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

2024-08-29

《秋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秋水》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识, 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漫画《井底之蛙》, 请一位同学解读:漫画表现的是哪个成语, 你有什么感悟?

(二) 了解作者

成语“井底之蛙”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庄子·秋水》, 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

1.看课文注解 (1) , 勾画要点。

2.学生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

3.教师点拨:道家代表“老庄”指谁和谁?那么, 儒家代表又是谁呢 (孔孟)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 绝不能打倒, 否则打倒了儒家, 我们就没饭吃, 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 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今天我们就自动找上门去, 感受其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 展示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学习, 事半功倍。

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习对比的方法。

(3) 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 力戒骄傲。

2.教师指导学习步骤:学习文言文, 要遵循“读———译———析———悟”的认知规律。

(四) 朗读课文

1.同桌互读、互评。 (要求从读音、节奏、感情等角度来评)

2.请一位同学朗读, 先同桌点评, 再让其他同学补充。

3.欣赏《秋水》的配乐朗读, 根据录音内容配相应的图片。 (要求特别注意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学生齐读。

(五) 疏通课文

1.展示要求:根据课文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 找出古今异义词, 并理解。

(2) 找出词类活用词语, 并理解。

(3) 找出特殊句式, 并分析。

(4) 找出文中的成语, 并理解。

2.小组合作, 翻译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小组比赛, 抢答)

(4) 成语: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 无从着手, 感到无可奈何。

例句:面对书店里浩如烟海的书籍, 不禁望洋兴叹, 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得完呢?

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 被内行嘲笑, 耻笑。

例句:这算什么名菜, 要是拿到宴会上去, 难免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 。

(六) 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问题: (1) 全文写了哪两层意思?

(2)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3)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明确: (1)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叫顷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2) 对比:自喜 (百川灌河、不辨牛马) ———自叹 (不见水端、睹子难穷)

(3) 主旨: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通过开阔视野加以比较, 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 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要懂得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七) 感悟课文

1.教师启发:“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们在座的同学一定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学了这篇文章, 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来告诫自己或鼓励同学?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归纳整理: (1) 人贵有自知之明

(2)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 谦受益, 满招损

……

(八) 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思路: (1) 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 欣然自喜?

(2) 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3) 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2.学生自由背诵。

3.检查背诵:第 (3) 点较难, 给出提示, 引导背诵:

河伯先引用俗语“______________”来批评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狂妄自大, 既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_____________”, 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 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目光的短浅, 接着, 发出了慨叹“_____________”。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 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 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九) 课文小结

1.这篇寓言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 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 就难免贻笑大方。

2.运用对比的手法, 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

(十) 课外延伸

填出下列名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使人落后, ___________使人进步。

3.山外有山, ____________。

(十一) 课堂练习

说说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泾流

2.不辨牛马

(十二) 课后积累: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以为莫若己者

闻:1.闻道百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之:1.泾流之大

2.我之谓也

3.仲尼之闻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2.始吾弗信

(十三) 结束语:

庄子是智慧的, 他的《秋水》也洋溢着智慧, 学了这篇课文, 相信同学们也会变得更聪明!

《秋水》教学设计 篇2

本篇案例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让河伯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层层深入,分为导入、走进庄子、基础知识预习检查、课文分析、拓展延伸,文言文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形象并找到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庄子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自学庄子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以此为基础,在深刻揭露“窃国者为诸侯”的政治现实的同时,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主张一种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时,庄子崇尚一种“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这种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是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唯心主义是基本倾向,但也有不少辩证因素。其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有“庄骚”之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大。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基础知识预习检查

1、听老师朗读。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

②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③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④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⑤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⑥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2)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全文解析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关键字:时:名状,按时令。川:水道、河流。河:黄河。泾:通“径”。之:这样,如此。

译文:秋水依照时令及时来到,很多河流的水灌注到黄河里。水流是那样宽阔,在水的两边和水中的小洲与高出的河岸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辨:“辨”,辨别。焉:助词不译。然:形容词缀。以:认为

竟分不清对面的牛和马。于是乎黄河神高兴地自我得意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而:表修饰顺连词。东:名状,向东。于:介词,引出到达的地点。而:表修饰连词。

他沿着河道向东走,来到了北海;面对着东方观望,看不到水的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始旋:开始,掉转。望洋:翘首远望的样子。

于是黄河神转过脸来,仰头对海神若感叹说:“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野语:俗语百:很多

“俗语说,‘听说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就说的是我呀。”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发语词。闻:动。闻:名。而:并列连词。之:结构助词,的。始:当初

况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轻视孔子的学问,看不起伯夷的节义,当初我不相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之:主谓之间取独殆:危险

现在我看到了您的博大无穷,我若不是走到您的门前,那就危险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长久,见:表被动方:道

我将长久地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四、自主探究

问题一:河伯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问题二:河伯为什么会欣然自喜?

答: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问题三: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答: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问题四:河伯叹什么?在河伯的感叹中体会河伯这一个形象。

答: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本文中河伯这个形象还是非常可爱的。河伯一开始见到黄河直流的水波这样大,他就开始飘飘然,认为天下间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当他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很快,掉转脸,对海神做自我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这种很快认识自己错误,勇于做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想到,毕竟他是一条大河的神仙啊。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继而进一步论述,在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曾经听说过,有人小看孔子的见闻,轻视伯夷的大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看到自己是这样的,那么社会上肯定存在的。

问题五:那么本文通过河伯经历的一件事,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答:个人的知识见解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笑大方。

五、本文的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黄河与北海的壮阔,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后者是“难穷”,“不见水端”。写河伯的认识,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秋水的畅想 篇3

首次走进与滕王阁隔江相望的红谷滩秋水广场,还没来得及欣赏她的全貌,就被一柱柱形态各异、神采飞扬的喷泉所吸引。喷泉将广场妆扮得美若仙子,随着五彩缤纷的焰火升腾,广场上灯水相映,光照天地,又显得气势恢宏,浑然一幅锦绣图画。

“秋水共长天一色”,当年的王勃,恐怕怎么也想像不出,今天的“秋水”,真的从文章里走了出来,以她那绚丽多姿的风采,走进百姓的生活空间,展示着英雄城美化亮化更加壮丽的风姿。

随着音乐的奏响,看那错落有致的水柱冲天而起,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温柔婀娜。有的翩翩起舞似天鹅展翅,有的如银弦轻颤竖琴弹唱,还有的弯向彼岸像银河鹊桥,向游人表达团圆的喜悦。即使是一丛小小的低涌,也欢快地跳跃着,与高高的水流相映成趣,恰似那红花绿叶相辅相成。

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那柱主喷泉,水喷高达128米,飙然凌霄,直冲云天,看得你的心随着那磅礴的一冲而疯狂,全然忘却已是人在老年,禁不住孩童般欢呼起来。广场沸腾了,人们都陶醉在这美丽的瞬间。

是开明而睿智的领导者凝聚了集体的创造力,是勤劳而奋发的建设者将蓝图化为神奇。秋水广场,多么好听的名字。她不仅是南昌人向往的休闲胜地,也是做大做强南昌的神来之笔,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宣言。

翻转课堂之《秋水》教学设计 篇4

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 在工作之余致力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通过广泛地查阅资料和研究, 我以《秋水》一课尝试了“以学为主”的教学。下面就结合这堂课谈谈我对“翻转课堂”这一模式的实践和反思。

一、 课前准备

(一) 教学分析

1. 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秋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3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文言文, 因高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近一年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故作为一篇自读课文, 较适合进行“翻转”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秋水》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总结翻译方法, 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庄子及其思想, 探究庄子寓言的特征。

3. 教学方法

首先, 学生通过观看事先录好的视频, 对课文进行预习, 并自主完成相关思考题;在课堂上, 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进行讨论;最后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小组研究成果,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负责观点提炼和问题解答。

(二) 录制视频

首先, 我搜集相关资料, 将授课内容制作成课件, 力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接着将课件配上讲解, 录成视频。在视频中, 从庄子的生平到思想, 从作品特色到后人评价, 我都做介绍。视频的时长为12分钟, 较全面地呈现了教学内容。

(三) 编写助学案

助学案是配合视频使用的, 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由于这是必修3最后一篇自读课文, 所以我希望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在助学案中, 我还特意向学生们推荐了鲍鹏山的《庄子: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庄子。

二、 课堂学习

1. 知识回顾

首先, 给学生2分钟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 就助学案中的“知识回顾, 迁移拓展”进行讨论, 然后各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做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助学案, 预习得比较充分, 在课堂上能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其中, 有两个小组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读音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通过争辩, 学生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句中的“少”应解释为“认为……少”, 属于意动用法, 所以应该读成上声。通过展示和分享, 同学们还对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句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

2. 自主质疑

翻转课堂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体展开教学, 在助学案中, 我设置了“预习本文之后, 你还有什么疑问”的环节, 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 经过整理, 归纳出三个具有共性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讨论:1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向若而叹”? 2文章写作特色?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三个问题涵盖了课文中的三个知识点, 分别涉及到文章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及情感态度, 便于课堂讨论的展开。

3. 合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是课堂任务的执行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将时间和空间充分地交还给学生。由组长牵头, 对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辩驳, 由组长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在小组发言环节, 学生们表现积极, 很有见地。如在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的问题时, 第5小组通过集思广议, 一下子就说出了“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想象丰富, 善用比喻, 寓言富有创造性, 善用对比”等结论。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主角, 他们才情四溢的表现给了教师很多启示!

4. 归纳总结

课文借助气魄雄伟的黄河、无边无际的北海和有喜有叹、逼真传神的河伯等生动而传神的形象, 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我们需要以这篇课文作为起点, 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力去感受庄子及其作品的魅力。

三、 课后反思

初次尝试翻转课堂, 还有许多地方不够成熟, 但我还是感触良多。翻转课堂的实质在于思维模式的创新, 通过这一形式, 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目前, 国内外的普遍看法是, 翻转课堂比较适合理科教学, 因为理科的知识点比较明确, 教师也能比较轻松地将知识制作成视频, 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但通过这次教学实践, 我认为, 翻转课堂的学科适应问题只是相对的, 只要用心去发现, 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中的某些知识章节也是适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

秋水教学设计(范文) 篇5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课文大意。.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4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新课

(一)导入:

有人(李怀宁)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述一个人: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个人是谁呢?---庄子

庄子的文章文笔潇洒,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篇文章——《秋水》

(板书)秋水

(二)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宋国蒙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三)与庄子相关的典故

庖丁解牛

鱼乐之辩 击缶而歌

井底之蛙 无用之用

至人之箭 螳螂捕蝉

心无旁骛

(四)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查找工具书正音

(五)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七)研读课文

第一段思考讨论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④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⑤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寓意: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谦受益,满遭损

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5、自大源于无知

6、知耻近乎勇

7、有比较才有鉴别 第二段: 三个比喻 :

“井蛙”、“夏虫”、“曲士”

说明了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处境(空间、时间、教养)局限的道理。三个对比 :

“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

三个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阐发了小、大之分别。思考:

全文以河伯和海神之间的对话行文。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不足?

明确: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思考:

1、《秋水》首段为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

文章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有两个作用:

a、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b、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2、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尤其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对于说理文体而言,譬喻有何作用?

明确: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等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

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诘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

五、总结:《秋水》主旨

赵秋水诗选 篇6

这样的美呈现另一种意义的玄学

犹如木纹之火对于水波

你知道水的燃烧是另一种意义的寂静

因此木纹倒立 木纹回首呈现水之书

犹如燧石对于柴木

被舀起的水犹如无数颗泪的汇聚

因此木的分离是一种痛哭

因此木纹是一次缅怀

水的美在于水的坚不可破

除非你用一只杯子让水死亡

否则水的灵魂总是大于它的翅膀

水的弱软在于它无比坚强

有时木使水更多地死亡

而水呼喊 挣扎在木的内部

因此你不难理解木头的骨骼

原来是水的灵魂

木头的燃烧涅磐了水的凤凰

把木头置于水木更多地趋向腐烂

因此木躲藏于土中 而土总是在

水的最外边才构成世界的秩序

由此对于美的理解必须由第三者完成

而土的沉默只是美的消亡和凤凰的再生

——原载于《黄河》2012年5期

夜使思想者暗淡

光在其间耀跃

七点是深刻的

思想使思想者

暗淡下来

烛火是另外的欢乐

星光是另外的宴席

夜把这一天归纳总结

我一整天的劳作演化为

梦的荒诞

梦和一个人的奋斗

谁更真实?

啊 夜是一个思想者

它也把我考虑在内

它用黑一层层把我们覆盖

让我们消失

仿佛告诉我们

有生命的东西都会结束

光是其中的复苏

光是其中的新生

白天是另一片更大的欢呼

但黑暗的预言是那么真实难忘

让活着的灵魂时时不忘记躯体的毁灭

——原载于《雪莲》2012.1

朱英诞《秋水》解读 篇7

《秋水》体现了朱英诞诗歌中“古典与现代互涉的” (1) 的美学风格, 具体表现为中国古典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的糅合。该诗从题目、题记到意象均带有浓厚的古典诗文气息, 呈现出鲜明的古典诗歌凝练的特色。同时, 朱英诞遵循废名提出的新诗就是“内容是‘真诗’, 形式是散文” (2) 的创作原则, 采用自由体的诗歌形式, 全诗分为三节, 每节四行, 每行字数不等, 不讲求韵律, 外在形式随意铺排, 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出完整的情感。此外, 朱英诞充分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象征主义手法, 在古典意象中寄寓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秋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得很早且常被使用的意象之一, 具有丰富的内涵。“秋水”最早与“伊人”共同出现在《诗经》中的《蒹葭》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在这首民风中, “秋水伊人”喻指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庄子的《秋水》, 通篇设喻, 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写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该句堪称千古绝唱, 青天碧水, 天水相接, 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 孤鹜自下而上, 相映增辉, 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秋水”化为了“清澈的眼波”, 此后有了“望穿秋水”的典故……

从古代诗文中可以看出“秋水”清澈而微凉, 独立而内敛, 给人明净宁远的美感。诗人以“秋水”为题, 可以预见这首诗歌传达的是古典式的清雅宁远之美, 诗人对高尚独立、质朴纯净的精神追求可见一斑。

作为朱熹的后代, 家庭的影响使朱英诞年幼起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 这自然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他经常在诗歌中化用古诗词。从题记中更可见出他对古典诗词的偏爱。“楚塞故人稀, 相逢本不期。”《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中的首联, 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韦应物在扬州偶遇故人时心情之激动。

“楚塞故人稀, 相逢本不期。”如叙家常, 毫无雕饰, 写老朋友彼此客中不期而遇的欢乐。朱英诞将这两句作为《秋水》的题记, 暗示了诗歌将要传达的内容与知音相关。联系题记, 可见《秋水》在表达知音难觅的感触外也传达出偶遇即是乐事, 修短随度, 方是大美之意。

你温柔的拒绝了许多,

许多赤裸的东西

落在白纸以外。

让它们保持适宜的温度。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从字面上来看, “你”当指“秋水”, “赤裸的东西”可视为现实社会中物欲的象征。诗人用顶针的手法连用两个“许多”, 达到强化的效果, 突出“秋水”态度的坚决。“秋水”“温柔的拒绝”了“赤裸的东西”, 她采用平和的方式拒绝而非急促粗暴地排斥, 可见“秋水”静默而坚定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让不美好的事物“落在白纸以外”。“白纸”正是“秋水”, “白纸”是纯洁无暇的代表, 寓意身心洁净出尘, 象征了“秋水”的纯洁, 她拒不接受世俗的铅华。她让“赤裸的东西”“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代表着“秋水”对现实的若即若离, 身处社会之中, 谁也无法不受其影响, 所能做的就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平衡点, 诗意地栖居其上。“秋水”静守自己的一亩方圆, 表现出“善万物而不争”的人生姿态。

时有片片的花叶流来,

一点的乱人心曲!

依旧留下那云霞的容貌吗,

啊无人相识的图案?

这是诗歌的第二节。“花叶”象征着外界的干扰。“片片的花叶”来到面前, “秋水”有所动, 故云“乱人心曲”, 真实地表现出了人在面对世俗的诱惑时内心的情感变化。“秋水”在进行内心斗争的同时质问自己“依旧留下那云霞的容貌吗?”“云霞”本指朝霞,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 云霞喻有远离尘世的地方之义。“啊无人相识的图案?”这是“秋水”最终做出的选择。虽然采用疑问句的形式, 但一个“啊”字表现出“秋水”对自己意志坚定的感叹。“图案”源于“云霞”, 云彩形态各异, 在天空中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既然是“无人相识的图案”, 可见“秋水”选择的“图案”只有自己才真正读懂, 喻指万物的存在竟无人读懂自己, 表现出“秋水”不遇知音的孤独。从中可以看出“秋水”表现出了“任世俗声色而过, 随云卷云舒消融”的从容与平静和“拈花一笑破红尘, 人生几度悲秋凉”的孤独, 可见知音难觅。

渔女是聪明的, 她的歌曲是

明洁的灵魂, 从不扑人眉宇,

她不问你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

山, 海吗?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

这是诗歌的最后一节。“渔女”即题记中的“故人”, 诗人将渔女比喻为知音, 寄寓着他的美好理想。“她的歌曲是明洁的灵魂, 从不扑人眉宇”, 可见渔女是知音的象征。“歌曲”象征着渔女的言行举止, “歌曲”可以净化灵魂, 给人明洁之感。“从不扑人眉宇”表现出作为知音的渔女从不像“花叶”一样乱人心曲, “她不问你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山, 海吗?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 “山”、“海”泛指“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的地方。“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 渔女的存在犹如水中花镜中月, 不可触摸, “镜”是虚而玄的。“镜”在中西诗学中是重要的象征物。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罗蒂把追求确定性的西方现代性哲学比喻为一面“巨镜”。 (3) 这面“巨镜”追求一种永恒在场, 无所不包的洞察、照见一切, 就是看见一切, 随之毫无遗漏地把握一切;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镜子”, 主要指向人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中国的镜子, 更多的是在“静”、“空”、“虚”、“玄”的语境中使用。“镜”的出现反映出渔女的存在只是幻象, 印证了“在朱英诞走向现代诗歌道路之初, 他就在西方现代诗歌批评的启发下意识到了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相互指涉的可能性。” (4) 可见朱英诞诗歌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十分自觉和明显的。

朱英诞的这首诗是无“我”的, “秋水”成为诗人的移情对象。知音难觅是“秋水”的孤独, 也是诗人的孤独, 人类的孤独。朱英诞继承了废名“当下性”的诗学观, 注重当下的情绪和审美体验的书写。诗人性格含蓄, 三四十年代在伪北京大学接替废名讲授新诗, 作为留守在沦陷区的知识分子, 他对现实对未来都有着诸多的担忧。与时代的不相容让他只能将自己圈禁在自我世界, 他内心必然是孤独的, 他渴求知音的出现。当然, 朱英诞的孤独和苦闷并非是他一个人的。伯牙在钟子期死后, 异常悲痛, 不惜摔琴绝弦, 从此不再弹琴;鲁迅遇到瞿秋白, 深感“一生得以知己亦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知音难觅的孤独和苦闷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共有的。

知音固然难觅, 但朱英诞不强求, 他持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秋水”具有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的水的特点, 即“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无为而无不为, 无形而无不行,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诗人以描述秋水独立、内敛的特质开篇, 并且进一步阐释了她波澜不惊的特质, 五彩斑斓惊不了她洗尽铅华的决心, 云卷云舒扰不住她恬淡虚无的宁静。且终章将意象转到闲适恬静的渔女身上, 可见诗人内心宁远, 认为对待人生应像水一样“善万物而不争”, 随意修度, 方为人生之美。这也体现出了道家文化贵虚静、尚朴拙的特色。

摘要:《秋水》采用古典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现代人知音难觅的孤独之感。本文拟从艺术层面与哲理层面对诗歌的内容、意象以及思想作一梳理。

关键词:《秋水》,知音,孤独

参考文献

[1]陈芝国:《朱英诞诗歌: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10年2月第1期。

[2]废名, 朱英诞:《新诗讲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3]理查·罗蒂著, 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12月版。

[4]陈芝国:《抗战时期北京诗人研究》 (2009年博士论文) 。

从《秋水》到《井底之蛙》 篇8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 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 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 至于北海, 则望洋兴叹, 并深刻反省自己,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 他的可爱源于他的真实和直率。他不掩饰自己在拥有“径流之大”时的自满自大, 感觉天地唯我独尊, 一副欣欣然的样子。我们当然可以批评他没有自知之明, 妄自尊大, 不懂得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的道理, 这样的河伯最终成就不了大事业, 不能成为道德的典范。但如果河伯从一开始就是自觉的, 他有先见之贤, 能够洞悉宇宙真理, 知道凡事都是相对存在, 绝对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 那么, 庄子就又成了典型的道德家, 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够是庄子所写。我们读《秋水》正是在读这样的智慧, 河伯固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欣欣然自喜, 但他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而止步不前, 他“顺流而东行”, 我们很难知道河伯为什么要东行, 但我们明白, 河伯的东行具有莫大的意义, 他“至于北海”, 见到了“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的北海, 这种情景对河伯的震撼是相当强烈的,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 河伯从此省悟, 不是“天下之美尽在己”, 不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他在这种真实的现实中所受到的教益, 比外人在它面前不尽的述说有力的多。河伯最终从它的小圈子中走出来, 诚心悦服, 真是善莫大焉。对于河伯, 我们除了善意的批评以外, 更多的是庆幸与欣慰。由此, 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自大不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可怕的是一味自大, 勇敢的走出去, 在现实中警醒自己, 不断求真才是人生的正途。

由此, 我又想到另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寓言———《井底之蛙》, 小学时读这个故事, 老师会告诉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 只看见头顶的一片天, 见识浅陋, 幼小的心灵中对青蛙充满了鄙弃, 以后也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贬低那些目光短浅者, 并由此获得心理的极大满足, 它俨然成了道德教化的反面典型。现在想来, 青蛙真是背负了莫名的委屈, 一只长年呆在井地的青蛙, 对于天有多大这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强求它得出辽阔无边的结论, 它日日夜夜见到的天空从来没有改变过, 恒定是井口那么大, 得到它的答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试想这只青蛙如果生活在广袤的田野上, 它断不至于得出这么简单的结论, 并且执迷不悟。我想, 我们除了单纯批评这只青蛙以外, 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善这种局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帮助青蛙从井中爬出来, 让它得以生活在自由而不受束缚的天地中, 我想, 它自然会知道天地的无限广阔, 不需要无限制的指责。由此, 现实中的狭隘与偏见, 原来都是有根源的, 要想根除, 指责的效果微乎其微, 唯有改变他们的境遇, 帮助他们走出那些狭小的天地, 他们才会在精神层面改变观念, 进而自省自觉, 达到真善。

《秋水》教学设计 篇9

一、中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发展与《庄子·秋水篇》中的相关内容

1. 中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历史, 典籍中关于跳水游泳运动的篇章举不胜举。早在奴隶社会中期, 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就有着许多关于游泳运动的记载, 例如《邶风·谷风》中的“泳之游之”、《邶风匏有苦叶》中的“济盈不濡轨”等相关诗句。由于当时的平均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 人们在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对于水的依赖十分强烈, 因此对水存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因此对游泳运动的相关记载十分丰富。与此同时, 由于当时人们生产水平较为落后, 受到出行、劳作等诸多生活必需活动的影响, 游泳也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到了战国时期, 各类历史文献中关于游泳的记载愈加丰富。其中代表作品有《易经》中的“水存至习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华西伺坐》一篇中的“浴乎沂, 风乎舞雩, 泳向归”。如此种种, 皆是对古代人民在节日中举行的游泳活动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一系列景象的真实刻画。

到后来, 《庄子·秋水篇》当中“水行不避蛟龙”的状态之时, 则可说明古代游泳技能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再后来, 到了唐宋时期, 随着跳水运动兴起加入, 各类嬉水活动日趋活跃。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先生就曾经在一篇名为《日喻》的文章中对游泳实践运动有着大量的描写。文章中对南方的游泳实践历程有着详尽的记述, 从而概括出当时沿海居住的人们日日与海洋潮水打交道、幼年即会游泳、少年即能潜水的高超游泳技能。

2. 由《庄子·秋水篇》引发出对于跳水游泳运动的思考。

(1) 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庄子·秋水篇 (一) 》中, 有一段关于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 其间内容大致为:秋季水涨时节, 百川溪流皆流向黄河, 以至黄河水位上涨、河道扩宽, 其宽度足以使人辨认不出对面的动物是牛是马。河伯妄自欣喜, 认为河流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美的事物, 认为天下的美景美物统统收在自己的眼里。于是, 沿着河水的走向向东而行, 行到北海, 而后向东放眼望去, 才发现, 大海辽无边际, 其宽广远胜于江河。于是感叹事物无止境,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随后, 北海若又以井底蛙之于海、夏虫之于冰等实例进一步论证了事物无止境这一说法。这一哲学思想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方面, 则是体现在其经过历朝历代的时间打磨, 在技艺方面的不断进化与创新。从最初的受日常生活生产形势所迫必须而为之, 到后来的主动发起对大自然的挑战, 再到后来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运动并引入诸多的翻新样式种类, 可以说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以各个历史速度进行着不断的发展。 (2) 自强不息的挑战极限精神。《庄子·秋水篇 (十七) 》中有云:“夫水行不避蛟龙者, 渔父之勇也。”意思说的就是, 能够做到在水中行进, 而却不屑于托比蛟龙等水怪, 这是渔夫的勇敢啊。这里所说的“渔父之勇”, 不仅仅是力量与技能上的勇敢, 更是心灵上、精神上的勇敢。试想, 能够做到不凭借任何外力而自如行进于河海潮水之中, 已是人类中的勇敢之举, 更何况是置身于凶猛如蛟龙那般的洪水猛兽之中!可见,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极富有自强不息、挑战自身极限的顽强精神的。而将这一哲学精神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当中, 则广泛体现在我国古代跳水游泳健将不畏水潮的汹涌与竞技的难度而不断挑战大自然、挑战自身极限的顽强拼搏、挑战精神。

通过前文中笔者对《庄子·秋水篇》的浅层温习, 引申到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 我们可以将《庄子·秋水篇》中的相关哲学思想粗略划分为两个方向, 即永无止境的技能探索精神与自强不息的挑战精神。

二、《庄子·秋水篇》哲学精神与古代跳水游泳竞技技能的发展

综合诸多历史古籍中对于跳水游泳技能发展的相关记载, 笔者在本文中将我国古代跳水游泳技能发展状态划分为以下三重境界。

1. 游之泳之。

我国古代人民将游泳大体分为三个类别, 即涉、浮与没。其中, 涉, 指的是在较浅的水域中趟水行走;浮, 指的是在较深水域的水面漂浮而过;没, 指的是在较深的水域中潜水而过。从其种类划分的方式以及其清晰明确程度, 我们不难看出, 最初的游泳运动都是为了达到某些生活活动的目的的。在这一时期, 游泳是人类社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游之泳之, 古代游泳的第一重境界。

2. 水行不避蛟龙。

在《庄子·秋水篇》中, 作者将水行之蛟龙与陆上的犀牛猛虎、夺命的兵刃相并列而言, 可见那如同蛟龙般汹涌的潮浪是多么地难以征服。除去对渔夫勇敢精神的赞美, 也是对当时人们游泳技能的一种肯定。相比较于前面的“游之泳之”, 能够做到水行而不避蛟龙已经是弄潮技能上的极大飞跃了。以至于宋代的部分文人骚客在亲临弄潮表演之后, 往往为之惊叹, 以至于在多年以后的诗词篇章之中仍有着些许相关的回忆性记载。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吴儿不怕蛟龙怒”即是其在观潮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状况下的作品。水行不避蛟龙, 这又是古代游泳的第二重境界。

3. 水秋千。

说完游泳, 再来说说跳水。水秋千, 又名水百戏, 是一项从宋朝开始兴起的跳水运动。顾名思义, 这一跳水运动并非当代跳台或跳板运动那样从一固定位置起跳入水, 而是从架在船头的秋千上跳入水中。具体过程为, 参与表演者统一荡起船头上的秋千, 当秋千被荡到水平的状态时候, 再翻着跟斗跳入水中。这种跳水方式相对于现代跳水运动显然是难度增大许多。因为, 只有当表演者身体与秋千荡起位置处于互相和谐的那一点时准时跳出, 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入水效果。一旦起跳时间稍有推迟或是提前, 由于位置与惯性等客观因素, 就会导致表演者达不到预期的表演效果, 甚至摔在船板上致伤甚至致命。正是由于其表演难度系数极大的特殊性, 非专业高手轻易不敢尝试, 也就导致了该跳水表演项目出现频率极低, 甚至说成是到了非皇家而不得见的程度都毫不夸张。宋朝词人王珪就有一首名为《宫词》的相关作品, 其中“内人稀见水秋千, 争擘珠帘帐殿前”两句, 正是对水秋千这一古代跳水运动项目的真实刻画。水秋千, 就构成了古代跳水游泳运动的第三重境界。

三、《庄子·秋水篇》挑战极限精神

1. 渔夫之勇。

在汹涌的河海当中行进, 却不屑于躲避那凶猛如蛟龙般的浪潮, 这是渔夫的勇敢啊。由《庄子·秋水篇 (七) 》中的相关内容, 我们可以了解到, 古代人们将勇敢分为许多种类, 却也不外乎物质力量方面的勇敢与心灵精神方面的勇敢两种。渔夫的勇敢在于其勇于同大自然做抗衡, 挑战自然、挑战自身。他的勇气既包括物质力量方面与自然界的汹涌潮水相抗衡, 又涵盖精神心灵方面敢于挑战自然未知、敢于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 他的勇气是客观与主观双重的。可见, 我国古代游泳健将拥有着兼并物质与精神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拥有着一种顶天立地、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2. 嫁与弄潮儿。

“嫁与弄潮儿”本是出自唐代李益所赋的《江南曲》一诗。本意为闺中怨妇哀叹受汛期水阻的夫君不能够早日归家。虽与古代游泳运动并无太大关系, 但足以证明当时社会上, 游泳运动已经盛行, 并且极受时人尊崇。在当代, 我们所说的“弄潮儿”通常是指勇于冒险并富于进取精神的一些人。而在我国古代的一段时期中, “弄潮儿”则是对于单独一种人的特指, 那就是当时社会中的那些游泳健将了。在当时, “嫁与弄潮儿”被借用为姑娘们对游泳健将的歆慕之情, 重点强调弄潮高手们敢于挑战自然、勇于拼搏的勇敢精神。其精神形象相当于近代西班牙角斗场上的斗牛士一般。

3. 百尺桩上。

据《因语录》中的相关记载, 在唐朝, 有个名叫曹赞的跳水健将, 能够做到穿着平常的衣服从百尺高的木桩之上一跃入水, 而后悠然立于水面宛若坐于平地席子上一般, 却并不惊起一丝涟漪。唐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九寸三分也就是30.7厘米。如此统计下来, 百尺折合成现代的度量衡也就是合30.7米。一个人能够从30余米的高处一跃水中却又不惊起一丝波浪, 单说其技艺之高深已经足以媲美当代任何一位跳水冠军了。再经深思, 30余米, 约合当代普通住宅楼十层的高度。能够做到从十层楼的高度跳下却不畏惧, 还能够灵活把握技能控制落水姿态, 其胆识、魄力可见一斑。

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起源甚早、发展迅速。在技能方面经历了从“游之泳之”到“水行不避蛟龙”再到“水秋千水百戏”等质的飞跃;在精神方面又存在着“渔父之勇”、“弄潮之雄”与“百尺桩上”等一再的突破。经过客观技能与主观精神的不断发展, 我国古代跳水游泳运动不断发展、进步, 今天依然活跃在世界的前端。紧紧呼应着《庄子·秋水篇》当中的相关哲学思想, 不断给予中华民族前行的力量。

摘要:本文主要就由《庄子·秋水篇》引发出的种种思考, 从《庄子·秋水篇》哲学思想与古代跳水游泳竞技技能的发展、古代跳水游泳挑战极限精神等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庄子,《秋水篇》,古代跳水游泳运动

参考文献

[1]康弘.我国古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百科知识, 1995 (8) .

[2]张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泳活动考述[J].兰台世界, 2011 (9) .

《秋水》教学设计 篇10

郑板桥说:“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苏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丑字, 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在樊磊看来, 中国当代社会的语境已经与传统拉开了距离, 那些传统审美陈规都会以自己的方式, 在我们的现当代艺术史中被终结。对他来说, 太湖石仅仅是获得无限延展性的一种载体, 他所专注的是表达他的基本情绪, 缄默的、悲剧的、狂喜的, 偶露狰狞的, 甚至走向毁灭的, 等等, 他试图把太湖石那些不可视的部分带到这个世界, 让观者收益, 他常常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比喻成“日课”。如修行人每日必须做的功课一般, 绘画如同读经、吃茶、清扫、冥想, 都成为他日课的必要部分。

他的艺术缘于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观点的演绎, 同时又是庄子“无动而不变, 无时而不移”思想生动而丰富的展示, 入渐知微成为他艺术品貌和格调。在樊磊看来, “渐”是时间上的“微”, “微”是空间上的“渐”, 抓住了“渐”就抓住了时间, 抓住了“微”就抓住了空间。“一沙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樊磊在不期然地、有意无意地找到了一种文艺态度和精神, 他用力用心表现细碎的东西, 却正是在细碎中传达了人生的社会的意义——尘世喧嚣中, 他的诗画文章融艺术与生活为一体, 潜心把玩、品尝生活细处所隐藏着的趣味与美, 显现出他对艺术的独到感受和对生活的浓厚兴致, 看似漫不经心, 信手拈来, 却是深入浅出, 透彻而且生动。众语喧哗之时, 手酸意倦之际, 樊磊的艺术, 总能让人品味出独到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樊磊凭借理性与直觉创作他的作品, 释放出了一种松弛和张力。他不拘泥于太湖石造型的规矩, 但他保持了创作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 又排斥了绘画的重复性, 始终调遣偶发性与陌生性相遇。他的绘画线条是书法与线条的抽离, 线条呈现出时而折断、时而隐去或自我伸张的风格。在方与圆的融合与碰撞中, 在节奏、运动、造型的苦苦追索中, 似乎要使时间有可视性, 让人可以感受到生命体和情感的交织状态。他自由流动的“用笔”是中和的、自然而富有诗意。在他看来, 每一条线条都是该线条本身的内在历史的体验, 它无需做出任何解释, 有其本身存在的关系和意义, 体现了“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石涛语) 。樊磊有时有意在画面上留有大量的虚空意在相生相让, 也就是达到“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作品呈现出了元气淋漓、聚散无常的感觉;甚至借助浓笔密墨, 阐发重量十足的镜像, 虚实相间体现宇宙的哲理, 令人迁想妙得。对樊磊而言, 他从不单一地依赖传统文化的图式, 而是通过个人心理和生命体验来表现艺术自由的意识, 樊磊在绘画中追求的自由, 不仅源于对太湖石自身的改造, 而且也来自对诗意的冥想、对每一可能性选择、对神秘性的兴趣、对不可预知的偏爱。

总体而言, 樊磊的湖石系列作品画风萧条玄远、闲和严静, 不属于那种多姿多彩、具有饱满情绪的类型, 更与多元主义包容的世俗格调绝缘。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更多地发觉的是时间的平稳流动, 以及简淡幽远的生命气韵。欧阳修道:“萧条淡泊, 此画难之意, 画者得之, 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 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 此画工之艺尔, 非精鉴者之事也。”今人谓之“思想观念”, 中国先哲谓之“道”, 乃实在地将哲学、道德、政治化合于审美经验, 并内在化为文人画家的性情之“道”, 绘画完成了从技艺向心性的价值转换, 同时, 学术之道, 也从外在的依傍安放在人心自觉上。樊磊的作品契合于庄禅之道, 平淡从容, 内在而安详, 既不屈从外界的尘俗的束缚, 也并不迷惑于内心的杂乱与混浊, 樊磊追求佛禅与艺禅合流, 在他的诚心、毅力, 更在因缘与造化, 与其说他在创作一幅描绘客观物象的作品, 不如说他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参禅悟道。

在樊磊看来, 艺术本不分东方、西方, “亘古之时, 道术未裂”, 他试图寻求在智慧和源头上参透天机、明理悟道, 他笔下的太湖石以一种不动声色、挑动人心的旋律, 触动了我们人性中最本质的情愫。这些禅宗意味的惊奇和思考空间, 那些若明若暗的笔墨之间, 充满了古典文人气息的喃喃低语。樊磊的笔墨成为一种记忆的再现, 或许暗示了梦幻的堆积, 但是, 这绝不会是一场春朝秋夕的沉迷, 他给人最大的期待, 不在于如实地绘画对象, 而是来自形与神之间所引发的纯粹理性的思考。

樊磊

字弗言。1974年生于山东临沂。先后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美术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沈光伟花鸟画工作室, 获艺术硕士学位。

多情的秋水 篇11

内向的我鼓起生平最大的勇气,将写好的情书携入女宿舍,偷偷塞入秋水的枕头下……当晚,我和秋水相约在厂外的河畔。“我不想恋爱,现在不是时候。我的姐姐远嫁他乡,已伤透了父母的心,我怎能在双亲还没有结痂的伤口上再度撒盐?”秋水将信塞回我手中,而信还没有被拆开。

那个夜晚,真难捱。当时的我无地自容,感觉我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竟被她一个女子给践踏了。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细想过后才发现,我根本不爱秋水,只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而喜欢而已。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不能划等号。

秋水那年年底回家了,告别艰苦的生活,于次年到卫校读书,而我依然在南方的城市里流离失所地生活,为寻梦,徘徊在“留不下的城市”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关于爱情,我不苛求,也不奢望,我相信缘分,相信在缘分的彼岸,在千帆过尽的阑珊处,会有我的至爱和至爱我的人。秋水于我,似“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我于秋水,是否如沙滩上飞鸟题字,我不知道。

秋水毕业后,在故乡开了一间诊所。事业有成的她,爱情却一片空白。在镇上,我遇上秋水的邻居阿平。阿平告诉我,秋水相过几次亲,只是都不来电。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年初,我去朋友阿姣家拜年,不经意间说起了秋水。我这才知道,秋水的大龄未婚,原因正在我。

原来当时的秋水很喜欢我,只碍于少女的矜持,拒绝了我那封热辣辣的情书。后来她对阿姣说:“有些情,有些爱,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不会再来,如流逝的时光,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直到多年后的现在,我才知道,我才明了:如果不爱,不要轻意示爱!十年了,十年的岁月会是怎样的概念?在过去的日子里,秋水难道没有遇到过比我好的男孩?年少不谙世事的我,就那么值得她去思念?

我如古道上那匹西风中的瘦马,是秋水眼里一抹暗淡得只能作陪衬的风景。因家境贫寒与其貌不扬,当时的我比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还自卑,也正如张爱玲所言,我把头放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了。我想,不管我怎样给自己信心与鼓励,在她面前,都不会开出莲花。

当年,工余时间,我们谈打工的艰辛,谈生活的无奈,谈阅读一本名著后的感悟,谈李清照“枕边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兴致,但我们从未触及关于“爱情”的话题,哪怕是谈张爱玲和三毛作品背后的真实人生,我们都不言爱情。我想,秋水是不会喜欢上我的,更不会爱上像我这种既无文凭又无一技之长的人。秋水拒绝我,是她的明智之举。

我喜欢秋水,是哥哥对妹妹的喜欢,是朋友对朋友的喜欢。当年的我,写情书求爱,是为了在枯燥乏味的打工生活中寻找刺激,是我内心空虚与寂寞的一种填补,也是我体内雄性荷尔蒙分泌过盛的结果。我不爱秋水,却轻意示爱了。我内心除了无比的歉疚外,更多的是对她深深的祝愿。

春花易凋,青春易老。我已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家庭幸福和美。秋水,我不过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还年轻,你应是森林里飞舞的精灵,生活绚丽多彩,何必单单守候在那棵小树边呢?

(QQ:979361555)

责 编:黄素芳

《秋水》教学设计 篇12

通过倍数性育种手段使千斤拔基因组多倍化, 可以获得株型大、药材产量高、出膏率高的品种。目前尚未发现有多倍体千斤拔及其培育方法的相关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外植体。

桂优蔓性千斤拔优良品种所结实的饱满种子。

1.1.2培养基。

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0.2%活性炭, 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1 mg/L+糖3%+琼脂5%, 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糖3%+琼脂5%+0.2%活性炭, p H值均为5.8。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准备。

选取桂优蔓性千斤拔优良植株所结实的饱满种子, 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处理30 s, 再用0.1%升汞处理5~8 min, 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6次, 用经过灭菌的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 将种子转接到MS+0.2%活性炭培养基中。

1.2.2 秋水仙素处理。

采用过滤灭菌配制浓度分别为0.05%、0.10%、0.15%的秋水仙素溶液, 将萌发的健壮种子苗进行暗培养7 d后, 放到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5、10、15 h后, 以浸泡无菌水作为对照组, 每个组合处理30株种苗。将苗用无菌水洗干净, 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40 d后开始萌发新芽,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诱导后长出的新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

1.2.3 气孔鉴定。

取同一生长时期的叶片, 用解剖针在叶片的下表面取一小片白色薄膜,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展平, 盖上盖玻片, 显微镜观察。

1.2.4 染色体检测。

取目标植株的根尖、茎尖0.5~2.0 cm, 固定液 (甲醇∶乙酸=3∶1) 处理15 min以上, 流动水冲洗15 min, 解离液 (浓盐酸∶95%酒精=1∶1) 处理2~10 min, 流动水洗15 min以上, 剪取0.1 mm分生组织用卡宝品红染色后压片, 显微镜检、拍照, 观察染色体数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倍体诱导

从表1可以看出, 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处理材料受抑制程度大, 当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15%, 处理时间为15 h时, 处理材料仅有15%的存活率, 多数处理材料由于受到秋水仙素的毒害作用, 虽转入了增殖培养基中, 但慢慢褐化失去活力。

浓度过高或过低多倍体诱导率都有所降低。在高浓度下, 处理时间越长, 材料存活率越低, 因此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要合理的搭配才能提高诱导率。对照组未发现有多倍体植株, 说明秋水仙素有效诱导了多倍体千斤拔的产生。由此得出:0.10%秋水仙素处理10 h, 诱导率可达到20.0%, 效果最好。

2.2 气孔观察

取同一生长时期的叶片, 在相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四倍体千斤拔植株的气孔明显比二倍体植株的大 (图1) 。

2.3 四倍体千斤拔形态学特征

四倍体千斤拔植株的外观形态和二倍体有明显差异 (图2) , 株型较大, 生长旺盛, 叶片大而厚实且皱, 茎杆比较粗壮;而二倍体植株和叶片小而平整, 且较薄, 茎杆较细。

2.4 四倍体千斤拔染色体鉴定

采用压片法对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检测 (图3) , 结果表明, 经过秋水仙素诱导后的部分再生植株的染色体2n=4x=44, 为四倍体;未经任何处理的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2n=2x=22。

3 结论与讨论

染色体检测比较费时, 处理植株数量很大时, 很难做到每个植株都检测。因此, 先通过外观筛选出株型较大、叶片厚且皱、茎杆粗壮的为目标植株, 再对目标植株进行染色检测, 最终筛选出四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有剧毒, 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对外植体有毒害的作用, 明显地抑制不定芽的分化甚至导致外植体的死亡, 这与郑永强等[6]的结论相同。千斤拔植株对秋水仙素较敏感, 经过秋水仙素诱导的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 极易发生褐化现象, 最后慢慢枯死。后面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多倍体诱变剂对千斤拔诱导的效果, 或是添加其他物质能够不影响秋水仙素诱导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其多诱导材料的毒害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许鸿源, 梁琼月, 周凤珏, 等.蔓性千斤拔的快速繁育[J].种子, 2010, 29 (2) :89-91.

[3]饶伟文, 黄建楷, 温志芳, 等.千斤拔的品种调查与质量研究[J].中草药, 1999, 30 (3) :219.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 (1990年版) [S].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97.

[5]张丽霞, 彭建明, 马洁.千斤拔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07, 30 (7) :887-890.

上一篇:数据通信技术探究下一篇:着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