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

2024-10-10

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共12篇)

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 篇1

引言

广播发射塔一旦遭受雷击, 内部设备必定损坏, 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所以广播发射塔防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作人员也更加注意和关心防雷技术的研究。本文将从雷电的种类及危害入手, 提出数字广播发射塔实施防雷保护的必要性, 进而对数字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措施及技术应用等发面展开研究。

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进步, 广播电视深入人民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广播娱乐, 而雷电对广播的影响会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广播的瘫痪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包括对外界新闻的接收等, 所以对防雷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

1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雷电分为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以及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以及球形雷会对人体以及建筑物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受感应作用所致, 影响电子设备。云闪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的, 对人体的危害最小[1]。

雷电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 即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灾害会造成以下情况:1) 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 足以使电器设备发生短路, 导致燃烧, 爆炸等灾害。2) 雷电波会直接击中位于高处的广播发射太的发射塔或避雷针, 电流流经地引线, 造成电位分布不均的现象, 形成对地电位的干扰。

2 对数字广播实施防雷保护的必要性

广播发射塔中的数字信号传输设备遭到雷击时, 很有可能引起火灾, 并由各种连接导线传导至数字化信号传输设备, 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 当高压线或天馈线等架空管线雷到雷击时, 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等事故。因此, 数字广播发射台的防雷保护技术, 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 实现对数字化信号传输系统的全方位保护, 无论是电源防雷、信号发射器设备防雷、天线防雷还是天调网络防雷, 都需要做好系统的层层保护工作, 避免雷电或是高频信号对发射机的破坏, 尽可能降低雷电对数字广播信号发射的影响[2]。

3 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措施

3.1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直击雷危害极大, 所释放的电流会对人体和建筑物产生不可估量的伤害。对于直击雷的防护, 要从根本入手:架设避雷针。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 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可在可将雷击电流引入大地, 从而保护物体免受雷击。雷云在接近地面时, 会使周围的电场局部集中, 这时, 会影响到雷电放电的行进方向。为了保证避雷针的线路能够完全承受住雷电所产生的电压, 要求线路有较高的整体耐雷水平, 避雷针和线路杆塔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接地水平, 才能使强大的电流泄入大地, 否则将会使避雷针或杆塔的电位升高, 影响电流泄入大地, 对绝缘线路造成雷击影响, 所以一般情况下, 发射塔或其他建筑物在安装避雷针时要求所用输电路有较高的绝缘和耐雷水平, 并且要将避雷针稳固安装, 避免出现避雷针受大风天气的影响, 出现扭曲脱落的现象。也要尽量减少避雷针的保护角, 增大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2 感应雷的防护措施

感应雷对广播发射台或其他建筑物的伤害并不像直击雷, 并不是直接对电路等进行伤害, 但由于感应雷的发生率比直击雷的发生率大, 由于感应雷的电压过高, 那种形式产生的感应雷对官博发射台都会造成危害, 所以, 对感应雷的防护也十分重要。为了减少感应雷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我们可提前做好以下几点。1) 做好屏蔽保护。为了预防感应雷的损害, 我们应提前做好对机房、电源线、信号线以及高频天线同轴电缆的屏蔽工作。在建筑通讯机房控制室时, 要利用金属地板构架, 形成电位法拉第笼, 并配置金属屏蔽网。2) 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与等电位连接的原理基本相同, 常见的浪涌保护器有电子信息系统浪涌保护器和供电系统浪涌保护器, 主要是防止感应雷通过信号线路和电源系统进入设备, 造成损害。在遭遇雷电袭击时, 浪涌保护器会呈现出低阻的状态使感应雷产生的高电压泄入大地, 保护建筑物, 而当高能电压消失后, 浪涌保护器会自动恢复到原有的高阻状态, 及保护了建筑物, 也维护自身。3) 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指分担多余的电流和消除高电压, 主要目的是为了均匀电压, 采用导线连接或电压保护器将需要防雷的空间装置防雷物品, 将导体电信等装置连接起来, 以减小电流流经这些装置所产生的电位差, 由此起到有效的分流雷电流的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防雷措施[3]。

3.3 其他防雷措施

大部分的广播发射台会在电源系统的变压器出安装避雷器, 但这并不科学也不可取, 这是有危险的。应该在变压器的低压方安装避雷针, 而在高压的一侧安装电涌保护器, 并将金属外壳与地面连接, 也可以与接地网的电位进行连接, 起到防雷的作用。而不论是内部电线还是接地电线, 都要尽量避免杂乱接线的情况, 杂乱的接电方式会导致错误接线, 从而影响广播发射台内部的线路, 也可能会导致雷电袭击时其他防护措施瘫痪, 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正确的接电线也会对其他防护措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的应用

接地技术的应用:设置技术装置可有效的减少遭受雷击的可能。接地技术装置是由接地体和电线两个部分组成。在安装时, 要求将电气设施的装置和导线连接到防雷网上,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有效的起到防雷的作用, 接地技术装置可以将雷电流疏散到周边放射水平接地极, 可以将雷电流均匀分散。

5 结语

广播发射不论是在建筑方式还是材料上都各不相同, 但是防雷意识却是重中之重, 广播发射台的防雷工作涉及范围广, 技术含量高。目前防雷更多的是采用接地线, 装置避雷针, 做好屏蔽工作等措施, 而要想更有效的防止雷电袭击, 就要在建设广播电台的同时, 做好防雷预案, 并结合自身实际, 不断完善, 并且也要加强后期的维护工作, 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努力避免雷电袭击。

参考文献

[1]雷丰瑞.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技术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2.

[2]于洪涛.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 2013 (9) :105.

[3]张俊刚.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防雷技术分析[J].2013 (6) :92.

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 篇2

工作接地是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通过接地来进一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确保基准电位的供应。

基准点位处于“0”位时,多以点状或块状分布为主,电磁场对其影响较大。

如果基准电位接地,则大地呈现零电位状态,这时,基准电位就不受磁场影响,所以说,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工作接地操作,才能有效实现功能作用,保护设备运行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3.2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接地主要针对带电线路中两个没有阻值的电压差点而定的,针对等电位进行接连,形成保护效果。

在广播发射各个设备之间存在电位差,电位差产生的电流,极容易导致人身伤害,对设备也会产生影响,不利于设备稳定运行,危险性较多,只有通过有效果的方式,才能全面避免这类危险的发生,等电位连接就起到保护作用。

等电位连接操作时,可以通过就近等电位网络设备连接,避免出现电位差的情况,比如电涌保护器连接时,就需要使接地端和通电设备接在一起,使金属外壳能够相互联系,全面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使电位差对设备的影响降至最低。

3.3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对设备保护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目标是防止配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及电线杆塔产生的电流对设备造成的危险,通过保护性接地的实施,能够保护设备与人身安全。

广播发射设备如果不进行良好的保护接地,设备就不会产生绝缘现象,直接出现线碰问题,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一些没有受保护的设备则处于带电状态,意外接触,则会造成人体触电危险。

为了有效避免意外伤害,则需要对设备进行接地保护,这样,即使设备发生漏电或短路,出现漏电电流,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如果出现短路电流,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就会自生动作形成脱扣处理,而线路电源就会在快速反应中自行分析并快速切断,使设备或人身不受任何漏电威胁,达到良好的保护目的。

3.4 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电磁干扰,通过接地实现干扰源金属外壳与屏蔽体永久电气连接,实现安全保障。

屏蔽接地分为静电屏蔽和交变电场屏蔽两种,要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

屏蔽体整体包围带电导体以后,屏蔽体内侧就会通过感应,对不同带电导体异种电荷做出快速反应。

交变电场屏蔽能够有效减少交变电场给设涿舾械缏反来的耦合电压干扰,金属屏蔽体接地能够使干扰源和敏感电路进行隔离,实现电路正常运行。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分析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74-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讯行业,云端外链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渐渐倾向与更加自主、快捷、运用广泛的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广播电视行业逐渐黯淡,虽然电视广播技术已经从原有的有线技术成功向无线技术转型,但是如何能使无线发射技术能够追赶上网络媒体发展革新的脚步,这是我们无线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广播电视有线技术的优势

1.1 综合利用性强,可供选择频道更多

数字化技术(如下表为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规划)被广泛的综合应用于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它所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同样的,在生活中“数字化”这三个字我们并不陌生。首先,电视图象的清晰度大幅提高,观看电视节目时高清晰的图象永远是用户的首选。其次是可供用户选择的频道增加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频道,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有几个卫星频道可以观看,这也就满足了用户广播电视技术的需求,使广播电视业的科学发展更加坚实有序。

1.2 抗干扰性强,网络覆盖面积大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技术使电视网络的覆盖面积更大。当今社会被定义为科技化社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生活完全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无论是在通讯行业还是广播电视行业,都从陈旧的技术中脱离开来。通讯技术已不再满足于通话功能,而是被3G、4G网络技术所覆盖。同样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技术也不再使用原有的共用天线系统,只依靠同轴电缆来传输信号,而是采用光纤电缆技术进行双向电视信号传输。使电视网络的覆盖面积更大,不再局限于电视信号强弱区域的限制,同时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具有多功能服务系统,部分地区受电波干扰较强,图象质量较差,带有雪花点和杂音。双向信息传输系统能够使就算是位于电视信号极弱地区的用户也能观看很清晰的电视节目。

2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技术的优势

减小了广播电视从业者的工作量,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无线覆盖),只对发射(站)进行集中维护,比有线电视要维护庞大的传输网络省事得多。特别是全固态广播电视发射机的问世,由于其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故障率低,功能全,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即可进行全自动化工作(自动开关机、自动监控、故障自动检测报告等)。这无疑减少了维护者的工作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拥有的是更加强大、便捷的信息网络。这也就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大大丰富,同时可供用户选择的频道也要相应增多,随着广播电视的模数转换即可解决以上要求,到时可供用户选择的节目也多达近百个。

3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

3.1 安全优质播出是电视发射的中心任务

(1)安全优质播出是发射台的主要任务,广电总局反复强调:要实现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高质量、不间断、既经济又安全”的播出。广播电视部门各级领导都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2)无线发射的具体任务就是将制作好的节目,最终以高频电磁波的形式发出去,实现点至面的覆盖。具体来说就是经播控中心实时播放,再经光缆、卫星、微波等传输到发射台,由发射机进行调制、功率放大、发射。

(3)安全播出是无线发射的中新工作,是永恒的主题,是无线发射的立足之本,是重中之重。无线发射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着安全播出这个中心。

3.2 严格管理是保证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

(1)电视发射系统是一个由供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天馈线系统、冷却系统等构成的复杂系统。为保证安全、优质播出,除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安全制度》、《维修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以外,还要定时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准确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也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的。

(2)安全播出对发射台来说就是安全传输发射。要求管理运行的人要安全,在传输发射系统里技术设备要安全,传输发射配套的电力、冷却及环境等方面也要安全。

3.3 电视无线发射安全播出的思路和举措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安全播出也是如此。从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看,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安全可靠的系统配置

要完成无线发射任务,除了发射机外,在电视无线发射中过程中还必须有以下配置:天馈线系统,配电系统,音视频前端接收和处理系统,监视、监听、监控系统,接地系统,冷却系统,还有计算机监测和控制系统。

(2)完善有效的技术监控

实现自动化播出,实现技术人员对发射机的有效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发射机的工作可靠性、故障处置的及时有效性。固态发射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操作的简易性,大大提高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3.4 严格规范的运行管理

安全播出是个系统工程,既要严格做到“满功率、满调制”,还要坚持贯彻落实安全播出十二字方针,即“不间断、高质量、即经济、又安全”。日常运行管理中,一定要从思想认识上、从设备改造上、从技术维护上,从人员培训上,从制度制定上,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扎扎实实抓起。

(1)严肃态度,提高认识。

在事关安全播出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安全播出没有小问题,安全播出上不存在“小不忍则乱大谋”,恰恰相反的是“小忍必乱大谋”。要警钟长鸣,确保安全优质播出,确保重要时期安全播出停播时间保零秒。

(2)严格维护,不留后患。

加强维护,要从检修计划做起。针对每台发射机制定详细的检修周期制度,做到周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和年检。把技术维护变成一个科学化、正规化、经常化管理的岗位,努力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停播率,不能因为技术维护工作不到位而出问题。

3.5 人才是本、科技是根、安全是命

人才是本: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工程的建设。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就是要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和全面促进人的发展。科技是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不是科技发展而推进的。无线传输覆盖更是以科技为基础不断延伸和拓宽的,因此,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科技这个根本。安全是命:把安全提高到人生命的高度,提高到单位命运的地步,足以说明安全运行是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电视发射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各级领导,技术部门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用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去实现安全运行的胜利。

结束语

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要求我们无论在和平时期、非常时期,都要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政令畅通。因此,做好安全播出工作,不仅仅是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长期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梁雪,史冬雪,陈安国,GZ-GS1 OK系列数字调幅中波广播发射机音频处理器工作原理及调试[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2]让广播电视插上视频会议的翅膀——瑞福特SmartinOne系统成功应用于重庆綦江广电局[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10)

广播发射与广播监测技术 篇4

关键词:广播,发射,监测

广播在人们生活中产生深远影响,为实现广播信息更清晰有效传播,需提高广播发射和监测技术,以此保证信号发射质量,降低其他信号影响。

1 广播发射技术及其应用

1.1 广播发射技术

广播发射技术是由宽带及调制方式决定的。广播信号发射时,发射端会出现较大信号干扰。广播信号通过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发射端影响造成信号减弱,造成信号失真难以被有效接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广播中,信号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记录,但数字转换仍旧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数据率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数字转换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用户可及时获取准确信息。

1.2 广播发射技术的应用

广播发射技术应用中首先需要了解发射信号类型,选用合适的发射机并掌握操作方法,如其中的调幅广播、抑制性单边广播等。根据发射范围选择合适频率及波长,如短波发射机频率为3.9~26.1 Hz。最后需要对输出到负荷的高频率进行分析。

当前广播发射技术在应用上仍旧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广播发射维护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广播发射设备维护管理意识不足。设备长时间无人管理维护将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便转化为大问题难以解决。为保证广播发射质量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维护技术,确保广播发射活动能够有序展开。广播站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体系,提高设备维护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对广播发射设备的检测,及时发现设备问题,排除设备故障,消除设备隐患,从根本上提高广播发射性能。

2 广播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2.1 广播监测技术

广播监测技术是我国广播建设的基础,广播监测技术水平对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广播信息已经覆盖大多数地区,但其覆盖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我国广播监测技术在一些地区信号较差,因此需要提高广播信号发射质量。广播发射时需要对其传输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对各个频段进行有效控制,实施广播信号动态监测,提高广播节目频道资源利用效率。广播站运行时需要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对其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提高广播质量,推动广播事业发展,让人民享受到良好广播服务。

2.2 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

广播检测技术在广播中的应用主要是为广播播出安全及播出质量提供保障。当前我国广播监测技术主要对电视台发射的信号进行检测,以此提高广播质量。广播监测技术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广播无线场强监测网,通过监测网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出有效结论进而作出有效决策,提高广播播出效率。广播检测系统核心是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对广播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相应信息传输到前端设备。广播监测系统可对广播全程进行动态监测,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广播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应对广播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实现及时有效的调控。广播监测设置的监测点无需专人值守,只需在监控中心设置值班点即可,从而有效缓解用人压力。

广播监测中心需要建立在数据网络传输系统的基础上,只有建立该系统才可保证各个监测点信息均可被及时传输至监测中心。广播监测中心需要配合链路冗余技术及网络技术,共同配合建立数据传输网络。这些技术有效融合后便可将其连接到广播节目监测系统中,从根本上提高广播监测技术。该网络传输系统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网络管理中心,并对网络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维护,从而实现对传输网络以及广播现场的科学管理。广播监测中心对网络传输要求较高,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保护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基于此,在数据网络传输过程中必须实现网络结构模块化,监测网络系统需要同网络技术发展同步深化。系统可靠性需得到保障,确保当网络中存在一些单点或多点故障时,整个网络系统并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建立完成网络系统后需建立安全播出监管平台,该平台由工作站、管理软件、服务器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可随时查阅。工作人员通过安全播出监管平台便可清晰观察到监测点分布,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

最后需要建立移动监测系统,实现对调频信号、音频信号、载波信号等进行准确测量。在该系统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对独立信息的收集及处理,信息处理完毕后可以进行储存集中管理。基于此,整个系统建立完毕,广播监测技术便可发挥其重要作用。

3 结语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发展广播发射技术的流程,就应该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深刻了解广播发射技术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这项技术。同时,还应该保证使用最合适的广播监测技术,让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与应用 篇5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主要由图像发射及半音发射两部分组成,而且根据其一般特性的叙述内容可分为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在具体工作中,输入特性多以视频和音频信号输入为主,内容较为简单,但输出特性内容则较多,涵盖的`范围较广。

3.2 单通道合一方式的传输特点

浅议广播发射台的综合防雷措施 篇6

关键词: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

0 引言

广播发射台需要克服众多的影响因素,才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计划,为了能够保障节目发送的众多需求,广播电台将发射台安置在很高的位置上,而且对于发射台周围的环境也有着特殊的要求,要求其附近没有较为高大的建筑物阻挡。因为节目的发送需求将发射台放置在很高的位置,在阴雨天气很容易受到雷电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广播发射台的防雷处理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我国广播电台面临的重要难题。因为没有做防雷处理,或者是防雷措施不到位,那么发射台很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导致广播节目不能够发送出去,所以广播电台的综合防雷措施与其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联系。

1 广播发射台雷电危害的主要方式

1.1 地电位的反击危害。广播发射台因为被放置在很高的位置,所以,在阴雨天气很可能被雷电击中,发射台上的设备被雷电击中后,广播发射台的避雷设施会将电流转移到地面上,因为在电流转移的过程中相应的避雷设备所具有的电位,在极短的时间内上升到数万伏,高电位对于广播发射台的信息传送设备以及广播发射台的避雷设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地电位的反击伤害可以说是次生的损害,无论是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造成的损失都是属于很小的,地电位的反击危害是广播发射台雷电危害的众多方式中危害最小的。

1.2 雷电波的侵入危害。在阴雨天气雷电经常会作用在广播发射台周围的金属设施上,或者是广播发射台具有的架空设备上,这样强大的电流就会随着金属设备或者是其它导电线路,流入广播发射台的内部,对于发射器或者是其它发射设备造成一定的损耗,雷电波的侵入危害发生的概率较为频繁。

1.3 雷电直击危害。雷电的直击危害就是在阴雨天气,雷电直接击中广播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发射设备被击中后会因为高压电流的影响含有的热量急剧上涨,会产生一定的电效应,导致廣播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发生电路短路,或者其它设备被雷电击中后被高压电流烧毁。虽然被雷电击中的时间很短,但是广播发射台的设备承受的电能是非常大的。因为放电的电流被雷电击中后,会在短时间内上涨到几千安,其具有的电压会达到百万伏的状态,雷电直击危害的破坏能力很强。

1.4 雷电的感应危害。雷电的感应危害众多,可以概括性地将其分为以下内容,首先是雷电的放电阶段发生在云层里,这样会产生非常大的雷电流脉冲,较大的雷电流脉冲与地面的物质发生一定的反应,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甚至还有可能会产生高电压,对于广播发射台的设备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可以在广播发射台上的信号线路,或者是广播发射台的高架设备等非绝缘设备上具有的雷电感应电压,都会直接的击毁或者是烧坏广播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导致广播节目不能够有效的发送出去。其次就是地面存有的物质在雷电的影响范围内,并且与雷云层中具有的静电发生了一定的感应,产生了不容易外放的高电压,导致地面存在的物质发生了严重的损害,地面存在的物质所指的就是广播发射台上安置的发射架等设备[1]。

2 广播发射台的综合防雷措施

2.1 保护设备的接地措施。广播发射台上所有非绝缘的设备,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都必须要设置相应的接地设施,同时还需要注重采用多种接地方式。针对接地方式的选用,广播发射台上具有的低频设备可以选用单点接地方式最为合适,多点接地方式是发射台具有的高频设备最佳的接地方式选择,对于高低频混合设备当然也需要选用混合方式的接地方法,对于接地线也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接地线要具有直的特性,同时还要具有粗的特征,要对雷电流的能力进行全面的、细致化的分析,并且对外放短路电流的能力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2 防护联合地网的措施。如果广播发射台与铁塔的距离较短,提升广播发设备防雷性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铁塔与广播发射台的接地线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连接起来,创建防护联合地网设施。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广播发射台建筑体总体的框架,对于以往应用的环形的接地网需要进行改善,可以应用钢筋材料对其进行更换,并且合理的应用。对于广播发射台上所具有的所有的设备,它们应用的共同的防雷设施就是联合地网。联合地网如果拥有非常良好的对接地线布局,那么联合地网必将会使得广播发射台各个设备之间的等电位形成。

2.3 防护雷电直击电流。接地体是能够对电流进行有效分散的导体,接地体是设置在地面土壤中的。接地体通常选用的材料为钢管,同时对于钢管壁厚和直径都有着特殊的要求,最为良好的方式就是将接地体布置成网状,对于地网的设计,可以将环形作为最基础的应用标准,引下线需要与环形地网的四周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能够将其具有的内部电流均匀性地展现,保证能够有效地对雷电流进行分散。

2.4 防护雷电感应危害。对于雷电感应危害防护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应用信号线或者是电力电缆等方法,与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因为在建筑体内部中会存在着一定的电力电缆距离,能够很小程度地降低雷电波的传递。但是需要明确雷电感应是经过电力电缆入侵到结构内部的,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对于广播发射台建筑结构内部的雷电感应防护措施,应当以电源的保护为基础点。设备的外壳会对雷电感应进行一定的消减,但是还是会对广播发射台的电子设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只有选用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1]。

3 结语

广播发射台的综合防雷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保证我国广播电台的固定资产不会受到损害,同时还能够按照计划将广播节目发送出去,保证雷电不会对广播电台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广播发射台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保护设备的接地措施、防护联合地网的措施、防护雷电直击电流、防护雷电感应危害,相信做到这些必定会使得我国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有效的避免雷电对其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成峰,胡立君.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问题浅析[J].硅谷,2012年第2期.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防雷技术 篇7

1 发射台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雷害影响

1.1 电视监控系统

前端部分(由摄像头,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组成)、传播部分(使用同输电缆,电线,多心线采取架空,音频和控制信号等)、终端部分(多画面分割器,监控设备,控制设备)。

1.2 系统雷害成因

直击雷:雷电直接点击在露天的监控设备上,造成设备的损害,如果雷电直接点击在架空的线缆上则会造成电缆溶化。

雷电击波侵入:监控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传输金属管线被雷击或受雷电流感应影响的时候,雷电波会沿着这条金属线进入到设备中,从而导致了设备的损害。

雷电感应:当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时候,引导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间电磁场,使监控设备和传输系统感应到较大的电动势。

2 发射台监控设备的防雷措施

2.1 发射台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监控设备在接地线的时候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由监控控制器引入接地体。防雷接地要采用专用的接地干线,要使用铜芯绝缘电缆,不能与强电交流的电线交互。专业人员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来实施,保障线缆的安全性。

2.2 前端设备的防雷方法

前端设备一般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室内的设备通常不会遭受雷电打击,但是仍然要考虑雷电过电压对其影响和危害。相反,室外的设备则需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前端的摄像机头要安装在有效的范围内。摄像机头独立架设的时候,要与避雷针保持3-4米的距离。同时,为了避免电磁现象,所有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该穿金属屏蔽。

2.3 传输线路的防雷

传输线一般架设在城市郊区和乡村,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该地的条件不允许时则使用架空方式来防雷。从实际情况来看,前一种架设最理想,防雷效果也最明显,架空线容易遭受雷电击的损害和影响,使前端和后端设备受到严重的威胁。架空的时候要对每一个电杆做接地处理,才能保障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传输埋地敷设不能完全保障防雷的有效性,大量的事实显示雷击造成埋地敷设故障的几率是非常的大,即使雷电击中比较遥远的地方,还是会遭受电流的侵害。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电缆是最可靠的方法,能够保持钢管的电气舒畅。

2.4 终端设备的防雷

发射台的监控系统中,监控室的防雷最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应当加强措施从直击雷保护、雷电波侵入、等点位连接等方面考虑。

监控器周围的建筑物应该有比较良好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工作模式来有序地保障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作。同时在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性,入侵报警信号,进入到前端设备之前相呼应。总体来说,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技术应该要从多方面考量,科学地计划和实施,要及时地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修补。在经济情况良好时建议使用新型的防雷器件,比如离子接地,不仅有紫铜合金的外表,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融通易达到高导电性,又能延长使用寿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帮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打破了传统的防雷器件的局限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顺利地开展了中波广播系统的防雷工作。在今后的防雷工作中应加以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3 结语

雷电对于中波广播系统的危害和影响非常严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障其运行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对于周围居民的生活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详细地从不同方面解读了中波广播发射台系统遭受雷电击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了导致其产生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效性高的建议和措施。对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保护工作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要充分地考虑到其所处的环境,合理地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防雷与接地安装[J].工业科学,2006,(20).

[2]气象出版社.防雷工程设计与实践[J].工业科学,2006,(9).

[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防雷技术与科学[J].社会科学,2008,(4).

[4]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

广播发射台站综合防雷改造 篇8

我台主要从事广播发射工作,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第4.3.1条建筑物电子信息雷电防护等级选择表, 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根据规范GB50343-2012第3.1.3条规定, 年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90天属于强雷区, 据资料统计, 厦门市年平均雷暴日为47天, 我台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厦门市集美区, 加之我台发射天线铁塔塔高120m, 是台站周边的视觉高点, 雷击次数更多。每年春夏季, 频繁的雷电都会对我台的天馈线系统、广播发射系统、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设备损坏, 既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 又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 防雷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2 原有防雷装置分析

我台处于新老建筑并存、新旧设备共用的状态, 原有一些防雷防护装置, 如各高压开关柜均安装避雷器, 机房四周均有避雷器防护直击雷, 天线调配室内装有泄放电路, 新建建筑屋面均有避雷带符合规范要求, 发射机电源电路安装浪涌保护器, 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整个台站防雷系统仍存在不少问题, 如每一处建筑物使用独立接地网, 地网地线较为凌乱且使用年限较长腐蚀严重, 除发射机房设有高频地, 其余建筑物均无接地均压排, 机房内光纤金属加强筋未接地, 只有1路卫星接收天线馈线安装避雷器, PLC通信接口未安装避雷器易因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坏, 电源线信号线及室外引入线路均绑扎一起存在引雷风险, 宿舍内的网络线、闭路线未采取基本防雷措施, 等等。

3 综合防雷改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本着科学、经济、可靠的原则, 我台实施了综合防雷改造。

3.1 发射台内接地网

我台地网使用已久, 过去材料均为普通钢材, 锈蚀严重。如图1所示, 我们实施综合接地, 沿台内建筑物及相关设备安装接地网, 水平接地体为4 0×4热镀锌扁钢, 埋深5 0 0 m m, 垂直接地体为50×5×20 0 0热镀锌角钢, 使用50 0×4 0 0×10降阻模块5块, φ54×3000电解离子接地极, 垂直接地体安装间距为打入深度两倍, 使用AD03物理降阻剂1, 000kg, 机房、办公楼、宿舍楼、活动室增加BV35接地引入线。

采用综合接地装置, 大大降低了接地电阻, 经实测不超过0.3Ω, 还减小了台内的跨步电压, 使人身及设备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3.2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均压排分布位置如图1所示, 采用30×3紫铜排, 在机房内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走线, 达到合理布线要求, 对信号线缆采用镀锌金属线槽屏蔽, 金属线槽电气贯通并两端接地, 光缆、主用备用卫星接收天线馈线进入机房后单独走线并减少平行走向长度。

3.3 电源避雷器

本着经济实用原则, 机房两路高压电源避雷器、各高压开关柜避雷器留用。发射机房、通信机房按照B类防护等级配置安装三级电源避雷器, 宿舍楼、活动室等在配电箱安装二级电源避雷器。

电源避雷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d1安装在低压开关柜, 选用FLT25-4 0 0/4, 每线雷电通流量为2 5 k A (1 0/3 5 0μs) , U P≤4 k V, 响应时间不超过10 0 n s, 连接导线相线为BVR16, 接地线为BVR 25, 配置3P100A空气开关。第二级d2电源避雷器安装在发射机低压电源侧, 选用VAL230IT/3+1, 每线雷电通流量为40k A (8/20μs) , UP≤1.9k V, 响应时间不超过25ns, 模块具有损坏脱扣显示功能, 更换方便, 连接导线相线为BVR16, 接地线为BVR16, 配置3P60A空气开关。第三级电源避雷器d3安装在专用设备电源侧, 如设备稳压器、卫星接收机、音频处理器等控制桌设备电源侧, 为德国菲尼克斯VAL320/3+1, 每线雷电通流量为40k A (8/20μs) , UP≤1.7k V, 响应时间不超过25ns, 模块具有损坏脱扣显示功能, 连接导线相线为BVR16, 接地线为BVR16, 配置3P60A空气开关。设备级电源避雷器d4安装在PLC下位机等设备电源侧, 选用德国菲尼克斯VAL320/2, 每线雷电通流量为40k A (8/20μs) , UP≤1.7k V, 响应时间不超过25ns, 模块具有损坏脱扣显示功能, 连接导线相线为BVR16, 接地线为BVR10, 配置2P40A空气开关。

3.4 信号避雷器

如图3所示, 在发射机房PLC一般信号线输入端安装信号避雷器d5, 选用TTUK-24DC, 在风险较大输入端 (卫星监控、高压1段进线柜、2段进线柜) 安装信号避雷器d6, 选用PT1*2-5DC, 在485通信端口安装信号避雷器d7, 选用PT2*2-5DC。卫星接收天线馈线加装一路信号避雷器d8, 选用CN-U B-280DC。

如图4所示, 在视频监控系统室外引入监控探头线路上安装BNC接口信号避雷器d 9, 选用C-U FB-5DC/E。

如图5所示, 在宿舍楼网线输入端安装RJ45接口避雷器d10, 选型D-LAN-CAT.5E, 在闭路电视分配器前安装F接口避雷器d11, 选型C-TV-SAT。

4 结束语

我台实施防雷综合改造后, 对各种设备及电器采取多种雷电防护, 较好地将雷电隔离于各种设备及电器之外, 提高了人身及设备的安全系数,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广播发射设备在雷电季节平稳运行, 各附属设备、生活电器也未因雷电影响损坏, 起到促进工作、降低损耗、保障安全的良好效果。

摘要:本文以广播发射台站防雷保护为背景, 给出了科学、经济、可靠的综合防雷改造具体实施方案, 较好地将雷电隔离于各种设备及电器之外, 提高了人身及设备的安全系数, 对相关台站、相同雷电防护等级的单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分析 篇9

1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

广播发射技术:在发射的过程中,受发射端的影响,处在发射状态的电波会发生变化,且发射端也会产生极大干扰,导致信号减弱,严重降低了传输的信号质量, 甚至对电离层非周期造成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广播演播室之中,人们开始以数字技术记录信号,开始运用数字技术,针对广播发射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存在着转换困难。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开始创新发展数据率技术,其能够使用户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

监测技术:广播监测是通过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对节目质量和广播效果进行如实反映的过程。目前,我国加强了广播电视视同质量监督体系,实现了多种传输手段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如对无线、有效、卫星等,建立了反映快捷、准确的国内外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确保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效果。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于发展能够改善我国广播覆盖效果,能够提升我国广播监测水平,提升发射信号的质量,是我国广播建设中的基础工作。为了实现广播频段的动态监测, 通过对广播节目传输质量的分析,能够充分地运用频谱资源。

2如何运用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

2.1广播发射技术的运用

目前,在广播发射技术运用的过程中,还存着一系列问题。如难以解决广播发射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由于维护与管理人员缺少维护意识, 专业素质不足所导致的。因此,在广播发射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影响发射质量的因素,重视、增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保证广播发射技术的运用质量, 保证发射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广播发射技术维护管理体系,加强对设备的检测,注重对维护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设备、人员环节确保广播信号发射质量。在运用广播发射技术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发射机的应用方法, 充分了解广播发射信号类型,尤其是调幅广播和抑制性的单边广播等;同时,对输出到负荷的高频率进行分析,掌控发射机的工作范围。

2.2广播监测技术的运用

2.2.1测量频率的运用

在当前的无线广播中,频率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因此,测量频率必须依靠相应的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降低相同频道之间的信号干扰,只有更好地运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才可以具有高质量的节目播出效果。另外,在监测不同频道的测量时,还要对发射机频率进行准确地测量,为了使发射机和接收机两者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的合作,可以采取远距离的策略方式,精确地测量相应的发射机频率,使其与接收机之间紧密结合。但在调幅波段上,为了能够让一个或者两个频率作为参考频率,可以采用比较法,使其和被测发射机的频率相互比较。此外,我们可以采用计数法来选择调频波段,确保广播信号发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利用频率计数测量射频信号。

2.2.2调幅广播信号场强运用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普通调幅信号主要是运用载波信号场强,因此可以在运用频带宽的选择上,灵活使用平均值的检波方式。为了更好地运用调幅波广播信号,在选用较窄一档中,要对测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有效地干扰。

2.2.3电场强度的测量运用

为了有效地选择远距离地发射天线自由空间的电磁波,电场强度的测量能在空间某个地方的电磁场选择其相对应的强度,这是一种由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且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平面波进行使用, 使信号各处的能量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 使电场磁场分量进行相互影响。在测量运用方面,要深入了解校正接收机的增益系统,将调谐接收机与信号的频率进行对比分析,选用较为合适的宽带,从中分析两则之间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运用检波方式来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测场强信号各方面的问题。 另外,在调整接受机增益过程中,可以使电表指针指向预先设计的数值,选择开关校准振荡器电压加入到接收机中, 且测量时,还可以利用校准的接收机, 输入相应的电压,最后要对所测量的场强进行更好地计算。加强对广播检测技术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科学发展,对其工作任务和各种监测运用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好地熟悉我国广播发射流程,充分掌握我国广播检测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广播发射的不断发展,广播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广播功能,使人们便捷、快速地获取信息。本文通过分析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的内涵,探讨了广播发射与监测技术的运用,以期能够促进广播发射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发射,广播监测,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保护技术 篇10

1 雷电的类型

雷电的类型主要分为直击雷、雷电波、感应雷三种。直击雷指雷电对于各种电力装备和地面突出物进行直接放电,它含有巨大的电流量,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这种电流通过击中物体进入地面。在实际中,直击雷一般是通过发射台的天线进行入侵。雷电波指输出架空线被雷击中的时候,会产生冲击波,这种冲击波具有高电位,会沿着不同的方向快速传播。在一般情况下,其传播的速度为150 m/s左右,同时会形成干扰源,对广播节目的播放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感应雷指在静电感应或电场感应的作用下,雷电经过击中物变为主导放电,并在金属物的表面产生非常高的电压。感应雷主要分为两种,即电网感应雷和传输电缆感应雷。其中电网感应雷一般是通过电网对广播发射台的电源对发射装备产生破坏,而传输电缆感应雷主要是通过传输电缆对特点连接的元器件进行破坏。

在实际中,对中波广播发射台产生损害最大且最多的便是直击雷,雷击概率最高的是感应雷。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中播广播发射台采用的天线都是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这可以提高底部的绝缘效果,连接发射台底部与天调网络。其中天调网络一般是以塔底为中心,在与地面相距0.9m的土层中铺设相应的辐射状铜网。同时根据中播广播发射台自身的特点与性质,将防雷重心放在了天调网络与天线底部的地方,在这两处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可以对发射台的发射装备起到重要的防雷保护作用。

2 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保护技术

2.1 发射天线的防雷保护技术

我国大部分中播广播发射台采用的信号一般是通过调频或卫星进行接收的,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广电事业的发展,光纤传输信号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中波广播发射中。而在采用调频接收或卫星接收信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雷雨天气的环境下,一定要对接收点做好防雷保护措施。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发射装置不会被雷击中,可以建立一系列避雷系统。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单只避雷针保护的措施,其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同时,在避雷针与接地线连接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独立走线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信号的干扰,还可以将电阻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此外,还可以在接收天线周围的高层建筑物的顶端或发射台上安装避雷针,也可以起到避雷的效果。

2.2 接收天线的防雷保护技术

当中波广播发射台受到雷击的时候,建筑物每个部位的电位都会有所不同,其中纵向点位梯度较大,在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高位电压会对某些设备产生反击过电压。因此,应将接收天线的地阻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波的辐射率,而且还能够在出现雷击时消散电流,减少流向机房的电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发射设备受到雷击而产生损害。同时,还可以在发射塔的底部设置避雷器,让地面与发射塔相连。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避雷器的材质一定要采用黄铜,其形状必须呈球状,这样可以在发射台受到雷击的时候,将电流引入地面,起到避雷的作用。

2.3 天调网络的防雷保护技术

在天调网络中,采取的防雷措施多种多样,但是最常见的防雷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微亨级的电感,它主要是通过并联天线,形成对地释放静电的通路;第二,石墨放电球,它具有良好的放电功能,并能对间隙进行合理调整,石墨放电球的电压与面积成反比,随着面积的减少而增加,一旦受到雷击,能瞬间放电,起到防雷作用;第三,隔直流电容,在中波频率中,隔直流电容的压降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一般在1000~2000 PF的范围内,但其伏安量应该选择偏大的,这主要是由于隔直流电容可以有效防止雷电进入发射机中,当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越大,所需的伏安量也会加大,因此,隔直流电容应该选择比较大的伏安量。

3 结语

为了充分保证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做好防雷措施,降低雷电的雷击现象,减少对发射设备的破坏,从而保证各类广播节目的正常播出。

摘要:雷电是由于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放电而产生的一种现象。雷电放电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会在云层与大地之间,有时会在云层之间,同时其产生的电流也非常高。一般情况下,中波广播发射台位于比较高的地方,雷雨天气容易遭受雷击。因此,如何做好防雷保护措施,保证各类广播节目的正常播出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就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促进防雷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中播广播,发射台,防雷保护,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军.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保护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2]刘伟.中波广播台的防雷保护措施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4(9).

[3]马丽雅.中波广播电台的防雷保护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4(6).

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常见故障;解决办法;传媒领域;信号接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6-008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67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和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媒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发展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改善过程中专门提高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技术,在信号接收方面有了明显的增强,这项技术在整个广播电视行业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于这项技术中,也经常有故障情况和维护问题出现,必须找到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使这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

1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指的就是利用专业的设备对信号进行接受和覆盖,要想完成这整个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装置。而这些装置一般包括了设置在铁塔中部的平台、信号主馈线等。通常在对其进行连接时,一般会将主馈线与调配箱进行连接,然后再与一个圆盘系统相互连通,在对圆盘与平台进行设置时,可以用多根导线对其进行连接。除此之外,还应当在这一过程当中注意,一旦有大量的地网都敷设在铁塔的底部,信号需要发射时就会在发射天线的导线上形成一种频率非常高的电流。与此同时,这股电流往往会通过平台进行处理,然后流向铁碳底部的地网中。完成这些步骤后,就实现了一个信号接收的周期,从而实现信号的覆盖。不仅仅这些,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还包含着电流的后期处理以及信息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

2 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维护现状

2.1 目前维护情况的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发展,维护的管理工作也不断完善,维护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维护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日常的工作还暴露出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況,这些情况都造成电视发射技术得不到技术上的保障。与此同时在技术维护管理队伍中,所配用的人员水平有高有低,技术也是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维护管理人员往往并没有很高的自觉性,而且工作的积极性较差,这都给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人员的情况还经常会影响到电视的正常运行,甚至威胁到广播电视的稳定性。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这套管理制度要符合当前维护人员的情况,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性进行巩固,使整个维护人员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最终使维护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只有这样我国的广播电视传输行业才能达到“重安全、不间断、高质量、讲效益”的目标。

2.2 目前技术维护资源情况

在对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将资源共享并且把优良的资源整合起来。而要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就应当加强合作正视竞争。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可以发现广播电视发射台相对比较独立,在合作、交流、沟通方面都还是比较缺乏。而且资源的互补性和共享性也比较弱,于是就形成了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的现象,这使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差距。如果不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对广播电视行业将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最终抑制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加强技术维护过程中的合作与竞争,最终实现资源的共享,使技术维护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3 维护中常见的故障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发射天线技术是一项有很大影响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这项技术稳定发展才能保证信号的接收正常。与此同时,观众所收看到的电视节目还将直接受到天线的影响,所以维护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目前维护工作的情况来看,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和受众的观赏过程。只有经常性和长期性地对广播电视的天线进行检测,并且判断出天线是否存在故障,故障主要在哪个部位才能确保广播的电视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在检测故障时可以先对检测出的参数进行对比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出的结果对天线的故障情况做出判断,并且在检测出常见故障后要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

3.1 回波损耗情况

所谓天线的回拨损耗其实就是指天线输入端口的阻抗偏离标准阻抗的时候所引发的能量发射的损失。这种损耗的大小与天线的匹配是呈反比例关系的,计算出来的值越大则会使天线更加匹配,而这时在无线输入装置上出现的常见故障,对于天线信号的接收、传输以及覆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驻波比浮动现状

对发射天线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后将得到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而这个最大值与这个最小值之间的比值就是广播电视中故障处理所需要的驻波比。与天线匹配时回拨的损耗情况与驻波比的情况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趋势,如果比值呈现的差异越大,那么就越难得到匹配,而比值越小将越容易匹配。它也会对一些相关的使用设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形成障碍。

4 应对维护中出现故障的对策

上文已经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问题和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对整个发射天线技术都应当进行全面的维护。故而,根据故障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使故障问题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才能确保故障顺利处理,亦或者故障防范于未然。

4.1 天线的检查和维护

一般情况下对天线进行维护和检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挑选比较精准的设备对天线的稳定程度进行测试,并且要保证天线持续平稳;另一方面则是对一些具诸如天线调节片、桅杆等装置进行安装工作检查,将一些已经破损或者发生活动了的零件进行更换,确保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4.2 定期对铁塔进行检查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铁塔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装置之一。这是因为电视发射的众多天线都是隐藏在市内,而铁塔装置长期在暴露在室外,所以影响它的因素非常多,比如自然气候、自然灾害都会对它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定期对铁塔进行检查,并且保证铁塔没有受到损害,才能保证电视节目播放的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半年对铁塔进行一次检查,如果遇到了地震或者暴风雨的情况,更要对铁塔进行及时的检修并确保万无一失。在检查铁塔是具体检查的项目有下面两个方面:(1)观察铁塔形态上是否发生变化,特别是铁塔上的天线是否出现弯曲的情况;(2)在检查过程中要随时对铁塔进行固定,如果在冬季,还要经常对铁塔附近的积雪、冻冰进行清理,避免因为天气严寒造成故障。

4.3 馈管的维护和检查

在维护和检查馈管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地方发射机和馈管的连接处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要观察接口处连接是否完好,避免有接口打火等现象产生;其次,要全面了解馈管连接和变阻器的状况,仔细确定是否固定牢固,检查的细致程度要小到螺丝是否松动都要全面检查;最后要注意电缆接触的情况,为设备的安全提供保障措施。

5 结语

通过文章的全面分析,反映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还存在大量的故障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相关部门进行高度的重视,并且定期对故障做好检查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最终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取得巨大的成绩,从而使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 周凤龙.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广播电视发射台走专业化技术维护道路[J].广播电视信息,2009,(3).

[2] 张正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

广播发射设备的接地技术探究 篇12

1 高频接地

高频接地是指产生高频的设备的外壳接地或屏蔽接地。外壳接地是为防人身安全事故,屏蔽接地却是为了屏蔽掉高频信号,使其减轻对自身或外部设备的影响。高频接地应符合一般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还应符合高频接地的特殊要求。制作高频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高频接地线不宜太长,其长度最好能限制在波长的1/4以内,或1/4波长的偶数倍,从而防止接地线上产生驻波,以预防人身安全及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②高频接地采用水平放置铜板接地体,铜板厚度3~4mm,面积2m2左右,埋入地下1~3m深处,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填加适当的降阻剂,回填耕土。接地铜板需用大于200mm×0.5mm的铜带作为接地体引出线,铜板与铜带之间的连接采用铆接加铜焊的方式,铜带沿地面或地沟明敷的地方应刷透明漆或者沥青作防腐处理。

③铜带和铜板连接只需一点连接,防止多点连接,产生不平衡电流。

④接地线还宜采用多股铜线或多层铜皮,铜带采用直立方式埋设(见图1),以减小接地线自感和互感在其内产生的涡流等。

2 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这种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将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称保护接地。由此可以认为,保护接地是一项保护措施,保护的对象是人而非设备。因此,电器设备保护接地这项措施是必要的,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保护接地,一般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见图2)。当电气设备单相碰壳时,接地电流经过接地体流向大地。人站在地面上,身体某部位碰到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支架时,人体的接触部位与站立点形成的电位差称之为接触电压。此接触电压使人体有一定的电流流过,若有保护接地措施,则大部电流经接地体以接地电流的形式流入大地,经人身流入大地的电流就会很小,若能使之控制在30mA以内,那么人体安全就有了保障。

3 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零线连接时称为接零(见图3)。其作用是发生设备绝缘击穿或其它碰壳事故时,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使故障存在时间缩短,减少触电机率。

在中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碰壳事故后,人触及外壳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接近于相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在接零后,壳上电压将会很快降到单相对地短路所形成的残压,电压大为降低,可提高人身安全的保护性能。

4 注意事项

在发射台,为确保广播发射设备正常稳定运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为防止高耸的铁塔遭雷击而倒灌电流、引发发射机内部元器件烧毁,铁塔需与放电球、地网相连,形成很好的保护接地;②为减少信号源的干扰,信号前端要单独制作接地;③发射台内有不同种类的发射机时(如中波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等),其接地系统应分开制作;④做好的高频接地,每年必须要做定期检查测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实测电阻值必须小于4Ω。

5 结语

总之,正确连接和制作广播发射设备的接地,既可维护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也可防止外界高频干扰信号的窜入。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文化提高课下一篇:企业营销的提升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