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2025-01-30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共10篇)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1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病,高发于老年人,发病率和致死率高[1]。麝香保心丸属于中成药,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本文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5±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1.5)年;对照组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6-61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冠心病常规治疗[2],包括调节体内脂代谢、抗心肌缺血和抗血小板集聚和避免血栓形成,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同时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1丸。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3]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有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没有改变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是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可见,研究组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7.06%,包括显效22例、有效11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总有效率61.76%,包括显效13例、有效8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可见,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T波倒置、心率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 V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波倒置、心率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 V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体内脂代谢异常,促使血脂粘附与动脉内膜上,形成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体积增加,血管管径越来越小,血流受阻,造成心肌缺血、心肌受损,最终引发心绞痛[4]。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气滞血瘀、心脉失畅,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去痛为原则[5]。西医治疗冠心病使用药物或介入,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切断疾病的根本。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冠心病患者68例分组研究,入选标准:所有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后,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允许治疗后随访。排除标准:1个月内出现过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组;心绞痛频繁发作;重要脏器功能有损;还有精神疾病;药物过敏史。

本文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可见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6]。麝香保心丸采用人工麝香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牛黄等共同制成。人工麝香提取物具有强心和通络作用,改善心肌供血,人参提取物能够有效调节体内脂代谢,牛黄发挥清热解毒功效。

综上,麝香保心丸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结合常规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世贵.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3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165-166.

[2]范建民.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2):4381-4382.

[3]雷龙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5):4794-4795.

[4]赵阳.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07(08):125-126.

[5]侯文振,马松权,新怡康.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4):613-614.

[6]沈伟,范维琥,施海明,等.麝香保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2):1284-1287.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2

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早期对于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快速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即对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运动平板试验证实,麝香保心丸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其起效时间与硝酸酯类药物相似。

起效迅速且持续时间长

王受益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舌下即刻含服麝香保心丸2~4粒,服药后,最快30秒钟起效,83.4%的患者在5分钟内起效,其中55.5%的患者在3分钟内起效,作用时间可持续达6.4小时。

另有研究者对25项与麝香保心丸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抗心绞痛的阳性药对照组(n=1 181)相比,麝香保心丸组(n=1 396)预防心绞痛发作的作用较好。

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

王受益等的研究显示,将11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予以麝香保心丸治疗2周后,与服药前相比,服药后患者的运动至ST段压低1 mV的时间、运动至心绞痛发作时间、总运动时间均显著延长,运动终点至ST段恢复时间显著缩短。

增加心肌灌注

据罗海明教授等对17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测显示,经麝香保心丸治疗后,患者心肌缺血区血流灌注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70.6%。

长期应用改善预后

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整体血管保护作用和明显地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长期服用,可改善缺血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长期应用减少远期心血管事件

据一项纳入20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经随访2.25年(0.5年~2.75年),治疗组在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其疗效优于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表明,长期(至少6个月)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及部分其他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整体血管保护作用

早期血管保护 朱莉等进行了麝香保心丸对动脉硬化血管LOX-1表达的研究,通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反应等方法来检测兔动脉硬化斑块内LOX-1的表达。该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和抑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保护血管内皮 麝香保心丸通过提高NOS基因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NO并增强NO的活性,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李祖纯等对6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或单硝酸异山梨酯(异乐定)治疗4周。结果显示,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患者NO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内皮素显著减少(均P<0.05),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两组相似(分别为87.5%和87.1%)。提示,麝香保心丸通过提高NO和NOS水平,发挥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抑制血管壁炎症 吴剑芸等在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0天后,检测了其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患者的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imer)水平明显下降(P<0.05)。这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动脉壁炎症反应。

稳定易损斑块 冯培芳等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显示,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常规治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明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另一项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抑制MMP的分泌和表达,从而稳定斑块,防止其破裂。罗心平等通过对高脂模型动物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可增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保护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完整、抑制胶原纤维和内膜增生并对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机制

汪珊珊等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碱性或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mRNA的表达,增加其在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P<0.01)。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麝香保心丸组VEGF和bFGF阳性染色弥散分布于缺血区域心肌细胞与间质,其面积和强度远大于生理盐水组(P<0.01)。麝香保心丸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体外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使其排列成管腔结构的数量明显增多。麝香保心丸(50 g/L,10 ml)可使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的一、二级血管数比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血管生成的活性。

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临床应用

倪唤春等对1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进行了心肌血流检测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及心肌需氧程度下,患者的基线值无显著差异,但经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后,其相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提高,特别是在血流密度低的节段,提示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

另有研究者分别对66例住院的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和1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麝香保心丸治疗后,99m锝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显示,患者的缺血心肌面积减少。

安全性评价

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PMS)

麝香保心丸于1981年正式批准上市,累计已有8 000万人次使用。根据上市以来的临床观察荟萃分析显示,接受此药治疗的2 577例患者服用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前瞻性临床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王丽洁等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口服2粒,3次/d,治疗6个月)的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显示,麝香保心丸对血常规无不良影响,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变化,且该药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舌下含服偶有麻舌感。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显示,麝香保心丸未见过敏、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糜烂性胃炎、诱发青光眼、昏厥等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合并用药情况

实验证明,200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应用抗血小板类、ACEI/ARB类、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类等药物的同时合并应用麝香保心丸,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近年来,中成药对于心血管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病方面的综合效应较好,且长期用药效果佳。随着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及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的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将建立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这将积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3

1 中医中药情结

中医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 随着中医药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及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 人们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加重视中医中药及养生保健。中医药治疗注重机体的“和谐健康”, 中医治疗则重在调节、调整或整合, 用现代理念来理解, 就是重视系统理论或整体理论的思维, 在调整机体、调节整合功能上下功夫, 改善患者的反应性或适应性。传统中药多熬制成汤剂服用, 麝香保心丸克服了熬制的繁琐和服用汤剂的不便, 它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 采用了独特的微粒丸技术, 确保制剂稳定, 使有效成分快速释放吸收, 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胃肠道刺激, 方便患者服用, 是运用现代技术研究中医传统方剂之代表。

2 卓越的冠心病治疗疗效

麝香保心丸组方悠久、疗效确切。它是在“苏和香丸”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为芳香温通的代表药, 其中药成分包括君药 (麝香) 、臣药 (人参提取物、苏合香) 、佐药 (牛黄、蟾酥、肉桂) 、使药 (冰片) 。君药:麝香, 辛散温通, 芳香走窜, 故能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为治中风、痰厥、高热等证所致神昏不清的主药。臣药:人参提取物源于人参,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之功、助君益气扶正, 补气固脱;苏合香味甘、辛、性温、辛散温通、芳香辟恶, 有类似麝香的开窍作用, 能助君药加强芳香开窍之功。佐药:牛黄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蟾酥味甘、辛、性温、有毒、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作用;肉桂味辛、苦、性大热, 能补命门之火, 有引火归元、益阳消阴之功。使药:冰片味辛、苦、性微寒、辛散走窜、有类似麝香开窍醒神之功。综上君、臣、佐、使, 此药寒温并用, 以温为主, 通补兼施, 以补为辅, 故可减慢心率, 清除氧自由基, 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同时, 提高心肌收缩力,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对于血压、心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1 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在治疗方面, 麝香保心丸缓解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消心痛, 而麝香保心丸的头痛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消心痛。人们常把硝酸甘油称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救心药”, 因为硝酸甘油可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硝酸甘油虽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 但它也存在快速耐受和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问题, 在临床研究方面, 该药采用现代方法与硝酸甘油等疗效肯定的西药进行的头对头研究, 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服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 3次/d, 疗程2~5周, 可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平均44.1%) , 硝酸甘油消耗量平均下降34.4%。在心绞痛治疗方面, 多次临床研究证明, 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心绞痛的有效药物。采用活动平板试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发现, 服用麝香保心丸后运动至ST段压低1 mm的时间、开始运动至心绞痛发作的时间、总运动时间均明显延长, 而运动终点至ST段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血灌注。在临床应用中麝香保心丸是唯一有平板运动试验证实疗效的中成药, 缓解心绞痛最快30 s起效, 83.4%的患者5 min内缓解, 麝香保心丸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连续使用2周, 可显著提高心绞痛疗效并使心电图ST段改善,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麝香保心丸可以用于对硝酸甘油类药物耐受或耐药的患者, 该药可作替代药, 和硝酸酯类合用, 可提高心绞痛缓解的效果, 不仅有即刻疗效, 而且可在缓解期预防心绞痛发作, 长期服用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增加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防治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 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 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 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性药物治疗。

2.2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启动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特别是不稳定斑块, 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如何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的形成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 麝香保心丸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侵润、抑制炎症反应等对血管壁的保护作用, 能促进斑块内基质降解减少,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而且能使增厚的IMT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消退, 使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早期、长期干预, 对于改善冠心患者的愈后有着积极作用, 尤其是长期使用可以降低远期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

2.3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对病变动脉结构和功能的保护达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建立侧枝循环的作用。研究发现, 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并形成管腔结构, 增加心肌血管面密度, 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再生, 增加血流灌注, 改善心肌缺血和供血。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药物促进人体的自身搭桥”, 是第一个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在基础研究方面, 已证实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和缩小梗死面积, 还能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动脉内皮损伤后血栓形成与内膜增生, 在防治经内皮血管成形术 (PTCA) 后再狭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中广泛应用, 已逐渐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普药, 源于它鲜明的特点, 一是来自中医学的长期实践, 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二是在我国临床应用30逾年, 其安全性和良好的疗效得到充分肯定, 亦未发现与其他冠心病治疗药物之间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4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绞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4-02

目前,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各种化学药物各有特点,但都有局限性。本文观察了麝香保心丸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的住院患者160例,诊断标准参照ACC/AHA[1]2002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选择属于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严重高血压控制欠佳者;重度心律失常(持续性快速房颤、房扑,频发室早,室速);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过敏性体质;智力障碍;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随机分为2组:①观察组(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组):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54-80(68±4.28)岁;②对照组(常规组):80例,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53-82(69±6.4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高危因素等及心绞痛发作类型、静息心电图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2型糖尿病24例,原发高血压66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22例,原发高血压68例。

1.2 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1020068)每次2粒,每日3次。對照组: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每次100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31224),每次50mg,每日1次。两组治疗开始均同时口服他汀类药物;高血压患者口服钙离子拮抗剂,转化酶抑制剂。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0.3mg。住院期间入组病人出院后门诊随诊,疗程6个月。

1.3 观察内容 治疗期间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后静息心电图变化、血尿常规、血脂、血糖、心肌酶学指标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

1.4 疗效判定 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2]进行评定。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减少≥80%以上,或转变为稳定性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硝酸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减少≤50%。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3]中的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0.5mm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观察 麝香保心丸组与对照组对稳定性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4%(P>0.05);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为87%,对照组为67%(P<0.05)。疗效分别为91%和86%,均有效,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分别为87%和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疗程结束复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与用药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出现头痛9例(11.3%),1例空腹服用麝香保心丸出现胃部不适,餐后服用,症状缓解。对照组出现头痛8例(10.0%)。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出现头痛者,坚持服用后症状均减轻。

3 讨 论

目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通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等。硝酸酯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而缓解心绞痛。近年来,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耐药性是指反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疗效降低的现象;临床主要以偏心给药或间歇给药的方式,确保24小时内至少有8-12小时的“无硝酸酯期”;但在“无硝酸酯期”内患者易发心肌缺血[4]。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面红、低血压。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苏合香、人参、蟾酥、冰片、肉桂、牛黄精制而成,具有芳香开窍、益气温阳、理气止痛之功效,从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功能[5]。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无耐药性,且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本文结果表明,硝酸酯类药物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空窗期”内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且联合应用对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ACC/AHA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2002年重新修订)内科学危重症杂志,2002,8(4):230-232.

[2]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

[4] 蔡遒绳.控制心绞痛:中西药合理联用效果好.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4月1日.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及《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指定的标准, 临床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紧、呼吸困难等;心电图有明显缺血性ST-T改变;既往行冠脉造影已确诊为冠心病者;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上述症状, 如心肌病、半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及肺部疾病等。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者, 计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 男19例, 女17例, 年龄 (56.6+13.6) 岁, 病程2周~21年;对照组34例, 男18例, 女16例, 年龄 (56.7+14.3) 岁, 病程1个月~20年。2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等。治疗组除选用常规治疗外, 加用口服麝香保心丸2粒, 每天3次, 连续4周, 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获急性发作时舌下含化2粒。观察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心绞痛 (胸闷、胸痛等) 临床疗效。

显效:症状明显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轻或减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无改善。

1.4.2 心电图情况。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者, 以治疗后回升0.05 m V或以上,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在主要导联中倒置的T波改变浅 (达25%或以上者) , 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两组数据均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等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肝功轻度异常, 转氨酶轻度升高, 考虑与辛伐他汀及患者年老体弱有关, 停用该药后, 肝功逐渐恢复正常。有5例患者出现短暂舌麻感觉, 未特别处理或饮水后渐自行缓解。有3例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后诉腹部不适, 考虑与该药所含冰片刺激有关, 舍下含化后胃肠道不适明显减轻。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大军的壮大, 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硝酸酯类等, 虽有疗效, 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麝香保心丸是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戴瑞鸿为主的一批心内科专家, 以西医标准研究开发的中成药:由麝香、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及冰片组成, 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基础研究显示, 苏合香、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麝香有扩张血管、强心的功效;人参皂苷有抗氧化、正性肌力、降血脂的作用;蟾酥有强心的效果[3]。结合起来, 麝香保心丸还具有如下作用:抗心肌细胞纤维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炎性反应等[4,5,6,7]。因此,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配合西医药更能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等难题。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病症的一个研究方向。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杂志, 1981, 9 (11) :75-76.

[2]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3]洪小苏.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评价—中西医结合将是我国冠心病防治的趋势[N].医师报, 2008-06-05 (18) .

[4]陈志亮, 顾宁.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 2011, 31 (3) :262-263.

[5]石国权, 李寿军.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5) :837.

[6]贺万乐.麝香保心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8) :203.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绞痛患者,全部病例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9.7±7.45)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7±5.3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较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比如注意休息、对饮食进行控制、服用消心痛、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每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进行胸片、心脏彩超检查,测定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酶学及心功能,给予血压、心电、脉搏监护。

1.3 观察方法

(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次数、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每周4次,持续一个疗程。

(2)心电图检查,每周一次对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结果。

1.4 临床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进行疗效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多发于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患者居多。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心肌缺血和缺氧的心脏病,常伴有心悸、气短、疲劳乏力等气虚的症状[7,8]。其发病特点主要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持续数分钟。以往常规使用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等西医药物治疗,但副作用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研制用于治疗心绞痛,麝香保心丸也被更多人使用和认可[9,10]。麝香保心丸的成份主要有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等,其合成后可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它可以用于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机体耐缺氧,来改善心功能,减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得出,观察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吴风英,刘凤君,孔亚娟,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段改变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698~699

[2]尹扬光,史忠,赵晓辉,等.地西泮急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5):2009~2011

[3]谢建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67~68

[4]何海键,杨国胜.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评价[J].海峡药学,2012;24(8):184~185

[5]张辉,刘利群,耿煜,等.麝香保心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880~880

[6]刘军刚.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9):779~781

[7]王方铎,聂新平.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171~172

[8]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62~163

[9]李培海,吕德纯.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3):154~155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中男55例, 女35例, 年龄45~79岁, 平均 (60.27±10.34) 岁, 合并高血压40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症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期前收缩11例、心房纤颤9例;对照组中男57例, 女33例, 年龄42~76岁, 平均 (58.96±10.45) 岁, 合并高血压31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心房纤颤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消心痛治疗, 3次/d10 mg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 3次/d, 每次2粒舌下含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即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心脏指数 (CI)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每搏输出量 (SV) 、心输出量 (CO) 。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悸、胸闷等症状稍有改善, 静息心电图ST段下降, 治疗后回升1.5 mV以上, 但未正常, 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达50%以上, 或T波由平坦转直立;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心电图原压低的ST段回升<0.05 mv和 (或) T波无改变。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5.5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CI、LVEF、SV、CO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 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讨论

麝香保心丸由人参、麝香、冰片、肉桂、蟾酥、苏合香脂及牛黄等组成, 属芳香温通药。苏合香脂和冰片均有提高耐缺氧能力, 能改善冠状动脉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作用[1];麝香、蟾酥、肉桂均有扩冠作用, 可改善心绞痛发作;人参大补元气, 能纠正缺血心肌的代谢, 改善血流动力学, 减少耗氧量, 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所以, 麝香保心丸能迅速解除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及其所引起的疼痛, 而且作用时间长, 并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增加心肌供氧。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显著、扩张血管机制明确、起效迅速、作用持久、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大等特点, 同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

本研究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的85.5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CI、LVEF、SV、CO治疗后较对照组增加明显,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义稚.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4) :21-22.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4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9)岁;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临床诊断标准

(1)患者都有胸痛以及麻痹的病史,对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性的心电图变化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的CT扫描检查以及心肌核素显像检查之后, 在这四项检查诊断中至少存在一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2)依从性:所有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都较好,可以有效配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3)排除标准:排除在1个月之内出现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高危组患者、劳力型Ⅳ 级患者以及反复发作的患者,排除肝肾以及造血系统出现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调脂治疗以及抗缺血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剂量为每次两粒,每天分三次服用,三个月作为一个疗程,服用六个月,治疗六个月之后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是否服用。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绞痛时,可以配合服用硝酸甘油药物治疗。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临床效果: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显效为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比治疗之前减少了超过80%,心功能改善情况也超过了2级;有效为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比治疗之前减少了50%-80%之间,心功能改善情况超过了1级;无效为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比治疗之前减少了少于50%,心功能没有出现明显改善。(2)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次数以及心绞痛实际发作的持续时间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与对比比较。(3)详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与对比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实际发作次数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冠心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一种缺血性的心脏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狭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条件的不断上升,人们的饮食条件也出现了较大改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出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冠心病对患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胸闷等临床症状。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严重者将会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目前, 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性的心电图变化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的CT扫描检查以及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来有效确诊。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综合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缺血以及调脂等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以起到相对显著的效果。麝香保心丸是中成药,主要成份包括麝香、冰片以及人参等,可以起到有效的益气强心作用。而且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还具有理气止血的功效,有效帮助冠心病患者止痛,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率[3]。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引起的高血压以及高血脂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是由于麝香保心丸中的有效成份麝香能够维持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浓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起到保护患者血管细胞的作用。促进患者治疗性血管的再次新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功能,确保患者心脏供血的健康运行。此外,麝香保心丸对于患者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在生长方面有着相对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降低患者血液中血清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从而稳定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效果显著。 冠心病在康复之后也要高度重视自我保健,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保证早睡早起,保持饮食的清淡,尽量避免摄入一些高脂肪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勤参加锻炼,有效增强自身的体质,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水平。而且要定期做好冠心病的复查,确保病情稳定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防止复发。

本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心绞痛实际发作次数以及心绞痛实际发作的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阳.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4(5):125-126.

[2]雷龙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35(2):4794-4795.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9

【关键词】心绞痛;麝香保心丸肠溶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93-01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应用麝香保心丸合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并与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4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依据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9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男65例,女29例,年龄43~82岁,平均66.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mg,每日1次,同时给予消心痛、β受体阻滞剂,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生产),2丸/次,3次/d,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用药前询问病史和查体,并做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等。用药期间记录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心律及不良反应等。用药4周复查上述项目等。

1.4临床疗效评价: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进行评定。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用χ2检验。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与心电图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肠溶阿司匹林的疗效。

2讨论

麝香保心丸系由麝香、苏合香脂、冰片、人参、蟾酥、牛黄和肉桂等配备而成。其作用机理为:麝香提取物具有扩血管强心功效;苏合香脂、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脉痉挛作用;人参皂甙有抗氧化、降脂、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蟾酥有强心效果。,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功能、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多途径,多靶点保护心血管,长期使用安全有效。在治疗心绞痛方面,麝香保心丸具有以下特点: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无硝酸酯类禁忌,减少心绞痛再发,无硝酸酯类耐药,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促进血管新生,完善侧枝循环,安全协同化学药物使用,取长补短。而麝香保心丸的抗心绞痛作用已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影像学等研究证实,是目前基层医院缓解胸痛、胸闷、气急等心绞痛症状的主要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且预防费用低廉。根据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临床指南,增加阿司匹林的预防性用药,能够显著减轻经济负担。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从"血"和"脉"两条途径,既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又能从保护血管等其他环节协同防治冠心病,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可起取长补短的作用。

总之,研究证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防治冠心病,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有光,李睿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9-21

[2] 秦永文 《现代心血管病药物治疗学》2005.5.1

[3] 宋水江,章晓英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2-5-25

麝香保心丸/治疗应用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近几年来收住院和门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和对照组(消心痛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8.5±6.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11例;血脂异常19例;陈旧性心梗3例;室性早搏5例;心房颤动4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9±5.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10例;血脂异常18例;陈旧性心梗2例;房性早2例;室性早1例;心房颤动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给药方法

对入选病人进行常规体检,查心电图,3天内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两组基础用药情况相当,麝香保心丸剂量为2粒(立即舌下含服),以后每次2粒,2次/日;消心痛剂量为10mg舌下立即含服,以后每次10mg,3次/日,疗程为4周。(发作严重时可舌下立即含服常规剂量硝酸甘油)。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疗程结束后重复上述各项检查。

1.3 疗效评定

显效:同等劳动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75%以上,静息时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以上,缺血性ST段回升,但未完全恢复至正常。

无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30%,缺血性ST段不变。

加重: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心电图表现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分别应用t检验,x2检验进行。

2 结果

2.1 对心绞痛症状改善的疗效分析

麝香保心丸组经4周治疗后症状改善率达85.0%,较为满意,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2 对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而麝香保心丸组优于消心痛组,在治疗阶段,两组均能降低硝酸甘油消耗量,但各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选用对于抗心绞痛有效的药物消心痛,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作用,有效率分别为85%和82%,用药4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减少96.5%和82.1%,治疗前后对比有显着差异,且麝香保心丸组优于消心痛组。

2.3 硝酸甘油消耗量的比较

硝酸甘油耗量麝香保心丸组减少96.2%;消心痛组减少93.7%。

2.4 心电图疗效

两组静息心电图均有40%以上获得改善。

3 讨论

麝香保心丸是人参、麝香、冰片、肉桂、蟾酥、苏合香酯及牛黄等组成,属芳香温通药。麝香、蟾酥、肉桂均有扩冠作用,可改善心绞痛发作[1]。人参大补元气,能纠正缺血心肌的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氧耗量,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所以麝香保心丸能迅速解除冠心病心绞痛的心肌缺血及其所引起的疼痛,而且作用时间长,并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它是通过以下有四大作用而治疗和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发生从而控制心绞痛的发作的:(1)调节血脂:麝香保心丸能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遏制动脉硬化的进展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2)保护血管内皮: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动脉硬化的启动因子,血浆内的脂质成分通过内皮间隙进入内膜,动脉硬化逐步发展,动脉内膜结构的完整性是维持正常动脉的的主要因素,内皮完整性的破坏时动脉硬化的最早表现,麝香保心丸保护内皮细胞,遏制动脉硬化的进展,从而控制了冠心病的发生。(3)抑制血管壁的炎症: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遏制动脉硬化的进展,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4)稳定易损斑块:麝香保心丸能有效地抑制这种炎症介质的分泌和表达,是容易发生破裂的粥样斑块得到稳定,保护血管从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还有动物实验证明苏合香酯和冰片均有提高耐缺氧能力,能改善冠脉血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特点:1.疗效确切,扩张冠脉血管机理明确;2.起效迅速,作用持久;3.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大;4.同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5无消心痛所引起的面色潮红、心悸、头痛等副作用。

本组临床观察表明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确有即刻疗效,而且可预防心绞痛发作,在服药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确实是治疗冠心病,控制心绞痛发作的理想药物之一,且价格适中,服药方便,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缓解和治疗的首选药物。

摘要: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与消心痛进行对照。观察4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治疗4周,两组发作频率分别下降96.5%(麝香保心丸组)和82.5%(消心痛组)(P<0.01),硝酸甘油耗量下降分别为96.7%(麝香保心丸组)和93.7%(消心痛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迅速解除心肌缺血的中药制剂。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麝香保心丸,消心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全媒体市场化融合下一篇: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