是人生的正途。

由此, 我又想到另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寓言———《井底之蛙》, 小学时读这个故事, 老师会告诉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 只看见头顶的一片天, 见识浅陋, 幼小的心灵中对青蛙充满了鄙弃, 以后也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贬低那些目光短浅者, 并由此获得心理的极大满足, 它俨然成了道德教化的反面典型。现在想来, 青蛙真是背负了莫名的委屈, 一只长年呆在井地的青蛙, 对于天有多大这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强求它得出辽阔无边的结论, 它日日夜夜见到的天空从来没有改变过, 恒定是井口那么大, 得到它的答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试想这只青蛙如果生活在广袤的田野上, 它断不至于得出这么简单的结论, 并且执迷不悟。我想, 我们除了单纯批评这只青蛙以外, 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善这种局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帮助青蛙从井中爬出来, 让它得以生活在自由而不受束缚的天地中, 我想, 它自然会知道天地的无限广阔, 不需要无限制的指责。由此, 现实中的狭隘与偏见, 原来都是有根源的, 要想根除, 指责的效果微乎其微, 唯有改变他们的境遇, 帮助他们走出那些狭小的天地, 他们才会在精神层面改变观念, 进而自省自觉, 达到真善。

翻转课堂之《秋水》教学设计 篇10

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 在工作之余致力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通过广泛地查阅资料和研究, 我以《秋水》一课尝试了“以学为主”的教学。下面就结合这堂课谈谈我对“翻转课堂”这一模式的实践和反思。

一、 课前准备

(一) 教学分析

1. 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秋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3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文言文, 因高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近一年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故作为一篇自读课文, 较适合进行“翻转”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秋水》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总结翻译方法, 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庄子及其思想, 探究庄子寓言的特征。

3. 教学方法

首先, 学生通过观看事先录好的视频, 对课文进行预习, 并自主完成相关思考题;在课堂上, 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进行讨论;最后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小组研究成果,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负责观点提炼和问题解答。

(二) 录制视频

首先, 我搜集相关资料, 将授课内容制作成课件, 力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接着将课件配上讲解, 录成视频。在视频中, 从庄子的生平到思想, 从作品特色到后人评价, 我都做介绍。视频的时长为12分钟, 较全面地呈现了教学内容。

(三) 编写助学案

助学案是配合视频使用的, 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由于这是必修3最后一篇自读课文, 所以我希望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在助学案中, 我还特意向学生们推荐了鲍鹏山的《庄子: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庄子。

二、 课堂学习

1. 知识回顾

首先, 给学生2分钟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 就助学案中的“知识回顾, 迁移拓展”进行讨论, 然后各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做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助学案, 预习得比较充分, 在课堂上能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其中, 有两个小组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读音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通过争辩, 学生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句中的“少”应解释为“认为……少”, 属于意动用法, 所以应该读成上声。通过展示和分享, 同学们还对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句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

2. 自主质疑

翻转课堂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体展开教学, 在助学案中, 我设置了“预习本文之后, 你还有什么疑问”的环节, 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 经过整理, 归纳出三个具有共性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讨论:1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向若而叹”? 2文章写作特色?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三个问题涵盖了课文中的三个知识点, 分别涉及到文章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及情感态度, 便于课堂讨论的展开。

3. 合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是课堂任务的执行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将时间和空间充分地交还给学生。由组长牵头, 对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辩驳, 由组长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在小组发言环节, 学生们表现积极, 很有见地。如在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的问题时, 第5小组通过集思广议, 一下子就说出了“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想象丰富, 善用比喻, 寓言富有创造性, 善用对比”等结论。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主角, 他们才情四溢的表现给了教师很多启示!

4. 归纳总结

课文借助气魄雄伟的黄河、无边无际的北海和有喜有叹、逼真传神的河伯等生动而传神的形象, 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我们需要以这篇课文作为起点, 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力去感受庄子及其作品的魅力。

三、 课后反思

初次尝试翻转课堂, 还有许多地方不够成熟, 但我还是感触良多。翻转课堂的实质在于思维模式的创新, 通过这一形式, 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目前, 国内外的普遍看法是, 翻转课堂比较适合理科教学, 因为理科的知识点比较明确, 教师也能比较轻松地将知识制作成视频, 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但通过这次教学实践, 我认为, 翻转课堂的学科适应问题只是相对的, 只要用心去发现, 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中的某些知识章节也是适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

秋风秋水似当年 篇11

和赵坚的相识很有些宿命。那年春天,突然很想去看看奔流的黄浦江。可刚踏上去上海的特快,便悲哀地发现放在上衣口袋里的车票不知什么时候被梁上君子“借”走了,翻遍了身上所有能装东西的地方也没找到,旁边一戴着眼镜的男孩看着我上翻下翻一副猴急样,连忙问我:“你钱包掉了?”后来我知道他叫赵坚,上海人,在深圳做着很时尚的职业:DJ。

他是那种看上去特别干净善良的男孩,知道只是掉了车票后,连连安慰我说就当扶了贫吧,然后问我是不是还有补票的钱,我恶作剧般地翻出口袋里仅有的二十块大洋给他看(其实我的钱包藏在行李包里),他笑了,很爽快地说我借给你吧。

他其实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风趣又幽默,一路上一个接一个地讲着笑话,惹得我和邻桌的旅客们都忍俊不禁,旅途中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男孩,我很快忘了上车时的不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分别的时候。

出站时,他塞给我一张名片,我笑着说:“不用这么俗气吧!”

“钱包丢了可以找我啊!”他玩世不恭的说,并挥手和我道别,如果目光可以杀人,那一刻我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黄浦江真的很美,波澜壮阔地从我单纯的快乐中流过,我夜夜在江边看着繁星流动,很是惬意和悠闲,可是那天晚上回到住处,当手触到空空的口袋时,突然一阵心惊肉跳:我的钱包不见了!

钱包里有我的证件、信用卡和为数不少的现金。

当赵坚气喘吁吁地赶来时,我蜷缩在床头已经哭成了泪人儿,他拥住我,轻轻地擦去我满脸的泪水,“都怪这张乌鸦嘴,乱讲话,我帮你惩罚它!”他一边说,一边打着自己的嘴巴,我终于咧开嘴笑了!

那一夜,我靠在他怀里,他温柔地拍着我的头,随口哼着故意走调的《我想我是海》,我在他随意而搞笑的歌声中慢慢地睡着了,睡得很沉。

再见赵坚已经是第二年秋天了,因为厌倦了那份平淡如水的工作,我辞职到了深圳。

事先也没告诉他,到了电台楼下才打电话给他,他不肯下来,说我恶作剧。我没有争辩,安静地等在大门口。六点半,当赵坚看到站在大门前的我时,他把眼睛擦了又擦,奔过来夸张地给了我一个热烈的拥抱,然后挽着我的手在众多同事的玩笑声中招摇而去。

转身的瞬间我突然感觉到一道目光从身后直射过来,女人的直觉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果然,回头寻过去,很清秀的一张脸,长发飘飘丝光润滑。

那时,赵坚已经在深圳供楼了,我住在他的二居室里,虽说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很少有碰面的机会,常常是我睡着了他还没有回来,早上我出门时他还在被窝里,我们互不干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就这样细水长流地相处着。偶尔我会给他留下宵夜,我会给他洗了仍在沙发上的脏衣服。他会在短信中谢我,我总是嬉皮笑脸:大恩不言谢!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滑过,转眼又到了深圳台风的季节。这天,天气预报一早就报道了晚上有台风登陆,公司早早就下班了,回到家便看到赵坚的手机放在桌子上人却不知去了哪儿,窗外已经是狂风大作,风沙满天飞了。我把所有的窗户关好后,外面风越来越大,豆粒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可是他还是不见人影,我有些急了,抓把伞就往外冲,在路上,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风雨中焦急的朝路过每一辆车张望着,我跑过去大声喊着他的名字,他回过头一把抓紧我,急急地说:你什么时候来的,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看着他浑身像落汤鸡般淋得湿透,我突然抱住他哭了,风雨中他抚摩着我的头发一个劲地叫我:“傻丫头,傻丫头。”

晚上,他在客房看电视,我钻进厨房做了好几样家乡的风味小菜,辣得他热汗淋淋,大呼小叫着像个孩子,边狼吞虎咽边说:“没想到我的同居女友还能做这么可口的佳肴,将来谁娶了做老婆真是福气。”我突然一阵莫名的心跳,一股细细的暖流从心中缓缓涌起,柔美而绵长。

到底是在内地懒散惯了,在深圳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怎么也觉得有点跟不上脚步,恰逢内地的分公司需要人手,我主动请缨去长沙。临走的前天晚上,我化了淡妆穿上赵坚经常夸的棉布长裙,去办公室找他,远远地看着他走出来,手挽在另一个女孩的臂弯里,一脸的陶醉和幸福,还是上次那张脸。

突然想起赵坚曾经无数次地说过,他喜欢长发飘飘的女孩,柔柔顺顺,温暖而有女人味。

看到我,他显然有些意外,“你怎么在这里?”我淡然一笑:“路过,顺便等你一块回家。”

第二天早晨,我煮好面条叫他起床,赵坚像是遇上外星人般盯了我足足五分钟,然后低头把面条喝得“呼啦啦”直响。出门时,我们互道再见,正欲关门,他突然回过头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今天晚上我会早点回家吃你做的面条。”

我把他的脏衣服和臭袜子找出来洗干净,房间擦得一尘不染,又买了些吃的塞在冰箱里,然后留下一张纸条,登上往长沙的飞机。

和同事逛街,突然,毫无预兆的,那歌声便想起了:“我想我是海,冬天的大海,心情随风轻摆,潮起的期待,潮落的无奈,眉头就皱了起来……”我怔怔地站在那儿,往事像突如其来的音乐刹那间紧紧裹住了我,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像这初冬的天气一样潮湿起来,这首歌在我心里只属于一个人,而那个人已经不再触手可及。

从那天以后,每到夜深人静时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想起赵坚,想起那个爱嘻笑逗闹的阳光男孩。

那是我离开深圳的第十九天深夜,也不知道几点了,睡得迷迷糊糊时门铃突然大作,打开门的瞬间,我好像听见自己的血管里突突的奔腾声:赵坚!

“我终于又可以吃你的面条了!”他倚在门边,眼睛里满是柔情的爱意。

面条还是原来的做法,可是在厨房时,我突然有点手足无措了,背后有一双手轻轻环抱我的腰,细细硬硬的胡子茬摩擦着我的发丝,“我想你”。听到他在我耳边喃喃低语着。

那一刻,我像云一样流浪的心被一种巨大而甜蜜的幸福侵蚀着,想哭,却又笑了,心里在说:你不是有了你的爱情吗?

赵坚马上猜到了我的疑惑:“都过去了,你离开后,我才知道不能没有你。”他坚定地告诉我。

那些日子,我们像老夫老妻一样十指相扣去菜场买柴米油盐,比质比价斤斤计较,害得卖菜的大妈后来都不想再热情招呼我们了。

我们在空旷的草地一坐就是一下午,看云卷云舒,让他听我刚学会的湖南花鼓戏,虽然五音不全,但他的掌声拍得山响。

我们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手牵手闲逛,偶尔也会像初恋的少女般飞快地接吻,然后偷偷地相视而笑。

……

我们没有海誓山盟,我们都不受到约束,在长沙这座城市里,我就这样被一个宽厚淳朴的男人波澜不惊地爱着,那种爱情像三月美丽的樱花,烂漫地开在他的和风细雨里。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赵坚要走了。

那天早上起来,客厅里烟气氤氩,我看到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他没睡好,很憔悴的样子,眼睛里写满了忧伤,但是他什么也没说,我也不问。

当列车快要启动时,他塞给我一个小盒子,小巧而且精致,“回家再看吧。”

我没有等到回家,走在半路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一条铂金项链在冬日清冷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突然就流泪了,他终究没有给我想要的承诺,我想要什么,他懂的,可是他不给。

很多次半夜醒来,站在曾和赵坚相依相偎的阳台,看月光清冷,看外面灯火迷离璀璨,再也无法安然入睡,掌心尽湿。

又是一年秋风瑟瑟的时候,我收到他的邮件:

对花对月

琴音瑟瑟

一曲临风谁解离别味

秋风秋水似当年

岁月天涯 念 念 念

花落枝头尽是相思泪

江天一色楼千尺

月上柳梢 恋 恋 恋

其时,他真的在那个樱花烂漫的国度了,而我也早已离开了长沙。

秋水仙碱 篇12

一、中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发展与《庄子·秋水篇》中的相关内容

1. 中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历史, 典籍中关于跳水游泳运动的篇章举不胜举。早在奴隶社会中期, 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就有着许多关于游泳运动的记载, 例如《邶风·谷风》中的“泳之游之”、《邶风匏有苦叶》中的“济盈不濡轨”等相关诗句。由于当时的平均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 人们在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对于水的依赖十分强烈, 因此对水存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因此对游泳运动的相关记载十分丰富。与此同时, 由于当时人们生产水平较为落后, 受到出行、劳作等诸多生活必需活动的影响, 游泳也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到了战国时期, 各类历史文献中关于游泳的记载愈加丰富。其中代表作品有《易经》中的“水存至习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华西伺坐》一篇中的“浴乎沂, 风乎舞雩, 泳向归”。如此种种, 皆是对古代人民在节日中举行的游泳活动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一系列景象的真实刻画。

到后来, 《庄子·秋水篇》当中“水行不避蛟龙”的状态之时, 则可说明古代游泳技能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再后来, 到了唐宋时期, 随着跳水运动兴起加入, 各类嬉水活动日趋活跃。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先生就曾经在一篇名为《日喻》的文章中对游泳实践运动有着大量的描写。文章中对南方的游泳实践历程有着详尽的记述, 从而概括出当时沿海居住的人们日日与海洋潮水打交道、幼年即会游泳、少年即能潜水的高超游泳技能。

2. 由《庄子·秋水篇》引发出对于跳水游泳运动的思考。

(1) 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庄子·秋水篇 (一) 》中, 有一段关于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 其间内容大致为:秋季水涨时节, 百川溪流皆流向黄河, 以至黄河水位上涨、河道扩宽, 其宽度足以使人辨认不出对面的动物是牛是马。河伯妄自欣喜, 认为河流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美的事物, 认为天下的美景美物统统收在自己的眼里。于是, 沿着河水的走向向东而行, 行到北海, 而后向东放眼望去, 才发现, 大海辽无边际, 其宽广远胜于江河。于是感叹事物无止境,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随后, 北海若又以井底蛙之于海、夏虫之于冰等实例进一步论证了事物无止境这一说法。这一哲学思想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方面, 则是体现在其经过历朝历代的时间打磨, 在技艺方面的不断进化与创新。从最初的受日常生活生产形势所迫必须而为之, 到后来的主动发起对大自然的挑战, 再到后来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运动并引入诸多的翻新样式种类, 可以说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以各个历史速度进行着不断的发展。 (2) 自强不息的挑战极限精神。《庄子·秋水篇 (十七) 》中有云:“夫水行不避蛟龙者, 渔父之勇也。”意思说的就是, 能够做到在水中行进, 而却不屑于托比蛟龙等水怪, 这是渔夫的勇敢啊。这里所说的“渔父之勇”, 不仅仅是力量与技能上的勇敢, 更是心灵上、精神上的勇敢。试想, 能够做到不凭借任何外力而自如行进于河海潮水之中, 已是人类中的勇敢之举, 更何况是置身于凶猛如蛟龙那般的洪水猛兽之中!可见,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极富有自强不息、挑战自身极限的顽强精神的。而将这一哲学精神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当中, 则广泛体现在我国古代跳水游泳健将不畏水潮的汹涌与竞技的难度而不断挑战大自然、挑战自身极限的顽强拼搏、挑战精神。

通过前文中笔者对《庄子·秋水篇》的浅层温习, 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 我们可以将《庄子·秋水篇》中的相关哲学思想粗略划分为两个方向, 即永无止境的技能探索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挑战精神。

二、《庄子·秋水篇》哲学精神与古代跳水游泳竞技技能的发展

综合诸多历史古籍中对于跳水游泳技能发展的相关记载, 笔者在本文中将我国古代跳水游泳技能发展状态划分为以下三重境界。

1. 游之泳之。

我国古代人民将游泳大体分为三个类别, 即涉、浮与没。其中, 涉, 指的是在较浅的水域中趟水行走;浮, 指的是在较深水域的水面漂浮而过;没, 指的是在较深的水域中潜水而过。从其种类划分的方式以及其清晰明确程度, 我们不难看出, 最初的游泳运动都是为了达到某些生活活动的目的的。在这一时期, 游泳是人类社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游之泳之, 古代游泳的第一重境界。

2. 水行不避蛟龙。

在《庄子·秋水篇》中, 作者将水行之蛟龙与陆上的犀牛猛虎、夺命的兵刃相并列而言, 可见那如同蛟龙般汹涌的潮浪是多么地难以征服。除去对渔夫勇敢精神的赞美, 也是对当时人们游泳技能的一种肯定。相比较于前面的“游之泳之”, 能够做到水行而不避蛟龙已经是弄潮技能上的极大飞跃了。以至于宋代的部分文人骚客在亲临弄潮表演之后, 往往为之惊叹, 以至于在多年以后的诗词篇章之中仍有着些许相关的回忆性记载。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吴儿不怕蛟龙怒”即是其在观潮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状况下的作品。水行不避蛟龙, 这又是古代游泳的第二重境界。

3. 水秋千。

说完游泳, 再来说说跳水。水秋千, 又名水百戏, 是一项从宋朝开始兴起的跳水运动。顾名思义, 这一跳水运动并非当代跳台或跳板运动那样从一固定位置起跳入水, 而是从架在船头的秋千上跳入水中。具体过程为, 参与表演者统一荡起船头上的秋千, 当秋千被荡到水平的状态时候, 再翻着跟斗跳入水中。这种跳水方式相对于现代跳水运动显然是难度增大许多。因为, 只有当表演者身体与秋千荡起位置处于互相和谐的那一点时准时跳出, 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入水效果。一旦起跳时间稍有推迟或是提前, 由于位置与惯性等客观因素, 就会导致表演者达不到预期的表演效果, 甚至摔在船板上致伤甚至致命。正是由于其表演难度系数极大的特殊性, 非专业高手轻易不敢尝试, 也就导致了该跳水表演项目出现频率极低, 甚至说成是到了非皇家而不得见的程度都毫不夸张。宋朝词人王珪就有一首名为《宫词》的相关作品, 其中“内人稀见水秋千, 争擘珠帘帐殿前”两句, 正是对水秋千这一古代跳水运动项目的真实刻画。水秋千, 就构成了古代跳水游泳运动的第三重境界。

三、《庄子·秋水篇》挑战极限精神

1. 渔夫之勇。

在汹涌的河海当中行进, 却不屑于躲避那凶猛如蛟龙般的浪潮, 这是渔夫的勇敢啊。由《庄子·秋水篇 (七) 》中的相关内容, 我们可以了解到, 古代人们将勇敢分为许多种类, 却也不外乎物质力量方面的勇敢与心灵精神方面的勇敢两种。渔夫的勇敢在于其勇于同大自然做抗衡, 挑战自然、挑战自身。他的勇气既包括物质力量方面与自然界的汹涌潮水相抗衡, 又涵盖精神心灵方面敢于挑战自然未知、敢于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 他的勇气是客观与主观双重的。可见, 我国古代游泳健将拥有着兼并物质与精神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拥有着一种顶天立地、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2. 嫁与弄潮儿。

“嫁与弄潮儿”本是出自唐代李益所赋的《江南曲》一诗。本意为闺中怨妇哀叹受汛期水阻的夫君不能够早日归家。虽与古代游泳运动并无太大关系, 但足以证明当时社会上, 游泳运动已经盛行, 并且极受时人尊崇。在当代, 我们所说的“弄潮儿”通常是指勇于冒险并富于进取精神的一些人。而在我国古代的一段时期中, “弄潮儿”则是对于单独一种人的特指, 那就是当时社会中的那些游泳健将了。在当时, “嫁与弄潮儿”被借用为姑娘们对游泳健将的歆慕之情, 重点强调弄潮高手们敢于挑战自然、勇于拼搏的勇敢精神。其精神形象相当于近代西班牙角斗场上的斗牛士一般。

3. 百尺桩上。

据《因语录》中的相关记载, 在唐朝, 有个名叫曹赞的跳水健将, 能够做到穿着平常的衣服从百尺高的木桩之上一跃入水, 而后悠然立于水面宛若坐于平地席子上一般, 却并不惊起一丝涟漪。唐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九寸三分也就是30.7厘米。如此统计下来, 百尺折合成现代的度量衡也就是合30.7米。一个人能够从30余米的高处一跃水中却又不惊起一丝波浪, 单说其技艺之高深已经足以媲美当代任何一位跳水冠军了。再经深思, 30余米, 约合当代普通住宅楼十层的高度。能够做到从十层楼的高度跳下却不畏惧, 还能够灵活把握技能控制落水姿态, 其胆识、魄力可见一斑。

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起源甚早、发展迅速。在技能方面经历了从“游之泳之”到“水行不避蛟龙”再到“水秋千水百戏”等质的飞跃;在精神方面又存在着“渔父之勇”、“弄潮之雄”与“百尺桩上”等一再的突破。经过客观技能与主观精神的不断发展, 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不断发展、进步, 今天依然活跃在世界的前端。紧紧呼应着《庄子·秋水篇》当中的相关哲学思想, 不断给予中华民族前行的力量。

摘要:本文主要就由《庄子·秋水篇》引发出的种种思考, 从《庄子·秋水篇》哲学思想与古代跳水游泳竞技技能的发展、古代跳水游泳挑战极限精神等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庄子,《秋水篇》,古代跳水游泳运动

参考文献

[1]康弘.我国古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百科知识, 1995 (8) .

[2]张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泳活动考述[J].兰台世界, 2011 (9) .

上一篇:全局信息安全下一篇:城市特色文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