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提高课

2024-10-10

中国文化提高课(通用11篇)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1

摘要:为顺应时代发展以及新大纲的要求, 提高当今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 重庆工商大学于2011年起对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中国文化等选修课作为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本文将就中国文化提高课程开设的背景, 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中国文化提高课,背景,目标,内容,模式,效果

一、中国文化选修课开设的背景

1、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现状

近年经常看到各界人士谈到现今的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问题, 大家对当今的高等教育颇多疑虑, 为何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日益提高, 但培养出的人才却乏善可陈, 鲜有精英, 就像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线生产出的流水线产品一样缺乏亮点和竞争力。当然此中有很复杂的因素, 决非一己之力只言片语能解释清楚。但试想几十年前的我国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条件下却精英辈出, 似乎和当时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有很大关系。高等教育在当时是名符其实的精英教育, 课程设置丰富, 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那时的理工科高才生大多文学功底深厚, 在很多人文领域也颇有建树。徐辉 (2010) 的调查研究发现, 当今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欠缺, 学生的中国文化综合素养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疑和我们的培养体系等有着直接关系, 其中课程设置单一化, 过度着眼于过级考试的评估体系是很重要的原因。

2、中国文化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4) 也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所以课程设置应该加以调整。大学英语课程除了开设常规的大学英语精度课程之外, 对于已经达到较高要求及通过四级的学生应让其选修提高课程, 其中应包含文化素养提高课, 比如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 这对于当今大学生提高语言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将有很大的帮助。

二、中国文化选修课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方法

1、中国文化选修课的设置及定位

中国文化课作为大学英语的提高课程, 重庆工商大学从2010-2011学年向2009级已通过四级的学生开放, 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学期的选修课之一。此课程学制一学期, 2学分, 采取周二学时, 总学时32学时。采取大班上课形式, 授课人数设定为45-65人。

中国文化以博大精深著称, 要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讲解中国文化显然困难重重, 只能关注几个最具代表的板块, 并且择其精髓, 加上授课教师全是学外语出身, 对中国文化也不可能事事精通, 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引导, 帮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 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的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中国文化课程的定位和授课对象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 授课内容应为中国文化的纲领部分, 不易过深过偏, 但应全面系统, 面面俱到。基于此考虑, 重庆工商大学中国文化选修课选用教材为外研社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一书。此书的课文为全英文编写, 但语言精简, 内容难度适宜, 练习题设置合理, 较适合一般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内容分为简介、文化教育科技、民俗风情和旅游四大板块, 共分为十四个章节, 第一章总括, 第二章哲学与宗教, 第三章文学, 第四章艺术, 第五章教育, 第六章科技, 第七章运动, 第八章传统节日, 第九章烹饪文化, 第十章服装与装饰, 第十一章建筑, 第十二章主要景点, 第十三章世界遗产和第十四章旅游小贴士。教学进度大约保持每星期一个章节, 由于教材附有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般情况练习题课后学生自行处理。

3、教学模式

由于此门课程为大学英语的提高课程, 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强行剥离课文的文学文化内容, 将英语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课, 教师更应该将语言训练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并强调中国文化的作用与意义 (曾宏伟, 2005) 。当由于中国文化提高课程的特殊性, 决定了授课人和听课人在此领域的专业知识程度差别并不大, 用一些教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学生“打时间差”, 只比学生早走了一步, 所以课堂尤其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应运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前、课堂中、课后的任务,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Ellis, 2003) 加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 所以每次授课结束时教师会就下一章节预先布置两个讨论题, 学生课后经过准备, 下一次上课时能就讨论题进行15分钟的汇报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也可即兴提问, 补充说明, 形成共同思考共同讨论的互动局面。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和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 教师事先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4人小组, 每一小组一次负责一个讨论题, 每次课两个小组展示。课程的每一个章节一般含有3-4个知识点, 难度较大及不适合学生讲解的内容就由教师讲授。相关实证研究也证明, 讨论、主题发言等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堂导入方式和练习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郭萍, 2010) 。

此门课程的定位决定了课堂的互动性强, 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启迪的过程。课堂上经常出现就某一问题争论、补充的情形, 学生就某一讨论题展示时, 有时难免遗漏一些信息, 教师可当场及时补充。教师在讲解一个问题时, 学生可能有不同看法, 也可提出讨论。

前文已提到本门课教学内容应为中国文化的纲领性内容, 教材中的每个章节也全面列举了一些中国文化在此领域的代表物。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氛围, 教师需要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稍带趣味性的背景知识。“四大发明”在中国家喻户晓, 要记住它们的英文名称和发明者也实非难事, 如果教师仅提供给学生四大发明的英文解释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教师可适时穿插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小故事, 告诉学生欧洲各国是通过阿拉伯人绑架了我国工匠而习得了我国东汉发明的造纸术, 且时间比我国大约晚了一百年。这样类似的背景知识在教学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既加深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钦佩, 又提升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4、评价方式

中国文化选修课课程开放性大, 学生参与度高。针对这些特点, 此门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全方位的, 既注重考试的结果, 也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 也要体现学生此门课程的真实水平。学生成绩构成中,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部分又细分为课堂出勤 (10%) , 发言 (10%) 和小组展示 (20%) 三部分。课堂出勤和发言两项只要学生按时上课以及完成两次发言就可以得满分, 小组汇报展示部分根据展示的幻灯片内容,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流利程度, 以及整组的规划合作等对每位学生给出相应的分数。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一学期所学的中国文化基本知识, 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

三、中国文化选修课开设的效果和改进方法

中国文化选修课开设一学期以来, 通过课后和学生交谈以及学生在教务网站中对此门课程的评价建议来看, 大部分学生表示中国文化作为大学英语提高课之一, 与其它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以及英文电影赏析等相比, 在实用性与趣味性方面均缺乏吸引力, 当初选修此课程是由于容易选上、感觉通过考试比较容易等一些外界客观因素。但很多学生学完此门课程之后才发现本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自己的本国文化知识相当贫乏, 学习这门课程后获益不少。而且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也大大锻炼了英语的表达能力, 一举数得。

笔者在教授此门课程的过程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其实是由于不了解本国文化而对其失去了兴趣, 其实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多准备一些趣味性强的讲授内容为切入点, 完全能调动起学生对此门课程的积极性, 例如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 重大历史文化事件的背景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应注意背景知识就像菜肴中的调味品, 只能点到即止。它的趣味性不能掩盖知识点的重要性, 切不可让这些冲淡了主题。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也是此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还应更加深入的挖掘小组间组员的进一步合作。比如可以考虑一个小组的展示作为一个整体给分, 每个组员的得分一样, 这样就能促进组员之间通力合作, 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前文已经提到, 中国文化提高课要求学生的参与度高, 小组展示是课堂的重要部分。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学生在此环节经常超时并脱离规定的话题, 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今后考虑在学生课堂展示前要求该小组提供提纲, 教师需审核其内容和长度, 这样可提高学生课堂展示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Rod Ellis,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郭萍.以需求分析为先导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中国文化概况》设置前学生需求分析[J].学理论, 2010 (30) :249-25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徐辉.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传播中国文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S2) :279-280.

[5]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4) :50-52.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2

《中国饮食文化结课论文》

姓名:陈思宇

班级:农林经济管理112班 学号:2011014431

中国饮食文化结课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112班

陈思宇

2011014431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就是拿美国的工资,娶日本的太太,吃中国的菜,住英国的房„„可以说中国的饮食,在世界是享有盛誉的,也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是“食”遍天下。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

“以足民食, 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是从使用火时开始的。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 茹毛饮血” 的阶段, 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创造了可能, 另一方面使人类产生了釜甄等烹饪工具,从而饮食文化也就初现皖端。据考古发掘,中国早在“ 山顶洞人” 时就已能人工取火,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端较早。其发展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先秦、秦唐、宋元明清等四个阶段。【1】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区域文化差异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可分为,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各民族的饮食有所差异,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和朝鲜,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和维吾尔族,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苗族,黎族,壮族,土家族和傣族。

例如:满族人,喜欢吃甜食,爱吃蜂蜜,以杂粮为主爱吃猪肉。著名的有慈禧小窝头,努尔哈赤黄金肉,乾隆豆腐菠菜„‥

蒙古族人喜欢吃奶制食品、牛肉、羊肉串、手扒羊肉,喝奶茶,饮奶酒„„ 回族人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吃骆驼肉,但是禁食主马,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一切飞禽走兽。回族人喜欢饮茶和喜欢以茶待客。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常吃的有囊,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藏族人一般一糍粑为主食饮用酥油茶及青稞酒。探秘爱吃风干牛羊肉,手抓羊肉和烤羊肉。

苗族人喜欢吃糯米做的糯米粑粑和狗肉,酸菜,酸鱼,鸡西饭,狗稀饭„„【2】

中国的传统节食俗有春节食俗,元宵节食俗,中和节食俗,清明节食俗,端午节食俗,重阳节食俗,腊八食俗,冬至食俗,祭灶食俗。在春节北方人吃饺子,而南方人吃糯米糕。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清明节螺。端午节多吃粽子,江西人吃包子和蒸蒜,山东泰安人吃薄饼卷鸡蛋。重阳节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腊八节喝腊八粥。冬至节吃饺子和混沌。祭灶时我们吃甜烧饼。人生食俗分为诞生食俗,结婚食俗,节庆食俗和丧事食俗。【3】

中国的菜按源头分类有民间菜、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民间菜有回锅肉,小鸡烧蘑菇,贴饽饽熬小鸡,口袋饼,葫芦头和蛋炒饭官府菜。宫廷菜以满清菜和孔府菜为主。官府菜以谭家菜,孔府菜和红楼菜著名。寺院菜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善烹蔬菜。【4】

中国菜主要有八大菜系,指: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在《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我们八大菜系都有所涉及。【5】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花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6】

四、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日本的茶道、豆腐的制作,馒头制作等在元代就传到日本。直到目前日本的食法、食谱、食典、食俗等方面都有中国饮食的痕迹。

(2)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西方离中国遥远,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饮食原料方面,18世纪英国人、美国人及欧洲人引进华南猪后并与当地猪杂交后培育出很多优良种猪,现在世界上著名的猪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19世纪美国引进中国的水蜜桃等,后来也进行了改良。1945年葡萄牙人把甜橙引进里斯本,后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制茶技术明朝时传入英国,后传入欧洲、美洲。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引进中国面条发展而成意大利面条。【7】

五、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饮食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基本体系。这种体系分别由原料系统、工具系统、工艺系统、产品系统、产品消费方式、相关风士人情、历史典故等组成。这些系统和体系虽历经时代变迁,经济、文化、政治兴衰,但其结构却一直保持稳定,末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饮食的高度稳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饮食以台湾、香港为主力,大陆为配合;改革开放以后则以大陆为主向世界进军。中国饮食的深厚文化底蕴,雄厚的实力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认可。【8】

六、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

从1911年清朝灭亡到目前,中国社会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中国饮食进入繁荣创新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洋枪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孙中山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很快进行了军阀混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各种战争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银行一份报告《崛起的中国》指出:中国GDP1820年占世界的30%,而后来下降到不足3%,直到1978年中国有6亿人口的生活低于国家的绝对贫困标准。到2000年,中国的谷类、肉类、花生、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和钢铁煤炭等产品都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GDP达33万亿,今年上半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受经济影响,中国饮食进入了繁荣创新时期。

结束语:

通过《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饮食科学与人物,中国饮食民俗与礼仪,中国肴馔文化,中国筵宴文化,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一方面,正如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美食家袁牧所云,它是一门须“先知而后行”的“学问之道”;另一方面,它也是包含饮食、美器与礼仪、食享与食用等多重文化内涵的一门“综合艺术”。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植根于该民族的自然资源之中,受一定的经济状况所制约。每一民族饮食习俗的形成,都是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不开的。

“食在中华”。世界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1954年吃过四川菜后大为赞赏,认为是“毕生难忘之美味”。中国饮食文化所以能够美名扬四海,不仅仅在于中国菜肴的精美可口,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置身于中国餐饮文化环境之中,品尝色、香、味、形、名(菜名)、器(器具)、境(环境)、趣(情趣)俱佳的中国食物之妙,欣赏中国餐具器皿的典雅讲究之美,感受中国食物制作的形状之妙,玩味中国食物的美名之趣,并在这些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渗透于饮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真正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川菜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饮食文化》 2009-09-19

【2】《民间文化》2000年Z1期 《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3】邱国珍 《中国传统食俗》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05-01 【4】中国健康网 《中国菜分类》 2011-12-12 【5】美食天下 《中国菜系》 2012-09-19 【6】职业餐饮网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2010-08-17 【7】易艳萍、马寅初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选讲》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赵洪恩、李宝席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3

关键词:中学文化课;学习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97-01

一、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民族的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出现断链的情况,方块文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文化如同陈年美酒,越久越醇香,饮之唇齿留香,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也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

当然,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单单为了提高审美能力改善审美情趣,她在我们生命里头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组合,而应有一种更彻底更具哲学意义的化学变化。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通过读经典,显现在外的应当如常说的“超凡脱俗”、“气宇轩昂”、“温文尔雅”等高贵气质、谦逊和蔼之君子风度;隐藏在内的情感应当清澈如月光,善心可鉴,志向纯正高远,如佛家所言的“精进勿懈怠”。古人要求学子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表面上很功利,其实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理念,它遵循渐进,切合实际,退可修身以达自身的和谐,进可为国效力以达国家之和谐。当今文化泥沙俱下,“非主流”也成为主流,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根基之物却被束之高阁,摒弃母语,崇拜外来文化,不加取舍便全盘吸收。久而久之,身心大变,性情暴躁,行为诡秘,思想极端。

二、学习传统文化应有正确的方法

作为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简单解构上,更应该让自己和学生一起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新的旅游。换言之,我们只有把语文生活化,语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的语文。有的教师要么能力有限要么不敢越雷池一步,照本宣科,进行繁杂而重复的条分缕析,造成自己匠气的养成以及学生思维与眼界均受到严重的束缚。由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炼好一身硬功夫,同时要敢于创新——创新是对时代的交待,是一种向上的生命状态。老师研读经典,烂熟于胸,常有妙言佳句涌现,难道学生不会为之倾服?常有奇文张贴共欣赏,难道学生不会为之折服?

当然学习经典,应当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经典文化从表面上距离我们很遥远,但一旦登堂入室则一切豁然开朗。我反对“鲸吞”和“驴饮”的学习方法,作为初学者还没有这种功夫,我们应当循规蹈矩,由浅入深,细嚼慢咽,推敲锤炼,彻彻底底的消化吸收一部书总比你囫囵吞枣地看遍群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并非传奇,只要我们用心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三、课内建构及课外延伸

过去我们倡导也身体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是现在呢?以智为主,而德体美可有可无。结果呢?智育也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反而越来越显得疲乏,仿佛走进死胡同一般。殊不知,德智体美是孔子时代教育在当代的完美再现,它是一个整体,绝对不可以分割,它就像五行金木水火土互相制约却又互相促进,循环往复,生生相息,从而促进“修行”在质上的飞跃,即修与行的完美统一。

作为学科的独特性,语文教学要与传统文化进行建构是顺水推舟之事,——在语文教学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便是。一个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应当打通文史哲关节,应当畅游古今中外具备相对独立的能力与思想,在语言上有独到的理解,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并常有智性话语、精美佳作的出现。

1、课内建构展示:

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要探求古仁人之心;学习季羡林《永久的悔》、朱自清《背影》,要体会亲情之伟大,并从古诗文中找出相关名句;学习柳宗元《小石潭记》、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要体会人失意时的种种复杂心态,由此探讨王维、陶渊明、王安石等等名家对人生的理解,从而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后,进行古典名著导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是简单的“洗澡”而已,更应有“游泳”之雅趣,——在学习中与之融为一体,构成生命的新亮点。

2、课外活动展示:

(1)通过劳动,体会劳动的真谛。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未免显得太可悲了。其实,我们都拒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我们都讨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人,我们要在劳动中体会人生最朴素的道理。不劳动我们怎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呼声呢?不劳动我们怎知白居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心酸愧疚呢?当溺爱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更有必要去实践,充分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教材里徐霞客的《游恒山记》便是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而后写的佳作。针对此布置了三篇作文:《我劳动,我阳光》、《俭以养德》以及一篇游记。通过作文显示,同学们并不是懒虫,他们也体会到父母亲的艰辛,也懂得珍惜资源,也渴望探索,他们的思维触角将变得更加生活化。

(2)查找资料,解读《论语》。在教学《论语》六则时,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要求大家从图书馆、网上以及所能及的任何一种渠道,了解孔子的有关情况。自习课播放动画,集体诵读孔子一些家喻户晓的精辟言论,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进一步感受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穿越时空,发挥想象,回到公元前孔子生活的时代,来到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有幸成为孔子的一名学生,写出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一篇以“走近孔子”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4

一、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将“接受”规律运用到基层文化工作教学中。

现在的教育, 基本上还是以“填鸭”式为主, 造成学员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 自学能力不足, 课堂上不愿主动提问, 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强, 等等。要改变这一现状, 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学员的学习主体意识, 让学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只有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学员自觉地学习, 主动地实践。

(一) 抓住学员的自我意识, 运用需要驱动律。

需要是人对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必需东西的渴求与占有趋势,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教学, 要注重学员的内在需要与价值追求, 开展各项文化传授活动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1) 学员的求知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文化课学习, 了解文体知识, 掌握一定技能,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一需求, 注重知识性, 着眼实践性, 开展文体知识技能学习; (2) 学员发挥潜能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参加文化活动, 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开发, 所以应有针对性地采用模拟式、实践式教学方法, 发掘他们的文体潜能; (3) 学员强化审美的需要。选择经典的音乐、绘画、影视等作品, 分析其方法和技巧、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学员的内在需要和价值追求的不同, 使他们产生了对基层文化工作课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认真学习。所以对于学习内容的取舍, 要随着学员的需要进行;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理解, 受到学员需要的制约;对教学方式的反应, 也会随着学员的需要而强弱不同。所以文化工作课的教学越贴近受体的内在需要, 越能产生授、受双方的心理共振, 越能形成学员接受军营文化活动良好的心理基础。所以, 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学员的不同需要和需要的不同层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 激发学员接受、参与的兴趣。

(二) 了解学员的情感变化, 启发情感参与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抱态度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积极而肯定的情感, 会促进肯定态度和认识的深化;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消极否定的情感, 一方面会促进和强化否定的态度, 另一方面会抑制妨碍认识的深化。在基层文化工作课的教学中, 学员产生情感障碍有两个原因, 一是学员对所学习和参与的活动内容或技能本身的消极情感;二是学员对活动教学者的消极否定情感。因此在文化工作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员首先要熟悉各种技能的编制体制和训练模式, 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以及指挥方法, 等等, 以最简洁有效的表达方式把所授的内容传递给学员, 并注重实施过程中接受者的临场情绪状态, 积极与学员沟通, 调动积极肯定的情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鼓励学员“走上台, 动起来”, 开展互帮互学, 课堂讨论, 自评互评, 等等, 同时教员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三) 重视学员的认识能力, 增强认识过滤律。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它是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 并形成改造客观事物意志行动的基础。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在实际活动中, 学员因为这些能力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接受参与反应, 即受或拒的动力或阻力。同时, 如果学员的已知认识与教员所传达的内容信息一致, 则学习与参与易于契合, 如果不一致, 则会出现被动接受或封闭拒绝的情况。例如在影视欣赏或音乐欣赏中, 有的学员有一定的文艺基础, 对影视音乐等艺术的理解力强, 接受知识的容量与跨度大, 但由于存在不易改变自己原来认识的不同观点, 因而接受这种文化活动比较困难;而有的学员缺乏文艺知识, 对新接触的东西理解力与想象力差一些, 但他容易接受情感化、经验化的知识, 处于一种主动接受的状态, 而对这种文化活动产生兴趣。所以, 在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个体或群体的认知差距, 针对这种认识特点, 既要“因材施教”, 又要“因人施教”, 在对受体的认知适应中强化教学实践效果。

(四)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实现环境影响律。

人是环境的产物, 周围环境是人的思想观点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环境对学员参与基层文化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双向作用和改造。学员在接受参与文化活动时总是以得到环境的认证为条件, 环境对学员具有渗透性和启发性, 同时群体对个体具有陶冶和鞭策作用。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个体学员起到同化作用, 使其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与大家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如果大多数人参与接受, 则会对个别态度消极、懒于动手动脑的学员形成一种压力, 使其跟大家一道前进。所以在授课中应高度重视文化环境的因素,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实现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的教学目的。

二、了解基层文化工作课特点, 强化第二课堂实践环节。

基层文化课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而正课时间有限, 为解决这一矛盾, 在教学中应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积极为学员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拓宽教学渠道, 以确保教学成果转化为学员的实际能力。因此, 应坚持把正课讲授与业余训练结合起来, 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 把教学活动与活跃学院文化结合起来, 组织学员广泛开展, 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

(一) 抓好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 在教学中,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第一, 在备课阶段严格选材。对千差万别、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认真筛选, 把那些具有很高思想性的艺术作品充实到教案中。第二, 在授课阶段要自觉渗透, 结合对艺术常识的有计划的传授, 把高尚精神融合到艺术形象的讲解中。第三, 做到讲清重点, 讲清难点, 把那些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 如:“组织文体活动”“教歌指挥”“制作板报”等, 以现场操作的形式, 让学员模拟演示, 大家评议释疑, 通过听与看、做与评的原则,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操作运用能力。

(二) 着力抓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 指导学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辅助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 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党在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在军队中领导官兵开展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既要坚持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思想性原则, 又要有优秀作品鼓舞人的艺术标准, 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学员的思想文化阵地, 抵制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坚定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

其次, 坚定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所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科技练兵中表现出来的龙腾虎跃、比武夺魁、英勇杀敌、血洒疆场的业绩, 在第二课堂中适当开展艺术常识的讲授, 加入名曲、名著、名画的欣赏内容。从理论思维上使学员学会如何把握审美标准, 从美学角度认识文化艺术作品把反映客观规律的“真”与道德客观规律的“善”相统一。把音乐欣赏品位由感官能层次提升到气韵层次和意境层次;把文学欣赏品位由形象层次提升到情节层次和理智层次;把体育欣赏品位由输赢层次提升到战术风格、力与美的欣赏层次。

最后, 坚持高雅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的内容既是高雅的军营文化艺术又是群众性的文化艺术。主要表现在它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调, 以高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为精神内涵, 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为标准。所以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要运用一切艺术手段, 塑造光辉的军人形象, 并以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忠报国的昂扬激情展示雄伟崇高的军人阳刚之美。

摘要: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在部队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坚定学员的政治信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开发智力、增强体力、提高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程特点、学员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为提高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5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刘旭东 学号:220410010

2摘要:比较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政治实力,即软实力,比我国经济实力弱,但比军事实力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已具有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我国与世界近百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贸易争端也遍及六大洲。我国的政治实力的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周边地区,对距离较远的地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我国的军事实力,是国土防御型力量,其影响力基本上是在边境附近地区。中国的民族复兴事业到了上一个新台阶的时期,但中国现有的软实力显然不适应中国崛起的需要。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关键字:软实力、改革、文化产业、文化管理机制 什么是软实力,首创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内尔说,软实力“是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达到目标之能力”。文化力无疑是这样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应当看到,在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不全是物质商品的直接较量,文化因素一直都在其中。有沟通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经贸往来的效率和水平;有附加功能,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民族品牌;有教化功能,可以更好地培育商业伦理规范市场秩序;有激励和管理功能,可以营造和强化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有审美消费功能,可以直接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统筹规划,采取措施,让“软实力”硬起来。完全可以说,没有文化这样一种软实力的支撑,硬实力也难以真正形成,即使形成,也不会扎实,不会长久。

实践证明,提高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可以说,哪里

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阶段,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面上展开、向纵深推进,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1、要重塑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文化管理格局由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多部门组成,职能交叉和重叠,这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做法,不但导致政出多门、重复管理和管理缺位,也使得我们缺乏培育文化产业化的土壤,缺乏可以挖掘祖先灿烂文化的合理机制,成为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因此,我们要在探索建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制和体制上作文章,如制定《国家软实力发展纲要》,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出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等,如在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在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等方面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等。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在市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只有通过改革使一大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活跃起来,文化繁荣发展才有坚实基础。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文化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2、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3、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世界还需要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

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当然,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推动,需要全民参与,需要发展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当然更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化运作,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4、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要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加强管理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有效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努力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努力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着力培育外向型骨干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昌明,我们必将迎来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通过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6

关键词:师范;职业技能;《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G652;I206-4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师范生在进行语言实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是能力问题,如口语表达不流畅以及文学文化知识积累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就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要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接起来,真正提高师范生的语言能力。

一、语文教育专业中学生实习期中能力问题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实习中,主要表现出了能力上的不足。首先,是學生在口语表达上存在的不流畅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儒雅的气质与文明的举止,所在日常的与人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以及谈吐等方面不足。因为,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同时也要积极借鉴与吸收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不断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学会怎样与人沟通。一些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比较重要,而专业语文知识所显露出来的作用则是相对较小的。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这种错误的思想直接降低了学生语言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也就难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其次,学生自身文学文化知识积累不足。由于受到了传统阅读方式的影响,阅读习惯也开始受到了新兴模式的影响,一些学生应该阅读的文章也被网络文章所替代,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甚至还降低了学生的文化品味以及审美等方面[1]。

二、中国现当代文化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中国现当代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上的衔接

就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上来说,其中的基本篇目往往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为主。但是在实际中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师范院校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就要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的改革。但是实习生进行讲解课文以前,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也就难以与文章中的作者产生出共鸣,缺乏对作品的理解与个性化的解读。

(二)提高师范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教师来说,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启发学生的视野。其次,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情趣。但是在实际中可以看出,虽然一些教师教学压力较大,但是还要拥有自己的爱好,这样才能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审美。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阅读与讲述文学作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具备饱满的热情与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美与认识美。在现当代文化作品中,包含了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内容也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出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可以说现当代文学可以活跃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创造力[2]。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学教学也开始从社会需求上出发了,作为示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是必修类的课程,同时也是成人教育函授课程中的必修类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就要做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分析工作,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人才试下自我发展。

(一)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来说,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重要的依据。因此,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但是也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有所区分,培养具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其次,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好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衔接工作,保证学生可以实现学以致用。最后,教师还要确保教学的有的放矢,保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3]。

(二)做好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要做好课程内容上的更新工作,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成果,确保教学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其次,可以采取互动启发式的教学,借助座谈以及对话等来解决好文学作品中的问题。第三,要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借助课后时间来对学生尽心辅导,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发展好学生的优势。第四,要利用好校外资源,通过邀请专家与学者等来进行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文学作品。第五,要做好第二课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朗诵以及话剧表演等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六,创新好教学手段,制作出准确的课件等,运用好多媒体设备。只有做好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比能力。教师越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启发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4]。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创新好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良好衔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兰鲜凤.基于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策略[J].大众文艺,2016,(07):252-253

[2]邱诗越.玉波,郭建明等.强化教学讲演实践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以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4,(11):17-19

[3]刘同般.构建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01):156-157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7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译教学的对策

1. 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

要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标准和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懂得怎样忠实于原文,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译文,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例如:You’re a pal(选自电影Presumed Innocent)译为:你真够朋友/你真够哥们!电影字幕是:“你是一个朋友”,这句译文是判断或阐述,而原文是抒情(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可见,好译文要翻译出原文的交际功能。教师应当常常给学生作这样的翻译训练,以开拓他们的翻译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注意结合翻译准备教学内容及方法,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型讲翻译技巧。学生的大量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多利用一些实际的素材给学生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在测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借鉴四级新题型中的汉译英填空题形式外,还可以有段落翻译,英汉句子翻译,或者是组织几次翻译竞赛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教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3. 注意文化差异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文化差异总是给学习者带来困惑。语言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是一种语言中蕴藏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思想特征等深层的文化特征。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有些人将翻译理解为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过程,就是母语与英语的互译,忽视语言形式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巩固大专生的英语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日趋重要。要完成上述的教学任务,需要结合大专生英语阅读课的动机,运用文化比较的手段,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

一、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动机

英语作为公共必修科目之一,无论喜欢与否,是大专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所要积累学分的科目。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表现多样,但其动机不外乎归结为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大专生的内在动机,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感兴趣,渴望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外在动机,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完成学业而应付布置的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即可,对学习英语并无热情。[1]而后者在实际教学中占大多数。

一般说来,如果从一开始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都没有

4. 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翻译方法的教授者,更要注意自己在英语知识和中文知识方面的丰富、提高和拓展,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外交、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5. 改善高职英语中翻译教学的方法

高职英语基础课课时有限,无法像英语专业那样专门划出一定的学时来教授翻译。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各种机会和条件进行翻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等来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秀译文,培养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唯一、正确”的译文。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译教学最好在真实的或模仿实际的翻译环境中进行,缩小课堂教学和实际翻译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有利于提高翻译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益.浅析翻译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1998.

[3]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选择英语专业就读,则说明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出自内在动机,而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的主要还是为就业服务。从就业期望来看,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大专生希望完成学业后从事本专业或者能应用到本专业知识的行业发展。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就希望毕业后在行政单位的秘书岗位上工作,或者到学校当语文教师;法律班的学生便希望以后在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就职。还有一部分的非英语大专生对就业没有清晰的想法。因此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完成英语课堂任务,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毕业能找个理想的工作的过程。

无论学生出自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最佳、最优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非英语专业大专生的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分析,教师英语阅读课堂上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通过文化比较的教学手段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及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文化比较在大专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

由于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是应付学习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在英语阅读课上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各种考试,但学期结束后就会忘记,更不用说要应用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就必须了解语言。[2]为了加强英语阅读课堂的有趣性和实用性,教师应当运用文化比较手段,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结合具体专业背景学习不同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等,并着重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的意识。

1.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3]中西方文化最明显的不同在于逻辑思维。英美学者认为表达观点和态度理应直接简洁,先回应结果再述其因,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才是富有责任感和人性化的做法。因而,他们的英语行文,无论是在段落或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单独的句子中都十分注意逻辑关系。其特点是在段落开头先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其例证和解释,最后概括作者的态度。汉语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鉴于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国人往往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围绕主题从各种间接角度说明问题,最后才点明主题下结论,给人以画龙点睛之感,注重读者领悟境界。因此,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使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加强英语阅读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习惯于在逻辑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语言难点。

2.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例证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能够做到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从中西方的基本价值观、交流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文化的不同,不仅使这堂课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语言难点,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这种方式学习英语知识。行动是思想的表现。中美各自的基本价值观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交流方式。由于等级观念强,中国注重面子;做事要避免错误,有什么想法想清楚了再表达;常用“我们”字眼来强调集体。而在美国追求人人平等,有什么冲突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说话做事敢于断言,情感溢于言表;常用“我”这个字眼来表明个人取向。

中美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中国承诺是金,以感情为主线,是一种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而美国,以兴趣和利益为主,是一种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

《创新大学自主学习用书第1册》第3单元的阅读练习“American Style Friendship”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学生Steve和约旦学生Yaser“友谊”观念的不同。“At first,Steve seemed very friendly.He always greeted Yaser warmly before class.Sometimes he offered to study with Yaser.”,Steve在大学化学课上认识Yaser,由于有共同的化学课,于是他们成为朋友,有时还在一起学习。“But after the semester was over,Steve seemed more distant.”,学期结束,Steve和Yaser共同的化学课也结课了,Steve慢慢疏远Yaser,他们之间短暂的友谊也将结束。这说明美国式的友谊以兴趣和共同利益为主,是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但Yaser并不了解美式友谊,在他看来,“Steve said we were friends,and I thought friends were friends forever.”,他们的友谊是长久的。而中国文化下的友谊,也像约旦学生Yaser所期望那样,是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教师在给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应当强调往后如遇到美国朋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要运用中美文化比较进行换位思考,这样遇到问题才容易解决。

教师在课堂在词句讲解中穿插不同文化比较并联系实际例证说明,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某个具体知识点时牢记所包含的文化,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文化比较来学习英语知识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

英语阅读课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把关于文化的差异方面的知识全部介绍到位。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授之以渔”,培养大专生在英语阅读的逻辑思维和有自觉运用比较文化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才是教师的中心任务。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教学设备越加齐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师的“满堂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充分利用媒资源库系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中经常提问,启发学生对同一现象在不同国家文化领域里的不同回应的认识,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不同回应的原因,并联系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影响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面临的现实条件,结合大专生的具体专业背景,在有限时间的英语阅读课堂上,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巩固他们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能够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为完成学业和往后需要用到英语的时候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约翰逊.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9-14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8

关键词:汉语文化口语课,韩国,教学设计,恋爱文化

一、韩国高中汉语教育现状

中韩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 同属汉字文化圈。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向通性。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两国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期间一度交流中断, 几十年的时间也造成了两国文化方面的隔阂, 但是自中韩于1992年8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中韩开展各个层面的频繁往来。“目前,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1994年3月中韩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后, 中韩双方签订了年度交流计划。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双方文化交流计划顺利执行。“回顾2015, 中韩领导人互访、FTA正式生效、“中国旅游年”成功举办, 诸多“大事记”的发生让中韩友好关系得以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 在全世界掀起的“汉语热”在韩国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校选择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语言补习班加强汉语学习。韩国学历教育体系下的汉语教学也越来越成熟。呈现出学习人数上升、课时稳定增加、考试逐渐规范、课型逐日丰富等特点。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笔者在韩国公立高中教学期间担任汉语口语课和听力课的教学。但是学校订的教材都是综合课教材。平时的口语课教学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 做一些适当的词汇填充。学生虽然整体来说态度很认真, 但是每天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也不免让学生感到疲乏。因此, 笔者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外, 还会在特殊的节日前后安排一次以文化为主体的口语课, 笔者称之为文化口语课。每次的文化口语课上学生们都显示出比平时更高涨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学生开口率也相应提高。 以此为契机, 笔者想就本篇文章简单阐述文化口语课的操作形式和实际效果, 以此能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拓宽思路做一点工作。

三、教学设计实践环境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的庆北外国语高中,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 学习能力很强,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 学校和家庭给予的学习条件也很优越。学校分为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和汉语专业。所有学生初进校面试时就开始专业报名, 英语和日语专业分别有两个班级, 汉语专业设一个班级。但是学校近年来尤其非常重视汉语教学, 要求一二年级一共四个英语班也必须修学汉语课。总体呈现出学习汉语的学生远远多于学习日语的学生这种情况。学校以外语教学为特色, 实行小班授课, 每个班平均只有25个学生。学校配有专门的汉语教室, 并配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有三位本土汉语教师, 还向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申请了两位CPIK原语民教师。

2.教学对象分析

学校共有学生347人, 一二两个年级的汉语班和英语班及三年级汉语班共174人学习修学汉语口语课。一年级三个班每周四个课时, 每课时50分钟, 二年级三个班每周两个课时, 三年级一个班每周两个课时。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16岁, 汉语水平平均为零基础。二年级平均年龄17岁, 汉语水平平均为HSK三四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总体来说很积极, 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浓厚, 学生性格开朗, 课堂气氛活跃。

四、具体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主题内容分析

此次文化口语课教学设计案例以中国的恋爱文化为主题, 原因有三:

(1) 高二口语课教材第七课《快把窗户打开》的课后文化拓展阅读材料以中韩恋爱文化对比为主题, 给予笔者以启发。

(2) 按照课程安排第七课结束时正好是11月11号前后, 是韩国的 “빼빼로데이” (巧克力棒节) , 也是中国的光棍节。两国的节日都与恋爱有密切的关系。

(3) 11月13日是韩国高考的日子, 韩国社会给考生们的应援物之一就是名为“빼빼로”的巧克力棒, 而2015年的汉语高考题目就是有关七夕节的阅读材料。这样既联系了课本内容, 又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还通过高考题目的引入, 强化了学生对文化口语课的重视,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得, 一举三得。

2.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文化口语课的学习, 学生能:

(1) 积累词汇量, 学习一些有关恋爱文化的网络新语; (2) 通过多种形式的介绍, 学生知道光棍节、情人节、七夕节等中国恋爱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3) 学生能用汉语介绍“빼빼로데이”等韩国有关恋爱节日的传统习俗及由来。 (4) 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光棍节、情人节、七夕节等中国恋爱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学生知道一些网络用语的意思, 了解当今中国人的恋爱观念和生活潮流;通过中韩两国文化对比,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难点是学生能复述所学文化知识;能用汉语向别人介绍韩国的恋爱文化及其他方面的文化。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 证明这样的文化口语课卓有成效。比起以课本口语对话文本为主的一般口语教学, 文化口语课的知识面辐射范围更广, 不仅能练习口语, 还能增长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另外, 以文化为切入点, 更能够增强教学活动的带入感, 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汉语课堂开口率。

但是汉语文化口语课也有一定局限性, 只能在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人群中开展, 这种课型最适宜汉语中级水平的学生。另一方面, 要上好这个课, 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PPT、寻找合适的音频视频、设计活动游戏等, 教师个人的工作量太大。所以文化口语课教材与多媒体资源整理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news.qq.com/a/20151231/058072.htm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QJVWs4JD_Rl Dd Chq4Xd O1zcc6Uqrver Ji--SQCmnmk6KI8-ge5DWZ80jcarq3Q8bs FSRqul Bfi9AZl9ORMr Na

[3]石寅淑.韩国高中生汉语教学现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JRC중국어연구소.맛있는중국어level3[M].首尔:JRC북스, 2015.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9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过去, 构成的就是这个民族、国家的传统, 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以史为鉴, 是必要的。也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目标, 被界定为“向大学生们展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创造出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成就”, 以期增进“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 使他们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 (陈廷湘《中国文化》前言) , 照理说, 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 如果从学生角度来看, 这就意味着学习传统文化, 只是为了回到历史, 回到过去, 而不是立足于自身的需要, 立足于当代的需要。因此, 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离自己太远, 空泛不实际, 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不高。这是学生的错吗?其实, 学生也是懂得“鉴古以知今”的, 学了知识, 对自己总有用, 他们这样想并不是过于功利。然而表述迂回, 目标不具体不明确, 到底还是会打击学习自觉性的。

最关键的是, 把传统文化课的学习定位为了解过去, 很容易让教师把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罗列、介绍。既然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 文化有那么丰富多样、灿烂辉煌, 那就像开店铺那样一一陈列展示, 加以说明;于是驳杂涣漫, 不分轻重, 结果是事半功倍, 费力不讨好。学生呢?虽然也惊叹于传统文化的丰饶精深, 但也就止于惊叹而已。他们会觉得, 那都是过去, 而我们现在却似乎在走下坡路, 走到了死胡同, 什么都不如人。炫耀过去有什么用?

那么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直接指明为“了解我们自己, 认识我们当代的社会”的话, 情况会好得多。我们知道, “人逃不出历史的掌心”, 人是历史的产物。要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这样?”之类的问题, 就必须回溯历史, 到传统中寻找答案。如此一来, 庞大驳杂的传统文化, 该讲哪些, 可以不讲哪些, 就比较明确了。这是就教师而言。就学生而言, 由于本就生活于这个文化中, 本就是中国人, 对我们自己, 对社会, 到底也还是有所了解有所认知的。追究自己何以是这个样子, 对于他们来说, 就很有意思, 很有必要。这样,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是的, 如克罗齐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文化, 必须立足于当代, 立足于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指导思想, 必须首先确立于这一点上。

二、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 必须以一条思想主线贯串传统文化

高校教师, 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 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事实上, 文化虽然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或加上制度层面) , 但动物未有文化而人独有之, 说明文化其实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任何文化产品都是负载着人的精神理念的, 在根本上, 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由于作为人的精神所在, 人的意识领域包括的内容, 按一般的划分, 就是知、情、意三部分 (也有论者把“意”归并到另二者中, 于是人的意识就只是“知”和“情”两大块) , 那么, 这样来划分, 一种文化, 要么是偏于认知, 要么是偏于情感, 或者是两者交杂。如果我们认为, 西方文化属于理性主义文化, 则中国文化则属于情感主义文化, 是以情感为本位的。情感本位, 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内核, 是贯串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纽带, 因此也是我们讲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逻辑主线。

把中国文化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本位, 对不对呢?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创始人孔子, “述而不作”, 努力要恢复三代的礼制 (老庄的道家说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 也是指向三代。当三代这种理想社会消失时, 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努力去恢复;道家则失望而消极对待现实。儒道其实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只是话语方式不一样而已) 。而三代其实就是以血缘为基础, 以家庭为单位构建的部落社会。在这样的部族社会中, 人因为有血缘关系, 有自然的人际伦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情感关系, 所以也就相亲相谐, 民风古朴, 社会安宁。“儒学”也称“仁学”。所谓“仁”, 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 就是“二人”。孔子又说, “仁者爱人”。这就是说, 孔子所肯定的社会, 以及社会中理想的人际的关系, 就是人与人都相亲相近, 就是要通过用情感来维系人际间, 建立起和谐幸福的世界。而当儒家思想一当建立, 特别是成为统治意识形态, 而且也使统治行之有效之后, 以情感为内核的文化, 于是也就牢固下来, 并不断延续下去。问题只是, 这种内核, 越来越隐蔽 (人口扩大、社会发展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多样更复杂了) , 以至人们都注意不到了。但文化的情感本位主义, 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体现着———通常我们说中国人喜欢讲关系, 讲人情, 甚至是江湖义气, 这不就是极好的注释吗?

以情感为本位, 在中国的传统礼俗, 中国传统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中也是如此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峰, 由于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以理抑情, 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它不属于情感本位而是理性主义的。但其实只要明白宋明理学诸人其实都是承孔子之衣钵, 是在解释和阐发儒家仁学, 这种误读就可消除) , 甚至在传统的教育制度、官宦制度上也沁润良深。因此, 把情感本位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将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的逻辑线索, 是可以成立的。对于学生而言,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后能够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 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达到了这一点, 也就实现了前面我们说的“了解自己, 认识我们的当下处境”这个目标。

三、学习传统文化, 是为了除旧布新, 建设新文化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 了解和学习传统, 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按旧的方式来生活。社会现实是向前发展的, 一切都不可能停滞, 更不可能回头;文化也是动态的, 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 不仅是要在认识和了解我们传统的基础上, 达到对我们自己, 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认识理解, 更要在此基础上, 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文化, 构建起适合于我们当代世界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文化。简单地说,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新文化的建设。

既然每一个“现在”都是“过去”的延伸, 既然我们都是历史的产物, 那么, 这就意味着传统不仅塑造了我们, 而且这传统有适合于我们生存的东西。而同时, 文化作为一定时代和环境的生活样式, 当环境和时代变化时, 它的适应性就会有问题。对传统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 说的无非就是保留对我们依然有价值的方面, 舍弃其中不再适用的观念、取向或行为方式。问题在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哪些是它的精华, 哪些又属于糟粕?我们要继承哪些东西, 又抛弃哪些东西呢?这就有需要辩明的地方。

以情感本位为本质的中国文化, 肇基于远古时代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因为有血缘关系, 所以情感相依, 亲近团结, 社会和谐。又因为血缘家族中存在年龄级差, 因而有上下尊卑的格序;这种尊卑秩序被延展放大到全社会, 于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同时, 个体的价值和权利也在这种尊卑格局中被淡化了。缺少个性, 缺少生动活泼的个体, 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基本生命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化, 于是做什么都讲关系论交情, 喜欢小圈子抱团, 把情凌驾于理之上, 所以传统中国人往往原则性不强, 也缺乏公平正义的信念。公共领域不健全, 公共事务无人管。这种种弊端, 直至今天的中国社会, 也还普遍存在。这些现象, 为我们所深恶痛绝, 也认识到是传统中固有的因素, 所以很多人主张彻底否定传统, 虽然显得极端, 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然而彻底抛弃传统之所以是片面的, 就在于:情感, 毕竟是人的必需,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不但在于理性, 也在于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然是多种多样的, 但情感关系却是极为突出极为重要的一种, 而且极其牢固。人的社会所以与动物的群居不同, 在于人们之间有情感为纽带, 人与人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 联系在一起, 团结在一起。我们很多人总以为西方社会才是合理的完美的, 其实作为理性主义文化主导下的西方, 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偏失和缺陷。所谓理性主义, 特别是发展到工业化现代化之后, 其实已经异变为完全的自我中心主义、物质主义。每个个体都强调自己的唯一独特性, 强调自己的权利范围, 是绝对自由的、孤立绝缘的。而由于人的存在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基础, 所以对物的占有成为个体自由、个体权利的标识。于是, 西方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也就简化为利益关系、金钱关系。人与人的交往, 也实质上归结为利益往来;经济活动, 事实上就是互相争夺, 弱肉强食。西方社会, 在经过文化的长期发展后, 反而重新回到了丛林法则的阶段, 尽管用自由、民主、法制等美丽的衣裳乔装打扮, 但本质上就是一个冷漠而残酷的丛林世界。这世界里的人, 就像散布在沙滩上的无数孤立的沙子。所以, 这样的社会如果也称为社会, 那也只是动物的社会, 而不是人的社会。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10

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阵地、教学为手段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使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 最终达到觉悟的提高, 目的就是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是一门全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 怎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而达到了解历史, 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教育目标, 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少数民族文化 (以下简称民族文化) 是指除汉族以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和精神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 各少数民族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些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与汉文化竞相绽放、交织辉映、异彩纷呈, 在浩瀚的时空遂道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绚丽的服饰、浩瀚的歌舞、特色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曲折的发展、抗暴的历史等, 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而言, 长期生长、生活在民族地区, 对民族文化知晓度较高。“纲要”课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贴近”,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就应当将学生在长期的生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民族文化有机地引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课堂教学文化, 增强教学效果, 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 逐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婚礼、祭祀、节庆、文学、艺术等, 在各民族的生活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史都是一部同自然抗争的历史, 都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都是一部英雄谱写的史诗, 都是一首首人民的赞歌。在各民族的斗争过程中, 无不展现了人民集体的智慧、英雄人物的光辉、共同信念的支撑、理想目标的追求。实践证明, 在民族院校《纲要》课中有机地渗透民族文化的因子, 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很好的为思政课教学服务, 应是一个好的教学举措。

1民族文化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资源

“纲要”课开篇阐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灿若星空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也概莫能外, 他们用集体的智慧, 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人间画卷。水族马尾绣、布依族腊染、水族古老的文字—水书、被誉为“天簌之音”的侗族大歌、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

在水族社会中, 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从生存的地理环境出发, 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 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以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 独树一帜, 堪称世界一绝, 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布依族印染历史悠久, 早在宋代就有了“南宁州特产……蜂蜡、蜡染布”的记载。镇宁扁担山则有“蜡染之乡”的美誉。布依族的蜡染艺术, 为我国印染技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蜡染是以蜂蜡, 枫树胶等为原料, 染制时, 先将白布平铺于桌子或木板上, 把蜡放入锅中, 加热待之溶化后用蜡刀沾上蜡液, 在白布上描绘出各种花纹图案, 然后放进染缸中多次浸染, 待布料全部被染料浸透后取出, 然后置于阳光下晒干, 再放入清水中煮沸, 待蜡被煮脱后原来画有蜡汁的地方便现显出白色的花纹图案。《贵州通志》描述了蜡染的制作方法:“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 即去蜡, 则花纹如绘。”

水族发祥于濉水流域, 水族文化与古华夏文化同源共生。水族至今依然保留着自己神秘而独特的古老文字———“水书”。水族称“水书”为“泐睢 (le1sui3) ”, “泐”即文字和书籍的通称, “睢”为水族自称, “泐睢”意为水族古文字或水族的书。水书字形独特古朴, 内容博大精深, 是历代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水族社会的史书和“百科全书”, 是中华古文字的“活化石”, 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

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引进课堂, 可使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少数民族的智慧, 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状况, 从而提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同样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学艺术和深遂的哲学思想, 让学生对照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而激发起不再让中国再受苦难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优质资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任何环境中得以延续、发展壮大的的精神支柱, 是鼓舞和激励本民族成员为共同的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 表现在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中, 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矢志不渝、不屈不挠、择善而从的基本品质。在近代中国社会中,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者的压榨, 各少数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 用自己的方式, 体现誓死抗争的民族精神。

电影《红河谷》描绘了二十世纪初, 一支探险队进入西藏, 西藏的古老文明和神秘, 让英国人想掠为己有。以罗克曼为首的英国远征军进攻西藏, 成千上万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 为保卫家园, 保卫领土完整, 与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藏族人民同仇敌忾、誓死如归, 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许许多多像藏族人民一样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使中国人民即使处在最危难的时刻, 从来也没有放弃。

苗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苗族历史上, 由于长期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 剥削和屠杀, 苗族人民不堪忍受而进行无数次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著名的有1855年张秀眉领导贵州台拱厅苗族的起义、柳天成领导贵州都匀府坝固场的苗民起义、潘名杰领导麻哈州 (今贵州省贵定县) 坝芒地方的苗民起义和1860年陶新春领导苗民在威宁韭菜坪的起义等。这些苗族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 虽每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斗争教育了苗族人民, 斗争使94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1

苗族人民的凝聚力更强,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显现。

3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的优质资源

近代中国的历史, 就是一部屈辱与抗争史。“纲要”课诸多篇幅, 无不渗透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 都可一一列举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伟大壮举。土尔扈特东归、彝海结盟、郑成功收复台湾等莫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手携手, 以集体的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取得了新中国诞生及复兴的伟大胜利。

要更好地团结各族人民共同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力量, 就要一贯地坚持党的民族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让各民族深切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增强民族团结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因此《纲要》课中应自觉地将民族团结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中, 突出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4民族文化是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强的领导核心,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总结。1921年,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拉开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序幕。由于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35年5月, 红军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 前有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 后有重兵追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 使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在多方了解红军之后, 小叶丹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 刘伯承欣然答应。5月22日, 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 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 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多年来, 关于彝海结盟的歌谣一直在大凉山传唱:“泸沽的铁苗多又多, 不及红军的队伍多。泸沽的河水深又深, 不及刘司令的情谊深……”。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地区, 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的思想, 当地布依族群众传唱的《颂红军》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热爱和敬仰。

月亮出来亮晶晶, 红军长征过我村。

红军纪律真正好, 不拿群众半分文。

月亮出来亮堂堂, 红军长征过我乡。

打富救贫真正好, 红军恩情永不忘[4]。

1949年11月, 惠水县解放, 布依人用炙朴的山歌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赞颂。

山高哪能挡太阳, 筷子哪有扁担长。

解放前后比一比, 黄连哪能比蜜糖[5]。

改革开放后, 布依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依人民用《好花红》表达了对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 生活就向朵朵向阳的茨梨花, 竞相绽放。

好花红来好花红, 好花生在茨梨蓬,

好花生在茨梨树, 哪朵向阳哪朵红。

好花鲜来好花鲜, 好花生在茨梨尖,

好花生在茨梨树, 哪朵向阳哪朵鲜。

好花红来好花红, 五十六朵共一蓬,

五十六朵共一树, 朵朵向阳朵朵红[6]。

5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发展艰难历程教育的优质资源

“纲要”课描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屈折历程。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 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历史。中华民族所走的道路是一条艰苦创业的道路,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辛的奋斗史。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在长期的创业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生不息等优秀品质都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人类历史发展艰难过程的教育, 培养他们养成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的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水族迁徙歌《在西雅, 上广东》反映了水族人民迁徙的艰难过程:

古老父母住在西雅/从西雅上广东/在广东做不成吃/在广西积不起钱/哥沿浑水上去/弟顺清水下去/中间公渡过了河/过浑水来到丹州[1]。

定居下来之后, 生活的需要, 使他们不得不展开了征服自然的活动, 进行了创建家园的历程。《开路歌》中唱道:

当初开天/道路很窄/牙仙出来/喊把道路开宽拓广/王出来承头/他喊我们挖土/他一喊大家就挖/没有二话可讲……当初开路/野处成群虎狼/人们挖路/野兽逃亡/平坦大路好走亲/大家都欢畅/仙人开天辟地/凡人开路造房[2]

布依古歌《造房造屋》中唱道:

“造人未造屋/住露天像獭/站田间像牛/才要艾树做柱子/要芭茅做壁/要葛藤来做檩条/要野芭蕉叶来盖/下雨东南菜叶马上落/落雨檩条马上坏……, 后王[11]在王母的嘱咐下, 去看汉人房/学汉人造房/请汉人木匠……牛踩泥淹到颈子/踩成黏泥软泥/打做拱背瓦/就成拱背瓦/堆起来拿去烧/烧了七八天/沙泥变成瓦/雨淋上面不会漏/外面风吹不进来”。[3]

上述这两首水族古歌反映了远古时期水族人不畏艰难险阻, 长途跋涉寻找幸福生活, 建设美好家园的曲折历程。布依古歌反映了布依人民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 是对远古时布依先民们实际社会生活的反映。将之引进《纲要》课堂, 既可使大学生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又可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

三“纲要”课中引入民族文化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通过教育, 让学生懂得, 我们党正是由于坚持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好了民族关系, 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才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才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与祖国统一, 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步。

2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发展、自我超越的力量源泉。“纲要”中引入民族文化要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 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目标, 渗透中结合民族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自强不息、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教育, 就是要教育他们摆脱依赖思想, 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贡献力量。

3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引入民族文化的关系

在“纲要”课中引入民族文化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它要求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有机的进行。课堂中穿插民族文化只能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标, 切不可将“纲要”课变成专门的民族文化课, 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材料服务于教学内容, 有的放矢地将之渗透于各个教学过程中, 作为辅助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选择的题材要符合学生实际,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不可将一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题材随意引入课堂, 那就失去了它应有之意义。教师在引用民族文化进课堂时应对民族文化进行“扬弃”。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基于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而得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时代的变迁, 有些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引用民族文化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批判吸收, 切不可将之一味地贯彻于教学之中。总之, 在“纲要”课引入民族文化要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相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2]范禹.水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70, 73.

[3]黎汝标, 黄义仁.布依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239.

中国文化提高课 篇11

一、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特点与需求是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各种西方思潮特别是物质主义、实用主义等深刻影响着新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95后大学生们表现出与70后、80后大学生截然不同的特点。在学习上,强调实用、追求效率化、认知思维敏锐;在信仰追求上,崇尚自由平等、思想活跃;在个性特征上,个性张扬、渴望关注……他们的这些特点对教育方式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教早已成为过去,多媒体教学也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现实倒逼着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大学生们吸引到课堂。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及调查研究可以发现,95后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看法与需求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 在思想认识上认为理论教育很重要

当前娱乐主义盛行,95后大学生中有很多人都是追星一族,他们追求个性、追求时尚,时代的浮躁情绪在他们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现。然而,对于理论学习,大学生们的思想觉悟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在安徽工业大学200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于《概论》课的学习态度,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概论》课程“很重要,认真学习”和“挺重要,课上认真学”的占84.4%,在“平时是否关注时政新闻”这一问题中,有高达93.5%的同学表示“关注或有时关注”,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具备比较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很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

2. 在学习行动上认为理论学习没有效率

当前,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特别是如何进学生头脑。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枯燥的理论学习加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又使他们觉得与其花大量时间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如多学点专业知识或者学点实用技能。理论终究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其价值的,当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现实面前表现得苍白无力时,大学生们通常会放弃理论信仰。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法行为、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接受程度。如,问卷中“如果不关心时政新闻,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中,有64%的学生选择“人轻言微,关心也没用”,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忽视理论学习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社会存在悲观情绪、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信。

3. 在学习需求上希望生动活泼、学有收获的课堂氛围

在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们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选择性很强。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自己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54%的学生选择视频教学(指在课堂上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只有19.5%的学生选择教师讲解。从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们一方面不喜欢传统的讲课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他们迫切期望改变《概论》课堂教学“团结、紧张、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状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生动的课堂语言、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是大学生们期望的课堂体验。

二、从教师素养、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是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难上,究其原因:其一,理论本身缺乏趣味性,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又不明显,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被动去学。其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不是总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其三,就安徽工业大学而言,高中文理分科制度使得很多理科出身的学生政治理论基础较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上课听不懂的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影响了其学习兴趣。近年来,针对政治理论课难上的现状,“思政课”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不少努力与尝试,如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双语教学法等的应用。教学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引入相关音像资料,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课前发言、主题讨论、辩论,更有高校在课堂教唱红歌,可谓是想尽办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对几百名95后大学生的访谈调研结果也显示: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是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配合,从教学到考核再到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学术报告等环节多管齐下,营造理论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就教师个人而言,必须从教师素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环节入手提升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

1. 注意教师的内外兼修

内在,主要指教师的个人品质、理论素养与知识储备。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规范的示范者。“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青年学生的示范效应极为显著。因此,职业身份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特别是道德规范方面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库不能仅仅局限于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还必须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哲学等都比较熟悉,至少是对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对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都有所了解并能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看法。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较高的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还需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强烈的教学热情,既不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也不能平淡如水、缺乏激情。外在,主要指教师个人的形象气质、个人魅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当今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更是“颜控”当道,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们对人的外在容貌空前热情,某某学校的美女教师、帅哥教授走红网络的新闻屡见不鲜。问卷中,对于“你最喜欢的教师类型”,有78%的学生选择了“年轻朝气型”,只有19%的学生选择“专家学者型”。可见,教师重视个人仪表、谈吐举止很有必要,更何况作为人师的教师在个人形象、礼仪举止方面也应当做出榜样。衣着得体、言行举止得当,遇事不愠不火,镇定自如,能很好掌控课堂秩序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当然,在两者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因此,“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充电,另一方面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养成理论思维方式。

2. 注重教学材料的兼容并蓄

教学材料不仅仅是指教科书,课堂教学中所有用来阐释论证知识点的材料都是教材。对于《概论》课教学而言,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整理、归纳各种相关视频资料、案例资料、时事资料等,另一方面要结合社会与学生思想实际,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对教学目的、基本概念、难点重点、复习思考等教学环节进行归纳整理,特别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于如何提出问题、讲解案例、课堂讨论、播放视频资料等环节做精心安排,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既不能唯教科书是从,也不能脱离教科书各自为政。除了课堂授课这一环节外,《概论》课教学还有一大特点即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理论必须能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学材料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保证案例材料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实际上,“思政课”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也是鲜活的教学材料,是传递理论信仰的桥梁,教师自己不仅要对所传授的理论“真讲、真学、真信”,还要将其付诸工作、生活实践,并真正做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释放的正能量。不能仅仅讲授理论知识,而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论信仰,培养学生独立的理论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养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理性思维习惯。教师的任务是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3. 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

教学方式的改进是提高《概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95后大学生的需求,而仅仅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也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尽量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避免说教。笔者认为,针对95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参与式教学过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2]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讲故事、辩论等。[3]对于《概论》课而言,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知识竞答、评论等融入到教学过程是有效且可行的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开展学生辅助讲课、主题辩论、时事评论、案例评价等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非常明显。但是,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心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设计考评方式,适时引导课堂节奏,注意把握课堂秩序,并时刻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于安徽工业大学这种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而言,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学科基础的差异性,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语言。如,在讲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一问题时,作者板书时,将“毛泽东思想”假定为A,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假定为B,然后用图示方式表示出来,请学生思考A和B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含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种既直观,又能够使工科生感到亲切的语言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前所有中国人的梦,更是年轻的95后大学生们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我们只有了解并认同这条道路,才会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作为《概论》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帮助年轻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念,就是在践行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梦重要论述学习问答》编写组.习近平中国梦重要论述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123.

[2]修晶.成人学习原则与参与式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8):49.

[3]徐章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75.

上一篇:汽车服务人才下一篇:广播发射塔防雷技术